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护理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20 10:38: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生儿科护理新技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生儿科护理新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522-01

护患沟通中,护士与患儿家属建立信任关系,是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护士顺利开展护理工作的先决条件[1]。新生儿科是一个相对独立、无人陪护的治疗环境。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及对护理工作需求的不断增强,新生儿科护理工作难度不断增大,风险不断增高。临床工作中,除高超的专业技术、严谨的工作态度、慎独的工作作风和具备一颗仁爱之心外,还可以通过创造更多与患儿家属沟通的渠道、提高护理人员与家属的沟通技巧,创造家属与患儿更多接触的机会等措施,更加有效的提高患儿家属对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1 创造更多与患儿家属沟通的渠道

1.1患儿入院时,首先运用礼貌用语,向家属自我介绍、与家属一起核对患儿信息、检查患儿全身情况。同时,为患儿家属做好入科宣教及各项护理操作的风险评估及告知,使其对以上宣教表示理解及认同。

1.2制定门卫护士礼貌规范用语。当家属为患儿送母乳或不在规定家属接待时间急于了解患儿病情时,门卫护士应热情接待家属,依照接奶流程正确接收母乳或耐心婉拒家属非接待时间的要求,但对于执意急需了解病情的,也可与主管医生协商满足家长需求。

1.3制定严格的探视制度及探视时的礼貌规范用语。每日安排30分钟至1小时的家长探视时间,探视时,家长通过探视通道探视患儿。由三位迎护士引领,一位负责核对家长身份;一位负责为家长告知患儿床位位置;另一位负责向患儿家长讲述患儿每日的奶量、体重、大小便情况及当日的治疗护理情况,此工作应由负责主管全局的责任组长担当,以利于更加全面,有效的与家属沟通,增加家属的信任度,减少矛盾和误会的发生。

1.4探视时,病区内的护理人员应以面带微笑的面部表情与家长示意,并在家长需要帮助时积极提供,如为距离较远、不能直接看到的家属抱近患儿等。

1.5 病区内可准备一些画面温馨、语言温暖的举牌,如用粉红色底色搭配卡通图案,上面书写一些如:“今天我长磅啦,爸爸妈妈放心吧!”“今天我已经可以吃奶啦,妈妈的母乳真好吃!”“今天我的咳嗽好多啦,妈妈别为我担心啦!”“妈妈,我去照兰光啦,今天见不到我啦!”等等话语,在家长探视时举牌示意以进一步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交流,并增加温馨感人的气氛,从而增加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6患儿出院时,再次与家属核对信息,详细宣教回家后的观察、护理、喂养注意事项及复诊随访的情况,并恳请患儿家属留下利于工作改进的意见及建议。

1.7出院后一周内,电话回访,再次加强沟通交流,特殊患儿,可回访数次。

2 提高护理人员与家属的沟通技巧。

对于患儿来讲,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如母亲、姐姐、老师、朋友等[2]。对于新生儿来讲,护理人员无异于母亲,语言就更加需要温柔、亲切、诚恳、充满慈爱和同情。护理人员应时刻换位思考,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了解家属的焦急心情,用微笑的表情、真诚的语言给家长以安慰、信任、鼓励,帮助家属缓解因担心孩子病情、不能见到孩子的急躁焦虑的心情,从而调动家长对护理人员的理解,减少医患矛盾发生,提高满意率。

2.1挑选有爱心、喜欢新生儿科特殊工作性质、最好是已为人母的护理人员到新生儿科上岗。

2.2针对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开展礼仪培训,包括日常礼仪、电话礼仪、语言沟通技巧训练等。

2.3开展“微笑训练营”活动,提高护理人员微笑服务的意识及水平。

2.4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细节,即使面对不能语言沟通的新生儿,也应多微笑,多安慰、多抚摸、多关心,在满足他们疾病需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给患儿更多的关心、理解、尊重[3],从而得到患儿亲属的信任和支持。

3 创造家属与患儿更多接触的机会

新生儿科特别是NICU区均为无陪护病区,家长没有更多与患儿接触的机会。所以,只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创造时机,让家属与患儿尽可能多的接触。

3.1患儿入科时,请家长入接待室,一面核对检查,一面负责任的、详尽的入科宣教的同时,增加家属与患儿接触的时间。

3.2每日开放探视通道,让家属每天都能见到孩子。

3.3家属探视时,病区内的护理人员应尽可能的为家长提供帮助,如为距离较远的家长抱近患儿等,让每一位家长每天都能够见到孩子。对于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一定要耐心解答,绝不能用激惹的语言激化矛盾,将护患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4]。

3.4患儿特殊病情变化时,临时增加一至两次家属探视。

应用以上沟通技巧,增强了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间的亲和力,取得患儿家属信任,进一步完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达到了与患儿家属的有效交流,提高护理质量。我科现场满意率调查及出院患儿电话回访满意率均为98%以上。

参考文献:

[1]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3.

篇2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保证医院护理任务和安全的重要内容自从有了医院就有了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已成为影响患者安全、医疗护理质量和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也是医疗高新技术开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年世界卫生组织对1个国家55家医院开展院感现患率调查发现有8.7的住院患者有医院内感染。而护士在临床上承担着大量的对患者的治疗性和照顾性的工作与患者接触密切、连续、广泛。因而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规范消毒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生儿科的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任重而道远

在一些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中得到启示:①新生儿为医院感染的重点人群。②近年来几次严重的院感事件都与新生儿有关。③新生儿的个体特点决定了其为医院感染的重点人群。④引起新生儿院感暴发的原因很多外源性感染常是造成暴发的重要原因。如医护人员不足、手卫生意识不强、病房过渡拥挤和消毒隔离不规范等。

新生儿科护士的规范消毒与无菌技术

空气:新生儿病房全部安装空气消毒机每天消毒次每次1小时每年对消毒机清洁消毒并进行效果评价。

环境和物表:①墙面和门窗:保持清洁每周用8消毒剂擦拭1次。②地面:每天1次使用含氯5mg/消毒剂湿拖。③医疗器械: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完后用75酒精擦拭。④诊疗物品:治疗车、门把手、床栏杆、床头柜每天用含氯5mg/的消毒剂擦拭1次。⑤消毒使用安尔康爱尔碘皮肤黏膜消毒液每周更换。⑥体温计用5mg/含氯消毒剂浸泡分钟~1小时清水冲洗后晾干备用消毒剂每天更换。⑦湿化瓶、吸氮管、吸氮装置的更换与消毒。吸氮管用后即换吸氧管每天更换湿化瓶、蒸馏水、吸氮装置每天更换用5mg/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分钟~1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后待干备用。⑧暖瓶的污染。暖瓶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摸布进行擦拭。⑨新生儿保温箱的消毒:每天用清水擦拭1次新生儿从保温箱出来后用5mg/的含氯消毒剂内外擦拭干燥后备用。⑩对于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产品。

人员的管理:①晨间护理戴口罩、手套做完后脱手套后洗手。②治疗前后都用肥皂水洗手。为个以上患者操作中间用快速消毒剂(安立久手消毒剂)洗手接触污染物时戴手套。③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严格归类放置按院感的要求进行终未处理针头放入一次性锐器盒各种管道毁形后浸泡然后打包交到医院垃圾暂存间输血袋输完血后送回到输血科。④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由于护士承担着给药的职责因而也要掌握和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按照正确的给药途经、剂量、时间实施给药并注意药物的拮抗问题和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等。

生活起居用品的管理:①物品应浸没在水中时间从水沸始算起不得少于15分钟干燥贮存小时更换。②新生儿使用的布类:一用一换。③床上用品:一用一换。④直接接触新生儿皮肤物品:一用一消毒。

护理操作环节的管理:护士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完善治疗和护理操作流程减少陪住人员及无关人员的停留降低人员密度减少探视、陪护人员。

结果

篇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239

近年来随着围产期医学的迅速发展,许多医院都成立了专门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而这种NICU是无陪人病房,护士面对的都是不会说话的宝宝,其护理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专业性、技巧性。由于患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加上家长对刚出生的患儿极其关心爱护,因此对新生儿科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就新生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浅谈如下。

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耐心、细心和慈母心

NICU是抢救早产儿及急、危、重患儿的重要场所,患儿一般表现为病情危重、复杂多变,为此护士在岗时一定要思想高度集中,要完全熟悉每位患儿的病情,认真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严防患儿之间的交叉感染,要一丝不苟、按时按量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由于患儿都是无表达能力的人,且家属又不在患儿旁边陪护,所以护士应心存仁爱之心,应学会关心、体贴、爱护每位患儿,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慈母心去护理他们。

应具有精准的业务水平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对危重患儿的治疗和护理必须具有熟练专业的业务水平,NICU内配备的各种抢救和支持生命的器材,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其操作技能,掌握其故障的排除和报警的设置以及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急救技术要娴熟,熟练配合医生开放气道、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对新生儿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如动静脉置管术、中心静脉置管术等,必须要达到精、准、快的水平。熟练掌握动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一定检验结果的危机值,要协同医生在关键的抢救时刻,应争分夺秒,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以一流的护理水平来挽救幼小的生命,赢得社会效益,尽量取得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应具有细致的观察力及敏锐的分析能力

新生儿的护理有别于成人及儿童,一般新生儿用肢体语言信号告诉我们自己的需要,这些信号包括婴儿的反应、兴奋状态、安静状态、活动情况、皮肤颜色、末梢循环、生命体征、生化血气检验结果等。对于新生儿身体信号的识别是一项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临床护理技能,因此应将其观察贯穿于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①懂得专门和定向观察:如危重病人应定时监测生命体征;②懂得巡回中观察:由于新生儿病情变化之快的特点,为此要求护士要通过心电监护仪以外,从皮肤颜色的改变观察到患儿的异常、各管道通畅与否、各仪器状态等;③懂得执行医嘱时的观察:静脉穿刺抽血可了解患儿意识、缺氧情况、对刺激的反应、穿刺部位血管弹性、凝血情况等;④懂得按医嘱给药时可了解患儿用药情况,用药目的及患儿的反应;⑤懂得基础护理中观察患儿吸吮吞咽情况、胃肠道消化情况、有无臀红、口腔感染、脐部感染情况等。必须要做到时时留心、处处观察,养成平时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利用学到的丰富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病情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并积极正确处理,使患者通过瞬间的诊断和处理,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应具有沉着、稳重和乐观的性格及慎独品质

护士的表情、言行和态度,也会影响对患儿的护理,进而对病情产生某种作用[1]。NICU是一个“哑科”,患儿不但不能和人交流,而且病情变化极快,往往就在几秒之间护士就必须作出决定,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但是在配合抢救与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到忙而不乱、急而不慌、沉着稳重、保证工作到位。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患儿面带微笑。由于NICU是无陪人病房,特别是夜间都是在无人监督和无人指导,而单独进行护理工作的,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因此“慎独”素养是护士的独立特殊品质。用“慎独”的品质监督自我的每项工作,是减少纠纷和避免差错事故发生的有力保障。

应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工作热情

NICU病房的工作繁琐、辛苦而紧张,护士不仅要观察患儿、护理患儿和执行治疗,还必须要时时刻刻监护着患儿和监护仪上所反映的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各种仪器的运转是否正常及对报警的紧急处理等,所以护士的高度紧张状态,造成了自身体力或精力的消耗很大。NICU的护理工作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因为护士超负荷的强体力劳动及连轴运转工作是很常见的事情,为此在繁重的劳动同时,护士必须注意身体的锻炼,要善于稳定自己的情绪,以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情,用护士的爱心去呵护那些无亲人陪护的小患者,以人性化工作服务于患儿,使患儿家长得到满意。

讨 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发展,新生儿的护理越来越被很多家长所重视。良好的素质修养是护士从事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提高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2],只有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才能实现高标准的护理和一流的护理业绩。因此,新生儿科护理要达到保障和促进小儿健康之目的,作为一名NICU护士,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外,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正规的操作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3]。通过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进一步增强专业素质,积极主动做好护理工作。本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播撒健康”的理念,把护理服务工作做细、做深、做透,让患儿时刻都能得到优质的服务和关怀,并且以良好的医德医风、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心胸豁达的心态,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以赢得患儿家属的信任。

参考文献

篇4

1995年是科室发展最迅速的一年,也是她最繁忙的一年。那时,叶永青的儿子出生才不到一岁,是最需要母亲的时候,然而,为了更多稚嫩的小生命,她经常穿梭于城区和各镇区的医院之间,配合医生抢救危重新生儿,没有什么时间陪伴在儿子身边。有一天晚上,镇区医院送来一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双胞胎,全身发黄,且其中一个孩子已经开始出现头后仰,四肢肌张力增高等抽搐前的表现,另一个也出现拒奶,嗜睡胆红素脑病警告期表现,两个孩子必须马上换血治疗,哪怕晚一个小时就会有更多的胆红素进入脑组织,孩子的生命就多一份危险,今后有智力和听力的损害可能性就大一些。当天晚上叶永青刚好休息,爱人正出差在外地,她伴着身边的幼儿正沉浸在梦乡之中。但当护士将两个孩子的病情报告给她后,二话没说,她马上背起不到1岁的儿子,踏上脚踏车就冲进夜色中,把儿子往值班房一放,就投入紧张的救治中。终于,双胞胎得救了,双胞胎的家人对医务人员千恩万谢。病房外的东边已泛起了鱼肚白。此时,她才想起被自己放在值班室的儿子,连忙赶过去,当看到儿子时,值班床上全是孩子的大小便,孩子正睁着一双滴溜溜的眼睛四下张望。那一刻,眼泪在她的眼里慢慢打转,一股说不尽的心酸涌上心头。就象很多的医务工作者一样,因为工作她把给儿子的爱都给予了与病魔做斗争的小患者。

医学是一门永远追求进步,不断要求发展的科学,为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努力充实自己,她现正攻读护理本科。注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新理论、新观念及时运用到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更新技能,更新操作,改进工作方法,改进护理服务态度。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通过多年的临床磨练和刻苦钻研,对儿科,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地掌握新儿新法复苏,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胃、十二指肠插管,早产儿喂养技术,各种呼吸机,监护仪的使用,特别是静脉穿刺方面更有“神”的美誉。危重新生儿需要长期静脉输液,而且是多条静脉同时开放,所以输液困难是新生儿科的特点,2001年8月,新生儿科抢救了一例24周,体重680克的有生机儿,患儿的血管细如毛发且皮肤粘膜特别薄,一般的静脉穿刺留置根本无法实施,不能进行静脉营养,患儿又无法胃肠喂养,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她不耻下问,翻阅大量的书籍和文献,虚心向前辈同行请教,摸索出一套改良的采用一般静脉留置针进行深静脉插管输液的新方法,每天保证3-4条静脉通道,而且持续了100多天,为超低体重新生儿的救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工作中,她注意观察,善于思考,解决临床护理难题,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攻克了多个难关,如率先开展“非营养性吸吮”,促进新生儿胃肠功能成熟,缩短了早产儿从鼻饲过渡到经口进食的时间,减少早产儿住院天数,课题获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改良双管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定期评估和早期干预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参与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的研究。参与中山市新生儿新法复苏的推广,开展危重新生儿双向转运及随访等工作,主要参与的省立项课题早产儿血中胃肠激素水平及早期喂养的研究获2002年度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7月主持开展经皮中心静脉置管,(立项编号2004C022)获中山市科委科研基金资助。2005年,博爱医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一例男胎龄28周,体重只有625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在国内均属罕见。在救治该患儿期间,叶永青参与救治工作,2个月吃住在医院,协同医生观察病情,细心护理患儿,并采用国内先进的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其置管时间长达90多天,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课题《新生儿经皮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研究》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医精诚,大爱无声。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如果说技能和知识储备显示了一名护理人员的“硬件”水平,那么具体工作中对病人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则是护理人员的“软件”。儿科病房是博爱医院的明星科室,不少父母抱着小孩慕名而来,然而,由于重男轻女等的思想的影响,儿童重症病房成了残疾儿和弃婴的最好“归宿”。何妹是一个出生才20天的女婴,因患腭裂被父母抛弃,被人送到病房时全身发臭,重度营养不良,身上只有一件烂衣服和一张小便条,看到这些,一些年轻的护士捂着鼻子不愿走近。当叶永青看到这奄奄一息的患儿时,立刻搬来保暖台,倒来热水为患儿擦身,用滴管进行喂养,在她的带动下,全科护士这个带来一个鸡蛋,那个带来一个苹果,经过几个月精心的护理,何妹变成了一个健壮的小孩,经过多方联系,何妹又回到了父母身边。她父母噙着泪花握着叶永青的手说:“感谢你们把美好的生活还给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爱”。

篇5

1.1.1儿科护理模式转变与工作内涵延伸

我省儿科护理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建设,经历80、90年代的发展,儿科护理模式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以病人为中心”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以患儿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按系统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进入21世纪,儿科护理有了质的飞跃,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护士的角色特点从院内疾病照护者向全程健康促进者、专科疾病管理者等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护士承担的不仅是对患儿的照顾,还要兼顾对患儿整个家庭的支持。让家庭参与对患儿的照顾,促使患儿获得生理与情感的最大满足,如设立母婴病房、家化病房,成立儿童哮喘病夏令营,早产儿延续护理、新生儿抚触、开展社区护理义诊服务等。

1.1.2儿科护理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医学的发展对护士专业照顾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护理工作以安全舒适为目标,落实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措施、提供专科抢救、正确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并能真实、客观、及时地书写护理记录。与此同时,儿科临床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发展迅速。早产儿微量持续喂养技术、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桡动脉穿刺、新生儿黄疸换血护理技术、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中的应用、高频机械通气护理技术、小儿肠造瘘全程管理规范、儿童皮肤伤口护理技术等,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技术(PICC)在新生儿、血液病、肿瘤等推广应用大大推动儿科临床专科技能的发展,促进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

1.1.3PICU与NICU的建设与成果辐射

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建立促使重症护理管理架构建立,特别2009年省卫生厅提出《福建省儿童救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省共建立县级以上儿童救治中心定点医院51家,新生儿救治定点医院45家,进一步健全儿科120院前急救,完善急救流程和转送措施,形成重症、疑难危重患儿转诊收治网络,提高抢救水平。全省重症监护培养体系已初具规模,并不断发挥辐射作用。通过开展医疗下乡帮扶、护理技术会诊,每年定期开展全省小儿急危重症护理进展学习班、儿童PICC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班等,充分满足基层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基层儿科护士对儿童救治知识、儿童保健和急救知识的掌握,为培养基层儿科优秀护理人才,促进专科护理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1.1.4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儿童造成的损害

近年多起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充分认识医学救援的重要,而医院是医学救援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医务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队伍中,护理人员占医疗队伍近一半比例,是参与医学救援的主力军之一。“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儿童手足口病暴发、甲型H1N1流感暴发,儿童成为这些突发事件的主要受害者。为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对儿童造成的损害,我省儿科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里积极战斗在一线,应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配合医疗团队,合理安排抢救护理程序,做好预防处置工作。同时接受省卫生厅派遣任务,积极抽调儿科护理人员远赴安徽抚阳参加救援,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1.2儿科护理队伍与人才梯队建设

1.2.1儿科护理队伍结构的优化

护理队伍不断壮大,初步调查统计,目前我省从事儿科护理队伍人数达3034人,特别近几年,从事儿科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由单一的中专教育逐步发展为多学历层次并存,目前拥有研究生学历及本科学历526人,占儿科护理队伍的16%,大专学历占40%,拥有中级以上职称护理人员799人,占26%。

1.2.2儿科护理队伍的培养

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及梯队建设与医疗机构的发展紧密相连,国内护理学科发展大环境也影响着儿科护理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上世纪50、60年代,医院对儿科护士的培养以合格的临床儿科护士为目标,80、90年代以提升临床护理人员学历层次为目标;随着护理各专业建设步伐加快,对先进的专业人才趋之若鹜,90年代中后期,儿科护理人员也有机会通过医院及省市护理学会搭建对外交流平台,走出地区、走出国门进行先进护理管理理念的学习、专科进修和专项培训等,特别近年对建立以专科、专项培训为目标的护理人才培养及应用体系更是护理学科发展的重点,让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发挥骨干作用,从而有力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近年累计有数十名儿科护理人员前往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地进行参观与学习,她们为医院护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

1.2.3儿科护理临床教师队伍的壮大

注重对临床教学人才培养,全省23所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与省市专科院校协作,40多名临床专业人才走上讲台,其中教授1名,硕士生导师1名,承担大中专院校儿科专业授课任务,使得院校学生能更好地将儿科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为儿科护理队伍增加新鲜血液,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临床儿科护士的基础理论水平。

1.3开展儿科优质护理

结合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及国际儿科护理发展趋势,将儿科护理模式由“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家庭为中心”拓展。在全省三级医院儿科试点病房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共赢协作模式。在儿科护士角色行为中,不仅充当直接护理者角色,明确儿童住院只是很短一段时间,儿童护理范畴应由医院延伸至社会家庭,涵盖0~18岁年龄阶段健康与非健康所有人群的护理工作。因此,儿科护士在充当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康复与预防指导者、合作与协调者角色等方面也能实施到位。如:加强住院期间对家长照护能力的提升,是新模式下儿科护士工作的一个新内容,通过责任护士、护士长共同深入住院患儿家庭中,对患儿护理问题及家长护理行为进行诊断、纠正患儿家长的错误理念和方法,通过宣教、儿科入院指导、制作疾病相关健康教育手册,指导家长参与关于患儿安全护理要点、监护、用药、营养、心理护理、卫生活动等合作性照护项目,并及时了解患儿及家属的意见和感受,及时进行评价和再指导,帮助家长掌握必要的照顾知识与技能,有效且持续地参与患儿的护理;让家长有能力在出院后持续性照顾儿童,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好的健康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发挥护士各自的能力与角色作用,使护患双方相互理解,产生良好互动、和谐沟通、角色互补、价值认同,提升家长疾病照护和预防能力,满足父母及社会需求,提高社会满意度,同时也体现护士专业成就感与社会价值。

1.4循证护理在儿科的应用

推广儿科循证护理,伴随着儿童急重症监护体系的不断完善,儿科急重症护理工作中还需要将新的循证护理证据与临床工作相结合,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儿治疗与护理结局。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压力性胃黏膜疾病、儿童疼痛与镇静、儿童营养摄取,儿童皮肤护理、非计划性拔管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儿童监护室中关健性的医护实践质量指标,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儿科护士们探索执行以循证为依据的集束护理干预,如定时的儿童口腔护理,抬高床头30度,气道护理无菌操作的规范等,特别强调定时的口腔护理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保护性因素。

1.5儿科护理信息化建设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医院临床科室,儿科护理信息管理已是一种护理管理新方向及保障护理安全的有效手段。已有3家三级医院儿科使用移动护理查房系统、采用电子条码扫描进行患儿身份识别、对手术或医疗处置的患者身份与手术部位在执行处置前的再确认、患儿用药、跌倒的预防等,通过信息化数据管理,保障患儿安全、实现临床护理管理科学化、工作流程人性化,进一步提升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

1.6儿科护理临床研究与适宜技术临床应用的拓展

我省儿科护理科研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近5年取得较快发展,在新生儿护理、儿童急重症护理、儿童康复护理、儿童生长发育及预防保健护理领域逐渐形成儿科特色护理研究领域。近5年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及地市级课题9项,科研获奖3项、获得专利3项、小发明小创造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国家级刊物1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业技能测试标准与训练指导》、《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三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组织拍摄的儿科护理操作视频成为福建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实验教学辅助教材,并作为儿科护理专科技术操作教学的培训教材之一。适宜技术临床应用不断拓展。从最初一次性密闭静脉输液技术代替开放式静脉输液;从钢针静脉穿刺到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新生儿大腿外侧肌肉注射;蓝光治疗护理技术规范;简易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CPAP)使用;新生儿黄疸换血护理技术;PICC穿刺及维护;新生儿院前转运;高频机械通气技术;外周动脉穿刺及置管技术等,大大提高危重患儿救治成功率。

1.7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

福建省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举办多场国家级的儿科及新生儿重症提高班,各地报名参加人员近1000人。结合“世界儿童日”和“六一”儿童节,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护理部组织开展深入社区及慈善机构的“世界儿童日”护理义诊与献爱心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期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都会组织一场医院内护理义诊活动,传授儿童家庭护理知识及儿童家庭护理急救技术等,深受家长的好评;每年定期开展儿科护理管理者联谊活动,有力促进了儿科护理管理者之间经验的交流与借鉴。

2福建省儿科护理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与国际、国内先进省市儿科护理发展相比,虽然我省儿科护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与差距。为深入了解我省儿科护理存在的不足,由福建省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向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护理部发放问卷,进行儿科护理工作现状调查。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12份,收回问卷101份,回收率90.1%。三级以上医院占34%(其中三甲医院占18%,三乙医院占12%,专科医院占4%),二级医院占62%(二甲医院占43%,二乙医院占19%);儿科床位设置:30家三级医院拥有儿科床位共2237张,占全省儿科总床位的50%,67家二级及以下医院拥有儿科床位总数占总床位的50%,说明二级以下基层医院儿科建设还未完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1儿科护理队伍不稳定,人才梯队不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儿科护士3056人,编外护士1856人,占儿科护士总数的60.7%。编外护士多造成护理队伍不稳定,护士流失率高,增加医院人力成本支出,同时也不利于医院护理队伍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梯队的规划,造成护理人才的断层。职称聘任方面,全省儿科护理高级职称111人,占护士比例3%,护理高级人才比例小,主任护师占0.5%,副主任护师占2.2%,主管护师占15.8%,护师占27.2%,护士占54.3%,与医疗人员相比有较大差距。高级职称配比少,造成护理职业生涯的瓶颈及护理研究人才短缺、护理科研能力薄弱,同时也影响儿科护理学科的发展。单一繁重的护理工作量让新护士甚至不愿意到儿科病房工作,给儿科护理工作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2儿科护理新理论与新技术应用不平衡

相对三级医院,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开展较全面,而对于二级以下医院,由于医院本身规模限制及对儿科投入不足,且儿科产生经济效益少,基本只作为医院的二级分科。专科的不细化造成专科护理的很多新技术不开展或应用少,达不到提升儿科专科护理能力要求。从社会到家庭,普遍认为护理就是给小孩打打针、换换屎尿裤,是保姆式工作,没有发展前途。

2.3家庭社会需求与儿科护理存在差距

儿童作为特殊的人群,其生理、心理各方面发育还未成熟,不同于成人,不是成人的缩影,受疾病影响,小儿对家长、家庭依赖及心理影响更大,而家庭也因儿童住院这负面性生活事件受到影响,家长感到压力与负担。据相关机构调查及文献报道,住院家长的压力主要是对患儿疾病担忧、疾病知识的缺乏、疾病的影响及家庭护理照顾能力的不足等。目前医院儿科护理工作繁重,人力配置不足,护士常无暇兼顾家长及儿童的心理需要及家庭变化,忽略了家长的参与,造成家庭信息沟通的不通畅,难以满足家长的需求。

2.4循证护理在儿科应用还不完善

儿科护理人员队伍年轻化,临床经验不足,护士专业技能不熟练,提供以循证护理为依据应用于临床患者的护理实践不完善、缺乏科研意识。

3今后五年工作规划

3.1儿科护理队伍建设方面

(1)保障编外护士同工同酬,2014年~2015年完成实施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

(2)按福建省护理“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2015年三级医院儿科护理人力配比病房床护比达1:0.6。

(3)建立和完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发展专科护士、培养护理骨干人才梯队。2015年完成儿科专科护士人才库建设,为儿科护理队伍建设贮备护理人才。

(4)开展护理帮扶互助。每年不定期组织儿科护理管理专家和专科护士下乡,采用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及接收基层医院进修等方式促进基层儿科护理队伍人才培养。

3.2专科建设方面

3.2.1建立儿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2015年完成申请并组织建立新生儿专科护士、儿童急救专科护士、儿童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3.2.2建立福建省儿科护理质量评价的敏感性指标。

2015年前完成“护理敏感性指标”,如跌倒率、静脉外渗率、压疮发生率、给药正确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护士离职率、护士工作满意度等。通过这些指标把关护理管理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及管理评价目标,从而促进儿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3.2.3建立省级儿科护理网络信息互动平台。

利用网络共享儿科护理新理论、新技术及疑难护理病例探讨。2014年~2015年开展分层次继续医学教育和儿科岗位技能培训,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联谊活动,扩大与兄弟省市的学术交流、借鉴先进的经验,开阔视野及思路,提高儿科临床护理质量及专科护理水平。

3.3护理服务方面

重视家长、家庭对患儿疾病康复的影响,满足家长护理需求。以“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为抓手,推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中的应用,2014年~2015年在三级医院试点推广;2015年~2016年在二级医院推广;至2017年全面推广“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让医护人员与患儿、家庭之间建立起合作、尊重和支持的互利伙伴关系。通过加强儿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改善,促进家庭维护儿童健康的积极作用,达到全面、全程、连续、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目标,让患儿及家庭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3.4社会责任方面

积极拓展护理延伸服务,加强社会责任承担,以专业委员会为主体,借助媒体,联合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预防儿童伤害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与社区、学校配合,指导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和社区提高儿童自护、自救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灾害和紧急事件中对儿童的保护意识和能力,为受灾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和心理康复等服务;关注儿童保健服务及慢性病管理。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4政策支持与建议

首先,重视对儿科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满足儿科发展需求,减少儿科护理人才流失,稳定儿科护理队伍。

篇6

新生儿重症监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NICU,是以救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的患儿为主的诊疗系统,它集中新生儿病区的专业医生及专门训练的护士,对重症新生儿集中加强治疗和护理。加强NICU的人员培训、制度管理、急救药品设备及病室的管理、质量控制,对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的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笔者所在的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并在新生儿科工作了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管理经验。现就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管理系统设立及运用现状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

1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基本情况

1.1 医院的基本情况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川南医院。占地面积14万平米,编制床位900张,开放床位1000张,服务人口约2000万。设有临床、医技科室60个,年门诊人次100余万,收治住院病人6万余人次,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临床教学医院。

1.2 医院新生儿科基本情况

我院新生儿科建科27年,每年收治危重新生儿达1500人次,病床使用率保持在100%左右,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达92%。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及窒息后多器官障碍综合症的诊治、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监测、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诊治、早产儿的监护、管理及并发症的处理、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率先在省内开展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率先在川南地区开展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新技术,完成了四川省首例联体婴儿分离术前医护工作。目前,该科医疗工作的目标已由降低新生儿病死率转变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残率、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2 我院NICU管理现状

2.1 人员配置

我院NICU现有科主任2名、护士长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6名、护士14名,基本满足了我院辐射范围患者的需要。

2.2 管理制度

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组织管理,指挥并参加重大抢救及质量检查,对NICU的管理负总责。我科先后建立健全了NICU规章制度:如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仪器设备的检查维修制度及药品管理制度、医嘱查对制度、院内感染控制制度、监护记录与总结制度、交接班制度、查房制度及人员的监督管理制度等。每月组织一次全面质量检查,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实行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3 仪器设备配置

我院新生儿科拥有常频和高频呼吸机、长颈鹿暖箱、远红外辐射台、早产儿培养箱、蓝光治疗箱、多功能监护仪、亚低温治疗仪、黄疸监测仪、血糖监测仪、血气分析仪、人工呼吸机气囊、微量输液泵、脑肺功能监测仪、空氧混合仪等仪器设备。病室内配有中央空调、空气消毒机、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每个床单位都配有足够的墙壁插座,满足了临床患儿的需求。

2.4 病区设置

我院NICU为独立病区,室内光线充足且有层流装置,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在55%―60%之间。分为早产儿病区、足月儿病区、重症监护室,另设有辅助房间。病区分布比较科学合理。

3 我院NICU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人员配备与住院患儿剧增的矛盾

我院NICU现有护理人员27人,只能基本满足患儿需求。但随着患儿人数的逐年增加,医护人员的数量配备已显得不足,应进行加强以保证医疗护理的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特别是近几年来,我院NICU每年收治重症患儿都在1500人左右,每月收治重症患儿都在100人以上,NICU医护人员配备与患儿数量的剧增存在一定矛盾。

3.2 护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的飞速发展,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地更新医护知识和提高医学护理水平。另一方面,当NICU人员配备出现不能完全满足重症患儿护理管理的需要时,须从其他科室临时调配医护人员进行补充。此时调配人员的素质会出现参差不齐,不能及时适应工作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使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更好的为患儿服务。

3.3 管理制度方面问题

NICU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高管理质量,对每个环节的管理必须做到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

3.3.1 药品管理的问题。

NICU药品种类多,在日常管理中,管理混乱会造成药品配备不全、出现过期、变质、失效药品。

3.3.2 抢救工作制度管理的问题

NICU患儿病情都是比较危重的,需要随时抢救。如果抢救工作制度不明确,抢救工作不及时,就会影响抢救成功率,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在工作中必须使每个NICU的医护人员明确工作的制度、职责,做到精细化管理。我院NICU管理质量较高,但在各个环节具体管理中仍然需要注意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4 仪器设备保养维护和安全防范等管理问题

NICU的仪器设备密集,管理不好轻则会造成设备损坏,缩短仪器设备的使用年限,重则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失及抢救工作的失败。由于在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不按常规操作或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这就成为仪器设备主件损坏的主要原因。现代的医疗设备多为高科技产品,集多种功能于一体,许多功能不经常使用等条件的限制,只能进行常规常用的操作,造成很大功能的闲置,仪器设备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进口设备多采用英文界面,有些护理人员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还有造成仪器设备损坏和危及安全的潜在问题。因此,要加强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和安全等管理工作,防止仪器设备的损坏遗失,使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运行。

3.5 病区消毒隔离管理问题

NICU是危重患儿集中的地方,极低出生体重儿多,患儿的免疫力低,尤其是早产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弱,感染后发病迅速,病死率高。如果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易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4 对策与建议

4.1 科学合理配备NICU护理人员数量,满足人力资源的需求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集中治疗危重新生儿的病室,全面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需要较高的医护技术力量,现代化仪器设备和众多的护理人员。为了满足工作的需要,要科学合理的配备护理人员的数量,也可以考虑在其他科室定向培训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以备在急需的时候,及时调用。护理人员配备要求是:按护理所需时间的总和以及每周实际工作时间而定。一般认为护士数∶病人数为2.5∶1。

4.2 树立人才意识,全面提高素质

4.2.1 NICU的护理人员标准

NICU的人员应选择品德、业务、身体各方面素质优秀的人员。既要有新生儿临床护理经验和一般护理技能,还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操作和急救护理,熟悉临床监护指标,综合观察病情变化,不机械执行医嘱,有超前的抢救意识。护理人员培训要求是:进入NICU工作的护士,必须经过培训,并在工作中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内容除一般新生儿疾病知识外,着重培训新生儿急救技术与护理。

4.2.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素质

由于患儿无法表述及没有家属陪护,需要护理人员严密监护和细心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救死扶伤的信念,耐心细致,关心爱护患儿。NICU应选择工作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水平高,有良好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护士在NICU工作。NICU护士必须有慎独精神,高度的责任心及对患儿要有仁爱之心。护士必须有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较强的鉴别能力,敏锐的观察力,面对较多的危重患者及抢救仪器做到忙而不乱,沉着应对,并对病情的变化有预见能力。护士长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心理学、伦理学、各种法律法规以及人文科学知识,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4.2.3 组织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护理技术技能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新生儿暖箱、新生儿辐射台、人工呼吸机、各种监护仪和透析机的临床应用给患儿带来了希望。因此,新生儿科护士熟悉正确使用这些仪器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使用不当或不能正确使用,就会给患儿带来生命威胁。如暖箱的有机体外罩、呼吸机的螺纹管等物品消毒不彻底,就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护士长应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三基训练及急救技术操作培训,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类急救仪器材。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生儿监护手册,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重要护理操作前后的告知制度等。护士长可参考国内NICU要求,确定培训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培训计划,组织人员到省内外进修学习。如学习新生儿评价、新生儿病理生理和急重症有关的基本知识、抢救程序和各项监测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的ABC复苏技术,熟练正确的使用人工呼机气囊,掌握常见急重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抢救。还有各种急救药物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剂量、浓度、液体的电解质摄入量的计算。心电图的识别,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各种监护参数和报警线的设置等。熟练地进行气管插管,深浅静脉穿刺等护理技术。

4.2.4 内培外引,推陈出新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只有加强学习,随时“充电”,更新知识。一要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科室内、医院内广泛开展护理技术、医学学术交流活动,在行业内广泛开展护理技术、医学学术讨论交流,拓展技术、学术交流领域。二要鼓励再次深造,向双学历、多学历方向发展。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学科带头人,打造行业认可、群众信赖的知名专家。在护理技术、医学学术上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一科室一个品牌的发展目标。

4.3 加强NICU制度精细化管理

4.3.1 药品管理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规定,剧毒、品加锁专人保管,每班交接,做好登记。各类急救药品要齐备完好,做到“四定”管理。即定品种数量,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消毒。做到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药品,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类急救药品的剂量、浓度、使用方法、使用途径、配伍禁忌、副作用、保管等。

4.3.2 抢救工作制度的管理

NICU患儿病情都是比较危重的,需要随时抢救。如果抢救工作制度不明确,抢救工作不及时,就会影响抢救成功率,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抢救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做到及时、精确、无误,提高重症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参加抢救人员应全力以赴、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准确执行医嘱,用药处置正确无误。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各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抢救技术和抢救用药,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4.4 强化仪器设备保养维护措施,充分发挥其施救作用

医院新生儿科属于仪器设备密集型科室,如何管理使用好这些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好作用,对提高重症患儿抢救成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急救器材的管理和运用更应引起科室高度重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国际化发展趋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急救器材集多种运用功能为一体,要求器材管理和使用者必须认真研究,掌握其多种功能,并在实践中正确运用。因此要强化仪器设备保养维护措施,制定日常管护措施,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性能良好。并做好清理和清洁,终末按常规消毒后加罩备用。新仪器使用前应由专业人员讲解仪器的使用、保管、注意事项,并示范操作。仪器工作的环境应通风、电压稳定,避免强光强电磁场干扰及剧烈振动。此外,医护人员要加强业务素质的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技术操作,鼓励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学习和自学考试,提高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加强专业医学英语的学习,以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施救作用,避免功能闲置和损坏。

4.5 NICU消毒隔离管理

4.5.1 探视人员和医护人员消毒隔离管理

NICU实现全程无陪护护理,除少数生命垂危的患儿家属可以探视外,其余探视一律每周2次,每次限一人。探视时更换为隔离衣,消毒鞋。医护每年定时查体,有感染性疾病时,必须立即撤离NICU,另外安排医护人员顶岗。进入NICU的医护人员一律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口罩、帽子,洗手,剪短指甲,并不准戴任何手饰。在接触不同患儿或进行不同部位的操作前后均应用消毒液认真洗手,必须戴手套。实践证明,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措施[1]。据有关文献报道,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最直接的传播途径,感染率为2.26%[2]。NICU的医护人员必须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树立无菌观念,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4.5.2 加强消毒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新生儿病房的各类物品应专用,严禁借出或非本室物品带入室内。凡接触过的新生儿用物都要采取擦拭、浸泡、高压蒸气等消毒灭菌。坚持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一人一用一灭菌。病室阳光充足,室内每日常规用空气净化器早晚各消毒一次,每次2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温宜保持在24-26°C,相对湿度在55%-65%。病室每天早晚湿扫卫生各一次,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打扫,病室注意通风。同时加强清洁工人的培训,讲解室内清洁与消毒的关系、清洁工具的分区使用以及自我防护等内容[3]。配奶台、操作台、辐射保暖台、暖箱、光疗箱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各种管道及仪器设备每日清洁1次,每周大消毒1次,每月对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疗用品、生活用品、使用中的消毒液、各种管道进行细菌培养,及时反馈培养结果,将细菌菌落数控制在小于或等于5cfu/C。对不合格的检测对象,查找原因,及时整改,直至检测合格为止。患儿有特殊感染及可疑传染病者应入住隔离室,必要时转传染科治疗。出院或死亡严格按照终末消毒处理。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感染性医疗废弃物置黄色塑料袋内,损伤性废弃物置损伤性容器内,废弃针头置于锐器盒内,标识清楚、交接登记,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特殊感染性废弃物放入指定容器中密封,焚烧处理。生活垃圾置黑色塑料袋内。实践证明,要想有效地控制NICU的院内感染,不但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还要有严格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抗感染意识将之列入常规工作日程,做到人人重视。[4]医护人员要要牢固树立观念,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常规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消毒灭菌的新方法及各种新型消毒剂的药理作用及使用方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预防性措施,[5]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NICU室内的患儿多属急重患儿,急需进行及时、正确、有效地抢救和监护,如有延误即会加重病情,甚至会失去抢救最佳良机,危急患儿生命。我院新生儿科在医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办院宗旨指引下,建科27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新生儿科诊疗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NICU室内训练有素的护理人员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新生儿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而且还能减少致残率、提高患儿生命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0):1123周敏,刘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分析[J].

[2] 王莹,温玉娥.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管理[J].现代护理杂志,2006,4,3(11).

篇7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对每个出生的宝宝,通过先进的实验室检测发现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从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宝宝因脑、肝、肾等损害导致智力、体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这些疾病有些是由于单纯的遗传因素所引起,有些是由基因异常及染色体异常引起,另一些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诊疗技术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逐渐降低,而死亡原因中占最大比例的就是先天缺陷[1]。2009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护理研究新进展进行探讨以期更好的进行筛查和进行相关护理。

1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发展

1.1 筛查技术:1961年美国Guthrie医生建立了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筛查方法,他通过细菌抑制法,对滤纸干血样中的苯丙氨酸进行半定量测定。此后欧美一些国家相继利用相同方法对同型胱氨酸尿症、糖尿症等疾病进行了筛查。1973年加拿大Dussault等采用干滤纸血片法测量T4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1975年日本Irie等采用同样方法测定TSH筛查CH[2-3]。在1998年以前,我国CH筛查以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为主,1998年以后,CH筛查主要采用灵敏度较高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DELFIA),少数地区采用ELISA法和EFIA法,RIA法已基本不再采用[4]。1985年我国开始使用细菌抑制法筛查PKU,截止目前荧光定量法已经被大部分地区采用,但还有少数地区采用定量酶法来测定血苯丙氨酸(Phe)水平[5-6]。筛查技术方法向着简单易行、结果精确、费用低廉方向发展。

1.2 筛查疾病种类:我国主要对新生儿血标本筛查CH和PKU这两种疾病。由于地理位置不同,高发疾病种类也有差异,也由于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病种也不同。例如:广西广东地区增加了G6PD 缺乏症筛查,江苏和上海部分地区增加了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筛查[7-8]。

1.3 新生儿筛查比率:全国各地(除西藏)均建立了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每年筛查290万人次新生儿,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按照每年出生1 500万人计算,我国平均筛查率只有19.3%左右。按照卫生部《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2012年中部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达到50%,以省为单位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2015年中部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达到80%,以省为单位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

1.4 我国发展情况:我国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1981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和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开始对新生儿筛查3种疾病(CH、PKU和半乳糖血症),1982年3月成立了全国11省市PKU筛查协作组,首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新生儿PKU筛查。随着随着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普及,新的筛查实验室不断增加,至2009年,全国已建立了179家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负责对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质量控制[8]。1994年《母婴保健法》颁布,新生儿疾病筛查有了法律保障。

1.5 筛查情况:徐艳华等1985年~2006年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筛查情况进行了回顾,期间共对13 666 750例新生儿进行了苯丙酮尿症(PKU)筛查,检出患儿1 170例,患病率为8.6/10万(1 11 681),同时对13 666 750例新生儿进行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筛查,6 505例,患病率为49.2/10万(1:1 063)[9]。全国按地区分析,西部地区CH发病率高于东、中部地区, 可能是由于西部多山区、高原,较易导致碘缺乏,或西部地区筛查覆盖率较小和筛查切值不同所致。PKU发病率南方低于北方,以广州最低。1998年之后发病率明显提高,这可能与检测方法的改进与可疑患儿召回率增加等有关[10-12]。

1.6 护理进展:护理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提高筛查率,由于新生儿年龄小,许多家长因为心疼小孩而放弃筛查,所以首先应该安排专门人员对需筛查人员家属进行宣教,做好采血前解释工作,签订知情同意书,确保每位新生儿得到筛查。其次改善采血方法也有利于家属更容易接受筛查。采血必须在婴儿出生满72 h后,充分哺乳后进行,暂时不宜进行筛查者在1个月内采血筛查。控制采血室温度,温度宜在22~25℃之间,采血时间可以安排在每天上午新生儿沐浴后进行;选取采血部位:宜采用常用的脚根内外两侧,采血前保证新生儿足部足够温暖,下肢发冷者或寒冷季节可用温暖的湿毛巾(≤42℃),热敷足根,充分按摩局部皮肤,让足根周围皮肤充血变红,以保证血液顺利流出。采血方法:按摩新生儿足根,常规使用75%的乙醇消毒皮肤待干后,一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包绕新生儿足根部并绷紧皮肤,另一手用无菌采血针穿刺。刺入深度2~3 mm,使血液自行流出。轻轻用无菌干棉签弃去第一滴血,通过轻微挤压交替放松,以形成较大的血滴(约1 cm),不得局部用力挤压,如挤压超过3次,穿刺点仍未有血液滴出时应重新穿刺部位,以免造成皮下淤血,影响采血效果和质量,每个新生儿取3个血斑,每个血斑≥8 mm,多血斑取血滴入滤纸,血样必须透过采血卡滤纸背面,取血后用消毒棉球压迫止血3~5 min,必要时用胶布加压止血。血标本充分凉干,不能互相重叠或竖立放置,避免标本堆积引起交叉污染。取血后妥善保存血样,避免紫外线照射和液体污染,血样保存于4℃冰箱,可长期保存以备复查[13-15]。

2 新生儿疾病筛查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生儿疾病筛查对先天性疾病预防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因此新生儿疾病筛查在世界各地得到了重视并且获得了广泛开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过程中筛查技术不断革新,筛查疾病病种不断增加,但是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16]。

2.1 新生儿筛查率低:虽然新生儿疾病筛查得到了较快的推广,但是筛查中心数量相对于我国每年1 500人的出生率来说较少,到目前为止部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没有设置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知识普及不足,大部分地区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属于收费项目,患者依从性差,另外国家投入资金相对较少等导致新生儿筛查覆盖率相对较低。

2.2 筛查病种需要增加:目前常规筛查疾病为PKU和CH,而实际存在的新生儿疾病包括异染性脑蛋白质营养不良、戈谢氏病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些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IMD)逐渐引起社会重视,这种疾病由人体内某些酶、膜及受体等的生物合成遗传缺陷导致,大多数在婴儿期起病,涉及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IMD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育,如早期发现可调整饮食和补充相应缺乏物质控制治疗疾病,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目前己发现的遗传代谢病达600多种,常见的即有30余种。总发病率约占出生人口的1%。可导致小儿智力发育异常和身体发育障碍。

2.3 筛查技术有待创新:由于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每检查一种疾病就需要采血一次,另外检测时间长,结果不稳定等导致筛查者和家属都较难接受。1966年Tanaka等首先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应用于诊断遗传代谢性疾病,之后通过不断改进[17]。它可同时检测有机酸、氨基酸、糖类和核酸的碱基,可有效筛查遗传代谢病。该技术一次能筛查多种IMD,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我国于20世纪末引进了GC-MS技术,应用于高危儿童的筛查,并陆续在全国推广应用,该技术稳定,各地阳性检出率相似,为8.26%~10.4%。虽然该技术应用范围广,但存在着分析成本高、耗时长等缺点。目前最新的串联质谱分析技术(Tandem massspectrometry,MS/MS)正逐渐成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有力手段。该技术有筛查病种多(一次能筛查出氨基酸代谢异常、脂肪酸代谢异常及有机酸血症等30余种遗传代谢病)、分析时间短(每次分析只需2 min)等特点。该技术灵敏性高、特异性强。从2005年后,全国各地相继开始应用串联质谱技术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群体筛查。

2.4 筛查质量有待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缺少监督,大部分省市区没有制定督导方案,也没有专门针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专项监督指导工作,缺乏统一管理和统一的技术规范,筛查质量不能保证。随访制度和评估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对于阳性或疑似阳性患儿由于经费或其他原因导致不能及时随访,特别是对流动人口的新生儿实行早期筛查及对病例的随访与评估均有待加强。

2.5 护理水平有待不断提高:护理水平是新生儿疾病筛查中提高筛查率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患者的发现与及时治疗与否,由于筛查技术不断更新,筛查病种不断增加,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更新知识适应新技术新病种,尽可能的提高筛查率。

3 新生儿疾病筛查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一定会被社会家庭所重视。国家会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筛查质量控制系统,实行网络化管理,建立有效的评估督导机制,推广新技术,提高护理水平,提高新生儿筛查覆盖率、召回率和治疗率,使新生儿筛查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4 参考文献

[1] Fingerhut R,Olgemller B.New born screening for 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and endocrinopath ies:an update[J].Anal B ioanal Chem,2009,39(8):1481.

[2] Guthrie R.Maternal PKU-a continuing problem[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1988,78(7):90.

[3] Dussault JH,Coulombe P.Evaluation of thyroid response[J].Union Med Can,1973,102(12):2480.

[4] Smith L.Review of neonatal screening program forphenylketonufia[J].BMJ,2005,30(3):333.

[5] 吕 军,杨 青,张德英,等.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展及管理现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5):720.

[6] 杨里福,卢 源,马启玲.DELFIA与RIA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比较[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17(1):160.

[7] 田国力.上海部分地区新生儿筛查18年回顾[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5(3):484.

[8] 赵正言.新生儿疾病筛查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2(1):97.

[9] 徐艳华,秦玉峰,赵正言.中国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苯丙酮尿症筛查22年回顾[J].中华儿科杂志,2009,22(1):18.

[10] 顾学范,周建德,叶 军.上海地区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筛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1):16.

[11] 金 平,蔡宗友,胡定波,等.湛江地区8年新生儿筛查回顾性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3):526.

[12] 王 军,王窄珍,张 展,等.河南省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及群体分布规律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5):825.

[13] 姚艳艳,汪存玲.干预措施对新生儿足跟水平进针采血法的影响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1):43.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通知[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5,16(1):4.

篇8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46-02

新生儿气胸是小儿胸外科较常见急症、发病率为0.05%-2%[1]。新生儿气胸的基本特点为起病急、危险大、病死率高,多因肺泡过渡膨胀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和纵膈等处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引起严重的循环呼吸障碍导致死亡。把握合理的救治时间是抢救抢救患儿生命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院2009年6月-2011年4月,成功配合产科、儿科,经绿色通道入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抢救新生儿气胸12例,现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12例,男8例,女4例。病理性气胸4例中足月儿3例,早产儿1例;医源性气胸8例中足月儿7例,早产儿1例。分娩方式:顺产4例,剖腹产8例,有6例胎粪吸入。

患儿临床表现均为突发的呼吸急促,并进行性加重,紫绀,吸氧不能改善,逐渐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浅促,心率加快。体检:患侧胸廓饱满6例,均有呼吸音减弱,三凹征明显,x线检查示患侧肺组织被压向肺门处萎缩,健侧代偿性肺气肿。双侧气胸3例,单右侧气胸5例,左侧4例。肺压缩比例,《30%者3例,30%-60%者6例,》60%者3例。

2 治疗与转归

胸腔穿刺抽气8例,2例胸腔闭式引流,2例自然吸收,通过绿色通道直接送入心胸外科ICU救治的新生儿气胸12例中,配合抢救治愈11例,1例自动出院。

3 护理

3.1 物品、人员准备:接产科或儿科病房电话通知后,值班的俩名护士立即做好分工,一名资深护师将抢救所需用物准备好,夜间立即呼加班人员10分内到位,另一名低年资护师在心胸外科门口负责救治患儿的迎接。

3.2 建立通道:绿色通道的开通先是改变旧有的就医模式,急救患儿进入心胸外科后不必执行正常的就医程序,而是先抢救后结算,先检查后记账,先住院后办手续,以保证绿色通道畅通无阻。患儿达到科室后各项检查立即进行,迅速建立至少1路德静脉通道,不必预交全部费用,先救命后补费,立即行x线检查,有穿刺抽气或闭式引流征者,立即配合心胸外科医生做好救治准备,赢得救治时间。

3.3 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心胸外科护士在抢救患儿的过程中要忙而不乱,做到急、快、稳、准。救治过程中护士要积极配合医生使抢救顺利进行,护士分工明确,但又要密切配合。设专人负责输液、给药等保持静脉通畅,专人负责给患儿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及其他准备。

4 体会

新生儿气胸起病急,病情较重,一接到急症救治电话,心胸外科护士应迅速做好心理准备和物品准备,准备充足的人力,保证急救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同一时间一名以上患儿时,心胸外科的急救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合理调配人员,争分夺秒、有条不紊的工作是保证有效抢救的关键,分工明确才能确保抢救顺利进行。绿色通道使病人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治疗,在每一个值班时段内,都有指定一名医务人员作为绿色通道责任人,加强科室间协调合作,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加强管理,科室管理非常重要,明确岗位责任制及规范服务,制定抢救程序及应急处理预案,根据病情采取相关的救治措施,畅通院内抢救治疗的急救绿色通道[2]。

为确保急救时顺利,为抢救赢得时间,我院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①抢救物品、抢救车等做到定量、定位、定人管理,定期清点和消毒,定期检修、保养;②不定期对护士进行急救能力培养:1min准备指定抢救所需物品、药品,3min内对胸腔穿刺抽气和闭式引流患儿做出评估,5min内静脉置管、鼻导管吸氧等;③制定专科救治配合流程,专科救治应急预案,要求人人掌握;④重症监护室内专一急救器械包基数卡,要求每班清点交接,以备不时之需;⑤与儿科、产科护士交接病情要准确,迅速,明确护理急救重点;⑥在排班上必须考虑护士的能力、年龄、工作年限等等多方面因素,充分发挥带班组长的作用。

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医疗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服务理念和技术不断冲击着旧的工作模式,急救绿色通道的建立,对心胸外科危重患者能够做到快速评估,果断决策,各种操作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3]。通过对绿色通道的管理,锻炼了护士在应急状态下将实力、技术、心智、意志处于最佳状态的能力,保证了护士在实际抢救患者的紧张环境中技术的发挥,无形中提高了护士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心胸外科护士在积极参与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和管理中,能够不断学到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提高急救技能、应变能力及各项综合能力,使患儿真正得到最及时、最有效、最安全的救护。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62-01

近一年,我科开始试用静脉套管针,此针造价较高,带有塑料套管,里面是金属针芯的穿刺针,可在静脉里保留较长时间,我科已有310例使用了套管针,最长保留了72h,均未发生渗液,红肿,静脉炎。

1 备齐用物,选血管

与一般静脉穿刺相同,另备一块透明胶,新生儿选用24号针头,新生儿头皮静脉丰富,但较细,穿刺不宜成功,下肢静脉由于血液循环等原因容易引起静脉炎及局部坏死。因此,尽量选择上肢前臂及肘中较粗较直的静脉。

2 严格无菌操作

扎好止血带,常规皮肤消毒,然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按静脉穿刺法进针,进针角度与力度要适当,不可过猛,见回血后退出针芯少许,塑料针再沿血管走行进入至三分之二左右,完全退出针芯,用透明胶固定,然后用3条长胶布分别固定:1条从输液管与针柄的衔接处由下向上交叉固定,另外2条横拦固定在套管的走行上。穿刺成功后固定相当重要否则会前功尽弃,因此针头回血较快,应立即接上肝素帽,以防血液流出和血液凝固导致针头堵塞,再常规消毒肝素帽,然后用输液器针头连于肝素帽上。对新生儿应严格调节滴速。

3 观察

套管针保留期间要严格观察穿刺处有无红肿,渗液,有时只见针头周围有轻微红肿,但回血良好,说明针头一半在血管外,也要拔掉不能勉强保留。输液完毕后从肝素帽处推入适量生理盐水,防止血液凝固堵塞套管,下次给药时可直接从肝素帽处注射,注射前要常规消毒肝素帽。

4 讨论

我科应用的310例中,有孕32周,体重只有1000g的新生儿,此静脉套管针比较适合以下新生儿。(1)早产儿,因体重小,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不能进食的,需静脉高营养、(2)高危儿,前几天暂禁食者及病情危重者。(3)腹泻患儿,因脱水需长时间补液的。

使用结果表明,套管针的应用是一种较先进的科学方法,也是逐步推广及扩大使用范围的新技术,此针的柔软性可保护血管,而且不用小夹板固定,新生儿活动时也不必担心血管被动穿,也避免应头皮针对婴儿反复穿刺,破坏血管。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还可以减轻护士的负担,减少工作量,使护士可用更多的时间去观察病情,使液体及营养的顺利而及时的供给,保证我们的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10

人民群众医疗安全意识的提高促进医疗改革不断深化, 同时随着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项目的开展, 多数孕妇选择在医院进行分挽, 增加了产科护理工作量, 医院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妇产科服务对象特殊, 不安全因素复杂。本研究结合实际工作总结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分析相应的对策, 旨在不断改进护理质量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具体如下。

1 不安全因素

1. 1 环境因素 主要是病床问题。在院分娩人数不断增加, 对床位要求越来越多。大多数医院采取扩大病区方式来缓解床位压力, 但这也使得病区不集中, 增加了管理困难。院内感染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不安全因素[1]。院内病原体种类多, 构成复杂, 容易引发交叉感染。新生儿免疫功能弱, 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及在出生时体征过低的新生儿, 对常见病菌的抵抗力非常低, 是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

其次还包括设备问题等, 妇产科仪器设备密集, 且人员集中, 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较多, 都可能成为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1. 2 人员因素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涉及的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新生儿及其家属。医护人员因素中主要的不安全因素有:综合素质欠缺, 操作不规范, 仪器使用不当, 工作不到位, 不认真, 责任心不强, 等。新生儿无语言表达能力, 没有意志支配行为能力, 护理对象这一特殊特征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家属主要的不安全因素有对护理知识了解欠缺, 护理不科学等。这几方面的因素相互交叉, 都使得新生儿护理工作变得复杂。任何一方工作做的不好, 都会成为新生儿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

如果医护人员之间工作分工不明确, 协作能力差, 对新生儿检查及护理工作不到位, 新生儿即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住院过程中家属对于新生儿护理和管理意识淡薄, 单纯依靠医护人员进行护理, 不重视辅助工作也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医护人员与产妇及其家属沟通不足, 进行某些护理操作, 如新生儿疫苗接种时未告知产妇及家属, 易引起医疗纠纷。

1. 3 管理因素 妇产科护理人员不足, 无法满足新生儿安全及生活护理和严格实施等级护理的需要。长期高强度工作容易引发精神紧张, 如果心理调节不良, 可能导致护理工作出现差错, 给医患关系埋下隐患。

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和监察也非常重要。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 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并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测。责任是否明确到个人, 分级护理制度执行是否到位, 监控及修正是否及时都影响护理质量[2]。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责权不清、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对护理安全标准认识不统一、交接班和护理记录不规范, 管理人员对上述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和主动防范性、处理方式不得当、修正不及时都会成为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1. 4 技术因素 科技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的新设备、新仪器逐渐应用于临床, 同时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大, 多数医院也引进了最新的电子管理系统。要求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对新生儿进行护理, 且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按规程在电脑上做护理记录。这就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程度和内容也越来越复杂。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 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医护人员技术水平跟不上或经验不足都对影响新生儿护理产生影响。

2 防范对策

首先, 医院应加强病房巡视采以尽量保证病区安全。做好病区的清洁卫生和新生儿物品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合理使用抗生素, 同时规范医疗行为, 应自觉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禁止探视人员随意进入, 以防止院内感染[3]。

其次, 医护人员应做好本职工作, 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责任心, 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操作, 定期开展对新生儿科医护人员专科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培训, 加强业务能力, 了解新生儿相关疾病基本知识和临床表现, 掌握操作技能及常规急救技术, 熟悉新仪器新设备和抢救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 明白护理记录、护理交接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重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和信息学知识的培训, 完善医护人员知识结构, 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同时要做好产妇及家属的教育工作, 多与其进行沟通, 加强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保护意识, 共同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4]。

再次, 规范入院、住院及出院流程。入院时必须和家属一起对新生儿进行细致检查, 当面给新生儿佩戴腕带, 注明基本信息并签字;住院期间护理时应严格按照等级护理制度进行护理, 检查并核对腕带, 告知产妇及家属关于新生儿的基本注意事项;出院时再次严格核对、查看新生儿基本资料情况, 向家属进行育儿知识指导[5]。完善管理和监察制度。尽可能增加医护人员数量, 注意对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的监察, 并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照护理分级制度进行巡视, 责任到人, 权责明细[6]。规范交接班流程, 在床头进行交接, 认真核对新生儿基本资料和特别注意事项, 详细填写交接班记录和护理记录。定期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快速处理问题[7]。

3 小结

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复杂, 定期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有助于发现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并针对不同时期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8]。另外, 医护人员与新生儿家属的共同努力是保障新生儿护理安全的关键因素。要重视护理流程、医护人员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还要重视不安全因素及解决对策的分析[9]。注意观察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方法和表现, 收集医护人员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管理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护理行为及操作规程的规范, 从而不断改进新生儿护理工作[10]。

参考文献

[1] 孙春花,张鑫.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0,16(21): 103-104,

[2] 戚琳,武建岭.浅谈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6):268-269

[3] 赵化林.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对策.当代医学, 2010, 16(19):143-144.

[4] 王德智.胎儿窘迫与宫内复苏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急救.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16(1):23.

[5] 赵时敏,徐景秦, 籍孝诚, 等.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分析.中华儿科杂志, 2010,1( 22):233.

[6] 黄华艳,张艳.基层医院新生儿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右江民族医院院学报, 2012, 34(2):185-187.

[7] 邓翠芳,李葵兴.预见性护理预防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效果.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0, 7(12):57-58.

篇1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的兄弟姐妹们:

  你们好!

  当季节走进翠绿的四月,当枝头变成青色的绿洲。今天我们欢聚一堂,我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我演讲的题目是《在奉献中成长,让青春飞扬》。

  有人说我们是圣洁的天使。美丽的白衣、柔弱的外表,却有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坚韧信念。像春风,拂去人们的疾苦;用热血,温暖寒冷的心腹;用爱的丝线,缝合病人身心的创伤。

  我们的职业被人们尊称为“白衣天使”,还在我刚刚受到医学的启蒙教育时,我的老师曾说,你选择了这一行,就选择了奉献。当时的我还不太明白这“奉献”二字的深刻含义。但是当我第一次踏进病房,带上白色的燕尾帽,穿上白大褂,我才明白这“天使”称号的背后是多少辛勤的汗水。

  有人说我们是皎洁的玉兰。大千世界,百花争艳。我们没有山茶的娇艳多姿;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浪漫多情,但我们却有玉兰花的洁白素净;我们却有玉兰花的雨后留香。

  有人说我们像妈妈。妈妈是最伟大的,因为是妈妈孕育了生命,是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我们不能把病人带到这个世上,却能给病人第二次生命。作为一名普通的儿科护士,生病中的宝宝打针哭闹是常有的事,我们更要像妈妈,用细语去呵护,用双手去抚慰。我们很多小护士有没有成家,可是却已经有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孩子,因为每一个就诊的孩子都会情不自禁的叫我们一声“妈妈”!

  有人说用自己的左手温暖自己的右手是一种自怜,而用自己的双手去温暖别人的双手,却是一种奉献。作为一名白衣天使,面对患者渴求的目光,我们义无反顾;面对工作的一惯平凡,我们从容不迫;面对肩负的神圣职责,我们兢兢业业;面对时代的召唤,我们一往无前。因为我们的双臂撑起的是希望,因为我们的双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如果说,无私的奉献精神是白衣天使永恒的追求,那么,高尚的医德风范则是我们珍视的生命!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我们不凡的业绩,爱与奉献是我们白衣天使永恒不变的主题!爱与奉献是白衣天使无悔的选择!

  我们的同志不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而以医院为家,视患者为亲人,每当患者有什么需要时她们总是尽心尽力,和风细雨般化解病人的生理病痛,润物无声地抚慰患者的心理伤痛,好多同事由于长年的劳累身体都不好,但她们心中牵挂的总是病人的健康,病人来了他们总是第时间替病人解决病痛,而自已有病却坚持着。无暇顾及。他们没有宽敞的住房,没有豪华的轿车有的只是对病人沉甸甸的爱和沉甸甸的责任。

  有一种精神,看似平凡渺小,它却能成就不平凡的业绩;有一种精神,看似豪情万丈,它却代表着最平实务本的人文精神。那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那就是以人文本的亲情护理精神。最后让我用《离骚》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演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与社区卫生服务共求索!”

  谢谢大家!

  实用护士爱岗敬业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天使,是美的象征,我们渴望成为真的天使,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丽,而是因为她能给人们带来美好幸福的生活。护士,这个平凡的职业,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不仅仅因为她们身着美丽的白衣,还因为她们凭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坚韧信念,像春风,拂去人们的疾苦;用热血,温暖寒冷的心腹;用爱的丝线,缝合病人身心的创伤。

  作为一名护士,我体验过患者面对病痛的无奈,我目睹过无数悲欢离合的场景,我感受过患者信任的目光,也遭遇过“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的尴尬场面,但,我无悔!

  若有人问我:“世界上谁的手最美”?我会自豪地回答:“是我们护士的手”。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不同的职业,就有多少不同的手:农民兄弟的手,是呼风唤雨的手,像地图一样刻满了大地的渠道、丰收的田畴;而我们护土的双手,就是美丽的白鸽,为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时时刻刻做到轻、准、稳,盛满着人间的情意、生命的温柔。

  记得我们病区曾经收治过一位81岁右股骨颈骨折的老奶奶,在入院第九天因绝对卧床、进食不多和运动减少,3天未解大便,口服通便药及开塞露塞肛处理仍然无效,情绪异常烦燥,家属焦虑万分。护士长晚查房时发现了这一情况,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病人因大便干结而至排便不畅,她二话没说,马上戴上手套,用手一点一点,为病人抠出了干结的大便。面对老人及家属的感谢,她挥挥手说没什么,这只是我们应该做的。这双手是辛苦的、忙碌的,甚至有时还会留下伤痕,但这双手却体现着人间最美好的真情。

  若有人问我:“世界上谁的微笑最美”?我会毫不犹豫回答:“是我们护士的微笑”。在病人时,护士的一个微笑能让病痛减轻,能温暖一颗因疾病而变得冰冷的心,能使绝望的病人重新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若有人问我:“世界上谁最美”?我会自信地回答:“是我们护士”。护理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却写满了简单而又平凡的爱,打针、发药、铺床、输液,我们在苦中呵护着生命;交班、接班、白天、黑夜,我们在累中把握着生命的轮回;在病患家属的期待和焦怨声中,我们守侯着一个一个身患疾苦的病人。我们是捍卫健康的忠诚卫士,是我们为病人减轻痛苦,驱除病魔,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功绩,白衣战士在抗击“非典”斗争中的贡献,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面对人们用“白衣天使”来表达对护士形象美和内在美的深情赞誉,我们无愧!

  姐妹们,我们要感谢我们的职业,是她让我们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是她让我们理解了活着就是一种美丽!我们要感谢我们的职业,是她让我们懂得了如何珍爱生命,明白了平凡就是幸福,奉献让我们更加美丽。让我们在护理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新的风貌,创造新的业绩,让青春在白衣下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实用护士爱岗敬业演讲稿3   

  ××是一名普通的护士长,在平凡却神圣的岗位上每日做着繁杂而又辛劳的护理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每日面对的是一个个初来人世就饱受疾病苦痛的新生命,而就在这样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她始终保持着对护理事业的由衷的热爱,用自己的默默言行实践着南丁格尔誓言。作为××市新生儿护理新技术领军人物,××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锐意创新的实战作风,获得了××省新生儿科专家的认可,同时收获了护士姐妹们的敬仰和尊重。

  1983年7月,18岁的××以优异的成绩从高邮卫校毕业,踏上她所钟爱的护理岗位。1985年,由于表现出色,她被领导选派到南京儿童医院进修新生儿护理。面对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非常珍惜。在工作之余,她积极参加儿童医院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学习,阅读了大量关于新生儿专科护理的书籍,尽可能多地参加科主任查房以及特殊病种的护理工作。她刻苦钻研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周围的人,更是对她充分肯定、夸赞有加。回到医院后,××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临床工作中,为科室的管理与发展提出了10多条合理化建议,有力推动了医院儿科护理工作的发展。

  ××知道,医学是一门永远追求进步、不断要求发展的科学。为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她不断通过书籍与网络去汲取养分,并把学到的新理论、新观念及时运用到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更新技能、更新操作,改进工作方法、改善服务态度。通过多年的临床磨练和刻苦钻研,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了周围血管动静脉换血、股静脉留置针、腋静脉留置针、新生儿气管网插管等技术操作,特别是针对肥胖患儿静脉穿刺方面更有“神”的美誉。

  输液困难是新生儿科的特点,危重新生儿需要长期静脉输液,而且是多条静脉同时开放,一般的静脉穿刺留置根本无法顺利完成治疗。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翻阅大量的书籍文献,主动寻找学习机会,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首届picc学习班,并且在省内率先开展picc在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技术,在没有别人直接经验可借鉴下,硬是凭借平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技术操作基本功,第一次操作获得了圆满成功。在以后学习工作中,她潜心研究,大胆实践,在非常规部位及疑难病例穿插刺方面,在导管定位研究方面,导管后期维护等方面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picc在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获得了××市新技术引进二等奖,连续三年举办“江苏儿科新技术新项目”学习班,并多次受邀省内各类学习班授课,将最先进的技术毫无保留的进行传播。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早产男婴,由于出生后长时间输液,额头、脚等处已无法再扎针,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就在南京的护理专家们束手无策之时,她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刻安排好手头工作,火速赶往南京。当她将picc导管从男婴的肘正中静脉插入其上腔静脉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根输液导网可以长时间停留在患儿体内,这一高难度技术动作,挽救了新生儿的生命。现在她已是省内数十家医院picc运用方面的指导老师。

  如果说技能知识储备显示了护理人员的“硬件”水平,那么对病人表现出的人关怀,则是护理人员的“软件”。××深深感到新生儿护士长肩头的重量,在她的脑海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生命是神圣的,应该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二十七年来,只要是病人需要,病情需要,她总是随叫随到,就连在家休息也常规打电话到科室里询问在院病人的情况。她所在的科室建立了新生儿转运系统,为了积累经验,规范转运流程,降低风险,她不分昼夜,不管路途远近,更不考虑家中有无困难,只要基层医院有需求,她就出诊,在途中她在监护患儿的同时,也会与患儿家属恰当的沟通,让家长从内心感到支持的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转诊,她编写了××*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转诊程序,此程序使用7年来转诊工作未曾出现任何不良事件。

  某儿童福利院在短短2个月内先后送来数十例患儿,均患同样菌株感染的重症肺炎。凭着职业敏感,她考虑到可能是该福利院消毒隔离存在问题,便提出去该院作现场察看及空气和物体表面培养。当时距离春节仅有4天,天气寒冷,风雪交加,该福利院领导认为过了春节天气转好后再去,但她回答是“时间不等人!”在现场,××发现居室通风不良,孩子保暖过度。两天后空气培养结果证实了她的判断,她立即为该院制定了消毒隔离方案。从那以后,该院儿童生病率大大下降,保证了患儿的安全,也节约了大量的开支。

  ××对困难家庭患儿的关心和呵护更是温馨体贴、无微不至。××市区有一位叫东东的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儿,每1—2个月都要来院输血一次,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在6年内已耗资近40万元。为了减少东东住院天数以节省开支,每次她都在东东入院2—3天前与血库联系备血,保证患儿24小时内入、出院。,东东到上海做干细胞移植,家人问东东有何愿望,东东说希望××*的陈妈妈能来上海为他看病。遗憾的是东东的干细胞移植未能成功,在××精心按排下,××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地为东东进行了切脾手术,手术效果超出了预期,久违的笑声重新回到了家中,东东可以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一起上学了。东东的家长逢人便说,孩子生了这样的病是不幸的,万幸的是他们碰到了××这样的好人。

篇1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光疗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安全和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 光线疗法的有效性依赖于光的强度和波长。目前普通蓝光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黄疸的仪器,但越来越多相关研究表明普通蓝光灯治疗黄疸期间副作用大,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ED) 作为一种新型光源作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仪器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本文旨在比较LED 蓝光箱与普通蓝光箱治疗黄疸的疗效及副作用是否存在差别。

1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2月~9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接受蓝光治疗的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60例,分为LED蓝光组和普通蓝光组,两组在性别、日龄、体重、皮肤黄染程度等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此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征得患儿家长知情同意。

2结果

两组光疗后总胆红素均下降,根据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 LED 蓝光组与普通蓝光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6.16,P>0.05),见表1。

根据χ2检验,副作用发热、皮疹的发生率 LED 蓝光组少于普通蓝光组,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其余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护理

3.1光疗前护理 光疗箱所处室内温度控制在23~28℃,清洁、消毒蓝光箱,用箱前检查灯光是否全亮,箱内湿化器加水2/3满,通电后光疗箱内温度要调控在28~32℃,箱内的温度维持在45%~55%,光疗箱内棉布围成鸟巢,将患儿手足戴好手、足套,戴好眼罩,穿好纸尿裤后裸放入光疗箱,头偏向一侧,保持灯管与新生儿体表上下距离均50cm。

3.2光疗过程中护理 光疗期间勤巡视,隔2h测量生命体征一次,及时更换尿布并观察大便量及性状的变化,注意观察有无发热、皮疹、哭闹烦躁及腹胀等副作用发生,并注意观察有无病例情况发生,以便及时报告医生。光疗过程中按需喂奶,并采取侧卧位,如有患儿吃奶差,应及时予适量静脉补液。

3.3光疗后护理 解除患儿眼罩及手足套,更换纸尿裤,油浴并观察患儿皮肤有无破损,及时穿上衣服,予患儿口服维生素B2防止维生素B2缺乏,通过经皮测总胆红素值简单评价光疗效果。做好光疗期间所用物品的清洗、消毒工作。

3.4病情观察期间护理 新生儿如母乳摄入不足会使胎粪排出不畅,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增多使黄疸加重[1],密切观察患儿大便,如大便次数少于1/2d,应予开赛露+生理盐水塞肛促进大便排出,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而加重黄疸。

4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其中新生儿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可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和结合胆红素升高两大类,其中最常见的黄疸为未结合胆红素升高,而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毒性,甚至可造成永久性后遗症,所以应当予以积极治疗。光疗是最常用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其主要作用机制如下:未结合胆红素经光照后转变为三种能快速从胆汁和尿液排泄的异构体。其中蓝光的主峰波长最接近胆红素变构的主峰波长,故效果最好,其中蓝光荧光灯(普通光疗)已被广泛应用于光疗,但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普通光疗的副作用较多,甚至可能与黑素痣[2]和皮肤癌、视网膜损伤[3]及成年生殖能力受损[4]等远期副作用相关。最近蓝光发光二极管(LED)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已被用于光疗设备中,其产热低、波长窄,可以避免新生儿体温过高和水分丢失[5],本研究结果表明:LED光疗与普通光疗疗效相当,但副作用少于普通光疗,故LED蓝光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及高新技术的应用,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6],护理风险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新生儿护理方面,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专业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光疗的副作用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叶杰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8):715-716.

[2]Matichard E, Le Hénanff A, Sanders A, Leguyadec J, Crickx B, Descamps V. Effect of neonatal phototherapy on melanocytic nevus count in children[J]. Arch Dermatol, 2006 ,142(12):1599-604.

[3]Ebrahim M, Ahmad RS, Mohammad M.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in Babol, North of Iran[J]. Ophthalmic Epidemiol, 2010, 17(3):166-7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