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15 15:46: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农业行业发展趋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行业发展趋势

篇1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发展现代农业,要发展现代农业,则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

一、影响本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1)为推动农业机械的发展,国家制定和出台了许多政策。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2)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行,全国2/3以上的农业县得到了实施;(3)国家农机减免税长效政策的实行,使税收政策对农机制造业实行倾斜,由此增值税由17%调整为13%。

2、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我国农村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8.0%。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大幅度提高已成为农机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并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3、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将加大对农机产品的需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已经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机械技术的使用成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我国农村农业劳动力开始出现结构性的变化、由此出现季节性和区域性短缺。

农业用工成本大幅提高,农民利用机器替代人、畜力、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需求日趋强烈,成为农机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未来各类农机作业的市场需求十分看好,并将呈现刚性增长态势。

4、一定规模的土地集约化经营客观上将加速农业机械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流。通过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成了必然趋势,这为发展农机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5、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将不断扩大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避免由于农民外出务工而产生的土地撂荒现象。我国未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将不断发展壮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的增加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机化发展。

二、影响本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农机经营主体集中度低、规模小、实力弱

目前我国大量的农机经销企业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有实力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目前整个农机流通行业无论从资金规模、销售能力,营销方式、管理模式等都普遍存在小、散、差的落后局面,与现代农机工业大生产无法匹配,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2、流通现代化程度低,流通效率低下

我国农机流通企业大部分仍维持着传统的经营模式,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理念和流通模式等方面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新的流通方式,如连锁经营、专卖、配送、4S店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比较缓慢,已有的现货批发市场和区域也不够规范和成熟。农机流通市场仍存在追求低价格的恶性竞争,不注重品牌、质量、和信誉的现象时有发生。

3、资金实力不足

要想实现规模化经营、扩大连锁规模,就需要有物流配送设施建设、买店租店费用以及信息通讯技术建设等,这都需要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而目前我国农机零售连锁企业大多仍存在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融资渠道狭窄等特点,导致农机企业无法规模化经营销售。

4、市场秩序不规范

农机营销特别是整机经营没有门槛限制,市场开放程度比较高,经销商各自为战,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现象还很难有效遏制,因此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5、专业人才匮乏

农机连锁业的从业人员不但要需要具备很高的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和行业经验,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农机产品的使用和维修技术、现代营销技能、物流管理及信息系统管理等专业知识,要求从业人员按照连锁经营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进行操作。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机经营行业的迅速发展,农机销售专业人才匮乏的状况显得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1、农机流通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我国农机流通格局与经营规模将向大而集中的方向转变。一些基础好、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将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和特许经营等方式,扩大规模,形成较大的企业集团;有的将会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完善服务功能,创新经营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和竞争能力;有的可能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使其规模迅速扩大,形成科、工、贸一体的企业集团。

2、逐步向服务经营型的现代流通经营方式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广大农民对农机需求的提高,及时、快捷、方便的服务机制将应运而生且快速发展。因此,连锁经营、品牌、商品展示、信息服务、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将会在农机流通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3、将会出现功能更加完备、齐全的有形农机市场

篇2

与大多数男性教师相比,女性教师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如善于与人沟通、注重个体间差异等。Marian[1]在其研究中也证实,女性领导占主导地位的学校中,领导和教职工目标共享、合作互助、工作效率高、人际关系和谐且强调学校与家长、社区之间的联系,所以学校文化平等和谐、效能也高。而据2007年中英基础教育项目前期基线调研显示,在被调查的365位的小学校长只有1位女校长,87位中学校长中只有一位女校长,女性在学校中层干部参与比例也非常低。而且与男性教师相比,女性教师在成为校长之前要经过更长时间的等待。同样是教师,为什么女性领导者会比男性少?

一、自身因素

女性自身因素是制约女性教师晋升的首要因素。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不但能更好地发挥女性领导的独特优势,也有利于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良性发展。调研中某县城教育局局长表示,很多女性领导工作细腻,尤其在化解矛盾时能做到很好地沟通,有些比很多男性领导还优秀。女性教师成为领导反映着女性教师的需要,领导能力则反映着女性教师晋升为领导的可能。但事实上,很多女性教师迫于三从四德的传统观念和男尊女卑的社会偏见不想当领导;有些即使当了领导却畏首畏尾,如因怕受打击而不敢提出问题或发表意见、处理需同事间共同协作的事情时因怕同事不愿配合而不好意思安排工作等等。如此的工作心理和工作状态很容易使人产生负面的、消极的情绪甚至丧失奋斗的激情,不但不利于自身领导能力的提升,也影响学校工作的良性开展。有调查研究发现,1965年以前出生的女性往往以工作为乐、以事业为荣。

二、家庭因素

父母或配偶是农村地区女性教师职业发展的最大支持者和最大阻力。在女性教师面临工作晋升的压力调查中,50.2%的女性教师遇到至亲(父母、丈夫、孩子等)的反对,而当女性教师在面对这些反对时,更多的人表示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甚至有些人在困惑中选择了妥协。如曾经某县准备提拔一位女性教师当校长,家里人强烈反对,最后教育局领导做了几次思想工作,这位女教师依然因为家庭的因素而放弃。而一位女校长在访谈中也提到,工作中的压力主要来自家里,女人不但在家主要承担赡养老人、照顾孩子和做家务等,还要面临工作,很多女性领导都是家庭关系一团糟,离婚的很多。有的教师还说,自己工作最大的压力来自丈夫,感觉他总是影响你、打击你,“有什么好做的,你做好有什么用,现代社会再做好又怎么样”,他非但不支持你工作,还拉你后腿,自己在工作中劳累或受委屈时,他就说“活该”。所以现如今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女性领导还难以摆脱来自家庭的沉重负担,承重的工作和家庭双重压力的女性领导需要具有无私的精神和更强的耐受力,这种超负荷的心理上、工作上和家庭上的负担,必然影响女领导者的成长和提高。

三、学校因素

组织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是阻碍女性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因素。男主外女主内的固定思维使得部分领导对女性领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对女性领导者的潜力特征也认识不清楚,所以他们把培养选拔女性教师的政策解读为女性教师的福利。所以这样的认识和态度必然使得他们在选拔培养女干部的措施上缺少实质性保障,很多女性教师尤其是女性领导在学校里也因此要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女领导面对的情况是很多男性教师表面上服从,但是背后却被说女性头发长,见识长,对于被安排做得事情只是敷衍塞责,并没有实际行动,不但不会为女性领导排忧解难,反而是等着笑话的出现。此外,女性领导也面临着来自同性的不满。有女性领导表示,有些女同事认为自己的提拔纯属领导的偏爱,所以刚被提升时,有的女同事压根就不和你说话,就是你喊你也不搭理你,有的甚至到处三个一群,两个一堆的把你说的一文不值,让本来很好的同志对你都有看法。有时候学校组织活动带队开展活动,个别女性就特别不支持,故意唱反调,还怂恿别人不参加。

四、社会因素

社会偏见依旧是制约农村地区女性教师职场发展的因素之一。我国有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传统观念对男性的要求只有事业有成,对男性作为“贤夫良父”的预期很低,但人们却认为女性天生的职责是相夫教子,所以对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的要求远远高于男性。职业女性既被要求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好职员、能成就事业,又被期待是一个柔顺耐心的贤妻良母。在阻碍农村地区女性教师成为领导影响因素中,52.4%的人认为是社会偏见导致了农村地区女校长的数量较少,其比率远远高于家庭、自身心理素质和个人能力因素。“男女平等”的口号虽然提出多年,但农村因其地理位置的偏远和蔽塞,封建观念残余较重,女性教师在看似男女平等、一片祥和的现代社会也面临着难以隐忍的社会偏见。有些人还守旧地认为,世界的天经地义是男性,女性只能相夫教子。有些人认为女性天生能力就不如男性,最多只能当个副职。另外,部分受访教师认为,80%以上女性领导提拔不是靠能力和个人拼搏,而是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得的,如背景、交际能力等。这里且不讨论这种事情的真实可靠性,但这种印象的产生无疑不利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

由此可见,男女平等已然成为全社会共识,但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中的地位并不如男女平等那般真实。即使有政策上的平等、法律上的平等,男尊女卑的思想依旧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国人。女性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也没有幸免,自身观念、家庭因素和世俗舆论等仍旧是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篇3

2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趋势性变化

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几个重要方面的变化,对这些发展趋势性变化进行理论分析,有助于了解农业发展的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趋势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2.1农业资源功能的趋势性变化。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趋势性变化中,农业资源的功能变化是比较突出的。在过去的发展中,耕地、水等这些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产品供给也主要是通过这些资源的投入来获得。经过长期的发展,对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消耗。我国作为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近些年水资源破坏问题比较突出,这对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2]。近些年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深化,国家提倡生态文明理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不只是要承担产品供给功能,在具体的生产中也要能有效实现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目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进一步拓展,这样在农业发展的资源功能方面就逐渐发生了变化。2.2农业需求结构趋势性变化。新的发展环境下,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特征就是需求变化,个性化的消费及多样化的消费逐渐形成了发展趋势,充分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就显得比较重要,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农业的需求变化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是比较重要的特征体现。在品种的结构方面,由于城乡居民对小麦、大米等粮食类产品的消费比较稳定,对于水产品及肉类产品等产品需求比较旺盛,这就使农业发展的需求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而从质量水平的角度分析来看,由于受到不同消费需求的变化影响,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对农产品的需求表现了差异性的分层态势[3]。当前我国居民在农产品的需求方面已经跨越了满足数量需求的阶段,进入到了数量质量安全并重的新发展时期。2.3农业经营方式的趋势性变化。农业发展趋势性变化中,经营方式的趋势性变化表现比较突出,主要是在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流通上,在这里涉及到了生产力及生产管理。农业生产上主要表现在生产主体的变化。过去是小规模分散经营,而现在是新型的经营主体和分散承包农户共同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农业生产在当前进入了规模化、商品化和集约化的发展阶段。而从农产品的流通层面来看,过去是田间到餐桌,实物形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是主要的表现形式;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流通已经实现了虚拟化的发展目标[4]。其中,冷链物流的流通模式是重要方式之一,在各类产销对接形式上比较突出。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下,使得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已经形成了人力资本+机械化+现代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类型,大大提高了经营效率。2.4农业调控行为趋势性变化。大力发展农业是基本国策,面对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对农业的发展从政策上进行优化就更为重要。在全面改革的深化实施下,我国已经打破了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作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样就促使农民成为了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市场机制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显著。新的发展时期,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从政策上对农业、农民都提供了相应补贴,逐渐构建了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环境下,政府在农业发展方面已经开始给予更多的支持政策,简政放权激发市场的发展活力,在政府的引导下社会中更多资金融入到农业发展中,放宽了农业准入门槛,这样在市场机制的有效调控下,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就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5农业供给模式趋势性变化。农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供给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过去的农业供给模式主要是聚焦国内的市场及资源。在粮棉油糖及畜牧水产方面都要求有尽可能高的自给率。自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供给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将国内和国际作为重要的供给发展模式,两种资源的供给模式的发展特征愈来愈明显化,进口的农产品数量逐渐增多。数据显示,我国在国际贸易合作下,相当于利用了国际耕地44万hm2来生产粮食、棉花等作物,近些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数据得到了进一步增长[5]。在坚持口粮绝对安全以及与国情相结合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了国内紧缺型农产品的进口及农业走出去的步伐。从整体上来看,农业供给模式的趋势性变化已经愈来愈明显。

3结语

通过对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趋势性变化的研究,能够对实际农业发展的理论深化有促进作用,为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理论基础。希望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农业的发展。

作者:陈家友 单位:建始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张红宇.把握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5(14):1.

[2]张志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饲料粮市场供需形势分析与展望[J].业,2017(2):13-15.

篇4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县区根据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创出了一系列特色型的县域发展“模式”,如知名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等。礼泉县产业发展走了一条农业特色型产业的主导之路。通过近20年的发展,礼泉县逐步确立起以果业特别是苹果产业的支柱和主导地位。引用礼泉政府网上的一句话说就是,礼泉经济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苹果发展史,围绕苹果产业化、带动了贮藏、运输、餐饮、包装、劳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使得礼泉在短短的5年左右的时间里初步实现了农业产业化跨越,带动了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1996年《陕西金融》从礼泉县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了“礼泉模式”,即“以果兴农,以农促工,以城兴工,以工富县,城乡一体”。陕西社科院《县域经济》研究组也指出:“‘礼泉模式’的特征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靠苹果滚动,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通过纵向考察改革开放以来礼泉县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对礼泉模式的产业发展做出以下分析:

一、礼泉模式的经验

1、选取苹果产业发展是适应县域区位、自然条件,并迎合市场需求及农民增收要求的合理结合点。陕西是世界上六大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一方面陕西礼泉县地处黄土高原与渭河谷地交汇地带,土层厚、光照足、昼夜温差大,特别是县区北部基本符合苹果生长最适宜的七项气象指标。礼泉县选取发展苹果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优势;另一方面苹果生产是一项投入大、回报高的农业经济作物,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市场需求量大,不但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并且果品不同于粮食作物这类差异性小的生活必需品,苹果产品具有“先天”的商品性质,果品品种多、口味丰富,能刺激和引导需求增长,因而劳动附加值较高,对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对一些以农业为主体的县区来说,选取发展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农业经济作物作为主导产业,走特色农业产业化道路,礼泉模式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经验。

2、果业和第三产业互动发展成为带动礼泉县域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礼泉县的一三产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例,也是礼泉模式的一条基本经验。当然,从长远来看,第二产业是县域技术进步和工业化的主导力量,脱离第二产业的发展模式是畸形的产业发展。但是,对工业体系薄弱、技术、资金力量先天不足的农业型县区来说,这种发展模式也是一个现实的“次优”选择,或者看作一个产业发展迂回的过度状态。但也要汲取礼泉县的教训,在产业发展到一定时期有较好积累时,就应注重工业化水平的提升,防止陷入僵化的产业结构模式中。

3、果业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大量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空间。依靠乡镇企业是中国县域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中国众多县域经济的壮大都离不开乡镇企业的贡献。礼泉县的乡镇企业从数量、规模、技术条件等方面虽比不上沿海发达县区,但也是促进县域发展最活跃的因子。

4、除了上述几点外,礼泉县的城镇化建设改造、招商引资也是常被提起的一些发展经验。如许多文章就礼泉县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过程中,如何解决资金困难的经验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有人将礼泉县的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和克服资金约束的策略,比喻为促进礼泉经济发展的“三大战役”。解决资金困难和城镇化建设虽不是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内容,但对促进礼泉县域经济壮大和提供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礼泉模式取得成功的原因

礼泉特色农业产业的兴起是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环境的结果。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党的召开以后,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逐步展开。然而,农村的改革从20世纪八十年代后却落后于城市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大多数农业人口沿袭着传统的农民意识和农业耕作方式,农民只是粮食的生产者,很少有人认识到粮食和产品,进而农产品和商品之间的联系。因此,谁能“先知先觉”,谁就能抢先抓住市场机遇,获取农产品供需空缺间巨大的超额利润。

产业发展要以适应市场的供需结构为基本原则,礼泉县果业的发展客观上适应了市场化的要求。首先,从农民所得到的切实利益来看,在20世纪九十年代,种粮食每亩的收益不过三四百元,而一亩苹果的纯收益却在数千元以上,两种农产品在价格上的差异显示出果品生产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当时国家对粮食价格体系不放开和工农剪刀差严重存在的情况下,大多质朴的礼泉农民都做过这样一次简单的账算:“即使苹果价格跌落至每市斤一毛钱(九十年代初主产的“秦冠”苹果批发价格1元/市斤左右),以当时亩产平均7,000~8,000斤计,收入也在七八百元,也比种粮食划算。”这样,从众多农民这个微观经济主体角度来看,礼泉果业的兴起是一个市场化“主体选择”过程;其次,从整个县域产业发展来看,礼泉县率先打破了依靠粮食生产“一条腿走路”的农业格局,并且果业在短暂几年间便取代了粮食生产而成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这无疑意味着产业结构调整先行一步,对整个县域发展来说占领了产业发展的先机优势,适应了市场多元化、特色化的产业结构要求,因而从礼泉县域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果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市场化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三、礼泉模式的兴衰对中国农业型县区产业化发展之鉴

礼泉模式的出现曾抓住了历史的机遇,也是人为选择和市场调节的结果。然而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礼泉模式也日益暴露出繁荣背后的危机,其短暂脆弱的生命力如同昙花一现。礼泉县依靠果业产业化发展,没有突破农业特征性,无疑没有抓住县域产业的根本,产业发展之路难以走得长远。

和礼泉县相似的,在众多农业占主体地位的县域经济中,存在着既要依靠农业又被农业所牵绊的县域产业发展的矛盾局面。如山西吕梁地区农业县的红枣产业化工程,在九十年代初期,对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在九十年代后期随着红枣种植面积的扩大也出现了与礼泉县相似的销售、农产品加工业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媒体也不时有报道四川柑橘的生产区出现卖果难等问题。农业县的产业化发展难以突破农业基础特征性束缚,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工农独立发展的结构形成了僵化的发展模式,是这些县域产业发展的根本性症结所在。站在礼泉县后产业化发展阶段,反思礼泉县产业发展历程,礼泉县果业产业化发展之兴衰,对众多农业型县区产业发展后进县区具有重要教训意义。

首先,转变观念、澄清认识。在一些县区基层工作者当中,还存在着一些认识的误区,对农业产业化概念的理解只局限在农业生产领域内,认为农业产业化就是培育发展经济型特色农业产业。这只是对农业产业化的浅层次认识,没有从发展农业耕种的传统观念中走出来。农业产业化不仅仅是农业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更是在其基础上的农业产业的市场化运作经营,即要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第二步。农业产业的发展不能孤立地脱离二三次产业,最忌讳将农业发展成为三次产业群体中的“一枝独秀”。从农业产业化的第二层含义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发挥产业之间协作互动功能为出发点,来制定产业政策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最终实现县域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是农业产业化的重点。

其次,汲取礼泉县产业发展的教训,防止把农业产业化搞成农业生产单一化。农业生产专业化与发展多元型农业结构不存在矛盾,县区可以把一个农业产业作为产业化发展对象,也可以培育出几个农业产业来进行产业化发展,这不但有利于扩大农村增收来源,从长期来看,对培育县域主导农业产业,增强应变力,在必要时期进行产业结构转换提供了主动的战略储备。

第三,要重视产业化发展的组织形式和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是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结构功能的创新,也是适应市场化的契约经济组织形式;它既符合当前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现实,也是一些较发达县区的经验总结。因而,在实践中不同县区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不断探索和借鉴一些成功的产业组织形式,这将对实施“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起到积极的组织作用。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县域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在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许多农业型县区存在着和礼泉县相似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的现象,这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滞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健全农业产业化的社会服务体系需要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以促进完善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体系,健全科技服务体系网络和农产品供销网络。

第四,从根本上说,农业产业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跨越。由于缺乏工业实力的依托,农业型县区的农业产业化道路更显出艰难,产业化之路能否走的长远就更应注重产业之间的联系互动和协调发展,从一开始就应该搞好整体规划,发挥优势、克服弱点。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其中包含着工业化之意,即要通过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化操作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既要立足农业,重视农业生产,选择好优势产业作为产业化发展的对象,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更要面向现代化,提升农业的工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行业,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农产品加工行业在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县区处于联系工农、消除二元结构关键产业地位。立足农业、发展工业,农产品加工对农业型县区更显得重要,应在规划县域产业发展时做好整体布局,找准工业化发展的突破口。

(作者单位:1.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陕西理工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