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基本性质范文

时间:2023-12-19 10:10: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物的基本性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物的基本性质

篇1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59-02

一、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规定

为了改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我国在2009年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这其中,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药物使用、配送、药价等方面,均进行了明确规定。一方面,有利于药物的规范应用和管理;另一方面,也对医疗机构的经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部分规定内容如下:

第一,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指的是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保证供应、价格合理、剂型适宜的药物,大多数疾病经基本药物治疗后均能够获得良好效果。国家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均使用基本物,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从而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但是该类药物的经济利润低,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应用较少,实施意见的出台,可以保证医疗机构为民众提供物美价廉的药品。

第二,限制非基本药物的使用。实施意见在颁布实施初期,医疗机构在用药上具有过渡期,例如部分机构必须使用非基本药物。针对这一情况,如果严格禁止相关药物的使用,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所以,医疗机构处于过渡期内,会对非基本药物的使用进行限制,例如提高药物使用成本,从而避免药物滥用,防止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药品销售实行零差率。一直以来,我国药品销售存在15%的加成,而且随着销售环节的增多,药品价格也会提高,如此导致的结果,是部分药物的市场价格达到出厂价格的几倍、几十倍,造成药价虚高现象。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由于药品管理松散,药品加成远远高于15%的指标{1}。针对于此,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药品销售实行零差率,能够改变药品加成获利的现象,避免医务人员开高价药、以药养医,实现了药品价格的合理性,体现出基层医疗机构的非营利性特征。

第四,药物公开招标采购。基本药物制度出台之前,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自主采购,具有效率低、配置不合理的特点,甚至造成资源浪费。对此,实施意见中要求基本药物在采购时,由政府为主导,在网上进行公开招标,并由具有物流能力的企业进行统一配送。如此,药品采购效率提高,能够保证资源配置和合理性,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需求。

二、对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影响基本药物使用

基本药物多属于非专利药品,特点体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但经济利润低。对于生产商家而言,往往不愿生产;对于销售商家而言,往往不愿经营;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往往不愿使用。由此可见基本药物的市场脆弱性,以上某个环节改变,均会导致基本药物的消失。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1500种基本药物中,约有500种在北京市场中没有踪迹{2}。在实施意见中,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均使用基本药物,一旦这些药物短缺,供应量难以满足需求量,就会影响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和制度实施目标相违背。

(二)存在用药安全隐患

基本药物制度的应用,其中一个目标就在于提高用药安全性,这些药物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能够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仔细分析可知,这里的安全指的是不良反应少、生产工艺完善,却不能保证药品的自身质量。以我国华联事件为例,为了降低药价,生产商家从生产成本入手,结果导致药品出现质量问题。另外,在药品的招投标环节,如果只关注竞标价格,而没有综合考虑商家信誉、企业规模、药品质量等要素,就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将这些药物用于基层医疗机构,难以保证用药安全性,甚至危害人身健康。

(三)难以及时获得药物

在实施意见中,要求药品经招标后由物流企业统一配送,但是在具体执行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目录缺陷、配送率低、招标工作缺位等。以配送率低为例进行分析,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两点:一是资金压力大,容易出现断货现象;二是一些基层机构位置偏远,且药品供应量小,对于物流企业而言难以获得经济利益。基于此,如果药品配送不及时,或者配送时间不按照合同要求执行,就会耽误临床用药情况,甚至引起医患矛盾和纠纷。

(四)医疗服务开展受限

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机构也已经严格执行,但是这一概念目前并没有完全普及。按照一些患者的理念,认为价格高就是好药、价格低就是劣药,对于这些没有专业识别能力的患者而言,会产生不愿使用基本药物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医疗机构单一使用并供应基本药物,正常的医疗服务会受到影响,导致各项业务的开展受限。

(五)财政补偿经费不足

以卫生部2009年的卫生费用研究报告为例,2008年我国药品费用支出总计约为6202亿元,基层医疗机构对基本药物的推广使用率为30%,按照使用比例70%、加成率15%计算,可知财政补偿资金余额为170亿元{3}。但是考虑到药品加成率远高于15%,一旦对药品加成取消,财政补偿资金会明显增加。另外,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部分医务人员在编制以外,按照在编人员进行核算,经费缺口会进一步扩大。基于这两点,基本药物的销售实行零差率,单纯由政府进行财政补偿,会产生经费困难的现象。

三、医疗卫生机构经营发展的应对措施

(一)多渠道补偿机制

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会增加财政补偿数额,而且可能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此,采用多渠道补偿机制,例如政府投入、医疗服务、调整医保等,能够保证医疗机构的健康运行。具体如下{4}:第一,综合分析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地域、人口等要素,确定财政拨款金额。其中一部分用于医务人员的工资;另外一部分通过绩效考核,作为补偿奖金使用,考核内容包括患者满意度、核定任务完成、制度改革、居民健康水平等。如此,既能够保证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又能够对医务人员产生激励作用。第二,通过医保基金进行补偿,即医保和新农合在当前的运行基础上,对药品加成取消造成的收入减少进行补偿,设立药事费用的补偿医疗机构。

(二)合理选择配送企业

在统一配送制度下,配送物流的效率,决定了基层医疗机构是否能够及时获得药物,这就对招标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综合分析物流企业的规模、实力、信誉,优先选择规模大、实力强、信誉高的企业。第二,考虑到区位因素,配送招标以区域要素作为主导,对运输条件好的区域和差的区域进行合理搭配{5}。第三,针对配送活动构建完善的约束制度,如果超出配送时间,就要对配送企业进行惩罚,以提高合同执行质量。第四,针对企业资金短缺情况,可以在配送率的基础上结合市场调节,促使不同的配送企业之间相互补充。

(三)构建招标评价体系

由于基本药物的采购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因此为了保证用安全性,要求制定一套招标评价体系,以价格、质量两项要素为核心,对投标方进行甄选。具体来说,以药物经济学为指导,将评分项目划分为原料、成分、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等多项指标,采用综合评分的形式,最终确定中标者。另外,药物的使用具有长期性,药品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对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等全过程进行监管;采用不良反应报告体系,针对违规生产企业进行严厉惩处,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提高医疗报销比例

在医保目录中,针对甲类治疗药品的报销比例具有明确规定。为了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广和应用,应该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疗报销范围,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而且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要高于非基本药物。如此一来,能够对民众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起到积极的引导效果。与此同时,报销核算工作的开展,要求定点医院和医保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可以在收费单据上明确不同药物类型的费用,提高核算工作效率{6}。

(五)加强药物制度宣传

考虑到当前民众对于基本药物制度的应用缺乏了解,因此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工作,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宣传基本药物的生产、处方、质量监管,使民众知道基本药物具有价格低、疗效好的特点,能够保证用药质量。第二,宣传用药安全性,尤其是常见药物的用药方法、计量、时间,以及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保证民众能够安全用药。第三,让民众了解基本药物的监管体系,并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监督工作。在宣传方法上,一是派发宣传手册,保证图文并茂;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将短信、广播、电视、网络等作为传播途径,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全部使用基本药物、限制非基本药物的使用、药品销售实行零差率、药物公开招标采购。对医疗机构的经济运行造成的影响,体现在影响基本药物使用、存在用药安全隐患、难以及时获得药物、医疗服务开展受限、财政补偿经费不足等。对此,应对措施在于多渠道补偿机制、合理选择配送企业、构建招标评价体系、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加强药物制度宣传,以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

注释:

{1}徐竞然,傅鸿鹏.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1449~1450,1453

{2}王晓蓉,皮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补偿机制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09):27~28

{3}曹艳民,李士雪,肖征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采购配送机制构建情况及实施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1):51~53

{4}曹艳民,李士雪,肖征等.基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07):70~71

{5}曹艳民,李士雪,高倩倩等.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套改革及机构运行状况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1):54~56

篇2

组织间业务流程感知的软件架构(cross-organizational business process-aware software architecture,简称cpasa)由于具备很强的柔性已逐步应用到商业管理、医疗保健、民航旅游、股票证券和金融保险等许多领域。组织面临组织间业务流程(cross-organizational business processes,简称cbp)变化的不断增加,cpasa生命周期总成本需要降低的问题。然而,组织通过配置cpasa满足cbp变化需求,同时降低因变化过程产生的成本。但是,为了实现具备柔性的变化,组织需要在设计时期和运行时期为cpasa柔性付出成本。因此,正确把握cpasa柔性成本产生机制,是组织应该掌握的一种关键能力,组织需要用柔性成本产生机制来帮助做投资决策,从而避免产生昂贵的成本和减少错误决策。

一、 组织间业务流程感知的软件架构及其柔性成本研究综述

cpasa是基于组织内业务流程感知的软件架构(business process-aware software architecture,简称pasa)逐步发展起来,组织内pasa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为后来的cpasa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chen 和liu(2012)指出基于业务流程感知模式的研究继承pasa的研究工作,运用业务流程感知模式应对变化能降低因业务流程变化产生的软件架构在设计时期与运行时期的成本,大多数pasa以业务流程感知模式来支持业务流程的变化,类似于软件架构设计中的设计模式理念。模式提供不同层面的指导,模式关注的重点是通过经验提取的“指导方案或准则”在软件架构设计中的应用,模式就是把共通问题中的变化部分和不变部分和变化部分分离出来,不变的部分就构成了模式。业务流程感知模式可以作为研究cbp变化的研究基础,并依此研究cpasa的模型。

为了帮助组织通过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适应需求和环境的变化,软件架构需要具备柔性,柔性体现cpasa能适应业务流程的不断变化与不间断的需求的能力上。软件架构柔性的获取需要增加投资和额外的管理成本,软件架构柔性越高所需的成本越高,过多的柔性也会增加组织间业务流程的复杂度,降低组织间业务流程的应变时间,最终削弱组织间关系的竞争优势(liu & chen, 2012)。liu和chen(2012)定义cpasa柔性成本是发生在软件架构整个生命周期中组织为建立cpasa的动态柔性所付出的全部成本之和。 dreyfus和wyner(2011)在软件架构的柔性成本度量问题上提供了研究思路。由于软件架构可以通过不同的组件及依赖关系描述,baldwin 和clark(2000)、darcu等(2005)分别研究组件复杂度对软件架构柔性成本的影响,进而度量软件架构柔性成本。dreyfus和 wyner(2011)从软件架构与组件两个维度度量,通过软件架构和组件复杂度对软件架构柔性成本的影响,进而度量软件架构柔性成本。在上述文献回顾中,业务流程变化不断增加,软件架构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的总成本需要降低的情况下,软件架构柔性成本对cpasa成本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将以软件架构柔性成本作为本文的切入点。在综合现有文献中有关信息系统柔性成本及软件架构柔性成本定义的基础上,liu和chen(2012)给出有关cpasa柔性成本的定义。为此,本文把cpasa柔性成本定义为:cpasa柔性成本是发生在cpasa整个生命周期中组织为建立cpasa的动态柔性所付出的全部成本之和,在不考虑cpasa动态柔性的总成本和考虑cpasa动态柔性的总成本的差额来计算出cpasa的产生柔性成本。

在以往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组织间业务流程感知的软件架构柔性成本的产生机制按照“cpasa柔性成本的前因cpasa柔性策略 cpasa柔性成本cpasa软件架构成本”这一主线进行研究,一方面将cpasa柔性成本的前因性研究与机制性研究相结合,按照特征机制对 cpasa柔性成本的产生进行研究,提出cpasa柔性成本产生的机制。

二、 组织间业务流程感知的软件架构柔性成本产生的前因性研究

当选择cpasa柔性策略的目标是为了以最少的投资成本尽快响应cbp变化时,组织应该按

“cpasa柔性成本的前因cpasa柔性策略 cpasa柔性成本cpasa软件架构成本”这一主线进行分析,首先探索cpasa的前因,然后了解各种cpasa柔性策略的特点,然后详细分析组织各种影响cpasa柔性成本的因素。本文认为cpasa柔性成本产生的研究,主要包括“前因性”研究和“机制性”研究两种方法。前因性研究主要是探索有哪些具体因素会影响cpasa柔性成本。

1. 组织间业务流程变化特征。随着市场需求和环境的变化,cbp的运行环境比组织内部流程的运行环境更加复杂,在设计时期和运行时期均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cbp结构的调整和成员组织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导致原先的流程定义可能不再适应组织需求和新的流程运行条件,需要对建立之初构建的任务逻辑关系和流程组成结构等进行调整。添加新的活动或删除已有的活动、修改流程资源依赖关系、修改活动之间的执行依赖关系以及增加或删除成员组织等,导致软件架构不得不进行调整。

因此本文认为cbp变化特征是cpasa柔性成本的原因和来源,业务流程变化的特征会影响cpasa柔性成本的产生。cpasa柔性主要体现在软件架构的可修改性,因为可修改性使pasa能够适配业务流程变化(weber et al., 2008)。roser等(2011)提出从可修改程度、私有化程度、可重用程度、协作程度等四个方面来评估软件架构的可修改性。本文进一步定义出cbp 变化特征:(1)可重用程度(重用组织间业务流程;重用服务元素);(2)可修改程度(修改组织间业务流程;变化执行组织间业务流程的成员;增加组织间业务流程开发;变化服务元素;开发组织间业务流程类型);(3)协作程度(变化组织间业务流程协议规格;变化执行流程接口);(4)私有化程度(私有化组织内执行流程数据;私有化组织间业务流程实现)。 2. 组织间业务流程变化特征与柔性成本之间的关系

针对cpasa柔性成本的产生机制,本文认为cbp变化特征是cpasa柔性成本的原因和来源,cbp变化特征会影响cpasa柔性成本的产生。本文提出cbp变化特征的11种类型,通过saam结合质量属性场景描述cbp变化特征的质量场景属性,见表1,质量场景实例方法最有利于对软件架构的柔性进行分析。nico(1999)通过该方法捕捉软件架构支持业务流程变化,并且通过评价这些质量场景实例的效果来评估软件架构的柔性。本文通过 saam方法评估一个质量场景实例影响软件架构组件的状况,业务流程变化影响软件架构结构复杂度,进而影响软件架构柔性及柔性成本。

场景修改组织间业务流程(可修改性):由于业务不断又快速的变化,cbp需要适配新的业务模式,如何有效实现修改组织间业务流程?在 cpasa设计时期和运行时期的环境下,cpasa通过合理配置满足业务流程变化需求产生。cpasa柔性成本的产生是为了制定新的cbp需要对原本存在的业务流程模型进行必要的变更,变更尽量不要对其它业务流程产生负面影响。cpasa柔性成本的度量需要考虑cpasa的类型,无模式所有成员组织的 es均受到影响;中央模式中央控制器受影响;分散模式各个成员组织的vp受影响。

从上述11种cbp变化特征与cpasa柔性成本之间的关系分析可以发现,从结构复杂度的角度,为了适应变化,业务流程感知模式决定组件特征,决定是静态演化组件、动态演化组件还是动态细化组件(weber et al. 2008),进而影响基础组件、信息共享与隐蔽组件、静态演化组件、动态演化组件、动态细化组件、拓扑架构组件本身和依赖关系,cbp变化特征基于业务流程感知模式,因此本文认为,从结构复杂度的角度,组件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示cbp变化特征。上述的每一种质量场景属性中cbp特征影响cpasa柔性成本的产生。从面向cbp变化特征的角度,不同的业务流程感知模式决定业务流程变化率的不同(liu & chen,2012),即不同的cbp变化特征类型决定业务流程变化率的不确定性,任务差异性,时间紧迫性,负荷伸缩性,它们都会影响cpasa柔性成本的产生。本文认为,从面向cbp变化特征的角度,业务流程变化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示cbp变化特征。

3. 组织间业务流程变化特征与软件架构的关系特征。支持不同类型的cbp变化,需要有相应的cpasa组件支持,bass等(2003)在软件架构战术和模式分析中指出不同类型业务流程变化中需要有对应的功能逻辑实现、战术和架构模式去支持这种变化。chen和liu(2012)指出cpasa可以通过

配置实现柔性,从而降低cpasa总成本。cbp变化可解析为业务流程感知的18种模式,其中可修改程度、私有化程度、可重用程度、协作程度等对cpasa起决定作用(chen & liu,2012),与之相应,cpasa保护加入cbp的成员组织的内部数据、接口、业务流程的私有性,cpasa对协作的数据进行隐蔽,cpasa实现与cbp相关的协作。

因此,本文对影响cpasa柔性成本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cbp变化特征与cpasa及cpasa柔性成本产生机制存在映射关系。本文认为cpasa与cbp的关系特征不是柔性成本产生的直接因素,但cpasa与cbp变化的关系特征会影响cpasa柔性成本的产生。本文进一步定义出 cbp变化特征与cpasa的关系特征,包括功能逻辑实现、战术和架构模式等特征。

4. 关系特征与柔性成本之间的关系。本文用可修改性战术描述组织间业务流程变化特征与软件架构的关系,cpasa的设计理念是以可修改性为中心设计展开,cbp变化特征体现可修改性,分析组织间业务流程变化特征与软件架构的关系主要是分析可修改性的战术,bass等(2003)指出可修改性目标是控制软件架构实现、测试和部署变更的成本,可修改性战术根据其目标主要有局部化修改和防止连锁反应。这两组战术之间的差别是由直接受变更影响的模块(那些调整其责任来完成变更的模块)和间接受变更影响的模块(那些其责任保持不变,但必须改变其实现来适应直接受影响的模块)。

三、 组织间业务流程感知的软件架构柔性成本产生的机制性研究

1. 分析外部影响的过程机制。分析外部影响的过程机制,需要从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与组织间信息共享与隐蔽分析着手,进而分析出cbp变化特征需求。

2. 确定关键质量的过程机制。cpasa柔性主要体现在软件架构的可修改性,具体表现在具备自主演化能力的动态演化及动态细化。因为可修改性使cpasa能够适配业务流程变化。cpasa的设计理念是以可修改性为中心设计展开。因此本文认为cpasa自身特征是cpasa柔性成本的原因和来源,cpasa自身特征会影响cpasa柔性成本的产生。本文进一步定义出cpasa自身特征:软件架构宏观上支持架构的不同类型(点对点拓扑结构、分层拓扑结构、混合制拓扑结构),微观上组件及依赖关系实现具备柔性的变化,包含流程编制和流程编排、信息共享与隐蔽、业务流程模型显式化、自主演化能力。

3. 确定关键功能的过程机制。cbp变化特征与软件架构的关系特征体现关键功能的过程机制的要求。cpasa的设计理念是以可修改性为中心设计展开,cbp变化特征体现可修改性。上文已定义cbp变化特征与软件架构的关系特征:功能逻辑实现、战术和架构模式等特征。

4. 组织间业务流程感知的软件架构特征与柔性成本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理论分析的结果显示cbp变化特征影响cpasa柔性成本的产生,例如,可修改程度、私有化程度、可重用程度、协作程度会对cpasa柔性成本产生影响。另一方面cpasa与cbp变化特征的关系影响cpasa柔性成本,例如:cbp变化特征影响软件架构的功能逻辑实现、战术和架构模式,进而影响cpasa柔性成本。同时,cpasa柔性成本的产生又会受到cpasa一些特征的影响,例如,软件架构宏观上支持架构的不同类型(点对点拓扑结构、分层拓扑结构、混合制拓扑结构),微观上组件及依赖关系实现具备柔性的变化,包括流程编制和流程编排、信息共享与隐蔽、业务流程模型显式化、自主演化能力,因为cpasa自身特征会使柔性成本的建立过程会有不同,对cbp变化特征的要求及对cpasa与 cbp变化特征的关系特征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四、 组织间业务流程感知的软件架构柔性成本的产生机制

本文将cpasa柔性成本的前因性研究与机制性研究相结合,按照特征机制对cpasa柔性成本的产生进行研究。本文将cpasa柔性成本产生机制分为三类:(1)来源于cbp变化的cpasa柔性成本,即cpasa柔性成本来源于cbp变化;(2)来源于cpasa特征的软件架构柔性成本,即 cpasa柔性成本建立在实现cpasa设计理念的基础之上;(3)来源于cbp变化与cpasa特征的cpasa柔性成本,即cbp变化与cpasa适配变化紧密相联,进而影响软件架构柔性成本。然而在cpasa柔性成本产生机制研究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探讨软件架构柔性成本与软件架构生命周期总成本的关系。因此,通过上述的分析归纳,可以对cpasa柔性成本的产生形成图中的思路,如图1所示,得到研究模型的雏形。

五、

总结与展望

本文将软件架构柔性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与机制性研究相结合,把影响cpasa柔性成本产生的因素分为三个方面:①cbp变化特征,包括:修改组织间业务流程、变化执行组织间业务流程的成员、增加组织间业务流程开发、变化服务元素、开发组织间业务流程类型、私有化组织内执行流程数据、私有化组织间业务流程实现、重用组织间业务流程、重用服务元素、变化组织间业务流程协议规格、变化执行流程接口;②cpasa与业务流程变化的关系特征,包括:维持语意一致性、预期期望的变更、泛化模块、限制可能选择、信息隐藏、维持现有接口、限制通信路径、仲裁者使用;③cpasa自身特征。宏观的软件架构,微观的软件架构(包括组件及依赖关系)。指出cpasa柔性成本主要来源于cbp变化特征机制、cpasa特征机制、cpasa与业务流程变化的关系特征机制等三个机制,并对每种机制的特征与软件架构柔性成本的关系进行分析。

针对cpasa柔性成本产生机制,未来研究需要对每种机制的特征与cpasa柔性成本的关系进行论述,并通过应用研究进行验证,包括:cpasa特征与cpasa柔性成本之间的关系;cbp变化特征与cpasa成本之间的关系;关系特征与cpasa柔性成本之间的关系;cpasa柔性成本与cpasa生命周期总成本的关系四个部分进行探讨,前三个组成部分是cpasa柔性成本的产生机制,第四个是cpasa柔性成本的计算模型。本文只是简单分析了cpasa柔性成本产生机制,理论分析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同时对cpasa柔性成本与cpasa生命周期总成本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的研究cpasa柔性成本如何计算,组织如何用柔性成本产生机制来做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 sien chen, zhenyu liu. change support in cross-organizational dynamic process-aware softw- are architecture - a pattern-based analysis.the eleven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 siness,2012.

2. zhenyu liu, sien chen. process-aware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ftware architecture and flexibility costs.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society(poms)23nd annual conference, 2012.

3. dreyfus david, wyner, george.digital cem- ent: software portfolio architecture, complexity, and flexibility. amcis 2011 proceedings,2011.

4. baldwin c.y, clark k.b. design rules: the power of modularity.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0.

篇3

团的十六大召开期间,总书记接见部分代表时提出了“两个全体青年”:一是团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要做到重心下移,加强指导基层团支部开展工作,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团支部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要求高校团组织深入研究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认识到他们需要什么,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就要求高校团组织必须从大学生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利益诉求入手,从思想上、行为上引领他们。当前,大学生最普遍和共性的需求就是成功就业或稳定创业,抓住了就业创业就抓住了吸引和凝聚大学生的关键,就找到了实现团的基本职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与共青团的基本职能完全一致,是高校共青团工作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内容。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强调,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中,既要看到创业对就业有带动作用,又要看到一定就业经验和技能的积累对成功创业的支撑作用;要努力找到青年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实质性需要与共青团有所作为之间的结合点,善于把共青团工作的组织运行模式与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保证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普遍性和持久性。这就要求高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的重点要从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着手。而成长服务就是帮助、指导青年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是共青团育人工作的重要前提。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是高校团组织努力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具体表现,是共青团事业在新时期实现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共青团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分析

1.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多样且分散,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有待进一步发挥作用。近年来,党和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团中央也相继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但是,这些政策贯彻执行时分布在不同的行业部门,政策的多样性和分散性使得各项政策发挥出的作用不够有效。

2.高校团组织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正逐步围绕“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这个主题展开,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和为大学生就业奠定社会化基础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但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统揽,其基本内容是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自身素质,全面成长成才。在实施过程中,许多地方和高校团组织都把就业创业见习、社会化技能培养融入社会实践中,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各高校团组织深入开展的社团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满足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需要,但就业创业的校园氛围还没有形成。

3.“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创业教育的不足,一方面帮助获奖学生向社会推荐优秀作品并申请专利,积极推动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机会和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发挥知识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仍存在下列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二是创业文化氛围欠缺火候;三是缺乏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等社会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支持和帮助的组织体系;四是大学生虽然有独立创业的愿望和热情,但由于接触社会较少,对创业认识的不足,缺乏对社会生活的真实了解、市场调查和必要的创业指导,因而形成了创业素质存在缺陷、个人创业能力不强的状况。

4.“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立培养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但共青团建立的见习基地短期内难以纳入学校正常教学计划,大学生见习结束被见习单位录用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2009年3月以来,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高校团组织积极参与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创建工作。截至2009年8月,共有935所高校参与基地建设,建成见习基地6608个,提供见习岗位163545个,已上岗见习的学生82566人,占到基地提供见习岗位的50.5%,其中见习结束后被基地正式聘用8074人,仅占参加见习学生人数的9.8%。这表明,大学生就业理念不合理与见习基地人才需求不对接的矛盾同时存在。

5.团中央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各地实施的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不仅让部分毕业生收获了步入社会后工作的勇气、经验与智慧,也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是脚踏实地,怎样适应与创造新生活。自2003年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来,已选派近10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到西部基层和中东部省份欠发达地区服务;各地还根据实际,实施了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选派了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当地的贫困乡村开展服务工作。8年来,通过西部基层、贫困地区的志愿服务磨炼,一批又一批青年茁壮成长,在高校毕业生中形成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的积极导向。但是,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宣传、组织不到位等问题,地方项目办对志愿者进行跟踪培养、技术支持的欠缺,志愿者升学、就业相关政策落实难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高校团组织履行基本职能的举措

当前,把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高校团组织融入市场经济主战场的切入点,是履行服务青年职能的重要途径。

1.建立协调和信息反馈机制,做好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和法制环境的宣传工作。高校团组织应发挥自身组织体系广泛、宣传阵地多样、联系青年紧密的特点,加大对党和政府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一是发挥团报团刊、广播、网络等宣传阵地,配合就业指导部门,对一些招聘信息、就业政策和就业过程中的新规定等给予广泛宣讲;二是通过开展系列讲坛、专题讲座和说明会等途径,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资讯,为大学生处理就业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供经验交流的平台;三是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

2.明确就业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重新认识自身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过程中的功能发挥,做到系统规划。高校团组织要根据团中央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发挥自身优势,转变观念,对本校素质拓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工作重新梳理,结合学科专业设置和办学理念,找准工作切入点,对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目标和内容进行科学划分,构建系统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路径。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二是着眼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开展工作,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对就业创业认识理解的特点,发挥校园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导向作用;三是通过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力争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

3.统筹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帮助大学生增加职业经历,学习择业就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做到与教学环节有效衔接。团中央把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作为当前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要载体来推进,是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和教书育人环节设置的,它既强调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又突出必要的就业经验和技能积累对创业的推动作用,为学生实现就业提供过渡期、适应期,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因此,高校团组织在统筹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时,一要坚持把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作为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内容;二要坚持基地选择的针对性和广泛性,针对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选择不同的见习基地;三要坚持基地建设的长期性,把建立就业见习基地作为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化对接和管理工作,认真地坚持下去;四要保证已建成基地的实效性。

篇4

在小批量、多品种的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车间里,由于生产过程中各种非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导致生产物流的成本时常发生漂移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汽车制造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而对生产物流系统成本动态变化进行有效预测,对提高企业制造水平至关重要。目前,用于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成本预测方法有基于成本外部特征表现、基于统计分析及仿真技术和基于成本度等三种,但上述三种成本预测方法在成本预测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实现手段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基于成本漂移指数数学模型来构建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成本预测方法,进而实现生产物流系统成本的连续动态预测。

一、成本多态性概念模型及定义

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的成本多态性是生产物流系统成本在成本漂移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多种形式,是对系统成本动态变化特性的直接反映。成本多态性通常表现为四种形态,分别为迟钝型、灵敏型、渐离型和渐向型,本文通过对这四种形态进行描述来为研究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的成本漂移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记sl和Sj分别为影响制造单元成本度的第l个因素和系统成本的集合,且l=1,2,…,m和j=1,2,…,n。对主次成本和上述四种成本形态进行定义为:在系统成本集合Sj中,若j为主成本,则j对系统的有效产出影响最大,次成本为主成本消除后最有可能成为主成本的成本;记为sl的m个影响因素均发生单位变化时j的成本度变化量,若其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敏感等级评定标准值α,即||≤α,则j为迟钝型成本,反之j为灵敏性成本;其中,α的大小通常为各制造单元成本漂移指数均值的1.5倍左右。若j的成本度在成本漂移综合变化时呈现递减趋向,则j为渐离型成本,反之j为渐向型成本;若j同时为灵敏型和渐向型成本,则j为正灵敏型成本,反之j为负灵敏型。

二、成本指数的数学描述

用于表征制造单元固有动态特性的成本度是指任一制造单元在企业生产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共同作用和影响下都有成为成本的能力。制造单元的成本度与加工任务成正比,与加工需求成反比。根据上述成本度的特点,可将制造单元的加工需求和加工能力作为参数,通过构建成本指数IBN的数学模型来衡量成本度的大小。其中,加工需求分为质量需求和生产负荷,而加工能力分为质量能力和生产能力。度量质量需求和质量能力通常采用无量纲的指标,而度量生产负荷和生产能力则采用时间为参数。因而,加工单元和运输单元成本指数IBN的数学模型分别为:

三、成本漂移指数数学模型建立

通过将成本指数作为基础,构建的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成本漂移指数数学模型为:

四、构建成本多态性预测机制

本文将成本漂移指数作为基点来构建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成本多态性预测机制,并进而实现四种成本形态和正负灵敏型成本共六个成本的判定,具体的判定机制为:

式中,Bsl、Bsv、Bd、Bg、Bsv+和Bsv-分别表示迟钝型、灵敏型、渐离型、渐向型、正灵敏型和负灵敏型成本;为时刻T生产物流系统成本单元的集合。

五、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瓶颈闭环预测方法

在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车间内,不同的制造单元对系统绩效所产生的影响不同。当有且仅有一个瓶颈在系统中存在时,则具有正灵敏性的非瓶颈单元对系统绩效具有较大的影响;当多个瓶颈同时存在于系统中时,主次瓶颈和正负灵敏型瓶颈对系统绩效具有较大的影响;当无瓶颈在系统中时,重点且具有正灵敏性的非瓶颈单元则需要特别管理。因而根据上述描述,则以主次瓶颈、正负灵敏型瓶颈和重点且具有正灵敏性的非瓶颈单元为对象,并以瓶颈指数作为基础,便可构建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成本闭环预测方法。

六、结论

本文以成本指数为基础,对成本多态性的四种成本形态迟钝型、灵敏型、渐离型和渐近型进行了定义,给出了成本指数的数学描述和建立了成本漂移指数数学模型,并构建了成本多态性的预测机制。

参考文献:

[1]李佛赏.我国汽车物流发展成本研究[J].物流技术,2012,31(9): 85-87.

[2]刘敏,王翠.生产物流的成本辨识及转移研究状况分析[J].企业经济,2011, 25(8): 41-43.

篇5

近年来,随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对城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城镇的发展建设不断推进,城镇与城市差别越来越小,但是农村与城市、城镇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后,政府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做出了巨大努力,而在农村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更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医药费用。下面就两项政策的实施对促进农村卫生工作及农民获得更大的实惠作出分析。

1辉南县朝阳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现状

1.1朝阳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情况。朝阳镇是辉南县县政府所在地,由于合乡并镇,现有6个社区,26个行政村,总人口数:121979人,城镇人口数:80427人,农村人口数:41552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有辉南县兴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双凤社区卫生服务站、高集岗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安川社区卫生服务站,42个村卫生室,服务总人口数:60849,城镇人口数:24710人,农村人口数:36139人;辉南县工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爱国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总人口数:61130,13个村卫生室,城镇人口数:55717人,农村人口数:5413人。

1.2朝阳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职能。兴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朝阳镇2个社区及22个行政村的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及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和康复等工作,下辖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于历史前身均是乡镇卫生院及地理位置因素(距朝阳镇5公里以上),仍然承担着预防保健工作和行使着乡镇卫生院的职能,并参照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在农村开展工作,双凤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范围为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7618人,高集岗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范围为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4768人,平安川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范围为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3753人。

2辉南县朝阳镇农村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运行情况

2.1 辉南县兴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服务人口中农业人口占60%,所以工作重点仍以农村为主,各服务站仍然保留着基本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两方面职能,且基本医疗卫生是农民看病就医主要的选择场所。

2.2 国家基本药物共计307个品种,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共205个品种;中成药共102个品种;其中兴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服务站经销的国家基本药物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有108个品种,中成药52个品种。

3辉南县朝阳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情况

3.1 朝阳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情况。朝阳镇总人口数:121979人,农村人口数:41552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数为39199人,参合率为90%以上。

3.2朝阳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情况。补偿模式:门诊统筹+住院统筹。2010年人均筹集资金150元,其中参合农民每人缴纳30元,县财政每人补助21元,省财政每人补助39元,中央财政每人补助60元。普通参合患者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其发生的医药费按参与报销额的30%补偿,封顶线为每人每年100元,即参合农民每人每年可以在门诊有333元的医药费在补偿范围。慢性病门诊医药费补偿:慢性病病种有糖尿病、慢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风心病、冠心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精神病、肺心病、非排菌性结核、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器官移植的抗排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硬化、慢性肾小球肾炎、再生障碍性贫血、门诊经胃镜特殊治疗、肿瘤放化疗、肾病透析、系统性红斑狼疮20种慢性病。病人办理慢性病补偿卡后,按参与报销额的30%补偿。

4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促进农村卫生工作的优越性

4.1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优势。农村三级卫生网健全,县-乡-村逐级管理,有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个村卫生室,预防保健工作一直由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承担,历史基础好。

4.2农民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在医疗卫生保健的消费水平增长速度很快,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病就看,能预防的主动预防,能保健的主动保健。农民与乡村医生和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感情深厚,相互信任,医务人员对所辖村的农民健康状况非常了解,为开展健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3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的优势。朝阳镇双凤、高集岗、平安川服务站前身是卫生院,医生本身就是“全科”,他们什么都能干,并且与农民能打得火热,深入群众具有更大优势。

4.4入户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及健康教育宣传的优势。由于农村基本上都是独门独户,进入其家庭建立健康档案及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更具有可接受性,特别是村委会对农民的号召更具有影响力。

4.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在农村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创造的优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卫生部门具体实施的一项医疗保险体制,经过几年来的运行,在农民心目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设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价格为A,参合农民患者门诊的报销比例为30%,农民患者实际买药品价格为B,得出以下公式:

篇6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3-0077-04

Abstract:It is not only a problem of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how to define the character of PE course, but also a specific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urgently solved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research will bring PE course into the category of “curriculum” From the logical relation of “Culture-Education-Curriculum education-PE syllabus-the Formation of people of a new type”, this research also expounds and proves the viewpoint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 of PE course is “to regard the continuity of sport culture as platform, and to make the new generation become the people of a new type required by the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Meanwhile, aiming it criticizes the tendency of “non-curriculumization” of the theory of physique

Key words: education; curriculum;the character of PE course; culture;people of a new type;physique (health)

1 问题的提出

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与运动技术(技能)学习孰为主次的讨论或争论,是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尽管在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或现在的《体育课程标准》中,都没有否定运动技术(技能)在体育课程中具有一定的位置,但是从课程改革前将“增强体质”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改革以来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提法本身,已经明显地看出运动技术(技能)处于附属的位置。

无论争论的双方在主观上是否意识到,实际上这一争论的核心是如何定位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如果说这种争论仅仅限于理论认识层面,那当然不妨继续争论下去,然而,体育课程本身是一个操作性的教育活动,不同的学术观点在现场的操作中虽然都同样表现为身体运动的形式,因此,对体育课程基本性质的不同定位必然决定现实操作中侧重的不同。

比如当体育教师按照“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的理论认识进行操作时,那么运动的强度与量的控制则是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学生的兴趣以及运动的类型等当然也属于关注之列)。这种关注在操作上决定了教师所安排的身体运动必须是已经被学生掌握的或者是相对简单的――比如曾经在我国体育教学中风行一时的循环练习法就是属于此类,很显然,这类身体运动的性质基本属于“经验再现型”,因为只有进行这种类型的身体运动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每节体育课程中有足够的运动时间,才能够使这些身体运动对“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如果体育教师是按照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进行操作,那么教师安排的身体运动当然是不为学生所熟悉的,在操作过程中更着重于学生形成新的运动经验,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学习的过程才能够获得,其性质上更偏重于“认知―学习型”,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成为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学生的兴趣以及运动的类型等同样也属于关注之列)。

不同的理论认识同样决定了不同的评价尺度。如果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的观点进行评价,评价尺度势必要与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相关的各个指标挂钩,如果按照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进行评价,那么评价尺度则应该与运动技术(技能)的发展程度挂钩。当然,以百分比的方式采取兼顾二者的评价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但是所评价的结果本身在理论上却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比如将体质(健康)指标规定为总分的60%,运动技术(技能)为40%的兼顾方式进行评价,若某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的成绩是48分,在运动技术(技能)方面是32分,总分是80分,那么应该按照怎样的理论观点对体育课程的效果进行解释呢?到底是在“再现型”方面加强呢还是在“认知―学习型”方面加强呢?很显然,如果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将总时间的40%用于传授运动技术(技能),那么显然有违背“健康第一”观点之嫌疑,然而如果不将总时间的40%用于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其教学效果则与运动技术(技能)的评价相抵触,这使得体育教师处于两难的处境。

以上的分析表明,体育课程的性质如何定位不仅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同时也是当前教学实践的操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实际上由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已经对体育课程教学现场产生了不良影响和认识上的混乱。

2 研究目的和方法

基于不同理论认识所发生的争论以及理论认识与现实操作之间的冲突,本研究试图对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这一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考察,并且对体育课程的“体质(健康)说”在方法论方面的缺陷进行批评。

本研究采取以下方法:1)将“体育课程”纳入“课程”的范畴之中,从“文化―教育―课程教育―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这一基本逻辑关系出发,对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应该是以运动文化的传承为平台,使新一代在“文化化”的过程中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这一观点进行论证;2)基于运动的发生是“文化”的观点,以及体质(健康)是人类生存的普遍价值而非体育课程所独有的观点出发,对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进行批评。

3 考察

3.1 从“文化―教育―课程教育―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的关系看体育课程的性质

3.1.1 课程概念的一般理解

如何把握课程的性质属于课程论研究的范畴。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课程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大体上是从三个方面出发定义课程的:一是从课程的本质属性来定义课程,如课程即学习经验,是学校指导的所有活动等;二是从课程所具有的功能出发定义课程,如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等;三是从课程存在的形态出发定义课程,如课程是教育工作计划的范围和安排的书面文件,是活动的教学大纲、学程设置、单元、课程和内容的编目等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第4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我们可以注意到,尽管各自的角度不同,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即“经验”(或文化)的传承。课程论中所说的“经验”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作为名词解释的经验,即前人在“认识―实践”过程获得的结果,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另外一个是作为动词解释的经验,即“认识―实践”过程本身。无论对于课程的性质在表述上如何不同,其共同之处都是以“认识―实践”的方式――即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BT3]

3.1.2 文化与课程的关系

任何概念都是存在于与其他概念的关联中,只有在这样的关联中才能够把握某一概念,“课程”这个概念同样不是例外。当我们从属种关系来把握“课程”这个概念时就会发现,课程这个语词的完整表达应该是“课程教育”。从上行方向说,“学校教育”是课程教育的上位概念――因为在学校中所实施的教育活动除了课程教育之外还有非课程教育――,而学校教育的上位概念则是“教育”。从下行方向说,课程的下位概念是按照不同学科(门类)划分为相应的具体课程,比如物理课程、历史课程或音乐课程等。基于课程的这种属种关系可以发现:课程一方面在其性质上属于教育的范畴,而另一方面则属于“文化”这个更大的范畴。这从构成课程下位概念的各个具体课程的名称的前缀――比如物理、历史或者音乐等――就可以得到证明。从这样的关联中可以说,课程概念的构成关系式应该表现为“××文化+(同文化名)课程+教育”。

从课程的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中不难得出这样的推论:任何课程都必须以相关的母体文化为其成立或存在的先决条件,没有相关的母体文化为依托也就没有相关的课程。因为作为课程实体部分的课程内容都是来自相关的母体文化,没有实体性的课程内容为依托课程将无法存在。尽管课程教育的目的(或目标)是主观的存在,是有意识的着眼于新人形成的社会活动,但是构成其基本要素的文化(=课程内容)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因此,课程教育的目的(或目标)只能以具有客体性的文化为依托才能够实现,由此决定了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无法割裂的血肉关系。其实,当我们进一步对现实中具体的课程教育活动进行观察就会发现,无论在任何时代或任何社会形态,课程教育虽然表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社会交往活动,但是这种交往活动的完整形式是以文化为媒介或平台,由“教育者―文化―受教育者”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

3.1.3 人与文化的关系

以上考察可以归结为如下观点:任何课程在其性质上都是“文化的”的存在,世界上没有非文化的课程,没有文化的传承也就谈不上课程的存在。那么,为什么课程必须以文化为依托呢?更明确的说,为什么着眼于新人形成的课程必须要以文化为媒介呢?

其一,从来自母体文化的课程内容角度说,任何课程内容都是外在于学生的对象性存在,这意味着它是相对于学生的客体性存在。任何课程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未知的存在,这意味着它不是先天遗传的,只有通过后天的认知(认识)过程才能够转化为主体性的存在。课程内容之所以是客体性的认识性的存在,正是因为课程内容是前人在认识-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文化遗产,它们都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生成的经验性存在。

其二,从人与世界的关系来说,当作为主体的人与外在于他的任何存在构成认识或实践关系时,都必然且只能借助文化这个唯一的工具。从存在的角度说,人除了文化这个工具之外一无所有。一旦离开了文化,人自身的存在就失去了依托,我们只有借助文化这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产物才映射或发现了人的存在,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根据。尽管文化的存在与人的存在属于不同的存在,但是基于人与文化之间关系上的这种共生性或对等性,可以说文化是非生命形式的“类”的存在,而人则是生命形式的“类”的存在。如上所述,人作为类而存在的唯一标志就是文化,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不仅来自于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获得性,更重要的在于其非生物学的文化性。文化与人之间这种相互依托的存在形式,构成了“人=文化”这种宿命性的关系。

其三,当我们从个体的视角观察人与文化的关系时就会注意到,以生命形式存在的人(个体)总是要死亡的,然而以非生命形式存在的文化却具有相对的永恒性。这意味着个体的人作为“类”的存在并非是先天形成的,任何个体是否可以成为“类”的存在取决于他在后天所依存的环境,而只有文化才为个体的人成为“类”提供了决定性的环境,这个环境也就是即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尽管第一自然是更为基础的环境,但是如果仅仅依靠第一自然而无文化这第二自然,个体的人将无法转换为“类”的存在。

文化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之后,非生命形态的文化相对于生命体的人(个体)就成为先在性的存在。每一个出生到这个世界上的个体如果要作为“类”的一员,其唯一的可能只能是接受文化,否则他将如同狼孩那样仅仅成为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很显然,当尚未转换为“类”的个体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之后,仅仅是在生物学特征方面表现出他们是有待成为“类”的可能性存在。如果我们排除诸如“狼孩”那样的特殊情形,那么决定个体的人成为“类”的存在的唯一途径就是生存于文化的环境之中和接受文化,这个文化环境则是由非生命形式的文化与已经成为“类”的“人”所构成。只有当人能够按照“类”的方式与世界对峙,以“类”的方式表现其行为和情感时才可以称为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人类社会中生存的人毫无例外的都是“文化的人”

[ZW(][HT6SS]笔者注:这里所谓的“文化的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对现实的人来说,即便那些原本属于生物意义的饮食行为同样有着深刻的文化烙印:比如哪些是可以吃的、如何获取该食物、在吃之前怎样处理该食物等,甚至以怎样的姿势吃、在什么时候吃、吃多少等都是文化。由此可见,现实中的人是“文化的人”是在广义上使用的,也就是说即便某人没有接受学校那样的教育,只要他是以“类”的行为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么他就是“文化的”人,这与他是否识字无关。

以上的考察说明,人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在哲学上具有本体论和工具论的双重含义:从本体论的角度说,文化与人具有对等性,人的存在即文化的存在,非文化者即非人(比如狼孩)。从工具论的角度说,文化不仅是人类与世界对峙的工具,同时也是使生物的人成为现实人的工具(!)。生物个体的人成为“类”的过程即“文化化”的过程,而文化则是前人使生物人转化为现实人的唯一工具。

3.1.4 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传承运动文化

以上讨论在方法论上为如何把握课程的基本性质奠定了基础:人与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最大尺度上揭示和反映了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都可以概括为“文化的关系”,人与世界之间发生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用“文化的活动”予以囊括,任何作为“类”存在的人都是“文化的人”。当然,作为文化形态之一的“教育”同样不是例外。既然任何课程的现实化都表现为具体的教学――即文化的传承――过程,那么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也就同样应该从“文化化”的立场予以把握。

“文化化”这个概念使得课程具有了双重的含义:“文化化”既是手段性的存在,同时它又是目的性的存在。因为任何课程都是以文化传承的方式表现出它是专门用于使生物人“文化化”为现实人的工具,而新人的形成――这一课程的基本目的――其本身就是“文化化”的存在形态。也就是说,无论将课程的基本性质称为“新人的形成(或培养)”也罢,称为“人的全面发展”也罢,这里的“人(或新人)”显然都是对生物人向“文化人”转化的表达。

既然课程的本质是经验(文化),任何课程都是以与其相关的母体文化为平台使生物人实现“文化化”,那么,体育课程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员当然也不应该成为例外。无论体育课程在任何时代或社会,无论基于怎样的课程观或教学观来实施体育课程,同样都应该以“体育文化(或运动文化)”为媒介,同样应该是为了实现生物人的“文化化”。从这一点上说,体育课程与其他任何课程完全一样,都是以传承文化为手段来达到新人的形成这一目的。

从体育课程的角度说,以运动技术(技能)为基本存在形式的体育文化(或运动文化,下同)之所以具有将生物的人“文化化”为新人的功能,是因为它们同其他种类的文化一样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产物。人类在与世界对峙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体育文化,既是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认识世界的结果。这种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和结果的基本存在形式即“体认”

笔者注:“体认”的含义近似于经验这个语词,只不过较之经验的内涵更大一些。“体认”作为动词可以说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或方法,作为名词则是个体的认识世界的结果。[ZW)]

(或“身体知”)。

在以运动学习为基本形式的体育课程中,学生是以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相对于借助概念或符号等类型的学习来说,运动学习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是“认识―实践”一体化的过程。运动文化作为体育课程的内容,能够使学生通过“体认”的方式,借助自己原有的经验来适应新的环境,解决新的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且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体、调整自己与外在于身体的器械的关系以及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协同或对抗关系……的过程中形成对世界的认识。

再则,作为文化和历史遗产的运动文化虽然呈现为运动形态,但是这些形态后面隐藏着或蕴涵着前人在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情感。这是因为文化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其发生、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类共有的各种情感。因此,运动文化与其他种类的文化一样,同样是人类情感的浓缩,其中包含着激情、兴奋、紧张、挫折、梦想、喜悦、烦恼、无奈、计谋、痛苦和孤独……。

如果说个体的人作为“类”的存在是理性人和感性人的统一,而理性人的形成更多的是借助理性形式的话,那么感性人的形成则更多的需要借助感性的形式。既然课程的目的在于新人的形成,那么较之更偏重于理性形式的知识类课程而言,以“体认”为基本特征的运动文化则更偏重于感性形式,这使得体育课程在感性人的形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容忽视的价值。

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确定为是传承体育文化这一观点,同样可以从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得到印证和支持。

所谓三维目标是当前的课程改革从三个维度对课程整体目标的一种表述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的三维目标应该作为对课程整体三个方面的把握,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因此,它们之间应该表现为如下关系:以知识技能(即文化)的传承为平台,注重具体过程中认识(或学习)方法的获得,并且在其过程中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本研究的立场上说,在体育课程中,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应该以运动文化的“知识技能”为依托,不仅应该关注运动文化传承的过程和方法,而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样不能够脱离运动文化而独立存在的,三者都应该依附于运动文化传承的过程之中。如果离开运动文化的传承这一平台,也就使“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失去了得以存在的基础。因此,按照三维课程目标来把握体育课程,它就应该具体表现为:1)运动文化(如运动技能及相关知识等)的获得、2)在运动文化传承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3)在传承运动文化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态度情感和体育观。很显然,在此时我们就会发现,体质(健康)说甚至在形式上都无法与三维课程目标形成相互契合。而导致背离三维课程目标的原因,则恰恰在于体质(健康)说没有从传承运动文化的立场来把握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

3.2 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批评

适宜的身体运动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功能是一个不必争辩的事实,而且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政府的关注。尤其在今天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参与运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发的凸显出来。可以说,这是体质(健康)说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界占据统治地位的客观依据。但是,体质(健康)说仅仅注意到体育课程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形态,仅仅注意到身体运动与新人在体质或健康方面之间的关联性,这使得体质(健康)说不可能将“为什么体育课程要进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身体运动的关系是什么”或“身体运动与新人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等这些构成体育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纳入研究的视野,这使得体质(健康)说必然游离于课程研究的范畴之外。

其实,基于已有的课程理论来把握体育课程的性质原本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就连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都知道送孩子到学校是去“学文化”,但是为什么很多学者却一直坚持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或主要任务是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呢?

回顾几十年来延续至今的相关文章就不难发现,体育课程的体质(健康)说在方法论上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为立足点,并且以此作为区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分水岭。然而实际上这个分水岭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不同的文化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功能的不同在教育历史上不仅从来没有成为区分不同课程性质的根据和那样的事实,反而都是从文化的某一共性出发作为对课程性质的把握,比如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之争就是例证。所以,如果说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那么这仅仅是相关母体文化的不同,就如同物理课程与化学课程不同,或者音乐课程与数学课程不同,但是在课程性质方面则没有任何的不同。因此,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为立足点的体质(健康)说实际上是在有意无意的企图将体育课程从课程的概念体系中剥离出来,而这种“非课程化”的态度或思维方式将最终导致对体育课程的扼杀。

其次,“非课程化”的思维方式使得体质(健康)说无法对现实中的运动是如何发生的进行合理的解释。

从前面的讨论中可以知道,任何身体运动都是文化行为,都是文化传承的结果或表现。也就是说,进行怎样的身体运动、如何进行身体运动以及以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身体运动都是“文化的”的表现。具体的说,青少年是否利用余暇时间参与某种运动,取决于如下条件:1)是否掌握一定种类和程度的运动技能。如果缺少相应的运动技能,那么对运动的参与首先只能表现为对该身体运动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无论是运动的表现还是运动的形成都属于文化的范畴;2)是否具有参与身体运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参与运动的情感态度的形成不是先天遗传的,更多的是在具体的运动体验过程中形成的,而对身体运动的体验自身也就是“文化化”的过程;3)是否形成了对身体运动所具有价值的理性认识。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即便学生还没有掌握某一具体的运动技能,但是如果他具有正确的体育观,并且在以往的运动过程有过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他就可能主动的学习运动技术(技能),并且借助这些运动技术(技能)来参与运动。同样,在学习运动技能和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也就为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奠定了个体体验的基础,进而使参与运动成为更加自觉和理性的文化行为。

简而言之,运动主体(即青少年)是否具备参与运动的条件,是“文化化”的产物。但是体质(健康)说却仅仅将焦点关注于正在发生的运动,却没有注意到运动何以才能够发生这一主体所需要的条件,没有注意到体育课程是为其提供条件的教育环境。

再次,“非课程化”的思维方式使得体质(健康)说混淆了近乎属于生命价值的体质(健康)与课程价值的界限。众所周知,体质或健康实际上是与疾病或痛苦等负价值直接对应的正价值。体质也罢健康也罢,它们都是人类生存的普遍价值,是个体生活全过程中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但是体质(健康)说在试图以体质(健康)来划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时,没有注意到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全部课程都被该价值所含盖,没有注意到该价值实际上属于超越学校教育价值的更大范畴。因此,体质(健康)说虽然在形式上将体质(健康)这一人类普遍价值的桂冠挂在体育课程上,表面上似乎是对体育课程价值的提升,但是这一逻辑不仅在确定体育课程性质方面有偷换概念的嫌疑,甚至可以说暗含着将其他课程教育排斥于该价值范畴之外的嫌疑。

4 结语

本研究围绕体育课程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为主还是以传授运动技术(技能)为主这一长期以来的争论,从传承运动文化的立场出发,以“文化―教育―课程―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的关系为基本逻辑脉络,通过“文化化”这个基本概念对体育课程的性质进行了论证,同时对体育课程的体质(健康)说在方法论方面存在的“非课程化”倾向进行了批评。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虽然从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的立场出发肯定了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但是对于传授运动技术(技能)与新人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尚未进行论证,此问题留待以后研究。[KH2D][HT5H]

参考文献:

篇7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日常生活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式,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

3.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重点:分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性质微观想象的形成

难点: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式,实验探究等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四.教学材料:醋、香水、纯净水、红墨水、酒精、黄豆、大米,烧杯(3个)、

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引入请大家边欣赏这些漂亮的图片边看我做两个小实验

PPT展示几幅美图

实验1.红墨水滴入纯净水中;

2.把醋和香水滴在纸上。

现象:实验1中纯净水逐渐变红;

实验2中闻到有香味的是香水,有酸味的是醋。

师以上两个实验从表面上看好像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当人们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有相应的“粒子”(副板)所构成的以后,这些现象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谁来解释一下实验1中为什么滴入红墨水之后变红了?

学生1红墨水粒子扩散到了水的粒子中

提问为什么我们通过闻到他们的气味就能判断出他们是醋或者是香水呢?

学生2因为在醋或者香水中他们的粒子扩散到了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因而使人嗅到了他们的气味。

师上述我们所说的这些粒子,在化学上我们称之为“分子”

板书2.1分子

讲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上一章学到过的N2就是由氮气分子所构成。我们呼进去的氧气由氧气分子所构成,那吐出来的CO2就是由什么所构成的?

学生二氧化碳分子

师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的时候,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比如: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有变,那水的化学性质有没有变?

回答没有

副板1.物理变化——分子不变

师而由分子所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它的分子去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举个例子:C在O2中燃烧时,C和O2分子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什么?对,二氧化碳是一种新的分子,那么C和O2的化学性质能不能保持啊?当然也就不能了。

副板2.化学变化——分子改变

过渡那什么是分子呢?

板书一.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是保持:“化学性质”而不是物理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解释这个数据有多大呢?这么说吧,如果我们全中国人都来数这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个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多久了?学要2万多年!

PPT如果把水分子大小跟乒乓球相比就好像师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

师那么大家说,分子是大还是小啊?

板书二.基本性质:1.分子很小

师分子小到我们根本无法用肉眼观察!只能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将其放大几百万倍才行。

PPT苯分子。这个是IBM公司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这个是一万倍显微镜下看到的雪花。

结论这些都有力的证明了分子的微小及真实存在。

过渡大家想这些微小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生运动的

板书2.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师大家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生……

师1.墙里开花墙外香

2.酒香不怕巷子深

3.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及蔗糖溶解于水中等等

设疑我们知道10+10=20,这个在数学上永远是恒等的式子,但是在化学上某些时候却不成立。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将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

现象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提问那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接着看

实验半杯黄豆和半杯米混合

提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生小米进入了黄豆的空隙中,所以才导致了二者混合之后小于一杯。

启发大家能否从第二个实验中得到启示,来解释第一个实验?

生……

解释有同学可能会觉得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也像小米和黄豆一样有间隙。这种说法不够准确,因为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而构成酒精的分子之间以及构成水的水分子之间都有间隙,不断运动相互挤占彼此的空间,所以表现为二者混合之后体积减少。

板书3.分子之间有间隙

师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PPT气液固三态分子间的间隔

学以致用(1)人们为什么总是把湿衣服放在太阳晒得着的地方?

(2)通常状况下,气体比液体和固体易被压缩,这是为什么?

篇8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的基本途径。数学素养已成为公民文化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受功利主义的驱使,教师学生注重的是结果,轻视过程,精彩纷呈的学习过程往往被单调、机械、重复的训练所代替,教学过程中,多是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的行程,学习无需智慧,无需思考,只需认真听讲和单纯记忆,数学的价值在考试、分数、升学中得以体现。同时,教师对数学知识、数学教材的认识仍然局限于科学研究的数学,忽视了数学的作为教育内容的育人功能。《数学课程标准》把关注人的发展,一切立足于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的功能定位于“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素养。

一、注重数学观察力的培养,发展数学能力

良好的数学观察能力是数学素养的基本内容。观察是获得各种信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分析各种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是打开思维探索的大门的金钥匙。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达尔文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它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谈不上有新的创造。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对所观察的数学对象,既要看整体,又要看局部;既要看数字特点,还要看图形特征;既要看一般属性,又要看本质属性。如解方程196x?-42x-2=0,原方程的二次项系数193显然太大了,直接应用求根公式很麻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二次项和一次项的系数,196是14的平方,一次项系数-42是14的-3倍,于是可以得到简便解法:原方程化为(14x)?-3×(14x)-2=0,利用求根公式解关于14x的方程。

二、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促进数学素养不断发展

数学素养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教学中要特别加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虽然庞大复杂,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教师要善于让学生把学得的数学知识系统化,便于记忆和运用。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能够联系前后所学的知识,吸收、内化,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系统中。如教学中学代数中的《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小学中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同样,分式的基本性质也是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大小不变。学生掌握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就会形成正确的学法,在分式的计算过程中就会避免出现很多错误。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加强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联系,能有效地促进这些学科的学习。其次,加强应用指导,在实践应用中形成方法。数学的价值体现在应用中,数学方法的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条最佳途径。学生只有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会形成数学方法,提高数学素质。如学习了比例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练习测量大楼、旗杆的高度,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现实中运用数学知识,体验、探索和感悟数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形成了数学学法。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发展数学素养

篇9

在新课程、新高考的背景下,以具体的的有机合成工艺流程为载体的“有机合成”题目是广东高考比较固定的题型。其通过将合成工艺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根据合成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结构、性质进行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有机合成”题目。

一、研究目的

从2007年新课程实施后的第一次高考开始,到2011年理科综合的考查模式,5年来,广东高考试题中的“有机合成”题目特征明显,风格稳定。其以化工工艺为背景,主要以合成和推导为考查形式,通过框图的分析推导,着重考查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包含基本的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官能团的性质、同分异构的推导、物质组成以及结构的推导等基础有机知识;同时结合题目的信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研究该题型的考查特点,对提高高考备考的针对性、有效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过程

(一)广东高考“有机合成”题目的统计与分析,表1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2007年-2009年在“X科”背景下,“有机合成”题目的必答题难度不大,都在0.7以上,选做题难度属于中等。从2010年开始实行“理科综合”考查模式后,取消了选做题,“有机合成”题目难度属于中等,2011年分析数据暂时未公布。这说明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潜力取得相应的分数。

(二)广东高考“有机合成”题目考查范围的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比2007年-2011年广东高考“有机合成” 题目,作者认为无论是考查的形式、范围,设问的特点还是能力的要求,2010年、2011年的题目更接近于2007年-2009年的必做题,而可能受“理科综合”考试模式的影响,导致难度反而接近原来的选做题。因此2007年-2009年的题目只统计分析必做题,表2。

纵观2007年-2011年这5年的广东高考“有机合成”题目,主干知识年年必考,考查难度层次分明,每年也都有些微调,处处体现有机化学“结构决定性质”的核心思想。

1、题目中核心物质的结构特点

(1)在整个工艺流程图中,主要物质基本都成环状,含有苯环(或具有苯环的某些性质);

(2)主要物质的分子结构一般比较陌生,但分子所具有的官能团都很常见。例如:苯环、羟基、羧基、醛基、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卤素原子、酯键等。

2、问题设置的范围

(1)围绕常见官能团的性质进行设问。例如:羟基与钠的置换反应、羟基与羧基的酯化反应、碳碳双键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加成反应、碳碳双键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反应等官能团性质几乎每年都考;

(2)考查基本的反应类型。一般以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等为考查对象,并考查相关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考查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例如写出相关分子的分子式、结构式等。

(4)考查提取信息,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3、问题设置的难度

研究这几年的“有机合成”题目,难度设置一般分成三个层次:

(1)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单独考查某物质的基本性质,检验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的熟悉程度。如烃的概念、官能团的性质、分子式的推导、简单的计算等,不需要借助流程图作答。

(2)考查学生应用能力。结合流程图,通过物质的相互转化,考查考生对基本反应特点、有机化学方程式是否掌握,能否借助常见有机物的性质推导陌生有机物的性质,借助流程图推导未知物的性质、结构。

(3)考查学生自学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题目提供一些新的信息,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信息,发现新的性质、规律,并迁移运用到一个新的环境中。

三、研究结果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有机合成”题目考查范围主要以常规知识为主,兼顾考查学生信息迁移的能力,题目设置的难度以中等难度为主,经过有针对性的复习备考,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相应的分数。针对此类题型的特点制定以下备考策略:

(一)夯实基础

1、首先帮助学生梳理、归纳各种有代表性的有机物的相关知识。如:组成、结构、官能团、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反应方程式等。在复习反应方程式时特别要从官能团的变化、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这个角度去理解并记忆相关方程式。

2、通过以常见有机物作为载体,复习有机化学的相关概念。如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酚、羧酸、醛、酯等)、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等。

3、强化学生“结构决定性质”,“官能团反映物质性质”的意识。借助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帮助学生整理相关官能团的性质,理解、记住官能团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化情况,并逐步培养学生利用官能团判断陌生有机物化学性质的能力。

4、梳理各种反应类型。通过让学生对比常见有机物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断键与成键特点,以及元素的变化情况,重新划分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涵括卤代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硝化反应等)

(2)加成反应

(3)消去反应

(4)聚合反应(包括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5)氧化反应(增加“氧原子”或减少“氢原子”)

(6)还原反应(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

通过重新归类,让学生从化学键的角度去重新观察、理解有机反应的特点,提高他们判断陌生物质的能力。

(二)提升能力

在帮助学生梳理、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必须通过系统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充分利用近几年广东的高考题。“有机合成”题目的考查方式、设问都比较稳定,利用高考真题进行训练可以让学生尽早熟悉题型,树立考试信心。

2、组编考题。教师可以针对常考点,组编相应的练习进行训练,确保大多数学生都能拿到基本分;同时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题训练,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3、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在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后,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1)要教会学生寻找突破口。通过观察官能团,推导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通过反应条件、试剂、现象也可以推导物质可能具有的官能团,进而推导物质的结构。

(2)要有整体的意识。物质处在整个工艺流程图中,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要利用已知物质的信息推导未知物;要有灵活的思维,有时按顺序推导比较容易;但有时却要用逆推法,利用产物推导反应物;有时还要从中间产物开始着手推导反应物或者产物。

(3)要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新信息,仔细观察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特点,并迁移到新物质中去,这是解决信息题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 《广东高考年报》(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篇10

纳米材料(又称超细微粒、超细粉未)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过渡区域的一种典型系统,其结构既不同于体块材料,也不同于单个的原子。其特殊的结构层次使它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拥有一系列新颖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光、电、磁、催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应用价值。

纳米材料在结构、光电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诱人特征,引起物理学家、材料学家和化学家的浓厚兴趣。80年代初期纳米材料这一概念形成以后,世界各国对这种材料给予极大关注。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人们意识到它的发展可能给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药等学科的研究带来新的机遇。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它在化工生产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

检查和治疗身体各部位的病变。对纳米微粒的临床医疗以及放射性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获得成功。南京希科集团利用纳米银技术研制生产出医用敷料——长效广谱抗菌棉。这种抗菌棉的生产原理是通过纳米技术将银制成尺寸在纳米级的超细小微粒,然后使之附着在棉织物上。银具有预防溃烂和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通过纳米技术处理后的银表面急剧增大,表面结构发生变化,杀菌能力提高200倍左右,对临床常见的外科感染细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微粒和纳粒作为给药系统,其制备材料的基本性质是无毒、稳定、有良好的生物性并且与药物不发生化学反应。纳米系统主要用于毒副作用大、生物半衰期短、易被生物酶降解的药物的给药。

纳米生物学用来研究在纳米尺度上的生物过程,从而根据生物学原理发展分子应用工程。在金属铁的超细颗粒表面覆盖一层厚为5~20nm的聚合物后,可以固定大量蛋白质特别是酶,从而控制生化反应。这在生化技术、酶工程中大有用处。使纳米技术和生物学相结合,研究分子生物器件,利用纳米传感器,可以获取细胞内的生物信息,从而了解机体状态,深化人们对生理及病理的解释。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202-02

一、前言

《高等环境化学》是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点的学位课程,目前尚无一本统编教材,在教学过程主要是参考著名的教材和专著:叶常明等主编的《21世纪的环境化学》[1],戴树桂主编的《环境化学进展》[2],唐孝炎,张远航,邵编《大气环境化学》[3]等,选取其中部分内容进行讲授。因此有必要编著一本适合农林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高等环境化学》教材,并体现教材编写组的最新教改成果,这样将有助于高校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建设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较高推广和应用价值。

二、教材建设内容

1.教学内容的确立。《高等环境化学》的教学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文献阅读工作,借鉴了国内外同行在该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撰写了大纲的初稿,并在不同级别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修订会上进行讨论,集思广益,从课程目的、教学内容、授课方法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而确定了该门课程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张锡辉著,《高等环境化学与微生物原理及应用》[4]中的1~4章”、“叶常明等主编的《21世纪的环境化学》[1]中的3.2~3.4,4.2、4.4节”、“陈景文等编著的《环境化学》[5]中的6~7章”等内容作为适合环境类专业的“高等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结构、性质以及水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方面”的教学内容。选取唐孝炎等编写的《大气环境化学》[3]中的第3、4、7章作为大气环境化学授课内容。根据高等环境化学内容的特点,建设其教学辅助资源,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扩大他们的科研视野。

2.教材编写大纲。《高等环境化学》立足于应用现代化学、微生物学、生态学领域的新知识,对环境污染物的性质、行为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主要应用现代结构理论(宏观结构、几何连接结构、轨道电子构型、综合光谱结构和量子化学结构等几个层次)在解析环境污染物的性质、存在、迁移、转化、毒理效应等领域的应用过程和特点。同时注重环境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介绍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污染生态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典型成果。

其大纲内容主要包括:污染物的结构、性质与环境毒理学(结构与基本性质、传质迁移过程、环境毒理学);环境化学进展,包括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水污染化学大气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污染生态化学)

主要大纲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污染物的结构、性质

第一章 污染物的结构与基本性质

第二章 污染物传质迁移过程

第二部分:环境毒理学

第三章 污染物结构与环境毒理学

第三部分:环境化学进展

第四章 水污染化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第五章 大气污染化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 土壤污染化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第七章 污染生态化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3.其他辅助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在教材建设的同时,按照目前授课情况先后建设该课程的讲义、多媒体课件、难点、疑点解析、最新研究进展内容、经典高水平研究成果进展以及图表和图片库、期刊杂志、专著文章等。充实教学内容,作为教材的辅助材料发挥作用

三、教学过程探讨

高等环境化学的讲授内容涉及环境化学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和最新进展。在课堂教学方面,依据“污染物的结构、性质方面”的化学理论较为深入、公式较多的情况,一方面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清楚这些基本的原理,同时给他们介绍应用这些原理研究相关科学问题的实例,尤其是授课老师在这方面的成果,让同学掌握这些基本原理的应用方法与途径。在“环境毒理学”与“环境化学进展”教学过程中采用“核心知识块结合关键知识点”的教学结构向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同时,又将这相关内容关联讲授,做到承上启下,知识学习具有连贯性。依据“水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方面综述内容较多的情况,通过课堂的细致讲授,并辅助给同学介绍相关的英文文献,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别人的综合出的研究成果,而是要求同学们探讨这些成果是如何得出的,在这个综述索源的过程中让同学们熟悉和体会综述性结论的获取过程,注重科研思维的灌输。

除此之外,通过课堂提问、讨论、文献解析等多种形式来调节课堂气氛,并有针对性的让学生了解在相关领域里头的一些轶闻趣事,增加趣味性,最终实现课堂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组编.叶常明,王春霞,金龙珠,主编.21世纪的环境化学[M].科学出版社,2004.

[2]戴树桂.环境化学进展[M].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学与应用化学出版中心),2005.

篇12

1.1横向后续课程直接需要的知识为重点教学任务,如:糖、脂类、蛋白质等,精学、精练,学以致用;后续课程和临床实践所牵涉到为一般教学任务,如:杂环、生物碱等达到熟悉知晓。

1.2纵向本着实用性、基础性,基本分类、基本结构、基本性质、基本命名为重点任务,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为一般任务(表1)。

2紧扣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宗旨组织教学

2.1根据专业的实际需求设置实验根据专业和课程目标,保留基本的、实用性的、知识学习必须的实验,删除了与本专业联系不大、不需要或不实际的实验,如:制备实验、内容及熔沸点测定实验等。

2.2重视基本实验技能培养有机化学是医学检验技术先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除了本学科的知识学习,还应承担学生基本实验实训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因此我们加强了对学生实验室基本技能的培训。如:(1)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试管、刻度吸管使用与读数(基本操作)。(2)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正确洗涤的方法与要求。(3)水浴的操作与要求。(4)加热的基本操作与要求。采取两人一组,人人动手,人人操作,人人学会;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2.3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联系生活、医疗实际,设置最适宜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教师结合问题,引导学生剖析问题本质,寻找解决问题切入点,进而引入新知识,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解决问题。如对单糖的学习(表2)。

2.4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将一些有综合性的、易混淆的并且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内容,以问题形式交给学生,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辨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表达能力,教师最终引导学生炼讨论课结果,将其整合到已有知识体系中,如脂类教学中,在学习油脂后,对类脂学习采用讨论式教学,提出两个问题交给学生:(1)脂肪肝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肝病,引起脂肪肝的原因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卵磷脂和脑磷脂,二者都属磷脂,那么二者又具有什么样结构,性质及生理、生化意义?(2)随人们生活水平改善,高血脂病人越来越多,甘油三脂和胆固醇是血脂的二项重要指标,特别是胆固醇增高,患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增大,胆固醇的结构,性质,检验方法及生理意义?提出问题,组织讨论,通过讨论:(1)正确认识卵磷脂,脑磷脂结构,二者的结构、性质,生理意义异同点。(2)认识胆固醇结构、生理意义及检验方法,了解甾醇类其它衍生物,完成学习任务。

3教学的内涵要融入新观念、新问题、新要求,与时俱进

教师要关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行业发展,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教学的内涵应及时融入新观念、新问题、新要求。

3.1引入安全教育在实验过程中,始终将实验安全贯穿于所有实验操作过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应对事故能力,加强环保教育。如:(1)防火、防电及着火事故应对与处理。(2)腐蚀试剂的使用及灼伤的应对与处理。(3)有毒试剂、刺激性试剂的取用及防护措施。(4)加热的正确方式及烫伤的处理。

3.2引入环保意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废弃液的回收与正确处理;在学习到各类有机化合物性质时,联系房屋装修材料、化工类工厂废气、废液排放对人体的危害、环境的污染,检验行业常用的一次性物品的收集,引入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