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4 09:46: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本次调查涉及劳动力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及就业情况三方面。调查统计全镇常住人口数41532人,其中16至60周岁的劳动力资源人口共26123人,占常住人口数的62.9%。从年龄结构看,16到25周岁的6063人,占劳动力资源的23.2%,26-40周岁的7476人,占劳动力资源的28.6%,41-60周岁2的12584人,占劳动力资源的48.2%。从劳动力文化结构来看,具有小学文化程序的有10650人,占劳动力资源的40.8%,初中文化程度的11629人,占劳动力资源的44.5%,高中文化程度的2907人,占劳动力资源的11.1%,大专文化及以上的937人,占劳动力资源的3.6%。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流出外省的有12445人,占总劳动力资源的47.6%,省内县外就业的2049人,占7.8%,县内就业数1246人,占4.8%,在所有劳动力资源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人数9137人,占总资源的35%,劳动力资源中尚有1246人尚未就业。
二、全镇劳动力资源特点
一是文化层次低。在此项调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总计3844人,占劳动力总资源的14.7%,比例很低,大多数劳动力仍只是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二是流出劳动力多,全镇常住人口41532人,而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就有12445人,占总人口的30%,更接近劳动力总资源的近半数,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
三是二、三产业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资源中,大多是在家务农,外出就业劳动力中,大多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且外出就业大多属自发性、盲目性,多数通过熟人介绍及裙带关系外出,缺乏利益保障。
三、几点启示
(一)劳动力资源调查:
1、具有本区户口(包含农业户口)男16—60周岁、女16—50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
2、在本区居住和就业的外来劳动力,男16—60周岁、女16—50周岁。
(二)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调查:
园区内已投产的企业。
二、调查内容
(一)劳动力资源调查:
1、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术专长、身份证号码、就业失业证号码等。
2、个人就业状态: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失业、退休等。
3、就业情况:单位经济类型、工种、就业形式、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等。
4、失业情况:就业愿望、培训愿望等。
5、其他情况:在劳动年龄内的在校学生、服役、服刑人员不列入为就业或失业人口统计,请在其就业方式中分别注明:在校学生、服役、服刑。
(二)园区企业调查:
1、用工情况:所属行业、在职人数、性别分布、岗位分布、服务时间等。
2、缺工情况:需招人数、年龄要求、工资标准等。
三、调查方式
各管理处、社区居委会和创业园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采取一户一表上门入户方式进行劳动力资源和园区企业用工调查。
四、调查时间
年9月26—11月15日完成调查输机工作,12月15日前开展调查汇总工作。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区民生局、区社会发展局、区社区管理局、区经贸科技发改局、区创业园管理办公室、区统计局要充分重视这项基础性调查工作,加强领导,抓好落实,要确立分管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并做好对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工作人员培训和督导工作,确保调查质量。
一、3-4月份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一)起草了《XX年度全区农经工作意见》,并送区政府办公室审签待发。
(二)继续推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工作。一是完成了万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区建设:白羊柠檬协会示范建设、甘宁镇农业综合协会示范建设、熊家蜡烛枇杷协会示范建设等4个项目建设任务书,并上报了市局;二是在分水镇石碾李子合作社召开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三是组建了李河柑桔协会,并指导董家小岩无公害蔬菜协会完成了理、监事会的改选工作;四是完成了市委研究室下达对分水镇石碾李子合作社开展调研的任务,并形成书面调研材料上报;五是向科委申报了万州区分水镇5000亩无公害李子基地建设项目;六是向区计委提交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政策落实情况及完善政策的建议》材料;七是重新调整上报了《万州区分水镇石碾李子合作社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申报书》;八是完成推荐分水镇石碾李子合作社和天城镇茅谷贡桃协会为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材料上报工作。
(三)强化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一是代区政府起草了向区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所做的《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情况报告》(万州府议[XX]1号);二是向区委督查室提交了《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三是代区政府起草了向江西省上饶市考察团介绍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的经验材料;四是向区计委提交了《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情况》的调研材料;五是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项目建设任务书;六是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报表的收报工作。
(四)狠抓了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一是按财政部新会计制度编写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培训教材》一书近10万字;二是按新会计制度培训了师资;三是与区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万州农业[XX]55号);四是下发了《关于填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基本情况调查表的通知》(万州农业[XX]52号),并就此开展了调查,完成了上报任务;五是深入部分乡镇,开展村财务“乡代管”和村社财务电算化实施情况调研;六是继续抓好农村财务管理部级点沙办玉城村,市级点高梁镇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五)继续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一是做好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换发、补发的前期摸底调查工作;二是回复了政协第二届第三次会议第299号《关于出台全区农村土地流转实施意见的建议》的报告;三是调查处理了百安街办天星村土地租金分配纠纷;四是接待农民来访5次。
(六)开展了全区农业企业和种养殖大户摸底调查,并完成了推荐2个市级示范龙头企业和2个市级示范种养殖大户的材料收报工作。
(七)推荐评选了14名XX年度全区农村经营管理先进工作者,并下发《关于表彰XX年度农村经营管理先进工作者的通报》(万州农业[XX]54号)予以表彰。
(八)开展了农户收支情况调查,完成了农户收支情况季度预测报表。
(九)开展了全区农经人员情况调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乡镇、农村经营管理职能调查和招聘农经公务员等工作。
(十)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体制调整决定的政策,重新组建了区农经站,并对所有人员进行了合理分工,将全站分为了六个工作组,各就各位,各司其职,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十一)完成了XX年度农经工作档案整理工作。
二、5-6月份打算
(一)按区政府印发《XX年度全区农经工作意见》,制发全区农经工作目标考核意见,并力争召开一次全区农经工作会议,理顺农经工作体制。
(二)启动万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区建设和白羊柠檬协会、甘宁镇农业综合协会、熊家蜡烛枇杷协会以及万州区农村劳动资源调查建设5个项目建设工作。
(三)完成区委布署的《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研究》等两个专题调研任务。
(四)回复人大议案,政协提案5份。
(一)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一是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强化创业服务,运用市场手段丰富创业项目,增加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形成政府激励、社会支持、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二是进一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新服务方式,规范操作程序,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创业的作用,提供创业服务指导和后续服务。
(二)做好重点群体就业。一是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对有特殊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全程就业服务,继续开展大学生就业援助月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二是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体系,巩固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拓展公益性岗位开发范围,确保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托底安置就业。三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强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就业,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巡回服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三)加强创业就业培训。一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改革现有培训模式,发展市场对就业培训的决定性作用,初步建立以需定培、以培供需的社会化开放式就业培训体系,开展“就业培训进园区、进企业,创业培训进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活动,实现就业培训以“4050”人员为主向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劳动者为主、以初级培训为主向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为主、以低端产业从业人员为主向以高端产业从业人员为主的“三个转变”。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二是定点培训机构的管理,确保培训质量。三是探索培训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估工作机制,按照属地原则,对本乡镇劳动者培训意愿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开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下达培训目标。四是建立在线实时监管信息化系统,依托全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建立开班受理审核系统,学员实名制信息系统,考勤管理系统,实时视频监视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网上一条龙审批,提高审批效率,防止申请人与审批人员直接接触,审批行为全程留下痕迹,实现用信息化手段防控风险。
(四)提高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服务水平。一是提高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水平,搭建更加便捷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满足各类就业群体通过市场就业的需求和企业的用工需要。二是拓宽区域合作,逐步将区域合作范围扩大到相邻区(市)县,切实缓解我区部分企业用工不足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