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16 16:16: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碳排放的含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碳排放的含义

篇1

作者简介:张璐(1977-),女,甘肃兰州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兰州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日本与东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3)02-0061-06收稿日期:2011-09-13

从1981年到2009年,中国因能源消费导致的CO2排放量从14.51亿吨(MMT)上升到68.32亿吨(MMT)(IEA)。如果不进行任何控制,到2030年中国CO2排放量将达到114亿吨。因此,中国正受到越来越大的碳减排压力。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一直坚持一个论点,即中国商品的进口国应该为中国的部分碳排放负责。我国坚持这个论点是基于计算CO2排放的角度不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认为一国应该为由于国内生产所使用矿物燃料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负责,所以目前大多数统计是基于生产的角度来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但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一点提出质疑,即从生产过程来度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地鼓励各国采取碳减排措施。因为消费者在消费进口商品时,在排放总量中剔除了这些商品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其实质是降低了本国生产这些商品的环境成本,尤其当这些商品属于高耗能与高排放产品时,出口国承担了本应在进口国排放的二氧化碳。Peters 等(2008)发现按照IPCC的衡量办法,1990年以后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15%,但是从消费角度衡量,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9%。理论上说,从消费角度衡量能更公平地分配碳减排的任务额度,可以避免碳泄漏,增加国家间在环境问题上进行协调的可选择手段,鼓励国家取得环境上的相对优势,从而加速清洁化生产技术的扩散。在采用这种方法时,国际贸易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是全世界的制造基地,向世界提供了大量优质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这样的出口同时消耗了大量能源。靠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来推动高速经济增长的国家,承担了本应在进口国排放的CO2,付出了极高的环境成本,而消费这些产品的进口国家在本国的排放总量中却没有计算这部分排放,在享受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优质耐用消费品的同时,指责其对全球气候所造成的伤害,本来就是很不公平的。

一、文献综述

贸易与隐含碳排放的研究上有3个主要的问题:第一,为了更好地理解贸易的环境效应,需要对隐含碳的含量进行直接的估算。第二,对碳泄漏的分析,能够揭示由贸易导致的污染转移的数量。第三个问题是经过贸易调整后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是否真的能帮助消除碳泄漏和减少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近几年对国际贸易中隐含CO2进行数量估计和政策意义分析的文献非常多,考虑到实证研究的可行性,大部分采用投入-产出模型。

就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为了增加制造业的相对优势,对CO2排放不加限制,最小化碳排放的动力不足,使相对优势和碳排放之间具有正向关系。迄今为止,分析贸易中隐含碳问题的文献都清楚地显示主要发达国家是二氧化碳的净进口者,而全体发展中国家和一些拥有丰富资源的发达国家是净出口者。Ahmad 等 (2003)的一项对于OECD的研究估计,1995年中俄两国碳的净出口量大约等于OECD全部净进口量――OECD国家国内排放量的5%。他们还计算了24个国家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探究了贸易驱动型的产业地理移动对全球排放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澳大利亚、加拿大、捷克、丹麦、芬兰、挪威、荷兰是碳净出口国,匈牙利的碳进出口量较平衡,而美国、日本、韩国和其他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都是碳净进口国。还有一些学者对碳排放进行研究,得到相似的结果。如Lenzen(1998)、Peters 等(2006)、Kander 等(2006)、Chung 等(2006)发现韩国对日本出口商品中的碳密集度高于日本对韩国的出口。

对中国的贸易活动给环境带来影响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刚刚开始。Peters 等(2007)运用结构分析法估计了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并特别关注中国的碳排放。Shui 等(2006)计算得出中国CO2排放量的7%~14%是由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造成的。而且,由于中国对煤炭的广泛使用和低效率的制造技术,中美贸易导致1997年~2003年间全球CO2排放量增加了7.2亿吨。You Li 等(2008)发现通过与中国进行贸易,2004年英国减少了11%的CO2排放,全球排放量增加了117吨。有学者计算了1997年~2007年中美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发现这段时间内美国的CO2排放量减少了2%~4%,中国增加了14%~20%,全球增加了2%~4%。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日贸易中的隐含CO2排放问题,本文借助两种数量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利用投入-产出表直接估计1990年~2000年两国在双边贸易中的隐含CO2排量的升降,以追踪在这段时间内双边贸易是否导致中国向日本出口隐含CO2;然后假设一种非贸易状态,比较在这种虚拟状态下和真实状态下总排放量的不同,从而监控中日双边贸易是降低还是增加总体CO2排放量。由于跨国投入产出表的可得性,本文选取1990、1995、2000年3个时间段的数据为样本进行计算。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在计算国际贸易中承载的CO2排放量时,投入产出表是最常被使用的分析手段,此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创立于1941年,1970年他开始尝试将经济结构与环境影响相联系,将价值型投入产出表进行扩展,在投入中包括自然资源,在产出中包括废气和污染物的排放。从此以后,投入产出表被频繁地应用在环境问题研究中。近年来主要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但是尽管这种方法能分析一国整体进出口中的隐含CO2排放量,细化到产业部门还有一定困难。因为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是根据部门内所有产品的比例加权平均得到的,这种估计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确定性。

1.双边贸易中隐含CO2的直接量化方式

篇2

1 引言

碳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与水泥、石灰、钢铁等工业的生产过程[1]。世界银行报告表明,全球化石燃料燃烧的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70%,中国以煤炭燃料为主,能源燃烧的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85%以上。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研究员指出,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有91%~92%是化石能源。其中,煤炭占绝对优势(约为70%),但这种能源结构是不可持续的。

当前学者针对碳排放的研究多是通过隐含碳进行的,所谓隐含碳,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产品,而在整个生产链中所排放的全部二氧化碳。其产生主要是通过自身效应、溢出效应以及反馈效应引起[2]。潘文卿等(2007)利用2000年中国8区域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内陆地区间的溢出与反馈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内陆地区的反馈效应不及沿海地区大[3]。徐盈之等(2011)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将中国2007年制造业各部门最终需求引致的碳排放量分解为直接效应、反馈效应、溢出效应、自给效应以及自溢效应,发现制造业部门碳排放的溢出效应最大,主要对象是能源产业以及服务业[4]。

2 碳排放的计算方法

本文计算的碳排放主要为能源燃烧碳排放,包括各行业在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通过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所引发的全部二氧化碳。由于隐含碳排放的计算需要通过直接碳排放得出,因此在计算企业异质性下隐含碳排放的自身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前,应先计算企业异质性下的直接碳排放。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以及2007年中国分四属性企业、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 ,其中分企业属性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形式如表1所示。

表1 分企业属性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形式

2.1 直接碳排放

2.1.1 能源的碳排放量

根据能源平衡表所示,我国在2007年的能源种类包括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等17种,且各能源的使用量已知。此时,能源的碳排放总量即各能源的碳排放量之和,而各能源的碳排放量又可通过能源使用量的燃烧量与能源的碳排放因子相乘得出,如公式(1)所示。

(1)

其中,表示总碳排放量,表示能源的碳排放量,表示能源 的燃烧量,表示能源的碳排放因子。

2.1.2 能源行业的碳排放因子

我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中记录的能源行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四个。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所供应的能源包括原煤、洗精煤和其他洗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所供应的能源包括原油和天然气,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所供应的能源包括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其他石油制品、焦炭和其他焦化产品,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所供应的能源包括焦炉煤气和其他煤气。各能源行业产生的碳排放量即其所供应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量之和。

因此各能源行业在单位投入金额下的碳排放量即可通过公式(2)计算得出,也即该能源行业的碳排放因子。

(2)

其中,为能源行业的碳排放因子,为能源行业的碳排放量,为能源行业 的总投入金额。

2.12.3 行业的碳排放量

根据投入产出表可知四个能源行业对全部四属性企业42行业的投入量,能源行业的碳排放因子乘以能源行业对某行业的投入量即为各能源行业对该行业投入所带来的碳排放量。将各能源行业引发的某行业碳排放相加即为该行业的总碳排放量,如公式(3)所示。

(3)

其中,为行业的总碳排放量,为能源行业投入到行业 所带来的碳排放量,为能源行业投入到行业的总投入金额。

2.2 自身效应、反馈效应与溢出效应

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碳排放。为了得到某种产品,而在整个生产链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称之为隐含碳。由于四属性企业投入产出表的中间使用部分按企业属性分类可以分为4 4的分块矩阵,因此针对四属性企业而言,其相互之间出口或最终使用拉动的隐含碳主要是由三部分内容引起:由同一属性企业引起的自身效应隐含碳,由全部企业剔除掉同属性作用的反馈效应隐含碳,以及由其他属性企业带来的企业间溢出效应隐含碳,其计算方法如公式(4)所示。

(4)

其中,为隐含碳排放,为单位产出下的直接碳排放量,为里昂惕夫逆矩阵,为出口量(也可以换作最终使用量,包括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为分块矩阵 的里昂惕夫逆矩阵,为自身效应带来的隐含碳排放,

为反馈效应带来的隐含碳排放,

为反溢出效应带来的隐含碳排放。

3 结果分析

按企业属性划分,加工贸易的隐含碳排放高于非加工贸易,国企的隐含碳排放高于外企。如图1所示,2007年中国的隐含碳排放中,大部分来自于国企非加工贸易企业(占92.7%),其次是外企非加工贸易企业(占6.8%),来自于加工贸易的隐含碳排放占比较少(国企和外企的加工贸易分别占0.2%和0.3%)。这一情况在出口和最终使用拉动的隐含碳中同样有所体现,唯一不同的是出口拉动隐含碳中外企占比有所增加,其中外企非加工贸易占8.7%,外企加工贸易占1.0%,且受出口影响,国企加工贸易拉动的隐含碳也有所增加,占0.9%。而在最终使用拉动的隐含碳中,只有非加工贸易存在最终使用拉动隐含碳,加工贸易不存在这一情况。其中国企非加工贸易拉动的隐含碳占比为94.0%,外企非加工贸易拉动的隐含碳占比为6.0%。

图1 企业异质性下的隐含碳排放

根据公式(4)计算可得,四属性企业隐含碳的自身效应、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如表2所示。可以看到,从整体分析,自身效应引起的隐含碳排放占比最大,其中出口拉动隐含碳中自身效应引起的隐含碳占比为59.9%,最终使用拉动隐含碳中自身效应引起的隐含碳占比为78.2%。按不同企业属性分析,这一情况又有所不同。对于国企非加工贸易而言,无论是出口拉动还是最终使用拉动,自身效应引起的隐含碳比例最大(分别占60.3%和82.1%),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引起的隐含碳占比则有所不同,出口拉动隐含碳中溢出效应的作用更大(占30.6%),最终使用拉动隐含碳中反馈效应的作用更大(占11.9%)。对于外企非加工贸易而言,溢出效应引起的隐含碳占比很大,其中出口拉动隐含碳中自身效应和溢出效应引起的隐含碳占比十分接近,分别为46.8%和46.7%,最终使用拉动的隐含碳中则是溢出效应占比最高,为80.0%。对于加工贸易而言,无论是国企加工贸易还是外企加工贸易,均只有出口拉动存在自身效应引起的隐含碳排放。

表2 企业异质性下隐含碳的自身效应、反馈效应、溢出效应

出口拉动隐含碳 最终使用拉动隐含碳

自身效应 反馈效应 溢出效应 自身效应 反馈效应 溢出效应

CN 86366.1

(60.3%) 12900.6

(9.0%) 43851.8

(30.6%) 362864.6

(82.1%) 52467.1

(11.9%) 26407.8

(6.0%)

CP 1433.3

(100%) - - - - -

FN 6488.1

(46.8%) 903.8

(6.5%) 6471.7

(46.7%) 4471.1

(15.9%) 1145.7

(4.1%) 22521.9

(80.0%)

FP 1649.3

(100%) - - - - -

合计 95936.8

(59.9%) 13804.4

(8.6%) 50323.5

(31.4%) 367335.7

(78.2%) 53612.8

(11.4%) 48929.7

(10.4%)

注:CN为国企非加工贸易企业,CP为国企加工贸易企业,FN为外企非加工贸易企业,FP为外企加工贸易企业。

参考文献:

[1]李锴,齐绍洲.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J].经济研究,2011(11):60-73.

篇3

碳中和:通过节能减排、产业调节、植树造林、优化资源配置等治理二氧化碳的手段,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甚至是回收利用,以此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的。

在环境日益恶劣的时代,全球的温室效应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人们在感受到环境逐渐恶劣的同时,也在不断为治理环境而努力着,毕竟这关乎着人类的共同家庭,所以环境治理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看到一些环境治理的热点,其中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两个常听到的词,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它们的含义。

无论是碳达峰还是碳中和,都是属于二氧化碳治理工程中的一种概念,而在这项工作中,有一个概念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碳排查。碳排查这项工作主要是政府部门以及企业作为单位,来统计其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这个排查工作,在整个二氧化碳治理体系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统计清楚二氧化碳的排放,才能针对性地去处理,做出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做到碳达峰和碳中和。

环境治理已成为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治理好环境,调节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而且,从大的方面来说,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有重大意义。

碳中和碳达峰的含义及意义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中和碳达峰的意义:碳达峰碳中和是系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工作,覆盖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高耗能、高排放部门,涉及生产和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等各方面。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制定科学的行动方案,有助于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法

篇4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M].Beijing: China Statisties Press,2010.]

[16]Shrestha R M, Timilsina G R. Factors Affecting CO2 Intensities of Power Sector in Asia: A Divisia Decomposition Analysis[J].Energy Economics,1996,18(4):283-293.

[17]Lu I J, Lin S J, Lewis C. Decomposition and Decoupling Effect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from Highway Transportation in Taiwan, Germany, Japan and South Korea[J].Energy Policy,2007,35(6):3226-3235.

[18]Chang Y F, Lin S J.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 CO2 Emission in Taiwan: An Inputoutput Approach[J].Energy Policy,1998,26(1):5-12.

[19]Ang B W, Zhang F Q, Choi K H. 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J]. Energy, 1998,23(6): 489-495.

[20]Ang B W. The LMDI Approach to Decomposition Analysis: A Practical Guide[J]. Energy Policy, 2005,33(7): 867-871.

[21]江小涓.服务业增长:真实含义、多重影响和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2011,(4):4-14,79.[Jiang Xiaojuan. Growth of Service Industries: True Meaning, Multiple Influences and Trend[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1,(4):4-14,79.]

[22]Nobuko Y. An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s of Japanese Industries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1985 and 1995[J]. Energy Policy, 2004, 32: 595-610.

[23]岳婷,龙如银.基于LMDI的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效应分析[J].资源科学, 2010,32(7):1266-1271.[Yue Ting, Long Ruyi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Energy Intensity Growth in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LMDI[J].Resources Science, 2010,32(7):1266-1271.]

篇5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正在引起各行各业的关注,低碳也正在影响物流业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方向,物流业必然向低碳物流的方向发展。

    一、低碳经济与物流

1、低碳经济的含义。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2、我国物流业能源消耗情况分析。物流业是能源消耗较大的产业,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表1可以看出,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量在逐年上升,比重也增加,而能耗成本已经占据了物流企业总成本的40%,甚至80%的比重。从表2可以看出,物流业的煤油、汽油、柴油的消耗量占全国消耗量的比重最大,煤油占90.85%,汽油占50.07%,柴油占54.39%,这些都是高碳能源消耗。因此要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就要降低物流业的能耗,发展低碳物流。

    3、低碳物流的含义。低碳物流的含义可以这样来理解:一是如何减少物流领域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二是怎样通过优化的方式来运作物流系统。

    低碳物流首先表现为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使其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它一方面注重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净化物流环境,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4、目前我国物流业的“低碳”发展现状。一是当前物流业在低碳问题上仍处于呼吁阶段。物流业界的低碳探索仍然比较有限,在低碳问题上仍处于呼吁阶段。国内大部分企业对“低碳”的意识比较淡薄,对于低碳的探索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在相关政策措施出台之前,更多的机构或企业都还在观望。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政府一定会认真实施减排任务,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二是“低碳”理念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尚未开启。国内的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在人才队伍

    建设方面还未考虑“低碳”的观点。三是物流企业各自为政,造成物流能力的浪费。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大部分都是利用自己的物流设备为自己服务,这样就造成了车辆装载率低、设施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问题。

    二、我国发展低碳物流的措施

1、发展低碳物流,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目前,我国还没有与碳排放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法律规定,发展低碳物流需要健全行业相关法律规范和标准制度体系,大力培育低碳物流相关技术与产业,组织落实物流业专项行动计划。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从国家、地方、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等各方面,发挥政策的组合功能、组合效应,支持和引导企业、社会,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低碳工业,促进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政府的相关部门要考虑量化每个企业的碳排放量,如将碳排放量以成本的方式加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只有把碳排放作为物流企业生产的一种成本,企业才会重视这个问题,才有动力去推动降低碳的排放,企业会看到减少碳排放量,成本降低了。

    2、采用环保低碳型物流设备,推动废旧物流设施设备的循环利用。低碳环保型物流设备一方面表现在其在制造过程中是低碳环保的,比如采用了更清洁的生产方式,或者产品设计更加紧凑,减少了原材料的耗用量。另一方面表现在客户使用物流设备的过程中更加低碳环保。低碳环保型物流设备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一,对物流过程中最常用的设备———“叉车”进行更新换代,可用混合动力叉车替换内燃叉车。据悉,丰田叉车已研制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内燃式混合动力叉车———hybrid,2009年12月日本开始销售这种叉车,这种叉车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燃料的耗用量只有同等柴油叉车的50%。其二,要减少运输工具的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量,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第一,用标准较高的重型专用车代替目前普遍使用载重在5吨左右中型物流车,这样,油耗将会降低20%~30%。第二,汽车运输以柴油车代替汽油车。柴油车比汽油车更省油更低碳,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营运车辆是以汽油为主的,而不是柴油,但相同吨位的车,用柴油比用汽油要节约得多,柴油机的能源消耗仅为汽油机的45%~60%,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比汽油机大约低30%~35%。

    3、优化运输线路,减少运输里程,降低碳排放。

    通过仿真模拟软件,从运输里程、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消耗等方面优化运输线路。如:中远物流正在应用一套供应链优化软件,该系统通过计算机仿真模型,评估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耗用、运输里程等方面对运输线路进行优化。同时,该系统还包括燃油种类的选择和用量确定,系统还可以记录在运输、仓储等每一段物流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数据。

    4、物流企业反过来引导客户关注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物流作为派生需求,通常是根据客户要求,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事实上,物流企业也可以适度超前,反过来引导客户关注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包括行业标准的建设方面、企业在为客户的方案的设计等具体运作模式中以及企业的投资决策中考虑“低碳”因素的加入,尽量多地考虑低碳效应。

    三、结论

低碳经济的兴起将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极大的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这场变革对物流企业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物流企业必须认真审视低碳物流的价值,积极与企业自身实际需要相结合,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力的保障,从而为参与全球物流业竞争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政府、企业的不断努力,低碳经济条件下的物流产业转型才能够实现产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和值效应,从而彻底告别不可持续的高碳经济发展时代,企业也一定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转,程国全,冯爱兰.物流系统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2]蒋元涛.国际物流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8.

[3]华晓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7).

篇6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2-0054-06

一、引言

大气中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已危及人类的生存条件和发展质量,促进二者脱钩发展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由于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因而如何实现脱钩的政策着力点不同。许多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碳排放量的70%来源于消费领域,其政策的重点在于推动消费低碳化。而对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由于碳排放量的70%来源于生产领域,因而通过制定有效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生产领域的低碳化发展是统筹应对气候变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于刃刚,2011)。

为了实现这一重要选择,我国将降低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实际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进而降低碳排放强度,不仅仅体现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其他法律和政策也有明确要求:法律方面,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都要求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政策方面,国务院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如何调整都有明确要求。

我国是否达到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政策目标?学术界对此并没有一致性的结论。孙敬水(2011)、陈诗一(2011)等认为,虽然产业结构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作用较小,但还是有贡献的;与此相反,朱勤等人(2009)、黄芳等人(2012)的估算结果则为整体上是负贡献。以上这些估算忽略了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强度的演进关系,在估算工业碳排放量时没有考虑非化石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本文在探讨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综合估算了各行业的碳排放量并讨论了产业结构调整对降低碳排放强度起何种性质的贡献。

本文剩余部分安排如下:工业革命以来,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都分别演进,二者之间有没有关系?是何种关系?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关系?这种关系稳定吗?第二部分的理论假说对二者关系给出了机理分析,并且用已实现工业化国家的事实初步验证了这种假说的可靠性。第三部分提供了估算结构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起何种贡献的方法,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对估算数据的来源、时期和方法进行了说明。第四部分分析了估算结果并说明了政策含义。

二、理论假说

迄今为止,从能源和经济的视角看人类发展,二者既是总量扩大也是结构变化过程,伴随此过程的是碳排放量的不断扩大。引起人为碳排放量变化的最重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引起电力、钢铁等高耗能产业迅速发展后,由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导致了碳排放量快速扩大。扩大过程在各个国家都一样,不一样的是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这显示了不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同,该不同直接导致了碳排放强度出现差异。总体上,在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可以从产业结构理论和工业化理论两个视角来归纳和解释,二者的关系是一种“开口P型曲线”的关系(见图1)。

(一)产业结构理论为建立“开口P型曲线”模拟了曲线形态

产业结构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是从“一三二型”向“二三一”,最后形成“三二一”型产业结构的过程。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会对资源、生态环境造成影响(Crossman G.和Krueger A.1995;Faye Duchin,1998)。

Thijs ten Raa(2004)、项俊波(2009)都关注了经济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这些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变化对碳排放强度变化的贡献是渐进式的,短期贡献比较稳定。这是由经济发展的惯性造成产业结构要发生显著性变化需要较长时间的规律所决定。这种长期性给企图在较短时间内利用调整产业结构来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政策提出了挑战。

(二)工业化理论为建立“开口P型曲线”提供了机制说明

从工业化理论视角看,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强度产生影响的机制在于:各产业的碳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速度存在系统差别,当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时,二氧化碳会在各产业间流动,这种流动自然会引起碳排放强度的变化。在工业化初、中期,大量化石能源被粗放利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碳排放强度随之上升;而当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后,以能源密集型为主的重化工业向装备制造、信息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升级,再加上政府对保护环境的管制措施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利用方式不断干净化,经济增速快于碳排放增速,从而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在技术进步、人们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碳排放强度将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

(三)“开口P型曲线”假说

结合产业结构理论和工业化理论,如果以工业占GDP比重代表产业结构,那么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可能是:工业化初、中期,随着工业所占比重上升,碳排放强度随之上升;工业化中、后期,尽管工业在产业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但所占比重开始降低,因而碳排放强度开始降低;到后工业化社会,工业所占比重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碳排放强度从降低也向基本稳定转变。对于这种变化趋势,沿袭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用图形表示的传统(如倒U曲线、U型曲线或N型曲线等),我们把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强度的变化用“开口P型曲线”来表示。曲线之所以是开口的,是由工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降低决定的。

(四)已实现工业化国家演进事实的经验支持

“开口P型曲线假说”可以用历史经验数据来验证。Michael Grubb,Benito Müller和Lucy Butler(2002)研究发现,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如美国和英国,以人口数量计算的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强度)几乎与50年前相同,但其工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美国2007年为20.9%、1947年为37.7%,60年下降了16.8个百分点;英国2008年为23.6%、1957年约为48%,51年下降了24.4个百分点。另外,张志强、曾静静、曲建升(2011)采用多国数据的研究结论也表明,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已实现工业化国家碳排放强度与工业结构的变动事实与“开口P型曲线”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

三、估算方法与数据说明

“开口P型曲线”反映了产业结构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贡献过程。参考Pender(2003)的研究思路,如果这种贡献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我们称之为产业结构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起的是结构红利(Structural Bonus)贡献;反之,则称为结构负担(Structural Burden)贡献。

(一)估算方法

估算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强度变化是起何种贡献,这需要在碳排放强度变化中分解出产业结构所起的作用,因此我们采用分解的思路来研究估算方法。

碳排放强度的分解就是将碳排放强度分解为几个影响因素,并根据不同的方法确定贡献水平。主要有两类分解方法:结构分解法(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和指数分解法(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IDA)。相比较前者需要利用消耗系数矩阵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来说,后者更适合进行时间序列以及较少影响因素的分析(唐建荣,2011)。由于本文所估算时期较短(两个“五年规划”)且专门研究的是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变化的贡献,因而采用指数分解法。

指数分解法的原理就是将要探讨的主体分解成若干个因子的乘积,从统计方法本身来说,这种分解有无穷多个,但考虑到研究目的、资料的可获得性等现实问题,一般得出的分解形式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研究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研究者主要采用Laspeyres 和Divisia分解法。Ang B.W.(2004)从理论基础、适应范围、应用和结果表述的方便性等方面对指数分解法的测算方法经过比较后认为,Divisia分解法尤其是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LMDI)是一种较优的指数分解法。因此本文采用这一方法对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

根据碳排放强度的含义,可以将其进一步进行分解:

(1)式中,CI(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tensity)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i表示产业部门;CE(carbon dioxide emissions)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Si表示i产业的产值比重;Ii表示i行业的碳排放效率。

由公式(1)我们可以将报告期与基期的碳排放强度的差异分解为公式(2):

结合公式(3)和公式(2),我们可得公式(6)和公式(7):

我们称RCstr为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强度变动的相对贡献(Relative contribution),RCint为行业效率变动对碳排放强度变动的相对贡献。

由于碳排放强度不是正指标,因此,(1)当?驻CItot≥0,说明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政策缺乏成效,环境继续被恶化;(2)当?驻CItot

估算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第2种情况。在第2种情况下(?驻CItot

(1)如果ACstr0,我们称产业结构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起的是结构红利贡献;(2)如果ACstr≥0且RCstr≤0,我们称产业结构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起的是结构负担贡献。

(二)估算时期

我国已将“降低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十二五”规划目标。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对非市场化领域中必须由其履行职责的一种量化考核指标。从我国出台约束性指标的时间看,“九五”以前,我国对资源环境的考核是方向性的、倡导性的,缺乏硬约束,如“九五”计划提出要“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十一五”规划中首次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22个主要指标分为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两类。但从本质上看,我国“十五”计划明确提出“2010年的能源强度要比2005年下降20%”也可看作是约束性指标,再加上碳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赵爱文、李东,2012),因此我们估算的起点从“十五”开始算起。在估算过程中重视分年度变动的同时,更重视每个“五年”规划期间的变动情况,这样有利于评价政策的执行效力。

(三)数据说明

1. 数据来源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公布了可以估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个平衡表:中国能源平衡表(实物量)、中国能源平衡表(标准量)和综合能源平衡表,前两个表都是五大类(煤、油、气、电和其他)30种能源。对于计算碳排放量来说,标准量的数值是将实物量表中的数据乘以折成标准煤系数而得,由于各种能源折成标准煤系数比较稳定,因而对估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小。而综合能源平衡表中的数据是折成标准煤的累计数,由于各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不同,在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量时会有较大差距。比如以煤炭为参照,在提供同样热值的前提下,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石油高28%,比天然气高69%左右,因而同样的能源消耗累计数,有可能因为能源结构不同而对估算结果造成较大误差,所以在估算时未采用该表的数据。在实物量和标准量表中,由于标准量表中除电力的数据需要重新折算外,其他数据在估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时更方便,因此本文选取中国能源平衡表(标准量)的数据。

2.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估算

准确估算一个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一个令学术界棘手的难题(Jay Greg,2011)。我们在估算时不仅和雷厉等人(2011)一样考虑了燃烧化石能源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在此基础上和Lan-Cui Liu等人(2007)一样考虑了电力的排放。此外,我们在估算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时还考虑了工业中水泥行业的非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3. 各种化石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目前在估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时,有些研究成果是用折成标准煤的各种化石能源数据乘以碳排放系数(王海宁等,2011;张丽峰,2011)。从研究目标出发,估算时应该乘以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二氧化碳排放系数等于碳排放系数乘以二氧化碳分子量与碳原子量之间的换算系数(3.67)。由于都乘了3.67,尽管不会对分析二氧化碳排放结构时产生影响,但会对总量指标和强度指标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采用碳排放系数偏离了研究碳排放问题的本质。研究碳排放问题的本质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直接关系,而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水、干旱、海平面上升和热浪等极端天气对人类的生存条件和发展质量可能造成严重威胁,因而研究该问题的目的是以经济手段为提高人类发展质量提供决策依据。而碳与应对气候变化没有直接关系,因而我们应该乘以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由于各国在能源品位和利用技术水平等方面有差异,实践中折成标准煤的各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有所不同。考虑到国情和对各种测算结果的兼顾性,本文取我国电子工业协会、国家科委气候变化项目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提供数据的平均值,即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分别为2.661 5、2.010 52和1.518 8。

4. 电力中火电所占比重

中国能源平衡表(标准量)中电力已折为标准煤。从发电结构看,电力可分为火电和清洁能源电力,由于清洁能源电力的碳排放系数为0,因而只需计算电力消费中火电所占比重部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比重等于“1-(清洁能源的发电量/总的发电量)”。

5. 水泥的非能源利用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含氧化钙65%左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CaO+CO2,每生成1吨CaO同时生成0.785 7吨二氧化碳,所以每生产1吨水泥熟料生成0.510 7吨二氧化碳(何宏涛等,2005)。

6. 各行业增加值的不变价折算系数

我国在公布按不变价计算的国内增加值时每隔若干年便调整一次基期,2000—2010年调整了2次,即2000—2005年是按2000年价格计算,2006—2010年是按2005年价格计算。为了可比,本文将各行业的增加值都调整到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增加值。即第i行业增加值的不变价折算系数是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第i产业2005年的不变价增加值与按2005年当年价计算的第i产业的增加值之比来计算的。

四、估算结果和政策含义

(一)估算结果

1.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强度“开口P型曲线”的拐弯阶段

2001—2010年,我国生产领域的碳排放强度经历了一个倒“U”的变动过程,最高值(2.723 3)出现在“十五”末的2004年,最低值(2.105 8)出现在“十一五”末的2010年,平均值为2.359 1,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同一期间,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的工业所占比重略有下降,最大比重(42.55%)出现在2006年,最小比重(40.35%)出现在2000年,平均比重为42.36%。综合来看,我国正处于“开口P型曲线”(图1)的短虚线阶段。

从表1可知,拐弯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增加值与碳排放量的总量高度相关但增速有明显差异。在两个“五年规划”期间,从总量相关性来看,我国生产领域行业汇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增加值之间的关系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在0.97以上。分行业来看,即使是农业的相关系数,也从0.40提高到0.99。从增速来看,二者的增长速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十五”期间生产领域行业汇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快于增加值的增速,二者的弹性系数为1.26,到了“十一五”时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速明显低于增加值的增速,二者的弹性系数迅速下降到0.54,2001—2010年二者的弹性系数为0.79。分行业来看,与“十五”相比,“十一五”各个行业走的是“共同趋势但有区别”的低碳化发展道路:“共同趋势”是所有行业“十一五”的弹性系数都小于“十五”的弹性系数,“有区别”是指各行业低碳化程度不同。农业和交通业在2000—2010年期间的二氧化碳弹性系数大于1,属于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速都高于1个百分点的粗放发展模式。

2. 产业结构仅有个别年份对碳排放强度起结构红利贡献,整体上是结构负担贡献

表2表明,我国碳排放强度在“十五”期间上升了0.197 6,“十一五”期间下降了0.394 2,2001—2010年下降了0.294 9。从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强度的贡献看,两个“五年规划”期间,仅有“十一五”的2007—2008、2008—2009年两个年度的产业结构对降低碳排放强度起结构红利贡献,绝对贡献分别为-0.004 3和-0.012 6,相对贡献分别为4.9%和29.14%,其他年度的贡献都是结构负担贡献。因此,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行业效率的提升引起的,2001—2010年的行业效率的绝对贡献为-0.396 0,相对贡献为134.35%。

(二)政策含义

1. 新增碳排放总量的考核指标和相应管理办法

碳排放强度的变动受碳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总量共同的影响。既然我国将“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那么当经济增长与降低碳排放强度的目标不可兼得时,应当以控制碳排放量为首要选择。

但实践中,“十五”以来,除个别年份外,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整体上起的是结构负担贡献,两个“五年规划”期间(2001—2010年)的绝对贡献为0.101,相对贡献为-34.25%。“十一五”末为了突击完成节能降耗目标,多个地方采取了拉闸限电的极端措施,2011年整体上没有完成降低碳排放强度的目标。

出现这种与政策初衷不一致的结果,表面原因是各部门或地方政府的唯增长冲动,即当保护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与“保增长”或“稳增长”(预期性指标)发生冲突、不可兼顾时,各部门往往将“发展是第一要务”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从而舍“资源保护”取“经济增长”。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制定约束性指标时,没有建立保障该目标实现的有效约束机制和管理办法。从发展来看,“十二五”时期经济面临各种掣肘因素的影响,为了“保增长”,有些部门或地方政府有可能会上马一些投资见效快的高碳产业。因此,一方面,中央政府要制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的考核指标,当与经济增长不可兼得时,要首先考核该指标的实现程度;另一方面,政府审批部门应对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高碳产业坚决从严控制,不能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而像以前一样继续恶化环境质量。

2.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2001—2010年期间,五大行业汇总增加值占全部GDP的比重为76.12%,但其碳排放量占终端排放总量的86.33%,即五大行业在碳排放量中所占比重要大于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一种“低增长、高排放”的高碳发展模式。这说明除了五大行业之外的行业的增加值对总的GDP的贡献要高于其在碳排放量中所占比重,应大力扶持这些“高增长、低排放”产业的发展。从行业统计口径看,这些产业集中在第三产业,主要是传统服务业(商业和交通业)之外的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对调整产业结构和降低碳排放强度有直接和间接两个作用。从直接作用看,现代服务业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消耗小的特点将起直接作用;从间接作用看,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其中的节能服务业能够促进其他行业减少碳排放。

参考文献:

[1]于刃刚.低碳经济与河北产业结构调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3):74-79.

[2]孙敬水.中国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3):1-6.

[3]陈诗一.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J].世界经济,2011,(4):124-143.

[4]朱勤,彭希哲,陆志明,吴开亚.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9,(12):2072-2079.

[5]黄芳,江可申,卢愿清,吴优.中国碳强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基于LMDI分解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6):40-46.

[6]项俊波.结构经济学——从结构视角看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张志强,曾静静,曲建升.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强度历史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11,(8):859-869.

[8]唐建荣,张白羽,王育红.基于LMDI的中国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J].统计信息论坛,2011,(11):19-25.

[9]雷厉,仲云云,袁晓玲.中国区域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5):59-65,126.

[10]王海宁,薛惠锋.中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6):191-194.

[11]张丽峰.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碳排放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5):1-7.

[12]何宏涛,袁文献.水泥生产中减排二氧化碳措施和效果分析[J].中国水泥,2005,(3):47-49.

[13]赵爱文,李东.中国碳强度与能源强度实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1-5.

[14]李淑霞.碳税的效率与公平目标的协调性研究[J].求是学刊,2012,(5):44-50.

[15]肖宏伟,等.中国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1).

[16]赵玉意.论中国在碳减排体系中的定位——基于美国“碳关税”措施的反思[J].贵州社会科学,2012,(9).

[17]Michael Grubb,Benito Muller,Lucy Butl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B/OL]. http:///presentations/Oxbridge CO2_GDP_analysis.pdf,2012-08-01.

[18]Liu. Ang. B.W.Eight Method for Decomposing Aggregate Energy-Intensity of Industry [J]. Applied Energy,2003,76(1-3):15-23.

[19]B.W. Ang 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policymaking in energy:which is the preferred method?[J]. Energy Policy,2004,(32):1131-1139.

[20]Jay Gregg .Counting carbon[EB/OL]. http:///article/show/single/en/3978-Counting-carbon.

篇7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21-03

1 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1.1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

在所有碳排放中,作为生产和生活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区,城市的碳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86%(从终端需求角度计算)。可以看出,减少城市碳排放是减少整体碳排放的关键。城市碳排放根据其源头可以分为建筑、交通和生产三个部分。因此,为创建低碳城市也应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以上三个类别中的碳排放比例因不同城市的发展程度、工业结构和社会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

1.2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发展方向。适当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政府管理部门制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依据。规划部门可以通过所在城市自身优势与缺陷确定城市可以加以利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争取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低碳城市的抽象概念转化为操作层次的指标,有利于公众对其加深了解和执行部门贯彻实施。指标体系对抽象的概念进行量化和具体化,避免了定性或定序区分的模糊性造成的评价的困难。公众可以通过具体化的指标体系深入理解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它与自身行为模式的联系;规划的执行者也可以通过指标体系准确判断规划的执行效果。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城市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评价依据。在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情况下,对各城市低碳发展的实现程度的评价将变得有据可依。

2 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低碳城市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产生途径、碳排放减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协调程度、政府部门采取措施的力度。从以上三个角度制定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成果、途径和措施实施力度三个方面反映一个城市在低碳方面的环境友好程度。在考虑碳排放量应当减少的同时,也不应忽略低碳作为总的发展方向应当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协调。低碳城市概念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发展,而不是为了遏制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而限制经济的发展。

2.1 有关减少碳排放指标

有关减少碳排放的指标包括建筑、交通和生产三个方面,主要反映的是在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方面的低碳城市的实现程度。建筑碳排放指标包括住宅生活和公共建筑碳排放两大类。交通方面碳排放可通过城市车辆总量、城市节能汽车比例、城市公共交通覆盖程度、城市分布密集程度四个指标来反映。城市注册的正在使用的汽车总量能反映城市总体的交通碳排放量,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碳排放对自然生态的压力;节能汽车比例可以反映交通节能化的实现程度,说明在固定汽车总量的条件下,一个城市的交通低碳程度;城市生产用能源消耗总量反映一个城市总体生产规模和其相应的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大小;城市生产用非化石燃料能源比例反映一个城市生产过程中燃料投入方面的低碳实现程度;城市产业结构反映城市的成熟化程度,进而间接说明一个城市在生产方面实现低碳的难易程度和未来所需时间。

2.2 反映碳排放减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指标

这类指标有城市总体人均碳排放量、碳生产率和含碳能源消费系数三项。城市人均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是碳排放总量/人口总量,反映不同消费模式导致的城市人均碳排放水平差异,是从消费角度考虑的指标。碳生产率是城市GDP与城市碳排放总量的比值,说明整个城市的能源生产效率,具体说明一个城市的低碳技术水平对于城市低碳化发展的影响程度。碳能源消费系数为整个城市的碳排放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比值,主要用于衡量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等。

2.3 反映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力度的指标

篇8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国际社会逐步认识到,要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发展低碳经济,世界已经进入了低碳经济时代。各国虽然都认识到了发展低碳经济紧迫性,但还没有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带来的影响。因此,各国应结合国情,科学的、合理的发展低碳经济,来应对全球的气候变化。

一、碳生产力分析

碳生产力是指每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碳生产力是单位GDP产出碳排放量的倒数,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消耗单位碳资源所带来的相应产出。这是从绝对量上考虑的。也可以从相对指标角度分析,即: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速度小于经济产出的增加速度,则可称其为低碳排放。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数据,2005年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水平最高的是挪威,为5656美元/吨(二氧化碳),美国为2104美元/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为1998美元/吨,中国为956美元/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非常贫穷的小国,如乍得(Chad)的碳生产力达到107527美元/吨,为全球最高。阿富汗和马里分别排在世界第二和第三位。

由于碳生产力取决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两个指标,所以收入水平的高低和碳生产力的大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可见,作为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状态的指标之一,碳生产力指标比较适合经济发展水平(或人文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对比,碳生产力指标无法考核一个国家(经济体)的人文发展水平以及奢侈排放情况。

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资源分布的不同,碳排放特征也不同。应该用碳排放弹性指标(碳排放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比值)和碳生产力来综合反映,才能有效判断一国家碳排放的合理性。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因此碳排放弹性指标中的GDP增长率应为正,而且GDP增长率要大于碳排放的增长率。这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应为之努力的方向,最终进入GDP增长或相对不变,碳排放增长率为负(也就碳排放逐年下降)的阶段。

二、低碳经济含义

低碳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人文发展潜力达到一定水平为目标的经济活动。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就是使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蒋金荷、姚愉芳在《人文发展潜力与碳排放需求空间的定量分析》中将人文发展潜力定义为“满足人们的基本性需求,保障像样的生活质量水平。基本性需求即维系基本生存所需的生物性需求,包括营养、住房、环境卫生、医疗保健、基础教育等内容;生活质量包括收入、期望寿命、受教育水平等”。即“每一个社会个体或群体均享有发展权益,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权益,可分为维持基本生存必需的基本性需求和提供非物质内容的享受性需求”

三、对低碳经济的认识

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从多方面认识低碳经济。

1.低碳排放不一定就是低碳经济、碳排放增加不一定不是低碳经济

世界上有很多不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单位GDP的碳排放很低,但这些国家和地区生产水平很落后,化石燃料和商业化能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很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也非常低,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比相差甚远,所以,这种低生活水平带来低碳排放不是我们要追求的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使我们走向贫困,应该是要在保护环境气候的前提下不断的富裕。

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水平非常高,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的平均水平。能不能说他们不是在发展低碳经济,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欧洲一些国家,城市的生活水平很高,同时碳生产率也很高,但碳排放水平已经呈现出回落趋势。所以说,这应该是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

2.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从现在做起

为了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制定的目标,全世界必须尽快实现大气环境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升高。发达国家具有巨大的历史责任,其当前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碳生产力水平,也为其低碳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世界必然是低碳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必须考虑经济增长同时相对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从未来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延迟行动,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损失。

3.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高成本

使用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能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比如,农业生产活动会留下大量农业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废弃物会释放二氧化碳,加剧全球变暖。而现在有人通过在无氧状态下不完全燃烧农业废弃物,不仅使木炭存在形式稳定,肥沃了土壤,还具有碳储存功能。

4.发展低碳经济不应区分产业,也不追求绝对的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没有行业限制,没有主次之分,只要是产生碳排放的地方,就应考虑低碳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范围内每个国家、每个行业、每个产生碳排放的地方在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要追求绝对低碳,要在满足一定目标的低碳和相对的低碳上下功夫,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应如此。

5.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中国家同样要重视

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各国应当根据各自国情和能力开展“共同但有区别”的行动。发展低碳经济、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或者实现社会经济的低碳化,本质上是应对气候变化中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核心内容。所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样担负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

四、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球能源需求必将持续增长。目前,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2.5吨标准煤,而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在6吨标准煤以上,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费达12吨标准煤。如果世界各国都达到这个标准的话,按目前的人口数量和技术水平测算,全球年消费能源将达400亿吨标准煤,按目前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看,最多可使用上百年的时间。即使不考虑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主要依赖化石能源的经济和社会体系也不能持续,开发利用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势在必行。

2.提高能源效率,做好能源运行管理

能源效率是指单位能源消费产生的经济价值或物品产量,与生产、加工、转化、使用等各环节的技术和管理密切相关。目前,从每个行业来看,都有提高能源效率的潜力,挖掘这些潜力的出路是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和综合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是涉及面很广的复杂系统工程,既要有先进实用的技术,也要有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的市场环境。这要求从思想上重视能源效率的提高,并切实落实到行动上。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不仅与能源生产环节有关,也与能源运行管理方式有关。所以只有做好能源运行管理了,才能更好的提高能源利用率,才能做到节能减排。

3.优化能源利用方式,全面实现电气化

应该根据本地区自然资源(尤其能源)的特点,加大清洁能源的投入,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能源利用方式。一是要优化电源结构,合理配置各类电源机组,更加重视具有调节能力机组的建设,特别是燃气机组和抽水蓄能机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二是要研究经济适用的储热技术,在供热体系中配置必要的储热装置,提高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效率;三是要适当推广电供热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调峰填谷,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更好地利用起来,真正实现节能减排。

全面实现电气化是解决我国能源清洁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更是解决广大农村能源问题的重要出路,对于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在能源的选择上能用电的就尽量用电。

4.追求低碳生活

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量人人有责。所以我们要追求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是在生活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也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5.加大现代物流的发展力度

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是由于物流本身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也是碳排放的大户;另一方面是因为发展物流又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如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信息化、标准化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先进的物流方式可以支持低碳经济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撑。所以应加大加大现代物流的发展力度。

参考文献:

[1]潘家华,庄贵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

[2]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1):24-25.

[3]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R].研究报告,2008,12.

[4]何建坤.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J].绿叶,2009,1.

篇9

一、低碳旅游发展的优势

(一)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顾名思义,就是降低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碳排放量或者是其它对环境有污染的污染物排放,以此来保证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在低碳旅游的过程当中,最直接的含义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到最低,低碳旅游不仅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游客在旅游的过程当中也对低碳排放作了要求,这些要求要求旅游者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衣食住行都要是实现节约能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除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旅游景区的的文物也要进行充分保护,并且要尊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低碳旅游从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对环境保护的措施。这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旅游方式。

(二)低碳旅游是生态环境的升级

生态旅游的定义只是处于一定的范围之中,并不广泛,但是低碳旅游却是一种具体的,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低碳进行计算,从而可以通过一定的设施进行碳排放的补救。而且生态旅游一般是指旅游目的地本身的生态环境就很好,被外界的干扰少,比如一些自然保护区或是生态公园;而低碳旅游则是表明是在所有的旅游活动中都要实现低碳旅游,因此,范围较广。

二、低碳旅游发展的困境

低碳旅游毕竟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还没有较为深入的影响到旅游者们,所以在低碳旅游前期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困难,使低碳旅游陷入困境。

(一)旅游者对碳排放认知的困境

旅游者们在旅游的时候存在着“碳排放跟旅游业有什么关系”这一疑问。由于碳排放对气候的变化具有潜伏性和长期性,旅游者们认为碳排放对旅游环境的破坏在未来,同时,旅游具有流动性,所以当地人是首先是遭遇者。而且,旅游者对气候变化意味着什么也不是很明确,所以就造成了旅游者的减碳意识和实际的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对碳排放所造成的问题责任也得不到明确。人们都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这样看来,低碳旅游实施陷入旅游者碳意识不高的困境。

(二)旅游业碳足迹测度的困境

在实行低碳旅游的过程中,虽说对碳的排放可以进行测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对此提出相应的检测措施,而且对碳足迹的检测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要知道不同的额测试方法对碳足迹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于是否为间接排放、是否是建筑的过程中排放的还是工厂的生产设备所排放的这些界定都存在很大的困难。

(三)旅游业碳补偿措施有效性的困境

首先是植树造林,这是一种普遍的碳补偿措施,但是植树造林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巨大工程,对碳排放的补偿不能立竿见影,因此,这种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对当前的当前的碳补救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其次是能源工程补偿措施,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但是这个还是关乎经济成本问题,很多企业或者是个人都存在着“节能不节钱”这一心理,所以用新能源的利用补偿现有的碳排放依然是问题。

三、低碳旅游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低碳旅游的宣传

人们已经习惯了以前的旅游方式,因此,针对低碳旅游这一新兴的旅游方式,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低碳旅游深入人心,并鼓励人们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同时,清楚人们对低碳旅游的误区,从大局出发,从可持续发展出发。

(二)统一碳足迹测量口径

在碳足迹的测量上也要进行规范和统一,对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要反复研究,运用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对碳足迹进行间接或是直接的检测。

(三)加大环保能源的适用范围

政府应该对低碳旅游的能源使用进行立法,对可再生能源进行一定的扶持,使再生性能清洁源能够适应人们的使用需求,以此来满足人们低碳底旅游的需要。

篇10

鉴于碳金融出现时间相对较晚,无论其理论研究还是市场实践形势变化均较大,目前国内外对碳金融的含义还没有非常统一的定义,国际上对碳金融含义的界定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碳金融是气候问题的市场解决方式,世界银行2006年碳金融发展报告中碳金融被定义为用于购买温室气体减排量的金融资源。Soniatabatt(2007)等把狭义的碳金融定义为探究碳约束社会中的金融风险与机遇。运用市场工具转移环境风险和实现环境目标,其广义的碳金融定义贝0与碳金融期刊的相同…o除上述观点外,还有一种侧重金融活动的概念界定,即一般而言,碳金融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对比国际,国内对碳金融的界定主要关注的是后者,即比较侧重碳交易与碳融资等金融活动。目前对于碳金融的界定较多的指向服务于减少或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结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碳金融的含义如下:“碳金融”是指国际社会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而开发的市场解决机制,广义的碳金融泛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所有金融活动,狭义的碳金融是指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具体包括与碳排放有关的各类权益的交易及其金融衍生交易.也包括基于温室气体减排的直接投融资活动、为强制性或自愿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企业或机构提供的金融中介服务等,是一个包含碳资金流动工具(碳金融资产)、市场参与者(碳交易中介机构)和交易方式(碳交易市场)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

2中国碳金融发展遭遇的困境

中国碳金融发展不仅有利于我国降低减排成本、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和减缓碳风险。同时也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从碳金融市场规模来看,在全球碳市场中,中国是全世界核证减排量(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ER)一级市场上的最大供应国。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目前,中国是最有潜力的碳交易资源供给国12]。从碳金融交易主体而言,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天津排放权交易,为统一和规范中国碳交易市场奠定了基础。从碳金融类型发展来看,2007年推出中国绿色碳基金,并先后在北京、山西、大连、温州等地相继启动,规模不断扩大。银行业也逐步开始涉及碳金融业务,如CDM项目融资和挂钩碳交易的结构性产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兴业银行,该行与国际金融公司(LFC)开展合作,截止2009年3月,该行共支持了91个节能减排项目,融资金额达到了35.34亿元;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则先后推出了收益率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虽然中国碳金融已经逐步走入公众视野,但与此同时,中国碳金融也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面临着一些困境,如制度设计不完全、定价权的缺失、国内碳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等等。

2.1国内对碳金融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国内对碳金融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因为CDM和“碳金融”是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而走入我国的,在我国传播的时间有限,公众了解还比较浅,国内许多企业也还没有认识到其中蕴藏着巨大商机,缺乏充分认识: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等尚不熟悉,目前关注碳金融的除少数商业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鲜有涉及。地方政府对碳金融的认识也相对不完备,政策支持力度较低,重视程度不够。

2.2碳金融相关法律制度等交易基础不完善。我国缺乏碳交易发展所需要的完善的法律法规。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法规、办法,比如:于200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我国第一部以推行清洁生产为目的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之后又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但距一个完善的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发展所需的法律制度仍有差距。

2.3碳交易定价权缺失,碳金融市场结构单一。中国作为低碳产业最具规模的供应方,拥有世界近35%CDM项目及48%的CERs比例,但是在定价问题上,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偏离问题,与另一个同样作为CERs出口国的印度相比,合同CERs平均价格要低2欧元以上。在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上,欧元遥遥领先,如2007年全球碳基金己达58只,资金规模达到7O亿欧元。其中来自政府投资者的资金中93.3%是欧元;混合购买者的资金中84.7%为欧元;私人投资者的资金中60.19%为欧元。其余为美元和极少的瑞士法郎和英镑。可见,国际碳交易使用欧元计价结算的需要近年不断提高。此外,美元、曰元、英镑、澳元、加元等都具提升空间。我国碳交易的定价权缺失,市场结构主要依靠出口CI)R项目核证减排量,结构比较单一,从而使中国处于国际碳市场及碳价值链的低揣位置,并没有话语权,不得不接受外国碳交易机构设定的较低的碳价格。

2.4市场秩序混乱,未形成统一交易平台。我国碳交易市场混乱,缺乏统一的交易平台。我国目前与国外碳排放购买方的交易处在点对点交易阶段,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成本巨大,国内业主收集到的信息零散,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由于缺乏竞争机制,难以形成合理的价格。此外,各个业主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自行竞争降价,从而导致我国的CE出售价格大大低于欧盟市场价格。

2.5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全,发展缓慢。CDM机制项下的碳减排额是一种虚拟商品,其交易规则十分严格,开发程序也比较复杂,销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户,合同期限很长,非专业机构难以具备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在国外,CDM项目的评估及排放权的购买大多数是由中介机构完成,而我国本土的中介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开发或者消化大量的项目。另外,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分析、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同时,中国碳金融交易行业的基础设计能力建设目前还没有到位。

2.6人才缺失,知识短缺。人才与知识短缺成为碳金融发展的软约束。碳金融是一个历史较短的金融创新领域,我国的商业银行、碳排放交易所等机构对碳金融业务的利润空间、运作模式、风险管理、操作方法以及项目开发、审批等缺乏应有的知识存量,有关碳金融业务的组织机构和专业人才也非常短缺。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对发展碳金融交易业务缺乏内在动力,这对碳金融的发展会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3中国碳金融困境解决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困境,笔者总结归纳提出一些我国碳金融发展困境解决对策和建议,重点从法律基础、碳市场交易平台搭建、国内碳金融VERs机制建设等进行了论述

3.1完善碳金融法律法规,构建碳金融交易法律体系。我国关于碳排放权的法律政策和与此有关的金融政策相当滞后。以CDM交易为例,虽然2005年我国发改委出台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理办法》,但对中资企业参与CDM项目交易具体细节并没有明确规定,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更是寥寥无几。当前,必须尽快从法律层面确认“碳排放权”的绝对权利属性,奠定碳交易制度客体的法律基础;明确碳交易配额的分配原则和机理,确定碳交易拟制市场的交易前提;建立碳排放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为市场交易提供监督、监管基础,实现制度管控完善碳金融配套措施,提供制度支持,提升碳交易市场的活力和前景。从而完善碳金融法律基础,逐步构建碳金融相关法律体系。

3.2积极提高我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的议价定价能力,打破西方碳霸权。碳金融市场的竞争焦点是定价权的竞争,针对我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定价能力不高,遭受西方的压价情况,我国应该积极提高我国碳交易议价定价能力,具体可以:(1)通过积极构建碳金融交易体系,提高我国在碳金融交易中的定价能力。(2)通过加快建设碳金融行业协会,来提高我国碳减排出口时的定价能力。(3)通过建立权威的碳交易信息平台,提高我国在碳金融交易中的定价能力。

3.3积极培育中介机构,促进碳金融业务开展。培育中介机构,包括三个层面:~是交易平台的培育和完善以及对参与碳金融的咨询、评估、法律、会计等中介机构的培植。二是在开展碳交易时,鼓励专业性的中介机构参与其中。三是加强与国外碳交易中介组织联系。

3.4合理控制碳金融交易风险,确保碳金融业务稳健开展。碳金融虽然具有较好前景,但伺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政策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创新相关的合同条款,尽量将不可承受的风险转移给国外投资者;对于法律风险,在制定合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咨询或聘任擅长国际法律的律师事务所,实现对商业银行有利的法律适用和法律管辖。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探索诸如责任保险等商业保险,转移碳金融业务中的操作风险。

3.5积极探索新交易机制,从国内角度大力开发碳金融市场。就我国目前而言,不同类型企业问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和资本差异,我国完全可以将自愿减排市场作为我国将来碳金融的主导方向进行发展,从国际市场来看VER项目交易额度逐年上升,也具有较强的前景。所以我国可以大力开发国内碳金融市场,从而打破西方碳霸权问题。

3.6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学习西方经验,培养本国人才。因为目前我国碳金融发展还处于相对低端的CDM项目交易市场,而西方已经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深入发展了碳金融的市场。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CDM项目供应国,西方国家发的金融机构也是垂涎三尺,我国也对西方的碳资本运作知识又将强的需求,双方均存在合作的基础。所以我国应该利用当前的国际形势,积极与西方的金融机构就碳金融业务进行合作,如兴业银行早已作为国内第一家赤道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展开了合作。在积极学习西方就碳金融的先进经验的同时,也注意本国人才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我国的碳金融知识层次,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篇11

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气候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应对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期望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再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协议》,这些国际协议或者公约证明了人类已经认识到了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并期望通过国际合作积极寻找应对气候变化的良方,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京都议定书》为通过国际合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开了一个好头,但是美国以承担减排义务影响本国经济发展为由而拒签,使得《京都议定书》遭受严重的挫折,国际谈判在解决国际气问题上举步维艰。在此背景下,英国于2003年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立即成为经济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热点名词,由此引发了对低碳经济研究的热潮。世界各国都开始纷纷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于低碳经济的含义,迄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目前低碳经济被广泛引用的定义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朝高能效、低能耗和低排放的模式转型”。

篇12

在那里,我明白了小气的德国人在所有灯座上安装节能灯的缘由――减少碳排放,也明白他们夜晚的城市常常没什么灯光,像防备空袭一样,都是为了减碳。灯光通明的城市有什么好?给谁看?通明的代价是什么?

如果灯光通明的代价是个人多支付电费,或商家、政府多支付电费,那只是小代价。大的代价也是不可逆的代价是煤转化为电,大量排碳,无辜的地球承担了太多的温室气体。

在斯图加特,许多人骑自行车飞驰于绿色的乡野,他们宣扬的实为一种新道德,即出行不排碳的道德。如果道德可以分为大道德和小道德,小学生见老师敬礼只是小道德,随地撒尿也只是小的不道德,最大的道德是人对地球的责任。俭朴是长远的美德。

责任这个词非指人建设地球,千万不要再对地球施以建设,责任是说人对地球生态的尊重,核心是减少碳排放量。人活下去,也让地球活下去。责任的含义还包括:减少、延缓以及停止人对地球所欠下的高额债务,人人过一种少碳或无碳的生活。

从这个思路说,人可以检点的地方太多了。举例说,我长期使用打印机纸的正反面,跟钱无关,跟环境有关。人之写字,已经有些多此一举,白纸只用了一面就扔掉,未免可惜。还有,我卖报纸的时候,捎带好多纸盒,比如牙膏、药盒的纸包装。为此,我受到收废品人的讥笑,他们说,一百个牙膏包装盒也卖不了一块钱,你怎么这么贪财呢?随他们说,我心里有数。这些小包装如果随垃圾扔掉,将身陷万劫不复之地,卖纸,还可以化为纸浆再利用,背一个“吝啬”的骂名值得。这些零零碎碎的小纸盒曾经是树,凭什么躺到垃圾堆里?

当然,这个话题可以越说越大。我的一个朋友承包了辽宁大厦的垃圾,垃圾有什么值得承包的呢?因为这里每年有无数会议召开,垃圾口每天吐出散会之后的小山般的会议材料,A4或B5的纸张。少发或不发材料,让写材料的人写得短一些都属于美德,也算公益事业,都符合人对地球所承担的伦理责任。

排碳,当然不只是坐小汽车、点白炽灯、扔掉牙膏包装和材料写太长造成的,过度的衣食住行都导致过量排碳,这只是就人的生活而言。而经济格局里面落后的设备、多余的产能正在导致更多的碳排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