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9 11:22: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品牌战略和品牌策略的区别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品牌"这个词汇,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提及。事实上品牌和一切企业都有关,中小企业同样要关注品牌。品牌不是大企业的专利,而是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催化剂。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要做品牌,只有重视品牌,才能迅速壮大。
"品牌"一词据介绍起源于19世纪早期盛威士忌酒的木桶上的区别标志。对品牌的定义有很多,而不同的定义反映了对品牌理解和重视的倾向性。国际商业管理类的词典中,对品牌的注释为:"一个名称、标志或象征,可以用来界定销售主体的产品或服务,以使之区分于竞争对象的产品或服务"。也就是说,品牌是企业为使自己的商品区别于其它企业商品所作的特殊标志,是企业形象特征最明显的外在表现。著名的品牌不仅是企业无形的资产,表现为企业本身和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而且是社会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对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和生活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
品牌是连通消费者和企业及产品的无形纽带,一个强势品牌是让消费者选择自己的理由,也是让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价格的理由。就实质来说,品牌代表着卖主对交付给买主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承诺,久负盛名的品牌是高质量的保证。不仅如此,品牌还是一个更复杂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信息。
2、竞争利器的品牌战略
所谓品牌战略就是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罗建幸 2005)。品牌策略是企业达成营销目标的一种方法与手段,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基本策略之一,但不是获得成功的根本要素。正如各行各业对营销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样,许多企越来越需要品牌策略。品牌策略只有上升到品牌战略的高度,真正将品牌塑造成消费者脑海中深刻的美好的认知,打造出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带来差别利润,这才是品牌战略。
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角度看,中国特别需要加强实施名牌战略。在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品牌已经是跨国垄断巨头们攻破国际市场的一大利器。国内市场竞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企业家们不仅要面对一个产品过剩的时代,而且,市场上产品同质化趋势非常严重。在技术、质量甚至价格日益接近的市场环境中,品牌将成为决定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键因素。
多数企业对于品牌战略缺乏认识,尚未意识到品牌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未能正视品牌战略的关键意义与实际作用。而对于品牌战略的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更是缺乏认识。常常将品牌与名牌、商标、广告、商号、口碑等同起来,甚至视为可有可无的虚幻之物,走入经营误区,支付惨重的成本代价。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现在正处于一个动荡的商业环境中--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游戏规则不断与世界接轨。不过,企业家们应该明白,发生快速变化的只是产品的外在形式,而品牌的价值观和内涵不会轻易改变。如此,即使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也可以从容应对。
企业的持续发展依赖于品牌战略
1、品牌战略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评价国际化的今天,品牌,已成为国家和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一双耐克鞋,生产厂商只能获得几美元的加工收益,而耐克公司凭借其品牌却能获得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利润。这是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制鞋生产企业的写照。品牌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公司用品牌打败我们而不是用产品。市场竞争的支点经历了"产品商标名牌品牌复合型品牌品类品牌个性化品牌"这样一个越来越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品牌也逐渐由产品符号演变成了心智符号,最终成为消费者自我标榜的工具。
从数量上看,品牌的多少,与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成正比。比如美国经济增长的总量占到全球四分之一还多,拥有的品牌也是全球最多。在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公布的2004年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中,美国占了58个。从效益上看,品牌,尤其是名牌,是赢得市场,赢得消费,取得高额利润的重要保证。据联合国发展署统计,名牌在全球的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但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个别行业,比如汽车、软件销售额,要占到90%以上。从价值上看,品牌本身就具有巨大的价值。在2004年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中,排名首位的可口可乐品牌价值被评估为673.9亿美元;第二位微软613.7亿美元;第三位IBM537.9亿美元;第四位通用电气441.1亿美元;第五位英特尔335亿美元。抽象的高品牌价值,带来了几十甚至几百倍于产品制造价值的品牌高附加值。
2、品牌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企业的愿景、价值观、战略规划、组织、业务流程、生产销售、管理和运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等,所有构成企业竞争能力和消费价值的一切,无不通过品牌战略来实现。因此,品牌战略必须服从总体战略的指导方针与基本原则,并通过诸如产品、价格、渠道与广告媒介等战术性操作实现总体战略。可以说,品牌战略就是高屋建瓴地将品牌建设提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是以建立强势品牌、创造品牌价值为目标的企业经营战略。
作为业内的后起之秀,选择适宜的品牌战略关乎企业的总体战略的推行和企业的生死存亡。爱仕达、艾维斯、苏州乐园、方太、蒙牛、百事可乐等品牌都在跟随性战略下,通过品牌定位上的"比附"和品牌传播上的"傍依",一步步提升了品牌形象,增强了企业综合实力。而后,又根据企业的实力变化,不断调整策略,蒙牛、百事可乐等企业最终又塑造出与"比附"对象平分秋色、甚至超过"比附"对象的强势品牌,非常值得实施跟随性战略的企业借鉴和学习。
1996年以来,方太厨具从国内200多家吸油烟机行业最后一名跃至第二名,连续4年保持市场增长率第一、经济增长率第一,但是方太却坚持不争第一,甘当老二。事实上,不争第一,甘当老二,不去打击第一,甚至有时还要同情第一、保护第一,会使老大放松警惕,甚至不去防备,那么方太就不会遭受攻击。这样,方太就可以保存精力,好好练内功,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据相关机构调查统计,2003年爱仕达集团不粘锅和压力锅市场销售量均居中国之首,出口总量也超过了竞争对手苏泊尔。
实施品牌战略的误区
1、品牌租赁的前车之鉴
当产品过剩且同质化情况越来越严重时,企业必须选择品牌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如果不能采取正确的品牌战略就有可能一败涂地。
风光一时的万家乐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获利,改善其赢利状况,万家乐公司采用的是简单的品牌授权,且对品牌出租的回报承诺缺少客观的市场评估和有效的品牌风险管理,尤其是对被授权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估计过高。同时,只注重结果而缺乏过程监控使得万家乐对授权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失去控制,从而埋下风险隐患。万家乐公司进行品牌租赁的最初目的,也许是寻求产业领域的快速扩张和业绩回报,寻求新的品牌延伸价值。
2004年3月初,生产万家乐空调的珠海飞翔达实业有限公司由于生产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身陷困境,其债权银行随即采取了法律措施,以保护自身的权益。据悉,万家乐空调欠交通银行、深发展、工行的贷款可能已经逾1亿元。另外,万家乐空调还拖欠供应商8000万元左右的货款,光是应支付给肇庆一家供应商的欠款就达4000余万元。
2、实施多品牌战略要量力而行
7月8日,博世一西门子家电(中国)有限公司(下简称博西集团)副总裁兼营销总监吴建科如此告诉《IT时代周刊》。
作为博世和西门子家电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盖尔克正在酝酿着新一轮的在华投资。虽然具体计划尚未公布,但据知情人士分析,此次投资还是会集中在西门子品牌。博世作为博西集团在华力推的另一高端品牌,不论在市场份额和投资规模方面,都与西门子品牌存在很大的差距。
事实上,博世在中国始终未从西门子的阴影下闯出预想的一片天地。在欧洲市场,博世一直蝉连欧洲第一家电品牌的桂冠,这种欧洲、中国市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让博世感觉不是滋味。
历史悠久的罗伯特博世集团和西门子股份公司各自旗下涉及诸多业务领域。1967年,两家公司在家电业务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成立了“博世和西门子家电集团”。随后,多品牌竞争战略就成为博西集团的全球发展战略。1994年博西集团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家电市场,当时采取的是“单兵策略”,先由旗下西门子品牌进行探路。
不承想,这也造成了后来一直存在的问题。西门子作为德国高端品牌在中国的业绩一路飘红时,2004年,博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却尴尬地成为西门子的附属品牌。有博西内部人士告诉本刊记者,博西慕尼黑总部希望看到的是能够与西门子抗争的博世,目前博世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显然还不能令慕尼黑总部满足。
“现在运营博世品牌的同事压力很大,因为起点高,竞争目标就是西门子。”上述内部人士说。
少见的双高端策略
多品牌策略对于企业战略有很多益处。
博世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就是利用西门子的渠道进行布阵,使之免去了前期搭建渠道的成本。但渠道和品牌永远是统一的,在博世借用西门子渠道的同时,并没有树立起博世品牌的市场形象,相反,西门子的高端化路线却越走越顺。
一直以来,博世和西门子两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定位比较模糊。据博世中国区销售总监胡强介绍,较为形象的理解就是,中国消费者熟知的西门子,在外观设计上如同比较循规蹈矩的高档正装;而前几年刚刚进入中国的博世,则如同外观设计强调个性化的顶级休闲装。他认为,博世更注重产品的特点和功能,强调用工业设计让产品体现出“速度与动力”的特性,设计和形象都更人性化、个性化。西门子则更强调“灵性与智能”,更侧重简约和冷峻的产品设计。
“双品牌策略中,仅按产品形象进行区别,意义并不大。在家电行业,竞争之地永远在市场和品牌定位上,一般企业会采取高+中、高+低端的市场策略以获得更大的份额,但如果两个品牌都定位成高端品牌,之间势必会有竞争,只能走差异化的路线和方法。”家电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德芳说。
通过收购或者培养形成多品牌格局的模式,正成为目前中国家电产业的一种扩张模式,这在白电领域尤其明显。国内白电巨头海尔通过推出高端子品牌Casarte(卡萨帝),变单一品牌策略为双品牌战略。据海尔方面介绍,卡萨帝品牌的冰箱容积都在300L以上,其中698L的产品价格在26800元左右,559L产品在16980元左右。
美的电器则明确将美的定位为高端品牌,主攻一、二级市场,将荣事达定位中低端,致力于三、四级市场,将华凌定位为区域性品牌。而海信集团将空调、冰箱等白电业务集中在海信科龙系下经营,根据产品功能、性能生产差异化产品,引导市场细分。
在中国市场,主要竞争对手都以中高低端来区别不同品牌,如博西集团这样同走狭窄高端市场多品牌策略的的确鲜见。但胡强认为,竞争总是难免的,双品牌战略能给集团带来1+1>2的效果,两品牌之间的良性竞争可激励不同团队的同事,促使员工不断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使两个品牌都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不一样的渠道
据博世公司相关人士透露,公司近期正在重新规划博世在中国的品牌形象和实施策略,具体细节还不便详说。但是改变渠道,进驻高档社区、与房地产跨界合作,将代表着博世继续走高端路线并与西门子定位“分离”的决心。
2009年3月25日,西门子在南京CBD开设第一家直营店,目的是以概念店的形式,维护高端品牌。博世则选择另一条业务渠道,以合作商的形式与楼盘合作,以赢利的形式搭建品牌形象。6月8日,博世在杭州与华润新鸿基房地产在杭州签约,宣告其正式进军中国高端精装修楼盘市场。目前,博世合作的几家开发商,龙湖、杭州华润几乎都是定位高端的楼盘。
虽然博世下一步的品牌战略还未出台,但可以确定的是,依然走品牌高端化,并以高端楼盘的渠道模式区别于同样高端定位的西门子,将是博世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据介绍,博世接下来将为龙湖等高档别墅、公寓提供包括吸油烟机、燃气灶、冰箱等家电及个性化服务,费用则由开发商统一结算给博世。
未来我们将把渠道重点放在房地产渠道中,这块至少要占博世所有渠道的50%。胡强说,博世刻意减少大型卖场的占有比率,就是不希望与西门子形成直接竞争。
品牌是一个企业为其产品所规定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这些要素的组合,它使得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能够与竞争对手相区别。日本索尼、精工、丰田、资生堂、松下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其独特的品牌策略打造企业的竞争优势,树立了在国际市场中强势品牌的地位,其品牌运作模式与策略值得研究和借鉴。
索尼公司的单一品牌与延伸策略
索尼公司从一个小作坊起家,多年来,公司将“SONY”这一品牌从录音机、收音机延伸至电视机、录像机、随身听、摄录放一体机、数码照相机等系列电子产品领域。索尼公司在推出新产品和改进型号方面是全世界最高效的公司之一,平均每天推出4种新产品,每年推出1000多种,其中800种是原有产品的改进型。公司在科研开发上的经费投入占营业额的6%以上。
多年来,索尼公司单一品牌延伸策略的优势在于:利用已经树立的市场形象介绍新产品容易赢得消费者好感;索尼品牌经过多年的使用,已被顾客熟悉,消费群体稳定,给新产品冠以“SONY”老牌号容易被消费者认可、接受;借用原有品牌比重新培育一个新品牌更经济,可以节省一大笔品牌宣传推广费用。具体分析,索尼公司单一品牌延伸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保持品牌的核心价值
树立名牌形象需要企业对品牌宣传推广进行大量的长期的投资,而品牌延伸却极易动摇品牌的定位。当一个品牌成为定位准确、个性鲜明的著名品牌以后,它的名称便蕴涵着某种感彩。这时,品牌名称的意义除了代表物以外,还给消费者留下一些特别的印象、感觉和暗示,这便是品牌的个性特征和核心价值。索尼实施品牌延伸策略注意不损害品牌的核心价值,其一贯奉行的多品一牌策略,不断强化着SONY品牌个性统一的市场形象。
增加品牌的人性化、个性化内涵
品牌因其代表特有产品的属性而首先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核心利益的满足。索尼的品牌运作强调,仅有利益诉求的品牌特征是不够的,企业还应该考虑:在哪些方面进行持续性的投资才能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就是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强势品牌要通过其特殊的、个性化色彩十分鲜明的价值承诺来招揽和维持顾客的品牌,例如,给品牌赋予人性化的特征,包括友好、谨慎、自信、果断等。索尼公司一直致力于体现产品的轻巧特性,坚信人们购买的是知名、可信的品牌,而不是一种单纯的电子产品的信念。
重视保留品牌的忠诚客户
索尼强调在品牌延伸之前要研究消费心理、洞悉消费行为。如果从更深的层面分析,企业真正的无形资产是品牌忠诚度,没有忠诚的品牌消费者,品牌不过就是一件普通的商标或一个识别标记。国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品牌价值与忠诚度密切相关,企业吸引新顾客的成本是留住一个原有顾客成本的5-6倍。
精工的不同档次与定位品牌策略
日本精工面向不同的目标顾客群,推出了不同档次与定位的四个品牌:拉塞尔(Lasule)、精工(Seiko)、琶莎(Pulsar)及洛斯(Lorus)。四种品牌的不同定位面向不同收入的消费者群体。在金字塔顶尖的“拉塞尔”,既现代又不乏古典味,最高售价为900美元;接下来是更有运动味的“精工”,最高售价为600美元;“琶莎”明显针对追求时尚的女性市场,而“洛斯”则意在吸引刚开始自食其力,只能购买100美元以下的第一块手表的年轻人。
企业采用多品牌策略的好处是:各品牌具有不同的个性和利益点,能吸引不同的消费者;在卖场为企业争得更多的货架空间;给低品牌忠诚者提供更多的选择;鼓励企业内部合理竞争。
从精工企业的四个品牌的不同定位中也可以看出,精工品牌针对一个较广泛的市场,而其他三个品牌则针对三种更特殊的市场。这对支持和维护精工这个主品牌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1988年,据美国著名的Landor公司对美国、日本、欧洲最有实力的品牌名称的调查结果显示,精工与可口可乐、IBM和麦当劳等一起,位居全球十大顶尖品牌之列。
丰田公司的阶段性品牌策略
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在发展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推出以不同品牌命名的产品,以快速的产品换型击败了美欧竞争对手。早期的“丰田”、“皇冠”、“光环”、“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年的“克雷西达”、“凌志”等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到90年代初,它年产汽车已接近500万辆,击败了福特汽车公司,名列世界第二,汽车出口比例接近50%。让我们回顾一下丰田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
1955年1月,公司推出第一部“皇冠”(Crown)轿车,实现了丰田佐吉“领导潮流之先”和丰田喜一郎“要把质优价廉的小轿车挤进世界行列”的诺言。“皇冠”(Crown)轿车自投放市场以来,销售势头一直很旺。
20世纪50年代末期,日本汽车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增加产量满足需求成为当务之急。1959年新厂“元町工厂”建成投产,1957年推出了发动机排量为1000CC的“光冠”(Corona)轿车,产能迅速扩张。
1961年,日本通产省提出了汽车大众化的构想,为此,丰田公司于1996年10月开始生产“花冠”(Corolla)轿车。由于其物美价廉而受到消费者的厚爱,产量年年递增,1974年以来长期保持世界汽车产量第一,被誉为日本大众国民车,也是20世纪丰田公司开发的主流车型。2000年8月,第九代“花冠”(Corolla)轿车在东京亮相,轿车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汽车技术,不仅车体轻、加速快、排量小、耗油低、驾驶更安全舒适,而且采用了大量可再回收利用的新型材料,成为符合新世纪发展要求的环保汽车。
而丰田公司的“塞尔西奥”则是被誉为是胜过“奔驰”的超级豪华车。1997年10月,丰田公司又推出了世界第一辆电力――汽油两用车“普利维斯”,积极致力于环保事业。
凌志(lexus)品牌是丰田公司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代表丰田汽车新一代产品的“旗舰”品牌,直接定位于豪华轿车,是丰田汽车家族的佼佼者。它线条流畅、造型完美、内饰豪华,乘坐舒适而且平衡性极佳。凌志车上市时几乎横扫了世界豪华轿车市场,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年,仅有90个经销商经销,销售量为16000辆,而第二年便达到75000辆,与在高档车市场苦心经营了多年的宝马车业绩持平。凌志也因此成为丰田和整个日本汽车业的第一品牌。在中国,凌志也一直深受用户的喜爱,保持着丰田车系和进口车销售额第一的记录。
丰田公司阶段性品牌的推出与其持续的产品开发创新是相适应的,即适应时代要求,及时开发生产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新车型。以新品牌命名的新车型总是以其更先进的技术性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无论是在创建初期采取对国外汽车的仿制,还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后采取完全自主开发新产品或改进、延伸原有产品,这种策略始终得到了贯彻执行。
丰田公司几乎每隔两年就做一次小规模的产品改进,每四年进行一次全新的产品换代更新。这样高频率的产品开发与调整,使丰田拥有完整的产品组合。无论轿车、客车、卡车、货车,品种齐全,而且每个种类中都有若干系列,像轿车有皇冠牌、大众牌等,每个系列的产品又分不同的型号。丰田汽车产品组合在广度、长度、深度上都有扩张和延伸,使顾客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种类、系列和型号的产品。
资生堂公司的内外品牌策略
世界知名化妆品生产企业资生堂公司的品牌体系如图1所示。
资生堂化妆品品牌战略的展开,分为“资生堂内品牌”和“资生堂外品牌”两大类。“资生堂内品牌”的中心是重视与顾客沟通的咨询服务品牌和化妆品品牌,这里包括与价值层相吻合的“大众领导型品牌”以及起着创造新价值作用的“国际品牌”。“大众领导型品牌”着重于“在更广泛的顾客范围内,更多地奉献资生堂能提供的价值”;“国际品牌”注重的是“面向21世纪,突破国与国的界限,创造全球价值”。
资生堂的一般化妆品品牌群,都是在店铺无咨询的低价格产品以及男性用洗浴水。1992年3月开始销售5大品牌41种商品,大多在连锁店、专卖店以及便民店销售。
“资生堂外品牌”是指资生堂以外的品牌,即在店铺或在商品的生产商、销售商标志上不写出资生堂,在大众广告中也没有资生堂的信息,是一种完全与资生堂形象相分离的品牌。这种商品的流通渠道,既存的零售企业是不准经营的,一般都是由连锁折扣店销售。原因在于这类商品很难与资生堂品牌商品区分开来,比如对于那些对外资企业化妆品的动向比较敏感的顾客层,资生堂自身不直接经营,而是交给其他公司开展营销,从商品企划、制造、销售等活动全部由其他公司进行,不受资生堂的约束,可以针对特定顾客层自由地采取经营策略。
资生堂多品牌战略的展开,特别是一些以“资生堂外品牌”形式进行的品牌开发,成功地实现了与资生堂的差别化。也就是说,它企业化的战略与自社会化战略相比投资要小得多,而且由于消费者是从零开始认识的,促进了零售商的努力。尽管这种战略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或不自然的做法。但从将来会实现与其成本相吻合的利益来讲,这可以称之为极具价值的品牌战略。
松下公司的全球统一品牌策略
国内品牌National和国际品牌Panasonic
松下电器拥有两个英文品牌名称。在产品的市场推广中,松下在日本国内使用National,在海外使用Panasonic。National品牌的诞生先于Panasonic,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两个品牌产生的历史。
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做学徒时经常看到报纸上写着“International”这个英文单词,查字典后得知是“国际的”的意思,把“Inter”去掉,“National”是“国民的”意思。“National”作为时代用语有一种时髦的感觉,而且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国民必需品是松下最终的奋斗目标。所以在销售炮弹型车灯时,松下公司初次使用“National”作为商标品牌,体现了松下幸之助以民族产业为骄傲,以国家昌盛为已任的奋斗目标。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松下电器的产品开始销售到世界各地。National品牌强调的是国民性,而非世界性,显然不符合松下产品国际化的背景,因此,松下果断推出了Panasonic作为海外产品的商标,利用Panasonic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推出新产品占领市场。
推行全球统一品牌Panasonic
松下电器为提高全球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在 2003 年开始将 “Panasonic”作为全球品牌进行统一 , 并把“Panasonic ideas for life”作为全球品牌口号,其意义是:全球松下集团员工要团结一致、通过研究开发、制造、销售、服务,为全世界的顾客不断提供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为实现朝气蓬勃的梦想、星罗棋布的数字网络社会、为人类繁荣和社会发展、为保护地球环境实现人类与地球共存的社会做出贡献。这也标志着松下公司在新的时代、新的体制下为实现向“全球 N0.1 企业”挑战而在品牌策略上所做出的积极创新。
随着日本松下电器全球第一款Panasonic品牌冰箱在上海的亮相,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的新任董事长伊势富一宣布,松下的全球第一品牌正式全面启动。2004年3月起,Panasonic将全面取代National,National将淡出人们的视野。
松下作为著名的国际公司,在实行了多年的双品牌战略之后,选择了单一的综合品牌Panasonic。松下的中国公司新任董事长说明了松下公司这一重大品牌战略决策的根本原因是:松下旗下的Panasonic和National,经常会混淆用户的品牌概念,大大分散了松下的品牌资源,不利于增强松下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松下决定使用Panasonic作为全球海外市场统一的品牌商标。
松下由多品牌战略转变成单一的综合性品牌战略,可充分发挥综合性品牌战略的优势:节省品牌建设的费用投入;集中所有资源全力塑造统一品牌,增强综合品牌在目标市场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联想度;以统一的品牌形象确立市场定位,使其个性更鲜明;以综合品牌整合公司的各种资源,建立与松下公司国际市场地位相称的强势品牌的统一形象。
综合以上分析可看出日本知名国际企业的品牌策略各具特色:索尼公司以单一品牌在电子产品领域实现了深度延伸;精工手表以不同品牌分隔了产品服务的目标顾客群和价格定位;丰田公司阶段性推出不同品牌弘扬了公司的创新精神,满足了不同时期顾客的需求与偏好;资生堂公司则以内外有别的品牌战略实现了差异化营销和品牌价值的最大利用,赢得了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松下公司从多品牌策略转向统一品牌策略以建立全球统一的品牌形象。日本这些国际知名企业的品牌运作经验值得我国企业借鉴。
参考文献:
1.近藤文男,中野安编著.日美营销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武齐,彭程主编.索尼中国.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夏年喜.丰田经营秘诀.改革出版社,1997
多品牌战略的优劣势分析
单品牌策略虽然有其较大的减少成本的优势,但仍有许多企业依然钟情于多品牌策略,其原因:
第一,培植市场的需要。多个品牌一同出现是支持一个整体性市场所绝对必需的。有的市场开始时生气勃勃,最后却没有形成气候,其原因之一在于参与者寥寥。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竞争者的“共舞”,就没有市场。
第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需要。多品牌战略使企业有机会最大限度地覆盖市场,提高产品上柜率。随着消费者需要的多样性的增加,就有必要满足消费者不同需要的目标。一个品牌不可能保持其基本意义不变而同时满足几个目标。多品牌策略最大的优势便是通过给每一品牌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有效地占领各个细分市场。同时零售商自我品牌的崛起对生产厂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多品牌战略有助于制造商遏制中间商和零售商控制某个品牌进而左右自己。
第三,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强化企业内部竞争力的需要。多品牌战略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可以降低重大事件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打击,不至于“一损俱损”。多品牌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产品经理之间开展竞争,提高效率,强化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应对竞争的需要。多品牌战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有助于限制竞争者的扩展机会,使得竞争者感到在每一个细分市场的现有品牌都是进入的障碍。一些企业为与竞争对手打价格战、促销战,可又不想降低核心品牌的形象及核心产品利润,于是新创品牌作为与竞争对手在市场上叫板的砝码,成为市场上的“战斗品牌”,与竞争对手打“消耗战”。把那些次要品牌作为小股部队,对发动价格战的竞争者品牌以迅速的侧翼打击,有助于将挑衅者置于死地,而且主力品牌的领导地位可毫发无损。领先品牌肩负着保证整个产品门类的赢利能力的重任,其地位必须得到捍卫。
多品牌战略有助于公司培植、覆盖市场,降低营销成本,限制竞争对手,强有力地回应零售商的挑战。多品牌战略有如此多优点,那多少个品牌才算合理?宝洁公司的250个品牌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但是,包括帮宝适尿片、汰渍洗涤剂和Bounty纸品在内的十大品牌却占到公司销售总额和利润的50%以上。联合利华1999年有1600个品牌,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公司90%的利润来自于其中400个品牌,其余的1200个品牌要么亏损,要么利润微薄。
同一类产品中设立几个品牌会产生隐性成本,多品牌会产生自相残杀效应,造成规模不经济。较严重的“自相残杀”效应会发生在品牌忠诚度高时让忠诚者尝试公司新产品、新旧产品的属性相类似而诱使消费者尝新、或新产品具有更好的产品功能且价格又相近的情况下,即新旧产品的替代性。Mason and Milne(1994)认为品牌忠诚度会使忠诚者尝试拥有品牌的制造商所生产的新产品,因此消费者知不知道制造商家就可能会影响到“自相残杀”效应的产生。
所以多品牌战略的缺点是不容忽视的。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同企业的不同品牌同类产品即使有品牌差异,只要有需要,制造商总是尽可能在它们的全部品牌中包容共同一致的特征。有许多品牌彼此之间只是外在包装有所不同,实质上却换汤不换药,这些品牌模糊了本应清晰明了的品牌形象。每个品牌都有其特定目标市场和定位。如果品牌之间的差异化不明显,就会发生挤占资源和混淆市场的现象。
生态学视角下多品牌战略的竞争模型
前些年多品牌战略成了众多企业扩大营业额,消耗产能的杀手锏,但企业施行多品牌往往导致以下后果:厂家资源分散,顾此失彼,经销商信心下滑。经销商冲突增多,厂家不得不花大部分的精力去协调、安抚经销商。内耗严重。其他行业外资企业多品牌运作的背后是数十年管理经验的累积,而一些弱小企业匆忙上马多个品牌,管理将不堪重负。一个品牌出现危机,往往会加速祸及其他品牌,“多米诺骨牌效应”随时可能爆发。
一些盲目追求品牌数量与销售规模的企业已尝到苦头,部分多品牌企业在渡过“增长蜜月期”后呈直线下滑的趋势。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用模型来对这种竞争情况进行分析。
假定市场中有甲、乙两个无差异的品牌,这两个品牌可以是同一家企业生产的,也可以是不同企业生产的,因而存在着市场上的竞争(由这一假设推出的结论很容易推广到多家生产同类产品的情形)。同时假定区域空间的各种要素禀赋是一定的,故存在着市场容量的上限。由于市场规模有限,当甲品牌竞争力强于乙品牌时,甲品牌将挤掉乙品牌而取胜;反之,乙品牌将取胜。如甲乙双方都不可能完全挤掉对方,则竞争结果将达到某种平衡状态。
甲、乙两企业的logistic方程分别为:
其中 y1,y2分别为甲、乙两品牌的产出水平r1、r2分别为甲、乙两品牌理想环境下的最大增长率; K1、K2分别表示两品牌由环境所决定的最大产出水平。两品牌的竞争程度可用竞争系数表示。设乙品牌对甲品牌的竞争系数为α=y1/y2, α表示将品牌乙的产出折算为品牌甲的产出的比率,显示了在有限的环境下,品牌乙的产出对品牌甲所产生的效应。同样,设甲品牌对乙品牌的竞争系数为β=y2/y1,β表示将企业甲的产出折算为企业乙的产出的比率,显示了在有限的环境下,企业甲的产出对企业乙所产生的效应。由此,可写出甲品牌的竞争方程为(见图1、图2):
dy1/dt=r1y1(k1-y1-αy2)/K1 (2)
乙品牌的竞争方程是:
dy2/dt=r2y2(k2-y2-βy1)/K2 (3)
显然,甲、乙品牌竞争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方程,即集群环境可容纳的甲品牌和乙品牌的规模相同,或者说甲、乙两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需求方面是完全同质时,上述情况变为:当β>1,α1,β
根据α、β的定义,很明显α=1/β,所以α、β不可能同时小于 1。因此,当 K1 =K2时,第三种情况即稳定平衡不可能出现,甲品牌不是吃掉乙品牌,就是被乙品牌吃掉。因此,在企业品牌是竞争关系的前提下,保持平衡的条件是品牌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不能完全同质。因此,得出了竞争模型的结论:企业内或企业间各品牌是竞争关系的前提下,系统达到平衡的条件是各品牌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不能完全同质。
多品牌战略的协同问题根源
(一)资源与能力约束
任何一个成功品牌的塑造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而企业有限的资源和能力都是在有约束条件的,必然会存在各个品牌争夺资源状况。例如实施多品牌战略的公司每年就必须面临一个重要的决择,即如何在不同品牌间分配广告投入的问题。此外,不同品牌在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诸多方面也同样存在资源的争夺和冲突。如果不能妥善的解决,往往会导致部分品牌因投入不足而不能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甚至是所有的品牌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二)组织边界约束
实施多品牌战略的企业,很多品牌都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采购、生产、运营和销售体系。这种做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单个品牌的运营效率和反应能力,但却增加了企业整体的管理复杂度和投入成本,即各品牌的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以及企业整体管理效率的降低。各品牌的实际运营者往往只关注本品牌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整个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而整个企业的最高管理层也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品牌之间的资源配置而不是公司前途或有关竞争对手的问题上,使他们在面临更加专注的对手竞争时显得脆弱不堪。多品牌的管理是极端困难的,如果无法对多个品牌进行协同经营和管理,就无法产生企业的整体合力,多品牌战略的效果也就难以发挥。
(三)市场需求约束
当企业无法准确地为各品牌进行定位时,企业内部各品牌就会相互竞争,相互分流客户,造成内部多品牌的“自相残杀”。对于同种产品的多品牌战略而言,不存在品牌之间的绝对互补,互补只是相对的。通常品牌会在特色、属性或价格方面出现重叠,这些品牌彼此竞争的程度,和它们与对手品牌之间的竞争程度不相上下,而且最后通常演变为彼此互相吞噬。更严重的后果是各个品牌在外部竞争内部化的背景下往往废弃了公司的整体商誉这一无形资产,各自为战,造成企业整体形象的缺失和损害。当前企业内无差异的一品多牌(各品牌除名称与包装外并无异样)、企业间品牌同质化的现象异常严重。这种同质化的产品(品牌)目前能共生共荣,根本原因是市场在高速成长,市场容量的上限不断被突破,但当市场稳定之后,各同质品牌之间的竞争难以避免唯一出路是扩大品牌之间的差异。任何从事多品牌战略的企业,都应该从宏观上对目前拥有的品牌进行管理,而不是任由单一品牌自行发展。从战略和组织,从生产到营销,不断地优化各种品牌组合。建议企业在多品牌管理中使用相应的资源模型为市场与品牌之间建立健康合理的关系系统。
多品牌战略的品牌定位协同发展
品牌定位是对某一品牌的对外信息表达的内容和方式的具体确认,使消费者对该品牌的感知和联想能与其他品牌有效区别(见表1)。品牌定位是指企业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特色并把它与其他竞争者作有效区别。多品牌战略的品牌定位协同机制要求企业在实施多品牌战略的情况下,各品牌的定位除了要与企业的总体定位和企业形象定位相一致以外,更应当强调企业内部各品牌之间定位的差异化,以避免导致外部市场竞争的内部化。不同细分市场,不同品牌,这就是多品牌战略的核心。
参考文献:
1.王海忠.多品牌病症―以科龙为例[J].北大商业评论,2008(6)
2.杨望成.多品牌战略与品牌组合[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佛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
2001年下半年,细心的研究者会发现,拉芳的广告与品牌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传遍大江南北的“爱生活 爱拉芳”声音渐弱,代之而起的是“拉芳出品 优质保证”,反映了拉芳品牌策略出现了重大的调整;其次是品牌活动更加注重系统性,并且开始有意识地将拉芳作为公司的母品牌以及公司的名称来处理,而作为品牌广告最初的属地原则“广东拉芳”已经彻底的消失。实际上,拉芳过去一直是以熊猫日化的名称作为制造商出现的,只是因为广告传播更多的是以广东拉芳的名义出现的,以致于人们逐渐地淡忘了生产商的名字。
2002年上半年,我们终于见到了拉芳集团推出的另一个洗发水品牌----现代美,作为拉芳品牌也出现了品类延伸。这时,拉芳集团准备构建的品牌框架也渐渐地浮出水面。
拉芳-----公司名、母品牌、同时为洗发水品牌、香皂品牌、沐浴露品牌等,拉芳在公司中具有多重身份,多种功能。在这一点上,拉芳与广东其他的洗发水品牌十分相似。
现代美----洗发水品牌,采用中国古代黑米蛋白为原材料的专业洗发水品牌。很显然,拉芳不希望只是在中低端占据市场份额,更希望在高端赢得一席之地,其多品牌企图与高端品牌愿望非常明显。
拉芳的品牌变革反映了拉芳不满足作为广东板块强势品牌的现状,希望品牌能够走得更远,在这一点上,拉芳比相对保守的好迪要更有眼光,毕竟洗发水品牌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局面。拉芳品牌的延伸成功吗?拉芳走多品牌策略是馅饼还是陷阱?这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品牌规划
拉芳目前形成的品牌架构应该不是最终的品牌格局,尽管这样,我们依然能够大致看到拉芳品牌规划的基本布局。
从品牌定位上去看,拉芳的品牌定位很显然是大众品牌,培养的是朴素的消费群与最广大的大众情怀;现代美则定位于专业的、纯天然洗发水。拉芳集团进一步覆盖洗发水市场的企图十分明显。
从市场角度去看,拉芳集团希望将拉芳品牌培养成多重身份,多品类的综合性品牌,凭借拉芳积累的品牌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同时,拉芳集团希望培育专业的、高端的纯天然洗发水品牌,以甩开广东大众洗发水品牌的围追堵截,实现在洗发水市场逐鹿全国的梦想。
从长远的眼光看,拉芳集团较早进行品牌规划,可以理清品牌发展思路,为未来导入新品牌预留空间。
现在看来,拉芳的品牌规划获得了预期的效果。拉芳的品牌战略在局部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且从传播的角度讲,拉芳的品牌变得更加厚重,更加有活力。 成败得失
从战略角度解读拉芳集团的品牌策略,我们不能不为拉芳前瞻性战略思考叫好。但战略上的思想必须通过战术去完成,拉芳品牌变革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战略的正确并不代表战术执行就一定成功,拉芳在品牌策划层面出现的问题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将会葬送在战略层面的美好想法。
母品牌拉芳品牌定位难以负载太多的品类延伸。我们曾经对拉芳作过一个小范围的调查,因为拉芳既是公司名,又是母品牌名,同时还是洗发水品牌、洗面奶品牌、香皂品牌等其名称本身的包容性与涵盖面十分重要。我们的调研很简单:
拉芳是什么?如果是一个人,你最初的联想会是谁?
拉芳是一个五六十年代的中年妇女,比较讲秩序、重家庭、有责任感;
拉芳是一个村姑,与小芳是亲戚;
拉芳是隔壁邻家文化程度不高的亲戚,乡下来的;
拉芳是一个工会主席,关心职工生活,经常帮公司小伙介绍对象;
……
这样的调查结论告诉我们,首先拉芳是一个女性化的名字,使用在日化品牌上不会形成识别上的障碍;其次,拉芳的层次不搞,比较符合内地普通大众消费定位,风格表现为朴实、可靠;拉芳有相当好的品牌亲和力,比较平易近人。因此,我们认为拉芳的品牌定位易在上述的风格层面上延伸与把握。拉芳目前作为公司母品牌、普通洗发水品牌、洗面奶品牌均无大碍,但拉芳如果继续向美容专业线、高档护肤品进行品牌延伸将十分危险。
现代美品牌是拉芳集团进行多品牌战略的一次尝试从目前我们掌握的市场数据看,拉芳的这次多品牌战略效果并不理想。从产品功能点上看,拉芳的黑米蛋白描述尚为一个不错的功能特点,但围绕这个功能点的品牌保状方案却十分失败。
命名非常蹩脚。现代美的命名套在一个古代黑米蛋白的功能特点上,就好象让大辫子的清朝官员穿上西方流行的西服。因为在广告公司从业的原因,我的同事曾谓之是改革开放之初,城里青年养长头发、穿大脚裤的摩登女郎。由于命名的蹩足,大大地影响品牌核心价值的传播效果。
包装了无新意。与重庆奥妮、广州霸王、宝洁伊卡露等品牌相比,现代美在包装上全无特色,拼凑式的包装设计增加了终端品牌区隔的难度。
传播缺乏创意。现代美的品牌传播较多地采用了与拉芳捆绑式传播,我们估计是基于传播成本的考虑。但现代美却是一个与拉芳在定位上截然不同的新品牌,捆绑式传播弱化了推出现代美品牌差异化意义。消费者更多地将现代美作为拉芳的一个姐妹产品来看待,拉芳的品牌战略企图很难实现。
市场推广不力。作为新产品入市,拉芳并没有采取区别化的市场推广手段,仍然盲目地相信广告轰炸策略缺乏跟进性的市场推广计划,市场反映平平。
尽管目前拉芳集团的品牌策略都是战术层面的问题,但由于这些战术执行往往决定品牌短期走向,因此,拉芳品牌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 策略校正
拉芳集团品牌战术存在的问题在广东板块洗发水品牌中有一定的代表性,现从专业的层面提出一些修正策略供参考。
关于拉芳品牌。强化母品牌,弱化产品品牌,实现品牌的转移与过度。目前,拉芳仍然较多地被作为产品品牌传播,特别是作为洗发水品牌与香皂品牌传播,我们认为这对建立拉芳为母品牌的品牌战略相当不利。实际上,拉芳作为产品品牌已经赢得了相当高的知名度,再传播“爱生活 爱拉芳”这样一句缺乏深度的品牌广告语并不能给拉芳产品品牌带来更大的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弱化产品品牌广告,强化拉芳作为公司母品牌的品牌核心价值,用母品牌传播以及过去形成的产品品牌知名度带动市场销售业绩上升。
为实现拉芳作为公司母品牌完全退出产品品牌市场,建议拉芳公司能够推出替代性品牌,进行母品牌的战略转移以及新品牌的顺利诞生。
关于现代美。调整命名或增强文字风格处理,推出定位品牌策略与市场推广策略。现代美的产品品牌命名我们认为很难传递品牌核心价值,因此建议拉芳集团能够调整现代美的品牌命名,即使考虑由于已经投入相当资源的缘故不能更改品牌名,我们也建议能在文字风格上进行处理,比如增加文字的古典色彩,对外包装进行重新设计等等。
关于品牌延伸。广东板块的洗发水品牌普遍有品牌延伸的习惯,仿佛要将品牌作成十全大补丸。但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广东板块日化企业却有很少有什么品类但项产品走在全国的前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关键是贪多嚼不烂!举一个例子---柏丽丝,这个品牌应该是日化界的后期之秀,但其品牌产品涉及洗发水、牙膏、者喱水、香皂等几乎日化消费品的所有领域,很难想象,柏丽丝能够将所有的产品做深做透,这种情况决定了他只能是对所涉及的领域浅尝辄止,难成气候。拉芳集团的拉芳品牌也快要成创可贴了,什么地方有伤往什么地方贴,这是很不科学的品牌策略。企业家比较简单的解释这样做的理由是出于企业生存的需要,而实际上未来的企业是偏执狂才能够生存的时代,专一往往就意味着成功! 现代美策略
从上面的分析看,现代美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锅夹生饭,下一步如何去煮这锅夹生饭呢?我们认为大致有两种策略可以考虑,一种是在现有品牌资产的基础上推出新的品牌推广方案;另一种是彻底否定现代美的命名,重新来过。
一、概念理解
Gary Armstrong和Philip Kotler将多品牌策略称之为Multibrands,并认为,如果一个公司在同一个产品类别中引入额外的、更多的品牌,这就是多品牌策略。也有的美国营销学者将多品牌策略称之为Multiple Branding。
根据西方营销学者对多品牌的各种定义与论述,以及国外著名企业在中国的品牌策略操作实践来看,多品牌策略实际上是指在同一类产品中故意使用不同的品牌的一种策略与技巧。比如,P&G的洗发护发水,在同一类产品中还在用不同的诸如飘柔、潘婷、沙萱和海飞丝等品牌来命名。
而平行品牌策略则是指一个具体产品的品牌是由前后两个部分来共同构成的,前一部分是公司的名称,后一部分是为这个具体的产品而专门设计的品牌。前一部分称之为主品牌,后一部分则称之为副品牌。因此,平行品牌策略又被形象地称之为 主副品牌策略。
海尔就是一家典型地运用平行品牌策略的企业,它总是在它的众多产品的品牌命名中组合了企业名称和个别产品的品牌名称。比如,海尔的迷你型洗衣机被分别命名为海尔神童、海尔小小神童、海尔金神童;海尔的滚筒洗衣机被命名为海尔玫瑰钻、海尔小丽人、海尔丽达等;海尔的空调被命名为海尔帅英才、海尔小状元、海尔大状元、海尔金超人、海尔小超人等。
Charles W. Lamb、Joseph F. hair 和 Carl McDaniel将平行品牌策略称之为Combination Brand,并认为在制造商品牌(Manufacturer’s Brand)和商家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这两大类品牌战略之中,都分别具有平行品牌这一具体的品牌策略。Charles W. Lamb、Joseph F. hair 和 Carl McDaniel举例,在美国的商家自有品牌中,著名的西尔斯百货公司的Sears-Kenmore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平行品牌。在这里,很显然Sears是主品牌,它代表了企业的名称,Kenmore是副品牌,表示了一个具体产品的品牌,两者被组合在了一起,共同来完成西尔斯对自己的一个商家自有品牌策略中一个具体产品的品牌命名。
二、两种品牌策略运用的公司特征
一般来说,运用多品牌和主副品牌的企业都是比较有实力的。运用多品牌策略的企业,由于能够在同一类产品中采用许多品牌,说明该企业在某一类产品中款式、特点众多,且能够为每一个具体产品品牌进行独立设计、定位与促销;从现实情况看,采用多品牌策略的企业,其同一类产品中往往还品种繁多,并且产品与产品之间给消费者的意念与感觉也不尽相同。因此,这样的企业一般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实力与规模。
采用平行品牌到企业,一定是一个著名的企业,其企业的名称就是一个巨大的无形资产,有着很好的形象和知名度,能够给众多的副品牌带来有力的支撑和获取较高的消费者信任度。如果情况不是这样,那么采用平行品牌策略就完全失去了作用和意义。
采用多品牌策略的企业,其企业名称在产品中的位置、形式或者是展露方式,主要是用来证明该产品或者该具体品牌到出处与来源,这种品牌策略的用意,并不是想让企业名称来干扰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挑选,消费者完全是按照具体产品品牌所表达出来的意念,决定是否挑选该产品。而主副品牌策略,在每一个具体产品身上,企业名称(即主品牌)与个别产品品牌(即副品牌)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品牌策略的用意,是要消费者在自己的心里将主副品牌连在一起默念出来。
从具体的表现形式上看,采用多品牌策略的产品,其产品正面的显著位置只有突出的具体产品品牌名称与标识,而没有企业名称或标志。那么企业的名称或标识在哪里呢?一般会在产品的背面文字的最底部标出,仅仅表示该产品的来源与出处或是该产品品牌的拥有者,并且其字样与标志图案往往很小,并不显眼。比如宝洁公司的潘婷洗发露和玉兰油沐浴乳,在其产品包装的正面只出现产品具体品牌,即潘婷和玉兰油的名称与名称性标志,产品包装的正面是看不到P&G字样的,而将这两个产品翻转过来,在产品背面的底部,才看到了以很小的面积所标识的P&G以及月下老人与十三颗星星的品牌标志。以往P&G在中国为它众多的具体产品品牌做电视广告时,都在广告结束时的最后一个镜头中点一下该产品的出处为P&G;但是,而近期的P&G的电视广告中有了新的改变。比如在护舒宝卫生巾的广告中,最后一个镜头表现的是护舒宝超值系列产品的产品正面画面,并没有出现P&G字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只会将具体的产品品牌念出来,而不会连带地将其企业名称念出来。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采用主副品牌策略的产品,在其产品的正面,主品牌与副品牌是在同一平面上出现的。换句话说,消费者在看到副品牌的同时,一定会注意到其副品牌背后的主品牌是谁;而按照平行品牌策略的运用原理,主品牌一般都是采用企业的名称或名称缩写。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促使消费者将企业的名称与产品的具体品牌一起念出来,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认知与感受。比如,海尔丽达滚筒洗衣机,在其洗衣机的控制钮的左侧上面,海尔的标志和丽达品牌名称放在一起,并让海尔标志出现在丽达字样的上方,给人一种丽达滚筒洗衣机是由海尔来统领的感觉。东风小霸王卡车,则在汽车的前门脸的右侧以并排陈列的方式出现“东风小霸王”五个字,消费者当然会将这五个字一起印在脑海里。
采用多品牌策略的公司,既然其同一类产品都要采用不同的品牌,那么,不同类的产品更要采用不同的品牌。如果公司的产品种类众多的话,就会出现企业下面拥有众多纷纭复杂的产品品牌。由于企业所拥有的产品跨类很大,品牌众多,而且某一个品牌名称或标识与其所代表的具体产品结合的很紧,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名称往往会演变成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会明确给消费者一种该企业具体代表哪一类产品的概念。在这样的品牌策略下,企业如何采用综合多角化战略,往往会减轻或一定程度上消除消费者对企业生产不相干的跨类产品,在 认知上的阻碍与困难。
而平行品牌策略中,由于各个不同的副品牌被紧紧地联系到了主品牌身上,如果企业采用综合多角化战略,副品牌之间的跨类非常巨大泛,其核心技术、人力资源、以往学习经验等方面的联系性与移植性非常弱,则会给消费者带来对主品牌极大的不信任感。因此,采用主副品牌策略的企业最好能够采用一元化或同心多角化的发展战略。也就是说,其主品牌给消费者有一个遵循主营业务与核心技术领域或特长的感受。比如,海尔主要采用主副品牌战略,其主要业务范围在家电业,如何有朝一日海尔将其副品牌产品延伸到了餐饮业、服装业或钢铁业,则消费者的信任度就会急剧下降或丧失。
也就说是,多品牌策略的公司名称往往是比较抽象的,没有具体领域与类别所指;而主副品牌中的主品牌(即企业名称)要给人一种具体的经营方向与特长,只有这样,主副品牌策略才可能获得成功。
三、从多品牌策略角度出发进行对比分析
1.多品牌策略的运用,由于公司的名称与标识躲在了幕后,而将具体产品的品牌与标识推向了前台,这样做一般会使企业名称所代表的具体涵义抽象化或者是淡化,这有利于企业推出有明显差异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类别的产品。
但是,这样做可能使公司的形象价值的扩张受到一定的限制。有关资料表明,在美国消费者的品牌价值的评价中,宝洁公司从来没有能够进入前10名。因为宝洁公司采用的是多品牌策略,它的数以百计的众多品牌,从每个具体产品的单个品牌来看,都比较有名,宝洁都为其投入了不菲的广告促销费用,但是,一到评估公司名称的价值时,则宝洁对其企业名称与形象的投入与策划,被众多具体产品品牌的塑造所投入的资金给平摊与瓜分了。从这个角度来看,采用统一品牌策略的企业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企业价值的评估结果,因为其公司名称就是所有产品的品牌名称,公司的名称与标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最高资金利用度的培育与张显。
平行品牌策略由于是将公司名称与具体产品品牌捆绑在一起亮相的,所以,在该品牌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公司的名称与形象的识别度也随着个别产品品牌的宣传同步得到了提升。
2.由于多品牌策略的传播过程中,重心在个别产品的品牌,公司名称只是在落款处一笔带过,许多企业甚至用很小的字来表明该具体产品的公司出处,以降低消费者的注目度,尽量减少引起消费者注意的可能性。于是,这种策略非常有利于企业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去开拓新的领域,不断地在各个不同的市场上去寻找利润增长点的企业。
而平行品牌策略,则不适合运用在差异很大的不同领域的产品命名中。因为,由于受到其主品牌的牵连,如果将经营领域扩张到不相干的其他各个领域,则会让消费者感到这个企业怎么从“鸡蛋到导弹”什么都干,不知道其真正的核心技术与擅长的领域在哪里,从而降低了企业生产某类产品的权威性,使消费者对其不信任感油然而生。
3.多品牌策略能够有效地杜绝企业在同一种类中的某个具体品牌的产品经营失误,从而殃及企业同一种类其他品牌产品声誉的现象,也就是说,能够规避“一损俱损”现象的产生。假如宝洁的汰渍洗衣粉出了问题,并被媒体广泛曝光,但却不会影响到其碧浪洗衣粉的正常生产和销售。
而平行品牌由于在消费者的认知过程中,是将企业名称与具体产品品牌一起加以辨认,在消费者的心里是将它们一起念出来的,所以,有可能一个失败的副品牌会殃及到共用一个主品牌的其他众多副品牌的声誉与形象。但是,它的损害程度较之统一品牌来说,会相对减弱许多。假如,海尔小神螺、海尔小神泡双缸洗衣机出了问题,其负面影响可能会殃及到海尔飘威酒柜、海尔小松鼠电熨斗、海尔金海象电热水器等等,因为它们在形象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是它们都是同属海尔大家族;但是,这些产品毕竟又有明显的不同,小神螺是小神螺,小松鼠是小松鼠,主副品牌策略中的副品牌的不同,又造成了它们之间的明显区别。
在这里,就能比较出一个由于运用了不同品牌策略后产生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多品牌策略中,明明是同一种产品,比如宝洁的洗衣粉,但由于运用了不同的品牌命名,所以,这两个不同品牌的产品基本上不会受到过多牵连,也就是说,不会产生“一损俱损”的现象,也不会产生“一荣俱荣”的现象;而在平行品牌策略中,明明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产品,比如海尔飘威酒柜和海尔金海象电热水器,但由于共用了同一个主品牌,从而使得不同类别的产品之间生产了一定的牵连度,但是这个牵连度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弱的,因为这些不同类的产品毕竟使用了各自不同的副品牌。也就是说,运用平行品牌策略,可以有限度地防止“一损俱损”现象的产生。
4.多品牌策略能够起到使自己的同类产品具有不同的市场细分与定位的作用。当企业经营者想要使自己众多的同一类型的产品具有各种不同的特征与意味,就可以采用多品牌策略,通过采用不同的品牌来刻画产品相互差异的鲜明形象,以用来占领不同的细分市场,这当然还要与具体的包装策略、促销策略等相结合。
比如宝洁公司在中国的三款主要洗发水――飘柔、潘婷和海飞丝,之所以将这同一种产品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品牌,是因为它们要占领不同的细分领域。飘柔,主攻方向是头发的造型,因此在广告中着重表达的是丝丝顺滑、飘逸,模特儿在电视广告中总是将自己的长长的秀发飞舞起来、旋转起来。潘婷具有油功能,所在广告中重点表达的是色泽,说头发是乌黑亮泽的。模特儿总是有一头长长的直板式头发,然后总是有一道亮光从直直的头发上闪电般地倾泻而下。至于消费者有没有头皮屑,这属于海飞丝的“职责”,明星们在做广告时,总是用手捋一捋自己的肩膀说,头屑全没了。
由此看见,多品牌策略的运用,对各个品牌的市场细分的规划与塑造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平行品牌策略同样也具有细分与定位的作用。在海尔的空调产品中,海尔小状元,指得是海尔的运用在单间小卧室里的小功率空调;海尔大状元,显然指得是海尔的可以用在大房间或者是客厅中的大功率空调;而海尔多英才,顾名思义,指得是海尔的新型一拖二、一拖三空调。在这里,平行品牌的运用,就把产品的细微差异,以及彼此各不相同的鲜明形象给凸现出来了,从而达到占领不同细分市场的目的。只是海尔的平行品牌策略,其副品牌可以运用到各种不同类的产品身上,而多品牌策略,只能将不同品牌运用在同一种类的产品身上,这是这两种品牌策略在同样具有凸显细分功能中的一个明显区别。
5.多品牌策略有利于企业随时根据需要来增删某种产品的品牌,当企业经营者想不断地在同类产品中改进旧产品、推出新产品,或者仅仅是想通过改良原有产品的某些细节从而给消费者一种新的感受,就可以随时通过多品牌策略的形式,停止或暂时封存原有品牌的使用,从不断地在同一种产品中推出新的品牌。这种做法,不会给公司的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在品牌的命名中,公司的名称与标志是躲在幕后的,而个别的一个个具体的品牌是展现在前台的。
同样道理,采用平行品牌策略的企业如果不断地增删品牌,也几乎不会对企业的名称与形象造成多少负面影响。因为,平行品牌是主副品牌的完整结合体,换了一个副品牌,就等同于一个新的主副品牌诞生,但却不会因此牵连到前一个主副品牌。从这个角度看,其效果与多品牌策略非常相似。
6.多品牌策略非常有利于产品的促销,甚至有些企业就是从促销角度出发,故意在同一类产品中采用多品牌策略。从表面上看,一个企业如果为自己的同类产品设计了许多品牌,就会自己与自己竞争,这种自相残杀的局面,何来促销的效果呢?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零售商店的陈列位置有限,多一个品牌就可以多占一个陈列位置。如果在同一类商品中,一个商店在货架上总共有十个陈列位置,该企业的品牌只有一个,那么只能占货架位置的十分之一。如果该企业为这同一类产品设计了六个不同的品牌,那么商店只能一个品牌出一个样,在商店总共十个陈列位置中,该企业的产品就占据了商店该产品货架的百分之六十的空间,其被消费者挑选中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
其次,对某些产品来说,消费者往往是一种品牌转移者的面貌出现的。比如牙膏,消费者购买牙膏时,会经常更换牙膏的品牌。保健专家也经常撰文提醒消费者,牙膏的品牌也不断地更换,因为某一品牌的牙膏时间用长了,其所拥有的某种特殊功能,诸如消炎、增白或者防止龋齿等,会被口腔慢慢适应,渐渐失去功效,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地更换牙膏的品牌。
于是,要抓住这部分消费者,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推出几个牙膏的品牌。上海牙膏厂所生产的牙膏,就分别将其划分为美加净牙膏、上海防酸牙膏、上海特效牙膏、白玉牙膏、留兰香牙膏、泡泡娃牙膏,还有许可给联合利华生产的中华牙膏等等品牌,这就大大提升了上海牙膏厂的牙膏在商店货架上被消费者选中的可能性,达到了显著的促销效果。
平行品牌策略,虽然其不同的副品牌是运用在不同类的产品中,比如海尔探路者彩电、海尔龙卷风吸尘器等等,但是,不可否认,在同一类产品中照样可以采用不同的副品牌。比如,海尔“王子冰箱系列”,其中有海尔大王子、海尔双王子、海尔帅王子、海尔小王子、海尔冰王子、海尔小小王子、海尔快乐王子等等。
首先,从占领零售商店货架的因素看,其效果是相似的。因为多一个副品牌就多占一个商店的陈列位置。
但是,从消费者需要品牌转移、需要获得另一种新鲜感的角度来看,它们的促销因素较之多品牌策略要削弱许多。主要原因就是这种品牌策略在不断地强调着它们所共有一个主品牌,当消费者需要品牌转移时或者需要尝试另一种感受时,会受到其主品牌的影响,从而会跳出这个主品牌的范畴去另外做出选择。
当然,如果消费者从某个副品牌产品的实际使用中获得非常好的感受,从而对这个主品牌产生嗜好,今后再挑选同类产品时,也随之认准该主品牌,这将产生与上述相反的效果。
多品牌策略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如果生产企业的同一类产品的每一个独立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都略有差异,并尽可能地穷尽消费者的定位差异,那么,这种品牌策略即能够满足这一类产品不同消费者的各不相同的差异,扩大了产品的销售量,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封堵同类竞争对手的进攻与渗透的道路与空间;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了同一类产品采用不同品牌命名的多品牌策略,强行“封锁”了零售商该类产品货架的空间,最终也就能增强了对中间商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运用平行品牌策略的企业,如果将平行品牌策略运用在同一类产品身上,则也会产生以上所说的相同效果。
总之,在同一类产品中采用主副品牌策略,要看这两类因素的此消彼长的结果来判断。但是,仅从上述多品牌策略的消费者兴趣的转移性来看,平行品牌的促销效果要弱于多品牌策略。
7.多品牌策略可以将外部市场的竞争机制引导到企业的内部。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他们在企业内部采取了品牌经理负责制。一个品牌经理负责一个团队,若干个品牌经理分别负责若干个团队。由于其策划的产品是同一类产品,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于是,他们之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竞争态势,外部的市场竞争被巧妙地传导进入了企业内部。这将大大激发员工的智慧与干劲,明显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与竞争能力。
而平行品牌中的副品牌,在企业内部的独立性没有那么强,因此,很少有将其分成不同的品牌团队来分别进行策划与经营的;从客观上看,其所形成的竞争机制的效果较之多品牌策略要弱。但是,这并不排除企业经营者对两个同类产品的不同副品牌之间,由于销售业绩的迥然差异而引起了重视,从而对两者进行的分析、比较,从中寻找出原因并加以改进与完善的可能性。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参考资料:
[1]Gary Armstrong, Philip Kotler.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 (7e)[M].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2003.241- 249.
[2]Charles W. Lamb, Joseph F. hair, Carl McDaniel. Marketing(Third Edition)[M].Cincinnati, Ohio: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1996.281-310.
一、对两种品牌策略的概念理解
统一品牌策略,美国营销学者将其称为Family Branding(家族品牌策略)或者Blanket Branding(一揽子品牌策略)。JOHN V.THILL和COURTLAND L.BOVEE认为,家族品牌是指将一个品牌运用到整个产品线中的所有产品项目中去。也就是说,整条产品线中的所有产品项目都用一个品牌。
Joel R. Evans 和 Barry Berman认为,家族品牌(或一揽子品牌)策略,是指将一个单独(single)的名称去适用在许多产品身上。
总结美国学者的这两种观点,我们更偏向于后一种观点。将后一种观点与本文的意图相结合,我们可以给统一品牌策略做出这样一个解释:统一品牌策略是指企业对其所有的产品在其所有的市场上都采用同一品牌的策略。也就是说,企业无论其生产多少种类的产品,无论其产品的经营范围拓展到多少不同的市场,它只采用一个品牌。根据西方许多企业的经营实践,采用统一品牌策略的企业往往会采用将企业名称或者缩写,设计成统一品牌的名称与视觉标志,这样,统一品牌的名称与企业的名称就被统一起来了。
差异品牌(Individual Brand)策略是作为家族品牌(Family Brand)策略的对立面而出现与存在的。COURTLAND L.BOVEE 和 JOHN V.THILL认为,差异品牌策略是将一个个不同的独立品牌分别运用在一条产品线中的各个不同的产品项目中。换句话说,同一条产品线中的各个不同的产品项目因它们之间有细微的差别而被冠以有明显区别的不同品牌。
从市场营销理论来看,产品线(Product Line)是指企业所经营的一组用某种效用或者工作原理等方面具有密切相关产品,这些产品组成了一个系列,被称为产品线。而产品项目(Product Item)是指在每一条产品线下所有包含了各种不同品种、款式、型号、档次的具体产品。企业对产品线与产品项目进行有效、合理的组合或者搭配,就被称之为产品组合(Product Mix)。
假如一家企业生产电风扇,而在众多的电风扇产品中,拥有台式电风扇、吊扇、壁挂扇、落地电风扇、鸿运扇和工业用鼓风机等。那么,在这里,电风扇就是给企业的一条产品线,而台式电风扇、吊扇、壁挂扇、落地电风扇、鸿运扇和工业用鼓风机等,就是该产品线中的一个个具体的产品项目。
按照差异品牌策略的原理,在同一条产品线中的不同产品项目,必须使用不同的品牌,也就是这家生产电风扇的企业,必须为其所生产的台式电风扇、吊扇、壁挂扇、落地电风扇、鸿运扇和工业用鼓风机分别设置不同的品牌,虽然它们是同一个工作原理、同一种核心技术以及达到同一种使用效果,但是,它们之间的具体品种、款式、型号和档次等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它们就要被冠以不同的品牌,这就是差异品牌策略。
二、从统一品牌策略角度出发进行比较研究
1.采用同一品牌策略的最明显的优点就是,有利于企业树立统一的形象和提高整体识别度,极大限度地加深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印象与记忆。因为,企业所生产的众多的产品如果都采用了同一个品牌,更一步的是,这个品牌又与企业名称相一致,那么,就能够使这个品牌或企业名称得到最广泛的显现与披露,反复、轮番地冲击消费者的感官。
Charles W. Lamb、Joseph F. Hair 和 Carl McDaniel 认为 ,GE和RCA是统一品牌的典范。美国的通用电子公司(General Electric)用企业名称的缩写GE制作成名称性标志,以此来作为统一品牌,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极大地成功。美国无线电公司也用自己企业名称的缩写RCA作为统一品牌名称。
美国消费者曾经投票选举他们心目中最有价值的品牌,结果日本的SONY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的福特汽车,SONY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与SONY公司长期采用的统一品牌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统一品牌策略的使用,使SONY的企业名称与企业形象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而差异品牌策略则是由于着眼于同一产品线中的产品之间的细微差异,然后采用不同的品牌来命名,所以,这样的品牌策略对提高某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记忆度或是提高整个企业的知名度并塑造企业的统一形象是没有帮助的,因为该企业为不同类别产品冠以了不同品牌。
2.撇开品牌价值与企业形象塑造的角度,仅从企业经营的成本方面来看,统一品牌策略有利于企业采用统一化的包装、宣传等手段,从而节约了大量的包装和促销的费用,增强了企业的规模效益,节约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企业为自己产品确定了唯一的一个品牌,为这个品牌又设计了唯一的视觉形象与标志性颜色,还为其制定了唯一的理念与定位,于是,企业不管生产多少种产品,其宣传与包装主要采用这唯一的品牌名称、视觉形象、理念与定位等等就可以了,这显而易见地大大节省了包装与广告等传播推广的成本。
而差异品牌策略,由于是企业为自己设置了若干种品牌甚至是许多品牌,每一种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形象与意念,都要单独来进行策划与推广,这就不可能做到节约企业的经营成本与形成宣传推广上的规模效益。
3.统一品牌策略虽然能够给企业与品牌的形象带来统一识别度与美誉度,但是,因为其任何类型的产品都采用了统一品牌与形象,而这个品牌形象在宣传中又被赋予了既定的理念与定位,并在以后的传播中在不断地加深与巩固这种既定的理念与定位。所以,当企业想要占领不同的细分市场,并要在这些不同的细分市场中采取不同的差异化的市场策略时,统一品牌策略缺点就明显地凸现出来了。严重的时候,统一品牌策略可能会使企业的不同的市场细分与差异化的经营策略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
而差异品牌策略则可以用不同的品牌,以及品牌意念的赋予与品牌形象的设计,去突出与强调产品与品牌的不同特征与内涵,去积极配合企业的市场细分与差异化的经营战略。企业的不同市场细分策略与差异化的经营战略,往往能因差异品牌策略的有效使用而获得明显成效,最终使企业的这些不同市场细分策略与差异化的经营战略获得成功。
4.采用统一品牌策略,使得企业经营者很难设法去突出与反映企业不同产品或品种之间的区别,以及各自的特色。因为,当统一品牌的意念与定位被限定之后,由于不同特色的产品被冠以了同一个品牌,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区别就被淡化甚至磨灭了。
而差异品牌策略的主要作用正是能够表现与强化不同产品与品种之间的差异与区别,以此来显现它们不同的特点与特征。
5.采用统一品牌策略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一损俱损。企业经营的众多产品中,如果都采用同一个品牌,那么,企业实际上很难保证这众多的产品中某一个产品,在某一个具体的市场上不出半点纰漏。如果有一个个别的产品在个别的市场上出现纰漏的话,由于企业的其他产品与这个出纰漏的产品共用同一个品牌,无论是媒体的报道甚至炒作,还是消费者的心理认知,这都会殃及到企业所有其他经营状况正常的产品身上去,因为它们统统都共用了同一个品牌。而实际上,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众多的产品,想要让某个产品在某个个别市场上不出半点纰漏,是很难做到的,仅仅是因为采取了统一品牌策略,就使得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与产品都跟着遭受失败。因此,我们可以说,采用统一品牌策略,企业的个别产品在个别市场的偶然失误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形象与声誉。
而差异品牌策略,就不会发生这种一损俱损的现象,因为一个品牌的失误,并不会殃及企业其他品牌的正常发展。
三、从差异品牌策略角度出发进行比较研究
1.差异品牌策略又被称之为类别家族品牌策略,这个名称很能说明问题。本文开头部分已经分析过,家族品牌策略(即同一品牌策略)是指企业对其所有的产品在其所有的市场上都采用同一品牌的策略。那么所谓类别家族品牌策略,实际上就指的是企业根据自己产品的分类归属不同,从而将产品归纳为不同的品牌命名,也就是说,一个类别的产品为一个家族,只在一个类别产品内部实行家族品牌策略,而一个类别产品于另一个类别产品之间则采用不同的品牌,以显示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这就是差异品牌策略中的归类因素。
试想,如果企业既生产食品,又生产化肥;即生产化妆品,又生产农药,如果都使用同一品牌的话,消费者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所以,美国庄臣公司在我国销售其产品时,杀虫剂用的是“雷达”品牌,鞋油用的是“红鸟”品牌,而家具与皮革亮光剂用的是“碧丽珠”品牌,空气清新喷雾剂用的是“佳丽”品牌,杀菌洁厕液用的是“威猛先生”品牌等等。美国庄臣公司之所以为其所生产的产品使用不同的品牌,是因为庄臣公司认为,虽然杀虫剂、鞋油、家具与皮革亮光剂、杀菌洁厕液等都是化学产品,但是,由于它们的用途以及给消费者的意念大不一样,所以这些产品的类别不同了,因此,就应该使用不同的品牌来命名。
而统一品牌策略则不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既然企业所有类别的产品都用同一个品牌,那么,不管这其中产品类别之间有多大的差异,都不要考虑去另外策划不同的品牌。
2.差异品牌策略的策划,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社会因素造成的。当一个企业的一个品牌造成不好甚至负面的社会效应时,企业在发展其他类型产品时,就应该避免沿用原来的那个社会效应不好的品牌,而为其设计与采用一个新的品牌,以使其与原来的社会效应不好的品牌明显或严格的区分开来。这就是企业从社会因素的角度考虑,为自己不同类别的产品采用不同品牌的策略。
提起美国的菲力浦・莫里斯公司,人们立即就会联想到大名鼎鼎的“万宝路”牌香烟,就是这家公司的拳头产品。然而,要是有人问你“卡夫卡”品酸奶和奇妙酱、“Tang果珍”饮品、“麦斯维尔”牌咖啡或者“米勒”牌啤酒是哪家公司生产的,许多消费者可能一时说不上来,都认为仅仅是美国卡夫食品公司的产品。其实,这些产品全部出自美国烟草大王菲力浦・莫里斯公司的门下。
在全世界禁烟运动风起云涌的形势下,菲力浦・莫里斯公司面临着美国消费者的巨额赔偿的指控,遭受到了极大地压力,其万宝路香烟的品牌形象拓展也遭到了很大的阻碍与困难。在这样的形势下,该公司转而从食品行业谋求突围。在买下“卡夫卡”、“麦斯维尔”等品牌之后,菲力浦・莫里斯公司以其子公司卡夫食品的形象出现,一直在广告中突出这些个别食品品牌的形象,其中除了有这些商标已经形成巨额无形资产的考虑以外,更让公司关心的是在全球禁烟活动此起彼伏的今天,再使用同一品牌策略,即继续沿用“万宝路”品牌是极其不合适的。如何不让“烟草”公司的形象吓走那些赞成禁烟的消费者,以避免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可供选择的最佳途径就是不让菲力浦・莫里斯公司名称本身在这些产品的广告与产品包装中露面,不让消费者联系到这些食品与万宝路香烟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除以上食品品牌之外,中国的消费者所购买到“瑞士糖”、“三角”巧克力、“妙卡”巧克力、“卡夫奇妙酱”、 L & M、美乐、Oscar Mayer、Jadobs、麦斯威尔、Post、维珍妮、百乐门、Basic & Mcrit及其他卡夫集团的知名产品均隶属于菲力浦・莫里斯公司门下。菲力浦・莫里斯公司的这一品牌策略的确获得了成功。全球无数的禁烟主义者在购买上述品牌时,在痛恨“万宝路”香烟的同时,并不知道站在这些品牌背后的正是烟草大王――菲力浦・莫里斯公司。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源于社会因素的差异品牌策略。
而统一品牌策略如果其品牌发生社会因素方面的危机,则无法采用另外不同的品牌来转移人们的视线。只能采用危机公关的方式,来改变人们对原有品牌的不良看法,重新树立人们对统一品牌的信心;或者采用更换品牌策略,企业将另起炉灶,创立一个新品牌去替代原来社会效应不好的老品牌,以此来为企业的转机与今后发展创造条件。这实际上是从一个统一品牌过渡到了另一个统一品牌。
3.实施差异品牌策略,有一个产品类别差异的“度”的问题,即产品类别差异程度到多大时,才可以为其另外设计一个品牌。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要比中国企业在产品类别差异的“度”的甄别上,敏感与严格得多。
美国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推出饮用水与茶饮料时,就没有沿用其已经成功的可口可乐品牌,而另外将其取名为“天与地”,以表示与公司原来的碳酸水饮料的显著差异,并且在包装与广告宣传上,故意弱化可口可乐的标识,隐去可口可乐公司的影响。这是因为,可口可乐认为,碳酸水饮料与茶饮料、饮用水,虽然都是液体,都是用来解渴的,但是,其在消费者心里的概念可能会有明显区别,可口可乐公司认为它们是不同类的产品,因此,要用差异化品牌策略。同样道理,可口可乐公司的橙汁产品用的是“酷尔”,而同样不是沿用可口可乐品牌。
中国企业经营者在产品类别差异的“度”的把握上,要宽松很多。上海的光明乳业所拥有的“光明”品牌,一直以来给消费者的鲜明印象就是牛奶。但是,光明乳业直接将“光明”品牌沿用到了其所生产的甜橙鲜果汁与苹果鲜果汁上,这就与可口可乐的做法有了明显差别。
上海白猫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洗衣粉是非常有名的,“白猫”这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几乎成了洗衣粉的代名词了。但是,上海白猫有限公司采用统一品牌策略,将以下产品全部都命名为“白猫”,这些产品主要有:护手洗手液、超级炉灶清洁剂、浴缸清洁消毒剂、浴缸清洗剂、高泡地毯香波、油脂去处剂、玻璃清洁剂、客房通用清洁剂、洁厕剂、餐具去渍粉、餐具催干剂、全能油污净、机用餐具洗涤剂、消毒液、漂水、机用除垢剂、超级氯漂粉、柔软剂、超级氧漂粉、乳化剂、浆粉等等。
由此可见,国内企业对产品类别差异的尺度掌握,较之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要宽泛许多。可口可乐认为,碳酸水饮料和橙汁应该用两个不同的品牌,而光明认为,牛奶和甜橙汁可以用一个品牌。因此,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在产品之间达到多大程度的差异时,才开始采用差异品牌策略将其区别开来的问题。在这个“度”的把握上,没有一定之规。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的本身特性、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变化与款式变化的敏感度,产品对消费者的原有消费模式的冲突或区别以及从消费者心理角度来挖掘消费者对两类产品的内心感知等等,最终决定,在两类产品中是否需要采用差异品牌策略。
可口可乐认为,人们喝碳酸水饮料和茶饮料的时候,心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消费者对这两种饮料的概念是有差异的,于是必须分别用差异品牌命名;而光明则认为,消费者喝牛奶与鲜果汁,其内心感受是一样的,所以,无需用差异品牌区分开来。但是,随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对差异品牌的“度”的把握最终会越来越细致与严格,这是一个总的趋势。换句话说,今后很可能光明会将牛奶与鲜果汁这两种产品用差异品牌区分开。前一段时间,光明就对其另外两种与原来牛奶略有差异的乳制品,采用了主副品牌策略来加以区别。光明将其所生产的一种在光明牛奶中融入大麦成分的牛奶命名为“光明麦风”,而将另一种在牛奶中光明牛奶中融入巧克力成分的牛奶命名为“光明巧风”。当然,这样的品牌命名,并不是差异品牌策略,而是属于主副品牌策略。最近,光明在其果汁类产品中,也开始采用“光明果诱”这一主副品牌结构。这进一步说明,光明开始意识到产品之间的细微差别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与影响。在这里,光明只是不用差异品牌策略的方法而是采用了主副品牌策略的手法来强化与突出表现这种差异而已。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COURTLAND L. BOVEE&JOHN V. THILL. Marketing[M]. New York : McGraw-Hill,1992.259-264.
[2]Joel R. Evans , Barry Berman. Marketing[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85.43-73.
品牌应该是目标消费者及公众对于某一特定事物心理的﹑生理的﹑综合性的肯定性感受和评价的结晶物。人和风景,艺术家,企业,产品,商标等等,都可以发展成为品牌对应物。我们在市场营销中说的品牌,则指的是狭义的商业性品牌,即是公众对于某一特定商业人物,包括产品﹑商标﹑企业家﹑企业四大类型商业人物的综合感受和评价结晶物。
所谓品牌战略就是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 品牌战略是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产物,近年来,一些意识超前的企业纷纷运用品牌战略的利器,取得了竞争优势并逐渐发展壮大。战略的本质是塑造出企业的核心专长,从而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产品、技术及管理诀窍等容易被对手模仿,难以成为核心专长,而品牌一旦树立,则不但有价值并且不可模仿,因为品牌是一种消费者认知,是一种心理感觉,这种认知和感觉不能被轻易模仿。
所以对于商家来说,品牌战略的确立应该是围绕企业的竞争实力来进行的,商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根据行业的特点,根据市场的发展,根据产品的特征,灵活的探询合适的战略。以下我们将具体的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品牌战略。
单一品牌战略
单一品牌又称统一品牌,它是指企业所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同时使用一个品牌的情形。这样在企业不同的产品之间形成了一种最强的品牌结构协同,使品牌资产在完整意义上得到最充分的共享。
单一品牌战略的优势不言而喻,商家可以集中力量塑造一个品牌形象,让一个成功的品牌附带若干种产品,使每一个产品都能够共享品牌的优势。比如大家熟知的“海尔”就是单一品牌战略的代表。海尔品牌2005年以702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榜首,比第二名高出222亿。在2005年世界品牌500强中海尔荣登第89位。海尔集团从1984年起开始推进自己的品牌战略,从产品名牌到企业名牌,发展到社会名牌,现在已经成功的树立了“海尔”的知名形象。海尔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的全部是单一的“海尔”品牌。不仅如此,海尔也作为企业名称和域名来使用,做到了“三位一体”。而作为消费者,我们可将海尔的“真诚到永远”的理念拓展到它名下的任何商品。一个成功的海尔品牌,使得海尔的上万种商品成为了名牌商品,单一品牌战略的优势尽显其中。
单一品牌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品牌宣传的成本要低,这里面的成本不仅仅指市场宣传,广告费用的成本,同时还包括品牌管理的成本,以及消费者认知的清晰程度。单一品牌更能集中体现企业的意志,容易形成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避免消费者在认识上发生混淆,也需要在各个品牌之间的协调。
当然作为单一的品牌战略,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它有“一荣共荣”的优势,同样也具有“一损俱损”的危险。如果某一品牌名下的某种商品出现了问题,那么在该品牌下附带的其他商品也难免会受到株连,至此整个产品体系可能面临着重大的灾难。作为单一品牌缺少区分度,差异性差,往往不能区分不同产品独特的特征,这样不利于商家开发不同类型的产品,也不便于消费者们有针对性的选择。因而在单一品牌中往往出现“副品牌”。
副品牌战略
采用副品牌策略的具体做法是以一个成功品牌作为主品牌,涵盖企业的系列产品,同时又给不同产品起一个富有魅力的名字作为副品牌,以突出产品的个性形象。我们依然以海尔为例,海尔虽然在他所有的产品之上都使用同一个商标,但是为了区分彼此的特点仅就冰箱来说就分为变频对开门的“领航系列”;变频冰箱“白马王子系列”“彩晶系列”;电脑冰箱“数码王子系列”和“太空王子系列”;机械冰箱“超节能系列”,“金统帅系列”等等。所以仅仅冰箱这种产品在海尔名下就有15种副品牌。在家电行业使用副品牌已经成为行业的通行做法,这样有效的划分了不同产品的功能和特点,使得每组商品的特点各显其彰,同时也弥补了单一品牌过于简单,不生动的缺点。
多品牌战略
一个企业同时经营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彼此没有联系的品牌的情形,就是多品牌战略。大家众所周知,商标的作用是就同一种的商品或服务,区分不同的商品生产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的。一个企业使用多种品牌,当然具有的功能就不仅仅是区分其他的商品生产者,也包括区分自己的不同商品。多品牌战略为每一个品牌各自营造了一个独立的成长空间。
多品牌的优点很明显,它可以根据功能或者价格的差异进行产品划分,这样有利于企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面对更多需求的消费者;彼此之间的看似竞争的关系,但是实际上很有可能壮大了整体的竞争实力,增加了市场的总体占有率;避免产品性能之间的影响,比如把卫生用品的品牌扩展到食品上,消费者从心理上来说就很难接受。而且,多品牌可以分散风险,某种商品出现问题了,可以避免殃及到其他的商品。
其缺点则在于:宣传费用的高昂,企业打造一个知名的品牌需要财力、人力等多方面的配合,如果想成功打造多个品牌自然要有高昂的投入作为代价;多个品牌之间的自我竞争;品牌管理成本过高,也容易在消费者中产生混淆。
采用多品牌战略的代表非“宝洁”莫属了。宝洁的原则是:如果某一个种类的市场还有空间,最好那些“其他品牌”也是宝洁公司的产品。因此宝洁的多品牌策略让它在各产业中拥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举例来说,在美国市场上,宝洁有8种洗衣粉品牌、6种肥皂品牌、4种洗发精品牌和3种牙膏品牌,每种品牌的特征描述都不一样。以洗发水为例,我们所熟悉的有“飘柔”,以柔顺为特长;“潘婷”,以全面营养吸引公众;“海飞丝”则具有良好的去屑功效;“沙宣”强调的是亮泽。不同的消费者在洗发水的货架上可以自由选择,然而都没有脱离开宝洁公司的产品。
宝洁公司的策略是不仅仅在不同种的商品上使用不同的商标,即使是在相同的商品上,由于功能的不同也使用不同的商标。当然她为此也付出了高昂的市场成本和管理成本。然而我们不能不说,宝洁是成功的,近170年的辉煌历史,旗下约300个品牌,就不能不说它在品牌战略中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多品牌战略中,也有些企业使用的并非功能划分,而是等级划分,也就是说,不同的品牌用于相同的商品,但是品质、级别不尽相同。比如说欧莱雅就选择了一个以档次为标准的区分。兰蔻、碧欧泉是它的高端产品,而羽西、美宝莲则是它相对低端的产品。也许即使是热衷化妆的女士们也不一定清楚以上所提及的四个品牌竟然都归属于欧莱雅公司,他们都各自占领着自己的市场份额,拥有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不禁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可以都知道“飘柔”、“潘婷”和“海飞丝”都是宝洁的产品,而鲜有人知悉兰蔻、碧欧泉、羽西和美宝莲的关系呢?原因在于宝洁使用了“背书品牌”。
背书品牌战略
关键词:产品开发 品牌战略 竞争优势
产品是奠定一个品牌的核心基础,一个品牌若没有产品的支撑,它必将无法形成品牌;若没有其独具特色的产品支撑,它将无法形成其品牌个性使其在同质化日益严重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产品开发亦称产品创新,即新产品或改进产品的开发,对于当今品牌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美国生产力与质量控制协会(APQC)的研究表明,最近几年力新产品的销售额占到公司销售额的27.5%。并且,由于新产品创新速度加快,因此产品生命周期变得更短:最近50年缩短了400%。但是,许多产品并不成功:APQC的同一项研究指出,公司的NPD项目只有一半多(56%)达到了其预期的财务目标,并且只有51%的新产品做到了按期(肯尼斯·B·卡恩,赵道致译,2009)。
品牌战略决定品牌的生命力
对于企业来说,战略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战略失败是最大的失败(吴照云,2006)。每一个品牌的发展壮大都有着其特有的品牌远景,它是品牌的长期身份,它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广告语或宣传海报上的卖点陈述句。它代表的是一个品牌的策略灵魂,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企业品牌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对企业未来的规划只需按之前的计划向前自然延伸。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并朝着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因此,品牌远景虽然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但并不是说其不可以发展、不可以成熟。相反,它会随着市场的变化、消费需求的改变、科技的进步等外部因素变得更立体,更有深度。换而言之,品牌远景是品牌长远的战略目标,且该战略目标并不是品牌的终极目标,它会根据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进行不断升级。而这种升级的过程对应的就是该品牌制定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战略的过程,因为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才更容易让品牌与时俱进,永葆生机、活力。
产品开发不同层面下守正品牌战略
品牌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两个因素,首先在技术和质量上,你的产品就是比别人强,货比三家之后,顾客不能不买你的。其次,你的生产成本比别人低,产品价格便宜(周海江,2011)。产品是品牌核心竞争力,品牌离不开产品的支撑,没有产品支撑,品牌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市场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则是消费者对产品功能需求的提升。因此,开发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满足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成了各大品牌不断提升自己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
《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其胜”。如果说产品是品牌的核心基础,那么品牌战略规划则是产品开发的核心理念。产品开发只有守正品牌核心理念,依照品牌战略规划的策略指引,进行深度挖掘与落实品牌资产,才更容易开发出独具品牌个性的新产品,才能不断满足市场朝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更好的使产品从琳琅满目的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使品牌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独占一席之地。
为了更好地全方位分析守正品牌策略,本文从产品线、市场、消费者和宣传等产品开发的不同层面入手,根据不同层面的特点,探讨了产品开发不同层面下守正品牌战略
(一)产品线层面:新产品易形成系列产品阵容
新产品开发的流程应该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而不是偶然发生的,否则很少会有新创意产生,而好多的创意会被搁置甚至枯竭(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等著,何志毅、赵占波译,2012)。因为有了明确的品牌战略指引,所以在进行产品概念提炼时就有明确的方向指引。通过这种方式整合出来的产品概念,将会与品牌核心理念紧密关联,形成有支撑、成体系、能感知的产品阵容,最终形成品牌产品家族,从不同的层面共同诠释出品牌的核心理念,犹如人的五根手指,共同握拳,重拳出击,提升品牌综合竞争力。
倘若在对产品概念提炼的过程中,无明确的品牌策略指引,则可能导致品牌产品开发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易造成产品生命周期短,产品线分布广,且自成一家。不但无法凝聚品牌资产、提升品牌价值,还会造成管理成本投入大、管理难、甚至导致品牌走向灭亡的危险局面。
世界高端矿泉水领导品牌—依云矿泉水,战略规划倡导的是一种年轻态、活力、健康的生活态度。为了使得这一理念能伴随着产品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开发出了饮用与美容两大品类的产品。饮用品类开发:适合在工作或在家中饮用的 1升或1.5升PET瓶装;适合在运动、旅行或随时准备出发的330毫升和500毫升的小PET瓶装,以便可以轻松地放在钱包、口袋、公文包或背包中;此外,还推出了适合高级酒店、餐馆和夜间酒吧2人晚餐的750毫升以及满足个人消费的330毫升的精美玻璃瓶装,还有推出了由著名时装设计师创作的具有一定纪念和收藏意义的限量版玻璃瓶装。通过以不同的规格形式,使这种健康、活力的水源充满着消费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能更好的、更直观的体现其品牌战略规划,它还专门开发了护理肌肤的依云面部喷雾;深层滋润肌肤、辅助定妆的依云矿泉保湿喷雾等美容产品。
一般认为,饮用水和美容产品是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它们的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然而当一款在生活各种场景都有可能见到的矿泉水,居然可以作为美容护肤产品使用,永葆肌肤健康、活力,其所倡导的品牌理念自然而然的会得到消费群体的认可。
虽然依云有着丰富的产品阵容,还属于两大不同领域的产品系列,但因守正了品牌的核心理念,依照策略指引开发了衍生的美容产品,使得原本就是矿泉水的依云变得非同一般,它的品牌价值得到提升的同时,其倡导的年轻态、活力、健康的生活态度更是深深的进入消费者的内心。
(二)市场层面:新产品易于展示品牌个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类同质化产品的层出不穷,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一份市场份额,成为了各大品牌开发新产品生死攸关的必然选择。
品牌战略的制定往往是各大企业品牌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对外部环境的可能变化做出预测和判断,在此基础上结合品牌自身的品牌资产规划出的品牌策略。因此,当产品开发与品牌发展战略相结合时,通过守正品牌的核心资产,赋予产品独特的理念,才更易形成产品的个性,使其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进而展出品牌的独特魅力,形成差异化竞争。
在中国,烟草行业的产品开发尤为典型。面对着同质化十分严重并且种类繁多的烟草产品,如何在众多的中式卷烟产品中脱颖而出,形成品牌、产品个性,成为各大卷烟品牌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们纷纷在各自战略规划的指引下,提炼并且开发出了独具其品牌个性的产品。例如安徽中烟的黄山品牌,它在2012年推出的其顶端形象产品黄山(天都),以新安画派所创作的天都画作为主要创意元素,通过宣纸印刷,手工装裱,形成一条烟五幅画、独具安徽地域文化的形象产品。新安画派、天都画作、徽州举世闻名的文房四宝—宣纸,共同展示出了黄山品牌鲜活的独特魅力,使其在众多的烟草品牌中脱颖而出,形成其品牌个性,这是其它任何一个品牌所无法模仿的。
此外,真龙的巴马天成、玉溪的庄园、红塔山的经典100等,都有其品牌和产品独特个性,在市场竞争中彰显出其所特有的光辉。这正是依据品牌战略的指引,深挖品牌资产的产物。正是因为这些独具个性产品的具体展示,又使得品牌战略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
(三)消费者层面:新产品易满足消费特定需求
品牌一旦在市场上形成,品牌就不只属于品牌拥有者的了,它更属于消费者了(朱海松,2002)。通过守正品牌核心,依据品牌发展策略规划指引开发的产品通常都具有特殊属性,而这种属性刚好能够与特定消费群体的特定需求产生有机的价值连动,进而实现销售出奇。
当苹果手机在中国销售的如火如荼时,却有一款国产手机在中国手机市场上异军突起,这就是小米手机。苹果手机以其近乎完美的配置与设计,以及高性能的独特体验,赢得了众多年轻的苹果粉丝青睐,甚至有人为能购买到一部苹果手机而采取了卖肾的极端行为。然而面对其高昂的价格,仍然使得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这一部分群体均渴望获得类似于苹果手机的高性能体验,但又难以承担其高昂价格。而小米手机正是顺应这一市场需求应运而生,它以高性能、高品质、低价位的优势,取得了这类消费群体的芳心,书写了国产手机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传奇。
(四)宣传方面:新产品宣传往往具有独特的故事性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对品牌或产品进行营销传播时,往往更容易卸下消费者的心理戒备,思绪被故事情节所迷醉。此时,消费者消费的不再是产品,而是产品后面的故事;又因为产品后面的故事,使他们对产品、品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进而潜移默化的接受到了品牌、产品所要传达的真实信息,无形中提升了品牌、产品的溢价能力。我们进行产品开发时,我们该如何赋予产品一个既能打动消费者,又能无形中使之接受到所要传达的信息的故事呢?
答案很明确,倘若产品是守正品牌核心资产,依据策略规划指导而诞生,那么,赋予新产品的故事往往不仅能为产品的宣传提供了有效的利益支撑点,还会与品牌核心资产形成价值互动。通过对新产品故事的讲述,形成消费者与产品的价值体验,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如今,产品上市、故事先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流行且效果突出的传播手段。通过意蕴深刻的故事进行宣传的品牌和产品案例不胜枚举:佳能的温情故事、加多宝的祖传秘方、伊利金典奶的阳光牧场、国窖1573的“国宝窖池”……在中国,由于烟草行业宣传受到国家政策的诸多限制,使之在产品开发的故事性方面做得尤为突出。如黄山品牌的黄山(红方印)将乾隆皇帝、纪大烟袋纪晓岚、御赐贡烟红方印的历史典故集于一身,使之在传播过程中通过讲故事,与消费者形成价值体验的同时,更将黄山品牌实力雄厚、品质优异、底蕴深厚的理念潜移默化的传达给消费者,提升了黄山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可度;此外,还有黄鹤楼的1916、红塔山的经典1956、南京的金陵十二钗等等都是通过守正品牌资产,依据品牌战略规划而实现销售出奇的产品。
结论
产品是品牌战略规划执行的最终呈现,它是品牌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沟通桥梁。因此,产品开发从概念的诞生到产品的成型,再到产品的推广往往成为一个品牌的核心决策,它将关乎到品牌能否在市场竞争中永葆先机的生命力。此时,品牌根据对市场发展预判、高瞻远瞩制定出的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则成为这一过程中扮演指引方向、树立评判标准的重要角色。
有了战略的指引,新品开发便有针对性、产品线容易形成家族聚合力,使新产品能在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彰显个性。还能依附于品牌资产,借助品牌自身的溢价能力,赋予新品引人关注的故事性,进而使新品更容易与消费人群形成有机互动,提升新品价值,为新品的市场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新产品是在品牌战略指引下诞生,所以在对新品宣传推广的过程中,无形中将品牌的个性、理念以产品故事的形式向社会传递,人们在接收产品信息的过程中,亦无形之中接纳了品牌的理念、主张,进一步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实践、论证品牌战略规划的正确与否,为品牌不断的向前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美)肯尼斯·B·卡恩主编,赵道致等译.PDMA新产品开发手册(第2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吴照云等编著.管理学(第四版)[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竞争、成长是伴随中小企业发展的两大主题,但是无论哪方面都离不开中小企业自身的能力。竞争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中小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壮大,并且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必须孕育品牌,塑造品牌,培养核心竞争力。
一、品牌建设的作用
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互区别。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重视品牌的作用,把品牌建设作为企业长远战略策划,以品牌建设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
例如蒙牛在短短的几年里塑造了强势的品牌地位,它的品牌资产远远超出同行业几十年的老品牌光明和伊利等奶制品企业。蒙牛的品牌成长向众多企业证明了品牌在短时间内也可以塑造起来。所以说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问题并不是时间长短问题,首先是意识问题,然后是战略问题。
二、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应注意问题
中小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品牌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品牌的创建是循序渐进的,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统一团队思想建设的问题。有的企业是领导在做品牌,员工在被动工作,这非常不利于中小企业品牌的建设,品牌建设工程应该从企业内部做起,领导挂帅,全员参与。
2.注意避免“拔苗助长”的问题。虽然蒙牛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塑造了自己强势品牌地位,但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如此迅速成长,所以,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时思想上应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3.注意品牌的定位及层次建设问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增强了品牌意识,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缺乏,而不具备品牌优势,难以进行大规模市场投入。但是,中小企业不能因自身条件有限而放弃品牌建设,更不能因此而忽视品牌的品质、品格和品位。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品牌的定位及层次建设。
4.注意品牌延伸的问题。中小企业品牌延伸战略规划是所有企业都容易忽视的问题,中小企业在导入品牌战略的初期,就应该意识到品牌延伸问题。
三、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策略
中小企业可以基于其竞争、生产能和发展的考虑,依据企业自身的现实情况,科学定位品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打造品牌产品。在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时,必须考虑产品本身的特点、目标消费群的特征以及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和实力等相关因素。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等因素,首先应以当地的消费者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可以选择以下品牌策略。
1.统一品牌策略。中小企业的所有产品都统一使用一个品牌。企业采取统一品牌的主要好处是:企业宣传介绍新产品的费用支出会较低,如果这个品牌声誉好,所有产品都能够畅销,易于树立企业整体形象。但是如果有质量较差的产品,也必然会影响整个企业的信誉。
2.多品牌策略。多品牌是指企业决定同时经营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竞争的品牌。一个品牌只适合于一种产品,一个市场定位;多品牌策略强调品牌的特色,最大限度地显示品牌的产异化与个性。这个策略是宝洁公司首创的,宝洁公司大都一中产品多个牌子,例如洗发产品中的“海飞丝”、“潘婷”、“飘柔”等,赋予每个品牌鲜明的个性,使每种品牌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目前,宝洁公司的洗发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中小企业采取多品牌策略的好处在于:第一,多品牌策略适合零售商的行为特性。第二,多品牌策略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第三,多品牌策略有助于企业内部各个产品部门、产品经理之间展开竞争,提高效率。第四,多品牌策略可以使企业更深入到各个不同的市场,占领更大的市场。
3.企业名与品牌名并用策略。企业名与品牌名并用是统一品牌与多品牌并行的一种方式,中小企业决定实施多品牌策略,可以在各种产品的品牌名称前冠以企业的名称。企业采用这宗策略的主要好处是:既可以使产品系统化,享受企业已有的信誉,又可以使各种产品各有不同的特色。
4.共享品牌策略。共享品牌是指若干家中小企业,或者以地域为标准,或者以行业为标准,组织起来,共同使用同一品牌,组成一个品牌联合体,共同使用同一品牌。联合体内各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使用同一品牌,并用契约或协议方式规范共享联合体内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
通过品牌共享,中小企业可以突破单个企业资金力量薄弱、产品类型单一的局限,实现资源共享,为品牌宣传和扩大知名度创造条件。而且,品牌联合体内各企业的产品销售地域各不相同,该品牌能在更广的市场范围内出现,大大增加与消费者接触的频率,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并接受品牌。
5.品牌延伸策略。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利用其成功品牌的声誉来推出改良产品或新产品。品牌延伸并非只简单借用表面上已经存在的品牌名称,而是对整个品牌资产的策略性使用。借助品牌延伸可以共享已有品牌的影响力,充分实现品牌利用中的增值,使新产品的市场推广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品牌延伸策略是企业加速发展的有效战略,它有利于降低新产品引入市场的成本、充分利用品牌资产的价值、为品牌注入新鲜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扩大企业规模。但品牌延伸策略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应用也存在潜在风险,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从茅台身上折射出国内企业在营销建设和品牌建设上的短板。我们不做吹毛求疵的挑剔,仅仅从国内品牌的做法上找到不足,供大家参考借鉴。
国内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思维下,用销售的方法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升级,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在的企业用销售的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于是大家开始注重品牌的建设问题。这是好的趋势,问题是我们的企业在品牌建设问题上存在很多认识误区和操作的不足。
不懂做品牌的内涵是应该针对谁
增加品牌的内涵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重要的是要明确增加品牌的内涵其实是对消费群体做内涵,而不是针对我们自己。
关于品牌的内涵有很多种说法,通常的说法是这样的:一个词、名称或符号等,尤其指制造商或商人为了在同类产品中区别出自己产品的特色而合法注册的商标,通常十分明显地展示于商品或广告中;品牌名称,广为人知的一种产品或产品生产线;(非正式)在某一领域的名人或重要任务。这个定义强调品牌是一种有形物,即是一种产品、服务或商标。很明显,这个定义仅仅停留在品牌的认知上,但品牌的内涵不只这些。
品牌包含了好的、坏的甚至失策的方方面面。我们强调的品牌内涵的核心是消费群体,所有的工作都应围绕这个核心来展开。
不懂做品牌内涵应该做什么
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使得品牌建设问题被提到日程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品牌规划、品牌战略问题日显突出,但是国内企业在相关问题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仅仅是品牌识别符号的改变,真正核心问题并没有被解决。其实品牌内涵应该做消费者的情感接洽,情感的联络,情感的积累和深入发展。可是国内的企业不懂这些,只是一味在做着品牌识别符号的改变,不但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还会伤害已经积累起来的品牌情感,可谓得不偿失。做品牌要有能钻到消费者心里的能力和预见,所有的一切要适应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和情感体会,这样的品牌内涵才有分量,才会被消费者认同和接受,才能培养起消费者的情感积累和品牌忠诚度。达到既赚产品的利益又赚品牌的利益。
一、 品牌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
品牌的目的是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对商业银行而言,品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推动金融产品的销售。品牌是一种资产,虽然这种资产并不反映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但当客户选择了这一品牌时,却可以受让到品牌资产带来的价值。品牌资产的价值越高,客户受让的价值就越大。当客户对某家银行的品牌产生相当强烈的品牌忠诚和信任感时,就会不断重复购买这一品牌的金融产品,从而增加了金融产品的销售数量,并为银行带来忠实的客户和更稳定的收益。同时,在不能保证所购买产品品质的情况下,银行客户倾向于熟悉而又值得信赖知名品牌的金融产品,并且形成惯性,成为品牌的忠实追随者。
2. 提高金融产品的收益水平。品牌的高认知价值和差异性会降低客户对金融产品价格的敏感性,从而可能为银行带来更为丰厚的收入和利润。同时,这样的品牌产品难以被其它银行在短期内所模仿,即使被模仿,其模仿成本也较高,模仿时间也较长,所以拥有高价值品牌的银行将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具有与其它银行的比较竞争优势。
3. 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高价值的品牌从各个方面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第一,由于忠诚客户会持续青睐某一品牌的金融产品,并且通过口碑效应吸引了更多的客户,从而银行的平均营销成本在较长的时期内被摊薄。第二,对待比较熟悉的客户,银行很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减少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磨合成本,尽快满足客户的需求。第三,如果先前的银行品牌在市场中已经建立了相当的知名度和市场声誉,这种品牌形象将为新产品的市场营销提供强有力的信任支持,缩短新产品的市场认知过程,节省新品牌的广告、促销等所需的营销费用。
4. 降低经营决策的不确定性。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或市场的波动性直接导致了银行决策时面临着风险,而建立和保持客户忠诚是减少不确定性的最有效方法。高价值的品牌带来了高忠诚度的客户,这不仅为银行的经营决策(如新产品开发方向的确定、开发时间的安排)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和建议,而且这些客户还极有可能追随银行进入新的产品线和经营领域。
二、国内银行品牌经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品牌战略与发展战略脱节。一些银行在制定品牌战略时,不重视品牌战略与银行整体发展战略的从属关系,形成了各个品牌建设自行其是的局面。由于各个品牌缺乏目标性,与银行整体战略关联度不高,也就不能更好地为银行整体发展服务。
2. 品牌建设与文化建设脱节。有的银行仅仅通过运用简单的宣传手段,一味强化品牌外在形象,而忽视品牌内涵底蕴,忽视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的长期积累,反而导致品牌宣传的随意性,难以树立长久、持续的市场形象。
3. 宣传策略趋同。目前,许多银行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特征较为明显,建立在无特色、少差异基础上的品牌战略大多重视企业形象宣传,轻视产品服务宣传,大众更多看到的是银行品牌的广告,有特色银行产品的广告相对较为有限。
4. 产品的同质性弱化了品牌价值。目前,有的银行在品牌建设上缺乏科学系统的市场研究,没有准确定位自身品牌的细分市场,难以塑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形象。品牌定位趋同造成的银行品牌“混沌化”,影响了消费者的快速认知和认同,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 对国内银行品牌经营的几点建议
1. 以整体战略引导品牌战略。品牌战略是银行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任何一种单一策略都有其优势及局限性,过分依赖任何一种单一策略均无法获得优势互补、劣势淡化、形成合力的结果,所以品牌战略必须被纳入银行整体战略系统中,并得到其他相关策略有效和默契的配合,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仅仅是专供摆设的“花瓶”。一个成功品牌的塑造绝不是品牌自身的事情,它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所有的重大战略决策,而这些重大战略决策都要围绕品牌来进行和展开。
2. 塑造品牌个性。目前,国内各家银行都针对自己的产品推出了金融品牌。这些品牌在名称上和实质上都有着较强的共性,从而造成了品牌的同质化,客户很难把品牌区别开来。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塑造鲜明的品牌个性,让品牌个性成为品牌与其竞争者之间的差异点。具体来说,银行在塑造品牌个性时应该遵循以下步骤:①进行市场细分,选择和确定目标市场;②了解目标顾客群的需求、欲望、追求、想法和喜好。③勾勒出目标顾客群的个性特点。④塑造与目标顾客群相匹配的、具有吸引力的品牌个性。⑤以恰当的方式持续一致地向目标客户群传播已塑造的品牌个性。
3. 建立协调的品牌体系。建立品牌体系的主要目的是理清品牌之间的角色关系,形成品牌合力,避免品牌冲突。对国内银行来说,由于客户群的广泛和金融需求的多样性,实施多品牌策略是比较现实的选择。由于多品牌体系中不同的品牌之间可能产生相互冲突,所以必须要注意各类品牌之间的相互协调。目前,国内各家银行在不同的市场上创立并维护不同的品牌,把不同的产品系列营销给客户。在同一家银行里,不同的品牌拥有不同的地位。理想的品牌体系不但应该做到包括法人品牌和产品品牌在内的银行品牌体系中的每一级品牌都应该能使客户识别各自所代表的产品,并引起跟这种产品有关的正面联想,从而对整个品牌体系做出有益的贡献,还要做到各种品牌之间保持一致,相互补充印证。
4. 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品牌经营是一个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当前,大多数中资银行除了在ci形象上有较为成熟的约束指导之外,在品牌经营上缺乏统一有效的战略规划与资源整合。建立专业的品牌管理组织,一是要求必须有负责银行整体品牌战略的决策机构,如设立品牌管理委员会,由其负责制定品牌管理的战略性文件,建立母品牌的核心价值及定位,定义品牌架构与沟通组织的整体关系,并规划整个品牌系统等。二是要求必须有负责品牌日常管理的部门和具有专业水准的人员。可以考虑在品牌管理委员会下设置由品牌经理负责的品牌管理办公室,在银行整体品牌战略的框架下,由其负责各个不同品牌的构思、设计、宣传、保护、品牌管理和品牌资源的经营等日常运作。另外,可以考虑与具有丰富经验的咨询公司和广告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银行提供有价值的品牌营销指导,提高品牌营销的执行效果,减少不必要的策略性失误和内部消耗。
5. 用营销战略推动品牌管理。
(1)要做好品牌基本外型要素的搭配。一个品牌由所有能注册登记的营销要素(包括商标、标志、口号、包装、标记等)组成。国内银行应注意把这些营销要素进行组合和搭配,以便发挥跟品牌有关的功能,诸如加强客户对品牌或品牌形象的认知,在竞争力和法律方面保护该品牌等。
(2)考虑品牌推广的时机和策略。在建立系列产品品牌的过程中,要具体品牌具体分析,避免不考虑时机的盲目推出新品牌,或是将本银行各种产品品牌按照同等规模、同样方式不加选择地推广到市场。因为品牌的推出要受到产品的成熟度、市场的成熟度等各种条件的约束,如果事前不加以认真的研究分析,做好遇到各种情况的准备的话,匆忙推出没有经过市场严格检验的一些新品牌,可能事倍功半。
(3)要运用和协调各种营销活动以建立品牌资产。营销活动包括很多,如媒体广告、促销活动、赞助等等。通过发挥各种营销活动在建立银行品牌资产方面的特定作用,向客户提供详细的银行产品信息、展示如何和为什么使用某一银行产品、这一银行产品适合什么样的客户使用等。在品牌的各种营销活动中,要注意在营销活动的连续性和为了保持相关性必须做出的改变之间进行适当的平衡,而不能在营销活动中发出相互冲突的信息,使得品牌形象模糊不清甚至面目全非。
(4)做好品牌的渠道建设。客户经历的服务质量、客户感知价值、客户预期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决定客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这三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银行网点的品牌分销能力。但是,由于银行经营管理链条较长、网点业务指标繁重、以及基层员工综合素质和服务标准的不统一,客户在网点这个重要渠道实际经历的服务质量和感知价值低于预期,从而大大降低了对品牌的满意度。提高银行网点的品牌分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国内银行应在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对网点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柜员营销技巧和品牌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网点的品牌分销水平。
6. 加强对品牌的审核和跟踪研究。随着技术的进步,某一品牌的技术优势可能不复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使一个品牌没有任何变化,也可能会给客户带来不同的体验。所以,要建立并保持一个品牌的市场地位,就必须进行深入的品牌审核和不间断的品牌跟踪研究。品牌审核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品牌过去营销的实际情况做详细的内部描述;另一方面是通过小组访谈等客户调查的方式,彻底地了解该品牌对客户的确切含义以及可能的含义。通过不断的“盘存”和“勘察”,银行才能够不断地了解客户需求的变化与特点,发现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解决的问题,从而根据反馈对自己的营销战术进行调整,重新规划或调整品牌建设的措施及营销活动,找到新的差异优势,不断地建立与维持品牌忠诚。
参考文献:
1. kevin.lane.keller.品牌报告卡:为你的品牌打分.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04,(4).
2. 维杰伊·韦斯瓦那斯,乔纳森·马克.品牌经营的最佳战略.哈佛商业评论,199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