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0 10:38: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财务风险衡量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资产变现能力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所形成的债务负担,不论是长期债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变成短期债务)还是短期债务都需要企业用流动资产来偿付。企业流动资产越多,非流动资产越少,流动资产中的流动资产越多,变现能力就越强,企业偿债就越有保障,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小。因为在企业资产结构中,诸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变现能力较弱,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变现能力较弱,应收账款有发生坏账的可能,都会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而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债务结构比重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根据需要可能既借入短期债务诸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又取得长期债务诸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以及长期应付款等。短期债务是企业现实的财务负担,而长期债务是企业未来的财务负担,对现实影响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债务也会逐渐变为短期债务,形成企业现实的债务负担。因此,企业的债务结构中,流动负债占企业负债总额的比重越高,长期负债在负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低,企业面临需要偿还的债务就越多,债务负担就越重,无法偿还的可能性就越大,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大。
三、资产运营效率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不断地运用所拥有的资产进行加工服务来获得利润。从非流动资产来看,固定资产利用越充分,无形资产使用越多,企业的生产能力就越强,盈利能力就越有保障,企业偿债能力就会增强,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小;对于流动资产,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变为现金的次数就越多,存货周转的天数就越少。应收账款也是如此,应收账款收回的速度越快,应收账款变为现金的次数就越多,应收账款周转所占用的天数就越少,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小,企业收回的现金越多,偿债能力就越强,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小。
四、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存在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对于企业来说,短期债务的偿还需要更多的流动资产做保障,而对于长期债务来说,主要是通过企业未来赚取的利润来偿还的。从利润的构成来看,营业利润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取得的,是企业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而营业务收益是在生产经营以外偶发因素带来的,不具有持续性,因此,企业的利润中营业利润越多,营业利润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越大,企业盈利能力越强,盈利质量就越好,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就越强,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小。
五、发展趋势分析
财务活动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它是筹集资金、使用资金、收益分配等活动环节的有机统一,财务活动的全过程都有可能发生风险。如果仅将财务风险定义为由于筹集货币资金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带来的风险,则过于片面,不尽恰当。对财务风险的理解,必须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财务的总体观念出发,并最终联系到财务收益上来。企业财务风险按目前理财活动的内容,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对财务风险的衡量,即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正确预测和衡量财务风险将为成功管理、控制财务风险奠定基础。针对企业负债融资、投资、资源分配结构等方面,有杠杆分析法、概率分析法、财务比例分析法等方法财务风险的预测和衡量。
建立一套适时地财务预警系统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对发现并及时解决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实现动态调控,应付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包括三方面的功能:
第一,基本监测系统:主要对宏观经济情况、企业适用税收政策的预测分析、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行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目标变化的分析。掌握这些,可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务政策,在宏观经济环境较好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负债比率,这时企业不会出现问题;而宏观环境不利时,采取同样的政策可能会导致集团陷入困境。
第二,适时监测系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适时监视,主要包括:现金流量监测、获利能力监测、应收账款监测、资产运营能力监测、存货监测、负债能力监测、成本费用监测、销售收入监测。根据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发出预警警报,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三,跟踪监测系统: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可能引起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长期财务决策进行监控。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一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一些财务决策可能一时没有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却是公司以后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因此,这种长期的跟踪监控更加重要。
有针对性地实施过程控制
虽然各种分析方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手段,起到预警作用。但我们还要综合各种因素,运用前面各种衡量方法,全面、系统、综合地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防患于未然。
第一,要选择合适的筹资时机,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确定合理的筹资结构,制定合理的筹资策略进行管理,控制风险。
第二,在投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首先根据公司的市场风险和特有风险确定投资规模,然后注意同行业分散、地区分散、新产品市场、产品多元化和相关投资的多样化风险管理控制。
第三,从战略的高度及时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建立销售与回款业务的流程化信用管理系统和客户信用分析系统,按期对销售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控制资金回收风险。
第四,在公司的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分别采用每股比例、固定比率、中和政策和剩余股利的方法控制分配风险。
活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前面提到了企业财务的预警系统,以下的几个财务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资金管理者完善企业长期的预警机制,帮助企业发现财务风险。
1.资产获利能力。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获利能力由以下两个指标来衡量。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第一个公式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第二个公式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2.偿债能力。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有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息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但企业盈利也多。
3.企业发展潜力。衡量企业发展潜力的指标有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殖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大的财务风险会给企业带来损害。在不可承受的财务风险发生前,通过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适时地测试财务风险,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化解,防止损失发生。
(1)对上市公司的作用。定期或适时地测试财务风险,发现财务风险达到预警级别或向不可控发展时,及时启动财务风险响应机制,控制风险的发展,防范较大损失的发生。
(2)对债权人的作用。由于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和影响财务风险的一些因素都是公开的,所以,债权人也可以利用掌握的资料,对债务人进行风险评估。在发现债务人财务风险处于较高级别时,必须停止继续向债务人提供债权,并且在适当条件下,可采取回收债权、设定担保等方式,保证资产不受损失,维护正当权益。
(3)对上市公司监管机构的影响。在发现上市公司面临较严重财务危机,及时发出预警,责令上市公司采取适当措施,化解危机。防范对证券市场造成冲击,防范对股民等弱势群体的伤害。
(4)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模型构建的方法和程序。本文参考多元线性判别模型,借鉴各银行系统信用等级评定方法,充分研究与财务风险相关的企业活动与因素,提取出体现财务风险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因素,并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予以量化,设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研究,设定风险预警标准;确定企业面临的风险高低。并验证构建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可靠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程序是对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相关的活动与因素进行分析;进行风险因素识别;财务风险衡量指标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2 上市公司与财务风险相关的活动与因素分析
2.1 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密切相关的活动分析
(1)投资活动。投资活动,既包括实物资产投资,也包括金融资产投资。上市公司主要的投资活动有:购建长期资产、企业并购、购买上市公司股票、购买债券等全融衍生工具。
(2)筹资活动。上市公司的主要筹资方式有:发行股票筹资、发行债券筹资、授行商业本票筹资、银行借款筹资、商业信用筹资、融资租赁筹资。日常经营中的预收应付款项、民间借贷等。
(3)经营活动。企业主要的经营活动包括:购买原材料、生产加工、支付职工薪酬、产品销售、回收账款等。
(4)收益分配活动。上市公司收益分配顺序: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净利补亏后的10%。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按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提取、使用。投资分红:应付优先股利:按利润分配方案分给优先股东的现金股利;应付普通股利:按利润分配方案分给普通股东的现金股利;转作资(股)本的普通股利:按利润分配方案分派给普通股东的股利。
2.2 与财务风险相关的因素
与财务风险密切相关的公司因素及其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公司本身、投资人、管理者、员工。公司所处的金融环境,对公司能否按预定目标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至关重要。公司本身: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公司生产的产品、劳务、服务等产出物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度,公司的规模,公司的社会形象,公司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等,都对公司的融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关系到财务风险。投资者:其在公司股权中所占比例,投资者个人素质,公司董事会构成结构,投资者的形象,都可能影响公司筹资。管理者:其素质、从业经验、管理团队的合作、管理团队以往的业绩,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会影响到公司的财务风险。员工:其技能、平均年龄、对公司期望值,甚至居住地等因素,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关联到财务风险。
3 财务风险因素识别
3.1 投资中的风险因素
(1)投资构建长期资产:会冻结资产的流动性,导致短期到期债务清偿能力下降。
(2)企业并购的风险:并购后经营业务是否与业务相融或相关,是否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此外还存在以下风险:
①经营风险:权利证书。包括权利证书不存在瑕疵。是否存在违章经营尚未处理事项;是否存在重大经营合同;是否存在重大经济纠纷尚未解决事项。②债务风险:债务有三种现时债务且已反映在账表中;现时债务未反映在账表中;或有负债。③税务风险:现时已发生且未处理的偷逃税款;过去有偷逃税款行为但尚未被税务机关发现。④资产安全。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等。上述风险可能造成被投资企业经营不善甚至破产,而并购投资除转让股份外无法回收,造成资金损失。这种决策失误对公司的影响很巨大,会导致许多公司的破产。
(3)投资股票、债权、期货等:这部分投资会暂时冻结流动性,同时,如果对证券市场不熟悉或投资失度,损失的风险也很大。
3.2 筹资中的风险因素
企业筹资:分为股权筹资和债权筹资。上市公司的股权筹资主要是发行股票,其他方式为债权筹资。若公司的筹资能力无限大,公司就不会发生财务风险。而因客观环境与企业实际情况所限,不会有哪一家公司有无限大的筹资能力。
(1)发行股票、债权、商业汇票筹资。它们的最大缺陷是过度发行会导致分配率的降低,影响购买者的信心;过度发行还可能造成后续发行的失败,影响公司的再融资能力。
(2)银行借款、商业信用筹资。银行借款、商业信用筹资的风险包括:到期不能偿还的风险,不能按时取得借款的风险。
(3)融资租赁筹资。融资租赁筹资的风险主要是租赁物毁损或灭失风险。
3.3 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
经营活动作为企业的主要活动,面临经营风险。企业主要风险是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风险相互作用,互为前提。由于还款来源为企业的销售收入,经营风险大的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回笼资金不及时,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还款能力,造成债务违约。
3.4 在收益分配中的财务风险
无法及时筹集投资所需资金的风险;虚盈实亏,过度分配的风险;降低企业偿债能力的风险;股价下跌影响企业再筹资的风险。
4 上市公司相关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因素衡量指标
(1)投资中的财务风险因素衡量指标。主要是投资限制了流动性,可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衡量,投资带来投资收益或损失,影响到利润总额,进而影响到利润率。
(2)筹资中的财务风险因素衡量指标。股权筹资主要影响公司的股本,进而影响所有者权益,所以,可用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来衡量。债务筹资的主要财务风险是到期不能筹集到期望的资金。以银行贷款为例,要取得贷款除贷款主体必须合营外,核定贷款额度和信用等级还要考察公司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的指标。
(3)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因素衡量指标。经营活动的财务风险主要是销售收入过低回笼现金不及时,与之相关的指标为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现金流动负债比。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市场竟争的日趋激烈使得企业若想获得快速的成长与发展,必然通过各种融资方式来加大财务杠杆,财务风险随之不断加剧。正确理解财务风险的含义,探讨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分析财务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进而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衡量财务风险成为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企业财务风险范畴分类
财务风险实际上是与企业贷款的借入与偿还的不确定性有关的因素。
财务风险按其形成原因和范畴不同可以分为由于流动资金缺乏引起的和因企业经营不善引起的,即资金缺乏型和经营不善型。
(一)资金缺乏型是由于流动性资金缺乏引起的财务风险
仅仅从资金层面来看待。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用于支付,尤其是用于偿还债务和利息的资金具有刚性,当流动资金不足,又无法及时筹集到资金时,企业财务风险会增大。如果企业债务水平较低,则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较低。这种财务风险只与流动性资金是否缺乏为准来看待。
(二)经营不善型财务风险
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企业最终经营的成果也以财务成果的方式予以反映。这种分类方式不仅从资金层面而且包括企业经营层面来综合看待。在企业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利润分配过程中,任何意外因素或经营不善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这种分类方式将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看作财务风险的考量因素。
二、企业财务风险表现形式分析
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国企业中较典型的表现主要有:
(一)流动资金不足,缺失偿债能力
企业适当负债,可以获取财务杠杆收益,一旦过度会造成企业流动资金链断裂、信用等级降低等风险。过度负债导致筹资成本高,影响支付能力。如果在运营上出现意外,导致现金净流量不正常减少,如果恰逢支付需要,会导致财务危机的发生。企业预留的货币资金过少,也会导致财务风险升高。
(二)债务结构不合理
主要是指债务期限或结构错配导致的基于资金流动性的财务风险。短期债务资金应当用于流动资产,一般应当小于速动资产。当债务到期,需要偿还债务时,一般优先使用流动资金进行偿还,当流动资金不足时,企业需要将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变现后偿还债务。如果企业短期借款筹集到的资金应用到了变现能力差或短期不能产生净现金流量的项目,利息或债务到期,流动资金又不足时,资产又无法变现,就会造成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结构性错配,导致产生财务风险。
(三)获利能力低,效益差
获利能力其实是企业产生净现金流量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状况最重要且核心的一个指标。偿债能力所需的资金来源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产生的净流量和投资活动产生的净流量。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如果小于偿债所需要支出的现金流量,企业就会产生偿债危机,出现较高的财务风险。如果筹资能力也不行,就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严重的化甚至导致破产倒闭。所以如果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毛利率低、再加上期间费用高,会导致效益差,投资回报率低,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诱发高财务风险。利息保障倍数和核心利润率等财务指标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
(四)资产质量恶化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预期产生经济利益的资源,其需要周转起来才能产生经济利益。如果企业拥有的资产质量恶化,不再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会造成企业资产运营能力下降,无法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也预示着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五)缺乏成长能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成长性的企业早晚是要面临危机的。成长能力的下降往往意味着企业进入了衰退期,销售收入增长率下降,业务萎缩。持续时间较长的成长性下降,意味着企业未来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增大。
三、衡量财务风险需要考虑的因素及选用的财务指标
财务风险的形成是企业运营效率与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考察一家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会关注企业债务融资(尤其是贷款融资)能力以及偿还本金、利息能力方面的不确定性问题。
(一)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期末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最常用的指标。但往往具有片面性,同样资产负债率的企业,深入分析后,财务风险状况却有天壤之别。
(二)贷款率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负债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商业性负债,主要体现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这几个项目里。第二类是贷款性负债,主要体现在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这几个项目里。有时企业发行不超过一年的债券到资本市场上融资,此类负债一般被归入“其他流动负债”里。第三类是其他负债,如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等。
在上述三类中,第三类的规模在负债规模中的占比一般不会很大,因此不是分析的重点。债务结构中的贷款与商业负债的结构必须予以关注。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其实并不可怕。因为企业的负债中,如果商业性负债尤其是预收款项规模较大,由于此款项里包含了毛利,因此企业的实际负债被夸大了。预收款项越多、毛利率越高的企业,由此引起的高负债率越不可怕。可怕的是贷款率。贷款不仅要还本金,还要还利息。贷款率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大。
贷款率的计算公式为:贷款率=(短期借款+一年以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中的贷款部分+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其他流动负债中的贷款部分)/资产总额
(三)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衡量企业贷款融资效用的一个比率,这个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债务融资的效用越好,也即留给股东的利润就越多。实际上,它与偿债能力无关,因为偿债能力与现金流量或者企业的现金能力有关,与利息保障倍数比率无关。利息保证倍数可以很好得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状况。
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
公式中:分子: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
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四)核心利润率
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密切相关的。经营风险低的企业,财务风险不可能很高。如果企业没有产品经营的能力,其融资风险绝对很高。所以,需要把企业的利润情况与贷款能力联系在一起考察。
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各项营业税金及附加,核心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营业收入*100%。
四、实证研究
以2016年中报为数据来源,我们选取了A股市场上不同行业的四家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计算了相关财务指标,列表如下:
万科A 格力电器鹏博士欧菲光
资产负债率 80.60% 73.27% 68.85% 68.13%
贷款率 12.84% 4.21% 7.09% 26.95%
利息保障倍数 38.13 133.58 9.22 9.56
核心利润率 11.69% 15.99% 10.72% 3.62%
这四家企业都是各自领域非常优秀的企业,但如果仅仅从资产负债率情况看,给人的感觉就是债务缠身,不是什么好企业。但深入计算贷款率、利息保障倍数、核心利润率指标后会发现,问题并不严重,甚至有的还是非常优秀的企业。这四家企业都有效利用了自身在行业中的相对强势地位,在业务活动中利用贷款以外的途径增加资金来源为自己企业的发展助力。
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并不能直观反映真实的财务风险状况,资产负债率高而贷款率低,反而说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市场地位,可以利用往来账款等多种渠道占用成本较低没有固定利息的资金来为自身企业的发展服务。利息保障倍数和核心利润率从侧面佐证了贷款率所反映的企业财务风险情况。
通过上述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贷款率指标较资产负债率指标能更有效得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状况。
参考文献:
[1]张新民.从报表看企业――数字背后的秘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0(第2版).
[2]刘红霞.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及系统的构建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6(第1版).
成功的企业并购可产生扩大经济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向新经济领域渗透等协同效应,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然而,企业并购带来的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由于并购而涉及到的各项财务活动引起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来源
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目标企业确定后,并购双方最关心的就是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来合理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合理估价是并购成功的基础,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因而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出现偏差,由此产生了估价风险。估价风险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信息分布的状况和质量。
(1)会计政策有可选择性,这种可选择性使财务报告或资产评估本身存在被人为操纵的风险。一旦不及时披露与重大事项相关的会计政策及其变更情况,势必造成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2)会计报表不能准确反映或有事项与期后事项,财务报表实际上只能反映企业在某个时点或某个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报表数据基本上是以过去的交易及事项为基础。基于稳健性原则所计提的准备,其计提比例实际上也是历史的经验数据与税法规定的基础。这使得一些重要的或有事项(特别是或有损失)、期后事项往往被忽略或刻意隐瞒,这将直接干扰对企业的价值与未来盈利能力的判断,影响并购价格的确定,甚至给并购过程带来法律纠纷。
(3)财务报表不能反映一些重要资源的价值及制度安排,如人力资源、特许经营权等。人力资源定价模式及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如何在财务报表中反映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热点。
2、融资风险。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指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地筹集到并购资金以及筹集的资金对并购后企业的影响。企业并购需要大量资金,但由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完善,银行等中介组织也未能在并购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企业并购面临较大的融资风险。融资风险主要表现在能否及时获得并购资金,融资的方式是否影响企业的控制权,融资结构对并购企业负债结构和偿还能力的影响。比如,融资结构包括企业资本中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结构、债务资本中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结构等。在以债务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将可能产生利息支付风险和按期还本风险。在以股权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会使股东利益受损,从而为敌意收购者提供机会。即使完全以自有资金支付收购价款,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一旦企业的自有资金用于收购而重新融资又出现困难,不但造成机会成本增加,还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
3、流动性风险和支付风险。由于并购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实时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日常经营的风险。支付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导致财务风险发生。
二、识别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方法
1、杠杆分析法。是狭义上的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杠杆系数来初步识别财务风险水平的高低,其指标包括财务杠杆系数和资产负债率。
dfl=ebit/(ebit-i)
dfl指财务杠杆系数,反映企业的税息前利润(ebit)增长所引起的每股收益(eps)的增长幅度。dfl越大,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高。
rla=l/a
rla:资产负债率;l:企业的全部负债;a:企业的全部资产
rla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健康状况的核心指标。rla越高,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高。当rla大于50%,一般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水平较高;反之,当小于50%时,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水平较低;当rla接近100%水平时,说明企业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
2、eps法。主要是衡量并购前后购买企业每股收益的预期变化,属于广义上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 eps=[(ebit-i)(1-t)]/q eps:企业每股收益;i:利息支出;t:加权所得税率;q:股票总数。
当并购之后的eps大于并购前的eps时,说明企业并购决策行为是合理的;反之,则是不合理的。
3、股权稀释法。主要比较并购前后原股东股权结构的变动情况,属于广义上并购财务风险的衡量指标。
rie=(q0+q1)/(q0+q1+q2)
rie:股权稀释率,反映企业原股东所控制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占总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的比率;q0:并购前企业的原股东所持有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q1:并购时企业的原股东所增持的新发行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q2:并购时企业的新股东所持有新发行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当并购前后的rie发生激烈变化,说明并购行为将给企业的原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股权稀释的风险。如果发行新股后的rie小于50%,说明股权稀释的财务风险较高;反之,说明股权稀释的财务风险较低。
4、成本收益法。指比较并购的成本与收益水平,属于广义的并购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
rcr=c/r
rcr:企业并购成本收益率;r:并购的预期收益,包括成本节约、分散风险、较早地利用生产能力、取得无形资产和实现协同效应以及免税优惠等预期收益;c:并购的预期成本,包括直接的购买支出、增加利息、发行费用及佣金和管制成本。以及各种机会损失(如留存收益消耗的机会成本和丧失好的投资机会的损失)。当rcr小于1时,说明预期收益大于预计成本,则并购行为是合理的;反之是不合理的。
5、现金存量法。指比较并购前后企业预计的现金存量水平,看现金水平是否最佳及安全,常用的方法是计算现金流动资产率和现金总资产率。
rcca=c/ca
rca=c/a
rcca:现金流动资产率;rca:现金总资产率;c:企业广义现金存量,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短期投资等;ca:企业的流动资产;a:企业的总资产。并购后的rca和rca越低,说明企业面临的现金短缺的财务风险越高,反之越低。
6、模型分析法。指借助于统计学和数学的模型构建来总体判断并购财务风险的方法,最常见的方式是建立回归分析模型,以识别企业是否面临过高的财务风险。
cr=a0+a1x1+a2x2+a3x3+…+anxn+e
cr:财务风险水平;a0 、a1、a2、a3,…,an:系数值;x1、x2、
x3,,…,xn:各种财务风险因素;e:残差。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来估计一个衡量财务风险的标准值(cro),当企业并购后预期cr大于cro,则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很高,反之则较低。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改善获取信息的质量。财务会计报表是被并购企业所提供信息的核心部分,因此,并购企业在并购前取得详尽真实的财务会计报表是并购企业在对被并购企业未来收益能力做出预期前的必要步骤。在实际操作中,应该特别重视并购中的尽职调查。并购中的尽职调查包括资料的搜集、权责的划分、法律协议的签订、中介机构的聘请,它贯穿于整个收购过程,主要目的是防范并购风险、调查与证实重大信息。它是现代企业并购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并购的成功与否。
2、采用合适的价值评估方法。我国企业并购中定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于企业并购中双方的动机和考虑因素不同,所采用的价值评估方法不同,主并企业收购目标企业所支付的价格也不同。因此,主并企业可根据并购动机、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掌握资料信息的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此外,主并企业也可综合运用定价模型,如将运用清算价值法得到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下限,将现金流量法确立的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上限,然后再根据双方的讨价还价在该区间内确定协商价格作为并购价格。
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
(1)筹资风险,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2)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
(3)现金流量风险,指企业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所形成的风险。
(4)外汇风险,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经济风险、交易风险和换算风险。经济风险是指未预料到的外汇市场汇率变动,使企业外汇业务受到的影响。交易风险是指企业进行外币业务时,由于交易发生日和结算日汇率不一致,使企业可能受到的损失。换算风险是指企业将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折算为一某一特定货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对会计报表造成的影响。
正确了解财务风险的来源和种类是进行财务风险预测和衡量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建立财务信息网络,保证及时获得数量多、质量高的财务信息,为正确进行各项决策和风险预测创造条件。企业收集和整理有关预测风险的资料,包括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和生产技术资料、计划和统计资料,企业对部的市场信息资料和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生产经营情况的资料。
在初步预测的基础上,可以借助简化模型来衡量财务风险,即计算有风险情况下的期望收益。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情况的分析判断和数据的整理计算结合起来。由于风险和概率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常借助概率统计方法来衡量风险程度。先分析各种可能出现情况的概率和可能获得的收益或付出的成本,计算收益或成本的期望值、方差和标准差,最后根据变异系数判断风险程度。还可以运用敏感性分析来测定各风险影响因素的作用范围,尤其在投资风险的预测中,常通过测定每年现金流入额、投资回收期和内含报酬率等指标的敏感性,选择投资项目,以降低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情况,采用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控制计划,降低风险。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分散风险的首选方法。多元化经营,是指一家企业同时介入若干个基本互无关联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若干类无关联的产品,在若干个基本互无关联的市场上与相应的对手展开竞争。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理论依据在于:从概率统计原理来看,不同产品的利润率是独立或不完全相关的,经营多种产业多种产品在时间、空间、利润上相互补充抵消,可以减少企业利润风险。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前提条件下,可以结合自身的人力、财力与技术研制和开发能力,适度涉足多元化经营和多元化投资,分散财务风险。
风险转移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将产品卖给商业部门,将一些特点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技能、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等。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交纳保险费。
自保风险,就是企业自身来承担风险。企业预先提留风险补偿基金,实行分期摊销。目前,我国要求上市公司提取应收帐款坏帐准备金、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正是上市公司防范风险、稳健经营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高校 风险预警 实证研究
一、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
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是对经济现象的整体反映,通过建立预警体系对高校财务风险加以量化、说明。要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首先要选择合理的财务预警指标,财务指标的选择应当根据高校自身的特色,并结合财务风险指标建立的原则。本文据此将从高校的偿债能力、财务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三个方面作为出发点,建立12个财务指标作为说明高校财务风险的情况。具体如下:
1、流动比率(A1)――流动比率2、学校资产负债率(A2)――学校资产负债率3、校办产业资产负债率(A3)――校办产业资产负债率4、现实支付能力(A4)――现实支付能力5、潜在支付能力(A5)――学校潜在支付能力6、短期偿债能力(A6)――短期偿债能力8、学校中长期借入款的期限结构(A8)――学校中长期借入款期限结构9、学校债务率(A9)――学校债务率= 10、学校收支平衡比(A10)――学校收支平衡比11、学校年末垫付款占年末流动资金比重(A11)――垫付款占年末流动资金比重12、非自有资金动用程度(A12)――学校非自有资金动用程度。其中,高校偿债能力可以通过A1、A2、A3、A4、A5、A6、A7这七项指标来衡量;财务运营能力通过A8、A9、A10三项指标衡量;成长能力通过A11、A12两项指标来衡量。
二、高校财务预警实证研究
1.求各指标权重系数
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求的以上设计的各财务预警指标的权重系数,求得的权重系数如表1所示,具体公式及计算过程本文不作详细说明。
2.功效系数法的应用
下面以某省A高校为例,根据该校2010-2011年的财务报表情况,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财务指标的权重,再采用功效系数法,求出功效系数,以分析该校的财务风险状况。具体计算过程略。
3.分析
功效系数≤60,巨警,表明财务风险极高,资产状况很差;功效系数60-70,重警,表明财务风险很高,资产状况较差;功效系数70-80,中警,表明财务风险较高,资产状况一般;功效系数80-90,轻警,表明财务风险较低,资产状况较好;功效系数≥90,无警,表明财务风险很小,资产状况良好。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员工、环境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有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在社会责任研究领域,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能为公司塑造良好的形象,有助于提升公司绩效,但履行社会责任也会增加公司的成本,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不利影响。已有文献在研究社会责任是通过何种途径影响公司绩效的文章并不多见。笔者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对财务风险的作用,会影响到公司财务稳定性,进而影响公司绩效,这是社会责任影响公司绩效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本文把财务风险作为传导机制,按照“社会责任表现―财务风险―公司绩效”的思路,探讨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总体来看,目前的研究大都把财务风险作为研究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关系的调节因素,基于社会责任与财务风险的研究较少,从财务风险角度探讨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的文献更不多见。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展开探讨,希望能丰富现有的研究。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风险。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是维护包括债权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权益的表现。它能向债权人传递积极的信号,帮助公司获取债权人的信任,减轻公司的还款压力,提高财务的稳定性,而且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关心员工、客户、债权人等的利益,保护环境,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能为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有助于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降低财务的波动性。反之,不履行或履行较少社会责任会给公司的形象造成不利影响,投资者会对公司的责任意识乃至风险管理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会扩大公司的财务风险。据此,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H1:公司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2.财务风险与公司绩效。公司利用债务融资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利用利息免税的作用达到提高公司价值的目的,但债务融资也会给公司带来还款压力。负债率高的公司,偿债能力较弱,财务稳定性差。投资者中风险规避型的居多,财务风险高的公司对其的吸引力较弱。受其影响,公司的投资价值便低,公司绩效也相应较低。李义超、蒋振声(2001)发现,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负相关;肖作平(2003)的研究也发现,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公司,公司价值越低。因此,我们提出第二个假设,H2:财务风险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二、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
1.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风险。根据上文对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风险的分析,借鉴赵春光等(2011)的模型,本文设计了模型一:
Dar=α0+α1Csr+α2Lnasset+α3Roe+α4Growth+α5Collateral
+ε (1)变量的选择和定义如下:
(1)被解释变量Dar――财务风险。衡量财务风险的指标较多,一般包括会计数据指标和市场数据指标。本文选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因为资产负债率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相对于市场数据受到的干扰较少,精确度更高。资产负债率是公司年末负债总额与年末资产总额的比值,它反映了公司举债的状况,体现了公司的资本结构,作为财务风险的衡量指标具有很好的解释力。赵春光等(2011)也使用资产负债率衡量公司的财务风险。
(3)控制变量。
①公司规模Lnasset是年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规模大的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强,往往会选择以借款的方式来满足资金的需求,而且其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相对较多,因而财务风险会比较高。
②净资产收益率Roe是年末净利润与年末总资产的比值。盈利能力强的公司,留存收益比较多,公司会优先利用内部留存来满足资金的需求,对外部资金的依赖会少些,财务风险相对较低。
③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Growth,计算公式为:(本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能反映公司的成长能力,一般成长性强的公司,发展速度快,对债务融资的需求较大,财务风险会比较高。
④有形资产比率Collateral,计算公式为:(本年末存货+本年末固定资产)÷年末总资产,用它代表公司的资产结构。存货和固定资产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有形资产比率高的公司需要较多的借款满足资金的需求,因而财务风险会比较高。
2.财务风险与公司绩效。根据上文对财务风险与公司绩效的分析,借鉴肖作平(2005)的模型,文章构建了模型二:
T/Roa=β0+β1Dar+β2Lnasset+β3Roe+β4Growth+β5H10
+δ (2)研究变量的选择和定义分别为:
(1)被解释变量T/Roa――公司绩效。文章用Tobin Q值(T)和Roa来度量公司绩效。Tobin Q值是公司市场价值与期末总资产之比,代表公司的市场价值;Roa是公司期末净利润与期末总资产之比,衡量公司的会计价值。
(2)解释变量Dar――财务风险。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一致性,模型二也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财务风险。
(3)控制变量。
①公司规模Lnasset。公司规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已经得到众多研究的证实,因此本文把它作为控制变量。
②净资产收益率Roe。Roe高的公司,满足投资者利益的能力较强,公司的绩效也相对较高。本文用它来控制盈利能力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③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Growth。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能反应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前景,用它来控制成长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④前十大股东持股比率之和H10,是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之和与总股数的比值,用来衡量公司的股权结构。股权结构会对公司治理产生作用,进而影响公司绩效。肖作平(2005)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正相关。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11年沪深两市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共有580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如下筛选:(1)删除ST公司;(2)删除金融保险类公司,因为该类公司的财务报表具有自身的特点;(3)删除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根据模型一和模型二涉及到的变量,分别删除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两模型共取得相同的522个样本。
本文的社会责任评级得分来源于“润灵环球责任评级”网站,其他数据从国泰安数据库获得并经整理而成。本文的数据处理使用stata软件完成。
三、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根据模型一和模型二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限于篇幅,有关统计和回归结果的数据表略,下同,编者注),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级得分的差距比较大,各个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迥异,而且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只有32.545和36.019 2,属于较低水平,可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表现整体不是很好。财务风险的衡量指标资产负债率,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差距也很明显,其中举债最高的洛阳玻璃高达0.944 4,而最低的天源迪科只有0.038 9,显示各个公司财务风险的巨大差异。Tobin Q值最小值为0.700 2,最大值为6.942 5,平均值为1.557 2,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别,Roa的情况亦然,可见无论是市场价值还是会计价值,样本公司的绩效都存在较大区别。尽管有净资产收益率为负的,但其均值为0.109 4,说明样本公司的盈利能力比较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标准差很大,表明公司的成长能力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最大值严重偏离中位数和平均数,可能存在异常值。有形资产比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距也比较显著。前十大股东持股比率的均值为0.592 5,样本公司的股权集中状况还是比较明显的。
(二)多元回归分析
(三)敏感性分析
为保持研究结果的稳定性,本文对模型一的解释变量Csr和可能存在异常值的控制变量Growth在1%水平上进行winsor缩尾处理,回归的结果与上文基本一致;在去除控制变量Growth后重新回归,结论依然成立。可知模型一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稳定性。对于模型二,本文也对解释变量Dar和控制变量Growth在1%水平上进行winsor缩尾处理,回归结果基本一致。去除可能存在异常值的控制变量Growth后,回归结果也没改变。模型二的结果也具有一定稳定性。
(四)实证结果总结
文章以财务风险为传导机制,按照“社会责任表现―财务风险―公司绩效”的思路展开研究。其中模型一的实证结果验证了“社会责任表现―财务风险”的思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越多,财务风险越低,财务稳定性越高;模型二验证了“财务风险―公司绩效”的思路,即财务风险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财务风险越低的公司,公司绩效越高。由实证结果可以推知: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具有积极的作用,社会责任表现越好的公司,公司绩效越高。这样的推论也符合信号传递理论,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能向公司外部传递对公司有利的信息,提高公司声誉,这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降低公司财务风险,而良好的公司形象和公司声誉也会促进公司的价值提高。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与以往的研究将财务风险作为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的调节因素不同,本文以财务风险为传导机制,通过构建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风险的模型和财务风险与公司绩效的模型,探讨社会责任表现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这也是文章的创新之处。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风险负相关,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降低其财务风险;而公司的财务风险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财务风险越低,公司绩效越高。社会责任表现能通过降低财务风险来提高公司绩效。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虽然承担社会责任会增加公司的成本支出,但其对公司的积极意义更高,本文的研究即从降低财务风险和提高公司绩效的方面提供了支持证据。公司应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并加强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本文的不足是只选择了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而没有考虑未披露的上市公司,而这些公司或多或少会从各个方面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使得本文研究结论的适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有很多种,但本文只选择了典型性的财务管理衡量指标――资产负债率。希望今后能在这方面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为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Preston,O’Bannon.The corporate social financial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a typology and analysis[J].Business and Society,1997, 36(12):419-429.
[2] AUPPERLE K E,CARROLL A B and HATFIELD J D.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fitabil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5,28(2):446-463.
[3] JENSEN M.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and takeov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2):323-329.
[4] 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基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分析[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5] 李正.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06(2):77-83.
[6] 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08(10):150-160.
[7] 刘长翠,孔晓婷.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2002年―2004年度的经验数据[J].北京:会计研究,2006(10):36-43.
[8] 赵春光,张人骥,李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C]//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与企业社会责任2011学术年会会议论文,2011.
[9] 王力军.大股东控制、财务杠杆与公司价值――国有及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的比较研究[J].北京:证券市场导报,2006(11):63-70.
[10] 王凤.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北京:经济管理,2007(8):16-21.
[11] 肖作平.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哈尔滨:管理科学,2005(3):16-22.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在石油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较大的阶段主要是筹资、投资以及利益分配等等,在这些过程中会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过多的财务风险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行,尤其是在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财务风险过多对企业发展非常不利。所以,石油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确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一、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
1.石油企业财务筹资风险。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石油企业的发展过程就非常复杂,总的来说主要有合并、重组与改革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大量的资金融通活动,难免会面临较多的财务风险[1]。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以下三类筹资风险:(1)石油企业一般设置非常复杂的组织机构,因此资金来流通过程中需经过多个部门,这就很有可能无法将资金落实到最需要的地方,造成较大的财务风险;(2)在石油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其财务管理主要是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企业过多强调生产而没有追求资金的有效使用,这也会出现筹资成本浪费等问题;(3)上个世纪的局势并不十分稳定,存在着债务危机等情况,这不仅对石油企业的资金筹措能力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危害到了石油企业的受益,造成较大的筹资风险。
2.石油企业财务投资风险。石油企业财务投资风险表现形式比较简单,大多是其决策者无法认识到当前的局势,或者是没有充足的财务管理能力,使得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投资损失。任何投资活动都是有风险的,这就需要领着到认清形势,根据具体的数据和丰富的投资经验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3.石油企业财务收益分配风险。财务收益分配是石油企业的必备工作,一旦获取预期的利益,石油企业就需要分配这些收益,这是对企业股东的交代。在收益分配过程中,由于在经营过程中面对着一些不确定性或者是存在着资本支付的困难,也会使得石油企业的财务面临风险,这就是财务收益分配风险。
二、石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成因
造成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来说包括以下因素:
首先,由于财务风险管理者没有详细了解企业发展战略的意义,而使得财务风险管理力度无法跟上企业发展需要,因此而不具备足够的面对风险的应变能力;其次,财务风险管理者可能没有对造成风险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也没有了解到财务风险发展规律,从而使得在面临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时缺乏足够的灵敏度,让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最后,大多数石油企业的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都比较长,这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结构,从而让领导者和职工等开始担忧石油企业的经营状况[2]。
三、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1.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要有效防范石油企业财务风险,首先要对财务风险有非常正确的认识,从而树立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做好防范财务风险的准备。财务工作人员要认识到,在石油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存在财务风险,任何方面工作上的失误都可能让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宣传,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减少由于信息缺失而形成的工作错误,降低由于工作错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只有在石油企业全范围内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才能真正做到落实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尽可能减少财务风险。
2.建立财务风险衡量。除了要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之外,还需要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风险进行衡量,以便能够帮助领导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市场上的财务信息,包括相关政策的改变等等,运用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衡量财务风险可能面临的损失以及发生的概率,如此敏感性分析以及决策树分析方法都是比较好的财务分析方法[3]。
3.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要控制石油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还需要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其也能够有助于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决策等等。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收集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的数据,采用比例分析等多种财务分析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同时要考虑市场环境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来对石油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做到有效防范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发挥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作用。
4.注重财务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离不开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支持,因此要建立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队伍,才能真正做到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针对目前石油行业的多种变化,石油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财务风险,而目前石油企业具备的财务管理队伍不够强大,无法适应如今形势的发展要求,不能有效防范和应对财务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因此,石油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让财务管理人员能够灵活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能够针对各种突况来采取合理的措施,及时消除石油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避免石油企业遭受过大的经济损失。
四、结论
总而言之,石油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与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对石油企业的财务造成了一定的风险,甚至会影响到石油企业的资金正常运行。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石油企业应当重视财务风险管理,针对现存的各种不足与缺陷,要及时采取多种有效的风险防范、风险识别以及风险应对处理措施,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市场环境变化的多种因素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能够根据各种变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抵御,实现财务风险有效管控。
参考文献: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定性定量分析及风险结构
对于风险管理来说第一个步骤就是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就是调查并了解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再对其依照风险大小和影响做出评估,最后针对其特点,确定之后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与策略。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在其日常生产经营中要面临哪些财务风险,这些财务风险直接是否存在什么联系,哪些风险需要企业加以注意并认真应对,这些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等,对这些内容做出调查,是之后的财务风险的测量,评估和对风险的管理的预备工作。
作为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一般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来衡量财务风险的程度。定性的含义就是以定性的衡量方式来判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这个风险的形成原因与未来爆发可能。定量则是利用数学统计方式,通过系统的数字指标来衡量和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情况。在进行财务风险识别的时候,通过对企业现金的流动各环节,如生产,经营,投资,利润分配等,就可以分析得出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情况与类型。对于每个风险的概率和其影响与危害性可以将其划分为低,中,显著,高四个等级。
(二)企业财务风险状况识别分析
识别分析是识别之后的步骤,主要是对企业总体风险情况的全面分析,分析内容一般为: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种类和其危害,各类财务风险的成因与解决办法等。将企业的现金流以表格的方式加以陈列,然而,无论是企业的内部环境还是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都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这也要求企业的财务识别分析要依据时间定期地进行识别和分析,从而也使企业对各类面临的风险获得有效的认识。
对于财务风险具体分析的原则而言,对于影响和危害较大的风险,无论其发生可能性大小,都要作为重要的情况加以对待,因为如果它真的发生,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危害。而对于危害较小的风险,就算其发生可能性较大,由于已经属于难以规避,所以不应作为重点加以关注。
二、财务风险的评估
(一)企业财务风险人工神经网络评估
在对企业财务风险因素与影响的评估中,可以采取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来进行识别,进而对财务风险加以正确评估,在以此为依据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本质与生成机制的认识,可以推导出企业财务风险通常会降低企业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继而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与周转能力,最后降低企业绩效。
既然,企业经营绩效可以分为盈利能力,周转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四指标,就可以利用这个指标来构建评价体系,每一个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系数, 可以由专业管理人员依据各自的经验和方法分别给予评价 ,最后利用加权公式得出每个风险对绩效的具体影响,就可以产生这个风险影响力大小的大概结论。
(二)企业财务综合指标回归模型评估
早已为人所知,企业财务指标是能最有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效果的。因此,企业财务指标不光能够用来反映企业是否处于良好的经营状态中, 也可以用来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情况。 按此思路,在企业的许多财务指标中, 就可以挑选出一些能够充分代表企业财务情况的指标, 在根据其价值与权威性赋予其不同的权重 , 最后利用企业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其大概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数学模型如下:
R =1 . 19Y 1 +1. 41Y 2 +3. 31Y 3 +0. 58Y 4+0. 08Y 5
在该公式中:R 为在之前分析之后得出的大约企业财务风险程度判断值。Y 1 =营运资金 / 总资产, 这个指标可以有效判断企业流动资金的比重。Y 2 =累积盈余 / 总资产 该指标考察了企业的盈余。Y 3 =税后收益/ 总资产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Y 4 =所有者权益市值/ 总资产,该指标能够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Y 5 =销售收入 / 总资产, 该指标主要是考察企业的市场占有,销售水平和将资产转化为资金的能力。
在得到了以上的公式之后,就可以将具体每个企业的各个财务数据代入进去,得到R的数值,就可以根据R的数值来评估。如 R的数值小于等于3. 1,则表示该企业各项情况没有问题,无财务风险。如R的数值小于3. 1大于1.79, 则表示该企业,具有一定的财务风险,需要注意控制。如 R小于1. 79, 就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已经变得较为严重。
三、财务风险的处理
财务风险处理是在完成了财务风险识别与财务风险评估之后,再用实际行动解决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实施财务风险处理的过程中,要实际考虑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出发,为企业实际的解决问题。一般来说包括财务风险转移,财务风险回避,财务风险保留,财务风险防范四种风险处理方式。
(一)财务风险转移
财务风险转移也就是对于无法回避,难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消除的风险,采取一定的手段来进行转嫁,这些风险一般例如外部大环境的改变,或是突发的不可预知损失如自然灾害等。这种方式一般来说依然要付出一定代价,一般包括保险,分散,和对冲的方式。
对于那些不可预知的损失,企业可以采取保险的方式来进行转移,例如对进行有风险的操作的员工购买人身保险,对固定财产购买保险等等。
保险是传统的转移风险方式,其本质是一种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投资,企业通过缴纳一定的金额,就可以对未来的不可预测风险进行一定程度的抵御,在风险确实出现时,得到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补偿,从而减少风险所造成的代价和损失。
分散和对冲也是有效的转移风险的方法,比如说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采取分散投资的方法,或是采用对冲的方法减少风险。这些在投资上的转移方法在转移了风险的同时,也会减少企业的收益。
(二)财务风险规避
财务风险规避,也就是在某项风险发生之前将其预测到,并在企业进行收益与风险的规划之后决定主动远离该风险的行为。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规避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在该业务中风险过大,企业不足以承担,因此选择放弃;该业务虽然有一定收益,然而收益相比可能的风险损失显得过小,因此不值得执行,因此放弃这个业务;这个业务没有收益,因此不符合企业利益,所以抛弃这个业务。
要注意的是,财务风险规避不同于财务风险转移,它指的是企业在遭遇可以被明确预测的风险时通过抛弃的方式规避风险,这种方式一般来说不需要承担代价,而风险源与企业不产生关系。而财务风险转移则是在承担风险之后将经济损失转嫁到其他单位上,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企业仍然需要付出一定代价,作为脱离风险的花费。
(三)财务风险保留
对于无法规避或转移或者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不可以规避的风险加以承担的行为,就是企业财务风险保留。对于这些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只能由企业自身做出补偿。
采用企业财务风险保留一般处于以下原因:
这项业务虽然有所风险,然而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必须或者企业由于企业业务特点因此不能回避;企业财务对风险的预估能够足以应对,而受益比预期风险高;在该行动中受益可能性远远高于风险。
对于财务风险保留来说,企业要正确对自身情况与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估量,这样才能正确判断对风险是回避还是保留的决策。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骗保是业务执行中难以避免的风险,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防范与减轻,所以不能因为骗保风险而放弃保险业务。而对于金融公司而言,某些业务与投资具备着很大的风险,例如向一些可能存在报表作假的公司进行投资的行为,就要在考虑到其风险后放弃这个业务。
(四)财务风险内部防范
企业财务风险不光是来自外部,也有大量的风险例如错误操作,会计欺诈,盗用资产等风险来自于企业的内部,造成企业的经济利益损失。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已占据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河山,其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对加工贸易的监管风险管理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虽然成绩卓著,但是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风险识别方法依旧单一,指标选取依旧存在不科学之处,即使是对加工企业所作出的中长期核查也只是基于企业生产规模以及个别报税货物在库状态的统计,而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统计分析比如对会计账目及凭证的检查则认识依然不够。
而多年的经验和事实多次说明,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导致海关监管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与监管风险存在必然的联系。这里所说的风险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违规现象。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是海关对加工贸易实施有效监管的一个必要也是从源头化解风险的措施。因此合理、全面的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有利于我们系统性的管理和处置风险。对加工企业进行针对性的监管可以有效的节约监管资源,减低监管成本,有效避免出现平均用力,监管成本过大的现象出现。
1. 财务分析基本情况及其与海关加工贸易监管
财务分析是基于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通过对相关报表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 科学、系统分析评价企业财务状和经营以及盈利能力的一种方法。通常,财务分析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 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他附表的信息。海关作为国家政府的部门,是关税的征收者,相对于企业而言,海关在企业在进口保税料件方面涉及的暂免税款方面则是企业或有负债的债权人。这也就为海关实施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缴纳税款能力提供了合理且合法的身份,同时也具备了这种权利和义务。财务分析依据的报表集中概括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重要财务风险。对它们进行分析, 可以全面、系统地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资金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等相关情况, 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为监管者对于企业实施重点、有效监管,降低监管风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风险管理中财务指标的选取
之前我们也提到,降低监管风险主要方式是对加工企业财务风险及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和评估。通过相关财务分析我们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状况,缴纳税款能力,及时对存在风险的企业实施措施,重点监管财务风险过高的企业,从而为政府这个“负债人”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因此对已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也包括了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其中短期偿债能力则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和短期负债项目的变动情况,而长期偿债能力则反映了企业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能力。对二者进行分析有助于监管部门全面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鉴于在会计中我们一般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在此我们选取这两个指标来检测企业的财务风险。
2.1短期财务风险指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其有效的衡量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越大, 则说明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经营状况良好,营运资金充足度越高。然而各个不同的行业流动比率的临界值则是不同的,因此监管部门应在实际应用中对企业流动比率的分析和研究需要结合不同的行业特点、企业自身的流动资产结构以及部分资产实际变现能力等各种因素来进行分析和考量。对于那些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以及企业,降低其流动比率的监控临界值,相反,对于那些变现能力强,资产结构良好的企业提高其监控的临界指标点。总之, 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存货的变现能力, 因此, 加大对企业流动比率的监管也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成为了对企业自身存货的变现能力的衡量。
速动比率反映了企业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比率的变化,其主要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能快速变现的资产变动状况,相对于流动比率而言,其更能准确反映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速动比率越高,则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相反,其值越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就越低。一般而言,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同样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也要根据企业性质和其他因素情况分析。针对不同的企业,适当调整企业速动比率的监管临界值。
2.2长期财务风险指标
相对于短期财务风险指标而言,企业的长期风险能力则全面且准确反映了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在会计中我们一般采用资产负债率衡量了企业的长期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反映企业全部资产中有多大比重资产是通过借贷获取的, 其也衡量债权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其中资产负债比率值越高, 则说明企业负债过多,形成坏账可能性较大,偿还债务能力较弱; 反之, 企业负债过少,形成坏账可能性较小,偿还债务能力较强。然而,对于海关这个“债权人”而言,什么比值的资产负债率是适当的,我们也无法有一个准确的定量,只有结合企业的环境,经营状况,经济环境加以综合考虑和分析。
之上这些会计指标衡量了企业偿债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企业逃离监管的意愿程度。因此,作为海关这样一个政府部门,我们应该在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监管中财务分析时,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运用企业历年的各种财务比率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 考查其经营发展状况,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变化的趋势,考查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存在异常。但是,应用财务分析评价企业风险时, 注意结合企业所处不同行业的特点、规模以及相关财务指标联动的性质。在内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 有效的加强监管,及时化解海关税款流失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晓群主编. 风险管理[Ml.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2] 解进勇.现代海关风险管理运行机制的思考[J]. 海关政研参考, 2003(30).
[3] 王志明.完善加工贸易监管的对策思考[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2000(05 ).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部门,不仅是公司的经理层和股东利益的协调者,同时也是董事会运作的责任者。公司董事会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有效运用董事会,公司将会因此而受益;相反的,如果公司没有让董事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甚至可能会停止经营,进而破产清算。由此可见,公司董事会治理机制设置的合理程度对公司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公司的董事会特征与财务风险存在紧密联系,必须合理设置公司董事会结构,使董事会治理机制可以很好地制约以及平衡董事会、股东、经理层三者之间的关系,防止它们之间出现利益矛盾从而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
一、文献综述
董事会作为公司日常经营决策机构,应该在防范公司的财务风险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良好的董事会治理机制能够提升公司的经营绩效。于东智等(2004)研究认为,公司的董事会人数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成倒U型的曲线,公司以前年度的绩效水平与董事会的稳定性成正相关关系。王跃堂认为,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的财务风险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对于董事会特征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研究并不是很多,由于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经营活动有紧密的联系,所以本文将从董事会规模以及独立董事比例等方面研究董事会特征对财务风险所造成的影响。
二、财务风险
公司财务风险是指由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中各种影响公司财务指标的可能性。目前理论界对财务风险内涵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财务风险指公司在财务活动中,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公司实际与预期收益发生的偏差。广义的财务风险既包括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也包括由于内控制度不健全、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对公司财务状况所造成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持续性亏损、无偿债能力以及违约等。狭义的财务风险指公司将来可能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而承担一定损失的可能性,认为公司的资金来源于债权人或者投资人,其中的权益资金没有财务风险,公司所有的财务风险都是由于负债融资引起的。具体表现为:负债增加,公司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资金总额条件下,增加负债比重,可能会提高公司的资金成本。
一般来说,衡量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有市场数据和会计数据两方面。根据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情况,主要是基于财务报表中的会计数据来衡量公司的财务风险,比如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尽管会计数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公司操纵,但是相对于资本市场上的数据来说,公司的财务数据还是相对比较可靠。
三、研究假设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0-2012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的比例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合一等方面分析公司董事会特征对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在样本选取上,剔除金融类公司以及数据不完整的样本。因为金融类公司资产构成中流动资产比例很大,财务风险指标的计算方法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将其纳入样本总体在回归结果上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偏差。保留符合条件的ST公司,这部分公司具有较高的财务风险正是源于其不完善的董事会机制造成的,若剔除这部分公司可能对实证检验的真实性有所影响。
(二)研究假设
1.董事会规模。从现有的文献研究来看,董事会规模与公司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明确。有相关研究发现,董事会人数越多,公司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也有学者持相反的观点。本文认为,董事会规模和公司财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首先,董事会人数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司的经营效率有所降低,进而公司的财务风险也有所加大。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核心决策机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对公司一定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制定相应的决策。董事会人数过多会降低公司的决策效率,使得公司很多的经营与财务问题议而不决,进而降低公司的经营效率。其次,过大的董事会规模可能会使董事会成员产生依赖心理,当公司面临一定风险时,董事会成员可能会认为有很多人和自己一起承担公司风险,因而他们采取措施应对风险的积极性不高,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假设1:董事会规模与公司财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独立董事。国外多数研究表明,独立董事的存在能增加公司价值,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公司独立董事对公司的发展并没有什么作用。独立董事与公司财务风险间的关系不明确,除研究方法不同外,主要原因在于独立董事与公司之间特殊的契约关系,公司雇佣独立董事的主要目的在于希望他们以外部人的身份解决公司所存在的问题。但是,公司与独立董事之间的契约关系并不完备,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在提升公司价值方面独立董事没有太大动力。但是,独立董事很注重自身的信誉,他们比较积极关注公司的风险,如果公司发生财务舞弊事件,他们的信誉以及名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如果公司经营不成功,他们可能也会受到牵连。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独立董事的存在将会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2: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财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主要负责决策公司发生的重大事件,主要作用在于监督,总经理由董事会任命,代表公司执行董事会制定的决策。经理层只有剩余控制权而没有剩余索取权,这使得经理层与公司的董事的追求目标并不一致,一个经营、一个监督,两个相反的职能在关键时刻做出的决策很难既公正又客观,既维护本身利益又维护股东利益。两职合一可以降低对总经理的成本,但两职合一使得董事会的其他董事迫于董事长的压力可能不敢发表监督意见,在公司制定决策时,容易受决策者个人影响,做出的决策主观性过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时,总经理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为自己谋求利益,当面临若干个方案,风险程度不同时,总经理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会偏向于采取更加激进的经营方案,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3:两职合一公司的财务风险大于两职分离的公司财务风险。
(三) 研究设计
1.变量设定。(1)被解释变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得公司实际财务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发生偏差,对于公司发生的偏差,应该采用一定的工具进行量化。杠杆分析法通过财务数据对财务风险直接进行度量,衡量风险大小的工具是财务杠杆系数。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数据获得也比较容易。杠杆分析法强化了财务风险指标的可比性,有利于管理者更好的权衡公司的风险和报酬,进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独特的优势,杠杆分析法是度量财务风险的一个较为理想的指标。因此,本文采用财务杠杆系数衡量公司财务风险,用Y来表示。(2)解释变量,具体定义如表1。(3)控制变量。除了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设置外,其他变量也会对公司财务风险产生影响,忽视这些变量,得出的回归结果就可能是不准确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本文选取以下两个变量作为实证研究的控制变量,见表2。资产负债率:公司资产负债率与财务风险水平有很紧密的联系,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可能伴随着较高的财务风险水平;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反映公司的营运能力,营运能力强的公司相对来说财务风险也较小。
2.模型构建。为了检验公司董事会特征各个指标变量对财务风险影响状况,本文构建以财务杠杆系数为因变量,3个相关指标变量作为自变量,2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回归模型如下:Y=b0+b1DSIZE+b2IDR+b3DUAL+k1LEV+k2ZZL+ε。其中,b0为常数项,b1、b2、b3为自变量系数,k1、k2分别为控制变量系数,ε为随机干扰项。
四、实证检验及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通过描述性统计可知,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观测值达84个,占总观测值的20.5%。说明大部分上市公司两职合一较少,比较重视职责分离。董事会规模方面,董事会规模的稳定性还是比较好的,无论是极小值、极大值、平均值基本保持一致。独立董事比例方面,大部分独立董事比例不符合证监会的要求。
(二)相关性分析
用Logistic方法建立模型时,如果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模型的精确度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回归分析前需要对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高度相关的变量。变量之间相关程度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当相关系数0.3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极弱,可视为不相关;当相关系数大于0.3小于0.5时,低度相关;当相关系数大于0.5小于0.8时,中度相关;相关系数0.8时,此时高度相关。从表3相关性分析来看,三个变量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回归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针对这些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是可行的。
(三) 回归分析
通过表4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DUAL(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DSIZE(董事会人数)与公司的财务风险是显著相关的,控制变量中的LEV在5%的水平显著,也就是说LEV越高,公司的财务风险越大;在解释变量中,DUAL和DSIZE与公司的财务风险成负相关,与假设是一致的。得到回归方程:
Y=2.997+0.054DSIZE-0.205DUAL-1.905IDR-0.023LEV+0.514ZZL
五、实证研究结论
通过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公司董事会特征对公司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影响效果显著,其中包括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规模以及独立董事比例等。除此之外,所选的两个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以及资产报酬率)与财务风险的相关关系显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