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4 11:39: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城市绿化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城里植树、建草坪、养鲜花,不仅可以使城市美丽,而且这些绿色植物还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和阻挡噪音,放出氧气,使城里的空气清新,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城镇人口剧增,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保护环境,绿化城市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栽花种草,建设绿色宝库,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和优美的景观效果,可以有效地防治和减轻污染、美化环境。为此,下面就城市绿化进行探讨,以促进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在城市里普遍植树绿化,可以大量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制造新鲜氧气。有些植物还可分泌出杀菌素,杀死致病细菌,使被污染的空气得到净化,保障人体健康,树木可以降低风速,阻滞大气中的灰尘,减弱噪音的干扰。绿色植物还可以遮荫,调节空气湿度、温度,改善气候。绿色植物还可以覆盖地面,保持水土,调节逞流。有关资料分析,在城市里每人有林地140平方米,才能保持这一地区的生态循环平衡。因此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是其他非生物设施所代替不了的。
大量的区域性公园、绿地,是城市居民就近休息和锻炼身体的良好处所。城市居民通过到各类型的公园绿地休息、散步,欣赏巧妙的造园艺术,可以消除疲劳,陶冶情操,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有利于从事生产劳动和提高工作效率。
城市绿地可以防止火灾蔓延,有利防空,又是抗震避难的良好处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生态环境建设系统。在建国62周年之际,全国各地通过创建“园林城市”活动,城市园林绿化美化工作得到了升华,开创了新世纪高标准、高品位的新起点。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是以丰富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优美的景观和完备的设施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同时还承担着保护、繁殖、研究珍稀、濒危物种的任务。优美的园林景观和良好的城市环境又是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事业的基础条件。城市园林绿化关系到每一个居民,渗透各行各业,覆盖全社会。园林绿化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健康和活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园林绿化事业的地位和社会需求将不断提高。城市绿化具有以下作用:
1. 改善城市生态
城市绿地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制约,又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是城市生态的理想调节器。植物具有固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功能,在城市中建设大面积绿地,可以弥补城市氧气供应不足的缺陷。在污染物浓度不超过植物承受临界值时,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某些有毒物质,减轻大气污染程度。植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和吸收率很高,在夏天可以降低气温,增加周围大气的湿度,给人以凉爽的感觉。绿地减弱噪音和放射性污染,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增加城市中的水土气循环、增加降雨、遮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2.美化城市景观
绿地给城市注入生气。在城市内的建筑之间、建筑与道路之间广种花草树木,养护山体水体,使城市被有生命的绿色植被包裹着,并吸引鸟类定居,使城市成为人类与动物共有的家园,城市因此被赋予了生命和灵性。
绿地使城市变得多姿多彩。城市中植树、种花,建草坪,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等植物的自然色彩,点缀城市的灰色建筑与道路,使城市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色,城市居民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享受到田园般的美丽,精神得以放松。
绿地丰富城市景观。植物有乔木和灌木、木本和草本之分,高矮不一,形状各异,色彩缤纷,相互搭配种植,产生一种层次感、错落感和韵律感。高大的植物,可以遮盖不美观的建筑和破旧的街道。平原地区的城市,如果将裸土堆成起伏的土丘,上面种树植草,便会形成一个个有立体感的绿色“小山”,使城市富有空间变化的美感。
3.塑造城市特色
城市绿地不仅仅是简单的植物,还具有标识作用,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许多旧城推倒重建,城市容貌变得越来越相像,甚至失去了特色与个性。城市绿地的标识作用,有助于塑造城市特色,增加城市魅力,培育城市文化,提高城市知名度。
4.调整城市布局
城市绿地具有隔离带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将建筑与建筑、建筑与道路隔离起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空间,而且能限制城市用地的蔓延和人口规模的膨胀,从而收到调整城市布局的功效。
5.养怡居民心智
通过保护和建设城市绿地,可以为城市居民创造亲绿空间、亲地空间和亲水空间,提供休憩游览场所,养怡居民心智,增强身心健康,滋养道德精神。城市绿地,因其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景观、塑造城市特色、调整城市布局的功效,能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自然、美丽、温馨的家园,降低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使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建筑森林中的现代城市居民,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致,领略到大自然的宜人气息,感受到大自然的强大力量。
6. 植物有助于开展园艺疗法
园艺疗法是通过“绿”的自然环境达到调节自身压力、促进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循环、增加自身免疫力的一种疗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森林浴”、“芳香疗法”已被业界广泛认知,经过医学验证这些行为确实对健康有益。当今,森林园艺法疗悄然兴起,世界上许多国家设立了森林园艺疗法医院,可有效治疗人们所患的某些疾病。在这些医院里,不吃药、不打针,也不需要医生治疗,凭借环境,通过栽培果树、花卉、蔬菜等园艺活动,使人们在绿色的环境中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利用园艺植物的多种颜色治疗疾病,是园艺疗法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浅蓝色的花对发烧病人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红色的鲜花能增加病人的食欲,紫色的鲜花可使孕妇心情恬静,赤红色的花对低血压患者稳定血压大有裨益。身处绿色植物环境中的人,其脉搏、呼吸的频度明显减低,血流速度也会减慢,紧张的神经会变得舒缓,听觉和思维活动的灵敏性得到增强。我国湖北省的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一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赢的森林浴场。
可以看出城市绿化对我们人类的工程建设以及生活起居或多或少都有着积极的效用,正确认识城市绿化的重要性这一点显得更为必要,绿化环境不仅是造福自己,更是造福儿孙,造福人类。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in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city, the natural world emissions of various pollutants was more than the self-purification capacity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leading to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various factors mutate, destroy the ecological balance, harm to human body, production and lif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various forms of pollution hazards and urban greening.Key words: urban greening; pollution hazards; green role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1前言
我们生活在城市,每天呼吸在看似洁净的空气,走在看似很洁净的大街上,匆忙生活着,但我们生活的周围却存在各种环境污染。比如近期提出的阴霾天气、沙尘暴等都笼罩在我的周围,如何减轻环境污染,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
2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危害
2.1大气污染
近年监测的522个城市中,39.7%的城市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颗粒物仍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除燃煤外,粉尘、地面扬尘、建筑工地尘、土壤风蚀尘等都对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更人,目前大多数城市人口长期生活在可吸入颗粒物超标的环境空气中。近年来,城市机动车持有量快速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大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其中氮氧化物排放量已占总量的50%,一氧化碳占 85%。
2.2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城市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是因为饮用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产,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2.3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从噪声源强剖析,噪声会使人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做事效率,乃至产生事故;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主要影响和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
2.4光污染
随着城市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城市繁华的街道上,高楼大厦穿着高大明亮、富丽豪华的玻璃“外套”,即“玻璃幕墙”。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有时聚集在起,温度很高,易引起火灾。同时镜面玻璃的反射系数比绿地、森林、以及毛面砖石装修建筑物大10倍以上大大超过了人眼范围。因此,玻璃幕墙的反射光会伤害人眼球的角膜和虹膜,引起视力下降,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
2.5电磁波污染
电磁波污染是指天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的干扰及有害的电磁辐射。由于广播、电视、微波披术的射频设备功率成倍增加,地面上的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加,已达到直接威胁人体健康的程度。
2.6固体废弃物污染
目前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以及工业生产排出的固体废弃物,数量急剧增加,垃圾若不及时清除,必然污染空气,对土壤、水体都会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导致蚊蝇滋生、细菌繁殖,使疾病迅速传播,危害人体健康。
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项艰巨的任务。而通过栽花种草,建设绿色宝库,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和优美的景观效果,可以有效地防治和减轻污染、美化环境。下面就城市绿化进行探讨,以促进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3城市绿化的作用
3.1净化空气
城镇的各类绿地,以其巨大的叶面积,浓密的枝干,阻滞、过滤、吸附空中的灰尘、飘尘,同时还能起到滞留、分散、吸收空气中各种有毒气体的作用,从而可使空气得到净化。树林是净化大气的特殊“过滤器”。例如,在一家水泥厂栽植两行并列的大杨树,能使空气中的降尘量减少33%~52%。可见,城镇中栽植各种绿色植物,对调节空气流动、净化空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调节气候
首先,园林植物可以调节温度。园林绿化可以调节气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树木庞大的叶面积可以遮阳,能有效地反射太阳辐射,大大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树木通过叶片蒸发水分,可降低自身的温度,提高附近的空气湿度。因而夏季绿地内的气温较非绿地气温低3~5℃,较建筑物地区的气温降低10℃左右后,园林植物可以调节湿度,是温度的“调节器”。植物通过叶片蒸腾水分,使土地的大量水分被释放到空气中,使空气中的湿度明显增加。绿化区内湿度比非绿化区大l0%~20%,,从而为人们在生产、生活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
3.3减弱噪音
现代城市噪音污染越来越严重,噪音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还能危害人们的健康,影响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精神反应,导致人们出现精神不振、疲劳过度、血压增高等症状。利用乔木的庞大树冠和枝干,则可以吸收和隔离噪声。据测定,在没有树木的高大建筑林立的街道上噪声强度比两侧种满树木的街道上大5倍以上.可见,城市绿化对减少噪音污染很重要。
3.4美化环境
园林植物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千姿百态、美丽的外形,丰富了环境的空间变化。对城市进行合理的绿化,可以使城市变得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美丽的生存环境使人们赏心悦目。
3.5防灾减灾
许多园林绿化树木具有强大的耐火性,有着突出的防火功能。例如:叶片密集而均匀的松柏可阻挡95%左右的辐射热通过,珊瑚树可阻挡83%~93%的热量通过,其作用可与避火墙相媲美。在江河湖泊岸边植树种草,可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因土护岸,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污染、沉积泥沙。
3.6环境监测
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比人类敏感很多,污染物质对植物的毒害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植物的这种反应就是显现环境污染的“信号”。人们可以根据植物所发出的“信号”来分析鉴别环境污染程度。利用植物进行环境监测,范围广泛、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开展群众性的环境报警工作,日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4城市绿化的效益
4.1园林植物的生产价值
很多园林植物有多种用途,既是经济植物,又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可以兼收不少副产品。因此,把园林绿化和生产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可观的经济收入,又起到绿化美化的效果,进而实现园林绿化产业价值。
4.2园林植物可提供工业原料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number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density increasing, urban green space is increasingly reduce, the city construction land and green land contradiction is increasingly outstand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work and living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pursuit of the harmony between building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architecture, one of the "vertical greening"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achieve these goals. This article first for stereo greening were summarized, and then lists the main form of stereo virescence,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ereo greening to the urban development done in detail, finally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develop the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Key words: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oof green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air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立体绿化概述
立体绿化是指除平面绿化以外的所有绿化,都称为立体绿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绿化形式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树围绿化、护坡绿化、高架绿化等,有人也将立体绿化称之为建筑绿化,因为大部分立体绿化都运用在建筑上,而护坡绿化往往是用于堤坝防水,防止泥土流失的一种绿化方式。通过人工创造的特殊环境,使园林植物出现在建筑物的墙壁、阳台、窗台、屋顶和城市各类建筑物的表面,借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面对城市飞速发展带来寸土寸金的局面,而面对绿化面积不达标,空气质量不理想,城市噪音无法隔离等难题,发展立体绿化将是绿化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城市发展立体绿化的主要形式
(一)墙体绿化
墙体绿化是立体绿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优点在于: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占地面积最少,而绿化面积最大。该种形式主要是对建筑物墙面、实体围墙表面的绿化,除具有生态功能外,也是对墙体围栏的一种保护和装饰。
图1墙体绿化
(二)屋顶绿化(花园)
屋顶绿化既源于露地造园,又有别于露地,设计时要充分运用植物、微地形、水体和园林小品等造园要素,组织屋顶绿化的空间,采取借景、组景、点景、障景等园林技术,创造出不同使用功能和性质的屋顶绿化环境,以发挥屋顶居高临下、视点高、视域宽的特点。
图2屋顶绿化
(三)阳台绿化
阳台是建筑面上的重要装饰部位,既是供人们休息、纳凉的生活场所,也是室内与室外空间的连接通道。用各种花卉盆景以及盆架把阳台绿化装饰起来的方式称为阳台绿化。
(四)城市桥体绿化
对于立交桥的立柱、灯柱等粗大的柱形物体,可选用缠绕类或吸附类攀援植物盘绕或包裹柱形物体,形成绿柱。桥体表面可以使用藤本植物采用类似墙面绿化的方式进行绿化的布置,必要时采用各种固定措施或设置人工种植槽。
图3城市桥体绿化
(五)地面立体种植
立体种植可以在有限的面积内最大限度的增加叶面积系数LAI,提高绿化的质量。现在的城市绿化大到广场小到单位庭院绿化,对地面绿化往往只满足于铺一片草皮,栽几片灌木。这种绿化方式忽略了对灌木、乔木的运用。我们应充分利用植物在环境中不同的生态位,合理的布置草本、藤本、灌木、乔木的比例和组织形式,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六)围栏绿化
围栏绿化是植物借助于各种构件攀援生长,用以维护、划分空间区域的绿化方式。作用是分隔道路与庭院,创建一个幽静的环境。道路、建筑物围栏可使用观叶、观花等攀援植物间植绿化,也可利用悬挂花卉种植槽、花球装饰点缀。
(七)棚架绿化
棚架是城市公共绿地最常见、结构造型最丰富的构筑物之一。宜选用生长旺盛、枝叶繁茂、开花观果的攀援植物,常见如紫藤、凌霄、藤本月季、忍冬、金银花、葡萄、牵牛花等。
(八)立体花坛
立体花坛是花卉布置和造景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一定的几何轮廓的立体形态,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环境特点设计成不同的造型。藤本植物和一些草本植物是花坛配置中的主要材料,通过人工牵引、缠绕、绑扎,使植物的藤蔓覆盖于三维立体框架的表面,形成立体造型,也可以利用五色草等进行立体花坛的营造。
城市发展立体绿化的重要性
(一)改造城市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的需要
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显示,有80%以上的城市面临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也叫悬浮颗粒物)。要减少空气中这类颗粒物的悬浮,有一重要措施就是要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帮助城市降温。因为这能减少城市地面向上升腾的热气流,使颗粒物降落下来,附着于地面、建筑表面和植被中。国际上已有多种给城市降温的做法,总结起来主要有:用树木遮荫,让地面透气,植多层植被,使攀缘植物上墙,减少能源消耗等等。科学工作者发现,在排放相同,但有树木和无树木的两个街道上,后者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要比前者高出十倍。
(二)缓解城市绿化用地紧张的状况
我国大中城市的中心城区,大都建筑拥挤,人口稠密,绿化用地紧张,立体绿化尤显重要和急迫,面对城市化、人口、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和严峻的挑战,未来城市发展也必将体现生态文明这一时代特征,只能走城市生态化发展道路。立体绿化就是以空间换绿地,使绿化从平面走向立体,进一步拓展了城市的绿化空间,是城市绿化的新方向和有效举措,是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绿化美化城市的有效方法。为了缓解城市绿化用地的紧张状况,大力推行立体绿化就是当前搞好城市绿化的急务。
(三)衔接建筑与环境的需要
高层建筑因其体量庞大,在城市中往往有标志性的作用。对城市环境的塑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将立体绿化这一思想用于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整体环境,在造型上使绿化适应城市要求。立体绿化对高层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指导意义,立体绿化对建筑还有保护及隐丑蔽乱的作用。
(四)立体绿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
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
城市中人口密集,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使城市大气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同时,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城市温室效应。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立体绿化可以极大程度地增加绿色植物的叶面积,增加绿地覆盖率从而更好地平衡城市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调节温、湿度,缓减城市热岛效应。
2、降低噪声、滞尘和杀菌
城市交通、建设等产生的尖锐噪声,给城市居民带来诸多麻烦。降低城市噪声除了控制交通和改进建筑机械的设计性能外,科学种树植草,让植物去吸收噪声和阻滞其传播,是有效而节约的办法,这主要是植物对声波有反射和吸收作用。
3、经济效益高,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市绿化建设逐渐成为城市社会经济的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日益细化,由此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立体绿化可以充分利用居民小区、建筑隙地、屋顶、阳台等空间,根据与园林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合理选择绿化植物,还可解决城市蔬菜、水果、药材等供应问题。
城市发展立体绿化的策略
(一)合理规划,明确目标
突破以往地面绿化规划观念瓶颈,大力发展城市空间立体绿化,编制城市长远绿化系统规划,分步实施,明确阶段性目标及终极目标。编制城市绿化规划的同时要注意: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确保规划的真正实施。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城市众多且绿化现状差异较大,在我国进行长远整体规划的同时,各市政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本市情况制定适宜的规划,最终达到全国城市统一的生态城市标准目标。
(二)加大立体绿化宣传力度
城市立体绿化是一项综合的工程,它需要城市规划、道路建设、楼群设计、园林措施、社区管理,环保局等机构和普通市民的共同参与合作,城市立体绿化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种草一夜就能种一大片,容易出宣传效应、视觉效应,而种树却需要各机关部门真正有“十年树木”的态度。因此政府有必要科学的制定城市立体绿化的长期实施计划,使城市的立体绿化工作得以规范的开展。政府部门还应该制定有关城市立体绿化的制约制度,制约的压力可以强化市民的绿化意识。
(三)大力开发立体绿化技术
屋顶绿化技术在我国尚未成熟,政府应加大对相应的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解决楼顶、凉台等特殊场所的绿化材料和技术难题,研究设计更为科学先进的建筑绿化设计方案,为立体绿化的推广和普及打下良好的基础。对立体绿化工作较积极的单位或城区,应给予现场科学指导,普及立体绿化技术知识,使发展建筑立体绿化成为社会的共识。
结语
综上,立体绿化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的立体绿化作为城市整体绿化规划组成的部分,在城市的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应大力提倡立体绿化,搞好立体绿化,提高绿视率和绿化覆盖率、综合利用城市空间,提高立体绿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绿色是21世纪城市的生命和文明的标志。城市道路网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架,是反映城市形象与面貌的窗口。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链接纽带,它作为城市道路景观中的“生态因子”是城市中点线面结合构成园林绿地系统时不可缺少的“线”要素,通过带状或者块状的“线”性组合,使城市绿地连为一个整体,成为建筑景观、自然景观以及各种人工景观之间的“软”连接。它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的小气候环境,提供舒适的通行条件,同时还是城市道路中的重要视觉景观。
一、绿化在城市道路中的功能及其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等自然环境的污染,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绿化在现代化城市道路中不仅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根据实用性归纳以下作用:
(一)对于市民出行方面
1、组织交通作用
组织交通,是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作用,通过绿地在平面上的分割,植物在立面的遮拦,绿化带布置在道路的中央和两侧,以及交叉路口等,都具有良好的分隔路面、分隔各种车辆工具类型、组织交通,保证行驶安全的实际作用,达到人车风流,各行其道。
2、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作用
行道树所形成的树影,可使行人免受夏日炎热之苦,也由于树影的覆盖,可使路面温度减低。绿化不仅可以降温增湿,而且还能降低城市热辐射,缓解日温差幅度,为行人提供了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也起到缓解城市中的局部热岛效应。
3、防护作用
城市的街道绿化、公园绿化、游园绿化、广场绿化以及居民住宅区、学校的环境绿化等都属于防护林的范畴,能起到防风、防沙,净化空气,减低风速,吸收声能,减低噪音强度甚至防火的作用。
(二)对于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方面
1、净化空气
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然而城市中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大气中氧气大量被消耗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却严重超标,从而大大危害人们的健康。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目前许多市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超过自然界大气中二氧化碳正常含量300mg/kg的指标,尤以在风速减小、天气炎热的条件下,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大量耗氧燃烧的工业区出现的频率更多。要调节和改善大气中的碳氧平衡,首先要在发展工业生产的同时,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利用。其次是要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绿化,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营养物质。由此可见,生态林、公园绿地、行道树、小区绿化、草坪等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吸收有害气体
城市的各类绿地,以它巨大的叶面积、浓密的枝干,阻滞吸附空中的灰尘,飘尘的同时还能滞留、分散吸收空气中各种有毒气体,绿色植物是净化大气的天然除尘器。当城市的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燃烧煤碳产生的二氧化硫,以及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等产生的空气污染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高达100mg/kg时,就会使人感到不适,当浓度达到400mg/kg时就会使人致死。园林植物在其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对许多有毒气体有一定的吸收功能,在净化环境中起到积极作用。
3、调节和改善小气候
园林植物调节温度。园林绿化可以调节气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树木庞大的叶面积可以遮阳,能有效地反射太阳辐射,大大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树木通过叶片蒸发水分,可降低自身的温度,提高空气湿度。从而消耗城市中的辐射热和来自路面、墙面和相邻物体的反射而产生的降温增温效益,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4、吸滞烟尘和粉尘
空气中的烟尘和工厂中排放出来的粉尘,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有害物质。而从全国来说,大气污染是相当严重的。森林或园林植被,由于具有大量的枝叶,其表面常凹凸不平,形成庞大的吸附面,能够阻截和吸附大量的尘埃,起到了降低风速、对飘尘的阻挡、过滤和吸收作用,而这些枝叶经过雨水的冲洗后,又恢复其吸附作用。因此,通过乔木、灌木和草组成的复层绿化结构,会起到更好的滞尘作用。
5、减菌、杀菌
园林植物对环境中病原细菌均具有一定的杀灭或抑制作用,这些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能分泌一些对各种微生物或病菌有杀死或抑制其发展的挥发性物质,人们把这种物质叫做“植物杀菌素”。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时,应根据绿化地区的不同环境特点和对景观的主要功能,综合考虑不同植物的杀菌能力和其对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6、减弱噪声
现代城市噪音污染越来越严重,噪音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还能危害人们的健康,影响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精神反应,导致人们出现精神不振、疲劳过度、血压增高等症状。利用乔木的庞大树冠和枝干,则可以吸收和隔离噪声。据测定,在没有树木的高大建筑林立的街道上,噪声强度比两侧种满树木的街道上大5倍以上,可见,城市绿化对减少噪音污染很重要。
7、美化环境
园林绿化、美化环境,是改善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创造一个新鲜的空气、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水体和舒适而安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因此,对城市进行合理的绿化,可以使城市变得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美丽的生存环境使人们赏心悦目。
二、绿化在城市道路中应遵从的设计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重视安全。道路植物景观的营造不得妨碍交通、建筑及管线设施的安全运行,不得遮挡交通标志和行车视线。根据植物栽种的位置要求及植物的本身特性,因地制宜,行道树定干高度应符合规范,衬托建筑,但不得妨碍建筑的功能,与地上地下管线保持足够间距。
(二)地域性原则
特有的地域文化是景观的载体,在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地域性。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的植物品种不但能适应本区域气候、土壤条件,还应具有本地的特色等特点。
(三)生态性原则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进行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草、乔灌花的结合,分割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美。因此,在各路段的设计中,注重生态景观的体现。植物配置讲求层次美、季相美,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四)以人为本原则
在绿化设计时要适应人的行为习惯与审美习惯,要充分考虑行车速度和视觉特点。将路线作为视觉线形设计的对象,提高视觉质量,防治眩光,保证交通便利、游憩舒适、观感愉悦。道路绿化带采用大手笔、大色块手法,栽种观叶、观花、观果植物,适应不同车速;空间上采用多层次种植。平面上简洁有序,线条流畅;滨河道路、景观道路等路线,立地条件较好,宜采用群落式种植,体现植物生长的多样性和植物的层次与季相变化。
(五)艺术性原则
通过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其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和美学欣赏价值。植物景观与城市道路结合,形成优美的城市景观。绿化设计要讲究艺术性,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要使城市道路园林化、艺术化。如中央绿化带景观的设计要注重打破景观的单调感,营造节奏变化的美感。
(六)多样性原则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在配置上,采用自然式的群落种植方式,与原有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要选择适宜植物,创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春色,要注意植物种类的搭配应用,不同路段的植物种类和绿化形式都要有所变化。
三、绿化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突出本地特色的基调树种
一个城市的道路绿化应有自己的基调树,如北京一半以上的行道树都是国槐;天津的绒毛白蜡,都从树种上体现一个城市道路绿化的特色,在注重树种的前提下要追求种植形式,季相和色彩变化。
(二)干旱是影响城市道路绿地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之一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逐步建立重点道路绿化的喷滴灌系统。喷灌的水线,水帘本身就是绿地中的一道风景。
(三)种植要与养护配套设施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