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的动态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18 09:49: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劳动力的动态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劳动力的动态管理

篇1

通讯作者:黄桂然,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的代际分化、行为选择与市民化研究”(编号:70973092)资助。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测度出重庆市1998-2010年区域竞争力指数后,基于VAR模型,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数据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动态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两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重庆市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不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竞争力冲击响应的滞后期长且总体影响为正,区域竞争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竞争力的预测方差贡献度较小,而区域竞争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预测方差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竞争力;VAR模型;脉冲响应

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7-0116-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7018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和必然趋势。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全国户口登记地在外乡镇街道的人口已达到2.61亿人。而重庆市是中国农村人口最多的直辖市,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1997年直辖以来通过启动“百劳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发展劳务经济,转移数量从1998年的355.40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901万人。与此同时,重庆市的区域竞争力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98-2004年间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名上升了2位[1],《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2]指出“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在全国排名由25位上升到了2010年的第19位。那么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本文拟在此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促进重庆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1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涉及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以及地区差距两方面。大量文献均证实劳动力转移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显著改善,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3-4]。贾伟[5]、严超[6]和蒲艳萍等[7]分别通过使用全国和重庆市的劳动力迁移数据实证分析认为劳动力迁移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和合理配置土地等基本资源方面有正向作用。

而劳动力转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还存在争议,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劳动力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会缩小地区间工资差异和资源禀赋差异,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差距收敛。但根据各地区的资料实证分析结果并不完全和这一理论相符,大部分研究证明劳动力转移缩小了地区差距。段平忠和刘传江通过建立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计量模型指出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差距的收敛作用明显[8],樊纲[9]、王小鲁[10]、姚枝仲[11]、Shioji[12]、Rappaport[13]、Evans[14]等分别对全国、重庆市、日本、开放型国家和美国的研究也都支持这一结论。而Barro和SalaiMartin通过研究认为美国的高劳动力迁移率还不足以影响经济趋同和缩小地区差距[15],王飞和孙自铎等也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扩大了而不是缩小了地区间居民收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的差距。针对这一“迁移谜题”许召元通过新经济地理学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认为劳动力转移之所以在有些地区扩大收入差距而有些地区缩小差距的原因在于资本的外部性和拥挤效应的相对大小以及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技能差异。

上述研究采用各种计量回归模型证实了劳动力转移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对劳动力转移是否能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但是没有从区域竞争力的角度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重庆市1998-2010年的数据首先度量区域竞争力指数,然后根据重庆市统计局和农业局提供的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数据建立VAR模型,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刘传江等: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的动态关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7期2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的变化趋势2.1区域竞争力的度量

区域竞争力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目前尚无可直接利用的重庆市区域竞争力数据,本文采用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来计算区域竞争力指数,根据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和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从经济基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科技水平和国民素质等方面构建了一套包括4个递阶层次共49个指标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计算重庆市1998-2010年区域竞争力指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各准则层的竞争力指数,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准则层的权重指数,最后利用综合评价模型来确定重庆市的区域竞争力发展趋势。指标体系中所用数据均来源于1999-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重庆统计年鉴》。

2.2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变化趋势

从总量分析,如图1所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重庆市仅转移农村劳动力355万人,占农村常住人口的18.37%,之后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2002年已突破500万,2010年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口已高达901万,占农村常住人口的比重提高到66.49%,劳动力转移年表1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Tab.1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 of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目标层

Target layer准则层

篇2

弗雷德里克・泰勒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奠定了他在管理领域的地位。100年来,对泰勒管理思想的研究和实践从来没有停止过。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思想经过不断的挖掘、讨论、研究和发展,其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性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印证。泰勒观察和研究工作的一套方法和他总结的经验依然有效,他的“科学管理”对工厂管理的影响依然有益。但是,泰勒的“科学管理”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在复杂的管理问题和多变的管理环境中,它也显现出局限性和缺乏灵活性。比如泰勒的“科学管理”解决的效率问题主要是单项工作的问题,对组织的整体效率的问题没能给予足够的关注;泰勒的“科学管理”指导和监控的对象主要是一般的体力劳动者,移植这套方法来管理脑力劳动者可能并非奏效;泰勒激励工人的原理更多建立在工人是“经济人”的基础上,忽视了工人“社会人”的需求。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初代泰勒自己身体力行的管理实践中和“泰勒制”导入的过程中,劳资冲突不是减弱反倒加强,甚至引发较大范围的罢工;1913年美国上下议院还提出了“禁止泰勒制”的法律提案,这是和泰勒解决“劳资对立”的初衷大相径庭的。

泰勒“科学管理”的逻辑是从解决单项工作的效率出发,通过解决单项工作的效率进而解决组织的效率,使得劳动产品较大地丰富起来。因为泰勒相信劳动产品匮乏是“劳资对立”的原因――劳动产品丰富了,可分配的财富增加了,“劳资对立”就能迎刃而解。泰勒“科学管理”解决问题的指向是“劳资对立”,不是很多人所理解的相对单一的效率问题。

1.泰勒“劳资对立”转化为“劳资两利”的设想

“雇主财富最大化”(“maximum prosperity for the employer”) 与“雇员财富最大化”(“maximum prosperity for the employee”)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特别是在物质匮乏年代,工厂生产的产品是一个较为固定的量的时候,这个矛盾表现尤为明显。有经济常识的人都会同意:在财富分配环节上如果存在两个利益方,一个是雇主,一个是工人,你的所得就是我的所失,这个对立矛盾是无法破解的。除非财富共有,你之所得才会成为我之所得。泰勒在其《科学管理原理》对此进行论述,他意识到对大部分人而言,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是“必然对立”的(“necessarily antagonistic”);但是泰勒坚定地相信他的“科学管理”能够实现两者的根本利益“一致”(“one and the same”),其理由是通过“科学管理”实现“效率最大化”(“maximum efficiency”)可以使得雇主和雇员财富最大化,雇员得到他们想要的高工资,雇主得到他们想要的“低工时成本”(“a low labor cost”)。泰勒相信如果忽视雇员财富最大化,雇主财富最大化不复续存,反之亦然。

泰勒“科学管理”破解劳资利益分配此长彼消的矛盾的设想,是通过较大幅度增加生产产品来实现雇员和雇主利益同时增加。支持这个设想得以实现的是他的“科学管理”的方法,泰勒相信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即通过“工时研究”和“动作研究”进行工作再设计,减少时间浪费和消除多余动作,就能够发现单位工时产出最大化的“最佳办法”(“one best way”),进而实现工厂产出和利润较大幅度增长。在产出和利润较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劳资双方对劳动产品进行分配自然有条件同时增长,各自想要的东西都得以实现,劳资双方就能建立“和谐而非分歧”(“harmony, not discord”)的劳动关系。

泰勒反对雇员工资的增长要依靠更多的工时投入和加大疲劳程度来实现,他认为这不是“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方法是有效利用时间而非延长工作时间,“科学管理”也不是增加工人疲劳程度而是使他们的疲劳程度降低,如果不能达到上述目的,“工作设计误入歧途,这远非‘科学管理’的目标”(“…the task has been wrongly set and this is far as possible from the object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Taylor,1911:49-50)。

2.泰勒构建“劳资两利”劳动关系有效性降低

泰勒试图通过总结和推广“科学管理”解决劳资对立的努力其有效性的最大限制来自社会生产关系的制约。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中,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关系只要存在一天,劳资对立就不会得到彻底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讲“劳资两利”是在劳资对立的条件下的“劳资两利”。

2.1“科学管理”不一定总是能够大幅度提高产出。泰勒试图通过实施“科学管理”来实现雇主和工人财富最大化的努力得到很高的评价,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泰勒有“科学管理之父”的美誉。但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在多大的程度上带来效率的提升不太容易评价。泰勒自己也承认,影响效率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他的“科学管理”,其他因素“例如蒸汽机和电气的发明与应用、机器的使用、大大小小的发明以及科学和教育的进步等”(泰勒,2007:109)都会影响效率和“整个国家”(“the whole country”)拥有更多财富。最近,也有学者挑战泰勒的方法及其研究的准确性,他们认为泰勒“简化了实验和数据收集,并利用这些不全面的实验和数据进行错误推导”(L. W. Rue, L. L. Byars,2005:25)。例如泰勒主持的搬运生铁的实验中,那个施密特一天搬运47.5长吨的生铁,这个量是否应该算施密特一个人?还是应该算施密特和那个拿着秒表告诉他“现在搬起生铁,移动。现在坐下,休息”(泰勒,2007:36)2个人?如果后者,这个效率就会被调低,比如说一天只搬运23.8长吨。可见,泰勒的“科学管理”对效率的抬升作用需要有正确的理性的判断。包政(泰勒,2007:XXVI)认为“在去除无效动作的基础上,降低劳动消耗,节省劳动时间,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这件事情本身能够带来的效率是有限的…”。

2.2劳动产品分配不公也使和谐劳动关系不易实现。劳动产品分配公平或者不公平,首先是一个感性的问题。因此分配公平或者不公平,评价来自感觉,不一定有客观标准参照。泰勒搬运生铁的实验证明这种基于感觉的评价是有可能的。实验中的施密特按照“科学管理”的方法进行作业,搬运生铁的重量由12.5长吨增加到47.5长吨,增加2.8倍,但施密特的工资仅增加60%。“科学管理”节约的工时成本的好处大部分归资方所有,至少如果施密特不是一个“反应迟钝”(“mentally sluggish”)的人他会这样想。这种不公平还反映在雇员之间,如“能干的生铁搬运工搬运量是不称职的工人的搬运量的3.6倍,但是只得到了超过60%的额外工资”,“确实显得极不公平”(泰勒,2007:104)。针对这个问题泰勒引进了除资方劳方之外第三个利益方,即作为消费者的全体人民,泰勒认为他们也得到了好处。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利益的第三方获得的好处是有别于劳资双方一次分配获得的好处的。换言之,资方劳方分配不公,并不因为存在第三方而使得不公平的分配变得公平。第三方利益的获得是一次分配完成以后,通过二次分配取得。

2.3“科学管理”施行不当破坏“劳资两利”。泰勒对自己的“科学管理”可能带来的效果也有评价,他认为对“科学管理”的不当使用也会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即使是非常赞成科学管理原理的人,如果不听取那些对改革有多年经验的人的警告,就匆忙地把过去的管理方法改为新的管理方法,那么就会遇到一连串的麻烦,有事甚至可能会发生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泰勒,2007:100)“多年经验的人的警告”是对工作因素如工时研究、工具标准化、机器完好状态改进要尽早实施;管理者和工人的精神状态和习惯要彻底改变。“这种改变只能缓慢地进行,需要对工人进行直观教学。”(泰勒,2007:101)

非常赞成“科学管理”的人可能没有预见到,良好的动机可能也会带来不良的结果。旨在增进资方劳方乃至全体人民利益的“科学管理”在执行中可能会受到工人们的强烈反对,因为工人们强烈反对,资方也被迫举起反对的大旗,“劳资两利”偏离了泰勒他们设想的道路。“科学管理”理论在逻辑理性和工人情感非理性上有意想不到的冲突。泰勒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中一再强调选用“合适的工人”(“proper workmen”),这样的工人不仅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更是“复杂人”。人天性懒惰,人也天性反对受人支配。实践中很难找施密特类型的工人,当执行“科学计划”(“scientific plan”)的管理人员“让你移动,你就移动;当他让你坐下时,你就坐下,并且从不顶嘴。”(泰勒,2007:35)这倒不是要证明泰勒的“科学管理”失效,而是泰勒“科学管理”的理性的合乎逻辑的“科学计划”可能不一定得到受非理性情感支配的工人甚至管理人员正确执行。泰勒设想通过“与工人密切合作”(“heartily cooperate with the men”)实现“劳资两利”有效性有所降低。

3.结束语

泰勒“科学管理”的出发点不是单纯解决效率问题,解决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手段。泰勒他们相信,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社会矛盾也随之瓦解。这个逻辑是科学的。泰勒坚信资方劳方财富可以此长彼长,双方利益此长彼消的对立关系可以通过社会财富较大地丰富得以化解,“劳资对立”转变为“劳资两利”。实践中问题可能比泰勒他们的设想更为复杂,“科学管理”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性是存在的,但在程度上有所降低。推行“科学管理”究竟在多大的程度上减少贫困或者增加财富应做更具理性的思考;即便是实施“科学管理”以后财富如泰勒之所愿得到较大幅度增加,这些增加的财富是否进行分配、如何分配也还是个问题。“科学管理”的拥护者在推行他们的“科学计划”时可能也会受到工人的反抗,这种反抗不是证明“科学管理”无效,而是“科学管理”也是有瑕疵的,至少它未能全面估判人性。当然,要求“科学管理”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管理问题是不“科学”的。“科学管理”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科学管理”,它试图解决的是特定条件下具体的问题,它也确实能在局部在某种程度上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泰勒的“科学管理”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泰勒著,马风才译.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F. W. Taylor.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EB/OL]. 1911.省略/reference/subject/economics/taylor/principles/index.htm,2012-01-26

[3] L. W. Rue, L. L. Byars.管理学:技能与应用(英文改编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P.24-27

篇3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施政主体的劳动要素不健全和结构搭配不合理而产生的低效、负效情况屡见不鲜。同时,由于对劳动效果评价不准和判断失误而导致施政活动进人无谓重复、恶性循环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因此,有必要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劳动形态和效果形态加以深人研究。

一、行政管理人员的劳动形态

人类劳动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的存在形态,即潜在形态的劳动、流动形态的劳动和凝结(物化)形态的劳动。行政弓彗谁里人员的劳动也不外乎这三种形态,只不过共性之外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罢了。

1.潜在形态的劳动。所谓潜在形态的劳动,是指行政管理人员自身所特有的施政劳动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观察预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联络能力、疏导渗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参谋咨询能力、开拓进取能力、理论研究能力。

2.流动形态的劳动。行政管理人员在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进行工作时.潜在形态的劳动便转化为流动形态的劳动,具体表现为“读、谈、讲、写、做”五种形式:“读”是一种知识性劳动,既是劳动能力的输出,又是劳动能力的积累,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先学一步,不断更新、拓展、充实自己的知识,在读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谈”是一种艺术性工作,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协商对话、家庭访问等形式,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化解各种矛盾,这是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讲”是一种职业性劳动,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学习、宣讲、报告等形式不断地向群众宣传先进意识、科学知识和各项方针、政策、法规、措施,取得理想的施政效果;“写”是行政管理人员劳动不可或缺的一种文秘性劳动;“做”是一种事务性劳动,往往展示行政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榜样感召的力量。行政管理人员所进行的流动形态的劳动,虽说纷繁杂乱,但这是他们直接创造价值的重要一面。

3.凝结形态的劳动。流动劳动消耗的结果,便转化为凝结形态的劳动,或叫物化了的劳动。大体表现为人们认识能力的增强,思想觉悟的提高,精神面貌的改善,生产劳动积极性的焕发,政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以及由此派生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加等等,这是施政工作的最终产品。衡量施政工作效果的大小,主要以行政管理人员的凝结形态的劳动为标志。行政管理人员的劳动是一种具有特质的社会性劳动,有四个明显的特点,即政策性、抽象性、创造性、忘我性。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一种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忘我性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严以律己,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甘为人民的“儒子牛”精神,是行政管理人员最起码的职业要求。

二、行政管理人员劳动的价值形态

1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从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所影响的范围划分,执政效果可分为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全社会受益的施政效果,叫宏观效果。某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行业受益的执政效果叫微观效果。宏观施政效果包含微观效果,微观施政效果量的积累构成宏观效果。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微观施政效果的大量积累,形成社会性的宏观效果。在某种情势下,要获得较大的宏观施政效果,往往要牺牲某些单位和部门的既得利益,暂时影响该单位的和部门的微观施政效果。这就要求该单位、该部门的同志顾全大局,努力工作,决不能把谋取本单位的微观施政效果建立在损害全社会的宏观效果之上。

2.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按某一层次行政系统的工作人员付出的一定劳动量,首先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施政效果:一是主体效果,即行政管理人员通过施政实践积累了知识,丰富了经验,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二是客体效果,即通过有效施政激发了工作对象的生产积极性,给本单位带来了效益,我们把某一层次行政系统所获得主体效果与客体效果之和称为直接施政效果。

随着该系统工作人员更加卓有成效地工作,他们创造的施政经验,还会影响和带动其它系统与部门获得理想的施政效果,这种“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五枝十枝花”的效应,我们把它称作间接施政效果。由于间接施政效果是在波及和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又称为波及效果。这种波及效果连锁反应,再波及到其它行业和层次所产生的效果,可称为扩波及政工效果。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自身的艰苦劳动,创造直接施政效果,加速间接施政效果的波及与扩波及,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3.隐效果与显效果。按行政管理人员劳动的价值形态划分,可分为隐效果与显效果。行政管理人员虽然不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但他们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从初层次来说,解决了一个或几个这样那样的实际问题,从深层次来说,引起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的转变。这些存在于人头脑中新确立的主观精神,直接支配工作对象的行为,这是行政管理人员劳动价值的内在表现形态。由于这种施政效果并未游离出人体之外,故称为隐效果。 人们思想境界的升华和付诸于实践,必然用语言、情绪、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最终表现为群众积极性的提高,物质财富的增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这种由精神价值形态转化为物质价值形态,称为显效果。

一般说来,行政管理工作的隐效果决定显效果,思想支配行动,行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但显效果对隐效果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实践又可以促进思想理论的升华,使思想认识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中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使施政目标、内容、措施有机融合其中。

4.独创性效果与共存性效果。按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独创性效果与共存性效果。行政管理人员依照自己的工作范围进行工作所产生的施政效果为独创性效果。行政管理人员配合其它社会工作交叉产生的共同效果为共有性效果。行政替理工作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绝对意义上的独立性施政效果是不存在的,它们两者之间是既相互交又、又相对独立的关系。

三、行政管理人员的劳动价值功能

1.目标导向功能。施政效果以价值的形态出现,既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它在目标方向、时空、效率等方面都有相对的质量规定,施政效果的目标方向特性,决定行政管理人员劳动的效能。公式为:

劳动效能二目标方向X工作效率

篇4

[摘要]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胃肠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5例。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的MAP和HR。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1时MA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5),T2、T3时F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T2、T3时R组MAP明显低于、HR明显慢于F组(P<0.05);T4、T5时R组MAP明显高于F组(P<0.05)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适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麻醉诱导,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

关键词 ] 瑞芬太尼;老年患者;高血压;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a)-0025-02

Effects of remifentanil infusion on intratracheal tube hemodynamic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TONG Baofeng YANG Kai SUN Yan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Liaoning Provincial Central Hospital,Liaoning 12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remifentanil infusion on intratracheal tube hemodynamic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 Methods Fifty ASA Ⅰor Ⅱ patients (Mallampati Ⅰ or Ⅱ),aged 65-75 yr, scheduled for elective radical mastectom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were randomized into 2 groups (n=25 each): the remifentanil group (group R) and fentanyl group (group F). Heart rate and mean artery pressure were recorded before induction (T0), after induction (T1), at the same time , intubated (T2), at 1min after intubation (T3), 3min (T4), 5min (T5). Results Mean artery pressure in two groups of T1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T0, Heart rate was significantly slower (P<0.05); Mean artery pressure in two groups of F ( T2 and T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 Heart rate was significantly faster (P>0.05); Mean artery pressure in two groups of R ( T2 and T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group F, Heart rate was significantly slower than group F (P<0.05); Mean artery pressure in two groups of R ( T4 and T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F (P<0.05);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R (P>0.05).Conclusion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with remifentanil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ardiovascular reaction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racheal intubation, to better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hemodynamics.

[Key words] Remifentanil; Elderly patients ;Elevated blood pressure;Intratracheal tube; Hemodynamics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高血压已经成为国人十大疾病之首,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工作中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如何降低这一人群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映,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一直是麻醉医师面临的实际问题[1]。本研究观察了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探讨更安全的诱导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本院拟行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胃肠肿瘤切除术(根治术)患者50例,ASA II~III级,体重指数<30kg/m2,Mallampati分级I~II级,年龄65~75岁,男27例,女23例。高血压I期41例,高血压II期9例。心、肺、肝、肾等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无糖尿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口服降压药至术前单日早晨。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常规补液,吸氧,监测ECG、BP、HR和SPO2。两组均提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mg/kg,面罩吸氧去氮5 min(基础值),采用依托咪酯0.25mg/kg,R组瑞芬太尼1μg/kg(注药时间60 s),F组芬太尼2μg/kg,罗库溴铵0.6mg/kg依次缓慢诱导,90 s后行气管插管(由同一有经验的麻醉医师操作)。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潮气量设置为8~10 mL/kg,吸呼比1:2,呼吸频率12~14次/min,维持PETCO235~40 mm Hg。

1.3 观察指标

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个时间点的MAP和HR。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血流动力学变化与T0时比较,两组T1时MA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5),T2、T3时F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R组T2~ T5时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时R组MAP明显低于、HR明显慢于F组(P<0.05);T4、T5时R组MAP明显高于F组(P<0.05)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其中F组有9例在T4以后因血压过低使用麻花碱。

3 讨论

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副作用是由于咽喉及气管黏膜内的感受器遭到机械刺激,使交感肾上腺系统活性增强,体内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HR加快,血压增高,左心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增加了患者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2]。以喉镜使用后30~45 s 时最剧烈,持续3~5 min 后逐渐恢复[3]。而插管所致的应激反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加明显。因此,诱导插管期维持循环稳定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工作的重中之重。

瑞芬太尼是一新型阿片类镇痛药,药效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剂量容易控制。在体内经血浆和组织酯酶分解,对肝肾功能无损害作用[4]。瑞芬太尼现已广泛用于麻醉的诱导和维持,1ug/kg的诱导剂量对老年患者是安全有效的[5]。瑞芬太尼效价是吗啡的250倍[6],而芬太尼是100~180倍(约125倍),老年人给药剂量比成年人要适当减少,所以F组选择诱导剂量为2μg/kg。

瑞芬太尼单次给药后1.5 min 达到作用高峰,停药后3~10 min 后药效消失,血浆半降时间为3~5 min[7]。R组的药物峰效时间与插管反应的峰效处于同一时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伴随插管完成、刺激减轻,瑞芬太尼的血药浓度也逐渐下降,保证了诱导的平稳。而F组,插管时,芬太尼的最大效应尚未出现,患者出现血压增高:插管完成后,才达到芬太尼的峰效时间,这时又出现低血压。如果要等到芬太尼的峰效时间插管(芬太尼峰效时间3.6 min,舒芬太尼峰效时间5.6 min),插管前的低血压状态将持续更长时间,这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是非常危险的。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麻醉诱导,可以更好地抑制气管插管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具有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其作用强效,恢复迅速,适用于此类患者的麻醉诱导。

[

参考文献]

[1] 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33.

[2] 王勇,马武华,黎玉辉,等.Airtraq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在经口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比较[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4(32):407

[3] 张国楼.全麻插管期心血管副反应的防治[J].临床麻醉性杂志,2001(17):673.

[4] 庄心良.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27-630.

[5] 陈永权,柳兆芳,金孝岠,等.心率变异性监测雷米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安全性的评价[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577-588.

篇5

手段。

【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收缩期高血压;降压药物

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使相当多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他们不仅掌握了许多自身防治的方法,而且家庭用药和自我监测血压已成为自身治疗和评估疗效的常规。本文重点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其降压药物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33例,男28例,女5例;年龄60~78岁,平均69.34岁;病史3~30年不等。患者长期或间断服用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转换酶抑制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不同种类的降压药治疗。单一用药26例,2种合用7例,长期坚持用药

24例。

1.2 方法 使用HB-250型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压袖带按标准要求操作,测量时间白天每30 min、夜间每60 min测量一次,连续24 h测压,并嘱患者在血压自动测量时停止任何运动。对有效测压率达到85%以上者的各测量值按高血压病动态血压标准进行计算。正常值参考国内动态血压正常值协作组推荐值:24 h动态血压均值

2 结果

24 h收缩压最高达18.7~21.3 kPa 10例,21.3~24.0 kPa 14例,25.2~26.7 kPa 6例,>26.7 kPa 3例。血压负荷值正常4例(12.1%),10%~50% 9例(27.3%),>50%20例(60.6%)。昼夜血压变化率及分型:正常、勺型4例(12.1%),减弱、非勺型22例(66.7%),反勺型7例(21.2%),无一例增强、超勺型。

3 讨论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并非少见,虽然其舒张压不高甚至偏低,但依然能对人体心、脑、肾重要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24 h动态血压监测指导降压治疗更合理和有效,对病人也更为有利[1]。本文重点探讨长期药物治疗的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在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时血压实际的变化以观其疗效。从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的仅4例(12.1%),血压负荷值10%~50%的9例(27.3%),血压负荷值超过50%以上的20例(60.6%)。本组病例中,仅有少数的患者(12.1%)经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而约2/3的患者血压仍控制欠佳,更有部分患者收缩压仍达24.0 kPa甚至达26.7 kPa以上。根据本组资料表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①大多数患者能坚持长期用药,但由于老年人血压持续升高时间长、本身动脉硬化较重、对降压药效果不敏感,有的患者联合用药多年,各类降压药已用遍,但仍不能将血压控制在基本正常范围。②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特点是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有的舒张压低至8.0 kPa以下,不宜更强的降压药物治疗,这也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③老年人耐受性较强,对血压的增高无任何临床症状,偶感不适时随意用药而不能坚持系统、长期药物治疗。④不能因人而异,灵活用药。每个人对各种降压药物的反应均有不同,要找出最适合于本人的药物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耐心的临床观察配合。⑤服药时间不妥也是原因之一。每个人可根据血压的峰值时间灵活用药。根据动态血压的高峰低谷时间,选择其作用时间与血压升高相适应的药物,有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2]。血压增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血压峰值时间,昼夜变化规律,个体对降压药的敏感性、耐受性和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等均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掌握自身血压的特点,根据血压增高程度适当调整药物、根据自身血压的峰值时间科学调整药物、根据个体特点合理选择药物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是由于老年人血管的硬化度增加,可使脉搏波的传导速度明显加速,反射点靠近心脏,使反射波折回点落在收缩期[3]。年龄越大,反射波形成越靠前,重叠在收缩压波上,其结果是收缩压增加,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加[4]。因此,从病理学角度改善血管弹性有助于降低收缩压[3]。动态血压监测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特点及药物治疗的效果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检测手段。

参考文献

1 谢晋湘,刘国仗,刘力生.动态血压监测与高血压流行的研究――中国APTH试验(研究设计)[J].中华高血压杂志,1990,4(2):83

2 曹梅,李南方.高血压临床研究中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2(1):94-95

篇6

中图分类号:F24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由区域差异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及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关于区域发展问题,很多学者给出不同的研究观点。佩鲁提出,主导部门企业聚集形成的“发展极”能够带动相邻地区经济的优先增长;缪尔达尔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论,主张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协调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赫希曼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应优先发展直接生产性活动的部门,并通过联系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弗里德曼提出中心论,认为区域核心的发展速度要大于的发展速度;弗农提出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发展与产业生命周期相关;威廉姆逊提出倒“U”型理论,指出发展阶段与区域差之间存在差异的倒“U”型关系,表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化是发展不可避免的,但区域经济差异终会随着经济发展成熟而消失。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从区域经济产出增长与投入的关系角度出发,来研究短期内特定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短期内,投入资本为常数,引起产出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劳动力。通过研究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能够得到在短期内特定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和方法。

二、劳动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根据古典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主要由劳动力与资本两种因素决定。劳动力主要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其内涵是指蕴藏在人体中的脑力与体力的总和;资本主要是指各种生产设备,土地等生产资料。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时间尺度的不同,能够划分为长期经济发展与短期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其影响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在长期经济中,劳动力与资本投入量都是可变的,这两种因素同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而在短期经济中,由于资本的投资存在一定的滞后,在短期中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所以在短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中,通常假定资本投入为固定量,对短期经济发展影响较小;同时由于人口政策在短时期内政策效果较慢,人口在短时期内也不会产生较大波动,所以劳动力的总和趋于固定,区域内劳动力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的转移,即劳动力从区域外转移到区域内。本文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在短期内的发展,着重分析劳动力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劳动力与短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联系:

1.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定性描述。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两个方向,区域外转移至区域内与区域内转移至区域外。伴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区域经济发展会出现不同的影响。当区域内的劳动力缺少时,劳动力成为稀缺品,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不变,供给减少,就会造成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厂商通常会通过提高工资水平或提高福利待遇等方式,以招聘到更多的员工参投入生产活动中,从而提高利润水平。由于劳动力总量在短时期内并不会迅速增加,区域内的劳动力缺口主要由区外劳动力的流入所补充。相反,当区域内劳动力过剩时,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不变,需求减少,此时劳动力的价格就会降低。厂商通常会降低工资水平以消减成本来提高利润。劳动力就会从区域内转移到区域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劳动力的流入短期内会增加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或使区域经济水平从衰退中复苏;劳动力的流出短期内则会降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或使区域经济进入到衰退中。

2.劳动力的转移量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劳动力的转移量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定量描述。劳动力的转移量与区域经济增长之前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劳动力转入量较多,短期内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相反,劳动力转入量较少,则短期内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同理劳动力转出量较多,短期内经济增长衰退较快;劳动力转出量较少,短期内经济增长衰退较慢。

三、模型构建与变量分析

为了更好地研究劳动力因素在短期内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突出研究目标之间的关系,现对模型进行一些设定:

(1)模型中存在着两个地区,一个是目标区域,即我们研究的短期经济增长的目标区域,在模型中称为目标区域;另一个是劳动力的转移区域,即除了模型中目标区域外的其他区域。

(2)劳动力的转移只与实际工资水平相关。

(3)目标区域内外劳动力总量为固定值。

1.劳动力转移方向

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劳动力与资本是两个主要因素。劳动力的增长和资本的增长都会带来经济的增长。资本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中对经济产生影响,而劳动力对经济的影响在短时内就能够产生。在短期内,区域经济的资本投入为固定量。区域经济的产出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的增长,能够吸引到的劳动力越多,整个区域增长的动力就越大。劳动力的转移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区域内的工资水平,另一个是区域内的生活水平。区域内的工资水平,决定了该区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吸引区外的劳动力。如果区域内的工资水平高,那么区外的劳动力就会因为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而转移到区内工作,反之,区内的劳动力则向外流动。区域内的生活水平决定了区域内劳动力的生活质量,高的生活水平意味着工资的实际价值,也就是实际能够购买到的商品数量是减少的;反之,低生活水平能够使相同的工资水平购买到更多的商品。将区内的实际工资与区外的实际工资作比较,就能够得到劳动力的转移方向。

可以使用工资水平与生活水平的比值来判断一个地区的实际收入水平,由于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该地区的消费水平相符,所以在比值中生活水平用区域消费指数来替代。通过区域内与区域外的实际收入比就能够确定劳动力的转移方向。根据以上关系,有以下公式:

其中,w是目标区域内的平均工资水平,wa是目标区域外的平均工资水平;C表示目标区域内的消费指数,Ca表示目标区域外的消费指数;k是一个公式系数,作用是用来修正公式;P值用来表示两区域间的实际工资差异,当目标区域内外差距较小时,通过调整k值,使P值趋于1。

P值通常情况下为正数,当P大于1时,表示区内的实际工资水平比区外的实际工资水平高,短期内劳动力将从区外流入到区内;当P小于1时,表示区内的实际工资水平比区外的实际工资水平低,短期内劳动力从区内流出;当P等于1时,表示区内与区外的实际工资水平相等,区域内外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区域内的劳动力既没有流入的理由,也没有流出的动力。

有了P值的取值,我们就可以对模型进行动态的分析。当P值大于1时,表示区内实际工资水平大于区外,吸引劳动力转移,与此同时,区内劳动力不断增多。随着劳动力的增多,劳动力的边际效用不断递减,所能提供的实际工资水平也不断递减,区内的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到与区外实际工资水平相等的情况下,就不会再有劳动力的转移,系统达到了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反之,当P值小于1时,表示区内实际工资水平小于区外,区内劳动力纷纷转移到区外以获得更好的收入,区内劳动力减少。随着劳动力的减少,劳动力的边际效用不断提高,进而厂商就会提高工资水平以最大化生产所获利润,当实际工资水平与区外实际工资水平相等时,就不会产生劳动力的转移,区内外劳动力水平达到动态平衡。

2.劳动力转移量

整个世界的劳动力在短时期内变化较小。我们假定目标区域内外劳动力总和为N,区域内劳动力为n,继而区外的总劳动力为N-n。可以看出,当实际工资水平比值趋于无穷大时,整个区内的劳动力转移率为100%,当实际工资水平比值趋于0时,劳动力转移率为-100%,当实际工资水平比等于一时,劳动力转移率为0。根据所给条件,因而可以得到估计的劳动力转入函数为:

其中U为任意一时间点上的劳动力转移率,表示劳动力从目标区域外转入区域内的比率。将以上时间点上的劳动力转移率公式,引入到模型的动态分析中,就能够得到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劳动力转移公式。劳动力转移率会随着实际工资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得出平均劳动力转移率为以下:

其中V是区内劳动力增长率在实际工资水平达到与外界平衡时经历时间过程内的平均转移率,用来表示从起始到平衡时,平均劳动力转移比率;P为区内外劳动力实际工资水平比。表示区域内的实际工资水平根据以上公式,平均劳动力转移率为正数时,即V值大于0时,劳动力是向区域内转移的,平均转移量为

当劳动力转移率为负数时,表示即V值小于0时,劳动力是向区外流动的,平均转移量为

公式中Li表示劳动力转出量,Lo表示劳动力转入量。

当P值为1时,表示区域内实际工资水平与区域外实际工资水平持平,劳动力没有转移的动力,此时平均劳动转移率为零,即V值等于0。

3.劳动力带来的区域经济增长

在短时期内,随着区域内劳动力的增加,区域内的经济会同时增长。在资本水平投入固定时,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力的增长。劳动力产生的价值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价值的积累。转移劳动力产生的价值就是短期内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ΔY表示转移劳动力带来的经济总产出,也就是经济增长的部分;MPL为劳动的边际产出,是劳动力数量的函数,一般情况下是劳动力水平的减函数。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内经济产出的增长与转移的劳动力有关,在边际劳动产出大于零时,区域经济产出增长是随着劳动力的增长而增长的。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模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区域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是实际工资水平。当区域实际工资水平大于区外时,劳动力人口就会因为能够得到更多收入而转入到区域中,当实际工资水平小于区外时,劳动力人口就会转移至区外。第二,劳动力的转移最终会使实际工资水平达到平衡。随着劳动力的转移,转入的区域会因为劳动力供给过剩而产生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从而使劳动力转移放缓,最终达到平衡;反之,则会因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减缓劳动力的转出,最终达到平衡。第三,劳动力转移量是实际工资水平达到平衡时的积累。在实际工资水平不平衡时,就会有劳动力人口的转移,劳动力转移的停止是以实际工资水平相等为信号的。第四,短期内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劳动力人口的增加。有了更多的劳动力人口,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产出增加。区域经济增长量就是每个增加的劳动力的边际产出。

从以上可以看出,如果想要在短期内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区域内工资水平。提高区域内的工资水平,对劳动力进行补贴,以较高的工资水平来带动劳动力的转移,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从而达到短期内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目的。第二,降低生活水平。政府可以通过对基本商品补贴降价,建立保障房等方式,来降低劳动力的生活成本,进而提高实际工资水平,吸引劳动力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中来。第三,保持区内实际工资水平高于区外。保持较高的工资水平可以较好地吸收劳动力,在劳动力边际产出没有达到瓶颈时,更多的发挥劳动力的发展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区域经济平稳发展,并进一步促进区域发展与转轨。完善以上几点,就能够使区域经济在短时期内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 G Myrdal.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J].Economica,1957(27)

[2] John B.Parr. Growth poles, regional development,and central place theory[J].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73(1)

[3] (德)艾伯特・赫希曼(著),曹征海等(译).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篇7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4-0092-03

1引言

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滞后的问题仍很突出,而农村劳动力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如何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优化配置成为关键问题。农村劳动力优化配置的本质是劳动力在产业间和城乡间的转移的过程,在产业间转移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关系密切、在城乡转移与城镇化联系紧密,同时减少农村劳动力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因此本文拟对农村劳动力与“三化”系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匹配问题进行探讨。双边匹配理论,作为博弈论的一个分支,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运用方面,是博弈论中比较经典的部分[1],该理论主要应用于适龄男女的婚姻关系、学校招生的录取关系、劳资双方的雇佣关系等[2]。由于本文涉及两个主体之间的匹配,所以以双边匹配理论为支撑。

2农村劳动力与“三化”系统的双边匹配问题描述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尚无统一的概念,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工业化的定义是“工业化是一种过程。”,工业化通常定义第二产业产值或就业人数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2];城镇化是农村劳动力资源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促进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生产力要素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一个动态再配置过程。本文农村劳动力是泛指户籍关系在农村且具有劳动能力公民。针对实际中“三化”这个系统和农村劳动力这个系统的宏观性,很难从传统意义上进行微观匹配,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同时将双边匹配理论作为本文的支撑,将从评价的角度来衡量匹配程度,所以确定“三化”系统与农村劳动力相关的评价指标是实现“三化”系统和农村劳动力系统匹配关键。本文将双边匹配的理论延伸化,主要是通过评价值确定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的配置比重,促进“三化”统筹和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3农村劳动力与“三化”系统的评价模型

3.1农村劳动力与“三化”系统的评价模型框架

劳动力是“三化”建设的必要要素之一,农村劳动力作为劳动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农村劳动力与“三化”匹配成为促进“三化”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劳动力作为“三化”发展的支撑点,可以同时推进“三化”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和“三化”又组成一个大系统,四者之间相互影响,四者之间应保持一种动态的均衡,才能保证“三化”的统筹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四者之间的动态的均衡,其中,一者的改变,带动三者的改变,进而影响整个系统均衡性。“三化”系统与农村劳动力的均衡性呈现一种螺旋式的上升状态,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

3.2农村劳动力与“三化”系统的匹配判别

本文构建的农村劳动力与“三化”系统的评价模型中,是将农村劳动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者又构成一个大系统,农村劳动力是否与另外三者匹配,关键由与农村劳动力相关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和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值大小决定。因此农村劳动力与“三化”是否匹配,可采用“落差值”的方法,将与农村劳动力相关的“三化”的评价指标值进行简单数据处理,用“三化”中的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与期望值作差的绝对值来判断农村劳动力与“三化”是否匹配。落差值越小,说明农村劳动力与“三化”越匹配,反之越不匹配。用α、β和γ分别表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与农村劳动力落差值,其中α、β和γ∈[0,1],当三个落差值都为0时,认为此时农村劳动力和“三化”绝对匹配,当三个落差值都在(0,0.1]之间时,认为两者较为匹配;当三个落差值都在(0.1,0.3]之间时,认为两者一般匹配;当三个落差值中有任意一个值在(0.3,0.5]之间时,认为两者之间不匹配;当三个落差值中有任意一个值在(0.5,1)之间时,认为两者极为不匹配;当三个落差值中有任意一个为 1 时,认为此时两者极为不匹配,具体数据信息如表1所示。

5对策建议

由于农村劳动力与“三化”不匹配,且主要因为与农业现代化不匹配,就需要我们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突破口,拉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劳动力的匹配,对此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地分布于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之中,因此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农村劳动力优化配置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要加强信息化的管理,信息化将降低中小企业的成本,使中小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从而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2)小城镇的发展会伴随产业集群效应形成,产业集群有着资本密集度较低、分布产业较多的特点,对农村劳动力有很强的吸收力。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数量的增加会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3)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也是必经之路。学历教育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学习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教育,能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各个产业的劳动效率。

(4)要真正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必须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政府可以从改善农村社会保障的视角出发,城市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根据农村劳动力在当地工作的年限、是否履行义务、所作贡献大小等为其打分,通过累计的积分,提供相应公共服务并逐渐实现共享城市公共服务,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地配置的两条途径并行,快速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2.

[2]Gale,Shapley L.College Admissions and the Stability of Marriage[J].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1962,69(1):9-15.

[3]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861.

[4]胡树华.产业“三力”评价模型与应用[J].中国软科学,2012(5):3-6.

[5]樊治平.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双边匹配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13(2):1-4.

[6]方玉媚,汤德喜.统观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影响[J].系统科学报,2010,18(2):48-52.

[7]刘溢海.“三化”协调背景下的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10(5):6-8.

篇8

[中图分类号] F24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1-0093-04

[基金项目] 江苏省农机局招标课题“江苏省苏北地区影响人才流失指标体系的建立与人才流失效应研究”(批准号:0603);南京农业大学资助课题“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流动研究”(批准号:200504)

[作者简介] 陆 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工程博士后,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农业经济;

(江苏 南京 210031)

李 东,南京航天航天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工程、国防经济。(江苏 南京 210016)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受该地区多种因素或资源的影响与制约。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影响经济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人的因素,即地区拥有的人力资源或劳动力资源素质正逐渐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劳动力资源的素质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率。因此,有必要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对劳动力流动进行引导,保证劳动力流动向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本文主要对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进行研究,并试图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分析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二是对劳动力流动各影响因素的程度进行评估。

一、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估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说明

本文所用的调查数据均取之于江苏省农机局招标课题“江苏省苏北地区影响人才流失指标体系的建立与人才流失效应研究”的调查数据。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的滨海县、响水县、建湖县、东台县分别抽取了321、332、356和340户进行调查,使用统一设计的有关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问卷,并同时在四地分别请教了相关专家完成了30份问卷的调查,收回问卷1379份,有效样本1356份。

(二)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1.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设计原则

全面性原则。劳动力流动是个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设计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时,必须考虑到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各个方面,不能以偏概全。

客观性原则。必须从客观情况出发,以事实为依据,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

动态性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流动状况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

准确性原则。设计的指标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影响因素。

2.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与经济因素两个方面。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指标有:饮用水质量、空气质量、生活的自然环境质量;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有:生活设施的便利程度(水、电、气、电话、有线电视)、服务水平(即指地区政府管理机构及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即指地区政府机构与代表地区主要生产水平、技术与生产能力的企业管理水平)、人的素质(劳动力资源平均受教育水平)、教育资源状况(小学、中学的教学质量与费用、大学的入学难易程度)。经济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与个人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有:人均收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生活成本(日常生活消费品价格水平与商品房价格水平);个人经济因素有:个人收入(指在某一地区的个人年现金收入)、个人发展(指个人在某一地区晋升、培训及出国进修的机会)。根据上述分析,建立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如图所示。

(三)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量化处理

一个地区劳动力流动包括劳动力的流进与流出两个方面。每一个影响因素对劳动力流动的具体影响是促进人才流进该地区、还是导致人才从某一地区流失,视影响因素的具体状况而定。同一个影响因素,因为具体情况不同,在某一地区可能是吸引人才流进的主要因素,而在另一个地区可能就成了导致人才流出的因素。因此,可以根据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量化。本文把每一个影响因素对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吸引劳动力流进某地区;另一种是导致劳动力流出某地区。吸引劳动力流进某地区,赋值为正。导致劳动力流出某地区,赋值为负。赋值越大,就越能促进劳动力流进;赋值越小,就越能导致劳动力流出。每一个指标共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的量化标准与赋值如表1所示。

二、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

(一)劳动力流动各影响因素的程度评估标准与评估

劳动力流动各影响因素的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严重影响、中度影响、轻度影响、微弱影响、没有影响,对应分值分别为7、5、3、1、0。各个等级的评估标准如下:

严重影响(7):该因素可直接导致劳动力在某一地区的流进或流出,是决策的关键参考因素,可直接影响劳动力的决策结果;

中度影响(5):该因素是劳动力流进或流出某一地区的重要参考因素,是决策的主要参考因素之一;

轻度影响(3):该因素是劳动力流进或流出某一地区的参考因素,是决策时可能会考虑的因素;

微弱影响(1):该因素是劳动力流进或流出某一地区的参考因素,是决策时可能会考虑、但不影响决策结果的因素;

没有影响(0):该因素对劳动力流进或流出某一地区没有影响。

根据调查资料与专家打分,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如表2-表7所示:

(二)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权重确定

1.建立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图。根据劳动力流动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图,如上图,共分为四层:第一层,(即A层),目标层;第2层(即B层),指标层(或准则层);第3层(即C层),指标层(或准则层);第4层(即D层),方案层。

根据AHP法计算出的各个指标相应权重,逐层进行合成计算,最后计算出综合评价值。

(2)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对地区劳动力流动作用效果的评价标准。作用效果的评价采用模糊等级分类法,共分为三种类型,五个等级:Y >0,表示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对该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为正,即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是促进该地区劳动力的流入,得出的综合评价值Y越大,该地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越大。Y=0,表示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对该地区劳动力流动没有影响。Y< 0,表示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对地区劳动力流动影响为负,即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是导致该地区劳动力的流出,得出的综合评价值越小,导致劳动力流出的作用越强。根据影响程度分为五级:Y∈[-2,-1),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是导致劳动力的大量流出;Y∈(0,-1),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是导致劳动力的流出;Y=0,影响因素对劳动力流动没有影响;Y∈(0,1],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是导致劳动力的流入;Y∈(1,2],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是导致劳动力的大量流入。

三、江苏省苏北地区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评估利

用层次分析法,根据表8中的劳动力流动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的指标权重及各指标的赋值,对苏北地区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估。首先,建立苏北地区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这项工作已在上文中第一部分完成,层次结构如图所示;其次,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这项工作也已在文中第二部分完成,具体数值如表8所示;再次,利用公式(7),计算影响因素的最终得分:

环境因素的影响 经济因素的影响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因素 个人经济因素

Y= 0.41×[0.38+0.198]+ 0.59×[(-0.3)+(-0.705)]

Y= 0.41×0.578 +0.59×(-1.005)

Y= 0.237+(-0.593)

Y=-0.356

四、结论

1.当苏北地区环境因素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为正(0.237)时,即对劳动力的流入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自然环境(0.38)的吸引力大于社会环境(0.198)的吸引力

在自然环境中,饮用水质量、空气质量、生活的自然环境质量三因素对劳动力的影响程度权重都为0.33,三因素的影响力相同,且都为正,即该地区较好的自然环境对该地区劳动力的流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社会环境中,当生活设施便利程度、服务水平、管理意识、人的素质、教育状况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程度的权重分别为0.28、0.12、0.12、0.2、0.28,服务水平、管理意识的影响为负时,对该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为促进劳动力流出。当生活设施的便利程度、教育状况对该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为正时,即促进该地区劳动力的流入,且在众多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中,生活设施的便利程度、教育状况两因素的影响力最大。便利的生活设施、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地区劳动力的流入。地区政府管理机构及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地区政府机构与代表地区主要生产水平、技术与生产能力的企业管理水平也对地区劳动力的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服务水平、管理水平越高,便越能促进地区劳动力的流入;反之,则会阻碍劳动力的流入。

2.当苏北地区经济因素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为负(-0.593)时,即经济因素的作用会导致苏北地区劳动力的流出,而且个人经济因素(-0.705)对劳动力流失的影响大于社会经济因素(-0.3)对劳动力流失的影响

在社会经济因素中,当人均收入、经济发展速度、生活成本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权重分别为0.4、0.4、0.2,而人均收入、经济发展速度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为负时,即人均收入、经济发展速度两因素对该地区劳动力影响结果为阻碍该地区劳动力的流入,该地区较低的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入。而当生活成本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为正时,即该地区较低的物价水平会促进该地区劳动力的流入。在个人经济因素中,当个人收入、个人发展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为负时,即该地区较低的收入水平、较窄的个人晋升和培训机会阻碍劳动力流入该地区。

3.当苏北地区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对该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共同作用结果为负(-0.356)时,其结果为导致该地区劳动力净流失

在苏北地区劳动力流动中,既有劳动力的流出,同时,也有劳动力的流入,但共同的结果是劳动力的净流出。在苏北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中,总体而言,环境因素影响为正,经济因素影响为负。即环境因素作用结果为促进该地区劳动力的流进,经济因素作用结果为阻碍该地区劳动力的流入。

参考文献:

[1]刘春林,施建军.打造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J].管理世界,2001,(3).

[2]张晓加,毕加正.综合评价自然科学学科地位的层次分析模型[J].科学学研究,1997,(12).

[3]关福来,王春乙.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朝阳气候资源开发优先级[J].气象,2000,(9).

[4]李岳云,等.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篇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造成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出现大量的劳动力剩余,如何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本文将结合重庆市黔江区人力资源状况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变迁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进行探究。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改革开放前,开始恢复国民经济,工业企业规模开始扩大,以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开始出现,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涌入。

(2)第二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化”时期。这一时期的城市化发展迅速,农村的经济得到发展,但是农村的劳动力和农业生产率出现很大的矛盾,由于户籍制度由严格控制到管理放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进入城市。

(3)第三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为非固定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开始转向中小城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由于乡镇企业没有结合市场、产权不清晰等自身的缺陷,造成劳动力转移作用下降。宏观经济形式有了好转以后,一些有实力的乡镇企业开始向大中城市转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与有限的土地生产率以及供给之间的矛盾有直接关系,它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受季节性的影响、家庭的长久性城市定居等。

2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重庆市黔江区,地处武陵山腹地,辖30个乡镇街道,222个村。截止到2012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为54.5万人,非农业人口22.35万人,农业人口32.15万人,其中劳动力35.01万人,是重庆市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黔江区在组织、引导劳动力转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整个重庆市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流动人口的复杂性、多样性,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狭窄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受到一些制度的影响,就业的行业和技术工种越来越少,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歧视,因此,剩余劳动力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

(2)乡镇企业吸引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

乡镇企业的发展也经历了有起有落的发展过程,目前的情况是经济水平的提高吸收劳动力的成本也在提高,加上智能化的机械生产,乡镇企业需要的劳动力在逐渐减少。

(3)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

虽然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还是存在农村教育水平不高的现象,教育水平偏低以及综合素质的偏低直接影响了就业。

(4)农村剩余劳动力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偏低

目前,农民工的劳动权益还是没有得到全面的保障,比如,克扣工资、拖欠工资、超时工作没有加班费等现象还是普遍存在。另外,农民工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主要从事建筑业、服务业、工厂的一线工作人员,生活和住宿环境也比较差,社会保障问题依然严峻。

(5)户籍制度的影响

目前的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动力的转移,给劳动力的迁徙增加了成本。比如,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受到了户籍制约,实行划片招生。一些企业制定了农村户籍不能进入的不平等制度;在城市买房有时会受到户籍的制约。

3 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的探索

(1)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中小城镇建设

第一,加快小城镇发展也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或者地区的普遍经验,对渝东南中心城市扩大吸收能力。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会对交通、上学以及就业方面给城市带来压力。因此,要增加城市建设的基础投资、配套农民工子女就地就近上学。

第二,充分利用重庆市人才市场、重庆就业服务站以及重庆市用工信息网等多渠道进行就业指导、人力外派、人才招聘。

第三,成立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建立农村劳动力状态监测体系,改善转移环境

政府加大力度促进劳动力就业,使农民尽早脱贫致富。一是建立区、乡(镇)、村(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二是进一步完善重庆市人力资源基础台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全区人力资源基础台帐数据库,并实时动态更新。对劳动者的信息和就失业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对重庆市全民社会保险参保进行登记,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实现,以便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发挥更好作用。

(3)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指导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技术水平偏低等现象,一是完善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通过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技能培训。比如:岗前培训,创业培训、微型企业培训,适应性就业培训等多形式;二是调整就业政策,实行“4050”人员灵活就业补贴、失业补贴,积极促进就业。以降低农民的就业成本,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三是转变劳动力就业观念,转变企业人力管理的就业观念;四是通过多形式来提高就业或者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以便他们更好就业。

4 结语

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城市化发展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寻找更多的出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劳动力转移这一难题,以实现国家的进步和现代化。

篇1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 production is related to factors productivity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namely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labor, materials,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technology and capita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site, mainly from the labor force allocation, the two aspects of the material management were discussed,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factors of production; labor management; material management; optimal allo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序言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施工单位普遍出现施工产值不断上升,而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的现象。究其原因,生产要素配置粗放,不能适应项目管理的动态需求,致使生产要素效率低下,闲置浪费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寻求施工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2 施工单位对施工项目的劳动管理

施工项目劳动管理,也就是对项目施工中的劳动力进行合理的调配使用,有效的进行动态管理,达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2.1劳动力的来源

施工单位虽然有固定工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工的招募逐渐增多,实行“双向选择、专业配套、长期合作”的制度,形成劳务市场,任务结束后,退归劳务市场。因而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用工,包括固定用工、合同用工、临时工等,形成不同的层面。

2.2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劳动力应优化配置,以保证施工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完成,并提高劳动效率,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工程成本,达到动态管理的目的。

加强劳动力的优化配置,需以劳务合同和施工项目进度计划为依据,以企业内部市场为依托,允许劳动力在市场内部的合理流通,以达到劳动力的优化组合和作业人员积极性的调动。

施工进度计划对将要实施的工程项目的各个工序进行时间规定。施工进度图一般以横道图、直方图、网络图表示,劳动力配置数量、类别根据施工进度确定,当劳动力队伍配置不合理时,应对施工进度计划作适当优化,最终根据优化的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劳动力配置。

2.3劳动量计算

根据工程数量及相应的现行定额即可计算劳动量:

劳动量=工程数量/产量定额

工程施工队人数配置:施工配置人数= 劳动量/( 施工周期× 施工队数量) 。

3 施工单位对施工项目的材料管理

3.1建筑材料分类

建筑材料在施工中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和其他材料。主要材料指在施工中被直接加工、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种材料,如钢材、水泥、木材、混凝土、砌体等;辅助材料指在施工中有助于产品的形成,但不构成实体的材料,如早凝剂等外加剂;其他材料指不构成工程的实体,但在施工中必须的材料,比如水、汽油、柴油等,还有模板、脚手架、塔吊、安防工具等。

3.2 建立合理的材料供应体制

3.2.1材料供应应集中在施工单位法人或负责人层次上,施工单位建立统一的供应机构,对项目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或大宗材料进行控制。

3.2.2项目部有部分的材料采购供应权。为满足施工项目材料特殊需要,企业应给项目经理一定的材料采购权。

3.2.3建立企业内部材料市场。材料的企业内部市场,企业材料部门是卖方,项目部是买方。各自的权利和利益由双方签订买卖合同加以明确。

3.3 材料成本的管理

由于材料费多数占工程成本一半以上,因此对材料费成本的控制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加强现场材料成本控制是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材料成本管理要从量差和价差两个方面来控制。量差是施工图预算材料总量与实际消耗总量的比较,用来考核施工企业或项目工程物耗总量节超水平; 价差是以实际耗用量为基数,计算耗用材料的实际价格与预算价格之间的差额,价差是材料使用过程经济效益的体现。

3.4 确定材料的经济采购量

材料供应是管理的前提,而材料采购量的确定关系资金能否正常合理的流转。对材料数量的确定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3.4.1 ABC分类法

这是根据库存材料的占用资金大小和品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把材料分为ABC三类,找出重点管理材料的一种方法。

A类材料占用资金比重大,是重点管理的材料,要按品种计算经济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并对库存量随时进行严格盘点,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对B类材料,可按大类控制其库存;对C类材料,可采用简化的方法管理,如定期检查库存,组织在一起订货运输等。

3.4.2 定量订购法

定量订购法是指当材料库存量内最高库存(经济库存量+安全库存量)消耗到最低库存(安全库存量)之前的某一预定的库存量水平即订购点时,就按一定批量(即经济订购批量又称经济库存量)订购补充控制库存的一种方法。

订购点的计算公式为:订购点=平均日需要量×最大订购时间+安全库存量。式中:订购时间是指从开始订购到验收入库为止的时间,部分材料应包括加工准备时间。

安全库存量是为了防止缺货的风险而建立的库存,通常按下式确定:

安全库存量=平均日需要量×平均误期天数

平均误期天数一般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加权计算后,再结合计划期到货误期的可能性确定。

经济订购批量(即经济库存量)是指某种材料订购费用和仓库保管费用之和为最低时的订购批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订购费用是指每次订购材料运抵仓库之前的一切费用。主要包括采购人员工资、旅差费、采购手续费、检验费等。仓库保管费率是指仓库保管费用占平均库存费的百分率。仓库保管费包括材料在库或在场所需的一切费用。主要指该批材料占用流动资金的利息、占用仓库的费用(折旧、修理费等)、库存期间的损耗以及防护费和保险费等。

3.4.3 定期订购法

定期订购法是事先确定好订购周期,如每季、每月或每旬订购一次,到达订货日期就组织订货,这种方法订购周期相等,但每次订购数量不一定。

订购周期的确定,一般先用材料的年需要量除以经济库存量求得订购次数,然后以365天除以订购次数可得。每次订购数量是根据在下次到货前所需材料的数量减去订货时的实际库存量而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订购数量=(订购天数+供应间隔天数)×平均日需要量+安全库存量-实际库存量

式中:供应间隔天数是指相邻两次到货之间的间隔天数。

4结束语

加强对工程生产要素的管理,不但可以为建筑企业节省资金,而且也有提高施工效益,强化工程质量的作用,是推动施工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的催化剂。总之,对施工单位而言,现场的人、材管理贯穿着项目生产的全过程,通过完善现场人、材的管理,以达到保质、保量、保进度、保安全、按合同完成工程项目的目的。

[参考文献]

郁君平. 设备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李景元.设备管理员业务职能与行为规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赵艳萍.姚冠新,陈骏1 设备管理与维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贾郁芬. 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管理[J]. 山西建筑,2013

[作者简介]

篇11

切实加强对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是为建设新郊区、新农村培育一大批合格的劳动者,而且也是促进他们向非农就业转移的重要举措。

20**-20**年,本市每年要通过为5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建立职业培训补贴个人帐户,调动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职业技能和实现素质就业;要依托中职学校和有条件的培训机构,实施校企合作定向培训的方式,每年开发一批就业需求量较大的定向培训项目,充分发挥培训对促进农村青年就业的作用。

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根据郊区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需求,在休闲服务、水产养殖、蔬菜栽培、绿化养护等方面开发符合区域发展特点、适合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特点的培训项目和实训项目,并将其纳入区域性补贴培训目录。

要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工作,重点指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市场急需且符合自身条件的培训项目,帮助申领“职业培训帐户卡”、选择培训机构和办理培训报名手续。

要积极组织开展郊区远程培训,利用市区优质培训资源跨地域为郊区培训服务。

二、优化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开业环境

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的资金扶持。农村富余劳动力以个人和家庭名义进行自主创业的,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申请3万元以下的小额创业贷款担保,对按期还款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可获得贷款利息的补贴,期限一般为3年。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参照本市非正规就业的劳动组织的相关规定申请开业贷款担保。

要根据创业者的需求,结合区域实际,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自行落实符合条件的场地从事创业活动的,要积极给予引导和扶持,进一步拓展郊区创业的场地资源。

要进一步扩大郊区开业指导专家分团的规模,优化开业专家结构,积极组织“开业生涯”系列讲座进郊区活动,为有创业意向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有针对性的开业指导服务,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创业能力,培育农村新型创业带头人。

三、鼓励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就业

对就业困难的郊区偏远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实施就业补贴政策,鼓励他们到经济发展较快、岗位较多的地区就业。

凡实现跨区就业的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单位(劳务输出公司、非正规就业的劳动组织和公益性劳动组织除外)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从事全日制非农岗位且月工资收入较低,并按规定在本市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就业期间,可根据其收入高低、工作路途远近等不同情况,按月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

补贴标准由区县自主确定,所需资金原则上由市、区县共同承担,其中,市失业保险基金拨付的最高补贴限额为每人每月140元。补贴期限最长为三年。

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单位用工需求的调查,摸清供需缺口情况,千方百计开发适合就业困难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岗位,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这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岗位推荐、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为促进其跨区就业积极创造条件。

要鼓励经济发展较快、用工需求量大的区县,与就业困难人员较多的郊区区县实行对口帮扶机制,引导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四、加强对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援助

要在积极巩固现有“万人就业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郊区“村级河道保洁”、“农村环境卫生保洁”等“千百人就业项目”,帮助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要结合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重点在郊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适应新农村服务需要的领域,加大开发公共服务类“千、百人就业项目”的力度,重点安置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的就业困难人员。

五、强化郊区公共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篇12

为了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加大对农村地区促进就业工作的投入和支持,不断扩大农民可支配收入的来源渠道,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使农村中富余劳动力在不断提高素质的同时,转移到二、三产业发展中来,切实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使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良性互动,有机统一。

二、目标任务

完善以政府主导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紧紧围绕以促进非农就业为目标,千方百计扩大非农就业,建立各镇促进非农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各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定期研究促进非农就业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及解决的方法,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促进非农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形成促进非农就业的长效机制。期间新增就业岗位每年不少于3万个,其中非农就业每年3000人次以上;农村“双困人员(生活困难、就业困难)就业安置率努力达到100%。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期间培训各类职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其总数的80%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各项功能,大力推进非农就业

1、健全政府促进非农就业责任体系,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调控功能。强化各级政府促进非农就业的责任、完善促进就业目标考核体系,把就业目标与经济发展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同布置、同检查、同安排。根据每年制定的促进就业目标计划,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考核单位和相关部门。

各镇政府应加大政府促进非农就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政府出资购买就业岗位的各项管理措施,形成优先吸纳本地区劳动力就业的良好环境。

2、不断优化就业扶持政策,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政策支持功能。根据的实际,实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实现自我创业给予交通费补贴与创业补贴政策措施,对农村“双困”人员市场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补贴标准按镇保缴费基数设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非农就业。对能创造较多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和有效的扶持。发展有一定就业容量、能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并适合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公益性项目,支持有市场潜力的非正规劳动组织发展壮大。同时疏通劳务输出渠道,扩大输出规模。

3、重视解决纯农户的就业问题,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引导功能。在全区对纯农户家庭的人员结构、文化、技能、求职意向等开展排摸,期间,对纯农户家庭,实现有一人以上非农就业,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水平。

4、健全农村“双困”人员就业援助机制,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托底安置功能。完善对农村“双困”人员的就业托底机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宽农村“双困”人员安置渠道。加强对农村“双困”人员进入、认定、退出的动态管理,确保出现一个、认定一个、安置一个、保障一个。

5、优化社区微小型企业创业环境,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就业扶持功能。认真落实农村富余劳动力享受与城镇劳动力相同的就业服务和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做好开业贷款的政策扶持工作,有条件的街镇应当提供创业场所,提供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经营场地,加大开业指导工作力度。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贷款5万元以下,免除个人担保,积极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创业促就业。

6、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网上公共职介平台,在现有就业服务机构三级网络的基础上,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立农村就业服务中心,开设专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服务的公共招聘就业窗口,方便求职,降低求职成本。全面掌握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和求职意向,做到“一人一档”,实施职业指导联系卡制度,重点关注正在培训和有求职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征地劳动力,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

(二)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

1、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机制。加强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市场、政府出资购买培训成果的职业培训机制。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特别是抓好郊区青年万人培训项目的落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