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5 10:01: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文化对城市的作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城市常常被称作是某个地方,而这个地方被认知的前提常常是它具有特定的文化特质,而每个城市都是由大大小小形形的小地域组成,这些小的单元、小的地方就是特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生活中的元素在不停的变化,我们所居住的环境也失去了其原来的特性,很多城市之间都变得大同小异,这些就是组成城市的各个因素在变化,变的失去了原来所拥有的文化因素。随着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西方地名和西方式建筑的出现,都表现出我们传统建筑文化的流失,同时也使我们城市发展的文化特色流失。
从远古开始我们的城市就历经万般磨难和沧海桑田,才逐渐形成了地域性,表现出浓郁的地方文化、历史风格及空间结构和意象,包括 “江南楼台”、“塞北风情”、“齐鲁风采”等,从而出现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独特的文化要素。“北京元素”、“上海元素”、“杭州元素”“周庄元素”,这些都可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有单一性的文化元素。其实很多时候,在特色文化城市构成的过程中,人们对有些元素的感知却有着不可捉摸的戏剧性,使之成为仅仅和我们擦肩而过的风景。
中华文明得以千年延续的力量所在就是不论大城市、小城镇还是小村庄,地方性的特色都十分明显,许多地方特色文化都有可能为平民百姓所创造。在古代,宁波大多数聚族而居的部落,都会有一定的公共空间,且都有一定的规模,比如祠堂、水井和广场等,而祠堂一般采用轴线对称布局的格式,包括大门、仪门、正厅、后寝等设置。这些公共空间的用途不同,含义也迥异,但总体来说,都是供家族或成员聚集的场所,正因为这个场所的存在,才使得家族成员间有了一定的归属感,保存了家族实力。
斯宾格勒说过,文化都是以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从土生土壤中萌发出来的,并携带着那片热土一起,以自己的表达方式存贮于世,以固有的文化方式表达着自己.所以需要我们能够从新的社会发展高度认识特色文化城市研究的意义,借此发现、创新,从而创造出特色文化城市和城市特色文化的统一。而这些设计实际上是建构属于城市的一种新的文化关系、一种文化意识、一种文化模式。
在城市全球化和全球城市化发展的竞争中,越是具有典型“地方精神文化”价值的城市,越有着地方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换性,从而,在整个世界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认识,形成自己的定位,这就形成了城市地方性主义的现象。这种现象已介入全球城市价值链,从而也没有了地方性特征,也就少了城市的优势和特色文化,当然,这些就直接影响了城市文化资产的再生能力。
2、地方传统建筑风格对塑造特色文化城市设计的影响
建筑也是一种文化,它时刻承载着历史文化的传承,承载着人类的文化回忆和感情。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筑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文化和传统的载体;只有保存城市的相关记忆,保存历史的延展性,才能保留住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1)宁波传统建筑文化形式丰富
宁波现存传统民居大多建于明清和民国时期,这些建筑风格多样,各具特色,具有那个历史时期江南水乡山乡的传统风貌和浓郁鲜明的地方特征。
宁波市传统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布局讲究注重风水——如青石街洪宅、郁家巷盛宅等;因地制宜别具匠心——如莲桥街胡宅、天一阁等;务实实用儒雅大方——本地产杉木、梅园石等主要建材;低调内敛张弛有度——如毛衙街士大夫第等;注重细节崇尚传统——如中营巷赵宅、郁家巷杨坊故居等;勇于突破推陈出新——如府桥街周宅等。
(2) 宁波传统民居院落富有特色
宁波传统民居的院落属于对外封闭式样的建筑,并通过天井、堂前即穿廊等来达到通风的效果,尤其是春夏天气比较潮热的季节,这种通风系统就能起到很好的风干作用,另外,由于外墙没有设置窗户,所以来自天井的太阳光为主要的采光方式。
宁波传统民居是建筑风格多样,特色明显,具有古代江南水乡、山乡的朴素传统风貌和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与人们的生活习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布局多讲究主次和主从、层次和序列的关系,注重风水习俗,充分体现了“天水合一”的居住理念,如青石街洪宅、郁家巷盛宅等,都是依凭主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个人爱好、家庭成员结构等方式决定的。
天井院落式民居,则是三面房屋一面墙,还有的是四面房屋围成一个庭院,在庭院中间特意留出一块空地,作为天井,这种式样被称为三合院和四合院,正屋则有三间或五间,而楼房,在厅堂或正屋两侧设有楼梯,有的占地面积比较大,分为前院和后院,沿中轴线正屋前后院二进或三进,东西两侧建有厢房,前后及正屋与厢房之间大多数有廊弄相接,有的还建有私家花园,里面有假山、亭廊、水池等设施,布局巧妙,别开生面。
近几年,传统的、民族的、地方的建筑元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他们尝试传统与现代结合,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如何才能做到既适当满足人们对传统生活的眷恋、又可以继承地方建筑的风格?尝试研究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尤其是住宅建筑)中应用传统建筑风格的想法值得探讨。
与传统的风格不同的现代建筑成为了宁波的一大亮点, 宁波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以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造型简约而富有灵动,外观颇具创意。同时以从民间收购的明清黏土烧制砖为建筑外型贴面,工艺独特,为国内首创,颇具视觉冲击力,令人耳目一新。
3.城市建筑规划发展对策研究
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应该想到,我国城市在建设中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比如是否着重于经济发展而忽视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否着重于城市的拓展而忽略生态环境的统一;是否着重于城市物质建构而忽视精神文明的弘扬;是否着重城市外观外貌而忽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否着重数量而放松质量的把关等等。因此,在规划城市建设中,应该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保障城镇化进程的科学性、合理性。
(1)宁波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有效转化
文化的传承与社会的变迁,是任何文化社会都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而文化的传承又在社会的变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宁波的传统文化中,在其存在的整体框架中,都能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转化,这些包括了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也包括了其所有的形成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单独对宁波传统建筑文化来看,应该归结为单纯观念性质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传承,对于形态和结构方面,那就是转化。
在我国,传统建筑以庭院组合形式为主要方式。在这里,庭院一般情况下所起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即起着承、转、合的承接作用。回望我国建筑的发展史,不难看出,我国的传统建筑一般都是沿用了几千年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围绕一个中心布局而形成的建筑群,这种建筑群的设计法则到现在逐步演变为一种主要的设计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提高,新的技术形式衍生着更加有创意的思路,体现在现代建筑造型设计中,不断呈现出对建构规则局限性的突破。
(2)宁波现代建筑的功能更新与传统风格建筑的统一性
在一些发达国家,建筑师在建筑方面的设计思路比我国要超前,也就是说从设计到材料,再到技术应用方面都比我国先进很多。比如宁波的月湖盛园就是如此,它在秉承传统建筑理念、满足现代人居住功能的条件下,在商业社区空间格局上进行了创新,逐渐建成了融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于一体的集合式住宅。月湖盛园在设计上,体现了房间的设计原则,那就是均匀布置在周边,这与现代宿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在布局上又明显比现代宿舍有着更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增加了社区邻里之间的亲切感。不仅如此,在内部空间布局方面,月湖盛园还增加了更多适合现代人居住的新花样,尤其是独立的厨房设计,还有独立的浴室造型,在楼层间还单独设置了供大家活动的公共空间,用于自由走动。
(3)宁波现代建筑风格形式与传统建筑风格的统一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建筑文化风格也发生了巨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物质文明和人文精神的高度和谐统一。因此,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建筑精华部分开始了有意识的保护措施,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工作提上了日程,开始注重历史风貌外延的扩展。我们知道,和谐美是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要素。而一些现代建筑为了彰显其个性美,往往特立独行,忽视了与周围建筑相得益彰的融合性,因而也就失去了和谐美。所以现代建筑要注意与周遭传统建筑保持相对的一致性,使得外形和平面布局方面力争与周遭建筑保持风格上的统一。
宁波博物馆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整个设计以创新的理念,充分体现出独特性、艺术性、经济性、超前性、功能性、安全性。主题馆是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港口,是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港城,是宁波帮的故乡。碰撞与融合,学习与创新,书写了中西文化交流史浓墨重彩的一章。
宁波要发展,既要发展现代建筑,也要保护原有的建筑特色,尽量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修复和补缺的部分也必须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增添部分必须与原有部分有所区别,使人能辨别历史和当代增添物,以保持文物建筑的历史本真性,使建筑物与其存在环境相得益彰。同时还要加强长远规划。规划是龙头,保护必须以规划为前提,规划必须先行。具体的措施,第一,作规划性保护。由于古建筑既是历史的遗存又存在于发展中的城市,它既要保护又要发展。在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建筑文化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如果全改变了,就不能说明当时的历史,进而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第二是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完整面貌虽然早已改观,但是古城的古街道、古居住区、古建筑、文物古迹等等仍然保存很多,要想办法把它们保存下来,可采取点、线、面的保护措施。第三是新建筑高度控制的保护,高层建筑是对古建筑风貌破坏威胁最大的因素。一座古城中,座座高楼崛起,把古城的格局、古建筑、文物古迹全都淹没了,也就无古城风貌可言了。
穿越时空,徜徉历史长河,希冀宁波的城市建设,体现传统和当代人文精神,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将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李彩霞:《浅谈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载《环渤海经济瞭望社会发展》,2008年第7期。
2. 赵艳君:《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文化》,载《山西建筑》2006年第12期。
3.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版。
4. 王建国:《城市设计》,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年第9期。
5. 王飒、汪江华:《传统建筑技艺内涵与当代传承方式简析》,载《新建筑》2012年第2期。
6. 蒋雪峰:《从“建筑花格”到“建筑表皮”—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载《华中建筑》2012年第2期。
7. 颜红影:《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创作》,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 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 计 划 编 号:2012A10011
关键词:
群众文化事业;新型城镇化;推动作用
新时期,要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促进我国文化繁荣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味,增强城市的整体建设质量。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小城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十分有必要发展群众文化事业,进而以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促进城镇化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群众文化建设事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事业能够让中小城镇的社会大众在物质生活方面获得城市现代化的满足,享受一定的公共服务,并且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可以以相应的文化产品分享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进而满足其日益生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城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群众文化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其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事业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也就是各项相关工作的开展都应该将人作为中心,进而结合人的实际需求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质量,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为优质的物质精神生活。简单的说,就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好的生活,这种更好不仅仅表现物质为生活的富足,如获得稳定工作、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得到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等,更重要的是要满足社会大众在文化活动、消费、娱乐方面的需求,进而促使我国社会整体文明水平和道德水平得到相应的提升。而群众文化建设事业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则能够通过文化宣传、教育和指导,满足社会大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目标的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进而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对城镇化建设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事业能够改善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长时间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将各项工作的重点集中在经济、教育、基建和交通等方面,对文化建设相对忽视,因此近几年新型城镇化精神文明建设效果都相对较差,对城镇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而事实上,受到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事业由于能够对社会大众的精神思想产生影响,甚至提升城镇群众的整体文明水平,因此对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发挥特殊的推动作用。首先,群众文化建设能够充分挖掘文化的基本内涵,进而彰显本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区域个性,最大限度的避免新型城镇化建设再次出现传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千城一面的弊端,促使新型城镇化化建设在现代社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适当的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能够促使人们在文化学习和宣传过程中不断沟通和交流,进而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等,共同为城镇化建设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最后,加强群众文化建设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体的文化素养,强化其基本素质和生产生活技能等。例如,在农闲时期可以将分散的农民合理组织起来参与各项文化培训班,对其进行普法、健康知识讲座等,在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的同时,以文化教育强大的感染力增强本地区农民群众的凝聚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条件。
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得意传承和发展的血脉,对各项社会建设产生着相应的影响,在新时期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性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视,加强其与其他各项建设事业之间的联系,进而促使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推进经济繁荣、美化生活环境的同时,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进而逐步提升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实际质量和水平。
(一)提升社会大众对群众文化建设的认识,加强对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展群众文化建设事业,首先应该将转变工作人员和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作为重点内容,最大限度的摒弃传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发展和基础社会司建设而忽视人民群众思想的问题,而是应该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能够将促进社会大众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将引导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其综合素质作为核心工作内容,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在具体操作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建设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立相应的文化中心,并为基层群众文化宣传教育培养文艺骨干人员,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或自行组建群众性文化活动,进而促使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事业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相应的贡献。
(二)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与城镇项目建设的有机融合在各项相关工作中,组织规划都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对于城镇化来说也是如此,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的建设规划是城镇化的建设发展方向。新时期,国家逐渐认知到文化建设再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关注城镇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全面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并在科学的规划系统建设规划的指导下,突显城镇化的个性特征,促使我国城镇化假设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国家应该将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纳入到新型城镇化的统筹规划中,对城镇化建设提出科学的指导,促使群众文化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共同发展。
(三)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强文化载体建设从文化的本身性质看,群众性文化建设具有相应的系统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因此需要政府公共财政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组织社会民间经济力量加入到群众文化建设事业中,努力打破文化建设资源紧张的尴尬局面,为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支持,切实把群众文化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进行建设,提升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具体操作方面,政府可以联合社会民间资金,按照本地区社会大众的实际文化需求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建设相应的文化广场和图书馆等,为群众学习相关文化知识提供广阔的平台。
(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激活群众文化发展活力从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的经验看,文化产业在未来社会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相对良好的地区,文化产业已经逐渐成为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甚至对民生问题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树立积极的社会文化品牌,并挖掘本地区的优秀文化资源,进而以此加大社会招商力度,吸引民间资本对本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开发,最终通过相应的产业化包装,拓展本地城镇化建设的实际影响力,促使城镇化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本地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三、结语
在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群众性文化建设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能够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所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视,充分发挥群众性文化建设的实际功效,促进城镇化建设事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吉宏.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J].现代经济信息,2015,7:451-451,453.
[2]郑慧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研究和探索[J].赤子,2014,6:61-61,321.
[3]张爱菊.城镇化进程中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1:196-196.
[4]李变花.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金融创新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z1:139-143.
当今,城市主导着世界,城市是历史文化的特殊载体。提升城市知名度有助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扩大影响力、促进经济增长。秦皇岛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拥有长城、滨海、生态等良好的自然资源,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慕名而至。
根据统计,秦皇岛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全部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排名靠后,未能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城市知名度也相对较低,发展较慢。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为秦皇岛实现跨越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如何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带动经济发展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随着对世界遗产认识的深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并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作出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目前全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广开发和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护、概念、经济、价值、旅游等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对提升本地区影响力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步被人们所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经济,惠及民众生活,树立民族灵魂。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可以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推进城市文化发展;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可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秦皇岛市于2006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要承担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和联络交流,通过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研究、整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为传承地域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市;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维护国家文化和文化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二)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推广情况
目前,秦皇岛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项,入选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26项。确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16名,市级32名。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人民世代积存的文化财富和智慧结晶,是秦皇岛文明史的生动写照和历史见证,是延续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桥梁,更是民族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秦皇岛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举办了一批有文化品位、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投资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推出了优秀作品弘扬非物质文化,在中国文化遗产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做了大量工作。
(三)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提升城市知名度的作用
抚宁姜艳华的剪纸作品多次作为礼品赠送外国嘉宾;屡获国家殊荣的昌黎地秧歌经典剧目《跑驴》、《扑蝶》以及昌黎皮影等节目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精彩亮相;第十一届亚帆赛开幕式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秦皇岛赛区火炬传递起跑、结束仪式上,昌黎地秧歌、舞龙舞狮、威风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国内外嘉宾大开眼界;昌黎地秧歌、抚宁鼓吹乐、青龙猴打棒等表演项目相继走进北京和香港,倍受欢迎。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了秦皇岛历史的久远,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世人的眼球,扩大了秦皇岛的国内与国际影响,对提升城市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断探索新的推广手段能更好地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对提升城市知名度有着重要作用。我们要面向国际推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世界更多地了解秦皇岛,了解秦皇岛的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国内和国际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
三、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知名度的策略
(一)找准存在的问题,加强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年以来,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关注,在推广传承保护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整个推广过程中存在多种制约因素,集中表现在:城市缺乏浓厚的文化氛围,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了解,认识不到其独特的价值;各级政府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不足,缺乏科学的规划;缺少专业研究人员与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等。我们要找准存在问题的根源,科学解决。
1、加强多渠道宣传,内推外联营造良好氛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利用与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机结合,举办一系列展演、比赛、艺术节等活动,让广大市民了解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其独特的价值,扩大社会影响力。
2、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职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保护工作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分级,合理开发。
3、设立专项资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于资源普查、濒危项目抢救和传承人传习活动补助等,以此鼓励更多人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4、与当地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强合作,设立专项基金,培养优秀传承人与专业研究人才,研究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壮大传承力量。
(二)与旅游业相结合,探索产业化发展
与旅游业相结合,是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仪式和上海世博会上让国内外嘉宾大开了眼界,已相继走进北京和香港等国内大城市,正努力迈出国门,向世界宣传秦皇岛,对提升城市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秦皇岛要借助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的名气、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探索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关键词 :技工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传统的文化形态在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手工技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活态性和传承性,面临着市场萎缩、传承人数锐减的艰难处境。与此同时,受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等因素影响,技工学校逐年萎缩,招生越来越难,入学门槛不断放低,培养质量愈显不足,办学特色难以凸显,就业选择单一化,就业稳定性较差,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本文结合以上二者面临的困境和需求上的互惠关系,在如何发挥技工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进行探究。
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技工课堂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受地区经济形势影响,企业产品供大于求,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失去就业机会。人才输出的削弱必然导致技工学校师生教、学热情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形成输出人才无法满足用工需求的恶性循环。传统工匠型职业(工种)岗位吸引力不足、职业幸福度不高、社会认同较低的特点,已经成为技工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阻碍,为了缓解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不能只依靠政府扶持,而应适时更新就业理念,广泛拓展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技工课堂,是传统技艺得到传承、发展的所需,以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的是自给自足的事业,是“自我艺术家”,只有把这项技艺发展成产业,才能让更多的人共享、品味这些艺术,才能反哺艺人,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工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联盟的优势,把民间绝技绝活引入课堂,再将技艺输送到企业为地方特色产业服务。对于未形成规模但又具有发展潜力的手工技艺,也可通过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技工课堂,是激发学习内动力,让学校教育充满活力的需要。当今社会很多人从事的职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职业,工作的意义更多的是物质上的需要,理想的缺失带来更多求职的唯利性与学习的盲目性,导致学校教育缺少活力,难以维系创新的土壤和激情。民间绝技引进课堂,则为古板的学校教育带来新的生命力。将其引入课堂,既为工业化、机械化的技工课堂增添了丰富而欢乐的文化气息,也更突显了以兴趣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经过3~5年的熏陶与雕琢,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一份工作,而是传统技艺独特魅力带来的一种心灵的愉悦。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变“我应该”为“我需要”、“我喜欢”,理想的课堂,不应是装满知识,而是启迪智慧。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技工课堂,是实现技工教育促进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针对技工教育招生难、生源质量不高的现状,就必须紧密结合当前就业发展现状,不断增强技工教育的吸引力,拓宽就业选择,鼓励和指导学生发现、创造新的就业领域。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非主流的民间技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更容易凸显地方特色,在科技化、机械化占主导地位的就业领域里另辟蹊径。
二、如何发挥技工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用
1.以人为本,师徒双向选择
与传统学校教育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文化的传承,更注重人的主观意愿,即传承是建立在师傅愿收徒、学生想拜师的基础上的。当前技工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够明确,部分学生是因为考不上高中,在家长要求下报考技工学校,对学技术没有兴趣,学习效果很难保证。如果学校面向社会广招学子进行民间传统技艺的教育,在接受一定时期的培养后,难免有学生丧失热情失去学习的动力,难以保证传承文化的品质。无约束、无原则的传承也会导致传统秘方的泄密、复制而失去这种文化原有的味道。因而学校开办民间技艺课程必须保证受教育者有足够的学习热情,通过对经典技艺成果的宣传从而吸引受教育者,保证人才的纯度。
2.求真求实,科学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
(1)确定这种技艺是否适合学校教育。有些文化遗产可以成为教育的一部分,助推教育和文化双赢,有些则注定成为被严格保护的“集体记忆”乃至“文化奢侈品”。珠算作为老祖宗传下来的一种技艺,曾经是很多国营商店会计和出纳员用来记账和算账的工具,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珠算最终变成一代人的一种文化记忆,将这种文化引入课堂,从实用性角度看,并无太大意义。而同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漆器、雕刻、风筝、烹饪技术领域的绝技绝活,除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具有实用性外,还可发展成地方产业推动经济发展,从内容和形式上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确定这种技艺是否与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技工学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促进就业为最终目的,这就要求选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目要具有良好的文化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易于就业或创业,选取技艺操作性强、行业领域内确属绝技绝活的科目进行教学。技工学校最终要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应始终把技能培养放在首位,使文化为技能服务,技能为就业服务。
(3)积极开发本地资源,凸显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点,每一种手工技艺都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产生的,与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和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等都从各个方面决定了其特点和传承。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在各自的区域内已经发展成产业且具有一定规模,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技工学校可结合实际对现有的已成规模的或有发展潜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项目进行资源整合,让民间技艺为特色办学服务,文化传承与品牌建校双赢。
3.保“秘”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留原汁原味
传统手工技艺表面上传承的是秘方,实则传递的是文化。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进行技艺传承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文化的保护,不能因为提高技艺而失掉了文化。许多民间技艺、秘方秘诀传承至今,经过多次复制、简化,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形态。技工学校要创建平台使这些珍贵技艺得以传承,也要发挥对这些文化的保护作用,使这些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不失掉最初的本味。
4.工学结合,民间工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与传统技工教学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理念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注重工艺,需要不断地积累更多的经验,因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践。技工学校可以发挥校企联盟的优势,工学结合或以工代学,使学生更快更直接地掌握手工技艺技能,适应生产环境,为未来就业、创业铺平道路;使学生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独特魅力与劳动报酬带来的双重成就感与幸福感;一定程度上消化学艺过程中制作的成品、半成品,减少材料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