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0 10:38: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烹饪化学的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分子烹饪,又称作“分子料理”或“分子厨艺”,是从食材的分子层面入手,通过现代物理、化学的手段,运用现代仪器和设备来精确制作奇妙食物的烹饪方法。此方法有别于传统的烹饪,在较大程度上改变现有烹调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一项高端科技,其中涉及到物理化学等专业学科,它是从烹饪原料的分子层面来创新,主要是创造不同于人们习惯的新风味、新食品。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还追求艺术烹饪、新概念烹饪。分子烹饪的产品给人以奇妙的口感冲击力、视觉冲击力、气味冲击力、触觉冲击力和造型冲击力,可谓标新立异。
分子烹饪的原理是利用物质的胶凝作用、乳化作用、增稠作用、发泡作用、异构化反应等,使食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形态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物质原有的质感、口感,产生奇妙的新风味。
分子烹饪的核心思想是用科学的思维去考察原料分子在烹饪过程中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进而运用所得到的信息,依靠实验室精密的仪器,制作出别具一格的美味佳肴,这样的美食以全新的温度或质感在表现食物的味道及口感,给食客带来颠覆性感受。由此可见创新是分子烹饪的灵魂。
与传统的烹饪比较,分子烹饪有以下特点:
1.烹饪手段不同
传统的烹饪手段主要有煮、蒸、烤、烧、炒、炸等等。而分子烹饪最常用的手段有烟熏、冷冻、脱水和低温油浸等,这些工艺使用了现代化的仪器和设备,比如用超低温冻干的方式,便能轻易地将鸡肉或菠菜化为一堆粉末,入口即融,这让你做梦也想不到鸡肉或菠菜竟能变成这样的质地和口味。而当质地剧变以后的食材重新碰面时,更会有意想不到的奇妙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发生,这当然会让食客大开眼界。对于分子烹饪厨师来说,“做菜不像是在做菜,像是在进行一场科学实验,每一步都需要准确、严谨”。
2.思维角度不同
从思维角度来说,传统厨师们考虑的是如何让食品更美味,而“分子大厨”们首先考虑的却是某一种食品经过某种过程,为何会产生那种独特的美味。换言之,传统厨师们更加关心的是人们味蕾的直观感受,而“分子大厨”们更加关心的是食材相互配合后会产生何种的化学反应,以及这种反应的结果。
3.设备、用具不同
在“分子大厨”们的厨房像是化学实验室,里面有各种在传统厨房中绝对看不到的设备。如:能够准确分析各种食材成分的仪器,能够精确度量各类食材分量的量具,能够混合并使食材在其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容器,以及能够控制反应温度及过程的装置。这些用具将告诉你反应达到的阶段,并使你可以预估和调整“创造”的结果。
味不同
在真空53℃把肉煮10小时后,肉的嫩度和口感会像豆腐一样;通过超低温,使液态的酒拥有气体的口感,入口即散发出去;使冰淇淋具有熏肉鸡蛋的风味。这些都与传统风味不同。
5菜品形态不同
分子烹饪的菜品上桌,明明是鱼子酱,触到舌尖口感也类似鱼卵,咬破薄膜后的感觉却是水蜜桃;摆在面前是泡沫,放在嘴里却什么也没有,只留下柠檬的香味;原本固体的坚果类食物进入口中却化成液汁;把汤做成气泡状,带来了特别的视觉效果,但吃起来仍然是汤的味道;在燕窝中混合了用玫瑰露制作的粉红色胶囊,咬下之后,才有玫瑰的香味从柔软的胶囊中渗透出来,菜品中出现了梦幻般的感觉。
分子烹饪和传统烹饪有时也没有严格的界限,有的烹饪方式既是传统食品制作,又可归为分子烹饪。
例如棉花糖的制作。蔗糖进入棉花糖制作机,高温使晶体蔗糖变成无定形糖浆,而棉花糖制作机加热腔中有一些很小的孔,“当糖浆在加热腔中高速旋转时,离心力将糖浆从小孔中喷射到周围。由于液态物质遇冷凝固的速度和它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小凝固越快。因此从小孔中喷射出来的糖浆就凝固成糖丝,不会粘连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一大团绵软而雪白的棉花。这个传统食品制作方法,也可看作是分子烹饪。
分子烹饪的优势与劣势
1.优势
分子烹饪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人类现有烹调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其中涉及到物理、化学等专业学科,而它的主要理论基础在于深入研究食物烹调过程中的细微环节,如温度的精确升降、时间的长短,以及不同物质的加入量所造成的各种状态下的物理化学变化,藉由这些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去优化烹调方法,进而可以帮助厨师对传统烹调技法及菜品的形貌进行颠覆、解构和重组,最终创造出饮食的全新味觉和口感。
2.劣势
分子烹饪食品的创新需要具有深厚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知识,制作需要精密的仪器、设备。这就制约了分子烹饪的推广和普及,使分子烹饪目前还只能在少数高端餐厅中使用。此外,分子烹饪在食用方法、产品风味、营养与食品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食用方法。虽然分子烹饪每道菜都有美妙绝伦的效果,有时还会以奇形怪味使人震撼,但除了感官的极端享受外,要创造新的食用方式难度较大。
第二,产品风味。创造大众接受的新风味难。虽然通过改变分子结构、构象可改变风味,但要改变分子结构、构象是很难的,人们爱吃的食物最终还是家庭烹饪的食品。
第三,营养与食品安全。分子烹饪利用了超低温、真空等高新技术,在这些非常规条件下,食物营养会有多大改变?会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分子烹饪使用的化学添加剂是否会影响健康?因为有些对人类遗传的影响可能隔代才会发现,所以任何一项新事物对人体的影响,都应观察几十年才能最终确定。
分子烹饪在不经意间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在牛津大学任教的匈牙利物理学家Nicholas Kurti开始了思考:食物为什么这样好吃,从ElBulli,The Fat Duck餐厅,全世界最优秀的主厨Ferran Adria,Heston Blumenthal,再到中国的大董意境菜,分子烹饪在全世界快速发展。可以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颠覆性的分子烹饪将会有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并会呈现传统烹饪与颠覆性的分子烹饪将会并存的局面。营养、健康、艺术、个性化将是未来中国餐饮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当今世界餐饮业中最时尚的一种烹饪技术――分子烹饪,在我们的烹饪教学中有哪些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呢?
提起李约瑟,人们就会想到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这位英国科学史权威给世界留下了一个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兴起在西方而不是在中国?在网上检索,关于这个难题的资料多达一千多条。
中国的四大发明一直就是国人引以为自豪的风光事。然而,外国人的看法却不尽然。“虽然17世纪的耶稣会士所传播的中国古代传说时代的纪元表至今仍然在起作用,它使人们把过多的东西看做是东亚发明的。然而同时却又存在着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倾向,认为任何一种重要的发明或发现都绝不可能在欧洲以外的任何地方产生……与此相似,在过去几年当中,有一些谈到后来的物理学、工程学和制陶业的某些方面的历史的论文,也由于与传说的资料不一致,而被不公平地忽视了。在1950年出版的一部关于技术史的有趣的著作中,(西方的一位)作者则没有把一些明明是属于中国人的成就归功于中国人。例如,关于中国人最先认识到磁极性、发明火药以及最早制造铸铁等等,在这部著作中都只字不提。至于(一些)中国科学家本身,也往往忽视了他们自己祖先的贡献。”(《李约瑟文录》)这位为中国科技史受到不公正待遇而鸣不平的老外,不是别人,就是自称为“名誉道家”的李约瑟。他甚至认为,西方的许多科学发明,只是为中国人的发现做了注释,他以此来“使人们想起过去不幸被人忽视和不被承认的许多东西”。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是一位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胚胎生物化学创始人,也是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他长期致力于在中国和西欧间架设桥梁来沟通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他出生在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里,但他却研究中国的儒家与道家。他认为,同情德谟克里特和伊壁鸠鲁的人,一定不会抱怨儒家对一切鬼神怀有反感(作者注:反感二字过矣。孔子于鬼神只是“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子不语怪力乱神。”),同时也会承认儒家的神圣是与世间的道德体系结合在一起的。他也同情道教,虽然道家许多哲学观点和基督教义严重相悖(作者注:道教并不全等于道家),但是道家“以柔克刚”,强调阿芙洛狄忒(Aphrodite)胜过阿瑞斯(Ares),相信顺其自然和自然神秘主义,这一切对李约瑟来说都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特别是后来他埋首于研究中国的创造发明时,才认识到道家思想和技艺在自然知识和技术控制发展方面,在许多世纪中曾经起着主导作用。他发现了“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比较落后,但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而且这种自然观虽然在不同学派那里有不同形式的解释,但它却和近代科学经过机械唯物论统治三个世纪之后被迫采用的自然观又非常相似”的有趣现象。所以当有人问李约瑟,他把自己主要看做是一名科学家还是一名历史学家时,他认为自己最合适的称号应该是“名誉道家”。
为什么李约瑟对道家如此感兴趣呢?原来中国古代的许多科技发明与发现并不是什么科学家所为,而是发端于道家或方士的。
“方士”也叫“方术之士”。这类人以擅长“方术”为特点,同好几类人既有交叉又有区别。如作为“士”,他们同诸子百家有类似处,也是源在民间,因而有别于年代更早或同时在官为职的卜祝巫医。但同时从“方”的角度,他们又与官方的星历、医术专家传承同类知识,而不同于先秦诸子和两汉儒林。“方士”和“道士”的关系也很密切。作为词汇,“方士”是“有方术之士”,“道士”是“有道之士”即“有道术之士”,这在早期文献中,意思是差不多的,只是在出现了道教之后,“道士”才有了宗教性的含义。
在战国时期,方士的“方术”包括天文、历算和占星、气候以及医学、服食、等。只是中国的方士比医药学家有着过分的奢望,他们总是诡言长生不死、羽化成仙以取悦于当时的统治者们。秦始皇时代的徐福就是一个大方士,据说他后来流落到了日本。汉代初年,兴起了炼丹术。方士或道士们主要是以某些矿物为原料,按照设想的配方,放入密闭的器皿中加热升炼,希图用人工的方法制取到可令人长生不死的神丹妙药。《西游记》中孙大圣所推倒的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即是当年炼丹热的缩影。自然,这种炼丹活动在目的上必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方士们却在炼丹中认真地观察了化学反应,做了大量的化学试验,制取到了一系列自然界所不存在的化合物,也人工合成了很多非常纯净的化学试剂。这种活动也唤起了方士们对化学变化的规律进行思考探讨,形成了原始的化学思想。
炼丹活动也许是起源于一种原始迷信的闹剧,它的消亡是必然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炼丹术却对古代化学和制药学做出过重大贡献。炼丹术化学是古代化学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化学的原始形式。此外,炼丹术中那些有价值的科学成果,那些有着医疗效果的制品为后世的医药学家所继承和发扬光大,并且启发了医药学家对化学的研究,致力于新药物的合成。实事求是地说,我国古代很多大炼丹家、方士、道士其实就是早期的医药学家,并兼通医术。如东晋的葛洪,南朝的陶洪景,唐代的孙思邈、孟诜,五代的大明(道号日华子)等都是很有声望的医药学家,又是大名鼎鼎的炼丹家。
李约瑟这位“名誉道家”关心和研究中国科技史乃至饮食文化,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正是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李约瑟在晚年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甚至派助手来中国收集烹饪史料。他也许想弄明白,西方近代的一些发现与发明,为什么很早就出现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了。
中国人很早就吃“粒食”。为了吃“粒食”,我们的先人发明了陶鼎,后来又给陶鼎加上箅子、盖子成了蒸饭的甑。而就是这种在中国祖祖辈辈相袭,不论大人小孩都会的用汽蒸饭的方法,直到近代,洋人们才将之用于生活。瓦特是英国发明家,是他将原始的蒸汽机做了改革和发明制成了工业用发动机,出现了蒸汽火车,当时已经是18世纪了。烹饪蒸法只是近百年才在法国出现,而我国在古籍《礼记・曲礼》中就已出现了“饭黍毋以箸”。饭在烹饪意义上的专指意还是把谷物放在炊具上蒸熟,如大米饭、小米饭、秫米饭等粒食食物。
跟蒸法一样,中国烹饪的炒法,靠的是急火,需要用煤来做燃料。而早在宋代,汴梁就将煤用作炊用燃料。马可・波罗管它叫做“能烧的石头”。“急火”烧煤要用风箱,那就是现代鼓风机的前身。“急火”高温烧出了可口的佳肴,可是很少有人想到这种高温热学的创造者竟是炼丹的道士或方士。
“高温”还造就了中国的瓷器。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中国与瓷器在英语中是同一个词。在陶瓷工艺中,陶土、瓷土的选取与精制,陶瓷的焙烧技艺,各种釉料的选配,釉制烧制的火候与气氛的掌握以及瑰丽色彩的成色机理(如钧瓷五彩缤纷的窑变釉,建瓷的兔毫盏、雨点盏等),都是得益于古代方士们对早期化学工艺的贡献。
除了以上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硬件”之外,还有很多“看不见”的“软件”,这就是被民族的哲世观、思维方式与审美情趣制约整合着的那种世代相传的看不见的文化。
中国烹饪的最高境界,公认为是调和。美食家袁枚曾说,芸豆必须配肉,刀豆则切忌有肉。烧芹菜忌用酱油,烧茄子得多用酱油。再加上厨师掌握火候之妙,其中由之而来的化学变化原理以及量化数据,却谁也说不清楚。而西餐则是既讲营养又讲烹饪材料的量化和可操作性。西方的营养学家长于分析,连一根作料香菜都要精确地分析出需用成分几许,而中国美食家就反诘:总共不就几毫克吗?至于小题大作吗?中西研讨会每次都争得不可开交,一派强调科学,一派强调艺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此评论说:“前者(中餐)之所以异于后者(西餐)几希。前者是把肉、鱼、鸡、鸭等与蔬菜合烹,而后者则泾渭分明地分开而已。大多数西方人都认为中国菜好吃,那么你为什么就不能肉菜合烹呢?这连一举手一投足之劳都用不着,可他们就是不这样干。文化交流,盖亦难矣。”难在哪里?难就难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那些“说不清,道不明,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软件”上。
中国饮食最重要的“软件”当属味道。味道是什么?有人说味道是舌头和鼻子的合成感觉,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实际情况却要复杂得多。仅说对嗅觉的解释,至今仍为生理学家们所头疼。2004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就因为发现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气味就更复杂了,传统的“五味”加上鲜味,谁也说不清会产生多少味道。笔者在《“五味”与“天人合一”文化》一文中曾经谈到过,用舌头去尝可以很容易尝出“酸、甜、苦、辣、咸”或“咸、甜、麻、辣、酸”或者“咸、甜、酸、苦、鲜”这五味来,但这仅是从化学味觉的角度上说的。照此还可以从食品质地的物理味觉角度分析出“脆、嫩、细、酥、软”这五味来。但是“丰、腴、爽、适、舒”的口感五味则一定要用化学的味觉、物理的味觉,再通过心理感受来一起整合“品尝”。在这里“品”与“尝”是一个复杂的审美过程,是不可以截然分开的。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1-004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17
一、互补式提问教学法的提出
课堂是师生多向互动的过程,引发与维持师生、生生互动的最常用、易行的方法就是提问。研究表明,提问在课堂上的使用一直有增无减,特别是在提倡课堂互动和激励课堂讨论的环境下,人们对课堂提问研究和使用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提问不能只是停留在师问生答这个层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怎样问”是很有必要的,这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质疑精神。
师生互补式提问(图3)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自主的参与互动和交流,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互补式提问的具体模式灵活多样,既包括教师和多个学生之间的互动,又包括多个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学生阅读文本后产生怀疑、困惑的提问;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过程中产生的思维对话,包括提问与回答、交流与讨论、言说与倾听;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某一共同话题展开的讨论和交流。它使每一个课堂教学的参与者都有可能成为互动的引发者或推动者。
二、互补式提问的理论依据
1. 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 思想
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形成知识的过程。强调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侧重于提供实践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探索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实现。传统的化学课堂一般采用教师向学生单向提问模式(图1),或是师生间双向提问模式(图2 )。单向提问模式一般由教师发问,学生回答,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学生一旦养成被动听讲的习惯,当教师想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时,学生就会表现出不适应状态。双向提问模式可以分为由教师发问、学生回答和由学生发问、教师回答,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去提出问题,但这种模式中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来引导发问,信息只在师生间互动,而缺少生生间的信息传递,课堂互动性差,效率低。互补式提问存在于师生间、生生间,它能充分调动每一个课堂参与者的积极性,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的会学习、爱学习。
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学习的本质是每个学生按照本身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主动进行意义的建构,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所以,每个学生都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互补式提问通过让学生自主的参与互动和交流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和达到共同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如果在化学课上总是由教师提问,学生心理就会产生焦虑,致使学生紧张,不能较好地专注于理解所学的知识,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教师因设法使学生从被动回答的恐惧状态变成活动中的主动学习者,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思考、讨论并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中动起来,打造一个和谐愉悦、充满活力的课堂,采用师生互补式提问模式是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三、化学课堂上互补式提问的实践案例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初三年级的学生正是处于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求知欲较强烈的阶段,如何让他们愿意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提问是实现师生互补式提问的重要环节。刚开始,学生可能提不出问题来,或者由于所学知识有限,他们提的问题不在点子上、重点处,绝大部分没什么价值,这就需要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创设学生提问的情境,激感,巧妙设疑,为学生如何提问和该提什么问题作示范,让课堂充满问题。
1. 参与课初热身,鼓励大胆质疑
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养成学生带着疑问有准备地上课的习惯,“有准备”的化学课堂是打造活力化学课堂的基石。教师可通过课初提问,检查学生预习质量,促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沪教版初三化学教材上设置了“你已经知道什么”、“交流与讨论”等提问型栏目,学生在预习教材时自然会尝试在预习时解决某些问题。 “你已经知道什么”这个栏目中的问题和学生以前的学习、生活联系较密切,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可以比较容易的解决。比如《自然界中的水》“你已经知道什么”栏目中的问题“你知道水是怎样一种物质吗?它有哪些性质?”“水、冰和水蒸气是怎样转化的?”这些问题根据学生的生活常识、物理知识是比较容易回答的。
在“交流与讨论”栏目中的问题一般需要用教材上即将要学的知识才能解决,学生在预习时一个人不一定能解决,他可以向一个或多个同学提出问题,在同学间讨论交流,主动寻找答案,也可以带动周围同学的学习乐趣。比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如何建立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是一个难点。在“交流与讨论”栏目中设置了这样的问题“火柴燃烧后只剩下余烬,化学变化中质量小了吗?薄铜片在火焰上加热,表面变黑,质量增大。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变大了吗?”如果没有预习,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可能会立即说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可能出现增大、减小、不变三种情况。事实上学生已经接触过较多的化学反应,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学生对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有一定的定性了解,例如,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但是,他们从来没有直面过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有没有变化的情况。教师给学生设置交流讨论的时间,以电解水为例,分析反应前后微观粒子的变化,大多数学生可能还是会认定化学变化中质量应该是不变的,但是无法解释“交流与讨论”中的两个反应质量为何发生改变,学生就会向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理论推断和现象不符呢?”;“怎么设计实验来加以验证?”。这样,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在课初通过师生间的互补式提问的热身活动来检查学生预习质量,为学生大胆质疑创设条件。学生懂得如何质疑以后,还要鼓励其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如果能在课堂上大胆质疑,这是实现师生互补式提问教学法的前提。
2. 巧用生活体验,开拓丰富联想
充分发挥化学的学科特色,开辟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利用奇特的实验现象、悬念式提问、新奇的故事等开拓学生的丰富联想,激发学生去探索,鼓励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去解决所遇到的化学问题,形成“我要学”的氛围,促使学生互相提问题,并可以利用课堂讨论,使学生共同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教学中可挖掘的生活实例很多,比如:铁为什么会生锈,食品为什么会变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为什么不能长时间烹饪,怎么去除水垢,如何区分棉织品与化纤织品等等。在学完金属活动性顺序后,教师可设置这样的生活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有个商人正在游说一位老婆婆用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来买他的金戒指,假如你是路人,怎样帮老婆婆揭穿骗局。学生们听了,好奇心立刻被调动,他们会积极主动的寻找解决办法。学生可能会想出多种方法,这时候师生间、学生间可通过激烈的问、答来进行评判,最后发现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很容易就可以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习化学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威感。”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是打造活力化学课堂的催化剂。
3. 变换提问方式,营造探讨氛围
(1)角色扮演方式
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提供角色扮演的机会,比如上讲台充当“小老师”,适时转化师生角色,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当老师来提问其他同学,甚至让老师回答问题。学生要当好“老师”,必然会主动钻研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发现更多的问题,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的传统角色发生转换,不再是传统的简单记忆知识,追求知识的数量而忽视知识的质量和“深加工”的知识接受者的角色,从而使学生具有较开阔的知识视野。
在“酸雨的形成与危害”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将学生分配成某市“化工厂厂长”、“火力发电厂厂长”、“农民”、“市政府代表”等角色展开听证会,查出该市农作物被腐蚀、死亡的原因,追究责任。这个过程主要是在学生之前展开提问、回答,学生表演时,教师要注意记录下他们暴露出来的不足,比如知识性的失当或错误。最好先引导其他同学对表演进行评价,由教师充分肯定,再指出不尽之处,使同学们有更大收获。学生用化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了解到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在掌握好所学内容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
(2)师生辩论方式
初三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对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学习目的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上好绪言课尤为重要。受公众舆论的影响,学生可能会对化学存在误解,谈到化学马上就联想到有毒、有害,环境污染和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等等。在第一节课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它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进步。但是,如何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这个观点,教师可以尝试改变教学的形式:由学生就所了解的关于化学的负面事例来向教师提出质疑,师生间展开辩论。学生可能会问:听说现在很多蔬菜水果上都可能会有残留的农药,吃下去会影响健康,农药是化学产品;婴儿喝了劣质变成大头娃娃,好像也是加了某种化学物质;现在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这些不都可以说明化学的危害吗?类似的学生所知道的生活中由于化学物质造成危害的事例会很多。
采取师生辩论的方式在了解化学知识的同时充分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在争辩中擦出思维的火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学习化学很有用。第一节课的师生互补式提问的教学形式,也为促进学生今后在化学课堂上踊跃提问打下良好的开端。养成学生敢于质疑、踊跃提问的习惯是打造活力化学课堂的灵魂。
四、结语
师生、生生之间通过互补式提问,实现“问- 答- 追问”,这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动态过程,师生、生生间不断的交互作用和互相影响,实现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方互补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互补式提问模式极大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提问的好胜之心,使课堂的互动性大大增加,它有利于形成积极、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优化化学教学的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实现了化学课堂的活力和生命本色。
参考文献
[1] 肖川,张文质. 生命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谢海燕. 课堂有效提问的初步探究[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0,(7)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65-02
最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强调:“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体现“科学认识与观念”、“科学思维和方法”、“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课程目标体系,为高中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把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读书,使他们体会到化学知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或者耳熟能详的生活事例引出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对生活事例的探究中学习理解课本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化学问题的实践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中应用化学,让生活引进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回归生活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一、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内涵
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是指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关注生活、社会、科学中的各种现象,利用各种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方式理解化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这与我校开展的问题法教学不谋而合,生活化问题教学就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以源于生活的问题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生活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化学,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化学的作用,体验化学的魅力。
二、生活化问题教学的意义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化学。高中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之一。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施生活化问题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将生活元素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课堂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可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如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加入一个科学小故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加入一个小实验就可以让课堂气氛达到等。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投身于课堂的学习中,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社会,感觉学有所用,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有利于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生活,让生活过得更丰富,更有意义。在教学中,渗透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如食品、保健、化妆品、药物、环境等,拓展生活视野。同时及时关注最新的科技前沿,如介绍载人飞船的船体材料、火箭燃料的助推剂,介绍最新研究的有机光伏技术等。实施生活化问题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生活化问题教学可使学生感知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如介绍侯德榜先生的侯式联合制碱法时,可以介绍时代背景和侯德榜先生的高尚情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与化学有关的如食品烹饪、美容保健、毒物、穿戴、环境、日用品、药物化学等社会热点问题,了解绿色化学、可循环利用思想,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
4.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新型人才,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自我发展的推动者,通过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的变革”到“学的变革”。坚持“生活化”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所以教学“回归生活”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1.从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教学。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并从中引出学习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
为了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建构,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事实证据,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建紧密的联系,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有力的支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知识有真切的感受,才不会只是在抽象的水平上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记忆。
2.用生活经验理解化学概念。在化学教学中,为了克服学生在理解化学概念时的困难,可先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解决,然后再将其中的思想方法横向迁移到所学习的化学概念的研究中,为化学概念的学习提供认知支持。因此,“联系生活”的有效化学教学,必须充分估计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生活经验。
3.回归生活解决化学习题。把改革习题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突破口,进而改变传统习题枯燥、抽象、脱离实际的“纯化学”模式,增加习题的生活气息,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环境,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让习题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这就要求教师在习题设计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充分发挥习题的素质教育功能,让习题具有趣味性、激励性、挑战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解答化学习题,在动脑动手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4.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我们生活的世界,化学现象比比皆是,但我们却常常熟视无睹,问题就在于观念上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意识。在这些常见的化学现象中,有很多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代表性和应用性,可以将其转化为高中化学问题,使之走入课堂。如对氯气一节的教学,通过一则新闻报导材料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导课,并配有记者专访某化工厂氯气泄露事故的视频,然后结合教学情境向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①为何发生氯气泄露时,人应往高处逃生?②为什么可以用钢瓶来储运液氯?③氯气泄露后,有什么办法来处理?),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思考状态,同时也激发了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5.创设宽松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生活资源的元素做实验,可使学生独立的思考,大胆探索,敢于幻想,创造出自己的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为了完成实验,学生获得充分的前期制作经验和动手欲望,而前期操作经验是相关技能或能力形成不可或缺的练习体验,且前期操作本身就是向学生传播非语言的教育信息,使化学实验增添了一个物化的信息源,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获得良好的首次效应和动手欲望,不自觉的程序逻辑式实验成为灵活的、自觉的探索性实验。这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能持久地保持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探索。
6.开发利用生活资源,搞好丰富的课外科技制作。为了充分发挥生活资源的这些独特功能,我们组织学生课外开展科技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应用于今后的课堂教学,进一步发挥生活资源的教育功能。通过我们的实践来看,科技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高中阶段的科技活动为学生今后的深造和走向社会后从事创新、原始创新和高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为新课程增添时代气息的源泉和活力,生活化问题教学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生活化问题教学思想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它不是简单的回归生活和生活概念理解,而是借助于“生活知识”这个载体来容纳学习内容,利用“生活场景”架起知识点和应用能力之间的桥梁,用问题探究作导向,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层次,把握学习内容,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提高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真正起到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2课时的内容设计如下:
例如,讲到配位滴定法时,可以这样提问引入,①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那么这纯净的水中都含有哪些成分呢?此时学生便进行思考,因为这些内容在初中时就有涉及,学生想出答案并非难事。答案中会有Ca2+和Mg2+。②根据水中碳酸钙的含量,可以将其分为硬水和软水。那么什么样的水属于软水,什么样得水属于硬水?为什么在西方发达国家作为90%的家庭用水(包括烹饪、洗涤、洗浴等)均使用软水?这样的问题与生活贴近,学生会很感兴趣,学生讨论,查询资料等可以得知硬水和软水的划分界限,以及使用软水的好处。③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水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Ca2+和Mg2+,那么怎样才能测定出Ca2+和Mg2+的含量呢?有的同学们回答用酸碱滴定法,也有的同学回答用沉淀滴定法。此时,教师可以总结,不仅有这两种,还有其他的方法,即配位滴定法。④请同学们根据酸碱滴定法的理论基础,总结一下什么是配位滴定法?此时,同学们做总结,若同学们总结的不全面,教师可以给予引导,并讲解新知识点,这样同学们可以弄懂什么是配位滴定法,即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滴定方法。⑤教师进一步提问,此概念中有配位反应,那么什么是配位反应,学生讨论总结,并将此知识点与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即配位反应就是指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体形成配合物的反应。教师追问,什么是中心离子,什么是配体?总结出概念后,让学生举例进行说明,教师在举例让学生判断是不是中心体或配体。例如Co2+是中心,是可以接受孤电子对的。学生多多举例可以很好的解释什么是配位体,什么是中心体。⑥当配位反应的感念理解后,教师接着提问,在配位滴定中,所用到的仪器是什么?学生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可以很容易知道使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锥形瓶,分析天平,烧杯以及玻璃棒等。⑦教师接着提问,在滴定过程中需要使用标准溶液和需要测定的未知溶液,那么这个标准溶液是什么呢?此时同学们思考并讨论,教师可以由此引入新知识点,即EDTA标准溶液,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标准溶液,教师可一一介绍这些标准溶液的性质。⑧返回来,教师提问,EDTA标准溶液要用什么物质来配制?采用什么方法来配制?这是考查学生配制溶液的知识。这个知识以前涉及,同学们可以思考并回答。⑨教师进一步提问, 未知溶液是什么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总结后接着提问,为什么大多数是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借此,教师可以总结新的知识点,因为多数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不超过6,所以EDTA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可形成1:1型配合物,只有极少数金属离子,如锆(Ⅳ)和钼(Ⅵ)等例外。教师举例说明,例如自来水中有Ca2+和Mg2+,而EDTA的标准溶液可以与Ca2+和Mg2+形成稳定的螯合物。
⑩教师提出新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金属离子都可以与EDTA标准溶液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呢?答案当然不是,教师可以借此进入新的知识点,即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教师总结的这些知识都是配位滴定的基础知识。
2、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本学期课程教学结束后,向同学发放调查问卷,评价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共发出调查问卷58份,其中实验组30分,对比组28分,共回收58份,回收率100%。
调查问卷结果如下:
表1 PBL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调查结果
表2 实验组和对比组期末考试(笔试)成绩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运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堂表现以及自主学习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们改掉了懒散的学习态度,上课时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参与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以往的分析化学教学中,分析原理教学比较枯燥,运用PBL教学模式后,一步一步提出问题,抽丝剥茧,一层层深入,使学生了解了,最终掌握这些知识点[2]。
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210017)
(211171)
范佳慧陈凯
张凤
美国国家化学周是美国化学学会(ACS)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化学盛会,于每年10月的第4个星期举行,自198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23届。通过在学校、购物中心、科学博物馆、图书馆、火车站举办活动来庆祝这一盛会,包括开展化学研究,参加各种比赛和游戏。
2013年的化学周将目光投放到“能量”上,能量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美国化学学会致力于通过国家化学周普及大众对能量的进一步认识。
这届化学周特色在于除了保留最具代表性的相关主题实验以外,还增添了科普类小文章、采访未来科学家等,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参与者的范围,强化科技普及之目的。
1美国国家化学周化学实验活动案例
2013年度的美国国家化学周活动丰富多彩,美国化学学会网站为此主题提供了简单易行的实验活动专题汇编,美国《化学教育》期刊更将整理归纳出历年发表的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等主题实验活动案例提供给师生参考。
1.1探究蜡烛燃烧
1.1.1实验目的
利用生活中的相关材料,解释燃烧需要氧气,且不同浓度的氧气环境燃烧程度有所不同,有利于让学生科学地理解燃烧现象。
1.1.2实验材料
蜡烛、6 cm×6 cm硬纸板、8 cm×8 cm铝箔纸、一大一小的玻璃杯,容量为0.946 L(国际标准1夸脱)的玻璃瓶一个、容量为3.785 L(国际标准1加仑)玻璃瓶1个、秒表等。
1.1.3实验步骤
(1)用铝箔覆盖在纸板纸上,四周各折1条边并使其尽量平铺。
(2)将蜡烛置于用铝箔覆盖的纸板中间。
(3)点燃蜡烛,将小玻璃杯从上往下倒扣在蜡烛上,记录蜡烛燃烧的时间,细心观察烧杯的变化。在数据表中记录该时间和观察到的现象。注意:在实验之后玻璃容器仍然是热的,在进行下一实验之前要等玻璃杯冷却。
(4)用大玻璃杯替换小杯子继续实验,在此之前预测蜡烛燃烧的时间并加以记录。再用其他不同大小的玻璃杯重复该实验。注意:在预测时间后再开始实验,在表1中记录实际的时间。
1.1.4问题
(1)尝试解释蜡烛熄灭的原因。
(2)解释为什么在不同尺寸玻璃容器的笼罩下蜡烛保持光亮的时间不同?有什么证据能证明?
(3)在玻璃杯内观察到哪些现象?
1.1.5安全提示
①需要成年搭档的监督和帮助;②蜡烛的火焰不能接触玻璃杯的表面,玻璃受热不安全,如果温度太高易炸裂;③必须戴上防护眼镜;④阅读学习所用材料的警告标签,遵守安全警告和预防措施(如戴手套、绑长头发),小心使用仪器,根据提示步骤操作。
1.1.6实验原理
燃烧反应需要空气中氧气的参与才能进行。在燃烧过程中,蜡烛中的碳元素与氧元素反应形成二氧化碳,而氢元素与氧元素反应产生水。在大玻璃杯中有更多的氧气,因而蜡烛燃烧的时间久。蜡烛熄灭,温度下降,水蒸气液化。
1.2高效能水果电池
1.2.1实验材料
0.425 kg(15盎司)青柠檬汁(pH=2.5)、未加碘食盐、镁条、铜片、小玻璃杯或塑料杯、导线、鳄鱼夹等。
1.2.2实验示意图
1.2.3实验步骤
将铜片置于盛有青柠檬汁的小杯左侧,将镁条放在小杯右侧。将镁条、铜片的尾部弯曲固定在杯子边缘,并用鳄鱼夹和导线将第1个杯子中的镁条与第2个杯子中的铜片相连,以此类推。第1个杯子中的铜片、第6个杯子中的镁条用鳄鱼夹与自制小车相连。
1.2.4实验原理
青柠檬汁呈现强酸性,可作为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铜片是正极,镁条是负极移动,在电解质溶液内部电子向负极,又通过外电路线经过自制小车驱动工作后回流到正极。不断地为自制小车提供电能。用食盐(注:原活动采用食盐作为电解质,但电解后会产生氯气,建议改用硫酸钠或硝酸钾作为电解质更佳)来增加青柠檬汁的导电性,并减小电池的内阻,6个电池串联形成电压为9 V的电池。
2科学阅读的推广
本次化学周活动首次引入3篇科普文章作为开展阅读活动的素材,虽然化学是实验的科学,但是也需要学生和民众通过阅读来积累足够的学科知识并拓展学科视野,这是实验探索的前提和基础。
2.1沙子产生的能源
沙子是细碎的岩石并且大部分由二氧化硅组成。硅砂的新应用是“水力压裂砂”,通过进一步研究,可以用于增产天然气。
2.2生物燃料的应用
也许有一天汽车不再靠汽油而靠藻类或杂草运行,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用杂草等生物燃料代替石油等化石燃料。
2.3生活中的烷烃
汽油中最重要的化合物是辛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高压下存储在烧烤架上附着的金属罐里的气体是丙烷。
透过科学读物中文字与图画内容,学生关注到教材之外的科学概念和科技进展,进一步了解到化学在能源开发、能量利用方面的突出贡献。
3采访未来的科学家
“未来化学家”模块以访谈形式,向大众介绍了在能源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Michelle Buchanan博士正在研究的课题包括:能使汽车更硬更轻的材料;发展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开发能节省家用和学校能量的新化学反应。Michelle Buchanan博士在业余生活中喜欢烹饪,并说到烹饪和化学实验很像,可以通过改变食谱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她认为开发技术能使人们拥有丰富、清洁、实惠的能量。
该创新模块的引入有利于大众或学子正确认识化学相关职业特征,有利于生涯规划的引导。我国基础化学教育极其需要这种教育方式的引入。
4美国国家化学周活动的评价与思考
4.1可成为国内化学实验教学的直接素材
本次化学周活动部分实验主题在国内科学教育中也有出现,但对比国内外差异,有利于国内实验教学拓展新思路,体现实验的不同视角。
4.1.1将简单蜡烛实验引出开放性探究问题
人教版9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也涉及到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研究。
人教版教材设置的问题有:燃烧前(物理性质)、燃烧时(比较火焰温度、新物质的产生)、燃烧后(蜡烛熄灭的白烟)的现象或性质观察记录,注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初步区分,产生新物质的验证。由于这种学习分析方法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已有涉及,对于部分学生新颖度不大,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而美国化学周的实验内容主体虽然类似,但是设置的问题更具有探究深度和开放性。此外化学周实验表现了对一些安全细节问题的关注,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操作、探究来说显得格外重要。从探究方法来看,国内化学教育更加关注观察、对比、验证等方法,而国外侧重于预测、变量控制等,体现出更多的开放性。
4.1.2水果电池
人教版初中物理8年级下册第6章《电压 电阻》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中,均出现了水果电池,现对与化学周中出现的水果电池进行评析。
化学周利用青柠檬汁制作水果电池,注重串联电路的设计,并利用产生的电能进行汽车运动快慢和负载牵引实验,将柠檬汁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进一步转化为机械能,能量观的体现更加明显。通过控制变量,比较不同浓度的青柠檬汁和食盐加入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该实验突出思维复杂性和变量可控性,体现科学全貌。而国内教学中无论是物理还是化学教材只注重比较不同水果蔬菜产生电压的高低和正负极的区分。在培养学生的能量转化、变量控制等科学思维上有所欠缺。
4.1.3结构性工作单与实验报告
实验“利用热能工作”通过瓶子与套在瓶口的气球作为一个系统,放入冷水和热水中发生的现象来体现系统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的原理。提供结构性工作单,要求学生记录装热水的瓶子、装冷水的瓶子的现象,以及对设计装置的想法。结构性工作单是国际科学教育界广泛使用的一种评价工具,让学生实际动手探究,同时把探究过程和结果写在具有一定提示结构的纸质单子上。而我国初高中、大学基础教育的理科实验以实验报告为主,实验报告是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后作出的书面报告。结构性工作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写作水平要求高,需在规定时间内当场独立完成,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结构真实地记录自己实际的探究过程和结果,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因此我国可转变传统的实验报告形式,借鉴结构性工作单的优点,促使实验期间学生的各项思维发展。
4.2活动体现学科综合性
化学周活动未必仅限于化学学科,作为21世纪的中心科学,化学既承接了关联学科的思维方法,又为他们提供了创新的途径。2013年度化学周主题“能量”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领域核心概念,实验活动不可避免地承载了多学科特征,如在青柠檬汁电池的研究中涉及到了化学(能量的转化)、物理(电压、电流)、数学(比较不同浓度的青柠檬汁和食盐加入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中数学公式的应用及函数图)、技术(组装电池、组装电能发动车)。
4.3化学教育需要非正式学习
非正式学习是指在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之外,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学习方式。非正式学习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认知冲突和社会互动机会,还能帮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提高科学论证能力。
化学周活动就是各个国家的学生和大众在化学方面非正式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参与者都在这种非正式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各界都在提供科学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方面给予极大的帮助。美国国家化学周以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形式,在学校、购物中心、科学博物馆、图书馆、火车站都可以进行实验,摆脱了只能在专业场所进行实验的局限。
4.4科学阅读的必要
科普文章的特点是:科学性、思想性、通俗性、艺术性、知识性。化学周选取的科普文章普及了化学专业用语,如二氧化硅、甲烷、辛烷等,使读者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概述了能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展示了对大众和学生有关化学基础知识的普及。
科学阅读帮助儿童构建学科的重要思想,综合认识科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帮助儿童学会从科学的视角分析问题。但可惜的是,在我国的科学教育中,教科书独行其道, 构成了儿童科学阅读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教室中融入系统的、综合的、与生活实际和科学家工作联系紧密的科学阅读,不仅对学生当前科学概念的掌握、科学本质观的发展极有帮助,而且对儿童今后科学学习的不断深入也是十分有益的。在主题、内容的选取,核心概念的确定等方面,还可借鉴教材的相关内容,但并不局限于教材,发挥科学阅读独有的作用。
4.5活动体现科技前沿
化学科技的发展,使得化学教学内容得到了前
所未有的充实和拓宽,实验教学与科普活动也应与时俱进,让学生和大众在活动中体会前沿化学知识,感悟化学中的神奇现象。美国化学周活动中的
案例也体现出这一特点。例如,通过科普文章展示水力压裂砂、铝空气电池等,开阔了活动者的视野;对于科学家的采访是一种职业生涯的引导,也是对大众和学生了解科技前沿的重要形式。科普文章将科技发展中专业性比较强、一般人不易理解的科学知识传播、输送到社会大众之中,使他们能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进程,提高科学素养,增强科技意识,并促使社会形成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探索奥秘的强烈科学文化氛围。
这届化学周特色在于除了保留最具代表性的相关主题实验以外,还增添了科普类小文章、采访未来科学家等,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参与者的范围,强化科技普及之目的。
1 美国国家化学周化学实验活动案例
2013年度的美国国家化学周活动丰富多彩,美国化学学会网站为此主题提供了简单易行的实验活动专题汇编,美国《化学教育》期刊更将整理归纳出历年发表的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等主题实验活动案例提供给师生参考。
1.1 探究蜡烛燃烧
1.1.1 实验目的
利用生活中的相关材料,解释燃烧需要氧气,且不同浓度的氧气环境燃烧程度有所不同,有利于让学生科学地理解燃烧现象。
1.1.2 实验材料
蜡烛、6 cm×6cm硬纸板、8 cm×8cm铝箔纸、一大一小的玻璃杯,容量为0.946 L(国际标准1夸脱)的玻璃瓶一个、容量为3.785 L(国际标准1加仑)玻璃瓶1个、秒表等。
1.1.3 实验步骤
(1)用铝箔覆盖在纸板纸上,四周各折1条边并使其尽量平铺。
(2)将蜡烛置于用铝箔覆盖的纸板中间。
(3)点燃蜡烛,将小玻璃杯从上往下倒扣在蜡烛上,记录蜡烛燃烧的时间,细心观察烧杯的变化。在数据表中记录该时间和观察到的现象。注意:在实验之后玻璃容器仍然是热的,在进行下一实验之前要等玻璃杯冷却。
(4)用大玻璃杯替换小杯子继续实验,在此之前预测蜡烛燃烧的时间并加以记录。再用其他不同大小的玻璃杯重复该实验。注意:在预测时间后再开始实验,在表1中记录实际的时间。
1.1.4 问题
(1)尝试解释蜡烛熄灭的原因。
(2)解释为什么在不同尺寸玻璃容器的笼罩下蜡烛保持光亮的时间不同?有什么证据能证明?
(3)在玻璃杯内观察到哪些现象?
1.1.5 安全提示
①需要成年搭档的监督和帮助;②蜡烛的火焰不能接触玻璃杯的表面,玻璃受热不安全,如果温度太高易炸裂;③必须戴上防护眼镜;④阅读学习所用材料的警告标签,遵守安全警告和预防措施(如戴手套、绑长头发),小心使用仪器,根据提示步骤操作。
1.1.6 实验原理
燃烧反应需要空气中氧气的参与才能进行。在燃烧过程中,蜡烛中的碳元素与氧元素反应形成二氧化碳,而氢元素与氧元素反应产生水。在大玻璃杯中有更多的氧气,因而蜡烛燃烧的时间久。蜡烛熄灭,温度下降,水蒸气液化。
1.2 高效能水果电池
1.2.1 实验材料
0.425 kg(15盎司)青柠檬汁(pH=2.5)、未加碘食盐、镁条、铜片、小玻璃杯或塑料杯、导线、鳄鱼夹等。
1.2.2 实验示意图
1.2.3 买验步骤
将铜片置于盛有青柠檬汁的小杯左侧,将镁条放在小杯右侧。将镁条、铜片的尾部弯曲固定在杯子边缘,并用鳄鱼夹和导线将第1个杯子中的镁条与第2个杯子中的铜片相连,以此类推。第1个杯子中的铜片、第6个杯子中的镁条用鳄鱼夹与自制小车相连。
1.2.4 实验原理
青柠檬汁呈现强酸性,可作为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铜片是正极,镁条是负极移动,在电解质溶液内部电子向负极,又通过外电路线经过自制小车驱动工作后回流到正极。不断地为自制小车提供电能。用食盐(注:原活动采用食盐作为电解质,但电解后会产生氯气,建议改用硫酸钠或硝酸钾作为电解质更佳)来增加青柠檬汁的导电性,并减小电池的内阻,6个电池串联形成电压为9 V的电池。
2 科学阅读的推广
本次化学周活动首次引入3篇科普文章作为开展阅读活动的素材,虽然化学是实验的科学,但是也需要学生和民众通过阅读来积累足够的学科知识并拓展学科视野,这是实验探索的前提和基础。
2.1 沙子产生的能源
沙子是细碎的岩石并且大部分由二氧化硅组成。硅砂的新应用是“水力压裂砂”,通过进一步研究,可以用于增产天然气。
2.2 生物燃料的应用
也许有一天汽车不再靠汽油而靠藻类或杂草运行,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用杂草等生物燃料代替石油等化石燃料。
2.3 生活中的烷烃
汽油中最重要的化合物是辛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高压下存储在烧烤架上附着的金属罐里的气体是丙烷。
透过科学读物中文字与图画内容,学生关注到教材之外的科学概念和科技进展,进一步了解到化学在能源开发、能量利用方面的突出贡献。
3 采访未来的科学家
“未来化学家”模块以访谈形式,向大众介绍了在能源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Michelle Buchanan博士正在研究的课题包括:能使汽车更硬更轻的材料;发展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开发能节省家用和学校能量的新化学反应。Michelle Buchanan博士在业余生活中喜欢烹饪,并说到烹饪和化学实验很像,可以通过改变食谱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她认为开发技术能使人们拥有丰富、清洁、实惠的能量。
该创新模块的引入有利于大众或学子正确认识化学相关职业特征,有利于生涯规划的引导。我国基础化学教育极其需要这种教育方式的引入。
4 美国国家化学周活动的评价与思考
4.1 可成为国内化学实验教学的直接素材
本次化学周活动部分实验主题在国内科学教育中也有出现,但对比国内外差异,有利于国内实验教学拓展新思路,体现实验的不同视角。
4.1.1 将简单蜡烛实验引出开放性探究问题
人教版9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也涉及到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研究。
人教版教材设置的问题有:燃烧前(物理性质)、燃烧时(比较火焰温度、新物质的产生)、燃烧后(蜡烛熄灭的白烟)的现象或性质观察记录,注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初步区分,产生新物质的验证。由于这种学习分析方法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已有涉及,对于部分学生新颖度不大,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而美国化学周的实验内容主体虽然类似,但是设置的问题更具有探究深度和开放性。此外化学周实验表现了对一些安全细节问题的关注,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操作、探究来说显得格外重要。从探究方法来看,国内化学教育更加关注观察、对比、验证等方法,而国外侧重于预测、变量控制等,体现出更多的开放性。
4.1.2 水果电池
人教版初中物理8年级下册第6章《电压电阻》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中,均出现了水果电池,现对与化学周中出现的水果电池进行评析。
化学周利用青柠檬汁制作水果电池,注重串联电路的设计,并利用产生的电能进行汽车运动快慢和负载牵引实验,将柠檬汁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进一步转化为机械能,能量观的体现更加明显。通过控制变量,比较不同浓度的青柠檬汁和食盐加入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该实验突出思维复杂性和变量可控性,体现科学全貌。而国内教学中无论是物理还是化学教材只注重比较不同水果蔬菜产生电压的高低和正负极的区分。在培养学生的能量转化、变量控制等科学思维上有所欠缺。
4.1.3 结构性工作单与实验报告
实验“利用热能工作”通过瓶子与套在瓶口的气球作为一个系统,放入冷水和热水中发生的现象来体现系统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的原理。提供结构性工作单,要求学生记录装热水的瓶子、装冷水的瓶子的现象,以及对设计装置的想法。结构性工作单是国际科学教育界广泛使用的一种评价工具,让学生实际动手探究,同时把探究过程和结果写在具有一定提示结构的纸质单子上。而我国初高中、大学基础教育的理科实验以实验报告为主,实验报告是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后作出的书面报告。结构性工作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写作水平要求高,需在规定时间内当场独立完成,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结构真实地记录自己实际的探究过程和结果,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因此我国可转变传统的实验报告形式,借鉴结构性工作单的优点,促使实验期间学生的各项思维发展。
4.2 活动体现学科综合性
化学周活动未必仅限于化学学科,作为21世纪的中心科学,化学既承接了关联学科的思维方法,又为他们提供了创新的途径。2013年度化学周主题“能量”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领域核心概念,实验活动不可避免地承载了多学科特征,如在青柠檬汁电池的研究中涉及到了化学(能量的转化)、物理(电压、电流)、数学(比较不同浓度的青柠檬汁和食盐加入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中数学公式的应用及函数图)、技术(组装电池、组装电能发动车)。
4.3 化学教育需要非正式学习
非正式学习是指在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之外,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学习方式。非正式学习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认知冲突和社会互动机会,还能帮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提高科学论证能力。
化学周活动就是各个国家的学生和大众在化学方面非正式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参与者都在这种非正式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各界都在提供科学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方面给予极大的帮助。美国国家化学周以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形式,在学校、购物中心、科学博物馆、图书馆、火车站都可以进行实验,摆脱了只能在专业场所进行实验的局限。
4.4 科学阅读的必要
科普文章的特点是:科学性、思想性、通俗性、艺术性、知识性。化学周选取的科普文章普及了化学专业用语,如二氧化硅、甲烷、辛烷等,使读者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概述了能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展示了对大众和学生有关化学基础知识的普及。
科学阅读帮助儿童构建学科的重要思想,综合认识科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帮助儿童学会从科学的视角分析问题。但可惜的是,在我国的科学教育中,教科书独行其道,构成了儿童科学阅读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教室中融入系统的、综合的、与生活实际和科学家工作联系紧密的科学阅读,不仅对学生当前科学概念的掌握、科学本质观的发展极有帮助,而且对儿童今后科学学习的不断深入也是十分有益的。在主题、内容的选取,核心概念的确定等方面,还可借鉴教材的相关内容,但并不局限于教材,发挥科学阅读独有的作用。
4.5 活动体现科技前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113-02
从高一必修1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感悟最深的一点:新课程背景下,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化学必修1)的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它是高一的一条拦路虎,更是高三总复习一大难题,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效教学非常必要。
一、新课标背景下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虽广东、江苏、山东、海南、宁夏等省已先行实施,但在我省实行新课程至今才两轮,认真总结和反思,结合各教师的“抱怨”,我认为,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理解不透
个别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只是简单的教材结构调整,对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变革精神没有真正领会。沿用老教材的罗列式教学方式,对学生施行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期望学生能将满堂灌的内容尽收脑海。结果却背离了新课程教学课标与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负担,削减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新思维――探究、研讨式教学对长期的应试教学形成思维定势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2、时间不足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一学年完成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其中必修1包含了高中阶段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所有知识,与旧教材相比,知识系统学习的分量大大减少,而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内容相应拓宽,加强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修1和必修2教材增设了“联想・质疑”“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迁移・应用”及“概括・质疑”等活动性栏目。因此,在每周3课时的教学时间内,要完成以上内容,并让学生能在比较系统地掌握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清楚各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和相关知识,时间明显不足。结果势必:教师的“教”达不到新课程教学的探究式模式和灵活的引导激发式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不能实现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的领悟无从实现,更不用说实现方法与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样,为高三总复习埋下隐患,因为知识的繁、杂、多、生疏,高三的复习课犹如炒夹生饭,无论你怎么烹饪依然熟不透,匆匆忙忙的,好象上新课,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在案例分析中探究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式
下面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通过新旧授课模式的对比、评课、反思来尝试体验新理念和具体实施策略。
课例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第四章 第一节 镁和铝(第1课时)
1、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镁和铝”
【引入】开门见山的提出课堂内容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镁和铝
物理性质:
相似点和不同点
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跟非金属反应
2、与酸
3、与碱
4、与某些氧化物
5、用途
三、反思
以上课例展示的是一节元素化合物部分的传统的新课。以上的结构看起来象是在“编制一张绝妙的网,不管大鱼小鱼,一网打尽”,其主体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它们之间严谨的关系利用课堂40分钟,按一定的程序慢慢的输入学生的数据库。学生被动地听课与笔记,观看实验,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来。当然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是非常完美的,但是学生的大脑毕竟不象电脑,它没有存储功能可以过耳过目不忘。所以实际所达的效果远远没有预期的好,往往只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些实验中的精彩片段或讲解中有特色的一小部分知识点。在练习和作业中,无法回忆起知识点,就更别谈灵活应用与创新了。
课例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鲁科版 必修1
第四章 第二节 铝 金属材料(第1课时)
1、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铝与铝合金”
【联想.质疑】先把问题抛出来,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图片产生兴趣后,对本节内容产生求知欲
【交流.研讨】讨论:
1、铝作为一种金属,它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2、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这可能与它具有的哪些性质有关?
【师】展示铝样品,并引导学生归纳。
【生】总结
【观察.思考】[实验1]铝在氧气燃烧,观察现象
[实验2]铝和三氧化二铁的反应
【师】通过观察现象和实验过程所用的药品,描述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生】讨论和交流,利用氧化还原知识,书写反应方程式
【师】引导回忆实验室制氢气的方法
【生】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师】思考能否用铝Al与浓HNO3、稀HNO3、浓H2SO4、稀H2SO4、浓HCl、稀HCl制氢气?
【生】(以旧知识为生长点)快速回答:常温下,铝在浓硝酸和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能制备氢气。
【师】追问其他几种酸的情况,结合实验。
【生】观察:铝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得氢气
写出方程式:(略)
综上推出: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单质都不能制氢气,因为它具氧化性。浓盐酸因其易挥发,与活泼金属反应无法制取氢气。
【师】总结归纳:
可以选用的是稀盐酸和稀硫酸
反应特点:①与氧化性的酸(硝酸)反应无H2
②与非氧化性酸(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产生H2
③与浓硝酸和浓硫酸发生钝化(常温下)
【生】学生探究讨论发现这不仅是铝还是镁和铁等活泼金属单质的通性(铁在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中也发生钝化)。预习发现铝的特殊性在于:
它不仅有上述性质,还能与碱溶液反应: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四羟基合铝酸钠)
【师】总结铝为唯一一种两性金属单质。既能跟酸反应也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且都生成氢气。
【生】由实验和探究联想到现实生活关于铝的用途:制各种合金、飞机汽车、导线、铝锅炊具、铝泊包装等。其中与食物直接接触的用途应尽量限制用量。因为文献查阅显示:长期服用会造成体内铝的积累,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
【师】谈自己的看法,并布置课后预习与思考: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两性是怎么体现的?
(探究继续……)
2、反思
课例2与传统教学不同,既是一堂实验探究课,又是一堂阶段性的复结归纳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回顾了前面章节和初中化学的相关知识,还对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等必修1重要考点进行了巩固。以旧的知识为生长点,引出了新知识铝与其他活泼金属单质具有的相同点,同时学了铝的特性,它有其他金属所没有的两性,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师适时的引导与归纳总结,使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让发散的思维又得到适当的收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的探究理念,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新课与复习课、训练课很好的融为一体。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和枯燥的讲解,显得意味深长。
三、启示
对以上两个课例,考与学的效果迥然不同,关键在于教学理念的差异。前者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教师清晰的讲解下获取知识,目的是使学生能由此获取全面的知识。但是,很大程度地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的开发,导致学生慢慢地散失学习的兴趣。而课例2则注重学生的内在需要,体现了新课程“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理念,由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勾起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辅以教师适时引导和归纳总结,学生很好地参与到课堂的教与自己主动的学中,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力得到尽可能发挥,达到的效果自然要比前者好得多。
对于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其思想内涵是结合生产、生活、环境问题,通过丰富的课堂演示实验和各阶段的分组实验让学生对知识有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课堂的交流研讨和探究配合教师的引导、归纳、总结逐渐形成理性认识。在以上学习的程序中,不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巩固高一必修课程的几个重要工具: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知识。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观点“影响学生学习的首要的因素是他的先备知识”,也就是说新的知识,高一级的知识是以原有的旧知识为生长点,延伸学习的。当然,鉴于以上提到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师首先得着眼于课标,不能一味地追求知识容量,把删去的或在新课程标准中不要求的内容随意的增加到课堂教学中,认为教得越多越好,结果无形中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削减学习的兴趣。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在清楚解读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过程准确把握课标精神,把握好度与量;加强课堂驾驭的技巧,极大限度地利用课程资源,以学生的探究研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这样才能顺应新课程理念,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在新高考中运筹帷幄。
参考文献:
[1] 唐爱党.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2] 陈露春.必修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
[3] 王 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包朝龙.任志强.新课程理念下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微探[J].化学教育,2008,(4):13-16.
“饮食是人类生存和改造身体素质的首要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前提。饮食文化是随着人类是社会的出现而发生,又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的”。饮食文化是人类饮食实践所反映的社会多层次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各种表现形式的总和,它是一种文明的标尺和民族特质的体现,从一个方位体现了本民族的制造精神和独特风格,标志着各个时期文明进程和美的神韵。
中国菜已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由历代宫廷菜、官府菜及各地方菜系所组成,主体是各地方风菜。其高超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世界一流。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不同,在饮食烹调和菜肴品类方面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南北两大风味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到唐宋时期完全形成。到了清代初期,鲁菜(包括京津等北方地区的风味菜)、苏菜(包括苏、浙、皖地区的风味菜)、粤菜(包括闽、台、潮、琼地区的风味菜)、川菜(包括湘、鄂、黔、滇地区的风味菜)已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地方菜,后称“四大菜系”。
《清稗类钞》记述清末之饮食状况,称:“各处食性之不同,由於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又更加具体分析了各地的菜系特色:“苏州人之饮食――尤喜多脂肪,烹调方法皆五味调和,惟多用糖,又席加五香。”“闽粤人之饮食――食品多海味,餐食必佐以汤,粤人又好啖生物,不求上进火候之深也。”“湘鄂人之饮食――喜辛辣品,虽食前方丈,珍错满前,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北人食葱蒜,亦以北产为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尽管引证之处,不足说明菜系的全貌,但从中可以看出全国四大菜系之特色。
随着饮食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些地方菜愈显其独有特色而自成派系。到了清末时期,加入浙、闽、湘、徽地方菜成为“菜系”,以后再增京、沪便有“十大菜系”之说。尽管菜系繁衍发展,但人们还是习惯以“四大菜系”和“菜系”来代表我国多达数万种的各地风味菜。各地方风味菜中著名的有数千种,它们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品种繁多,风味各异,讲究色、香、味、形、器俱佳的协调统一,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些名菜大都有它各自发展的历史,不仅体现了精湛的传统技艺,还有种种优美动人的传说或典故,成为我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菜系代表一个地方的风味特色,风味特色代表当地人们的饮食口味。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和人们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各省区人们都有其特殊的口味偏爱和要求,如山东、东北多喜咸,江苏、浙江多喜甜,山西、陕西多喜酸,四川、湖南多喜辣,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这些饮食口味的偏爱是形成地方风味特色的根本原因。
从菜系的命名看,虽以省命名,但是它影响所及则远远超出省的界限,凡在饮食习俗方面都受其影响,口味、烹调都一般相同,这就是菜系的范围。当然在一个菜系之内,还有不少流派或分支,这只不过是“大同”之中的“小异”。就鲁、川、粤、苏四大菜系而论,鲁菜的范围除山东外,还有华北平原、京津地区、东北三省以及晋陕,这些地域都是鲁菜的口味和食俗的地域,成为北方菜的主干。川菜则以是以天府之国为中心扩展至长江中上游、两湖、云贵一带的广大地区。粤菜主要是珠江流域,闽贵也都受影响。苏菜又叫淮扬菜,为淮河、长江下游的广大地区,以及沪、杭、宁等城市亦属这一范围。当然这只是概略地划分,接壤地区有些是交叉的。
菜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很远的时期,因为菜肴的特色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产生了主副食的概念。人们把赖以充饥的,为人体提供大部分养料的,用谷物制成的熟食看作主食。《黄帝内经》就有“五谷为养”之说。与此相对,《内经》又说:“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明确地把果、肉、菜列为辅助食品。人们把以果、肉、菜为主料,用上五味调和制成的或生或熟的食品统称为菜肴。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五方人民》中说得明白:“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有山者采,有水者鱼。”也就是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是形成菜系的主要条件,正是“今天下四海九州,特山川所隔有声音之殊;土地所生有饮食之异”。(《齐乘》)
以物产为依据形成的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风俗志》称:“食物之习性,各地有殊,南喜肥鲜,北嗜生嚼(葱、蒜),各得其适,亦不可强同也。”这种饮食嗜好,成为人们难移的习性。“饮食一道如方言,各处不同。只要对口味,口味不对,又如人之性情不和者,不同一日居也”。(《履园丛话》)只有到了近百年来,交通之发达,经济之发展,科学之文明,才将地域之间的距离缩短,物产不再是一隅之产,使物产已不成为其菜系之唯一依据,但这种千百年沿袭而成的食俗还是不易改变的。
除上述因素外,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之一。清代饮食鉴赏家、评论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曾写了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烹调方法,如作猪肚:“滚油爆炒,以极脆为佳,此北人法也;南人白水加酒煨两柱香,以极烂为度。”可见在袁枚之前,早以形成以烹饪术为别的菜系的不同特色。钱泳在《履园丛话・治庖》中说得更具体:“同一菜也,而口味各不同。如北方人嗜浓厚,南方人嗜清淡;北方人以肴馔丰,食点多为美,南方人以肴馔法,果品鲜为美。各有妙处,颇能自得精华。”
到了清末四大菜系的不同特色则更加鲜明。《清稗类钞》记述清末之饮食状况,称:“各处食性之不同,由於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又更加具体分析了各地的菜系特色:“苏州人之饮食――尤喜多脂肪,烹调方法皆五味调和,惟多用糖,又席加五香。”“闽粤人之饮食――食品多海味,餐食必佐以汤,粤人又好啖生物,不求上进火候之深也。”“湘鄂人之饮食――喜辛辣品,虽食前方丈,珍错满前,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北人食葱蒜,亦以北产为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菜系的形成又与该地区的商业、交通、文化发达相联系,以城市繁荣为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会出现大量的酒楼饭馆,烹饪技艺才得以广泛交流,各种珍异的食物原料才得以广泛交流,从而形成大量的名馔佳肴。菜系的形成还要有一定数量并能世代相传的厨师,这是菜系形成的关键。另外,还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消费者和有文化教养的美食家的品评提倡,这是菜系形成的动力。
明清两代,由于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出现了一大批繁荣的城市,特别是在沿海各省、京杭大运河、长江、黄河两岸,大中小城市星罗棋布。饮食行业往往集中在繁华的城市商业区,有的还形成了饮食市场和饮食街,如北京的大栅栏、南京的秦淮河、杭州的西湖、开封的相国寺等。众多的酒楼饭肆集中在一起,互相竞争,取长补短,自然大大提高了肴馔的品质。
总之,菜系的形成是与一个地区的地理历史条件紧密相连的。“从文化学的观点来看,每一个民族对自身赖以生存的求食方式和内容,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选择,它同时还受到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细观各主要菜系不难发现这一点。
北京菜有集大成的性质,北京地理位置接近游牧地区,为历史上的辽、金、元、明、清的首都,京菜如同北京在中国的地位一样,是万流归宗之处,有兼收并蓄之胸怀。
鲁菜主要由济南菜与胶东菜组成。济南菜肴依靠鲁中、鲁西北、鲁西南的丰富食料,如大明湖的菱白、蒲菜、藕,章丘的大葱,黄河的鲤鱼,泰安的豆腐。
扬州处于江淮湖海之间,盛产鱼鳖虾蟹及各种海味菜蔬,这为烹饪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四川古称天府之国,除海味外,几乎无所不产,家畜、家禽、淡水鱼虾、家蔬野味都很丰富。
广东古为百越之地,与中原长期隔绝,近三四百年又首先与西洋通商。因此粤菜的食物原料、烹调技法、调料运用都有异于其他地区。
近年来,吉菜被越来越多的人津津乐道。吉菜的形成与吉林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民俗文化、人文历史等因素是紧密相关的。
在吉林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盛产松茸蘑、猴头蘑等名贵食用菌和山野菜以及特产人参、鹿茸、田鸡油、灵芝、不老草等珍贵药膳原料和调味品。在享有“天然牧场”之誉的长白山区,人工饲(驯)养繁殖着梅花鹿、飞龙、山鸡、哈士蟆等山珍野味;沃野千里的松辽平原,盛产五谷杂粮和高品质的鲜果佳蔬;慈禧太后的故乡――梨树县叶赫镇出产的白蘑更是稀世珍品;西部辽阔无垠的大草原六畜兴旺,延边红牛、草原黄牛更是驰名中外;省内淡水鱼类品种繁多,尤以松花湖所产的“三花一白”(鳌花、扁花、吉花、白鱼)和图们江出产大马哈鱼最为著名。全省可用于烹饪的常用原料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就有百余种。
吉林省自古就有汉、朝、蒙、满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特有的民族食俗,客观上形成了独特的多元化的吉菜饮食文化。20世纪30年代,长春成为州国统治中心。溥仪的宫中膳房除北京清宫的御厨外,山东名厨纷至沓来,鲁菜、宫廷菜与吉林民间菜相互交融,形成了吉菜的基本雏形。经过近年来的大规模挖掘、创新、推广,吉菜逐渐地以其独有的特色展现于世人面前。
早期的满族直系先民一直以渔猎采集为主要生计方式。纵观满族先民发展史,直到元代满族直系先民仍处于渔猎文化阶段。正是因为其渔猎文化的发达,善于渔猎,他们很早就产生的作为生计文化最首要、最稳定的体现者――饮食文化势必带有浓烈的渔猎文化的时代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内容以渔猎产品为主;
2.饮食器具与渔猎文化相适应;
3.烹调方式与渔猎文化相适应。
一则生产技术落后,再则为适应渔猎文化的客观要求,满族先民的烹调技术也十分简单。在他们刚使用火时,只会用火烧烤食物,烧烤是其较为常见的技术。
满族直系先民渔猎文化时代的饮食文化尚处于饮食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它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保证了种族的延续,而且由于所处渔猎文化时代的时间较长,文化积淀较深,所以给后世满族传统饮食文化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满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限定了满族基本烹调技术和菜肴口味。
关于菜系说及其存在的意义,有人认为:“‘菜系说’是一套违背科学精神的表述系统,它从根本上就站不住脚。‘菜系说’片面夸大了餐饮文化的地域差异和民族差异。”
但事实上菜系确实存在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中国各地都有独特的名产和美食,常与地域景观形成独特的韵味,使人终生难忘。譬如说岭南人,无论到了什么地方,都不回忘怀故乡雨打芭蕉和椰树迎风的神韵,不会忘怀蝉鸟树梢、丹荔异彩的风光。即使作为流放地域的年代,被谪者一常岭南的特产或接触到岭南的风景名胜,都会留恋往返。坡就说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可见地方名产和风物独具的魅力。松江鲈鱼、太湖菜是江浙美肴的象征,不仅为江浙游子所眷恋,也给四面宾客留下了隽永的回忆,对于当代中国也有着巨大意义。菜系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同时发扬光大了中国饮食文化。
作为旅游过程的首要要素“食”,菜系的意义就更不可忽略。地方风味特色是一个旅游地的标志之一。充分挖掘、完善、发展菜系更能给旅游地带来可观的经济、社会、文化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永和.中国饮食文化[M].合肥.:安徽出版社,2003.
[2]张恺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刘东主编.中华文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作出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断。
2.能够初步区分物质的性质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二)典例分析
例1 (安徽)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棉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药应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瓷器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B
例2 (福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解析:A项,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此性质属于物理性质;B项,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的性质,此性质属于物理性质;C项,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此性质属于化学性质;D项,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此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答案:C
(三)专题演练
1.(镇江)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冰川融化
C.水力发电 D.红磷燃烧
2.(南宁)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延展性
C.酸碱性 D.氧化性
3.(安顺)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哈尔滨)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5.(泰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6.(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硫酸用于除铁锈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7.(威海)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电灯通电发光 ②煤制成焦炭 ③塑料老化 ④干冰升华 ⑤石油分馏 ⑥海水制镁 ⑦石块粉碎成石子 ⑧粮食酿酒
A.②③⑥⑧ B.②⑤⑥⑧
C.①③④⑧ D.①④⑥⑦
8.(百色)化学与我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氖气、②镁粉、③金刚石、④熟石灰、⑤食醋、⑥干冰六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烹饪时用作酸性调味品的是 。
(2)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3)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4)用来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 。
(5)玻璃刀刀口镶嵌的是 。
(6)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 。
9.(漳州)充有钠蒸气的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钠块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溶液变成红色。依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钠块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3)“溶液变成红色”说明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 性的物质。
(4)根据所学知识解释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的原因: 。
10.(黑龙江)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轻便的球拍和鱼竿及赛车,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也用到了它。请你说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哪些性质。(答三点)
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一)课标要求
1.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3.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典例分析
例1 (雅安)下列四个化学反应,对其反应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2CuO+C[高温]2Cu+CO2是复分解反应
B.Fe2O3+6HCl=2FeCl3+3H2O是置换反应
C.2H2O2[MnO2] 2H2O+O2是分解反应
D.CH4+2O2[点燃]CO2+2H2O是化合反应
解析: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是中考的热点。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这四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抓住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与类别。如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而复分解反应则是“双交换,价不变”。A项,2CuO+C[高温]2Cu+CO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B项,Fe2O3+6HCl=2FeCl3+3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C项,2H2O2[MnO2] 2H2O+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D项,CH4+2O2[点燃]CO2+2H2O,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C
例2 (上海)化学反应C+H2O[高温]H2+CO中的还原剂是( )
A.C B.H2O
C.H2 D.CO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氧的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氧的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在C+H2O[高温]H2+CO中,C得氧被氧化,是还原剂;水失氧被还原,是氧化剂。
答案:A
(三)专题演练
1.(临沂)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S+O2[点燃]SO2
B.3C+2Fe2O3[高温]4Fe+3CO2
C.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D.CuSO4+BaCl2=BaSO4+CuCl2
2.(昆明)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4NH3+3O2[点燃]6H2O+2N2
B.Na2SiO3+H2SO4=H2SiO3+Na2SO4
C.2FeCl2+Cl2=2FeCl3
D.2HgO[]2Hg+O2
3.(北京)海水提镁的反应之一:MgCl2+ Ca(OH)2=CaCl2+Mg(OH)2,该反应属于 ( )
A.化合反 B.复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
4.(常州)铬酸铅可用作黄色涂料,常用以下方法制取:K2CrO4+Pb(NO3)2=PbCrO4+2KNO3,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潍坊)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Fe0+3Cl20][点燃][2Fe+3Cl3-1],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复分解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宁夏)以下是四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置换反应的是( )
8.(宿迁)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B.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三” ①化合反应:4P+5O2[点燃]2P2O5
②分解反应:H2CO3=H2O+CO2
③置换反应:3CO+Fe2O3[高温]2Fe+3CO2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
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C.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D.化学与生活 ①区分氮气和氧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区分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①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②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③自行车支架喷油漆防锈 ]
9.(临沂)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污染物CO、NO转化为无毒的CO2和N2(2CO+2NO[催化剂]2CO2+N2)。根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该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0.(淄博)请对下表中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评价(填写评价序号),并注明化学反应类型。
评价序号:①完全正确;②反应条件不正确;③没有配平;④违背客观事实。
11.(怀化)置换反应是中学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已知:化合物A+单质B化合物C+单质D。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D为氢气,A为稀硫酸,则B应满足的条件是 。
(2)若D为铜,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能为 。
(3)已知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可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家中发生燃气(天然气)泄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填字母)。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4)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l2+2NaBr=2NaCl+Br2
I2+Na2S=2NaI+S
Br2+2KI=2KBr+I2
由此判断,S、Cl2、I2、Br2四种单质中非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最弱的是 。
(5)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置换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三、质量守恒定律
(一)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认识化学反应。
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现象。
(二)典例分析
例1 (泰安)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m的数值为32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10 g-2 g=8 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 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30 g-8 g=22 g;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质量为:25 g-7 g=18 g;由质量守恒定律知,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 g+18 g-8 g=32 g,故m的数值为:32+3=35。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Y,生成物是Z和W。若W为水,则X或Y不一定为酸或碱,如甲烷等有机物燃烧也能生成水,A项错误;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无法确定Z和W的类别,则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B项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C项错误;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8 g∶32 g=1∶4,D项正确。
答案:D
例2 (邵阳)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g B.16
C.32 g D.32
解析:解答此题需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物C的质量,以此为突破口,可以求得B的相对分子质量。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根据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知,2×28+x=2×44,解得x=32。
答案:D
(三)专题演练
1.(邵阳)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 )
2.(荆州)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光照]淀粉+O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淀粉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
B.淀粉中一定只含C、H两种元素
C.淀粉中可能含有三种以上的元素
D.淀粉可能是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
3.(河北)“气体烙铁”是一种以气体X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300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2[点燃]8CO2+10H2O,燃料X的化学式为( )
A.C3H8 B.C4H10
C.CH3OH D.C2H5OH
4.(永州)16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6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 12 g C和8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3∶1 D.4∶1
5.(株洲)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 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 g物质C和9 g物质D。若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32
C.48 D.64
6.(兰州)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0.4
B.丁一定是单质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 11∶14
7.(湘潭)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8.(成都)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 ”与“ ”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2+3B2=2AB3
9.(福州)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字母)。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铁和氯化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 。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 。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 。
10.(连云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①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
A.铜丝 B.甲烷 C.过氧化氢 D.碘酒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
②根据物质在转化过程中的特点,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下列转化不属于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生石灰与水反应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中和反应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实验室中可用KClO3在MnO2催化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并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MnO2难溶于水)
①图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图B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图C操作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图D操作中,当看到 ,停止加热。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①下列表述正_的是 。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 g S和32 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 64 g SO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②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R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46 128 0 0 反应后质量/g 0 32 x 54 ]
则x= 。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四、化学方程式
(一)课标要求
1.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典例分析
例题 (苏州)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
(2)锌和稀硫酸反应: 。
(3)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
。
(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5)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混合生成硫和水: 。
解析: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先根据题意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然后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将化学方程式配平,注意化学式要书写规范,另外,不要忘记书写反应条件、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等。(1)在点燃的条件下,镁条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点燃]2MgO。(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3)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4)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5)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混合生成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
答案:(1)2Mg+O2[点燃]2MgO (2)Zn+H2SO4=ZnSO4+H2 (3)HCl+NaOH=NaCl+H2O (4)2KMnO4 K2MnO4+MnO2+O2
(5)2H2S+SO2=3S+2H2O
(三)专题演练
1.(北京)下列关于S+O2[点燃]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镇江)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Mg+O2[点燃]MgO2
B.古代湿法炼铜:2Fe+3CuSO4= Fe2(SO4)3+3Cu
C.用胃舒平[含Al(OH)3]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
D.用石灰石浆处理二氧化硫:SO2+ CaCO3+O2=CaSO4+CO2
3.(宜宾)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CO+O2=CO2 化合反应 B. 2KMnO4[]K2MnO2+MnO2+2O2 分解反应 C. 2Ag+H2SO4=Ag2SO4+H2 置换反应 D. CuSO4+BaCl2=BaSO4+CuCl2 复分解反应 ]
4.(黄冈)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16 g M和64 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5.(武汉)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点燃]CO2+2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
C.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X属于有机化合物
6.(荆州)用适当的化学方程式说明或解释下列问题。
(1)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
(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
(3)用石灰浆粉刷墙面,干燥后变得坚硬: 。
(4)服用含Al(OH)3的药丸治疗胃酸过多症: 。
7.(达州)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爆炸后,消防专家确认,大约40种危险品中就有700吨剧毒氰化钠(NaCN)。
(1)氰化钠(NaCN)泄漏可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高效处理,氰化钠、过氧化氢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氰化钠是工业上冶炼黄金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生产氰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X+2NH3=2NaCN+3H2
①X的化学式为 。
②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
8.(常德)工业上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若要制取2.8 t氧化钙,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9.(南京)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Ⅱ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
(3)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若要将4.6 g钠完全转化为氯化钠,则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0.(泉州)工厂的烟气脱硫工艺,不仅能消除二氧化硫,还能将其转化为硫酸钙(CaSO4)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高温]2CaSO4+2CO2。现用1.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求: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但保护和开发工作起步较晚。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对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随着旅游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既能弘扬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其传承,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应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往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游览的目的物和吸引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保继刚,1993)。按照旅游文化学的归类,旅游文化资源一般分为有形旅游文化和无形旅游文化。无形旅游文化资源是指语言、生活习俗、氛围等非物质形态的旅游文化资源。
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的旅游资源分类表中(见表1),从表1来看,H大类人文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涵的内容有部分重合,但是也有一些并没有体现在旅游资源分类表中,一些能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归类上存在盲区。随着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及申报,作为旅游资源分类的H大类人文活动,也应及时对新的旅游资源分类进行调整,增加适合旅游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二)旅游开发的优势
所谓开发旅游资源,实际上就是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及其所在地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从而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得以发挥、改善和提高的技术经济过程。在旅游开发中,一直以有形旅游资源为主,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无形旅游资源也逐渐得到重视。尽管在一些旅游开发中,盲目规划和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破坏了其原有生态,如一些世界遗产因为保护和开发不当,有被摘牌的危险。但这并不是说旅游开发就是不合适的。旅游开发,必须协调好其自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以遗产为本,适度开发。
旅游开发,能够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价值,扩大当地知名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一项独特的资源,只有通过必要的开发,让更多人了解接触这一资源,才能使其吸引力得到最大发挥。也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宣传文化品牌,提高其价值。而借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开发旅游业,能促进旅游目的地的迅速发展。如在广西旅游,游客都想听一听“刘三姐”。阳朔打造的“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对“刘三姐”这一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宣传效应。
促使当地社区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旅游开发能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能为当地社区带来收益。现实的收益能让当地民众自发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传承,如果让当地民众与关心遗产的人进行自发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更强的生命力。
延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生命周期。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的旅游区形成之后,会经历旅游地生命周期。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将旅游地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探索期、参与期、发展期、稳定期、停滞期、衰退或复苏期。根据旅游区所处的不同阶段,对旅游资源进行再生性开发,从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三)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文化真实性。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成商品展示给游客时,当地民众的生活不得不变得舞台化。本应在特定节庆的场合才展示的一项技艺、曲艺、服饰等内容,现在却面对旅游者一遍一遍的演出。对当地民众而言,这样的频繁演出,已经没有了文化最初赋予的意义。这与以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旅游开发的初衷背道而驰。游客出游是为了追求真实性,商家过分追求盈利,将文化商品化和舞台化,对游客与当地民众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文化侵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并适当进行旅游开发,能吸引众多游客的到来。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的地方通常也是与主流文化交流较少的区域,原因是这些地区相对封闭。而经过开发宣传后的旅游目的地,游客的到来必然伴随主流思想和文化在空间上的传递,当地社区民众也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受到新的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当地民众刚开始对待旅游,一定是一种欢迎和热情的态度,但当游客数量急剧增加之后,他们的生活、意识就会发生变化,以致对游客的到来开始抵制,厌恶甚至发生冲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特点进行整理,把适宜开发的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
(一)真实性开发策略
从旅游产品中创造真实。对当地民众来说,如果旅游者数量过多,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较多负面影响。因此,从旅游产品中创造真实,既能最少影响到当地民众生活,对游客而言,又能感受到他们想追求的真实性。如传统曲艺、杂技、音乐、舞蹈等,开发者可以通过对传统技艺的深入了解,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上,提炼和编导节目;也可以策划相关节庆活动,开发节庆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项目可以通过节庆活动来进行旅游开发利用。节庆旅游能够借助举办各种赛事、盛会,把多种遗产项目合在一个节日内集中体现,增加节庆整体的吸引力,扩大品牌效应,促进旅游发展。
体验旅游。应用了体验营销策略的体验旅游是一种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旅游,是对传统旅游模式的提升和深化。体验旅游关注个性、强调参与、注重游客心理,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在体验经济中,强调的是通过旅游者参与、旅游者互动、旅游者创造等方式实现旅游者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全新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技艺类的项目,如剪纸、制陶、舞蹈等,能开发为体验项目,让游人参与其中,寓教于乐、寓教于游。
(二)保护性开发策略
博物馆保护模式。博物馆作为一种搜集、保管、研究、陈列有关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文物或标本的机构,不仅是展览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主要窗口,而且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科普宣传、历史文化和艺术熏陶的重要课堂。一个地区的博物馆,是对该地区留存下来的或已成为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展示窗口。博物馆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能使旅游者在短时间内较为全面地了解各种文化。
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是“活态”文化。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能够对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于其所在的地区,维持其原有方式,减少对当地民众影响。事实证明,划定文化生态区(村),认真加以保护,是使民间文化艺术立体生存的有效方式。
(三)文化性开发策略
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所达成的协议虽然是经济的,但在服务内容上则是要求满足其精神文化享受的需要。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等有形旅游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种无形旅游文化资源,它所体现的是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旅游开发须注意利用和保护好无形文化。无形旅游文化资源在开发上更具有难度,首先开发者需对非物质文化有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旅游开发形成的是有形的商品,如何把无形文化转化为旅游者能感受的有形商品,需要开发者在认真把握非物质文化的基础上,把文化加入到商品中,让旅游者无论从整体环境还是体验旅游项目中就能感受到文化氛围。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它的吸引力才是长久的。因此,开发者需要从长远眼光的视角出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判断,以免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四、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的本意应是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带动当地社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达到保护的目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需要更多的约束与引导,从而达到各方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文化传承,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财.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
2.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R].200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R].2003.
4.谢元鲁.旅游文化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李天元.旅游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杨丽.我国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当议[J].经济地理,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