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18 11:19: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

篇1

0引言

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市场中地位的提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促进了农村各种设施的逐渐完善,各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管理项目逐渐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各政府责任部分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投入资金进行使用,更好的完善农村农田水利工程,优化农业耕种环境,提升农耕工作的抗旱性,进一步促进农耕行业的快速发展。

1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中具有的问题

1.1农村农田水利建设重复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水利工程计划不合理、水利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水利力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使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各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在对农田进行灌溉过程中,各种管理力度的不完善使得水利工程得不到工作人员的管理,各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很少被使用,进一步导致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失去自身的作用。

1.2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力度较弱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农村许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减少,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被不断的降低。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验收后,相关责任部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力度较弱,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效率较低等原因,最终使农田水利工程失去自身的作用,进一步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1.3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随意性较强

在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相对落后,不能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与计划。所以,在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导致在对其进行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储水池一旦出现泄漏等问题,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差,政府责任部门对其检修又存在较强的盲目性,使得相关问题在基础上得不到有力解决。进一步导致各种资源的严重浪费,并对农耕产业的发展造成阻碍。

2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完善方法

2.1提高领导能力,改变工作态度

农村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促进农村建设化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其中包含了各种方面的知识,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改变工作意识。相关工作人员在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应该以当地实际情况为核心,根据当地发展方向为条件,制定完善合理的农田水利施工方案。同时,还应该提高工作人员与群众的交流性,对群众的相关要求与期望进行科学的整理,将桥涵改造、水渠整理等项目视为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

2.2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资金投入量

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在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资金。地方相关责任部门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积极的争取政府相关的政策补贴,各财政管理部门针对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制定出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条款,激发群众对水利建设项目进行相应的资金投入,并对各种投资进行进行科学记录。

2.3提高人们参与积极性,建立农村农田水利用水户协会

相关责任部门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在群众认同的情况建立农村农田水利用水户协会,并通过农村农田水利用水户协会提高当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农村农田水利用水户协会提高专业技术人与务农人员的交流性,利用知识讲座等方法,对农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与掌握。组织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地方的机关干部开展相关会议,将中央政府关于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充分的宣传,让每个务农人员都能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通过提高人们在于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解决农村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4合理计划,分散施工

在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并与当地实际情况与发展方向为核心,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设计施工方案。根据总计划方案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划分,更好的对农村农田水利进行建设施工。在各项目施工过程中,先关责任部门应该派遣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在对施工现场各环节质量进行监测,对各种施工技术进行完善。同时责任部门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建设完善的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首先,对各种建设责任制度进行完善的落实,提高农村农田水利建设资料信息的管理力度。并对各施工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在各施工项目验收过程中,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各种质量进行检测,并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整理与收集。其次,在各水利项目施工期间,各责任部门应该组建相应的项目质量管理单位,使各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然后,根据实际水利工程施工情况质量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最后,水利责任部门利用科学的方法在群众中选择出相应的代表对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施工项目进行监督。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在农村基础设施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关责任人员应该通过从科学方法,提高人们参与积极性、提高领导能力,改变工作态度等方面对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进一步促进农村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篇2

引言

新世纪,农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提供方,为做好农村的民生工作就要重视水利工程,让农村的饮水、节水得到完善,改善现有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的收入。

一、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工程施工和设计管理不足

当前,农村水利灌溉的工程设计方案存在不足,水利灌溉的工程使用效果不佳,设计方案中很多影响因素均制约水利的发展。比如,项目招标不合格,技术要求不健全水利施工技术人员等。甚至很多地区农村水利工程设计均自行完成,没有专业水利技术人员指导,导致工程的很多参数不符合国家的要求和标准。除此之外,水利灌溉工程施工管理不到位,监管体制不达标的情况下,项目承包方不能贯彻当前的招标方案,工程建设不合理的状况时有出现。施工单位为节约施工成本,选择质量较差的原材料,使施工质量不达标,建设中施工人员素质偏低施工工差,没能按照施工要求完成施工,施工中管理漏洞较多,这都直接用影响质量管理,从而也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功效。

(二)水利工程建设中人力资源问题

第一,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缺乏内部竞争,不利于调动人员的施工积极性。我国长期以来受到体制影响,人力资源以劳动力的形式被束缚住,这不但让人员的积极性减弱,同时也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第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脱节,当前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使用上,重视短期利益,不能从长远利益着眼。因而不能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储备人才,企业的发展中受到利益驱使,使企业缺失精神文化,企业的文化建设计划搁浅,这将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三)管理建设资金不足

我国以“三农”为契机,不断加大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但要实现最后一公里还有较大的缺口存在。特别是农村的基层农田水利,可用的投资资金比例较低,原因是我国的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善,出现权责不明的状况,究其原因是水利工程施工时无人监管。随着农业收益的逐年降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逐年减弱,所以参与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人员积极性较低。在政府资金难以落实,地方财政拨款不能及时到达的情况下,水利资金缺口较大,工程建设烂尾现象频发,不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没能起到灌溉的功效。

二、强化农村水利建设的管理政策

(一)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与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中设计十分重要。设计的优质与否,能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使用性能,所以设计时需要灵活应对,面对各类不同地区,模式不同方案,在征求专家建议的同时,确保工程建设能做到科学有序,并严格的根据招标单位工程要求,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的内容分别是:水源排涝工程、渠沟工程、排水沟设计等工程。除此之外,为让工程能顺利的进展,施工中要做好严格的施工计划,设立科学的施工方案,并确认施工的条件,保障施工用电。另外,施工的方法和工艺设计中,要求进行基础层土方的开挖、土方的回填夯实等具体的施工环节,并需要严格的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钢筋布设绑筋等施工,基础层单位管理,做到奖罚分明,调动员工积极性,层层培训,节约用水工序。

(二)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重点是转变现有的管理主体。当前出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原因是管理主体陈旧,依旧沿用原有的主体管理模式,传统的水利管理更重视物的管理,不重视人的管理。物是固定的,人是灵活的,物可以被人所建造。故此,需要实现从物到人的转变,在完善各类竞争机制的前提下,不断的拓宽人才渠道,使用奖惩分明的配套策略激励人才竞争和创新。完善人才的评价以及选拔机制,并打破传统用人理念,要求凭借人的想法、能力、工作责任心为前提,形成公开和公平的竞争,择优录取中,为人才营造良好的选拔氛围。

(三)建设和管理工作评价制度

第一,基层水利作为管理主体,需要建立对应的员工评价体系,应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求从整体层面上评价农村水利单位员工的工作状况,体系的构成分为三方面,分别是员工整体的工作状态、单位的战略合作发展状况、单位员工的具体工作成效。第二,建立科学的员工评价系统,评价中了解员工工作中获得的成果,并探究成果的重要性,对此进行评价。并要在评价过程中建立对应的鼓励机制,让激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实现水利工程的既定目标,并优化水利工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这样水利工程才能留住人才。人才留用的具体措施:首先,把员工的利益和单位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管理中,员工不关心农村水利发展现状的趋势,这样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能干劲十足。其次,合理的精神鼓励也十分很重要,物质鼓励是有限的,但精神鼓励是无线的,人如果有精神支撑,再苦再累都感觉很值得。所以水利单位要将自己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相结合。

(四)推进水利管理改革

逐步开展灌溉用水的使用量控制管理模式,要求水使用开展有补偿和转让方式,提升农民的节水意识,也能让农民在节水灌溉总结节水经验。要求基层干部和群众具有运行管理意识,适度的让技术人员给予技术培训指导,并深化农村水价的调控,形成完整的梯度收费机制,从经济上控制农民用水。节约用水.

三、结束语

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也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发展动力。分析和管理水利工程出现的问题,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源,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不但能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时效性,也是推进农村经济前行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1、引言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严重的水旱灾害,暴露出广大农村水利设施十分薄弱的问题。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过去纯农业向农村工业化、产业化转变,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保障能力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健全的农村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

2、目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条件的影响,目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值得担忧,主要有以下问题:

2.1对农村水利建设重视不够

农村水利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但近年来,各级政府及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水利建设重视不够。从宏观层面看,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水利建设布局上,国家更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各级政府把各种水利建设资源重点投放在大型水利设施建设和城市、工业用水保障上,对农村水利建设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属于“公共品”,需要集体投入,但现实情况是原有的“两工”(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体系被取消后没有相应的替代机制,导致农村水利建设公共投入缺失,甚至有些农村原有的沟、塘、渠、堰等因缺乏管理而荒废。

2.2农村水利建设投入不足

近年来,农村水利建设资源投入力度不够,远远滞后于现实需求。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主体包括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农民等,地方政府是组织资源的投入者,金融机构是资金资源的投入者,农民是劳动力资源的投入者,在这三个投入主体中,地方政府不愿提供花费资金多、短期显性效益不明显的农村基础设施,金融机构或民间资金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大、风险高、资金回收期长、比较利益低等原因,缺乏投资激励,而农民作为“理性小农”对具有外部性的共用设施,更多的选择是“只用不管”。总体来看,在市场化条件下,这三大投入主体在利益权衡中最容易选择放弃投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2.3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重复建设多。

由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主体的不同,导致整个工程建设往往不是一个单位建设完成,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布置,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工程施工质量,各个部门搞各个的工程。所以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规划、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旱能灌,涝能排的问题,仍然使枯水季节缺水灌溉,丰水期,水泛成害。且由于各个部门的建设标准不一样,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存在很多工程隐患。比如某镇的某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一个部门在工程建设好了后运行不到几年,另外一个部门又来把原来建设好的工程拆除掉,重新又来建设,这样工程重复建设,既浪费资金,又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在农民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印象。特别是工程建设好后,镇村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管护,完工后无人过问,人为破坏不能及时得到修复,工程运行不到几年就发挥不了效益了。

2.4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

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短缺,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建成后管理粗放,造成过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有些县(区)部分农业开发项目,项目建成后,没有落实到部门单位管理,建成不到一年时间,引水渠道淤堵,泵站毁坏严重。

2.5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薄弱,急需加强

由于乡镇机构改革等原因,水利管理站人员队伍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层次偏低、技术力量薄弱等现象,加之财政部门对基层水管单位拨款经费较少,也影响了正常的管理工作。

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3.1把农村水利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对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利建设能否摆在优先发展领域,农村水利建设能不能成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关键要看各级政府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及投入力度。①要充分认识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以“创先争优”的精神加强农村水利建设。②要紧紧围绕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机遇,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好远期和近期、城市与农村、全局与区域的关系,在农村水利建设中加强监管,注重提高农村水利的建设效率和使用效益。③要研究人民群众参与治水的政策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建设农村水利的积极性,加快建设一批带动力强、覆盖范围广、受益群众多的骨干水源工程。

3.2全面加强对在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3.2.1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3.2.2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地市县水务局根据竣工报告和施工资料,组织有关设计、质监和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通过听取报告、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做出该工程的综合评定意见。

3.3建立具体的管护制度和实施细则,以“公约”或“村规民约”形式,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发挥工程效益

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加大人力、物力做到专人负责,采用“村管片,组管线,人管点”的模式,落实管护责任。

3.4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村水利建设与日益反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篇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highway construction also has the construction scale of the hitherto unknow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also improved to a high level, highway subgrade construction as a foundation of project of highway project construction, ha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importance in the whole project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bridges and culverts soft soil subgrade of several common reinforcement and treatment method for reference by combining with construction practice.

Keywords: strengthening treatment method of soft soil subgrade

TV

一、加快农村水利建设的紧迫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适宜耕种的土地相对较少,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各地农田经常受到旱涝灾害的威胁,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战胜灾害、建设高产田,一直被看作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为此,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水利,更多地与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相应的水利建设主要是以蓄水、引水、提水、灌溉、抗旱、排涝设施为主要内容的水库、沟渠建设及小流域治理相关。新时期的农村水利与之不同,它不仅和农业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而且深刻影响着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更直接影响城市的食物供应和生活稳定,其内涵由传统的生产拓展到了的更大的范围。

1、从农业生产看,农村水利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坚实基础。水利就成了了农业的命脉。目前我国随着人口的增多,粮食增产任务越来越重。2007年以来的中央1号文件又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发展现代农业,首先需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此,加快农村水利建设,发展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改土,建设高产稳产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2、从农民生活看,农村水利建设是保障,农村人民的饮用水安全,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坚实基础。水利是民生之本,加快水利建设,保证饮水安全和防洪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更能关系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中央提出争取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目标。完成这一任务,实现农村人口保障用水、卫生用水,不但可以带动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条件的改善,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还可带动家电下乡等民生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供水工程的综合利用,还可为发展乡镇企业和庭院经济创造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社会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从农村生态看,农村水利建设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我国降水分布时空不均,差别悬殊。当前,随着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解决这些矛盾的压力较大,这些问题的背后或多或少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程度不同有密切的关系。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水利工作大有可为。以人水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水利工作,调节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维护用水公平,营造稳定的用水秩序,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农村水利建设仍存在与农村建设不适应的问题。

1、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薄弱。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半数以上的耕地没有灌排设施,产量低而不稳,农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建设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农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2、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严峻。由于水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且治理不易,目前我国农村仍有近3亿人饮水不安全,高氟、高砷、苦咸等水质问题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高危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有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

3、防御水旱灾害能力偏低。总的来看,我国防御水旱灾害工程标准和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洪水威胁依然严峻。

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对水利问题缺乏重新认识,还在于:

1、是综合规划缺位。编制好规划是科学有效地开展农村水利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东、中、西部应根据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但是目前一些地方搞农村水利,存在着盲目建设、片面追求政绩、不讲科学、不讲效益、劳民伤财的现象,不仅造成投入的浪费,而且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还有的地方缺乏统一规划,投资分散或重复投资等问题突出,资金使用效益差。

2、投入规模不足。农村水利建设的关键是投入。从投资来看,目前的情况是长期欠账,加上近几年投资减幅较多,投入规模远不能满足要求。除了中央投资缺口比较大,地方配套资金也跟不上。

3、管理体制不顺。从一定意义上说,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比投入更为重要。没有一个好

的体制与机制,有了钱也用不好,建了工程也管不好。长期以来,农村水利建设一直靠政府号

召、政策引导、行政力量组织的方式开展,缺乏法律的规范,许多重大体制问题也一直缺乏清晰的政策界线,如政府、农民、社会力量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已建成工程设施的资产管理和产权归属;公益性设施运行损耗和政策性经营亏损补偿;工程的管护责任如何落实等等,都需要给出明确的界定和法律依据。在水价和水管理方面,水价严重偏低、水费计收不到位与收费不合理、不透明等问题并存,缺水与浪费的现象并存。

4、运行效率不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大多实行分级管理的体制,斗渠以上由专管机构管

理,斗渠以下(含斗渠)由村集体管理。随着集体经济的逐步退出,原来由集体管理的工程,开始

篇5

一、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农村基层农田水利建设的状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因为农田水利的建设不仅要为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还要满足人畜饮水等问题。如下对具体存在的问题简要阐述。

 

1.基层水利建设权责不明确。在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的职责分配不明确,造成了一些乡镇、村的基层小型水利工程长期缺乏管理,而使一些设备长时间得不到修理而提前损坏。另外,还会造成水利建设口号喊得过多,但是缺乏实际举措。特别是当农民收益降低的时候,造成他们对农业缺乏信心和热情,也直接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基层水利工程投资建设的积极性。

 

2.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由此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如某小型水库灌溉涵管漏水,在没有专家认证前,乡(镇)政府拿出资金进行维修,多年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漏水问题,致使枯水季节缺水灌溉,丰水期,水泛成害。

 

3.基层水利工程设计水平不够高。一些基层水利工程由于时间的紧迫性,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造成了设计过于仓促,没有全面地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另外,设计方案还具随意性,设计图纸在施工的时候可能遭到随意的更换。

 

4.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存在很多工程隐患,如某乡(镇)田间灌溉渠道工程,属于农业开发项目,县(区)政府负责管理,但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造成工程完成60%~70%,停工一年多也无人过问,该渠道内80%沉积大量淤泥。

 

5.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前几年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短缺,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建成后管理粗放,造成过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县(区)部分农业开发项目,项目建成后,没有落实到部门单位管理,建成不到一年时间,引水渠道淤堵,泵站毁坏严重。

 

6.工程建设缓慢,老工程年久失修。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过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如某乡(镇)群众集资兴建的小型水库,施工队伍不规范,监理制度不健全,施工前期存在着质量问题,致使建设进度缓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了解我们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将促使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如何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加强监管、健全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7.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理工作不到位。基层水利建设和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而且技术装备过差,人员素质水平不够高,缺乏维修设施的保障。各级水管单位的人员管理费用和工程维护费用不能够按时落实到位,甚至使水利单位入不敷出。最重要的是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和基层水利建设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从而造成了基层水利建设和管理没有一个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一些监理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工作责任心,没有监理经验,没有合理的方法和手段,造成了监理工作不到位,对工程质量监测不够。

 

二、改进农村基层水利建设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1.建立一个健全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和管理方面包括很多内容,也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对水利工程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施工程序和规范,并在施工工程中落实好,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2.加强对农田水利施工工程的监督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开始建设施工时,就要对整个工程进行管理和监督,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监督施工的每道工序、一定要求严格按章操作,并对其施工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对于建设施工材料和设备也要严格检查,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效果和质量,使得农田水利工程能够顺利的完工。

 

3.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对于一些资金欠缺的农田水利工程,政府和村里干部都要想办法筹集资金,加强村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一些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资金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保证每分钱都能用到实处,此外可以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受益民众收取一些合理的费用,用于当地水利工程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上面,增加水利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的对策

 

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规章制度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如小型水库的泄洪口等。

 

2.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

 

3.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4.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

 

5.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可持续性发展。

 

四、结语

 

篇6

1 现阶段农村水利工作面临的问题

1.1 水资源污染严重,水源日益恶化

从相关的数字可以看出,我国每年会有大量的污水排出,这些污水大多都没有受过专门的处理,就会直接排放到河流水道中,严重污染了水的质量,也大大影响了其他生物的发展,这样的情况还会日益严重下去。对于我国来讲,水源最缺乏的地区一般分布在西北方向的地区,同时能够发现,我国的南方地区水资源普遍比较发达,但是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却十分严重,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污水、污染物的排放会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水污染和环境污染,这样不但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1.2 工程的建后管理

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修建完成之后,由于其具有量大而分散的特点,导致了工程管理困难,县市级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困难,因此,多由行政村来进行统一管理。行政村一级在落实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不到位,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导致水利工程建成后管理混乱,使用不当,大大缩短了工程的生命周期。

1.3 在法律方面,我国对于水利建设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

在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合理完善的情况下,水利建设就没有了一定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应该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改进对水利建设的法律法规,并对其设立明确的规范和行为制度。

1.4 农民没有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农民要积极对水利建设提起重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更好地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只有真正地认识了水利工程带来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普及和学习水利工程的知识,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水利工程带来的益处。

1.5 各部门之间的统筹与协调

农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往往都是为了几户人家的灌溉用水的,但由于农灌机井的数量过多,导致在进行灌溉时,各个方面协调不够完善而出现各种问题,目前最严重的是抗旱的电源问题,由于国家的电力改建在一些地区尚不完善,导致在抗旱的高峰期进行灌溉时,出现电压不稳的情况,导致农灌机无法正常的使用。

2 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

2.1 提高水资源效率

传统的灌溉模式,往往不能很好地使用现有的水资源,反而还会产生大大的浪费,对于节约用水的主题,农民也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想要在最大程度上很好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效率,避免浇灌时引起的水资源的浪费,就要合理科学地建设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只有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合理的完善和利用,才能为农民带来最大的经济收入。

2.2 加快农村建设的步伐

在现阶段发展的进程中,要不断加快农村建设的步伐,为农村农田的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在技术和管理上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在满足正常生产需求的同时还要做到节约用水的理念。水利灌溉工程的科学合理化建设还可以给农民带来先进的种植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科学高效的用水、施肥、收割、除草,这样不仅能够完善种植技术,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益,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3 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发展

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就是用最少的水来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西北部水资源困乏的情况也可以很好的降低水污染的情况,这样还能够避免农村地区的干旱水涝等天灾人祸问题,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农村地区日常正常活动的进行。利用水利灌溉工程,在西北地区,就可以对水资源做到合理的应用与开发,不但可以重复利用水资源,还大大缓解了用水紧张的局面。在南部地区,可以做到很好地遏制水污染的发生,对被污染的水及时地进行过滤系统。水利节水灌溉系统是合理的科学概念的高效率的应用水概念,在逐步完善农村基本水利建设的同时,还能做到水的高效率的循环使用,更好地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对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3.1 提高农民节水意识

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主要在农村进行建设,它主要服务的对象也是指农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就可以更好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水利节水灌溉需要人工的帮助,农民可以很好地进行工作,使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灌溉工序,然后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节水环保的绿色理念。水利工程建设完成的同时,所在地区的农民也是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主人和受益人,因此看来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就是直接提高了农民的利益,是对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效果的提供了有力保障。要想让农民真正明白节约高效用水的重要之处,从而使农业增产保肥,进而做到保持生态环境平衡,减少水污染;就要让农民积极参与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去,做到向技术人员反映农村当地的灌溉情况,在根本上提高农民积极参与的热情。

3.2 增强建设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想要在最大限度保证灌溉工程正常施工和合理进行,就要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人员的方法和专业技术。相关施工人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积极地和农民进行交流沟通,发现并指出问题,技术人员除了有过硬的施工技术之外,应具备较强的适应管理能力,一旦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中出现突况就要及时处理和上报,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工作人员想要加强建设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同时保障工程进程的质量保证,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不断改进和提升,进而科学合理地完成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

3.3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工程完成之后,行政村一级应当重视管理,成立工程管护小组,要明确小组领导,责任到人,工程管理小组主要负责工程的日常运行和管护,然而由于工程量大而分布广,管护困难,造成人为的工程损坏,村委会维修资金也不能及时划拨,导致在干旱时激化矛盾,引起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国家应当在基层成立专门的管护机构,每年划拨一定量的资金,及时地解决问题,才能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

4 结束语

现在全球的水资源十分的困乏,想要顺应社会的正常发展,同时做到很好的建设工作,这是一个极大的困难。想要在此基础上保证生态自然的稳定平衡,进行合理的建设,就要充分地利用农村水利灌溉工程。

参考文献

[1]张明.浅谈额敏县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陕西水利,2016,02:48-49.

[2]张斌.浅谈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6:112+115.

[3]郑小燕.浅谈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6,11:77-78.

篇7

1.当前农村水利建设的基本现状

武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德州市西部,属海河流域漳卫河下游,辖9个乡镇(办),393个村庄,总人口37.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9万人。全县总面积748km2,耕地面积63.81万亩。

我县现有流域面积一百平方公里以上河道5条,长126km,三十至一百平方公里以上河道11条,长131km,斗沟567条,长733.3km,农沟2286条长1814km,建成节制闸、进水闸652处,河网最大拦蓄能力1352万m3,现有坑塘最大蓄水能力1392万m3,兴建半固定式低压管道灌溉面积7.35万亩。基于上述水利工程,现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4.5万亩,除涝面积30.5万亩,改良盐地12.3万亩。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与80、90年代相比,灌溉面积显著增加,一是农用机井大幅度增加,较1980年机井增加近2倍;二是农村排灌机械大量增加,据调查,全县现农用排灌机械达18594台,较1983年增加一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受涝灾威胁严重,干部群众对内涝十分担心,一方面,本县几条较大的内河十多年没有清淤,淤积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但田间斗农沟被平沟种田的现象也十分普遍,田间灌排沟已名存实亡。一旦遇涝排水不畅,将会直接淹没农田,形成内涝,应引起高度重视,还有,由于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年代久远,加之由于多年连续干旱,使用率低,维护管理不善,其完好率大大降低,急需更新改造。

2.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税费改革和取消“两工”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受到了严峻考验。以前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要靠农民“两工”投入,取消“两工”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再搞农田水利建设只能实行机械化施工,这就需要投资,一是政府投入明显不足,二是向群众收钱,增加农民负担,谁也不敢。现在群众投资多数用于机井建设和节水工程的兴建,也就是一家或几家实用的工程,对于整体河道治理的工程项目投入很少。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表现出来。

(1)农田基础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特别是斗渠以下小型水利设施与80、90年代相比投入明显减少,建筑物老化损坏,对于稳定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带来严重威胁。小型扬水站、田间桥涵闸等,由于投入和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其工程完好率不足50%。

(2)地方各级政府对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入明显不足,近几年,国家节水问题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成为农村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一些田间灌排渠道建设小型水利工程程度明显不足,而这些小型水利工程与农户的联系更加密切,单靠民间资本难以完成工程的建设。

(3)随着“两工”和农业税的取消,农村劳力明显缺乏,国家、省、市增加的资金投入,不足以补充“两工”取消的亏空,由于受各种因素特别是财政资金的不足影响,配套资金落实起来也非常困难。

(4)机井利用率低。七十年代建成的3000多眼机井,由于分田到户、无人看管等原因,已基本失去功能。近十多年来由农业项目建设和抗旱应急等新打的机井,由于管理措施难落实,也有近30%的已损坏,加之部分村庄机井建设质量低劣,利用年限短,目前全县实际能利用的机井也仅4000多眼,仅占机井建设总量的50%。

(5)农田工程产权不明晰,责任不落实。目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沿续的仍然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由于管护责任不明确,重建轻管、只用不管的现象比较突出,管理责任不明确,不少水利设施被破坏,缩短了工程寿命,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6)农田灌溉用水缺乏计量。因财政困难,水利投入不足,农田供水系统缺乏计量设施,征收引黄水费仍然是按亩收费,用与不用、用多用少一个样,“大锅水”不仅不利于节约用水,而且没有准确地计量依据,每到收取水费时,收费难度大,群众难满意,工作难度高。

3.农村水利建设对策和建议

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透过表面看实质,我们深深感到水利危机,农业危险,照此下去,粮食生产和整个农业会回到过去靠天吃饭、旱涝难防的自然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具体建议归纳如下:

3.1政府财政投资应逐年增长对水利的投入

最低占到财政收入的10-20%,并加强审计监督,确保水利资金足额到位、专款专用,使水利建设有一套健康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特别是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修建和维护的力度,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建设的新一轮的热潮,尽快从根本上解决水利设施老化的被动局面。

3.2重新界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范畴

近几年,中央政府对大江大河大湖、重要水资源等重大水利工程十分重视,投资较大。现在,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也已开始重视。按照水系结构,根据目前县级投资管理的工程现状和县级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状况,建议国家把县级及县级以下投资管理的水利工程,一并作为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系统工程来研究。

3.3机井建设统管,推行管理承包

对机井建设方面,建议由水利部门统一纳入管理,强化资质,强化管理,强化设计,强化验收,保证打一眼,成一眼,利用一眼。对管理方面,建议积极推行承包管理,不打无主井,让投资见效益,长期发挥作用。

3.4加强计量,按方收取水费

在加强水利投入,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积极配套测水量水设施,加强用水计量,节约用水,为收取水费,执行农业水价提供准确依据,减少干群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真正实现水利经济市场化运作,保证水利经济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

3.5“取”“予”结合,以水治水

根据中央“多予、少取、放开、搞活“的总体原则,依照国家水利部及其下属水利系统提出的“核定用水末底价格,按方收取水费”的意见,落实农业用水价格,向农民征收水费。同时建议中央政府从改善生产条件、确保粮食安全角度,提高粮食直补标准,为粮产区水费征收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的粮农给予适当补偿。这样通过取予结合的办法,以水费征收解决水利投入无源的问题,实现以水养水。

3.6进一步推广用水者协会

我县近年来在用水者协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现有协会覆盖面小、还不规范完善。下一步,对现有用水者协会制度上再规范,职能上再完善,功能上再提高;加强宣传,搞好引导,让群众认识,让干部明白,力争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最终普及全市。同时加大水利工程投入力度,以投入促配套,以配套促提高,以提高促发展。

3.7突出重点,区别对待

水利基础设施是一项公益事业,尤其跨村、跨乡镇等跨区域设施,公益性强,投入主要靠财政。而以粮为主、以农为主的地区往往又是欠发达地区。建议国家在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上应区别对待,像开发西部、扶持东北老工业基地那样,出台政策,对欠发达县(市)农田水利建设予以扶持。在各项补贴政策上有弹性空间上有适当的倾斜。

3.8建立水利公安派出所

篇8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村水利保障,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具体实践。本文通过对利津县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 利津县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1部分民众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识有差距。

利津县境内有褚官河、刁口河等小型河流,但开发利用不够,水利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致使仍有近10万亩农田属于“望天田”,农作物抗旱能力低,遇到大旱天气,极易造成农作物减产减收。各乡镇虽然每年都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但因财力有限,从而影响了人们兴修水利的积极性。有部分乡村干部认为修水利应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主体是农民群众,政府只能引导鼓励;而大多数民众认为修水利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特别是税费改革后,群众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管不问,甚至在乡、村组织挖沟修渠时,因损害责任田而出现农户阻挡施工或索费现象。

1.2农田水利工程缺乏后期管护,责、权、利不明确。

表面上“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无责”,造成政府建成后管不了,群众使用又不管的局面,致使设备提前老化,水利工程失修,利用率降低。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项目建成后,部分群众仍把渠道管护和设备维护归责于政府,故而出现工程建好后无人管理,使用周期缩短等现象。

1.3农田水利建设专业人才缺乏。

乡镇缺乏基层水利工作人员,水利技术力量薄弱,农村水利建设缺乏及时的技术指导和工程建设与管理。

2. 几点思考与建议

2.1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1.1加强领导。要坚持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强化行政引导和政策引导,适当增加水利公益性项目经费投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抓好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2.1.2进一步完善村级“一事一议”制度。农民群众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力军,要通过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形式,规范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2.1.3抓好管护督查。各乡镇、村组要指定专人,结合农民耕作的实际,对重要路口、机耕道沟渠、涵管进行管护,防止群众种植时填沟进地耕作损坏农田水利建设,保证乡镇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真正发挥作用。

2.2明析农田水利项目工程的所有权。

2.2.1各乡镇、村应进一步转变观念,逐步落实农田水利项目所有权问题,探索管理上新路子。我认为,对一般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通过委托管理、承包、拍卖等方式,让农民自己管理。

2.2.2对非公益性水利由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民投资,探讨水利建设发展的多供给主体。

2.2.3对于农村公益性水利,可逐步以市场化为导向,鼓励实行合资、独资或股份制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水利。在管理上探索新路子、新方法,使农田水利充分发挥其应该发挥的效益。

2.3建立良好的农村水生态环境。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水生态建设,建立良好的水环境体系,促进全县农村形成天蓝地绿、河畅水清的生态环境,实现人水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水生态保障。

2.3.1加大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综合整治的主要内容是疏浚河道、整治河堤、净化水质、恢复生态;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开展村镇生活污水排放治理系统建设,目标是:塘变深、水变清、岸变绿、家园变得更加洁净。

2.3.2继续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设。加大封育保护力度,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在继续抓好重点治理工程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力争将水土流失率降至最低限度。

2.4切实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2.4.1提高农民的生活饮水质量。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能否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一件大事。因此,尽快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2.4.2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必须从解决农民群众最紧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把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体系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切实促进农业丰收和农民生活富裕。

3. 结语

农村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状况水平,才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尤其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与年际分配不均,所以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与保障条件。

一、农田水利设施现状与存在问题

1、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

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绝大部分建设时间过长,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设计建设标准低,建设与管理较为粗糙,工程年久老化失修,设备报废严重,难以为继,导致灌溉能力差,不能满足当前灌溉需要。调查资料表明,由于上述原因,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平均完好率只在百分之五十左右,灌溉的实际面积达不到灌溉的设计面积。

2、重经济轻水利,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与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减弱。农村小型水利建设走向低谷。随着农村大部分多强壮劳动力的外出转移,农村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再加上有限的地方财力,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已严重不足。

3、管理薄弱,保护意识淡漠。

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带病运行的水利设施问题比较普遍,致使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已失动功能,再加上频发的农业自然灾害,严重制约与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并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4、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不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价已经放开,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部分市场被国外的农产品占领,再加上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下降。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措施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就是要加强农田水利的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那么如何搞好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应从如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资金投入要加大,调动群众积极性。各地政府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来吸引广大农民、企业或社会团体加入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真正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与政策,确保农村集体把积累资金的一定比例用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以激发与提高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由于政府的财力有限,那么就要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引导农民与社会各界对农田水利增加投入,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兴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努力搞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的编制要重点突出,分步实施,讲求实效。规划按照程序经过审批后,依据国家补助资金,申报项目要符合规划的要求。水利部门要对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指导,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积极试点,取得经验后并逐步加以推广。

3、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相结合,大力推广应用喷滴灌技术。在果园中及大棚推广滴灌技术,在成方连片的农田中推广大田管灌技术。搞好渠道防渗、河道浆砌防治工程,努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与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强化用水户的节水意识,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4、重视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想搞好农田水利建设,那么就需要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对水利员要加强培训并使其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要规范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与资金使用。

(1)资金投向要明确。中央与省级财政资金重点用于补助粮食主产县。

(2)项目实施主体要明确。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农民联合体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项目实施主体。

(3)补助方式要完善。项目建设的材料费、设备费以及机械作业费是主要补助方面,具体方式可采取项目管理或“以奖代补”的办法。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1、农田水利建设保进农村经济发展。近十多年来,我国农田水利的重点不是单纯扩大灌溉面积,而是配套田问工程、提高灌溉保证率,着眼于提高水分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支持了种植结构与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对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国家食物安全。中国政府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要确保21世纪的粮食安全,保障食物安全,既要满足16亿人口生存的基本问题,而且要满足16亿人口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情况下对农产品的广泛需求。但是,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着耕地减少,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因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有赖于国家高度重视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篇10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广、数量多,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不断改革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农田水利工程多建于20世纪,近年来,国家通过加大财政补贴投入,使农田水利获得很大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共计2000多万处,小型灌区面积共计4.61亿亩,小型灌区粮食生产占全国总产量的35%以上,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田水利建设。近10多年来,我国农田水利的重点不是单纯扩大灌溉面积,而是配套田间工程、提高灌溉保证率,着眼于提高水分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支持了种植结构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九五”期间,在全国新增灌溉面积426.667万hm2的条件下,农业用水量实现零增长,新增水源全部用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虽然这一时期粮食增长速度减缓,但由于非粮食食物增加,人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在不到全国耕地面积1/2的灌区内,生产了占全国3/4的粮食、3/5的经济作物和4/5的蔬菜,而且产量稳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作用显而易见。

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21世纪的粮食安全是中国政府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增加30%。保障食物安全,不仅要满足16亿人口基本生存的问题,而且要满足16亿人口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情况下对农产品的广泛需求。然而,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着耕地减少、农业比较效益低、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我国新增耕地的速度尚不足以抵消耕地减少的速度,增加粮食生产能力主要靠提高复种指数和提高粮食作物单产,但这两项措施在我国的多数地区均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制约。我国耕地的64%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而水资源量仅占19.6%,我国粮食生产区的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7.7%,而耕地面积占39%。南方“债湿型”低产田尚有较大增产潜力,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涝渍灾害频繁。因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有赖于国家高度重视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抗灾能力与农田水利建设。水资源的短缺,也将颠覆传统落后的大水漫灌。现在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湖区干涸,饮水困难的情况。机井水源有的干涸,有的水源不足,不能满足抗旱的需求。抗旱灾中国家调度灾区多座水库停止发电放水抗旱,这样建有农田水利工程的灾区就可以及时抗旱,而没有农田水利工程或者农田水利工程遭到破坏的地方就没有无力抗灾了。

二、农田水利设施现状

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效益下降严重,难以为继。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依靠农民投工投劳,因陋就简兴建起来的,工程建成时就存在标准低、配套不全、质量差、设备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再经过几十年运行,现在大部分都到了工程设计年限,进入更新、改造时期,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严重,难以为继。据相关部门调查资料,由于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等原因,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平均完好率仅为50%左右,实际灌溉面积远低于设计灌溉面积。在2010年的抗旱灾中就出现有水浇不上地的现象。

投入严重不足。建国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农民投入为主体,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发展,国家对“三农”政策的调整,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锐减,现在农民投入的主要形式投劳投工只相当以往的1/4左右。近年来中央财政恢复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2009年增加到近五十亿元,但与水田专家测算全国农田水利建设每年需要千亿元以上资金相比,相差甚远。加之地方财力有限,要求地方财政配套的资金多数落空,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管理薄弱,运行困难。尽管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等农民自己的管水组织,但一种农民自己的组织的建立并要形成有效用水、管水的机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多数农村尚未建立。灌溉用电价格、用水价格高,农民承担不起,普遍存在“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现象,管理单位征收水费困难,工程正常营运困难,影响效益的发挥。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措施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有限,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认真做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采取以县为单位、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编制。编制规划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规划按程序经过审批后,即为安排国家补助资金的依据,申报项目必须符合规划的要求。水利部门要从全国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积极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旱田灌溉采用管道式喷灌,发挥管式喷灌投资少、使用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微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强化用水户的节水意识,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另外,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建立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使人才和技术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篇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实现这一蓝图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使水利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__年5月10日-17日,我厅派出8个调研组,就“水利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赴全省11个设区市开展调研。厅领导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孙晓山厅长亲自带队赴南昌县、修水县、武宁县进行调研,朱来友副厅长带队赴吉安市进行调研,并在吉安主持召开了6个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和水利局长参加的座谈会。

这次调研的主要目的:一是现场了解全省各地水利发展情况;二是进一步了解当地政府和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对水利的需求,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与当地政府和群众共同探讨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就水利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这次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进村入户等形式,到了全省11个设区市、31个县(市、区)、44个乡镇、45个村,召开了38次座谈会,与县、乡、村670多名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了座谈。

一、水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民生活环境改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近年来,特别是“十五”时期,我省水利在实现治水思路的深刻转变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__年底,对2162座大、中、小型重点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提高了水库的安全保障;解决了18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5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完成“十五”10个电气化县建设任务,新增农村水电装机62.74万千瓦,增加发电量15亿千瓦时,农村水电年均发电量45亿千瓦时;对6个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了21个县级节水增效示范区。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0多万亩,新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92.11多万亩,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4;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98.16万公顷,修筑小型水利水保工程2.35万座(处);20__年,我省启动了对上饶市的鄱阳、余干、万年县的机电排灌泵站应急更新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8711.4万元。20__年5月,省财政又列出专项资金2亿元,计划用2年时间对全省1980年以前投入使用的农村中型机电排灌泵站共117座进行应急更新改造,20__年已完成71座10.9万KW的泵站更新改造。这些成绩的取得,既为“十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建设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水利的发展,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指的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调研当中,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表示出由衷的感激,群众对调研组说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是解决我们农业生产条件”等言语是对水利与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形象和真实的表述。

(二)水利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水利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达到生活宽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一是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建设和改善与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调研当中,农民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工程的实施,使农民用上了卫生、方便的饮用水,带动了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已喝上卫生、方便自来水的村民告诉调研组,祖祖辈辈都没有人过问过我们喝水的问题,现在党和政府不但让我们喝上了干净水,还用上了自来水,现在我们也用上了热水器、洗衣机,这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三)水利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近年来,通过水土保持、农村饮水安全、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门塘建设、渠道整治等工程实施,改善了农 村的生态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调研组在赣州市兴国县调研时,江背村农民万耀宗给调研组回顾了他自己亲历的农村水利发展变化的历程。他说:“当年我们农民是靠水利部门解决‘命脉水’,才解决了生存问题,今天又是水利部门解决‘干净水’,让我们走上文明生活的道路,我们还盼望水利部门进一步搞好渠系配套,搞好农业灌溉,让‘致福水’帮我们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大量生动的事例表明,农村水利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工作客观上承载着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对此,水利人要有高度认识,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水利工作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主动参与,当好参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作,水利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水利部门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实施,给政府当好参谋,是做好水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赣州市水利局在新农村规划之初,及时组织调查摸清了全市水利设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联合市村建设办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农村建设改水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水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和切入点。

(二)通过政府资金为引导,发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的主体作用。萍乡市上栗县上栗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明确凡是经镇农业服务中心立项验收的工程,统一按工程总造价的30-50给予奖励和补助,取得了明显效果,20__年,镇财政投入90多万元,吸引和带动了社会和农民投入230多万元,对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积极推进农村水利改革,建立工程良性管理体制。德安县政府出台《关于鼓励兴建小型水利工程和改革水利设施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的政策,成功引导和发挥农民群众自愿投资投劳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资主体,落实了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在宜春市召开的座谈会上,万载县、潦河灌区工程管理局等介绍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管理工作经验。宜春市针对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不明、管理不落实、水费征收难的难题,已出台以组建农民用水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讨论稿),计划在5月下旬开展试点工作,通过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来解决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维护和水费收取等工作。

(四)发挥村组集体的带动作用,开展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宜春市袁洲区寨下乡白沙村,原来是个村容脏、乱、差的村组,在20__年开展文明村建设以来,村组干部带领村民,通过集体出一点,群众筹一点,政府帮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修建了自流引水自来水工程,使全村村民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对流经村内的200多米渠道进行三面砼衬砌,并修建了排污渠网和化粪池;在乡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新建了400多平方米的门塘。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村容整洁了,卫生条件好了,村民的环境意识得到了提高,农村水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三、当前水利存在的突出问题制约了水利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近年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省的水利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程问题。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是调研组听到的最多的反映。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农村巨大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二是渠道淤塞破坏,水资源利用率低,灌溉得不到保障;三是小型电排(灌)站老化失修严重,部分已瘫痪多年,农田灌溉与排涝得不到保障;四是还有众多的病险水库,还有大量没有加固除险的万亩圩堤,防灾减灾体系还不够健全;五是水利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任务艰巨;六是蓄水工程特别是山塘水库淤积严重,蓄水能力衰减;七是渍害田等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仍需加强;八是农村水环境亟待治理。

(二)体制机制问题。一是投入机制。一方面,我省水利工程量大面广,建设管理和维护投资需求巨大;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水利的投入,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两工”的全面取消,“一事一议”制度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自愿投资投劳办水利仍处于滑坡状态。据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报表数据显示,20__年与20__年相比,政府投入增幅达到60,群众投入却减少了23。而我省农建投入的大头仍然是靠群众投入。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不足仍是水利发展的根本难题。二是管理机制问题。从调研情况来看,造成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资金短缺是个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管理。面对工程管理的问题,基层干部及农民群众仍然希望国家包办。目前,大部分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主体,没有形成一套良性的管理机制,工程水费收取困难,当前推行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管理由于工程设施落后、思想认识不够等原因,也遇到了较大困难,造成工程日常管理维护经费短缺,水利工程使用周期缩短。

(三)水利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技术指导。农田水利建设涉及面广、参与建设管理部门较多,“多龙治水,群龙无首”是水利建设长期存在的难题,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没有一个长远的综合规划。加上20__年政府机构改革后,乡镇水利管理站全部并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乡镇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受到削弱,农田水利建设缺乏一定的技术指导。造成许多水利工程无序建设、盲目建设、工程质量差等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工程效益发挥。

(四)当前水利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存在的问题。“当前水利工作如何更好地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开展?”是这次调研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与当地政府、水利部门和群众代表的座谈,调研组了解到了一些在工作衔接上存在的困难。一是试点建设与全面推进的问题。新农村建设是个需要长久持续推进的工作,水利工作也是如此。而目前新农村建设以示范点为推进,示范点多选择在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的自然村。这样一来,一些原安排在相对贫困落后地方的资金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集中,可能造成农村新的发展差距,不利于农村的平衡发展。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与新农村建设试点的问题。由于农村饮水不安全地区主要在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规划工作早已完成,而目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采取“统一扶助标准、择优选择定点、实行以奖代补、农民自主建设”的新模式,选择在交通、住房、水源等条件较好的地方,因此,客观上增加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新农村改水工程建设结合的难度。据这次调研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与农村饮水不安全地区相符的只有5-30,同时,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示范点相对分散,这样就必然造成今年大部分农饮安全项目不在规划范围内,且工程规模较小,影响工程效益和管理,并造成水价过高,工程难以长期有效地运行。

四、对策和建议

(一)水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对策

我省东南西三面群山环绕,内侧丘陵广亘,中北部平原坦荡,整个地势由外及里,自南而北,渐次向鄱阳湖倾斜,构成一个向北开口的筲箕形地形。省境中、南部地形复杂,低山、丘陵、岗地与盆地交错分布。北部以平原和水域为主,间以丘陵、岗地。调研当中,在不同地区对水利工程的要求和重点也有所不同,如:普遍反映的农村饮水安全、防洪和农村水环境问题,赣南山区反映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治理,丘陵地区的提灌和蓄水工程建设,湖区排涝泵站的改造等问题。归纳起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以提高农村饮水保障程度为着力点,把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放在第一位。“十五”期间,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饮水困难人口180万人。据20__年调查评诂,截止20__年 底,我省共有饮水不安全人口1340.41万人。调研中,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代表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已解决饮水特别是喝上自来水的地方,为改善村容环境和树立文明乡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民群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目前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仍然在饮用不干净、卫生不达标水的村民,大多数表示,群众积极性很高,希望能得到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早日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为此,水利要将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是以消除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为着力点,坚持继续搞好农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加大病险水库和圩堤除险加固的推进力度,加强农村中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重视中小河流防洪建设和地质灾害防御,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村防洪安全。各调研组了解到,在全省各地,圩堤防洪标准低、病险水库需要治理、排涝泵站老化失修、河流淤塞、水土流失形成地质灾害等问题均不同程序地存在,严重威胁到防洪的安全。

三是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粮食生产能力为着力点,坚持继续加大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力度,继续抓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和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努力提高灌水效率和灌溉保证率。加大对我省中部丘陵山区提灌泵站工程、湖区易涝易渍地区排涝泵站的更新改造。同时,完善农村小型灌排设施,提高灌排效益。

四是以改善农村水土流失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适应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封育保护力度,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继续抓好赣江上游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长治"工程农发水保项目、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一期工程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和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及科技示范园建设。要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优化配置、综合治理,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高度重视对开发建设项目的预防监督,防止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五是以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试点规模为着力点,积极科学地发展农村水电。在农村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水电农村电气化县,扩大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规模和实施范围,解决部分无电地区生活和生产用电问题。改变广大山区农村烟熏火燎以柴做饭的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六是以农村水利改革为着力点,建立水利工程管理良性机制和农村水利服务组织体系。继续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工程产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管理工作,实行民主决策、自主建设、自我管理,尽快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良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乡镇基层水利管理单位建设,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几点建议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能不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个进程中,特别是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和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理念落实到建设新农村的具体实践中,使农村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真正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新农村建设应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当中应以点带面、重在面上,要达到新农村建设20个字的目标,要尽早地拿出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来,避免出现农村新的发展不平衡。水利工作要根据水利的流域特性、区域特性,在积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前提下,同时注重面上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按照国家有关项目投资和建设要求,推动整个面上水利建设。即要符合国家关于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要求,又要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建议省级用于新农村建设资金,在按照使用原则的情况下,由市、县统筹安排。

3、加强宣传,建立水利建设新机制。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是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必需。工作中要加大对国家五部委关于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和三部委关于加强农民用水协会建设的意见的宣传和贯彻力度,结合当地实际,努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民用水户协会等改革,切实建立起水利工程良性投入、运行和管理体制。

4、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引导农民发挥建设管理主体的作用。针对我省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农民承受能力有限的情况,要实施工程体制改革和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完善的工程体系是基础。当前,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省级应加大水利投入,承担一些基层政府无法解决的问题,解决做一些群众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事情。

篇12

关键词:农村水利;建设;管理

Key words: rural water conservancy;construction;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097-01

1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

1.1 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1.2 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为此,要求地方,如乡镇、村一级在拟建五万元以上的中小型水利工程时,如打井、建坝、扬水、拦河、修渠、排水、微滴灌等,首先申报,对工程地点、规模、投工、投资计划等,由乡(镇)水管站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实施。

1.3 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严格设计资质认证制度,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审批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招标办组织建设单位和有施工准入证的三家以上企业或单位,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度,引进竞争机制,规范施工管理,明确工程投资,遏制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腐败现象,签定公证合同方可进入施工程序。

1.4 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实行工程监理制度施工准入证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达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业,才能准许其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制度。

已取得水利施工准入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为标准确定,施工准入证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质监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质监员,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1.5 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报经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的施工保证资料和必备资料,汇总的真实完整资料一套备案。地市县水务局根据竣工报告和施工资料,组织有关设计、质监和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通过听取报告、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做出该工程的综合评定意见,所有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和结算工程款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建设程序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对年内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对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凭验收证明兑现一定的奖励,同时加强宣传,形成一种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的良好社会风气,对未按建设程序施工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报相关智能部门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和备案,特别是不按有关规范施工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2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2.1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如小型水库的泄洪口等。

2.2 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

2.3 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2.4 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目前景德镇市乐平部分乡镇成立了“理事会”,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

2.5 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