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20 10:38: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有机化学方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有机化学方向

篇1

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核心岗位能力要求学生要具备药物制备、鉴定、存储、养护等能力。有机化学在药剂专业核心岗位能力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药剂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有机化学理论知识抽象难理解,化学反应多且反应机理抽象,教学内容广泛。中职药剂专业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理解运用有机化学知识有难度,兴趣不高。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笔者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结合药剂专业岗位需求,增加有机化学的实用性,并以此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能力,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一、根据岗位需求,合理调整课程定位

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对应的岗位主要有零售药店营业员、医药代表、药品仓储管理员、药品验收员、药品采购员等。岗位知识技能要能突出药学服务和营销调剂两个方向的内容,所以有机化学教学中要根据方向不同合理划分知识的重点,把理论知识化繁为简,对课程目标进行合理定位。有机化学课程是为后续课程如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剂学、生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奠定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任课老师要广泛学习与药学有关的化学知识,拓展自身知识领域,同时与药剂专业老师经常进行沟通、交流,明确有机化学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教学中密切联系专业岗位能力目标,切实做好课程的定位。

二、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教学的主要内容,优化教学内容

药剂专业所用的有机化学教材是全国统编供中职卫校药剂和检验专业共同使用的教材,教材系统性强,难度适中,包括了两个专业所需的有机化学知识和技能,造成了药品营销方向的药剂专业在学习的主要内容上体现岗位能力要求的特点不够明显。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结合专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精选内容,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实用性和专业性,教学内容更加精练。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划为重点知识讲授,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物理性质可以略讲。在教学时可适当介绍临床上一些药物特性与官能团之间关系的实例,适当增加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生理作用等。通过在课堂中对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由浅入深,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目的。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药剂专业核心岗位能力要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职业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开展问题教学。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有机化学知识在药剂专业岗位能力需要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包含知识点在内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相互探讨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回答要有预见性,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准备好解决的措施。如“羧酸和取代羧酸”这一章,设置问题如“生活中你接触过的酸有哪些?这些酸的结构有哪些共同点?能否说出其中一种在医学中的作用?”等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羧酸物质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在课堂上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创设教学情景,开展探究式教学。当下,互联网络的广泛普及,中职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获取的信息量丰富,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创设与岗位能力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实验、推理、讨论等活动,把枯燥无味的有机化学知识转变成实际专业岗位应用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羧酸”这一节时,以维生素C泡腾片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学生通过课堂实验及亲身体会,透过实验现象分析产生气泡原因,从而掌握有机酸酸性强于碳酸酸性的性质,同时感悟泡腾片剂类药物的优点,为将来岗位应用做准备。

(三)开展讨论式教学,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教学活动中,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讨论氛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各种能力。例如,在学习“胺的化学性质”这一小节内容,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每组学生发放盐酸普鲁卡药片和药品说明书,学生通过分析盐酸普鲁卡因片的结构及课堂实践进行讨论:说明普鲁卡因和盐酸普鲁卡因的水溶性大小,如何增大含有难溶于水的氨基、亚氨基或次氨基等基团药物的水溶性?由于与专业联系比较密切,学生积极性较高,主动查找相关理论,并通过实验验证,最终解决问题。

(四)实施翻转课堂式教学。翻转课堂式教学是基于教学资源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其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鉴于目前智能手机在中职生的普遍使用,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每个班级都建立QQ群,作为班级学生和老师网上聊天交流的工具,因此笔者尝试利用班级QQ群实施翻转式教学。利用QQ群中的群视频及QQ邮箱向学生学习内容、练习、测试等,并在指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在线解答和辅导,采取和学生单独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不扎实或未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答疑解惑。通过QQ群实现翻转课堂教学,不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增强了学生网络学习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的改革

篇2

考试科目如下:思想政治理论,英语,基础化学,物理化学。

篇3

有机合成方法学,金属有机化学,天然产物及药物化学,有机功能材料化学。

具体研究课程:

篇4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门基础学科,抓好高中化学中的有机化学的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师所要注重的一个研究内容。

一、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是抓好教学的前提

抓好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教学一个主要前提那就是要引导高中生对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有机化学的发展应看作是由三个时期而组成,既提取时期、创立时期及后期发展。提取时期主要注重的是应用和提取,此时期所关注的是人们去充分利用有机化学知识研究药物,从中提取比较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农民所需要的化肥尿素及医学事业所需的吗啡等。创立时期所指的是化合物的合成及较为典型的理论的创设时期,在这时期,合成了许多重要经典的化合物,诸如应用广泛的乙酸、油脂等化合物。创立了许多比较经典的理论。例如苯的构造方式。后期发展所指的是近时期有机化学的高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建立了以量子力学作为基础的现代结构理论体系,合成了难以合成的极其复杂天然物,以及一些有机合成工业的创建等等,这就是有机化学的发展。

二、掌握有机化学的现状是抓好教学的关键

1.掌握有机化学的分类

有机化学已不再是单一的一个学科,已经形成一些较为成熟的分支学科,其中所包含的有机合成化学、天然有机化学、金属与元素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和分析有机化学等六大学科内容。在这些学科化学中,天然有机化学是专门针对动植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的有机化学学科,它所面对的是天然化合物,主要作用于新药的研制,用于医学方面的临床研究,或是为工农业生产所付出的服务性质方面做出的较大贡献。金属与元素有机化学它是我们现代有机化学研究项目中的极为活跃的先头军,是当代化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构成、性能、特点的研究是金属与元素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其研究的主要支柱项目。物理有机化学是物理研究与化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主要研究途径是经由我们所进行的物理实验研究,关注其理论计算方法及有机分子的结构、特性、功能等内容的探索,钻研有机化学的反应原理、反应途径、反应过程、反应中的细节与重点。而要注重的一点是物理有机化学主要分子所凸显的微环境可调控性反应,主体分子与熔体分子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是物理有机化学的研究重点内容。

2.了解有机化学的用途

我们所教学的有机化学中有机物的分离及辨别是我们人类认识有机物质世界的主要方式,在我们的有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作用下,有机物的分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机物的分离作用,广泛运用于医学中的药物化学实验、农业农药的化学研究等等,还有工业石油化工产品的专项研究以及农林牧等资源的研究,其用途较为广泛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三、关注有机化学的教学,辅助学生重视教材中知识内容的挖掘,形成较为系统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

1.以教材丰富的栏目为指引,落实有机化学的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的有机化学部分都有一些新的丰富的栏目所呈现,为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提供了指引目标与方向的功效。栏目中有“交流与讨论”“问题解决”“拓展视野”“调查与研究”“活动与探究”等栏目,这些栏目的呈现使我们高中化学这本教材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充分展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相互互动,为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创设了多样的学习环境与方式。教学中,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去深度探究课本不同栏目的教学价值。

例如,我们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每章节研究专题的“回顾与总结”栏目内容,辅助学生利用栏目中的主题线索探寻知识细节,引领学生进行思维,锻炼学生去进行自我评价,利用“化学史话”栏目对高中生进行人生世界观及价值观的教育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只要学生自己能够解决完成的内容,化学教师绝不插手,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如果他们真的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就积极地为他们创设利于探究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积极解决问题。

2.以课程标准作指南,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作切入点,协助学生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提高高中生的学习能力

(1)引领学生利用好教材中所设置的“活动与探究”栏目,在活动与探究中锻炼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效果。教材中的栏目“活动与探究”的设置是从高中生的自身实际出发,遵照化学内容的逐步深化,由部分到整体,辅助化学教师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全面提高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2)注重有机化学探究价值的挖掘,辅助高中生形成有机化学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指导高中生学习卤代烃的性质内容之时,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实验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的充分水解,为学生提供一个易于学生探究的问题:“在我们的实验中,如果没有别的试剂,你可不可以依据自己的判断溴乙烷在加热的情况之下,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吗?为什么?”学生围绕老师的提示问题,从自己刚刚学过的卤代烃的性质内容,再加上自己的事先预习卤代烃水解反应方程式的前提下去探究老师指示的问题内含去深度挖掘卤代烃水解现象,提高高中生的科学素养。

在我们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大科学信息时代,有机化学已与诸多的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称得上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能类的主要重点学科,最为明显的就是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极为明显。可以说,有机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王贵良.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何瑞.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衔接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赵宏.教师对高中有机化学“新增内容”理解情况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肖慧玲.基于科学观念的有机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篇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229-02

0 引言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成为影响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一件大事。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的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与普通高等教育等量齐观的地步,来势迅猛,发人深思。高职教育围绕知识的应用,注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工作过程体系,培养的是在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必须、够用”的课程内容选取,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应用能力为主的特色。

《有机化学》是高职院校化工技术类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有机化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学问题等。显而易见,专业方向和就业倾向不同,对于《有机化学》课程学习内容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为了改善我院目前《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课题组拟将《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学内容,拓展模块则根据在相关化工企业调研的结果,针对专业方向、就业倾向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选择性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任务要求。

本调查通过走访我省部分大中型石油化工、煤化工企业、咨询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部门负责人、回访在企业工作的我院毕业生等形式,对企业人才结构与知识需求状况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教学现状,收集不同专业方向、职业倾向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的知识技能要求,旨在获得石油化工、煤化工企业职工日常工作“必须、够用”的《有机化学》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基本要求,以便于制定出更加符合石油化工、煤化工专业学生就业需要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而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

1 调查情况介绍

1.1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重点走访和发放问卷两种主要途径进行。

重点走访对象包括省内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企业人事部门主管5人,企业技术人员5人,省内石油化工专业职教专家1人。

进行问卷的企业除了要求专业针对性强外,考虑到目前学生就业实习需要,我们选择了一下三类大中型企业:①接收我院毕业生就业较多的企业;②我院的长期生产实习基地单位;③学生期望能够就业的单位。共选择大中型石油化工、煤化工企业5家。问卷的五家大中型石油化工、煤化工企业分别为:延长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长庆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延长石油北京化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渭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咸阳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

1.2 调查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表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高鸿宾主编的高职高专教材《有机化学》(第二版)和周志高等主编的高职高专教材《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为基础素材,并进行了充实和完善。问卷调查内容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按照有机物类型的不同进行划分,共18个教学项目,具体包括绪论、烷烃、环烷烃、烯烃、二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和酚、醚和环氧化合物、醛和酮、羧酸、羧酸衍生物、含氮有机物、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对映异构等。实践部分包括安全教育、有机基本操作、有机合成、性质与鉴定、综合实验等5个项目。要求被问卷人在其认为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对应序号上做出标记,同时,如果认为还需要增加那些内容,一并添加在相关知识点附近。

1.3 问卷对象 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7份。按性别统计如下,男性76.92%,女生23.08%。按学历统计如下,硕士0.85%,本科11.97%,高职72.65%,中专1.17%,未填写12.82%。按第一学历专业统计如下,化工类专业75.21%,非化工类专业5.98%,未填写18.81%。

2 理论部分调查统计与分析

2.1 项目整体调查结果与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各个教学项目的必要性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如下:烯烃、绪论、烷烃、环烷烃、醇和酚、炔烃、芳香烃、醛和酮、氨基酸和蛋白质、含氮有机物、碳水化合物、二烯烃、卤代烃、醚和环氧化合物、羧酸衍生物、羧酸、杂环化合物、对映异构等。

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从业人员来说,使用频率较高的有机化学课程内容主要有:烯烃、烷烃、环烷烃、醇和酚、炔烃、芳烃等。相对来说,烃的含氮衍生物、含卤衍生物、复杂含氧衍生物、碳水化合物等知识使用的频率较低。这一问卷结果和石油化工、煤化工专业学生从业岗位密切相关。其中,传统上将一个国家乙烯产量的高低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说明了乙烯在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性,反映在调查结果中,与烯烃相关的教学内容是此次问卷调查对象认为最重要的有机化学课程知识。同样,石油以及石油产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均是不同的烃类化合物,因此石油化工行业职工日常接触最多的也就是这些有机物,反映在问卷结果中,这些相关内容也被认为相对来说比较重要。对于烃的衍生物,相对来说,醇等简单含氧衍生物比较重要,这应该与当前能源不足,大量醇类被单独或者混合作为燃料使用,导致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的企业增多有关。

2.2 项目内部不同任务的调查与分析 以烯烃这一项目为例,不同任务的必要性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如下: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来源和制法、烯烃的鉴定、烯烃的物理学性质、乙烯的结构、烯烃的异构与命名。有机化学教材对于每一种类型的化合物,都分别从分类、异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来源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从各种项目的统计结果来看,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在各个项目统计中均处于前列,说明有机化学物的化学性质很重要,这一点显而易见。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和制法、鉴定与生产密切相关,从调查结果来看也靠前。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异构等深奥的理论知识,仅从调查结果来看,必要性不是特别强。

3 实践部分调查统计与分析

从统计结果来看,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鉴定这三个项目比较重要。基本操作项目中,蒸馏、加热与冷却、萃取与洗涤等三个任务相对重要,这些都是石油化工、煤化工生产中的常见生产操作。基础知识项目中,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相对重要,因为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是危险行业,掌握必要的事故预防与处理常识就尤为必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鉴定项目中,未知物的常规鉴定方法、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鉴定相对重要,这些是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常用的化学分析检验方法和操作。

4 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一些建议

4.1 石油化工、煤化工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要有选择性 与精细化工行业调查结果不同(调查结果另文发表),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职工认为相对重要的教学内容是烃、烃的简单含氧衍生物,这就要求在石油化工、煤化工专业,要加强这些内容的教学,为学生毕业从事相关领域工作进行必须和够用的知识积累。

4.2 在教学中,要重视与生产实际以及科技前沿相结合 从调查可以看出,醇、醚等烃的简单含氧衍生物也相对比较重要。近年来,能源紧缺、环保要求提高,导致大量使用甲醇、甲基叔丁基醚等含氧化合物作为燃料、汽油抗爆剂,省内出现多家煤制甲醇、合成甲基叔丁基醚企业,这就要求在课程开发中要重视结合生产实际,加强开发相关教学题材。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机化学中的一些不完善的理论不断的被更新,这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科技前沿。

4.3 要重视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教学为中心,让学生理解、掌握以至于能够应用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为生产生活服务,这是有机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内容设计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进行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完成相应知识的构架。

4.4 在实践教学中,要重视基本操作、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有机化学》实践课程教学中,要加强基本操作、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必须的实验技能、必要的事故预防与处理常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强化基础操作的训练,譬如炼油工业中常用的常减压蒸馏、加热与冷却、分馏等,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熟悉这些操作。

4.5 要重视加强石油、煤、天然气化工安全教育 无论是问卷调查企业职工,还是重点走访专家,都一致认为要重视“实验室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化学危险品安全常识”教育。近年来,石油化工领域不断发生的危险事故,将石油化工安全推向人们的视野,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灭火防火模拟演练、事故危害分析、展示事故图片等手段加强化工安全教育。将厦门PX项目纷争、兰州石化公司爆炸着火事故、河南伊川煤矿爆炸事故、西安液化气爆炸事故等典型案例引入相应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高鸿宾,王庆文,高振胜.有机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陈淑芬,汤长青.有机化学(理论篇)[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篇6

美国高等学校《有机化学》教材内容设置不尽相同,无法全部知晓,但希望能“窥一斑而知全豹”。本文以美国PrenticeHallPublishers出版的教材《Or-ganicChemistry:abriefsurveyofconceptsandap-plications6thEdition》为例[1],介绍美国理工类高校《有机化学》教材内容设置情况。这本教材是由CaliforniaPolytechnicStateUniversity教授BaileyP.S.和BaileyC.A.合作编写的,于2000年修订出第六版,以下简称《OrganicChemistry6th》,表1为教材第六版的教材内容设置。

这本教材第二版由AllynandBacon,Inc于1981年出版,国内有影印本作为内部交流用,以下简称《OrganicChemistry2nd》。第二版有16Chap-ters,第六版有18Chapters。与第二版相比较,第六版内容有拆分和重组。

2国内高等学校《有机化学》教材内容设置国内高等学校《有机化学》教材内容设置基本以官能团为主线,讨论典型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以及主要用途。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鸿宾等主编[2]的高职高专教材《有机化学》(第二版)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淑芬等主编[3]的新世纪高职高专化工类课程规划教材《有机化学》(理论篇)(第二版)为代表,介绍国内高校《有机化学》教材内容设置情况,详见表2。

这两本教材的内容在设置上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在前后顺序上稍有调整。与高鸿宾版《有机化学》教材相比较,陈淑芬版《有机化学》教材文字叙述略少而方程式表达较多,同时在部分章节增加有机化学学科的科技前沿知识。

3中、美高等学校《有机化学》教材内容比较横向对比中、美高等学校《有机化学》教材内容情况,明显可以看出存在以下几点差异:

3.1美国高校教材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集中在前几章讲授

从前文列表可以看出,《OrganicChemistry6th》的Ch.1BondinginOrganicCompounds和Ch.4AnIntroductiontoOrganicReactions集中讲授了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路易斯酸碱理论和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这种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集中成章讲授的教材在国内少见。国内教材基本按照官能团数序依次编写,将有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分散到相应章节。

3.2美国高校教材示意图多且精美,教材吸引力强比如《OrganicChemistry6th》正文中在适当位置均辅以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对应的知识。与国内教材示意图相比较,美国高校教材示意图绘制精美,色彩感、立体感强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

3.3美国高校教材中穿插有内容广泛的阅读材料《OrganicChemistry2nd》在正文中穿插有内容丰富的Panel,并在教材修订过程中不断更新。比如1981年出版的《OrganicChemistry2nd》,在Ch.2StructureandIsomerism中穿插有Panel:Dia-mondandGraphite。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H.W.Kroto等人因为发现C60而获得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2000年修订出版的《OrganicChemistry6th》中,编者已经将阅读材料已经更新为Panel:Diamond,Graphiteand“Buckyballs”,并随着教材内容的拆分、重构而编入Ch.1BondinginOrganicCompounds。富有趣味性,取材新颖的阅读材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一做法在国内有些版本的有机化学教材中已经采用。

3.4美国高校教材课后习题量大

以《OrganicChemistry2nd》和高鸿宾版、陈淑芬版《有机化学》教材中内容相近的几个章节比较,习题数见表3。

可以看出,美国高校教材习题量大。同时,美国高校教材习题中有结合生产生活的论述性习题,这在国内教材中比较少见。

3.5美国高校教材在书后面附有关键词索引比如《OrganicChemistry2nd》和《OrganicChemistry6th》都有关键词索引,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查找到与关键词相联系的课本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关键词的理解和记忆。有些国内教材目前也已经增加关键词索引。

4美国高校《有机化学》教材自主学习平台配套建设

篇7

美国高等学校《有机化学》教材内容设置不尽相同,无法全部知晓,但希望能“窥一斑而知全豹”。本文以美国PrenticeHallPublishers出版的教材《Or-ganicChemistry:abriefsurveyofconceptsandap-plications6thEdition》为例[1],介绍美国理工类高校《有机化学》教材内容设置情况。这本教材是由CaliforniaPolytechnicStateUniversity教授BaileyP.S.和BaileyC.A.合作编写的,于2000年修订出第六版,以下简称《OrganicChemistry6th》,表1为教材第六版的教材内容设置。这本教材第二版由AllynandBacon,Inc于1981年出版,国内有影印本作为内部交流用,以下简称《OrganicChemistry2nd》。第二版有16Chap-ters,第六版有18Chapters。与第二版相比较,第六版内容有拆分和重组。

2国内高等学校《有机化学》教材内容设置

国内高等学校《有机化学》教材内容设置基本以官能团为主线,讨论典型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以及主要用途。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鸿宾等主编[2]的高职高专教材《有机化学》(第二版)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淑芬等主编[3]的新世纪高职高专化工类课程规划教材《有机化学》(理论篇)(第二版)为代表,介绍国内高校《有机化学》教材内容设置情况,详见表2。这两本教材的内容在设置上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在前后顺序上稍有调整。与高鸿宾版《有机化学》教材相比较,陈淑芬版《有机化学》教材文字叙述略少而方程式表达较多,同时在部分章节增加有机化学学科的科技前沿知识。

3中、美高等学校《有机化学》教材内容比较

横向对比中、美高等学校《有机化学》教材内容情况,明显可以看出存在以下几点差异:

3.1美国高校教材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集中在前几章讲授

从前文列表可以看出,《OrganicChemistry6th》的Ch.1BondinginOrganicCompounds和Ch.4AnIntroductiontoOrganicReactions集中讲授了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路易斯酸碱理论和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这种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集中成章讲授的教材在国内少见。国内教材基本按照官能团数序依次编写,将有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分散到相应章节。

3.2美国高校教材示意图多且精美,教材吸引力强

比如《OrganicChemistry6th》正文中在适当位置均辅以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对应的知识。与国内教材示意图相比较,美国高校教材示意图绘制精美,色彩感、立体感强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

3.3美国高校教材中穿插有内容广泛的阅读材料

《OrganicChemistry2nd》在正文中穿插有内容丰富的Panel,并在教材修订过程中不断更新。比如1981年出版的《OrganicChemistry2nd》,在Ch.

2StructureandIsomerism中穿插有Panel:Dia-mondandGraphite。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H.W.Kroto等人因为发现C60而获得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2000年修订出版的《OrganicChemistry6th》中,编者已经将阅读材料已经更新为Panel:Diamond,Graphiteand“Buckyballs”,并随着教材内容的拆分、重构而编入Ch.1BondinginOrganicCompounds。富有趣味性,取材新颖的阅读材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一做法在国内有些版本的有机化学教材中已经采用。

3.4美国高校教材课后习题量大

以《OrganicChemistry2nd》和高鸿宾版、陈淑芬版《有机化学》教材中内容相近的几个章节比较,习题数见表3。可以看出,美国高校教材习题量大。同时,美国高校教材习题中有结合生产生活的论述性习题,这在国内教材中比较少见。

3.5美国高校教材在书后面附有关键词索引

比如《OrganicChemistry2nd》和《OrganicChemistry6th》都有关键词索引,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查找到与关键词相联系的课本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关键词的理解和记忆。有些国内教材目前也已经增加关键词索引。

4美国高校《有机化学》教材自主学习平台配套建设

篇8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6-90-2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我校不断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新体系,培养多种类型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以学生为中心,全面优化课程体系,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贯穿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因而,随着大环境发展趋势和我校特点,我们必须优化整合适合农业院校科学的、全面的、发展的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激活有利于各方面与各因素活力,提高全校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探索和研究实际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1 农业院校有机化学教学的现实状况

有机化学具有教学内容丰富、应用性强和发展速度特别快等特点,有机化学是化学、环境、材料、能源、食品、生物、制药、农学和园林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然而部分同学学习有机化学课程时感到有些困难,这是由于有机物的数量之多、记忆困难、结构方面复杂导致理解起来很不容易、副产物还比较多就难找到主产物等原因。另外随着现在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减少基础课的学时数,增加专业课的学时数,这样就使得本来不断发展的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增加和教学的学时数减少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更加突出。现在大多数教师教学时使用多媒体技术增加了教学内容,表现为老师讲得快且很多学生当时清楚明白,同学们课上思考很少、创新能力就非常薄弱。所以培养多种类型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的人才,对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的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其寻找、探索和研究过程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农业院校有机化学过多注重本学科系统性,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结合不够,导致学生学习茫然,不了解有机化学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关系,误认为有机化学对专业学习没有用或联系很少,这些都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传统教学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因此,培养新世纪农业院校新型人才必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优化传统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目的是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效果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及培养创新能力人才。

2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优化整合的必要性

有机化学课程是应用化学、农药学、医药学、食品科学、生命科学、动植物学和园林园艺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其理论及相关技术涉及科学各个领域,所以随时展,合理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模式整体优化和改革,构建适合于各个学科门类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新型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与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关键。

合理优化整合适合农业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公共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必须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教学规律及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通过优化整合有机化学课程和灵活的综合的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手段等来提高教学效果,对全校教学工作具有示范、辐射和推广作用。

有机化学是全校覆盖面较大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每学期有7个学院2000名左右学生学习本课程,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教与学方式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教育服务;基础课教学质量、效果是教育评估部门重点考察目标,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教学水平评价,该研究工作可极大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既要解决重视知识的掌握,又要巧妙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积极探索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尽快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3 优化整合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

3.1 以五大模块优化重组教学内容

优化整合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时我们应该充分研究考虑怎么去重组优化如此之多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重点凝炼教学内容,同时提炼出知识要点,才能够抓住有机化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基本知识。还要注意处理好现代化内容和经典知识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利用现代教学理念去完成有机化学内容优化整合,其目的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化、现代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为使有机化学能在有限的学时内适应各个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同时也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有充分的保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重组优化,分模块教学即绪论、立体化学、烃类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生命基础物质5大模块。通过学习烷烃、烯烃、炔烃等内容来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工具;然后以亲核取代、消除反应为核心学习卤代烃、醇、醚、脂肪胺;以亲电取代反应为核心学习芳香族化合物包括苯、萘、酚、芳香胺、杂环化合物;最后以亲核加成反应、负碳离子机理为核心的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同时包括生命物质基础糖和氨基酸等知识。这五模块教学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关联、协调统一,它们又各自有所侧重,构成有机化学教学的整体。

3.2 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需要,优化整合设计教学内容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优化重组把传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等基本知识和不断更新的知识内容有机完美的结合起来,把有机化学知识与科学方法论和谐统一起来,同时把21世纪有机化学内容和学生所学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整合联系起来。还要把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其科学发展的新知识有机协调统一,让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更好地为学生们服务,并提升他们的创新潜能。

由学生所学专业建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大纲要求,及时将科学发展最新成果纳入课程教学并增加技巧、诀窍和能力等科技含量,确保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完整和谐统一。合理地、灵活地加以运用,使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效能和作用,目的是研究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以优化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注意学科交叉,及时更新和引入教研、教改成果为原则。利用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开设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和研究型课程,激发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探索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机化学教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内容,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有机化学教学理念,组成完善合理的、科学可行的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模块化的新体系。

3.3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和科研成果有机结合

有机化学教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不断优化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所以要把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和日新月异的生活生产、新科研成果有机联系在一起,尽最大能力优化农业院校有机化学教学内容。

根据有机化学教学内容适当地、适时地与我们所研究的课题或者已发明的专利协调统一结合在一起。这样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会激发学生学习时产生生动、深刻的印象,还会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学生们就会认识到科研成果的取得不是想象的那么难,这样就呈现出榜样就在我们面前。与此同时,此方法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实现学习内容高质量成功构建,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另外,把学者或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及其有机化学进展优化到教学内容之中,如将烯烃和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烯烃的复分解反应的内容优化整合在一起。揭示有机化学发展的规律性,引发学生到所学习的内容之中去发现理论知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找到获得。其实我们只要具有坚固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有端正的科学态度、努力学习、敢于创新、勤奋钻研,那么一定会有所突破和创新。

我们要坚持不断地将科研成果及时优化到教学内容之中,整合设计农业院校基础有机化学课教学内容达到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把典型有特色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有机化学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随时跟踪有机化学的科研成果,把科研成果优化整合到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之中,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精神的优化组合,达到学生掌握较坚实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能力和较高的科学素质。培养造就一批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因此, 传统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整合优化设计教学内容模块化科学化,使学生乐于接受从而实现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重组整合教学内容为对经典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进行优化,适当补充化学前沿知识。根据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有机化学课程是学科基础和学科拓展的两大核心课程。优化整合有机化学课程内容,搭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体现为科学性、基础性、前沿性、可持续性,是对过去、国内与国外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比较和教学现状的优化,利用吉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教研课题研究机会,更新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探索、实施、尝试优化整合有机化学内容的新教学方式,实现全面提高农业院校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裴伟伟.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J].大学化学,1998,(5):12-13.

[2] 罗颖,禹筱元,董先明.提高农科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J].广东化工,2009,(5):201-203.

[3] 邢其毅,徐瑞秋,周政.基础有机化学(上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4] 郑家茂,,潘晓卉.深化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14-16.

[5] 王广慧,于冬梅,侯林.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0,(8):215-216.

[6] Katie E. Amaral and Ivan A. Shibley ,Using Popular Nonfiction in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More Than Content[J], J. Chem. Educ., 2010, 87(4):400-404.

[7] 罗云清,刘文丛,钟双玲,赵淑杰.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1,(4):22-25.

[8] 姚利民,康雯.大学研究性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9-23.

篇9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但是,许多同学面对有机化学题时,却感到无从下手,表面上感觉应该会做,却并未解答出来。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学生们的基础知识不牢固、解题思路不正确,解题技巧不到位。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训练,强化有机化学各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十分必要,也十分关键。

1.有机化学的概念及基本题型

有机化学是与无机化学相对立的一个化学名词。简而言之,它就是指研究有机物的化学,而有机物是指含炭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及其转化规律,而高中有机化学的各题型也主要是围绕几十种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重要反应、结构特性、机理规律等而设计的。归纳起来,高中有机化学的基本题型有以下四大类:①命名与结构;②反应转化与反应机理;③结构式推导与合成设计;④活性比较及有机化学鉴别。

2.有机化学的解题思路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思维方法。解答有机化学类的题目,就是要通过思维方法将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转化为问题答案,带着疑问去思索、探究。根据有机化学的学科性质,笔者认为其解题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依次递进、层层深入(如图1所示)。

第一是审题。从题目中获取相关信息、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理解和定位,将不熟悉的知识点转化成熟悉的知识点,将概括性、抽象性的目标问题分解为若干具体的、形象的小目标问题,从而真正读懂题目、理解题意。第二是解题。这时需要将题目中的若干小问题与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点联系起来,提出假设,并根据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正向推导、反向思维、逆向演变,用已知的概念、程序和方法来解答问题。第三便是检查与完善。用熟知的知识、原理来检验前面的推断过程是否正确,信息是否吻合,并通过画示意图的方式,将问题转化为公式,补充完善答案。

图1 有机化学的解题思路

3.有机化学各题型的解题技巧

(1)命名与结构类

高中有机化学中的这类题型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有机化合物中的顺式、反式、手性特征;是否了解如螺环、桥环、杂环化合物殊的母体;是否掌握了各个官能团的位次、原则、性质和有机反应条件;是否能够根据化合物命名的结构式推断其属于哪一类,从而得出其母体名称等等。

例如,在分子结构“CH3-CH=CH-CC-CF3”中,这六个碳原子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和一个平面上呢?这是一道典型的有机化学命名与结构题型,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就是要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后盾,对各官能团的性质理解并掌握透彻,然后分析已知条件、推导未知答案。根据题目,我们看到结构中的前面四个(CH3、CH、CH、C)碳原子在碳碳双键(具有120°键角)的作用下,处于同一个平面;而后四个(CH、C、C、CF3)碳原子在碳碳三键的作用下,处于同一直线上。所以,这六个碳原子未在一条直线上,但在一个平面上。

(2)反应转化与反应机理类

这一类题型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能否根据已知反应进行分类、确定反应的方向、特殊性以及反应产物的顺反式、构象的稳定性等等。二是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原理,知道反应物与产物间的结构变化,其分子结构中的化学键、官能团有何变化;学会区分其反应的属性和反应机理类型,找到反应的进攻质点、中间体、过渡态等等。

解答这类题目时,也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要有比较地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熟知不同化合物的不同反应规则、效应及活性次序等,解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比如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CH2=CH-CH2- -CHO

那么,请问该有机物是否具有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的性质呢?解答这道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加成反应、什么是加聚反应?其次,我们要学会分析和理解题目中的分子结构式,将“结构式语言”转化成我们熟悉的语言表达;再者,要善于分析结构式中的各化学键、设想各官能团可能出现的变化,然后判断其反应归属。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得出答案。

(3)结构式推导与合成设计类

有机化学中的结构式推导题目,其题目本身就是一种思考和解题的方法。即运用流程图的方式,将问题罗列出来;能够列出各种化学键的组合、计算出结构式中的不饱和度。当然,除了正向推导,也可以采取反向推理的方法,从最简单、最熟悉的知识点进行突破,然后假设,一步步推导、演变、排除,从而得出结论。而合成设计类题型,则是根据目标分子结构式,分析其骨架结构、所涉及的官能团、对称性质,学会如何对结构进行分割组合,最终选择方式合成目标化合物。

(4)活性比较及有机化学鉴别类

高中有机化学中的化合物活性比较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有酸碱性、溶解性、亲核性及亲电性等性质。例如区分叔醇、仲醇及伯醇与盐酸之间的反应活性。我们首先要熟记基本物质的活性次序;然后,要知道这三类化合物的异同处,区分它们的反应特征及现象;最后做出判断。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时,在进行化合物活性比较鉴别时,要考虑吸电子基团与斥电子基团,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等因素对其性质的影响。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推导。

参考文献:

篇10

制药工程专业是为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培养具有较好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管理能力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要注重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等重要。理论课程为学生构建合理的、扎实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核心知识不断增加,知识面不断得到扩展,学习能力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具有较好核心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邵阳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是2015年开始单独招生的,之前设置为制药工程方向,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强调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服务地方经济[1]。制药工程专业理论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有机化学是制药工程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为药物合成反应和制药工艺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服务的。因此,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核心知识结构的搭建。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多样,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抽象,而且随着科学不断发展,新试剂和新的化学反应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了有机化学知识,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总是感觉力不从心,不知道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能把这门课程学习好[2]。学生觉得有机化学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很好的发现有机化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有机化学知识的系统性,传授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拟从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围绕核心课程,整合教学内容

有机化学是制药工程的专业基础课,是为药物合成反应、制药工程等专业核心课程服务,所以必须强调有机化学的基础地位。有机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转化、分离等方面的内容。根据有机化学课程特点和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使学生分类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基本原则和方法,这是学习药物化学和制药工艺学的基础,是对药物分子结构进行命名的理论依据。其次,要使学生掌握不同有机化合物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如熔点、沸点、溶解性等,这是学习药物分离和制药工艺学的基础。在掌握了命名和物理性质之后,重点是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必须使学生明白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标准,每一类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特征,不同官能团能够发生反应的类型和反应位点,为什么能够发生反应,反应的活性中间体或过渡状态是什么,归纳出反应的共性,以方框图的形式将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所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归纳总结,便于课后复习,一眼就能把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所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看明白,简单明了。在讲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中,辅以一些有特点习题来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好了这部分内容,为学习药物合成反应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讲解每一类化合物合成方法,而实际上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是建立在有机化学反应的基础上的,所以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实际上也是对有机化学反应内容的复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反应知识的印象,这样有利于制药工艺学的学习。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有机化学内容多,反应机理枯燥、难以理解,所以学生刚开始接触有机化学就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有机化学教学效果。在讲解有机化学反应时,特别是一些经典的有机化学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引入一些实例来提高学生的热情。如讲解格氏试剂能够和卤代烃偶联的时候,就可以引入对溴甲苯的格氏试剂与邻氯苯腈反应合成沙坦类药物的关键中间体--氰基联苯;在讲解醇无机酸的酯化时,可以引入硝酸甘油可以做炸药;在讲解韩奇吡啶环合成的时候,可以引入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合成。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3改革教学手段,拓宽教学渠道

随着科学的发展,多媒体在各种教学过程中得到普及,应用多媒体教学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3]。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直观明了,相对于传统的黑白板书,明显节约了时间。在讲解反应类型的时候,有利于开展对比教学法。在讲解反应历程的时候,可以根据反应过程逐步展示电子转移方向,更有利于对反应历程的理解。在讲解构型和构象时可以辅以动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如纽曼投影为什么交叉式构象稳定而重叠式构象不稳定,环己烷椅式构象的翻转等都可以采用动画教学,在讲解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图时也可以引入动画,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渠道的拓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除了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动画来提高教学效果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采用QQ和微信平台为学生解疑答惑。本人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就向学生公布了QQ和微信,并强调如果在课堂上有什么还没理解的,或者课后作业有问题的都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交流,事实证明效果很好,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碰到了问题都通过这两种方式得到了解决。网络课程是学生可以开展自主学习的另一种途径[4],邵阳学院有机化学是校级精品网络课程,本人是负责人,我会定期将更新过的教学课件挂在网上,同时对有机化学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录制了视频,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在精品课程网站上,供学生自主学习用,以加深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理解。为了自我评价学习效果,在精品课程网站上有典型题型练习。

4注重培养目标,改革评价体系

我校对制药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有机化学是为药物合成反应、制药工艺学两门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实验、各种实习服务的,所以在评价体系上应该进行必要的改革,打破期末考试为评价教学效果的唯一方式。采取课堂占综合成绩的10%,课外占综合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70%的评价体系。课堂主要随机提问,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课外主要包括作业,与学生通过QQ及微信平台交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特别是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要强调有机化学反应的实际应用,如卤代烃在氢氧钾的醇溶液里发生消除反应,而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不对称烯烃与溴化氢的马氏加成和过氧化物效应等。同时引入一些工业上实际应用到的有机化学反应和学生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期末考试试卷的选题过程中,也要强调对所学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实际应用。譬如分离鉴别题可以引入一些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分离问题,合成题可以引入一些简单具有特色药物分子的合成。

5参加科研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申请科研立项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如申请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该项目分为校级、省级、国家级。学生要写好申请书必须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再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出项目预期可以达到什么目标,取得什么结果,在此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若项目获批,必须开展相应的试验工作,这样使学生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机会,如果理论知识在具体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化学化工课外作品竞赛,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参加大学生化学化工课外作品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各方面综合素质,为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6结语

为了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果,应该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必须以学生为本,着重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强调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

参考文献

[1]刘进兵.地方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转型发展探索[J].山东化工,2016,45(10):112-114.

[2]吴爱斌,周五,李俊文,等.大类培养模式下化学化工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7(1):41-45.

篇11

论文摘要: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进行讲解,将较为抽象的有机化学理论通俗化、形象具体化。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有机化学的内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机化学是进入大学后,化学、化工、材料、药学、医学和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主干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奠基石。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应用性,与许多专业课程(如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关系密切而又相对成独立体系。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甚至影响系统专业知识构架和培养人才质量。有机化学其内容相对庞杂,理论抽象,如果按部就班讲述教材,同学们会觉得枯燥无味。教师应注意适当活跃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使教学变得生动、多样、直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使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使抽象的理论内容形象具体化,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阴。下面笔者简羊介绍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以比喻方法使学生深人理解有机化学知识的实例。

1以形象比喻讲解氯和澳与烷烃取代的选择性

有机化学的教学通常是从烷烃开始讲解。烷烃与卤素发生自由基取代生成卤代烃的反应是十分重要的反应。与烷烃进行取代反应的卤素通常是氯和澳,从反应活性来说,氯更容易与烷烃发生反应,反应总产率高可是主要产物比例比澳低;而从选择性来说,澳的选择性更高,产物中主要产物所占比例更高,副反应少。活性高的氯代主要产物比例反而比活性低的澳代少,这个问题有些同学一时难以理解。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课堂教学中笔者利用CAI课件设计了动画,将其比喻成果农摘树上的果实的过程。把一个含有3个伯氢和2个仲氢的某烷烃分子画为一棵果树,氢原子画为树上的果实,不易反应的伯氢处在较高位置,容易反应的仲氢处在较低位置,向学生讲明我们需要以取代仲氢的卤代烃为主要产物。而进行反应的卤素自由基则画成果农,氯自由基活性高,则身高较高,澳自由基活性低,身高较矮,氯或澳取代氢的过程转变为一个果农摘果实的动作过程。接下来播放动画,当高个果农(氯自由基)经过树下时,他的高度可以将5个果实(伯氢和仲氢)都摘下来;而矮个果农(澳自由基)经过树下时,高度不够,只能摘到较低位置的两个果实(仲氢)。通过动画过程使学生看到,氯的活性高,5个氢原子都可以反应,但取代伸氢的主要产物只占到所有产物的40%;而澳代虽然活性低,只反应了2个氢原子,但取代的都是仲氢,主要产物比例为100%。这样一个形象比喻使该过程一目了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清楚的理解了反应性和选择性为何会不一致的问题。在理解了该问题的基础上,接下来再结合实际,从原料的反应活性、选择性和原料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介绍工业合成上如何更好的选择反应物的内容,使学生对于有机反应在实际中的使用同样有了更加深人的理解。 转贴于

2以形象比喻讲解手性分子的R,S构型判断

手性分子在制药工业、催化工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手性分子的R,S构型判断同样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正确判断分子的R,S构型需要掌握两方面的知识,一是正确判断不同原子或取代基的优先顺序,这是判断R,S构型的基础;二是将手性分子摆在正确的观察位置上,再按照判定规则进行判断其构型。一般判断R,S构型按照如下步骤进行:首先排出手性碳原子上所连四个基团或原子的优先顺序,选出优先次序最低的基团/原子;沿着手性碳与该基团/原子所形成的共价键方向看去,使得该基团/原子被挡在手性碳原子后面,该摆放方式即为判断构型时正确的观察位置;最后按照优先次序由高到低观察其他三个基团/原子的排列方向,顺时针则构型为R,逆时针则构型为S。

在实际授课时,为了学生能将上述判断方法形象的加以记忆,笔者将判断手性分子构型的规则以司机开车这件事进行形象比喻。将手性分子比喻成中心向下凹陷的方向盘,那么手性碳和它所连的四个基团都处在方向盘及其转动轴上。手性碳原子处在方向盘与转动轴所连接处,也就是方向盘的凹陷中心,次序最低的基团/原子所处位置是转动轴的最下端,而另外三个基团/原子则均匀分布在方向盘上。这样做比喻后,作为观察者的学生就成了司机,司机坐在驾驶位上,俯视方向盘的方向恰好就是判断构型时正确的观察方向。这样一来,由高到低方向盘顺时针转就是R构型,逆时针转就是S构型。这样一个容易理解且形象的比喻很好的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判断构型的过程变得简单明了。

笔者在课堂做比喻讲解判断构型时,一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即意会到笔者比喻的含义,而先于笔者说出该比喻是如何进行判断的。而大多数学生也在笔者做比喻后后很快理解和掌握了如何判断构型的规则。

3以形象比喻讲解小环烷烃易开环加成的性质

小环烷烃,尤其是三元环和四元环烷烃,具有类似于烯烃的性质,容易发生开玮的加成反应。这主要是由于三、四元环由于形状的原因,碳碳键键角与正常键角相差较大,使得环内部潜在有较大的角张力,因此容易开环。笔者在介绍三、四元环的开环的性质时,将其形象比作是用刚性很大的弹簧弯折而形成的环,弯折的边数越少,其内角角度越小,则弹簧内部产生的弹力越大,越容易弹开,三元环像绷的最紧的弹簧,也最容易弹开,发生开环反应的条件也越容易,而四元环相对的内部张力比三元环要小,开环趋势没有三元环那么大,所以开环条件相应要比三元环高一些。而到了五元环、六元环,其碳碳键角已经接近或等于正常键角,随着环的边数逐渐增多,弹簧张力逐渐变小了,因此五、六元环以及更大的环烷烃不容易发生开环反应。学生通过将小环烷烃想象成弹簧,很好的了解了其容易开环的性质。

篇12

随着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更是成为了人才市场的“香饽饽”。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是以往的固定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实际操作,由于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较弱,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1.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校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师讲授而忽视学生动手能力与实验能力。长期以来,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是以讲授为主,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很多教师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这种长期的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很难适应当今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第二、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太过“泛化”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教学。在大学阶段,由于开设的必修课太多,学生只能对这些课程知识囫囵吞枣, 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深入研究探索,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学生学而不精的现状。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策略

2.1强化学科建设,拓宽专业口径

院校应积极调整学科建设方向,优化结构,弘扬特色,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联合共建。同时,强调拓宽专业口径,其中关键是加强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加强基础课程教学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打下基础。

2.2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实验创新能力

在完成讲授课程任务的情况下,要加大实验教学的课程与实操时间,加强各种实验环节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理论教学的理解,给予学生较多的时间去思考,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实验教学环节,要以科学问题为先导,以解决问题的设想和试验为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2.3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师培训力度

在新的人才培养工作中,高校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往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个多媒体课件完成一堂课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以适应大学生就业新形势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促进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挖掘学生潜能的发挥。同时,在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上,制定有力的教师进修政策,为更新和提高教学技能提供充分的条件。

2.4优化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社会发展及市场需要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方向的课程;既包括基本知识与能力类课程、文化素质类课程、思想道德素质类课程等,又有应用型实验性教学环节。在培养方式上,学校可以实施分层次教学,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修读辅修课程、双专业、双学位。

2.5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学分制管理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验教学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既尊重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实施学分制管理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课的教学也要体现实验教学的学分制管理。灵活的教学管理体制对形成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方式和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1.大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重要性的认识不充分,积极性不高

有机化学实验课的任务不仅是对于所讲授理论课知识的温习和巩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但是,有机化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往往为实验而实验,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记忆不牢,认识不深。学生自己不能正确分析,对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深。

2.老师的教学方式传统,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实验操作模式,在整个教学实验过程中,学生按教师的讲解按部就班的从事实验活动。虽然这种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操作要领,但是,对于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的同学们来说,这种方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很难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久而久之就会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思考

1.加强对有机化学实验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重视性

要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的认识,因为有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提高学生的重视性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正确的实验态度,要重视实验细节和过程,让实验效果真正落到实处。要注意在实验中分析理论与实验实际操作的差别,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取得教学实效。

2.加强对有机化学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 ,提高学生的实验性

有机化学实验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实验的强化训练,学生仅依靠有限的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学,难以使学生对于实验的效果加以巩固并拓展。因此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有机化学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 ,在提高学生对于基础实验的同时,提高学生实验的时效性。

3.改革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仪器设备等等环节,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养成学生的懒惰习惯,他们也会缺少学习的兴趣。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实验自,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主导试验全过程中去。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自我思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论

随着国家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各个高校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案也有所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有机化学实验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在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用性为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