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2 10:06: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第一,启发式教学本身,是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落实在把学习主体的学习活动组织起来,让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和教师一起探求知识,进而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
第二,启发式教学本身,所追求的教学价值目标,不仅在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侧重在于能力的发展和潜力的开发。
启发式教学的本身的育人价值是无可否认的。那么,怎样实现这种育人的价值呢?必须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只对矛盾了,第一对矛盾是学生与教材的矛盾,第二是对矛盾是教师与教材的矛盾,第三对矛盾,是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的矛盾,这对矛盾表面看来,因其最终是服务于解决学生与教材的矛盾的,可能会让人觉得这是一对从属性的矛盾。
启发式教学正是在以上的教学矛盾观的分析基础上,抓住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这对矛盾而提出的。因为,在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这对矛盾中,学生学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学习的需要,学习的状况,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制约并决定着教师的施教。正是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方法论,启发式教学才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行启发式教学,不少人有这样的担心;中学思想政治课知识传授的质量能保证吗?中学毕业生应付升学的政治学科考试的能力会不会下降?有这种担心的人,总以为只有教师多灌输,用题海战术让学生作大运动量的练习,才有政治课知识传授的质量,才有升学考试的应试能力。殊不知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实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实行启发式教学,意味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即不仅有听觉活动的参与,更有视觉活动的参与,视、听两种感官司的联合活动,大大提高了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效率。实行启发式教学,意味着学生自学活动大大增加,而自学活动中学生的视觉活动多于听觉活动,而视觉活动又有这样的特点;外在的知识信息刺激在感官司停留的时间延长了,而且这种刺激在主体自身的控制下,可以多次回复,这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用注入式教学,学生仅有听觉活动参与,就不可能有这种特点。
其二,实行启发式教学,学生对视觉输入的知识信息,可以在主体的自我控制下,由主体的大脑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便于学生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认识,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用注入式教学,由于学生听觉要紧跟 着自教师发生的不断地接路而至的语言信息刺激,自己思考就少了,理解就发生困难。
其三,实行启发教学,学生的学习可认得到群体必理场的支持。因为启发教学不仅意味着每一学生个体的自学活动得到保证,而且还意味着学生群体中的彼此交流,探讨,这就产生了群体中的个体之间的心理互动,每一个体的学习情绪得到激发和鼓舞,每一个体的疑问得到及时的解答和消除。用注入式教学学生个体间缺少交流,学习不可能获得群体心理场的支持。
启发式教学旨在依据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并未能真正把握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和灵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正由于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导致行动上的偏颇甚至错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一、启发式教学的实质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科学的教学方法论
在一般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涯中,习惯性地将启发式教学当作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他们深知启发教学的重要性,并力图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启发式教学,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未能准确、清析地把握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和精髓,错误地将“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教师频繁地提问学生,学生疲于应答,课堂如同唱戏,一唱一和,很少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众所周知,启发式教学固然离不开提问,因为提问可以诱导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然而,并非出于启发思维的目的、而在课堂上频繁地提问学生,那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故意摆设的花架子,根本无法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当然也算不上真正的启发式教学。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呢?
笔者以为启发式教学只是各种各样具体教学方法的指导原则,是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灵魂,体现的是一切教学方法的基本精神即启发性,是运用其他多种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艺术的核心,它应该贯穿于所有的教学方法和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才是教师必须把握的精髓所在,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与要害,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启发式教学并不过时,而应与时俱进
当今教育界出现了不少“追新族”,一旦有人提出新鲜的教学方法,就趋之若骛。我们主张教学要改革创新,要与时俱进,因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为社会服务的教学也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但是,那种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新颖而不顾客观事实的“创新”,笔者从来不敢苟同。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论,不但不能淡化其作用,而且还应在新时期突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理念下,得到进一步加强。因为启发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启发式教学并不过时,它将紧随教学改革的发展,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启迪思维的神奇功效。
三、如何使启发式教学重放异彩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教师讲授为主,结果导致部分教师滑入“满堂灌”的泥坑;而现代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却又造成一些教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基本抛弃了传统的讲授法而热衷于“满堂问”的教学方式。这两种极端的教学方式都不利于启发式教学的有效运作及其作用的正常发挥,他们共同的弊端在于剥夺了学生深入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要么让一个个学生变成学习的“容器”,要么让学生成为配合教师演出的“配角”,学生很难自主地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
然而,我们应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启发式教学重新展现它与生俱来的魅力?
首先,要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内容都是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展开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生活体验、社会经历、思想状况以及个性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应注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要求学生尊重老师,又要热爱、关心学生。要经常深入学生当中,通过作业、课余谈心、家访、与学生一起参加各种活动、社会调查等多种渠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又增进了师生情谊,为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进行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之,如果师生感情淡泊、甚至存在某些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那么势必免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启发式教学也难免会出现“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
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往往容易导致越厨代庖,使教师变成课堂的主体,学生变成客体甚至学习的“容器”。而彻底抛开讲授法,整堂课频繁地提问学生,让学生觉得老师没上课,只是一味提问。这种脱离客观实际的教学方法,同样也是喧宾夺主、主客颠倒,其对教学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准确定位课堂主客体关系对启发式教学十分重要。
其次,要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是体现讲授的时间长或提问的问题多,而是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恰当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这里的“实际需要”即是: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节奏,科学分配时间,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教材的核心内容,重在教师引导,其他知识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归纳、总结,通过自我探究获得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偶遇学生情绪特别活跃,为应对可能出现课堂秩序失控的局面,教师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都必须有适当的应急预案,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2、运用启发教学时,要注意增强启发的针对性和现实感。尽管许多教师都在程度不同地努力运用设问启发、事例启发、演绎启发等方法进行教学,但总体上依然存在着针对性和现实感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针对书本理论知识启发多,联系国际国内实际启发少;针对教师自身感受启发多,紧扣学生思想脉搏启发少;针对日常生活小事启发多,引领开拓创新思维启发少。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2 ― 0158 ― 02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追根溯源,启发式教学思想在春秋战国那会就已经出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举一反三即是孔老夫子根据当时学生状况对启发式教学的最早阐释。而在《学记》当中,古人别出心裁把启发式教学思想高度归纳为“善喻”,“君子之教,喻也”。这意思就更加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引导,要指导学生独立地进行思索。而在《四书集注》里把它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2。意思就是说在学生渴望求通但就是不能得其意,在学生心里明白了但就是嘴上说不出来的情况下,运用启发,使他们通达其意,口述之思。而在西方,提倡启发式思想的教育家首推苏格拉底。他主张产婆术即问答法,在教学中通过讽刺―助产―归纳―定义这四个步骤,在学生与老师交流辩论中,使学生明白自己想法的错误,从而引导他们正确的看待问题。此后,许多教育家也都重视教师的引导和诱发。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原则和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教学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发挥学习主动性,发掘学生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思维而获得知识,开拓智力,发展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1.坚持以学生为本
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思想水平与年龄特点,情感特征等。“启”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启”,而重要的是学生积极地、多样地的“发”。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坚持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使学生具有探索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的冲动与热情,积极在在学习过程中找乐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兼顾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发展
与“注入式教学”不同,过多地关注学生就是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等非智力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当然,在此过程中还要正确、全面地看待每个学生,依据情况因人而异进行启发诱导。在启发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智力的发展,有意引导,启而不露,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达到启之后发,启之多发的效果。
3.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启发式教学不仅要注意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教学要趋向于生活化,启发要趋向于实际化。教学趋向生活化,使学生在学习中,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联系,提高学习效率;启发趋向实际化,使学生在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中受到感触、受到启示,从而重新认识生活,看待生活,享受生活。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启发方式单一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常见的有提问启发、材料启发、直观启发、语言启发等。这些启发方式各有优势,应当加以选择运用。但作为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单单这几种启发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这门课所涉及的知识面大,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也不容易理解。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陶冶与感化,这就要求我们去寻求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启发方法。另一方面,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征、思想水平、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面对全班学生,要因人而异,寻求最佳的启发效果,这也要求教师要掌握更多行之有效的启发方法。
(二)启发效果不佳
在现实的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经常会抱怨在课前明明认真准备,精心设计,课堂上想尽办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但总不理想,具体体现在:首先,启而不发,启发效果不明显;教师竭尽全力地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启发,但学生似乎总是表现为思维的迟钝,导致课堂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得目瞪口呆。其次,纯粹贪图课堂的热闹,形式主义严重;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启发学生,常常搞一些活动,比如进行相互讨论,自主活动,小组探讨等学习形式,课堂氛围很活跃,然而一节课,学生似乎学到的很少,时间浪费了,学生也是一知半解。最后,忽视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学内容是什么都要一味地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而忽视了一些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等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
(三)启发内容片面
作为中学德育核心的思想政治课,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的学科知识,更值得注意的是道德感化,对生活的启发与指导。而现实是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上能够恰当地进行启发,使学生的学科知识很是扎实,但是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生活实际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这才导致了这么一些现象的发生:好学生插队、闯红灯、随地吐痰、不讲卫生,更有甚者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探讨多种启发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进行启发可以利用恰当的提问,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可以通过巧妙的对比,还可以直接了当地进行启发等。它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价值,在教学中要加以选择运用,但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单单这几种启发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探讨更多的切合实际的启发方法。1.活动启发;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中学的一门兼具知识性与教育性的课程,它一方面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指导,道德感化。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课堂知识,更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社会中进行道德熏陶。而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积极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教育。2.生活启发;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要引导学生认清社会现实,了解自己的状况,热爱自己的生活,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3.案例情景启发;案例情景启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典型的案例为途径,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案例,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启发学生主动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积极自觉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掌握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掌握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才能达到启发的最佳效果。首先,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性格特征等。在具体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关注的问题,在学生关注的问题上下功夫。在材料的选用上要有时代感和吸引力。其次,发扬教学民主,实现和谐课堂;试想一下,在一个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师说生听,教师主导着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讲多讲少,怎么讲都是教师一人决定,学生完全处于顺从的状态。这样,怎么可能达到教学最优化?因此,发扬教学民主,实现和谐课堂是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条件基础。最后,正确看待各种教学方法,学会优化组合;我们倡导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但并不否认其他教学方法的优势与功能。比如,讲授法它对于一些基本原理、观点的讲授有自己独优势;演示法对于一些实际操作的学习也有自身独到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它们,基于所教的内容,正确恰当地运用各种行之微妙、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一堂课要教给学生的内容非常多,单独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发挥每种方法的特长,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坚持全面启发
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关于知识传授与生活引导,教师更注重前者。这对于兼具知识传授与教育功能的思想政治课来说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好好把握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与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全面启发的原则,不仅要在知识方面进行启发,还要重视在生活中对学生的启发引导。第一,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是思想的先行者,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生活的指导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更要结合所学内容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启发引导,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第二,用生活辅助知识教学,用知识教学指导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的事例是最好的教材。教师要敢于、善于把生活中的事例搬入课堂,用生活教育学生。当然,教师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去指导学生的生活,发挥学生所学知识的最大价值,更好地为学生生活服务。第三,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性强、活动性强,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具有极大的价值。中学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指导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热爱生活,融入社会,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教师要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更好地生活。
〔参 考 文 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天庚.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
〔3〕胡天庚.新理论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启发式教学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除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引导,设置问题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问启发式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
二、反问启发
在启发式教学中,“启”是关键,“发”是要害,合理的“启”可以得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适时运用反问启发,可使学生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所谓反问启发,即用旁敲侧击的手法,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来多角度发问,以拐弯抹角地进行点拨,促使学生消除思维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本旨。
三、举例启发
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运用一定教具,如实物、实验、电教等,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理解和掌握知识。其中“举例”不乏为思想政治课中启发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学生周围处处是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好素材,由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联想启发
所谓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而想到乙观念的心理过程。它不仅是人们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也是情感、意志过程不可少的心理因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联想来启发学生理解、记忆概念和原理及有关内容,使学生借助奇特联想、类比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联想手法,来进行归纳,演绎和类比推理,进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思想认识。
五、情境启发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营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启发、感染目的。在讲《团结起来力量大》一课时,拿出一盘散沙和一些水泥,在演示中让学生知道“一盘散沙并无力,如果加上水和泥,凝固以后硬无比”的道理,并用一手指和五手指举排球做实验,创设一种“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亲眼目睹,耳有所闻,心有所悟。这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加深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一、提问启发
启发式教学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除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引导,设置问题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问启发式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例如,在讲《助人为乐》一课时,配合挂图,讲雷锋冒雨送老大娘的故事,然后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思考价值的问题:“这位老大娘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心里如何想?”“当雷锋送老大娘到家,与老大娘告别时,老大娘心里又如何想?”“雷锋衣服淋湿了,为何还笑得那么甜?他心里想什么?”这种提问启发,既丰富了知识,又长了智慧,利于学生思维活动铺开,让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情感,探究事态的发展。这对强化学生道德认识,加深道德情感,开发学生智力是极其有益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语)。为此,教师要善于设置疑点,多积累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这样既避免了课堂教学的平铺直叙,又使课堂气氛波澜起伏。在教《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教师提问:“本课中为何三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全意爱着的中国’?”在引导学生回答时,又可适时补充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比较一下,若这个句子只出现一次,其效果又有何不同?”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问题的实质。当然,教师的置疑既不能呆板平淡,又不能深浅过度,更不能无针对性,否则游离教学本旨,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二、反问启发
在启发式教学中,“启”是关键,“发”是要害,合理的“启”可以得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适时运用反问启发,可使学生豁然开朗,柳岸花明。所谓反问启发,即用旁敲侧击的手法,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来多角度发问,以转弯抹角地进行点拨,促使学生消除思维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本旨。在讲“奴隶社会中,奴隶受剥削的根源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劳动力”这一问题时,学生似懂非懂。用反问手法:“如果是奴隶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劳动者,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则学生茅塞顿开。由此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地主和农民、资本家和工人间的关系是什么?”等系列问题。这样层层反问启发,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奴隶、农民、工人受剥削的根源,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善于激疑,多从反面提出问题,“制造矛盾”,以此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激发其思考,逐步引入教学佳境。
三、举例启发
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运用一定教具,如实物、实验、电教等,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理解和掌握知识。其中“举例”不乏为思想政治课中启发教学的一重要手段。因为学生周围处处是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好素材,由此为切入口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传授新知时,有时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截然不同的问题进行对比,以启示学生找出问题间共性、异性及其本质联系,这就是采用对比启发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大量运用此手法,引导学生对人物、事物乃至时空、场景等进行对比,从而领会教学内容,强化自身的道德认识。例如,在《人生观》一课教学时,通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大汉奸两个历史人物作对比,可启发学生了解“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意义。文天祥起兵抗元、誓死不屈,作《过零丁洋》诗,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身殉国,流芳百世,受世人景仰。而不顾民族存亡,国家安危,与日本侵略者“同舟共济”,也作《过零丁洋》一诗,其最后两句为:“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生平未尽心。”甘作奴才,成了一条断了脊梁的癞皮狗,受历史的唾弃,而遗臭万年。通过对比,使学生知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并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再如教《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时,教师在讲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提出问题,课堂讨论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实际,对照自己,对照同学,赞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从而使学生明辩是非、真伪,懂得善恶、美丑,提高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若教师运用了大量相互对立的观点和材料,启发学生对比,同时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会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
四、联想启发
所谓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而想乙观念的心理过程。它不仅是人们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也是情感、意志过程不可少的心理因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联想来启发学生理解、记忆概念和原理及有关内容,使学生借助奇特联想、类比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联想手法,来进行归纳,演绎和类比推理,进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思想认识。如《我国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一课,内容多,难记忆。对此可用联想手法,让学生把国家这个“大家”想象成为家庭这个“小家”,并提出启发性问题:“作为一个家庭成员,你应履行哪些义务?”通过一比一问,使得问题具体形象化,易为学生接受。又如,对我国古代指南针、造纸、印刷、火药等四大发明,学生易把发明的次序弄错。对此可用联想手法启发学生记忆:猎人打鸟,首先瞄准方向,然后再扣扳机,火药最后发射出去。指南针是指示方向,故在第一,火药在“最后”。只有先发明纸,然后才能印刷,故造纸在前,印刷次之。这种联想看似滑稽,但对记忆确有好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重视学生掌握知识间联系,引导学生分析事物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联想力,这也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矗。
五、情境启发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营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启发、感染目的。在讲《团结起来力量大》一课时,拿出一盘散沙和一些水泥,在演示中让学生知道“一盘散沙并无力,如果加上水和泥,凝固以后硬无比”的道理,并用一手指和五手指举排球做实验,创设一种“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亲眼目睹,耳有所闻,心有所悟。这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加深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为配合《人生观》一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一小品让学生表演。某宾馆来了几位客人,陪同人员向服务员介绍:“这是市长的儿子,那是局长的女儿,……”。服务人员极为反感,义正严辞说:“他们是不是没有职业和姓名?捧出当官的父母,难道身价就变了?我们可不吃这一套!”学生真情表演,教师现场点化,启发发问:“这里体现了哪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学生经情境的渲染,通过热烈讨论悟出了:短短的场景却是一场人生价值观的剧烈交锋,即以等级、地位、权势,还是以劳动贡献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
思想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设置旨在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启发学生思索,籍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情境的设置要围绕教学目的,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合情合理,健康有益,不能只图“热闹”而游离教学目的。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1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内容
孔子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倡并运用启发诱导教学原则方法的教育家,比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法”早一百多年。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至今仍有许多值得借鉴,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他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愤”是心欲求通而未能做到,即学生对一个问题已产生了疑问,正在积极的思考但尚未搞懂弄通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启”是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悱”是想说却说不出来的一种似懂非懂的矛盾困惑状态。“发”是指教师在学生处于“悱”的状态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认识,弄清概念或原理,用准确清晰凝练的语言恰当表达。意思就是教导学生,不到他力求明白的而未能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在进行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的目的、注意把握住讲解的最佳时机,进行及时施教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逻辑推理能力。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伟大圣人孔子创立的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内涵。
2启发式教学在现代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在现代实际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启发式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问题设计不当;对教师要求过高;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评价也存在些问题。要知道,启发式教学固然强调学生的主动但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它对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设疑不当
在启发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切合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产生一种怀疑的心理状态。其次,问题的设计还应有助于学生发现新问题,以不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现代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由于问题设计不当,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简单的问题固然能够唤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是有些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没有深入解读教材,课堂教学随意,凡是问题便让学生讨论、探究,根本没有任何探究的意义和价值,这样也就无所谓启发式教学。有时设计的问题缺乏以一贯之的主线,难易深浅无序、无度,问题之间缺乏内在的衔接,跨度大,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形成较大的差距,以致学生凭借现有的知识水平无从下手,不能围绕中心逐步深入地探究并生成新的认知。这样的课堂教学,同样失去了启发式教学的实际价值。
2.2教学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说启发式教学是围绕疑问而展开,但由于设疑一般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首先得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思考,只有在输入的基础上才能够输出,遇到疑问,才有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解惑。有的教师为了开展“启发式教学”想方设法地压缩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目的在于“热热闹闹”地进行讨论启发。而且,不论什么课,都一刀切地使用启发式教学也是不对的。有些看似热闹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讨论发问,可实质学生到底掌握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其次,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或者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过早或太晚都起不到启发的作用。在提出问题后,同样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同时教师在合适的时机给出引导,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有这些,是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之高,而现实情况则是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3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许多启发式教学中,由于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师自然而然地退居到旁观者的位置,而相应的教学评价也步入了重自主、轻指导的误区。启发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启发式教学的评价是整个启发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应重在学习过程而不只是结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更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其发展。现有的启发式教学课堂有些是整堂课下来没有任何评价,浪费了大好的启发时机;而也有些教师是给予了评价,却有点极端化,要么是课堂中一片掌声,要么把学生的回答批得一无是处,学生的积极性消磨殆尽;这都是不可取的,学生应有的生机与动力不但没有被激发出来,反而日渐销蚀。
3启发式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3.1恰当设疑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启发教学活动是在问题情境中展开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如何巧妙地创设疑,使问题真正成为启发课题,对启发式教学效果的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设疑就是教师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通过把学生引入创设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和求知欲。启发式教学是让学生亲自探究得出结论,让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所以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使得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新的情境。比如,讲“解三角形”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提问学生“不过河,能否测出河面的宽?”从而启发学生去思考。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探究活动,思维才能更加活跃,主动地位才能得到体现。同时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问题必须顾及不同层面的学生,而且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如此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3.2 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理解。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态度积极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学生永远处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是多方面且不容忽视的。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分配时间,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启发学习适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在适当的时机制定不同的启发教学形式,譬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草船借箭》为例,首先可以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相机提出启发学习课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在课程结束时进行分角色扮演。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表现在:全面了解全班学生的概况以及个别学生的性格特点,有的放矢,把握好介入时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充分准备整体把握,同时要极力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
3.3 教学评价应重视形成性评价
启发式教学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重视并改进终结性评价的同时,要非常重视形成性评价,重在学习过程和知识技能的应用,教师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决问题,不追求结论的唯一性和标准化。从评价内容来看,重点应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对问题解决的方式上。同时鼓励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如检查采用的方法是否合适、解释是否合理等,让学生学会质疑思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是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最后,教师要遵循评价原则给予及时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反馈和调节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志刚.论语通译[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24.
[2] 陈桂生.孔子“启发艺术”与苏格拉“产婆术”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 朱熹注.论语章句集注[M].中国书店,1985.
[4] 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5] 孙培青.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在启发式教学中,“启”是关键,“发”是要害,合理的“启”可以得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适时运用反问启发,可使学生豁然开朗,柳岸花明。所谓反问启发,即用旁敲侧击的手法,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来多角度发问,以转弯抹角地进行点拨,促使学生消除思维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本旨。在讲“奴隶社会中,奴隶受剥削的根源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劳动力”这一问题时,学生似懂非懂。用反问手法:“如果是奴隶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劳动者,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则学生茅塞顿开。由此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地主和农民、资本家和工人间的关系是什么?”等系列问题。这样层层反问启发,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奴隶、农民、工人受剥削的根源,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善于激疑,多从反面提出问题,“制造矛盾”,以此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激发其思考,逐步引入教学佳境。
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运用一定教具,如实物、实验、电教等,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理解和掌握知识。其中“举例”不乏为思想政治课中启发教学的一重要手段。因为学生周围处处是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好素材,由此为切入口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传授新知时,有时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截然不同的问题进行对比,以启示学生找出问题间共性、异性及其本质联系,这就是采用对比启发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大量运用此手法,引导学生对人物、事物乃至时空、场景等进行对比,从而领会教学内容,强化自身的道德认识。例如,在《人生观》一课教学时,通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大汉奸两个历史人物作对比,可启发学生了解“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意义。文天祥起兵抗元、誓死不屈,作《过零丁洋》诗,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身殉国,流芳百世,受世人景仰。而不顾民族存亡,国家安危,与日本侵略者“同舟共济”,也作《过零丁洋》一诗,其最后两句为:“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生平未尽心。”甘作奴才,成了一条断了脊梁的癞皮狗,受历史的唾弃,而遗臭万年。通过对比,使学生知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并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再如教《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时,教师在讲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提出问题,课堂讨论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实际,对照自己,对照同学,赞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从而使学生明辩是非、真伪,懂得善恶、美丑,提高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若教师运用了大量相互对立的观点和材料,启发学生对比,同时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会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
所谓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而想乙观念的心理过程。它不仅是人们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也是情感、意志过程不可少的心理因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联想来启发学生理解、记忆概念和原理及有关内容,使学生借助奇特联想、类比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联想手法,来进行归纳,演绎和类比推理,进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思想认识。如《我国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一课,内容多,难记忆。对此可用联想手法,让学生把国家这个“大家”想象成为家庭这个“小家”,并提出启发性问题:“作为一个家庭成员,你应履行哪些义务?”通过一比一问,使得问题具体形象化,易为学生接受。又如,对我国古代指南针、造纸、印刷、火药等四大发明,学生易把发明的次序弄错。对此可用联想手法启发学生记忆:猎人打鸟,首先瞄准方向,然后再扣扳机,火药最后发射出去。指南针是指示方向,故在第一,火药在“最后”。只有先发明纸,然后才能印刷,故造纸在前,印刷次之。这种联想看似滑稽,但对记忆确有好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重视学生掌握知识间联系,引导学生分析事物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联想力,这也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矗。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营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启发、感染目的。在讲《团结起来力量大》一课时,拿出一盘散沙和一些水泥,在演示中让学生知道“一盘散沙并无力,如果加上水和泥,凝固以后硬无比”的道理,并用一手指和五手指举排球做实验,创设一种“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亲眼目睹,耳有所闻,心有所悟。这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加深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为配合《人生观》一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一小品让学生表演。某宾馆来了几位客人,陪同人员向服务员介绍:“这是市长的儿子,那是局长的女儿,……”。服务人员极为反感,义正严辞说:“他们是不是没有职业和姓名?捧出当官的父母,难道身价就变了?我们可不吃这一套!”学生真情表演,教师现场点化,启发发问:“这里体现了哪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学生经情境的渲染,通过热烈讨论悟出了:短短的场景却是一场人生价值观的剧烈交锋,即以等级、地位、权势,还是以劳动贡献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
思想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设置旨在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启发学生思索,籍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情境的设置要围绕教学目的,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合情合理,健康有益,不能只图“热闹”而游离教学目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6-0067-02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理念、教学模式与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启发式教学法作为古老而又具有新生命的教学方法,被广大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所认可。然而,许多教师在没有清楚理解启发式教学法的实施要求上,“自定义”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出现了启发问题单一、不全面与启而不发等问题现象。因此,为了能够更准确掌握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本文从启发式教学法的实施原则与实施策略两方面来论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法的实施。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教师只有在清楚、理解启发式教学法实施原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启发式教学法的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法的实施原则对教师准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1. 时间性原则
时间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要留给学生回答问题的等待时间,等待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教师一旦提出问题,学生就会根据问题展开大脑的思维活动。若思考时间过短,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还未被完全调动起来的状态,学生难以较好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教师只能“被迫”地自己给出答案,提问就变成了教师的自问自答,启发学生思考的课堂教学目标就难以达成;若思考时间过长,对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会很快完成思考,教师此时如果不及时提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发生转移;对于困难的问题,如果教师不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就会在多次尝试而失败后陷入混乱、盲目的状态,启发式教学法也就不能顺利实施。例如,讲“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时,教师带领学生做“水变水蒸气实验”并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量变都会引起质变?为什么?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并寻找答案,教师要根据学生观察实验的频率与表情掌控最佳时间。实验从开始到结束近4分钟左右,如果有接近一半学生的状态是完全放松或者有一小部分学生若有所思,教师则可以停止思考,找学生发言,进而帮助没有思路的学生打开思维,继续思考。可见,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要根据具体的问题与学生的思维特点,设置适宜的时间,帮助学生打通思路,促使其对问题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进而引导学生再次思考,这样启发式教学法才更有实际效果。
2. 适度性原则
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曾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中“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强调了适度性原则。教师在讲解某个原理时,学生未能以此类推,就不必再教。然而,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时,往往都忽略了这一点。教师认为讲授的知识越多对学生越好,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连抛式提问。学生不能做到“以三隅反”,说明其对问题的认识、思考尚不深刻,教师此时多讲无益。必须引导学生重新对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教师再启发,直到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若教师“举一隅”后,学生能够“以三隅反”,表明其认知能力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发生了质的改变,并在下一次学习中得心应手,启发的教学目标也就实现了。例如,讲“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时,教师依旧可以选择“水变水蒸气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思考“水是否一定会变成水蒸气”和“什么情况下水是一定会变成水蒸气”这两个问题。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探究,使学生发现只有当给水加温到100°C,并持续加温,水才会变成水蒸气。也就是说,量变引起质变需要一个临界点,叫做度。学生明白了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发生质变,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度”的理解,教师则无需再进行关于“度”的讲解,避免学生产生混乱。
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是逐渐前进的过程,既是教师教的目的,也是完成某一项教学任务的前提。教师不能将全部问题都抛给学生去思考,要遵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循善诱。也就是要求教师在讲授问题或者知识时,把握一个度。
3. 熟悉性原则
熟悉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前对于所要讲的教材内容掌握的熟练程度。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越深,对实施启发式教学越有利。往往教师在讲授较熟悉知识时,课堂知识讲解比较灵活。这种灵活表现在教师能够游刃有余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环环相扣,课堂完整,更具有层次性。因此,教师要想成功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就需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例如,“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这一知识点备课时,除整合、梳理本节知识点外,还需要掌握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成语、谚语、故事以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等。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才可以在讲授新课时以不变应万变,灵活应对学生的多种想法与思考。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法的实施对策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实施具有灵活性。启发式教学法既可以贯穿整个课堂,可以运用于某一教学环节,也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1.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法
(1)情境启发。情境启发是启发式教学法的重要实施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图片、实物、故事材料等教学辅助工具,运用表演或朗读等手段展示某一特定情境,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一种教学方式。例如,讲“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先进人物(如霍金、于敏、赵久富等)的视频影像,通过视频影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先进人物的伟大,启发学生对本节课的主题内容进行思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生价值创造与实现的真谛。
(2)提问启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旧教材以知识理论为主,新教材以寓言故事、漫画插图、社会生活真实照片等教学素材为主。教师可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搜集与教学素材相关的有效信息,通过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积极思考,从而产生对这一问题“欲罢不能”的状态。例如,讲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乔布斯是成功者,但仅靠他个人的努力就一定会获得成功吗?”并告知学生“1985年乔布斯获得过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别的技术勋章”。让学生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思考“这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带着问题积极去教材中寻找答案,完成对这一问题的全部思维过程。
(3)练习启发。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道德观念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答题思路。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观题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就意味着在解答主观题时,学生不仅要结合政治课的知识点,更需要联系其他学科和社会热点。因此,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应通过练习题的方式,将与本课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材料,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掌握解题思路之后,举一反三,解答其他主观题,做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例如,讲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时,教师可将这一节知识点汇集在一道主观题上,让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如以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事件为例,广大军民万众一心、无畏艰险抗震救灾,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时,学生可能对该问题毫无头绪,教师就要及时作出启发性引导,引导学生可从人民群众、价值观、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维度进行分析。通过做练习题的方式,提升学生答题技巧,开拓学生解题思维,使其在解答主观题时能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解答问题。
2. 在与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中实施启发式教学法
(1)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及时性特点,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在使学生了解时政的同时,引发他们对教材理论知识积极探索,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例如,讲授“社会发展的规律”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一组照片,分别是小区停满私家车、高速公路堵车、景点人群拥堵。从学生亲身感受过“堵”的现象切入,激发学生探寻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好奇心。从“堵――你参与添堵了吗?――为什么会堵――破解堵之谜”,连续性提问,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与讨论法相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开放性特点,针对某一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挑选一些多答案或者不易理解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对“问题”的探讨,学会总结问题、归纳结论,从而达到启发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教师要及时启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鼓励每个学生提出见解。例如,讲授“社会发展的规律”时,教师要板书“中国各时期的社会形态与对应使用的生活工具”示意图,引导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什么关系”展开讨论,学生边讨论边归纳。当讨论略有结果时,教师可以指定若干学生发言,然后讨论。未发言学生可根据已发言同学反馈的信息,结合自身思考得出答案。合作过程看似简单,但实质上学生的思维会在这个讨论过程中被激活。
(3)与讲授法相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讲授法是比较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但讲授法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在讲授法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就会显得更生动和富有感染力。教师在将启发式教学法与讲授法结合运用时,需要钻研教材的整体脉络,熟悉教材内容;注意贯穿发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一层一层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86-01
启发式教学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首创。他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名言成为“启发”一词的最早来源。
一、启发式教学的本意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而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主体作用的发挥,则是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孔子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了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原则,在《论语-述而》中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著名论断。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就是“启发”一词的最早来源,是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宋代朱熹进一步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句话完整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到百思不得其解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给学生举出一方面的例子他却不能回答出另外的三个方面,就不要再教他更多的东西了。[1]
孔子的理论是这样,实践中他也是这样做的。一次,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三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启发说:“绘事后素”(这是说在作画时,要先有素白质底,然后再加上彩色才能完成好作品)。子夏就领会到孔子是说“礼”须建立在“仁”的基础上,但不确定,就再进一步问:“礼后乎?”(您的意思是说人要先有内在的仁德,然后才可以用礼来修饰和调节吗)?孔子听了子夏的回答后,感到非常满意。因为子夏经过思考,在没办法弄懂时主动问孔子的,而且稍加点拨后,就能由诗中对美女和绘画的描写联想到“礼”对人的修饰作用。这显然已经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了。也正是孔子要求学生学习要有积极性、主动性的表现。所以,孔子高兴地说:能够准确领会我的意思的就是你子夏啊,我可以和你讨论《诗经》的内容和道理了。(《论语・八佾》)[2]
总之,启发式教学的本质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要促进学生认知更新、思维发展、能力提升和智慧的生长。教师在教育中只要发挥好对学生的适时引导和启发,即“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则由学生完成,如果不厌其烦地把所有知识一一告知,就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性,阻碍其发展。
二、启发教学的现实意义在于改变课堂上学生的被动地位
重新认识启发式教学对我们现在课堂变革仍然是有启示作用的。这不仅因为好多学校仍被“升学率”的外在力量牵着鼻子走,用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却依然采取“填鸭式”、“题海术”教学方法,学生课业负担比原来更重;还在于当前似乎又有注重教师能力体现的倾向。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在实施启发式教学上困难重重,但如此的教学又怎么能培养高质量和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材呢?
当然,要改变这一状况,关键的是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但从教师来讲,重新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改变课堂上学生的被动地位,注重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启发诱导,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练习和讨论、自己思考、探索和领悟知识,使得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充分享有自主支配自己学习时间、空间的权利,让儿童自己的大脑、眼睛、双手和嘴巴的作用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应该是必然和可行的选择。
三、贯彻启发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虽然启发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师所熟悉。但在教学中却常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为此,我们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启发教学成功的前提。综观孔子的一生他是把“仁者爱人”的思想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与学生共同生活,接近学生,并关心照顾学生。接受学生的种种提问而善于解答,同时也容许学生反辩,养成了师生之间好学的风气和深厚的感情。教学常常是自由讨论式的。他和学生平等讨论、相互切磋,最后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所以,现代教学中更应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愉快、平等、和谐的情境中学习,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要通过有的放矢的提问,比如用设问、反问、追问的形式引发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者针对学生思维障碍和思考习惯,巧妙地设疑,灵活地变换提问方式,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新的情景中,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寻找问题的解答,探究钻研,真正体验思考的乐趣。
3.激发动机诱导学生热爱学习。在教学中不断提出新任务,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比如孔子就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亲身体会和“朝闻道,夕死可矣。”等名言教育勉励学生,使他们“好学”“乐学”,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
总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对改变被动的填鸭式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好比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金钥匙,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思维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真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必将使学生的思维之花,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5-0011-02
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从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说,教学方法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积极主动的“催化剂”。多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曾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其中,启发式教法能克服和纠正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讲到底”的教师“独角戏”状况,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式教学法怎样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上呢?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指能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如新课程认为教师教的本质在于引导,而引导实质上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启发;同时,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并非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的过程;另外,新课程十分强调实行教学民主,倡导建立和形成一种新型师生关系等。所有这些,都是c启发式教学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虽然新课程没有对教学方法做出明确规定,但我们可以理解新课程把启发式作为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各种教学方法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二、有层次的诱导式提问
“提问”是启发学生常用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怎样发现呢?爱因斯坦有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善于设置疑问,这要求教者有较高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教者深入钻研教材,加强对学生和社会的了解。针对学生实际,来源于学生。
设疑提问,不能提得太简单,学生很容易回答;或者是学生感到无味和厌倦的老生常谈的问题,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调动不了他们的积极性。但问题提得太难,超出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他们又会丧失信心,对学习产生厌倦感。俗话说:“当人们跳起来能摘到桃子时,兴趣最大。”他们必然想尝试第二次,第三次……若人们伸手摘到或者跳起来也无法摘到桃子时,都不能使他们尝试到劳动的成果了。因此,课堂提问应难易得当,且有层次性。例如: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在讲到“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无法摆脱的危机”这一内容时,问: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再问为什么?理解这两个问题后再进一步提出: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危机?这样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一步步打开学生智慧之门。教师要善于搭桥铺路,层层提问,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提问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表达水平等差异,有上、中、下之别,提问时要抓好两头,带动中间。如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请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回答,回答结果就比较理想;对比较容易的问题,请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并进行引导点拨,使其认真思考,回答对了及时表扬,提高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对中等水平的同学起到鼓舞作用,使全体学生受益匪浅。
总之,课堂引导式提问较好的运用,能使我们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变被动为主动,是架好教与学的桥梁,也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极好形式。
三、有计划、有准备、有组织的课堂讨论
“讨论”是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体现主人翁角色的最好形式。有组织、有计划的辩论能激发起学生探讨问题、刻苦学习、不断思维的积极性。
讨论的题目应该是学生兴趣的热点,是学生思想认识的“扣子”,或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如:在讲述“新科技革命给生产力带来的影响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这一内容时,就目前大中专生不包分配,工人下岗,一部分学生从而认为读书无用,过早弃学经商这一实际情况,谈谈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读书无用论”是否成立。学生的学习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各抒己见。讨论后,要归纳讨论中的问题,联系教材进行总结。通过讨论,既解决怎样认识问题,又学会如何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温故知新,可以为师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也”,“不愤不徘,不启不发”等。这些教育思想虽然已经有几年前的历史,但是其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体,遵循教学发展规律,是我国新课程改革值得借鉴的。本文站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析了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一、儒家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众所周知,“不愤不徘,不启不发”是二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教学思想之一,愤是指学生正在开动脑筋思考,但是没有将问题想通的时刻;徘是问题大致相通了,但不能把它清楚地表达出来的时候。学生处于这两个状态的时候正需要教师的提点,发挥教师的启发作用,发挥学生和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的积极性,那么课堂便成为注入或满堂灌;如果只有学生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就失去了指导的作用[1]。可见,孔子在关注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同时,也没有忽视教师在其中的主导或指导作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基本精神是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使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智力和实践能力。
二、当今教学方法改革趋向
中国的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应该以教材、课堂、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中重要的一方面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应该掌握学习的方法[2]。现代教学思想中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以中心。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现代教学方法改革显示出如下趋向:
(一)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当今社会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迈进,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自主学习的权力。当今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已经成为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是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阶段。终身学习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志趣,因此,现代教法改革中把学生独立探索、独立学习、自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着重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布鲁纳也提倡发现式学习,认为发现式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和构建自己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学会探究式学习方法,实现有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二是改革教学方式。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中走出来,彻底改革“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将教学方式转变为师生间、生生间的多项信息交流,倡导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二)倡导开放性
教学方法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之间的融合。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但是教学方法之间又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要根据实际教学过程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之间达到协调、融合和互补,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出高素质人才[3]。二是课内课外结合。依据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教学方法应该不限于课堂内,而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获取知识、独立创新。通过文献调查研究法、信息分析处理法,撰写报告、文献综述等途径实现课内课外的结合,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三)兼顾个性化与艺术性
在现代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要体现其个性与艺术的结合。个性化的思想体现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过去传统的教育强调整齐划一,平均发展,片面理解了全面发展的深刻涵义,不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总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方法,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个性。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发展人的个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要体现个性特征。教师的人格技能就体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博的科学知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則,相互尊重等的高尚品格特征将会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湛的教学技巧技能,这种技能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同时,以自身自己独特的方式,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将知识与审美相结合,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高效率地学习。艺术性的教学方法使师生更容易进行情感交流,双方的关系更加融洽,能够长期处于和谐的氛围中。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心境和饱满的精神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质量。
三、儒家的启发式教学对现代课改的启示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的,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思想,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实现课程的深入改革[4]。
(一)把学生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主体
启发式教学承认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客观对象,但同时也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既要以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活动为主体,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该提倡民主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进行探索,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只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将学生从以前的被动地位中解放出来,从而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二)将教学过程中的内外因统一
启发式教学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外部因素,学生是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内部因素。教学过程中的外因和内因对教学都具有重要作用,主导和主体作用的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应该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内在能动性,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学习学习,学会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启发式教学可以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同时启迪学生发现新知识,从而体验发现新知识的过程,激发其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5]。新课程改革也应该秉承这一思想,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兼顾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和学习意志,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能得到良好发展,进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是创新的源泉,发展个性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是在个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无论是思想观念创新、产品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性。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是有所差异的。新课程改革强调差异性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在现代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启迪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从而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
参考文献:
[1]于元彬.用儒家思想经营教学——探索培养创新智慧型影视人才的教学方法[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2):65-66
[2]赵印奖.启发式教学的内在策略[J].教学论坛,2011(6):16-19
第一,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心理学认为,“由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又可称为下位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再去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属于下位学习了。下位学习所学知识“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有利于牢固地固定新学习的意义”,使新知识能够较顺利地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学习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
第二,学习基本原理有利于记忆。布鲁纳认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学习基本原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记忆的丧失不是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在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学习基本原理有利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布鲁纳认为,“这种类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一般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曹才翰教授也认为,“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观念,对于新学习是有利的”,“只有概括的、巩固的和清晰的知识才能实现迁移”。美国心理学家贾德通过实验证明,“学习迁移的发生应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学生需先掌握原理,形成类比,才能迁移到具体的类似学习中”。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实现学习迁移,特别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从而可以较快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数学能力。
第四,强调结构和原理的学习,“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一般地讲,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特别是中学数学的许多具体内容在高等数学中不再出现了,有些术语如方程、函数等在高等数学中要赋予它们以新的涵义。
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材中明确给出的,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表层知识后,才能进一步学习和领悟相关的深层知识。
深层知识蕴含于表层知识之中,是数学的精髓,它支撑和统帅着表层知识。教师必须在讲授表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
那种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表层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表层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三、中学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由于中学生认知能力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限制,只能将部分重要的数学思想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而对有些数学思想不宜要求过高。我们认为,在中学数学中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思想主要有三个:集合思想、化归思想和对应思想。其理由是:(1)这三个思想几乎包括了全部中学数学内容;(2)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易于被他们理解和掌握;(3)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这些思想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比较多;(4)掌握这些思想可以为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数学方法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这些策略与人们的数学知识、经验以及数学思想掌握情况密切相关。从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出发,本着数量不宜过多原则,我们认为目前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方法有:数学模型法、数形结合法、变换法、函数法和类分法等。一般来讲,中学数学中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是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数学技能操作来完成的。
四、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
数学表层知识与深层知识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它们在教学中的辩证统一性。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给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一个教学模式:操作――掌握――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