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时间:2023-12-19 10:10: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精神文化的需求

篇1

一、老年文化与体育活动要紧密结合,各有侧重

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大众文化,集娱乐、健身、消遣、审美等功能于一体。老年文化与体育相结合,是文、体双方优势互补,是老年健身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娱乐使人愉悦身心,体育使人强身健体。老年文化与体育相结合,体现了老年人对美的追求。目前,老年健身体育的方式已越来越趋向美感较强的健身体育运动项目,如老年保健操、健美操等,把健身体育锻炼与音乐、舞蹈等艺术相结合。老年人参与健身体育活动的特点,是以文化娱乐与健身活动相结合,以群体活动为主,以身心健康为目的,参与文体活动能不断满足老年人求知、求健、求乐、求新、求美、求异的需求,活跃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当前,众多老年人已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无忧了,“老有所托,老有所系,老有所学”成为新时代老年人的追求。富有闲暇时间的老年人的休闲问题,已成为老龄工作中日益突出且急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老年人的闲暇生活过度依赖于各种媒体,缺少多样性,其中,无指向性活动和被动休闲活动多,不能充分有效地运用闲暇时间,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中还有闲暇真空地带。虽然多数老年人都有规律地进行一项或两项文体活动,如跳舞、慢跑等晨练活动,但花在上老年大学、志愿活动、朋友聚会以及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上的时间比较少,电视仍然是占主要地位的休闲方式。同时,老年人的年龄段跨度又比较大,所以对文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方式有着广泛的需求,差异化大,这就促使各级老年服务管理部门要区别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人群,各有侧重地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二、加强对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开展的关注和引导,吸引更多的老同志走出家门

解决老龄问题是政府、社会、家庭及个人共同的责任。老年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综合工程,企业离退休工作是关系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离退休人员队伍稳定了,就能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开展好老年文体活动需要社会、家庭的多方关注,需要多条网络进行教育和引导。

(1)社会要充分关注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要重视提供老年人的“精神食粮”,丰富“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内容。老龄部门要会同文化体育工作部门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及社会团体组织,根据各自工作特点,积极开展具有较高质量的老年文化优育活动。要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老年文化体育活动,要大力倡导并组织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精神慰藉、文化生活在内的各项服务。各级组织要不断改善老年文体活动的条件,加大老年人活动设施建设的力度。要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部有关规定,将社区老年活动场所的建设纳入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扩大老年大学的办学规模,使老年人通过学习达到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目的,使众多的老年人进入学习、交友、陶冶情操的大乐园中。加强对老年群众性组织的协调、建立健全各种文体协会,发挥老年人在群众性组织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发挥老年活动中心(室)的主阵地作用,开展经常性、持续性的比赛和老年人读书系列活动,培训文体活动骨干分子,推广健身项目,邀请专家、学者定期为老年人举办专题知识讲座等。(2)家庭成员要积极参与和支持。参加老年文体活动,丰富晚年生活,老同志自身关注是关键,子女支持很重要。要使老年人明白文体活动作为群众性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建立科学、健康、文明、合理的生活方式。使老同志树立 “健康主要是自己的责任”的意识,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老年活动中来。子女要理解老人、尊重老人,主动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中多体贴老人,让他(她)们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支持老年人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有益的娱乐和社会奉献活动。老年人聚集在一起,仿佛又回到年轻时代,感受到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价值,能给老年人带来新的成就感和快乐心情。

三、充分发挥社区在养老和服务方面的功能,使社区成为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的重要阵地

篇2

包装设计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的策划和整体元素之间的整合。“由于社会的发展,包装设计从重视功能性转变为关注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这要求包装设计要给人们带来更多审美的、艺术的、情感的和精神文化的含义。”正如美国设计师金斯―贝尔森所言:“产品成功的关键不在技术方面,产品成功的关键是在设计要与使用者的内心和情感的非常一致,以失败而告终的产品是由于不能将技术与使用者的内心相合”。丹麦设计师凯・博杰金说:“我们所制造的东西应该是有生命的,有心脏在其中跳动,它们应该是符合人们精神文化的有生机的和温暖的。”达到在消费过程中使消费者在精神文化上得到满足。

一、 精神文化对包装设计的重要性

流芳百世的文化圣人、哲人、文人等。人们崇尚的不是他们生前的具体生活,而是被升华了的精神遗产―这个遗产的核心是“身心的自由度”。物质生活非常富有的精英阶层生活是百姓普遍向往的。可人们一般不易了解他们内心的孤独、恐惧和紧张,需要有更多的精神调节,所以,他们并不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平民因没有充足的生活保障,追求稳定的生活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精神享受,但是,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物质追求的就逐渐降低,随之开始加大对精神享受的追求。

“幸福感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和谐互构成的,物质生活只有上升到精神层面才会产生幸福感。得到需要会有的满足感,获得成功会有胜利感,体会创造会有成就感,内心淡定会有平稳感,临危不惧会有轻松感,主动审美会有愉悦感……包装设计就是要以人的精神愉悦为本,从而达到商品的销售。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达到让消费者在高高兴兴的状态下购买商品。”最新的《日本包装辞典》对包装设计提出了解释:“为了使企业和商品在社会上有一个好的印象所进行的活动。”我们今天的包装设计必须开发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地体现出企业和包装行业对消费者的感召力,给消费者一个诚信、亲切、愉悦和时尚的“好印象”。

二、继承和发扬传统包装中的精神文化内涵

传统包装的造型和装潢要重在人的内在情感体验等因素,从而使其包装具有实用的合理性与注重心理体悟的情感性相结合的特征。“中国传统包装特别善于借自然万物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精神文化,他们把自然万物同自己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创作过程中无形中注入了人们的精神文化因素,当发现精神文化因素与包装法则发生冲突时,他们不惜舍去包装法则,从而在设计中显露出一种非常和谐的人情味和朴实自然的亲切感,达到了设计者与使用者精神文化间的交流。”中国传统包装表达人们共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设计者选择最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动植物形象:如象征爱情的鱼和莲,象征长寿的桃子,象征多子的石榴,象征富贵的牡丹,象征吉祥的龙凤等等。把人视为主体,以物相补助,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从而使包装在注重实用功能时也注重对人的精神文化热切关注。如,坛装的绍兴老酒,坛盖就是一个小碗,可以当酒杯使用,一些传统商品包装容器,如坛、罐、篓、筐等,用完之后这些包装物还可以当装饰物或做生活容器继续使用。传统包装的精神性和情感性体现出对消费者浓厚的人情味,这也正是它能打动人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包装更多指向“朴素”、“平淡”,如:一些地方土产品的包装,酱菜用柳编的或竹编的小篓一装,外面糊有油纸防止渗漏,贴上红纸并标明商品名称、产地、字号、不失为一种经济合理的包装。尤其是我国南方的竹编、那蓝、筐、篓、笼、箱、罐、盒用做包装物更具有特色,即经济又实惠,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的传统包装在过去虽不算发达,但其包装样式都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并融入生产商和消费者的情感,即经济又实惠,深受人们的喜爱。

人们常说:“包装源于生活。”包装同艺术、哲学、宗教等一样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负载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个优秀的包装设计必须有“根”。这个“根”就是本民族文化的“根”,要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对包装的影响。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需要一个命脉将其进行贯穿,这就是文化的脉络,如果将脉络断开,这种文化就不会传承下去,那么这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文化,这个民族还有生存、发展的前题了吗?包装设计做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必须顺应本民族文化,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我们来看,当今许多商品包装都是以牺牲传统文化作为代价的,这种做法,那只是一时的焰火五彩斑斓,辉煌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包装设计应是一个顺应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发扬传统文化基础上学习外来先进的包装技术,取其精华,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达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目的。

三、 全球经济一体化需要转变文化观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我们人类社会是由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民族和不同历史环境所构成的整体。因此,各民族所遵循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各不相同,所形成的文化也就各有特色。“从价值观的角度来探讨文化差异,主要是指以价值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往往表现出文化上的冲突。”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的制约,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语言、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审美观,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包装设计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必然会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征,并将这种文化观念和民族性格表现在包装设计的创造活动中。如德国人在包装中体现出的科学性、逻辑性、严谨而理性的风格;意大利的优雅和浪漫情调;日本人则体现出的灵巧、新颖和细腻的特点,这些都是民族特性和文化观念的直观表露。中国的包装设计则追求平稳、圆满、喜庆、完整,也是我国人民长期形成的民族心理特征的直观反映。

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处在与时代的发展对立统一中,同时也在自身的对立统一中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以固定不变的眼光看待民族文化必然会使对民族文化的表述陷于表面而失去生动性。一个民族在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时代特征。我们应该认清包装设计文化在民族性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之间的关系,应为包装设计文化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与民族文化的各个时代的发展是叠合的统一的发展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不断的积淀和发展的结果。

“21世纪将是一个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一种文化不会吃掉另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不会取代另一种生活方式,而是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形成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各种文化将在全球意识的关照下得到发展。不同文化传统将在确认自身文化内在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其他文化的养分,推动自身文化实现新的飞跃。”本世纪也将是包装设计更加发展的时代。包装设计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将完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到城市包装,小到一颗衣服纽扣的包装,都将始于设计。人们将主要生活在一个设计的环境中,包装设计文化成为现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必须。

【参考文献】

[1]王安霞著.《产品包装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篇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把握社区群众的思想观念,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城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和提高群众素质上,把最大限度满足社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城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立足点和落脚点。第一,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区先后共投入70个亿,大力改善社区环境,共新建、拓宽改造道路78条,出新小区共430多万平方米,整体亮化楼宇139幢,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创新社区服务机制,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开展包括社区助老储备制度等在内的30多项便民利民服务,初步构建起了现代化的社区服务体系。第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社区群众的学习力、创造力。以创建学习型城区(领导班子、机关、单位、社区、家庭)为契机,在全区建立起一个包括零岁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老年教育、妇女教育、流动人口教育培训等在内的全员、全程、全方位和立体式的教育体系。第三,营造良好的文明环境,提升社区群众的素质。通过社区议事园、“五进社区”、“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社区故事会”、社区“擂台赛”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坚持做到“纵”“横”兼顾。即在“纵向”上发挥好中央与基层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中央、省市的指示精神及时贯彻落实到社区基层的同时,又在“横向”上努力,为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和中心意识,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和实效性。做到了“三个结合”。

一是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税源经济相结合。

“税源经济是全区事业的生命线。”我们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使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于“第一要务”,积极营造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不断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年,我区区级财政收入达到10.48亿元,较强的经济实力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努力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对税源经济的强力支撑作用,通过培育和提高广大社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区加快发展,富民强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示范城区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确立了“精神文明建设也出生产力”的观念,在湖南路文明示范街的创建过程中,坚持“创建促文明,文明促繁荣,繁荣出效益”的理念,将一条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路创建成“在全国站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两个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湖南路街道*年财政收入达到3.6亿元,占区级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税源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良性互动。

二是精神文明建设与推进社区建设相结合。

“文明社区是社区建设的崇高目标”。目前,社区建设的侧重点已由原来的“为人的发展提供环境优美、生活优质、生态优良的文明生活环境”发展到“满足人自身的全面、持续发展”上来;由原来的“人对社区外在环境和物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发展到“实现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上来。为此,我们一是大力加强社区设施建设。着重把“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对人的自身发展的追求”作为深化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加强硬件建设。先后建成91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艺术中心、5000平方米的社区体育中心,并在每个街道建成1000~2000平方米、每个社区居委会建成100~2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文体活动中心。二是大力推进社区政治文明建设。努力开展依法治区工作,不断深化社区党建工作,大力实施社区、城管、环卫等体制创新工程;加强社区治安和社会稳定工作,*年,区政府投资500万元,公开招聘500多名下岗职工担任社区保安,既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就业,又维护了社区的稳定。三是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事业。我们努力打造“*文化”品牌,筹备成立“*区业余艺术学校”,并在各社区成立“雪绒花”少儿艺术团等百余支业余艺术团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展文化*风采,创小康示范城区”为主题,开展军营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进山西路广场的“欢乐广场周周演”活动,形成周末和节假日“白天看演出,晚上看电影”的景观。

三是精神文明建设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我们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上,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为他们排忧解难,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来解决思想问题,虚功实做,增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实效性。首先,开展“一条街”(湖南路放心购物街)、“一盏灯”(楼道亮化灯)、“一根线”(社区服务热线)、“一支队伍”(党、团志愿者队伍)等为民服务活动;在社区、邻里、家庭分别开展以“送新风”、“送友情”、“送温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其次,积极开展“一助一”扶贫帮困活动。全区291名处以上干部与特困群众进行“一助一”结对帮扶,在全区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线为主体、以失业人员再就业为重点,以医、住、学、讼为补充的帮扶格局,*年仅区财政用于帮困扶贫的资金就达到730多万元。

三、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思路

(一)创新思路,增强精神文明创建的生命力。

一是服务中心。在每年一度的全区工作务虚会上,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及时提出当年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2000年,我们提出了“负重攀登,敢为人先”的八字*精神;*年,提出了“构筑*文化体系,打造首善之区形象”的思路;*年,提出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首善’形象”的建议;*年,把“精心打造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

二是明确目标。紧紧围绕全区“税源经济是全区事业的生命线,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永恒主题”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文明社区是社区建设的崇高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富民强区永恒主题”的理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全新的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了较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三是沉到社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适时提出了“九个到社区”的思路。即组织机构拓展到社区、设施载体建立到社区、思想教育延伸到社区、理论研究扎根到社区、中心工作深入到社区、舆论氛围营造到社区、文明活动创建到社区、服务宗旨落实到社区、信息动态掌握到社区,增强了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的生命力。

(二)创新机制,增强精神文明创建的整合力。

一是完善领导和工作机制。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成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和社区建设发展委员会,成立了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协调委员会,以及文明社区创建联席会、社区工会、社区妇委会、社区团建联席会等一系列社区组织,还成立了“*社区党建研究中心”、“*城市社区研究中心”。健全了区、街道、社区及居民骨干的四个梯次的工作队伍,形成了条块结合、协调运行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网络。

二是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建立由社区各单位参加的区、街两级社区信息员工作网络,收集、分析社情民意,反馈社区群众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该网络被定为50个直报点之一。

三是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我们做到了上级部门、社区单位、居民群众考核与街道的自我考核相结合,把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目标的考核体系之中,奖惩兑现。*年起,在全区21个执法部门开展了优化投资软环境竞赛活动,第一名奖励一百万元,末位部门的主要领导实行诫免谈话。

(三)创新载体,增强精神文明创建的鲜活力。

一是建立社区议事会机制。我们在全区开展社区议事园活动,社区每个成员都可通过议事园这一渠道,随时向社委会乃至上级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百姓事百姓议,自己解决自己事。建立社区议事会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建设“四位一体”(居民代表委员会为决策机构,社委会为执行机构,党支部为保证监督机构,议事会为居民参与议事的反馈机构)的“*模式”。议事园活动开展以来,各社区共收到并妥善处理了居民意见、建议和反映问题1.8万多条。议事园成了沟通政府与群众的“连心园”、群众自我教育的“教育园”,促进了居民自治,推进了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二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我们把每年3月定为“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广泛开展《纲要》的宣传教育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公民道德观察员等“五员进社区”活动,利用社区资源,组织成立道德宣讲团。今年1月,我们分别与*大学、*师范大学合作,组织“博士生十六大宣讲团走进湖南路文明街”活动、“大学生十六大宣讲团走进社区”活动。今年3月,湖南路文明街成为*大学的教学实践基地,有6名南大博士生被聘为文明街的诚信教育研究员。

三是开展“社区故事会”、社区“擂台赛”活动。在各社区征集、宣讲新人新事新风尚,广泛宣传任劳任怨的社委会主任、热爱社区的好居民、关心支持社区建设的社区人和热爱第二故乡的外来务工人员。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弘扬正气,营造文明的社区氛围。积极开展创文明社区“擂台赛”活动,围绕创建的软硬件内容“打擂台”,全面展示文明社区创建的成果。*年,我们又把“擂台赛“内容拓展到社委会干部“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的“应知应会”上来,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篇4

1、开发大众精神文化的愉悦功能,增强引导作用

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逐步深化对于文化内涵和功能的认识,把文化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规划文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现代社会,大量的文化是作为“产品”生产出来的,可以说,没有文化市场,就没有大众文化。因此,在建设大众精神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市场和企业的积极性,承认并发挥他们在文化创造中的动力和创新作用,发挥大众精神文化生产的愉悦功能优势,引导文化生产的市场取向。建设先进文化的一个突破口,就是要努力将这种优势嫁接到公共形态的大众精神文化及其产品和服务上去。没有愉悦,大众精神文化没有吸引力,而没有吸引力的文化,是难以产生引导作用的。因此,如何将提升大众精神文化的价值层次和愉悦结合起来,形成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是大众精神文化建设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而和谐文化需要自身的和谐,教化功能和愉悦功能的和谐,是文化自身和谐的条件和表现。

2、建立先进的精神文化内核

营造和谐氛围精神文化内核是在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中升华、提炼、凝聚而成的精神文化,是一种时代精神。用先进的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精神素养,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振奋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让普能群众有能力也有机会享受文化产品和服务,门槛必须足够低,特别是事关群众基本文化权利,事关社会整体进小的那部分精神文化需求,必须纳入政府的公共职责范围内给予保障和落实。对于困难群体,不能简单地通过单纯的许诺来维持他们的信必和认同,也要从精神需求着手,借助文化活动,实质性地改善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因此,必须大力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降低文化消费门槛,鼓励各类人群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要重神为需求互补的不同社会群体构建互相促进的舞台,发挥社区、社团和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大众精神文化建设格局。

3、根据不同群众的自身特点,构建各具特色的文化

和谐社会是差异社会,从社会分化的现实出发,尊重不同收入、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教育程度人群的自身状况和需求,引导精神文化的不同需求。富裕阶层有能力支付市场价格,能享受到较高水准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神需求,文化消费方式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强。他们关注精神需求的增长,这包括内容的拓展和层次的提升,对此,主要应引导市场来满足。工薪阶层包括部分下岗失业人员,以传统精神文化需求为主,对于群众性文化活动热情很高,文化消费上对公共产品和复习包括社区设施的依赖性较强,因此,立足社区,自主参与是满足他们需求的主要途径。外地来沪人员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社会文化资源的享有率较低,不利于他们自身发展,也不利于市民整体素质的提升。维护困难群体的文化权利,努力使不同人群在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上,“各得其所”,既是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作。

篇5

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京津冀区域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协同构建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603120414);“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602120405);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京津冀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区域差异及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601122)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1日

京津冀区域人口老龄化压力和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物质需求和生活照料得到满足后,老年人更需要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老年人源于衰老和社会环境条件变化而产生的主观心态失衡以及为维持和恢复心态平衡而引发的一种渴求。本文重点探讨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现状,分析京津冀地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京津冀养老事业及文化服务业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及相关政策

联合国大会1991年通过的《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强调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利、保证老年人享用社会文化、教育、精神和文娱资源等基本原则,同时强调老年人应享有家庭和社区的照顾和保护。2002年,《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再次强调了要考虑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让老年人过上有尊严生活的权利。国外一些专家还采用引导性政策鼓励子女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赡养。如新加坡专门制定了《赡养父母法》,对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鼓励子女与父母合住,以便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赡养。韩国、日本等国也出台了相应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慰藉政策。在鼓励家庭成员提供精神文化赡养的基础上,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可以通过这一体系获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二、国内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及政策现状

国内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包括求知需求、教育需求、交往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老年人希望跟上社会日新月异变迁的步伐,据某网站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现在最关心的事包括自身健康、国家大事等。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应促其达到自我实现,使其与所处的时代相适应。老年人同样需要友情,交往一些志向道合的朋友交流所见所闻、所学所得。同时,老年人也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目前,京津冀三地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具体政策安排上,首先是由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需求条件;其次是养老服务业。京津冀三地中北京、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关注较好。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但具有承接京津地区的地缘优势和政策支持,因此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关注也在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资源的互补性为京津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京津冀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京津冀三地相关扶持政策未实现统一化。除了子女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关注外,从养老服务机构上可以看出,京津冀协同构建中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普遍较少。且京津冀三地养老扶持政策也不一致,以河北省为例,2012年河北省制定的《关于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奖补的意见(试行)》中规定:对连续运营1年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按实际入住河北籍老年人占用的床位数量,给予每月每张床位不低于50元标准的补贴,对于入住的京津地区的老年人的扶持政策则相对较弱。这种扶持政策的区别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三地养老服务业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协同发展。

(二)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协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而在老年人迁移流动中,必然涉及到养老、医疗等社会服务,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就突显出来。从河北省来看,关于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方面,主要是政府调控和支持。目前,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远不如京津地区,政府用于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设的财税补贴有限,养老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较差,同时,河北省少有机构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培训,导致具有专业知识的医疗、护理、服务人员匮乏,且现有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也普遍较低。而京津两地由于经济条件较好,这些问题相对较少。京津冀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最终阻碍了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的协同发展。

四、京津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协同发展对策

(一)统一京津冀三地老年精神文化服务标准。首先政府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保C京津冀地区的老年人在养老、医疗等方面政策的一致性,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养老市场准入和监管规则,制定统一的养老服务业运营管理标准;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增加养老服务的供给,增加老年人的养老的选择性。京津冀三地异地养老时,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现养老服务业的流动性,逐步缩小京津冀三地在社会保险费缴纳和社会保障待遇享受方面的差距,减少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的困难。可设立统一的机构对三地的养老服务业实行一致的管理和监督,为京津冀三地精神文化服务标准制定提供社会保障。京津冀地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协同发展中,应鼓励家庭成员中子女承担养老服务责任,构筑养老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的第一道防线。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京津冀地区也会通过一定的方式使老年人实现家庭养老服务的社会化,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应该首先出台一系列鼓励家庭成员赡养老年人的激励措施,在政策性制度方面鼓励年轻一代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慰藉。

(二)加强京津冀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水平。京津冀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设,除了家庭成员的参与照顾外,还应建设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承担起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管理职能。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负责管理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和精神文化需求信息;进行精神文化需求的调查,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基本的精神文化服务;建立起老年人和其他专业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当老年人提出某种精神文化服务时,便于联系专业服务机构;当老年人与服务供应商之间出现矛盾时进行协调;组织和协调志愿者在本社区的养老社会服务机构服务。每个社区开通老年人服务热线,方便老人通过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获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慰藉等养老服务。由于京津冀三地的经济水平相差较大,应充分考虑三地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财政支持和补贴。同时,应对现存的养老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促进京津冀三地的人才交流、经验共享,培养为老年人服务的养老人才,满足京津冀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篇6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91-04[作者简介]曹庆云(1981―),男,河北邢台人,本科,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平面艺术设计。

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艺术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发展起来,发展至今只有三十年左右的历史。但是就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加快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促使其不断完善。

设计最初源于人类原始的精神需求,设计史也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历史。设计艺术是一种语言,是以形象思维表达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的语言。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新一代的设计产生始终与新生的精神需求紧密相连。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繁荣发展既是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反映,也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结果。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正是围绕着中国人不断发展的精神需求而不断更新,同时这种更新又促使国人产生更多、更丰富的精神需求,指导着平面设计的演变。

一、文化精神

设计艺术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是人类社会集体无意识下共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的财富,它凝聚着一定时期的人类社会的文化与思想观念。从设计艺术的深层次来看,一件设计作品所显现的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结构与形式,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与理念。也就是说,所有的设计作品背后都会隐藏着一个为什么要“这样”的问题,这从一定的程度来说就是设计师本身的文化身份、思想修养和美学观念在设计作品中的体现。

因此,对于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而言,仅仅从外在的形式与功能层次进行探究是肤浅的,必须拓展其中所蕴含着的深刻的文化精神内涵。当然,任何设计都必须面向现在、指引将来,对人类的文化精神进行深刻、系统的汲取。尤其是作为中国的设计师,必须重视本土文化的继承与研究,这是“设计艺术中国化”的前提。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文明史的古老国家,是具有极其深厚的思想与文化传统的国家,集中表现为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儒、道、佛三教融合为一的中国哲学与美学思想。因此,中国的哲学思想与美学观念也必然影响和支配着中国设计艺术的理念与思想。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思想都受到儒、道、佛三家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强调对立统一,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阴阳交替,有无相生。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宇宙生命之奥妙全在于阴阳互动,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两种对立的方面或倾向,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阴和阳的相互转化、相互交融的结果。由于中国文化有着极深的历史积淀,要想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体现出中国文化精神,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引进“文化图形与符号”。这些图形与符号既是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文化象征的意义。比如八卦图等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图形符号。

人类历史文化体现的是人类物质与精神的诉求,以及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哲学与美学追求。中国现代设计必须确立“兼容并蓄”的核心设计理念,并将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体现全人类的文化精神需求和本土传统的文化精神上。由于这些基本的精神要求,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师必须广泛地从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文化中吸取营养,从对自然与人类文化的感悟中激发设计灵感,更重要的是必须体现中国的文化精神。在设计中表现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设计师可以根据需要把反映中国文化精神的民间剪纸作品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最典型的是直接运用各种剪纸图样,像代表美好的生活愿望的“龙凤呈祥”“福禄寿禧”等。这些吉祥主题的剪纸都源于中国人对生活的祈愿,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平面设计师的重任,要走一条中西结合的道路,这样才能发展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艺术。

二、独创精神

现代设计理念要求设计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独创性是一切艺术与设计的最根本要求。设计艺术中所要求的独创精神,指的是“前无古人”的思想独创模式,强调继承创新的独创思维,是一种高标准的设计艺术水准所寻求的目标。通常情况下,人们考虑问题时,都会无意识地、习惯性地运用以往形成的思维模式。在处理熟悉的问题时,这种思维模式最节省时间、最高效。但是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在时时需要创新的设计领域是大忌。作为现代设计师,应该勇于打破常规模式,在长期的文化与生活实践积累中探求和凝炼出独一无二的设计艺术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独创精神。目前,中国很多高校的设计艺术专业在常规教学中都设立了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课程,就是为大学生在将来设计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纵观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作品,我们会发现许多所谓的“创意”都来自模仿国外的平面设计作品,独创意识严重缺乏。有的人认为,独创仅仅是一个小问题,可以先模仿再创造。但是,对一名现代设计师来说,培养独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仅仅靠模仿就可以形成独特的思想、独有的设计。从某种角度来说,三流的创造都要胜于一流的模仿。因此,潜移默化地培养独创意识对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当然,没有广泛的继承与学习,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以及不断的实践积累,独创也无从谈起。一个看似简单、与众不同的设计构想,往往需要极为深厚的知识和能力贮备。马克思说:“人类自然发展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之后,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因此,人类的独创精神不仅体现了人类的精神与物质需求,而且还自然地去创造新的需求。在这里,设计满足精神与物质需求是前提,而新的需求则在以前的需求被满足的基础上自觉地产生出来,这也是人类社会能够与时俱进的原因。

三、时代精神

对于设计艺术来说,人既是设计的创造者,也是设计的受益者。假如无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和作用的话,现代设计就失去了它的根本。除了对人的重视外,还不能忽视人以外的事物。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界上,而是与周围的世界不断进行着互动。人类是社会构成的主要元素,其生存与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与自然界不断接触、交换和发生作用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往往表现在人类的各种设计作品之中。因此,设计是围绕着时代需求而与时俱进发展的,而时代需求则引导着人类设计的不断更新。

一般来说,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上的需求之后,才会有精神方面的要求,而任何的设计艺术或作品都是在人们的精神需求下产生的。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个设计师必定受到他所处时代的潮流或精神的影响。与此同时,他也可能引领这个时代的精神消费需求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这也可以概括为“时代要求”和“要求时代”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且,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引领时代潮流时,必然把握着这个时代的人们所追求的哲学与美学思想。通过能够体现着时代潮流的设计作品,设计师们影响和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引领着时尚的潮流,甚至引起思维观念的变革。比如,一个独创的具有时代先锋作用的平面设计作品,可能以各种新奇的、首创的材质与图案在服装或包装上使用,引领这个时代形成以此为代表的时尚趋势,甚或促成时代潮流的发展或转变。这时,这件设计作品就不仅仅是人们精神需求的反映,它还创造着人们的精神需求。它成为一种社会化的时代精神的体现,这种影响与突破的发展关系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在时代精神方面的要求是中国平面设计师能够跟上时代潮流与趋势,并引领消费人群进入一定的时代潮流。这一要求一方面成为特定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又不断激发人们对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的需求。比如反对暴力、反对战争等体现人类共同的时代要求的作品,可以不断激发人们内心对永久的和平的时代呼声,这样体现时代要求的世界性作品也是以反映时代精神为前提的。

四、民族精神

体现民族精神的关键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要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的文化与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要想在中国现代设计作品中体现出民族精神,一方面要强调“中国元素”在设计作品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要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中国精神”。

在设计作品中应用“中国元素”不仅是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必然需求。中国就有大量的有关设计方面的实物遗存,如旧石器时代的石斧,商周做工繁复的青铜器,秦汉时期的漆器、画像石、画像砖,唐、宋、元、明时期的瓷器,等等。这些实物在造型样式、图案色彩等方面都带有标志性的中国元素,对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所谓“中国元素”可以阐释为象征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吉祥物、图案、图形、文字等。比如,青铜器上的纹饰、历代的书法碑文、文人绘制的山水画等,都呈现出一种“道法自然”和“中和之美”。这些作品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又有中国人文精神的汇聚,非常值得借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标志设计就充分利用了“中国元素”。以篆体“京”字为造型的会徽名“中国印”,以中国传统艺术的符号――印章作为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极具特色。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独特的民族精神,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表明,在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中,恰当地运用“中国元素”对促进设计艺术的发展,对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在设计作品中融入“中国元素”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理念的过程,怎样在这个过程中既把握民族精神,又学习与借鉴西方设计的技巧与理念,是“兼容并蓄”精神的直接体现,也是中西融合的重要话题。但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在发展之初及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能走出崇洋的弱势心理。甚至有人强调做平面设计一定要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以避开本土的“中国元素”的影响。他们坚持西方的平面设计艺术从理念到内容再到技法上都比中国优秀,从而否定中国的设计,乃至包含中国文化要素的设计。这部分人忽略了西方的设计作品也渗透着西方国家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完全地照抄西方是不可能体现中国民族文化的,完全抛开中国民族文化的设计作品是没有长远的生命力的。在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师,必须强调中国人的“设计思维与理念中的中国特色”,即中国精神。这是西方设计师永远都不可能拥有的,也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体现民族精神的内在的深层次的要求。这种要求强调在美学与精神层面上体现中国民族精神,强调以中国精神指引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方向。当然,这种精神的实现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深层次的借鉴才可能达到这一境界。日本的设计大师把从西方社会学来的现代设计观念与日本的民族艺术融合起来,作品中既体现突出的民族文化特点,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美感,将现代意境和民族传统融为一体,在日本设计界引领一场对民族传统再创造的潮流。因此,在现代设计理念中强调中国精神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作为存在于中国传统与现代艺术的中国设计艺术的一部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必然是民族精神自然而然的反映,必然是符合中国人的精神需要的前提下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

五、结语

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虽然还很年轻,发展道路还很长远,但是有着文化与民族传统的深厚积淀的基础,这使之成为世界设计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预示着某种品质,或静穆博大的内美,或高逸清玄的简淡。广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中国平面设计艺术是“设计中国化”的必然途径。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既不能固守传统,又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既要继承中西传统,又要强调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在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中,要善于学会“拿来主义”,拓展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创造新的反映时代精神、具有独创价值的“中国形式”。作为一名现代平面设计师,要在不断从西方“拿来”以及不断挖掘本民族文化与艺术传统的基础上,运用当前不断精进的设计理念,将传统的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融入到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创造出既有文化精神、独创精神,又具有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现代平面设计作品。

总之,设计作为具有文化性、独创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的人类活动,必须以人的精神与物质需求为中心。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作为中国商品经济的产物,不仅要强调鲜明的文化与时代特征,而且还必须强调独创与中国精神,这些也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得以健康发展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篇7

一、高校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

高校博物馆是我国文博事业的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人才培养、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活动的重要平台。据统计,我国高校中1997年建有博物馆57座,2003年发展到100多座,现在已经有200多座。当前,公众对史政、文博知识的需求不断高涨,这种精神文化需求是物质满足进而追求精神满足的必然产物。

它作为非营利性的、公益性公共产品,是历史文化知识,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播场所。高校博物馆收藏的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保存的是文化之根,弘扬的是文化之魂,它对于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公众对高校博物馆的精神文化需求分析

1.新时期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特点。高校博物馆除了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科普教育,更重要的是更大范围地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其藏品专业性特点决定了它需要具有一定知识层次、文化素质的公众来了解它,进而使它的社会服务功能得以发挥。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因人而异,因人的教育程度、文化修养、知识结构、人生经历、艺术趣味、年龄、职业、个性、偏好等之不同而大相径庭。社会公众对精神文化需求通过一定的形式来体现,比如参加文娱活动、看书等等。其中外出旅游,已成为新时期公众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2.高校博物馆特殊性需要较高文化素质的公众。高校博物馆大体上可分为人文科学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和综合博物馆三大类型。人文科学类博物馆以历史考古、民族民俗和文化艺术博物馆占主导。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主要包括地质、生物、医药、交通、纺织等类别。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医药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所占比例最大。综合博物馆,将不同学科、专业的小型博物馆组合在一起而建立。

高校博物馆以学科、专业建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层次根本无法了解。藏品多以学校的主干学科或重点教学方向为主导,大多来源于科研标本、科研成品和成果,或者来源于国内外同行专家、兄弟院校的馈赠,所以展出内容的起点高,专业性极强。这种藏品较专业性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博物馆的参观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并具有对展品的极大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熏陶。

三、发挥高校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

1.推进政府对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引导。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政府对公众的引导可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政府引导可通过举办大型高校博物馆展览会、文博知识普及、文艺演出等活动,引导公众关心、关注高校博物馆,进而引起公众兴趣,达到文化熏染的目的;二是政府通过把高校博物馆与文化古迹、自然景观旅游点结合起来,制订特色旅游路线,扩大高校博物馆的服务面;三是通过政府网站来进行必要的高校文物知识宣传,作专题片介绍高校博物馆,让公众足不出户了解高校博物馆,满足文化需求的兴趣。

2.政府将高校博物馆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管理和机制,努力实现公共文化设施效益最大化。

高校博物馆虽然地处高校,但它独具特色的馆藏是政府其他公共服务无法替代的,它是对公众进行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窗口,它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要的有益补充,将其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助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完善化、国家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公众精神文化满足的丰富性。同时政府要健全公共文化资金投入机制,给高校博物馆一定的资金投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原则,整合资金资源,增强公共文化建设资金保障能力,以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分享高校文化盛宴。

3.政府应以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高校博物馆。

新时期,公众渴望自然、积极亲近大自然,青睐在大自然中放松心情,这已成为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趋势。高校博物馆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就必须借助政府的规划,将公众喜爱自然的需求心理与高校博物馆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进行服务创新。

政府要做好对高校博物馆服务创新的主导。一是组织有关博物馆方面的专家、高校博物馆方面的学者,研究、探讨、规划设计与自然景观结合的可行性方案;二是对已经建立的高校博物馆增添自然景观内容,借助现代化的科技创意,将静态的藏品变成与自然融合的模式;对拟建的高校博物馆,将其建设在自然景观之中,借此来吸引更多的公众,以满足公众对历史文化知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孟娟.浅论当代雕塑的特征——城市化、生态化、公众化[J].魅力中国,2010(1).

[2]朱玉杰等.新时期我国高校博物馆教育的功能及其发挥[J].教育探索,2011(8).

[3]陈楠楠.试论我国高校博物馆的特点与作用[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8(2).

[4]舒开.浅论高校博物馆的特殊作用[J].文教资料,2009(15).

[5]杨秋.博物馆展示功能解读[J].科技创新导刊,2011(12).

[6]龚良.扩展视野 坚持博物馆的社会功能[J].东南文化,2011(2).

篇8

中图分类号:C91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2―0036―08

江苏省现有残疾人479万,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状况堪忧。残疾人的命运关系着江苏省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及其亲属的幸福。残疾人身体、生理状况无法达到健全人的水平,但在精神层面与健全人是平等的,健康坚强的精神为残疾人奠定坚实的生命支撑。关注残疾人精神需求,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提升残疾人生活水平、生存质量、整体素质和幸福指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应有之义。

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出现一些新趋向。主要表现为:一是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由以往单一的娱乐休闲内容,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化内容,不光有娱乐休闲、文体健身,还有相关教育、学习培训和咨询援助等;二是由旁观型向参与型转变。也就是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以往的感受阶段逐步进入认知阶段和体验阶段,他们不再满足于旁观者的角色,而是主动靠近,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三是由休闲型向思想型转变。可以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一点点在残疾人群体中成长起来。他们在传统“休闲型”的需求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文化型”、“思想型”需求,其欣赏和参与文化的水平在逐步提高和优化,思想文化“含金量”亟待增加。本文拟用社会心理学定量研究方法对江苏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状况进行一次有代表性的抽样调查,寻找江苏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并对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对策研究。

本研究的调查样本来自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江苏样本,采用分层、等距、概率比例、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全省13个省辖市,覆盖7400万人口的范围内,抽出31个县(市、区),128个乡、镇(街道),248个调查小区为调查区域。调查总户数为33764户,其中有残疾人的调查户为6029户。调查总人数为106065人,其中残疾人为679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4%。此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涉及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肢体残疾、多重残疾等七类。调查样本构成及各类残疾人样本构成见表1和表2。

调查项目包括各类残疾人的数量、结构、地区分布、致残原因、生活状况以及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情况。涉及到残疾人生存现状和精神文化需求的调查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状况、教育状况、就业状况、社会文化生活等。

一、残疾人生存状况的量化分析

1 残疾人日常生活状况

身体移动状况:肢体残疾人困难最大。身体移动状况主要视残疾类别和残疾等级的不同而不同。七类残疾中,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言语残疾其身体移动功能没有受损,不存在这方面的障碍;而肢体、智力、精神和多重残疾人不同程度地在身体移动方面存在障碍,18岁以上受调查的这四类残疾人中,身体移动无障碍的占42.31%,轻度障碍的占27.07%,中度以上障碍的占30.63%。其中肢体残疾、多重残疾人身体移动功能受限人数较多,中度以上身体移动障碍的分别占44.04%、30.17%(参见图1)。

生活活动状况:多重、精神、智力残疾人困难最大。半数以上(56.63%)残疾人在生活活动方面存在中度以上的障碍。其中,精神、智力、多重残疾人存在困难的比例更大,分别占到82.89%、70.80%、74.53%。听力和言语残疾人这方面受限比例较小(参见图2)。

生活自理状况:多数基本能自理,多重残疾人困难最大。半数以上(54.56%)残疾人生活能自理,轻度障碍占25.78%,中度以上自理障碍的只占19.66%。其中,多重残疾人困难较大,中度以上障碍占38.77%,其次是肢体、精神和智力残疾,分别占28.26%、25.91%和23.00%(参见图3)。

2 残疾人社会生活状况

与人相处状况:近半数存在障碍,精神、智力、多重残疾者障碍比例最大。调查统计除视力和肢体残疾外五类残疾人与人相处的状况,无障碍的仅占21.79%,轻度障碍占31.65%,而中度以上障碍的比例达到46.56%(参见图4)。交叉分析发现,智力和精神残疾与人相处中度以上障碍比例最高,分别为68.73%和70.49%,其次是多重残疾,中度以上障碍占58.10%。

理解与交流状况:半数残疾人存在障碍,智力残疾者障碍比例最大。

上述五类残疾人中,在理解与交流方面无障碍的占16.29%,轻度障碍占34.01%,而中度以上障碍的比例达到49.67%(参见图5)。智力残疾人普遍存在理解与交流障碍,精神和多重残疾人理解与交流方面的障碍也较为严重,言语和听力残疾人在沟通和交流上的困难较少。

社会参与状况:半数残疾人存在障碍,精神残疾人比例最大。残疾人社会参与状况与上述两方面相似,所有受调查的18岁以上残疾人中,无障碍的仅占12.41%,轻度障碍占37.22%,而中度以上障碍的比例占50.38%(参见图6)。对残疾类别交叉分析发现,仍然是精神、智力、多重残疾人存在较大障碍,尤以精神残疾者为甚。

3 残疾人受教育状况

与社会人群相比,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除了小学文化程度的残疾人与社会人群比例相当外,残疾人不识字的人数比例近乎社会人群的3倍,而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残疾人比例均不及社会人群相应比例的1/3(参见图7)。

残疾人15岁以上文盲占调查人口的53.2%,城市残疾人群体中文盲占35.98%,农村残疾人群体中,文盲占59.27%。与调查总人口相比,残疾人文盲率高出近2倍,而城市残疾人文盲率高出近3倍(参见图8)。

6―14岁127名残疾受调查者中,在校生97名,占76.38%。残疾程度越高,入学率越低。七类残疾类别中,听力、视力、言语、精神残疾入学率达100%,肢体、智力、多重残疾入学率分别为82.35%、77.78%、64.29%,这三类残疾人在身体移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欠缺可能是造成他们入学困难的主要原因。

4 残疾人就业状况

调查显示,18岁至55岁残疾人在业率为52.8%,其中男性在业率为57.7%,女性为47.2%,而社会人群平均就业率为86.5%,比残疾人高出33.7个百分点。城市残疾人在业率为42.4%,其中男性在业率为48.5%,女性为

34.9%;农村残疾人在业率为56%,其中男性在业率为60.6%,女性为50.9%。农村残疾人在业率高于城市残疾人。

从各类残疾人就业情况看,不同类别残疾人就业率不同。听力、言语残疾人就业率较高,分别达到82.35%、68.75%,精神、智力、多重残疾人就业率偏低,分别为45.4%、46.18%、36.39%,这三类残疾人的劳动能力制约了他们参与就业的程度。

不在业的残疾人中,丧失劳动能力的最多,占47.59%,其次是料理家务,占28.61%,离退休在家的占18.53%,这三项占所有不在业残疾人的94.73%。城市不在业残疾人离退休人员最多,占49.59%,丧失劳动能力的占25.52%;农村不在业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者最多,57.20%(参见图9)。

不在业残疾人主要生活来源是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占69.1%,靠离退体金占18.3%,靠领取基本生活费占11.4%,靠财产性收入占0.3%,其他收入占0.6%。绝大部分残疾人家庭生活来源不稳定。

5 残疾人生活水平

总体来看,残疾人收入水平低于社会人群。调查人群中,2005年户人均收入为6042元,有残疾人的户人均收入为4446元,残疾人收入比社会平均收入低26.4个百分点。

从收入层次上分析,残疾人家庭年人均收入在0―3000元之间的占48.7%,特别是收入在0―683元之间的赤贫家庭,残疾人家庭的比例是社会人群比例的2倍;残疾人家庭年人均收入在3001―6000元之间的占29.2%,在6000元以上的占22.1%,人数比例呈明显递减趋势;社会人群在相应收入层级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1.5%、31.3%、37.1%,人数比例随收入层级的增长稳中有升。

二、残疾人生存状态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精神生活的负面影响

1 残疾人的生活和活动能力缺失。虽然通过医疗康复等手段以及残疾人自身的学习和适应,大部分残疾人在生活自理方面能够勉强应付,但不可逆转的残疾现实带来的诸多不便使其生活和活动空间受到较大的限制,进而影响其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残疾人整体收入水平偏低,相当数量的残疾人处于低保边缘状态,生活困难。

2 残疾人交往和沟通能力缺失。残疾的现实除了给残疾人的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缺失,还给他们带来感知、体验外部世界以及与外部世界交流互动的缺失。残疾人社会生活障碍多多,与社会的沟通交流不足,造成残疾人生活触角一缩再缩,自我封闭,难以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离开社会交往平台和社会评价系统,残疾人自身行为的社会意义得不到充分体现,社会价值难以实现。

3 残疾人智力和学习条件缺失。肢体残疾人走动不便,听障、视障、语障残疾人交流困难,智障和精神残疾人接受能力低下,多重残疾人困难更多。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残疾人能够接受较为系统的连续性的义务教育,而半数以上残疾人直至成年仍目不识丁。整体文化程度偏低使得这一群体无法掌握相应的劳动和工作技能,也无法享受人类文化的精神产品。

4 残疾人劳动和生产能力缺失。残疾人就业率低,而且在业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残疾人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从物质层面上影响其生活水平,从精神层面则造成残疾人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心理疏离。

三、残疾人精神生活需求指向分析

1 身体康复与生活安全需求

生活安全需求是残疾人最为普遍的精神需求,也是最突出的需求。残疾人最直接的障碍来自生理或心理的残疾,他们希望借助于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和技术尽可能地减轻残疾程度,达到最大程度的康复水平。接受医疗和康复训练,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残疾人收入普遍较低,所以他们希望得到经济上的救助与帮扶的需求同样迫切。调查发现,残疾人生活安全方面主要需求按所选人次的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医疗救助与服务(59.61%)、贫困救助与扶持(58.35%)、辅助器具(40.59%)、康复训练(19.57%)。而现实生活中他们接受的相应服务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参见图

经济援助方面,贫困残疾人救助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城市和农村残疾人接受救助与扶持比例较低,分别为29.1%和21.2%,而总需求量达到279.8万人。

残疾人生活安全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异。具体表现在,农村残疾人首要需求是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服务,人数达233.7万人,占农村总需求的30.2%,而城市残疾人首要需求是康复服务(包括辅助器具和康复训练与服务),人数达81万人,占城市总需求的31.9%。重度残疾人是生活服务需求的主体。

生活安全需要在人的心理需求层次上属于生存需要,即因匮乏而引起的缺失性需要。生存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第一位的需要”、“首先应该满足的需要”,生存需要得以满足是个体得以存在的首要前提。残疾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生存挑战,在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未能得到保障和满足的情况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成为奢谈。残疾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2 人际沟通与文化生活需求

与人相处、理解与交流、参与社会生活是建立在爱与归属的心理需要基础上,个体获得自尊和他尊的成长性需求。对于残疾人来说,人际沟通需求是维护残疾人身心健康、有待培育和进一步满足的需求。

残疾人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困难较多,相对于肢体器官残疾而言,智力、精神残疾人际沟通障碍更为严重,重度残疾和多重残疾人尤其困难。反映在其社会文化生活方面,便是内心需求和参与行为的低端化。调查发现,对“文化服务”有需求的只占残疾人总数的2.08%,城市中有文化生活需求的残疾人占1.48%,农村相应人数比例为1.69%,而接受文化服务的残疾人仅占残疾人总数的1.63%。在有需求的残疾人中,农村残疾人已接受相关服务的占96.6%,而城市则只有49.1%的人得到满足。

由于身体缺陷的存在以及康复困难的事实,使得残疾人在自我概念以及情绪、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程度的偏差,容易把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苦恼都归结于残疾,对已产生自卑、无助情绪,渐渐失却与对他人交流的兴趣和参与社会的热情,进而产生与外界社会环境的疏离,由不信任到猜疑,由猜疑到敌意。所以,敌对、偏执、强迫体现在残疾人群体,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征候群。由于身体或心智的残疾,残疾人不仅有更多的躯体痛苦,更有因为对躯体痛苦过度归因而造成的心理障碍。这种普遍存在的“躯体化”心理症状会加重残疾人无力改善自身的“习得性无助”。因此,残疾人需要打破自我封闭格局,走出自闭自卑的怪圈,克服对外界和他人的防御和排斥心理,通过不同程度地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

社会生活能力,培养树立更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

3 身份认同与社会公平需求

社会公平的前提是社会尊重,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理应享有和健康人同等的社会资源,并在教育、就业、权益保护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体现。但调查发现,在残疾人的需求体系中,“社会公平”被搁置于相当次要的地位,“内需”严重不足。

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是提升个体综合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前提条件。残疾人日常生活的困难和拮据的经济条件使得他们无暇、无力学习知识技能、接受教育。尽管社会提供了贫困家庭教育费用补助减免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但残疾人对此似乎反应平淡,在求知与学技方面显得动力不足。调查显示,残疾人有教育费用减免和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的均低于2%,而接受着两方面服务的还不到1%(参见图11)。

残疾人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从主观需求上看,残疾人对此显示出几分消极与无奈。有就业安置与扶持需求的残疾人仅占总残疾人数的7.46%。从绝对人数上看,据江苏省残联的统计,城市有就业安置或扶持需求残疾人约8.3万人,农村约有27.5万人。城市和农村安置扶持率分别为39.8%和19%。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安置扶持率都偏低。

残疾人法律维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对法律维权需求量较少,仅占残疾人总数的2.06%,其中城市残疾人有需求的占2.68%,农村占1.85%。农村残疾人法律援助与服务工作尚未全面展开,89.2%农村有法律援助需求的残疾人未得到相应的服务。城市残疾人得到法律援助与服务的也不足一半。

体现社会公平、对残疾人人本关怀的一项特殊服务是“无障碍”,包括“无障碍设施”和“信息无障碍”,作为针对残障人士的特殊公共设施与服务,它们在实现残疾人和健康人在社会生活公共领域的平等地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调查显示,无障碍设施建设尚未普及,有“无障碍设施”需求的残疾人仅占残疾人总数的2.68%,有“信息无障碍”需求的残疾人仅占0.65%。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和服务总体利用率低于1%,据江苏省残联的统计,在有“无障碍”需求的残疾人中,城市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满足率为26.2%,信息无障碍的满足率略高,达到57.90%;农村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满足率为16.4%,信息无障碍满足率仅为12%。有限的特殊资源远未发挥其应有作用。

正如残疾与健全之间存在质的分野,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残疾人和健全人也分处优劣鲜明的两个阶层,就残疾人的主观体验而言,他们似乎也认同于这样一种边缘性的社会身份定位,当由于种种障碍无法满足需求的状况每每发生时,他们渐渐对这样的不满足习以为常并“视同寻常”,进而弱化需求以求得平衡,“无欲则无求”。

4 残疾人生存性需要与发展性需要存在巨大反差

作为对残疾人上述三个方面需求指向及其特征的补证,我们将残疾人在调查问卷涉及的12个服务项目上的需求状况进行横向的比较对照(参见图12)不难发现,残疾人的主要需求集中在医疗康复(图中第1、2、3项)和贫困救助方面(图中第7项),贫困救助的需求率最高,达58.35%;其次是生活服务和就业安置(图中第6、11项),而残疾人对文化、教育、社会沟通(图中第4、5、8、9、10、12项)等方面的需求微乎其微。交叉分析显示,各残疾等级的残疾人在上述12项服务的需求比例基本相当。这进一步说明,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残障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少,残疾人康复水平得到提升,而在参与社会生活、激发并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方面,需要引起残疾人自身和社会的共同关注,残疾人“精神扶助”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基本结论: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仍然十分匮乏

从以上调查结果与定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残疾人群体精神需求的基本状态,而且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这就是:残疾人实际上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身体残障减少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劳动就业方面处于竞争劣势,收入普遍偏低;因残致贫比例较高,江苏省贫困人口中近一半左右是残疾人及其家属。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推进,思想文化建设存在一定程度弱化的迹象,残疾人逐渐被边缘化而成为文化福利极度缺失的弱势群体,主要表现在知讯渠道少、业余文化活动贫乏以及精神生活单调。一方面,残疾人渴盼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却缺乏自我行动的能力去改变现状。这不仅阻碍了残疾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协调推进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江苏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江苏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尽管目前残疾人整体文化素质仍然偏低,但由于文化水平、理想信念较以往有所提升,思想意识也更加开放,因而注重物质需求的同时,越发重视精神追求。他们渴望走出“文化沙漠”,同样需要享受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来丰富头脑,愉悦身心。不少受访的农村残疾人表示,希望村里增加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以便闲暇时间有去处,又可以多学点东西。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与否关系到整个人群的幸福安康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控制、减少了残障发生,提升了康复水平,而对于残疾人“精神扶助”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五、服务于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改善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路径探索

1 逐步提高残疾人群体的经济收入,使之在衣食无忧的同时,拥有可用于精神消费的经济空间。比较宽裕的经济收入是残疾人群体满足精神需求支出的前提。在已经迈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养老保险的内容构成除基本生活保障外,还应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精神需要,将买书订报等精神消费纳入计算公式。在这方面,我们要以残疾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急残疾人所急,想残疾人所想,要站在残疾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通过适当增加城乡残疾人群体的经济收入,使残疾人群体有能力更多地接触到优秀的精神产品,跟上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前进步伐。为此,党和政府应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统筹规划,切实增加投入,通过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确保扶持市县残联等社会团体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夯实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为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好地实现和维护残疾人的基本文化权益。

2 在坚持“刚性维权”的前提下,加强残疾人“柔性维权”的工作力度。刚性:法律法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的落实和完善,解决残疾人基本生存和生活问题,柔性:“精神文化权益保障”,关注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人文关怀,文化、情感、学习、发展等。应针对残疾人群体的兴趣爱好,多举办残疾人愿意参与的文体活动,大力发展对残

疾人群体具有吸引力的休闲文化。所谓休闲文化,指将休闲与文化接轨,即文化休闲化,休闲文化化。换句话说,就是让残疾人在没有压力的自在宽松的情境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学习时间,根据自己的住处选择学习地点,根据自己的残疾身体和能力状况选择学习进度和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完全握有学习的自,学习的主动权。与此同时,应当广泛开展“向残疾人送文化行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各级残联要在残疾人相对集中、人数较多的社区、企业、农村,建立残疾人文化活动室和图书角,广泛开展送教下企业、送电影下农村、送图书、送文艺节目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3 根据江苏省情,重新审视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残疾人工作定位,根据不同地区的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类型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措施。

苏北地区(徐淮盐连宿)――基于尊重残疾人内在需要基础上制定政策、分配资源、提供服务等,这一地区要以扶贫为主,搞好救济救灾、优抚安置。调查结果表明,相对于城市而言,残疾人特别是苏北农村残疾人文化建设较为滞后,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未能发挥应有的文化服务功能,对此,要以政府为主导,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元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构建覆盖全社会、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实践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重要举措。

苏中地区(通扬泰)――苏中经济较之苏北发达,残疾人工作在上述基础上,继续兴办和完善多种形式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应当开展群众性互助储金活动,组织残疾人在实践中增进自身的文化福利。可以结合残疾人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让残疾人在参与中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用灵活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形式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生活,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此外,要通过市场运作,多方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投入,为残疾人拥有“富足而高尚”的精神生活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苏南地区(苏锡常宁镇)――苏南发达地区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应积极推进社区建设,不断满足残疾人社会交往中的精神满足、生活消费中的精神文化追求,把人文关怀直接送到每一个残疾人家庭。要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尤其是要克服过度保护和与外界的疏离),既考虑融人性,又考虑特殊性,使残疾人乐于融入主流社会,追求高尚的生活品位和情趣,能和健全人同步享受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不断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4 制定《精神卫生法》,加强对残疾人的法律维权。在残疾人保障法出台之后,国家行政机关就有责任按照残疾人保障法的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法规、规章或其他规范文件,以使该法确立的原则,能够通过一定的程序、政策和制度,兑现为残疾人可以切实享有的精神文化利益。时至今日,全世界已有130多个国家相继制定了《精神卫生法》,早在1985年,卫生部就曾指定四川省卫生厅牵头、湖南省卫生厅协同起草《精神卫生法》(草案),草拟了不下20稿,但至今仍未出台。应当按照保障基本生活和满足特殊需要相结合、共享社会发展文明成果的原则,尽快制定《精神卫生法》,它是构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高度文明的标志。

5 发挥社区、社团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功能,加强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维护残疾人的精神文化权益必须从培训抓起,要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在培训工作中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抓好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培训,使残疾人熟悉法律法规,提高残疾人运用法律的意识;二是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三是加强应知应会知识培训,提高残疾人的素质,使他们能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篇9

大学是青年学生三观建设和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的认知和思想形成有着显著影响。宿舍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尤为明显。大学生的人格形成和素养提升,都离不开宿舍文化的建设和熏陶,因为宿舍文化是一种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客观存在,不论是否有意识地去构建,它都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1]。本文立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探讨大学生不同需求层次下的宿舍各层级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旨在按照“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这一重要指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宿舍是学生管理中最小的单元,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要环境。调查表明,近六成的大学生业余时间都“宅”在宿舍。宿舍文化是一种特定的场所文化,是高校学生在宿舍内以价值观为核心,是基于这一价值体系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氛围,是长期形成的有特色的宿舍规章、宿舍精神、文化活动与文化环境的总和[2]。它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行为习惯管理及人格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设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优越的精神土壤,在心理健康方面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在行为管理教育中助力于优良学风的建设,在人格塑造上有利于三观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也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二、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升,高校宿舍建设越来越舒适化、人性化,管理与服务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教育服务,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复合型人才,就需要立足于大学生的需求视角,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目前宿舍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的不足,在需求层次理论视阈下可以归纳为大学生生理需求上的物质文化建设不够齐备,安全、社交需求上的行为文化建设不够规范,尊重需求上的制度文化建设不够完善,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上的精神文化建设不够多元。许多高校存在“三重三轻”现象[3],即重宿舍数量,轻宿舍配套设施;重管理人员职数,轻人员素质建设;重宿舍外形建设,轻内部环境优化。(一)高校宿舍物资文化不够齐备在如今的网络信息时代,9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需求更多。宿舍文化所承担的需求超出了日常学习、生活中所涉及的一切物质对象,除了包括宿舍内部设施,也应该包括设立在宿舍生活区的活动室、自习室、文化休闲室等基础性设施等,物质文化的硬件设施建设不仅能够为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基本的保证,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就是隐形文化教育的职能。目前,对于许多高校来讲,学生自主意识增强,宿舍物质文化建设与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相对滞后,网络设施、资讯建设不足,许多高校还存在着住宿比较拥挤、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的现象。(二)高校宿舍行为文化不够规范对于大学生的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宿舍行为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加强。宿舍行为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是大学生在宿舍学习、交往、网络互动、集体活动等具体行为中所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表现为宿舍成员之间在各种制度规范下,相互适应、相互模仿所形成的比较统一的行为方式[4]。目前大多高校在宿舍行为文化建设上建树不多,主要倾向于硬性管理,缺乏必要的引导教育,安全隐患较多,推销、网贷现象严重。评先树优的典型模范作用彰显不得力,引领带动驱动不足,造成行为文化教育缺失较重,行为自觉不足,正确价值观念缺乏。大多学生不能达到“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要求,特别是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独立性强,但“兼容性”差,资源共享度低,导致宿舍安全需求感差,社交需求满意度不高,价值观趋同较难,容易造成非良性的宿舍行为文化。(三)高校宿舍制度文化不够完善为进一步满足学生尊重的需求,在宿舍行为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制定条例和规范,用刚性的制度来保障学生行为的高度自觉,这就是宿舍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保障的制度文化给人们的行为提供了若干行为模式,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在行为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宿舍这一建设主体,制定相关的宿舍作息、宿舍卫生检查制度、优良学风宿舍评比制度、宿舍文明公约、宿舍电脑管理制度等规范性的制度文件,建章立制,以此来约束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实现制度文化刚性教育与行为文化的软性约束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宿舍小生态的和谐,在宿舍中形成人人遵守制度、成员相互体谅的良好局面,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宿舍氛围,也为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了制度方面的保障。(四)高校宿舍精神文化不够多元作为宿舍文化建设的精髓和核心,精神文化是宿舍文化内在的和最本质的东西,对宿舍成员的作用和影响也最为深远。宿舍精神文化建设本质上影响着每一位宿舍成员道德观、理想观和生活观的形成,它是宿舍成员在相互接触与磨合过程中形成的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根植于自身思想建设中指导学生的行为,倡导积极健康的宿舍精神文化,补精神之钙,抵制灰色潜流[6],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目前高校宿舍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建设活动单一,只停留在宿舍文化建设的表面,“以查促管”现象严重,忽略了宿舍成员的主体性,学生参与度比较低,不能够满足学生的“自我进步”的需求。

三、基于大学生需求的宿舍文化建设新途径

当前高校对于宿舍文化建设的教育意义认识还有待提高,宿舍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只是停留在满足学生住宿的需求层次上,认为宿舍只是学生生活起居的环境而忽视了其文化育人功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科研建设上去。在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适度改善已有的基础设施,满足学生的生理、安全、交往等低层次的需求,同时注重宿舍文化建设的其他维度,满足学生尊重、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当前的90后大学生不仅对生活条件要求相对较高,对于宿舍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一)发挥设施的隐形教育功能当前高校宿舍物资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作为宿舍管理部门,重管理,轻服务,人性化设计和服务职能弱化。宿管应当从学生学习生活的需求来做文章,为他们营造方便、快捷的校园生活环境,对于陈旧设施,要及时加强配套服务,体现人性化的管理服务理念,让设施说话,发挥宿舍隐形教育的职能。让宿舍无处不体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大学生从中自我教育,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7]。90后大学生是需求更多的一代,是网络一族,应该给他们提供更便捷的网络资讯和技术服务,更好地提升宿舍的物资文化条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宿舍的基础安全设施建设,对于学生提出的合理需求应该及时解决或重点关切,为打造学习型、研究型宿舍提供物资保障。(二)榜样力量引领宿舍行为文化建设宿管人员应充分动员学生参与,树立“磐石宿舍”、优良学风宿舍、流动红旗宿舍的旗帜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大学生建设宿舍行为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尊重学生主体权利、个性、隐私和尊严,加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8],激发大学生的原创精神,努力承担并打造属于自己宿舍的文化与风格,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践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管理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宽容、理解和认同的人生价值观;党团组织及先进典型承担模范角色,引领大学生打造团结、奋进和朴实的生活态度,这也是《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精神要求。助人自助,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三)建章立制促进制度文化建设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行为的规范,秩序的保障。大学生宿舍制度文化是体现人本精神的重要方式,是衡量学校宿舍管理水平的标尺,是服务学生、维护学生权益,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体现。一是体现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制度科学化就要广泛地调研、座谈,充分论证,反复实践,既考虑制度制定的广度,又要考虑制度制定的深度,重要的是制定制度的效度。宿舍管理制度的制定要考虑方方面面,尽量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二是体现制度建设的人性化,更多地立足于教育学生的角度上,突出发挥制度的震慑作用,少用制度的惩戒作用,在教育管理范围内多给学生尝试的机会。三是实现制度建设的动态化,制度要与时俱进,考虑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体制机制,逐渐修正与完善,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四是突出制度建设的联动化,健全宿舍管理制度联动机制,将家庭纳入宿舍管理队伍中来,学校在公寓设立家长体验间,形成学工部门一条线、宿管部门一条线、家庭组织一条线、学生组织一条线的四线联动机制,构建学生宿舍制度文化建设齐抓共管新格局。(四)精神文化建设是根本需求宿舍精神文化“主要指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受到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宿舍成员所认同的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观念、学识智能、道德水准、人际关系等”[9]。宿舍精神文化是宿舍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具有引领作用,加强宿舍精神文化建设就应该利用好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知识创新的前沿阵地的作用,开发与利用地域文化、大学精神,进一步丰富宿舍精神文化的内容。例如山东某大学把爱国爱校、质朴厚德、求真创新、实干奋进的农大精神赋予到宿舍精神文化中,把泰山石敢当文化融入到宿舍文化中去,促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设立宿舍自助管理委员会,将大学生吸纳其中,发挥大学生“三自作用”,挖掘学生的原创精神,让学生自导自演,给予学生一定范围内的纠错的机会。让同学们在自身设计的活动中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正确认识自己,尊重自己,实现自我进步。

四、结语

当前“互联网+”、自媒体时代,计多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宅”在网上,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微信、微博、青年之声、QQ等网络搭建教育文化平台。教育文化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来源于人的心灵深处,是对事业的追求、对理想的执着、对未来的憧憬[10]。高校应筛选积极向上的网络资源,努力做好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教育不仅要会“面对面”,还应该学会“键对键”。针对新情况、新发展,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宿舍网络阵地,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宿舍网络教育平台,在各级组织中坚持正确导向,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给学生以精神方面的鼓励与支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魏会茹,单玉梅.浅析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形成与影响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8-29.

[2]金鑫,徐波.浅析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6):174-176.

[3]祝玉芳,熊伟,杨志萍,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60-62.

[4]李丽娜,韩迪,李冉.高校宿舍文化的德育功能[J].河北企业,2013(7):106.

[5]罗兰.大学宿舍文化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7-11.

[6]毕丽娜,柳敏.对“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再认识和有效引导[J].教育与职业,2012(26):179-180.

[7]杜红芳.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4):74-75.

[8]李玉军,陈晓浪.浅谈大学生宿舍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4-95.

篇10

以笔者的家乡河南省长葛市董村镇为例。董村镇是河南中部有名的衡器之乡,衡器加工制造业是这里的支柱产业之一。董村镇生产的衡器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木杆秤;二是铁制衡器,即人们日常生活所用的磅秤。

对于木杆秤的制作过程,笔者是非常熟悉的,从把一根根方木刨成光滑的圆木到校对,再到上定盘星,最后是上色上光,经过十几道程序,一根成品木杆秤才能制作完成。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时间,部分程序还需要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加工制作木杆秤的单位大多是家庭作坊,由于制作工序比较麻烦,每个家庭作坊必须请几个学徒来帮忙加工大量的木杆秤才能赚到钱。通常,师傅和学徒早早就开始工作了,到很晚才结束。在农村,农民的习惯是早饭很早,晚饭很晚,有时候订单多,家里人也来帮忙做些工作,一直忙到深夜才能按时完成订单。制作木杆秤的工作不分季节天气,任何时候都可以做。从事此类手工业的家庭,一年下来除了春节也不会有几天空闲时间。所以文化娱乐活动和精神文化需求等,大都提不到日常生活的议事日程之中。

而铁制衡器的制作过程,笔者也是非常熟悉的,因为笔者所在村庄的邻村拥有二三十家衡器制造厂。铁制衡器的制作也是需要付出繁重的劳动,工人们整天都是跟沉重的钢铁打交道。平时工人们下班回家,晚饭后休息一会儿,早早就睡觉,以便恢复体力继续第二天沉重的工作。下班之后,他们依然忙碌着,因还有很多家务事要做。如养猪是当地的第一大副业,工人们下班之后晚饭之前,大量时间都花在猪身上了,给猪喂饲料、看病,向养猪能手请教经验,等等,根本没有娱乐时间。而乡镇上那些商业门市部的经营者就不一样了,除了每月逢一逢六是集市之外,他们的生意并不是每天都好,这就给他们留下大量的空闲时间,但是这些空闲时间非常零碎,时常有顾客光临,难得有时间进行专门的娱乐活动,于是打牌搓麻将成了他们消磨时光的最佳方式。除了几个瘾君子外,很少有人因为打牌而耽误了生意。生意、娱乐两不误,做到这些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当然,他们分散的娱乐活动不一定全都是打牌搓麻将,因为商业门市部的特点使他们很少有集中的时间进行专门的娱乐活动。

农村中打牌上瘾者,为数很少,这样的家庭一般比较富裕。即使在富裕的家庭,有些妇女甚至是家庭的顶梁柱,很多生意需要靠她们才能成功。制作木杆秤的家庭,妇女们也是主要的劳力,制作木杆秤的技术并不复杂,妇女们也很快就能掌握。还有一些妇女也在衡器厂打工,做包装衡器之类较为简单但劳动强度很大的工作。因家庭副业和农活的繁杂,使得很多妇女忙得一年中很少有娱乐的机会。

总之,在农村,至少在类似董村镇的农村,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很少有人整日闲着,加之农村很少过周末,要让他们参加较为集中的集体活动也是很不现实的,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解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途径

如何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许多人开出了“药方”,如在农村建立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等。这些建议虽好,但不一定适合农村。在有些农村,援建的图书馆基本用不上,平时除了在校学生,农民很少光顾。主要的原因在于馆藏的图书不适合他们的需求,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日常忙碌的农活使其身心疲惫,一些相对简单的文化活动或许更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那么,当前为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应做些什么?笔者认为,不管何种建议及措施,首先要满足农民自身的需求。当然,并不是说农民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是要在农民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人们关注的对象总是自己感兴趣的或与自己有关的东西,农民也是一样。

就董村镇而言,某些传统的地方性节日却能反映出农民的需求。“春会”即通常所说的传统的庙会,这是该地区非常重要的地方性节日,从过完春节开始一直持续到农历五月初,每年每个村庄都会有固定的日期过这样的节日。节日期间,大多数村都要请来戏班唱大戏,每场戏都会吸引周围村庄的村民来观看,盛况空前。节日期间,村民们最大的兴趣是什么?村支书告诉笔者:过节(春会)没有戏看,村民会戳村干部的脊梁骨。其实不仅在董村镇,河南的很多村镇,戏班的到来都会受到农民的极大欢迎。河南人对豫剧的喜爱,是众所周知的。河南卫视每星期日晚上的《梨园春》,是当地村民们必看的电视节目之一。豫剧只是传统地方文化的一种。在全国其他省份的村庄,也都会有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节目。至少应在本地区将它们发扬光大,这对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的需求,不失为一种可行之举。

既然看电视是多数农民的信息来源和休闲的方式,那么办好电视节目对解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来讲,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笔者曾调查过村民喜欢看什么样的节目,结果是大部分村民每天都必看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都市报道》,还有星期六晚上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和星期日晚上的《梨园春》,也有一些反应农民生活的电视剧,如《刘老根》、《母亲》、《暖春》之类颇受农民欢迎,这些节目深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适合农民的需求。

篇11

在物质生活较为充裕的新时期,民生已经不仅仅是衣食住行之类物质层面的东西,它还应当包含文化的层面:同时,在精神生活高度丰盈的今天,文化不应再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更应同广大老百姓的点滴生活融为一体,为民生服务。笔者拟就“文化民生”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树立一个观念:文化民生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生活已基本得到满足,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人们的需求正逐渐由物质型需求向更高层次的精神型需求转变,更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和满足。文化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文化民生成为新时期民生的核心。

要切实解决文化民生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就必需树立文化也是民生的观念。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也就是说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根据这个“观念”进行的。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仅在于人们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指导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俗话也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虽然这句话有失偏颇,也太过绝对,但也不是毫无道理。虽然想到的不一定都能真正做到,但如果想都没想到,那就绝对做不到,这点却是毫无异议的。

所以,树立文化民生观念,进一步认识文化民生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文化民生,人人谋划文化民生,不断寻求文化民生的解决之道,真正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民生问题的解决才能成为可能,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也才有希望。

二、坚持两轮驱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党的十指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路径,就是要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二者在本质上有所不同。公益性文化事业,强调的是公益性,以政府作为服务主体,应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入手,努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电视难、听广播难、读书难、看报难、看电影难、听戏难、搞活动难等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解决的是群众基本文化消费的需求问题。而经营性文化产业,强调的是经营性,以市场为主体,要求文化企业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以满足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繁荣文化市场,解决的是文化产品的供给问题。

二者在关系上十分紧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发展的两个轮子,二者相辅相成、互为统一、缺一不可。没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就会失去应有的市场和动力,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消费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满足,文化民生就难以得到妥善解决:没有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就会缺少必要的内容和条件,文化创造活力将难以释放,文化繁荣就可能无法实现。

所以,要切实解决文化民生问题,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确保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就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也只有坚持两轮驱动,充分调动政府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市场在经营性文化产业中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才能得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民生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两个轮子。只有真正坚持好两轮驱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步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所以。抓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轮驱动,才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

三、调动三种力量:政府、市场、群众

文化民生问题的解决,从空间上来讲,涉及千家万户、东中西部、城市农村;从时间上来说,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内容上来看,是一个十分庞杂的系统工程:从路径上来看,关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切实解决文化民生问题,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努力形成政府、市场和群众等多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文化民生的解决,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加强政府对文化民生工作的引导和扶持。政府作为解决文化民生问题的主体,首先应充分利用政府所掌握的丰富的公共资源,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努力搞好文化民生工作的宣传和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文化民生、思考文化民生、解决文化民生的浓厚氛围。其次是制定政策,做好规划,建立长效体制机制,凸显政策引导功能;第三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对文化事业加大资金的扶持和投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建立覆盖面广、方便快捷、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对文化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让文化生产力进一步释放。文化创造活力进一步显现。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第四是搞好市场监管,强化工商、税务、公安、文化执法大队、网络管理中心等的监督管理职责,搞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品的监管,加大文化执法检查力度,确保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有序运行,让更多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惠及全体人民,用更好的文化服务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良性发展,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掌握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用市场来调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供求关系,增强市场供给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多样性,实现公平和效率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同时,通过市场调节,促进文化市场繁荣,规范文化消费价格,降低文化产品生产成本,激发文化产品创造活力。增强文化产品竞争力。

供求理论告诉我们,市场需求是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最大动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只要文化事业得到发展,文化产业就必然发生根本性变化,会自觉适应市场需求,根据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变化,不断生产出新的精神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产业健康良性发展,同时解决文化民生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品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三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群众生产和消费的积极性。群众既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消费者,也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生产者。在解决文化民生,促进文化繁荣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作用。一是要充分调动群众在文化民生中的组织和协调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文化民生的解决中来。为切实解决文化民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二是要充分尊重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力争创造更多更好更贴近群众生活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四、突出四项工作:改革创新、公共服务、文化产品、群众需求

一是改革创新。要不断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决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是解决文化民生的先决条件,更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制度保障。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消除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增强。所以,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新时期精神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文化民生的基本保障,更是文化繁荣的战略选择。应通过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努力构建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使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二是公共服务。就是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覆盖面广、方便快捷、设施完善、管理到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根本保障,真正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事业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和常态化。

三是文化产品。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调动文化企业和文化单位对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销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供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步发展。

四是群众需求。文化民生作为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理所当然要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丰富群众基本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基本要求,要把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作为根本方向,脱离群众需求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不存在的,只有真正从人民群众中来,又回到人民群众中去的文化产品,才是有顽强生命力和感召力的,也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大繁荣大发展。

五、抓好五大活动:品牌打造、广场文化、展演巡演、五送活动、群众活动

一是“品牌打造”活动。要根据本地区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元素,积极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扩大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是“广场文化”活动。要把“广场文化”活动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以重大节庆为契机,把广场文化活动作为弘扬主旋律、引领社会风尚、教育广大群众、凝聚人心、服务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创新形式。促其常态化发展。

篇12

(二)特别关注自尊和荣誉。我国历史的尊师传统以及社会对于教师的尊重使得教师十分关注自尊和荣誉,教师职称的评定历来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升职、评定职称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荣誉。相比于其他职业而言,教师特别关注自尊和荣誉,民办高校教师更甚。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教师群体非常关注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三)物质需求的精神丰富性。要想生存,就离不开物质,教师虽然非常重视精神文化需求,但是物质需求同样不同忽视。民办高校的薪资待遇、福利报酬也会影响到民报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的物质需求往往包含着尊重、结交、归属情谊等社会性需要相关的社会性因素。所以,民办高校教师的物质需求含有精神丰富性的特点,在实施激励措施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二、新形势下民办高校人事管理之中的激励措施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报酬制度。民办高校管理者应认识到民办高校的优势和劣势,认识到民办高校教师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深化教师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报酬分配制度,增强教师工作的信心。民办高校教师报酬应遵循“按劳分配、优劳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突出岗位、业绩、贡献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平,避免部分教师对报酬不满而影响到教学质量。这也是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运用,而通过报酬激励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

(二)建立校园文化激励机制。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一样,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大都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般不会轻易跳槽。高校管理者应认识到这一点,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激励,增强人文关怀,使教师产生一种归属感。教师群体的思想活跃、主人翁意识强,注重精神文化追求,他们对于学校的校园气氛及尊师重教的氛围比较敏感,因此,民办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尊重教师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立校园文化激励机制。要建立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现出高校教师的文化价值追求,完善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事之间关系融洽、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还可以通过高校学生评出一些优秀教师,作为教师效仿的典范,增强激励效应。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完善民办高校的岗位聘任制、绩效考核制、津贴分配制等都是巍峨实现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在制定考核指标的时候,尽可能考虑全面,科学规划考核指标,全面反映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单项考核与全面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自我考核与他人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