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礼仪培训范文

时间:2023-12-20 10:38: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行业礼仪培训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行业礼仪培训

篇1

近日,夏邑县2013年新型职业农民颁证典礼暨农民教育培育工作会议在县政府中心会议室召开。河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薛豫宛,省农业厅科教处长刘开,省农广校书记褚金祥,商丘市农广校党组成员王建设等省、市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夏邑县县长梁万涛,县委常委副县长韩传勇,县长助理肖献启,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徐怀清等县领导出席会议。会上,为夏邑县认定的52名首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颁发了资格证书,薛豫宛副厅长作了重要讲话,梁万涛县长部署了今年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由县委常委、副县长韩传勇主持,全县各乡镇长、分管农业的副职、农广校专干和县直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农广校2010级农民中专毕业生等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薛豫宛副厅长在讲话中,肯定了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结合河南省的实际阐述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意义,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薛厅长指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和重点工程,是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大制度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有中国特色农民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希望夏邑县继续按照农业部和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抓住机遇,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探索,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任务,探索构建一套教育培训制度、认定管理制度和扶持政策体系,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培养认定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做到试点工作出经验,政策创设有突破,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为全省、全国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提供好的经验。

梁万涛县长在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时,要求除结合农时季节搞好普及型、推广型的实用技术培训外,重点要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任务:一是继续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全县培训3260人。二是继续搞好农民中专学历教育,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由县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各乡镇积极配合县农广校搞好招生和教学工作。三是高标准完成省市下达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四是大力度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围绕2013年的培育计划,按照薛厅长的要求,全面开展各试点产业的教育培训,积极探索适宜新型职业农民需求的教育培训新模式。为确保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梁县长强调一要加强领导,把农民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二要突出重点。对于农民中专学历教育,各乡镇要配合县委组织部搞好招生工作,月底完成招生任务。对于绿色证书培训,各乡镇要围绕产业发展组织好教学班,农广校要制定落实好教学计划,落实好教师搞好教学培训。对于阳光工程培训要严格按照省农业厅的要求搞好组织,确保按时完成培训任务。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在抓好教育培训、开展认定管理工作的同时,重点要制定落实扶持政策。三要通力协作。县发改、财政、教育、人事、劳动、金融等部门等职能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要切实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大力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四要严格考核。县委、县政府将把农民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成立督查组深入各乡镇不定期督查,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工作落实。年终对工作开展好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差的给予批评。

为切实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2013年9月夏邑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印发夏邑县蔬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夏邑县蔬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夏邑县蔬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扶持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三个文件。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按照有关要求组织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2013年10月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认定夏邑县首批新型职业农民的决定》,确定了夏邑县52名新型职业农民。这52名新型职业农民都是河南省农广校2010级的中专毕业生,在这次会议上同时获得了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和河南省农广校的毕业证书,也是河南省省首批获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广校)

篇2

“衣食足应晓荣辱,仓廪实当知礼节”。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当今社会,礼仪更是一个现代社会人们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的最直接体现,是人生品味修养最直接的写照。现代社会对礼仪的要求越来越广泛,礼仪规范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各行各业尤其是服务业对礼仪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个充满文明礼貌服务的窗口行业会给服务和被服务者带来愉悦,给企业带来效益,给社会带来和谐,给人类带来进步。总之,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礼仪服务培训是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那么,如何实施服务行业的短期礼仪培训呢?

一、以全社会作为大背景,以各服务行业为切入点,合理利用整合资源,全面拓展礼仪服务新途径

(一)提高全社会对礼仪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和渴求。当物质生活极大满足后,人民已经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尤其对服务行业已经开始有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承担地方人才短期培训任务的职业学校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适时地大张旗鼓地宣传礼仪服务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对此项工作的认识。

(二)服务行业的领导要更新管理理念,不要埋头追求效益,要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礼仪服务在整个经营中的重要地位,不要忽视一个微笑,一句礼貌用语,要比具体工作人员更清醒地认识到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宗旨。同时把定期和不定期的礼仪培训纳入工作计划,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监督落实,使之持续并且长效。

(三)充分依托当地职业学校教师资源,为当地服务业做好服务培训。职业学校要搞好社会调查,对各行业的培训需求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的放矢,与各行业之间建立长期的培训服务机制,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培训职能,满足社会各界各行业的需求,为地方经济服好务。

二、服务行业短期礼仪培训的实现途径

(一)提高服务人员对礼仪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

服务礼仪实际上就是在服务过程中对别人表示尊重的一种规范化行为,尊重服务对象同时也是尊重我们服务人员自身。

所谓服务意识实际上就是对服务工作怎么看。通俗地讲服务就是为别人工作,为社会工作,为单位工作,为公民工作,为人民服务。全社会就是一个相互服务的整体体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双向的,无所不在的,是神圣又崇高的,是都不可或缺的。老师今天在为学员搞培训,老师是在为学员服务,明天老师去银行办业务,学员又在为老师服务。因此要教育服务人员首先对工作要有崇高感,其次要有平等感,要有爱,然后才会有慈善有宽容,才有礼仪。从某种意义上讲,正确的服务意识比训练有素的专业技能更重要。它会使服务人员更好地爱岗敬业,勤俭自强,甘于奉献。所以有没有服务意识,有没有正确的服务意识,是在培训工作中应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树立了"自知之明、善解人意、无微不至、不厌其烦"的正确的服务意识,才能做好服务工作,同时也会赢得社会对自己人格的尊重。

(二)短期礼仪规范服务培训的具体内容

1.针对社会服务人员的具体情况以及短期培训的短时高效的性质,短期培训应严格区别于在校学历教育学生的系统的礼仪教育。社会服务行业的服务人员普遍来自于社会,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大多数人对礼仪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接受过正规的礼仪训练。少数受过礼仪教育的服务人员,当把课堂上的礼仪理论与具体的行业工作对照起来,也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入手。而工作的需要,他们又不可能像在校生那样长期的作在校园里接受系统的礼仪培训,因此,在培训内容及具体操作上,要充分考虑短期培训所具有的特点确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

2.作为承担培训任务的职业学校,要把各行业的短期培训任务纳入学校的总体工作计划中去,并在具体工作中根据社会各行业不同需求及时进行补充和调整。各行业也应对自己的礼仪服务培训做出计划,并按照实施,以提高行业的服务形象。要明确培训目的,努力达到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改善自己的仪容仪表,懂得设计与本行业相适应的服务形象,明晰市场的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并掌握礼仪技巧,从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 选择正确合适的教学培训内容,把礼仪基本技能与具体行业特点紧密结合。通过掌握仪表仪容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本行业的特点,塑造出自己专业的,优雅的符合本行业特点的职业形象,同时注意掌握礼仪规范的站姿、坐姿和步态等规范的仪态和举止,全面了解并掌握本行业服务过程中的必备礼节,并逐步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此来提升行业的服务质量。

4.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短时高效为培训核心,以长期实施监督、行为养成为培训目的。学校与企业联手打场礼仪培训的持久战。具体可采用集中授课,理论结合实际,可在课堂上集中强化进行站立走以及微笑等的模拟训练,反复说出服务礼貌用语,同时结合情境训练,让学员尽快从心理上接受并进入服务角色。礼仪是一门行为科学,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二十一次的重复。因此,如何把课堂上的理论化为日后自觉的行为习惯,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岗位上的监督和检查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综合起来看,服务行业的短期礼仪培训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各服务行业与培训学校互相服务、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一件好事情。只要全社会都能提高认识,各司其职,相信我们国家的服务行业必会盛放文明和谐之花朵!

篇3

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中必用的一门艺术,是人们相互沟通的技巧,是心灵美的外化。不少人认为礼仪是与生俱来的,能否知礼、懂礼、用礼跟家长教育密切相关,在学校学的好不好并不重要,也不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面,尤其对于以“技能”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技校更为如此。因此在这种片面认识的影响下,一些学校在教学课程设计上忽略礼仪教学,偏重专业基础课。如我校的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机械加工专业都未开设礼仪课程,而开设了礼仪课程的电子商务与旅游服务专业,也是以饭店服务与管理、旅游英语、导游基础等专业基础课为主。旅游服务行业是非常重视礼仪、礼貌、礼节等行业素质的窗口服务行业,该专业与学校开设的其他专业相比更强调学生礼仪修养的培养,而学校在礼仪教学上的薄弱导致旅游服务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出现礼仪修养不足、行业素质缺乏的问题。不少宾馆饭店、游船、收费站等服务窗口的用人单位不得不对新员工进行岗前礼仪培训,从此可见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与市场就业需求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现就中职技校礼仪教学的重要性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 、 礼仪在服务行业的重要地位和对个人的重要性

1、礼仪是行业成功的金钥匙。

礼仪在服务行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成功的金钥匙。我们要提高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们对礼仪修养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要树立加强旅游服务专业学生的行业素质重要性的认识。那么,什么是礼仪修养?对旅游专业而言,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何在?

礼仪修养是指人们为达到某种社交目的按照一定的利益规范要求,结合自己实际,在礼仪品质、意识等方面进行的自我锻炼。礼仪修养包含行为修养和思想修养,良好的礼仪是心灵美和行为美的统一 。是乐于助人敬人的行为,是人类最美的高级语言。

我们很难想象在服务行业工作中不懂礼仪、怠慢顾客、不善于与客人沟通,如何能热情周到的为客人服务并令客人满意 。纵观成功的酒店经营,无一不是服务一流,员工彬彬有礼、训练有素、礼仪到位。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温馨的微笑,使客人有 “宾至如归”的感觉;不文明的举止和生硬的、粗暴的、无礼的服务,使客人避之唯恐不及,也难怪业内人士把具备良好的行业礼仪视为企业成功的金钥匙。

2、礼仪是个人美好形象的标志,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

良好的礼仪对个人来说则是成功者的潜在资本,是现代人的处世根本。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人们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人只有娴熟的专业技术是不够的,仅有高智商,却没有高情商的人是不受欢迎的。社会已向我们发出一个经实践检验后得出的真理──“要学会做事,要先学会做人。”这句良言已成为有识者的共识,现代企业在录用员工时,不仅要观其“才”更要观其“德”,这里所说的“德”就是礼仪修养及思想品德。各行各业都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而旅游服务行业由于工作的服务性性质则对礼仪提出比其它行业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从事这一行业的员工具备较高的行业素质和礼仪修养。旅游服务专业的毕业生只会摆台、斟酒、铺床、炒菜等,而缺乏得体地与客人交往的能力是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的。因为这一行业是与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的窗口服务行业,窗口服务行业的服务宗旨就是为来宾提供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而不同国籍、不同信仰、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顾客有不同的习惯和礼仪要求,要为顾客提供的优质服务,不具备良好的行业礼仪知识是无法做到的。

好的礼仪如沐浴春风,令人神情爽快;粗鲁的举止如寒风,让人避而远之。在社会上也必将是到处碰壁、寸步难行。正如一位公共关系大师曾经说过:“在世人眼里每一个人的形象如同他所在单位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一样重要,它不仅真实地反映个人的教养、阅历及是否训练有素,而且还准确地体现他所在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所以说,学会做人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提高自身的内蕴与外涵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行为准则。其重要意义绝不亚于掌握外语、电脑、驾驶等热门技术,而对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而言,旅游服务行业用工特点决定了掌握旅游服务行业基本礼仪的意义更为重大,其重要程度绝不亚于诸如导游基础、旅游心理学、餐饮服务、前厅服务和客房服务等专业课。

为此,我们要在思想认识上对礼仪的重要地位应有足够的认识,反映在旅游服务专业教学上则要注重加大加强礼仪课程的教学力度,注重学生礼仪能力的培养。使学校培养出的旅游专业的学生能熟练掌握行业礼仪,成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二、旅游服务行业用工现状

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技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招生和就业都是看好的,也是开设的诸多专业中较热门的专业之一。又在桂林这个得天独厚,风景甲天下的旅游观光名城中,需要数量众多的旅游服务专业人才。

从供与求的关系上看:数量基本吻合(供略小于求),而“质量”存在一些问题。为数较多的用人单位反映,从学校刚毕业出来的学生缺乏最基本的礼仪知识,用人单位反映的问题主要是礼仪行为欠缺,有些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连站姿、坐姿、走姿、迎宾等基本礼仪都做不到位,接待客人时不懂或缺少行业礼貌用语等。具体表现在:

1、客人进店时不主动上前迎接;

2、与客人交流时不会使用问候语;

3、服务员在为客人服务工作时身体靠着桌子;

4、站姿、坐姿、走姿各式各样,不符合礼仪标准,举止随意;

5、有的服务员口无遮拦随意在客人背后指指点点;有的取笑有身体缺陷的客人;

6、有的以貌取人,怠慢客人;

7、有的工作手法不卫生用手触及酒杯杯口、随地吐痰、手指甲内存有污垢;

8、有的上班时互相嘻戏,大声喧哗;

9、有的当着客人的面化妆和打私人电话;

10、为客人服务时表情冷漠缺乏热情,更谈不上微笑服务;

诸如此类的行为不仅使客人反感和不自在,而且直接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声誉和形象。其造成的恶劣后果甚至会使一个企业关门倒闭的严重境地。为此,用人单位对这些员工重新进行最基本的岗前礼仪培训。

三、学校礼仪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

1、 教学形式单一

礼仪知识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这个特点决定了礼仪课的教学不能死搬教条、按部就班,而应生动灵活、寓教于乐,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倡快乐教学,快乐学习。但现在的礼仪教学多为教师课堂讲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削弱了教学质量与效果。“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方法单一,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精神懈怠,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讲授的内容无法在学生中产生共鸣与回应,教学效果较差,已经满足不了现阶段礼仪教学的需要。

礼仪课程教学的设计思路要根据贯穿课内课外、贴近专业特点的原则。第一,课堂模拟分组练习、讨论、演示、播放影视片等方式创造条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教育和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第二,课外实践――理解与体验。课外实践是礼仪课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通过组建义务礼仪服务队进行课外实践,使学生克服胆怯羞涩的心理。第三,社会实践――知识拓展。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参加相关礼仪服务的实践活动。

2、专业师资缺乏

从事礼仪教学的教师多是由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没有经过专门的礼仪培训,对礼仪知识的获取大多是通过自学,对礼仪的认识停留在一个相对较浅的层面。因此,教学比较随意,内容缺乏系统性,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缺乏对学生学习礼仪目的的正确引导,由此使学生形成了“礼仪就是规范言行举止、讲究穿衣戴帽 ”的肤浅认知。礼仪教学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但很多礼仪课程的教师自身不修边幅,说话做事缺乏技巧,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进行多渠道、大力度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为了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教育,学校应不断整合资源,为礼仪课程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大礼仪教师培养力度,投入资金,允许符合条件的教师接受专门的礼仪培训,建立一支懂理论、会实训的优秀的礼仪课程教师队伍。通过多渠道、大力度的培养,提升了礼仪课教师的业务素质,为高质量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3、加强学生内涵培养

礼仪不仅仅是指人的得体举止和谈吐,它还有更深刻的内涵,即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常言道:“言为心声”。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不能理解某件事就很难在行动上去主动地做这件事情。当然就不能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地表现出得体的行为举止。相反,有良好思想修养的人他的行为举止会自然流露出高雅、大方、得体的气质。所以,具有良好的礼仪先具有美的思想和美的心灵,后具有得体的举止和美丽的外表。

心灵美是行为美的基础,思想修养是行为修养的关键,我们不能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而是要从思想上提高他的认识,使他知道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理解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去做去学礼仪。这样一来才能理解礼仪的精髓,才能学好礼仪。而一个人良好的思想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磨练的过程,良好的礼仪形成不是一蹴而成的,徒有外表是不够的,要从内心到外表的统一,才是美的最高境界。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的不容忽视的环节。而思想品德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不是简单一个站姿或坐姿标不标准来衡量的。如上所述,思想品德修养和行为修养是礼仪修养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要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才是礼仪修养的最佳境界。

为此,学校不仅在礼仪课教学上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在其他专业课教学中要注意渗透素质教育的有机内容,学校的各项活动都应贯穿渗透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的认识,树立做一个有修养、讲文明、知书达理的人。

参考文献:

篇4

长期以来,海淀区以提升区域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为目标,注重加强公共文明礼仪宣传引导,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强化市民遵德守礼意识,大力培养社会良好道德风尚。

一是加强宣传发动。为扎实推动市民礼仪普及工作,海淀区每年年初都要召开一次市民礼仪普及动员会,并把文明礼仪普及工作贯穿全年,发动全区人民积极踊跃参与文明礼仪教育普及活动,广泛宣传文明礼仪普及的主要目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使更多的市民充分认识到遵德守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是利用媒体传播。海淀区通过专栏专题,并发挥网络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作用,组织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参与论坛讨论、微博评论等,推动全社会形成学礼仪、重礼仪、讲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营造氛围熏陶。海淀区在辖区主要道路、重点区域、窗口服务场所、社区楼门等,注重加强遵德守礼宣传环境布置。利用户外广告牌和电子显示屏宣传文明礼仪常识、倡导遵德守礼风尚;在北京市植物园、香山公园、紫竹公园等区域13个公园设置了4675块遵德守礼提示语标牌;在区域145个主要交通路口全部设置了文明出行提示语标牌;在工地围挡、宣传栏、文化墙等征集绘制了礼仪漫画作品,同时还制作了宣传海报、宣传折页、电视专题宣传片、公益广告等,加大对社会面的宣传力度,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遵德守礼氛围。

培训普及,规范市民遵德守礼行为

文明礼仪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在社交场合采用的一种“通用语言”。为广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推动文明礼仪向规范化、大众化和常态化发展,海淀区注重从培训普及市民礼仪行为入手,努力提高市民文明礼仪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调查摸底,精心设计培训方案。为搞好文明礼仪的培训普及工作,海淀区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培训教育的有效途径,依托北京城市学院、海淀区中关村学院的师资力量,专门成立了课题调研组,深入机关、单位、社区和学校,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了解、个别谈话等方式,对不同领域、不职业、不同年龄等群体进行了调查摸底,针对大家在礼仪方面存在着不懂不会的问题,海淀区以《公民道德公约》和《首都市民公共文明行为规范体系》等为依据,拟定了《海淀区市民文明礼仪培训方案》,设置了生活礼仪、社会礼仪、职业礼仪、涉外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等7个培训板块,265项培训内容,为开展市民文明礼仪培训工作提供了遵循和依据。

二是编写教材,分类设置培训内容。海淀区聘请了人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有关专家学者,编写了海淀区机关政务礼仪、窗口行业服务礼仪、校院师生礼仪、社区交往礼仪、新市民公德礼仪等36讲培训教材,并编印出版了《文明礼仪在身边》普及读本,下发到街镇社区(行政村)人手一本。同时还研究制定了实施培训教学的各项措施和制度,并将市民文明礼仪培训活动纳入了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定期考核。

三是科学施教,扎实搞好培训工作。海淀区以“弘扬北京精神,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依托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和北部新市民文明学校的教学平台,开设了“我身边的礼仪”系列培训讲座,聘请了人民大学、农业大学和城市学院等高校的有关专家学者,突出重点行业和人群,分批次、分阶段地进行了礼仪培训,让市民了解掌握在城市不同公共场所应具有的礼仪常识、公德意识和公共行为,从细微之处接受文明礼仪知识的熏陶,逐步强化首都名城意识和个人形象意识,学会宽容、敬人、自律、真诚等礼仪,自觉规范礼仪行为,争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

实践推动,塑造市民遵德守礼形象

礼仪是现实生活的产物,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出全部价值。近年来,海淀区坚持以开展实践活动,推动文明礼仪的养成,全面打造城市文明形象品牌。

篇5

所谓形象,是指外界对人的印象。从这个概念就可以看出,形象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形象反映着个人自身的一些信息,如个人的仪表、风度等,这些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主观性是指,个人的这些信息需要被外界所感知、认知,并形成对这些信息的看法,也就是形成印象,只有如此,个人形象塑造的过程才算最终完成,而这一印象带有很强的信息接受者自身的主观性。因此,礼仪培训师良好形象的塑造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1、自身素质的提升;2、形象塑造符合被培训者及社会各界对礼仪培训师的角色期待。

目前的礼仪培训师们符合上述形象塑造的要求吗?要做到这两点,礼仪培训师应如何加强修炼?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一、礼仪培训师形象塑造的目的――传播致效

(一)礼仪培训师形象和培训效果的关系

从传播学者卡尔・霍夫兰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最可能改变一次传播效果的方法之一,是改变传播对象对传播者的印象。当传播者被认为是具有可靠和可信赖的这两种品德时,就会产生最大的传播效果。因此,礼仪培训要取得效果,从礼仪培训师的角度来看,礼仪培训师应该给学员一种权威的、可信赖的形象。这是礼仪培训师形象构建的理论基础。

(二)被培训者对礼仪培训师的角色期待

礼仪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成年人。由于思想的成熟和阅历的丰富,成年人对培训质量的期待更高,更倾向于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培训师和培训内容。

企业在招聘培训师时的高要求反映了社会和学员对培训师较高的角色期待。企业招聘培训师的门槛比一般岗位高得多,尤其是高级培训师,一般要求应聘者在30-40岁之间,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精通英语,5-8年知名培训咨询公司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培训的组织、沟通技巧、程序等,具有多方面的培训课程授课经验,对培训领域有深度的研究等。

服务对象希望培训师既是培训的管理者、开发者又是培训的实施者,能够组织培训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培训需求的调查;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与评估;培训活动的协调又能够进行学习材料、学习媒体、学习过程、评估手段与学习环境的设计,还可以进行课程的实施,学习过程的促进,学习成果的评估等。

总之,渊博的学识,紧密联系实际的授课技巧,权威的符合礼仪培训师角色的外在形象,成为学员对礼仪培训师的重要角色期待。

(三)目前礼仪培训师形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礼仪培训师是否符合学员的角色期待呢?我们来看看我国礼仪培训师的基本情况:

孙明宇、胡媛媛在论文《我国培训师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初探》中,统计了我国培训师的学历,“从学历来看,根据不完全统计,从业人员大都具有较好的教育背景。目前管理类的培训师近半数拥有MBA学历,而其他类培训师几乎全部是本科以上”,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推论,礼仪培训师的学历一般在本科以上,基本知识和文化素养能够胜任礼仪培训师的角色。

但是,仅具有基本知识和文化素养还不能满足学员对礼仪培训师的角色期待。很多学员反映,礼仪培训隔靴搔痒的现象比较普遍,无法一对一的解决实际问题。这和我国礼仪培训师的人员结构有关,我国礼仪培训师队伍主要由三类人构成:一是高校专业教师;二是在各大企业担任高级管理或技术职务的资深员工,如酒店业、银行业资深员工等;三是其他社会知名人士。这三类人中,一般第二类人比较受企业欢迎。但这些人往往在培训的方法技巧上欠缺专业素养。高校教师虽然专业素质较高,但其使用的培训方式往往比较单一,培训内容易与实际脱离。

同时,国内多数培训师对技巧的重视程度远胜于内容,使得学员在受训中感觉热热闹闹,培训后头脑却一片空白。这种“哗众取宠型”的培训,往往表现为不考虑培训课程是否真需要,都要在培训过程中加入大量的故事、游戏。培训过程虽然能博得学员一笑,但培训目的却难以达到。

有人总结了目前培训师,当然也包括礼仪培训师存在的缺陷:1、吃老本儿;2、留一手;3、故弄玄虚(卖弄专业词汇);4、态度傲慢;5、不善沟通;6、表达欠佳;7、不会变通。

由此可见,目前礼仪培训师在社会公众中建构的整体形象和公众对礼仪培训师的角色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礼仪培训师形象塑造的重点――素质和仪表

那么,让人信服的具有权威感的形象怎样获得呢?我们认为,权威感的获得有两个来源:一是专业的外在形象;二是成为本行业的专家,最好是有知名度的专家。基于此,给礼仪培训师形象塑造提出了两点要求:

(一)内在素质要求

我们认为,礼仪培训师要成为本行业的专家,需要具备以下内在素养:

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从事培训事业的基础,渊博的学识既是礼仪培训师内在素质的重要方面,又是其他素质提升的必要准备。只有拥有比较渊博的学识,礼仪培训师才可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视角,高屋建瓴的为受训单位设计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前瞻性的培训课程。以下几方面的学识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礼仪培训师必须具备的:

(1)基本人文知识,如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社会学等;

(2)针对培训过程的知识:如相关电脑软件的运用知识,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技巧等;

(3)针对培训效果的知识,如心理学、传播学等;

(4)培训行业相关知识,根据培训单位所处行业的不同,还需要掌握在礼仪培训时可能会涉及到的该行业知识,如经营管理、酒店服务、银行工作流程、医院工作流程等。

(5)可能涉及的其他知识等。

2、礼仪素养

除了上述培训师应该具有的共性知识外,对礼仪培训师来说,还应具有的最重要的内在素养,是礼仪素养。

我们认为,礼仪素养应该包含这样几个方面:

(1)完备并有专攻的礼仪知识

所谓“学为人师”,要做礼仪培训师,培训师必须是礼仪知识方面的专家。首先,应充分掌握中外礼仪知识、古今礼仪知识、其他特殊的礼仪知识(如不同宗教、民族礼仪习俗等)等,其次,应对礼仪学有一定的研究,对现有礼仪的起源、发展,对礼仪和文化的关系,对礼仪的社会学、民俗学意义等应有科学的分析;再次,应形成自己的优势方向,成为某一个行业礼仪问题的专家。

(2)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是礼仪的内核,一个真正讲礼仪的人,必定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礼仪培训师,道德修炼是应有之义。礼仪培训师应该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上率先垂范。不能当着学员一个样,背着学员另一个样;不能把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凌驾于职业操守之上。

总之,一个优秀的礼仪培训师应具有认真负责、关爱他人、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等优秀特征。忠于自己的事业,树立事业的神圣感和崇高感,对培训工作负责、对培训客户负责、对自己负责。

3、良好的心态

礼仪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学员,面临不同的行业,如果自我调整不当,很容易滋生一些不良心态,如自大、自我、急功近利、自我否定、焦虑等。自大自我往往阻碍礼仪培训师的能力提升,急功近利、自我否定、焦虑等又会影响礼仪培训师的培训状态。一个优秀的礼仪培训师应该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心态,尽量积极地归因,理性对待成败。

4、培训相关其他素养

美国IBSTPI是专门致力于研究培训师胜任素质的机构。1993年,该委员会公布了第一套培训讲师的胜任素质,包含了14个胜任素质因子,分别是:分析课程材料和学习者信息、准备培训场地、建立并维持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信任关系、管理学习环境、有效的表达技能、有效的交流技能、有效的发问技能和技巧、对学习者需求做出有效的反应或反馈、提供积极的强化并引起学习的动机、恰当的使用培训方法、有效的使用媒体和电脑、评估学习者的表现、评估培训以及报告评估的信息。

由此可见,要做好一个礼仪培训师,除了需要具备科学文化知识,礼仪知识、道德素养和良好的心态等素质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培训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培训风格。培训技巧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语言表达能力、现场控制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造能力等。

(二)外在仪表要求

前面我们分析了礼仪培训师的胜任素质,素质往往是内隐的,它需要外显的形象表露出来,那么,礼仪培训师在外在形象上要注意些什么呢?

1、符合角色期待的仪表

仪表礼仪是礼仪培训的重要方面,基本上各行业的礼仪培训都会从仪表礼仪说开去。为了让礼仪培训师更有说服力,礼仪培训师首先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首先,在礼仪培训现场,仪容、举止、着装应该庄重,符合一个严肃的职业场合仪表的基本规范,符合学员对礼仪培训师的角色期待,做到“干什么,像什么”;其次,在公共场合,礼仪培训师也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因为经过一定时间的职业锤炼,礼仪培训师很有可能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果在公共场合仪表失范,会影响显在或潜在学员对礼仪培训师的评价,从而影响培训效果。

2、言行合一的礼仪表现

要成为一名令人信服的礼仪培训师,最重要的是做到“行为世范”。试想,自身都不是一个守礼的人,怎么能让学员守礼呢?礼仪培训师应加强自我批评,“一日三省吾身”,恪行礼仪实践。大事上诚实守信,宽容大度,择善固执,小行上举止有度。

三、礼仪培训师形象塑造的方法――内外兼修

良好形象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做到的,要最终成为受学员信任的,有权威感的礼仪培训师,培训师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加强修炼。

(一)礼仪培训师的内部修炼方法

有人认为,一个培训师的修炼有五个层级:第一层级――资质层修炼。此一层级是指培训师自身条件、素养符合进入该行业的客观标准和要求,从而能够顺利迈入行业门槛。第二层级――技能层修炼。培训师仍是以学习、积累为主。所不同的是技能专攻显优长,初步形成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探索成果。第三层级――专家层修炼。培训师的综合成果、口碑影响由小区域向大范围扩散。此一阶段的修炼注重立功建业,立言著述、立德操行三者的内在和谐。第四层级――思想家层修炼。培训师进入此等境界,完成了由“学者”到“思者”的升华,通过了由熔铸百家到自成一体的质变,成为一个流派的代表人物。第五层级――哲学思想家层修炼。此等人物已经是一种文明高度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其修炼境界已臻于人圣。

我们认为,这五个层级确实应当成为优秀礼仪培训师追求的目标,当然,要逐步完成上述修炼过程,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综合各家观点,我们认为,以下方法有助于加强礼仪培训师的内部修炼:

1、勤于学习

培训行业是一个前瞻性的行业,因此,也必然是一个学习型的行业,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礼仪培训师应果断摈弃“吃老本”的懒惰思想,从书本中,从影视剧中,从新闻中,从其他培训师身上等一切可以学习的地方学习。同时,应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除了业余学习之外,还应积极参加研修班等脱产培训的单位进行专门学习。

2、树立榜样

以优秀的培训师为榜样,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同时,加强和其他培训师的联系,互相探讨,交流信息,取长补短。

3、善于总结

分析和归纳能力是一个培训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从每一次培训中进行总结;从无数的礼仪实践中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加以创造性提炼;在调研中找到培训的切入点等等,这一切都有利于礼仪培训师的素质提升。

(二)礼仪培训师的外部修炼方法

除了内部修炼,在外在上,礼仪培训师也不能放松。

1、修炼仪表

礼仪培训师在形象上当然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这一风格的塑造必须建立在符合礼仪规范的基础上。

(1)在仪容上,礼仪培训师仪容应该整洁、得体,眼神亲切,目光既能突出重点,又不忽视其他学员。表情和培训场合相适应。

(2)在服饰上,除了符合礼仪规范,同时有自己的风格之外,还应考虑和培训行业相符合,尽量让自己的服饰具有示范性。

(3)礼仪培训师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健身和营养,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和较好的体形,这一点对指导仪态训练的礼仪培训师尤为重要。良好的体形在示范仪态美时更有说服力。

(4)礼仪培训师应该特别注意气质的修炼。以高雅的气质、彬彬有礼的风度给学员以示范作用。

2、修炼语言

传播学者罗德里克・哈特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有效的传播产生于你敏感、小心谨慎的调整对听众说的话。他们提出了“修辞敏感性”理论,认为:修辞敏感性是传播者根据听众的需要改变讯息的倾向。具有修辞敏感性的传播者承认人的复杂性,懂得一个个体是多重自我的复合体。修辞敏感者在与他人接触时力避机械呆板,会根据他人的层次、情趣、信仰对自己要说的话进行调整。他们并不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但他们知道一个想法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为了达到传播的效果应根据听众的情况调节自己表达想法的方式。

毫无疑问,要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修辞敏感性是礼仪培训师必须具备的语言素养。除了善于根据学员的状况调整语言之外,礼仪培训师在语言表达上还应该注意:在内容上善于谋篇布局,“谋定而后动”。主线清楚,脉络清晰;有内容,有内涵,情感丰富;在语音上讲究亲切动听、少用语气词;在语调上抑扬顿挫。

注:本文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高职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分析》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黄健,熊燕.培训师:21世纪的职业新宠[J].职业教育与培训,2005,(3).

[3]孙明宇,胡媛媛.我国培训师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5,(3).

[4]张书娟.欧美培训师胜任素质研究:回顾与展望[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4).

[5]马颉.询式培训师的三个隐性角色――培训经理与管理专家的咨询对话[J].人力资源,2009,(12).

篇6

礼仪教育既要由旅游从业人员的外部入手,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又要结合实践,从旅游从业人员的自身出发,强调对旅游职业道德的认识,不断加深自身修养。旅游从业人员的职前培训必须包含基础礼仪和技能教育,否则对旅游职业道德的建设就无从谈起。在旅游从业人员的进一步工作中,随着旅游者数量的增多和类型的复杂化,随着旅游业发展的全球化和竞争的国际化,仍需通过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礼仪再教育。礼仪教育对于职高旅游专业学生塑造整体形象、提高整体素质、强化职业道德,进而提高我国旅游业服务水平,缩短我国旅游业与欧美旅游业之间的差距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礼仪课程的教学水平势在必行。

1.旅游服务礼仪应为学生夯实导游礼仪基础知识,增强礼仪意识。导游工作就是为游客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其服务对象是人,工作的过程就是与人交往的过程,将服务礼仪贯穿于整个服务中,熟练掌握和较好地运用礼仪知识、规范是对导游员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良好职业形象的体现。

2.旅游服务礼仪应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和审美能力。导游员不只是旅游景区的介绍者,还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应具备较高的个人修养;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由于在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及经验阅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旅游审美信息往往需要通过导游传递给旅游者,所以,学生不仅要懂得什么是美,美在何处,还要学会传递审美信息的技巧,帮助游客感受其中的精髓。

3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礼貌、礼节、气质、风度等等都是他内在因素的综合体现,适宜的心理素质对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礼仪修养尤其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这方面必须给予充分重视。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坚定的自信心,做到自我悦纳,通过学习和不断实践进一步提高个人的情操修养,扬长避短,完善人格,使良好的礼仪修养成为整体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授课中,有必要适当渗透大学生心理保健知识,并且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4.营造讲求礼仪的大环境。礼仪并非仅仅是旅游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世界日益在变为一个联系密切的地球村落,礼仪是人与人交往时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所以,礼仪是任何人在任何年龄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在一个讲求礼仪的大环境下,人的道德与行为规范会不自觉地受到环境积极的制约与影响。因此,提倡营造礼仪环境,也就成为促进旅游专业学生提高礼仪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开设礼仪方面的公共选修课颇受高校各专业学生的欢迎,说明在当前经济发展高度国际化的今天,对礼仪知识的需求,是没有专业界限的。因此在高校范围内,开设礼仪方面的公共选修课可以被认为是营造礼仪环境的首选途径。

5. 强化操作。寓知识于实际操作中,突出训练环节,在训练中求提高,在训练中求能力。礼仪课程的实践操作环节,强化训练十分重要的。训练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发展需要,设计不同梯度的训练内容与形式,让学生选择,从而激发学生以较强的主体意识投入行为技能的练习中。这正是“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这一阶段,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

在站姿训练中,标准站姿所要求的头正、微笑、肩平、挺胸、收腹、立腰、提臀、夹腿,练习时间一般为一个课时。对于条件差的学生,一个课时往往只能解决一个问题,而对于条件好的学生,一个课时单项强化练习后就能进行综合练习和持久性练习。练习进程因人而易,使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与协作意识都得到了增强,练习不再是一件被动、强迫的事,因为谁都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训练合格,考核过关。同时,学生的练习可以设计多种有趣的形式:微笑练习有“咬着一根筷子找感觉”;挺胸练习有“双人背靠背”、“单人靠墙”;腿形训练“膝盖夹纸”等。学生回到宿舍后,可以自主训练,教师则可以督促其学习进程。

篇7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迅猛发展,高职学生人数已占大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而高职教育模式专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校园人文环境本身还比较薄弱。作为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生,它们的礼仪修养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规范,是达成这些目标的重要教育途径。

一、有效转变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

教育不能只是教给人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更应使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1]。实行良好的礼仪教育,是达成这些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礼仪教育是大学开展素质教育的本身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强烈需求。礼仪教育有利于帮助高职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交往氛围;有利于促进高职生的社会化教育,提高心理抗压力与承受力;有利于强化高职生文明行为习惯,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职院校面对现状必须适时“变”,在磨砺学生“技”的同时,必须为其修身养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深化礼仪教育教学,着力提升高职学生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技能人才”。这是我们教育者必须共同承担起来的重要职责。高职院校领导应高度重视礼仪教育,从制度上给予政策支持与保障,重视礼仪教育环境的营造,重视相关礼仪活动的开展,重视对礼仪课程的建设,使礼仪教育从体现高职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高度出发,真正纳入高职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让学生真正“学礼、懂礼、守礼、用礼”。

二、切实提高高职教师的礼仪修养

(一)深层次领悟教师礼仪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人们认为“教师是文明礼仪的化身”。高职院校应该把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提高教育摆上日程,加强对教师礼仪方面的思想教育,不断强化教师的礼仪意识。教师与其职业特殊性,它比任何一个职业要求都高,教师的思想、语言、举止、服饰、形象、情绪等都将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着教育的成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礼仪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职业修养和职业素质的教育,一种道德修养的教育,一种道德境界的教育。

(二)分阶段实施教师礼仪素质培训

培训是高职院开展教师礼仪教育最集中有效的方式之一,在操作时可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分步骤分阶段的实施专题培训和行为实践训练。具体可分为:学习培训阶段、教育实践阶段、自我总结阶段和成果检验与展示阶段。实事求是地制订礼仪教育规划是开展礼仪的基础,把教师礼仪培训纳入教师岗前培训这是首要任务。培训内容应从教师个人形象礼仪到人际交往互动礼仪,从无声礼仪到有声礼仪,从校园礼仪到校外不同场合的礼仪。强化主要教育阵地――课堂的礼仪学习,课堂礼仪学习训练可以先从最基本的仪容仪表强调,然后是仪态、语言依次展开,力求以此为基点逐渐扩大至办公室礼仪、校园交往礼仪、社会交往礼仪等方面的学习。

三、全面完善礼仪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注重基础性与专业性的结合

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内容,应结合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突出体现基础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特性,选择合适的内容,编写专门的校本教材。所谓基础性在于礼仪教育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的道德性,注重学生个人基本礼仪常识。专业性也就是在课程设计与内容编写中要体现高职院校职业性的特点,强调与职业相关的特定礼仪规范。礼仪课程内容可分为基础礼仪知识与专业礼仪知识两部分。基础礼仪知识由传统礼仪、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知识等内容组成。专业礼仪知识部分则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需求,组成若干课程模块,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商务秘书专业后部分内容可由办公室礼仪、商务活动礼仪、文书礼仪等知识组成。铁路客运专业则可专门结合铁路旅客运输行业特点,设计售检票处服务礼仪、候车室服务礼仪、站台服务礼仪与车厢服务礼仪等多个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礼仪虽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礼仪的道德内涵,要求礼仪教育必须注重理论讲授。如果礼仪教育仅仅是注重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训练,而不注意礼仪深刻内涵的挖掘,这样的礼仪教育是不完整的。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灵活运用规范,还要让学生从内心理解,明白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礼仪规范。如讲授男士和女士叠放手势时,在生活中一般男士是右手放在左手上面,而女士是左手放在右手上面。在正式场合,女士可把右手置于左手上面,便于指引和持物。学生除了了解这些,还应让学生明白从人体经脉养生的角度,这是最适合男女的叠放手势。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牢牢记住,并好好践行。同时,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礼仪规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以后工作有机联系起来。课堂教学要倡导“教学做合一”,通过形象感知、师生共同示范、学生正确模仿、情景互动模拟等方法,让学生领悟礼仪文化精神,掌握礼仪正确规范。各类的实践环节要精心设计,不能空谈,要多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设计具体内容。

结束语

篇8

1、确立合理的礼仪教育目标

通过开展礼仪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为学院全面实施“服务社会、一专多能”的素质教育保驾护航,培养专业扎实,爱岗敬业、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的生产服务一线专业人才,使其知礼守礼,行礼修德,能够传承和发扬学院多年来沉淀积累育人精神,毕业后能够顺利的融入企业和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2、确定合理的礼仪教育内容

学院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级分类教育方式分三步走的方法使礼仪教育尽快的展现成效。大一学生普遍缺乏文明礼仪意识,重在引导大一学生,使其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大二阶段,高校应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文明礼仪观,通过实践互动活动,将礼仪知识与礼仪践行相结合,以进一步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大三阶段,利用学生的实习、见习机会,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将其文明礼仪行为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拓展其内在文明素质,使其个人修养、礼仪规范在实践中接受考验,在学生的职业操守、就业礼仪、面试技巧等方面下功夫,使学生将其长期积淀的文明修养和专业素质结合起来。

二、礼仪教育体系的实施

1、师资队伍的培养

教师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教学水平的高低,礼仪教师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的载体,针对礼仪课程教师教学的情况,2011年7月初,我院45岁以下的教师参加了礼仪初级培训,通过考核从中挑选出14人,组建了礼仪教研室;7月底,其中三名老师前往长沙到“春风礼仪高级讲师班”受训一周,经考核取得礼仪高级培训师资格;8月底学院对全体礼仪教师进行了三天的封闭式强化培训。2012年7月初,学院再次推荐4位老师前往北京进行礼仪强化培训,经考核取得国际高级礼仪培训师资格。不仅如此,我院还与一些专门开设该课程的学校和相关礼仪培训机构建立长期联系,聘请了具有丰富礼仪实践经验的校外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如江南厂营销部门经理、华天星级酒店公关人员定期到学校来做教学工作,具有针对性的把行业企业实际遇到的礼仪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我们的专业任课教师。

2、规范的形体礼仪培训

每年新生入学的9月上旬和中旬,分别召开了全院教职工礼仪教育动员大会和全体学生礼仪教育动员大会。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橱窗、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强势宣传,以期得到全院师生对礼仪教育的认同和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高尚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新生军训,学院适时将礼仪教育结合到军训中,使新生在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的同时,又受到优雅、规范的礼仪熏陶。使学生自觉提升自己的形体美、气质美和精神美。

3、开设礼仪理论课程

从2011年9月开始至今,学院将礼仪纳入教学计划,全院高中职所所有班级开设礼仪课,2012年学院自编了校本教材《校园文明礼仪》,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人际交往技巧,提升学生自身素质,提高职业工作中的礼仪水准,打造成一个个“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职业人”。10月上旬,学院党委书记亲自编撰了《礼仪常识》,全院教职工人手一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营造校园讲文明、懂礼节的和谐文化氛围。

4、成立“校园文明礼仪部”

学校有学校的规章,要依规治校。但是,往往一部规章,一个制度,都比不上“礼”所涉及的范围。师生的一举一动,甚至连最简单的寒暄问候,都有“礼”方面的讲究。可以说,“礼治“也是一种提高人的自觉性,着眼于内,表现于外的管理方式。因此,2011年8月底,学院成立了一支以学生为主体、礼仪老师为指导的校园文明礼仪部,这支队伍统一着装,配有摄像机、照相机等设备,在各重要时间段,巡查于教室、餐厅、宿舍等场所,对学生礼仪规范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对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纠正或教育,将学生的礼仪行为遵守情况纳入日常班级管理及流动红旗评价中,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行为,遵守礼仪规范,使学生形成礼仪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并能够坚持正确的礼仪行为。

篇9

礼仪即教养,教养即素质,礼仪教育即素质教育。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旨在培养医疗服务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能力、良好服务水平的实用型人才,高职护理专业大学生将构成未来我国护理行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行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更需要从礼仪教育入手,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养和整体素质。然而,从目前各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现状来看,存在着课时设置偏少、忽视具体实践、教学流于表面等问题,难以发挥课程设计初衷,对于提高学生礼仪素养水平作用有限。因此,很有必要探寻更适合高职护理专业现状的礼仪培养模式。本文从实际教学实践出发,总结提出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礼仪培养的一些建议。

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礼仪素养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礼仪素养教育重视度低,培养流于形式

长时间以来,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对学生专业和技能的培养,却在礼仪素养等其他综合素质方面投入相对薄弱。在课程设置方面,虽然高职院校一般都设有礼仪学或者礼仪素养课程,但是很多学校将其设置为公共选修课,且普遍只安排较少的课时,整体而言,对礼仪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严重低于专业课程教学。在教学形式上,高职院校普遍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重视理论和形式化的礼仪素养教育,学生们只能得到一些礼仪规范要求,并没有获得深层次的素质内化,难以更好发挥礼仪素养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

(二)任课教师多为非专业人士,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由于专业礼仪人才极为缺乏,且聘用成本较高,目前高职院校礼仪素养教师几乎均为非专业人才,并未受过专门训练,他们虽然搜集了大量资料,对礼仪知识有一些了解,但是部分教师仍然难以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课程效果难以保证。此外,作为未来的医护人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将承担与病人直接接触、护理和服务的工作,需要特殊的礼仪技能,但由于聘任教师对于学历、专业等的严格要求,不可能由具有实践经验的医护人员担任礼仪实训教师,现任教师难以为学生提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培养,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形式落后,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使用不足

礼仪素养课程大多采用落后的课堂教学形式,以理论讲解为主,内容枯燥,难以起到实际的教学效果,也背离了礼仪素养的实践作用。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现有教育形式倾向于书本资源的使用,对于发达网络课程、在线视频等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不充分,没有给予学生网络礼仪资源使用的指导,未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提供的便利资源库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礼仪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学生普遍重视礼仪素养,培训需求强烈

在现代生活中,礼仪素养是时代进步、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张宁[1]、吴春彦[2]、赵影[3]等学者对广州、南京、海南等地部分高校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认为礼仪素养重要、应当进行礼仪素养教育的大学生比例均高于70%,表明大学生对礼仪素养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本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得到类似的结论。这充分表明,高职院校应推进礼仪教育改革,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对于礼仪素养培养需求。

(二)开展礼仪素养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职业生涯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礼仪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有效地开展礼仪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礼仪素养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4]。对于未来从事护理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其工作性质将主要是护理和服务,礼仪素养对于做好工作至关重要,良好的礼仪素养将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三)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礼仪素养,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加,各地患者抱怨、殴打甚至杀害医护人员的事例屡见不鲜,医护人员也诸多委屈和抱怨。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来自各个方面,然而护理人员服务在一线、直接长时间与病患接触,他们所具备的礼仪素养在很大程度上无疑能缓冲甚至减少医患矛盾。医院和病患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疾病的一般护理,更是身心的整体护理,护理人员的礼仪素养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护理人员的重要后备力量,其礼仪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到未来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需予以高度重视。

三、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礼仪素养培养对策分析

(一)从课程安排入手,构建多层次的礼仪素养培养体系

重视礼仪素养培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设礼仪课程。一方面,提高现有礼仪素养课程重要性,适当增加课时,保证学生得到全面的礼仪通识教育。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发展阶段,进行不同类型的礼仪教育,如针对高年级学生,强调护理礼仪的教育和实践,增强专业综合素质;针对毕业生,开展面试和职场礼仪讲座,提高学生求职能力。

(二)从任课老师入手,建立一支专业的礼仪教学队伍。

教师水平直接关系教学质量好坏,目前,高职院校护理礼仪教师多为兼职教师,层次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需重视礼仪素养教师专任化,组建专业的礼仪教师队伍。一方面,要坚持标准,选择对礼仪素养有一定认识,在礼仪教学方面有一定能力的教师,坚持优中选优;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任教师的培训教育,可请礼仪培训专家对教师进行定期专业礼仪培训,或者组织教师团队赴机构参加统一培训,增强教师自身礼仪素养和教学水平。此外,也可针对学生开展专门培训讲座,邀请专业礼仪讲师、医院资深护理工作者等专业人士进行讲解。

(三)从教学方式入手,提高礼仪教学的有效性

进行礼仪素养教学改革,转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多采用引导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案例讨论法、行为训练法、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手段[5],增强课堂趣味性。广泛采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视频教学和在线教育,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强化礼仪素养实践训练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将礼仪知识变为实践行为,让学生多操作、多体验、多锻炼,增强师生互动,指导学生将礼仪规范化为行动,将礼仪形式内化为综合品质。此外,鉴于护理专业学生的特殊性质,可组织学生到知名医院开展礼仪课程实践学习,由资深医护人员亲身实践讲学。

在教学管理上,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分组自主管理,多让学生进行展示,提高学生课程参与程度。改进课程评比方法,摒弃传统“应试”考评方式,采用笔试加面试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增加面试比重,全面衡量学生礼仪素养水平。

(四)从校园文化入手,营造学礼仪讲礼仪的良好氛围

学生礼仪素养的内化,仅仅依靠课程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环境的潜移默化。因此,高职院校需加强校园礼仪文化建设,广泛采用礼仪知识讲座、礼仪辩论竞赛、礼仪小品、校园宣传栏与标语、官网礼仪专页、校园广播等形式,宣传礼仪教育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学礼仪讲礼仪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内化礼仪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宁,钟福维等.大学生礼仪素养现状与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5):20-24.

[2]吴春彦,陈曙雯等.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黑龙江教育,2010(5):30-31.

[3]赵影.高校礼仪课程教学规范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4(9):73-76.

篇10

1 现代学徒制概念与特点

所谓“现代学徒制度”是传统的学徒培养方式与现代W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对传统学徒的发展。它是一种交替式学习和培训。整个学制大概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2/3的时间在企业培训。在企业培训期间享受学徒工资。而且随着技能的进步工资也会逐步提高;学校、学生、企业三者的关系和权益由法艏合保证。现在学徒制架起了学校与行业之间的桥梁。使职业教育更具社会性、专业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现代学徒制呈现了多方面的特点:师傅带徒弟,师傅带领学徒参与实践必须要满足学徒学习需求其次;体现改革与创新,师傅在引导学徒学习专业技能知识时,要将教学工作与专业技能教学改革相互联系,对职业教育资源、技术、方法等因素进行整合;政府引导,体现在政府增加教育投资,为培训机构、生产企业等给予教育经费,为职业学校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学习平台;受法路保护,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职业教育也受到了我国法律的保护,为现代学徒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提供了法律保障,如通过法律对学徒与企业、培训机构进行法律约束,让学徒在企业中的地位受到保护。

2 在现代学徒制下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现代学徒职教学中引入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深度不够

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中,有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2/3的时间在企业培训。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我们很多专业采用的现代学徒制不是国外标准的学徒制,很多学校和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当地的社会环境进行调整。通过调查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专业没有专门的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教学,只是在一些服务性强的专业相对重视,有专门的职业礼仪课堂教学,而在企业实践过程中,企业师傅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与考核时,对学生的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重视不够,还是以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为主导。因此,总体上说,职业礼仪一职业道德引入学生学习内容专业性强,实践方面欠缺,内容很零散,不够深入和缺乏系统性。

2.2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教育缺乏考核

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教育缺乏考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考核实践。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教育,大多情况下,都是属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考核以专业知识一技能的掌握为主导,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方面的考核基本很少涉及,即使在一些服务性强的专业,比如,酒店管理专业,虽然有专门的职业礼仪一职业道德课程,但在企业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中,也是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指导和考核,专门的职业礼仪一职业道德的考核很少。比如,张明的化妆、仪态、语言、诚信、爱岗敬业等方面,只是在学生出现很大问题的时候,企业师傅仅仅和学校的指导教师进行交流,而不是作为学生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缺乏考核标准,学校没有对学生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方面专门的文件政策,也没有明确,可衡量的标准,在实习学生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考核方面就会出现标准不一或因标准缺乏而被排除在学生考核之外。

2.3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缺乏考核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

在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学校和专业中,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的考核虽然有部分涉及到,但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纳入学生学习和实习实训成绩考核缺乏专门的教学管理文件和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政府企业和学生在进行学徒制度学习合同三方协议的制定中也没有明确把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作为合同内容。在实践中缺乏相关的组织和运行方面的管理制度与相关机构。

3 在现代学徒制下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培养

3.1在职业礼仪一职业道德全方位引入教学内容

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中,把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引入教学内容中。全方位多种形式的开展学生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具体说可以把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引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把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作为一个重点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在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职场课堂,校企联合实施实践教学,实施“课堂与车间合一、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合一”等“做中学”的基于生产项目的教学模式。校企专兼职教师共同设计学习情境,组织和指导学生独立分析学习性工作任务目标、制定和实施计划、检查评价工作和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实践中建构经验和知识体系,培养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师傅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与考核时,对学生的职业礼仪一职业道德同时进行教育与考核,并具有名确的考核标准。并利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及时动态的更新修正教学内容中的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规范与要求,与时俱进,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还要注意教学方式多样化。可以采用课堂教学、选修课程和实习实训中做中学等方式,也可以开展相关讲座,情境模拟,征文活动和比赛等多种教学方法。配合组织课外的礼仪类社团,长期开展相关社团活动,形成一种全方位长期的立体的教学方式。

3.2明确把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纳入学生考核评价

把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纳入学生实习实训成绩考核中,可以先利用理论课进行系统讲授,并在引入企业实习实训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在完成实习项目时把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与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其他知识与能力共同训练、展示与考核。从学生入学第二年开始,分学期班级学生分成两组轮流到企业实习,既保证了学生的课堂教学和实习,也保证企业用人的连续性。再引入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进入学习与考核中把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相关知识与技能在课程上进行系统教学,每一个同学在单位都有指定的师傅带师傅在指导学生进行摆台等实训中,把仪容仪表、仪态礼仪、微笑服务、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及职业道德都融入进去,教师及时与企业沟通,共同管理学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结束后,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技师)共同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

3.3强化学生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管理

强化学习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管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有明确的组织管理机构。内部把学生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作为一个工作项目,委托通识教育部门负责这项工作,主管教学的学校负责人领导,各系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参与,共同对这个项目工作进行管理。制订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会议,实现相关教育的全过程的指导与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把学生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教育水平和成绩作为相关教师的考核、奖励、晋升的依据。培养和引进专门的礼仪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的教学。鼓励教师进企业和参加专门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最后,形成相关的管理制度。把学生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和相关实践中形成的经验积累引入相关管理文件,形成制度化管理。

参考文献

篇11

G711

教职成[2015]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传统礼仪等中A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

礼仪修养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高职院校都在相关的专业开设了礼仪课程,掌握了礼仪知识,有助于大学生搭建一座人际交往的桥梁,增强就业能力,更有助于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传统礼仪教育的学习方式无法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在传统礼仪教育中,常被采用的学习方法有形体训练等实践法、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法等等,但由于礼仪教育涉及的领域众多,应用的专业很广,各专业的需求又各有侧重,各不相同,加上受到经费、场地以及教学课时的影响,高职礼仪教师往往一个人上多个不同专业班级的礼仪课,学生往往难以在有限的课时里能够感悟本专业应有的礼仪素养。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中的大学生大多还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一些同学虽然学了礼仪,但因为受互联网的影响,许多同学长时间呆在这个虚拟世界里玩游戏、看视频,使这里几乎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盲区,在这些同学身上体现出举止比较自私,不能为别人考虑,说话不分轻重,不够得体,易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等问题,这都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品质,给学校和辅导员老师造成了许多麻烦。

二、采用“演礼”教学,可使礼貌、礼节、礼仪内化于心

“演礼”原本在古代是礼制名,即预习朝见皇帝之礼。清代中下级文武官员,凡因候补、候选或因其他事项到京由部引见皇帝之前一日,均须赴部学习引见时朝见皇帝之礼仪,称为演礼。如古代的"冠礼",强调"演礼"以"成人"。通过“演礼”,使学生的姿势更加规范,以更好地表达出敬重之意。如今,“演礼”的意义已扩大为“演练礼仪”。

古代的“演礼”被应用在当今在礼仪教育中。采用“演礼”的学习模式,一方面是为了方便老师演示,另一方面是方便学生学。

事实证明,“演礼”的本质是学生模仿,模仿的对象是师长或者这方面的专家,心理学家汤达克(1898)认为模仿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做出一种行为。模仿是学习的心理需要,是语言学习、创造思维的必经阶段,也是学生学习礼仪的必经之路。而即使模仿的主体,即学生,并未对施礼者产生敬意,但在模仿的过程中,都会在心理上逐渐认同并承认这种敬意。心理学家曾通过实验证明,练习微笑的常用办法,即用牙齿咬住一根筷子,而当这个人没有筷子可咬的时候,即使只是像咬住了筷子一样咧开嘴,心里也会产生愉快的感觉。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特色校园文化节中,展示了五种古代的传统礼仪:开笔礼、成人礼、茶礼、拜师礼和婚礼。这些仪式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动作,就是――跪拜,并且在行礼的时候要慢,才能表达对长辈或者师长的尊敬。不仅是演礼的人在做动作的过程中,会产生敬意,就是看的人都能感觉到敬意。

三、实施“演礼”的几点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中国古代“礼”所体现的仁、义、礼、智、信和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二十四字,必须通过“仪”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否则就是空谈。而“仪”指的是仪式,是规范,是对人表达敬意的方式。如见面的问好、升旗时的敬礼动作、进老师办公室先敲门、进门前把雨伞放在门口等,都是对人表示敬意的方式。

既然有表达敬意的形式,那么就必须做得规范,因此礼仪教育如果必须重视实践。

(二)个体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环境以及学习的目的不同,因此对礼仪教学的目标也要求不同。在教学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比如在扮演角色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不然,学生在演礼时有可能会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渐进性原则

礼仪的内容涉及面广,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工作中的各类交际活动,都能见到礼仪的影子,因此,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合理安排,依次推进,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这些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礼仪文化的魅力,自觉践行礼仪规范。

四、“演礼”的具体体现

(一)日常行为规范的演礼

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做得如何,是一个学生待人处世,甚至生活态度的具体体现,把日常行为分为这样几个部分:与老师相处、课堂礼仪、宿舍礼仪、食堂礼仪、与同学相处等,拍摄成学生演礼的视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礼仪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每一个日常生活场景中,也许学生都会遇到一些他们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时,所拍摄的视频能够给他们一些启发,使他们能够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就达到了“演礼”的目的。

(二)模拟职业场景的演礼

对在校的学生来说,职场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职业场所中会遇到哪些情景,有哪些问题需要处理,他们是不太了解的,因此,把轨道交通行业在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礼仪拍摄成小视频,制作成动画,让学生学习、演礼,对学生尽快熟悉并掌握是非常有帮助的。以职业现场为背景体现了“以岗导学”的理念,行业现场服务窗口的情景使学生乐于学习、演礼,为学生树立榜样,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服务素养。

(三)面向职工培训的演礼

职工的礼仪培训,要求则更加规范、具体。可分成这样几个部分:动车乘务员规范标准,包括站姿、坐姿、行姿、蹲姿、微笑、摆放物品、端拿递送、着装、化妆、交谈等、动车组列车长及乘务员作业标准,包括准备阶段、乘务阶段、退乘阶段等,还包括车站值班员服务礼仪以及礼仪投诉处理等礼仪。

职工演礼体现了轨道交通窗口服务行业对礼仪服务的重视。这里结合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礼仪、与媒体、社区和其它公共场所中的礼仪要求,学生的演礼要遵循现实场景中的要求,比如在等公交车时,要主动排队、不能拥挤;在乡村小学支教时,要尊重学生们的习惯;在敬老院里,为老人们提供服务时,要尊重老人们的意见,不能自己想当然等等。

校外的礼仪服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把校内尝到的礼仪知识转化为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回馈社会。

在演礼平台上,同学们学习到了老师与同学的三美: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出自己高雅的气质和服务社会的的美丽心灵,使自己秀外慧中,表里如一。

参考文献:

[1]王瑞平.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08

篇12

【关键词】

全方位经营化;主持与播音(婚庆)专业实训;员工素质

大连商业学校庆典礼仪中心,是依托学校已经开办三年的主持与播音(婚庆礼仪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需要,设置并建设起来的。设备设施的添置,完全按照以婚庆礼仪服务与管理为主的庆典礼仪所需而配备,管理制度则完全按照对外经营性礼仪公司管理制度设立,学生实习、实训的方式与考核也完全结合“全方位对外经营”的要求设定。“全方位对外经营”的实训教学尝试,让大连商业学校庆典礼仪中心成为大连商业学校全国示范校建设项目中---“商业一条街”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庆典礼仪中心的职能与专业教学的关系

大连商业学校庆典礼仪中心的职能,不仅体现在服务于主持与播音(婚庆礼仪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需要,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服务于庆典礼仪市场需求的满足上。

1.1全方位经营、自负盈亏、把经营场所变成实训室

大连商业学校庆典礼仪中心自规划时起,就确定以真实经营为主导,用全方位经营活动,自负盈亏的经营性目标设定,规避以往专业实训教学中通常存在的模拟实际操作带来的诟病,把真正与市场需求零距离接轨的庆典礼仪服务与经营,作为庆典礼仪中心的主打业务。庆典礼仪中心就是实训室,实训室就是教室。无论是实习学生还是实训学生,当他们走进庆典礼仪中心时,就是走进课堂,走进实训室。重要的是,当他们走进庆典礼仪中心时,就是走进企业、走进公司。学生在庆典礼仪中心真实的经营过程中,学习如何面对真实的客户要求,思考自己的经营与服务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庆典礼仪中心力求用最真实的经营活动,给主持与播音(婚庆礼仪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一份真实的生意运作过程的体验,真正达到学生实习、实训的要求与目的。

1.2真正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教学理念

“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是职业学校建立专业实训室的初衷。实训室的建立让学生有了真实体验和训练实际操作技能的机会,尤其是一产、二产实训室。但必须注意的是,以往商业服务业大多数专业实训室的功能,都仅限于在模拟经营场景下的专业实务操作,强化的是虚拟岗位具体技能的模拟操作。学生只能在实训指导教师设定的经营框架下,瞎子摸象般操作,只见其型不完全知其意,忽略了真实经营的波谲云诡、忽略了真实经营本身的来龙去脉、忽略了服务业对客户满意程度的要求。从而,导致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理念有些许与实际脱节。大连商业学校庆典礼仪中心实行全面对外经营,用真实的业务运营,让学生在庆典礼仪中心提供的实习、实训机会中,真正全方位接触外面的世界、全方位接触客户、贴近市场、贴近生活,让“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2 庆典礼仪中心实训教学的尝试

借鉴学校其它专业实训室运营的经验,庆典礼仪中心在筹划建立时,就将其定位为对外经营的经营实体,以期在实际经营中以真实经营带动实训教学,具体体现在:

2.1以庆典礼仪市场需求为指导,设定中心的经营范围

鉴于目前庆典礼仪市场对新人求婚仪式、婚礼现场布置、金婚庆典仪式、生日庆典仪式、大型活动庆典等方面的创意策划要求较高,市场需求较旺,庆典礼仪中心将本中心经营项目定位于策划与实施。具体经营项目设定为:婚纱摄影与制作、创意写真拍摄与制作、婚庆典礼策划、婚庆典礼主持、婚礼摄影摄像、婚礼现场督导与布置、纪念日庆典策划、企业(学校)庆典活动策划与实施。

与此同时,针对目前庆典礼仪市场上,婚庆主持人职业尚无正规培训和国家认可的从业资格认证的实际,庆典礼仪中心在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的支持下,与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承担了婚庆主持人岗位技能鉴定标准的制定工作和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的编撰工作。该鉴定标准业经核准后,学校庆典礼仪中心就是大连市庆典礼仪行业婚庆主持人职业资格考核的场所,庆典礼仪中心的经营人员就是婚庆主持人职业资格鉴定的考评员。婚庆主持人职业资格的考前培训工作与考评鉴定工作,也将成为庆典礼仪中心的一项重要经营项目。

2.2教学管理服务实现常规经营化,是中心最基本的工作要求

“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其核心要求是教师与学生都能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用真实的操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真实的经营环境、真实的操作需要实训室真实的经营。而实训室的真实经营,才能真正实现经营管理服务课程化、教学管理服务经营化的实训要求。庆典礼仪中心的建立,为主持播音(婚庆礼仪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专业课程的“教”与“学”,能够行之有效地实现这一要求提供了平台。庆典礼仪中心经营项目的确定、场地的规划建设、相关设施的完备,完全能够满足主持播音(婚庆礼仪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对摄影基础、婚纱摄影、摄像基础、影像后期制作、庆典策划、庆典现场布置、庆典营销策划等专业课程的实训操作与体验。把上述专业课程的教学,完全纳入庆典礼仪中心的经营活动中。同一教学班学生,在同一经营场所,全部参与课堂教学、实训、实习以及庆典礼仪中心的经营活动。让学生真正在庆典礼仪中心的实际经营过程中观察、体验、感悟、操作直至经营,不仅能够实现庆典礼仪中心的基本工作要求,而且能够真正让学生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学以致用。

2.3把学生培养成好员工是中心工作的宗旨

学校的教学考核,注重于学生的职业道德理论考核、专业知识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由于非经营化的实训室无法与真实的经营环境相契合,无法与企业经营要求相匹配等不利条件限制,造成学生为考核成绩而学习,懂理论、懂技能但不懂经营,好学生不一定是好员工的现象屡见不鲜。真实的经营场所,真实的经营观摩、体验与操作,会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训中,自我反思专业理论知识的匮乏、专业操作技能的不足、营销手段和方法的缺失、服务意识与态度的差距。实训指导教师在真实经营中,引领学生进行实习、实训、经营,细致观察学生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以庆典礼仪中心的管理考核要求以及学生参与经营的效果为标准,对学生各项专业课程掌握程度和操作技能熟练程度进行考核。现场考核、现场点评,从每一个细节上,让学生懂得一个好员工真实的职业标准,明确一个好员工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熟练掌握一名好员工应该具备的操作技能。从而,为本专业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时,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于岗位需求,成为一名好员工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2.4与行业协会合作,把握市场需求脉搏,实现学生真实就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