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健康教育培训范文

时间:2023-12-15 15:46: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职工健康教育培训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职工健康教育培训

篇1

(一)煤矿职工学校教育对象素质与心理上的差异

煤矿职工教育的对象是比较复杂的,原因是煤矿职工来源广泛。它包括了:退伍军人、技校生、大学生、有的地方还使用了一些农民工、轮旷工。这些员工的特点有:1.他们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如果把这些人员放到一起培训,效果非常差。原因是:有些人接受能力强,有些人接受能力差。比如:大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快而农民工或轮旷工接受新知识比较慢,甚至有些煤矿企业还有一些不识字的职工。2.对煤矿上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不相同。比如:退伍军人和农民工岗位适应能力就比大学生和技校生要差的多。原因是:大学生和技校生学过煤矿专业知识,退伍军人和农民工没有学习过专业知识。3.心里素质不相同。退伍军人和农民工心里素质要好于大学生和技校生。原因是:大学生和技校生社会阅历少,接受失败与挫折相对退伍军人和农民工没有那么多。总之,不管是那种层次的煤矿职工,在心里健康方面都会出现心里健康问题。因此,心里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二)煤矿职工学校教育内容及课程发展

煤矿职业教育涵盖了:煤矿职业卫生教育、煤矿各种规程和法律教育、煤矿生产技术教育等。职业教育的对象:企业新工人、转岗工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监管人员、特殊作业人员、从事井下现场施工接触粉尘、有害气体及与危害人体健康的场所的工作人员等。

煤矿职业教育相比一般职业教育责任要重大的多。原因是大多数煤矿职工在地下几百米深的矿井中工作,那里环境恶略、劳动强度大,身体素质差的职工就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另外,由于所处的工作环境以及所从事的生产作业活动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面临着比其他阶层大得多的生存和生活压力,容易产生挫折感,形成压抑、烦闷、消极厌世的心理。为此,我个人认为煤矿职工教育内容应该涵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是促进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的时展的需要。

二、煤矿企业职工学校未来发展

(一) 煤矿职工学校教育的作用

煤炭系统职业教育是为了加强煤矿工人技术素质,也是时代需要。我国自从加入WTO之后,经济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技术人才。在此形势下,针对我国煤炭高速发展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同时我国各类煤炭院校培养严重不足以及煤矿技术人才严重流失,造成煤矿企业里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通风、安全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煤炭系统职业教育学校加强了对煤矿技术工人的培养。

(二)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是煤矿职工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煤炭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内容有:1.煤炭职业教育实行由行业和企业共同或单独举办的办学体制。提倡多种形式联合办学;2.根据煤炭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规模、条件、效益等情况,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为出发点,积极稳妥地对部分部属学校进行撤并调整,有计划、分步骤地直接交给有关省局或矿务局管理;3.为了充分发挥煤矿教育资源的综合效益,促进企业内各类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各煤炭企业要实行企业教育综合改革;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三、煤矿职工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概念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宣言中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因此,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

可以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④与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三)煤矿职工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煤矿职工易产生的心理健康疾病有很多,比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焦虑症

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焦虑症的表现是: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力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作过度反应,难以做决定。煤矿职工患焦虑症的原因有:①经济压力影响;②工作上为升迁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③父母和妻子对自己过高的期望;④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⑤事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⑥对身体的轻微不适过分关注,在发生挫折与失败时过分自责等。

例如一:某矿掘进队职工黄某,因为儿子开始迷恋网络而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几经教育而更加逆反,作为父亲的他上班再也安不下心来。结果在工作面推车的过程中,因其精力不集中,把车撞倒前面推车工腿上,造成腿部骨折。

例如二:某煤矿绞车司机张某,在提升操作时,因情绪不佳,对信号判断不清而错误操作,致使同事被跑车撞伤。后据了解,出事前的几天,张某与家人发生了纠纷。也许就是因为家庭纠纷而产生的焦虑与烦躁心理,才酿成如此事故。

2.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其表现:一是情绪消极、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二是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三是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以上表现存在于煤矿职工中,抑郁症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

案例一:张某因在某矿采煤队工作,在找对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挫折,最终没能找到对象。所以工作上情绪消极,下班后经常酗酒,并常与领导、同事产生矛盾。最后,患上严重胃病导致不能正常工作,使自己的生活陷入困境。

案例二:某矿职工刘某,因与妻子经常吵架,夫妻关系不和谐。工作中体力上的超支、家庭中精神上的折磨,导致该职工一时想不开在井下上吊自杀。

四、如何解决煤矿职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对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职工给以感情支持和鼓励;以坚定而温和的态度激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行动起来,从生活中体验到成功与人际交往的乐趣,改变已习惯的自贬性的思维方式和不适当的成败归因模式,引导他们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发展对自己、对未来的更为积极的看法。对员工进行心理知识方面的专题讲座,还可以利用局域网、广播、电视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职工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职工从多角度、多渠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鼓励职工遇到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帮助,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另外,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投入:建立心理咨询研究中心;要注意解决好员工各种福利和保险,解决员工在为企业做贡献和退休后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在中国,某些地方的煤炭企业已经开始对职工进行了心里健康教育的辅导了。

篇2

1.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到2015年,城市和经济发达地方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以下简称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基本达到当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其他地方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积极创造条件,以多种形式对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儿童福利机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接受义务教育。

2.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要积极整合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为残疾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需要举办残疾人高中教育部(班);普通高中要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就读;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拓宽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3.加快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招收残疾学生政策,普通高校要依据有关法律和政策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鼓励和支持普通高校开办特殊教育学院(系)或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继续办好中州大学聋人艺术设计学院、郑州师院特殊教育系、推拿职业学院,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扩大招生规模,拓宽专业设置,提高办学层次。各地要为残疾人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远程教育和参加自学考试等提供更多方便,满足其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4.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各地要根据本地残疾儿童的实际状况,开设专门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开设学前康复教育班,接收适龄残疾儿童。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各级教育、民政、卫生部门和残联要相互协作,采取多种形式,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举办0-3岁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机构。

5.大力开展面向成年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培训。依托现有的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设立职业高中部的特殊教育学校,建立残疾人培训基地,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逐步构建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沟通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

6.积极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各地要将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纳入当地扫盲工作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同步推进。各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残疾人教育机构、残疾人所在单位要积极开展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工作,使残疾青壮年文盲率显著下降。

二、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

7.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统筹规划特殊教育发展,抓好国家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扫尾工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标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禁将特殊教育学校用于普通教育。

统筹安排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其他机构附设的特教班以及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班)和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在建设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时,要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需求。

8.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在“两免一补”基础上,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按照福利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宗旨,结合我省实际,支持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

9.做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工作。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残疾学生要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班(部)就读的残疾学生也应享受国家助学金。就读普通高中的残疾学生按照每生每年15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10.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鉴于特殊教育生均成本高的实际情况,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普通生标准的3-5倍确定,高中及以上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普通生标准的2-3倍确定。所需资金按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担。

11.加大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资金投入。省财政继续安排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主要用于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充实教学与康复仪器设备。市、县级政府要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并逐步增长。在安排教育经费增量时,向特殊教育学校倾斜。

各地要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每年安排不低于5%的资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包括社会成年残疾人在内的各种职业教育与培训。

三、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

12.根据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特殊需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乐观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加强残疾学生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

认真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提高残疾学生生活自理、与人交、融入社会、劳动和就业等方面的能力。13.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重点推进县级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所有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在随班就读人数较多的学校,有计划地开展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定期委派教师到普通学校巡回指导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确保随班就读的质量。

14.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特殊教育学校要在开足开好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同时,开设符合学生特点、适合当地需要的职业课程。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加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课程建设。不断更新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教学内容,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促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和扶持各类特殊教育学校(院)、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残疾人职业培训经费投入,在生产实习基地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安置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和扶持保护。

15.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省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强包括多媒体教室在内的特殊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建好省级特殊教育资源库和特教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促进优质特殊教育资源共享。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高残疾学生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16.深入开展特殊教育研究。依托现有的高校特殊教育学院(系)和条件较好的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特殊教育研究中心,承担区域特殊教育研究、教学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加强特殊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科研质量和水平。省和省辖市教育部门所属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部门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特殊教育研究人员,组织并指导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特殊教育学校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力争推出一批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继续开展盲文和中国手语研究推广工作。积极开展特殊教育的国际、地区、校际科研学术交流合作,提升我省特殊教育研究水平。

17.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开展特殊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带动和引导各地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四、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8.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特教师资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各级师范院校、综合性院校举办特殊教育师范专业或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加大特殊教育研究生或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力度。注重特殊教育专业训练,提高培养质量。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机构等单位任教。

要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对在职教师实行轮训,重点抓好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要加强对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其他机构中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和特殊教育学校巡回指导教师的培训。要高度重视残疾人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培训。依托高校特殊教育学院(系)、其他有关院校和专业机构建设“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基地”、“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19.执行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各地要认真执行省定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中小学阶段按照教职工人数和残疾学生人数1:3配备,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教学和管理需要。提高高校特殊教育学院(系)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照教职工人数与残疾学生人数1:5的比例配备教职工。要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医疗康复和护理人员,并纳入教职工编制管理,实行教学、医疗、康复相结合,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有效矫正和补偿。要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各地富余的中小学教职工,符合条件的,可调整充实到特殊教育队伍。

20.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职工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的教师及手语翻译,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特殊教育津贴,具体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各地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特殊教育教师及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人员工资待遇落实到位。要将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其工作量计算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人数情况,适当高于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要在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中适当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和校长的比例。

五、强化政府职能,全社会共同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篇3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工作法律、法规,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学生假期安全、教育教学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大力拓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努力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各教学班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经常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安全”二字深深地刻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懂得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达到他们行为的规范化。任课教师,不管是什么课(包括室内室外课),都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要坚守岗位,保护学生的人生安全。若需要做实验,教师实验要规范,把安全问题考虑周全。

经常利用集中学习时间,认真组织全体教师、职工,特别是班主任学习有关学校安全的法律法规、常见事故的预防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及用水、用火、用电等安全等安全知识。要加强对职工遵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本岗位操作规程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保护能力。每学期要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一次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增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不断完善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

学校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安排后勤人员和督促相关人员排除。

牢固确立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的意识。把学校安全管理列入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议题,定期研究、分析安全工作形势,及时处理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整改措施。逐级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不断完善安全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加强对各部门、教职员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考核,落实奖惩措施。制定和完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及时上报并协助查处各类事故,认真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对每一起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的要求处理。

经常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活动,认真执行每月一次、开学、放假前以及恶劣天气前后的安全检查制度,及时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全面排大危险源,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并登记建档,定期进行检测、检验、安全评价,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3、注重设施设备的投入,确保安全管理的各项活动和措施落实到位

在注意教育性投入的同时注意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将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的经费列入学校支出预算。按规定完善和规范学校消防、防盗、防暴等各类安全设施设备,确保学校安全,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要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三、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及分工:

1.建立安全工作领导管理机构,构建学校安全管理网络健全。

2.制订本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和安全工作预案。

3.制订安全管理工作各项制度

四、具体措施

(1)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学生不要乱买小摊上的食物,注意饮水卫生,规范学校食品卫生管理,严防学校群体性疾患的发生,卫生保健制度落实。加强学校饮用水的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检测,确保安全。学校不允许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坚持学生定期体检制度

(2)加强校园防盗安全管理。逐步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各项防范措施相互配套衔接。切实做到校园“不发案、不出事”。要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管理,做到制度齐全,措施到位。严格落实教职工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应按时到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擅离职守。值班人员要熟知报警装置和报警方法,做好值班记录。学校领导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要保持通信工具畅通,保证紧急情况下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3)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内消防设施建设,加强维护管理,确保消防安全。学校应组织师生定期开展消防演练,保证紧急情况下能遏制和消除火情,有序组织师生撤离火灾现场。

(4)加强校园用电安全管理。学校应严格遵守行业规定,加强校园用电设备和线路规范化建设,电气设备工作性能正常,无超负荷或缺相工作现象出现。

(5)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学校定期进行校舍勘验检查,发现险情应立即处理。从实际出发,在学生出操、集合、放学,适当错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

(6)加强体育安全管理。切实加强体育课、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认真做好技术要领、运动准备、整理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篇4

以党的大和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坚持面向全体残疾儿童少年,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为广大残疾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稳步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提高全市特殊教育质量,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到2015年全市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以下简称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为残疾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大力开展面向成年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积极开展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工作,使残疾青壮年文盲率显著下降。

三、工作重点

(一)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1.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到2015年,区、市、市、开发区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基本达到当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其他县(市)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积极创造条件,以多种形式对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儿童福利机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接受义务教育。

2.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要积极整合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为残疾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特殊教育学校可以根据需要举办残疾人高中教育部(班);普通高中要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就读;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3.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要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状况,利用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或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学前教育班,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开设学前康复教育班,接收适龄残疾儿童。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各级教育、民政、卫生部门和残联要相互协作,采取多种形式,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举办0—3岁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机构。

4.大力开展面向成年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培训。依托现有的职业学校和职教中心,建立残疾人培训基地,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逐步构建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沟通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

5.积极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要将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纳入当地扫盲工作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同步推进。各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残疾人教育机构、残疾人所在单位要积极开展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工作,使残疾青壮年文盲率显著下降。

(二)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

1.各特殊教育机构要根据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特殊需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乐观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加强残疾学生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认真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提高残疾学生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融入社会、劳动和就业等方面的能力。

2.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重点推进县级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所有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在随班就读人数较多的学校,有计划地开展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定期委派教师到普通学校巡回指导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确保随班就读的质量。

3.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特殊教育学校要在开足开好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同时,开设符合学生特点、适合当地需要的职业课程,并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和扶持各类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残疾人职业培训经费投入,在生产实习基地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安置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和扶持保护。

4.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强包括多媒体教室在内的特殊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利用好省级特殊教育资源库和特教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促进优质特殊教育资源共享。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高残疾学生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5.深入开展特殊教育研究。加强特殊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科研质量和水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指导。特殊教育学校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力争推出一批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积极开展盲文和中国手语研究推广工作,开展特殊教育的对外交流、校际交流合作,提升我市特殊教育研究水平。

6.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开展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上台阶活动,争创省级示范学校。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三)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

1.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统筹规划特殊教育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标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禁将特殊教育学校用于普通教育。在建设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时,要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需求。

2.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在“两免一补”基础上,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利用好省拨福利彩票公益金,结合我市实际,支持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

3.做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工作。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残疾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班(部)就读的残疾学生也应享受国家助学金。就读普通高中的残疾学生按照每生每年15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4.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鉴于特殊教育生均成本高的实际情况,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普通生标准的3—5倍确定,高中及以上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普通生标准的2—3倍确定。所需资金按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担。

5.加大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资金投入。各县(市、区)政府要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并逐步增长。在安排教育经费增量时,向特殊教育学校倾斜。要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每年安排不低于5%的资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包括社会成年残疾人在内的各种职业教育与培训。

(四)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要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对在职教师实行轮训,重点抓好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要加强对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其他机构中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和特殊教育学校巡回指导教师的培训。要高度重视残疾人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培训。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机构等单位任教。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2.执行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认真执行省定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中小学阶段按照教职工人数和残疾学生人数1∶3配备,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教学和管理需要。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医疗康复和护理人员,并纳入教职工编制管理,实行教学、医疗、康复相结合,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有效矫正和补偿。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富余的中小学教职工符合条件的,可调整充实到特殊教育队伍。

3.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职工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的教师及手语翻译,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特殊教育津贴。具体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特殊教育教师及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人员工资待遇落实到位。要将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其工作量计算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人数情况,适当高于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要在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中适当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和校长的比例。

四、保障措施

篇5

二、工作要点:

1.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教育局各职能部分的安全工作职员要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安全工作的服务和指导。要按照岗位要求,把工作职员履行职责的情况纳进年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和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继续开展责任签约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落实校(园)长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制度。明确分管副校(园)长、班主任、任课教师、职工等在安全治理和教育方面的职责,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要求,使全体教职员工都承担起校园安全治理和教育的责任。聘请学校校外法制副校长,开展对学校师生的法制教育,参与学校的安全工作。

2.完善各类安全制度、专项预案

教育局将制订12项安全治理制度、18项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编制下发《南汇区教育局安全工作实用手册》。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修订完善各类安全治理制度、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和处置机制,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治理。

3.加强宣传教育,进步安全治理水平

进一步加强宣传和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治理办法》,做好即将印发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今年3月26日是第十二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强化安全治理,共建***校园”。各级各类学校要与公安机关、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密切配合,围绕主题,结合本校实际,组织开展以进步中小学生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校外法制辅导员、学校班主任等队伍的作用,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进步分辨是非的能力。要特别关爱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农民工子女以及心理上出现题目的学生,加强预警机制的落实,及时化解个别师生间和学生间矛盾,避免因矛盾激化而引发伤害事故。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饮食饮水、卫生室等的安全治理。根据市教委、市食药监局的要求,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知识进课堂的相关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开展应急预案的教育与演练,进步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1~2次全区性的安全工作观摩活动,重点突出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安全教育,二是应急预案演练。要组织好各级各类安全培训,不断进步教育局各职能部分有关职员、学校治理职员的安全意识和治理水平。各级各类学校要抓好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使教职工尽快把握安全教育与治理的基本知识,能运用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要求往开展学校安全工作。对有特殊要求的岗位,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做到持证安全操纵。要指导学校用好、填好《学校安全工作台帐》,并开展评选。

4.认真做好学校及周边安全检查工作

要继续加强与公安、工商、城监、食药监、文化等部分的联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中小学安全检查工作。会同公安在学校门口及周边安装监控系统,有效防范校园周边安全事故的发生。重视发挥学校人防、技防和物防的综合功能,加强安全工作的责任制。要加强对学校食堂、卫生室的督查,防止食品中毒及传染病事件的发生。要加强对校车的治理,严格执行“校车证”制度,继续抓好学生上下学接送车辆的排查整治工作,重点整治未办理校车证的车辆、非法营运客车接送学生上下学题目及车辆“超载、超速”题目。要配合做好“自有校车同一标识”工作,落实市政府实事项目。要做好消防等检查工作,消除安全隐患。要在区综治委的领导下,在区周边的协调下,与公安、工商、城监、食药监、文化等部分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进一步净化学校周边环境。要积极配合当地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六条措施》。要重点加强寄宿制学校、农民工子女学校安全工作。做好农民工子女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工子女学校食堂、厕所、消防等设施和条件。要指导农民工子女学校认真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五单位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学校安全治理工作的意见》的各项要求。

5.扎实推进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要深进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做好第二轮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评估、申报工作。要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抓手,组织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经验交流,切实推动和加强学校安全治理和教育工作。

6.做好安全生产检查、指导工作

要强化安全生产治理的各项制度,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要加强校舍、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确实保障安全使用,遇重大险情及时上报有关部分。要加强企业日常安全治理,组织阶段性专项安全检查。要继续做好教育系统闲置房、场所租赁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安全隐患的整治力度,营造安全生产氛围,防止事故的发生。要做好校办企业厂长(经理)、安全干部、职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复训工作,填写好职工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卡,签约好职工安全生产责任承诺书。特殊工种操纵职员必须持证上岗,对特种设备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7.开展学校安全工作研讨、交流活动。

分两个层面。区级层面开展到兄弟区县学习、取经活动,以及日常的交流、研讨活动;校极层面由片组长组织,定期到安全工作先进学校开展参观、交流、研讨活动。开展区安全工作论文评选,食品卫生健康教育教案评选,食品卫生知识竞赛,编制下发《南汇区教育系统安全工作论文集》。

篇6

根植学校文化,顶层设计。学校心理工作根植于学校“生命教育”核心价值取向,力求为师生的幸福奠基,以“培养健康、灵动,具有关爱品质和发展素养的精彩少年”为培养目标,确立“和谐、阳光”的心理工作理念,使每个师生的心灵得到滋养,让校园更加和谐,让生活更加阳光精彩。

规范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由学校行政领导和外聘专家、具备专业心理健康工作资质的家长代表组成),以专兼职心理老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心悦坊”教师等心理志愿者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已逐年完善,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加大心理工作的软硬件投入,建立彩虹湾学生心理活动中心。学校提供条件保障每学年心理工作专项经费投入在4万元以上,生均达到25元。不断完善学校“彩虹湾学生心理活动中心”的软、硬件配置,在文化布置中注重童趣,以七色彩虹寓意健康心理的多姿多彩,鼓励大家积极面对自己的各种情绪

状态。

依据学校一校三址办学的情况,在学校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在中心校区聘有专职心理教师(心理教研组长、朝阳区心理骨干),各校区均配备兼职心理教师2名,聘请心理专家1位(心理学博士,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督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心理教师与班主任享受同等待遇,将心理教师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活动课、心理辅导咨询等均记入教师工作量。

重视教师校本培训,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由心理教师定期对全校教师开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心理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校本培训。尤其重在转变教师观念,在学校教师师德规范中,第一条就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进入2014年,学校聘请校外心理专家方舟老师,针对学校干部、后备干部、教师队伍设计了分层的心理辅导培训,不仅达到了凝聚团队,强化教师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的目的,而且促进了教师个人的心理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主渠道育人作用

1.落实心理活动课程,完成校本教材《心灵阳光》编写

保障心理活动课课时,每班隔周开设一节课。学校心理教师完成了校本课程《心灵阳光》低、中、高三种教材的编写。学校还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心理案例、心理论文的评比,有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市区级奖项,其中有3篇文章公开发表。我校心理老师现已成为朝阳区心理骨干教师,朝阳区心理核心组成员,多次在“朝阳杯”心理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作为“心理关爱工程”基地校在区级现场会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专题经验介绍,在朝阳区心理教师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2.建立教研组研讨制度,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近两年学校分批组织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主渠道育人教研活动,除心理健康活动课外,学校在语、数、英、音、体、美、综合等8大学科分别开展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带领各教研组共同研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切入点,探索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仅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就征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精品备课教案、教育案例130余篇,实现了该项工作的全员、全学科推进,发挥了主渠道育人

职能。

3.心理教育活动融入德育“生命彩虹学生实践活动体系”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德育工作计划,推行学校德育校本绩效考核方案,加大德育日常管理力度,对心理教育工作的推进做到有检查有反馈。心理与德育的融合,两者同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灵魂”部分,相辅相成。学生“生命彩虹七色实践活动体系”中的“青色爱心达人评比”,专门设立心理互助奖项,鼓励学生间心理自护互助,积极促进心育氛围的形成,并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心理自护和互助意识,提高心理自护和互助能力,学校还完善了校五级心理预警机制。“黄色健康达人评比”的标准包含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套指标,学校将每年五月的“心理健康周”主题活动纳入黄色系列活动体系,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影响力,通过黄色达人个人和达人班级评选完成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反馈评价。近年来学校组织的“我为教师画萌画”“中园成长礼”“家长眼中的阳光教师”“播种幸福的种子”等心理健康周活动已成为学校特色德育活动被长期

保留。

拓宽“心育”途径形成学校心理工作特色

1.组建彩虹心理志愿者社团

2009年,学校组建了由中高年级学生自愿参加的“彩虹心理志愿者社团”。由心理教师对学生志愿者进行专项培训,目的在于将每个志愿者培养成为学校的心理观察员,使学校心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学生志愿者的个人特长和爱好,学校将他们分为广播宣传部、彩虹互助站、网络新闻部、活动外联部等几个部门,由学生部部长负责组织管理,做到分工明确、互相协作,以确保心理健康工作落实到位。实践证明学生心理志愿者已成了心理老师及各科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切实起到了提升心理工作实效性的积极作用,在学生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和谐的互助关系。

2.成立“中园教师心悦坊”

2011年起学校面向全体教师招募志愿者参加“教师心悦坊”,截至目前,“教师心悦坊”已经拥有教师心理志愿者53人,100%覆盖本分两校47个教学班、10个教研组,成为一支教师的心理自助、互助团队。“教师心悦坊”还定期请心理教师和外聘心理辅导专家组织心理团体活动、缓解教师压力、丰富教师生活,这支教师志愿者队伍也成为组织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骨干

力量。

3.创新推出十二生肖代币积分评价制度

学校运用心理学代币制理论,创新推出学生十二生肖代币积分评价制度,促进学校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该积分评价制度以中园阳光少年发展目标体系为评价标准,以十二生肖荣誉积分卡为代币,学校全体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学生代表参与积分发放,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发挥积分的正强化作用,促进学生优良品质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将学生个人积分与班级积分捆绑评价,推出状元、榜眼、探花班级奖,火箭班级奖。学生个人积分不仅关注每月个人积分荣誉榜,还关注每个个体自身的成长,设立个人进步奖,经过不断努力学生可以申请“龙榜少年”(1000积分)和“虎榜少年”(500积分)荣誉称号,申请成功便可获得荣誉胸牌,成为同学身边的榜样,这一举措激发了学生内在向善的动力。

4.开设网络微课、网络培训

2015年以来,为保证每一个学生公平享受学校心理教育资源,克服扩招和并校所带来的问题,学校成立了以心理教师为核心的网络工作组,吸纳了包括学校电教部门、学生微电影社团等数十位教师、学生和家长成为志愿者,为网络心理工作模式提供了人员、技术和硬件保障。本学期,学校开始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多媒体资源库、“培育100”平台等网络媒体,尝试推出面向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网络微课堂和网络培训。在心理网络微课堂的设置中,将40分钟的授课模式分解为每次10~15分钟的主题式微活动,心理微课堂每一集只解决一个源自学生提出的小问题,方便学生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利用少量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学校在课程推广,中号召全体学生和家长共同收看,便于家校形成心理教育合力。

5.搭建“培育100”软件平台

学校投资购买了“培育100”软件平台,并保证全体老师和在校生家长免费安装,实现了学校对全校学生、家长、教师进行点对点心理专项问卷调研测评。该软件可自动生成数据分析报告,通过数据分析,心理教师能第一时间准确地获得学生、家长、教师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整确定心理网络课程和讲座内容。同时,此软件平台以图表形式精确地显示学生个人和班级的心理状况,大大提高了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到了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目前该平台的功能还在不断开发拓展中,学校心理健康活动新闻的推动、图片报道、师生家长心理论坛、班级心理实践作业反馈等均在新功能开发规划中。

6.心理工作全面融入学校重点工作

篇7

卫生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卫生人才的基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对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情况影响着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将来大多是工作在医疗卫生行业的第一线,这就要求卫生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修养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1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1.1 是全面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的需要

随着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构建,社会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过程应更加贴近社会需要和企业生产的实际,作为卫生高职教育实施的灵魂,卫生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为社会培养的卫生人才素质的高低。大学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形成的关键时期,与学生密切接触的教师的思想作风、道德品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卫生高职院校必须有一支思想品德素质良好和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推动卫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有着重大的意义。

1.2 是卫生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国家对职业教育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已突破1000万,占整个高等教育的40%,高职教育迎来重要的改革发展机遇。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期,卫生高职院校要想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的师德情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建设,是卫生高职院校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更是卫生高职院校的灵魂。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卫生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也是卫生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形成“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德风尚,就必须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其自身修养和专业技能,倡导“最好的教材是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理念[1]。

2 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得到明显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明显增强,教师梯队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成为这支队伍的主流。随着社会的迅速转型,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状况也在发生变化,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师德失范现象,政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育人意识淡化;师表意识弱化;敬业精神不强、急功近利心切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大量的青年教师迅速的充实到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中来,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主力军。有医学院校研究发现作为高校教师主力军的青年教师在思德思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育人意识淡薄、学术功利化、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合作创新精神不强、自身表率作用欠缺[2]。

3 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多因素的。从主观因素来看,教师教书育人意识淡薄是师德师风特别是青年教师师德师风问题出现的一个主要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卫生高职院校生源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等诸多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卫生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的热情;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卫生高等院校毕业,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但是未受过严格的系统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职业道德等教诲,有时即使参加岗前培训有涉及此部分内容,也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在短时间内突击完成学习,教师全方位的师德师风及教育教学理论仍需持续学习;再一方面,卫生高职院校的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包括教学、科研以及专业实践等方面,同时还要兼顾家庭,这些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主动投入教学的热情。调研表明,绝大部分教师都知道和理解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教师行为规范,但在践行这些文化传统和基本规范方面存在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真知力行、知行合一的问题[3]。从客观因素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部分教师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敬业精神不足,工作上不愿意进取,没有起到教师该具有的“德高”、“身正”、“尽职”的师德师风表率作用[4]。在教师的引进、培养和考核等环节中,部分学校或部门注重对教职工专业素质的考核,忽视对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的考察,虽然高校等以文件等形式对教师师德做出了一定规范,然而在具体时间中,这方面内容形同虚设,加剧了青年教师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自身道德素养的长效建设[5]。同时虽然在教职工考核、职称晋升等过程中明确提出师德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可量化的考核标准。

4 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途径

4.1 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多形式开展学习培训

卫生高职院校需加强统筹规划,把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发展的全过程,纳入教师专项培训管理体系;同时需加强教育培训课程建设,开发教育培训资源,整合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强化师德师风的日常学习,制定教师政治学习计划,采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专家辅导、实地考察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培训。要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结合不同岗位的教师职责,开展不同的师德主题教育与培训,把教师职业道德、学术规范、法规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列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使教师牢记从业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轮训制度,加强对与学生密切接触的辅导员、班主任的师德师风专题教育。要把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首位,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其中,利用思想政治研究会、党建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对教师的师德教育进行专门研究,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师政治学习计划。

4.2 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青年教师的师德素养水平和精神风貌决定着卫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卫生高职院校应把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来抓,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将师德教育作为青年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新教师的师德师风培养,可通过组织参加师德相关理论课程的培训和岗前业务培训,通过与优秀教师代表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聘请高校专家进行师德师风专题报告,使新教师明确教师从业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同时要对每个青年教师成长提高提出明确目标,可结合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从思想品德到业务能力,全方位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培养工作。

4.3 完善规章制度,严格师德师风评价考核管理

卫生高职院校要认真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健全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如《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考核方案》等,规范教师行为,使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循,促进学风、教风、校风的建设,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同时,还需严格师德师风评价考核,建立师德建设考核制度,制定相应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考评办法,把师德建设作为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对各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在教师绩效考核中, 将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师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分配的主要依据。把教师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聘用、教师职务聘任和晋升、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的必备条件,对师德行为考评不合格的教师,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审、进修提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对师德行为表现优秀的教师,在多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4.4 构建师德师风社会评价监督机制

卫生高职院校可建立师德师风问题报告制度,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和有关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监督网络,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学生评议、家长反映、院长信箱、监督电话等多种形式,时刻了解,把握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情况,做到防微杜渐,预防在先。对师德师风有严重问题的教师,需严肃处理,对不能履行教师职责的教师可调离教师岗位。应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大依法处理的力度,对有违教师形象的言行要给予批评教育、及时劝诫、责令改正,对严重违背师德要求的教师要依照有关政策、法规给予处分。

4.5 树立师德典型,强化师德师风引导机制

卫生高职院校可加强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教师的宣传表彰力度,定期开展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评选活动,树立师德模范、教学名师等典型,予以表彰和奖励,以评选典型为契机,表彰那些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发挥激励的导向作用。通过开展师德教育主题活动,召开师德师风专题报告、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报告会,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积极倡导“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德风尚,激发教师的职业责任心和荣誉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校内宣传媒体的作用,营造师德建设舆论氛围,通过学报、广播、网络等校园多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师德规范和要求,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6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卫生高职院校要大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不断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心理状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注重教师的身心健康,加强教师心理疏导,帮助教师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教师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卫生高职院校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快乐愉悦的精神面貌,不断提高对学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卫生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强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廖志平.推进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考量[J].教育与职业,2016(3):73-75.

[2]汪蓓,高秀玲,陈莹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初探[J].经济师,2013(12):149-151.

[3]贾积身.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23-25.

篇8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长谢红光任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翟义生任副组长,政教处、团委牵头,各年级组组长和班主任为成员,加强领导,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有人管,有人做。

学校要求政教处狠抓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把心理健康纳入德育工作的范畴,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和总结。要求教导处狠抓学科渗透,进行学习心理辅导,通过课堂,发展学生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要发挥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作用,每位班主任就是学生心理辅导员,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精心培育学生健全的、创造性的人格。这样就构成了以班主任为基础、任课教师参与、各部门协同一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队伍。

二、建设学校心理教育基地——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进一步巩固,并使这项工作在驻校社工的帮助下持续推进下去,全面提升师生的心理素质。2012年3月,学校领导考察、研究后决定在学校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地点设在学校新食堂二楼,与老年活动中心相邻。中心设置三个主体功能室,即办公室(社工部办公室)、个体咨询室和团体活动室。面向全校学生、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咨询、指导和服务。从成立之后,短短几个月,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因其位置远离教学区域、功能齐全、专业性强、环境安静、保密性好等优点,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每天几乎都有学生来咨询求助,现在开展学生团体活动也有了自己的场所。在接受上级领导考察时得到肯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地基建设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培训和外出培训

学生接触最多、最直接的是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因此,在全体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师德修养、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决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我们通过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等常识的专题培训,使全体教师掌握了心理卫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校本培训主要通过自学、专题讲座、课题研究、教职工大会上统一学习等形式,力争实用有效。每学期学校都布置本学期教师自学任务,并纳入校本培训考核体系中。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争取机会,送教师外出参加区级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和社工服务理念的学习、培训、考察活动等。我校2012年先后派出若干名学校领导干部及班主任参加了生命教育培训和广元11月的社工服务研讨会等。这些老师回校后在大会上又对其他教师进行了再培训和经验交流。心理健康的校本培训和外出培训,提高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广大教师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来实施。

四、依托课题研究推动心理教育的落实和发展

为了帮助我校师生尽快走出地震的心理阴影,摆脱各种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满怀信心和希望、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地工作和学习,为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我校于2010年12月安排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学校心理教育体系的理论建构及心理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的子课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的研究》的研究任务。2012年4月,我校进行了该课题研究的开题工作。此课题的研究将会推动我校高中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专业化发展。同年12月,在利州区中小学教研室领导的指导下,学校完成了对区级课题《七至九年级学生亲情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结题工作,总结课题研究近三年来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探讨在学校如何进行推广,并研究将此课题进行上报申请成为市级课题,进一步推动学校初中亲情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发展。

五、狠抓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建设和课堂渗透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我校高中利用班会课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班主任为任课教师,每学期不少于四节课,教材为学校政教处和教科室编辑的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人手一本。政教处负责上课考勤,并对学生进行考核。按照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我校初中开设了《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由教务处按每班每周两节课的课时量排成课表,安排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上课,上课情况计入课时统计,并纳入学校教学管理和年终考评之中。

篇9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63-001

一、现实的思考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德育实效性低,不尽人意,一直困扰着学校德育工作者。症结何在?除了德育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外,当然也包括“应试教育”的因素,有社会、家庭教育的因素,也有学校德育管理体制的问题等等。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又是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大多数学生往往具有开拓进取、积极向上、敢想敢说、思想活跃等优点,其主流无疑是好的。但普遍缺少吃苦耐劳精神,以自我为中心,骄气、娇气两气十足,环境与生存意识淡薄,劳动观念薄弱、自理能力差,更多的是高傲自大,性格脆弱等问题。过去我们时常把这些问题归结为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试图通过严格规范学生的言行,反复灌输、训练的方法加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往往被看成生理、思想、品质上的毛病,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结果收效甚微。其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工作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它强调身心发展的全面性,旨在重视学生个体身心差异的基础上,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人的素质是多种素质和谐的整体结合,其中心理素质决定着各种素质发展的质量水平,甚至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

因此,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重点和关键。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巧,促进学生主动认识自我、调适自我和发展自我,从而达到心理品质的“内化”。近几年,吴江各学校在教育局的领导下,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每年除了积极派老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外,还非常重视学校教师心理工作的培训,目的是让教师把对学生心理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德育内容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二、探索与实践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教育机制,形成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将其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与心理辅导老师为副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教职工定期或不定期地学习交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商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方向,研究学生中出现的典型心理情况,共同商讨行之有效的对策,以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我校十分重视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凡吴江市教育局组织的心理知识培训,我们都安排老师前去参加。学校现有多名年轻老师参加了心理健康培训活动,两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心理辅导师培训,并取得了上岗证书。通过系统的培训,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也增强了实际工作的能力,使之成为学校心理教育的骨干力量,同时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运行机制

2.1营造适宜于健康心理形成的良好环境。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心理是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体验,人的心理变化是直接受到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的。健康的校园文化、优良的育人环境,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积极作用,能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因此,我们把积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作为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2.2整合、协调各种教育资源。学校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种教育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所有活动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许多现象和效果更是互为因果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要求各个学科教师充分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实践中倡导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接触,心理相容、心理疏导、抚慰,直到心灵碰撞等教育策略,通过师生间或同学间的沟通,相互的融洽等构建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积极有效地对学生施加良好的心理刺激和影响,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也能够享受到由此而带来的可贵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新型、平等。

三、成绩和效果

1.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做人

学生通过“认识”自己,对他们来说,自身的心理发展状况已不再是未知的领域了,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消除了自卑,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耐受挫折的能力不断增强,许多同学在遭到种种挫折的打击时,能勇敢地面对现实,保持较好的心态,违纪现象大大减少。和谐的人际关系,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促进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

2.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篇10

我校于2002年初制定了《洛南县职教中心创省级文明校园三年规划》。围绕这个规划,学校成立了创建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分步骤夯实创建任务,主要做法和事迹如下:

德育为首固根本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先后组建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工作负责、经验丰富、充满战斗力的德育工作队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按照《职教中心德育系列化方案》要求,强化德育工作,加强德育基地建设,扎实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努力营造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创优争先,构建和谐校园,全面完成德育目标,推动校园文明创建工作。

三年来,教职工思想政治学习坚持正常,周五晚例会集中学习,周三教职工自行学习。每人每期至少要记学习笔记1万字,写心得体会3篇,每位党员教职工要至少联系帮扶两名后进生,并加以转化使之进步。为达到对全体教职工思想教育,学校通过丰富活动的开展,使教育更具体。先后组织了笔记心得体会展览、师德师风演讲会、教职工篮球友谊赛、三八妇女节联谊会、“文明杯”象棋比赛等。通过活动先后推评上报县师德师风个人3名,县政府、教育局表彰优秀党员20人次,学校先后表彰先进教育工作者、模范班主任、模范教师、产业先进个人120人次。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采取以育人为本,实施“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措施,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党政工团妇齐抓共管,“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形成了全方位良好的育人环境,成绩显著。先后与我县博物院、光荣院、郝世英烈士墓、公安局等单位、基地建立了长期工作联系,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适应新时期青少年德育工作开展需要,学校成立“职教中心心理健康咨询”,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坚持每学年对新生进行“绿色上网健康教育”辅导讲座;积极与团市委、县关工委、团县委取得联系,通过寓教于乐的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达到教育广大青年学生的目的。近一年来,学校在全县“纪念胜利60周年”晚会上,大合唱“组歌”获得一等奖;成功举办洛南县“青春献祖国”主题团日活动;同时成功举办了“青春红丝带”文艺演出。累计三年来,表彰优秀团干60名,优秀团员220人。

硬件建设上台阶

如今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建设日新月异,职业教育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学校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迎接西部大开发,洛南要建设成经济强县,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按照同志提出的“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和数以亿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学校采用挤一点、集一点、借一点、欠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助资金近千万元。在原有设施基础上,本部新征城关镇铁铝合金厂8亩,学校对面县木材公司3亩,新修教工宿办楼2922平方米,培训楼1200平方米,加层改造学生宿舍楼1480平方米,新建计算机室2个,物理、化学实验室各1个,建造操场2400平方米,学区新建教工宿办楼1922平方米,学生公寓楼1200平方米,硬化道路1800平方米,数控汽修车间288平方米,正在建设中实验实训楼600平方米,使我校的硬件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加大绿化、美化及校园文化建设,学区校园安置灯箱、标语牌20个,栽种绿带180米,本部新添名人画像、名人名言493副,无线话筒、壁式室外音箱等,收到了花草树木育人,墙壁标语说话的育人效应。

素质教学育人才

自2002年12月份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质量立校求生存,开拓创新求发展”的办学宗旨,以“招的来、留的住、学的好、出的去”为办学目标,走活“招生、学习、就业”三步棋。严格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此,学校首先采取“调整、外聘、培训”等手段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其次,狠抓教师基本功训练。以驾驶教材、组织教学、语言表达、板书板画、操作演示、教育科研等技能为主,加强教师业务能力训练和提高。组织听课、评课,定期开展评教赛教活动,有20名教师被评为校级教学能手,12名教师评为县级教学能手,5名教师评为市级教学能手。第三鼓励扶助教师参加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2003年至今已有30名教师获本科学历,正在我校研究生研修班学习的15人,参加各类本科函授的10人。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5%。

为了规范管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分管理类、教学类、德育类等八类156种,有力地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学校非常重视班子队伍建设。要求班子成员首先要严以律已,率先垂范,要求同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给同志起好表率。校长吴安民被评为商洛市“十强校长”、商洛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工会主席张兴敏多次被县委评为模范党员,生产实习处主任樊三民评为省勤工俭学先进个人。其次,要求班子成员改进领导作风,坚持代课听课,下班下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领导班子成员人均年听课不少于40节,检查教学情况、参加教学活动不少于4次,除校长,总务主任等四名同志未代课外,其余均坚持带课,深入教学第一线。第三要敢地负责、大胆工作有主见,遇事不推诿,由于领导约法三章,全体职工形成强大的集体凝聚力。真可谓“头雁奋飞群雁追,历经磨难永不悔”。

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践创新,在课程设置上做了个体的改革。

1、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针对专业课设置,我校深化教学改革,依据《陕西省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基本要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备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作业与辅导、课外活动、成绩考核、教学机构与教研活动等均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课程。长班专业文化课、专业技能课、实践课教学按3:3:4开设,短班按2:3:5开设。让学生在通晓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专业实践技能。

2、面向市场设专业

本着“不断强化骨干专业,积极发展新兴专业、努力主攻实用专业”的专业设置策略,把社区医学、计算机、畜牧兽医、电子装配作为骨干,加大资金投入;把家政服务,数控车床作为新兴志业,在设备上向高精尖发展;把林果、缝纫、装璜,作为实用专业,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3、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在加强校内产业建设,走“校企结合,产教结合、产业养教学、教学促产业”的实践之路,在创办校服厂、门诊部、建筑队、苗圃场、酒楼、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等产业的同时,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县医院、中医医院、永丰无公害畜牧小区、天士力丹参药园、周村大鹏蔬菜、石门上仓良种核桃园等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8个。

通过对学生教育,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实践应用能力定期过关考核、综合考评,学生专业技能合格率达到98%以上。

特色办学向未来

积极实施科教兴农工程,让农民依靠科技知识致富,以此吸引生源。

1、职教---学生---专业户

学校在专业技术培训中,除在校内外实习外,还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家庭经营中,边学习边挣钱,医士、计算机、家电维修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时,教师就指导家长给学生购买所需器材,为学生毕业开部开店成为专业户创造条件。

2、职教---乡镇---村组

职教为农服务辐射到全县各个角落,在全县25个乡镇建立农技校,383个村建立服务网络,定期聘请农技专家,向农民传播实用技术。由乡镇农技校县体反馈农民在种殖、养殖方面的难事,学校派有技术专长的教师及时解决。我校有技术专长的教师足迹遍布25个乡镇,383个村。

3、职教---农户---产业

学校在农业知识推广中,根据市场信息,开展食用菌技术、养鸡、养牛、药材栽培各类短期培训60多期,受训人员累计4000多人,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铺路搭桥,初步形成一个乡镇一个主导产业,一个村一个品牌。

4、上挂---横联---下辐射

学校与陕西师大,陕西教育学院、商洛师专等院挂靠,搞成人学历提高。与县教育局、劳人局、安监局等单位联系举办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下岗职工短训班、计算机应用技术、安监培训等;先后培训2千余人。学校派人深入村组、农户,宣传职业学校特点及功能,吸引生源,扩大招生规模。解决了穷县办教育投资不足的难题。

就业安置有为有位

篇11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江苏省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环境美校”为动力,强化职能,突出重点,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水平;大力开展以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和除四害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为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社会公德、卫生健康意识,维护学校公共卫生安全,提升师生健康素质和水平,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身心健康作贡献。

二、进一步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完善三级公共卫生组织网络

1、调整学校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明确学校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负责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健康教育、校园环境及公共场所卫生等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考核。

2、建立、健全学校、学院(部、处)、班级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校长为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学院、各部门负责人为本单位公共卫生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学院(部、处)、班级设立公共卫生责任报告人,各学生宿舍设立卫生督查员。

三、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健能力

1、利用各种媒体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净化、美化校园环境,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健能力。

2、结合与学校卫生相关的主要卫生节日,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控烟禁毒、食品卫生安全、意外伤害防范等专项宣传教育活动。

3、做好传染病多发季节或发生传染病疫情时防控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预防接种。

四、进一步加强疾病防治和监控工作,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病能力

1、进一步优化校医院(医务所)门诊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加强医患沟通,改善服务态度,切实提高校医院(医务所)门诊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加强各种传染病防控检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迅速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根据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有关要求,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3、做好年度新生入学体检和大三学生的体检工作;完成一年一度的教职工体检,做好教职工健康分析、管理,提高预防保健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员工身心健康素质和水平

1、充分认识高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健康教育工作切实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细化学校健康教育网络组织成员,落实到人。

2、积极参加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组织开展的健康教育知识网络宣传活动,组织专业人员完善学校的健康教育专门网页“心湖网”,适时组织指导学生上网学习相关知识,迎接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开展的健康教育网页设计比赛及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3、积极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高校预防艾滋病学生辅导员培训班活动。在今年世界艾滋病日期间,省教育厅将指导各高校依托校园网络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4、积极参加市健康教育所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完成市健康教育所下达的各项任务,搞好市、区、校等各级健康咨询活动。认真参加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继续教育培训和学习,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

5、努力创造条件为大学生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和卫生知识讲座,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减少心理疾患的发生,并把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6、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充分利用学校个体心理咨询室和团体辅导室两个平台,聘请专兼职咨询专家,及时处理个体咨询中的特殊案例。开展主题团体心理辅导,扩大心理辅导的覆盖面。

7、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继续办好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心翼》,通过《心翼》这一重要载体,让同学们分享成长体验、交流心情故事、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放松心情。不定期编印健康知识小报,制作《传染病防治知识手册》,做到新生入学时人手一份。

六、进一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

1、加强爱国卫生宣传工作。通过校园网、宣传栏等途径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对爱国卫生工作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爱国卫生工作的积极性。

2、积极组织开展四月份“爱国卫生月”活动,并利用“五・一”和“十・一”节日集中整治校园环境卫生和室内卫生,进行全校卫生大扫除。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将督促各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做到水泥、砂、石料和工程垃圾的运输、堆放规范;加强学校民工集中居住地的卫生监管,督促用工单位及时清除卫生死角,定点定时清运生活垃圾。加大力度整治实验室周边环境,进一步规范实验室实验基材和废弃材料摆放秩序,督促实验室对废弃材料及时外运处理,确保周边环境整洁。

3、加强除“四害”工作。进一步加强与除“四害”专业灭杀机构密切联系与合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灭鼠活动,确保鼠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进一步做好夏、秋季灭蚊蝇工作,铲除孳生地,清理卫生死角;科学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降低蟑螂密度。特别加强对厕所、垃圾箱、食堂等重点部位的消杀灭工作。

4、抓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为切实做好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将与有关餐饮部门责任单位签订《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状》。各餐厅、饮食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量化分级管理。坚持餐厅炊管人员持“卫生许可证”上岗,定期开展行业卫生检查(包括个人卫生、室内外环境卫生、工具售货、防尘防蝇防鼠、用具容器清洁、生熟分开、食品保鲜等),确保食品和饮食安全。

七、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的红十字会活动,弘扬“红十字会”精神

1. 加强学校红十字会领导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召开学校红十字会理事会,调整红十字会理事,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逐步建立各学院红十字会,保证红十字会有组织、按计划、经常性开展活动。在学校现有红十字会成员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充实并壮大红十字会会员队伍。

2. 利用多种形式加强“红十字会法”和“红十字会章程”的宣传,在大学生开展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基本知识的宣传活动,提高红十字会员的整体素质。

3. 努力开辟红十字活动室,建立并完善红十字会会员档案和红十字会活动文字图片资料。

4. 开展多种形式的红十字会会员活动。办好红十字会宣传阵地,利用校园网、校报、宣传栏,及时地宣传报道红十字会方面的信息;加强高校校际间的红十字会工作交流,组织学生红十字会到其他高校红十字会去参观学习;举办卫生及救护知识讲座1~2次,组织观看《野外生存与自救》、《火场自救与逃生》录像,教会红十字会员自我保护的能力。

5. 利用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开展红十字会宣传活动。组织新会员学习《红十字法》、《红十字章程》及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基本知识的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省红十字会组织的大学生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基本知识竞赛活动。

6. 组织参加高校学生普及捐献造血干细胞治病救人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报名动员工作;组织大学生开展两次无偿鲜血活动。

篇12

事件回放:2010年4月28日下午2时55分左右,雷州一小发生了严重的歹徒伤害师生案件,一中年男子(陈康炳)闯入五(5)班教室,抽出暗藏的利刀挥刀砍向正在埋头指导学生的符堪章老师和几名学生身上,但受伤的符老师并没有被打倒,而是挺身而出,临危不惧与歹徒搏斗,头部连挨三刀,强忍伤痛,最终将歹徒推出教室,保护了学生的生命。此次事故,对湛江市雷州一小来说是一次不幸中的万幸,万幸的是没有师生死亡。但是对于该事故我们应该进行反思,从学校自身找漏洞,杜绝其他安全事件的发生,学校安全事故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学校安全保卫制度的缺失

1.来访制度的缺失。对赤坎区四间学校安全制度的调查发现,学校都缺少来访接待制度。在雷州一小事故的教训中学校的漏洞就在来访制度的缺失。走访发现雷州一小实行的封闭式管理,平时对校门的把关是很严格的,事故发生的当天恰好是学校教学开放日,但对外开放并不等于放任,学校可以对兄弟学校发放听课邀请卡或凭教师本校介绍信进入参观学习。如果实行这一制度就不会出现前面那一幕惊心动魄的场面。另外,在接待程序上可参考以下过程:接待—登记—询问—通报—带领。

2.关注学生上学和放学的安全管理。2010年3月23日,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被辞退的社区医生郑民生连续砍杀13名小学生,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要让学生高高兴兴的上学,平平安安的回家,就必须要对学生的上学和放学进行管理。在校门外一定的范围内派专人迎接学生上学和疏导学生放学。与相关的交通部门共同在校门外的主干道马路对学生的上学和放学进行交通安全的管理。此外,要严禁学生自驾机动车和电动车。其次,可规定晚修放学后的清场时间,严禁学生在校逗留时间过长,以免增加回家途中的安全风险。

3.加强宿舍的安全管理。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场所,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隐患。因此,我们要制定并完善学生在用电、防火、防盗、防意外伤害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工作检查与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常态防范、全面整治、重点排查相结合,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并建立值班、门卫和巡查制度。

二、安全教育课时分配不合理与自我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1.国家并没有强制要求学校安排安全教育课时。根据教育部的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显示,在各类安全事故中,溺水、交通事故、校园伤害等排在前三位。以上数据告诉我们为什么天天讲安全,但是安全意识还是渗透不到学生当中呢?其中的一方面原因是没有安全教育课时计划,没有设置专职教师。学校应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育,开设由专职教师指导的校园安全教育课程,并进行教育实践和模拟演练,积极修订安全教育教材,增设自救自护安全实践内容。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自我安全保护能力的提升。

2.加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这里包括了教职工和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在校园里教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经验对于应对突发事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雷州一小符堪章老师的行为意识让伤亡降到了最低,师生的这种勇敢和机智是值得我们欣慰和骄傲的。与此相反的是2011年我区一间农村学校发生的一起学生溺水事故中,班主任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却很值得我们反思。5月18日上午三位学生在课间溜出去游泳,其中一人溺水,其余两人由于害怕不敢求救也不告诉家人和老师,下午还若无其事回校上课,遇溺水学生家长在中午询问班主任,班主任竟然没有发现学生旷课并称学生早上在上课。等老师再去调查时学生已经出事了。我们不禁会问,如果这位班主任和两位同学的安全防范意识稍微强些,这样的事故是否可以避免呢?

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及身体健康状况和学生校园暴力对事故的诱发

教师个人工作压力与精神状况、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以及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摩擦、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摩擦、化学科目实验操作的不当、体育课的不规范教学等均存在安全事故的隐患。经过走访调查发现,23%的年轻男教师存在着与学生发生摩擦的行为,15%的后进生和留守生存在着暴力倾向。因此,我们要对中小学校教师进行精神状态异常及心理疾病的排查和上报,及时发现迅速处理。对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建档,定期对师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主动预防消除隐患。

总的来讲,学校的安全设施设置要到位,并落实相关责任人;要建立健全保卫组织,严格执行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与提高防护自救能力。同时学校定期收集社区街道对周边治安信息与外来流动人口相关的分析整理信息,掌握安全教育的主动权,对各种苗头做到早发现、快处置。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积极教导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尽量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通过家-校-社区的联合防御安全体系营造一个较为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必能有助于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和恶性案件的发生,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在和谐与稳定中高效有序运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