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6 16:16: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

篇1

关键词:互联网;市场调研;数据收集

引言: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在企业的创办和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的方式有了全新的变化。

1.互联网环境下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的定义

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是指以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有目的地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所有与市场有关的信息,特别是有关消费者的需求、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等方面的市场信息,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作为营销决策的基础。

互联网环境下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是指基于因特网而系统地进行营销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2.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的内容与目的

2.1 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的内容:市场需求、用户及消费者购买行为特点、营销因素、宏观环境、竞争对手特点。

2.2 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的目的:通过对上述调查内容的整理,分析自身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差异(特定市场的特征。不同地区的销售机会和潜力、探索影响销售的各种因素),分析自身产品与竞争对手的差异(顾客群体特征、产品包装特征、产品售价差异),了解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提供客观的、正确的资料。

3.传统市场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方法

传统的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一方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为如果调研面较小,则不足以全面掌握市场信息,而调研面较大,则时间周期长,调研费用大;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中,被调查者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企业不可能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调查问卷,而针对企业的调查,消费者一般也不予以反应和回复。

4.互联网时代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方法

4.1 与传统调研方法相比,互联网上市场调研的优势:

4.1.1 互动性。这种互动不仅表现在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发表意见和建议,更表现在消费者对尚处于概念阶段产品的参与,这种参与将能够使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而且可以洞察市场的潜在需求。

4.1.2及时性。网络的传输速度快,一方面调研的信息传递到用户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用户向调研者的信息传递速度也加快了,这就保证了市场调研的及时性。

4.1.3便捷性和经济性,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调研者只要在某站点上其调查问卷,且可以轻松对问卷进行及时修改和补充,而被调查者只要有一网终端就可以快速方便地反馈其意见。同时,对于反馈的数据,调查者也可以快速便捷地进行整理和分析,因为反馈的数据可以直接形成数据库。

4.2 与传统调研方法相比,互联网调研的缺点:

4.2.1 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或招致黑客及病毒攻击。

4.2.2企业和消费者对网络调研缺乏认识和了解,对市场调研和网络技术的不理解、不信任将直接影响网络调研的实际运用效果。

4.2.3网络调研技术有待完善、专业人员匮乏。

4.2.4网络普及率影响数据结果。受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等诸多条件限制,各地区及各年龄段网民数量参差不齐,因此造成调研数据的偏差。

4.2.5无限制样本的困扰。由于网络的无限制性,使调研项目极有可能因个别人的多次重复参与导致调研数据的偏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法律法规的完善,以上种种弊端会逐渐弱化,互联网将成为人们进行数据收集和市场调查的主要方法!

4.3以收集调查问卷为例,对比互联网方式与传统方式下信息收集的特点:

由图中对比可知,尽管互联网方式在亲进度、回答率以及对调查现场的控制等方面表现一般,但它在资源节约、科技性辅助手段、记录管理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其他的方式。本例仅就调查问卷单一温度进行对比。事实上,互联网进行数据分析和市场调查可以获得多维立体的信息,而它的积累将使得大量的数据将会在更长远的商业决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互联网环境下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的特点:

5.1 互联网环境下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的五大基本特点:经济性、便捷性、时效性、科技性、时间空间限制小。一方面,科技性对使用者的互联网使用技能有了一个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经济性、便捷性、时效性、时间空间限制小这些明显优势使得互联网工具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中。

5.2 互联网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工具:

5.2.1 利用多种数据收集手段进行市场调查:

(1) Google Adwords 关键词工具

(2) Google Adwords 点击量估算工具

(3) 百度指数

(4) Google 趋势

(5) 论坛、博客、社会化网络

(6) 网站投票调查

5.2.2 利用多种搜索工具进行竞争对手调查:

(1) 搜索排名结果

(2) 对手网站基本情况

(3) 访问对手网站

(4) 竞价排名广告商数量

(5) 竞争对手网站流量情况

5.3 举例说明运用互联网进行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

5.3.1 利用常规互联网搜索统计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

例1: 百度指数“减肥”市场调查:

网址是http://.例如搜索“减肥”,结果:

百度指数显示特定关键词的用户关注度及媒体关注度。用户可以输入不同的关键词,比较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用户可以输入不同的关键词,比较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数字,从而确定哪个关键词市场需求更大。如果有百度指数账号,用户所搜索的关键词数据可以储存,并且可以批量查询。没有百度指数账号的用户,也可以在百度网站上进行简单的查询和调查。

们对互联网工具使用的日益熟练,互联网在市场调研中的优越性将极大提升并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

由于互联网应用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和技术风险,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也有一定的风险性。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下,若要在商业环境中长久生存,必须对互联网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和市场调研的方式方法有清晰的认识,并不断学习、应用、创新,这样才能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知识产权出版社)

参考文献:

[1]新浪企业微博2.0数据中心使用手册 企业微博 2.0产品介绍文档 Copyright,1996-2012 SINA

[2]百度指数查询 http://

[3]百度搜索引擎

[4]谷歌搜索引擎

篇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成为报刊、广播、电视业后新兴的又一大媒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网络新闻语言既保留着传统语言客观准确、简单易懂的特点,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1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传播语言的特点

网络新闻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播者利用互联网这个虚拟工具来或转发相关信息,而受传者则通过互联网接受这一信息的过程。通常有如下基本特征:互联网作为网络新闻的传播媒介,而新闻信息则是传播的具体内容。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语言具有抽象和概括的特性,它代表的是大众在平常生活中交流、工作等的一种抽象形式。在语境方面,与传统新闻相比,网络新闻具有如下特点。1.1网络新闻时效性更强。传统的新闻媒体在制作时需要耗费一定时间,而且有截稿期限,但网络新闻的传播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网络新闻的稿件可以随时随地发送,使新闻处于24小时可报道状态,这在突发事件和具有连续性的事件报道别突出。网络状态下可以随时随地“刷新”已有信息,时效性强,又可以全过程跟踪事件,只要处于网络状态下就能实现全天不间断报道,在时效性上远远优于传统方式。1.2传播者身份模糊化使网络语言具有个性化特点。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新闻传播形式多样,计算机的普及使网络新闻的者既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并且,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播者可以虚拟身份,使新闻语言的使用具有个性化特点。1.3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语言具有超链接特性。网络传播中结构特点是超文本性。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报纸用的是文字和图片,广播用的是声音,电视用的是视频形式,而网络新闻则是文字、图片和视频三者的结合体。这就使网络新闻的传播更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而且,网络环境中的新闻媒体传播采用链接的方法,将人物的活动、事件和相关内容与网络地址链接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新闻报道更完整。同时,为保证报道的完整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地址和时间都要完整,这样使观众更清楚地了解新闻的前因后果,更全面地了解整个事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新闻报道中的“5W”元素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受众更想了解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该事件对自身是否有切实影响。这就导致具有解释性作用的新闻业的兴起——即“新闻事件化、事件故事化和故事人物化”。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超链接性使网络新闻报道更受大众欢迎。

2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语言与传统新闻传播语言的区别

2.1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语言具有更鲜明的特性。在传统报纸发表的新闻中,语言是静态的,而网络新闻文本被设计成多种动态文字,使视觉效果更加突出。为吸引公众注意,提高新闻点击率,网络新闻一般会选择较醒目的题目作为标题,并使用一些较个性化的语言。此外,网络编辑还非常注重页面布局和色彩,使网络新闻更生动、丰富、清晰。2.2网络媒体新闻传播语言更具有前卫性。传统媒体除传播新闻信息外,还承担着政治宣传的作用。所以,其新闻语言政治性术语较多,书面语现象比较普遍。而网络新闻语言则不同,受网络环境的影响,网络新闻语言生动活泼且口语化,在语言用法上更注重新鲜感和随意性,在排版上会经常使用一些缩略的词汇和网络词汇。2.3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与生产发行的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显然已成为当今信息快速沟通的重要平台。该环境下的新闻制作与传播的速度要远远快于传统方式,信息更新速度也十分迅速,具有即时性的特点。2.4网络新闻传统具有海量性的特点。互联网将全球的计算机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容纳全球所有的信息。而传统的新闻传播语言信息量小,数据范围与网络新闻传播相比,范围更狭窄。

3新闻传播语言发展的前景

在多媒体行业互相借鉴和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语言作为新闻中的主体也面临着自身的适应和革新。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未来的网络新闻传播会有如下几方面发展。3.1新闻传播语言更倾向于通俗化和大众化。语言是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在新闻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众是通过新闻语言来了解新闻中的要义。新闻信息要被受众接收,就必须通过新闻传播语言来实现,普通市民是现代大众化和都市化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的主要受众主体,电视、报纸和杂志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因此,在新闻传播语言的使用上越来越少看到朴素、端正和典雅的书卷气息,语言的通俗化和大众化越来越凸显,并以此方式来接近广大受众,使受众更容易接受。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大众主要通过传媒来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动态。大众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新闻看作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娱乐性成为传播媒介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网络新闻中使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3.2网络新闻语言艺术气息更浓。网络新闻传播语言用词讲究新颖,可以给受众带来强大冲击力,这与现代人追求的阅读爱好相符。但过分追求用词的惹眼产生冲击力的同时会削弱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吸引力。用词过火反而会使得读者觉得不真实,与新闻的内容出现脱节现象。因此,在网络新闻语言的用语中既要起到冲击力效果也要避免过犹不及这一现象。3.3新闻媒体所用的语言比较简练。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更喜欢简练易懂的语言,而新闻传播语言担负着传播新闻事实的作用。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事件的真实情况并表达准确,使读者花费较短时间理解整个事件。这样的新闻传播语言在现代的快速生活中受到了读者极大欢迎。

篇3

1 概述

云计算的发展并不局限于PC,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云计算服务已经出现。根据云计算的定义,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是指通过移动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基础设施、平台、软件(或应用)等的一种IT资源(或信息)服务的交付与使用模式。当移动互联网产业与云计算技术结合,移动云计算成为ICT行业炙手可热的新业务发展模式。2009年7月ABI Research一份关于移动云计算的研究报告提到,云计算不久将成为移动世界中的一股爆破力量,并最终成为移动应用的主导运行方式。由于拥有开放的技术接口、分布式的计算理念、超强而又灵活的处理能力,云计算正在被人们所接受。经过了一年多的市场培育期,人们将注意力逐渐从对云计算技术特点和业务模式的分析转向对其业务所提供的可用性与响应速度的关注上来。借助于移动云计算,Google的手机导航系统、手机语音搜索系统以及Android平台上各种服务的表现已经让人赞叹不已。2011年3月,美国苹果公司的市值和利润都超越了微软,其被世界上公认为最有创意的最有价值的IT公司,这也证明了移动云计算的重要性。

2009年中国各大运营商获得3G牌照,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我国3G网络投入了过万亿,其成功应该且必须借鉴于类同苹果AppStore方式的移动云计算。利用移动云计算的各种移动互联网服务正逐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而人们对移动互联网各类服务的大量使用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着“移动云计算”市场与技术的发展。

正如任何新技术或新业务模式的发展一样,云计算在创造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云计算的发展使移动互联网网络资源、业务资源、用户资源在应用模式上发生重大变化。多租户、资源共享、数据存储的非本地化、承载业务类型的多元化以及网络带宽的快速增长,不仅要求进一步强化应对传统的安全问题,同时也要求应对移动互联网应用引入的新安全问题。因此,在云计算快速推进、广泛普及的同时,有必要重点对移动环境下的云安全技术进行研究,在云计算中采取更强大的安全措施;否则,云中的特性以及云提供的服务不仅无法控制,还将对国家、企业、用户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

2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云计算安全问题

2.1云安全的含义

云安全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

(1)云计算技术在安全领域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在安全领域的具体应用,属于云计算应用的一个分支,即通过采用云计算技术来提升安全系统的服务效能,比如基于云计算的防病毒技术、挂马检测技术等。

(2)安全技术在云环境下的应用

利用常规安全技术,解决云环境下的安全问题,提升云计算自身的安全性,保障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隐私的安全性等,这是云计算技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传统安全厂商多立足于第一层面,利用云计算技术解决常规安全问题;云厂商多位于第二层面,构建云平台的安全保障体系。

2.2云计算技术面临的安全问题

从总体来说,云计算技术主要面临如下安全问题:

(1)虚拟化安全问题

利用虚拟化带来的经济上的可扩展特性,有利于加强在基础设施、平台、软件层面提供多租户云服务的能力,然而虚拟化技术也会带来如下安全问题;

如果主机受到破坏,那么主要的主机所管理的客户端服务器有可能被攻克;

如果虚拟网络受到破坏,那么客户端也会受到损害;

需要保障客户端共享和主机共享的安全,因为这些共享有可能被不法之徒利用其漏洞加以攻击;

如果主机有问题,那么所有的虚拟机都会产生问题。

(2)数据集中后安全问题

用户的数据存储、处理、网络传输等都与云计算系统有关。如果发生关键或私隐的信息丢失和窃取,对用户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如何保证云服务提供商内部的安全管理和访问控制机制符合客户的安全需求?如何实施有效的安全审计,对数据操作进行安全监控?如何避免云计算环境中多用户共存带来的潜在风险……都已成为云计算环境下所面临的安全挑战。

(3)云平台可用性问题

用户的数据和业务应用处于云计算系统中,其业务流程将依赖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服务,这对服务商的云平台服务连续性、SLA和IT流程、安全策略、事件处理和分析等提出了挑战。另外当发生系统故障时,如何保证用户数据的快速恢复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4)云平台遭受攻击的问题

云平台由于其用户、信息资源的高度集中,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拒绝服务攻击造成的后果和破坏性将会明显超过对传统的企业网应用环境的影响。

(5)法律风险

云计算应用地域性弱、信息流动性大,信息服务或用户数据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国家,因而在政府信息安全监管等方面可能存在法律差异与纠纷;同时由于虚拟化等技术引起的用户间物理界限模糊,可能导致的司法取证问题也不容忽视。

2.3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环境下的安全问题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云计算安全涉及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整个架构的安全,移动互联网毕竟是在固定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的,安全问题两者必然存在着相似性,但在每个环节上却又有所区别。这些区别具体体现在其终端、网络、业务和应用几个环节,既包括上面分析的云计算安全问题,如租户的接入控制、认证、虚拟化安全、数据隔离、业务隔离、云服务滥用等,也包括移动终端使用云服务时的安全问题。

(1)终端安全

作为移动互联网“无所不在”的服务、个人信息和业务创新的载体,终端是移动互联网区别于固定互联网的最重要环节,其安全问题贯穿并影响了移动互联网安全的各个环节。由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软、硬件技术存在的局限,从总体来说安全性比固定互联网终端好。但是在移动云计算环境下,终端也有其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即浏览器已经普遍成为云服务应用的客户端,目前互联网浏览器毫无例外地存在软件漏洞,这些软件漏洞加大了终端用户被攻击的风险,从而影响云计算应用的安全。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Always-on的特性会招致更多的窃听和监视问题;其“个性化”容易引发涉及隐私等的恶意代码攻击;同时,较PC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在使用云服务时缺乏安全意识,病毒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如短信、彩信、蓝牙等。

(2)网络安全

移动互联网建立在固定互联网基础之上,其网络节点和相应的协议由于引入了“移动性”需求进行扩展。移动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多种多样,因此网络安全也 将呈现不同的特点。相比较固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网络结构封闭,便于管理和控制。网络安全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网络结构、协议及其网络标识几个方面。互联网主张开放、平等,网络中没有控制点,而移动通信网多主张封闭性更强的“围墙花园”模型和有差别的服务。网络中可以部署关键控制点,便于实现可管、可控;移动互联网的网络标识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除了可以像固定互联网一样使用IP地址作为位置和身份标识,在移动互联网中也可以采用SIM卡信息作为用户标识,精确定位终端及位置。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移动互联网的溯源性要优于固定互联网。但在移动网络环境下使用云服务时,对于传输中数据的最大威胁是不采用加密算法。通过移动网络传输数据,采用的传输协议也要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应用和云平台安全

对固定互联网的业务复制是目前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的特点,而融合“移动”特征的业务创新则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的方向。因此,其业务系统环节会更多,应用涉及到的用户及服务器的信息也会更多。由于云计算技术中的数据是存储在云中,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了较大的数据存储空间;另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存取机制,方便不同用户之间进行数据分享。但是,服务关闭的事件近年来在云服务提供商中时有发生,包括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大企业也不例外。因此,对一个移动云服务提供商服务的过分依赖会导致服务发生故障时受到致命的打击,因为用户将自己的数据全部托付给移动云服务提供商,同时又没有选择价格昂贵的备份和容灾服务,一旦发生事故,将导致一些关键数据不能恢复。

(4)信息和内容安全

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中,不同客户的需求是不同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虽然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但是往往会造成服务负载过大。移动云服务使各个服务之间的资源得到共享,有效地降低了服务成本,但同时也造成了更多信息内容的暴露,涉及大量的私密信息和位置信息。因此,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攻击和信息发掘,包括拒绝服务攻击及其对于特定群组的敏感信息搜集等。

3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云计算安全建议

本文针对上述安全问题,借鉴互联网和云计算安全保障措施,根据移动互联网的特点,从如下几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云计算安全提出建议:

(1)加强对于云终端的控制,发现漏洞,弥补漏洞;较固定终端而言,移动终端对用户的重要性越发明显,已经如身份证一样不可或缺,而且用户使用云业务,大量的信息存储云端,因此必须加强云端的安全性。

(2)加强移动网络接入和传输的安全性。避免身份假冒、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篡改、遭受拒绝服务攻击等。对用户隐藏网络拓扑,使得用户无法对网络节点发起攻击。

(3)加强移动云服务业务系统之间访问控制,制定统一的安全策略管理,防止业务流程被非法修改、业务被非法控制、业务流程被中断等。

(4)加强移动互联网云应用的统一认证技术研究,可以避免用户在登录多个业务系统时用户信息泄露。

(5)对于负载变化较大的应用,采用智能负载均衡技术弹性地为用户提供资源,有效地利用多个应用之间周期的变化,智能均衡应用负载,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保证每个应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运营商加强对移动互联网运营的优化,包括对不良内容过滤、网络流量清洗、在关键节点部署DPI/DFI的策略。

篇4

基于互联网环境,借助移动通信的参与,实现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综合双方特性,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迅速得到社会认可,用户群体规模逐渐上升。移动互联网在运营与发展的过程中,仍旧需要面临诸多问题,必须借助接入网络技术,深入利用研究,一方面提高移动互联网的性能,另一方面稳定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简述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融合产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访问互联网的共享文件,完全具备互联网的特点,升级网络,体现移动互联网的成熟状态。

移动互联网深入到多项领域内,例如:资讯、沟通、娱乐,特别是在手机和WAP手机业务方面,实现PC与手机的联通,利用手机完成PC业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移动电子商务,通过移动的终端设备,完成商务业务,移动电子商务的实现,需要快速的移动互联网,促使用户时刻享受移动商务的方便、快速。

移动互联网的优势非常明显,携带性高、应用方便、最主要的是加密性和隐私性较强[1]。例如:移动设备具备数据认证特点,维护内部信息安全,及时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也能保障数据隐蔽,杜绝恶意共享,用户在移动设备上选择科学的储存方式,属于私人路径,避免其他用户访问、读取私人信息,提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空间。

二、接入网络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

接入网络技术时刻支持移动互联网的运营,成为基础技术,打破传统网络的限制,提高移动互联网的速度和应用规模,分析接入网络技术,如下:

(1)Wlan。Wlan称为无线局域网,频率取值波段为3-5GHz,实现无线上网环境。Wlan是移动互联网的代表产物,用户群体非常多。Wlan建立在射频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架构模式,实现局域功能,取缔传统有线上网,Wlan利用有线环境,控制访问节点,利用无线设备,如:HUB(多端口转发器)、网卡等,构建无线环境,促使无线覆盖局域,便于用户使用。Wlan在局域的空间内,方便多个用户上网,分担同一信号,越来越多的用户认识到Wlan的便捷、快速,充分利用Wlan。(2)无线城域网。无线城域网,以整体城市为研究对象,完善移动互联网的接入问题,城域网利用微波环境无线接入后,实现城区数据的统一服务[2]。城域网的实现利用IEEE 802.16接入技术,构建微波接入框架,覆盖范围相对比较大,传输速率要高于3G系统。城域网的构建,引用Qos机制,不仅实现移动接入,还可继续满足宽带接入,虽然城域网的运行良好,但是接入网络技术始终无法实现快速的无缝切换。城域网在远程、交通中的应用明显,目前城域网应用到媒体通信方面,保障通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3)OFDMA技术。OFDMA属于4G制式的支持技术,以此为基础,构建TD-LTE和FDD-LTE。TD-LTE实现4G通信的编码、解码,确保信令、空口的结构稳定,统一4G技术的运行标准,例如:中国移动加强对TD-LTE的应用,渗入多项移动领域,形成试验网,促使移动用户充分体验。FDD-LTE要领先于TD-LTE,主要是其具备高端标准特性,满足多项终端设备对4G技术的需要。两者均以OFDMA为技术基础,综合利用3GPP组织,支持4G移动互联网的使用。(4)Wpan。Wpan属于特殊接入网络技术,对服务对象具有明显的选择特性,用于特定的网络群体,Wpan的覆盖范围非常小,基本在10米区域以内,例如:蓝牙传输,用于近距离文件传输,构建小型传输空间,固定移动设备[3]。近几年,Wpan的应用规模逐渐被Wlan取代,或者两者呈现兼容发展,共同完成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请求。(5)卫星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将卫星作为网络中继站,连接地球上的基站。卫星通信技术通过VSAT完成网络接入,实现两点之间的电波传送,体现接入技术的集成特性。卫星接入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在IP支撑下,完成数据连接,将网络业务转化为移动服务。

三、结束语

在接入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移动互联网得到迅速发展,体现高速率和高效率的优势,确保用户在享受互联网的同时,感受移动通信的特性,推进移动互联网发挥主要特点,满足用户的各项需求,快速优化用户的上网环境,打破地域、时间的限制,提升移动互联网的运行水平,做好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工作,保障移动互联网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篇5

互联网思维提出以来,就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实质上就是将教学环境拟化成为一个“随时可以互动、随时可以联接的网络整体”。互联网思维的提出是对互联网时代本质的有效应答[1]。而互联网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一直是教育者普遍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出较为详细的解析。

一、借助互动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

互动是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的源泉,在具有互动性特点的教学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此时教师不是为了完成某一指标而教学,所有的教学活动均是紧扣育人这一教学目标而开展的。互动教学使“教”与“学”有效的衔接在一起,体现了双向性的特征。另外在互联网思维的导线下,环境设计艺术课堂上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多样化的,最大限度的强化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互联网思维的互动并非复杂化,在环境艺术教学进程中,只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往返性、高效流即可[2]。而上述交流环节的落实是建立在民主型师生关系被建设基础上的,此时在教学课堂上,教师以朋友的角色,合理的应用互联网思维与学生共同探讨基础知识,把握重难点题型的解题思路。例如在《素描》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将现代美术作品中备受艺术者推崇的迹象静物设计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从视觉上对静物素描的常规以及空间线条变化形式有一个基础性的了解与认识,此外在本节教学课堂上,教师为了将互联网思维充分的体现在教学进程中,还将多样化涵盖现代设计风格与韵味的景物图在多媒体课件上呈现出来,强化学生参与素描设计教学活动的兴趣,同时协助他们丰实设计素描的功底。其实教师可以在多个方面去应用互联网思维,例如借助微信群去布置作业,这是对传统教学中“语言式”、“文字式”等知识传授形式的取缔。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教育者也应该积极的探究互联网时代中学生的语言特色,使其演变成知识点的包装纸,这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模式,在调动学生主动性方面也体现出巨大的实效性,从而强化了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深度,构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借助联接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

互联网思维重视的不只是事物的外部形态,更多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即所谓的“联接”,这是工业思维与互联网思维之间最大的区别。互联网思维若想将自身的实效性充分的体现出来,教师务必要处理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延伸的方向,以及拓展的范围,此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看重的不只是当前的市场需求,更多的是希望设计出的作品符合客户的远期需要。此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的培养学生对与空间布置、装饰格调以及装饰材质运行趋势的准确性洞察能力,他们不仅仅应该具备处理好与客户之间关系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强化与建筑师、装饰材质、制造以及销售商、不同行业设计者建立合作关系的能力。从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教育者,应该不辞辛劳的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对市场需求有一个实时的掌握,及时的借鉴并学习互联网时代中各类艺术产品的设计格调,在此基础上开设实践课程,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有效的在时间与频度上设置联接。切忌将实践教学课程统一的安排在学期期末某一时间段内。教师应该参照学生的爱好特点,使实践教学体现了多批次性、多频率性的特色,此时教师应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出“实践—理论知识—再实践”的联接式周期性循环的教学模式,此时教师在网络平台的协助下,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程度、对设计技能掌握程度有一个全面性的了解,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经济市场的联接性更具紧密的特点,从而实现优化教学质量的目标,在互联网思维渗透的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中,企业在频繁性的实践审核中招揽到更多的优质人才。

三、借助“网络”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

任何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教学评价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应该对学生采取综合性评价方式,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知识点归纳的过程,更是教师对教学工作自我点评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综合评价的过程中运用互联网思维,可以达到将虚拟世界与现实场景有机整合的目标。例如专业教学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自己学习设计的、或者是构想的作品放置在教学互联网教学平台上,让其他小组或者是其他班级任课教师对其做出科学的点评。具体是指观赏者对画面形象、形式、线条、色彩等视觉语素进行欣赏,继而对创作者绘画技能以及题材技法掌握的程度进行判断。在互联网思维导入的评价环节中,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能够收获到多方面的,客观性的建议,总结相关经验,激励性的评价将会成为学生不断进取、再接再厉的动力源泉。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畅所欲言。而对于那些性格缄默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表达,此时教师可以为其开辟一条网络信息传输渠道,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拥有阐述个性化设计理念的机会,此时教师在学生的建议建立中改善教学流程的思路,从而实现优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效果的目标,此外在这种间接式与直接式的交流中,更能构造一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四、结束语

总结全文论述的内容,可以发现互联网思维在环境艺术教学中广泛的被应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了实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设计人才的目标,教师务必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将互联网思维切实的导入教学体系中,使学生感知互联网对现代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程度,从而积极锻炼自身对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能力,享受其为自身带来的便捷性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张弦 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篇6

一、外语人文环境建设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一所学校的本质特征,精神风貌,行为文体,人文环境的集中反映,具有鲜明的学术性,开放性,辐射性和兼容性。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传播外来文化的来源渠道之一,理应在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建和繁荣具有高品位,高格调,蓬勃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教育环境的整体优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校作为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广泛性和融合性,外语人文环境建设对应的外来文化在多样性的文化形态中扮演着丰富补充,兼容并蓄的作用。

首先,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有利于营造和谐美好的人文氛围。人文氛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文环境不仅是指校容,校貌,还包括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外语环境氛围的营造,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培养外语思维模式,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最大优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巨大贡献。

其次,外语人文环境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长期以来,大学教育过于重视专业能力学习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来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缺乏人文修养等负面影响。同时,在外语教育被定位为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内的人文素质培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意识并反思外语教学工具化的弊端,并呼吁在外语环境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的大学时光被良好的外语人文环境所浸润。外语人文环境的建设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丰富多彩的外语活动,风趣幽默的外语文化氛围,为现代大学生营造了良好氛围,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自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再次,外语人文环境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是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对学生的补充性发展,这恰恰迎合了教育部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且外语人文素质的培养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了大学生的心灵,塑造了大学生的良好性格,使每个同学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张扬,达到学校提出的人人成功,各个发展的目标。

二、互联网平台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的特点

互联网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70年代作为一种国际通讯的形式以来,已得到了全球广泛的应用,使用人数已达到数千亿,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美国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口即二亿多的人在使用互联网。由于互联网能真正突破地球上时间,空间,地域,边界和媒体的界限,使得各种信息能够以文字,图片,动画乃至声音,影像等各种形式,全天候地在全球各地之间迅速,海量,互动式的交流。互联网平台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库,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上不可缺少的伙伴。其中,互联网平台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的特点包括:

第一,信息范围广。万维网(World Wide Web)是互联网资源最广,信息最丰富的平台。在这个无限的信息资源中,人们可以查找到几乎所有题材的资料,无所不有。互联网信息资源90%以上都是各种外文信息(英语占83.3%),因此能用作外语学习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外,互联网平台上还有大量的文学和文化素材、新闻报刊和杂志、教学论文、英语教学杂志、教案、教参、自学辅导材料、教师进修站、学位课程选修点以及在线学习、远程教育,在线名师讲堂等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方了学习的广大平台。而互联网是一个无纸化的媒体,没有纸质教材的容量限制,进入互联网彷佛进入到一个资源丰富的图书馆。这不仅为外语学习者提供所需的资料,更为外语人文氛围的营造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第二,信息传播及时性。互联网上的信息传输速度非常快,更新非常及时,网上的资源如此之多离不开不断增加和实时更新的信息。人们通过带电子论坛、新闻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各种话题的讨论与交际,获得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信息,通过电子邮件,人们可以及时地收发信息。互联网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地球成为一个“地球村”,这与传统的书报相比,互联网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及时”。传统上的书报要经过印刷,发行等渠道,最快也要半天才能呈现在读者眼前,但若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那么人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他国最新信息,学习最新知识,提高个人外语人文素养,从而在经济建设中,提高整个国家综合竞争力。

第三,信息资源专门化。由于网络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查找方便,网上资源非常规划整齐,外语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特定的需要寻求特定信息。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可以将关键字输入到搜索引擎,就可以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再将找到的资料复制粘贴、重新编排成相应的材料,就可以使用个性化的教材进行教学了。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到自身弱点,在互联网上找相关资料查缺补差,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师生都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有助于外语人文环境的营造。

第四,省钱省时,浏览方便。众所周知,大部分的网络资源可供全球共享,而且绝大多数可免费索取,虽然有一些网络资源需要付费,但是传统的报刊相比还是非常便宜的。由于外语资源的有限性,原著图书资源少,且昂价格贵,为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知识造成巨大经济压力。但是,互联网资源弥补了这一缺陷,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有网上图书馆、万方数据库、CNKI、中外数据网为广大外语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良好平台。另外,互联网页面布局精巧,设计精密,为浏览提供了方便。

三、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互联网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人们越来月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在外语人环境建设方面更是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那么,基于互联网平台信息范围广,信息传播及时性,信息资源专门化,省钱省时、浏览方便的特点,笔者认为互联网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图书出版业的电子音像制品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已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纸质平面教材到以多媒体网络为依托的立体式教材方向发展,纸质教材配备了教学光盘和网络版教材。另外,互联网平台上还有相应的各种教材解析视频,名家解疑答惑,教材课件等。例如,《大学英语》教材不仅有电子光盘,而且互联网上还有教材解析,重点难点分析,名师授课视频,教材参考答案等。

2.数字化教育

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外语人文环境提供了更大的国际合作空间。网络课程,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教学模式等的开发与完善推动了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和教学改革发展。例如,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资源不仅有中文数字资源、免费数字资源、特色数字资源、外文数字资源、试用数字资源、而且还有安徽高校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煤炭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EDS学术资源发现系统等。

3.互联网的知识管理平台

互联网技术不仅仅提供了计算机之间的联网,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手段,因而是极佳的知识管理依托平台。近年来,在电子邮件,电子论坛、搜索引擎等传统互联网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更强交互及协作特点的新技术,对于离散知识的结构化,隐形知识的显性化,知识交互增强等,起到了更为有效的推动作用。例如,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个体隐形知识的显性化模式。博客,微博作为新型的开放式叙事平台,是记录个人经历,思想感悟,行为反思的有效载体,并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如在“新思考”网站中设立的教育博客,教师教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实践反思等内容上传发表,博得了很高的点击率和跟帖,因而已成为隐形知识显性化与共享的重要途径。而高校可以自主创建博客,微博平台为大学生定期推送西方经典美文,西方古代史,学习外语的方法,最新科技成果,西方餐桌礼仪等知识。

四,总结

互联网资源作为信息和高科技时代的产物,为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言音像素材。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一些功能更加强大,内容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将不断出现在互联网上,学生应该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的外语知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服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坚林.关于“中心”的辨析---兼谈“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中心论”[J].外语电化教学,2005,(5).

[2]莫锦国.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开发的原则及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5,(2).

[3]韩金龙.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搞好英语教学与科研[J].外语电化教学,2002,(8):22-25.

[4]王守仁等.网络技术与外语专业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2,(12):8-11.

篇7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并反馈信息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模式,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从网络上获取学习内容,并在网络教育平台上依照自己的步伐进行学习,满足自身的个性化学习需要,通过网络教育课堂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积累及综合能力。网络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使得互联网课程应运而生,而高质量的互联网课程是网络教育得以长足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互联网课程还是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增强现代大学教育教学效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辅助工具。

1关于互联网课程

互联网课程是通过互联网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目标体系及其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的总和,顾名思义,互联网课程需要依托互联网进行传递、处理与交流,且其表现出来的教学材料具有特定教学功能结构及教学内容结构,为学习者提供教育信息资源的相关问题。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课程的新型课程表现形态以及新的教学内容载体,互联网课程特有的教学功能及教学策略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在探讨互联网课程的概念时,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互联网课件、互联网学习资源、互联网教学平台这些概念,而应认清互联网课程主要由教学内容系统、虚拟试验系统、学习导航系统、学习工具系统、教学环境系统、教学评价系统等内容构成,而互联网课程的学习过程具有共享性、交互性、自主性、协作性、开放性等特征,在这些特征中,最为主要的特征是其共享性与交互性,其余的特征均是这两种特征的衍生,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是体现其共享性的有力支撑,其交互性则需要实现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及人机交互。学习者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托互联网资源共享、交互学习等特征,自主开展学习活动,从而达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目的,互联网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能够给学生以较为丰富的外部刺激,而其协作性、自主性、交互性、共享性的学习过程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互联网课程对大学教育的辅助作用

2.1互联网课程丰富了大学教育的资源环境

传统教学课程中,学生通过课堂环境中教师所提供文字信息、图片材料、模型、影像信息,或是通过自行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来获取学习资源,具有一定的时间局限性及空间局限性,因而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也极为有限。互联网是传输信息的媒介与载体,其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使其汇聚了丰富的各项资源,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大学教育运用互联网课程辅助教学,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进行有效融合,有效整合各项学习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大学教育的资源环境,在互联网的课程资源库中收纳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视频、音频、动画、教学图片及相关试题等,使学生得以冲破时间与空间方面的局限性,拓展学习的内容,满足自身学习的需要。

2.2互联网课程提升了大学教育的教学效果

将互联网课程具体应用与教学当中,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络教学,这种利用互联网作为教学传输系统,利用互联网的特性与资源创造出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学习环境,拥有者其他形式的教育及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互联网课程共享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特点能实现学习资源的获取与信息的共享,而其交互性、协作性的特点则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重交互、协作交流提供了较好交互平台,有利于相互学习和解决问题,其自主性的特点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开展,教师再从旁适时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互联网课程有效提升了大学教育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大学人才。大学教育应加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从而营造出一种支持多种教与学活动的全新信息化教学环境,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真正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在继承传统教学及理论基础的精华这一基础上,将互联网课程作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客观地研究并分析互联网课程及网络教学,取其所长,与传统教学进行优势互补,实现二者的优质整合,不断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及效果。

3互联网课程辅助大学教育存在的不足

互联网课程在大学教育中发挥出了较大的辅助作用,在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瓶颈。许多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养成了依赖教师课堂授课、教师督促学习的习惯,等、靠、要的思想意识严重,自学能力不是很强,在自主性及开放性的互联网课程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有部分学生会产生排斥心理。加之有的大学教师在心理层面上没有彻底摆脱自身作为教学主导的身份,往往不自觉地以知识主宰者的视角为学生劳心劳力,甚至产生代办的想法,不利于学生自主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互联网课程这个庞大的信息库中,拥有大量的信息与极快的信息流速,一旦学生在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及利用信息的能力稍显不足,便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在浩瀚的信息环境中迷失目标,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互联网课程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依靠互联网、面对着计算机进行人机交互学习,缺乏师生间及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互动与必要的人文关怀,容易产生人际距离疏远、人际关系冷漠等方面的问题,增加了学生的忧郁感和孤独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总之,利用互联网课程辅助大学教育,需要在遵循素质教育理念统摄的基础上,取其所长,进行多方面的优势互补,正视不足,不断改进,切实促进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篇8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3-0093-05

与生态在对待科技问题上都主张科技要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但人自身不能在此过程中被科技束缚。而推动“互联网+”行动在生态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促使互联网不再是作为最初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科学技术,而是可以真正融入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像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众多伟大科学技术一样,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为改进生态治理思路,增强生态治理能力提供新的思路和创见。

一、生态科技观“人类尺度”的思想核心

即使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今时代,马克思有关科技的思想对解决现实问题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即以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为中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 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2]马克思的这种“人文科技”思想把人类社会所存在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巧妙融合,在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之下,科技不再仅仅是被当作一种脱离人的单纯工具,互联网时代下的生态治理就不是单纯地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生态治理的模式,而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这个层面上说,用马克思的科技观点分析当下互联网技术仍然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对未来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所产生的重大推动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生态学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法,对当代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尖锐批判,尤其是在对技术非理性使用的批判尤为深刻,提出了许多合理利用科技的主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文科技”思想。

1.反对科技“控制自然”导致生态问题。生态学者既反对单纯依靠科技的进步就能够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观点,也反对认为科技进步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根源的观点,他们认为技术的运用并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生态危机发生之初,一些思想家把生态环境问题归结为科学技术本身,生态代表人物威廉・莱斯就激烈批评了把科技和控制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科技履行控制自然的功能仅仅是表面现象,真正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人类自身的思想观念和由此采取的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安排。[3]科学技术不能再被视为控制自然的工具,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说,人类面临的最迫切的挑战不是征服外部自然,而是可以发展一种理智地使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以及培养和保护这种能力的社会制度环境。[4]所以并不是不需要科学技术,而是必须改变人类利用科技的方式,本质上仍然要从人自身找到生态问题的原因。

2.主张科技的“生态化”需要发挥科技的多重价值。生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科技应该建立在对人的自利和自然应有的价值权利的尊重之上。即使是持“科技并非中性”观点的安德瑞・高兹也认为,科技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他高度评价了当时还处在发展萌芽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化和机器人技术,认为这是以尽可能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的经济需求为主要特征。[5]高兹所主张的“经济理性”和生态观念的普及,这也正是可以通过当今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的发展来实现的。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人们只看到并运用了科技的经济价值,忽略了科技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这就会导致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多重价值,让经济价值的实现以科技的“生态化”为前提,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努力实现科技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之间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的科技发展中,这种多重价值也最终表现为人与自然都可以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3.认为科技必须遵循“人类尺度”,核心是实现“人的解放”。生态学者侧重于从生态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詹姆斯・奥康纳就认为高度集中化的大型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应该向科技发展的“分散化”与“民主化”转型,使生产过程也可以分散化、民主化。本・阿格尔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经济组织形式的批判,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稳态经济”模式,这种“稳态经济”并不是让大部分人回到过去那种以穷l僻壤为特征的艰苦生活环境中,而是要把现代技术分散地运用于环境之中。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则直接阐明技术在“某种特定生产和积累方式”中是无法为我们独自解决生态问题的,必须要结合“人民和社会”的需求。[6]这些思想都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人文科技”思想的延伸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实质任务就是必须遵循“人类尺度”,使用具有“人性的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让每个个体参与其中,核心就是要实现人自身的解放。在此之后的戴维・佩珀也强调了实施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区别于以前的名义上是把人而实际上是把技术至于中心位置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强调人自身精神的重要性,但这种重要性依赖于与其他自然物的非物质性的交往。这实际上与马克思所说的人道主义同义,即人与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高度统一。

二、互联网科技在生态科技观视角下的重新考量

从及生态马克思对待科技问题的观点来看,以生态与人文视角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带来生态文明的巨大进步。而将当下推动“互联网+”行动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置于生态治理之中进行重新考量,对于实现生态治理真正的“善治”就有了新一层的内容和意义。

1.互联网自身具有“人性的技术”特点。互联网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类似,虽然在基础设备制造和上游能源利用环节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然而在自身环节并不产生环境问题,属于生态学者描述的可以使用的具有“人性的技术”, 或者是一种“软技术”。首先,互联网具备“分散化”“碎片化”的特征。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接入网络,使在生态治理方面的信息交流极为通常,每个地方、每个个人的诉求也能得到充分表达。其次,互联网渗透多领域的特点使科技的多重价值得到深刻体现。互联网发挥的作用从最初的经济领域渗透到生态环境领域,从改造制造业到环保产业趋向柔性化和智能化,互联网发展到大数据阶段对不同国家、地方环境数据的监控与整合,又可以减少生态治理的成本,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使互联网在生态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最后,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最为重要特点就是“大众化”和“去中心化”,这同样符合生态要求科技“民主化”“非官僚化”的特征。所谓“去中心化”并不是中心与实质的丧失,而是多核心多实质的“共治”。互联网技术在一开始的发展仅仅是“小众拥有”,是社会精英们娱乐的工具,还谈不上网民共享,更不可能有什么“共治”。但当互联网发展到成熟阶段,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共享共治”自然也有了必要性,在生态治理方面也不例外。在未来,互联网的共享共治精神也会逐渐趋向理性,对改善生态治理将发挥重要作用。

2.对互联网的认识过程体现“人类尺度”与“人的解放”。马克思论述人类自身发展需要经历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三个阶段,而人类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很多科技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从“他人依赖”到“工具依赖”到“人的解放”三个层次,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对互联网的认识也大致需要经历这三个阶段,即在一开始的“原始阶段”,人们利用互联网仅H是把其作为传递生态治理信息最基本的工具,实际上还是处在互联网最初的应用阶段。而在其后发展到较高一层次后,人们开始把互联网当作自己达成生态治理目的某种“渠道”和“基础设施”,[7]这时互联网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治理工具,正是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审视利用科技所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比如片面强调科技的作用而导致缺乏人文关怀、过分强调工具的治理作用从而忽略了人自身的主动性等问题。只有当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就达到了第三个层次,即互联网下的“人的解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不再只是人类单纯利用进行治理的工具、渠道和基础设施,它已经不是处于某一层次的发展之中,而是整个层次的包含之中。此时人们已经习惯社会治理活动中网络工具的存在,互联网科技也真正内化到了人们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之中,即互联网下的“人的解放”。人们在利用科技中寻找到了人的本质,而科技是实实在在地已经融入到整个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也真正内化到了人们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之中。

3.互联网的发展与生态科技观紧密结合。在以及生态看来,科学技术就是人借之将自己的需求和目的转移至劳动对象的力量和手段,是人类意志的产物,并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仍然是由于人类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技术,是人自身局限性的反映,生态问题不是单纯的“自然”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无疑是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8]阐发生态科技思想中的生态维度是很有价值的,利用科技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性选择。也只有真正把互联网的发展融合到生态治理之中,实现在国家治理能力在生态层面上的改善,才能使人摆脱“科技异化”,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所以,我们重视科学技术在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互联网科技也不例外,最终都是把着眼点放在了人类社会的未来――生态文明的建设上去。不单单是把互联网技术作为参与生态治理与实现生态文明的工具,而是让互联网真正融入到生态治理本身之中,让科技也成为生态文明的一部分,也就是人们未来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使生态治理也能“互联互通”,实现生态治理的专业化与大众化融合,达到“共享共治”,即每个人都是生态治理的主体,这也就达到了马克思所描述的人类发展三个阶段的最高一层。

三、互联网科技在生态治理中的路径转变

现阶段互联网已经广泛进入了世界以及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截止2015年,全球网民已达30亿,人类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而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9]中国拥有着全球最大规模的网民群体,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互联网科技运用到环境治理已经有了雄厚的群体基础。互联网虽然不是中国的原创发明,但就如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能够造就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辉煌一样,中国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创新生态治理模式,为世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当前,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代表着信息技术最新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增强生态治理能力的现实需求,也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生态的科学技术观念融入到互联网的发展,使互联网科技不仅可以发挥提高相关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功能,同时也开始在社会各个层面发挥维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率的作用,这正是我国完善和发展生态治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中国当前正在大力推动的“互联网+”行动,在生态环境领域内就是要“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10]整个生态治理动态过程中的“互联互通”以及每个社会成员参与此过程中的“共享共治”,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的“人的解放”。

1.纳态治理区域个体决策到“互联互通”。互联网表现出来的科技形态几乎是无形的,但它对整个人类的影响却是有形的。人类惊人的创造力再次通过发明互联网以及越来越廉价的接入设备为解决包括生态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方案。如同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样,互联网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简单地让其成员知道自己的某些努力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无用的,而且这种努力不是靠强制、义务、物质激励或社会契约联系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依靠共同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人们知道有些任务和成就只能通过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来完成。[11]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如同互联网一样,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并且也随着接入互联网地区和人数的爆炸式增长,互联网科技在国家生态治理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无视地域、没有边界的特点使得每个不同地方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反映环境问题,整个“地球村”中的“一个村落”中的“一个人”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就会波及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真正实现了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在自然地理领域,而且还可以在人类社会领域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必然倒逼地方政府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政策改革,同时也要求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世界不同国家政府之间的生态治理统筹协调,生态环境问题就有了更加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对生态治理的相关决策不会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区域性行动,同时,人们在网络上也自发形成了环保型组织共同监督不同地区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实现生态治理的“互联互通”。

2.从生态治理政府组织主导到“共享共治”。互联网科技虽然使社会更加多样化,但社会成员因为使用互联网仍然要共同遵守规则,仍然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政府转型与 “共享共治”成为可能。[12]在未来,永不下线的互联网将对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大多数社会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人们自身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潜力将得到极大的挖掘和发展,以自身智慧汇聚集体智慧,将用于任何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13]个人自发的努力也可以汇聚成庞大的体系,最后形成“受启发的个人结成的集体网络”和“智慧型的共同体”,这就为“共享共治”提供了基础。这种“共治共享”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动机与形式上。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极大拓宽了人的交往空间,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互联网中哪怕只是取得的些许成就,也会让人很有“获得感”。此时,经济利益的满足已经不再是人们首要或者唯一的行动目的,人人都可以参与生态治理的热情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生态治理的主体也不再只是以传统的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组织,互联网使每个公民和自发形成的环保群体可以表达意愿,创新了进行环保活动的平台,大大降低了形成环保组织的门槛和开展保护环境活动的宣传成本,同时一些互联网最新的创新成果――“互联网众筹”模式与“环保”相结合,其开放性与去中心化的特点,使环境保护运动更加透明和高效,给了生态治理以新的生命,从而实现了人们在互联网条件下环境治理的“共享共治”。

3.从生态治理的科学技术依赖到“人的解放”。生态污染、传统意义上“美”的丧失,这些从来都不是科技与生俱来的问题,科技同样可以给人带来更加奇妙的东西,这需要我们用新的文化重新塑造技术。技术本身不会创造需要,但我们可以强化与我们真正想要的所对应的目标,从而决定我们真正想要到达何处。[14]在当今时代,由于人们的这种科技式生存方式,各种问题无论缘由如何,其改善和解决都不可能再离开科技的影响。但也绝非简单地依赖科技,互联网科技也不再仅仅是人类进入网络领域的工具,而是相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各个系统造成的整体性效果和价值取向。[15]无论在哪个系统中,其价值取向的根本是指向“人的解放”,这是未来利用互联网改造生态治理体系所应采取的最根本路径。

互联网创造的和而不同的局面可以让每个社会成员的意志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发挥,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生态治理三者良性互动。这种生态科技文明可以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使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中心”,不再被互联网科技本身所束缚,而是能够掌握其中,充分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互联网也将真正融入人的思想文化之中,成为马克思所论述的“人文科技”那样,与科学的人道主义统一于生态治理的实践中,并可以在实践中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作用。每个治理的主体可以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社会成员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感知力、洞察力,最终达到治理过程中的自我驱动、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提升的理想状态,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人生的真正价值。

以生态的科技思想看待当下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阶段,科学技术始终都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充斥着运算法则或者简单工具的冰冷世界,[16]最终人类自身还是要扮演“解放者”的角色。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生态治理过程就是要让其融合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去,真正实现在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基础上的人的解放。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8.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9.

[3]俞吾金,陈学明.西方哲学流派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47、666.

[4]解保军.生态学名著导读[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22.

[5]万希平.生态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86.

[6]马兰,吴宁.生态视域的科学技术――生态学科技观述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7]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278-279.

[8]王芳.环境与社会――跨学科视阈下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82-84.

[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6-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t20160122_53271htm.

[10]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0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11][美]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李涛,王智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55-256.

[12]彭芬兰,邓集文.生态治理中的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定位[J].理论导刊,2016,(2).

[13][挪]乔根・兰德斯.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M].秦雪征,谭静,叶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206.

篇9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互联网企业;营销模式

互联网企业是近几年信息发展和媒体发展的综合产物,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中,互联网企业更是成为备受关注的行业,其是影响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如何保障互联网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中具备有效的营销模式,成为互联网行业比较重视的问题,促使互联网营销迫切面临重大的改革,适应现代社会新媒体的发展,同时保障互联网企业的实际效益。

1 互联网企业的简介

新媒体是互联网企业的主要运营环境,新媒体环境具备更新、创新的特性,其对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模式具有实际的推进作用[1]。我国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来源主要是网络,其包含的行业类型有:商务类、软件类等,在新媒体环境的约束下,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所以互联网行业衍生出多样性的类型,例如:新浪、搜狐门户网站;百度、搜狗搜索引擎;BBS、facebook社区;MSN、QQ通讯;b2b、b2c商务;盛大、武易游戏等。可见:互联网企业获益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其必须依据有效的营销模式,才能提高互联网企业在网络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及综合能力,保障互联网企业获取更多、更大的效益。

2 互联网企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企业在进行营销时,一方面可为用户的生活提供方便和乐趣,同时其在营销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降低了互联网企业的信誉度,影响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针对互联网企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分析:

2.1 模糊互联网营销的市场定位

互联网企业只有找准市场营销的方向,明确市场定位,才可制定合理的营销模式,目前互联网企业的消费市场结构多样、层次不一,但是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模式单一,不能使用市场需求,进而无法保障企业具备自身的特色[2]。互联网企业的营销市场基本出现模仿、偏重性等特点,缺乏创新的市场定位,既不能保证互联网企业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又不能提高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力。

2.2 互联网营销观念的落后

互联网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仍然保持传统的营销模式,即将企业的利益做最大程度的放大,忽视消费者在互联网市场中的重要性。消费者的心理趋向,决定互联网市场的发展,在营销模式中,互联网企业单纯注重效益的追求,其在产生效益的过程中,失去大量消费用户,进而无法产生大规模的效益。

2.3 营销行为缺乏约束性

互联网企业的市场资源呈现一定的限度,导致有限的资源被多方互联网企业进行配置,导致互联网企业在进行竞争时,采取不法手段或不透明的行为,例如:域名抢注、钓鱼网站等等,互联网营销市场出现秩序混乱的现象,由此导致互联网企业的营销行为极其缺乏约束性。

3 互联网企业中营销模式的改进

以新媒体环境为背景,针对互联网企业在营销模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提出适合互联网企业收益的营销模式,具体分析如下:

3.1 端正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市场定位

创新是营销模式对互联网市场最正确的定位,同时也是互联网企业营销模式制定的市场导向[3]。因此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模式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提高营销活动力,例如:互联网企业可重点培养网络人才,通过人才对市场的视角分析,制定合理的营销模式,提高互联网企业对营销市场的定位能力。首先企业中需引进高技术和高素质的网络人才,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利用网络人才对国内外的互联网走势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市场定位,避免出现偏离市场的现象;然后企业重点培养电子商务人才,21世纪是电子商务的时代,其为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发展机遇不可估量,利用电子商务发现互联网营销的市场商机;最后互联网企业通过对市场的明确定位,制定合理的营销模式,保障其处于动态的变化中,以便根据市场消费者群体的变动,及时更改市场营销模式。

3.2 树立正确的互联网营销观念

树立互联网企业以新媒体环境为中心的营销观念,不仅可发挥企业营销模式的指导性,而且可保持互联网企业的营销观念具备时代性和发展性。在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模式中,观念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规范企业的营销行为,首先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以此制定相关的营销模式,发挥消费者在营销模式中的影响力,将消费者的心理放在企业营销的首位,以此可为企业的营销模式提供效益依据;其次提高互联网企业营销的服务观念,企业的服务意识是营销模式中的形象,其为消费者带去的不仅企业的尊重,更是企业的关怀,由此实现消费者与企业发展的和谐统一;最后通过营销模式观念挖掘新媒体环境中发展能力较强的消费方式,例如:游戏网站、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平台网站等是互联网企业中消费较高的模式,企业可通过观念的培养,对营销模式进行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效益能力。

3.3 保障营销模式执行的监管

互联网企业中设立监管部门或监管条例,可强化营销模式的执行力,众多互联网在新媒体环境中,为保障获取利益,忽视了网络资源需进行合理的配置,促使互联网企业形成依赖性的发展,为此,必须针对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模式,提出对营销模式的监管条例,为互联网企业营销模式的运营提供法制环境保障,采取规范化的措施干预互联网企业营销模式的发展[4]。例如:国家可颁布类似《互联网企业行为管理条例》等内容的制度,约束互联网企业的营销行为,监管互联网企业的网络市场或网络平台,严格控制互联网企业出现不良行为或不法行为,一方面提高互联网企业的运营质量;另一方面保障网络消费者的个人利益。

4 结束语

新媒体环境本身具备多样性和多变性,其对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互联网企业只有通过有效的营销模式,才可保障互联网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保障互联网企业抓住用户的心理需求,及时为用户提供讯息、资讯,由此,不仅可以保障互联网企业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而且可促使企业内在理念保持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成阳.企业网络新媒体营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23).

篇10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日臻成熟。“互联网+”这个概念就是在这个大趋势下应运而生。“互联网+”总的来说,就是综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优势,让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因为互联网具有多种优势,如信息载体多元性, 传播信息资源快捷性、信息交流互动性及信息交流共享性等, 考虑到互联网本身的优势再结合我国网民规模极速增长的这个现实,将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相融合是大势所趋。而要使知识在网络两端有效地转移,我们急需探索在互联网环境下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1 知识转移的内涵

Holtham解释知识转移其实是一种沟通的过程。知识不像商品一样可以自由传递,学习知识的时候,即知识转移时,必须有重建的行为,而且要具备应有知识,才能完成转移。可以看出,知识转移是一个完整的、从源头到归宿的过程。而要在网络的两端完成这样的一次有效地沟通,需要考虑四个主要环节的影响:信息发出方、信息接收方、知识本身、互联网特质(即转移的渠道)。

2 互联网环境下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

2.1 知识本身

英国波兰尼(Polanyi)从认识论的角度,阐释了知识的两个主要类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指的是“能明确表达的知识”,即可以用图表、文字、公式、手势语等形式化符号进行编码,并通过语言、书籍、数据库、说明书、规章制度等形式传播;显性知识利用信息技术的编码,可以有效地提高显性知识转移的效率。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相对与显性知识,指的是难以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的知识,这类知识通常表现为个人经验、价值观、洞察力、心智模式和组织文化等形式。隐性知识由于其默会性、个体性、非理性、情境性等的特点,通过个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更能实现其转移效率。由此可知,所转移知识的性质不同,知识转移的方式和效果也大不相同。归纳来说,Kogut和Zander提出5个“知识特性”:知识的可成文性(codifiability),知识的可教导性teachability),知识的复杂性(complexity)系统依赖性(system dependence)和产品可观察性(product observability)。

2.2 信息的发出方

知识转移的发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信息发送方具有愿意共享的知识意愿和一定的表述能力。知识转移的效果直接取决于知识发送方与他人共享知识的意愿程度和投入程度。因为隐性知识因其自身的难以利用信息技术编码和表达,所以在转移内隐知识的时候,知识发送方还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并尝试利用图表、文、声、像的表现形式将内隐的知识编码表现出来让别人理解和接受。知识发送者对知识的正确表述能力对接受者理解和掌握知识产生一定影响。

2.3 信息的接收方

为保障知识转移的高效性,信息的接收方也得作出努力,需要增强接受知识的意愿和培养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张海涛,吴艳玲在研究中提到“知识势能差”这个概念。什么是知识势能差?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知识领域中的知识一无所知,那他的知识势能我们可以假设为0。而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他对该领域的知识了解得越来越透彻,那么他的知识势能被认为是会越来越高的,我们可以假设为一个大于0的数值。通过数值,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两者的知识势能差。在某特定的知识领域中,信息发出方与信息接受方的存在知识势能差,这样的知识传播特质才能促进知识的有效转移。当然,对于信息接受方而言,仅仅具有接受知识的意愿还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还需要培养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信息接收方的不断学习和充实自我。

2.4 互联网特质(即渠道特点)

2.4.1 互联网环境的准确性

知识转移的发生必然寄寓于一定的媒介和传递通道。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个性化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设备的出现,有效解决了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基于互联网特质,知识转移通道有自身的特点。首先,互联网环境下的准确性的认知。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环境中提供的知识是难以辨别其真实性的。因为这类知识区分于传统的图书、期刊和报纸等媒介中提供的严格把关的知识。但事实证明某些网络知识库却能为我们提供准确和可靠的知识。例如百度百科,百度百科为维持知识的准确性,通过可查证性和来源充分性来整理词条来对抗因为内容开放带来的对内容可靠性的质疑。

2.4.2 互联网环境的联结强度

互联网是一个相对虚拟的世界。只要拥有设备,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自由地寻找资料。但互联网的虚拟性对于知识转移是把双刃剑,它的优势和劣势都相对明显。Ashford&Humphrey在研究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他们认为稳固的信任关系能有效地避免信息专递过程中的曲解和消除感情障碍。而前文提到,知识转移的过程其实是知识重建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信任关系的建立以及其稳固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知识转移的效率。而互联网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转移两端的联结强度。

2.4.3 互联网环境的稳定性

通过纸质媒介传播的知识,不论经过多长的时间,只要我们想要查询都能通过纸媒找到。而互联网确处是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不断会有新的知识进入,相对也会有旧的知识退出。互联网环境的不稳地性就很好的解释了我们在互联网查找资源遇到的这些情况。例如,一些重要资源我们保存在收藏夹里,但时隔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再去查询会发现其被更新或无法访问网页,这些不稳定的因素给知识转移制造了障碍。网站想要留住用户,解决这一问题,就得不断地更新技术以维护好网站运行。

2.4.4 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的技术问题即涉及到信息载体的问题。信息的传递需要一定的载体,并且为了保证信息传播的复合型要求, 信息应该可以自由地从一种载体转换到另外一种载体。因此实现不同媒体之间的兼容性便成为在互联网环境下知识转移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其次,互联网急需对信息的处理和储存技术的深入研究,保证信息能数字化,这样我们才能将数字化的信息计算机化,顺利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

篇11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116

[中图分类号]G258.6;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各行各业的发展,还是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都或多或少出现了“互联网”的影子。可以说,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渗透了经济、社会、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互联网的影响也非常大。当前,在互联网的影响和渗透下,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和任务迎来了新的挑战,呈现出新的特点。

1 互联网渗透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特点

1.1 信息载体多元化

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都承担着为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学习、研究等提供文献资料的重要任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前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除了有传统典藏书籍、期刊、声像资料之外,还具有大量的电子信息资源。与传统纸质印刷资料、声像资料相比,电子信息资源所具有的信息量、内容都远超过传统文献。不仅如此,电子信息资源还具有传统文献所不具有的信息更新速度快、存储密度高、资源无限制共享等优势。品质高、容量大、存储量大、检索便捷的特点,使电子信息资源迅速获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

1.2 服务要求个性化

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当前,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也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读者们除了要求图书馆能够提供传统教学、科研等领域所需的文献资料外,还期望通过图书馆获得一些经过资源有效整合的综合型知识。且随着互联网在高校图书馆中渗透程度的愈深,读者对图书馆个性化的需求体现的愈加明显。为此,高校图书馆要重视读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将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分析和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层面,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尽可能地为读者创设出更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图书馆服务。

1.3 服务模式创新化

创新是互联网时代最突出的特点,也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互联网的发展,及其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整合,使高校图书馆成为一个现代化、创新化为一体,并集信息收集、加工、整合、管理于一体的信息服务系统。同时,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区别于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模式,呈现出极大的创新性和现代化的特点。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远距离地进行资料检索和文献查询。例如,读者可以在网络图书馆上进行信息调研、专题检索等,传统以文献为单元的信息加工模式也转变为以知识为单元的信息加工模式。这些转变反作用于高校的图书馆服务,使其进行不断优化,进而成功实现从传统图书借阅到互联网下信息咨询的服务。

2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根据前文所述可知,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要求。在新特点、新要求的作用下,高校图书馆势必要及时转变服务和管理观念,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摒弃传统层次单一、功能单调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之路,从而更好地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新要求,满足读者日益多元、个性的服务需求。

2.1 符合社会化的需求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将更多地使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变。发展环境的转变驱使高校图书馆不得不进行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促使其从以信息收集、整理、传播为主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使高校图书馆更具开放性、综合性,以满足社会化环境下的社会化需求,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2.2 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的新要求

互联网不仅给高校图书馆的环境、工作、服务等带来改变,同时也使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需求发生了改变。读者想要查询资料时,不再像从前那样到图书馆里进行查询,反而可以足不出户,仅仅通过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轻松地实现信息检索、资料查询和信息获得。面对用户的新要求,传统图书馆的竞争优势荡然无存,同时在传播速度、信息检索效率等层面,甚至还远落后于网络图书馆。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带来的高校读者教学、科研资料查询的新要求,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势必要进行服务创新,尽可能的与网络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接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出传统图书馆的优势,为高校师生教学、科研等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具体思路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师教研和学生学习的“阵地”之一,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必须要走服务创新之路,在服务理念上积极突破,在服务意识上不断创新,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不断摸索和创新高校图书馆资源开发和信息服务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手段。唯有通过不断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才能应对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巨大冲击,才能使高校图书馆找到新的发展道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具体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树立“人本”服务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高校图书馆要想在互联网环境下突围,并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来找寻新的发展路径,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服务观念和意识,树立“人本”服务意识,做到以服务对象为本,以图书馆管理人员为本。一方面,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入手,尽可能的为读者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信息资源和个性化服务,使读者愿意走进图书馆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要从图书管理人员入手。一定程度上,图书馆服务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为此,高校图书馆还要切实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高校读者提供更好、更优的图书馆服务。

3.2 创设多样化服务

过去,高校图书馆受网络环境的影响,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馆藏资源、信息检索、更新等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从而导致用户的流失。在此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应当转此局面,本着求实、求进的原则,加强在图书馆服务层面的创新,认真分析读者的需求,有序地整合馆藏资源,不断进行服务内容、形式、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变被动为主动,以多样化的服务来赢回 “主动权”,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尝试利用互联网技术,自建专业数据库,开展目录检索、专题检索、关键词句检索等,为读者信息查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可以尝试开通在线咨询、图书借阅在线预约等服务,使高校图书馆在应对网络环境带来的冲击之余,也能以优质、多样化的服务取胜。

3.3 打造“特色化”精品服务

传统“自给自足”思想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一大制约和“瓶颈”。为应对互联网的冲击与挑战,高校图书馆必须摒弃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思想,重新做好图书馆自身的定位,站在宏观的角度进行谋划,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结合高校的定位和特色专业的设置,打造“特色化”精品服务,积极结合多样化的文献信息资源,建立起富有特色的高校图书馆“拳头”服务,以吸引广大读者前来阅读的热情和兴趣。

3.4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高校图书馆在进行服务创新时,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树立起市场化意识,建立起符合市场要求和适应网络化发展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首先,高校图书馆要认真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特点,树立市场化的服务意识,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其次,强化品牌打造,依托于高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打造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品牌服务的产品;再次,着力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以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抓手,切实提升高校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质量;最后,要改变高校图书馆传统“重馆藏轻运用”的思想,加强对高校图书馆现有资源的管理,充分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

4 结 语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给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服务创新和促进图书馆发展的机遇。为此,高校图书馆要坚持以创新为基点,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打造“精品”服务以及坚持市场导向提供符合市场化发展的图书馆服务等,合理应对网络环境带来的冲击,把握好机会,加大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力度,着力建设起一个具有创新性、针对性,能满足不同读者多样化需求的现代化图书馆。

篇12

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国民对金融理财的意识和观念逐渐发生改变,人们对金融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需要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理财方式,在此背景环境下,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并且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有利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电子信息化金融服务兴起于七十年代,通过相当长时期的发展,如今才形成互联网金融运行和服务的基本框架,并且其仍然在其发展中不断进行创新。互联网金融在最初被投资者熟知是从网上银行业务开始的,由于网上银行业务的方便快捷,被金融投资者所信赖和认可,进而才得到发展和普及。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进步。随后兴起网络信贷平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借贷双方之间的直接融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模式,尽管它存在着不健全之处,但是促进其健康发展对经济社会的进步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互联网金融概述

1.概念。从狭义上来说,应该将互联网金融归类于货币的流通方面,就是说资金融通借助互联网实现资金融通的各种方式和方法就都可以成为互联网金融。无论是哪种资金融通的方式,不管直接方式或者间接方式都好,只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资金融通的行为,就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来提高自身工作效率的目的的行为,也可以将其定义为互联网金融。

从广义上定义互联网金融,就是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资金的支付、融通和信息中介业务的新型的金融模式。在广义上理解互联网金融,它包括企业组织的多种形式,有网络小额资金贷款公司,网络上第三方的资金支付公司和金融中介公司。目前商业银行主要推广的业务有网上银行、电子银行和手机银行。简而言之,互联网金融是借助和依赖互联网的手段方式来达到资金融通的目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里的第三方指的是在电子交易中的除了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第三方支付就是买卖双方交易中的中间资金交易平台,它是在银行等相关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下来保障买卖交易双方利益的机构。作为第三方独立机构只有具备在实力和信誉上的保障,才能在与银行签订合约之后,提供金融交易平台的服务,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是属于互联网金融。

2.特点。互联网金融具有可移动性和即时性的特点,移动设备的发展,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的方式,利用这些设备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相当快,并且随着互联网全球方位内的覆盖,互联网金融的覆盖范围和发展市场相当广阔。互联网金融由于信息传播即时性的特点,使信息变得公开透明。互联网金融在成本投资上,借助网络信息平台,使得交易成本降低,进而提高了绩效水平。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在管理和金融风险上存在较多的缺陷,应该进行必要的规范管理和风险防范。

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的特点体现为客户范围受到限制;金融交易资金额小;存在较大的风险性。互联网金融客户受到年龄、学历和经济条件等相关因素的限制,许多研究现实表明互联网金融的主体是中青年人群,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客户群体需要不断发展。在金融投资中交易额度小是因为人们对互联网金融存在怀疑态度,不能产生同传统金融模式的信赖感,而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主要是中青年人群,他们的经济条件有限,因此,导致了交易额小的结果。互联网金融风险较大是由于互联网自身具有的匿名性和隐藏性特点,使金融交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出现的分析案例比较大。

3.种类。互联网金融针对服务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由金融公司提供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和有网络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

三、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

1.金融系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首先,是金融系统经营架构的转型。经营架构包括营业网点、人力资源、业务操作方式和相关机构部门的整合。营业网点要考虑到人力物力成本问题,减轻商业银行的负担,使其逐步向自助网点进行转变。互联网金融要求金融工作人员进行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并对自身职能和服务对象进行准确的定位。业务操作借助互联网技术不断转变和创新,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条件。互联网金融要求对相关的部门机构进行整合,优化管理,实现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最终实现互联网金融的一体化。

其次,互联网金融经营方式的改变。其经营方式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的发展理念,对经营方式进行创新,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变革有重要作用。

最后,互联网金融的经营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求在网络环境下的价格合理,金融信息详尽,投资双方营造互相信任的关系。

2.非金融系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非金融系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移动支付,线上小额贷款和众筹融资。由于移动便携设备的普遍应用,使移动支付成为可能。线上小额贷款会逐渐突破地域的限制,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覆盖。众筹融资是集中了投资者的资金渠道和能力,提供给小的企业或者个体,使他们能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

四、总结

互联网融资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现阶段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未来还是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白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演进及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