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自然地理现象范文

时间:2023-12-14 11:39: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常见的自然地理现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常见的自然地理现象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地理课堂的研究也开始增加。对于初中地理,尤其是自然地理教学部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对自然地理产生兴趣,重视开展地理教学研究,是对教师进行高质量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

1.自然地理学的特征

作为地理学的主干学科,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自然地理环境[1]。它的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都很强,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授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它们是如何发生和演变的,但这些现象的成因又很复杂,所以学生经常会觉得自然地理难学。而教学过程并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过程,需要学生的良好配合,只有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自然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2.1教师一味传授,学生缺少探究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在课堂上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单一地直接向学生灌输地理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具体思考与探究的过程。虽然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增加了,但是他们对于这些知识只是表面上的简单记忆,而不是深层次的真正理解,记忆不牢,长此以往,最终会导致全部忘记[2]。

2.2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缺乏课外实践

自然地理知识都是自然地理学的专家前辈们在户外经过长时间的观测、实验、总结规律所得,这也就要求自然地理的教学离不开在室外的教学实践。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学校自然地理教学都是在室内完成,完全依靠课堂教学,而学生究竟对这些知识掌握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只有等到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时才能知晓。大多数学生往往为了通过考试而临阵磨枪,却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3]。作为一门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学科,课外实践必不可少,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是验证知识最重要的途径。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2.3注重知识教学,缺乏情感教育

自然地理这门学科逻辑性和抽象性强,教师一味地讲解会使课堂变得枯燥无趣,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感,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在课堂上只注重知识教学,忽视情感教育是非常不可取的,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进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认识并热爱祖国的大河大山,自然风光,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激发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

2.4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地理在中考中所占分值较小,地理教学在中学阶段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学生更愿意把学习地理的时间用来学习数学物理等分值比较高的“大科”,这样的情况使很多学生产生偏科现象,甚至完全放弃,这给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带来巨大困难。因此,只有找到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对地理的重视程度,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优化初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

3.1重视初中自然地理启发式教学

自然地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专业性、逻辑性都很强,学生在面对常见的经纬网、地理版图时会产生抗拒心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自然地理知识,在教学时不能只对教学内容做简单的陈述,而应详细、具体地讲解,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使学生愿意动脑思考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克服他们在学习时的恐惧心理,所以实施启发式教学是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

3.2适当地应用多元结合教学法

3.2.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们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小组PK”等活动形式,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述地形区的内容时,将学生分为几个人一组,开放式的课堂学习,让学生总结他们所了解的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地形区都有哪些,这些地形区的特点是什么,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2.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如今的教学环境下,多种高科技教学手段的应用,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发展。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更具象,更直观。例如在讲解地震时,可以播放地震的视频资料,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直观感受,了解地震的危害。

3.2.3充分利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自然地理教学中一种有效方法。教学案例是事件发生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它反映真实发生的事情,描述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理解自然地理规律可以从一些典型性的案例入手。例如,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具有季风气候的典型性,所以在讲解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时,可以用中国季风气候显著这一案例进行描述,以点带面帮助学生学习[3]。

3.3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兴趣

3.3.1巧用谜语

中学生的好奇心最强,也最喜欢各种各样的趣味猜谜活动。可以在课堂上出一些与地理相关的谜语,谜语的选择一定要切合教学主题,切不能牵强附会,否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3.3.2巧用诗词

发挥诗词的作用,如讲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时引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讲解气温与海拔的关系时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自主探究,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

3.3.3巧用歌曲

在一些歌曲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中学生的表现欲强,喜爱唱歌,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显著。例如讲解青藏高原时,可以播放青藏高原的歌曲;讲解黄土高原时,欣赏歌曲黄土高坡等。在优美的歌声中领略祖国的壮丽河山,运用诗歌独特的魅力与地理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3.4善于运用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不仅可以总结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设下伏笔,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有时一个课题的内容非常多,一个课时无法完成,往往需要几课时才能讲完,这样几节课之间就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小结时提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这无疑对活跃学生的思维,训练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很有价值的,好的课堂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高翔,高超,王腊春.在自然地理实践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4(1).

篇2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必修三大模块,并且,自然地理概念抽象,知识复杂,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和瓶颈。自然地理知识主要集中在七年级和高中必修一,同时又贯穿于整个中学地理。笔者根据五年多的初、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体验,提出如下思考,以期待对地理环境五要素的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一、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认识

1.知识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

自然地理围绕五要素而展开,即地形地貌、生物植被、土壤矿产、河湖水文、气候。初中地理注重基础知识,对概念有详细表述,且图文结合,化抽象为直观,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地理原理。如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形图的判读和运用》对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是这样阐述的“我们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之后的章节“气温、降水的变化与差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七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地区》、《不同发展类型的国家》(区域地理)包括八年级中国地理中都涉及和穿插着自然地理的相关知识。

而高中教材则以地球圈层结构形式分别来讲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岩石圈部分以阐述地形地貌及其形成原因为主;同天气、气候联系紧密的当属于大气圈,在此部分内容下就要求学生掌握常见10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点、形成原因。针对河流、湖泊水文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从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水体补给类型,内外流河,以及长江、黄河的综合开发治理中找到相关要点。在水热条件共同影响下,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呈现出较大差异,如不同干湿区条件下,森林――草原――荒漠的差别,沿海湿润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的区别。但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区域内部又呈现出统一整体性,如厄尔尼诺现象,青藏高原抬升对亚洲气候、动植物的影响,黄河泥沙与黄土高原的关联。

我认为,新知学习是对知识点分别掌握,逐渐积累的过程。在打基础的初、中级学习阶段,积累储备的知识是广泛而零散的,高考备考复习就是要把这些点状的知识进行分类整合,细化补充,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形成不同层次的知识体系,以便做题时快速提取运用。

2.近两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对自然地理的考查情况

年份考情

2013年全国1卷,第4题,读图分析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

第6题,区域山脉西坡山麓自然植被的判断

36题,连续三问“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能否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的评价”都跟天气、气候及其形成有关

43题,江南丘陵区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自然原因)分析

全国2卷,第6题,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7题,判断图中四地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

第8题,亚热带优势树种――樟树可能集中分布的区域判断

2012年全国1卷,第36题前两问“南美西北侧,太平洋沿岸气候干燥的原因”“沿海地区种植芦笋用水来源的推断”

全国2卷,第5题,河流输沙量减少的原因

36题,长绒棉生长有利条件分析,大量种植棉花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以上所列的考题,我觉得都是跟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密切相关的,尤其去年考查的比重较大,各要素的地理意义有差别,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用其中要素解释导致另一要素表现的原因。如地形抬升,迎风坡降水较多,就是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在做题时学生可能会混淆各要素,论述不清楚。这就要求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弄清各要素的地理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地理环境五要素复习方法

1.重基础,细化各要素的内在知识

根据我校高中学生基础较弱的特殊性,在复习中,我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

气候由气温和降水构成。气温可分解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四个热量带;从降水(水分)条件可分为湿润区(年降水量>800)、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四个干湿区。结合降水量多少以及降水的季节分配,要求学生掌握九种主要气候类型:热带4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2种(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3种(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再加上极地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共11种气候。

不同水热条件组合,形成不同的自然带。湿热地区――常绿阔叶林;暖湿地区――落叶阔叶林;冷湿地区――针叶林;半干旱地区――草原景观;干旱地区――荒漠景观。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97-02

高中地理知识可分为几大部分,其中学生认为最难学的是自然地理,这部分在考试中丢分也最多。主要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从内容方面看,自然地理的知识较为抽象,涉及到的原理以及规律等较多。第二,为了增强地理知识的连贯性,高中地理教材通常会将自然地理的内容放在高一上学期。此时学生刚进入高中,又同时需要学习数门课程,学生还没能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很多学生反映地理比物理化学还难。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就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一、借图形

地理课堂上的图包括了地图、挂图、表格以及景观图片等,是地理教学中最经常借助的“外援”,是地理知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学生可从图上了解地理知识。在地理教材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地图,因此教师应当精心安排,充分利用好这些地图,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以及用图的能力,这也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例如,在总结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后,教师可借助地图来进行归纳。如下(图 1):

而在讲解东亚、南亚的季风环流时,要让学生掌握这样的知识点,不同季节因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不同,对应的地区风向画法也不同,等等,说起来比较复杂,此时,教师可将教材中的地图要素进行简化,使用下图(图 2)来表示,学生就比较容易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教材中一些抽象的文字,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就变成了直观的示意图,如此便可帮助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同时还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与掌握地理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这些“外援”学生都非常熟悉,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如能顺手拈来,强化学生对图形的理解,那么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地理兴趣。就是在课余时间,学生利用“外援”来学习地理知识,也会事半功倍。

二、借教具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自然知识的除了图之外,还有物。这里的物除了指常规的地球仪以及经纬仪,还可以是一些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品。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制作教具,使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如在讲解月亮形状及其位置变化时,可通过如下方式开发教具。在开始制作前,教师先让学生每天观察月升月落的时间,观察月亮的地平高度以及亮面凸出方向等。然后将观察结果制作成表格,内容包括:月升月落的时间、每日月相情况、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与观察时间等。观察结束后,尽管学生还存在很多困惑,但对月相变化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此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制作教具,以增强其感性认识,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准备工具与材料。主要包括 30 厘米的三合板两块,铁钉、彩色即时贴若干,直径为 30 厘米的透明塑料片、50 厘米长的细线、剪刀,等等。

第二,制作步骤。先使用铅笔、线与铁钉制作圆规,在三合板上画出两个圆,直径分别为 30 厘米。接着使用木工刀分别切出一个完整圆形与一个半圆形,用黑色的即时贴把完整的圆的圆孔贴好,同时准备半圆环。随后使用小刀与简易圆规从塑料片上取下一个圆,直径控制在 27.5 cm,用白颜色的即时贴剪出 12 种月相,用红色即时贴剪出太阳,然后把太阳与月相粘贴起来,用手电钻在中间打一个小孔,把贴好的月相图进行固定,并将其安装在槽中。

第三,制作时的注意事项。道具的制作可让学生借助课余时间完成,当学生固定月相图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使透明胶片可以转动。在演示过程中,要规定好相关位置。在操作透明胶片时,需要按照顺时针进行。

第四,教具的应用。在演示月相化的规律时,月亮半球从西向东慢慢地转动,转动的角度为 12°/天。这时,上半月就是月盈时期,下半就是月亏时期。在演示日月运动规律时,月亮的角距会逐渐增加,递增的角度为 12°,在 180°角距时慢慢增大,到了 360°角距时就可相合。在演示月升月落的现象时,月亮从日月结合位置与太阳一同升落,到了 15°时,就会出现月升日落的现象。

三、借场景

在地理教学中,一些抽象的知识仅凭地图或者教具等,无法有效地解释清楚。如借助一些问题情景,则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借助“古今变迁”法来创设情境。“古今变迁”通常是指地理事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长时间尺度的地理现象与地理过程因为时间跨度较大,学生无法产生直观的感受,这是地理教学的难点。因此假如教学内容涉及到长时间尺度的地理现象与地理过程时,教师便可将“古今变迁”当做情境创设的入手点。一方面,可借助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影视作品的兴趣,实现学习迁移;另一面,还可借助现实中地理事物与学生经验的冲突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河流地貌的发育》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新白娘子传奇》中水漫金山的片段。随后向学生提出问题:“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大家都很熟悉,‘水漫金山’的桥段更是将全剧推向了。金山寺初建时叫‘泽心寺’,位于小岛上,如想去金山寺就必须乘船。在宋朝时,苏轼曾写道‘羁愁畏晚寻归楫’。正因如此,采用了水漫金山的剧情。但之前老师曾去游览,发现金山寺已经完全在岸上了,且离河道还有一段距离,这是为什么?是否是古人记载有误?还是千年古刹移动了?或者还有其他的什么原因?”由此作为导入,便可调动学生的地理兴趣。河流地貌的发育属于时间跨度较长的地理过程,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在教学中,恰当地选择影视作品与诗词中关于金山寺环境的描述,并将其与现实环境进行对比,就能够使学生直观地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

四、借实验

地理这一学科与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很多地理事物与规律是无法通过实验再现的,但有些却是可以用实验来模拟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借助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知识。

如学习“海陆热力差异”的知识点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两个烧杯,分别放上等高度的水与细沙,然后分别在两个烧杯中插入温度计,并同时放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做好记录。接着把烧杯移回室内,过一段时间后,再来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通过整理数据,学生发现,在阳光下晒了 30 分钟后,细沙的温度为 37°C,水温为 29°C。移回室内 10 分钟后,细沙的温度为 25°C,水温为27°C。水温变化的幅度为 2°C,细沙的变化为 12°C。学生由此得出结论,水温变化比细沙小,表明海洋升温较慢,降温也较慢,如此便可很好地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成因。

在实验中,每一步都要有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经过探究合作完成。学习的过程不能只停留在看听记等上,学生还要动手,使其动手能力也同时得到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借助“外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当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就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多观察与思考,多与学生沟通,从身边发现好用的“外援”,并用它来帮助教师教活自然地理。

【参考文献】

[1]张富现,张二勋.“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宇宙中的地球》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

[2]娜日苏,海春兴,刘广通.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篇4

一、引言

大庆油田湖泡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是大庆市湖泊湿地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地貌为地势低平的平原,无山无岭,稍高处多为平缓的漫岗,平地多为耕地、草原,低处多为排水不畅的湖泊和沼泽。其地表水文表现为明显的闭流区特征。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境内湖泊、泡沼星罗棋布,但很多泡沼多为碱性泡子,碱性强、盐分含量高,未经处理不能做灌溉用水。嫩江、松花江分别从其西、南边界流过,为境内提供了部分淡水资源。通过排水系统将市区的自然降水和城市污水排入松花江。

近年来,大庆油田湿地面积减少、退化萎缩和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分析油田湿地受损机理,对区域湿地生态恢复有重要意义。

二、自然因素对大庆油田湿地的影响和作用

当研究某一特定环境中自然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时,人们往往偏重于某个单因素的研究,而忽略了环境中整体性的、最普遍的自然地理过的影响和作用。由地球的内能和外能共同作用的自然地理过程,不断地改变着地理环境的面貌和景观格局,大庆油田环境也亦如此。自然地理过程对大庆油田湿地的影响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地貌结构制约着大庆湿地的形成与演变方向

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形成了松嫩平原沉降区,并汇聚沉降了巨厚的陆相碎屑物沉积层,构成了地质构造上的松嫩盆地的地质基础。作为地貌形态展现的松嫩平原,形成了安达――齐齐哈尔――白城子三角地带的盆地的“盆底”,即松嫩平原的最低区域。大庆油田就位于这个低三角区内。该三角区相对于周边地区的地貌形态来说,属于地貌上的“负地形区”,其西部为大兴安岭,北部为小兴安岭,东部为丘陵山地,南部为松辽分水岭,均为该区域的“正地形区”。负地形区的地貌格局造成区域内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以及外营力的作用所形成的一些洼地,导致河流无尾、无出路,使本区域内形成规模较大的湖泊群,这是大庆湿地的主要成因。

负地形的地貌格局决定了在外力作用下,大庆地区不断地接纳、汇聚、堆积由四周正地形区搬运迁移的陆相碎屑物。“夷平填洼”是不可改变的自然地理过程中外营力作用的运动规律,只要这种正负地形差异格局的存在,就将持续地进行下去,直至夷平或填平。负地形的地貌格局也造成了地球化学过程中的易溶性盐类在本区域汇聚沉积的机制。来自正地形区的易溶性盐类(硫酸盐、碳酸盐、重碳酸盐等)遵循“盐随水走,水走盐留”的规律,富集于负地形区,形成了大庆地区大面积的盐渍化土壤。在现地质阶段松嫩平原地壳运动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从大庆地区的自然地理过程对区域内湿地的影响与作用的结果来看,其发展趋势就是湿地被填平、面积在缩小。

(二)有些湖泡出现的变浅、变小的现象

除人为干扰、污染、加剧富营养化作用外,也存在着由湖泊的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的自身演化规律的变化,这是正常的自然地理过程作用的结果。目前,大庆地区的湖泊均已处于中老年期,因此,湖泊萎缩、变浅已成为大庆湿地演化的普遍现象。

(三)地带性因素对大庆湿地演化的影响和作用

任何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态和特征都受到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且地带性因素为主导因素,非地带性因素为干扰因素。从地理位置来看,大庆地区处于北半球温带半湿润西部黑钙土亚地带,位于温带半湿润地区西部而接近于半干旱地区的边缘地带。受大气环流、生物等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形成了本地区以地带性的植被和土壤为标志的自然景观类型――以羊草为建群种和优势种的草甸草原黑钙土生物群落,即本地区生物演化的顶级群落。这种地带性的自然景观类型标示出大庆地区自然环境演化的正向演替方向和基本自然规律。大庆地区所存在的沼泽植被、沼泽土壤、盐沼等景观类型是非地带性因素干扰的结果,且是一种不稳定状态。目前,大庆区域内,有些沼泽湿地已演变成沼泽化草甸和羊草草甸草原的现象,这实质是在本地区地带性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抗干扰现象,是自然景观类型在较稳定、较适宜的条件下,所发生的正向演替的结果。

(四)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与作用

从大庆地区近20年温度和降水的组合变化趋势来看(图2-1),大庆地区气候显示出较为明显的暖干变化趋势。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地表水、土壤水和潜水被蒸发损失较大,加剧了大庆油田湿地水资源供给的不足。年平均气温上扬,天气变化异常,高温增多,降水量明显减少,补给湿地水量减少等气候因素对湿地萎缩、面积减少起到了直接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三、人为因素对大庆油田湿地的影响和作用

由于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人们从未停止过改造周围环境的活动,以致现在地球上几乎不存在不受人类影响的原始状态的自然界。人类活动尤其是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生产活动(石油工业生产便属于此种活动),对改变自然环境的速度是惊人的,其环境效应也是可观的。人类活动所产的环境效应大体有五个方面。

(一)改变了地表状态

人类的各项活动,可以把相当数量的岩石、砂土、水、植物等地表组成物质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或从低处迁移到高出,从而显著地改变了原有的地表状态,并造成了一系列的人为景观。如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在草原和湿地上建起了油田和城市;运来建筑垃圾、砂土填埋了湿地再建起了楼房;大面积的湖泊被道路、管线、堤坝切割成小片的水泡等等。

(二)改变了物质循环

人类改变物质循环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水的控制、调整以及水循环的改变便是常见的现象。油田上生产设施的布设,阻断了湿地集水区内地表径流的通道,湿地补给水源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和土壤的翻腾,使地表水的蒸发量增大,进一步加剧了小区域的干旱程度;油田地表植被的破坏,使汇聚到湿地中的盐分增多,导致湿地水体的矿化度增大。此外,向湿地直接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也是改变物质循环的一种形式。

(三)改变了热量平衡

一定区域的热量收支,毫无例外地受到其下垫面状态的影响。人类活动改变了地表状态,也就相应地改变了地表的反射率和其它热力特性,从而改变了区域的热量平衡。油田开发使地表植被破坏,减少了绿地面积和湿地面积,导致小区域的气温日(年)较差增大,大陆度也变大。

(四)改变了生态平衡

人类活动总是不断地干扰着自然生态系统,改变原有的生态平衡,并以新的生态平衡所代之。起作用有的是正向的,有的是负向的。如油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对草原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损害,减小了规模与面积,降低了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并缩小了珍稀濒危水禽等鸟类的栖息地和停歇地。这便是对生态平衡的负向改变。

(五)改变了自然地理过程的速率

虽然自然地理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类活动却可以改变自然地理过程的速率。如:向湿地中直接排放污水等污染物质,使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加剧,必将加速湖泡湿地老化的进程;人为减少湿地的补给水量,使湿地萎缩,必将加速芦苇沼泽群落向草甸草原群落演化的速率。

四、结束语

大庆油田开发50多年的历程,对于大庆生态环境来说,是人地关系发展变化的过程。本区域由开发前的几万人生活的环境发展到现在几十万人生产生活的环境,不仅增大了本区环境的压力,而且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的频繁开展,成为环境中最活跃、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对环境的形态特征、景观格局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

人为因素对大庆油田湿地的影响与作用是很明显的。城市建设、石油工业生产的持续开展、直接占用部分湿地,造成部分湿地的消失;公路及油田管线的建设,既切割了湿地,又影响了地表径流向湿地的汇聚;在湿地上打油井或水井,油井和水井井场的建设不仅直接占用了一定面积的湿地,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损毁周围的一部分湿地;跑冒滴漏的落地原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浆液、污水及垃圾等污染物质向湿地接排放,污染了湿地水体,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功能。除以上生产活动对湿地造成直接的损害外,在油田上随意滥取土、滥掘土坑(包括个人偷挖坑取土的活动),毁坏了平整的地面和草地。生产活动对地表的碾压、挖掘、翻腾、覆盖等加剧了油田土地的“三化”,而对湿地周围相邻的生态系统的损害,也是对湿地的间接损害。

通过对大庆油田湿地受损机理的分析,可以得出:大庆油田湿地受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为因素,又有自然因素,虽然以石油生产活动为主的人为因素是第一位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过分强调人为干扰、破坏等影响因素的作用,而忽视自然因素的作用或者忽视人为因素的作用,都是不客观不正确的。

参考文献

[1]王继富,刘兴土,陈建军.大庆市湿地退化的生态表征 与保护对策研究[J].湿地科学,2005,(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