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保健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22 10:06: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儿童健康保健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儿童健康保健知识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纳入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98例学龄前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52例,女性患儿46例;年龄0~6岁,平均年龄(3.98±0.13)岁;患病类型:支气管肺炎29例、高热惊厥27例、上呼吸道感染26例、胃肠炎16例。全部患儿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问卷调查,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6.52±3.89)岁,男性家属48例、女性家属50例。

1.2方法

采用本院自拟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属健康需求、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两部分:(1)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共包含20个条目,包括常见疾病护理、儿童健康行为,医学急救、科学育儿等知识;(2)患儿家属知识获取来源及相关需求,共包含7个条目。由病区护士长发放本病区调查问卷,并向患儿家属说明进行问卷调查的意义,耐心讲解问卷内容及填写方式,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与支持。本病区共发放98份调查问卷,回收98份,其中3份未严格按要求进行填写,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94%。

1.3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并对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系统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整体水平偏低,女性婴儿喂养方式、人工喂养首选食物、婴幼儿佝偻病预防、辅食添加时间、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好发年龄段等知晓情况优于男性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家属健康需求分析

篇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口的频繁流动和迁移成为当今社会的特征之一。而人口的频繁流动性使流动儿童的保健覆盖率严重下降。陈丽《流动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需求的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的保健覆盖率仅为75%,与黄爱群报道相似,标准系统管理率更低。

1.造成流动儿童保健覆盖率低的原因

1.1 流动儿童家长流动频繁,居无定所,或者多数居住在

出租屋、卫生条件比较差的集贸市场等。没有及时办理暂住证,这就对流动儿童的统计、摸查形成了较大的困难。

1.2流动儿童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有资料显示流动儿童家长小学、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占79.81%。由于文化程度低,对儿童保健意识缺乏,获得儿童保健知识的途径又少,部分儿童家长对体检程序和免疫规划知之甚少,有的根本不知道有儿童保健和免疫规划这些项目。

1.3流动儿童家长专注于养家糊口,主动求医意识淡薄,信息渠道来源又少,部分家长只知道生病了再上医院,不知道有儿童保健这项工作,也不了解国家公共卫生免费服务项目。

1.4医院对流动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开展流动儿童保健的形式单一,也有医院没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工作,要求流动儿童回原籍建册,家长迫于无奈,也是造成流动儿童保健率降低的原因之一。

1.5 医院对流动孕产妇的儿童保健宣传工作不到位,流动孕产妇孕期检查,由于流动性大显得不规律,医院疏于对流动孕产妇生产后要对出生儿童进行健康体检的宣传;流动孕产妇自己也不重视孕期检查及出生儿童健康体检,观念淡薄,也是原因之一

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展望

2.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利用辖区内托儿所、幼儿园提供的流动人口儿童数量,发放儿童保健宣传资料,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及时带孩子到辖区内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体检。

2.2联合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查漏摸底,并做好统计工作。如: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砖瓦厂、其他各乡镇企业。对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采取上门体检的形式对流动儿童进行保健管理,并且针对体检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预约下次体检的时间、地点,同时做好宣传工作。

2.3对居住比较分散的流动儿童,可以联合分管辖区的协警协助摸底,进行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积极配合做好儿童保健工作,从而提高流动儿童保健率。

2.4 要提高流动儿童保健工作体检率,还必须从源头做起。要加强提高流动孕产妇孕期保健的宣传,在流动儿童出生分娩的相关医院做好儿童保健的宣传工作,使流动儿童的准爸爸、准妈妈们充分认识到孩子出生后0-6岁做好保健工作的重要性,促进孩子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

2.5 流动孕产妇分娩后,辖区内的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利用产后及新生儿访视机会,积极宣传儿童保健知识,向流动儿童家长宣传国家儿童保健及儿童规划免疫免费政策,使流动儿童家长不因为经济问题而使儿童得不到卫生保健服务。

2.6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儿童保健服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推诿所管辖区流动儿童建册及保健工作,为流动儿童健康保健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将流动儿童的保健信息录入保健网路。

3讨论

流动儿童家长的经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育儿观念较为落后,大部分流动儿童得不到系统的保健服务,儿童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矫正,对儿童健康管理形成了新的挑战。因此,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利用流动儿童家长对育儿知识的需求,采取多种形式的宣教工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儿童保健工作中来,对提高流动儿童的系统管理率有一定的帮助,从而满足流动儿童卫生服务需求,更好地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燕燕.儿童健康管理现状与展望 【J】中国儿童保健杂2012,,2,(5):424.

【2】 陈丽.流动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需求的调查 【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3):74-75

篇3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04-02

随着城市的进化和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大量地涌入城市,随着打工人员进入城市,其子女也跟着在大城市居住,这也导致流动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因为城市流动儿童的监护人一般存在文化水平低、经济能力差等状况,所以国家对于城市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问题非常重视[1]。本文就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和相应的干预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三阶段分层抽样法,在本市人口较为密集的社区分为街道-乡-村的层次进行抽取,并且保证年龄为0-1岁、2-3岁、4-5岁的儿童比例大致相等,各占三分之一。共选得流动儿童1032例,所有儿童的户口均不在本市,且年龄未满5周岁,在本市居住的时间大于半年。对其监护人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儿童家庭状况、保健状况以及监护人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等。

1.2 质量控制:本次抽样调查的调查员主要由本地的妇幼保健人员来担任,在进行调查之前先接受统一的上岗培训,并且由省、市专家建立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有效的、规范的、科学的现场质量监控。由区级专员对于所有抽样调查问卷进行二次审核,以查出是否存在逻辑性错误,以此来保证抽样调查问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2]。

1.3 建议干预方法:①建议干预方法由小到大,从街道到社区再到城市,由固定医院为流动儿童提供定期的免费身体检查,以此来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起到早检查、早发现、早预防的目的。②由于流动儿童的监护人一般工作较忙,所以让其参与健康讲座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建议具有针对性的对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发放健康手册,内容主要包括儿童的健康保健知识、科学的体检流程和自检方法等。③在街道、社区、城市设立相应的健康知识宣传栏,以醒目的方式宣传流动儿童健康教育知识,让儿童及其监护人能够注意到这些内容,鼓励其参加定期体检和健康知识培训。④在每个社区卫生站配置相应的健康检查设备,定期检修,保证儿童可以随时进行体检,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帮助。⑤对于免费接种的疫苗,社区卫生服务站要监督每一位儿童的监护人带领儿童前来注射,对于付费接种的疫苗,则根据流动儿童家庭自身情况,建议但不强制其接种。若流动儿童家庭情况困难,则要考虑进行爱心帮助,免费为其接种疫苗[3]。

1.4 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且对数据进行纠错和检验,再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流动儿童资料:本次共调查5岁以下流动儿童1032例,其中男孩564例,女孩468例,平均年龄为(3.45±0.99)岁。对流动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文化程度筛查得出,文盲共107例,小学文化为569例,初中文化为209例,高中及以上文化为149例。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者占总数的15.7%,1000至2000元者占总数的55.2%,2000-3000元者占总数的21.1%,3000元以上占总数的8.0%。

2.2 卫生保健现状:根据对1032例5岁以下流动儿童的近期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仅有68.2%的儿童建立了保健档案,而仅有67.2%的儿童在过去1年的时间内接受过健康体检,而在这45.5%的儿童中,过去一年健康体检次数小于4次的占了85.9%,超过4次的仅为14.1%。根据我国对流动儿童的体检合格率的规定来看,仅有45.5%的儿童体检次数合格。1032例流动儿童中,共896例儿童建立了免疫接种卡,占总数的86.8%,共966例儿童接受过疫苗接种,占总数的93.6%,完成国家规定的五苗接种(糖丸、麻疹疫苗、百白破、卡介苗、乙肝疫苗)者共732例,占总数的70.9%。共有12.8%的儿童在过去2周内有腹泻表现,在发病后去医院接收治疗的儿童占腹泻儿童总数的42.4%,共有35.1%的儿童在过去2周内有咳嗽表现,在发病后取医院接收相应治疗的儿童占咳嗽儿童总数的39.8%。

3.讨论

5岁以下流动儿童的数量在城市中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国家对于儿童保健十分重视,而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因经济与文化水平有限,往往会忽略儿童的保健问题。本文就对5岁以下流动儿童的保健现状以及相应的干预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发现流动儿童的体检达标率、健康资料建档率均比城市儿童低得多,这也说明其监护人的健康意识不强[4],导致儿童在患病后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也无法确保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成长。

对5岁以下流动儿童的保健干预主要着重于儿童的监护人的健康知识教育与体检倡导,社区以及相关的卫生组织要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普及并严格管理儿童健康档案的成功建立,并且鼓励流动儿童监护人携带儿童到指定医疗服务点进行健康体检,保证尽早发现问题、尽早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对于家庭有困难、工作繁忙的家庭还需要进行上门服务,保证每一个流动儿童都可以接种国家指定的疫苗。医疗机构可以定期进行儿童健康知识咨询以及讲座,让监护人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一些关于儿童保健的有效措施和科学的方法。总之,大范围而深入的保健知识的宣传、完善的卫生检查设备、贴心的服务是提高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状况的最好措施,各级卫生服务人员要着重关注流动儿童的保健问题,为儿童的茁壮成长付出一份努力。

参考文献

[1] 丁文清,赵美兰,李瑛.银川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卫生保健现状及影响因素[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4):504-506.

篇4

【关键词】儿童保健;服务需求;健康教育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health information needs of 260 parents in Lokong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DongHai-peng Ma Xin-liSu Hong-mei Yuan Hui-rong Zou qing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parentsin Lokong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Methods:Design the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parents. 260 parentswere enrolled in Lokong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Results: The region basic children's health care been met. But the community of children's health c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behavior, obesity, the social factors of influencing breastfeeding , these to further study and to solve. Appropriate health education mod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ildren's health ca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Conclusions: We should further expand community children's health care service contents, meet the children's health needs of parents in new period,completes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of the child health .To make children get good protection and health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future of children's health research and focus of the work.

【Keywords】 child health;health service demand;Health education 我国人口众多,中国儿童人群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约3.42亿),以农村地区为主[1]。2010年我国儿童保健事业持续发展,约2/3 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3岁和<7岁)已进入儿童系统管理[2],儿童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随着人们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城市家长对儿童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儿童的健康及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每个儿童有权拥有最佳人生开端”[3],如何才能做好儿童保健? 今后儿童保健的发展方向如何? 为此,我们做了以下调查,以了解社区内儿童保健服务现状;母亲育儿知识、态度、行为;母亲对儿童保健的需求,提高今后儿童保健的工作质量。

1对象和方法

1. 1对象:在广州市萝岗区夏港街道社区,对在辖区内本市户籍509名儿童进行随机抽样,抽取6 个月~3 岁儿童260例。对这260名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1. 2 方法: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法,于2009年12月进行调查。为了保证调查质量,调查员经统一培训,严格操作规程,问卷填完后当场校对。资料采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问卷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被调查者的年龄、职业、孕产次和家庭情况;②家长对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及其方式的需求,对健康教育方式设12项内容;③ 家长对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共设28项内容;④婴幼儿期保健知识的需求,设16项内容。

2结果

2. 1 儿童基本情况:260 例婴幼儿有230例为足月产,占88.46%; 其中自然分娩为118例,占51.13%;平均出生体重(3 165.87 ±437.95)g。对被调查儿童进行体格测量,用2005年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评价结果:发育正常儿童231例,占88.85 %;肥胖儿童23例,占8.85%;营养不良儿童6例,占2.31%。被调查儿童母亲、父亲的文化程度以大学及大专以上为主,占64.5%和74.6%。

2. 2 儿童期保健服务提供及利用情况:被调查儿童新生儿期访视次数为0~3次,平均为(1.87 ±1.08) 次;其中接受过1次以上的占86%。被调查儿童中257例(占98.85%)参加定期体格检查,其中207例(占80.54%)儿童在体检中未发现过问题。94.6%的母亲自认为了解有关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常见病预防等育儿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渠道依次是:书籍或宣传册90.5%、家属朋友介绍44.5%、孕妇学校或家长学校等讲座42.5%、广播、电视、VCD 34.5%、医生个别讲解或咨询31 %、医生入户访视时宣传15.5 %、热线电话14.5 %、宣传栏板报8.5 %、上网及其他3.0%。

2.3 母亲育儿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中母亲对育儿知识回答的正确率分别为:保健常识88.5 %; 心理行为发育82. 34%;喂养(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 方面75%;疾病预防57.88%; 其中母亲的文化程度对一些问题的正确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在处理儿童自立能力和外界交往的态度上,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其正确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在处理儿童不合理要求哭闹态度上,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其正确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被调查儿童中81.5%喂过母乳,3 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为50% ,4 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仅为19 %。第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急剧下降的原因是有职业的母亲产假大多为3个月甚至更短,城市中职业母亲工作中的紧张因素和事业压力等种种社会因素是造成各种“奶不足”的主要原因,也是城市中母乳喂养率难于提高的重要原因,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有赖于一些社会因素。调查儿童开始常规添加半固体食品的平均时间(4.39 ±0.88) 个月。断奶的平均月龄为(6.07 ±5.42)个月。

2. 4 母亲对儿童保健的需求:98.0%母亲想了解有关养育儿童方面的知识,需要得到的育儿知识依次是:儿童智力发育90. 5%、儿童心理保健81.0 %、常见病的预防73.5%、儿童营养66.0%、辅食添加23%、母乳喂养5.5%。母亲自认为适合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顺位是:书籍或宣传册74.0 % ,医生个别讲解或咨询51.5 % ,广播、电视或VCD 46 .5 % ,孕妇学校、家长学校等讲座37.5 % ,热线电话18.0%等。被调查的母亲希望儿童保健门诊开设的项目依次是:常见病的预防84.0% ,营养咨询80.5 % ,心理咨询75.5 % ,智力筛查74.0% , 眼、耳、口腔保健70.5%。母亲在育儿过程中常遇到哪些问题? 有73 %的应答率,主要问题依次是:42. 46 %属于儿童智力、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29.45 %属于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理; 28.08 %属于喂养、营养与保健方面的问题。母亲希望解决的途径最主要还是咨询医生或寻求权威医疗机构的帮助等。

3讨论

该文调查的社区地处广州市萝岗区,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因此,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以及家长的儿童保健意识正在逐步提高。调查结果显示: 64.5 %的母亲和74.0 %的父亲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被调查的儿童新生儿期访视率为84 % ,参加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到99 % , 其中,81 %的儿童在体格检查中未发现问题,可见该地区基本的儿童保健已得到满足。然而,随着居民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已超出了其基本的保健工作范围,拓展儿童保健工作的服务范围,满足人们对儿童保健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儿童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健康的全面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3. 1 探讨社区内儿童保健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式,满足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和科学的育儿方法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5.5%的母亲自认为了解常见的育儿知识,但调查中育儿知识正确率均低于这一比例( 57.9%~ 88.5%) 。这一结果与家长获得育儿知识的渠道有一定关系。调查显示获得这些知识的主要渠道首先是“书籍和宣传册”(占90.5%) ,其次是“家属朋友介绍”( 占44.5 ) ,而与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相关的渠道占的比例均不足50 %。单纯通过市售的“育儿书籍”让非专业的家长得到育儿知识有时难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容易断章取意;而通过“亲属朋友介绍”,尤其是长辈朋友的介绍,获得的育儿知识往往缺乏科学性,有时还会造成误导。这可能就是大多数家长自以为很了解儿童保健知识,实际上很多方法都不科学的原因。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应是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的方式在儿童保健的实施上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当传播内容和情感冲击之间架起桥梁,联系这两个同等重要的因素, 有效的传播才可能发生[4]。”诸如:经常在社区举办育儿知识讲座(调查显示91 %的母亲愿意参加此类知识讲座) ;给予家长更多机会、多种形式的咨询和讲解。总之,如何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今后儿童保健研究和工作的重点。

3. 2 重视儿童的心理、发育保健工作,促进儿童健康的全面发展:据文献报道,全国22个城市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2.97 %[5] 。儿童心理行为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5 ,6 ] 。相关研究表明: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心理及智能发育, 提高其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 并有利于儿童良好气质的培养和适应行为的形成[7]。专业指导人员更应以传播学的理念和方法对儿童健康知识普及进行指导,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必要的卫生知识,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和巩固健康行为[8]。本调查中“儿童心理发育行为方面的问题”排在育儿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中的首位:“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和儿童心理保健”是问卷中母亲最希望得到的育儿知识;母亲的一些育儿态度正确率只有63. 5 %~78.0 %;而且该地区儿童保健在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的服务很少。

因此,社区儿童保健的服务内容应拓宽、加深,应由原来只对儿童躯体健康保健,发展到不仅关注儿童躯体健康和营养状况,而且加强对儿童心理发育行为保健的服务,满足新时期儿童家长的需求。这也正是今后儿童保健的发展方向。

3. 3 应该重视儿童肥胖问题:目前肥胖已成为城市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有资料表明,儿童期肥胖的发生率从10 %~20 %不等,而且近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9] 。本调查结果显示, 儿童肥胖的发生率达11 % ,更重要的是,从问卷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家长对肥胖的认识不够,其中有54.5 %的家长不认为“过胖”应该去看医生。因此,儿童保健工作应重视儿童肥胖发生率逐年升高的现象,在社区内加强儿童肥胖的防治、探讨儿童肥胖的管理方法。

我国目前保健知识普及率不高,医院只能针对就诊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出院后保健指导, 而儿童保健工作的服务对象是辖区所有散居儿童, 由其所开展的散居儿童健康教育具有覆盖面广的显著优势, 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 通过加强基层散居儿童健康教育工作, 使家长接受新的保健理念,增强了家长的保健意识, 使其建立了正确的育儿态度, 改变旧的、不良的养育习惯和方法, 促使婴幼儿身心两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因此, 在基层散居儿童保健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婴幼儿的行为发育水平, 适应社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10]。早日构建完成健康知识普宣教的大环境, 就能让儿童健康这一社会工程得以实施,为创建更加和谐的社会、为公众及下一代的健康幸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R/OL]. Special Edition. New York: UNICEF.(2009-11-20)[2010-02-22]. http:// unicef. org/publications

[2]2009 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EB/OL]. (2009-10-01)[2010-02-22]http:// moh. gov. cn /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hbgt/ s8274/200905 /40765. htm

[3]鲍秀兰.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新生儿行为与0~3岁潜能开发指南[M].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1. 2

[4]Harry E. Chamber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fessionals[M] . Perseus Publishing ,2000.26

[5]姚凯南. 大家都来关注儿童心理行为保健工作[J]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8 ,6(3) :141-143

[6]潘黎明, 唐剑波, 叶掌梅. 湖州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4, 12 (3) : 229

[7]季成叶,刘宝林. 儿童少年卫生学[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71 - 173

篇5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与希望,也是国家强盛,社会发达的基础。儿童健康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卫生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为广大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卫生工作的要求,而基层儿童保健是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网的基础,承担了大部分任务。对目前基层儿童保健面临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 儿童保健现状

儿童死亡率:据妇幼卫生监测统计,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4%,其中:城市7.3%,农村20.1%,婴儿死亡率13.1%;其中:城市5.8%,农村16.1%,新生儿死亡率8.3%,其中:城市4.1%,农村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较上年均有下降。儿童系统管理率:据妇幼卫生监测统计,2010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1.5%,比上年增加4.3个百分点。我国在减少营养不良儿童的比例方面已逐年下降,“从20世纪90年代始,5岁以下低体重儿童每年减少7%”,但下降速度的“分布相当不均,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儿童比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儿童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尤其是“城市中低体重儿童的比例以每年15.6%的速度下降,而农村每年的下降速度仅为4.8%”部地区儿童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缺乏营养知识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缺乏食物”。

2 基层儿童保健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保健网络不稳定,专职的儿童保健工作人员缺乏。相当多的妇幼工作者均为妇保、儿保、妇幼信息“三合一”。保健和临床严重分隔,重医疗轻保健现象突出,基层的儿童保健基本上停留在生长发育监测的层面上。目前承担基层儿童保健的主力是80后的自费生或基层的防保人员,他们相对缺乏基础儿科学和临床儿科学的系统学习,儿童保健工作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对不足,且总体素质较低,对儿童保健的理解和服务基本上停留在生长发育监测上。

2.2 流动儿童(含留守儿童)的保健已成为基层儿童保健突出的溥弱点。

人口的频繁流动为当今社会的特征之一。有调查显示流动人口是本地户籍人口的3.2倍;流动儿童的人数是本地户籍儿童的2-3倍。这些儿童多数居住在出租屋、集贸市场或城乡结合部的窝棚,家长收入水平普遍较低预防保健意识薄弱且多胎生育率高。

由于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等原因,农村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历来是困扰我国卫生事业的难点。人口的流动更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的难度,其薄弱环节在于留守儿童数量多、分布离散,而且生活环境特殊,留守儿童的卫生健康问题在新时期儿童保健工作中显得更为突出,留守儿童家长或抚养人的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卫生保健知识,保健意识薄弱,主动参与性也差,他们认为只要能维持三餐温饱即可,特别是隔代抚养家庭,有病不能及时就医,拒绝体检的现象时有发生。

2.3 家长儿童保健意识淡薄,主动寻求保健服务能力差。

家长儿童保健意识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家长对儿童保健的态度,而家长对儿童保健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儿童保健参与行为的程度。有报道,近3成流动儿童在现住地未接受过体检,近一半流动儿童父母不了解儿童保健知识,且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总体需求低于常住父母。家长的健康教育内容需求调查显示,儿童保健知识方面,家长最关心的是儿童智力开发与儿童心理健康,其次关心的是儿童期意外伤害的预防。

3 出路和措施研究

3.1 以医疗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大政府的投入,完善基层儿童保健基本设备,稳定基层儿童保健人员。充分利用医疗体制改革,加大基层儿童保健的软硬件建设,添置必需的保健设备。基层保健人员对辖区儿童不仅进行系统生长发育监测和科学育儿的指导,还要执行计划免疫,开展疾病防治,即做到全面儿童保健,包括体格生长、心理发育保健、听力、视力保健、口腔保健等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因此,要引入全科医学的理念,为儿童提供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康复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服务,达到实施儿童保健的最终目的。

稳定基层儿童保健队伍,提高基层儿童保健队伍的业务水平。

篇6

1.2方法 调查问卷截取《国际生存质量评价(IQOLA)》中有关口腔健康的调查研究项目,组合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天之内刷牙次数、刷牙是否由自己完成、喜欢吃的食物、一周内甜食的摄入量、有无口腔病史、口腔检查次数等等,共计10项,以偏向于口腔健康一方为标准,列为三种程度,记0、1、2分,总分20分。围绕调查问卷对120例儿童进行简单的口腔健康检查,合并两份结论的结果,评估每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原因,提出科学对策。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结果

120份调查表显示,儿童口腔健康平均分为(8.32±3.22)分,与国家规定的《儿童口腔健康标准》中指定的分数存在一定差异(15~20)分,由于调查对象儿童全部

3讨论及建议

口腔健康是儿童健康保护的关键和基础,蛀牙、虫牙属于口腔流行病,在12岁以下儿童群体中发病率最高[2]。从2008年开始,国家公共卫生局便开展了多项调研活动,如:儿童口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基层社区医院儿童口腔护理项目;儿童口腔科学技术研究;在早期教育中引入口腔健康知识等等。上述措施,①能通过行政手段将儿童口腔健康带入了寻常百姓家,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②其完善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了疾病预防教育的重要性。

对儿童口腔疾病"致病因"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口腔健康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儿童漫长的成长期中,口腔疾病威胁始终存在,要想从方方面面杜绝、躲避、战胜口腔疾病,保护儿童口腔健康,关键要从思想上重视、行为上积极,具体内容包括:①父母要协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劝导儿童多使用富含纤维素、高蛋白质、高钙食物,补充营养,使他们的牙齿结构更加坚固、健康。②关注"习惯"培养,餐后一定要陪着儿童漱口,确保口腔干净、清洁才行,这点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在监督儿童的同时,也要约束自己,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此外,购买一些刷毛软的牙刷或漱口液,帮助儿童完成"刷牙"工作,多体谅儿童的感受,不要一味强迫、压制他们刷牙,避免其产生逆反情绪,多用理解、爱护的情绪,让儿童从主观上接受,并乐于通过刷牙来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关注社区医院开展的儿童口腔疾病监测、调查活动,积极参与其中,以便时刻了解、掌握儿童口腔状况,医院相关医护人员也应主动将儿童口腔健康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儿童家长和儿童,帮助其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口腔健康保护措施的规范性和有效性。③大力推动口腔保健工作,扎根基层,关注社区。社区是儿童生活、玩耍的主要区域,在社区中开展儿童口腔保健工 作[3-4],能为儿童参与、加入到口腔保健工作提供诸多便利条件。①社区医院可以专门为儿童口腔检查设立"儿童口腔监测室",里面放置卡通玩具或娱乐器材,吸引儿童到社区医院来,配合儿童口腔健康的调查;②印发一些有关儿童口腔健康的宣传手册,安排医护人员到社区各个活动区域内发放,重点是看孩子的老年人、自己带孩子的年轻父母,鼓励、影响他们关注儿童口腔健康。

综上所述,乌鲁木齐市某社区

参考文献:

[1]王琳,林居红,刘渝嘉,等.重庆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1):91-94.

篇7

近年来我市儿童保健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儿童保健服务覆盖率达100%,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地控制了出生缺陷儿童的致残率,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城市区,通过对儿童的系统化管理,使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城区儿童的健康水平。但是农村的儿童保健工作相对滞后,对我市妇幼保健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以往我市农村儿童保健管理模式为村医负责制,即儿童体检由村医负责。由于诸多原因致使农村的儿童保健工作不能健康开展,甚至有些行政村这项工作形同虚设,儿童保健工作普而不及的现象普遍存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1.1村医本身不具备儿童保健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儿童体检质量,致使体弱儿和小儿四病不能及时筛查出来。

1.2村卫生所受到医疗卫生市场化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卫生所是以个体形式存在,单纯以经济利益为重,不做或不愿意负责公共卫生工作,94年文件规定的保健保偿提供的服务费,仅仅是现在物价规定的服务费的五分之一,各级政府又不给足够的补贴,造成村医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1.3村级保健服务机构从服务场所到保健设备、辅助检查等都不能满足儿童保健服务需要。

1.4村医普遍存在保健意识和大局意识淡化,对群众的保健知识宣传不够,也造成了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差。

经过多年实践看,在村级推行儿童保健工作难度大,成本高。究其根本原因是管理模式的不合理,造成农村的保健服务不到位,保健服务质量低,保健工作失去实际意义。

2建立新的农村儿童保健管理模式,规范保健管理

鉴于目前农村儿童健康保健服务不到位,工作质量低的现状,2008年我们决定改变原有的农村儿童保健管理模式,把原来由村医承担的儿童健康检查集中到乡镇卫生院由专业科室承担。并使其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可使农村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充分保证。具体要求如下:

2.1在农村卫生院设立妇幼保健科,工作职能是负责辖区内妇女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具体为:

(1)对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2)负责本地区7岁以下儿童的健康检查(包括集体儿童和散居儿童);

(3)负责辖区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管理;

(4)负责“三网监测”、“三项报告”和妇幼工作数据的统计.整理.上报工作;

(5)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的管理工作;

儿童的健康检查集中到乡镇卫生院的妇幼保健科后,村医生的工作职责:

(1)负责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的上报工作;

(2)负责孕产妇的上报工作;

(3)协助妇幼保健科完成儿童健康检查工作;

2.2人员配备

需要2-3人从事这项工作,要求中专以上学历,获得职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热爱妇幼保健工作的人员担任。

2.3配齐必要的保健设备。

2.4对居住偏远的儿童,妇幼大夫定期深入到村进行体检。

3改变模式,集中管理的优势分析

3.1政府可以由分散投入转变成集中投入,即减少了开销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3.2为儿童保健服务的主体由村医变成了乡镇级医生,保健服务质量会大幅度的提高。

3.3在卫生院设立保健科,可以使保健和临床相结合,充分体现保健服务的实际意义,使群众受益。

3.4各镇区卫生院领导认识到通过开展保健工作,能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提高社会效益,同时也能带来经济效益。

4新的管理模式的试点实践

为使这项工作开展的稳妥、有序并收到预期效果,我们选择通远堡、四门子、宝山、边门做试点单位。通远堡医院是个综合性医院,年分娩量较大,交通条件较好,代表大的乡镇 ;四门子医院较小,不是助产单位,交通条件不好,是小乡镇的代表。宝山和边门为各片区代表,有助产单位,分娩量不大。试点工作得到了乡镇政府和乡镇卫生院的支持和配合,试点工作开展顺利。

5结果

篇8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61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82-02

儿童保健工作作为当前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衡量国家、社会多维发展程度的指标。我国现有儿童、青少年2亿多,每年新生儿在1600万左右[1],促进儿童的健康保健工作的良性发展,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在卫生工作方面的具体要求。现在就当前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1 当前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儿童保健服务的严重缺位,预防保健工作的落后,直接导致当前“重治轻防,越治越忙”的局面。目前,国内部分镇级医院(卫生院)已经设有独立的儿科专科病房、门诊,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具有相对充足的儿科中高级职称临床医生,儿科疾病的医疗救治水平基本达到要求。然而,当前儿科临床医生则基本上只是履行儿童躯体疾病的诊疗工作,对儿童保健的任务一直没承担,大都普遍缺乏预防医学、行为儿科学、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儿童疾病谱改变、儿童生长发育态势间的变化、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复杂化因素都缺乏足够认识。

1.2 儿童保健服务水平过低。儿童保健基本上依然停留在免疫接种这一层面,保健医师的水平不高。由于人员以及工作条件有所限制,妇幼保健工作多数经过地段医院的医务人员来完成。这些地段儿童保健业务人员,往往学历低、刚毕业缺乏经验、或者由转岗而来,没有真正的受过系统培训、且有过相关经历的人员不多。即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学历儿保医师在知识的更新上也是缺乏的,他们多存在知识老化、观念陈旧,难以满足人们需求。儿童保健服务更多的局限在进行简单的身高、体重测量以及生长发育评价等基础内容上。难以规范的开展专科保健以及早期婴幼儿的智力开发、营养评价、心理咨询工作等。健康教育更是缺乏。由于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群众需求,更难以吸引广大群众,因此对基层儿童保健工作顺利进行造成困难。

1.3 对儿童保健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家长依然认为,孩子只要能吃上营养品,保健是多余的,孩子没病则不需要进行体检,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有的家长缺乏育儿知识,文化层次较低,也不愿意学习相关知识[2]。此外,各地卫生服务中心(站)中,配备了儿科高级职称临床医生。但是,传统的儿科临床医生基本上都只是履行儿童躯体疾病诊疗工作,大多不重视预防医学、行为儿科学、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儿童疾病谱的改变、儿童生长发育态势变化、对影响儿童健康因素复杂化认识水平低下。

1.4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城乡儿童发展呈现不平衡性。与发达城市相比,中西部地区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明显偏低,城乡差异逐年不断缩小,但却依然受到当地自然、社会条件、当地群众思想观念的束缚与阻碍,农村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儿童。近10年以来,儿童低体重、生长迟缓、营养不良发生率出现明显的下降,但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农村,营养不良仍然是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健康的主要因素。

2 基层儿童保健工作新思路

2.1 加大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群众充分了解国家基本政策,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保障。以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主要有:依靠乡村医生和母婴保健员进村入户进行宣传;集中群众开展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课,并给予相应的小奖励,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放卡通宣传卡片;把儿童保健知识纳入孕妇课等。

加强儿童保健指导(或基层指导、群体保健指导等)部门建设。儿童保健部门就是儿童保健科的主要成分,工作人员需要通过高素质、具有丰富儿科临床经验的儿童保健专家组成,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的掌握当前儿童保健与儿科发展的动态,并能承担保健专科门诊,维持正常发展。据考察了解,现阶段医院中从事儿童保健服务的医师,文化水平普遍是大专、中专学历为主,受教育程度限制,对儿科专业以及相关边缘学科了解甚少,在解决儿童保健服务中产生的新问题,包括:促进心理健康、肥胖儿童干预、工业化食品选择、亚健康问题等,都不能够提供科学高效的方法。

2.2 坚持预防为主,加快儿童保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古语有云:“上医治未病”。可见,加强预防保健,才能从源头上去控制疾病,最经济、有效的卫生投资。儿童保健途径主要为预防,良好的预防,能降低疾病入侵的几率。现代医学模式已逐渐从生物医学技术方向,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人们逐渐认识到儿童疾病预防是维持健康的有效手段。

2.3 重视儿童精神卫生以及心理行为对健康造成的影响。目前我国接近2亿的儿童,当务之急则是在观念的转变,陈旧陋习存在,使得家长、社会参与意识淡薄,只关心孩子生病,心理、行为、精神健康检查怀有无所谓态度。

总之,加强完善基层儿童保健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稳定服务队伍,加强宣传,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将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及时发现儿童的健康问题并加以预防控制,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3]。

参考文献

篇9

在中国,与智力、营养、安全和教育问题相比,子女的健康是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82%的中国母亲将孩子的健康视为头等大事。亡羊补牢是不明智的关爱之举。

健康重在预防――接种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疫苗接种是对儿童健康最好的投资,宝宝在小时候接种疫苗,未来很多疾病的隐患就没有了。

在儿科医生眼中的健康投资,最有效的就是接种可以让儿童免于病痛的疫苗。中国84%的妈妈们普遍认可接种疫苗是保障宝宝远离各类严重传染病的必要预防措施,更有69%的妈妈意识到接种疫苗其实是对儿童健康的长期投资。但大多数家长在疫苗的辨别、选择及疫苗接种决策方面缺乏足够的知识。学者专家都已经确认多种疫苗的刺激,并不会造成免疫系统过度负担与伤害。家长应该加强对疫苗可预防疾病种类,副作用评估、接种次数、接种年龄以及接种方式等知识的了解。

生命的备份―一脐带血保存

这是在国内新兴的对宝宝的一种健康保障,现如今,很多家长面对节节攀升的儿童血液发病率诚惶诚恐,据统计白血病的自然发病率约为二万分之一,每年新增约4万名白血病患者,这其中40%是儿童,并以2~7岁儿童居多。面对如此多的儿童白血病,家长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预防。而在非血缘关系中,配型相合的机率不足二十万分之一,同胞配型全相合的机率也只有四分之 。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代替骨髓进行移植来治疗,可以大大省去寻找配型所花费的时间。

健康的安全绳-―健康保险

家长要对孩子未来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充分判断。比如周围孩子中常见易发的疾病都有哪些。这样可以避免投保一些出现概率比较低的病,少花冤枉钱。在此基础上,对孩子可能会患几种重点疾病做一个调查,对生病后的花销进行评估,再决定花多少钱买保险。

儿童意外伤害险。

儿童自制能力差,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据一项调查显示,意外伤害已经超过疾病成为儿童健康的头号杀手。

孩子在婴幼儿阶段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基本完全依赖于爸爸妈妈的照顾和保护孩子在上小学、中学阶段,要负担照顾自己的责任,但作为弱小群体,为了避免车祸等意外,父母可以酌情为孩子购买意外类险种,一旦孩子发生意外后,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现在很多保险公司都有推出这项业务。

儿童的健康医疗险。

目前很多疾病有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而重大疾病的高额医疗费用会成为大部分工薪家庭的沉重负担。按照我国目前的医疗制度现状,宝宝在18岁之前这一年龄段基本上处于无医疗保障状态。如果家庭情况允许,买份保险是对宝宝未来最好的投资,利用保险分担孩子的医疗费支出。现在很多保险公司对于重大疾病险投保有年龄越小保费越便宜的政策。

上班族 花钱为健康买单

中年人是家庭的中流砥柱,承担着更多的压力和责任,有人说健康是1,财富是0,只有拥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才会有意义。健康投资不仅是着眼于现在,也是为今后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石。

健康必备――健身卡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应酬,加班让运动成为生活中的奢侈品,颈椎病、脂肪肝这些所谓的都市病接踵而来。

健康对于个人而言既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想要获得健康,自然离不开运动。而运动本身为人们指明了预防疾病、消除疲劳,获取健康长寿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运动才能有效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

健康必备――保健品

办公室的早晨,很多上班族会习惯性地拉开抽屉,拿起一颗药丸放入口中。因为现代社会工作强度加大,很多人总是用这种方法来关心自己的身体。其实,类似的“维生素族”在各大写字楼里非常普遍。

繁忙的上班族吃快餐和方便面之类的食物是常事,往往会造成油脂有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营养师提出,根据自己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请医师决定每天应该补充什么样的营养剂为妥;同时,还应选择质量符合权威标准,并经过国内外临床医学研究认可的营养补充剂。

健康必备――体检卡

在对4000多名31~60岁的白领职员健康调查中,脂肪肝发病率高达12.9%,肥胖症患病率达31.6%,高脂血症患病率为12.8%,冠心病患病率为3.1%。肩负事业和家庭重任的中年人,千万不要轻视亚健康的状态,很多疾病正在慢慢威胁着的我们健康,每年做一次全身体检是十分必要的,让我们对自己的健康有充分的了解认识,调整生活习惯,对某些疾病还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有效地阻止慢性疾病恶化和蔓延。

老年人 健康投资经

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没有人能停止衰老的步伐。然而,现代科学发现,衰老的过程是可以减缓的,保持健康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减慢衰老的过程。

心理健康也需要投资

心理问题是影响健康的诱因之一,一些老年人离退休前精神饱满,浑身是劲,离退休后,反而老态龙钟,判若两人。交友、旅游,保持愉悦的心情,能调节人的情绪和心境,增强抵抗力,有益于身心健康,是延年益寿的良药。

健身器让老年人得利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升温,目前城镇居民健康投资已从看病、滋补转为健身为主,康复、健身、健美器械如今备受青睐。市场上的按摩器品种也是名目众多,如果选购得当,让很多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运动的老人做适当的被动健身,对中老年高血压、胃溃疡,脑中风后遗症及紧张疲劳等慢性病有理疗作用,利用保健器械达到自我康复或保健的作用。

定期的健康体检是最行之有效的健康投资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会轻度失调,而到了50岁以上,潜在疾病状态的比例会攀高,呈现出亚健康的衰老状态,迈向疾病的步伐迅速加快。已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定时进行疾病的复诊和检查。如糖尿病人每月应进行一次血糖检查,并检查是否有合并症发生。乙肝病人每半年要做一次肝脏B超检查,及早发现肝脏的病变。胃病病人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随时掌握自己的疾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用药,达到治疗的最好效果。如果自觉是一个健康老人的话,半年一次的常规体检是必须的。

找对你的家庭健康投资

知识投资 养生保健,重在预防。要想不得病、少得病或得了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需要懂得基本的医学保健知识,需要懂得养生之道。古往今来,懂得养生,重视自我保健的人多长寿。

篇10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7(a)-122-04

Analysis of child health care team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LI Jing, YU Xinguo, ZHAO Peng

Xixiang People's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1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hild health care team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 the pilot wa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nagement connotation. Methods: Yikangy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Shenzhen city was chosen as study fields by formulating the construction, working task and process of child health care team and a sampling survey to 430 children before pilot project and 436 cases after pilot project for 1 year for investigation, the relevant situation of the children were analyzed. Results: Before pilot and after pilot project, the rate of EPI standard among the permanent, temporary and floating children were 32.55%, 28.02%, 9.49% and 53.33%, 45.41%, 30.47%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EPI regulated were 23.26%, 36.71%, 32.12% and 45.56%, 50.46%, 61.72%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pilot project (P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Pilot project; Child health care team; Effect

深圳市宝安区卫生局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试点的通知》的要求,选定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颐康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为试点研究现场,在社康中心成立儿童保健团队,希望通过试点和运营,探讨全面落实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途径和运营模式,以便更好地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通过社康中心儿童保健团队的1年试点运营取得了较好的儿童保健作用,现总结报道如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更科学的掌握儿童保健团队试点前后的效果,笔者分别在团队试点前和试点1年后采用自拟儿童保健团队效果调查表进行调查统计。两次调查参入的工作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统一调查要求和标准。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调查表中内容由0~36个月的儿童父亲或母亲填写或回答。试点前发放调查表452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30份,有效回收率为95.13%,试点1年后发放调查表465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36份,有效回收率为93.76%。试点前后调查儿童的年龄和户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9,P>0.05),具有可比性。两次调查儿童人数统计见表1。

1.2 方法

1.2.1 儿童保健团队的建设

西乡人民医院以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及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工作规范试点验证为契机,以小样本社区的支持体系建设来探索适合宝安区特点的社区健康服务的发展方向,根据颐康园社区儿童的生活现状和社区儿童的实际卫生保健需求,在颐康园社康中心建立儿童保健团队。该团队由1名高资历并有多年儿科临床诊疗经验的高级职称的医师作为儿童保健团队的团队长,1名有资质的公卫医师、2 名有执业资格的全科医师和 2 名注册的社区护士组成团队成员,主要负责和管理社区儿童的健康体检、计划免疫接种和儿童监护人的育儿保健指导[1]。通过建立儿童保健团队,达到建立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工作流程清晰、协调性强的专业工作团队,以有利于推动社区健康服务向深层次发展。

1.2.2 儿童保健团队的任务

1.2.2.1 建立儿童保健网络信息库 通过本底调查,建立整个社区的儿童保健网络信息库,利用电脑系统建立社区内常住、暂住、流动的0~36个月的儿童及其监护人的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并详细记录儿童保健团队为其所做的各种卫生保健服务内容,包括儿童计划免疫、适宜技术体检、儿童专档管理、儿童在社康中心内的诊疗服务等。

1.2.2.2 育儿保健指导 根据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2-3]工作的要求对社区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及产妇进行育儿保健指导,宣传母乳喂养好处,鼓励母乳喂养,指导正确的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方法,传授新生儿扶触技能,引导产妇培养良好的睡眠、饮食、卫生及户外活动等生活习惯。

1.2.2.3 定期给儿童做健康体检 定期对社区0~36个月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并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个体评价,同时将各项信息输入电脑系统,建立儿童专案管理信息。对体弱儿童如患有小儿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肥胖、肢体残疾和神经-精神发育迟滞等健康问题的儿童进行重点关注,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转诊、及时管理,实现对体弱儿童发现、转诊、追踪、随访、结案的连续管理。

1.2.2.4 儿童基数管理 按上级管理规定要求,对社区的0~36个月儿童基数进行动态化、连续性管理,动态掌握辖区0~36个月儿童变动情况,及时登记儿童迁入、迁出数量变化和死亡登记报告,分析各类儿童保健服务需求,明确社区0~36个月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制订相应干预计划和落实措施。

1.2.2.5 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针对本社区0~36个月儿童开展计划免疫工作。按《深圳市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的要求,实行有计划、适时地给儿童进行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卡介苗、乙型脑炎、乙肝等疫苗预防接种,并将儿童接种的资料全部登记入册、归档。同时通过社区宣传栏,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充分利用4月25日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的宣传,普及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的健康知识。

1.2.3 儿童保健团队工作流程

①儿童保健团队成员均进行统一的培训,熟悉掌握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丛书中“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要求和操作流程[2]。②为提高了管理效率,将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与计划免疫工作捆绑实施。相对于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社区的计划免疫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和让居民接受,所以在家长带儿童到社康中心进行免疫接种时,社康中心的儿童健康管理人员给予健康教育,对每个来接种的孩子建立健康档案,在每一次接种前均进行儿童体检,以减少漏检现象。③所有上级医院分娩的辖区新生儿,通过医院转到社康中心。社康中心的产后访视人员进行两次新生儿访视,将建立的儿童健康档案交给儿童健康管理人员进行后续的管理。社区儿童健康管理人员发现异常儿童、高危儿童后,及时填写儿童保健双向转诊联系卡,及时转往上级医院诊疗,同时社康中心的儿童保健人员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追踪和管理。④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对管理的儿童及时通知体检和计划免疫接种。社康中心的计划免疫系统可以设置和打印预防接种预约时间,根据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的要求和时间间隔,把儿童体检预约时间同时设置在预防接种预约时间表和预防接种预约时间表同时打印交给家长,并通过计划免疫系统的短信群定期发给家长,以利于及时提醒和督促家长按期为儿童进行儿童体检和计划免疫接种。儿童保健团队工作流程见图1。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统计,对相关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比较

试点前后常住、暂住和流动儿童计划免疫规范接种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2.2 儿童健康体检情况

从表3中可知,试点前后常住、暂住和流动儿童体检达标和基本达标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儿童保健团队的运营有利于儿童保健与计划免疫工作有序开展

儿童保健团队的成立,改变了团队成员的服务理念、真正体现了现代社区医学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模式,保证儿童保健流程的畅通,减少了漏检、少检的机率[4]。社区适龄儿童到社康中心后,经过初步筛查-规范-体检-规范疫苗接种,保证了社区儿童健康体检和儿童计划免疫的有序进行。暂住、流动儿童的保健是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盲点,由于加强暂住、流动人口的宣传与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管理率。通过试点运营发现,儿童保健以团队协助方式服务社区居民,能较好地满足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能真正体现全科医生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效地提高了儿童的系统管理率和健康保健覆盖率。

3.2 儿童保健团队的运营保证了新生儿连续性管理

根据儿童保健团队工作要求,在社康中心主任协调下,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合理安排中心内全科医生及护士加入本团队工作,形成全员积极参与的局面。妇女保健医生在接受到新生儿信息后按时完成新生儿产后访视,及时将新生儿相关资料登记入册,安排满月儿童到社康中心进行儿童健康体检和疫苗接种,同时其转给儿童保健医生进行管理,确保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的无缝衔接。同时全科医生在诊疗同时适时提醒和督促赞助和流动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和疫苗接种,更加体现了团队内外互相协助的重要性和儿童保健团队服务的可延伸性[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 儿童保健团队的运营改善了医患关系

儿童保健团队的连续服务,扩大了社康中心在居民中的影响,不少社区儿童家长与儿童保健人员建立了良好的朋友式医患关系,同时居民在社康的就诊率也明显增高[6]。另一方面,通过每次社区儿童体检时儿童保健医生对儿童家长传授育儿护理知识和开展一些宣传活动,使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丰富了社区居民的育儿护理知识和儿童保健意识,更加有效地提高了社区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率和覆盖率。

3.4 儿童保健团队的运营促进了社区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适应社区儿童卫生保健多元化需求,为不断提高儿童保健团队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在全科医护人员全员岗位培训的基础上,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机制,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全科型社区儿童保健队伍,从而能够更好地为社区儿童提供卫生保健服务。

3.5 团队式服务体现了社区卫生的公益性和必要性

通过实施儿童保健团队式服务,为社区儿童提供体检、预防、管理、评价、健康教育、家庭养育“六合一”的综合卫生服务,为社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是提高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满意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卫生工作重心下移、防病关口前移目标的重要举措[7]。

颐康园社康中心儿童保健团队试点的实践证明,对社区儿童实行团队式保健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创新,充分体现了团队服务的优越性、可及性和服务能力的综合性,有利于推进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进一步落实,有利于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余信国,李静,赵鹏,等.西乡颐康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儿保团队建设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77.

[2] 陈博文,藤红红.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试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3-76.

[3] 查晓梅,曾德秀.儿童保健的开展关键――对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9,4(22):236-237.

[4] 李梅.影响城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5(13):201.

[5] 王丽杰,赵鹏,徐志浩.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儿童保健质量的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3):184-185.

[6] 翁丽芬,黄梅,邹黛莉,等.做好社区健康服务促进儿童保健事业发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2):34-35.

篇11

医院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前沿,开展现代化医院门诊管理,必须改变传统的门诊管理模式,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走“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之路,向“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倾斜,并加强“质量管理”和创新服务模式,实施多元化服务,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向现代化医院管理迈进。

1 改变传统的门诊管理模式

改变传统的门诊管理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随着医疗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一些过去必须住院治疗的疾病现在逐渐通过门诊治疗而解决问题[1]。门诊医疗方便快捷的特点迎合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综合医院门诊部要进行服务意识的创新,以及“人性化服务设计”,重新设计服务流程,使流程科学、简便,让患者及家属感到方便、舒适、快捷。将服务延伸至院前的预防、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医疗保险和院后的随访、健康指导、心理咨询[2]。

2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1)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目的,简化就医流程,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就医环境[3];(2)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道路;(3)适应环境、发挥综合医院的优势;(4)扩大对外宜传、开展义诊咨询活动、开设健康课堂等形式畅通传播渠道,有效扩大潜在的医疗市场;(5)通过品牌战略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精”。开设方便门诊、特需门诊、夜门诊和节假日门诊等;提供专科和专病服务;门诊服务向社区延伸。

3 走“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之路

3. 1 门诊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是门诊工作最重要的创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必须走“数字化”门诊的模式。因为一套成熟的信息网络可使综合医院管理者及时掌握收支及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等情况,还可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使管理者在纷繁的人际关系及繁重的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更重要的是能满足患者了解医疗费用使用情况的要求,提高患者对综合医院的满意度,提高综合医院的信誉。

3. 2 门诊将试行“一卡通”治疗模式在门诊医疗服务中的应用。具体操作方法是:首次就诊患者先到咨询建卡处填写《诊疗录入表》,办理《医疗就诊卡》。此后该患者的信息便可在本院范围内的诊疗全过程中实现共享。应用“一卡通”就诊模式可使挂号、开方、划价、收费、取药“一条龙”、“一张卡”服务,减少了病人排队的时间,尤其是大大缩短了病人就医的时间,减少了“三长一短”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2]。

4 向“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倾斜

4. 1 对医院门诊工作而言,今后门诊的职能将会拓展到“健康检查、健康教育”等方面,门诊工作可以渗透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将注重心身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将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1]。至于健康教育的方式将会是各种各样。医疗保险政策的出台和公费医疗制度的终结,一些患者因为不符合住院条件而被迫接受门诊治疗。政府、综合医院和保险公司为了有效缩短住院日,增加病床周转次数,人为将患者住院前、手术前的必要检查放在门诊完成。为肿瘤化疗、激素治疗、慢性病治疗等设计的日间综合医院可以降低国家整体医疗费用,减少住院天数,必将成为现化门诊关注的焦点。

4. 2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为妇女儿童健康保驾护航。针对孕妇和儿童家长对保健知识的需求很强烈,而门诊医生的解答由于时间关系往往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门诊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满足了病人的需要,也起到了很好的保健知识传递的作用。

4. 3 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彩电、碟机等电教设施,坚持每天滚动式播放各种健康信息、保健知识;在各专科诊室内外设置宣传板报,刊出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知识;印制各类疾病的健康教育处方,定期向社区人群、就诊人群进行健康宣教。

4. 4 坚持每周开展“准妈妈课堂”和“宝宝课堂”,对孕期保健和儿童保健知识进行系统、详尽的宣教。

4. 5 在围产保健门诊设立专职健康教育宣教员,及时解答门诊孕妇和家属的疑问,并开展产科健康教育每日小课堂。

5 加强“质量管理”是永恒的主题

(1)门诊医疗管理工作质量是门诊工作的重点,应坚持高素质医师出诊制度,坚持科主任及专家门诊制度,坚持门诊专科定额指标制度,坚持门诊病历与处方抽查制度,坚持首诊负责制度[1]。(2)全面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即开展导医导诊服务;(3)加强基础质量和环节质量管理,为患者排扰解难;(4)营造良好就医环境,为患者奉献爱心;对各类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度,提出了门诊秩序化质量管理措施,包括:门诊就医流程畅通,实行一条龙服务;实行门诊计算机网络化;实行工作人员上岗制。(5)门诊应当对各项医疗活动建立质量标准和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门诊工作人员应当结合门诊工作的特点,不断创新,不断加强质量体系建设。

6 创新服务模式,实施多元化服务

(1)在门诊定期举办“孕妇瑜伽”、“拉玛泽呼吸分娩减痛方法培训”、“产后康复操”等培训班,通过无偿提供一些新颖独特的专科特色服务,使病人享受到高性价比、高附加值的医疗服务,使其感受到“意外的惊喜’,从而开辟和吸引更多的保健人群。(2)为让病人在就诊过程中感到亲切、温暖,门诊部医务人员想方设法改进细节,为门诊病人送去入文关怀。(3)在门诊部窗口前、楼道口、电梯旁都设有温馨提示语牌。(4)免费为婴幼儿提供儿童推车,(5)为远道病人免费邮寄检查报告单。(6)输液观察室配备有根据婴儿特点自行设计制作的儿童输液推车,使婴幼儿能开心地接受治疗。(7)还特设有学生输液观察室,精心设计的学生桌椅可以让学生病人边输液边学习,解除了家长及学生的后顾之忧。

现代化医院门诊管理应具备公平、公开、公正、文明的分诊系统,快捷的病人自助查询、挂号、收费等人性化服务以及自动化、无纸化医院管理,只有在以上基础上才可能称为现代化医院门诊管理[4]。

参考文献

[1] 王春秋.综合医院门诊现代化管理的探讨[J].武警医学,2003,12:758-759.

篇12

(一)全县七乡三镇共卫生院10个,70个行政村卫生室,70名村医(其中有女村医12人,,男村医58人);各卫生院设有防保科,各有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妇幼专干,负责本辖区内的妇幼保健工作。

(二)县妇幼保健院是全县妇幼保健工作的技术指导中心,在职职工31人,其中业务人员27人,(大专22人,中专5人)财务后勤人员4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21人,年内无退休人员,年末在职人数为31人。院内设有儿保科、妇保科、统计科、基层指导科、婚姻保健科、医技科、药剂科、财务后勤、院办公室等职能科室,全院全年出勤率为100%,派出县驻乡专家5人。一年来,全县妇幼专干人员基本稳定。团结协作,积极努力的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二、全县妇幼保健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管理,规范业务

(1)根据年初卫生部、省卫生厅等各级领导、项目专家对我县“降消”项目工作及妇幼卫生工作的检查督导意见和全县的“降消”项目专题工作会议相关要求,加强对全县各项妇幼卫生工作规范管理,在做好常规妇幼保健业务管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各项妇幼保健工作规范和制度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加强全县妇幼卫生业务管理工作。

(2)加强对乡、村的妇幼保健业务指导,责任到人。县保健院抽出近20个产儿科人员分片包干到7乡3镇,加强业务指导。从09年5月份起,每月按各乡卫生院定时、定点的工作安排,在院内医生十分紧张的情况,坚持每月到各乡协助村级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全年共下乡协助、指导工作111人次,共784天。县、乡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孕产妇产前检查1073人次,儿童健康检查7262人次。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村级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的开展。

(3)根据考察学习到的经验,借鉴人家的先进做法结合工作实际,重新编制了全县妇幼卫生信息统计表、卡、册,对全县妇幼卫生基础数据进行月报管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妇幼卫生数据档案。

2、落实措施、加大项目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

(1)以乡为单位,集中各乡村医和农家卫生员进行县、乡、村妇幼保健管理操作规范、“降消”项目的运作程序和新的妇幼卫生信息月报表应用进行全面培训;全年共办培训班15期,培训村医及农家卫生员2094人次,通过不断的加深培训,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村医及农家卫生员对妇幼保健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村级妇幼保健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帮助乡卫生院明确和理顺了每月乡对村妇幼保健工作的指导、督查管理机制。基本理顺了县、乡、村妇幼卫生三级网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

(2)每月协助乡卫生院定时、定点进村卫生室培训和协助工作,对乡妇幼人员和村医进行实地面对面、手把手的孕产妇保健、高危孕产妇筛查及高危管理,儿童保健、健康咨询、健康体检等妇幼保健技术培训,使村医和农家卫生员的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年共进村卫生室指导协助工作 111人次,指导村医和农家卫生员 1255人次。通过边指导边培训,进一步促进和提高了乡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技术服务能力和对村妇幼保健工作的指导能力。

3、加大“降消” 项目和“新农合”政策宣传和妇幼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县、乡、村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在进行孕产妇保健、产前检查的同时,向孕产妇及其家庭和家属充分宣传“降消” 项目和“新农合”中国家对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的优惠政策、限价住院分娩、贫困救助、住院分娩的好处等。全年共集中培训、宣传“降消” 项目和“新农合”政策宣传和妇幼保健知识 19 批次,共有1925人接受培训;对多少2268个孕妇家庭发放“降消” 项目和“新农合”政策宣传;全县共发放“降消” 项目和“新农合”政策妇幼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处方30248张,约有 60000多人接受了健康教育。在全县卫生工作会议和妇幼卫生工作例会上政府分管领导、卫生局领导、县妇幼保健院相关科室又进一步安排强调了“降消”项目工作,重新对“降消”项目的运作程序进行全面培训。

共3页,当前第1页1

4、2009年全县各项妇幼保健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1)孕产妇死亡率:2009年全县共有孕产妇总数1672 人,活产数有1672人,有孕产妇死亡2例,孕产妇死亡率为119.62/10万。与上年相比下降了159.71个十万分点(XX年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79.33/10万);按上级下达的指标要求(150/10万),控制在要求指标以内。

(2)孕产妇保健:2009年共有孕产妇1672人,共进行孕产妇产前检查1073人,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为64.17%,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8.51个百分点(XX年年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为55.66%);系统管理327人,系统管理率为19.56%,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   4.97个百分点(XX年年孕产妇管理率为14.59%)

(3)高危孕产妇筛查和高危住院分娩:2009年共筛查出高危孕产妇116人,筛查率为6.94%,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个2.48 百分点(XX年年高危孕产妇筛查率为4.46%)。高危管理116人,高危管理率为100%。高危产妇住院分娩96人。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为82.76%,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12个百分点(XX年年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6.88%)。

(4)住院分娩率:2009年全县共有孕产妇总数1672人,活产数有1672人,其中:住院分娩837人,住院分娩率为50.03%,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0.52个百分点(XX年年住院分娩率为29.54%),按上级下达的指标要求(40%),完成指标要求。

(5)新法接生:2009年共有107人,新法接生率为64.47%,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7.95个百分点(XX年年新法接生率为36.52%)。

(6) 儿童保健:2009年共有0——6岁儿童10664人,5岁以下儿童7558人,3岁以下儿童4853人,年内共进行7岁以下儿童健康体检7262人,儿童保健覆盖率为68.1 %;系统管理966人,系统管理率为19.91 %;筛查出高危和体弱儿童219人,体弱儿管理率为100%。

(7) 婴儿死亡率:2009年全县共有婴儿死亡37人,死亡率为:  22.13 ‰;与上年相比下降了6.5 个千分点(XX年年婴儿死亡率为28.63‰);按上级下达的指标要求(25‰),控制在指标要求内。

(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9年全县共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 43 人,死亡率为 25.72 ‰。与上年相比下降了9.89个千分点(XX年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5.61‰)。

(9)新生儿破伤风监测:年内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无出生缺陷儿。

(10)母乳喂养实查人数为1329 人,母乳喂养1319人,母乳喂养率99.25%,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0.16个百分点(XX年母乳喂养率为99.09%)。

(11)2009年度出生死亡漏报调查:按照两个死亡监测方案的相关,对全县三分之一的乡、三分之一的村进行本年度的出生死亡漏报调查,全县共抽查了叶枝、白济讯、维登三个乡,抽查了三个乡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共10个村,三个乡共上报活产数534人,漏报调查后实际有出生数569人,漏报35人(叶枝镇5人、白济讯19人、维登乡11人),漏报率为6.15%;上报死亡人数17人,漏报调查后实际死亡18人,漏报1人,漏报率为 5.56%;上报孕产妇死亡数2人,漏报调查后实际死亡2人,无孕产妇死亡漏报。从上述漏报调查中可以看出,全县的乡村妇幼保健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孕产妇、出生、死亡等情况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甚至是空白点,如何加强对村级妇幼保健服务,加强孕情况跟踪,尽量或减少漏报,是我们下一年度工作中应着重加强的重点。

(12)、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维西县2009年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按省、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制定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防治艾滋病相关成员单位领导为成员的《2009年维西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并按“实施方案”要求因地制宜的紧紧围绕所有孕妇、产妇及婚前保健人群等目标人群,开展了如下工作:

①健康教育工作

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咨询活动。配合“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艾滋病日”等节日,开展围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各种宣传活动。大力宣传“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发放各种宣传册、画报、宣传单等资料,通过县、乡各助产服务单位分放到婚前保健人群和孕产妇手中,向孕产妇传递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信息。

 ②提供自愿咨询与检测服务

——县妇幼保健院为婚前保健的男女双方免费提供有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传递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进行危险行为评估;介绍并建议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在充分告知和保密的原则下,填写《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知情同意书》后提供检测服务。对检验结果为阴性或阳性者均要进行检测后咨询,进行有效的避孕指导。

——以县医院为主,对所有孕产妇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前咨询,咨询内容包括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信息;帮助评估危险行为;解释检测的意义和利弊及等待结果时的预防措施;介绍并建议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在充分告知和保密的原则下,填写《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知情同意书》,免费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为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孕产妇提供检测后咨询;为其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信息,帮助其分析感染状况,由本人及其家属知情选择妊娠结局,填写《选择妊娠结局知情同意书》。并为决定终止妊娠的阳性孕产妇提供服务,给予有效的避孕指导。对选择继续妊娠者,加强孕期保健,动员其住院分娩。共3页,当前第2页2

——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的配偶接受相关的咨询和检测。

——2009年共完成孕期hiv抗体检测313人,产时hiv抗体检测510人, hiv阳性孕妇3例, 2例在检测后咨询,自愿终止妊娠,另一例从县疾控中心转介到县保健院。

——2009年共收到上级分发下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试剂、药品17种191件,发放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试剂、药品17种191件,均按要求及时发放到各乡镇卫生院。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㈠各级党委政府对“降消”项目工作的领导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乡党委政府是乡村级卫生工作的直接领导管理部门,应将辖区内的“降消”项目工作与一切“惠农、惠民”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抓共管,切实加大宣传、发动全乡孕产妇住院分娩,确保母婴安全,努力降低两个死亡率。

㈡三级妇幼保健网的网底极度薄弱,由于缺乏村级妇幼保健女村医,导致使居住在农村的孕产妇保健服务难以开展,甚至是无开展.这是导致我县的孕产妇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难以控制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㈢县、乡、村对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宣传、发动工作力度不够深入, 个别乡镇还存在孕产妇宣传发动的盲点和空白点。是导致孕产妇漏报、住院分娩空白的重要原因。

㈣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力度亟待加强,目前社区的健康教育还不够深入,宣传面还不够广泛;应广泛发动社区群众,多部门协作,积极开展社区卫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发动和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实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能为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逐步提高社区居民利用健康保健技术服务的能力。以此促进社区各项卫生服务工作(包括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等)的全面开展。

㈤从全县妇幼卫生工作考核中可以看出,考核的结果普遍上升,但是离上级要求的工作指标相差还甚远,需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强工作力度,使全县妇幼卫生工作得以长足发展。

㈥乡卫生院对村医的管理力度,村医对妇幼保健工作的责任心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近半年来加强了对乡、村级妇幼保健的指导督促检查工作力度,村医对妇幼卫生信息台帐的规范有所提高,但出生死亡漏报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这说明村医对辖区内孕产妇信息的掌握不透,问题还是在村级,有个别村医甚至将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台帐丢失。严重影响到全县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工作的完整性。

㈦各乡镇卫生院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乡本级对妇幼卫生工作的职责任务,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管理力度。应本着全面服务于本辖区所有服务对象的原则,认真研究,如何提高本辖区妇幼保健技术服务的对策,逐步提高本乡的妇幼保健技术服务能力,为切实保障本辖区妇女、儿童,这一社会弱势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优质服务。

(八)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局面难以打开。新婚姻登记条例出台后,强制婚检被取消,婚前人群hiv检测工作难度较大。

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㈠进一步加大县、乡、村各级政府对全县“降消”项目和妇幼卫生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加大政府责任目标的执行力度,将孕产妇住院分娩宣传发动工作融入“三农、惠农”工作中,切实提高住院分娩率;

㈡加强县、乡、村三级防保网的建设,加强对乡村妇幼保健人员培训,强化对基层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拓展工作内容和范围,不断提高基层的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全面开展妇幼保健技术服务,加强两个系统管理,继续做好孕产妇住院分娩宣传发动工作,努力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两个死亡率。

㈢继续加强乡、村两级妇幼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加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妇幼保健网底职能,提高农村妇幼保健技术的服务能力。

㈣加大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利用健康保健服务的能力,加强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努力降低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

㈤加大《母婴保健法》的执法力度,开展婚前保健和产前诊断技术服务,加强做好pmtct(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积极做好三级预防措施,提高婚前健康检查率,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和发放。

㈥对全县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管理,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疾病及时矫治,治疗效果评价分析,加强儿童“四病”的防治、宣传,提倡母乳喂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