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娩出后的护理重点范文

时间:2023-12-15 10:01: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新生儿娩出后的护理重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生儿娩出后的护理重点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06~200806在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新生儿139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90例(占6.4%)。根据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轻度窒息(Apgar评分4~7分)82例(占91.2%);重度窒息(Apgar评分0~3分)8例(占8.8%)。早产儿18例;足月儿60例;过期产儿12例。窒息原因:(1)胎儿宫内窘迫60例(占67%)。(2)早产18例(占20%)。(3)妊娠并发症10例(占11%)。(4)产程异常2例(占2%)

1.2 复苏方法 胎儿一经娩出,即快速评估五项指标:是否足月、胎粪、呼吸、肌张力、肤色;初步复苏后评估呼吸,心率和肤色三项指标;按照ABCDE复苏方案: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C(维持循环)D(药物治疗)E(评价)。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主要措施是及时有效地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增加通气。维持正常循环,保持足够心搏出量。情况无明显好转者,羊水被胎粪污染者立即行气管内吸引。

1.3 结果 经积极抢救 82例轻度窒息新生儿经规范复苏5min Apgar均评8~10分,8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经规范复苏5min Apgar评8~10分。无1例新生儿死亡,抢救成功率100%。

2护理

2.1 复苏前准备 对有可能发生窒息的高危分娩应做好人员和物质准备。对有合并胎粪污染者,通知麻醉师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每个医护人员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复苏常用药物如肾上腺素 、生理盐水、碳酸氢钠、钠洛酮。常用器械有顶悬式辐射抢救台、一次性吸痰管、氧气、呼吸气囊。并保持器械性能良好。

2.2 复苏时护理

2.2.1 清理呼吸道: 胎头娩出后不急于娩出胎肩,先用挤压法清理鼻咽部黏液和羊水,胎儿全部娩出后立即置于辐射保温台上,摆正新生儿,头部轻度伸仰位,用适宜的吸痰管吸净口、鼻、咽部黏液和羊水。动作轻柔,避免负压过大损伤气道黏膜,一般为0.01~0.03MPa,每次负压吸引时间不超过10s。若羊水粪染者,要评估新生儿是否有活力,如呼吸、心率和肌张力,若其中一项不好,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吸净呼吸道羊水黏液和胎粪。

2.2.2 建立呼吸:确认呼吸道通畅后刺激呼吸,用手轻拍或弹足底。此时评估患儿呼吸、心率、肤色,如无自主呼吸,则立即用100%氧气呼吸气囊正压人工呼吸。放置面罩时注意面罩与面部之间密闭性、有效性,防止损伤皮肤。挤压频率40~60次/min。气管插管时,固定要牢固,防止脱出。

2.2.3 维持正常循环:100%氧气正压通气30s后,如果心率

2.2.4 药物治疗: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复苏药物应用。经过30s正确通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后心率60次/min,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继续正压人工呼吸至心率>100次/min。开始自主呼吸,肤色转红润后行复苏后的继续监护。

2.3 复苏后的护理 复苏后的新生儿仍要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肤色、监测体温、血氧饱和度。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间断给氧至呼吸平稳为止。应用药物预防感染和新生儿颅内出血。加强基础护理。

3 体会

产科护士要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步骤和新生儿Apgar评分法,要有扎实理论知识和技能。一旦发生新生儿窒息时“当机立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沉着冷静,按照复苏流程全力进行对窒息的抢救。新生儿复苏整个过程须重视保暖,重点要做好新生儿的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分通气是复苏成功的关键。每进行一项操作的同时均要对患儿的呼吸、心率、肤色进行评估,以决定下一步的复苏措施。整个复苏过程要求及时、准确、有效、分秒必争,做好复苏后的精心护理。这样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产科质量。

篇2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循环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积极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和护理是减少窒息并发症、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607~200908收治的窒息新生儿30例,均符合《实习新生儿学》窒息的标准[1],男18例,女12例;早产儿12例,过期产儿5例,出生体质量>4 000g 6例,2500~4000g 14例,<2500g 9例,体质量最低1500g 1例。根据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1]:窒息的程度以Apgar评分法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lmin、5 min、10 min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基本正常。本组中轻度窒息27例,重度窒息3例。患者入院后首先了解窒息复苏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经有效复苏后本组治愈27例(90.0%),好转2例(6.7%),死亡1例(3.3%)。

2 护理

2.1 监测生命体征 呼吸是监护的重点。如果呼吸频率持续>60次/min,呼吸暂停15~20s/min,伴心率下降,唇周及四肢肢端发绀,并常有呼气性,这时患儿常需要氧气吸入。一般采用头罩给氧4~5L/min。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氧浓度,因为低氧会造成重要器官不可逆的损害,长期高浓度吸氧又会造成氧中毒。心率和血压常随呼吸情况而改变,监护中主要测心率,注意心音强弱,心律齐否。心率如果低于80次/min,应采取胸外心脏按压或应用兴奋心脏的药物。如果心率高于180次/min,并伴有肝肿大,可能有心衰发生,根据医嘱使用强心药等[2]。

2.2 保温 保温在新生儿抢救中很重要,如果保温不好就会延长复苏反应时间。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母体体温高于外环境,所以要求新生儿娩出即置于预热的保温区内,应在30~32℃的抢救床上进行抢救,维持肛温36.5~37℃。胎儿娩出后立即揩干体表的羊水及血迹,减少散热,专家认为新生儿体温35.5~37.5℃为最佳体温。因为此体温段的新生儿耗氧量最低,代谢率最少,热量丢失最少,对各种疾病抵抗能力最强,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发病危险性。

2.3 呼吸道的护理 迅速开放气道:胎儿娩出后应迅速用吸管清除口、咽、鼻、喉等器官中的异物,吸入羊水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内仍有羊水从口中溢出,故要特别注意, 以防返流引起吸入性肺炎,应取侧卧位,观察至无分泌物流出。迅速建立自主呼吸:轻度患儿可采用触摸胎背、指弹足底、手按胸廓等方法刺激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应用和肾上腺素、碳酸氢钠、扩容药物。经上述处理仍无效的患儿可用人工呼吸、胸外按摩、抢救者的食指和中指垂直按胸骨下1/3处,按压胸骨1.5~2cm,频率120次/min,要接近新生儿的正常心率,手指不能离开皮肤,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同步,心脏按压每3次给1次加压给氧的人工呼吸,必要时用呼吸机。返流引起吸入性肺炎,应取侧卧位,观察至无分泌物流出。

2.4 合理喂养 窒息后的患儿由于胃肠道缺氧缺血,容易发生呕吐和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决定开始喂奶的时间,特别是早产儿和重度窒息儿。经口喂养应在缺氧改善后,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以母乳为佳。对吸吮反射好的新生儿,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吸吮反射差的新生儿,应指导产妇正确的挤奶方法,挤出乳汁由护士用滴管或小勺进行试喂,如无呛咳,按时由护士喂乳,早产儿1次/2 h,从5ml开始,每次递增2~3 ml,足月窒息新生儿1次/3 h,每公斤体质量日递增20~160ml。喂牛奶最好是脱脂奶,奶与水稀释比例是1∶1,出现腹胀、呕吐时要禁食。

2.5 纠正酸中毒和扩容 新生儿窒息时,由于二氧化碳潴留和乳酸堆积,常导致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只要加强通气,促进二氧化碳排出便可纠正,而代谢性酸中毒则必须给予碱性药物方能纠正,一般用5%碳酸氢钠2~3ml/kg,加10%葡萄糖10ml脐静脉缓慢推注。推注时必须加强通气维持正常的PaO2,以免导致室颤、颅内压升高及颅内出血等, 同时还应扩容治疗,方能解决根本问题,可先用25%葡萄糖2ml/kg根据病情静滴适量的晶体溶液和血浆,必要时用库血。补充血容量时应正确计算并加强检测以免扩容过量。因新生儿窒息失去了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颅内压血管压力增高还可导致脑水肿和脑出血。窒息引起缺氧,脑细胞受损而发生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应及早用脱水疗法,可减轻脑水肿的发展。

2.6 新生儿窒息的预防 胎位异常、胎儿过大易致新生儿窒息,特别是持续枕横或枕后位、臀位、横位。一旦出现宫缩,就难以促使胎头旋转,出现相对性头盆不称而致分娩困难,从而加重产妇的紧张情绪及疲劳,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因胎儿除经受宫缩时胎盘血管受阻外,对胎儿的挤压及胎头下降时盆底阻力等作用致长时间的宫内缺血、缺氧造成新生儿窒息。胎盘因素、重度妊高征及子痫等妊娠并发症,这些因素均可使胎儿发生窒息明显提高,胎盘因素及其他妊娠并发症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胎盘功能低下,在临产后表现胎盘储备功能明显不足,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或新生儿死亡[3]。阴道助产也是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因素之一,因为阴道助产常用于第二产程,胎心变化、胎位异常、母亲有并发症、胎儿偏大、第二产程延长、需要尽快结束分娩时,助产对胎儿的进一步牵拉刺激,极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窒息的发生。因此,产程中要严密观察胎心和羊水情况,采用监护仪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窘迫,针对巨大儿和不同异常胎位时应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减少阴道助产,或严格掌握和熟练操作阴道助产手术,减少新生窒息的发生。综上所述,新生儿窒息重在预防,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时发现并处理高危妊娠,尽量避免早产和剖宫产,提高产科技术,产程中加强胎儿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是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 R722.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0-158-02

新生儿窒息为胎儿娩出后1min仅有心跳却无呼吸或者尚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及中枢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1]。窒息复苏能极大程度地预防窒息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争取新生儿复苏时间同时规范新生儿复苏操作方法能有效提高新生儿复苏质量,这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并且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关键。本文对我院2005年12月~2007年11月出生的5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复苏的关键所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5年12月~2007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共发生新生儿窒息58例,其中轻度窒息47例,重度窒息11例。发生新生儿窒息者产妇孕龄≤37周者17例,37~42周者31例,≥42周者10例;孕妇年龄18~43岁,平均29.5岁。窒息新生儿性别:男30例,女28例。窒息原因:孕母因素(妊娠高血压症、子痫、糖尿病、出血性休克等)8例;胎儿因素(子宫内发育延缓、早产、过期产等)27例;胎盘因素(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前置胎盘等)9例;脐带因素(脐脱垂、压迫、打结、绕项等)10例;分娩因素(滞产、急产、胎位异常等)3例;原因不明确1例。

1.2方法

1.2.1分组将58例患儿根据新旧复苏方法的不同分为新法复苏组42例和旧法复苏组16例,其中新法复苏按照美国儿科协会和美国心脏协会主编《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复苏方案,旧法复苏按照常规方法,评价两组复苏效果。

1.2.2诊断标准选择目前广泛应用的Apgar评分法来界定临床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即按胎儿生后1min Apgar评分法判断。总体5项评分相加的满分为10分。总分8~10分为基本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本研究中正常足月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者诊断为新生儿窒息。本方法除观察皮肤颜色外,还应详细观察呼吸、心率、肌张力和反射等,才可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判定窒息程度、复苏效果和预后的量化指标和诊断标准。

1.2.3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1)胎儿娩出后面部与全身皮肤呈青紫色或皮肤苍白、口唇呈暗紫;呼吸表浅,不规律或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2)心跳规则、心率(80~120)次/分,或心跳不规则、心率

1.3新法复苏方法

1.3.1复苏准备主治医师产前详细了解产妇身体状况,及时分析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组织好复苏小组(产科医师、新生儿科医师、护士)并在产床前等待。

1.3.2复苏设备(1)红外辐射保暖抢救台(预热);(2)供氧装置;(3)输液装置;(4)加压给氧复苏囊;(5)婴儿喉镜及婴儿气管插管导管;(6)吸引器;(7)各种吸引导管;(8)复苏用药物。

1.3.3复苏措施严格按照新生儿窒息的新法复苏ABCDE方案(A气道、B呼吸、C循环、D药物、E评估)执行复苏措施[2]。新生儿出生时需快速(30s内)评估羊水是否清、是否有呼吸或哭声、肌张力是否好、肤色是否红润、是否足月妊娠等情况,其中任何一项有异常均可快速进行初步复苏方案。擦干全身、维持体温、摆正,出现羊水污染的及时清理呼吸道,先口后鼻,胎粪黏稠的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最后拍打新生儿足底给予足够刺激。之后30s内快速评估呼吸、心率和皮肤颜色等,如果呼吸暂停或心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所有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P

2结果

两组新生儿评分情况:新法复苏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和5min Apgar评分≤3分和4~7分的发生率均低于旧法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窒息为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凡是降低血氧浓度的因素和各种影响母体与胎儿间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因素都会造成胎儿窘迫,从而引起新生儿窒息。本研究中新法复苏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和5min Apgar评分≤3分和4~7分的发生率均低于旧法复苏组(P

3.1抢救快速及时

在婴儿分娩出直到复苏结束的有限时间内,需要完成擦干身体、保暖、吸痰、给氧、必要的心脏按压、气管插管、药物使用等多个步骤。有的医务人员技术不过硬,操作动作缓慢,步骤环节不连贯,互相配合时不协调;还有的医务人员对窒息儿仅仅采取将患儿倒立拍打以刺激疗效,而忽略了气道清理、复苏囊使用和气管插管等重要步骤,反而延迟了复苏时间,失去了有效的抢救机会,造成窒息死亡[3]。所以在复苏执行中必须重视抢救的快速与及时,做到有效的复苏,正确地贯彻复苏方案。

3.2重视预防

医务人员要认真做好孕妇围产期的保健工作,详细了解孕妇及胎儿的状况,发现孕妇存在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因素要及时记录并报告,积极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控制和预防,从根本上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机率,尽力消除或减少各种致病因素,改善孕妇的身体状况,为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创造条件,为分娩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和有利条件。

3.3正确有效地实施复苏措施

对于医务人员的要求是,进行复苏的医务人员必须已经熟练正确地掌握复苏技术,这是保证复苏有效和成功的基础,所以医务人员平时要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4]。复苏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迅速恢复窒息儿的供氧,尽力缩短窒息儿的缺氧时间,力求相关操作一次成功,确保患儿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充足、有效的供氧。窒息儿复苏的关键环节是清理气道以保持气道通畅,所以开始进行复苏时首先要着手清理患儿的呼吸道,在胎头娩出后就要立即开始清理环节,挤净或吸除口、鼻内的黏液。在胎儿娩出后也不要急于进行拍打刺激使之呼吸,因为尚未吸净的堵塞物在患儿啼哭后更易被吸入气管,更不易清除,在娩出后给胎儿擦干羊水,摆正,然后用吸球吸管反复抽吸清理口咽部,保持新生儿气道通畅。

3.4复苏成功后持续监测

窒息成功复苏后的患儿应送入监护室进行复苏后监测和评估,详细观察生命体征和复苏后的机体反应,有一部分合并症如脑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呼吸暂停等,在此时若能早期发现并给予及时治疗,则可预防严重恶化[5]。在复苏过程中及成功后监测评估均应注意对新生儿的保暖,因为体温过高、过低或忽高忽低均可能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监测时应及时识别间断性呼吸暂停,必要时给予新生儿人工呼吸的支持。及时准确测量心率,当心率

总之,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的关键是争分夺秒、准确无误、熟练掌握每一项操作。采取ABCDE新法复苏方案比旧法复苏效果更好。复苏后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积极治疗也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徐润华,徐桂容. 现代儿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34.

[2] 杨锡强,易著文. 儿科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8.

[3] 李一青,陈学高. 新生儿窒息前后五年救治情况分析[J]. 新生儿科杂志,2006,21(1):38-39.

[4] 陈静,郑平,唐雪曦. 儿科医生进产房开展新法复苏的体会[J]. 新生儿科杂志,2007,22(1):41-42.

篇4

临床资料

2008年3月~2010年7月收治分娩产妇5147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4例,发生率为0.28%。其中自然分娩3例,剖宫产8例,产钳助产3例;轻度窒息10例,Apgar评分4~7分,表现为新生儿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浅表或不规律,心跳规则,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喉反射存在;重度窒息4例,Apgar评分0~3分,表现为皮肤苍白,口唇紫暗,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心跳微弱不规则、心率<80次/分,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弛,喉反射消失;窒息原因: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等母体因素者4例,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羊膜早破等难产者5例,新生儿呼吸道阻塞、颅内出血、肺发育不成熟等胎儿因素者5例。经复苏抢救后,轻度窒息复苏后5分钟评分>7者10例;重度窒息复苏后5分钟评分>7者3例,1例死亡,复苏成功率为92.9%。

讨论

复苏培训:由有资质的老师定期为助产士组织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理论知识讲解要全面细致,可通过播放录像等形式真实生动的演示,要求每位学员课上模拟操作,纠正其操作中的不足之处,培训后注意经常练习,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操作步骤。通过培训,让助产士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后新生儿窒息率由2.8%降至0.8%,提高了产科质量[3]。

良好的职业修养:助产士不但要求掌握熟练、专业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技术,因产房工作的压力大、强度高,还要有不怕苦累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把产妇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形象,使需要帮助的孕妇能从助产士那里寻求到心理上的安慰、依赖和信赖,促进产程进展[4]。

心理护理:分娩是女人生命中重要的生理过程,在喜悦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身体痛楚,产妇往往因为对疼痛的恐惧和身份转变不适应而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机体随之也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使子宫缺氧而发生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导致胎儿缺氧。助产士应在产前多与产妇交谈,态度和蔼可亲,了解其心理状况,对其进行分娩相关知识的宣教,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使产妇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分娩。

分娩前准备:新生儿窒息发病迅速,需要立即处理,由富有经验的产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麻醉科医生以及助产士组成复苏小组,助产士要提前准备好复苏抢救药品、设备,检查药品有效期,保证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用药后补齐药物。交班后,接班人员应复查药品和设备,如有缺失立即补齐[5]。

助产防范措施:产妇进入产程后,应严密观察产妇腹痛、宫缩、宫口扩张,胎儿胎心、羊水等情况,根据个体情况活动,以加快产程进展。了解产妇的既往病史和妊娠并发症情况,对其分娩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发现宫内胎儿窘迫应采取应对方式在短时间内迅速结束分娩,使其尽快脱离缺氧环境。助产士首先采用半卧位式分娩,产床床头抬高30°~60°,可缩短第二产程。当胎儿头部经阴道娩出时,助产士应观察时机及时协助胎头俯屈,当胎儿下颏娩出时自鼻根向鼻端向外挤压3~5次,以便挤出鼻腔及口腔内的羊水、黏液等,直至排净。做好新生儿的清洁和保暖。

复苏配合:①畅通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是复苏成功的关键。立即用纱布或吸引器清理口鼻内的异物,吸痰时动作快速而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垫高身体下部,使其处于头低脚高位,以促进异物排出。②建立呼吸:畅通气道后,立即予鼻导管、面罩或皮球吸氧,重度患者无法自主呼吸,立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遵医嘱定时吸痰、口腔护理,密切观察血氧等体征。待建立自主呼吸后,遵医嘱拔出气管插管,改为一般吸氧。③维持有效循环:对心率<60次/分的新生儿,可采取双拇指法或示指中指法对新生儿进行胸外按压,按压的频率为9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同时给予持续吸氧。根据血压、血氧、血气分析等具体病情,应用呼吸兴奋剂、血管升压、扩容、抗感染药物等,长时间的缺氧易导致酸中毒,在复苏5分钟后Apgar评分仍在5分以下者,5%碳酸氢钠静滴纠正酸中毒。④评估:复苏过程中应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进行持续监测,密切观察新生儿呼吸、心率、肤色、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判断复苏是否有效。

复苏后护理:复苏成功后不能掉以轻心,应持续给新生儿吸氧,及时清理口腔和鼻腔的分泌物,继续密切观察新生儿呼吸、心率、肤色、血氧饱和度等变化,以防再次窒息。如经复苏后5分钟Apgar评分仍低于7分,儿科医生会诊如需住院观察,助产士协助医生将新生儿护送到病房继续治疗[2]。

参考文献

1 虞人杰,叶鸿瑁.加强窒息复苏培训,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病死率及伤残率而努力[J].新生儿科杂志,2005,20(1):3-6.

2 陈莹.助产士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护理配合[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7):610-6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