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6 16:16: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环境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调查项目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及生态功能区类别;
(2)项目选址区现场调查工作中,关注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类型及植被分布、动物种类与习性、地表水水文情况及走向、出露地下井泉与地表漏斗、溶洞等现状情况,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区域生态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说明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质量水平;
(3)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物种多样性及其濒危程度、价值,群落多样性及其效能等角度,评价项目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敏感性、脆弱性等。
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评价与预测结合
凯里市域地区山多地少的实际,分析项目在工程建设中占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对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及程度。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以建设项目施工前期、施工期、运营期对环境的污染贡献及对土地利用格局、农业生产、林地、生态系统、生态敏感区或敏感目标等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对具有一定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必要也可以进行生态风险评价:
(1)施工前期:主要是征地与拆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要认真分析建设项目相关资料是否符合当地的规划、区域开发利用规划等发展要求,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与对策是否可行。
(2)施工期: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主要评价建设项目对土地、林地、水土流失等方面影响造成的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生物量与生态效益损失,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生态景观影响等。并根据不同的建设项目产生的影响不同与环境保护目标的不同,重点论证、评价项目建设对生态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
(3)运营期:根据建设项目运营期生产特性及达标外排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中含有的持久性和非持久性污染物特征,评价其对项目建设区域的空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影响途径、程度,生态环境能否接受,是否会造成重大生态影响及可能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变化及对区域生态系统发展趋势的影响,分析对区域小气候、生态恢复能力、景观异质性及种源的持久性和或达性的影响等。
三生态环境影响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针对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具有一定的保护措施:首先我们要分析区域生态保护规划或生态建设规划要求,并加以实施;其次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性质、选址位置不同,提出不同的生态保护目标,同时提出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和可操作性的保护措施与对策建议;最后针对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生态补偿方案,以便使这些不利影响得到减缓或消除。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35-01
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一直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已经严重阻碍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等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在许多地方都任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的“五乱”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影响。
2.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日趋加剧。随着养殖业发展,粪便对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使农村环境产生了新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西省芮城县100头以上的养猪户有200多户,5000只以上的养鸡户有100多户,百头以上的羊有30多户,都没有达到规模化养殖标准,但猪、羊、鸡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有关数据调查显示,喂一头猪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10个人的污物排放量,养一头牛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35个人的污物排放量,一只鸡、鸭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3个人的污物排放量。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气味的影响,一些达到了规模化的养殖场都没有规范“三废”处理设施,大量的粪尿及冲洗废水随意排放于自然环境,气味对周围邻居日常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再者是存在乱建现象,有的建在别人房前屋后,有的建在居民密集居住区。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造成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已成为畜牧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垃圾污染已成公害。随着塑料业、食品包装业的进步和农民“重洋轻土”、重化肥轻有机肥思想的发展。垃圾污染已成为农村和农业环境中一大公害。据测算,芮城县农村年产生生活垃圾5.2万吨。这些生活垃圾污染分为两种,一是“白色污染”,即塑料及塑料制品污染。据调查资料显示,芮城县农民年使用塑料及其制品约200吨左右,回收率不到1/4;每年使用农膜150多吨,可降解的只占5%左右,回收率也只有46%。这些难降解的塑料及其制品和农膜,成为农村农业环境一大污染源。二是“黑色污染”,即除去白色污染物外的其他生活垃圾。这些垃圾连同白色污染物不焚烧,不还田,而是乱倒在池塘、溪边、村旁、路边。
4.农药、化肥污染触目惊心。农药作为_丁业产品本身就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化肥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一些有害物质或不科学合理施用,施用后会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劣,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受到不良的影响;过剩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渗人到地下,污染了井水,或随农田排放流入地面水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乱用、滥用农药,过多单一地施用化肥,更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生物链影响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调查显示,芮城县2009年施用农药160.8吨,平均每公顷农田施用农药30公斤,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和国际水平;化肥一年要用1.7万多吨,其中近1/3流失。由于大量又不规范地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不仅造成环境被严重污染,而且使农药药效下降,化肥报酬递减,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益下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乱用农药,滥用激素,使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的品质下滑,市场竞争力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因乱用、滥用农药和化肥,致使许多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严重超标,污染了城乡居民的餐桌。
5.秸秆焚烧的污染。秸杆焚烧是一个新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每年一到收后种前,为了抓时抢种,农民往往就在田间地头、路旁采取放火焚烧秸秆的方法,一火点燃,漫天遍野,烟雾弥漫,浮尘滚滚,不仅浪费了资源,破坏了土壤结构,同时也污染了农村和市区的空气和环境,甚至影响公共交通安全。近年来,县有关职能部门虽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遏制了秸杆焚烧的范围和数量,但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主要对策和措施
根据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农村环保管理制度,强化污染监督和管理。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加快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编制《芮城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各乡镇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对农村养殖业合理布局,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科学规划布局,制定畜牧业发展区划,合理划定调整畜禽禁养、限养区,控制养殖总量,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实现畜禽养殖粪便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同时要大力推广综合利用沼气技术,建设沼气工程。要制订各地各村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把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如配备清洁员,建造垃圾坑,组建环保小分队等等,强化监督和管理。环保_上作只有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2.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特别是提高农村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对控制和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十分必要。农民环保意识不提高,农业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得不到根治,因此要通过各种媒体和培训班、讲座、橱窗等,把保护生态环境理念灌输到每个村民头脑中,不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利用《公民道德规范》改变农民的生活陋习,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通过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促进他们树立起农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改善人们生存空间,提高生活质量。
3.集中建设畜禽生态场。以一村或几个村为单位,集中建设畜禽生态养殖场。养殖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自筹资金,分户建造”,建成一个畜禽饲养、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治气或有机肥等综合利用的多功能的现代化的养殖场。鼓励“公司出资办场”,农户进场养殖的做法,不但大大地改善农村环境,而且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既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企业又有了稳固的原料基地,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2-10-17
作者简介:孙高琴(1967—),男,浙江遂昌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1-0166-02
1引言
遂昌县是传统林业大县,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地跨钱瓯两江、山青水秀、风景旖旎、古邑千年,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浙西南“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金山林海、仙县遂昌”的美誉。在浙江省林业厅、市林业局精心指导和遂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遂昌县遵循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集中连片、合理布局的原则,不断加快公益林建设步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走上了一条“经营山水,统筹城乡”的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以生态旅游为引领、一二三产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
2生态环境安全现状
2.1自然生态环境概况
遂昌县地处钱塘江、瓯江两江源头,乌溪江流域涉及湖山、金竹、焦滩、蔡源等12个乡镇126个行政村,原有公益林面积41万亩,2009年扩面后面积为68万亩,总计公益林面积109万亩,占全县公益林总面积的559%,占流域林地总面积的58.1%。由于乌溪江水库为下游衢江、柯城、龙游、兰溪、金华等5个县(区)36个乡镇的72万亩农田和大面积的黄土丘陵开发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并为引水渠道沿线的20多万名城乡居民提供大量洁净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因此乌溪江流域的生态地位极为重要,建设生态公益林的责任异常重大。
2.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遂昌县内河流分属钱塘江、鸥江两大水系,钱塘江流域县境内主干流全长209km,经过乌溪江、洋溪源、周公源、湖山源,分别注入湖南镇水库,流入衢州境内。流域面积1864.89km.2,占全县面积的73.45%;沿钱塘江主干流有15个乡镇,总人口130588人,占全县总人口56.67%。根据《2007年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监测效益公报》显示,生态公益林产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巨大。据6大类300多个指标分析测算,仅在水源涵养、固土保肥、改良土壤、净化大气、改善小气候、减轻灾害、森林旅游、储存能量等方面,公益林区各项收益折合人民币20.96亿元。而现在,遂昌仅乌溪江流域12个乡镇就有109万亩公益林,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法估量,其生态安全的维护作用显著。
3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分析
3.1森林资源问题
纯林多混交林少,在乔木林中,杉、松纯林比重高,竹林也普遍是纯林。纯林容易发生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针叶林多阔叶林少,针叶树种比重高,针叶林在涵养水源、美化景观等生态效益方面不及阔叶林,特别是马尾松易受松毛虫和松材线虫病为害。
3.2自然因素问题
高山农村对生态环境的制约,遂昌县有很大一部分村庄位于高山之上,开山修路、造田等扶贫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土地资源十分缺乏,人均耕地少,人多地少的矛盾,对乌溪江水生态系统造成胁迫;全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洪旱灾害、地质灾害频繁。
3.3经济社会问题
遂昌的经济总量还很小,且与周边县市的差距日益增大。全县交通、通讯、电力、医疗等基础设施虽有较大改善,但依然薄弱。城镇化水平偏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小城镇建设基础较差。城镇就业和农民增收压力加大,城乡部分群众生活困难。部分山区群众还存在着小农意识,开放意识不强,环保意识较差。
4对策与建议
4.1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休闲度假胜地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033-2
镇赉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白城市的北部,地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处于东北亚中心,是外蒙古、俄罗斯远东与长吉图物流对接的干线结点。全县幅员面积4737平方公里,总人口2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5万人。全县现有耕地280万亩,水域面积164.37万亩,草原63.31万亩,芦苇80万亩,林地93.3万亩,乌拉草和小叶樟100多万亩。城镇及工矿用地20.17万亩,交通用地13.81万亩,其他面积126.64万亩。
1 镇赉县草原面积的变化情况及湿地、泡泽情况
1.1 镇赉县草原面积有记载以来的变化情况
20世纪70年代初,镇赉县的草原面积为350万亩,80年代初,镇赉县的草原经草原资源详查核定为289万亩。70年代和80年代的植被为羊草为主,到90年代初草原面积为230万亩,植被为羊草+杂类草。到2000年初草原面积200万亩,植被为羊草+虎尾草,到2010年土地详查后该县草原减少到63万亩,植被有一半为一年生的虎尾草和狗尾草。草原面积的逐年减少,除了人为因素之外,还有其自然因素,旱灾、风灾频发致使草原植被疏松,泡泽干枯,湿地面积大减,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发生恶劣变化。
1.2 湿地、泡泽的情况
镇赉县湿地面积大,地下水和过境水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有嫩江、洮儿河、呼尔达河、二龙涛河流经,流域面积1861平方公里,面积大于100公顷的泡塘有79处,湿地面积达到300万亩,其中: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总面积1440平方公里,世界级濒危鹤类——白鹤,每年大部分在此迁徙停歇,成为全球最大的白鹤迁徙停歇地。镇赉县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湿地公园之一,该湿地公园处于松嫩平原草甸草原向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的过渡地带,是具有本地区湿地典型特征的芦苇沼泽湿地公园。该公园既有湖泊、沼泽,又有草甸、草原,具有多样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物种,分布着丰富的植被类型和野生动植物种类。但由于近年来镇赉县干旱少雨,湿地和泡泽呈严重退化趋势。
2 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为因素,一是人口增长与草原争地,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人类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只能占用草原补充土地不足。二是私开滥垦破坏生态环境。私开滥垦使很多草场被毁加之降水量少,蒸发加剧,出现了盐渍化等土壤退化现象,并逐步加剧。
镇赉县生态建设的投入能力不足,资源依赖型的工业结构对资源环境压力较大,水资源利用不足。农田长期连作,土壤肥力下降,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面源污染严重,草原遭到破坏,“三化”日趋严重。近年来地区性气温上升,降水减少,蒸发量加大,给湿地环境带来很大威胁。洮儿河沿岸核心区,由于连续春旱和上游断水,致使水位下降,局部湿地已经干涸,生态环境破坏有加重趋势。
3 镇赉县盐碱地情况
松嫩平原是世界上三大片苏打盐碱化土壤之一,镇赉县又是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最集中分布的地区。根据调查和资源卫片解译结果,镇赉县耕地中盐碱耕地面积为153.47万亩,中度盐碱耕地39.61万亩;重度盐碱耕地21.39万亩。盐碱荒地面积124.99万亩,其中,中度盐碱荒地面积104.35万亩,重度盐碱荒地面积20.64万亩。主要分布在建平乡、东屏镇、坦途镇、黑鱼泡镇、莫莫格乡境内,是危害本区域生态环境最主要的因素。
镇赉县盐碱荒地有利用价值的盐碱地104.35万亩。在有利用价值的盐碱地中从未被开垦利用的盐碱荒地103.52万亩,已开垦但撂荒3年以上的盐碱荒地0.83万亩。2011~2020年镇赉县将对这一部分盐碱荒地进行规划治理,治理盐碱耕地109.21万亩,盐碱荒地40万亩。
镇赉县盐碱地土壤主要以苏打盐碱地为主,其盐碱危害较重,其碳酸盐含量较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占全盐量的80%~90%,土壤PH值在8.0~10.0之间,碱化度10%~15%,总盐量为0.3%以上,有机质含量在0.5%~0.7%之间,属于中度贫瘠盐碱地。
多年来,镇赉县在盐碱地改良方面下了很大力度,通过政府投资、招商引资、农民投工投劳等形式来开发镇赉县盐碱地。根据镇赉县地理、气候、土壤类型等因素,因地制宜采取以稻治碱、种植耐碱作物、以砂压碱、增施有机肥、施用改良剂等方法治理盐碱地。尤其是随着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镇赉县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的逐步完善,通过开发水田种稻治理盐碱,建设好田间排灌工程,做到单排单灌,排灌畅通,采用综合改良盐碱地措施及科学的栽培管理,从中摸索出治理盐碱地的有效途径,为镇赉县盐碱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建立试验示范点,采用相应的改良措施,缩短盐碱地改良周期,使得盐碱地治理试验示范有了初步进展。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211-01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它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利在千秋的伟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更是我国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战略[1-2]。尽管从上到下都重视生态环保工作,中央也曾多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各级人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尽管巴东县地处山区,远离大城市,又在库区,又无大型工矿企业,没有“三废”污染,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农业生态环境从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个别地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还在恶化,甚至直接威胁到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1 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1.1 大量化学物质投入使用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根据2010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近30年来,化学投入品越来越多:一是化肥的投入量逐年增加,全县化肥用量高达3.47万t,其中氮肥2.38万t,磷肥1.09万t,氮磷分别各占69%和31%。平均施肥量777 kg/hm2,比恩施州平均高201 kg/hm2,增加35%;比全省平均高17 kg/hm2,增加2%;比发达国家平均高552 kg/hm2,是发达国家的3.5倍。如2005年肥料使用量为2.8万t,到2010年已达到3.58万t,增幅高达28%;二是农药的投入每年有上升趋势,全县农药使用量由2005年的150 t上升到2010年的186 t,增幅24%;三是地膜残留造成一定污染,全县地膜使用量由2005年的411 t上升到2010年510 t,增幅24%。
1.2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畜禽养殖业是巴东县的一大支柱产业,2010年全县生猪出栏75.25万头,家禽出笼90.71万只,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8.61亿元,占大农业比重的40%。2005年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只有65家,生猪出栏只有1.5万头,家禽出笼2.8万只,到2010年规模化畜禽养殖达到825家,生猪出栏已达到30.5万头,家禽出笼达32.3只。依据普查系数推算,全县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产生量将达到26.8万t。
1.3 农村生活源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农村生活源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全县总人口4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2万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带来的严峻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据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04.71万t,排放量89.92万t;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8.21万t,垃圾排放量6.33万t,有机垃圾产生量2.88万t,有机垃圾排放量0.99万t;农村平均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为19 kg。
2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以上3个方面的污染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所谓面源污染就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以及人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而造成的水体、土壤、生物和大气的污染。若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不解决好,将会直接影响到目前良好的生态环境,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阻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根据长期从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特提出以下对策。
2.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生态家园建设,重点加强农村道路、饮水、沼气、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庄、集镇绿化、净化、亮化工程,切实改变乡村整体面貌;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垃圾池、污水净化池,做到垃圾、污水有序排放和处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保护饮用水源,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强林业资源管护和林政管理,巩固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成果,加大天然林保护,扎实开展农业生态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3]。
2.2 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坚持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相结合,优化综合措施配置,目前在巴东县溪丘湾、东壤口2个乡镇要切实搞好农业面源污染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结合坡改梯、坡面水系工程建设和集雨节灌等搞好污水拦截与再利用工程;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绿色植被面积,减轻农田内部水土流失,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2.3 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化肥、农药投入
一是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如农田循环种植模式、立体种植生态模式、庭院生态种植模式;二是科学合理使用化肥。深入实施以测土配方为主的“沃土工程”,大力普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肥料流失,提升科学施肥水平,大力推广有机肥和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鼓励和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生物肥、专用肥,降低化肥使用量;三是切实有效合理使用农药。严格贯彻落实农业部和省政府有关规定,禁止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从源头上加强控制和治理。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推广生物和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如推广杀虫灯、挂黄板等,尽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减少农药流失,提升科学施药水平[4-6]。
2.4 加强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减轻环境污染
一是要广泛宣传禁止秸秆露天焚烧;二是要积极开展秸秆饲料、秸秆沼气、秸秆食用菌、秸秆肥料等多渠道综合利用,尤其要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减少化肥用量;三是要重视对塑料农膜污染防治,积极推广可降解地膜,鼓励多渠道多途径积极回收农膜,提高残膜回收率。
2.5 发展可持续农业技术,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
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实现畜禽养殖业污染控制的重要保证,改善畜禽养殖粪便收集处理方式,采取清污分流和干湿分离等措施,实现清洁养殖,改善畜禽养殖生态环境,建立污染物处理发酵池,做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巩固推广沼气处理技术,利用沼气对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处理,沼气成为廉价的燃料,沼液、沼渣成为优质肥料,特别要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的粪便处理力度,将规模养殖场纳入沼气建设项目,以搞好环境保护。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2.6 推广乡村清洁技术,切实搞好农村生活污染物的处理
绝大部分农村没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中有约70%未经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多随意排放,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主要通过推广“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和清洁水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清洁工程,从生产过程和生活环境入手,充分利用清洁化生产、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三大技术措施,切实搞好农村生活污染物处理[7]。
2.7 加速沼气池建设,确保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要以清洁能源为抓手,加速沼气池建设。据测算,在农村每建一口8~15 m3沼气池,可年产沼气350~600 m3,一年节省薪柴2.5 t,相当于0.33 hm2薪炭林的年生长量,减少水土流失50~80 t。如果全县建池6.3万口,累计年产气2 400~3 200万m3,可满足24万人的生活用能,相当于14万t柴草(约2.07万hm2薪炭林的年生长量),可保护3万hm2森林免遭砍伐,年减少水土流失280万t。同时,每口8 m3的沼气池,可基本满足4口之家炊事用能,每年可节约燃料支出580元左右,沼液沼渣作肥料,可节约肥料支出480元左右。在减排方面,生产的沼气可替代605 kg标准煤,减少16.12 kg二氧化碳和13.6 kg二氧化硫的排放。如果将建池与“三改”相结合,即改厨、改厕、改圈相结合,可将人畜粪便以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如果巴东县13万农户中有80%以上建设沼气池,可使巴东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3 参考文献
[1] 孔彦.平顶山市农业生态环境现状[J].生物学教学,2013(7):4-6.
[2] 张晓辛,傅锡敏.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5):34-37.
[3] 兰希平,曲智,邱月,等.海城市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3):110-112.
[4] 王发科,祁贵明,郭晓宁.柴达木盆地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2008(3):35-36,38.
Abstract: In order to accurately grasp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ment in haicheng, thorough inw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stion of the ecological basis ,through further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analysis,formed the persent tit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haicheng investigation report,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scientific layout,construction set new haicheng civilization is great significance。Kaywords: ecological enviroment;status;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S8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1.前言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是海城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开展生态现状调查,科学评价生态环境现状,为进一步开展生态市建设,调整经济结构,科学布局,建设文明发展的新海城,具有重大意义。
2.自然生态环境概况
海城位于辽宁南部,辽东半岛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22°18′~123°08′,北纬40°29′~41°11′,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全境既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和低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海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春季偏旱,多风少雨,蒸发量大;夏季炎热,湿润多雨;秋季短,降温快,气候凉爽;冬季干燥,降雪少,天气较冷。
海城地处松辽平原,土质肥沃。全市土壤可划分为棕壤土、草甸土、水稻土、沼泽土四个土类。
海城陆地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种类69个科,高等植物1500种以上,有经济价值的800余种。
海城境内有大小河流共29条,河道总长656.4公里,平均径流量4.36亿立方米,境内河流主要有海城河、毛祁河、五道河、杨柳河等。
3.土地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海城土地面积273200公顷,其中耕地99653.4公顷,人均耕地为0.084公顷。
据统计,2010年海城耕地为99653.4公顷,较2000年减少7346.6公顷,且呈逐年减少势态,中低产田面积数量仍较大。
4.森林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通过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海城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有一定增长,其中林地面积从76923.6公顷增加到86838.7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8.2%增加到31.8%;活立木蓄积量从948950立方米增长到1071265立方米。
5.水生态现状和变化情况
海城地表水资源丰富,境内有河流29条,水库6座,地表水资源量4.3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605立方米,属天然缺水城市。
海城地表水年平均用水量2000万立方米左右,不足地表水资源量的4.6%,绝大部分部用于农业灌溉,个别地区节水工作滞后,浪费严重。
随着海城经济不断发展,一些河流污染不断加重;上游还能保持Ⅱ类水质,流经工业区、生活区后,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入,造成下游水质不断下降,以Ⅳ类、Ⅴ类水质为主,使下游农田用水出现水质性缺水现象。
6.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
海城具有华北和长白山两个植物区系过渡带明显特点,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现有动植物资源69个科,2066种,有人参、水曲柳、野大豆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5种,动物30多种〔1〕。
7.工矿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生态重建情况
海城矿产资源丰富,镁砂、滑石产量、品位均居全国前列,但多年的开采造成土地破坏面积也很大。截止 2010年,矿产开发占用土地面积达到5107公顷,而且逐年不断增长,造成水土流失,生态功能减退。
针对矿山生态破坏严重的问题,海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用覆土植树等方式,恢复矿山植被,但效果并不明显,多年来恢复面积仅为27公顷,矿山土地恢复工作任务艰巨〔2〕。
8.农村生态环境状况
2010年全市农药施用总量533.5吨,施用农药耕地面积9700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97%,农药施用强度为5公斤/公顷;生物农药施用量从2000年的6.75吨上升至24.3吨,增长幅度较大,平均每年增长1.75吨,农作物农药残留量有一定降低。
随着经济发展,海城农膜使用面积不断扩大,从2000年的9300公顷扩大到24000公顷;施用强度从2000年的129公斤/公顷下降到125公斤/公顷,略有降低;残膜回收量不断增加,2000年农膜使用量为1199.7吨,回收840吨,回收率为70%,2010年,农膜使用量3000吨,回收2550吨,回收率为85%,提高15个百分点。
9.城镇生态环境
海城城镇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原则,努力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文明程度,积极筹措各方面的资金进行小城镇建设,仅2010年就筹集资金4.2亿元,是上年的2倍,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2.2万人,新建、改建园林绿化面积近50万平方米,全年共建设4个生态镇,40个生态村。
参考文献:
煤炭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所需的重要资源,在社会生产与工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提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对于煤炭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开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但是,煤炭资源的生产开采开采在给社会经济带来发展与进步的同时,由于过度以及不合理的开采,也对于煤炭资源开采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加剧了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了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大幅度提升和健康发展,形成严重的不利作用和影响。
1、某地区煤矿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某地区煤炭工业发展与煤矿开采情况分析。某地区辖区范围内共有煤矿250多个,含煤面积近2000km2,在该地区的煤炭资源总面积中占到60%的比例,是该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支撑,对于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以及国民经济增长提升有着极大积极促进作用和意义。在该地区开采生产的250多个煤矿中,共存在有瓦斯突出矿井130处,在所有煤矿中占有比例达到52%;其中,高瓦斯矿井达到66处,在所有煤矿中的占有比例达到近30%;低瓦斯矿井有55处,在全部煤矿中的占有比例约为22%。此外,在对于该地区全部煤炭储量的勘探结果中显示,该地区煤炭总储量达到近12亿吨,煤炭储量分布比较集中的矿区数量有17个,包含120多个煤矿井田,不仅是该地区煤炭资源开采的重点地区,同时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1.2 某地区煤矿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结合煤矿开采生产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进行煤矿开采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的研究分析,需要从煤矿开采生产区域的环境污染情况以及地下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现状、土地资源的污染破坏情况、植被以及生物多样性受影响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1.2.1 煤矿矿区的环境污染情况分析。在该地区的煤矿开采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废气与粉尘污染、生产生活废水排放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其中,煤矿矿区的废气以及粉尘污染主要体现在,随着该地区工业生活用煤量需求的增加,煤炭燃烧使用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的含量也在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根据该地区对于工业以及生活用煤废气排放情况的统计,全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近15万吨,烟尘排放量也在10万吨以上,此外,工业以及生活用煤中CH4的排放量按照每吨煤35m3的排放量进行计算,一年也达到近6亿m3的排放,这些煤尘以及CH4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造成了煤矿开采区内大量的二氧化硫烟尘导致产生的废气污染问题,对于煤矿矿区的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其次,煤矿矿区的生产以及生活废水排放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煤矿工业生产以及生活排放的废水中,含有Hg、Cd、Cr、Pb、As等多种丰富的化学元素,其中,所排放的废水中以Cd、Pb、As的含量的废水排放量为最多,对于人体的危害作用和影响也相对比较突出,而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废水的大量向外排放,不仅严重的污染煤矿矿区的地表水体,而且对于矿区的生态环境也有着一定的破坏影响。最后,在煤矿矿区开采生产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现状还表现为煤矿开采对于土壤造成的污染问题,煤矿开采生产中高矿化度井水的排放、生产生活废水排放和煤尘等的排放,再加上煤矿开采中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导致这些煤尘、废水侵入到土壤地表中,对于土壤的生产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土壤生产功能下降。
1.2.2 煤矿矿区地下水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现状分析。煤矿开采生产中,造成矿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量矿井排水。煤矿开采生产产生的矿井废水以及煤矸石在经过雨水冲刷后产生渗入到地下水系,从而对于地下水造成污染和破坏。该地区的煤矿开采与生产中一些大型煤矿基本上都设置有矿井水处理设施,对于矿井水的处理比率也相对较高,而一些小型煤矿在开采生产中为了追求单一的经济利于,矿井水处理设施的设置缺陷漏洞比较大,造成煤矿开采中,大量废水对外排放,这样一来不仅造成水体环境的污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1.2.3 煤矿矿区生物植被多样性现状分析。煤矿开采生产中,对于矿区植被以及生物的多样性作用影响也比较突出。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煤炭资源的生产开采导致森林植被以及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出现生态严重退化问题。在对于某地区的森林分布与煤矿区域位置对比分析中显示,煤矿开采生产时间比较长的矿区范围内,森林分布尤其少,甚至出现无森林分布现象,即使存在有森林分布情况的,森林区域内的植被数量与种类也有很大程度上的缩减,而森林植被的减少,对于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另一方面,煤矿开采造成河道、湖泊的干涸,从而导致动植物失去生存条件,导致大量的水土物质出现灭绝。
此外,煤矿开采生产造成大量的矸石堆积,在煤矿开采区域形成固体堆积物污染,不仅占用大量土地空间,影响地表环境与地下水质量,而且对于矿区周围生态环境的美观性也造成一定破坏。
2、煤矿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分析
针对上述某地区煤矿开采生产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在进行综合治理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结合污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措施进行控制和治理,以避免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影响扩大。
首先,针对煤矿开采中出现的大气以及水、土壤污染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中,首先对于工业场地的燃煤生产使用锅炉要全部按照60%的脱硫效率和98%的除尘效率进行设置;其次,在煤场以及集运站应注意进行防风当尘网的设置,并且运煤道路应注意进行硬化和绿化处理,及时进行水污染治疗和污水回收处理,对于污染和破坏比较严重的煤矿进行关闭,建立煤矿矿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管理系统,避免和控制煤矿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发生。其次,在进行煤矿矸石污染的治理中,注意对于关闭以及服役期满的矿区,可以通过矸石山筑坝或者是摊平、压实、复垦等措施,进行矸石污染治理,在对于矸石进行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减少堆积形成的污染问题。此外,对于煤矿生产中的废水污染可以通过矿井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来避免和控制,在开采矿区进行绿化造林,以恢复生物多样性。
3、结束语
总之,煤矿生态环境以及综合治理是煤矿开采生产中研究和关注的一个重点,进行煤矿生态环境以及综合治理的研究分析,对于促进煤矿生产开采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等,都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静,张义平,白洋.贵州省某小型煤矿环境治理现状及其建议[J].采矿技术,2011(3).
[2]徐占军,侯湖平,张绍良,丁等.采矿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失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5).
[3]景继东,程久龙,毛仲玉,等.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立井掘凿综合防治水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6(8).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地理位置:青海湖流域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北纬36°15―38°20,东径97°50―101°20,是一个四周群山环绕的封闭式内陆盆地,南傍青海南山,北依大通山,东靠日月山、西临阿木尼尼库山,海拔范围3194-5174米,总面积29623.414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包括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吉尔孟乡、泉吉乡、伊克乌兰乡、沙柳河乡、哈尔盖乡、三角城种羊场、青海湖农场和黄玉农场,海晏县的青海湖乡、甘子河乡、托勒乡、金滩乡、银滩乡、哈勒景乡以及公共草场和特殊用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的天棚乡、江河乡、关角乡、舟群乡、织合玛乡、快尔玛乡、阳康乡、木里乡、苏里乡、龙门尔乡、生格乡,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倒淌河乡、江西沟乡、黑马河乡、石乃亥乡、湖东种羊场和切吉乡、英德尔乡、恰卜恰镇的一小部分。
2、现状
青海湖区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全省牧区牧业人口的24%,牧区草食牲畜的29%集中在这一地区。但近十多年来,由于超载过牧和大面积开垦草场,该区域草地退化严重。据统计,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为65.67万公顷,占该区域草地面积的34.90%,鼠虫害成灾面积76.89万公顷,占该区域草地面积的40.86%。土地沙漠化速度日益加剧,据2000年的TM卫星遥感图解译测算,目前各类沙漠化土地面积12.48万公顷,其中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达5.0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72%;强烈发展沙漠化土地面积1.15万公顷,占0.39%;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面积1.60万公顷,占0.54%;潜在沙漠化土地4.64万公顷,占1.56%。与1986年7.565万公顷沙漠化土地相比,14年间沙漠化面积扩大了4.915万公顷,平均每年以35.07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而且沙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年扩展速率约为4.63%。同时由于气候变暖,干旱少雨,使湖面水位下降,1959-1998年,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39米,平均以每年8.5厘米的速度下降。作为青海省旅游业王冠的青海湖,正遭受着草场退化、沙化的严重威胁,使得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鸟岛地区草场重度退化面积达5.73万公顷,特别是鸟岛地区以角乌曲为中心的沙化带呈扇形向四周推进,平均流沙厚度14厘米,部分地区已形成“新月型”沙丘,受害面积约0.8万公顷。原来水草丰美的优良牧场已不复存在,风光秀美的鸟岛地区正面临着全面沙化的威胁。青海湖鸟岛是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由于周围生态环境恶化,目前鸟岛连陆,成为沙丘状半岛,鸟类栖息环境明显恶化。青海湖渔业资源减少,珍稀野生动物普氏原羚数量锐减,成为极度濒危的物种。
3、生态环境发展趋势
近百年来湖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在这种气候环境变化的总体特征下,导致湖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湖底沉沙,加之人类活动因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如破坏植被、开垦草地、过度放牧等加剧了湖区沙漠化趋势。从青海湖沉积物反映的环境演化规律预示着青海湖发展总趋势将是主湖不断分割,缓慢地经湖湾向子湖演化,最终主湖消失,而湖区的风沙堆积等沙漠化过程将明显地加速这一过程。同时由于受湖泊增温效应的影响,湖区植被的整体景观有朝高寒景观方向演变的发展趋势,草地明显退化。目前湖区总体上生态环境呈现极为明显的恶化趋势,可利用资源数量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如果不对青海湖区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我国最大内陆咸水湖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七块湿地之一的青海湖,其调节气候,蓄洪和维持特有动植物,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基本生态功能将会大大削减,甚至丧失,进而制约湖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目前生态治理情况
建国以来,在省上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青海湖区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从50年代就开始了对退化草场的治理改良工作,1975年建立了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1986年开始实施限制捕捞和封湖育渔。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并在项目实施中探索出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和成功的经验。草地建设方面,在逐步开展依法管护和实现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的基础上,实施了以冬春草地人工种草、草地围栏、牲畜棚圈为主要内容的草地基础建设和防灾配套建设。据刚察县和天峻县的不完全统计,已建成定居房屋面积27万多平方米,大约94%的牧民户实现了定居;累计建设畜棚2600多间,面积约77000多平方米,可使100多万头(只)牲畜使用;畜圈7500多个,围栏草场约9.85万公顷,人工草场2.18万公顷;草原水渠28条,累计全长240多公里;地下管道45条,累计全长238公里,草原机井46眼。在沙丘治理方面采取了封育、补播建立人工草场和工程固沙等措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行退耕还林草,已在湖区全面展开,国家重点生态县建设工程也已在湖区安排实施。尤其1998年以来,在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青海湖周边的刚察、海晏、共和等县实施了国家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到目前已投入资金2亿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1亿元,共建设人工防护林325公顷,围栏草场22万公顷,人工草场2.18万公顷,灭鼠治虫100万公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开始被湖区人民所认识,农牧民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并逐步建立了县、乡等各级生态环境建设技术服务网络,积蓄了一定的技术力量,为后期大规模实施湖区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基础。
5、存在的问题
5.1、需要治理面积大,投入不足,治理与财力矛盾突出
青海湖地区由于受持续干旱影响,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青海湖水位下降等生态恶化现象十分突出,直接影响着湖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以往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建设和投资规模有限,加之青海湖区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经济基础较差,底子薄,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拮据,群众收入低,对需要长期建设且要高投入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当地政府和农牧民的投入能力有限,无力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生态建设,其治理速度远远低于退化速度,生态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
5.2、治理与生产矛盾突出
青海湖地区部分草地退化严重,急需实施禁牧封育,但部分草场又是牧民承包的冬春草场,放牧利用在所难免,从而形成封育与放牧矛盾突出,治理成果难以巩固。因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如对于禁牧封育的草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实施舍饲和半舍饲,发展家庭牧场,从而减轻对天然草场的压力,使退化的草地得到真正的养息。
5.3、部分治理的草地又重新面临沙化的威胁
由于环湖地区草场退化严重,地表植被稀疏,加之风力作用,其风蚀严重,特别是靠近青海湖边区域,土地沙化现象愈来愈严重,经过治理的草地由于受周边地区流沙的侵袭和自我恢复能力较弱的影响,存在着重新面临沙化的威胁,青海湖边部分流沙呈现出向外蔓延之势。
5.4、湖区人口素质低下,全民环保意识淡薄
湖区牧业人口占68.39%,且素质较低,人口增长较快。为了满足因人口剧增所日趋增加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在对湖区资源开发利用中片面追求眼前经济效益,无序地增加牲畜头数,直接造成草地资源的压力加重。此外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乱挖沙生植被,环保意识差,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封育期偷牧、抢牧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边治理边破坏,破坏大于治理的现象,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不到遏制。
5.5、科研和技术推广滞后
在环湖地区不少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但由于缺乏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机制,尚未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科研成果大部分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
6、建议及措施
6.1、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青海湖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及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尽快建立重大科研和示范推广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库,加快规划基础上的申报工作,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
6.2、青海湖区地域宽阔,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表现出的种种生态恶化现象已对湖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宣传和普及生态环境结构、变化规律,主要因素及环境恶化的特征、危害等科学知识,增加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积极参与青海湖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工作;
6.3、抓紧青海湖区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尽快研究制定鼓励招商引资、合作开发、租赁承包经营的优惠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投资建设青海湖区的生态环境;要通过试点示范,建立起荒滩使用权拍卖、租赁、承包经营的新机制和草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鼓励企业、集体和个人承包开发荒山、荒滩和沙漠化土地,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发展以林、草产业为主导的优势产业;要鼓励牧民群众把补偿资金用于草原建设、技术培训和教育,通过典型引路和宣传教育、政策引导等措施,扩大投资融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在国家投资增加的同时,调动企业、集体、个人的积极性,增加投入,确保规划实施所需要的资金。
6.4、要把生态环境治理与发展区域经济、增加牧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紧密结合起来,正确自理好生态环境治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关系,为规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6.5、为落实各项生态治理措施和提高退耕还草、减畜育草及禁牧封育的可操作性,建议落实对农牧民的生活补贴和财政税收补贴机制,使生态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随着国家加大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解决,城乡差别正在逐步缩小,农民的生活理念、生活质量和农村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度假、旅游、休闲到农村去的人群在日趋增多,现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一道靓丽如画的的风景,也是人们不可忽视的丰富自然资源。
但是伴随着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有些甚至成为制约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概括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大致分以下三类:
1.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目前,对农药化肥的使用还没有具体的监管措施,农民群众大多选用廉价普通农药化肥,有机肥、生物菌肥等应用较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大多超标,作物吸收少,土壤分解慢,部分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对农田及周围环境造成交叉污染。大量使用的地膜、塑料袋,分解慢,回收难,已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生态环境。
农作物桔杆利用率低,目前仅用于畜牧业饲草和生活薪炭,效益偏低,收集成本较高,被村民直接点燃或随意堆放。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空气污染。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不仅影响农村环境,对城市环境也造成了很大危害,甚至影响到交通安全。
2.农村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农村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3.集约化养殖场布局不当、污染治理不够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近几年,由于禽畜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禽畜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养殖一只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加之其规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布局上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环境危害直接。同时需要强调的是,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危害并不低于工业企业: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并危及地下水源,还有恶臭。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对人群健康的威胁也更直接――人畜共患疾病的载体主要是家禽粪尿。
二、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影响成因分析
导致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环保机制不完善,制度缺失危害甚于污染本身。农村环保管理体制机制不顺,职能部门执法缺位,难以形成执法合力,除乡镇以外的广大农村基本没有环保投入和环保队伍。
2.生态环境意识淡薄,年长者甚于年轻一代。由于受人力、财力等条件限制,我国环保宣传教育多集中在城镇区域,农村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尚未形成,生态环境局部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彻底扭转。多数群众,特别是较为年长村民,认为垃圾只要扔到塌窑烂地坑或沟边洼地就行,甚至一些畜禽尸体随意丢弃,遇洪水、大风四处漂散,或漫天飞扬,给流行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3.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弱,针对农村环境问题,如畜禽养殖污染、面源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相关立法尚处于空白,现行法律中的一些相关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给农村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4.对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不够。由于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环保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一些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不高,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对生产、生活污染的环境危害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境知识作指导,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探索适合我国农村特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应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为抓手,并有相应的经济条件、制度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与之配套,不断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持续深化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理念,切实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实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
2.以科技为支撑,推广成熟的农用技术。注重生态平衡和生态防治相结合,大力扶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讲求化肥施用“处方”,做到合理正确使用,帮助农民科学种田。利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科学施用农药。进一步扩大沼气池项目实施范围,通过示范户现身说法,深入宣传推广沼渣、沼液、沼气应用和“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引导,变废为宝,控制养殖污染。大力治理“白色污染”,建立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回收点,支持引导农膜回收利用,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严格控制超薄农膜的使用。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秸秆气化技术和其他综合利用措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绿色食品检测准入体系,培育绿色市场,倡导绿色消费。
1矿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是全球性的矿业大国,现有各类矿山约15万个 ,矿业城市300多个。21世纪以来,社会进入了消耗快速增长的阶段,随着对矿产资源需要的不断增长,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恢复治理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
1.1目前矿区环境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1.1占用和损毁土地严重。矿业开发占用和损坏的土地大部分为尾矿堆放占地,另外还包括露天采坑占地、采矿塌陷占地及为采矿服务的厂房、交通设施等占地。
1.1.2引发多种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缝和矿井突水等。
1.1.3破坏地下水资源。采矿使地下水均衡系统得到破坏,引起地表缺水严重,影响了矿区人们的生活质量。
1.1.4“三废”(废石、废水、废气)问题严峻。艾维尔沟矿区每年产生的废石和尾矿巨大,年排放煤矸石449346吨,尾矿134804吨,粉煤灰14183 吨,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矿山矿井水经处理后排放艾维尔沟河,加剧了区域性水体污染;采矿产生的大量废气、烟尘、SO2,和C0,导致空气浊化,酸雨区扩大。
1.1.5破坏地貌景观。矿山开采造成对山体和自然景现的破坏严重。
2、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对策
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是一个对因采矿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区域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使其恢复到期望状态的过程。要做到开采资源的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2.1指导思想
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交叉性系统工程,要求各学科的专家通力合作,在矿山开发及修复的全过程中对矿山生态环境给予超前的、动态的保护和恢复。
由于在矿产资源的开采中,矿区的生态环境破坏大多都是可以预见的,因此,生态环境的修复应开展于矿区资源开发的各个阶段,从勘探、设计到生产直至报废,都应始终贯穿着恢复环境的思想,超前采取各种治理措施,尽可能地减小对矿区环境的破坏。在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应及时对矿 区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破坏特征进行积极的调控,将矿区重建为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应从矿区的产业结构、经济组成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规划、评价和治理,使矿山的开发更加科学合理,从而降低环境修复的难度,使矿区的生态恢复工作高效而经济地进行。
2.2典型技术
2.2.1针对沉陷矿区的复垦技术
沉陷是矿区生态环境问题中较常见的一种,治理措施主要包括:疏排法、挖深垫浅法,修整法、填充法等几种复垦技术。疏排法采用建屯排水沟等合理的排水措施.再加以必要的地表整修,即可使小面积积水的区域并得以恢复。此法一般应用于潜水位不高、地表下沉不大,正常的排水措施即可见效的矿区。对于沉陷较深,且有积水的高、中潜水位地区,可采用挖深挚浅法,即在沉陷较深的位置再挖深,而将挖出的土方填埋到沉陷较浅的区域,形成的水塘和耕地可以同时从事水产养殖和种植业,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修整法应用于浅水位沉陷土地无积水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将矿区改造成梯田等方式恢复利用土地。此法的采用需要综合考虑工程量、坡度、坡向及灌溉等多方面的条件。填充法一般利用矿区附近既有的材料(如煤矸石)填充沉陷地区以实现复田绿化。由于填充法可以同时解决沉陷矿区复垦和矿山固体废弃物处理这两个问题,因而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填充法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无污染填充材料的选取非常关键。除上述几种方法外,生态工程复垦法目前也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方法是一种综合运用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以及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利用生态系统的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等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对遭到破坏的土地进行多层次利用,以达到持续发展的复垦目的的工艺技术。
目前,焦煤集团高度重视生态综合整治并制定生态综合整治原则原则,1、减少荒漠化扩大的原则 ;2、自然资源损失的补偿原则;3、自然生态体系受损区域恢复原则;4、人类需求与生态完整性维护相协调的原则;5、避让原则6、最小化原则;7、减量化原则;8、修复原则;9、重建原则。矿区煤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危害性滑坡、裂缝等沉陷灾害的治理率达到100%。近两年,焦煤集团塌陷区治理共计资金投入2500万元。事实证明,其具有较大的社会综合效益。
2.3绿化技术
近年来,焦煤集团在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其综合利用程度总体仍不足45%,因此,绿化造林作为矿山固体废弃物堆区域环境修复的有效途径,其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由于矿山固体废弃物堆坡陡且较松散,立地条件差,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在绿化造林前,应首先采用穴坑整地法或梯田整地法,对地表进行平褴工作。选择植物的品种时,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选择耐旱、耐贫瘠,生长快、且根系发达的品种,并遵循乔、灌,花草混植和先绿化品种后经济品种的原则。在植物的种植方式上,要针对不同植物的品种分别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焦煤集团矿区公园充分利用煤矸石填坑绿化,绿化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得到了矿区职工的好平。实践证明,根据矿区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对落叶乔木、灌木等应采用少鼍配土栽植,对常绿树种则应采取带土球移植的方法,而对于草本植物采用拌土播撒或沾泥浆等方法种植较为适宜。
2.4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矿区土壤的污染一般以重金属污染为主,目前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有:固定/稳定修复法、去除法和隔离法等。在有条件的地区联合使用这几种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修复成果。固定/稳定修复法是指运用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的方法将土壤中的污染物稳定或固定在土壤中,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去除法也需要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用机械、人工等措施将污染t壤挖出、运走,化学方法则利用化学试剂对土壤进行清洗而去除污染物。这两种方法都具有成本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缺点。生物方法可以利用超累积植物去除污染物,此方法经济、安全,但植物品种少,修复速度慢。隔离法使用水泥、粘土等各种防渗材料,将污染土壤就地与未污染土壤或水体分开,从而达到阻止污染物扩散的目的。此方法一般用于污染严重、易扩散且污染物可在一段时间内自动分解的情况使用。
3结语
矿山生态环境的治理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系统工程,由于矿山数景众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矿区环境恢复就更加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只有将生态坏境的修复作为矿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才能营造适宜人们生存发展的空间,满足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09-037-01
一、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污染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7。近几年,中国每年因人为因素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超过了1.5万平方公里,增加的水土流失量超过了3亿吨。目前,每年土地退化、沙化面积在以3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扩展。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30年前,当中国还没有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那个时候天蓝、水绿、空气好,小河里的水捧起来就能喝;河道两旁是银色的沙滩;农田里没有呛人的农药、除草剂;池塘里有鱼虾,有荷花,夏天蛙鸣一片;多样化的森林随处可见,农村有大树老树甚至古树。当年,中国老百姓完全可以拍着胸脯说:“污染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我国的生态危机事关全国人民的生存环境问题。但生态补偿制度的不完善,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利益主体不明,利益关系混乱,受益者以近乎无偿占有的方式享有生态资源带来的利益,而生态资源的提供者或保护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破坏生态资源的个体不但没有承担相应的成本,而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伤害却由其他个体承担。混乱的经济利益分配扭曲了保护者与破坏者、受损者与受益者之间的关系,使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工作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形势。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主要局限于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矿区植被恢复等内容,且仅在部分地区开展。一些提供了大量生态服务产品的地区、企业和个人,并没有得到补偿;与此同时,一些破坏生态系统功能的地区、企业和个人,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我国各地区尤其是浙江在生态补偿工作中站在了前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因过度依赖政府的作用而使生态补偿的脚步十分缓慢。综上,仅仅运用行政和市场的手段来规制生态补偿制度已经不能充分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生态补偿的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生态补偿制度概述
生态补偿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广泛采用的政策措施。西方发达国家经过较早历时较长的研究,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补偿理论和运行方式,我国关于地区生态环境生态补偿的依据探索近些年才开始。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三、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立法的必要性
从法律视角看,生态补偿机制涉及生态补偿的法律规范的形成、实施到产生调解社会关系效果的整个运行过程的综合原理,作为法律机制,它是从法律的各个方面的系统性联系和从法律的动态上来考察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的运行过程。生态补偿从广义上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服务功能两方面内容,包括由因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而损害生态功能、或导致生态价值丧失的单位和个人支付补偿费用,用于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的单位和个人支付补偿费用,用于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的经济补偿,狭义的生态补偿专指对生态功能或生态价值的补偿。
一、我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使用水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上世纪中叶以来,城市的不断建设,工农业的粗放发展,人口的猛增,加之对剑江河流域的无序开发,使城市河道水量减少,水质严重污染,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剑江河流域保护迫在眉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1)生活污水污染
目前,都匀市的大部分农村还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且农村环保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致使大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倾倒或直接排入水体,有些难以处理的固体垃圾也直接倒入水中。生活污水正以不断增加的范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
都匀的农业是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为主。为提高产量和效率,人们经常会通过施加肥料和喷洒农药来增产。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生产技术落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不按规定使用农药和肥料,且施肥、喷药配套技术和器械不完备,造成农用化学品大量浪费并直接污染环境。化肥、农药的超量使用严重污染了地表及地下水,对农产品的食用安全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3)工业废水的污染
都匀的工业以化工、电子、纺织为主。70年带初期,由于当时的环保制度落后,许多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外面或河流中。原位于老猫冲的都匀蜡纸厂,其生产废水直排晓河,进入剑江,严重污染晓河和剑江。
2.土壤污染严重,土地耕作力下降,耕作面积减少
都匀市土地资源丰富,为城建、工业、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农民不合理的耕作,造成土壤污染、耕作面积减少,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有:
(1)废弃塑料农膜污染
农膜的使用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价值,但因回收率不高和其本身难以降解易造成土壤污染 ,也影响农作物生长。据不完全统计 ,都匀市塑料农膜废弃率为81.3% ,使用可降农膜比例仅为3.15% ,以及塑料袋的普遍使用,这样在农村也产生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各种塑料制品及农膜废弃物 ,由于极难降解 ,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 ,对耕地的污染非常大。耕地污染使其转换为财富的能力下降,加快了土地退化和沙化 ,削弱了土地的产出能力并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
(2)生活垃圾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生活垃圾逐年增加 ,而大多数乡镇还没有建设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填埋场 ,垃圾一般都弃置于河塘和凹地 ,既影响环境美观,又污染土壤。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
3.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严重
近几年来,由于林业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森林火灾、人为任意砍伐、公路和铁路建设条件需要,都匀市农村的山林植被在不断的减少和被破坏。加上矿石的无规划开采以及采用落后的生产方式开采小煤矿、小金矿等逐年增多,不仅直接破坏了农村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 而且引发山体塌陷、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和景观的严重破坏, 并致使山体保水功能和水位下降,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矿石开采中剩下的尾矿、研石等废弃物大量堆存, 既造成了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污染, 又占用了大量土地, 造成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还使一座座青山千疮百孔, 有碍观瞻。
二、 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及防治对策
1.加强国家宏观决策,重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管理监管的重点一直在城市和一些重要工业点源污染防治上,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防治监管重视不够。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因素包括不多,考虑不够,导致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建议在修改《环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时增加一些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条文,且不同的地区应有不同的政策,不能一刀切。
2.加大政府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中央及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对农村生产的绿色产品应通过增加绿色产品消费税、免除农村环境治理税和补助农民生产绿色产品进行保护。促进种植户和养殖户的联合,提高他们充分利用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的积极性。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同时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及禽畜粪便乱倒、乱堆的问题,减少生活垃圾及禽畜粪便对空气、水源的污染。
3.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来改善目前农村出现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污染的问题。中央政府及各级政府有责任指导和帮助农民,增加他们受教育的机会,使农民懂得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让农民知道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并采取措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交给他们耕作的技术,让他们更科学合理的进行农业生产。
4.从大局出发,杜绝将污染重、耗能大的企业转移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