强化财务风险意识范文

时间:2023-12-10 16:32: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强化财务风险意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强化财务风险意识

篇1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63-01

在铁路建设发展的新经济条件下,目前铁路建设筹集的债务性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发行铁路建设债券来进行,面对市场环境的调整,经营策略的转换,竞争对手的战略变换等多方面因素,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对建设项目及以后的投入运营造成较大的成本压力,这些都可能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如何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完善铁路企业的筹资和投资决策,是目前铁路建设急需解决的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和特征

财务风险是因偿还到期债务而引起的,是企业理财活动风险的集中体现,实质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举债会给企业带来更多流动资金,为企业创造财富带来有利条件,但同时也给企业到期还债带来负担。财务风险的特征包括:1.客观性;2.普遍性;3.不确定性;4.可预测性。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1.规避风险:就是说企业主动放弃或者停止可能导致比较重大风险的经营活动或方案,从而避免损失的一种策略。

2.降低风险:是指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采取适当的控制措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它是风险管理中最积极主动、最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风险预防和风险抑制。

3.分担风险:是指企业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可能产生损失的活动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移给与其有相互经济利益的另一方承担。

4.风险承受:是指企业不采取任何措施来干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它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应对策略。

三、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1.铁路体制上的不科学,隐藏着财务风险

铁路运输企业长期以来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产权不清,责、权、利不明,铁道部是部属铁路企业的出资者,路局是铁路资产经营主体,但路局和基层站段都是铁路资产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在日常财务管理方面,由于铁路实行“收支两条线”,强调“保安全”,也未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投入产出分析,铁路生产经营管理的不科学,隐藏着财务风险。

2.铁路大规模基本建设投资,面临财务风险

铁路基本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达产期长的特点,投资回报率普遍偏低。目前,铁路一直未建立起合理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公益性和经营性在财务上融为一体,通过经营性线路的收益转移,以内部交叉补贴的方式来弥补公益性铁路建设和运输的亏损,这使投资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带来市场风险。

3.铁路人员在认识上的滞后性,存在着财务风险

由于铁路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形成了“重安全轻效益、重投资轻回报”经营思维模式,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经营者,都未对财务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更未进行财务风险管理。许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不能从根本上把握财务风险、准确预测财务风险。

四、完善铁路建设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1.做好制度建设,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铁路企业通过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和法规,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具体包括:一是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二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三是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保持高度警惕,充分发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功效。

2.建立健全铁路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铁路企业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包括:一是明确经营管理者承担的责任。从风险管理制度上明确其职责,引导经营管理者居安思危,认真筹划,不断改善企业财务运行状况。二是完善防范财务风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三是建立筹资、投资等财务活动的科学决策程序,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四是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跟踪监视机制,对铁路企业的每一项重大的筹资、投资活动及现金流量财务风险等进行不断的跟踪监视,进行动态控制。

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财务风险预警,作为一种诊断企业财务风险的工具,其作用在于及早地发现企业财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有效地防范、化解财务风险。铁路企业需要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类方法。定性方法主要有流程图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等。定量方法方要有单变量分析法和多变量分析法等。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4.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为铁路建设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之一。铁路属于微利行业,资本金比例不能过低,加之铁路运价控制很严格,又有其他运输方式的激烈竞争,因此,铁路企业必须建立合理的资本金比例,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从而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篇2

一、前言

相对于国外企业的风险管理而言,我国的风险管理相对较弱,在大中小企业中都会出现风险意识不强的状况,风险管理工作不到位,是企业发生重大风险的潜在病因。而企业的风险管理就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中,预测出财务方面因为不可逆的因素产生的风险范围和发生风险的过程。通过这一工作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通过严格的管理,保证企业能够平稳的发展。

二、概念

1.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指的是对企业内部的部门进行的控制,用来保证企业合理合法的发展、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对财务报告等信息确定真实完整,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

2.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指的是企业在财务运行的过程中,因不可逆的因素出现的财务风险而造成损失的预估,结合企业的发展前景、发展战略作出分析预测。对财务风险进行防备,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三、因内部控制导致财务出现的问题

1.风险意识不强

国有企业的经济环境复杂,但是风险意识不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薄弱就是财务风险的一大重要原因,很多企业已经在没有风险意识的前提下造成了破产的记录,但是仍有大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现阶段我国的国有企业已经开始培养了财务风险意识,但是仍然缺乏经验和思路,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尤为重要。

2.不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要求

目前,很多的国有企业在投资项目时还处于盲目的状态,没有从企业的自身发展方面出发,也没有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做考虑。投资后与投资前的期望回报误差较大,导致无法收回投资成本,投资项目的选择,会对一个企业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一个错误投资项目的选择,则会使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危机。

3.缺乏有效地防风险战略和风险预警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财务报表方面都很健全,但是要考虑到各项指标的各个方面,可能出现的资金周转、资产质量等问题,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针对这一方面进行解决,企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帮助,但是还是不能在新危机出现时加以防范,严重的可能会威胁到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4.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脱节

及时的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风险度分析、整体评价,并作出相应的措施和解决方法,如果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对财务风险管理知识、理念、方法和技术等方面没有进行综合考虑,那么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吻合,这样就无法从根本上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也无法通过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

四、针对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

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做好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工作,就有利于企业在某些方面避免了财务风险的发生,这也使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从根本上得到了提升。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企业的财务风险来看出整个企业内部控制上的漏洞,为内部控制的漏洞提供了有效地证据。二者之间相辅相依,紧密相连的关系,促使我们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为财务风险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运用财务风险管理工具

通过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财务风险管理的使用,比如:为了防止发电原料的价格浮动,内蒙古电力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可以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来防止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的现象发生。合理的使用财务风险管理工具有利于保证企业自身的根本利益。但是要注意,在使用财务风险管理工具的过程中,要对工作人员、工作的流程与企业的制度相结合进行完善的内部控制,才能保证过程顺利得实施。

3.强化企业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中首先要从管理层开始大力的推广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行手段,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起一整套的体系制度。还要保证财务部门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应该确保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具备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4.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监督

重点考核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财务工作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业务素质,一定的经验。定期组织培训,以完善企业财务部门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组织学习相关知识和相关的法律。定期举行职业技能考核,对财务部门整体做出完善,考虑到财务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在财务部门监管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保证企业财政部门的职能不受侵害,加大对财务部门的监管力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把财务风险管理落实。以内蒙古电力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为例,应该在现有的条件下,定期的举办会议,做到部门之间相互监管,财务部门自觉监管。

五、结语

国有企业要做好财务的风险意识,在企业内部进行控制的过程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结构,优化改革企业的规章制度,将财务风险意识与企业内部控制相结合,实现有效地财务风险管理,从多个角度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尽最大的可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白玮. 国有资本财务监管框架下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

篇3

高职院校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力度不断提高,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现代高职院校的建设中,财务管理是院校建设必要关注的核心问题,随着高职院校建设规模的扩大,财务管理中的逐渐暴露出财务风险以及管理问题,这些风险因素阻碍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要想改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现状,就要对高职院校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完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机制,加强院校的内部控制,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类型和特点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类型

我国高职院校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财务问题,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财务风险有多种类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有举债风险、投资风险、财务管理风险、银行贷款办学财务风险以及审计风险等类型,对其中的举债风险、财务管理风险以及审计风险进行具体分析:

举债风险:是高职院校财务主要风险之一。主要因为高职院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过度举债或者不良债务,举债风险会直接影响到现代高职院校的财务主体的运行。表现形式是高职院校通过信贷资金来扩大办学规模,过度负债影响到院校日常教育活动的开展。

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是由财务管理不当引起的。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不利(出现“账外设户”等问题),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执行力度较弱(院校领导、财务主管风险意识淡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由于缺乏财务预算以及成本管控意识,资金支出与收入形成矛盾,由此出现较大的财务管理风险。

审计风险: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审计风险一般意识上来说是在高职院校审计工作中,审计师对审计数据中的误、漏处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高职院校的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院校的财务管理,由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院校内控制度不健全,导致财务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由此加大高职院校财务审计的风险。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中,了解财务风险的类型后,要对财务风险的特点进行了解。相比较高等教育,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更大,尽管国家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力度,但在高职院校的实际建设中,财务资金仍旧较少,国家投入力度远远低于普通高等院校,而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发展,只能够不断增加外债,向金融机构借款等,由此财务风险不断加大。针对目前的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来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潜伏性。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是在不断累积中呈现、爆发出来的,收付实现制加大了财务风险。

周期长。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中有投资风险,大多是获得社会效益,投资获得效益的周期一般较长,投资收益一般通过社会效益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高职院校的“品牌”效益。

限制性强。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中,教育活动的运转资金主要是学生的学杂费,而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高职院校的收取的费用一般都是定额的,并且学费标准相对较低,在法律法规的制约下,高职院校不能够随意更改学费标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负债率不断上升,在这种矛盾下,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不断上升。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两方面进行概述。

(一)主观原因

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的主观原因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高职院校定位不明。高职院校在检核、发展中,自身定位比较模糊,在建设上经常与普通高校混淆,忽视自身的发展实力,盲目进行建设、投资等。例如部分高职院校盲足进行招生,大肆扩建校区,出现过度招生等。

高职院校领导、财务主管风险意识淡薄。随着社会对职业型人才需求量的增大,高职院校在进行发展时,具有更大的自,高职院校的自主建设也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高校领导、财务主管的财务风险意识比较单薄,忽视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导致院校财务建设水平较差,难以有效的进行财务管理。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比较落后也会成为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高职院校一般都是由中专等院校升格而来的,院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比较落后。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在财务管理中,一般都将关注重点放置在财务资金的支出或者获取上,没有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对院校教育活动预算进行规范、监管。

(二)客观原因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客观影响因素包括两方面,分别是法律法规和金融环境。

法律法规。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一般通过举债的方式来进行建设发展,高职院校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收取的学费标准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由此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

金融环境。金融环境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世界经济环境越稳定,金融发展水平越好,金融环境越好。高职院校的资金主要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获得的,容易受到金融环境的影响。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银行贷款制度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变更,银行贷款更加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职院校的财务贷款能力,容易导致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

三、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

目前,我国现代教育存在两种教育形式,分别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种教育形式有较大的区别。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企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大,高职院校教育的社会关注度不断上升,国家大力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目前,高职教育得到较快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院校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要想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就要重视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应对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构建预警机制

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防范中,要正确认识负债办学的财务风险,树立风险意识,能够针对财务风险建设风险预警机制。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健康发展,首先要强化领导全体或者是财务主管的财务风险意识,要求财务主管要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全过程中,要树立举债风险意识,还要树立资本运营风险意识,要建立健全的贷款机制,重视贷款监督和贷款风险意识的建设,要规范贷款行为,避免不必要资金的浪费。

在风险防范意识的强化过程中,要建设动态的监控系统,对高职院校的资产负债率等基本情况进行有效监控,通过数据的获取,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及为院校的财务管理给予风险预警,让高职院校能够及时、高效的降低财务风险。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

高职院校要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上,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范进行建设,同时要结合本院校的建设现状,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水平。财务管理制度包含高职院校对外投资、贷款以及校内资金建设使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另外还要对高职院校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以及基础设备采购等进行规范,还要重视奖惩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度的建设尽可能的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强化财务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的建设需要资金、技术的支持,财务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现代高职院校的建设水平,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效的财务管理。高职院校要想提高财务风险风范水平,就要强化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财务监管,提高管理能力。高职院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要加强对财务支取状况的监管,同时还要加强成本预算管理,能够对高职院校活动经费预算进行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财务负债率;另外,还要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严惩,促进财务管理制度发挥作用。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现代教育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高校的内部管理控制是极为必要的。高职院校风险防范中,要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领导集体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强化财务管控力度,杜绝院校内的资金浪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跃进.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创新研究[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8-12.

[2]刘学军.高职院校内部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8): 175-176.

篇4

高职院校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力度不断提高,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现代高职院校的建设中,财务管理是院校建设必要关注的核心问题,随着高职院校建设规模的扩大,财务管理中的逐渐暴露出财务风险以及管理问题,这些风险因素阻碍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要想改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现状,就要对高职院校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完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机制,加强院校的内部控制,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类型和特点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类型

我国高职院校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财务问题,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财务风险有多种类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有举债风险、投资风险、财务管理风险、银行贷款办学财务风险以及审计风险等类型,对其中的举债风险、财务管理风险以及审计风险进行具体分析:举债风险:是高职院校财务主要风险之一。主要因为高职院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过度举债或者不良债务,举债风险会直接影响到现代高职院校的财务主体的运行。表现形式是高职院校通过信贷资金来扩大办学规模,过度负债影响到院校日常教育活动的开展。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是由财务管理不当引起的。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不利(出现“账外设户”等问题),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执行力度较弱(院校领导、财务主管风险意识淡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由于缺乏财务预算以及成本管控意识,资金支出与收入形成矛盾,由此出现较大的财务管理风险。审计风险: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审计风险一般意识上来说是在高职院校审计工作中,审计师对审计数据中的误、漏处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高职院校的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院校的财务管理,由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院校内控制度不健全,导致财务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由此加大高职院校财务审计的风险。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中,了解财务风险的类型后,要对财务风险的特点进行了解。相比较高等教育,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更大,尽管国家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力度,但在高职院校的实际建设中,财务资金仍旧较少,国家投入力度远远低于普通高等院校,而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发展,只能够不断增加外债,向金融机构借款等,由此财务风险不断加大。针对目前的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来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潜伏性。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是在不断累积中呈现、爆发出来的,收付实现制加大了财务风险。周期长。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中有投资风险,大多是获得社会效益,投资获得效益的周期一般较长,投资收益一般通过社会效益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高职院校的“品牌”效益。限制性强。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中,教育活动的运转资金主要是学生的学杂费,而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高职院校的收取的费用一般都是定额的,并且学费标准相对较低,在法律法规的制约下,高职院校不能够随意更改学费标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负债率不断上升,在这种矛盾下,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不断上升。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两方面进行概述。

(一)主观原因

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的主观原因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高职院校定位不明。高职院校在检核、发展中,自身定位比较模糊,在建设上经常与普通高校混淆,忽视自身的发展实力,盲目进行建设、投资等。例如部分高职院校盲足进行招生,大肆扩建校区,出现过度招生等。高职院校领导、财务主管风险意识淡薄。随着社会对职业型人才需求量的增大,高职院校在进行发展时,具有更大的自,高职院校的自主建设也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高校领导、财务主管的财务风险意识比较单薄,忽视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导致院校财务建设水平较差,难以有效的进行财务管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比较落后也会成为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高职院校一般都是由中专等院校升格而来的,院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比较落后。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在财务管理中,一般都将关注重点放置在财务资金的支出或者获取上,没有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对院校教育活动预算进行规范、监管。

(二)客观原因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客观影响因素包括两方面,分别是法律法规和金融环境。法律法规。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一般通过举债的方式来进行建设发展,高职院校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收取的学费标准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由此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金融环境。金融环境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世界经济环境越稳定,金融发展水平越好,金融环境越好。高职院校的资金主要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获得的,容易受到金融环境的影响。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银行贷款制度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变更,银行贷款更加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职院校的财务贷款能力,容易导致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

三、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

目前,我国现代教育存在两种教育形式,分别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种教育形式有较大的区别。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企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大,高职院校教育的社会关注度不断上升,国家大力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目前,高职教育得到较快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院校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要想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就要重视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应对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构建预警机制

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防范中,要正确认识负债办学的财务风险,树立风险意识,能够针对财务风险建设风险预警机制。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健康发展,首先要强化领导全体或者是财务主管的财务风险意识,要求财务主管要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全过程中,要树立举债风险意识,还要树立资本运营风险意识,要建立健全的贷款机制,重视贷款监督和贷款风险意识的建设,要规范贷款行为,避免不必要资金的浪费。在风险防范意识的强化过程中,要建设动态的监控系统,对高职院校的资产负债率等基本情况进行有效监控,通过数据的获取,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及为院校的财务管理给予风险预警,让高职院校能够及时、高效的降低财务风险。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

高职院校要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上,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范进行建设,同时要结合本院校的建设现状,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水平。财务管理制度包含高职院校对外投资、贷款以及校内资金建设使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另外还要对高职院校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以及基础设备采购等进行规范,还要重视奖惩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度的建设尽可能的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强化财务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的建设需要资金、技术的支持,财务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现代高职院校的建设水平,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效的财务管理。高职院校要想提高财务风险风范水平,就要强化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财务监管,提高管理能力。高职院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要加强对财务支取状况的监管,同时还要加强成本预算管理,能够对高职院校活动经费预算进行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财务负债率;另外,还要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严惩,促进财务管理制度发挥作用。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现代教育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高校的内部管理控制是极为必要的。高职院校风险防范中,要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领导集体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强化财务管控力度,杜绝院校内的资金浪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作者:元丽星 单位: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跃进.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创新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8-12.

篇5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防范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中小企业已逐步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自然环境及经济环境等因素中的不确定性影响,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日益加剧。中小企业把握财务风险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加强风险防范与控制显得尤为迫切。

一、财务风险概念、特征及表现

财务风险指企业在处理财务事务的过程中,因受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而使得企业出现内部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等一些与预期规划相偏离的情况,造成了企业在某段时期内出现偿债能力丧失等财务状况不按计划进行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其不受企业管理者的控制,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双重性及不确定性等特征。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日常财务活动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运营风险及收益分配风险等。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成因

(一)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宏观环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会受到经济、政治、自然、法律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客观存在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管理等产生风险是难以预见和改变的。如当前经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的复杂变化以及企业间的激烈竞争等,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问题。中小企业在缺乏对外部宏观环境变化的预见性、应变性与适应性的情况下,会加剧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

(二)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微观因素

1.管理者财务风险意识薄弱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都缺乏对宏观市场经济环境的认识,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的关键性,在财务管理上的能力与水平有限,更不能把握风险的本质。甚至有的企业管理者会错误的认为管理好企业的资金就可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很大程度上误导了财务人员日常财务工作的开展,导致重会计轻财务现象的出现,加大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

2.财务决策科学性缺失

我国较多的中小企业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正确的投资决策制度与决策审批制度,使得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管理者经验决策与主观决策的现象。由此就会使得决策的制定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信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致使财务决策科学性缺失,导致财务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财务风险。

3.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较高

当前,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企业所有资金与负债资金比例关系中负债比重较高,利息费用支付多,利益减少,偿债能力下降而致使财务风险的产生。造成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是其自身资本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中小企业只能较多的依赖银行贷款来解决运营资金问题,因而造成了不合理、不协调的资本结构,致使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在利润减少后无力偿还本金及利息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4.内部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

我国较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人员较少,因而没有构建自身的财务监控机制与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建立了内部财务监督机构,也并未按规定设岗和高效执行。中小企业中会计人员与领导者直系亲属充当出纳,监管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登记的现象比比皆是,使得假账、错账的信息失真现象问题严重,造成企业内部监管工作难以有效执行、企业资产出现较大损失,企业财务风险加剧。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

(一)强化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规避制度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需要强化企业管理与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因此,中小企业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使其具有分析财务数据及预测财务风险的能力,并积极进行财务风险意识的宣传。同时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员工财务金融方面以及财务风险规避问题的方面的学习与培训,促进企业财务工作者财务风险意识的提升。此外,企业内部要建立财务风险规避制度,明确内部财务关系,明确分工与职能,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的适应力的提升。

(二)开拓筹资渠道,降低筹资成本

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中小企业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优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促进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积极开拓新的筹资渠道,优化筹资方式。中小企业应积极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而获取财政资金以及国际资金等,同时还可以通过租赁等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扩大筹资渠道。

(三)加强决策预测,提高决策科学性

中小企业领导者和高级管理人员都应该加强对行业技术及经济管理原理的学习,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同时,中小企业还应该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组建企业中由管理者、技术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及企业员工代表的决策机构,明确各成员职责,并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市场行业动态的基础上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四)建立健全企业监管机制,强化审计监督

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科学设计财务会计岗位,并明确其岗位职责,相互牵制与协作。企业要制定财务管理的流程与会计核算流程,使之适应企业经营方式与发展模式的变化。会计核算部门还应该强化价值管理,并与企业的实物管理有机集合,当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有效措施的解决。通过强化内部审计对中小企业会计控制系统所实施的监督,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会计控制系统,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决策的有效,促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是中小企业不可回避的,中小企业为了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产生,就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以促进中小企业稳定、健康、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规避[J].才智,2013(11).

篇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强医院财务风险控制成为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活动中各种难以预料的因素和内外环境的变化的作用,会使医院经济效益下降。本文依据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医院财务风险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医院内外环境发生了变化

医院的资金由经营收入和预算资金组成。预算资金是国家对医院主要固定资产和成本收费的政策性补偿的投入。预算资金是医院制剂生产、药品经营及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收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改革的深化医院的资金结构发生了变化。医院目前逐步由事业单位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转变。在转换过程中,医院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医院财务管理带来很大风险。

2、医院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有待提高

医院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长期以来我国医院属于特殊的公立性质,导致财务人员失去风险意识,把工作重点放在报表制作和账务处理上。有些医院没有建立风险应对和风险管理的机制,削弱了应对风险的能力。随着医改的深入,医院所面临的环境复杂性进一步提高,这样就加大了医院财务风险。有些医院财务人员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没有深入学习,由于缺乏科学方法,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容易出现错误。

3、没有完善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

内部财务监控是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独立系统。内部财务监控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建立的一套比较系统的、强有力的、完整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用来保障医院的高效运行。目前在我国医院缺少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缺少资产损失责任制度,财务风险很容易发生。

4、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

有些医院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具体的风险管理中,但是没有考虑风险与风险组合的关系,这样就会影响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大部分医院过于缺乏整体风险管理意识过于关注具体风险的管理。在具体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某一项风险管理的需要而影响整个财务风险管理效果,导致资源的分布不平衡。医院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处理具体问题的同时要始终秉持整体风险意识。

5、盲目投资、筹资,放大财务风险

管理者在投资过于相信自己的决策,认为能顺利实现预期结果,低估投资项目的潜在风险。医院的管理者没有真正对投资项目做可行性研究和分析,盲目追求多样化经营,没有考虑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自身的能力,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当项目出现亏损时,医院管理者不愿意承认已有的损失,而是继续追加投资,从而给医院带来更多的风险。

在决策过程中,管理者高估了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忽略了资金成本的存在,低估了现金流的风险,从而过多地进行债务融资。筹资要遵循适度性和稳定性的原则,要考虑到风险性。在进行筹资时,不同的融资方式其风险程度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具体情况,严密论证、科学分析、降低风险、减少盲目性。

6、财务自身存在着局限性

虽然财务管理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的优点,但是自身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财务信息、财务报表等大多为会计活动的产物,而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假定持续经营、币值不变等位前提,并要统一执行的规范,这就会造成现实成本与历史成本的背离,不同会计方法所产生的结果差异、非货币信息缺失以及财务分析过程中的信息损耗等。这样必然对不同决策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其结果必然与事实存在一定的距离。

二、防范医院财务风险的对策

1、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防范财务风险

医院的外部环境主要是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经济环境。这些外部环境是医院财务很难改变的约束条件,外部环境的给医院财务带来很大风险,医院应积极应对这些环境变化,避免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医院应积极了解国家的政策,明确市场定位,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变化。降低环境变化对医院造成的危害。

2、财务管理人员加强整体管理意识和风险意识

医院管理层要有财务风险意识,起到从源头上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另外,要提高具体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做到时时有财务风险意识。医院内部要建立风险机制,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医院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需要为医院财务风险作出贡献,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进行风险管理时要确保整体资源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和均衡分配。只要全员工作人员树立风险意识,就能一定程度上应对风险。

3、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应制定医院内部控制规程和制度,强化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处理程序、稽核、财产清查、内部牵制、财产清查、财务分析、成本核算等制度,并贯彻执行,从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实行预算控制应当预算编制、分析、执行、考核等环节的管理,建立预算标准,明确预算项目,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

4、加强医院流动资产管理

医院流动资产占据着医院的大多数流动资金,是医院财务防范的重点。医院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应收住院病人医疗费、医疗应收款、其他应收款项目。管理措施可以采取工作业绩和病人的欠费情况相挂钩的政策。药品采购委派专人管理,并实行计划采购措施。医院财务人员要做好催缴欠费和预交款管理。做好各病区与收费处对住院病人的收费协调。

参考文献:

篇7

(二)财务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随着电网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电网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种类逐渐多样化。现阶段,大部分电网公司的财务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都比较弱,预警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差。财务风险绝大部分是由于内部控制不完善而导致的。内部环境因素包括筹资决策不当、投资决策不合理、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和资产管理不当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管控问题。供电公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财务风险意识薄弱和管理能力较差、内部控制有待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还不成体系、财务风险预警能力不强等。秦皇岛供电公司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流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财务风险预警还不成体系,风险管控系统性、完整性较差,不能及时、完整地反馈对完成公司各项经营目标有影响的风险因素,未能有效采取应对措施。

二、秦皇岛供电公司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风险意识,制定风险应急预案。供电公司的财务监测指标有公司经营效益、资产效率、发展能力、成本水平、现金流量、贡献程度等。针对当前秦皇岛供电公司风险意识不强的现状,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使该公司管理层和员工走出对财务风险管控的误区。强化管理层防范风险的理念,是公司构建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的基础,是保证公司风险防范的必要条件。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供电公司在建立内控制度时,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充分结合;控制要以预防为主,检查要将常规审计和定期或者不定期审计相结合。企业的负责人应该充分意识到,要想公司经济发展、规模扩大,就要重视对内部风险的控制。提升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是保障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提高了执行力度,才能规范管理公司的内部日常事务。变革内部控制理念,加强公司内部的沟通协调,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建立科学的信息处理机制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将直接影响该公司的财务风险管控效果。在集中核算模式下系统应关注信息传递的高效性、财务信息的规范化。财务部门与业务端口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三)充分重视风险预警结果,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检测到的结果,重点关注出现黄、红两种颜色亮灯状态的指标,认真分析背后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就从源头上避免了公司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单位沟通汇报,确保公司经营目标和整体经营风险可控、在控。同时,结合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开展公司系统内供电单位主要经营指标对标工作,可以先在一个地区内进行对标,取得成效后再进一步扩大到全省范围。通过找差距、找问题、找目标,促使下属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及时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确保整个集团公司年度经营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四)完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从财务的角度来讲,供电公司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而全面预算管控恰好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所以应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秦皇岛供电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复杂而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电量增速大幅下滑。二是折旧、财务费用等成本总额不断增加。三是购电成本持续攀升,购水电比重虽同比有所提高,但增量部分主要为上网电价较高的大水电电量,公司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对风险进行研究分析,选择适当的管理方法进行处理,只有合理平衡电量、成本、投资和效益的联动关系,才能有效应对更加严格的内外部管控要求,从而保障全年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定期进行风险控制情况跟踪,确保风险可控、在控。为强化财务风险管控,提高风险管控刚性,确保顺利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应建立财务风险分析、跟踪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分析总结前一阶段财务风险管控情况,结合当前经营形势,合理准确评估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动态跟踪与事前预估相结合,做好公司经营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风险跟踪。加强电力市场跟踪,密切关注量、价、费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对跟踪分析揭示出的风险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落实改进,并做好总结工作,严防风险的再次发生。财务部门跟踪成本预算执行情况,需要市场部、计划部、基建部、设备部等相关业务部门的密切协作,及时处置风险,制定应对措施,才能使公司的目标得以落实。

三、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秦皇岛供电公司财务风险的防控现状,提出合理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得出以下结论:(1)电网公司如果要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就应该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强化风险意识,制定风险应急预案。(2)定期进行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引导和管控作用,确保生产经营的可控、在控;定期跟踪风险控制关键节点及指标并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部门。(3)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推动公司由外延式发展向外延与内涵并重发展转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创造资产经营新绩效。

作者:赵欣 邓伟妍 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高培明,侯新华.智能化发展给电网带来的风险与防控对策[J].能源技术经济,2011,(07).

篇8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正在蔓延和加剧,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我国的企业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随着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急剧增加,进一步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机率。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的提出适应了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特别是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管理变革的大趋势。国务院国资委在2008年10月份就下发了《关于2009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企业把巩固资金链、防范财务风险作为企业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目前不管是央企还是非央企。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是相对薄弱的环节,绝大多数的企业缺乏经验。财务风险意识不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相对匮乏。因此,应引起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更多关注。

一、财务风险产生的动因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动因多种多样,既有企业外部的也有企业内部的,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一样。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活动跟不上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

这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一大原因。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这些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这些环境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对企业而言,可能是一种机遇,也可能是一种威胁,并且是难以预料和改变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加上大多数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反应滞后,措施不力,财务风险必然产生。目前。企业所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主要有: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等。

(二)资金管理不到位

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尤其是应收账款失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应收账款大量增加,至此货款回笼不及时,长期被拖欠,严重影响企业资产流动性的正常周转。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缺乏了解和控制,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是资金管理不到位、管理水平低、使用效益差。如:银行账户多,资金分散、对外投资决策随意性大、缺乏控制、资金占用方面管理不善等,给企业造成资金管理上的财务风险不可估量。

(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功能不完善,财务管理活动缺少必要的监督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企业不但要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还必须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现阶段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或岗位,但是其制度不健全、功能不完善、审计不到位,在财务监督制度执行过程中也不严格。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四)企业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对财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在当前变化莫测的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经济活动复杂多变,企业的财务活动日益复杂,存在的财务风险也加大。但许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对随之而来的各种财务风险缺少足够的风险意识,思想认识比较片面,认为只要管理好资金就可以了,从而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财务风险的发生缺少应有的敏锐性和警惕性。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财务决策缺少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任何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但在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这也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对策

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这其中。规避资本营运和资金管理风险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加强财务危机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

以福建省永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公司是隶属于福建省煤炭工业(集团)公司的一个全资子公司,是省重点煤炭生产经营企业。近几年,该公司全面贯彻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大力构建全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积极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切实保障公司经营和财产安全,从而改变了过去由于缺少财务风险管理意识,造成销售货款被截留、银行存款被挪用、对外投资失败、应收账款坏账较多、合同纠纷较多等现象,并根据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起财务风险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机制。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夯实财务风险管理基础

该公司根据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提出“制度先行”的管理要求,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制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重要工程投标、重大投融资项目进行效益预测和风险评估,严格集体决策制度,落实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从源头上、制度上监测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在资金管理方面。健全和完善公司职责分工和授权、现金和银行存款、票据及印章管理等各个环节上的制度,为有效开展资金业务的管理提供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保障。目前,公司制定颁发了对外投融资管理、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管理、预算内部控制管理、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管理、合同协议内部控制管理等几十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二)构建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水平

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是指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功能体系。构建完善的财务控制机制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一是建立起财务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机制。首先在对某一方案进行决策之前,既需考虑获得的收益,又要兼顾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的存在及其原因的客观分析,制定出留有余地的管理措施,以保证意外风险发生时能有效地应对。其次对财务运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利用各种凭证、票据来防范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发生,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直接观察、计算、监督财务风险状况,及时调整财务活动。控制偏差并制定出新措施。最后及时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以财务风险分析资料作为评价、指导未来的财务管理行为的依

据,制定今后风险管理的方向和措施。对于已发生的风险,要建立风险档案,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避免同类风险继续发生。二是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规避资本营运和资金管理风险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加强财务危机管理,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的资本营运过程进行跟踪、监督,通过对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的分析,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就着手应变,以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

(三)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

为了提高资金使用率,在财务部门内部设置财务结算中心,统一设立银行账户,集中管理公司各所属单位的现金收入,统一拨付各单位困业务需要的货币资金,监控货币资金使用方向。财务结算中心的建立,帮助公司解决了大量的资金沉淀问题,对加快公司整体的资金周转、降低资金占用量、提高资金运行效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应收账款是形成资金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管好“资金池”的同时,加强预防和控制资金回收风险。首先只对信用状况好、偿债能力强,达到企业信用标准的客户采取赊销方式,并将累计赊销金额控制在信用限额范围之内i其次是对于盈利能力大、偿债能力强、信用状况好的客户,选择风险比较大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扩大销售网络,同时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较少;最后是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及时催收赁款,并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

(四)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切实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该公司通过对以往出现的经济类合同纠纷等事件的思考,逐步认识到审计的重要性。因此,将原属于财务部的审计人员独立出来,成立审计部,配备专职及兼职审计员,把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为监督官、协调官、咨询官及建议官。内部审计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能检查与评价管理风险,能及时报告与防范财务风险。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建立健全以财务、审计、监察为主体的监督检查体系,加大财务检查、审计、监督和项目执法监察力度。对企业的产品销售、物资采购、合同履行等经济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实施监控,使风险管理日常化、制度化。

篇9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供电企业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在不断的进行变化。面对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因素正在逐步增多的局面,供电企业应当深刻的意识到解决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的重要性。供电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析和管理的体系,保证企业的正常的运营和发展。在管理的过程中积极的预测和控制财务风险的因素,保证企业的稳定的发展。

一、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来源

企业的财务风险来源有多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的财务风险来源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策。供电企业是具有国家性质的关乎着国民利益的经营企业。国家对电价的调整时时的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价的高低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供电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供电企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因此,国家的调控和政策影响着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二,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来源于自然风险。自然对供电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自然灾害会对供电企业的设备造成严重影响,给供电企业带来财产损失。第三,营销风险影响着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对电力进行市场化营销的环节中,营销的风险影响着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营销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收益的多少,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第四,筹资风险影响着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在电站进行大规模的建设的时候,筹资的风险严重的影响着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资金利率的动态变化影响着企业还贷的压力。

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措施

1.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强化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对风险管理的人员进行适时的培训,积极的提高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队伍的素质和管理的水平。在进行财务核算的工作时强调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风险的意识,在进行财务核算的过程中务必做到细心和耐心,防范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应当积极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开展风险讲座的活动,时时提醒员工树立风险意识,改进工作中的不足,降低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次,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控制制度,建立健全财务部门的考核工作制度,对财务的基本的管理,比如,财务的基本预算和核算,对岗位职责的管理等等,都应当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在财务风险的全过程进行时时的监督和控制。

2.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

面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当防患于未然,积极的从多方面对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控制,降低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发生的系数。对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御和及时的控制,将影响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因素扼杀在摇篮中。首先,供电企业应当随时随地的了解国家的政策,对国家的政策做出合理的落实同时保证企业的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系数不会增加,在此基础上防范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发生。其次,对供电企业的筹资风险进行控制。对企业自身的运营状况进行合理的预算,明确企业所需的资金,在不影响企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当贷款的资金利率出现变动时,应当冷静的分析变动的原因和变动的趋势,根据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运营状况,防范筹资带来的风险。最后,在面对自然风险和营销风险时,企业应当强化对天气因素的关注,降低自然灾害中企业的损失。对于营销风险,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收账和销售的制度和体系,进行这些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3.明确责任,完善资金的使用结构

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在明确企业的管理的权利的同时,企业应当具体的明确部门或者个人的责任,明确的把责任落到实处。一旦出现风险找到责任人承担应承担的责任,切实的做到权利和责任明确分工。各部门在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的体系中都具有一定的地位,明确责任也是强化部门和员工的风险意识的一种手段。只有明确分工才能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的高效,部门的工作更加的积极认真,防范了企业自身的风险因素也降低了风险发生的系数。资金的使用的结构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的运营,企业的资金风险直接的关乎到企业的财务风险。资金管理是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优化企业的资金使用结构,有利于规避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的风险,对企业的营销环节也具有着重要的影响。优化资金的使用结构有利于企业实现更大的盈利的目标,保持企业的长远的发展。企业的使用资金的能力也影响着企业面对财务危机的解决的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的运营的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问题,由于影响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可能完全的避免或者解决。因此,在供电企业的管理的过程中,完全有必要进行科学的财务风险的管理,保障供电企业的财务活动顺利的开展,以此来保证供电企业的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企业 财务风险 对策

在企业运作经营过程中,各项财务活动都会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存在经济损失的风险。本文将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风险。

一、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1.符合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要求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也是存在风险的根源所在。在生产商品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分离的,商品生产者必须经过市场交换的渠道将商品出售,体现出商品价值,再进行生产。

但是由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十分复杂,而人的认识与财务控制的范围都具有局限性。因此,商品生产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实际供求状况,在经营过程中难免存在财务风险。

2.能够适应宏观环境的不断变化

随着企业经营体制的转变,企业逐渐转换成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对财务风险的承担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加强。因此,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提高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抵抗力,能够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及宏观环境的变化。

3.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中,与企业环境内外因素息息相关,具备损失性特征,也就是使企业的原有收益丧失。企业为了追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以提高收益,而减少风险波动,有效保障企业资金运营的稳定性、收益性及连续性,以达到预期的财务目标,必须通过财务风险管理来实现。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1.财务管理缺乏战略性目标

当前,很多企业以利润的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假如以这个目标作为经营决策的依据,那么会造成企业决策的失误。决策者仅考虑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势必影响企业在整体市场环境中的持续发展,最终会造成企业无法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而造成亏损甚至破产,加剧企业的市场风险。

例如,我国很多企业过于追求“世界500强”的地位,由于企业领导过于自信,在眼前利益的诱惑下,冲动投资,基于扩大生产规模,而盲目进行投资。这种情况下,若企业发展顺利,会带来营业收入与利润的增长,但是一旦经营环境有所变化,尤其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无法保障合理的资金供给,企业就会陷入财务危机中。

2.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控制环节薄弱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的财务控制环节相对薄弱构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普遍存在。例如,很多企业缺乏对存货业务的严格控制环节,造成大量存货的存在而资金难以周转;对于应收账款,一些企业的应收账款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企业呆账坏账越来越多。

3.财务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只要有财务活动的地方便存在财务风险,因此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我国当前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大多财务管理人员并不重视客观财务风险的存在,缺乏一定的财务风险意识。他们误认为只要将资金运用好,就可防范财务风险。而财务管理者淡薄的风险意识必然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落后,造成财务安全隐患,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探讨

1.加强企业财务风险对策的评估系统

在防范财务风险过程中,必须及时检查并评估财务风险防控措施,以提高防范风险的效果。通过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作为建立财务风险档案的重要依据,来指导后面的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一方面,针对不能避免或者已经产生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即将采取的防范对策进行评估与总结,并将结果记入历史材料库中,为今后能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防范风险对策,不断对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进行调控,以在未来防控风险过程中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依据。

2.建立财务预警的分析体系

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信息化为前提,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应用于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以企业综合经营计划、财务报表等相关财务资料作为依据,利用金融、财会等理论知识,及时发现企业潜在的风险,并向管理者发出预警提醒,这是与企业的财务评价系统相互依赖而存在的,二者产生互补关系。

首先,应建立短期的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存在利润,对企业现金流量的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现金流预算能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预警信号,让经营者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其次,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在长期预警系统中,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发展企业等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作为企业的长远目标、最终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在企业中,通过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对潜在的风险采取及时防范措施。但是企业也应对风险信号进行筛选与检测,例如出现产品质量下降、货品积压或者应收账款成本上升等现象,应根据具体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小危害。

3.建立风险控制体制

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形成相互关联且相互制约的功能系统,即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这也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一是财务反馈。财务反馈是在实施财务计划之前为了防范风险的发生而采取的管理手段。企业既要考虑到经营中的效益,也要兼顾风险的存在。例如在企业实施某一计划之前,应对潜在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及原因进行宏观分析,通过运用风险决策值、概率分析等,确保在风险产生时能够有效控制。二是财务运营风险的控制。在企业经济活动中,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方法,对财务风险状况进行观察、计算及监督,对财务活动进行监控,调整偏差,将风险存在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另外,企业可建立一定的风险基金,用于长期负债的专项补偿,以降低对企业正常经济活动的影响。还可以选择最佳的资本结构,使企业的风险降到最小而利益扩展到最大化。企业在筹备资金时,应根据其所经营范围的特点以及发展状况,将营业规模、营业能力以及金融市场现状等因素充分考虑,再加上对企业现有资金及未来财务状况的综合比较,选择出最低成本的融资组合,最终确定银行的融资规模和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4.提高员工的管理风险意识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对企业参与者的全体参与及制度的支持有很大关系。若想获取全员参与热情以及政策的扶持,首要任务是提高财务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的提高,能够有效贯彻财务风险制度文化,并在企业内形成良好的防范风险氛围。在企业内部营造财务风险制度文化,能够有效改善传统的风险观念,让员工时刻将风险防范意识置于重要位置,进而建设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另外,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还可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评估体系,通过这一内部体系的建立,让员工认识到财务风险是具有损害性且不可避免的,因此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管理,尽量降低损害。

四、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尚未健全,财务风险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工作。在当今机遇与挑战同在、效益与风险并存的市场大环境中,企业应客观地对财务风险进行认识并分析,采取多种防控手段及政策来避免财务风险,并不断强化风险管理工作。财务风险管理落实与否,关系到企业的长远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经营者要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经常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通过财务评估体系、预警体系、控制体系的建立,加强对筹资、投资以及资金回收与利益分配的财务风险管理,以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纳鹏杰.强化我国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经济问题探索.2008(12).

[2]唐君.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关系之分析.中国商界.2009(1).

[3]唐文霞.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几个问题.生产力研究.2006(12).

[4]刘建明.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控关系问题的研究.中国总会计师.2008(2).

[5]陈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监管系统与策略选择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1).

[6]钦少彦,谷文林.谈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财务策略.现代管理科学.2005(3).

[7]张斌.金融危机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启示.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3).

篇11

1.1.银行不良资产率高

X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银行自身战略发展的要求。近年来,X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占全行信贷规模的80%左右,也就是说,X银行把主要精力投身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上。这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无疑也承受了巨大的信贷风险压力。

1.2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一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例如对于企业借款通常采用以贷还本、以贷收息的方式,然后把不良资产转化为正常的贷款,掩盖了风险和事实,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1.3盈利质量不高

自财务体制改革以来,国内商业银行一方面将应收未收利息作为正常的收入,夸大商业银行自身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呆帐准备金计提方法也不够合理。同时在商业银行内部,X银行是股份制企业,必然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象,产生关系和问题。

2、X银行财务风险的成因

2.1竞争激烈的、非完善的宏观环境

虽然X银行是X市第一个地方性商业银行,但在现行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各种金融机构大量涌现,各大商业银行之间竞争尤为激烈,商业银行的借贷风险也进一步增大。其次现行的金融管理模式不是很不健全,尤其体现在宏观监管的有效性上,往往以事后为主,不利于财务风险的规避。

2.2内部控制不健全

目前,从商业银行的整体内控来看十分不乐观,制度、办法和细则较多但体系还是不健全,使一些有效的内控制度没有真正落实贯彻。再者,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银行原有的内控制度未能及时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风险,却没有进行适当、合理的改进和调整。

2.3财务风险意识薄弱

纵使商业银行不断开拓新的借贷业务,专业人才的缺乏,管理人员认识的片面,全面风险意识的不足使得财务风险广泛体现在银行经营的方方面面。

2.4信用风险较高

X银行将资金主要用于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一些企业经营措施不善或企业的主观意愿等等原因发生的借贷债务危机导致企业无力偿还全部或部分银行贷款。致使银行所贷借贷给企业的资金面临重大的财务风险,这在某一程度上导致了商业银行较差的资产质量,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比率极大地影响银行借贷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2.5资本结构失衡

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来看,筹资负债规模过大,产权比例过高,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不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X银行虽已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国际最低标准,但仍然存在下降的风险。

3、完善X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3.1健全银行财务管理系统,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商业银行应采用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来制约财务管理机构,具体包含如何设置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机构,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设置高效的财务规章管理制度,健全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把握宏观环境变化的同时之别可能的风险,并采用有效的应对措施。

3.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充分防范财务风险的关键。针对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现状,X银行应从实际出发,将内控制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对业务流程中的相关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并尽快完善与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切实提高财务风险识别和抵御能力,从源头上遏制财务风险。

3.3建立风险文化,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首先,要把风险控制作为一种灵魂注入工作中。要在银行内部员工间建立风险文化,把风险意识从上到下贯穿在每位员工的思想中,使之成为工作的支撑点。不仅如此,更要提高银行财务管理人员的防范风险意识和能力,可以通过集中学习和培训的办法,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业务技能。

3.4改善和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在企业资本结构上,我们一方面要调整资本的充足率,在保持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基础上,又要使该比率不能过高,避免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和能力的降低;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实际工作实践中,我们既要充分考虑财务杠杆效应,又要防止资本的不足;既要满足监管和抵御双重风险的要求,又要保持较高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来抵抗风险,实现企业既定的目标。

结论

对商业银行内外部的环境分析,可以得出健全银行财务管理系统,强化内部控制,建立风险文化,优化资本结构及强化信用评级等一系列措施可以适当减少财务风险,强化银行风险管理,从而让商业银行真正能够走上独立、健康的发展道路。(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曹奂春,2010:对银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的思考.商场现代化

[2]王艳丽,2010:浅议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

[3]牟成,2009: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探讨.现代商贸工业

[4]厉吉斌,1994-2011:谈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金融漫谈

[5]张敏,2010: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及管理办法.商场现代化

篇12

一、预测流动资金需求量

若想提高行政单位税务风险意识,则应善于预测流动资金需求量,以准确识别风险,从而降低风险的出现概率。以预测流动资金需求量的方式来说包含诸多,如销售百分比方法、定性预测方法以及趋势预测方法等,可积极参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方式中的各项内容,明晰预测流动资金需求量的重要方法,通常来说,流动资金需求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存货、应付账款以及现金等方面的影响,再者也会受到单位所属领域经营规模以及发展情况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对此,应依据现阶段财务报告与业务发展情况来进行预测,并预测好流动资金贷款实际需求量。

二、科学利用融资渠道

行政单位若想获得飞速发展,那么就绝不可离开资金方面的支持,现阶段行政单位融资已然成为其战略发展重要内容。所以对行政单位来说,也应科学利用融资渠道来保障自身的资金,从而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如今的融资方式有很多,如发行股票、银行贷款以及典当行融资等,均能够作为融资渠道。另外,职工内部参股、留存利息以及商业信用等诸多方式,也利于拓展行政单位的融资渠道。除此之外,也可采用结合多种融资渠道的形式,强化掌控与调度资金,因通过银行融资的方式需要担保,所以不少行政单位都具有互保现象,需多加了解互保所存在的风险,并防范好风险。

三、建立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建立风险识别预警系统,也为提高行政单位税务风险意识的一项有效措施,所以,对于行政单位来说,应积极建立风险识别预警系统,确保该系统功能的发挥,以有效识别风险问题,在第一时间应对好风险问题,防止风险问题的加剧而引发其他问题。应先识别好财务风险。行政单位财务风险的主要识别方式,为财务报表法以及观察法。其中观察法主要指的是以直接观察的方式,了解自身生产与经营的各种活动中,是否存在财务风险。而财务报表法则主要指的是以分析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等报表的方式,了解自身在诸多情况下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分析导致风险出现的根本原因。并且还需根据主要指标的真实值与标准值实施对比分析,以明确风险的存在与影响程度。财务风险预警。制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通过数据化管理形式,综合性分析行政单位内部经营以及外部环境等诸多情况,以财务指标数据为重要依据,将行政单位所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前告知于经营一方,再者还需了解产生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以及行政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而后根据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将正确的处理方式告知于行政单位的经营者,以构建出一张效果显著的安全网,从而真正实现提升意识,防范风险。

四、引入奖惩激励机制

若想提高行政单位全体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还须积极引入奖惩激励机制,让相关人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自觉主动的去防范风险,这样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风险问题的出现。并且,还应根据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防范风险问题的程度,来对员工予以适当的奖惩,对于表现优异,风险防范意识较高的员工,则应予以适当奖励,而对于表现较差,风险防范意识较低的员工则要予以适当的惩罚,以提起全体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积极性,且有利于控制风险问题的产生,增强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自觉性,让行政单位也能够因此而获得良好的推动,从而推动我国行政单位获得进一步发展。另外,行政单位还应健全目标考核制度,摒弃以往单一考核方式,以全面考核方式来开展各项考核工作,并将提取专项基金,资金的实际变化与预提费用等均列入至考核范畴之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