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1 11:25: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道路绿化现状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Status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Road greening of Wuchang
Abstract: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status quo of WuChang area road greening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summarized the WuChang district border trees, green bel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landscape, and analyzes the insufficiency of current WuChang,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WuChang, put forward effectiv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road greening.
Key word:road greening,border tree, green belt,WuChang
道路是城镇的骨骼,贯穿整个城镇,形成一个完整的道路系统,因此城镇的建设离不开道路景观的建设。科学合理的城镇道路绿化设计不仅有利于交通安全,还可以衬托建筑艺术,使城镇的面貌更整洁生动,从侧面反映着一个城镇的品位。良好的道路绿化,可以活化城镇道路空间,构建和谐统一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1]。多年来,武昌区不断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城区道路绿化总量大幅提升,环境和景观质量显著提高。但是,在道路绿化现状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绿化树种相对单一,植物配置不合理,市政建设与绿化建设脱节等。本人对武昌区道路绿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武昌区道路绿化的发展提出有效建议。
1. 武昌区城区道路绿化现状分析
1.1武昌区道路绿化概况
武昌区位于武汉市的中东部,气候特征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侯,四季分明,降水充分,雨热同季,夏热冬冷, 无霜期 较长。城区共有道路130条,道路绿化总面积86.9万。近年来,通过诸多绿化项目的建设,城区道路绿化总量大幅提升,树种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丰富和优化。但是,城区道路绿化依然存在一定问题,无法满足城区日新月异的面貌和居民日益提高的需求。
1.2 城区道路绿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2.1 行道树树种较为单一
植物丰富多样的观赏性是城市景观多样性的前提, 植物景观的多样性是组成城市景观多样性的重要内容。每种植物的枝、叶、花、果都有其特有的观赏特征, 其形态、色彩、质感风韵、芳香各不相同。有时以姿态独特取胜, 或以色彩变化丰富, 或以别具芬芳, 或是冠大荫浓, 相互构成了美的要素[2]。
根据调查数据,武昌区的130条主次干道上共植行道树19795株,其中樟树和悬铃木两个树种运用最多。樟树共8976株占总数的45.34%,悬铃木共5804株占总数的29.32%,用樟树和悬铃木作为主要行道树的道路多达95条。其次较常见树种为栾树、广玉兰、银杏等。其他树种如无患子、雪松、枫杨、重阳木、水杉、池杉、柳树、喜树、桂花等比较少见,其数量总和仅占行道树总数的16.67%。总体来说,武昌区行道树树种比较单一,未能达到生态和景观多样性的要求。
1.2.2 植物配置不合理
植物配置是指在满足植物生态特性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上,各种植物之间的配置,要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创造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艺术空间,从而发挥植物的观赏特性和园林功能。植物配置要求在一个统一基调的基础上,力求植物树种的丰富多样,注重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常绿树和落叶树、速生树和慢生树相结合,适地适树,因地制宜,从而形成多层次、复杂、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3]。经调查,武昌区部分道路存在植物配置不合理的现象, 例如友谊大道,该道路绿化带中主要树种为石楠、桂花、红叶李、法国冬青、火棘、红叶石楠,其中仅红叶李为落叶,其余均为常绿,常绿落叶比不合理。其次,上层的石楠和桂花栽植过密,形成竞争导致长势不良;过于密集的上层植物又阻碍了中层植物红叶李的生长。这样的配置方式令道路绿带季相变化不明显,观赏效果不佳,同时也影响了植物正常生长。
1.2.3市政建设与绿化建设相脱节,缺乏统一规划设计
目前,武昌区道路规划建设是由市政部门负责,而道路绿化建设是由园林部门负责。在建设程序上往往是道路建好了,再进行绿化施工建设,这就造成道路建设和绿化建设不联系、不统一,建设道路时较少考虑到后期绿化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增加投入成本和施工难度等诸多问题[3]。例如,道路预留的分车带下方有混凝土结构,导致绿化带覆土厚度达不到要求,从而影响植物生长;绿化带下管线埋设不合理,导致管线维修反复毁坏绿地等。这些问题给道路绿化的后期养护管理带来极大困难。
2.对武昌区道路绿化的几点建议
2.1 丰富绿化树种,凸显城区特色
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 人们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 对美的追求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 原来的园林美学观念和绿化技术远远满足不了现代都市文明的需求; 人们对城市绿化欣赏要求越来越高, 对城市树种选择与配置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因此,应广泛调查湖北省、武汉市城市绿化的树种, 并对其繁殖和应用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从中选择适合武昌区道路绿化的树种加以推广和应用。同时,在选择道路绿化书中是应充分考虑武昌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挖掘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用植物景观展示城区的文化特色,如适当的栽植市树水杉、市花梅花等形成特色景观道路。
2.2 合理配置绿化植物
武昌区道路绿化建设非常重视乔灌草的搭配,每次道路绿化设计都力求营造复合式生态景观模式,但在植物层次设计上还有值得改进之处。合理的配置乔木、灌木、草本三个层次的植物品种,全面考虑树种季相变化、生长习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种植,才能使其发挥最好的绿化效果。
2.3 统筹市政及绿化建设
改变市政建设与绿化建设相脱节的现状,确定由一个部门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确保道路绿化建设质量,避免给后期养护管理留下后患。
参考文献
1.顾德海. 浅探城市道路绿化设计[J]. 工程与建设,2012( 2) : 174.
2. 杨琴军等. 基于植物多样性的武汉市道路绿化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31(4):98-102
一、近几年城市道路绿化的现状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建设点、线、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化以“线”的形式将公园、游园、广场的“点”,风景区的“面”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道路绿化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由于现代化城市的道路性质不同,周边环境条件不同,所采用的绿化形式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道路绿化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简易式:道路两侧建筑物前空地很少,沿路两侧只能栽一行树,形成一条路两行树的老模式。
1.2 多层次式:道路两侧(或一侧)的绿地面积较宽,栽植多行多种植物,里层为法桐、银杏等较大落叶乔木;中间层为桧柏、黑松等常绿树;靠近道路的一层为连翘、榆叶梅、丁香等花灌木和绿篱或模纹、草花、草坪等。形成高低错落、开合有序的空间,色彩各异的层次,在行进路上有最佳的观赏效果,使人们感受到整齐中富于变化,变化中有节奏,给城市带来了无限生机,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1.3 自然式:根据道路两侧的空间和周边环境,地形略有起伏变化,以草坪为基调,用常绿树、落叶乔木、花灌木等不同园林植物布置有韵律的自然树丛、花带等。
二、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配置
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首先选择合适的树种,树种选择的一般标准为:树冠冠幅大、枝叶密;抗性强(耐贫瘠土壤、耐寒、耐旱);寿命长;深根性;病虫害少;耐修剪;落果少或者没有飞絮;发芽早,落叶晚。同时,树种选择要能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道路特征。
2.1 道路树种选择应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以乡土树种为主,从当地自然植被中选择优良的树种,充分体现本土树种的优良特性。对于经过长期的驯化考验外来树种在合适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的。
2.2 结合城市特色,优先选择市花、市树及骨干树种。如洛阳牡丹、开封、成都市树银杏芙蓉,北京市市树为国槐和侧柏。槐冠大荫浓,适应城市立地条件,是优良的道路绿化树种。
2.3 结合城市景观要求进行选择。如昆明--春城。要求有四季常青,四时花香,环境,道路树种要体现亚热带景观。采用云南樟、银桦常绿树种及悬铃木、银杏、玉兰树等落叶树种较为全面,观花的山茶、杜鹃等。
2.4 道路各种绿带常可配植成复层混交的群落,应要选择一批耐荫的小乔木及灌木,如锦熟黄杨、桅子、水桅子、杜鹃属、竹柏、桂花、红茴香、金银木、小檗属、十大功劳属、胡枝子属、大叶冬青、小蜡、红背桂、大叶黄杨、枸骨、瓶兰、九里香、棕等。
2.5 郊区公路绿带可考虑选用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如乌柏、枫香、杨、榆、水杉、银杏、油桐,女贞、杜仲、白干层等。总之,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是一门综合艺术,种植配置设计得当,不仅给人以愉快的美感,同时也能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环境特点,立地条件,规划设计要求以及植物的形态、色彩、风韵等多方面的因素,精心组织,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和观赏效果,创造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三、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现状存在的问题
3.1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地域间绿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如果没有外界阻力,城市空间总是向着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发展。某些城市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具有很大的差异,直接影响其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速度、模式以及空间结构。有时,自然条件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门槛”,如河流、山脉、铁路的阻隔,其造成道路交通、市政管线的障碍,形成城市空间扩展的门槛,要突破这个门槛往往需要很高的代价,但是一旦突破,则会有巨大的发展。如上海由于黄浦江的阻隔,在浦东重点发展之前,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说法,浦东浦西发展差距巨大,随着政府实行重点开发浦东的序幕拉开,过江的门槛被突破,浦东得以迅猛的发展。
特殊的城市结构布局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或历史原因等因素,形成特殊的城市结构布局,对城市的空间发展演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如青岛是一个海滨城市,青岛市区南部具有优越的滨海岸线,以市政府为核心的城市中心区位于南部海滨区域,城市东部为崂山,西面为工业港口海岸线,城市的空间扩展只有向北发展,而北部远离中心区,受中心区的影响带动作用较弱,也不具有南部优越的滨海自然条件,种种因素造成城市发展差距甚大。
3.2 总体多样化和局部单一化的矛盾,城市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城市生态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需要有一个人工管理完善的物质输送系统,以维持其正常机能。城市生态系统食物链简化。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多样性的减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式、途径都发生改变,使系统本身自我调节能力减小,而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亚系统的调控能力和水平。
3.3 大树进城的趋利性和对非城市地区生态的破坏。
所谓“大树进城”,顾名思义就是把乡村的大树移植到城市,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但此举却给自然生态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在上世纪末,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美化环境、绿化环境的需求日益迫切,加上专家呼吁的城市绿化要用本地树木的观点被决策者逐步认同,城郊苗圃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但这并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对树木尤其是本土大树的迫切需求。于是,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了农村,开始将农村的大树整体搬迁到城市里。
大树进城之风最早始于上海,随后全国各大城市开始纷纷效仿,几乎所有的新建城市以及老城城区改造、城市文化广场修建,甚至大学扩建校园都用上了大树。大树进城一时成为了“时尚”。这些城市所用大树的来源也从乡村扩展到自然山体、林场及自然保护区。
四、建议与措施
4.1 发挥本区优势,地域差距的缩小。南北差距缩小是不同区域优势与功能互补的结果,而决非功能的趋同和环境的相近。应根据北部的优势和特点,突出特色和优势,优化产业结构。
4.2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北部发展核心。借鉴国外大都市“集中分散化”的空间扩展方式,以多核心空间格局来疏散中心城市功能,从而达到大都市均衡发展目的,如汉城、东京、巴黎的空间扩展。既可有效避免了单一中心大城市病的出现,又可以带动城市的均衡发展。
4.3 首先,要多选用长寿树种。本地植物多是经过有性繁殖的,种子萌发的幼苗主根明显,生命力旺盛,寿命长,而大部分速生的外来种系无性系繁殖,寿命短。其次,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要重视苗圃基地的重要作用,大树培育主要还是要从种子和苗期抓起,但要把握移栽时机,保证茁壮成长,要有长远眼光。
再次,要多种成片林,保存其自然属性,要将单一的行道树向行道树林发展,由绿线向绿带再向集中的公园绿地发展,街心花园要大量引种本地天然草本植物,随着时间增长,这些树木自然会实现自我更新,会演变为郁闭的城市森林,最终自然就会成为合乎百姓需要、合乎生态需求的大树、古树。
五、结束语
城市道路绿化的好坏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的一个窗口,如何搞好城市道路绿化是当前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值得大家共同探讨,目的就是如何正确选择行道树,使城市街道的绿化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城市道路的网络规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通行功能,而是把道路看作是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很多山地城市老城区的本身复杂特殊的道路空间已经无法满足逐渐加剧的交通需求,并且由于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绿化前期的规划设计欠缺考量、植物的配置不到位与后期的不当维护等因素使老城区道路绿化现状不容乐观。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城区的道路绿化空间更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改造。笔者以重庆市彭水县老城区道路改造设计为具体案例,详细探讨了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改造设计方法、构思,以及主干道路、滨江路、节点等的具体绿化改造设计内容,以期达到为现代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设计提供借鉴的目的。
1 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绿化现状分析
1.1 特殊的地理地貌造成绿量严重不足
山地城市老城区由于受到其特殊的地理地势的制约,地形起伏大、山岭沟谷相连,为了克服高差,道路走向多沿坡蜿蜒盘旋。由于自然条件决定了道路形式,因此,山地城市的道路布局比较曲折多变,两侧用地变化不一,在陡坡或山崖,有的半边开敞或完全封闭,很多道路绿化根本不能形成绿化带,偶有孤株挺拔则是沿街变成独矗。甚至有些老城区中心街道宽度本身不足1m,根本没有办法栽植行道树,这些都是造成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绿化的绿量严重不足的原因。
1.2 前期缺乏整体的规划,后期养护不到位
很多山地城市的老城区道路绿化都是始于20世纪70、80年代,缺乏整体规划思想,并且由于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系统通常比较狭窄,很多道路绿化形式都是一板两带式,绿化景观趋同、单一,不仅没有标志性树种,忽略了乔、灌、草的综合造景,也没有彩色植物的配置,毫无季相景观。而且由于后期养护不及时,使得原有绿化植物损毁严重,整体植物生长势较差,道路绿化景观破碎、凌乱。
1.3 缺乏安全防护、安全感设计
山地城市道路不同于一般的平原城市,它对于安全视线及防护设施的要求更高,因为山地道路往往转弯较多,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该慎重考虑这一点,引导车流方向,保证车行人员的视线安全距离。但是有些道路却存在安全隐患,如有下降趋势且又转弯的路段,没有连续地种植或视觉的中断,不容易让车行人员判断道路的方向,从而造成事故。所以在考虑安全视距的同时,也要考虑安全防护设施的设计。
1.4 乡土树种的应用较少,地方文化特色表现不足
山地城市老城区行道树种选择随意性较大,没有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不注重乡土树种的应用。在规划发展过程中盲目引种,只注重了树木本身的景观效果,忽略了树木的生态学特性和功能,这样不仅失去了地方特色,还失去了地方文化风貌。
2 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设计原则及依据
2.1 设计原则
2.1.1 尊重历史文化、保持整体性原则。城市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同时也要向前发展,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特别要突出植物文化的地方特色和造景的美观性[1]。
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第二,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1]。
2.1.2 保持连续性原则。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景观设计的连续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视觉空间上的连续性。道路景观的视觉连续性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及道路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二是时空上的连续性。城市道路记载着城市的演进,反映出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进、文化演进和人类群体的进化。道路景观设计就是要将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充分反映这种演进和进化,并能为这种演进和进化做出积极的贡献[1]。
2.1.3 注重安全性原则。植物选配以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本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注重植物合理搭配,所有用地尽量使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合结构。由于山地城市特殊的地理地势原因造成道路系统本身较为狭窄,道路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有利于汽车安全行驶[1]。
2.2 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依据一系列标准、规范进行,包括《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3 彭水县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设计方案
3.1 项目概况
彭水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处乌江下游。全境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为构造剥蚀的中、低山地形。地貌类型复杂,“两山夹一槽”是彭水地貌的主要特征。地形地貌受北北东向构造控制,主要山脉呈北北东向延伸,成层现象明显,谷地、坡麓、岩溶洼地及小型山间盆地相间,逆顺地貌并存。各类地貌中丘陵河谷区占13.39%,低山区占52.88%,中山区占34.03%。彭水县老城区的道路情况相对比较复杂,道路布局比较曲折多变,两侧用地变化不一,在陡坡或山崖,有的半边开敞或完全封闭,很多道路绿化根本不能形成绿化带,甚至有些老城区中心街道宽度本身不足1m,根本没有办法栽植行道树。这些特殊的山地地形,都给彭水县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设计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2 改造设计方法和总体构思
3.2.1 改造设计方法。以安全设计为前提,以生态设计为根本。在设计方法上,总体而言是整个道路的线性景观设计要重在“势”,节点处景观设计要重在“形”。在“势”和“形”上的结合,从而实现彭水县老城区道路绿化景观整体改造的目的。
3.2.2 改造设计总体构思。在改造过程中,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彭水县城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
(1)狭窄人行道绿化:在交通量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尽量采用树池式设计。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如道路旁有护坡,则护坡绿化应结合工程措施栽植地被植物或攀援植物。
(2)道路节点景观设计:①交叉路口景观设计:交叉路口是两条以上道路相交之处,是交通的咽喉。种植设计需先调查其地形、环境特点,并了解“安全视距”及有关符号。安全视距是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车、立即刹车而恰好能停车的视距距离。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景观要素时,要使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m,宜选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或者低矮的景观构筑物进行造景。②交通岛景观设计:交通岛设在道路交叉口处。主要为组织环形交通,使驶入交叉口的车辆一律绕岛作逆时针单向行驶。中心岛不能布置成供行人休息用的小游园或吸引游人的地面装饰物,而常以嵌花草皮花坛为主,或以低矮的常绿灌木组成简单的图案花坛,切忌用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以免影响视线。③街旁绿地的景观设计:街道小游园以植物为主,可用树丛、树群、花坛、草坪等布置。乔灌木、常绿或落叶树相互搭配,层次要有变化,内部可设小路和小场地,供人们入内休息。设一些建筑小品,如花架、宣传廊、坐椅等,丰富景观内容,满足群众的需要。
3.3 改造设计内容
主要包括主干道鼓楼街、汉关路、插旗街、绸缎街和老城区南滨路、北滨路以及道路交叉口、转盘的绿化改造设计。
3.3.1 鼓楼街。①现状分析及评价:现状道路两侧基本无绿化,目前正在进行管网与道路改造,建议利用此次改造机会,将两侧管线向外侧偏移,便于靠近道路一侧可以种植行道树。②改造措施:道路两侧种植广玉兰与天竺桂作为行道树,对本段道路有堡坎处进行垂直绿化处理,堡坎上方栽植迎春,堡坎下栽植油麻藤或常春藤进行攀爬。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1)。
3.3.2 汉关路。①现状分析及评价:现状左侧人行道较宽栽植有小叶榕行道树,树形效果一般,右侧人行道距离建筑较近,又有大量管线通过,不便于挖坑栽植植物。②改造措施:将左侧小叶榕更换为景观效果较好的银杏,右侧利用活动树池栽植桂花作为行道树。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2)。
3.3.3 插旗街。①现状分析及评价:现状道路无绿化,两侧人行道距离建筑较近。②改造措施:建议采用活动树池种植10~12cm桂花或者天竺桂作为行道树。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4)。
3.3.4 绸缎街。①现状分析及评价:绸缎街是彭水老城的商业与行政中心区域,人流量与车流量都较大,目前部分地段,人行道较开敞处只有单薄的行道树,大部分区域无绿化,景观效果较差。②改造措施:将绸缎街改造成为步行街,将车行路利用铺装与两侧找平形成步行街广场,在广场两侧利用树池栽植银杏、黄葛兰、桂花等景观树。树池设计成为可坐式方便居民休息使用。同时广场中间可以利用柱墩等小品管理车辆行驶。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4)。
3.3.5 南滨路。①现状分析及评价:南滨路道路两侧绿化带较宽,为了提高南滨路景观效果,建议对目前植物种类进行改造处理。②改造措施:种植池内利用银杏与桂花间隔种植形成数列,银杏规格15cm以上,桂花选用胸径12~14cm的规格。灌木层种植修剪整形的红继木,春鹃与黄金叶搭配,前后要具有层次感,同时种植美人蕉等开花地被进行点缀。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5)。
3.3.6 北滨路。①现状分析及评价:行道树为小叶榕,规格较小,景观效果一般,车型路外侧有块小场地,场地内绿化较为单薄。②改造措施:将现状小叶榕行道树替换成12~14cm胸径的银杏,行道树栽植采用平地树坑式,树下栽植地被植物,车行道外侧场地,改造成为以绿化为主的游园,靠道路一侧栽植桂花与前排银杏形成效果对比,同时在游园内栽植一颗40cm左右的银杏树,作为主景树。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6)。
3.3.7 节点A——高城环路节点。①现状分析及评价:现状道路交叉口处有一棵大黄葛树长势较好,树下灌木层杂乱,道路两侧无绿化。②改造措施:保留原有大黄葛树作为此次主景,在树池内放置景观石,石旁配置红枫作为配景,地被层种植整形金叶女贞。在道路右侧人行道较宽种植12cm天竺桂作为行道树。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7)。
3.3.8 节点B——转盘节点。①现状分析及评价:无景观,绿化效果较差。②改造措施:转盘作为城区道路重要节点,应该丰富植物种类,做重点打造。方案1在转盘中心种植3~5棵,胸径15cm银杏作为主要景观,中景选用整形12~14cm桂花,前景选用3~5株一组的紫叶李。地被层植物选作整形黄金叶,红檵木和时令花卉。方案2主景选用40cm皂角树,中、前景同方案1。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8)。
4 结语
通过重庆市彭水县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设计的案例,探索我国现代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景观改造设计的实现途径。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设计和新建道路绿化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改造设计既要考虑原有设计的现状,但也要加入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目的就是要改变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原有落后、单一的景观,使城市自然景观与道路工程结构物尽可能协调,满足道路景观的基本功能和优美外观,并从使用者的视觉、心理出发,使道路空间具有功能、美观及经济的一致性,并且达到可持续发展。(收稿:2013-08-08)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
[2]刘异婧,沈一.中小城市道路绿化与植物配置—以四川安岳县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57-1559
[3]朱敏.南京江宁老城区道路景观绿化的提升改造设计[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4]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赵国亮.陵川县城道路绿化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山西建筑,2010,36(33) :28-31
中图分类号: TU985.18 文献标识码:A
一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本文以济南市城区的21条主干道及其交叉口绿地和街头绿地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调查分析济南城区主干道的主要技术指标,如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绿地率等,并重点对道路中央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及街头绿地的植物进行全面综合的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济南城区道路绿化现状分析,进而对济南城区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城市道路绿化的文献资料、书籍和报刊,收集济南市地理位置、城市风貌、城市规划、道路规划、常用绿化植物等方面的资料,结合现状,从规划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在国内外现有道路规划设计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济南道路绿地存在的问题,对绿地规划设计进行研究。
2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是按研究计划对济南城区道路绿化作全面了解。首先对道路绿化现状展开全面初步普查,然后全面深入实地调查,对比较典型的道路绿化进行个案调查,为道路绿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典型案例。
二 结果与分析
城市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主要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一块板道式、三板四带式、街头绿地、立交绿地等。
根据以上种形式,选取济南市区有代表性的道路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
1舜耕路
即由中央分车带将机动车道分成上下对向车流,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没有隔离的道路断面绿化形式其绿化主要由中央分车绿带、行道树组成。如舜耕路。与一板二带式相比,其好处在于相同的路面宽度将两条绿带的宽度集于中央,更易于布置绿化、便于管理、降低建设和管理成本。特别是如果两侧绿化带在规划上控制了一定的宽度(有的已达30--40m),使绿化有了厚度感,增加了景深,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道路绿化效果。
通过对舜耕路的实地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具体分析,如图1所示,此配置形式比较单一,绿地立体构成较弱,灌木的种类和数量都过少,不重视下层灌木的应用。
图1. 舜耕路绿地苗木种类柱形图
2经十东路
用2条分车绿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加上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4条绿带。虽然占地面积大,却是城市道路绿地较理想的形式。其绿化量大,夏季庇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如经十东路。
通过对经十东路的实地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具体分析,如图2所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行道树种类单调,重复运用率高;行道树乔木中常绿乔木比例偏小,落叶乔木比例过大;配置形式单一,表现在行道树一般都是单排、单一树种种植;绿地立体构成较弱,灌木的种类和数量都过少,不重视下层灌木的应用,易受病虫害的侵袭,病虫害防治困难。
图2.经十东路绿地苗木种类柱形图
3燕山立交健身广场
即为配合城市立体交通而形成的绿地。由于立交形式的不同,绿地形式也是多样。在不同形式的立交绿地造景,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城市绿地景观,是现代城市美化街景和增加公共绿地的重要手段。比如燕山立交健身广场、八一立交桥绿地,以及北园路立交健身广场。在出入口配置不同的骨干树种,作为特征标志,便于汽车加减速及驶入驶出。小块绿地以疏林草地的形式群置一些常绿树和秋色叶树,以丰富季相变化,反映地方特色。
通过对燕山立交健身广场的实地调查,详细分析植物种类。如图3,植物种类较多,多以北方常见树种;季相景观较丰富。但不能很好的体现济南的城市特色。
图3.燕山立交健身广场绿地苗木种类柱形图
4泉城路绿地
即路边休憩型小型绿地,也称为街头小游园。面积一般在1000平方米以下,小的只有几百平方米,形式往往不拘一格。但在环境功能上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被誉为城市的“出气口”。这种形式既便于人们休息、活动,又形成街道绿化的景点,很受市民欢迎。
通过对泉城路绿地的实地调查,详细分析植物种类。如图4,分析对泉城路街头绿地园林植物配置的季相景观,所用的植物中,榆叶梅、紫荆数量比较少,对形成整体景观效果作用不大。用量较大的植物有春季观花的贴梗海棠、火棘;秋季观叶的南天竹等,它们是各季景观的骨架,其它植物成为点缀和补充。分析得出,游园的秋季景观中上层乔木比较少,层次不丰富;另一方面,观花植物中红色系花偏少,整体景观效果不够热烈、欢快,难以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
图4.泉城路绿地苗木种类柱形图
三 讨论与分析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在道路上形成的,因此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反映了城市的个性和时代风貌。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设计理念需要结合时代主题和城市发展的步伐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一) 道路绿地率低、绿地断面布置形式单一的问题
济南的道路平均绿地率只有14.7%,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单一,60.7%道路为一板两带式,这是目前济南道路绿地较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老城区。究其原因是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不同步,道路绿地建设预留地少。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应和城市规划同步进行,预留出足够的道路绿地,以提高道路绿地率,同时增加三板四带式和四板五带式道路,丰富绿地断面布置形式[20]。
(二) 道路绿地植物的应用
1 道路绿地植物配置模式
乔、灌、草复层结构模式是目前公认的比较好的植物配置模式,它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量,而且丰富了景观层次和效果。针对济南气候条件、城市环境、文化特色等的不同,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不同的典型配置模式,丰富配置类型,营造多样景观。
2 乡土植物的应用
乡土植物资源是进行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基础材料,也是形成地方特色的重要保证。以乡土植物资源为主进行园林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也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济南调查发现,该城市的乡土植物资源中观赏性较强、可用于城市绿化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少。所以植物推荐时并没有拘泥于乡土植物,而是大量引入了可用的外地植物种类,进行城市绿化建设,景观效果是比较丰富的,适应性待检验。
3 济南城区道路绿地可选植物
可供济南选择的植物种类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但目前应用种类比较少,尤其是行道树树种主要集中在悬铃木、国槐、刺槐、垂柳等几种,景观比较单调,现结合济南实际,将适合济南道路绿地的植物种类分为:行道树树种、花灌木植物、色叶植物等类别,并推荐如下。
3.1行道树树种推荐
行道树的选择标准:①适应济南的生长环境,生长迅速而健壮。②要求管理较为粗放,对土壤、水分、肥料要求不高,抗病虫害能力强。③树干挺拔、端庄、树形美观、冠幅大,遮荫效果好,或具观干、观叶、观花、观果等观赏效果。④萌芽能力强,耐修剪,易整形。⑤发芽展叶早,落叶晚,落叶期相对一致。⑥深根性,无刺、瓜果无毒、无臭味、无毛被飞散等污染。⑦树龄长、材质好
3.2观花类植物推荐
观花植物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由于花灌木的种类很多,选择有较大的灵活性,一般要求:①路旁栽植的花灌木应注意选用无细长萌蘖或向四周伸出稀疏枝条的、树形整齐的植物种类,最好无刺或少刺,以免妨碍车辆和行人的通行。②耐修剪、再生能力强,以利控制植物高度和树形。③生长健壮抗性强,能忍耐尘埃和路面辐射热。④枝、叶、花无毒和无刺激性气味。⑤尽量选择先花后叶、果实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
表1.适宜济南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推荐表(观花乔木类)
Table8 .Blooming plants that adapt to the city greening in Jinan
表2.适宜济南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推荐表(观花灌木类)
Table9.Blooming plants that adapt to the city greening in Jinan
表3.适宜济南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推荐表(观花藤本类)
Table10.Blooming plants that adapt to the city greening in Jinan
3.3秋色叶植物种类推荐
适宜济南的秋色叶植物较多,秋色叶植物能表现出明显的秋季季相,可以丰富秋季景观。
表1.适宜济南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推荐表(秋季观色叶类)
Table12.Clolred leafs tree that adapt to the city greening in Jinan
四 建议与对策
针对济南城区道路绿化现状,提出以下六点建议:加强规划设计研究,完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规划;加强垂直绿化、景观媒体绿化、拆墙透绿等绿化,延伸城市道路绿化空间,丰富道路整体绿化景观效果;增加路侧绿带、基础绿化建设,开辟街头绿地,发挥道路综合功能;加强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的应用研究,丰富园林植物,完善城市道路绿地多层次、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景观;充分利用济南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等优势,挖掘济南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地方特色;提高全民生态绿化意识,依法治绿,减少人为破坏,保护绿化成果。
参考文献
[1]. 蔡志洲.中国公路景观文化及实例[J]中国园林,2004,(4):42--43
[2]. 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J]城市生态研究,2001,(5):11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和它联系。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正如《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城市道路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城市建设的水平。只有符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城市特点的道路绿化配置模式,才能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道路绿化系统。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联通路作为淄博市一条贯通东西主干道,将来也是淄博的政务大道,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景观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能使联通路道路景观体现淄博的城市特色,充分发挥道路绿地景观和生态的双重效益,将是本次调查和设计的最终目的。
联通路现状分析
联通路是淄博市一条贯通东西的主干道,是由济青高速公路进入中心城区的交通枢纽和重要景观门户。道路西段延伸至周村区经济开发区,中部贯穿周村区北郊镇、淄博新区,东段延伸至老城区。因此,从空间意向上可以看做是一条景观纽带。本次调查和将要改造的范围为正阳路至世纪路,全长14公里。该范围内道路现状可以以道路断面形式和用地性质进行段落划分。
2.1按道路断面形式划分
整条道路以道路断面形式划分可以分为两个段落。
(1)正阳路——姜萌路,机动车道双向8车道30米,中间无隔离带,非机动车道7.0米,机非隔离绿化带5米,未实施人行道设计宽度为4米,道路两侧各28.75米绿化带。
(2)姜萌路——世纪路,机动车道双向6车道22.5米,中间隔离带8米,非机动车道5.5米,机非隔离绿化带5米,人行道宽度4米,人行隔离绿化带1.5米,姜萌路——滨博高速段两侧绿化带宽度28.75米,滨博高速——世纪路两侧绿化带宽度为18.75米。
2.2按用地性质划分
道路两侧的用地性质可分为东、西、中三段。西段主要以工业用地为主,中段以居住用地和教育用地为主,东段以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和行政办公用地为主。
3、道路景观存在问题
通过对于联通路现状绿化景观的调查,联通路目前在绿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偏少,种植均匀,缺少林冠线;
(2)道路绿化景观未能与周边环境用地性质相符合,未能体现城市特色;
(3)彩叶树种应用较少,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搭配不合理,不能体现绿地景观色彩多样化和季相变化;
(4)道路绿化植被群落层次结构不明显,缺乏科学合理生态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5)联通路正阳路至姜萌路路段道路两侧主要以工业为主,目前各企业已初具规模。工业的聚集,对于道路两侧以及周边的环境势必造成影响,目前联通路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和配置在功能上不能与周边环境相适应,未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4、道路景观整体改造设计
4.1改造设计原则
4.1.1强调景观与生态功能的结合
按照先进城市的经验,在联通路的改造设计中强调道路绿化应起到的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使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密切结合,乔、灌、草合理搭配,引入“绿量”的概念,使设计做到景观层次丰富,让有限的绿地的生态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4.1.2树种选择和配置注重科学性
在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搭配上,注意根据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科学合理,避免盲目性。同时,在搭配上也注意考虑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的兼顾,适度提高苗木的规格和种植密度。
4.1.3以乡土树种为主,力求树种的多样性
对联通路绿化植物的配植,在大量运用常见乡土树种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本地区的植物资源,筛选适宜的树种并适当引进适合本地生长的外地优良植物种类,使植被景观更加丰富多彩。通过采用多种植物种类混用的配植方式,对绿化的病虫害发生和危害起到有效的抑制。
4.1.4倡导新技术的运用,绿化配植考虑维护便利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了后期的日常维护问题。长达14公里的绿化规模、日常维护工作量较大。其中的浇灌工作,可以采用实施绿地的自动喷灌,使后期维护工作量减轻。另一项日常维护量较大的工作——草坪的维护、修剪,也可采取以下两个减量措施:
(1)在植物的配植上加大灌木和地被植物种植量,缩小草坪面积,以减少草坪的维护量。
(2)引进马蹄金、钩叶结缕草等不修剪、少修剪的草种,使草坪的维护工作减少。
4.2绿化景观的改造设计措施
4.2.1分段设计、景色分区、统一变化
整条道路以姜萌路和滨博高速为分界点,从西向东将联通路分为工业生态段、自然风貌段、城市景观段,分别利用植物色彩营造不同段落氛围,使联通路的各段绿化独具特色。
工业生态段:展现现代工业文明——绿色
自然风貌段:展现村庄农田、田园风光——红色
城市景观段:展现城市建设、政务中心——黄色
工业生态段
位于正阳路与姜萌路,道路两侧的梅河工业园以机械机电、纺织印染、照明产业为主,初具规模,致力于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园区,但部分企业对环境仍有一定影响。在此段的设计中,我们要发挥绿化植物在调节空气湿度、降低噪音、杀灭细菌、防风防火、清除灰尘、改善工业区环境质量的作用,以丰富多彩、富有层次感的绿化,满足工业区企业生产环境保护的要求,改善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道路景观。
在原有植物种植基础上,进行调整,移走樱花、雪松等长势不好的植物。保留抗污染物、杀菌、滞尘的植物,为保证冬季效果,增加常绿植物,突出绿色。保留原有的法桐、千头椿双排行道树,以形成林荫夹道的景观。隔离带增加绿色铁丝网,种植攀爬月季,既能有效的阻止行人随意穿越马路,也能营造三季繁花似景的景观。绿化带以高大乔木国槐、栾树、大叶女贞作为背景林;中间仍采用现状的紫叶李、木槿、紫荆、蜀桧、黑松作为观赏林,位置进行调整,数量补充;下层植丁香、紫薇、花石榴等,地被植物更换,原有蓝亚麻更换为整齐的铺地柏、玉簪、假龙头。节点处点植流苏,春夏花繁时,如白雪压树,景色壮观。
绿化层次在纵向上形成:高大背景乔木—小乔木—花灌木—地被花卉四个层次。在横向上考虑车行时人的视觉感受,形成有节奏和韵律的单元群落绿化。考虑瞬间视觉冲击,景观形式采用有节奏的波浪形起伏,300米为一个单元重复设计,整齐大气。
自然风貌段
位于姜萌路与滨博高速段,中段为淄博职业学院,3个校区拥有3万多名学生,人流量较大,有游览休憩需求。两侧都是村庄和农田,景观以展示新农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现状绿化带除人民公园苗圃处植物茂密外,其余段植物种植稀疏,整段重新设计。
第一排行道树银杏多处缺失,生长不好,建议更换为法桐。背景林采用雪松、五角枫,前部以成团成片的花卉垂丝海棠、樱花、丁香、紫薇、锦带等花卉景观为主要特色,并通过带状栽植的金叶女贞使各组花团联系起来,呈现出生动、自然的景观效果,使该段的绿化色彩十分艳丽,主题鲜明。
城市景观段
此段处于联通路的东侧,是淄博的政务中心,建筑风格现代。该段植物种植已初具规模,长势较好,保留以增加调整为主。
该段以醒目的黄色系为主,展现新城的活力。植物以银杏、黄金槐、金叶女贞、榉树为主,使该段的绿化色彩十分艳丽,主题鲜明。配以紫薇主题植物,同时栽植萱草、美人蕉、连翘等色彩鲜艳的花灌木及地被,达到花开不断的效果,突出新城特色。
4.2.2强调节点的浓墨重彩和段落间的过度处理
作为联通路绿化景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主要出入道路与联通路的交汇及各景区段之间的过度地带作为突出的靓点加以处理。具体的手法采用大面积花卉、色彩植物图案化组景、景观大树丛植组景的形式,使之对联通路的绿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过度地带通过节点化的处理,避免了不同景区区段的生硬对接。
对于重要节点的浓墨重彩的处理,突出了重点地段,强化了道路绿化的整体性,段紧接一段的出现引人入胜达到了较好艺术效果。联通路东西向分布,与多条南北向城市道路相交,可形成了12个主要节点。
整条道路全长14公里,东西中的三个主题标准段,12个节点的设置,必将使联通路随道路空间的变化而呈现出丰富有序的植物景观特色,形成色彩缤纷的景观大道。
4.2.3强调文化氛围
道路应以不同的城市文化为主题,对外展现文化特色。根据联通路的性质定位,应着重强调现其代化城市特色和城市景观轴线的影响。以突出淄博现代工业城市的地位,充分体现“现代齐都”的内涵。
在文化氛围的营造上,要着重处理各路口和节点,延续城市景观轴的秩序感。 以雕塑、景墙为表现形式,采用不同的材质、手法,做到特色鲜明、主题突出。
5、结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也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其生态功能能够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联通路作为淄博市的主要干道之一,其在地理、文化、政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相信经过改造设计后的联通路能够更加体现淄博的城市特色,在淄博城市发展道路上增添一笔亮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4-0121-03
Abstract:Application status of landscape plants in west district of Daqing City was researched by field investig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328 species,which belonged to 112 families and 59 genera.The species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landscaping plants were analyzed,and the popular greening problems are seriously pointed out too. Some proper suggestion of resolving the problems coul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green landscape of northern city.
Key words:Daqing City;Landscaping;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大庆市是以石油化工为主要产业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石油产业的发展,产业链下游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市民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作为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对改善生活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以及城市自然资本增值的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2]。本文采用实地踏查的方法,对大庆市西城区的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及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城区园林绿化植物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大庆市的自然状况,对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大庆西城区的城市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1 调查区域自然概况
大庆市西城区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大庆市区西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24°51′,北纬46°39′。东与萨尔图区相连,南与红岗区、大同区毗邻,西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北与林甸县接壤。全区总面积为1394km2,占大庆市区总面积的27%。区域南北长69.5km,东西宽33.5km,边界长225.2km。
西城区整体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为3.8℃,极端最高气温为37.9℃,极端最低气温为-31.5℃,年降水量为457.0mm偏多;日照时数2352h,初霜偏晚,终霜偏早。年平均风速为2.3m/s。其海拔高度145~155m。境内相对高差10~35m,高处多为平缓漫岗,低处是耕地、草原、泡泽、洼塘,平地分布许多凹凸不平且面积不大的盐碱甸子。境内无自然河流,只有40余个大小不同自然形成的湖泡。全区土壤分成2类,西半部以风沙为主,东半部以草甸土和黑钙土为主,大部分土壤比较适宜农业生产。
2 调查范围与方法
2015―2016年,历时2a多的时间,对大庆市西城区所管辖的6个街道1个镇(见表1),采用资料收集与实地踏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共绿地、生产绿地、专用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风景绿地的园林植物应用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种类、数量、分布、不同植物的生长状况、园林绿化和观赏效果等。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常用园林植物的种类构成 通过对大庆市西城区绿地中常用的园林植物进行调查鉴定,在本调查的范围内应用的园林植物约有59科112属328种(见表2)。其中,裸子植物2科8属12种,占调查园林植物总数的3.7%;被子植物57科104属316种,占调查园林植物总数的6.3%。
3.2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大庆市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大庆油田十分重视城市街道的绿化建设,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绿化、美化城市街道,拆除违章建筑,清理卫生死角,还绿于民,还绿于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较高[3]。据统计,大庆市西城区共有各种绿地2838.5hm2,建成区绿地率27%,人均公园绿地10.1m2,其中公园绿地397.7hm2,生产绿地461.9hm2,防护绿地242.9hm2,附属绿地929.3hm2,其他绿地773.4hm2。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乔木的应用中,大部分园林树种均为本地常见的普通树种,如樟子松、云杉、杨树、柳树、榆树、糖槭树、暴马丁香等,无论是道路绿化,还是公园绿化,这些树种的出现率都很高。局部小环境好的游园、居民区中有一些引种成功的树种[4],如稠李、山杏、杜松、山荆子、山毛桃等。在灌木的应用中主要集中于花灌木如榆叶梅、紫丁香、刺梅蔷薇、连翘、锦带花、茶条槭、京桃、珍珠绣线菊、鸡树条荚o、黄刺梅、红瑞木、木绣球、铺地柏、锦鸡儿、忍冬、卫矛等,这些花灌木类整体适应性较强,经过多年的栽培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条件,大多花团锦簇、五彩缤纷,观赏效果非常好[5],所以在各类绿地中频繁使用,一般群植、片植在花坛中部或镶嵌在花境中。从调查中发现,藤本植物和水生植物在建O期较长的游园、单位休闲场地有少量栽植,藤本植物如地锦、山葡萄、五叶地锦、爬上虎,水生植物如莲、睡莲、凤眼莲等。草本如矮牵牛、一串红、宿根福禄考、鹅绒委陵菜、蔓委陵菜、紫花苜蓿、白花车轴草、石竹、萱草、玉簪、鸢尾、景天、美人蕉、蜀葵等。草本植物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多用于花坛、草坪、花带等,丰富了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延长了花期,增添了新的景观亮点。
3.3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 从调查应用来分析,虽然西城区在各类园林绿地中使用的植物种类大约有238种以上,但园林植物种类还相当有限,城区行道树多是杨树和糖槭树,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和道路绿地品种单一,造成城区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层次较为单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
3.3.2 缺乏地方特色 大庆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和化工生产基地,是著名的资源型城市,由于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使引进的树种和草坪的生长受到限制。大庆地区具有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乡土植物,创造特色的城市生态景观,对城市绿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3.3 树种更新速度慢 有些绿化树种种植年份较长,土壤肥力缺乏,植株老化严重。有些树种因为病虫害等原因,以及由于周边环境的改变使生长受到影响,这些老化、退化的树种需要及时更新,以保证城市绿地整体的景观效果。
3.3.4 科研重视不够 大庆市西城区在园林植物研究方面,没有专门科研机构去研究开发,科研成果转化率非常低。园林绿化仍处于传统的低科技含量中,大多采用引种,不重视育种,不能及时筛选适宜当地生境的优良新品种。同时,科研成果未受到足够的支持和保护,不能及时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直接影响了园林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4 大庆市西城区园林绿化的对策建议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不仅在城市建设上发挥作用,更要使居民有参与性,使居民真正感受到绿化植物为他们带来的好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家对绿化植物的保护意识。
4.1 公园体系的园林绿化植物 公园绿化植物对改善空气质量、丰富居民业余生活、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经被大家认可,因此是最重要的一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通过现场参观和调查,在大庆市西城区公园绿化植物格局和种类上,可以从下述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1)在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工厂附近和人口较稀疏的地区有针对性地建设大片公园森林,并尽可能利用城市荒芜地,使绿化成本降到最低,生态效益提到最高。(2)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不同层次的公园绿化面积,满足不同人口密度的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种植不同种类的绿化树种,从而丰富城市景观。(3)减少人工设施的数量,公园绿化建设应以生态建设为主。结合资料,适合大庆市西城区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公园绿化树种有:樟子松、圆柏、杨树、红皮云杉、紫丁香、暴马丁香、柳树等。
4.2 附属园林绿化植物 附属园林绿化植物把绿色空间和城市建筑很好的融为一体。由于附属园林分布广、种类多,本文只从居民楼群和单位附属园林绿化两个方面阐述。(1)居民楼群的绿化。与其他绿化类型相比,居民楼群的绿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绿化的开放性、群众的参与性和可利用性。同时市民对其要求也最为苛刻,最新科学研究表明,新区建设居住区绿化覆盖率的理想状态是高于35%;旧区改造的居住区绿化植物不低于27%。在此区域内的园林绿化植物通常建议为一些较矮植株,以免影响居民楼的正常采光。并且建议多种植一些观赏性强、开花期长、无毒无害的可食用的绿化植物,为广大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建议绿化树种有:紫丁香、黄刺玫、刺玫蔷薇、牡丹、锦带花、山葡萄、山杏、太平花、山荆子、山毛桃藿香、迎春花、虞美人等。(2)单位附属的绿化。选择单位附属的园林绿化植物时,应充分考虑单位的办公环境和性质从而确定绿化植物的种类和布局。比如对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工厂,在进行绿化时要把生态防护放在首要地位,选择抗污染性较强的树种,如榆树;高等院校绿化建设应首要考虑景观设计,创造良好的户外活动空间,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时,在符合公共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利用屋顶空地,种植低矮的观赏性盆栽植物,以增加美观并净化空气。建议绿化树种有:杨树、柳树、月季、金银花、鹅绒委陵菜、蔓委陵菜、紫花苜蓿、白花车轴草、石竹、玉簪、鸢尾、景天等。
4.3 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植物 道路绿化存在于我们身边,但又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一部分。如果城市中缺少了道路绿化,我们的城市将变得毫无生机,空气质量会进一步恶化,正是有了这些行道树,使我们的城市被绿色包围、被绿色贯穿。经实地考察远望大街、乘风北路、中央大街和西宾路等西城区主要干道两侧的绿化植物,发现种类繁多,每条道路的植物种类都不一样,如创业大道以杨树为主、大庆路特色植物以水腊为主,南一路特色植物主要以糖槭为主,新城北街主要的特色植物是茶条槭摸纹篱等,为城市的G化景观提供了多样性和美观,居民在不同的街道可以观赏到不同树种所带来的美景,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提高了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和对城市建设的认可。针对大庆地区土壤盐碱严重的事实,在引入部分外来的道路绿化植物时,更要加强养护,满足其生长需求。施工后,相关部门要及时把临街绿化植物交付给相关单位,不要当树木出现病症损伤时,无人看管和负责的现象,加强市民整体的生态保护意识。夏季炎热季节,应定期为道路两旁的树木洒水,减少高温和灰尘对树木正常生长的影响。建议绿化树种:悬铃木、榆树、刺槐、铺地柏、云杉等。
参考文献
[1]李永武,李家蔚.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4,6:199-201.
[2]于丹丹.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园林绿化植物调查及应用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8):177-178.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是展现一个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强,内容繁杂的工作。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城市生态环境、居住条件、出行要求及城市的空间景观等均产生了新的要求,使城市功能更加复杂多样,以致对城市道路的功能需求、城市路网规划布局与设计等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不得不对交通环境、道路功能、网络结构等作进一步认真的思考,使道路交通达到安全、快速、经济、便利和舒适的要求,并为城市营造优良环境。
1道路规划设计的主要因素分析
1.1交通要顺畅
城市路网是城市平面的骨架,道路功能首先是交通,所有景观因素均要在道路功能正常的前提下,即交通顺畅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试想在人车处于拥堵状态之下,有谁还有心情欣赏景观,因此,城市环境景观首先是交通要顺畅。
1.2道路绿化率
一个城市的道路绿化率要达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要求,使道路绿化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3路面结构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许多城市道路在选择路面结构类型时侧重经济效益而选用刚性路面。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大中城市建设的经验使决策和设计工作者选用路面结构时,更加注重路面结构对城市环境影响和行车的舒适性,多数采用柔性路面结构。随着先进工业产品的不断出新,各种改性剂和路用工程纤维对刚性路面和柔件路面性能的改善,使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有了更多的选择。
1.4注重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道路景观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城市把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划分出来,由绿化、景观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包括道路绿化带设计、滨江景观道路栏杆、桥梁栏杆设计、道路构造物景观设计、人行道铺装没计,人行道上小品设计等。道路景观专业化精细化设计,使现代城市道路更加美化,配上两侧现代建筑、高档的店面,更加富含人性化的韵味,对美化城市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2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分析
2.1城市道路规划随意性
城市建设依附与道路的规划,所有的城市建设都应列入到城市道路规划的行列中。而目前在城市建设中很难看到完整的道路规划,通常表现的很随意。首先,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计划没有变化快;其次,从中牟取相应的利益,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个体的经验者,他们更愿意在利益的驱使下,为寻求更多的财力,将土地出让,影响到城市的道路规划的问题。
2.2城市道路规划缺乏权威性和严肃性
城市的道路规划作为城市的重要一部分,所有城市的道路规划权威性和严肃性应突出地表现出来,一旦城市的整体道路规划确定下来,不能因为人为的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但目前的城市道路规划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即换届、换领导,道路规划马上就变,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没有考虑到道路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导致消耗了大量的城市的资源,影响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2.3城市道路规划中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
首先,从道路规划过程看,人们群众参与的程度是不够的。其次,在道路规划过程中,领导们总是以自己的意志进行判断好坏是非,使道路规划的独立性和公开性被打破,人们的需要得不到反应。
2.4在道路的交叉口设计缺乏合理性
大的交叉口是整个城市各类交通汇合、转换、通过的地点,更是交通控制的地点,在交叉口范围内,车速运行速度慢,通行的能力小,事故的高发地。在交叉口的设计中,交通设施不够完善,主干道数不足,通行的能力与路段成反比,在交叉口排水的设施不畅,在下雨阴天雨水堆积。
2.5道路规划中有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首先,在城市的道路规划中,忽视了对文化的保护意识。一个城市的发展壮大,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伴随长期的历史过程必然会有大量的文化遗产遗留下来。在城市的道路规划的过程中,那些有深厚文化的底蕴的文物古迹,名胜风景,文化遗产已经遭到严重的损坏;其次,在城市的道路规划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建设规划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另一方面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强烈的冲击;再次,在城市的道路规划中追求速度忽视质量。
3加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3.1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首先,交通性道路设计要以车行交通服务为主,路灯、护栏、候车廊及人行天桥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使用功能。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位应有一定的提前量,以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提前了解前面的路况条件及管理要求。其次,对于生活性街道,由于人车混杂,交通情况非常复杂,所以设施规划设计要细致入微,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路面,更有效地组织交通街道的停车需求,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要手段,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以换取居民更多的活动空间。
3.2道路绿化规划设计
道路周围环境和立地条件是道路绿化设计的基础。在规划设计前应详尽调查周围绿化现状,土壤性质及地下、空中管线和大型公共场所和设施等基本资料,然后仔细分析,合理规划。为充分体现城市的美观大方,不同的道路或同一条道路的不同地段要各有特色。行道树、分车带,中心环岛园林绿地内道路、林荫带的布局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对统一。
3.3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来规划城市的建设,要依据本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所起的作用和所处地位,给城市做一个好的定位,制定一个有效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道路规划要坚持维护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要频繁的变换,否则必将导致建设工作的失误。不能脱离实际的问题,可以从基础着手,根据形势进行研究。不断的结合本身的问题,不断完善城市道路的规划体系,因地制宜,编造出更详细更专业的道路规划设计。
3.4加强规划实施监督
要做好土地的审批,使用,建设工作,严格监督正在进行的规划工程,按照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完成。要经常进行监督检查,若发现有些违法的行为,要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纠正或处理。只有相应的制度才能维护监督的权益,使得管理规划工程更顺利的进行下去。
3.5提高道路规划设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工作需要进一步落到实处,需要具体的操作,而规划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道路规划的效果,关系到能否正确的实施。有效的提高城市道路规划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是保障规划道路切实发挥作用的关键一步。
4结束语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反映城市特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它需要我们设计人员眼界开阔,有前瞻性,不断学习,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水准和审美水平,才能设计出科学、美观、经济、适用的道路,才能体现城市形象和时代特征,并为城市营造优良环境。
参考文献:
1 高架道路空间分析
1.1 高架桥桥下空间利用现状。随着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完善以及国内汽车的普及,城市高架道路也随之越来越多,而国内大多数高架桥下面的空间都是铺上一层绿草地,如何利用好高架桥下的有限空间,让高架桥下的空间由以往的压抑灰暗变成可被利用的有效场地,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2 构成高架桥下的空间形态因素的分析。城市高架桥的桥下空间包含因素众多,但归结起来主要包含以下三点:
1.2.1 环境因素。主要指一切构成高架桥下面空间的斜面形态的所有要素,包括人行道、车道的距离宽度,高架桥周围建筑物的距离与高度等因素。本文依据芦原义信的著作里提出的观念,空间环境的封闭性用高架桥周围建筑物的高度(H)与间距(D)的比值来划分,具体分析情况看下表:
D/H值 空间特点
≤1 空间很狭小,强烈的封闭感觉,可以作为开放型利用,但是不可用于放置广告挂板,不可做停车场等。
介于1、2之间 空间比较狭小,可以作为开放型利用,但不可以作为停车场,可以放置广告吊牌等小建筑物型。
介于2、3之间 空间相对开放,可以用作停车场、广告吊牌等,可以作为开放型利用。
≥4 空间开放,封闭的感觉消失,桥下边空间的利用形式不设限制。
1.2.2 桥体因素。桥体因素主要指影响高架桥下面空间使用的一切相关因素,包括桥梁高度、匝道的数量、墩柱的体型与数量等等。特别是高架桥的高度,其桥身高度直接影响了高架桥下的空间利用布置。为使本次工程桥下空间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建议在下一步的设计中对高架桥梁的高度与空间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比如高架桥下面的高度小于十米的时候,布置不超过一米的植物苗木,显得整个空间宽敞明亮,没那么压抑;高于十米时,可以布置较高的苗木和植物景栽,让高架桥下空荡的位置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
1.2.3 使用因素。高架桥下的使用方式要结合匝道、周边土地的行使因素。因为匝道影响着高架桥下可以利用的空间多少,所以匝道的形式和数量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周边地质及土地利用涉及到高架桥下的空间的规划,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2 与高架桥周边环境的结合
2.1 与高架桥周边土地利用的结合。本工程周边土地用地性质主要为居住及商业用地,因此对高架桥下的空间提出设置建议。
2.1.1 居住区用地环境:在居住区的高架桥关于桥下的空间设置,最重要的是环境因素,考虑到居住区需要良好的空气和安静的休息环境,在设计桥下空间时,需要整体美观度和实用性都符合居住区域的情况。
2.1.2 商业区用地环境:在高架桥下建立过街通道,将周边各大商业建筑联系在一起。为了缓解商业区拥挤的环境,可以把高架桥下的空间规划成小型停车场等。
2.2 高架桥造型与周边环境的结合。在设计建造高架桥时,要把高架桥的造型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实用、和谐等因素考虑进去。有的环境是市政设施比较多,有的是绿化情况比较多,有的是高低疏密的建筑物比较多。因此,桥梁桥面可以结合周围环境,采用让人觉得更加和谐的上承式或者连续式桥梁。而高架桥的高度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桥下的光线与照明都是应该考虑在内的因素。
在设计高架桥墩的时候,不仅通过景观处理技术设计美观多风格的形式,还要结合城市的环境特点经行实用化建设。在满足桥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不妨对桥梁的构配件(如柱身、梁身、护栏等)细部进行更加细致的构思,并加以装饰手法(如形体仿生学等)的运用,以提高桥梁细节的可观赏性,从而达到对桥梁的优化效果。
2.3 高架桥造型与附属设置的结合。除了高架桥自身的整体结构造型需要精心设计和建造,周围的附属设施也要与之相应的配套协调,完善细节的处理,对整体景观设计的一体化将起着重要作用。防撞栏杆的设计既要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又要结合美化城市的功能。栏杆防撞等级为SA或者SS级,在满足其基本受力功能的前提下,对防撞墙外形在普通防撞墙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整体结构的断面需要和绿化、灯光布置等需要。
白色的PVC桥面排水管道一直与桥梁结构格格不入,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细部处理:①减少外露的范围,排水管道由上部结构内部进入下部立柱中,通过预埋管道进入地面排水井;②弱化排水管突兀的视觉效果,排水管采用矩形截面和金属材料,外表面进行涂装处理,颜色同混凝土结构,嵌入墩柱侧面预留槽中。
3 高架道路绿化苗木选择
3.1 高架绿化类型。高架桥面绿化、桥墩立柱绿化以及桥荫的绿化是高架桥梁绿化的关键内容。垂直绿化涵盖了高架桥的桥面绿化与桥墩立柱绿化,混凝土浇筑成的地板和部分缺乏充足光线的地方,都是阻碍干扰绿化植物良好生长的因素。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在有限的城市用地环境下,垂直绿化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与不足。比如在桥侧面种植爬山虎等藤蔓类绿色植物,不仅可以改善大气污染情况,缓解城市空气压力,还可以美化环境,让城市更协调美观。因此如何选择适合该环境下生长的苗木,形成良好地桥下绿地空间,是本次设计重点之一。
3.2 高架绿化现状。目前杭州市高架桥面绿化苗木以黄馨、月季为主。爬山虎和常春藤是桥墩立柱绿化首选植物。桥荫处绿化苗木主要有八角金盘、熊掌木、大吴风草、兰花等常见的耐荫苗木。
3.3 苗木选择原则。(1)能抗污染、净化空气的绿色植物。(2)桥面绿化苗木要选择易生长,生命力强的植被。(3)桥墩立柱苗木选择可以开花、生长聚拢紧凑的藤蔓类以及攀缘类植物等。(4)桥荫的绿化苗木抗性强,耐荫,选择观赏性较强的苗木。
3.4 绿化苗木选择。(1)桥面绿化。除采用黄馨、月季等常用品种外,适当选用日本无刺蔷薇、玫瑰忍冬等苗木。这些植物可以开出不同颜色的花,可以将高架道路和桥梁装点得更生机勃勃富有活力。(2)桥墩立柱绿化。立柱绿化要求生长快,适应阴生环境的快长藤本植物。比如最适合在高架桥上生长繁衍的绿色植物就是五叶地锦,它具有超强的生长适应能力,不仅很快的适应环境的光照雨水,而且生长的速度特别快,城市环卫人员稍加养护,就可以在一年内达到想要的绿化结果。通过分析研究和实验,发现藤蔓类以及攀缘类植物都是非常适合的绿化植物。(3)桥荫的绿化。高架桥的不同结构形体造成高架桥桥荫的光照雨水及生长环境的不同,就是在同一座桥梁上面的不同地方环境也是有区别的。本工程的桥荫绿化设计根据高架高度,高架宽度,高架走向等影响桥下光照强度的不同,区别对待种植。全日光照70%以上的光强采用阳性植物,全日光照20%~50%,采用半耐荫的苗木,全日光照5%~20%采用阴性苗木。光照在5%以下,建议场地硬化。
4 结语
住宅区植物景观在展示城市魅力,体现城市生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重要。在植物景观的设计方面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因为住宅区可能是人们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的场所,居民在住宅景观区内进行户外活动的数量可能是最多的,住宅景观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质量,同时也会对城市整体景观形成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住宅区的园林景观的建造仍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在许多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居民的活动或行为关注不够,不能与城市的整体景观做到协调统一,景观的设计脱离了当地的地域、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等的结合,以致出现缺少个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通常是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住宅区的园林景观的建造往往要考虑多方面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要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有机的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绿地中,本着兼顾和协调的原则,使住宅区景观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促进住宅营销,并为城市增色。营造良好的住宅区景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生态、美观、舒适的原则,满足居民的需求,使园林景观能够综合的体现竞技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旨在通过对住宅园林景观的分析与研究,能够对住宅区景观的设计思想以及方法有一个较为全而系统的认识,从而为住宅区生态景观设计构建起一个基本框架。
一、居住区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美化功能,以环境艺术代替绿化。目前的住宅区大多都采用了雕塑和园林来进行小区内的装饰,以此达到花园小区的目的,但是一些小区过于重视了雕塑等的美化功能,而忽视了环境的绿化问题。虽然这些雕塑和园林给业主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但是却无法起到绿化小区、净化环境的目的。
2、铺装的材料使用不当。一些小区在建设施工时,因设计理念的错误,往往在小区内建设大的广场,旨在使小区内的业主有一个更大的活动空间,本意是好的,但是这会因铺装材料的使用不当,造成小区内绿化面积的减少,致使在夏季形成强烈的反射现象,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目前,铺装材料的使用不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铺装材料的种类等与校区内的植物和环境不协调,而是铺装材料过多的使用了不透水材料,致使绝大部分地表径流的流失。
3、住宅区内的植物种植不当。大量整形的花灌木和草本1年生花卉等引入居住区,一方面增加了小区的美观性,但由于这些植物需要精细的管理,就造成了维护成本的增加,相应地造成了小区物业管理费用的增加,给小区内的居民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4、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在高楼林立的市内,生物种类因为自然环境的影响就相对匮乏,而多样性则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他在抚慰人类的心灵和启迪智慧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还能培养人们高尚的审美情趣。缺少了生物多样性,城市也就缺少了发展的根基。因此,我们在小区景观植物的营造方面要注意,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问题。
二、具体改进措施
1、使用园林小品,用绿化代替一些铺装并逐步改进铺装方式。园林小品本身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使用雕塑、喷泉、园林建筑、园林小品,不仅能为小区内的住宅景观增加生机,还能起到很好的烘托效果,比如在儿童活动区内设置老鹰抓小鸡雕塑群。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雕塑等园林小品的规模要小、要精,而不能随意的进行大规模的铺建。住宅区的景观设计仍然要以绿化这种方式来进行美化,这样才能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达到改善生活环境的目的。
2、增大绿化面积,改进铺装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宅间绿化、小区道路绿化等方式来提高小区内的绿化面积。绿化面积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改善小区内的景观质量和水平。对于路面的铺设,尽量使用透水性材料进行铺设,这样一方面可以为植物的生产提供水分和氧气,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缓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达到调节局部小气候的作用。目前,我们主要使用嵌草路面、透水沥青路及彩色混凝土透水路来改变传统的铺装方式,实现更好的观赏效果。
3、科学修剪和选择景观植物。对小区内的花灌木的修剪要依据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来进行科学的修剪,如丁香在花后剪去影响观赏的残花及蒴果,而在休眠期则主要是对密枝、病枝、干枯枝进行修剪,在修剪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剪掉枝条的顶端,因为剪掉后将会产生春季不开花的结果。小区内的草本花卉的选择要进行综合考虑,切不可只重视观赏效果而忽略了维护的费用,家中了小区内业主的负担。对于草本花卉我们可以选择如蜀葵、黄花等。
4、丰富校区内的植物种类。小区内的业主数量众多,个人的爱好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小区内种植的植物的选择上,要尽量做到种类的多元化,以此来满足业主的不同审美需求。根据我区内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我们可以在小区内搭配种植丁香、玫瑰、连翘、珍珠梅,还有绣线菊、金银木、红叶小檗、毛樱桃、欧李、文冠果、山桃、海棠等等。
三、居住区园林发展方向
1、园林景观设计主题化。如今的住宅已经不单单是解决了居民住的问题,同时它也称为了一种商品,作为商品它不但要满足房主的居住需求,还要满足房主不同的品味和休闲娱乐的需求。随着住房实物分配时代的结束,当前的住宅已经走出了以往雷同的阵势,体现住宅个性化的新时期已经到来,这就要求市场提供不同设计主题的商品住宅。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居住区的园林设计的突出特点是要以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每个住宅区都要具有一个相应的主体,诸如“可持续发展社区”体现了环保的思想、 “文化社区”体现了知识的理念等等。
2、园林景观设计多样化。我国的住宅小区大规模发展始于九十年代初,在此期间小区开发的定位基本上是面对单一的服务对象。例如:安居工程是面对低收入群体,经济适用房面对的是中低收入的群体,国家小康住宅示范工程面对的中高收入群体,同时还有高档商品房、外销房等等。进来国外流行的“混合社区”理念已经传入我国,小区的设计不再是单纯的满足某一类人的需要,而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考虑,进行综合设计,从而满足更多消费人群的需求。
3、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智能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智能化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住宅区内的园林景观设计正逐步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然而,一些楼盘为了提升自身的品味,盲目的建设智能化住宅,以智能、宽带等高科技的名词来迷惑百姓,借此提高自身的楼盘售价。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住房时,一定要认真审核小区是否符合智能化系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郭伟,姜福志,李静.泰安市区攀援植物造景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13)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2-0089-04
收稿日期:2017-02-13
修回日期:2017-03-14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urban greening and maintenance quality by combining the partivipatory rural appraisal (PRA) and social survey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technical factors (such as daily maintenance,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the non-technical factors (such as management, policies, economics, nature and society) can affect the greening and maintenance quality of urban landscape at varied levels. Through evaluation ranking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e find 17 predominant factors and propose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 greening and maintenance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 Landscaping; Greening and maintenance quality; Main factors; Partivipatory rural appraisal (PRA)
园林绿化是城市中最美好、最友善、最不可缺少的事物,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集园艺、植物、建筑、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品。园林绿化建设始于设计,施工是设计的继续,竣工验收只能说明栽植过程的完工,只保证竣工时植物的存活状态,而要使植物达到最佳生长状态与观赏效果必须通过长期的精心养护来实现,因此养护是施工的延续,是对绿地整体的维护、补充和优化,正所谓“三分种、七分养”[1-4]。观山湖区作为贵阳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园林养护一直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观山湖区的园林养护进入一个瓶颈期,突破难度非常大,而研究园林绿化养护成果与文献较少,且研究不够深入与全面,可供参考的资料、案例不多,为此,找出影响园林绿化养护质量的因素,寻求突破瓶颈的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1调查方法
1.1资料收集
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在相关的部门收集近几年观山湖区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施工、管护、规范、合同、检查验收、周报、月报、季报、汇报、总结等相关文件资料。了解被调查地区园林绿化建设与养护的基本状况、养护模式与实施情况。
1.2半结构访谈
半结构访谈是社会调查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公众充分参与基础上的互动式调查,访谈方式包括召开座谈会、群体访谈和个体访谈[5-7]。本研究借鉴半结构访谈的方法了解不同调查对象对影响观山湖区城市园林绿化管护质量因素的看法,然后进一步剖析影响管护质量的因素。
1.3问题树分析
问题树是社会调查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后果和原因分析的一种工具[5-7]。本研究借鉴该工具,以园林绿化养护质量不佳为树干,以影响绿化管护质量的原因为树根,把问题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作为树枝,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调查组成员多年的园林养护经验,对影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质量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和梳理。
1.4影响因素评价
本文通过对植物景观的影响大小和发生频率两个指标综合评价影响程度及排序。根据不同评价等级相对应的分值对影响因素进行打分,计算出植物景观的影响程度和发生频率分值总和,按照各因素所得总分值进行影响程度大小综合比较排序,初步确定影响观山湖区城市园林绿化养护质量的主要因素。具体指标及标准如表1:
2结果与分析
2.1影响养护质量的因素
经查阅资料,通过问题树分析,初步梳理出影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质量的41个因素,大致划分为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2大类,其中技术因素14个,非技术因素27个[8-11]。经调查,41个因素对养护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1.1技术因素
影响养护质量的技术因素有14个,占总量的34.15%,分3个小类。
1)日常养护技术因素5个
日常养护技术因素有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不到位;植物营养缺失(施肥不到位);植物整形修剪不及时、不规范;中耕除杂、清渣、保洁不及时、不彻底;浇水灌溉、绿篱冲洗或排水不及时。
2)施工技术因素4个
施工技术因素有土壤基质选择与使用不达标;施工种植不规范;植物检疫不到位、植物携带病害蔓延危害严重;种植苗木质量低。
3)规划与设计因素5个
规划与设计因素有植物选择不适与规划设计效果差;不适植物新品种的引种与推广;植物配置不合理;城市规划不合理;行道树树坑设计较小。
2.1.2非技术因素
影响养护质量的技术因素有27个,占总量的65.85%,大体分5类。
1)管理因素13个
管理因素有偷砍、盗窃苗木;人为踩踏、采摘、破坏苗木;未及时实施补植补种工作;违法违规施工破坏、未及时办理移植、施工手续;管护技术培训不到位;管护人员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管护单位人员、机械不到位,机械专业化程度低;管护单位管理混乱、各种制度、机制不够健全;管护工人参与养护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对养护工作督促检查、验收力度不够;门前三包意识差、责任落实不到位;管护工人不稳定、流动、变化较大、交叉作业单位之间协调不到位。
2)政策法规因素5个
政策法规因素有未健全养护技术规范与执行力度;行政主管对园林养护的重视程度;行政执法权限有无与执行情况;国家政策变化(税费变化);管护单位未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
3)经济因素4个
经济因素有管护单位中标单价过低(低价中标);管护单位管护工人或管理人员工资过低;未及时发放管护工人工资;未及时拨付管护费用。
4)自然因素3个
自然因素有自然灾害;病媒生物、鼠害等;林业外来生物危害。
5)社会因素2个
社会因素有交通肇事破坏和人口密度过大。
2.2绿化养护质量影响因素的评价
通过影响因素评价排序(表2)可知,上文梳理的41个因素对园林养护质量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本文试以总分值排序位次在前7位(含7位)的因素确定为主要因素。
可以看出,排序在前7位的因素有17个,其中技术因素6个,非技术因素11个。排序第一的因素有“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不到位和人为踩踏、采摘、破坏苗木2个”,排名最后的因素为“未健全养护技术规范与执行力度不够、种植苗木质量低和施工种植不规范3个”。
经筛选,影响园林绿化养护质量的17个主要因素均涵盖了日常养护、施工、划与设计、管理、政策法规、经济、自然、社会等8个类别。分别是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不到位和人为踩踏、采摘、破坏苗木并列第1位,管护人员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违法违规施工破坏、未及时办理移植、施工手续、行道树树坑设计较小和城市规划不合理并列第3位,植物营养缺失、土壤基质选择与使用、植物配置不合理、未及时实施补植补种工作、管护工人参与养护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管护工人不稳定、流动、变化较大、行政执法权限有无与执行情况、管护单位中标单价过低(低价中标)、管护单位管护工人或管理人员工资过低、发生自然灾害(凝冻、冰雹、风暴、干旱、塌方等)和交通肇事破坏并列第7位。
3控制措施及建议
根据筛选出影响观山湖区城市园林绿化养护质量的17个主要因素,结合调查人员多年园林绿化养护从业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3.1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
通过与城市规划、交通、市政、环卫部门的沟通,解决当前因城市规划带来的绿化养护痛点、绿化养护作业与交通拥堵的关系,优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避免新建或新审批的城市道口、地下通道、人行天桥等规划布局不合理,市政维修、建设破坏绿地及植物,环卫将城市垃圾、冬季抗凝冻含盐冰雪堆放绿地内,进而导致植物因污染和高盐碱涨势不良、甚至死亡。
3.2规范绿化施工、严把施工质量关
绿化养护是施工的延续,施工质量的好坏完全影响到成活后植物的养护质量和难度,为此,按照园林绿化施工规范、严把施工质量关,更换绿地基质不良的土壤,扩大较小树池、补充树池土壤等是提高养护质量的关键。
3.3确保施工前的设计与审查合理到位
设计是园林绿化建设的开始阶段,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施工及养护质量,如客土量、植物选择、植物的搭配、景观的营造、如何避免与其他行业的相互影响等。因此认真做好施工前的设计、审查尤为重要,避免发生因设计不合理而影响后期的园林养护质量。
3.4设立专业化执法队伍,加强园林执法
观山湖区园林行政执法权限在城市综合执法大队,当前执法大队没有一个专门的园林执法队伍(如园林综合执法中队),城市综合执法大队很少主动关注园林违法行为,也很少针对园林违法事件开展专项宣传与执法行动,以致违法施工、人为踩踏、人为破坏绿化材料的事件时常发生而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设立城市园林绿化执法专业化队伍,加强园林执法工作迫在眉睫。
3.5加强行政管理,严查毁绿占绿事件
近几年来,不少商贩、门店、施工单位、入住观山湖区单位根据各自利益需求,不同程度破坏、违法侵占观山湖区公共绿地。为此,不仅要加强毁绿占绿事件的查处力度,而且要建立毁绿占绿举报、查处激励机制,增加社会大众对毁绿占绿行为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绿化执法人员的积极性。
3.6完善园林养护建设体制
观山湖区是通过市场化公开招标的方式实施养护管理,近几年,参与观山湖区绿地养护价格最低的企业其养护质量均差于其他企业。为此,需完善园林养护建设体制,避免恶意低价中标导致养护质量偏低的养护风险。
3.7强化公共绿地的考核、督促与检查
观山湖区是通过市场化公开招标的方式将现有的公共绿地发包给企业养护,不少企业会通过降低养护标准、减少养护投入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避免养护企业有可乘之机,必须加强对园林养护单位的考核、督促与检查,以确保各绿地区域养护人员、机械到位,各项养护措施落实到位。
3.8加强植物病虫害、植物营养研究
由于外来引进植物种类较多,且植物检疫不到位,其植物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大(如红叶石楠病虫害死亡现象),为攻克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增加与危害程度逐年增大的情况,探索植物营养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必须加强植物病虫害与植物营养方面的研究、强化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
3.9做好自然灾害预防与应急处置
近几年,观山湖区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如春节常见倒春寒,夏季常见风暴、冰雹、塌方,夏末秋初常见干旱,冬季常见凝冻及其次生灾害盐害。为此,根据不同季节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好自然灾害预防与应急准备。
3.10推行有效公众参与养护机制
推行全体市民对城区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第一,大力宣传贵阳市社会和云平台①,建议市民对发现的绿地养护问题及时向平台进行反应;第二,在每一个社区、乡镇聘请数名市民作为园林绿化义务监督员和巡查员,对发现的绿化相关问题及时向园林部门反馈;第三,在绿地区域公布举报电话,采取多种形式了解市民的建议和意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园林绿地养护机制。
参考文献:
[1]u志荣.中国园林植物养护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2]杨海芳.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D].长春:吉林大学,2006.
[3]周晓星.沈阳市园林绿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8.
[4]竹丽.长沙市园林绿化现状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
[5]彭发祥,刘守恒.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6]徐国祯,李维长.社区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7] 冯燕.集体林区影响人工林培育质量的非技术因素初步调查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0.
[8] 温佐吾,冯燕. 集体林区影响人工林培育质量的非技术因素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149-152.
[9]李钊,王植馥.影响柳州道路绿化养护质量的几个因素[J].南方园艺,2009,20(6):38-39.
[10]万在明.影响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的几大因素[J],江西林业科技,2005(2):35-36 .
[11]薛建华,张启华,黄永红.大庆市城市绿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25(1):49-5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