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的依据范文

时间:2023-12-20 15:08: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程监理的依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程监理的依据

篇1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不断的发展壮大,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园林工程建设监理应运而生。尽管我国近年来对园林绿化事业非常的重视,各地都加大了城市绿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的品味和形象,取得了一定的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目前并没有比较系统、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化工程准则,也没有专门的园林绿化监理工程的考核制度。在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工作主要是种植绿色植物,对视觉效果和生态效果十分重视,因此,科学合理的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工作,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是当前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

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园林绿化主要是以绿色植物为载体

园林绿化工程的绿化部分主要是通过种植花草树木,对各种不同颜色的花卉、树木及草皮配置,利用各种植被的特殊功能,减少城市空气污染,隔离噪音、降低温度,释放氧气等等进而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增进人民的身心健康。园林绿化是一个细致工程,每一个植被都具有鲜活的生命,所以就需要我们精心的培植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茁壮成长,才能达到绿化环境的目的。否则,只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达不到绿化城市环境应有的效果。

注重艺术美

园林绿化是一项客观的、实实在在的能够给人以感观和视觉上的享受的艺术性工作。因此,园林绿化建设要遵从艺术规律,讲究音乐美、视觉美、形象美的相结合。讲求运用丰富的文化精华,具有诗情画意的手法去塑造不同的园林意境,如制造出“如在水中游”的感官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如身处在大自然中一样,身心受益。又如,通过雕刻家的精美设计,把植物塑造成既具有美感而又具有创新的不同形象,像孔雀开屏,像大象吸水的美感随时可见。在节日的时刻,园林艺术为节日增加喜庆,更增添了节日的热闹,这时,植被不再单纯的只是某种植被,而被赋予了某种特有的象征意义,这时候就体现出了园林绿化的艺术美,进而达到了提高园林绿化质量的目的。因此这就需要施工人员要具备专业的园林绿化知识,以达到应有的艺术美。

规模小

园林绿化工程相对于城市的道路建设、房屋的建设来说,其规模比较小,它是作为建筑、市政道路的配套设施而出现的,工程量较分散不便于监督管理。有两种错误的认识普遍存在,一是认为园林绿化工程不足轻重,少一些植物,居民生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于是把园林绿化经费控制到不合理的程度,绿化面积小甚至根本就没有绿化。还有一些人认为园林绿化工程比较分散,战线比较长,这就给那些素质较低的工程钻空子、左手脚的机会,造成绿化质量差,绿化不达标的现象存在。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园林绿化工程的良性发展,导致城市的绿化没有做好,进而影响城市的美观,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具有独特美

园林涉及的范围广,涉及到建筑学、植物学、电气、城市规划、文化艺术等领域,但是园林绿化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对于园林工程而言,大都规模小,结构简单,有的甚至不需要精心设计,采用标准的设计就可以满足安全的要求,其制作安装工艺也不复杂,例如花盆,所需栽植的植物,在市场上随处都可以购买。园林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园林绿化工程易简不易繁,要尽可能的精益求精,体现其应有的园林绿化效果。

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质量控制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园林绿化监理中,要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细节决定成败,注重质量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选拔专业的施工队,保证优良的施工质量

在选拔施工队伍时,要看施工人员的技术资质和实力是否符合园林绿化的要求。其中要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资历以及质量把关,是否运用了新技术、新材料等应用方面的操作;考察施工人员栽培、管理苗木的能力与技术。严禁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机械设备、植被、亮化设施以及不符合要求的图纸等的使用。例如施工单位鱼目混珠,将大致上类似的普通树种当作名贵树种栽植,还有者随便更改园林绿化的材料把所需要的金桂改成四季桂,从而降低了工程的质量。因此要选择技术过硬的工程施工队伍,这是园林绿化优劣的前提。

选择适宜的种植季节,提高成活率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高低与植物的成活率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选择苗木时,要根据它们的生长规律,在苗木最适宜的时间内栽植,苗木成活的几率才会大大的提高。因此在苗木的选择上,我们尽量选择当季的苗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苗木的反季节种植已不再是个难题,城市园林建设普遍存在。那么如何做好苗木的栽培工作呢?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提前准备,例如挖好树坑、准备好水源,保证木苗能够及时的到达栽植现场,力求当天购买的植被都能栽植下去。其次要督促施工方对木苗的修枝,摘去大部分的树叶以减少,以减少植被的水分蒸发。在填土的过程中,要深埋树的根部,以防歪倒,另外要注重树苗的管理和护养,要注重浇水,防治虫害,确保树苗的正常生长。

选择适宜的种植土壤

国家城市绿化施工规范中规定,种植土指理化性能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土壤的优劣对园林绿化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监理单位要确保有关单位做好园林绿化土地的保护和建筑垃圾的清理工作。例如,某建设工程把建设地的土作为绿化用土,为了节俭成本,不再购买熟土回填,这就不能确保土壤的质量,对植被的存活率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监理人员在监理过程中,必须督促施工人员对土壤的改良,以确保植被正常的生长,同时也可减少施工单位的经济损失,避免对城市环境的损坏。

4、加大政府的投入

城市园林事业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因此政府在城市绿化中要加大政策上的支持。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同时,多重视城市园林业的发展,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园林绿化有法可依,能够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同时政府要加大力度培养出符合园林绿化工程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城市园林事业才能逐步提高,才能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动力,才能为老百姓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结语:园林绿化是城市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步,如何做好园林绿化监理工作,其关键在与质量控制。我国当前的园林绿化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得其城市园林业的发展参差不齐,并且国内的绿化建设过程监理控制质量的依据主要是多以绿化为标准,没有结合园林绿化自身的特点。要想提高园林绿化监理工作的质量,促进园林行业的发展,就必须采取合理科学的监制制度,做好质量把关,规定出具体的质量准则和评价系统,学习国外先进的园林成果,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园林事业。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利民利国的工程,国家“十二五”期间需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3600万套,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其住有所居。但由于我国管理体制不顺、建设任务紧以及个别单位为自身小团体利益考虑等原因,我国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影响到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群众的入住,而且对政府的信用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单位擅自改变工程规划和施工图设计。单位集资建房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执行的是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政策。国家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审查合格的施工图,确需修改的,建设单位应当将修改后的施工图送原审查机构审查。但一些建设单位为了小团体的利益,在申报项目时均按国家的规定进行工程规划与设计,而在项目获批后又擅自变更工程规划和施工图设计,尤其在一些经济效益比较好的煤炭、石油等单位,这种违规行为表现得尤为明显。如西北某市有4家集资建房单位,通过自行拆解合并中小户型,增大单套住房的建筑面积,实际建设的住房套数比规划数少863套,而建筑面积则多出近1万平方米,单套住房建筑面积由原设计的46.46至93.58平方米增加至80.73至178.91平方米,远远超出了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的国家标准。以集资建房方式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前提条件是单位必须利用自有土地,与许多没有土地资源的单位住房困难职工相比,上述集资建房单位一般经济效益较好,职工购房能力较强,集资建房已经使本单位职工获得了较多的福利,加之单位通过违规操作,扩大建筑面积,进一步加剧了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

建设单位未严格履行管理责任。国家颁布的建筑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基本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须向有关部门取得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符合条件的必须进行公开招投标,项目竣工后须按规定办理竣工验收。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各级政府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工期要求紧及审批手续繁琐等原因,建设单位经常是在未完全取得上述证件的情况下即开工建设,边施工边报批。如西北某市有近30%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在未取得“四证”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工建设。二是已开工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未进行施工图合格审查,国家规定,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而西北某市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中有34%的项目在施工图未经审查的情况下即开工建设,而这些项目在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和暖通设计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存在问题,有的部分构件设计配筋不符合规范要求、截面偏小,个别构件箍筋直径和间距也不符合规范要求,个别安全出入口上方未设置防火挑檐及与车库连接门未全部采用甲级防火门,采暖系统节能设计适用标准错误等。为保证住房质量,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设计单位对上述项目进行质量鉴定,发现均不同程度存在结构安全隐患和设计质量缺陷等问题,并责令建设单位进行整改,这既增加了建设难度和建设成本,又使工程质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隐患。三是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竣工验收不规范。如西北某市正在建设的23个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占项目总数的11%,有的保障性住房未办理竣工验收即交付使用,有的未进行分户验收,有的未按规定进行竣工备案。

部分施工单位未严格履行质量管理责任。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施工单位存在未严格按工程设计图纸或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质量,主要表现为现浇钢筋砼局部跑模、偏差度超标,外墙抹灰平整度超标,墙砌体中的非结构性构造柱、阳台栏板等现浇构件几何尺寸不规范、露筋,玻璃隔断安装非安全玻璃,卫生间四周墙砌体基础未做200mm高混凝土翻边等。有的施工单位未按规定执行必要的工程质量验收检查或材料设备检验检测,表现在未进行水电暖安装材料的抽样复检工作,地基基础部分未进行验收,基础验收记录、结构主体验收记录资料不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中检测项目和检查内容有空缺,记录真实性不能确定,未进行外窗的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和气密性能检测等。

监理单位责任履行不到位。工程监理是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的有效措施。同时对维护建设市场秩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但实际工作中,不少保障性安居工程存在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有的总监理工程师兼任多个项目的总监,有的项目只见“监理”人员名,而不见其人。有的监理单位没有确定工程监理的内容和程序,也没有规定或落实各级监理人员责任,致使一些监理人员该进行检查时不检查,该旁站监理时不旁站,缺少关键部位混凝土浇注等隐蔽工程的旁站记录等。

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建议

篇3

随着房地产项目的不断上马,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施工单位在迎来一个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的城市建设中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同时确保满足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要求,成为施工单位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谈谈建筑工程优化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

1 优化质量管理,创造优质企业品牌

1.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管制制度,质量管理责任到人

在施工前做好质量技术交底,将质量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发到施工班组。同时严抓材料、构、配件质量。实行现场技术负责人责任制,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人员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真正做到责任到人。

1.2 严格工程施工工序,积极采用新型科技成果

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施工工序。严格按施工工艺施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点、关键部位及重要影响因素应设置质量控制点,并设专人负责。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施工中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

1.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施工全程质量控制

为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明确各地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重点,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确立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三个阶段。事前质量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是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即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准备竣工验收资料,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对已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2 优化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1 做好成本预算和使用计划,合理规划资金支出

做好投标报价阶段的成本控制,认真研究、深刻理解招标文件所列的各项条款。对投标工程成本进行预测。通常根据施工图算出的工作量或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按相应定额进行组价,材料价按市场询价,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完成该工程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所有的成本。制定正确的投标报价策略。最后,认真编写标书,为今后可能发生的索赔和确定有利的合同条件提供保障。

施工前的成本管理首先是要重视合同的签订,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要深刻理解合同内容,熟练运用合同条款,争取主动权,预防风险转嫁。第二确定责任目标成本。工程中标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估,根据工程项目合同条款、施工条件、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因素,按照“标价分离”原则,以直接费为依据,推算出项目责任目标成本,下达给项目经理部。第三是收集招标文件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找出施工图纸中不明、不详等问题,作为今后索赔的依据。

2.2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以及竣工结算时的成本核算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首先是要做到优化施工方案。对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认真审查,同时对施工各个阶段的施工方案进行比选,牢牢把握住施工方案优化,不断钻研新技术,编制先进工艺,制定合理高效的施工方案。其次是有效控制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从用工数量上控制人工费,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对于材料费,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采购成本,明确工程合理的材料消耗量,机械使用要注意保养,合理使用,外租机械要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新形势下,施工企业还要注意强化索赔意识。注重做好工程的调价和索赔的基础工作,做到内部分工明确,措施落实,确保合同外新增工程数量得以认可,从而增加工程效益。

竣工后的成本管理主要是组织人员、机械退场,留守人员应积极组织工程技术资料移交和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对工程的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比较、查漏补缺,一方面确保竣工结算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弄清未来项目成本管理的方向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要做到工资的及时结算,杜绝拖欠工资现象的发生。

3 实现进度管理,按时完成建设项目

3.1 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认真组织施工计划的实施

施工前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计划工期,编制出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施工方法和组织流水作业、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搭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的供应、确定各分部分步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单位工程的总工期等。编制好施工计划后要组织进度计划的实施,调配人力、施工物资和资金,确保到位。

3.2 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善于利用施工有利时间

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工程部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种资源对其强度的限制和均衡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资源的配置也便不同。首先人力资源在时间上的均衡由为重要。其次做好施工机械的均衡和限制,主要施工机械可能获得的台班数量或工作面和可能布置的机械数量,基本决定了主要工程量可达到的最大施工强度。所以在安排施工进度时,需要考虑大型施工机械的及时进场和转移,使同一种大型施工机械的各个工序上相互衔接,避免窝工。

3.3 做好技术保障,注意使用新型施工工艺

施工中可以多考虑使用新工艺、新材料等,开辟新的施工顺序和相互关系。关键工序影响着紧后工作的开始时间。所以当遇到技术难点工序、关键工序时应采取各种措施予以保证其按时顺利完成。当关键工序缩短后,可能原来的非关键工作就变成了关键工作,对新的关键工序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4 实现安全管理,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4.1 制定安全生产制度,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意识

制订和落实具体的安全规章和违章处理措施,定期对各项目工程进行安全工作检查、评比,处理安全隐患问题。注意开展安全教育,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设专职安全员,负责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意识。

4.2 保证安全生产投资,注重安全生产宣传

施工过程中,第一要保证安全方面的资金,做好施工现场的各种防护工作,施工防护以及各种安全设施的设置都要按照国标和地标规定严格予以落实。其次是加强宣传、张贴教育,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现场组织切合实际的作业程序,正确严格地执行和运用施工及安全规范。

4.3 做好安全生产检查,严格奖罚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除正常的安全检查外,项目部应做到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落实到人,做到整改责任人、定整改限期、定整改复查人,确保消除安全隐患。对违规人员要进行及时处理,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对安全工作模范个人和予以表扬和适当的奖励。

5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全面、深入细致的工作,它贯穿于施工项目全过程,不仅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还需要广大员工的积极配合,并以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有效措施的执行作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施工管理水平。

篇4

4.2本体模型

要想完整描述实际的数据信息,就必须保证需求数据、版本数据、源代码数据以及测试数据都具备相对应的版本模型,能够结合数据的关联性,实现数据模型的有效连接。源代码在开发软件中占据核心地位,且开发语言具有多样性的特征。通过对软件需求与代码重用本体个体数据构建的分析,在建设本体数据模型的过程中,应将本体建模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确保与用户实际需求相适应,充分发挥功能的作用。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语义网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能够为查询处理软件工程的全面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在以语义网为核心的基础上,对软件系统加以分析,使得网络本体语言能够描述复杂性的事物,科学合理地构建数据模型,为达到软件工程的合理化描述目标提供保障。在实践过程中,对语义网数据模型的描述更加清晰与直观,就需要构建本体模型,在有效展现软件工程语义网处理数据功能的同时,实现软件工程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婧.基于语义网的软件工程数据查询处理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4):198.

[2]姚宇帆.语义网的软件工程数据查询处理技术研究与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6(3):90.

[3]王修明.浅析WinCC自定义数据库的数据查询及报表生成[J].科技经济导刊,2015(5):99-100.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3?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99-02

实践化是近年来国内外课程改革内源性发展的需要和基本趋势,它要求教学过程必须面向岗位职业的需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手、眼、脑并用,使教学面向生产实践。例如法国短期技术学院实践教学活动占总学时的50%左右,德国高等专科学院及英国多科性技术学院都实行“三明治”教学计划,美国MIT和一些大企业达成协议,每年都安排学生去那里工作一段时间,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化趋势在以冶金、矿加工、机械设计等课程专业为主的理工科高校更为突出。理工科高校以实践操作和科学技术应用为办学理念,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其课程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培育独特办学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课程意识与实践生成的解读

“以唤醒教师个体意识为基础”是21世纪教师教育的必然之路。课程意识就是人们在教育教学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是对课程理念的存储、积累和深化,是“连接课程理念与课程行为的桥梁”。基于已参与的调查发现课程意识的内涵至少应包含三方面内容: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可以反作用于教学实践及表征形态具个体差异性等。“实践生成”,简言之,就是教师在充分领悟教育理念后将之付诸教育的实践,经过反思性实践和再实践的验证,创设生成新的更适切的教育行为的一种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综合教育能力,即“初步实践―(反思后)实践―再实践(验证)―(创新)”的更适切的教育行为。实践生成意识还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课程本身不是静止的、完全预设和不能变更的,而且要结合不断发展的生产实践来革新和重构课程内容。理工科高校必须改变以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离的状况,培养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技能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理工科高校除了在对实验课、技能课加大要求外,还需要增加多种实践锻炼的形式,提出社会实践上质和量的要求。这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意识,在实践中理解课程,也在实践中创新课程――即实践生成性课程意识。

二、理工科教师课程实践生成意识的唤醒

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引下,理工科高校已经确立了凸显实践价值的人才培养观,同时,教师也应成为课程知识的建构者、开发者和引导者,这一切转变都需要以教师课程实践生成意识的觉醒为前提。

1.强化实践的主体意识。经过课程和学科专家多方考证而制定的课程政策最后必然要落实为课程实践即课程实施。而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主体性意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生活包括现实的生活和可能的生活,二者均是课程的依据,学生在课程实践中能动地创造着课程,实践的操作和练习是学生真正形成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二是以教师为主体。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然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引导学生发问、调查、参与实践,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作为理工科院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同样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组织中真正引入双向互动、合作共享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促进学生主体的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调动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最有效的方法。作为课程共同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实践性反思和再实践不断变革以寻求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又要求教师发挥自身能动性,时刻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理解和践行课程,将自己独有的人生经历、独特的积极有用的经验有机地渗透到课程内容之中,创造出鲜活的实践知识和经验。

2.积极培养反思性实践意识。受近代教育观的影响,大学课程的实施还带有反思性的倾向,这是一种对知识的反思过程中的辩证活动。当然,这种反思即是一种精神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理工科教师往往有着较高的学历和一定的实践阅历,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呈现“先入为主”的做法,因此必须做反思型实践家,打破常规,时刻在课程意识的督导下,学会不断思索和解答教学中出现的各类新问题,只有成为反思型实践的教师,才有可能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求得进步。反思性实践课程能力强调教师既要反思,又要行动。郭元祥认为教师自身要“养成反思性实践能力”。反思性实践能力对理工科教师具有更大的价值。反思性实践突出表现在实践行为上,即反思教学实践行为的可行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检视教学的效能,并对反思形成的新成果进一步强化和培植,为实践创新奠定基础。同时还包括对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是否充分体现了民主,学生是否参与真正成为了教育主体,教学艺术的使用是否有所进步,哪些环节还能继续改善等,总之,教师反思的是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只有不断反思和不断实践才能使教育和教学效能不断提高。

3.开拓创新实践意识。创新即勇于面对现实而且敢想敢做。实践创新意识就是教师将符合课程改革思路而且又有价值的课程设想、计划,逐步尝试运用于课程实践,并大胆进行创新的意识,是教师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一种新的、更为深入的行为。教师的实践创新意识是整个创新教育进程的关键,因为课程改革需要创新,教学也需要创新。在理工院校实践创新活动中,创新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预测能力、调查能力、实验能力、操作能力等。新课程改革中,理工科教师就是要有标新立异的课程意识,要成为教学理论与实践信息的设计者与创造者。传统习惯与思维定势的力量使得不少教师满足于以往陈旧观念的套用和多年经验的复制,使课堂教学一直在整齐划一的模式中循规蹈矩,这势必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自身特长的发挥,这样非但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获取知识的观念和不断创新的意识,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任务,又何谈有所创新。因此,理工科教师要更新教学思路,树立实践意识,特别是实践创新意识,从现实出发,开展课程改革理论、创新教育理论、教学实验的研究和改革,要有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精神,要不断去学习、去思考、去追求,真正创建满足各个层次、各种水平、各类兴趣学生需要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连生,丁德全.当前高等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发展趋势[J].辽宁教育研究,2004,(2).

[2]池春燕.学校课程社会化的实践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教育部高教司.高等教育教学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6

1工程项目造价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要求了国有企业必须要进一步的更创思路转变对原有的一些观点跟看法,创造一条属于中国国情的新道路。既不能采用自然灭亡的方法,也不能采用违反新规定的激进式,而要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有序的进行更新过度,保证相对平稳的发展趋势,慢慢建立符合社会主义经济体质的管理办法,完成这一跨越式的转型。

长期的时间积累下来,国有人型企业,在资源、控制、专业、技术等方而其实是具有显著优势的。然而越来越为复杂的施工,收入不断攀升的同时,有很多企业的盈利却一直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中,甚至还有长期陷入亏损状态的企业,国有企业虽然存在优势,但是国家倾向公平自主的竞争背景下,国有工程企业在施工部分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跟私营企业相比较,材料的质量使用价值,私营企业就会选择把购买价格压低,价格在预算的范围内挑选最优材料,而国有企业并不是很灵活的运用,相反却选择价格偏高的材料进行加工跟使用。但是国有企业的薪资相对跟外企和私企,还是较低的状态,在人才竞争方而没有什么优势。虽然现在国家对这方而政策还不是特别完善,还存在一些不成文的规定,但是伴随着国家造价管理模式的逐渐发展进步,相信不就的将来企业文化、环境、项目管理上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改进与提升。

2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

计价依据属于工程造价计算的基础资料,涵盖造价定额、造价指标、费用定额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造价定额

任何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借助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这此资源消耗的顶算和概算定额,统称为造价定额。譬如某房建地基工程,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要求完成地基勘探、开挖、支护、回填几道工序,而这此工序的完成,需要借助勘察机具、挖掘机、起重机、运输汽车等机械设备,另外所耗费的材料和资金,均需要在顶算当中详细规划出来,以便施工时能够将合理安排施工所需的成本费用,作为工程投资控制的重要依据和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

2.2造价指标

造价指标是根据工程造价定额,以具体方案体现项目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需求量,其中分为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两个方面前者是在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在工程概算方案编制中进行缜密计算,最终确定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台班需求量,是整个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工具,而后者是在可行性研究结算,以投资需求量的定额内容,作为项目决策和投资控制的依据。目前仅有少部分工程能够做到概算指标和投资估算指标的区分对待,因此造价指标的设置难免存在疏漏和失误之处,有待提出相关的纠偏建议。

2.3费用定额

工程的费用,是维持工程项目正常施工的开支。某小区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在合理控制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条件下,将工程的费用分为直接费用、现场经费、间接费用和计划利润率,这种费用的划分方法,可作为费用定额的参考蓝本,从中可明确施工准备所需费用、施工生产所需费用、施工管理所需费用,井紧扣实际的施工需求,因地制宜地调性费用开支,确保费用的弹性可控。

4.基于计价依据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

以某建筑工程为例,该工程施工工期长,施工期间将耗费大量的资源,从工程的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始,直至工程交付使用,进行了多次性计价,包括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价、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总概算、施工前施工图顶算、招投标阶段的承包合同价、工程实施阶段的竣工结算价、竣工验收阶段的竣工决算,不同阶段的计价,形成了工程造价管理具体方向,在此多个层面研究并提出具体管理方法,以期提高本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

4.1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以价位规律中“价格”作为本工程造价构成分析的理论基础,以工程必要劳动时间衡量工程的价位,即工程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则工程的价位量越大,反之则越小。按照该规律,我们可以将工程造价进行如下分类:设备购置费用、设备运杂费、工程直接费、工程间接费、税金、生产营费、基本顶备费、计划利润、涨价顶备费、建设期贷款信息。以上的划分,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分别以物资消耗支出、劳动工资报酬支出、盈利概括,最终形成工程项目的价格。

4.2.各建设阶段的计价

按照以上的工程造价构成,进行工程各建设阶段的计价,期间需要编制项目的建议书,涵盖工程投资的估算指标、造价资料、设备材料价格等资料,这些内容均基于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展开全力一位的投资估算,所形成工程造价的目标限额,是概预算编制的重要准备。在初步设计时,设计单位以项目建议书中的造价管理要求,进行工程整体的布置,明确工程主要结构和设备清单,通过计算和核定,确定工程的概算造价。施工时,按照既定的工程量,以及结合预算定额单价、间接费费率、计划利润率等,灵活地展开造价管理工作。本工程在竣工交付使用时,所编制的竣工决算,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情况不够详细,以致工程实际费用统计不准确,在进行相应完善后,逐条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内容罗列出来,最终明确工程实际费用。

4.3.其他造价管理方法

除了以上的造价管理力一法,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合同价变更管理、工程索赔均为重要的造价管理力一法,具体内容如下:

(1)工程的施工图预算,在工程准备阶段,业主委托造价咨询单位,按照施工图纸准确计算工程量和审核施工力一案、预算定额、取费标准、材料预算价格等是否正确,形成具体的施工图预算,施工单位在招标标时,同样需要进行施工图预算,以减少投标价格的差异。

(2)承包合同价,在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后,业主与承包单位按照相关协议,约定具体的取费标准、支付力一式、价款总额等,并在承包合同中予以明确规定。

(3)合同价变更的管理,在业主与承包单位协商的时间内,在承包单位提出变更价格后,上报造价工程师,工程师在11天内予以确认,才能够进行合同价款的调整,如果未能提供不确认的正当理由,则11天后变更工程价款自行生效。

(4)工程索赔,即在履行合同时,非过错一方出现经济受损,过错一方需要给予经济补偿或者时间补偿,本工程中存在可能引发工程索赔的情况,主要是气候变化、施工进度变化、材料价格变化,各力一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可提出各自的索赔要求。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包括造价定额、造价指标和费用定额,是工程造价计算的基础资料。而基于计价依据的造价管理,必须分析工程造价构成,同时进行各建设阶段的计价,因地制宜地采取合适的造价管理力一法。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建筑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和案例工程造价管理力一法,但考虑到不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求和条件的差异性,因此以上计价依据和造价管理力一法在其他工程中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予以灵活地参考借鉴。

篇7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正在逐步的向世界开放,给我国的医院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在经济一体化和竞争全球化大背景的影响下,我国的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医院建筑在公共建筑中具有建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医院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我国医院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就目前我国医院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调查,并针对如何提高我国医院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力求能为保障我国医院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适时的参考。

一、 现代医院建设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一) 建设一流的硬件设备

医疗设备是在医院建筑工程的硬件基础上发挥功效,对于特殊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功能,都要有特殊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作为支撑,都有专业厂家生产、施工、安装等,这就是医院建筑工程有别于普通建筑工程的最大特征。高水平的医疗设备、领先的现代管理模式、高素质的医疗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服务现代化医院的必要条件。这里着重的是,现代化医院必须首先具备一流的硬件设备。

(二) 寻求高效率、低成本

现代化医院的根本要求之一是既要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的医疗需求,又要结合各医疗机构的生计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在剧烈的市场竞赛中才干处于有利的竞赛位置。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就变成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高效也就变成医院建造和管理中的必定选择。我们强调的是,经济高效地结合一流硬件设备的建造和管理是现代化医院高效率、低成本运行的条件。

(三) 确立个性化、以人为本的建造理念

医疗建造的人道化现已得到医疗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家庭式和宾馆化的医院越来越变成大家推崇的方向,医院效劳的对象是患者,所以,医院建筑也要越来越人性化,采纳一些人性化的方式。比如,浴厕应设在病房内,并方便患者家属陪护;室外走廊应设备扶手,以便利患者活动和行走;电梯厅和走廊应有背景音乐,以营造轻松舒适的康复气氛;室内应设置电话、电视、冰箱、保险柜;设备带内应有音响设备;清洁间内应有急救呼叫开关;各个候诊区要尽量增加软沙发,削减和消除硬塑料椅。医院内还应设置残疾人通道,并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设备。另外,如有条件,医院建筑还应思考增设一些文化娱乐的功能,如音乐治疗室、健身房(体疗室)、乒乓球和桌球室等。这里着重的是,现代化医院建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建造团队,很难建成一流的现代化医院。

(四) 重视可持续开展

医院建筑作为具有特殊功用的公共建筑,在设计规划中应当思考将来可以拓展的空间,医院建筑规划设计方案中有必要思考将来的可持续开展。生态化、智能化和艺术化设计和建造越来越变成现代化医院不可或缺的理念,变成将来医院开拓的方向。总归,医院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管从规划设计、建造施工、装配调试到投入运营均需求缜密策划,需求精心规划,精细施工。建造不仅要思考一次出资费用,还要统筹日常运转的费用。在工程规划、建造的各个期间均应遵循这一理念,从微观到宏观体系全面的进行设计、实施和管理,从而确保医院建造的经济、高效。

二、 目前我国医院建筑工程管理分析

医院建筑作为医疗卫生行业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医院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否得到保障则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的医院建筑工程在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我国医院建筑的发展,这些不利因素也随之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功能的发挥。

(一) 对医院建筑工程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对医院建筑工程质量给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认识不到位,只看到了高额的前期投资,却没有看到后期的投资回报。施工单位对医院建筑工程管理力度过于薄弱,给医院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二) 对建筑材料的管理不够专业

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医院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医院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进行了缩减,导致建筑材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管理。还有部分施工单位,在建筑材料选购过程中,以次充好、弄虚作假,忽视了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致使一些怀有侥幸心理的施工人员对建筑材料进行暗箱操作,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医院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三) 设计方案不够科学、严谨

医院建筑工程不同于其他的商业建筑工程或者是民用建筑工程,医院建筑工程作为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载体,直接关系着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据了解:近些年来,我国大多数的医院建筑工程在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中,由于投资、政策及决策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对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经常性的修改,这样本身就使已完善的设计方案变得不够科学、严谨,存在诸多漏洞,这样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必定会对医院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 施工队伍实力不足

在我国,大多数的施工单位一般承接的都是商业建筑工程施工或者是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很少承接过相关医院建筑工程方面的项目,导致部分的施工单位在医院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医院建筑的特殊性认识不够、缺乏经验,经常出现错误性的操作。

三、医院建筑工程管理新模式的措施探究

(一) 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施工单位在医院建筑工程项目中标后,需要及时的对医院建筑工程的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进行实地勘察,确保勘察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设计人员在进行医院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时刻区分着医院建筑工程与其他类别的建筑工程不同,在设计过程中就要对今后的建设和运行做好准备。一定要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当设计方案设计好后,需要组织所有的部门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的审核和研究,一旦发现问题或漏洞,及时的进行补充,确保医院建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二)建立健全的医院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医院建筑工程在管理过程中频繁的出现问题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我国的医院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医院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的医院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制定统一的、规范的医院建筑工程管理流程,对医院建筑工程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将医院建筑工程管理责任细化到每个部门和个人,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

(三) 加大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力度

篇8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200-01

为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利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依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水利现状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1 采取PPP模式建设运营水务一体化

采取PPP模式建设的水务一体化项目主要涉及生活饮用水水源工程、输配水管网、净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等,由市水利投资公司独资或控股成立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筹资建设与运营管理。项目属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的民生项目,通过收取终端用户水费和污水处理费获得收益,项目自身的盈利和清偿能力不足,且政府难以通过市场融资满足项目建设运营需要,通过融资建设解决水资源供需配置不平衡和靖远县双永供水工程、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齐家大岘隧洞除险加固、甘沟干渠延长段改扩建等工程因地方资金无法足额落实而项目未能全面建成并发挥效益的问题。市水利投资公司有限公司是市政府授权负责全市水资源开发、建设和经营的企业,具有“融资载体、投资主体、经营实体”的功能,逐步实现城乡生活供水一体化,将城市供水管网向有条件的农村延伸,使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服务、同水质、同水价的权利。市水利投资公司资本金来源于水资源费、水利专项基金及水利国债等途径,由市财政直接划拨市水利投资公司,通过资本金及固定资产抵押进行市场融资,市财政对融资利息予以补贴。

2 充分发挥多元化投资主体的作用

传统意义上,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但是政府所发挥的力量有限,因此可以积极的引导新型的经营主体加大对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的投资力度。农业用水合作组织可以在制度允许的范围之内持有或者以财政补助的形式持有部分工程资产。社会资本参与到农田水利与水土保持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参与控股、特许经营等。另外也需要加大对各类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如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等,要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如租赁、独资、投工等形式,使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建设过程中来。政府也可以给予相关主体财政或者政策上的支持,例如租赁、承包水利工程运营权的企业和个人在工程维修养护可申请补助资金。投入社会资本的主体拥有工程的股份和管理运营权,征收的费用达到投资的成本和利息、利润后交由政府管理或由社会资本主体有偿代管。

3 保障工程投资合理收益

τ谏缁嶙时径言,投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可观的收益,因此政府也需要采取措施充分保障社会资本的收益。比如,社会资本若投资建设或者运营相关的水利设施或者水利工程,可以和国有、集体投资享有同样的政策待遇。若社会投资企业承担了一定的公益性任务,政府可对工程建设投资、维修养护和管护经费等给予适当补助,并落实优惠政策。社会资本在投资建设或者运营相关的水利设施之中,可以依照相关法律进行转让和转租等,另外,若出现征用或者征收现象的,国家需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补偿或者是赔偿。社会资本在投资农业水利过程中合法收益的保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若社会资本参与到重大的水利工程中,可以和国有、集体项目享有同等政策待遇和支持,它们可以获得相应的水费等经济收益,也可以获得政府的优惠政策;若社会资本承担了一定的公益性任务,工程产权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来进行。由社会资本投资最后所产生的效益贵社会资本主体所有,而政府所进行的财政支持可以由社会资本主体代为运营或者是管理。对于社会资本参与到重大水利工程投资建设中也可以依法进行转让和转租,若出现占用或征收时,需要经过相关人员同意,补偿或者赔偿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实施。

4 水权制度改革为社会资本参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保障

篇9

一、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一)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收集和利用化工过程安全生产信息;风险辨识和控制;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通过规范管理,确保装置安全运行;开展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严格新装置试车和试生产的安全管理;保持设备设施完好性;作业安全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变更管理;应急管理;事故和事件管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等。

二、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二)全面收集安全生产信息。企业要明确责任部门,按照《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的要求,全面收集生产过程涉及的化学品危险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全部安全生产信息,并将其文件化。

(三)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信息。企业要综合分析收集到的各类信息,明确提出生产过程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制作工艺卡片、编制培训手册和技术手册、编制化学品间的安全相容矩阵表等措施,将各项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纳入自身的安全管理中。

(四)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及时更新信息文件。企业要保证生产管理、过程危害分析、事故调查、符合性审核、安全监督检查、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最新安全生产信息。

三、风险管理

(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企业要制定化工过程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辨识范围、方法、频次和责任人,规定风险分析结果应用和改进措施落实的要求,对生产全过程进行风险辨识分析。

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统称“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要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术,一般每3年进行一次。对其他生产储存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针对装置不同的复杂程度,选用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预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HAZOP技术等方法或多种方法组合,可每5年进行一次。企业管理机构、人员构成、生产装置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要及时进行风险辨识分析。企业要组织所有人员参与风险辨识分析,力求风险辨识分析全覆盖。

(六)确定风险辨识分析内容。化工过程风险分析应包括:工艺技术的本质安全性及风险程度;工艺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对严重事件的安全审查情况;控制风险的技术、管理措施及其失效可能引起的后果;现场设施失控和人为失误可能对安全造成的影响。在役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还要包括发生的变更是否存在风险,吸取本企业和其他同类企业事故及事件教训的措施等。

(七)制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企业要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要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参照国际相关标准,确定本企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对辨识分析发现的不可接受风险,企业要及时制定并落实消除、减小或控制风险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四、装置运行安全管理

(八)操作规程管理。企业要制定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内容,明确操作规程编写、审查、批准、分发、使用、控制、修改及废止的程序和职责。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至少包括:开车、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应急操作、正常停车和紧急停车的操作步骤与安全要求;工艺参数的正常控制范围,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防止和纠正偏离正常工况的方法及步骤;操作过程的人身安全保障、职业健康注意事项等。

操作规程应及时反映安全生产信息、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的变化。企业每年要对操作规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至少每3年要对操作规程进行审核修订;当工艺技术、设备发生重大变更时,要及时审核修订操作规程。

企业要确保作业现场始终存有最新版本的操作规程文本,以方便现场操作人员随时查用;定期开展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建立培训记录和考核成绩档案;鼓励从业人员分享安全操作经验,参与操作规程的编制、修订和审核。

(九)异常工况监测预警。企业要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重要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控预警;要采用在线安全监控、自动检测或人工分析数据等手段,及时判断发生异常工况的根源,评估可能产生的后果,制定安全处置方案,避免因处理不当造成事故。

(十)开停车安全管理。企业要制定开停车安全条件检查确认制度。在正常开停车、紧急停车后的开车前,都要进行安全条件检查确认。开停车前,企业要进行风险辨识分析,制定开停车方案,编制安全措施和开停车步骤确认表,经生产和安全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要严格执行并将相关资料存档备查。

企业要落实开停车安全管理责任,严格执行开停车方案,建立重要作业责任人签字确认制度。开车过程中装置依次进行吹扫、清洗、气密试验时,要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引进蒸汽、氮气、易燃易爆介质前,要指定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流程确认;引进物料时,要随时监测物料流量、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变化情况,确认流程是否正确。要严格控制进退料顺序和速率,现场安排专人不间断巡检,监控有无泄漏等异常现象。

停车过程中的设备、管线低点的排放要按照顺序缓慢进行,并做好个人防护;设备、管线吹扫处理完毕后,要用盲板切断与其他系统的联系。抽堵盲板作业应在编号、挂牌、登记后按规定的顺序进行,并安排专人逐一进行现场确认。

五、岗位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

(十一)建立并执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企业要建立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教育培训的具体要求,建立教育培训档案;要制定并落实教育培训计划,定期评估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和效果。从业人员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十二)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企业要按照国家和企业要求,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及本岗位操作要点、操作规程、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掌握异常工况识别判定、应急处置、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技能与方法,熟练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当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发生改变时,要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再培训。要重视开展从业人员安全教育,使从业人员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化工安全生产的特殊性和极端重要性,自觉遵守企业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企业要采取有效的监督检查评估措施,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和效果。

(十三)新装置投用前的安全操作培训。新建企业应规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要求,变招工为招生,加强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养。工厂开工建设后,企业就应招录操作人员,使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先接受规范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培训。装置试生产前,企业要完成全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确保全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合格后参加全过程的生产准备。

六、试生产安全管理

(十四)明确试生产安全管理职责。企业要明确试生产安全管理范围,合理界定项目建设单位、总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方的安全管理范围与职责。

项目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负责编制总体试生产方案、明确试生产条件,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对试生产方案及试生产条件提出审查意见。对采用专利技术的装置,试生产方案经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还要经专利供应商现场人员书面确认。

项目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负责编制联动试车方案、投料试车方案、异常工况处置方案等。试生产前,项目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要完成工艺流程图、操作规程、工艺卡片、工艺和安全技术规程、事故处理预案、化验分析规程、主要设备运行规程、电气运行规程、仪表及计算机运行规程、联锁整定值等生产技术资料、岗位记录表和技术台账的编制工作。

(十五)试生产前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要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生产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三查四定”(三查: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查工程隐患;四定:整改工作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确认工艺危害分析报告中的改进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已经落实。

系统吹扫冲洗安全管理。在系统吹扫冲洗前,要在排放口设置警戒区,拆除易被吹扫冲洗损坏的所有部件,确认吹扫冲洗流程、介质及压力。蒸汽吹扫时,要落实防止人员烫伤的防护措施。

气密试验安全管理。要确保气密试验方案全覆盖、无遗漏,明确各系统气密的最高压力等级。高压系统气密试验前,要分成若干等级压力,逐级进行气密试验。真空系统进行真空试验前,要先完成气密试验。要用盲板将气密试验系统与其他系统隔离,严禁超压。气密试验时,要安排专人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气密检查记录,签字备查。

单机试车安全管理。企业要建立单机试车安全管理程序。单机试车前,要编制试车方案、操作规程,并经各专业确认。单机试车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操作、监护、记录,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单机试车结束后,建设单位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及制造商等方面人员签字确认并填写试车记录。

联动试车安全管理。联动试车应具备下列条件:所有操作人员考核合格并已取得上岗资格;公用工程系统已稳定运行;试车方案和相关操作规程、经审查批准的仪表报警和联锁值已整定完毕;各类生产记录、报表已印发到岗位;负责统一指挥的协调人员已经确定。引入燃料或窒息性气体后,企业必须建立并执行每日安全调度例会制度,统筹协调全部试车的安全管理工作。

投料安全管理。投料前,要全面检查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和应急准备等情况,具备条件后方可进行投料。投料及试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现场指挥,操作人员要持续进行现场巡查,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人员要加强现场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投料试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现场人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七、设备完好性(完整性)

(十六)建立并不断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台账管理制度。企业要对所有设备进行编号,建立设备台账、技术档案和备品配件管理制度,编制设备操作和维护规程。设备操作、维修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资格考核,培训考核情况要记录存档。

建立装置泄漏监(检)测管理制度。企业要统计和分析可能出现泄漏的部位、物料种类和最大量。定期监(检)测生产装置动静密封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标定各类泄漏检测报警仪器,确保准确有效。要加强防腐蚀管理,确定检查部位,定期检测,建立检测数据库。对重点部位要加大检测检查频次,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设备壁厚减薄情况;定期评估防腐效果和核算设备剩余使用寿命,及时发现并更新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

建立电气安全管理制度。企业要编制电气设备设施操作、维护、检修等管理制度。定期开展企业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和风险评估。要制定防爆电气设备、线路检查和维护管理制度。

建立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新(改、扩)建装置和大修装置的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投用前、长期停用的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再次启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要建立健全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建立安全联锁保护系统停运、变更专业会签和技术负责人审批制度。

(十七)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开展设备预防性维修。关键设备要装备在线监测系统。要定期监(检)测检查关键设备、连续监(检)测检查仪表,及时消除静设备密封件、动设备易损件的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压力管道阀门、螺栓等附件的安全状态,及早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

加强动设备管理。企业要编制动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动设备始终具备规定的工况条件。自动监测大机组和重点动设备的转速、振动、位移、温度、压力、腐蚀性介质含量等运行参数,及时评估设备运行状况。加强动设备管理,确保动设备运行可靠。

开展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估。企业要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安全仪表功能(SIF)及其相应的功能安全要求或安全完整性等级(SIL)。企业要按照《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GB/T21109)和《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设计、安装、管理和维护安全仪表系统。

八、作业安全管理

(十八)建立危险作业许可制度。企业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规范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临时用电、高处作业、断路、吊装、抽堵盲板等特殊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实施特殊作业前,必须办理审批手续。

(十九)落实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责任。实施危险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分析、确认安全条件,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风险和掌握风险控制措施、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预防和控制风险措施得到落实。危险作业审批人员要在现场检查确认后签发作业许可证。现场监护人员要熟悉作业范围内的工艺、设备和物料状态,具备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作业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严禁监护人员擅离现场。

九、承包商管理

(二十)严格承包商管理制度。企业要建立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将承包商在本企业发生的事故纳入企业事故管理。企业选择承包商时,要严格审查承包商有关资质,定期评估承包商安全生产业绩,及时淘汰业绩差的承包商。企业要对承包商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的方可凭证入厂,禁止未经安全培训教育的承包商作业人员入厂。企业要妥善保存承包商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二十一)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承包商进入作业现场前,企业要与承包商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交底,审查承包商编制的施工方案和作业安全措施,与承包商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管理范围与责任。现场安全交底的内容包括: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坠落、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等方面的危害信息。承包商要确保作业人员接受了相关的安全培训,掌握与作业相关的所有危害信息和应急预案。企业要对承包商作业进行全程安全监督。

十、变更管理

(二十二)建立变更管理制度。企业在工艺、设备、仪表、电气、公用工程、备件、材料、化学品、生产组织方式和人员等方面发生的所有变化,都要纳入变更管理。变更管理制度至少包含以下内容:变更的事项、起始时间,变更的技术基础、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消除和控制安全风险的措施,是否修改操作规程,变更审批权限,变更实施后的安全验收等。实施变更前,企业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变更具备安全条件;明确受变更影响的本企业人员和承包商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变更完成后,企业要及时更新相应的安全生产信息,建立变更管理档案。

(二十三)严格变更管理。 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生产能力,原辅材料(包括助剂、添加剂、催化剂等)和介质(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工艺路线、流程及操作条件,工艺操作规程或操作方法,工艺控制参数,仪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报警和联锁整定值的改变),水、电、汽、风等公用工程方面的改变等。

设备设施变更。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非同类型替换(包括型号、材质、安全设施的变更)、布局改变,备件、材料的改变,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计算机及软件的变更,电气设备的变更,增加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管理变更。主要包括人员、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机构、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和标准发生变化等。

(二十四)变更管理程序。

申请。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

审批。变更申请表应逐级上报企业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管负责人审批。

实施。变更批准后,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没有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

验收。变更结束后,企业主管部门应对变更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并形成报告,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相关部门收到变更验收报告后,要及时更新安全生产信息,载入变更管理档案。

十一、应急管理

(二十五)编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完善。企业要建立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要定期开展各类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评估预案演练效果并及时完善预案。企业制定的预案要与周边社区、周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预案相互衔接,并按规定报当地政府备案。企业要与当地应急体系形成联动机制。

(二十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企业要建立应急响应系统,明确组成人员(必要时可吸收企外人员参加),并明确每位成员的职责。要建立应急救援专家库,对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发生紧急情况后,应急处置人员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各自岗位,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处置。要授权应急处置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组织装置紧急停车和相关人员撤离。企业要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动态管理,定期核查并及时补充和更新。

十二、事故和事件管理

(二十七)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的管理。企业要制定安全事件管理制度,加强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包括生产事故征兆、非计划停车、异常工况、泄漏、轻伤等)的管理。要建立未遂事故和事件报告激励机制。要深入调查分析安全事件,找出事件的根本原因,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二十八)吸取事故(事件)教训。企业完成事故(事件)调查后,要及时落实防范措施,组织开展内部分析交流,吸取事故(事件)教训。要重视外部事故信息收集工作,认真吸取同类企业、装置的事故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能力。

十三、持续改进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

(二十九)企业要成立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领导机构,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本企业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

(三十)企业要把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纳入绩效考核。要组成由生产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负责,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人力资源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人员参加的考核小组,定期评估本企业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功效,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并核查整改情况,持续改进。要编制功效评估和整改结果评估报告,并建立评估工作记录。

篇10

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做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而遗嘱公证,则是我国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当事人所立遗嘱的行为进行严格审查,确定其设立遗嘱行为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的活动。公证遗嘱的方式是设立方式中最严格的一种,在法律效力上高于其他形式的遗嘱。

2遗嘱继承公证办理中所遇到的问题

按照我国的公证法律的相关规定,公证遗嘱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公证遗嘱执行时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所以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但是,在遗嘱继承公证实际办理的过程中,仍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到遗嘱继承公证的顺利执行,可能还面临公证遗嘱失效的风险,不仅影响到遗嘱继承人的个人权益,同时对公证遗嘱工作的法律效力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提高公证遗嘱的规范性,下面对公证遗嘱实际办理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分析。

2.1公证遗嘱冲突的问题

2.1.1多份公证遗嘱相冲突的问题。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于遗嘱公证的办理可以在任何遗嘱人所在地办理,不会受到地域的限制。所以这就可能会导致遗嘱人生前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期办理了多份遗嘱,并且内容有所变更或者撤销等行为,由此在遗嘱人去世后就会出现多份遗嘱继承公证,为公证工作的执行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1.2遗嘱效力之间相冲突的问题。对遗嘱的继承权进行公证,就是为了在遗嘱人去世后能够将自己的资产以及相关事务按照自己当时的意愿来分配,从而使遗嘱继承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率,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遗嘱继承公证是在遗嘱人死亡后才发生的继承关系,因为此时距离遗嘱人对遗嘱进行公证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并且各种情况都有可能会发生,所以遗嘱继承公证的效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说法定继承人是否具有劳动能力,遗嘱继承人与法定继承人之间是否存在虐待、遗弃等行为,遗嘱人生前是否存在遗赠等协议。这些都会影响到遗嘱继承公证的法律效力,所以在实际执行时,原有的遗嘱继承公证可能会失效或者部分失效,这需要对其进行重新确认。

2.2遗嘱公证无法进行的问题

2.2.1在法律规定方面,法律并没有赋予公证处实体权利,所以公证处许多工作上都受到局限。

2.2.2许多人为因素影响着公证工作的开展。按照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在执行遗嘱继承公证,对遗产进行处理时,需要向与遗产有利害关系的人员进行了解与核实,才能够确认遗嘱的公证效力。但是由于很多法定继承人并不是公证的遗嘱继承人,在情感上无法接受,所以在公证人员向其了解情况时,无法积极的配合,由此影响到遗嘱继承公证工作的有效开展。

3关于遗嘱继承公证的建议

3.1针对多份公证遗嘱冲突问题的意见

3.1.1创办公证遗嘱网页,建立公证网络信息库。随着我们公民法制意识的增强,公证已经成为人民保障自身利益的一项重要手段,自然地,公证信息库的建立势必成为未来公证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也有利于全国公证事务的信息共享。因此,在办理遗嘱公证后,将公民设立遗嘱的信息在拥有专属程序的网上登记备案。

3.1.2遗嘱内容效力冲突确认的措施。公证遗嘱的形式主要是公证书形式的出具,而公证遗嘱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是合法、有效的,因为它是经过国家专门公证机构依照相关法律,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的。继承开始后,只要遗嘱继承人履行了告知义务,公布了遗嘱内容,在法定继承人中没有出现没有生活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遗嘱继承人没有被剥夺继承权的情形,被继承人生前并无签订遗赠抚养协议等,说明原公证遗嘱内容仍然有效,即使利害关系人存有异议,也不影响遗嘱继承公证的办理。

篇11

一、清理规范的范围

(一)未经证券监管部门批准,证券经营机构擅自设立的远程证券交易网点,包括证券点及以其它形式延伸的营业网点;

(二)非证券经营机构及个人非法设立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机构与网点。

二、清理规范工作的指导原则

清理规范远程证券交易网点工作,应按照“依法规范,兼顾发展,堵疏结合,分类清理”的原则进行。

(一)未经证监会批准,证券经营机构不得在证券营业部之外设立证券营业网点;

(二)坚决取缔非证券经营机构、个人设立的证券经营网点,对涉嫌刑事犯罪的机构或个人应移交当地司法机关处理;

(三)清理中要贯彻“谁设立,谁清理,谁负责”的原则;

(四)自发文之日起,未经证监会批准,任何证券经营机构不得新设远程证券交易网点及其它任何形式的证券营业部延伸服务网点。

三、清理规范的内容

(一)与合法证券营业部设在同城区的各类远程证券交易网点,一律予以撤销,其客户就近向合法的证券营业部转移。

(二)符合新设证券营业部条件的城市,可按《关于证券营业部审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机构字〔1999〕13号)的有关规定,申请新设一家证券营业部。

(三)尚不具备设立证券营业部条件的县(市)城区和经济发达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可以将原有的远程证券交易网点规范为一家证券服务部。证券服务部由就近的证券公司所属证券营业部延伸设立,禁止跨地区设立证券服务部。

(四)拟设立的证券服务部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2.有符合营运要求的技术设备,并符合证监会对开展网上证券委托业务的要求;

3.有必要的管理人员;

4.有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

5.资金存取采用银证联网方式进行;

6.证券服务部必须由证券营业部独立经营,不能联营或委托经营。

符合上述条件的,可以由证券公司向拟设立证券服务部的证券营业部注册地的证监会派出机构提出申请,经派出机构初审后报证监会批准。证券服务部持证监会的批准文件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办营业登记,领取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执照。证券服务部的名称应标明“××证券营业部××服务部”。

(五)证券服务部的经营范围

1.提供证券交易行情;

2.提供电话委托和自助委托;

3.提供合法的信息咨询服务。

证券服务部必须严格按照批准和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进行经营,不得超范围经营。严禁在服务部为客户直接开户;严禁与股民发生资金往来;严禁资金存取;严禁办理柜台交易和交割;严禁向客户收取费用;严禁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证券服务部在经营中不得设立帐薄和保留交易信息、资料,违反上述规定,证监会可暂停违规的证券经营机构申请新设机构资格一至三年,并可视情况取消有关直接责任人和有关业务人员的从业资格。对无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六)证券服务部的管理

证券公司对所设立的证券服务部负全部责任。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证券服务部实施监管。对于未经批准新设立的网点,将视同非法机构,按有关规定处罚。

篇12

一、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维持流动性平稳适度,为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优化基础货币的投向,适度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力度,着力调整结构,优化信贷投向,为棚户区改造、铁路、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和“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提供有力支持。切实执行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对产能过剩行业中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不搞“一刀切”。进一步研究改进宏观审慎管理指标。落实好“定向降准”措施,发挥好结构引导作用。(人民银行负责)

二、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

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通过提高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能力、优化资金配置等措施,遏制变相高息揽储等非理性竞争行为,规范市场定价竞争秩序。进一步丰富银行业融资渠道,加强银行同业批发性融资管理,提高银行融资多元化程度和资金来源稳定性。大力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尽快出台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指导意见和配套管理办法,促进公平竞争。进一步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负责)

三、缩短企业融资链条

督促商业银行加强贷款管理,严密监测贷款资金流向,防止贷款被违规挪用,确保贷款资金直接流向实体经济。按照国务院部署,加强对影子银行、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方面的管理,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各类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或运用原则上应当与实体经济直接对接。切实整治层层加价行为,减少监管套利,引导相关业务健康发展。(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负责)

四、清理整顿不合理金融服务收费

贯彻落实《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督促商业银行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对于直接与贷款挂钩、没有实质服务内容的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对于发放贷款收取利息应尽的工作职责,不得再分解设置收费项目。严禁“以贷转存”、“存贷挂钩”等变相提高利率、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规范企业融资过程中担保、评估、登记、审计、保险等中介机构和有关部门的收费行为。在商业银行和相关中介机构对收费情况进行全面深入自查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专项检查。对于检查发现的违规问题,依法依规严格处罚。(银监会、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五、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

优化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管理,通过提前进行续贷审批、设立循环贷款、实行年度审核制度等措施减少企业高息“过桥”融资。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基于风险评估的续贷业务,对达到标准的企业直接进行滚动融资,优化审贷程序,缩短审贷时间。对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差别化监管。(银监会、人民银行负责)

六、完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引导商业银行纠正单纯追逐利润、攀比扩大资产规模的经营理念,优化内部考核机制,适当降低存款、资产规模等总量指标的权重。发挥好有关部门和银行股东的评价考核作用,完善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评价体系,合理设定利润等目标。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偏离度指标,研究将其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评价体系扣分项,约束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冲时点”行为。(银监会、财政部负责)

七、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积极稳妥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特色中小金融机构,促进市场竞争,增加金融供给。优化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加快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培育立足本地经营、特色鲜明的村镇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在基层地区合理布局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银监会负责)

八、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继续优化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的制度安排。支持中小微企业依托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开展融资。进一步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发展。逐步扩大各类长期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范围和规模,按照国家税收法律及有关规定,对各类长期投资资金予以税收优惠。继续扩大中小企业各类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集合债、私募债发行规模。降低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和“三农”金融债的门槛,简化审批流程,扩大发行规模。(证监会、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等负责)

九、积极发挥保险、担保的功能和作用

大力发展相关保险产品,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城乡居民等主体获得短期小额贷款。积极探索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开展“保险+信贷”合作。促进更多保险资金直接投向实体经济。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担保机构,引导其提高小微企业担保业务规模,合理确定担保费用。(保监会、财政部、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十、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促进金融机构增强财务硬约束,提高自主定价能力。综合考虑我国宏微观经济金融形势,完善市场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人民银行负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