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2 10:06: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职工道德培训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小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培训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对中小企业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和教育。
一、创设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树立优良的职业道德风气
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不论是员工之间,还是管理者之间都会在认知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企业为员工创设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通过企业的例会、内部刊物等方式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并组织开展周一升国旗、青年志愿者服务月、党团员奉献日等各种实践活动,树立优良的职业道德风气。例如,在国庆节时,可以在中小企业举办“颂歌献给伟大的党”的主题文艺晚会,通过歌唱表达企业员工对我党的无限热爱、无比忠诚和坚决拥护我党的坚定信念,加强企业的职业道德文化建设。另外,还可以通过在年终大会上表彰企业中的先进个人,批评和打击缺乏职业道德的各种行为,并对员工贯彻企业自身所提出的道德规范和要求,进一步积极倡导高尚的道德行为,树立企业道德规范,加快企业进入人性化的步伐。
二、有效地对中小企业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首先,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所谓爱岗敬业,就是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员工都明白任何工作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为我们的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对社会和企业都有着巨大的贡献,帮助员工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目前,很多公司的员工都抱着“干活拿钱、钱多多干、钱少少干”的态度进行工作,不少员工根本没有主人翁的意识,缺少责任心,在工作过程中消极被动,甚至还有的员工工作懈怠,挑肥拣瘦,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些现象不仅违反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更不符合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对员工爱岗敬业的教育,让员工明白“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深化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认知,促使员工在最平凡的岗位做出最不平凡的业绩。
其次,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为公众服务、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问题和重要原则。各行各业都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论什么行业都是通过自身的劳动为全社会服务。因此,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都肩负着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重托,对于中小企业员工也不例外,都应当全心全意地服务和奉献,以体现自我价值和回报社会。
最后,培养员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就是指员工在精通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认真钻研与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员工职业道德水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和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员工仅仅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正确的职业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拥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文化素养,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
中小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评价体制,赏罚分明,促使员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评价依据、评价方法、赏罚措施等等。评价的依据应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托,以本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标准。中小企业各个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都要明确地出现在企业内部相关的规章制度中。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采取定量的评价方法,或采取定性的评价方法,也可以把两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而赏罚措施则要根据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和员工的岗位性质等制定,其目的主要是促使员工自觉、主动地遵守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遵守者可以得到奖励,违反者则要付出相关的代价。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培训是一项艰巨又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深入研究职业道德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改革和创新,促使中小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更好地为企业做出贡献,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关键词 :辅导员;培训;中职院校
辅导员是大中专院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作为直接与学生接触的学校代表,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作风,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辅导员培训工作,是加强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直接途径。
一、中职院校和大学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区别
自1953年清华大学提出设立政治辅导员开始,大学的辅导员就是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主,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的工作,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还肩负着诸如毕业生就业、处理学生违纪事件、后进学生加强教育、组织参加大型活动等工作。目前国内的许多中职院校也在纷纷效仿大学,设立辅导员岗位。由于笔者目前即担任中职校辅导员一职,故在此描述中职校辅导员的职责,借以与大学辅导员区别。
中职校辅导员,除了完成大学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外,往往还要处理与学生有关的其他事物。原因在于中职校学生与大学生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大学生基本都是18至25周岁的成年人,对于言行举止有一定的自律性;虽然充满个性,但也对自己言行有一定的自律能力。而中职校招收的学生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学生年龄普遍在15至20周岁,心智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他们往往思想解放,个性突出,做事我行我素;同时伴随着强烈的自卑感和惰性,偏执和叛逆情绪也较为严重;在自主性方面很是欠缺,思想上有严重的依赖性。①因此,中职校辅导员作为直接与被管理者(学生)接触的校方代表,特别要注意揣摩体会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笔者认为根据中职校学生的特点找出合适的应对办法是中职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它要求中职校辅导员管理学生时,一方面可以让中职校学生自律自强,另一方面也要耳提面命,以免学生超出底线。因此,中职校的辅导员肩负责任更加重大。
二、中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
高等院校辅导员的职责定义为: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习,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而中职校辅导员除了以上职责外,还需要能够处理日常繁杂事务技能;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有效应对青春期学生的突发状况。
根据笔者就职的中职校情况,中职校辅导员工作内容如下:学生宿舍的安排与管理工作;学生学籍的管理与归档;毕业生的就业推荐与实习生管理;奖、助学金的评定、申请与发放;学生勤工俭学安排;受处分学生的调查处理与发文;学生医保信息的统计与上报;每周留离校学生情况登记及异常情况统计;学生心理状况的及时掌握与疏导;班级、个人的评优评先工作;以系部为单位的日常管理资料的整理与归档;班主任工作考核;教室、宿舍的安全监督工作等等。
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突发事件和临时性任务,诸如: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大型活动(如运动会)的组织协调工作等。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辅导员本身的工作很庞杂。简单归纳:一切与学生相关的事宜,都属于辅导员的工作范围。
三、目前学校为新任辅导员组织的培训工作
某学校组织为期两天的培训班,分为主题报告和工作交流两大部分,将辅导员上岗的必备知识传授给辅导员。②
我工作的学校每年对于新任辅导员培训内容都类似,且与班主任培训同属于学生管理工作培训。在此仅以基本模板是为阐述。示例如下:
分析:以上课程虽然看似包括了辅导员的一些日常工作,但是讲解不够具体,部分课程只是在介绍总体形势,笔者以为既无太多实际意义,也没有具体工作流程方面的培训。新进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处理实际问题时,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有很高的工作热情,但是却不了解具体的工作流程,从而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热情也大大减退,不得不再折返去咨询老辅导员,回到“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甚至可能因为流程不对,同一部门“折返跑”。如果长时间问题不能够解决,工作没有结果,会使人员疲惫,甚至丧失工作热情,消极怠工。所以,笔者建议,在保证辅导员基本理论心理素质的前提下,尽量多开展一些关于实际工作中需要的能力培训及工作流程培训。
四、新进(任)辅导员培训工作(改进版)
培训课程设计说明:
1.课程名称:《中职校学生特点》课程内容:讲授中职生学生特点:知识基础比较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且追求时尚,追求财富。自律性较差,独立性有所欠缺,遇到问题后不敢担当,总是期望他人为其善后;信心不足,有时会质疑自己,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
课程目的:较透彻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使新进辅导员在处理问题时,尤其是突发状况的时候,比较容易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变化,从而制定相对合理的处理措施。并能促进师生感情,拉近距离。让学生有归宿感,对辅导员有亲近感。
2. 课程名称:《中职学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及岗位要求》
课程内容:中职校辅导员除了应具备高校辅导员的政治、道德、心理、体力素质外,还应该具有一些别具特色的素质,如:沟通能力(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智不够成熟,叛逆心理较强,尤其对于问题学生的沟通,需要讲究技巧,既不能盛气凌人,又不能软弱妥协);管理能力(中职校学生会不同于高等院校,学生的组织能力,自我完善能力远不及高校,需要辅导员言传身教)等。
课程目的:让新进辅导员能够了解到自己工作的能力要求,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促进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以适应岗位的要求。
3. 课程名称:《辅导员管理条例》课程内容:学校制定的关于辅导员工作岗位的要求及考核管理细则介绍。课程目的:更加章程化地了解学校关于辅导员的要求,促进辅导员在工作中有的放矢,严格自律。
4.课程名称:《各职能部门工作责任及工作流程》
课程内容:由各部门负责人介绍本部门与辅导员交集所产生的工作;各部门分门别类的进行常规事项详细介绍,最好能够包括常规事项的负责部门、负责人、工作流程、所需完成时间等内容,再配发一些流程图标和主要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课程目的:让辅导员在处理事务时,能有依据,并且按照流程文件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避免“折返跑”、“师傅带徒弟”这些效率低下的状况;同时也能让辅导员清楚工作职责。
5.课程名称:《提问环节》
课程内容:给予受培训人员时间提问一些问题,由各部门负责人解答问题。课程目的:让新进辅导员了解到关于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重难点,加快适应的速度。
综上,大部分辅导员是刚出校门又进校门,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管理经验,甚至难以树立起教师的权威。③本人仅就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做了以上论述,总体原则是摒弃之前培训的华而不实,取而代之的是能对工作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内容,让培训能够真正地促进工作。如果方法切实可行且反响较好,继而可以推广到其他行政职位新老员工的培训,乃至全校教师的培训,缩短新员工、新岗位的适应期,提高学校的整体运行效率。
引文注释
①李志强,杨壮来.加强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J].中国职业教育,2009(353):76.
培训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笔者认为企业员工培训是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需要,为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政治理论、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常识等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教育与训练活动,从而使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价值观念等有所改变,使他们在现以成人教育的规律指导企业员工培训文/汪漪在或未来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表现达到组织的要求,并发挥最大的潜力以提高工作绩效。
㈡员工培训对企业的作用
培训是企业和员工的一种双赢选择,无论对公司还是对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员工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知识更新周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对于石化行业来说,新能源知识、储运技术、油站管理等,都对员工的知识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培训,使员工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
2.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
企业员工更加渴望不断充实新知识和技术来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够胜任工作,表现出色。他们往往把被安排参加培训、外出学习、脱产深造、出国进修等当作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契机。经过培训的人员大多能提高素质能力,改善工作动机和态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有利于引才和留才。
央企对人才的吸引力虽然很大,但要求也很高,现在的石化行业技术员工流失日益严重。培训是企业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发展机会,这必然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帮助其实现更高的追求和发展目标。
二、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㈠培训目的不明确,培训针对性不强
有些企业把培训当作一项活动,片面追求全员覆盖,过分强调全员培训,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效果较差。笔者认为,全员培训对于一些项目是必要的,但不是所有培训内容都适合全员参加,例如部分特殊岗位技能的培训。培训中,企业由于缺少生产、经营、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骨干和专家,往往外聘讲师,如果他们不事先准备“功课”,加之不熟悉企业的情况,往往讲得缺乏实际,学员可能会懂,但用不上,此时,全员培训就更显“认认真真走过场”了。
㈡培训方法落后,培训形式守旧
很多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把培训当作“作秀”,不认真,不扎实。由于满足于“老做法、老经验”,对知识更新认识不够,部分管理者对员工培训不重视。他们没有充分运用传统的培训方法和手段,又不愿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现代培训方法和手段,无法使员工通过相互切磋、相互启发来发掘实践经验、实现经验共享和升华。培训时,缺乏把培训课程与员工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研究和自我创新有机结合,没有扩大员工对实践内容的自,没有激发员工培训的主动性。
㈢培训资源不对称,培训效果难保证
培训人员相关业务知识不足,缺少系统性、灵活性和责任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传递给被培训人员。培训教材死板,缺乏生动性和针对性。央企的员工培训大多是技能性的,培训内容更多的需要动手实践加以巩固,如果全靠教材培训,那就无法真正实现技术灌输。培训期间,对培训效果评估的考核评价设计不到位,培训效果往往靠全员自觉,还不能让参训员工感到只有通过培训提高素质,自身竞争能力才能增强,从而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取得优势。同时,企业要转变用人观念,树立培训并用好现有人才比引进人才更重要观念。
三、提升央企员工培训效果的措施与建议
㈠构建培训的体制机制
央企要做好员工培训工作,首先要成立企业教育培训委员会。委员会的主任要由企业的主要领导担任,不定期对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指导、分析与总结,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远景规划与实施计划及时作出调整和纠偏。同时,央企要把教育培训工作的成效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使各级领导干部从思想上重视教育培训工作,行动上参与和支持教育培训工作。
㈡明确培训的目的内容
本人认为,央企的培训按培训内容可以分为三级。一级培训主要内容为通用性知识、法律法规、企业文化等,目的是提高员工意识和基本素质,主要解决认识问题;二级培训是针对需要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的岗位资格培训。三级培训主要是结合工作实际,培训操作技能和防护知识,重在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目的是培养员工应对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根据不同培训人员,不同培训需求,实施分类培训,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员工新上岗、新调入、转岗、复岗、替岗、发生事故后均需要进行内容不同的培训。此外,还必须注意分析被培训人员的个性特点。人的有些个性是天生的,即使通过强化性的培训也很难改变,这种人通过培训即使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但仍不适合某个岗位的工作,这种人员就需要调换岗位,而不只是需要培训。如果不注重分析了解这种情况,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就会增多。
㈢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
要取得好的培训效果,就要有好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是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人员、被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方法的有机结合。央企培训前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指导培训方案的制定,不应该出现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培训的现象。首先要了解岗位信息,明确岗位职责、内容、流程、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绩效考核的指标等,这是分析岗位培训需求的基础。其次要了解公司中长期发展的规划与目标,将其细化到各个工作岗位上,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具体要求。最后要建立员工详细的信息系统,系统应包括所学专业、接受过的培训、目前的技能与知识结构等内容。只有将其与岗位的具体要求相比较,找出差距,培训需求才能彰显出来。
(高峰老师作辅导)
刚才,高峰老师就加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必要性、规律性、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建设学习型部门等内容作了深刻解析,报告深入浅出,生动精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指导性。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高老师表示感谢。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是切实增强职业荣誉感。要把身为组工干部看作是一种荣幸,一种历练。专注工作,吃苦耐劳,干事讲奉献,工作比业绩,始终保持一种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始终具备一种对组织负责、对岗位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职业素养。
二是不断提高做好组织工作的能力。无知肯定无能。新形势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组工干部必须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勤思考,多请教,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始终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一、我的感受:首先是人好。你们友善而谦恭。二是班级和课堂氛围很好。你们认真而活跃。三是精神状态非常好!你们积极正向而求真务实。我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广供调研,这次的接触加深了对广供的认识,你们身上反映出广供文化的主流特征。
二、我的感悟:一是培训的三个重要环节:师资选择、流程控制、教学管理。二是学习的“三理”:理论,理解,理念。学习理论,重点在于理解,落脚点在于树立理念,以指导我们的实践。三是处理两个矛盾: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学习为了工作,做好工作需要学习。不学习就要落伍,拒绝学习意味着拒绝工作。工作中坚持学习。实践出真知,工作中留意积累,是学习的重要且有效的方式。四是要学习和理解基本规律、理解和熟练掌握简单实用的方法,以应对充满变化的实践。
三、我的感谢:一是感谢广供。今年以来,清华厚德与广供全面合作,从企业文化梳理项目开始,先后完成办公室系统和政工系统培训,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将于11月完成,后面将陆续开展青年骨干、设计院管理培训等项目。对于我们来说既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也是学习提高的机会。在广供的学习和实践,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服务南网、服务电力、服务国有企业。二是感谢学员。培训过程中大家真诚的交流和热情的鼓励,对我们讲师来说是最大的支持。这次培训班效果好,关键在于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三是感谢这次培训班的组织者和服务人员,尤其是感谢时老师和郭老师,你们的敬业和周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谢谢大家。
尊敬的庞书记,同事们:大家好!
**供电局中层干部轮训,今天是中层正职二期结业。过去的三天时间里,**教授和我分别就战略落地和绩效管理两个主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这两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之路》,就提高绩效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刚才的研讨会上,四个小组分别就安全生产、建设规划、市场营销和企业文化等主题研讨。由于汇报时间提前,大家的准备时间比较少。但是大家的汇报还是反映出扎实的基本功和本次学习的效果。
还是刚才班长王副总工代表大家作了班级总结,表现出这几天大家认真学习、沟通交流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很有收获、很是快乐。一周前,也是在这里,我在第一期结业典礼讲了三点有感。这次增加了一些新的感触:
一、我的感受:上次的感受是“人好、班级和课堂氛围很好、精神状态非常好!”这次感受同样。同时有新的感受:你们的地位高,士气很高,水平非常高。同上次班一样,大家是广供基层单位党政正职和职能部门正职,担负着重大的职责。大家参加学习的态度很认真,精神状态很积极。从学习过程中的交流、测试和研讨中,可以感受到大家的水平很高,广供“藏龙卧虎、人才济济”,真是一点不假。
指导意见要求:“把农民工培训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从依赖物资资源投入向依赖高素质人力资源转变,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技能的提高尤为重要。指导意见站在调整经济结构、减少结构性失业的高度,突出了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农民工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地区企业“用工荒”;二是农民工就业难,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就是力图解决这个矛盾,培养社会需要的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工。从这个层面上看,加强农民工培训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也是为了从整体上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调整培训目标
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2003〕79号]中曾经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培训目标:第一阶段,即2003-2005年,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1000万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500万人,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5000万农民工进行岗位培训;第二阶段,即2006-2010年,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5000万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3000万人,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2亿多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2010年国办的指导意见,承续2003年的培训目标,提出了“使培训总量、培训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适应;到2015年,力争使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都得到一次以上的技能培训,掌握一项适应就业需要的实用技能”的培训目标,虽然没有具体量化,但强调了“相适应”、“有培训需求”、“就业需要”等关乎培训质量和效果的目标,显得更加务实。
三、强调统筹整合
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了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分工合作、统筹安排,并合理集中使用农民工培训资金,以更好地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全国农民工培训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考核评估,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和各自职责,根据统一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各地具体组织实施农民工培训工作。指导意见要求,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教育、科技、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扶贫等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相互协作,共同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要负责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就地就近就业培训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农村初、高中毕业生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带技能转移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
四、提倡产学结合
指导意见鼓励行业、企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加强农民工培训,特别提倡发挥企业和院校产学结合的作用。鼓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委托所在地定点培训机构,结合岗位要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农民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鼓励企业选送农民工参加脱产、半脱产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推动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技能提升培训,鼓励企业组织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竞赛;鼓励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的大型企业与院校联合举办产学结合的农民工培训基地;鼓励中小企业依托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在岗农民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为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鼓励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举办农民工业余学校等。
五、促进就业衔接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培训针对性,建立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的机制”,是此次指导意见的又一亮点。农民工培训必须强调“需求导向”,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培训课程和内容。意见指出,要重点加强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行业的农民工培训,要做好水库移民中的农民工培训工作。意见要求,以实现就业为目标,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情况,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强化监督机制
医院感染是目前医院管理中的难题,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它贯穿于各项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将构成医院感染的诱发因素,为了防止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但要对全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还要从我们的实习护生抓起,让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就能对院感知识有所了解。为此科教科针对在我院实习的部分护生进行分组,一组为先培训再进入临床实习,另一组为传统的带教模式直接进入临床实习,效果截然不同。现将对比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
从2012年6月进入我院实习的护生126人中抽取46名人员分为两组,其中郑州澍青实习护生23人为第一组;开封卫校实习护生23人为第二组,均从6月15日至6月23日止,为一个考核阶段。两组人员均为女性,中专,年龄在21岁至23岁之间,未见明显差异。
2 方法
第一组作为实验组,对郑州澍青23名实习护生进行为期一周的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内容有医院规章制度、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手卫生的清洁、消毒隔离制度及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医疗垃圾的分类及处置、标准预防的概念及措施、针刺伤的处理原则。每天对上述内容培训一项或两项,当天下午进行相关内容考试,以检查掌握情况。
第二组作为对照组,根据实纲要求,对开封卫校23名实习护生进行一上午的入院岗前培训,内容有医院简介、医院规章制度、医德医风、相关法律、法规等。下午进入不同科室报到,熟悉科室环境,次日正式开始临床实习。
3 结果
一周后,在教学室对两组护生发放有关院感知识调查试卷,发放46份全部收回。通过试卷答题成绩可以看出两组护生对院感知识掌握情况如下表。
4 效果评价
实习是护生进入临床护理工作的第一站,是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养成行为规范的重要开始。由于在校期间院感知识的课程相对不足,护生缺少院感方面的理论知识来指导临床实践。为此在进入实习后如不加强院感知识培训,就会给临床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通过对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系统的院感知识培训,使护生在思想上对院感知识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加强。为今后在临床实习工作中严格规范操作、认真履行诊疗行为、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减少院感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见对护生实行先培训后进入临床实习、减少不规范操作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254-01
我国人力资源的职业技能素质决定着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克险攻坚阶段的当前,就业人员职业技能不足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因此,国家在调整发展教育的对策,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统筹抓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党的十报告大篇幅论述我国教育现状,并专门提出要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职业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拥有精湛技能的人才,而是培养综合素养高的技能人才,因为职业教育归根到底是就业教育。在各地方的实际工作中,广东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经验值得借鉴,通过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感到可以被我们吉林省和吉林市推动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工作所借鉴的经验可集中为以下几点:
其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力支持
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头部队”,以他们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为我国实现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精神的实践中,他们提出了技能兴则广东兴,技能强则广东强的思路。,抓住良好机遇,解决发展难题,努力不懈地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广东省经济发展服务提供强大的技能人才保障。所以,近些年来,在加强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工作方面,他们以“排头兵”的面貌领先于国内的其他省市,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力支持是他们在这方面工作能够走在全国其他省市前面的一个突出经验。国家、省委省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为做好全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省财政从2004年起,每年投入技工教育经费达2.4亿元以上;并从2005年至2007年投入1400万元用于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增加3亿元用于高职教育、中职教育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增强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和实训能力,为促进全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持。
其二、评估坚定、实训平台、培训体系合力作用
广东省强化鉴定中心的公益定位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推动全省各级鉴定中心向依公管理或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转变。不断充实职业技能鉴定专家队伍,积极吸纳新兴职业专家和行业企业拔尖人才加入职业技能鉴定专家队伍。开展各级鉴定管理人员专业化轮训,探索建立持证上岗制度。省组织2期市、县级鉴定机构以及鉴定所(站)鉴定业务管理人员培训班,重点抓好基层新聘鉴定管理人员的政策和业务培训。组织鉴定考评人员培训班,着力抓好新职业和地方特色产业职业(工种)的考评人员培养,建立考评人员工作评估机制,提升鉴定考评人员工作质量。积极培养考评人员和鉴定质量督导人员。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实训平台,初就业训练中心、公办职业培训机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实训基地、技师工作站等各类培训平台数量众多,巩固发展,每年都会实现培训人次上千万。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基本建立,在培训普通劳动者和培训技能型劳动者方面双向着力,在就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方面双向,在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和提高城镇居民职业技能素质方面双向推进,有效的改善了技能人才结构,高技能人才比例明显提高。仅2007年全省培养高技能人才23.9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3.8万人,分别同比增长23.2%、31%。全省高技能人才141.9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21.9万人,分别比2005年底增长63.24%和43.61%。
其三、扩大招生,提升教学质量,发展职业教育
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规模实现大跨越。教学质量实现大突破。广东省技工学校师资质量稳步提升,既从文化水平上不断提升,也从换页技术和教育理论水平上不断提升。全省技工学校开设的专业覆盖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主要行业,其中数控制造技术、计算机应用、机电一体化等科技含量高、复合型强的专业约占50%。
其四、培训工程系列化,竞赛活动多样化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提出,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13号)明确提出,教师培训实行学分管理,教师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职称)聘任的必备条件。《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进一步提出,建立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实现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学分互认。
2010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国培计划”,深化培训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改革,加强培训团队和机构建设,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教师培训机会逐渐增多,教师培训质量逐步提高。但是,当前教师培训仍然存在着重项目设计、轻整体规划,重统一培训、轻教师选学,重短期学习、轻持续提升,重学时认定、轻结果应用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012年,教育部在辽宁、浙江、湖南、重庆等地启动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试点。经过3年多的试点工作,4省(市)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取得了成效,教师全员培训有序推进,培训专业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教师参训动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为研究起草《意见》、全面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请介绍一下《意见》的总体思路
答:《意见》是“十三五”时期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建设、切实提高教师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针对教师培训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和教师参训动力亟待激发的现状,《意见》提出,各地要以大力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为抓手,着力构建培训学分标准体系,科学规划培训课程,积极推行教师培训选学,完善培训学分审核认定制度,建立健全培训学分转换与应用机制,深化教师培训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
3.《意见》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意见》共8条约2500字。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提出总体要求(第1条)。明确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行培训学分管理的改革方向,并对建设教师培训学分标准体系、做好教师培训规划进行了重点阐释。
二是明确主要措施(第2-7条)。包括分层提供培训课程、建立学分认定规范、严格学分审核认定、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和强化学分应用等内容。
三是加强组织保障(第8条)。主要就推进教师培训学分信息化管理、落实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职责等提出具体要求。
4.《意见》做了哪些制度设计创新?
答:《意见》以激发教师参训动力,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促进教师持续成长为目标,对推动和规范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做了以下制度设计创新。
一是构建教师培训学分标准体系。《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以大力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为抓手,着力构建培训学分标准体系。学分标准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各地科学制定教师培训周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有利于培训机构分层、分类、分科建立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有利于推进广大教师按需开展自主选学。
二是健全学时学分合理转换机制。学时反映了学习的时长,学分则反映了学习的质量。针对当前不少地区存在的学时与学分简单换算,未体现培训层级和学习成效差异,不能对教师参训学习形成激励的问题,《意见》明确提出,要合理制定培训学时与培训学分转换办法,体现培训级别和学员学习成效差异。在学时与学分的转换上,实行培训层级不同、学员学习成效不同、承担培训任务层次不同,差异性认定培训学分的制度,体现了培训学分的“含金量”,将极大地调动教师参训的积极性。
三是探索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记录和存储教师参加培训与自主研修的成果,推动高等学校认可培训学分,建立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衔接机制,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立交桥”,拓宽教师终身学习通道。建立培训学分银行将有力推动高等院校、区县研训机构、一线学校的协同,促进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四是注重发挥培训学分应用价值。针对当前培训学分管理执行不到位、结果未有效运用、未能发挥激励功能等现象,《意见》提出,将培训学分与教师管理、学校考评和教育督导工作相结合;加强教师培训学分监测与通报,分级落实监测责任,及时年度和周期监测报告。强化教师培训学分的有效应用,将教师参与培训与自身专业持续发展结合,依托教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教师培训档案,适时记录教师所学课程、学习成效和学时学分等关键信息,对教师递进式、持续性、终身化成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5.《意见》出台后,对贯彻实施有哪些要求?
答: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是完善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健全教师培训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参训动力,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研训机构和广大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培训学分管理作为推进教师培训改革的重要抓手,结合自身实际抓好贯彻实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1
国有企业职工教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职工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既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必备条件,又是国有企业职工本身的需要,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是挖掘企业力人资源的措施之一。当今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而职工教育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创造力的定位,影响着职工业务能力提升和创造力的发挥。国有企业加强职工的教育,有利于提高职工对改革的思想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改制。那么,国有企业如何加强职工教育呢?
一、国有企业加强职工教育要建立健全职工教育的制度
为了适应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企业职工教育的进行离不开企业领导的重视。国有企业要加强职工的教育,企业领导要解放思想,把职工教育作为企业的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保障机制。
制度是企业做好一切事情的保障,企业职工教育也不例外。企业要制定《职工教育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职工教育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职工教育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二、国有企业首先要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群众的精神风貌是企业道德和文化建设的集中表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兴衰成败和职工素质的提高。
国有企业要有计划、不间断地组织职工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要抓好理论教育。通过理论引导,提升职工的思想认识,使职工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明辨职业行为中的真、善、美,从而扬善避恶,遵守职业道德,发扬社会主义公德。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来升华干部职工的道德品质。企业工会、党团委等要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创新性地开展职业道德实践活动,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形成职业道德教育的整体合力,是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氛围。第三要完善制度、强化道德约束,加大职业道德舆论宣传的力度,使干部职工从中懂得职业道德具体要求,促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使之创造性地干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国有企业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教育上求实,制度上求严,活动上求新,职工的道德素质和企业的整体文明程度就一定会取得大提高,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国有企业要加强对职工的形势教育
在国有企业转型改制中会遇到各种新矛盾、新情况,这就要求企业要加强对职工的形式教育,稳定职工队伍,统一群众认识,推进企业改革顺利进行,实现企业全面转型。
一方面要通过对职工的政策形势教育,引导职工认清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形势和方向,认识到企业的优势和存在的困难危机,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制度机制,才能克服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另一方面要引导职工充分估计企业所处的环境和有利条件,积极转变观念,认识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适应市场需求就不能很好发展。对职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会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认识之间的矛盾,形势教育是解除职工思想问题的重要手段,为推进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国有企业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要针对职工的各种思想现状,对症下药,分层次进行,不流于形式不搞一刀切,也不能高谈阔论;要走群众路线,广泛深入的职工,调查思想现状,紧密结合企业和职工的思想实际,采取不同方式,灵活多样的进行,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四、国有企业要加强职工的培训工作
国有企业对职工进行培训是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措施之一。一方面,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劳动技能必然会出现种种老化和不适应。职工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提升员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 同时,职工培训也是企业的一种激励办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所以,职工培训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径。
国有企业各级领导要认识到抓好提高职工各方面的素质,就要对职工进行科学文化、专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工作。而职工培训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要坚持经常化、制度化、正规化地开展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业务素质。
近年来高校规模逐渐扩大,高校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后勤工作人员的数量逐渐增加,但是后勤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并未能有效进行,一些学校甚至忽视了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高校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对高校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在今后的高校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保障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当前高校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后勤职工的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随着高校规模的逐渐扩大,一些高校为了加强管理逐渐增加了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但是由于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缺少专门的培训或者是缺少高校工作的经验往往导致高校的后勤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严重缺失。这对于高校工作的开展和高校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当前高校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未能有效实行。
(一)高校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被忽视
高校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的管理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当前由于高校管理工作的逐渐复杂化,导致高校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未能得到有效地重视,一些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未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影响了学校的管理。一些高校未采取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措施,导致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未能得到有效地改善。另外一些高校的后勤职工对于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未能认真对待高校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这严重影响了高校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了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方式有待于改善
高校对于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方式十分有限,很多学校的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方式未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当前大多数高校对于后勤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主要是采取开会的形式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但是由于一些员工对于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足,导致职业道德建设的效果并不理想。开会的形式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往往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一些职工往往不能认真落实和贯彻会议的主要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是我行我素。另外高校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方式比较落后,一些学校并没有意识到工作方式的不足,导致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未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高校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内容有待于完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思想建设工作的内容也需要不断丰富,与时俱进。但是当前高校的思想道德工作内容比较落后,除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内容之外未能与当前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中存在的突出现象相结合,导致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高校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需要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促进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意识的提高。由于当前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管理人员对于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认识不足,未能及时有效地更新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导致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难以满足当前高校的发展的需要,甚至会影响高校的管理。
二、如何促进高校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
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的后勤工作人员数量逐渐增加。加强后勤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逐渐成为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高校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意识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提高。高校的发展与后勤职工职业道德意识的提高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今后的高校管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促进高校教学、管理,保障教职工、学生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
(一)重视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
由于高校管理中对于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重视不足,导致后勤职工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严重影响了高校的管理工作。高校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不仅仅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加强高校的工作管理,促进高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着关键的作用。高校的后勤人员主要负责高校后勤保障、学生管理工作和高校环境建设工作,职工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塑造良好的高校氛围,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高校管理工作中高校的管理者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视,督促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作为后勤工作人员也应该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员对于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配合高校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改变传统的高校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方式
高校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方式对于职业道德建设的成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合理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职业道德建设的水平,但是当前高校的职业道德建设的方式比较单一,导致工作人员对于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缺少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严重影响了职业道德建设的成果。当前在高校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需要注重工作方式的创新,一方面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作为一项十分必要的步骤对于员工的工作有着关键的作用,岗前培训应该着重对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地教育,加强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教育和培训。在高校管理中也应该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员工中树立良好的工作榜样,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带动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鼓励工作人员向先进的职工进行学习,促进工作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丰富高校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
高校后勤职工作为高校工作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的建设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也为高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前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保障高校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高校的发展面临着众多的压力,高校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也应该逐渐丰富,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当前高校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不仅仅需要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教育,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前高校发展的现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高校的职业道德建设内容进行适当地增加,建立和完善职工道德建设的监督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职工道德建设监督评估体系。要通过规章制度这种外界的影响和压力,使行为人自己感到必须讲道德,从而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不是道德建设的目的,只是实现道德自律性的手段。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高校职业道德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强调职业道德教育,充分发挥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的学生数量逐渐增加,当前的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很多学生有着自己的个性,因此这对于高校职工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作为高校的职工主要是负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因此高校的工作人员在职业道德建设中还需要逐渐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对于学生的了解,尽量减少与学生的差距,减少因为对学生了解过少导致的工作失误或者是工作问题。
除此之外,高校在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还需要良好的高校环境和氛围,高校需要塑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仅仅对于高校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高校的学生生活和学习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校职业道德建设中良好的环境氛围可以感染每一位职工,塑造良好的氛围可以有效地提高职业道德建设的效果,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学生的发展。
结语
二、创新形式,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教育制度
搞好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善于运用职工喜闻乐见、现代化教育手段来传授各种知识,使职工把接受教育培训当成一件非常快乐的有趣的事情,从而增强培训教育的吸引力,激励职工的学习兴趣。如利用宣传媒体、组织职工参观学习、举办知识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开阔视野,提高认识,为职工教育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树立行业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和带动职工。同时,应根据公路发展目标对人员能力的需求、各部门工作对人员能力的需求以及职工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不搞一刀切,满足多样化的需要。职工培训教育制度是培训管理实施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的基础,有了完善配套的培训制度才能使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在培训的内容上,除了要进行必要的公路知识业务能力的培训,又要进行公路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要性。首先要抓好领导干部“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其实是结合公路行业及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制定一些道德行为规范,把职业理想、职工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教育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结合起来,使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通过树立榜样、典型示范等,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形象化、具体化,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让他们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增强队伍的荣辱观教育,树立公路行业崭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