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1 21:47: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村级产业扶贫实施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脱贫路径上,一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行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发展马铃薯这一"短平快"产业,实现年亩产值近万元,2015年示范种植x亩,带动全县种植x万亩。集中连片规划种植x万亩核桃,春季已完成15541亩,冬季计划种植x亩,现全县已发展x万亩,建成示范点37个,特别是县财政今年投入x万元,强化抚育管理x亩核桃示范基地,挂果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发展扶贫养羊x户x只,项目效益和群众积极性、满意度提升。实行提子、刺梨产业大户带动,提子发展到现在的x亩,其中x亩已挂果、产量x万公斤,亩均产值x万元。贫困户每年在提子基地务工收入x万元。此外,建成稻鱼共生等精准扶贫示范点35个、面积x亩,亩均产值x元。发展辣椒订单种植x万亩左右,亩均产值x元。二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大户、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户同发展、调结构、增收入。目前,共引进培育大户x多人,家庭农场x余家,专业合作社x余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省级农业园x个以上,流转土地x万亩,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三是实行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同步走。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为抓手,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一个新农村示范点就是一个党建示范点、一个小康示范点,一栋黔北民居就是一个产业孵化器,建乡村旅馆x家x张床位,农民文化家园、文体活动场所x个x万平方米,黔北民居改造x户,示范点x个。今年1至5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x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x亿元。
2.几点启示
启示一:精准扶贫不是"数据扶贫".数据是衡量贫困情况的可视化指标,但一些地区、一些人为了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在数据注水上大费心机,表现为擅改脱贫人口数量、篡改衡量贫困的指标。这次,在xx县的座谈会上,该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就向我们考察组一行直言不讳,为了赶进度,他们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存在"数据扶贫"的现象。对此错误倾向,我们一定要警惕起来。确实,信息化时代,扶贫工作离不开准确的数据。真实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决策部门掌握贫困实情,但注水虚假的数据却可能影响整体脱贫的进程。因此,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精、准"二字,无论是"精确识别贫困人口",还是"精确投放扶贫资金",都要做到数据精确、真实、可信,容不得半点水分。
启示二:精准扶贫不能等同于送钱送物。交流中,xx县干部反映,当前,有些干部对精准扶贫存在错误认识,认为精准扶贫就是简单的送钱送物,只要钱和物送到位了,就算帮助贫困户脱贫了。对此错误倾向,我们必须警惕起来。毕竟,钱和物只是杯水抽薪,只能解决贫困户眼前的生计,要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真正脱贫,远不于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贫困户掌握脱贫增收的方法。比如,可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入手,让有条件的贫困家庭每户都有1个以上劳动力参加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从而摆脱贫困。
启示三:精准扶贫要注重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造血"扶贫,是持续稳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根本的长远的扶贫。在这一点上,xx县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比如,他们把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突出扶贫攻坚"x"工程,大力发展核桃、刺梨、特色蔬菜、有机高粱、牛羊稻鱼等产业,推动贫困群众尽快实现脱贫。我们抓精准扶贫,一定要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袋子才能鼓起来,贫困户才能真正走出贫困。
3.几点建议
加快老区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市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做好片区连片扶贫开发。省政府批准认定的革命老区县。由于多方面原因,市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普遍严重滞后,农村行路、饮水、上学、就医、住房、增收等“六难”问题十分突出。片区连片扶贫项目区域覆盖4个乡镇15个村,都是非常典型的集中贫困区域,有贫困户1404户561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9.5%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96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382元、2088元、2180元,发展差距较大。同时,规划区为大山区、深山区、高寒边远山区,十年九灾、一年多灾”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户居住环境较差,贫困群众盼望脱贫的愿望极为迫切。实施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必将切实有效改善该区域的基础设施条件,必将切实有效壮大助农增收产业,必将切实有效提高该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
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老区特殊关怀的迫切需要。去年以来,二做好片区连片扶贫开发。省委书记,省政府省长以及崇禧副书记、副省长等领导多次亲临老区视察调研,对加快革命老区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重要指示,并在项目资金上给予了直接照顾支持,项目总投入达2.56亿元,其中省级相关部门整合投入1.2亿元,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和特殊关怀。实施片区连片扶贫开发,省实施升钟库区、广安水淹区、二滩库区和巴中革命老区连片扶贫开发之后,对特殊困难地区实施的又一项连片扶贫开发,旨在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省委、省政府的特殊关爱,既是动力,更是压力。只有实施好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工作,才能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对我殷切厚望;只有扎实推动贫困地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才能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对我深切厚爱。
建设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的迫切需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三做好片区连片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的深化和升华。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要突出抓好农民新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五大建设”注重结合连片扶贫开发、集中拆迁安置、乡村旅游发展、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加快建设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市革命老区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有机结合,对加快建设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必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市及相关部门要主动争取并认真实施好片区扶贫连片开发,做好农村生产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产业化经营项目以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项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展现特点,真正使片区连片扶贫开发成为农村改革发展先行先试的试验场所,成为秦巴山区特殊困难地区脱贫致富的典型案例,成为秦巴山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建设的精品工程。
二、锁定目标。明确片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规划明确了连片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具体目标、建设规模、资金概算等内容,市革命老区片区连片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3年及2011年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各部门要根据自身的职责,对相关内容认真研究,做到胸有成竹,切实做好上下对接和指导工作。
使规划区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发展长足进步、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居环境显著改观、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层民主政治切实加强,一总体目标。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农民稳步快速增收为中心。规划区整体脱贫致富并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加快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确保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项目建设期内,二具体目标。规划实施时间为20112013年。规划区农户人均新增纯收入707.98元,2014年,人均新增纯收入3058元,达到6018元;规划区1404户贫困户、5615个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消除344户2363人的地质灾害隐患。村级发展目标:①村道硬化率100%可通中型以下客货运输车辆;②100%社道畅通;③每村有1个以上增收致富支柱产业;④有条件的村建立1个村级互助合作社;⑤适龄儿童入学率99%以上,每村有1个村务活动室、卫生室;⑥农村低保达到应保尽保,新农合参保率100%⑦有群众信任、团结干事的村“两委”班子和维护群众利益的好制度。农户发展目标:①彻底消除茅草房和危房,农户住房庭院绿化整洁;②农户安全饮水达到100%③户均有1亩以上经济林果园;④项目户户均年出栏板角山羊20只以上,出栏小家禽200只以上;⑤适龄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培训达到全覆盖,户均有一个科技明白人;⑥年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以上。
硬化村道28.5公里,三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按照村道硬化、社道畅通、入户路睛雨通行的要求。新建桥梁3座,新建社道16公里,硬化社道27公里,新建联户路22.5公里。二是按照供水防洪结合、先生活用水后生产用水的原则,解决5505人饮水安全问题;整治山坪塘2口,新建灌溉渠27.8公里,整治灌溉渠41公里,新建堤防护岸6.5公里。产业培育方面:根据规划区实际情况,以农业特色优质品牌建设为带动,以科技为支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发展,促进规划区农民稳定持续增收,尽快摆脱困境,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项目要长短结合,综合匹配,种养交叉覆盖。种植业上,规划新植核桃1万亩,新植茶园1万亩,茶园低改4000亩,种植蘑芋1000亩,间种套种马铃薯1400亩、大豆1750亩。养殖业上,规划新发展板角山羊养殖户1000户,户均养殖20只,共养殖2万只;规划新发展旧院黑鸡养殖户1900户,户均养殖200只,共养殖38万只。加工业上,新建红豆腐加工厂1个、巴山老腊肉加工厂1个、茶叶加工厂1个。村级互助社建设上,新建村级互助合作社5个。能力培训上,开展劳务培训及输出1275人,实用技术培训1.5万人次。农户环境建设方面:以消除茅草房、土墙危房的农户住房为重点,结合农户庭院建设,解决住房困难,改善居住条件。规划易地扶贫搬迁50户,危房改造538户,改厨改厕各1152户,改圈2.3万平方米,建庭院880户,表建沼气池210口。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改建村小3所470平方米,购置课桌凳、电脑、打印机、教学仪器、体育设备等教学设备399套;新建村卫生室7个,购置乡卫生院医疗设备4套;新建敬老院1所。
项目总投资近2.56亿元,四投资估算。经测算。其中:基础设施9436万元,产业培育1亿元,农户环境建设4923万元,社会事业790万元。资金筹措上,财政扶贫资金3500万元,省级部门资金8971万元,地方财政资金830万元,地方部门资金776万元,业主投入1950万元,农户自筹9556万元。资金使用原则为:部门资金按行业要求安排使用,不足资金由财政扶贫资金和地方财政补助。扶贫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基础设施中的社道和联户路、能力建设等。
三、细化措施。切实做好市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工作
整个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机部分,一帮扶指导上下功夫。一是做好项目对接。三年规划》及《2011年实施方案》中的各行业口的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建设要在省、市、市政府及项目管理部门的统一组织、指导下开展工作。市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项目区涉及的项目逐一梳理,针对每年度的具体项目,加强与省、市对口管理部门的沟通,做好相关协调配合及指导帮扶工作,积极帮助市落实好对口省直部门的整合资金及时到位,既要切实抓好帮扶指导工作,又要及时了解掌握相关项目的进程情况和工作成效,监管好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确保完成各项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市相关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省、市对口部门的联系汇报,做好项目实施的上下衔接工作。二是狠抓技术指导。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区的技术指导,组织种植、养殖专家加强对规划区内的板角山羊、旧院黑鸡、茶叶、核桃、魔芋等产业的技术培训和推广,齐心协力推进工作落实。要开展优质服务,认真抓好相关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服务。三是搞好定点帮扶。要结合“挂包帮”工作的开展及“2011年中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搞好项目区的定点帮扶工作。市直工委牵头、市扶贫移民局配合,负责项目区15个村“挂包帮”活动及定点扶贫工作的落实,对项目区15个村分别确定一个市级部门(含市实行定点帮扶,并确定一名市级领导干部(含市定点帮扶两户以上贫困户,从今年开始连续帮扶三年。各帮扶单位要坚持克服“松口气、差不多、老一套”等松劲厌倦思想情绪,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一如既往地抓好“挂包帮”工作。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加强信贷支持,助推规划区建设发展。要动员涉农企业、群团组织和成功人士积极参与规划区扶贫开发,形成强大的扶贫合力。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帮扶工作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创造特色,出新招、出实招、出硬招上下功夫。四是强调群众参与。群众是连片扶贫开发项目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要大力宣传连片扶贫开发项目政策、项目建设机制、群众的责任和义务,把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道理讲明白,克服“等、靠、要”思想,变“要”为“要干”全方位调动群众参与连片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实施具体项目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做群众想干、愿干、会干的事,让群众最大限度参与连片扶贫开发的决策过程,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规划项目尤其是发展生产的项目,要尽可能发动群众参与投工、投资、投物,促进项目加快落实、加快见效。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监督管理,让群众在各类项目建设中真正拥有参与权、监督权、受益权。
禁止对建设方案进行随意更改。个别确因特殊原因需调整的必须按权限及程序报批,二监督管理上下功夫。一是加强规划管理。要严格按照《三年规划》及《2011年实施方案》项目建设地点、内容、规模和技术规范组织实施。确保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二是加强工程管理。要加强制度建设和跟踪督查,坚持以制度求管理、保质量、促进度;要加强物资购买使用管理,保证物资供应和安全使用;要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规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要加强项目施工安全生产和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实行定点定责督促检查,严格项目工程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制度,有序推进工程建设,切实做到三保”保安全、保工期、保质量竣工项目由村自查、乡镇验收、扶贫移民局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专家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三是加强资金管理。要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度,实行建设项目公告公示制、专帐核算制、票据规范制,重点加强对资金管理运行环节及资金使用效益情况的监管,增强资金管理使用透明度,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要强化资金整合,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意见》川办发〔2009〕45号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达市府发〔2011〕1号等文件精神和要求,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促进扶贫项目资金与其他涉农项目资金有效整合投入项目实施区域,统筹使用,加大投入,形成整体合力,构建大扶贫格局,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强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乡村两级公告公示制”加强统计监测,接受财政审计监督、纪检监察和社会监督,确保干部廉洁安全。项目实施结束后必须严格进行全面审计。市扶贫移民局牵头,市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配合,每年项目实施完成后,联合对项目区竣工项目进行一次资金使用和建设进度检查,三年规划》实施完成后,由市审计局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要建立县、乡、村三级内外部监测体系,对项目区各项工程的建设进度、质量、效果、资金和物资使用等情况进行全程监测管理。五是加强档案管理。建立项目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全面、全程档案管理制度。要完整收集整理项目准备、规划、申报、实施和阶段验收、竣工验收各个环节全过程的各项资料(含照片和视频资料并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规范建档建卡、立卷归档造册。
大胆开拓进取,三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市及相关部门要创新工作机制。建设秦巴地区连片扶贫开发的新样板,创造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的新模式。一是健全项目区管理机制。要按照连片扶贫开发《三年规划》及《2011年实施方案》中各行业建设项目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制定各项目区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运行规则、招商引资等管理办法,用健全的制度来规范项目区的建设和管理。二是健全农民参与式机制。通过村民大会选举组建“农民理事会”保障农民对项目全过程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激发农民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三是健全农民利益创收保障机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切实增强带动能力和实效。组建并完善特色种养产业专业合作社,建立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与农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模式,确保农民充分受益和收入持续增长。四是健全项目后续管护机制。要按照“建管结合”原则,组织受益群众讨论制定项目后续管护办法,并以村规民约的形式予以公示实施,以保证验收的工程项目移交项目村和农户后得以持续正常使用和有效运行。五是健全民办公助机制。要以农民决策为前提,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以民办公助方式推进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的意见》川办发〔2010〕53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意见》达市委办发〔2011〕51号要求,项目建设中全面推行“一事一议”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使政府投入和农民自愿出资出劳相结合,从而构建“投、建、管”三位一体的项目建设机制,提高项目建设能力,共同推进项目建设。六是健全规划衔接机制。项目建设规划要尽力与秦巴山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建设、新农村示范片(带建设等相关规划有机衔接,整体打造,综合示范,发挥规模效应和典型引导作用,以点带面,以片促面。
四、强化领导。确保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实效
对市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实施方案》组织实施进行指导、督促,一加强组织领导。三年规划》及《2011年实施方案》省政府统一领导、市政府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市革命老区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工作指导小组。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又好又快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市政府要严格按照《2011年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市扶贫移民局要牵头做好市级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
加强协调配合,二加强部门配合。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指导小组的分工要求及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做好帮扶工作,推动片区连片扶贫开发顺利实施。要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指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末组织召开一次成员单位联系会议,汇报、沟通、对接、交换项目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及存在主要问题和需要协调解决的事宜。市政府督查室每季度对各成员单位的工作指导、帮扶落实及工作配合等情况进行通报。
2021年全乡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易地扶贫搬迁村除外),推动庭院经济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全力打造天利太村麦菜复种、村庭院种植花生“一村一品"。针对农户生产经营能力、劳动能力等差异,分类进行扶持,力争实现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全覆盖,农户庭院收入达到2000元。
二、发展模式
(一)自主经营模式。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根据当地实际科学选择种植品种,自筹生产资金、自主经营发展庭院经济。
(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农户依托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庭院订单种植,通过订单联结企业与农户。
(三)委托经营模式。无劳动能力或外出务工农户,本人不能在自家庭院发展庭院经济,可通过签订协议,委托第三方帮助经营管理发展庭院经济,避免庭院土地资源浪费。
三、补贴品种、标准、范围。
(一)补贴品种:小麦复种、辣椒、马铃薯、花生、蔬菜、中草药、藜麦、芝麻。
(二)补贴方式:釆取以奖代补方式
(三)补贴标准:
1、小麦复种、辣椒每平方米补贴1.5元,其它补贴品种每平方米补贴1元。
2、农户在自家庭院上发展庭院经济,每户庭院种植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且为同一品种的,根据乡镇核查验收面积据实给予补贴,每户庭院补贴面积最多不超过2000平方米。
3、2021年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村),农户在自家庭院上发展庭院经济,每户庭院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且为同一品种的,根据乡镇核查验收面积据实给予补贴,每戶庭院补贴面积最多不超过3000平方米,且每平方米产生的效益要超补贴资金的1倍以上给予补贴。
4、庭院经济种植作物每平方米产生的效益要超过补贴资金的1倍以上方可给予补贴,否则不给予补贴。
(四)补贴资金:为县级整合资金。
四、责任分工
(一)农业站:负责庭院经济组织协调、数据调度、数据汇总、技术指导等工作。
(二)财政所:负责庭院经济资金审核、拨付与监管工作。
(三)扶贫工作站:负责建档立卡户审核和项目备案管理。
(四)乡政府:负责庭院经济组织实施、核查验收、补贴资金发放、结果公示、各类信息上报等工作。乡政府是庭院经济项目实施主体,成立庭院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站所抓好落实,形成上下联动、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做到宣传到位、落实到位、督促到位、核实到位,验收到位,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五、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工作。
1.按照县庭院经济实施方案要求,并根据本乡实际情况,制定本乡2021年庭院经济实施方案。
2.要做好庭院经济产业宣传发动,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到庭院经济产业发展中来,引导有劳动能力的农户采取自主经营模式发展庭院经济。
3.要积极沟通协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保障庭院发展的技术需求和销售渠道稳定,实现庭院增收目标。
4.按照县方案中“一村一品”要求,确定好“一村一品”特色村。组织村、社统计农户庭院种植品种及种植面积,村级汇总、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乡政府。乡政府对各村上报进行汇总、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将乡村两级申报表、公示表、公示照片等材料上报至县农业农村局。
(二)组织实施、抓好落实。
1.组织农户适时庭院播种生产。产业发展指导员要对建档立卡户发展庭院经济实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保障建档立卡户顺利实施庭院种植项目,实现庭院增收目标。
2.成立庭院经济核查验收小组,对各村庭院经济开展核查验收工作,并将核查验收结果在村级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乡政府。乡政府对各村上报验收结果汇总、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将乡村两级验收汇总表、公示表、公示照片以正式文件形式的庭院经济资金申请一同上报至县农业农村局。
(三)做好材料归档工作。
早在2014年,山西省已制定出台《山西省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富民扶贫工程2014-2018年实施方案》。按照该方案要求,到2018年,全省58个贫困县将全面开展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富民扶贫工程,推广“扶贫小额到户贷款”。
贷得到
扶贫开发,金融支持不能缺席。为破解“贷款难、贷款贵”的瓶颈,山西省创新金融参与扶贫开发模式,去年把金融富民扶贫工程列入全省十项强农惠农政策范围,在58个贫困县开展面向贫困户的“富民贷”和面向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企业及项目贷款的“强农贷”,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农户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目前该项工程已初见成效。
在地处吕梁山南麓的隰县黄土镇无鲁村一片梨树地里, 55岁的农民刘旭东望着眼前的梨园笑得合不拢嘴:“这20亩玉露香梨树是俺家种的,日子总算有盼头了。以前俺家主要种植玉米、杂粮,一年忙到头,挣不下几个钱。”
去年4月,刘旭东借助金融扶贫政策,申请到5万元贷款,养了20多只羊,种植玉露香梨树20亩。“俺一直想种玉露香梨树,但因没有本钱,没有抵押物,银行不给贷款,有想法也没有办法。金融扶贫圆了俺全家多年的梦想,现在俺的目标不只是脱贫了,还想当上种养大户!”刘旭东兴奋地说。
隰县是山西省扶贫小额信贷示范县,该县坚持“健全机制、试点先行、产业带动、精准帮扶”的方针,设立金融扶贫小额信贷试点村,由试点村建立村级产业扶贫金融服务中心,组织出台村级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职责与流程,成立评级授信小组宣传动员贫困户,开展村级评级授信、贷款审核推荐等工作,积极配合乡镇、县扶贫办、金融部门审核考察等工作,保证金融扶贫项目从开始到确定,再到落实都有机构、有人员始终跟进。目前全县已发放贷款5508.78万元,涉及贫困户834户,扶贫龙头企业3个、专业合作社2个。
用得好
最近,天镇县南河堡乡西沙河村村民安世峰一直在自家的蔬菜大棚中忙碌着。“我就是依靠邮储银行50万元的富民扶贫贷款,才扩大了蔬菜大棚的规模,日子比以前过得红火多了。”安世峰满脸笑容地说。
天镇县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称。受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该县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被国家列入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如今,县里越来越多像安世峰一样的农民依靠富民扶贫贷款致了富。安世峰不仅自己创业致富,还带动了所在合作社其他成员的种植规模。“要是没有富民扶贫贷款,我就是想干这事,也没有能力呀!”安世峰说。
去年,山西省金融富民扶贫工程启动实施以来,扶贫部门和农信社、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瞄准贫困人口、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企业,通过“富民贷”“强农贷”两种形式,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
截至目前,不仅仅是天镇县,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已经在大同、忻州、吕梁、临汾等市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开办了富民扶贫贷款,金融扶贫工程的实施既为金融机构也为农户贷款兜底,同时大大激发了贫困农户农业贷款的积极性。从农户到企业,金融扶贫工程使财政扶贫资金的“鲶鱼效应”得以放大,依托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社会无限的资金体量,支持贫困地区实现强农富农和产业开发。
可以说,金融机构与财政部门的互动,在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引发资金流动的同时,也是山西探寻农村金融机制改革的尝试。
还得上
“要是没有贷款的话,我这个7.2万元的拖拉机就买不起,但现在,我计划再买一个玉米联合收割机。”这几天,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下三交村的种植大户张林平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购买农机的贷款有了着落,刚流转过来的土地再也不用发愁耕种。张林平高兴地说,“这都是沾了扶贫贷款的光。”
离石区在扶贫工作中实施的“金融扶贫”,是用风险保障金撬动银行贷款,提供贴息贷款,积极扶持农村、农业发展,让像张林平这样的农民自主选择致富项目、根据自身需要发展生产,为农民加快脱贫致富探索新路。
吴城镇下三交村一直有搞养殖的传统。但是,以前资金问题却制约了他们的养殖、种植规模发展。小额贷款的注入,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像张林平一样,在下三交村有30多户农户申请了扶贫贷款,他们依托当地优质的草场资源,发展起了肉牛养殖,成为致富增收的一条好门路。“扶贫资金贷回来以后效益特别高,我们现在贷回来八九十万元,老百姓有的搞养殖、有的搞种植,基本形成了产业链。今年,养殖户人均纯收入起码能达到四五千元。”该村党支部书记王虎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