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2 11:26: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媒体融合的定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1-0041-02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能够给有关的新闻宣传部门和广播电视媒体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也为更多喜欢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些选择的机会。尽管我国每年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都比较多,可是在媒体融合环境下还面临不少问题。由于受到媒体融合环境的影响,以往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合时宜,跟不上时展的要求了。因此,需要把播音主持专业与媒体融合环境统一起来。
1 播音主持专业受媒体融合环境的影响
媒体融合指的是各种各样的媒介所具有的多功能一体化的一种趋势,媒体融合最为明显的表现在于把传统的媒介报刊、电视等融合起来。媒体融合的依托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把媒介的组织系统、终端系统、网络系统、内容系统甚至是媒介自身融合起来,表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媒体融合是媒体改革一种必然趋势,将手机、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新旧媒体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为广大群众提供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类型异样的媒体信息,让人民群众不再受到时空的制约,随意收集各种信息资源,并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共享资源。媒体之间的传播实现了优势互补,使受众群体大大增多,传播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媒体融合使得媒体运作的格局发生改变,加强了传播的效果,优化了传播结构。
2 媒体融合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融合策略
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变化,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1 技能和知识的融合
知识能够外化为技术,内化为技能,技术的提高是以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也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掌握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占有,而是为了提高各项技能,并且要提高综合素质。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把讲解播音主持的知识与运用技术融合起来,强化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以满足播音主持人员参与栏目的编辑、采访、策划等环节的要求。学生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从练习有声语言开始,划分不一样的训练篇目、不一样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以顺利地对学生讲解知识和训练学生配音、新闻播读、语言表达、吐字发音等专业技能。使资料室、实验室、演播室、教室加以融合,整合技能型课程、分析型课程、知识型课程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使技能与知识真正地融合起来。
2.2 跨学科进行融合
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需要重视学科之间的融合,对学生实施跨学科的培养,应用有关教育资源实施融合性教学。把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等有关联的专业加以融合,加强学习音视频制作、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以及跟新闻媒体有关联的课程;结合学生所学习的广电一线规划内容,各自跟有关联的学科实施融合性的教学,比如体育、艺术、经济、法律、广告等,甚至还需要跟市场营销等专业融合起来,让学生在传播语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以担任非广播电视等方面的职位。实施双学位为主导或者是针对性地采用“自助餐”式的选修课作为学生的辅修课程。为此,教师一定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并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心智,让学生成为一体化多功能的优秀人才,以使学生能够适应媒体融合环境下的人才需要。
2.3 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实施网络为基础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
媒体融合的动画、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元素的功能不具有单一性,能够以网络为平台有效地实施多样化的交流互动。这要求信息的人员具有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和输入文字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播音主持的技巧。由于受到版权或资源的制约,大部分门户网站使用最为普遍的是文字的互动交流,在信息的过程中就是文字形式的播报主持,由网站的文字编辑来担任文字主持人就行了。然而,随着视频与音频的日益增多,传统意义上的文字主持人就不知所措了。不但广大的受众群体要求视频和音频,而且视频和音频的播音主持要求达到一定的语言使用规范。
现实生活当中,一部分广播电视节目业已开始借助异样的媒体平台传播信息资源。在一部分新闻类节目当中,主持人除了需要访谈、播报、咨询外,还需要借助网络、手机短信平台、电话实时跟受众群体实施信息资源的交流互动。比如,中央电视台在转播NBA的过程中,在主持人的前面就有电脑,能够跟网络上的受众群体实施交流互动,并可以抽取到一些参与抽奖的幸运观众。播音主持的单一性媒体,业已不能够满足媒体融合的发展要求,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需要对网络的播音主持提出一些要求。
2.4 实践和教学的融合
播音主持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一定要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把校内和校外、实践和教学融合起来,多鼓励学生和社会融合,鼓励并提供条件让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通过激烈的竞争,激发学生不断地上进。学校要创造条件跟地方的传媒产业合作,在合作中就可以使媒体发现学校培养的人才,促进学生就业,还能够提高地方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与收视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播音主持专业要尽可能健全实践基地,学校要建立一些长期的合作友好单位,给学生提供锻炼实践能力的环境,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当中去感受社会对人才的真实要求。事实表明,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统一,是培养学生自身能力最为有效的方式,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的最佳途径。
2.5 加强专业教育,实施社会教育
在成立播音主持专业的初期,目的是为了培养一些播音主持的专业人才。“自媒体”在媒体融合当中的出现,扩大了媒体平台,拓展了播音主持专业培养人才的领域。分享与创造动画、图片、视频、音频的工具日益广泛地进入寻常百姓家中,人人都能够借助终端与家用媒体设施,采编播节目。因此,人人都能够借助一些设施来制作一些视频与音频,甚至是节目主持、配音这些通常由主持人或者是专业播音员才可以开展的工作。这样,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播音主持的社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界限会日益模糊。
综上所述,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要从思想上认识融媒体,行动上捕捉融媒体,发展上应用融媒体。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播音主持专业具有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为新闻事业输送更多的专业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伴随着新型媒介技术的劲爆发展,旧的传媒格局迅速被新的媒介系统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媒介融合的进程表现得紧锣密鼓,短时间内,形成蔚为大观之势。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主席特别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媒介融合被提升至国家层面,映射出它的重要战略意义。
1 媒介融合的内涵解析
媒介融合并非新近几年才出现的样态,它是与人类文明史始终相随的常态过程,只是每个历史时期融合的速率大相径庭。近年来,率先由西方传媒业界提及的媒介融合,再一次成为全球新闻传播界所关注的对象。那么,何为媒介融合,它的内涵究竟怎样呢?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thiel De Sola Pool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自由的科技》一书中论及。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导致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致使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对媒介融合的定义还停留在传统传播介质的视域内。时至今日,媒介融合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专家学者的诠释日趋多元、深邃,给人以启迪。美国学者Andrew Nachison认为,“媒介融合应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道尔(Doyle)认为媒介融合是指电子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的融合;詹金斯(Jenkins)详细阐述了媒介融合的五种形式: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Rich Gordon对媒介融合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划分,称融合应包括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和新闻表达融合。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纷纷进行了热烈探讨,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种形式靠拢,这个趋势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学者们对媒介融合的定义均有可取之处,却因立足的媒介文化环境和媒介研究视角不同,显得媒介融合定义难下定论。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涉及到的相关系数较为庞杂,但“它肇始于技术创新,加速于制度创新,深化于市场创新,最终表现为产品创新”的规律是不变的。因此把握好媒介融合的内涵比下定义更为合理。有鉴于此,笔者将媒介融合的内涵囊括于三个维度之下:
一是,传播介质方面的融合。介质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存在,是承载传播信息和观念的基础工具,媒介融合就是要将报纸、电视等传统传播介质与借助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技术相融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的全媒体平台。
二是,业务经营方面的融合。新老媒介的融合必将冲击传统的业务操作与媒介经营,媒介融合要求传媒业者必须提升自身素质,学会并掌握融媒体下的新闻采写技能、摄影摄像技能、不同媒介的编辑与传输技能等,还得树立融媒体的工作视眼,将工作实践立足于媒体融合大格局之下。媒介融合也改变着经营管理方式,机构的兼并与重组、资本的运作与经营等具体操作,都需要依据媒介融合的要求进行整合与联动,以破除独立经营的弊端。
三是,价值理念的融合。媒介融合不仅要改变原有媒介形态,催生新的媒介形态,还要践行融合理念,而不是简单相加。媒介融合需要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是系统性工程,它有自身发展规律,需要学界和业界共同探讨与摸索。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改变定势思维,呼唤制度与理念创新,使不同媒介与融合大势相匹配,真正产生融合实效。
2 媒介融合的成功典范:2015年央视羊年春晚
央视春晚历经33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百姓春节不可缺少的年度盛宴。三十多年来,央视春晚始终紧随时代脉搏,不断推陈出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来,在新媒体巨浪的卷携下,央视春晚同其它传统媒体一样,受众受到瓜分,收视率连年下跌。然而,2015年央视春晚却不拘一格,改头换面,充分将多媒体炫酷科技嫁接到联欢晚会,在媒介融合大潮下成功涅。
借力新型媒介,创新媒介产品,强化品牌文化。媒介融合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与应用的结果,它没有终极目标,只有不断地推进与演化,其特征多趋向为:“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能量互补;各类媒体之间的信息能量交换;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交互;外部产业对传媒业的能量支持。”央视春晚作为一档品牌节目,过去几十年间,缺乏品牌形象意识,被业界笑称只会“联欢”的节目。2015年羊年春晚一反常态,有效地将新媒体应用嵌入荧屏,并借助多维媒介科技,大力开发媒介产品,形成了宣传曲、宣传片、吉祥物等一系列媒介产品,使观众生动地了解春节与春晚的同时,也助推了自身品牌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微信红包的发放,以及春晚首个吉祥物“阳阳”的开发,不仅传递了传统春节文化,寄寓了新年愿望,还极大地跃动了观众的欲望与激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媒介产品研发,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春晚栏目形象,增强了品牌的识别度。
拓展传播渠道,争取市场份额,扩大栏目影响。多元传播渠道的共融与多维声像技术的集成应用是媒介融合带来的最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看似新媒体对老媒体进行冲击,实质是新老媒体的一种交混与更新、优化与培植,关键在于媒体顺势而为,传播渠道和方式的拓展与运筹。以往央视春晚只在央视、卫视频道,以及个别海外媒体播出,而今年破格将直播权授予像爱奇艺这样的视频网站,并加深了与微信、微博、客户端、You Tube等社交媒体的合作,呈现出多渠道融通与联动的繁荣,扩大了央视春晚的声势影响。索福瑞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春晚的荧屏总收视率为29.6%,虽不及去年,但人均收视时长较往年大幅增加,是2014年的2倍有余,达155.55分钟/人。央视春晚栏目组为了扩大海外声势,还特意邀请美联社、路透社等国际媒体参加首次春晚海外推荐会,并与TWITTER、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台合作,开展2015年春晚预热活动。此外,在海外播发宣传片和广告、组织春节活动等方面也做了巨大努力,有效扩展了春节文化和央视春晚的传播渠道,获取了更多的“注意力”,而这种“注意力”正是媒介市场化时代的制胜法宝。
更新价值理念,增强受众体验,提升春晚价值。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由大众传媒的“点对面”向传媒分众的“点对点”过度,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阅听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传媒为其量身定制资讯、娱乐服务的用户。这种传媒趋向直接引发社会阶层和文化需求的“碎片化”,“使原有的社会阶层经由社会观念达到集体行动的逻辑发生了某种断裂,社会观念的利益化和个性化倾向明显”。为了适应“碎片化”、“个性化”的时代要求,媒体只有揣度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转变“传者至上”的价值理念,才可能获得受众认可。2015年羊年春晚之所以获赞,就是栏目组能够站在媒介受众的角度去思考节目设置,从而较好地满足了受众需要。春晚期间,央视通过微信“摇一摇”平台,与观众互动总量超过110亿次,微信祝福在185个国家之间传递了约30000亿公里,相当于往返地月370余万次。再如“晒晒全家福”,观众通过新型媒介,将全家福上传到央视演播现场,直接拉近了与春晚现场的距离,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这样的媒介创制,不仅激发了全民跨屏互动的热情,传递了新年夙愿,还把“溜走”的观众再次拉回荧屏,提升了央视春晚的价值,堪称传统媒体携新媒体的一次华丽亮彩。
3 媒介融合的意义
新媒体携领传统媒体奏演的融合之势如火如荼,它刷新了媒介发展历史,催生了新的社会变革力量,改变着社会的多维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互动、媒介内容、媒介运营模式等方面,凸显出巨大的融合价值。
有利于打造无界的社会互动空间。媒介融合肇始于技术创新,而媒介技术发展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信源泛化和信息传播的裂变呈现,这些新的信息传播特点,改变了过去独占信息的权力中心,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变得岌岌可危,民主化、扁平化、去中心化的无界信息传播成为潮流。媒体融合大势之前,传统媒体掌握着信息的主动权,信息传播和渠道选择受制于国家利益和精英阶层,公众无法看到信息的天然状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信息的绝对垄断,呈现出多元化的传受趋势,公众对信息公开透明和主动传播的欲望加强,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网络互动平台,将长期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崩发出他们对社会的长期关切。媒介融合大势正迎合了他们参与社会、重置话语权的期望,有效连接了“上下层”的平等对话,缓解了社会气压。
有利于开发高品质的媒介传播内容。传统媒体形态比较单一,技术手段应用也相对有限,新型媒介技术的开发,使媒介形态变得繁华,为内容、产品、技术、管理、平台和人才的一体化提供了先决基础,媒体融合可以将拥有高品质内容的传统媒体与高技术的新型媒介进行统和,对传媒内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二次加工、处理和采编,进而满足各类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了他们的媒介体验,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媒介信息产品的档次和品味,最大地实现传播效果。
有利于推进高级的媒介运营模式。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本来清晰的媒体边界变得模糊不堪,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独立运作的媒体企业与其它媒体合作,重新划分利益地盘,带来组织结构和营销方式的调整。媒体融合的好处之一就是让不同媒体之间相互借力,扬长避短,共同架构高效的媒介组织与营销方略。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技术、电视设备和技术应用都走在了世界前沿,在向新兴主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内容研发和节目生产的优势,但在多屏传播上存在欠缺,因此电视台有针对性地改进了组织管理体系和产业经营体系,如研发了全流程的采编播体系,建立起了央视影音、央视新闻、央视体育、央视乐动为核心的媒体融合产品体系,搭建了全产业链的版权开发体系和跨媒体的传播效果考评体系,有效地做到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J].中国记者,2005(09).
[2]朱天,彭泌溢.试论媒介融合中的“加减之道”――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世纪婚姻”终结对我国“三网融合”的启示.http://.cn[OL/J].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40-02
从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技术不断地依据教育本身的特点,选择和整合那些与媒体技术配套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使技术在教育应用过程中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把一种工具和手段,逐渐演变成为教育过程本身,即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产生以数字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技术的教育适应与形成的融合的社会发展过程。
一 技术的教育适应性
依据尹俊华对教育技术的论述“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进入教育领域的智能形态技术是指那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它是与人的智力有关的教育技术方法。如建构主义、系统方法、绩效技术等,而物化形态的技术则指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们是实物形态的与媒体设备有关的方面,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到电子计算机、卫星通讯等一切可用于教育的器材、设施、设备及相应的软件。
从书本到幻灯片,从影视媒体到计算机,从时空上的限制到随时随地可以获取的学习资源,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通过教育技术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注与应用而使技术获得教育实现,形成了教育媒体技术。而媒体技术在丰富教育手段的同时,自身也成了教育研究新的对象和资源,因为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传播工具,更需要的是有效的技术实现方法。于是,教育技术成为了技术与教育之间的一座桥梁,“给予一切教育者和接受教育技术理念、方法的人以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理念”。
二 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
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对技术的认识,经历了从“媒体—工具论”“手段—方法论”到“理论—实践论”的深化过程,它们交织在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中,不断地在实践检验、观念冲突和融合、协调和整合中逐渐形成研究者的共识,并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
1.媒体技术至上主义
“媒体—工具论”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至今在我国还有影响。它认为,教育技术的实质是指用于教育教学的各种媒体工具,包括硬件和软件,拥有了设备器材及相应软件,就有了教育技术,因此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媒体技术。
在当时的教育实践中,“媒体—工具论”造成的结果就是,教育技术的发展变成对高精尖教学设备的不断追求,每当一种新媒体出现时,就会引起一轮新的媒体装备竞赛。“媒体—工具论”在教育技术研究界流传甚广,但存在的缺陷被一些研究者看到了。例如,针对提请美国第92届国会审议的“教育技术法案”中所说的“教育技术这个词指的是硬件、软件,包括电视、广播、幻灯、电影、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D·米切尔更是指出,“把教育技术当做教学媒体是一个范畴上的错误。”随后,这些研究者在极力寻找“扩充”与“修补”之策的过程中,产生了基于“媒体—工具论”的一些变体,比如教育传统技术教育媒体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演变”论与“现代信息技术”“革新”论等。这是技术适应教育进行自我调整的一种表现。
2.媒体技术与智能技术融合
“手段—方法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它认为,教育技术包括两部分:一是教育手段,又称“教育的技术”“物化形态的技术”;二是教育手段的使用方法,又称“教育中的技术”“智能形态的技术”,重点是系统方法。“手段—方法论”强调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方法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将媒体的运用方法和系统技术也看做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得教育技术具有一定的方法意义,它是对“媒体—工具论”的一种突破。然而,在“手段—方法论”中,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方法的移植和应用,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手段”“工具”的作用,受“媒体—工具论”的影响仍很大,对“技术”与“教育技术”本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3.整体技术观建立
20世纪90年代末期,教育技术学界开始出现“理论—实践论”,这一理论认为教育技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由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知识所形成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二是工作实践,即关于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及行业的具体实践。这种观念与美国AECT及其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AECT’1994及2004定义,在教育技术研究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以这两个定义为基础,教育技术研究开始步入一个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重的时代。时至今日,绩效技术等的引入与应用,使得教育技术发展开始步入一个整体技术与综合教育效益并重的发展时代。
三 技术的教育形成
从上述教育技术研究旨趣的转移情况分析来看,1985年以前,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装备(不具备大规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条件),我国的教育技术(电化教育)
研究还保持着以视听教育技术为主的研究惯性。1990年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开始具备了大规模开展以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条件。AECT’1994定义以来,我国的教育技术研究几乎与美国同步。在进入21世纪以后,还形成了与美国的“e-教育”(e-Education,e-Leaning)并列同一水平层面的“I-教育”(信息化教育)。
综上所述,并非每一种技术都能进入教育领域,并在应用过程中获得广泛的认可。从教育功能来说,教育总是选择那些促进其功能发展的相关技术;从学习过程来说,教育总是选择那些与促进教学与学习有关的技术。教育自身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一个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教育对技术的选择来说,信息传递过程主要集中在传播工具(媒体技术),选择的标准在于它们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即对媒体技术提出的要求:在信息传递载体和方式上的变化,力求提高传递效率,社会化过程主要集中在技术的有效应用(智能技术),选择的标准在于它们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徐梅林.关于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思考[C].全球ET资讯,2006
[3]彭绍东.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命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0(10)
[4]傅德荣.教育技术概念的发展[N].中国教育报,1998.5.18
中图分类号:N04;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5—0053—05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演化及界定
融合(convergence)一词,最初源于科学领域,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才被引入新闻传播学领域,始有“媒介融合”一词。由于语境、研究视角、视野和研究层次等多方面的差异,不同研究者对“媒介融合”概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迄今仍未形成统一意见。
纵观“媒介融合”概念的历史演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拉斯·内格罗蓬特(Nicholas Negroponte)是最早提出不同工业“即将和正在趋于融合”这一远见的学者。1978年,他用三个相互交叠的圆圈分别代表了“广播和动画业”“电脑业”“印刷和出版业”,并认为这三种行业正在走向融合。他还指出, 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1。在此基础上,他将媒介融合理解为“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都汇集到一起”。内格罗蓬特在网络技术尚未普适化的情况下以预言的方式对媒介融合提出自己的设想,但对媒介融合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进行严格的论证,也没有涉及媒介融合的层次和多元化。
198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传播学教授伊锡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在其《自由的科技》(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提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解多为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普尔指出:“一种物理形态的网络将能够承载所有类型的媒介服务,而一种媒介服务也可以于任何物理形态的网络。”2参考普尔的解释,媒介融合在最初意义上是指“传播介质融合”,即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多种传播介质合为一体,组成一个更先进和更便捷的信息传播平台——互联网。
2003年,美国学者里奇·戈登(Rich Gordon)在《融合一词的意义与内涵》一文中进一步总结了媒介融合在不同传播语境下的6类含义,即媒体科技融合、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战术性联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以及新闻叙事形式融合,这使人们对媒介融合的内涵有了更为全面具体的认识3。
2005年,被视为媒介融合概念引入中国之年。这一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发表了多篇有关“媒介融合”与“融合媒介”的文章,引入了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基森(Andrew Nachison)对“融合媒介”的定义——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4。普尔教授强调的是媒介平台基础上的功能开发,而安德鲁·纳基森强调“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
2009年,蔡雯教授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王学文先生提出,“媒介融合”包含三个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并提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许颖和高钢两位教授的观点也不尽相同。许颖认为,媒介融合是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的过程,第一层次是媒介互动,即媒体战术性融合;第二层次是媒介整合,即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第三层次是媒介大融合,即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高钢则将媒体融合定义为“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概念及能量交换” 5,他把已有的媒体融合实践的特征总结为四个方面: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能量互补、各类媒体之间的信息能量交换、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交互、外部产业对传媒业的能量支持。从上述两位研究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为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设定了至少四个指称对象:传播介质(指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融合、传播媒体(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融合、媒体组织(指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等)融合、媒体产业(指报业、广播电视业、互联网业等)融合。国内其他研究者在论及媒介融合时,涉及的指称对象基本都在这四个范围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暂且可将“媒介融合”定义为缘于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动而导致的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模糊甚至消失的现象和过程。所以,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存储技术等传媒技术产生的基础上,以受众需求变化为导向,从整体上打破传统传媒业的边缘,彰显个性媒体的独特传播优势,实现立体式传播效果的演变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媒介化6。
二媒介融合的动因分析
媒介融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就从几方面分别阐述:
(一)受众需求的召唤——内在原因
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每一个进步都由自身的需要作为内在的动因,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一直是“需要—创造—新需要—再创造”这样的求索轨迹在引领社会的发展进步。媒介发展的发展进程也不例外,受众的需求是每一次创新和每一个进步的最重要的内驱动力7。
根据新媒体大数据平台2015年统计,湖北经视官方微信连续多月排在省级电视频道微信公众号全国第一,包括阅读指数和点赞指数在内的综合影响力指数WPI高居榜首。本文就以湖北经视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分析粉丝文化对于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深远影响。
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文本现状
1.延伸次生文本,立足二次传播。
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创建初衷,就是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重合产物。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主要作用,也是将传统媒体生产的产品向互联网延伸的渠道和窗口。所以大部分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文本内容,都是以自己生产的内容为主。传统媒体受到篇幅、时长、规则等各方面的约束,其文本都是有限度的。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介入,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可以突破常规的技术性限制,在无限的时空中对于原始文本进行再加工和再创作。同时,这种加工和创作绝不是简单的篇幅加长,而是在新的维度上的二次创作,并且更多的将大众文化中参与性、解构性、颠覆性元素融入其中,形成新的此生文本,建立二次传播。
2.先定义再解读,传者即受众。
舆论学、传播学中的拟态环境理论指出,人们对世界的感受并不是世界本来的面貌,而更多感受的是媒体通过选择、加工、重构的世界。传播学家李普曼认为,“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3]任何媒体的文本书写都离不开拟态环境的“制约”,也无法脱离媒体本身所属的阶级、集团、功用等属性,更无法摆脱新闻制度和法规制定的规则。于是它们的文本定义一定是从媒体自身的属性出发。在很多时候,传统媒体传递的是官方文化。而微信作为一种人人适用的社交平台,天生具备的亲民特性,从起诞生之初就已经成为与官方文化截然不同的大文化的一份子。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作为兼具传统媒体和微信平台的双重属性,其传者往往较容易淡化传统媒体的官方色彩,转而以受众的心态,以大众文化的逻辑,对原始文本进行重新定义。在很多时候,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作者或传者已经把自己定位为这家媒体的忠实粉丝,对于原始文本的重新定义更多参照的是大众文化和本地习俗,再加工、再解读的思维和语言方式也是解构传统文本的官方、严谨,而变得亲民、活泼。在某种程度上说,“你”(手机用户)是什么样的,“我”(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就说什么样的话、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当“你”(手机用户)对于“我”(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提供的信息认同和接受时候,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就已经达到了媒体融合、吸引用户的初衷。
3.有限度的语言狂欢,重组价值观。
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文本语言,不同于原始文本的严谨规范,而是呈现出一种与网络用语相似的“狂欢”。这种“狂欢”,首先表现文本中大量运用了网络用语。例如“惊呆”、“你懂得”、“也是醉了”等等。有时候为了争取更多的关注度和点击量,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文本会对原始本文进行“网络狂欢”化的再创作和再加工。语言的夸张、戏谑等等,是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最常见的手法。当然,因为缘于传统媒体的“官方”血统,其微信公众号的语言“狂欢”又不同于一般网络用语的天马行空,一定是有限度、有约束的。一些格调不高、带有攻击性和污蔑性的网络用词,不可能在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出现。在这种有限度的语言狂欢中,传统媒体生产的严肃原始文本的官方文化和价值被重新整合,有的甚至被颠覆重写。因为,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文本特征之一是缘于传统媒体,但却进行了有限度的重新编码;用网络狂欢的方式,生产、改编、传递着官方文化。
媒体微信公众号推送文本的粉丝文化特征
上文分析的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文本现状,其背后暗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寻求更多市场和关注度的初衷,但在其文化研究方面,却蕴含着丰富的粉丝文化特征。美国文化研究学者约翰费斯克认为,粉丝文化具有“符号生产力、声明生产力和文本生产力”。其中,“符号生产力是整个大众文化的特征,而非粉丝文化的特征。”声明生产力主要是指“通过建立个人社会认同的方式,表达个人属于某个特定粉丝社群的身份”[4]。而包括讨论、解读、改写、延伸等文本生产力则是粉丝文化非常重要的特征。通过生产新的文本,粉丝文化生产出既不同于官方文化而又与其息息相关的某些价值和特征。而这,正好与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文本不谋而合。美国著名的媒介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从10个方面列举了电视发烧友改写他们喜爱节目的方法。[5]按照詹金斯的思路,下面就着重从粉丝文化的文本生产力角度,以湖北经视官方微信为例,来阐述媒体微信公众号推送文本的粉丝文化特征。
一、手机媒体的定义
手机媒体是将手机终端和数据的传播应用融合在一起,基于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借助手机大容量、高速、互动的多元信息传播平台,有人称之为“第五媒体”,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成为人们的新宠。目前对此仍有许多异议,但手机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物品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及传播方式。
二、手机媒体的特征
(一)开启全民媒体化时代
手机作为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社会的个体具有独立自主的传播权,从以往的群体接收信息转变为差异化的个体接收,由单向的传播变成互动传播。同时在时间上,手机媒体拥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获得想要的讯息,并及时反馈和互动。这样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意识的变化。个体思想活跃,能与其他个体自由评论探讨事件,参与度空前提高,可以说手机媒体开启了全民媒体化时代。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传者”和“受者”是固定的传受关系,前者主动进行传播,后者被动接受,传播着拥有垄断地位。手机媒体打破了这种固定模式,使得获得和传播信息机会逐步向均衡方向发展的交互关系。近年来智能机逐渐发展,应用功能大大提升,除了基本的通信功能外,各种基于系统平台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参与各种信息。如今手机作为移动终端设备,涵盖了包括手机即时通讯、手机社交、手机安全、手机支付、手机购物、手机出行、手机游戏、手机视频在内的诸多应用。在3G网络的平台下,手机上网速度更快,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这同时也推动了高性能、高质量手机的制造。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人的延伸”。手机媒体证实了这句话的真实性。之前的媒介,包括报刊、广播、电视,实际上是与人分离的,直到互联网的出现才让人感觉到获取信息的自由,而手机更是能实现人与信息的无缝对接,让人能有控制媒体的能力。人们依赖手机与外界沟通,若是有一天缺了它,必然会感到不习惯,如同摘掉了自身的器官一样。
(二)“媒介融合”下的手机媒体
“媒介融合”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1983年他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聚合”概念,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在功能上呈现出融合一体化趋势,这种媒介融合主要针对的是传统媒体范畴。其后,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奇森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介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手机媒体基于网络平台,融合进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其他媒介的信息。人们可以通过应用软件阅读报纸,浏览最新杂志,收听各地广播,同时也能实时收看电视和最新的电影,俨然就是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电脑。人们可以边走路,边和他人打电话,边阅读新闻,这是其他媒介难以达到的,人和机器获得解放,使手机成为信息传播最方便快捷的媒介。
融合了多种媒介的手机媒体,究其意义,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手机一体化的功能使得人们出行只用带手机就可以了,可以照相、摄像、录音、记笔记、上网查阅新闻、看电影电视,多种功能能充分满足人们生活娱乐的正常需要,这也是手机媒体近些年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可以这么说之前从未有哪种媒介如同手机媒介一样发展如此之快,应用如此之广的。有人大胆预测,手机媒体将击败其他媒体,其他媒体会逐步消亡。这种担心大概是不会发生的,但我们却不得不不承认“移动改变生活”,人们已经离不开手机了。
三、发展前景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变化,手机也必将随之变化。首先,手机的功能将不断增强,信息的获取和传播能力将不断提升,同时上网速度会更快。但手机的复杂多功能也逐渐会使得其功能逐渐分化,逐步形成针对不同人群需要的侧重的功能。智能手机将越来越细分,或者侧重信息获取、或侧重娱乐功能,但不管其如何变化,手机自身的通讯功能是不可能被丢弃的,这也是手机为何被称为“手机”的根本。其次,手机的外形会有所变化,目前人们追求大尺寸屏幕的手机,虽然携带不方便,但在留恋信息,观看电影、玩游戏等方面有更好的享受体验。未来的手机可能发展为“光屏”,像科幻电影里一个小物件在空气中发射出一个光线屏幕,人们可以通过触摸屏幕使用手机,如此一来,手机在便携性上将有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0 引言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是电信业提出的驾驭IP网络和业务的技术体系。从2004年形成架构至今不断发展和演进,其主体架构是构建基于统一的IP承载网络,能够进行连接认证和业务认证,能够保证服务质量,提供话音网络的演进,提供PSTN仿真业务、多媒体业务(IP Multimedia Service, IMS)和其他流媒体业务。近几年来,话音业务低值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运营商开始全面进行转型,并更加关注下一代网络的技术和业务进展。电话网的技术转型,在加快软交换引入步伐的同时,加大了网络智能化的改造力度。然而,随着多媒体业务需求和多网融合技术的不断发展, IMS技术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而提供各种业务的IP承载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演进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概要介绍了下一代网络在交换领域业务网络的技术进展和IP承载网络的发展。
1 NGN标准化进展
NGN的标准系列是Y2000,Y.NGNR1Scope[1](NGN R1范围)是对Y.2000系列建议的补充文件, 该文件主要提供NGN第一阶段(R1)的范围,包括R1的环境、R1业务,业务描述以及应用例子等。
建议草案Y.NGNR1Reqts[2](NGN版本1的需求)主要规定NGN第一阶段业务和能力的高层需求,能力需求几乎涉及到了网络的各个方面,包括:传送连接、通信模式、媒体资源管理、信源编码、互连互通互操作、寻路、服务质量、计费统计、编号命名和编址、识别认证和授权、安全、移动性管理、开放业务环境等能力相关的需求。
Y.NGNR2Reqts是在2006年7月同意立项的新的建议草案,重点研究NGN Release 2的业务和网络能力。在先前的GSI会议上,主要明确了把组管理、个人信息管理、消息处理、组播、Presence、位置管理、Push、设备管理、会话处理、基于Web的应用支持、内容处理、数据同步、内容管理等能力作为业务引擎。除支持NGN R1特性外,NGN R2还支持以下特性:高级多媒体业务、互连、基于多业务方案的附加的要求/能力、家庭网络、商业用户(企业、SOHO)支持、全移动性(真正的FMC)、高级QoS、业务传递平台、自动配置、用户数据(身份、单点登入SSO)、在线计费能力、高级管理能力、现有组件(例如NACF、RACF) 的功能加强等。本次会议主要增加了定义,业务特性中补充了家庭网络, 完善了高级多媒体业务的具体内容等, 目前,该草案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NGN业务方案和应用模型中,SG13目前重点讨论融合业务方案的通用模板和业务分类,以及建议草案:Y.wsconv,基于Web业务的NGN融合业务方案;Y.NGNRTCONV,基于IMS的实时会话型语音业务;Y.NGNCTMP,用于多网络提供商环境的支持融合终端的NGN能力;Y.idservreqts,基于ID(标识符)的业务要求;Y.NGNOPENENV,NGN开放业务环境;Y.ngnmcastsf ,NGN组播业务框架;Y.ngnmcast,带有基于MPLS QoS支持的NGN组播业务能力;Y.cwbs,NGN 集中Web浏览业务方案;Y.ngnaccount,NGN计费要求以及新建议草案,NGN环境中的数据库能力和要求。我国中兴通信设备公司(ZTE)新启动了一个新的建议草案Y.cmr――用于多媒体业务振铃业务(CMR)的 FMC 业务方案。
服务质量(QoS)是在分组交换网络上支持实时应用所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由于分组交换网络固有的无连接的特征, 使得IP网络中端对端的QoS保证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因此,QoS已成为当今网络技术研究、标准化工作的一个极为活跃课题。目前在QoS领域 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草案建议:Y.123.QoS、Y.mpm、Y.enet、 Y.2111(Y.racf)、Y.flowreq、Y.RestPriority和Y.RACFMPLS。提交全会通过了Y.2211,基于以太网的IP接入网QoS要求体系架构(原Y.123.QoS)、Y.2172,IP网络恢复优先级等级(原Y.RestPriority)。
表1列出了SG13有关QoS的新的建议计划。
2 软交换
软交换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呼叫控制技术,它以软交换设备为呼叫控制的核心,具有分层的体系架构、基于分组传输、能够提供多种接入方式等特点。在这种体系架构中业务与控制、接入与承载彼此分离,各个网元设备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通信,支持标准的业务开发接口实现独立于网络的业务开发模式,并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实践证明软交换体系在技术上已经成熟,经济分析可行,软交换技术正在逐步取代电路交换技术。
软交换系统由多种设备组成,主要包括软交换设备、中继网关、信令网关、接入网关、媒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网络侧设备以及IAD、SIP终端等终端侧设备。主要应用集中在利用软交换提供长途汇接和本地用户接入业务,以及为企业用户提供综合通信解决方案。 软交换技术已经成为运营商实现综合业务经营、向不同业务领域渗透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软交换已经在电话网的长途和汇接层面开始引入,已经承载了30%的话务量,质量稳定可靠,节省了投资和运用成本,是PSTN演进的有效技术手段。
我国成功地启动了国际基于软交换的NGN系列标准的研究,已经制定了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国际标准系列,形成了多个国际标准草案,树立了我国在NGN领域的学术地位,引领了国际标准的制订。软交换作为PSTN演进的方式和NGN的业务子系统之一已经成为ITU的NGN系列标准。在2006年7月28日结束的国际电联 SG13全会上,由中国电信主导的“PSTN/ISDN仿真体系架构”和“基于呼叫服务器的PSTN/ISDN仿真的实现”两项标准作为国际电联 NGN Release 1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ITUT SG13全会上顺利通过。Y.PIEA(Y.2031)即PSTN/ISDN Emulation Architecture,Y.PIEA对基于软交换和基于IMS的两种PSTN仿真架构、接口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这标志着中国电信在国际NGN标准化过程中已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是中国企业自主技术在国际标准舞台上取得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此次在国际电联获得通过“PSTN/ISDN仿真体系架构”和“基于呼叫服务器的PSTN/ISDN仿真的实现”的两项标准是根据中国制定的软交换相关行业标准[3]和中国电信网络实施的经验而提出的,得到了信产部电信研究院和国内设备制造商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国际上许多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响应,把中国基于软交换的相关标准和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推向国际舞台,并由中国电信主导了软交换国际标准的研究,填补了国际电联在软交换领域研究的空白, 也为固网运营商进行网络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根据目前ITU-T 研究的NGN 的体系架构,已经明确PSTN/ISDN 仿真作为三个业务子系统之一。目前实现PSTN/ISDN 仿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IMS实现PSTN/ISDN 仿真,一种是用软交换来实现PSTN/ISDN 仿真。但是由于IMS实现PSTN/ISDN 仿真的演进方式还不成熟,而软交换已经比较成熟,目前运营商面临的网络演进问题可通过软交换的方式来解决。
电话网是中国电信的最大网络之一,而网络演进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电路交换向NGN演进的过程中应注重网络的衔接性、业务的连续性以及网络运营管理的稳妥性。实践证明软交换已经具备替代电路交换设备的能力,灵活提供业务的能力也已经得到验证,同时软交换符合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转型的总体发展趋势,电话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过程中,软交换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在话音网络引入软交换技术,承载网络的服务质量,不同厂家业务平台的互通和业务应用薄弱是关键的因素,这三大技术问题已经在实践中逐步解决。
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电话网的演进,将提升电话网的业务能力,降低成本,符合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软交换的引入使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转型为基于分组的网络,关键点在于其业务的提供是有序的,是可控制和可管理的,不同于一般的基于IP的业务。而且在其业务的种类上增加了基于IP的增值业务,使传统话音业务又有了扩展。
3 IMS
IMS标准由3GPP、ITUT和ETSI TISPAN三大组织协作制定。其整体框架基本一致、且相互引用,但侧重点各有不同:3GPP侧重从移动网角度定义IMS系统,ETSI和ITUT则侧重于从整体NGN网络的角度研究IMS,将IMS作为NGN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并定义了IMS与NGN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标准接口。其中:
1)3GPP定义的IMS子系统的概念是[4]:IP多媒体子系统由可在分组域提供包括语音、视频、文本、聊天等在内的IP多媒体业务的核心网功能实体构成,这些功能实体包括CSCF、MGCF、MRF等。
2)ETSI TISPAN在NGN整体架构中定义了核心IMS(coreIMS)的概念[5],并援引了3GPP的IMS定义:下一代网络中的IMS,也可称为核心IMS(CoreIMS),是3GPP定义的IMS的子集,仅包括会话控制功能,而业务层的应用服务器功能(Application Servers,AS)、传输/媒体层的相关功能如MRFP(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Processor function)、IMMGW(IP Multimedia Gateway Functions)则不属于核心IMS。
3)ITUT FGNGN对IMS的概念定义如下[6]:IMS是支持基于SIP的业务的核心网络功能实体的集合。IMS支持用户和终端设备从特定位置向网络的注册,并作为注册过程的一部分,同时支持授权和其他安全管理措施。IMS采用基于SIP的控制机制。IMS支持的业务包括多媒体会话型业务以及部分非会话型的业务如呈现业务或消息交互业务。
综合上述概念定义,可认为IMS本质上提供了基于IP承载的、对实时会话业务进行控制的能力;且按照涵盖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核心IMS(CoreIMS)和IMS(或IMS网络)。其中,核心IMS主要包括控制层的P/I/SCSCF和HSS等功能实体,提供基于SIP的实时会话控制功能;IMS(或IMS网络)涵盖应用层的AS功能实体、控制层的CSCF和HSS功能实体和IMS终端。核心IMS是IMS网络的一部分,IMS网络是下一代网络的组成部分,IMS网络与NGN网络其他功能实体(如承载层的NASS/RACS子系统等)协作配合,并定义了标准化的、灵活开放的接口。
3GPP定义了R5、R6、R7等阶段性IMS标准。R5阶段主要定义了IMS的基本框架及3G接入的能力;R6版本定义详细定义了接口和功能,及WLAN接入的能力,已于2004年12月份冻结;R7版本对移动部分作了进一步的优化,并引用TISPAN R1标准支持xDSL接入,定义了接入方式无关的策略控制和计费架构,考虑了VCC能力等,目前该版本尚未完成。
TISPAN定义了R1、R2、R3等阶段性IMS标准。R1版本引用了3GPP IMS R5标准,并扩展支持xDSL等固定接入方式,重点研究NGN架构下的IMS、PSTN仿真子系统、PSTN模拟子系统、NASS/RACS接入子系统等,目前该版本已经完成;R2版本将新增FTTP接入、WiMAX接入、FMC等其他业务需求研究,目前尚在进展中;R3版本将新增移动性管理能力,尚未开展具体研究。
IMS在业务能力上能够提供基于会话的多媒体会议、一号通、号码携带、Centrex、一键通(PoC)、呈现、组管理、即时消息等业务。在融合和组合的业务中IMS可以提供CSI(移动电路域与IMS域协作业务),如视频共享、固网移动语音无缝切换、混合Centrex、游戏(成员间通信业务,如即时通信、多方通话等)、Web搜索与点击拨号相结合、语音视频通信与IPTV相结合等。
IMS面临许多挑战,其结构的复杂性目前有许多专家开始质疑。其业务定位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特别是基于SIP的固网多媒体数据业务需求、基于SIP的固网移动融合业务需求尚不明朗。IMS面临P2P技术和业务模式和控制模式的挑战。IMS面临非会话型业务的挑战。IMS技术和标准本身尚在完善之中。特别是固网移动融合技术标准尚在进行中,多种接口协议的标准和设备仍在扩展完善中。IMS设备产品尚在不断完善中,尚未经规模商用验证。特别是在规模组网、接入、漫游、性能、可靠性、多厂家互通、终端定制、计费管理等方面缺乏规模商用验证。这些问题需要积极研究和试验。
4 IP承载网络
基于IP/MPLS技术建设多业务融合承载网络已经被通信界认同,通过建设一个相对独立于已存互联网的精品网络,为商业客户和企业客户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业务,已被大家普遍认同。国外主流运营商也采用了同样的双网运营的技术路线。英国电信BT、AT&T、韩国电信等世界跨国一流运营商都先后提出了基于IP/MPLS技术的多业务融合承载网络的建设规划。基于IP/MPLS技术的大容量多业务融合承载网采用了优化的拓扑结构和路由组织、快速路由收敛、快速重路由、MPLS二层和三层VPN、QoS(服务质量)、组播、NTP(网络时间协议)、网络管理和安全等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成功实现了电信级IP网络的可扩展性、可用性、融合业务承载能力,以及可管理性和安全性,可同时承载大客户互联网业务、二层(包括伪专线和虚拟局域网VPLS)和三层VPN业务、QoS业务、组播业务(如IPTV)等高附加值业务。
目前在城域网层面主要提供宽带拨号接入业务,Internet专线接入业务和VPN业务。由于现网主要由2/3层交换机组成,导致网络结构不清晰(2/3层混用);此外由于网络范围覆盖广,造成了设备的级联数偏多,直接影响业务性能。现网设备对MPLS、组播、QoS等支持能力都较差,甚至不支持,所以网络对新业务的支撑能力不足。
在城域网层面,运营商积极进行城域网的优化和改造, IP城域网优化改造以业务为导向,充分满足语音、视频、数据业务的发展需要,使网络具有VPN等多种的业务能力,同时使网络层次更加清晰化,通过二三层网络分离,构建层次清晰的三层路由网络(城域骨干网)和二层接入网络(宽带接入网),采用城域骨干网的大容量、少节点和宽带接入网的广覆盖的原则,减少IP 城域网的物理和逻辑级联级数,进行网络质量差异化能力的部署,通过在IP 城域网部署区分服务机制,为不同用户和不同业务提供不同QoS 等级的差异化服务;在控制管理方面进行管理控制集中化,用宽带接入服务器和业务路由器构建清晰的业务接入控制层,实现集中的业务提供和控制。
在下一代网络架构的研究中,电信运营商正在积极寻求能够驾驭IP网络的解决方案,使得运营商能够控制和管理基于IP的网络并具有业务管理的能力,并让网络的体系具备融合的能力,在业务层面具有灵活扩展和组合的能力,在用户接入层面能够进行接入控制、标识和管理。这样一种体系架构是NGN的内涵所在。 NGN中的NASS和RACF就是想使接入管理和控制成为可能。NASS不仅完成接入的连接认证和用户配置管理,而且能够进行用户的位置管理; 而RACF则在业务控制功能实体和传送功能实体之间,根据用户信息、SLA、运营商网络策略、业务优先级、接入和核心网络的资源可用性等因素完成QoS传送资源协商和预留功能。
未来IP承载网络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架构方面向融合多业务承载的方向发展,运营商优化改造其互联网,以便承载多重播放业务。高等级客户的需求演变为高带宽,网络能力将向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QoS、低延时和线速转发方向提升。
2)网络对用户和业务要求具有用户唯一性识别和业务感知能力。
3)网络支持大规模商业组播能力;在超级核心节点开始逐步引入路由器矩阵技术,以降低整体网络架构的复杂度;在核心路由器设备上,40@GPOS接口开始进入试商用阶段;城域网中10GE端口将会取代10GPOS接口而成为主流接口形态;业务路由器向综合性、大容量和高性能方向发展,未来将支持高性能的深度包检测能力。
4)电信营运商开始积极面对P2P流量对带宽的占用,对互联网中的流量进行引导,并积极探索电信级的IP承载网架构,逐步引入全网端到端资源管理和控制平台。
5)电信级以太网新技术获得了很大发展,拓展了营运商针对客商的业务范畴。
5 结语
下一代网络是一个长期的目标网络,需要逐步完善和实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传统电信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电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演进为运营商的转型在技术方面提供了保证,网络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演进将为业务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提供基础。运营商也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变为注重投资质量的效益;从追求高新技术转变为注重性价比高的成熟适用技术。
参考文献:
[1] ITUT Recommendation, Y.2000SerSup 1 -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 Service aspects: Service capabilities and service architecture: NGN release 1 scope[S]. ITUT, 2006.
[2] ITUT Recommendation, Y.2201 -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 Service aspects: Service capabilities and service architecture: NGN release 1 requirements[S]. ITUT, 2007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S], 2006
.
[4]3GPP TS 23.228 V8.1.0 -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stage 2, version 8[S],2007
.
一、革命与变革:公共领域下的新旧媒体的博弈与对抗
在哈贝马斯的经典著述《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对公共领域进行了如下定义:“所谓‘公共领域’,首先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那时,他们既不是为着商业或专业人士来处理私人行为,也不是作为合法接受国家官僚机构的法律规章的规约。当他们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处理普遍利益问题时,公民作为一个群体来行动。今天,报纸和报刊、广播和电视就是这样的媒介”。[1]按照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解释,公共领域主要由三个主要元素构成:首先具有独立人格的公众,这是形成批判理性的基础和根基;其次具有可以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体,媒体是信息的载体,缺乏反馈的媒体使得信息匮乏和意义缺失;最后是理性批判的精神。传统媒体既是公共领域重建的勃发力量,又是摧毁力量,传统媒体对公共领域的侵蚀主要显现为三方面。其一,点对面的传播,使得“公众”畸变为“大众”。缺少表达,就意味着被禁锢思考;压抑了反驳,就昭示着被束缚的成长。单一化的传播渠道使得传统媒体对公众的独立人格的塑造趋近于无效,传统资源的垄断在形成“精英文化”的同时,让公众变得“只听不说”,媒介角色泾渭分明。消费狂潮的呼啸而至,冲毁独立人格理性堤坝的同时,也将公众吞噬。其二,媒介“守门人”的规则阻碍公共领域的“自由理性批评”。媒介依据所从属的组织性质,通过严格层层的筛选,将信息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采集、编辑、发行,控制舆论的走向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其三,媒介平台的选择性失语和商业化,吞噬“理性批判”的原则。过滤的信息、净化的批判,正在蚕食支撑的理性的支柱。商业化的变革,也让理性消散在消费的泡沫之中。传统媒体的侵蚀让公共领域“得而复失”。
新媒体建造了信息传播平台,形成了一个功能丰富、结构多元、规模庞大的传播集群,公民的的信息权利得到极大的实现,新媒体的身份虚拟化更是公众敢于质疑权威、论证权威,理性的批判突破传统媒体陈旧的枷锁,重新进入公共领域,在新媒体的对公共领域进行重构的同时,对传统媒体身份的重构日益凸显。
二、沉默的螺旋:沉默中妥协,失语下消亡
按照诺利—纽曼的理论,公共领域的舆论是通过一个叫做沉默的螺旋的过程形成的。[2]在具争议性的议题上,人们对公共舆论的散布形成印象。他们试图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属于大多数,然后推断公共舆论是否会趋向自己意见的方向改变。如果自己的意思偏向少数,他们就会倾向于对该议题的沉默。诺利—纽曼认为,大众传播的三个特质是它的累积性、普遍性及协调性,三者综合在一起,便产生了对公共舆论的巨大效果。[3]沉默的螺旋对公共领域的舆论影响是建立在传统媒介特有的累积性、普遍性、协调性以及传统媒体本身的功能属性。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或者特定主题会随着时间的延续的累积,又因其广泛存在,再加之针对某一事件和议题传统媒体的不同形态的同样表达。正是介于传统媒体上述特性而成为人们发现公共舆论分布的主要途径,为传统媒体操控公共领域的舆论走向提供可能和便利,或许这就可以揭示为何传统媒体可以控制“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又怎样掌控“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以及“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受鼓励形成印象”。诺利—纽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基于在传统媒体垄断信息渠道的条件下提供,在新媒体之前,信息渠道的相对闭塞和传统媒体阅读习惯的束缚都为传统媒体利用“沉默的螺旋”理论操控舆论走向孕育生存的土壤和媒介生态环境。
社会的发展,为一切变革提供了丰富的驱动力和强劲的助推力,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控制领地的僭越不是偶发性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不合时宜的延续传统和自以为是的套用模式。公众文化水平的提升引发对思考模式的解构与重组,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已经不再是科幻大片的视觉魅影,公众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早已不再是妄自菲薄的奢求。传统媒体对公共领域舆论绝对导向的垄断终究会被打破,技术迅速创新带来媒介新形态的繁荣。传统媒体在公共领域一家独大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多样化的新媒体的传播手段稀释了传统媒体在整个媒体环境下的占有比例,传统媒体的累积也日益模糊淡化。规整划一的媒介言论也只是人们回顾过去时的感慨之谈。基石被瓦解,传统媒体控制公共领域舆论的“沉默的螺旋”已经不是不二法门。
三、阶段与融合:媒介变形的生存与适应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行业的全新景象的同时,引发了巨大的质疑和猜测。新媒体从哪里来?传统媒体会消亡吗?新旧媒体是完全独立的非此即彼吗?新旧媒体的融合过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些疑问一直困扰着业界和学界。费德勒提出“媒介变形”的概念,利用生物的进化论原理,对新旧媒体融合的过程进行全新的定义和解读。他将媒介变形定义为“传播媒介的变形”常常是由感知需求、竞争、政治压力、社会与技术革新等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引发的。[4]“媒介变形”的重要性在于提出媒介是“复杂的、具有适应性的系统”,传统媒体在公共领域的身份重构也就是媒介变形中所表现出阶段特点,它是动态的、非稳态化的,会伴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进行进一步的变革与发展。在新媒体公共领域中的角色与对传统媒体中的角色是同构异质的。在经济的全球化,技术极大的发展,社会政治全新发展的大环境下,传播媒介适应生存需求向新媒体进行脱变,以寻到新的生存支点。
费德勒的“媒介变形”很好地阐释了当下传统媒体在公共领域角色重构的原始动力、发展阶段、未来前景,并理清了新媒体的发展脉络,明确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交合的阶段的存在必要。
结语
通过从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角度对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在公共领域的身份重构和竞合进行关照。借助对以上三门理论的研究,获得了对传统媒体在公共领域对媒介四项基本功能掌控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在新的媒介融合视阈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驾驭公共领域的基础变革脉络的梳理,找到其身份重构的历史必然和现实依据。基于上述研究,将传统媒体的身份重构看做媒介变形的一个初始阶段,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也并非此即彼。
注释
[ ] 李惠芬.《哈贝马斯及其研究》
[2]《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美)赛弗林,(美)坦卡德著;郭镇之,徐培喜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
[3][4]《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美)赛弗林,(美)坦卡德著;郭镇之,徐培喜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
参考文献
1.熊澄宇:新媒介与创新思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2.喻国明 张小争:传媒竞争力,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
3.陈晓宁:论新媒体,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1月
4.彭吉象:机遇与挑战—电视专业化频道的营销策略,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
版社,2006年l月
5.崔保国: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号馆总局展示厅大变身
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院长邹峰在CC BN2015的新闻会上表示,今年的展会展示主题将会紧紧围绕三个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智能宽带网络内涵,以超高清为代表的数字视听技术的最新趋势等。
不断革新换代的信息技术加快了广播影视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是中国广播影视行业发展的长远趋势。对此,展会期间7号馆的总局展示厅一改往年的风格,摒弃了众多主题,总局展示厅今年将会主要以“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和“有线无线卫星融合覆盖”两个主题进行充分展示,这两个主题也反映了广电总局在广播影视行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也非常好的支撑了今年CCBN展览会的主题。
4K持续升温
在中国,影视制作已经由高清向4K进发,2015年开年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江苏卫视采用全4K制作新年演唱会了。随着消费者购买的4K电视数量显著增长,这也将导致观众对4K内容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广电业对4K设备的关注点会持续升温,4K制作会越来越多,4K技术在新一代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今年的CCBN,4K已经成为众多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索尼、松下、新奥特乃至捷成世纪等厂家都会有4K相关产品展出,从4K现场制作、节目制作端到端解决方案(从采集到存储、监看),到多种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目前来看,4K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云计算和大数据
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带来了媒体格局的重大调整,也给广电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达4.39亿,占网民的近七成,用户规模、市场规模等都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在新的形势下,广播电视行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推动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推动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就是要积极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大力倡导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内容传播的有效性和感染力,不断提升传统内容资源的附加值,提升广播电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实现传统广电媒体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媒体之间的融合互动。
众多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的信息支撑平台,云计算与大数据关系到整个广电行业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今年展会会有意外的惊喜事件发生吗?
lP化技术
传统的视频编播系统已无法适应当前迅猛发展的多平台制作、分发需求,而IP网络能够根据不同业务特点灵活配置网络、快速部署,高效地传输信号,全球广电市场倾向于基于IP的基础架构变革。安达斯将全面配合电视台面对传统广电转型挑战,针对广电热点技术陆续的在推出这些新技术新应用的相关产品。安达斯集团已向江苏和重庆台销售了基于EVERTZ IP的总控播出系统,开创了广电迈向云、大数据及全面互联网技术的先河。
2015年视频、移动和因特网融合使通讯行业到达一个转折点,毅美在收购RGBNetworks公司之后对IP、软件、云和多屏的技术发展方面如虎添翼,采用IP、基于云、软件定义的网络的工作流程带来业务增长和盈利,会是一个发展方向。
逛展会的同时也要思考: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广电该怎样去融合新媒体和层出不穷的新互动形式?社交媒体的大数据能否与电视联姻共繁荣?或许,答案就在展会当中。
索尼大规模展出其4K转播车、产品及多种4K节目制作系统解决方案
以“超越界限定义未来(4K for HD,4K for 4K,4Kfor all)”为主题,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集中4K优势阵容,携4K全线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于3月26日―28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参展CCBN。在中国,影视制作已经由高清向4K进发,索尼正在努力协助广大用户实现4K在高清、4K和不同层次的更多应用,充分挖掘4K技术的更多潜能。此次展示中,4K现场制作、节目制作端到端解决方案(从采集到存储、监看)、及多种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成为展示重点,诠释了索尼在4K全产业链方面所独具的优势。
索尼户外展区展出了索尼为中国用户建造的首辆4K电视转播车江苏广播电视总台4K电视转播车,这也是国内首个具备4K/高清同播能力的现场制作系统,为4K乃至超高清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设计案例和工作平台,将引领国内下一代转播车的发展方向。户外展区还展出了0840普及型转播车,它于2014年8月的BIRTV上首次亮相,并于2014年下半年进行了全国巡展。
索尼住室内展Ix重点展示的产品包括:
30英寸4K OLED主控监视器BVM-X300,这款新型监视器继承了TRIMASTER EL OLED监视器的诸多强大性能,包括无以伦比的黑色性能、色彩还原、快速像素响应,以及业内领先的宽视角性能等等。B VM-X300上进行了高动态范围演示(HDR),为观众带来更直观的感受。
针对广电领域用户推出的全新的无线实时传输系统livestreaming,采用独有的QoS技术,可以保证在较少的延时下提供更稳定可靠的图像质量,使得前端摄像机实时采集的新闻节目通过4G LTE无线网络以更及时、更便捷的方式传输至电视台进行播出。
继2014年下半年在全球市场推出以后,PXW-X280将于CCBN期间首次在中国的大型行业展会上展出。PXW-X280是索尼著名的l/2英寸手持式摄像机的第四代产品。它搭载优化的三片l/2英寸全高清Exmor CMOS成像器,灵敏度达到惊人的F13 (1080/50i),广播级专业镜头光圈具有物理止点,是XDCAM家族中手持机的核心产品。
本次展会还首次正式展示了4K播放器PMW-PZl。PMWPZ1具备单个SxS卡槽,支持XAVC HD/4K格式的回放,可从3G-SDI*4和HDMI 2.0接口输出4K。该产品将于2015年春供货。
PMW-F55作为在影视剧制作市场上已被广泛接受的产品,在此次CCBN上得以重点展示。索尼陆续推出的PMW-F55/F5的新附件,包括苹果Apple ProRes格式升级、F5升级成F55、F5升级4K记录格式、ENG肩扛式套件等,使得F55/F5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凭借PMW-F55 4K数字电影摄影机和PWS-4400 4K多通道视音频服务器在4K及HD下的各种特殊画面的优质表现,索尼展示了“Ultra Box”l特种4K/HD EFP模块为核心的设备系统解决方案,为用户带来了世界最前沿4K摄录体验。
为教育用户量身定做的行业解决方案,包括w-EFP全无线高清移动节目制作系统、VP BOX多视窗演示系统、以及结合了索尼多系列产品的多功能报告厅系统。
高性价比的普及性4K解决方案,包括首款搭载了4KSuper35 CMOS成像器、具备高质量422采样、10比特4K机内录制格式,并能实现连续180FPS超高速拍摄的XDCAM摄影机PXW-FS7,以及主打出色的高感光性能和专业动态影像录制格式的全画幅微单摄影机。-a 7s专业套装,都将在本次CCBN上得以重点展示。
CCBN2015新奥特隆重展示云平台解决方案等系列产品
在新奥特展台您将看到新奥特云平台解决方案等系列产品,如:腾云媒体服务云平台、腾云新闻共享平台、腾云融合生产平台、ONAIR全媒体云平台、CreaStuclio多通道采编播一体化云端解决方案、媒体运营专属云平台。
演播室图文解决方案,如:演播室图文解决方案、4K在线图文包装系统支持超高清4K播出的图文系统、Alo MP高标清同播系统、天目三维气象节目制播系统、Mariana.VS.PRO是在虚拟演播室。
互联网产品展示区,如:美摄、易视现场直播服务、炫影视频服务(云视)、海米科技等。
ONAIR全媒体云平台:ONAIR本次展示的重点集中在PASS平台演示、智讯内容汇聚服务、极光采集收录服务、无忧云播出服务、捷迅网络电视台、炫云微电视。
CreaStudio多通道采编播一体化云端解决方案:重点将体现出多通道采编一体化系统对综艺娱乐类节目带来的优势,以及和ONAIR的完美结合。以CS为主结合云端ONAIR,展现综艺节目从现场多讯道录制、现场多机位编辑、多通道播出、低码率素材上云,手机APP在线编辑,分享到互联网等,同时对制作完成的节目文件进行媒体管理,互联网审片、媒体归档、等功能的展示。
媒体运营专属云平台:以营造智慧客厅的理念,展示媒体运营专属云平台服务。为各大内容提供商及内容运营商架起内容运营与各大运营商之间的桥梁。可以提供智能处理与分发服务、微创新开发服务、媒体大数据服务。同时依托为运营商提品或业务,与各大运营商进行合作运营,不断进行运营模式创新、复制及推广。同时展示3D/4K、大数据系统、亲友圈、多屏看等产品。
演播室图文解决方案:重点展示全新演播室4K图文包装系统、在线包装点评系统、高清标同播系统、全新一代虚拟演播室系统(Mariana.VS.PRO)以及天目三维图文系统。
4K在线图文包装系统支持超高清4K播出的图文系统:系统具备Al0、5D系统的所有功能,可在4K超高清基础上实现各种类型字幕的播出要求;支持LevelA、LevelB输出标准,可与目前主流切换台进行无缝图文混叠;搭载高质量高速的核心渲染引擎;系统推出后出色完成了国内第一台4K演唱会《江苏卫视2015年新年演唱会》4K版本的录制工作,系统在录制整个过程表现出色。
同时展出的还有:Alo MP高标清同播系统;天目三维气象节目制播系统;Mariana.VS.PRO是在虚拟演播室。
毅美将在CCBN2015主推软件定义的网络
在CCBN,毅美(Imagine Communications)与合作伙伴北京万博信普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展位#3102)和北京世纪睿科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展位#2204)将展示下一代广电架构:软件定义网络(SDN)。还将重点展示广电机构无需大规模更换现有的硬件,就可利用SDN。不久的将来,向SDN的过渡将是广电行业的工作焦点。
毅美中国区总监许志雄表示,在电视还必须依靠专门硬件的同时,IT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许多制造商可提供企业级交换机,如思科、Juniper和Brocade,而且它们全都可有效合作。现在的问题是,广电如何从传统架构转向软件定义的网络。所有广电机构都有已安装的传统矩阵,并且围绕矩阵切换台构建其业务。
毅美的解决方案是允许以广电机构自选的步伐,从SDI过渡到IP。在过渡期间,我们在控制层提供了解决方案,在操作上简化了两种技术并存的复杂性:无论切换SDI或IP信号,均执行同样的操作。
Magellan SDN Orchestrator就是支持以上方案的技术。它提供了针对任何混合网络的控制层,可控制来自任何供应商的以数据为中心的以太网交换机和广电SDI矩阵。操作员可以看到和以前完全一样的控制面板,而无需知道按钮按下的实际路由情况。自动化工作流程和以前一样,发出相同的命令,因Magellan确定最佳的路由,实现了设定的要求。
这一技术使得广电机构可以开始构建软件定义的网络。在管理层面具有整个网络的完全可视性,便于监控。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性能不变,可预测性、可靠性和同步水平也未变。
广电机构可以先从一个或两个IP设备着手,并逐步转向端到端的IP基础设施。采用Magellan不会有操作更改,除了实现那些之前未能实现的操作,转换为更高效率的工作方式。无需强制的再培训或引入替代办法。
MageUan SDN Orchestrator是毅美MultiService SDN架构更广泛倡议的一部分。它为广电运营商采用软件定义的网络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在IT的其他领域,包括电信,SDN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它允许用商用现货(COTS)的IT硬件,如刀片服务器和处理设备,以及以太网交换机,建立大系统。
设备使用和相互连接的方式不再固定。例如,在广电中,无需专用设备去针对特定任务。在传统架构中,图形发生器一天可能只用一小时,效率很低;而在SDN中,当有来自中央池的请求时,该功能将通过分配处理资源来提供,并在该功能不需要的时候,将释放这些资源来执行其它任务,例如转码。
Magellan SDN Orchestrator提供控制层、建模和网络中的带宽管理,并负责分配处理器资源供自动播出、信号处理、多画面,以及主控制面板和所有组成广电基础设施的其他元素。
在CCBN我们将展示两个主要的内容。首先,迁移到SDN架构会带来的巨大好处,二是如何使过渡平滑无缝。
大部分机构都在SDI上进行大规模投资,在未来数年,它仍将非常重要,Magellan SDN Orchestrator通过SDI设备和IP设备协同工作,在战略上使用这两种系统之间的网关接口,使得混合网络切实可行。其结果将使广电无缝过渡到未来。
安达斯传统的视音频技术及新媒体创新解决方案
CCBN2015,安达斯全面展示全IP网络架构;超高清4K技术在新一代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基于云架构和大数据的应用,多屏融合互动等趋势。广电行业由传统架构向IP架构的过渡。发展在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的IP技术,从传统的播出向基于融媒体的播出、分发平台发展。4K将成为主流,云将成为工作流程中的一部分。
安达斯将全面配合电视台面对传统广电转型挑战,目前公司正关注广电热点技术,合作的厂商也陆续的在推出这些新技术新应用的相关产品。安达斯集团已向江苏和重庆台销售了基于EVERTZ IP的总控播出系统,开创了广电迈向云、大数据及全面互联网技术的先河。
联汇科技“腾云”之势盛装亮相CCBN 2015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5)即将在三月拉开帷幕。本届CCBN上,联汇科技将携手联想集团亮相18301展台,其中联汇科技与联想集团倾力打造的AirLink广播业务云平台将闪亮登场,为云广播业务新型平台的快速建立提供了最为全面可靠的解决方案。
AirLink广播业务云平台利用虚拟化云计算技术,实现了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资源虚拟化,构建了广播电台的IaaS、PaaS基础平台。AirLink平台利用虚拟化技术构建了服务器资源池,多个业务系统间可共享计算资源,同时云平台可以跨数台互连的物理机和存储设备进行快速扩展,具有强大的扩展性,按需在线扩展和分配应用服务器。AirLink平台配套Airlink LIM监控系统,可集中监控和管理所有云服务器的工作状态,形成一体化云服务器监控系统。
l小时 新业务服务系统l小时可以准备到位
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以上内容虽然只是浅尝辄止地点破了新媒体的时代的基本状态,但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即便是在地市一级的传统传媒行业中,新媒体也正以无所不在的方式,渗透于人们的视线之中。
那么,作为相对发展滞后的传统地市级媒体,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新媒体时代抢滩登陆呢?这其中的数字鸿沟又体现在什么方面呢?地市级传统媒体必须以各种方式抢滩新媒体领域
新媒体(New media)的具体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可以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纵观国内地市级媒体,不乏敢于弄潮,在新媒体时代抢滩登陆,取得优异成绩的同行;同样,也不乏品牌级别媒体,在新媒体面前,无法跟上时代,而失去市场、失去读者,淡出媒体行业的案例。
实际上,即使是从未考虑过于新媒体结合的传统媒体领导者,也会发现,实际上所谓传统媒体早已与信息化、数字化实现了深度融合,只是这些融合相对集中在制作层面。而面对市场,以地市级报纸为例,因为存在着管理体制、改革能力、市场驾驭能力等实际问题,从业者相对还处于故步自封、自我安慰,认为新媒体不会对传统媒体形成根本改变的自我催眠状态。
实际上,“纸媒已死,新媒体当立”已成为一种预言式的警示,如果传统媒体不能在新媒体的发展期进行抢滩登式的努力,那么在以数量级发展的新媒体面前,传统媒体的消亡几乎是一种可以倒计时来计算的必然。
实际上,以地市级媒体为例,各种官方的政务网以及民间的地方网站,早已在一定范围内确立了其自身的地位。而地市级媒体也以各种方式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或融入其他高级别媒体网站。但这种融合,大多是传统媒体文章复制、粘贴于展示,这种呆板、滞后的表现方式,只是将传统报纸翻页报纸,换成鼠标操作的网页阅读,这种网络平台的多媒体互动性完全得不到发挥。
一些传统媒体的领导者,因为缺乏对新媒体的了解,在主管上认为新媒体需要着巨大投入,以至于在尝试进入新媒体领域时,各种考察、报告、审批、人士建设、组织建设等传统问题,成为一种基本运作规律。
实际上,从国内已有的成功经验来看,新媒体的进入门槛并没有想象中的这样高额,在地市级传统媒体本身具有的市场、公信力、本土报道优势等前提下,完全可以通过与新媒体行业企业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与双赢。而微博等一些几乎可以不计成本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更可以被传统媒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中的数字鸿沟
在有着明显优势,操作有章可循,融合又势在必行的情况下,为什么许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进一步融合却寸步难行呢?从地市级报纸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上我们可以发现,管理体制、改革能力、市场驾驭能力等实际问题是阻碍这种融合的基本原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数字鸿沟的实际存在。
根据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定义: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
这种差距,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套用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发现,能够深入研究、了解,并对新媒体有着具体概念以及应对方式的从业者,大多是媒体行业中的“70后”、“80后”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绝大多数单位的骨干力量,已经从“60后”转移到了“70后”。
在传统媒体行业中“70后”的从业者,几乎亲历了中国数字时代从诞生到发展的全过程,绝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人,具备信息时代的操作模式与思维方式。但作为大部分单位的领导者,大多则是“60后”,这些领导者在传统媒体行业,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并在政治性和组织纪律性方面,具有后来者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初由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Ithiel de Sola Pool,1984)于《自由的技术》中提出,当时,浦尔教授将媒介融合表述为“各种媒体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在该定义中,媒介融合的本质被认为是不同技术上的融合,是两种或者更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某种新的传播技术,“由融合产生的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介的功能大于原先各部分的总和。”
继浦尔教授之后,美国新闻学会Andrew Nachison在技术的基础之上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更强调了媒介融合不仅仅是技术平台上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随着web 2.0技术出现的社会化网络,高度的互动性和参与性的特征呈现,不仅是对新闻行业操作方式的改变,对整个的传媒行业,包括电视、报纸、广播、广告等各分支领域在内的行为模式乃至思考方式都进行了巨大的改观。
Andrew Nachison实际上深化了浦尔教授的概念。浦尔教授的媒介融合停留在技术结合的基础层次,媒介融合将以技术的融合作为基础和导向,而Andrew Nachison则看到媒介在更深层次也就是社会层面的融合。但无论媒介融合进行到了何种程度,技术总是作为基础而存在的。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中,技术的逻辑作为基础的逻辑也应该在社会历史发展序列中被首先考量。
一、媒介融合:研究与实践进程的四种逻辑
学者Dahlgren Peter曾经定义和重构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和出版行业,以媒介逻辑的形式提出了一个框架。而作为定义这个框架的媒介逻辑(media logic),Dahlgren将其描述为媒介的特殊的制度化组成因素、整体的技术和组织构成以及用户的文化能力,这三者共同作用于媒介之中所呈现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从产生到呈现的过程(Dahlgren,1996)。学者Mark Deuze在对多媒体进行理解和分析时沿用了Dahlgren的框架,也从制度、组织和技术以及用户三个视角进行了研究,并对Dahlgren的理论进行了扩展,但前后两者的研究都仅限于新闻行业,更多的是基于新技术出现后产生的多媒体(multimedia)对新闻业的影响。而基于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媒介融合,已不仅仅只是技术层面的改变,更多的牵涉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本文认为,研究者的视角需要超越基于数字化和多媒体技术所带来的新闻行业的改变,超越媒体所存在的个体组织,将其放到社会历史的变迁序列中考量,才能更好地对媒介行业内出现的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因此,本文通过对文献研究和实践案例的分析,部分沿用并扩展了Dahlgren和Mark Deuze用以分析新闻出版行业和多媒体的逻辑框架,试图从技术、组织、制度及文化四重逻辑方面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通过现实案例的对照分析,来回答上文所提出的问题。
二、媒介融合的技术逻辑
1.内容共享与渠道统一
在新的、融合的媒介中,相对于媒介融合的其他方面,媒介的技术和组织的整体属性能够更明确地为人所观察和定义。特别是现今的媒介组织越来越依赖于多媒体的内容管理系统(CMS),类似系统被新闻行业组织所广泛使用。这种类型的系统在生产方面有两个来源:一是媒介行业内的开放资源交换。这种交换和在以往媒介融合的早期的第四个阶段(内容共享阶段)理论界的论述异曲同工,是基于技术发展之上的内容行业内的交互,但更多的不同是凸显在技术层面的,网络技术和数据传输通讯技术为内容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更加快捷的途径。另一个是在商业软件市场上购买。这种在商业软件市场上购买的网页编辑语言(如XML)可以自动在同一个对外的渠道运用,包括声音、视频以及文本在内的各种平行的数据库资源。因此,从单纯的技术角度来说,媒介融合的技术逻辑更多的是指在媒介内容搜集、提供方式与手段、共享途径方面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主要指网页和网络编辑、数据库、应用程序、通信及交互等)技术使得更多的媒介内容表现形式以一种统一的姿态为受众呈现媒介试图表达的内容。这种技术的变迁在三个方面具有突出的特征,并左右着技术变迁所带来的媒介制度的变迁。
2.融合技术的特点:存储、传输及多媒体
第一个特点:超大容量存储。这类型的存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无网络连接前提下的存储形态,如移动硬盘、U盘等;其次是借助互联网的存储,它在互联网的高速信息传输速度的基础上将信息存储于异地的介质空间,用户需要时借助网络即可调用。早期多为网盘存储的形式,而现在出现了云存储,如苹果公司的产品icloud。这两种存储方式互补,将整个社会基于数字技术的存储空间无限放大。本地存储的容量扩展带来了单机任务处理的扩展;而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调取则提供了信息编辑存储、传输、处理的社会化渠道,推动了信息的集约化批量处理。产业规模经济理论认为,批量生产带来的是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因此,这样的技术转变使得媒介的运作更符合现代产业社会的运转规律。
第二个特点:超大信息量的双向传输。在传统媒介时代,虽有一定的受众反馈渠道及形式,但总体来说,大众传播还是以单向度的传播为主,反馈的信息及渠道并不属于大众传播系统。随着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大众传播系统的主流技术,信息从传播者到受众及其反向的过程时差几乎缩减为零。各种社会化网络,如facebook、twitter中,传播者几乎在的同时即可收到受众的反馈信息,甚至和其进行讨论。在模拟技术条件下的传播系统中,信息反馈渠道异于信息传播渠道;而在数字技术条件下的信息传输及反馈渠道则合二为一。此外,数字信息传输的渠道容量远超模拟技术时代。扩展的网络带宽使得信息真正的“高速传播”成为可能。
第三个特点:多媒体融汇。这项特性最为显著为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个体所体验,并成为基于数字技术的新技术的强大融合力量。多种媒介形式被数字技术统一于一种平台,但同一种信息形式却有多种不同格式,并且每种格式都有着相对应的操作软件。例如,宽带文件下载时,有RMVB、AVI、MKV多种不同格式;在手机等移动媒体中,又有MP4、3GP 等格式。多媒体融汇的背后是复杂性逐步增强的兼容控制体系,因此,现代社会的数字世界里每天都有众多的插件汇入网络,软件升级周期也逐步缩短。
3.聚合的新闻
业界对媒介融合的可能及发展方式在技术支持下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80年代,结构化的具有融合特性的多媒体信息组织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这些多媒体信息组织囊括了遍及全球的分支系统,而每个分支系统都至少包含了一种以上的媒介形式(Mark Deuze,2004)。所有的媒介组织都或多或少开始考虑或选择跨媒介合作的形式,使得在这种迹象出现之前原本相对独立的新闻工作人员、新闻编辑组织或新闻机构的部门进行协同工作。随着时间的推进,媒介融合不再仅仅局限于不同功能媒介组织间的跨媒介合作和不同部门的协同工作,而出现了新的局面,同时,媒介融合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在现实的媒介组织的实践中也逐渐清晰。在早期,各种不同的媒介如广播、印刷等媒介和网络进行了在线的物理组织的联合。如英国的财经时代(Financial Times)的在线网站,美国的《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WGNTV/Radio和CLTV的联合经营(Boczkowski,2003;Gentry,2003;Stone and Bierhoff,2002)。2001年,国际媒介创新咨询集团(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media consulting group)的创始人Juan Antonio Giner在国际报纸市场营销组织(INMA)学刊中表示(Giner,2001),超过7成的报纸总编表示他们的记者在其他不同于报纸的媒体中经历过至少一年的体验学习。报纸开始成为“24小时的信息传播机器(24 hour information engines)”。广播媒介,如CNN,在当年也开始成为24小时的信息提供者。同时,Giner(Innovation,2001)也认为,媒介鲜明的分类已经成为过去,数字融合(digital convergence)已经成为现在,而多媒体的组合(Multi-media integration)则是未来。INMA的主编Earl Wilkinson也在2001年新加坡报业会议中表示,全球主流的报业公司已经普遍接受未来报纸将以多媒体、宽带为导向的信息形式为主的观念(quoted in Giner 2001b)。
三、媒介融合的组织逻辑
1.组织变革:来自于技术的推动
在讨论媒介融合技术逻辑的基础之上,本文考虑将技术逻辑和组织逻辑放在一起论述。因为这场“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变化,都是以技术作为先导的,即技术的变化带动了技术所牵涉到的社会的各个层面的变化,和技术变迁紧密相连而受到技术变迁最直接的影响的,不论是现代社会的其他行业,还是媒介行业,都是产品的生产方式,和其他行业所不同的是,媒介行业的产品是包含了社会动态、公众意见等内容在内的各方面信息。因此,在信息社会的技术条件下,信息从源起,到经过媒介,再由媒介到达受众,并由受众反馈给媒介乃至信源的整个过程,以及不论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个体或群体而存在的“把关人”或媒介组织,还是受众及传播途径本身,都深刻地打上了技术变迁的烙印,构成媒介组织的“人”的部分和“物质”的部分,也包含在内。Mark Deuze等学者在对多媒体新闻业的研究中已经展现了媒介从业者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的转变,肯定新技带来的内容管理系统(CMS)和数据库等技术为新闻行业及其从业者带来的转变,工作变得更加及时而方便,内容和信息的呈现形式更加立体。而这些生产方式的变化和企业组织紧密相连。随着不同媒介组织之间物理联合程度的加强,媒介融合的业界实践也不仅仅止步于多种不同媒介形式的联合生产经营,媒介逐步走上了集团化乃至全球化的进程。新闻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N——新技术条件下的媒介组织
CNN是全球著名的新闻组织。考察CNN的经营结构,便不难发现美国媒体强强联手、实现集约经营的特征。CNN新闻集团(CNN Newsgroup)经营有十几项新闻业务,而它本身从属于特纳广播公司(Turner Broadcasting System,TBS),母公司特纳广播不仅经营有线电视网,还包括电影公司、家庭录像、音乐、出版等。
CNN旗下新闻业务有新闻频道(CNN)和焦点新闻频道(CNN Headline News)等10项,而其中6项为卫星有线电视网项目,另有2项为广播业务。这10项业务都在互联网上设立了网站并进行电脑间的传送。此外还有政治新闻、个人订阅(My CNN)两个,为订户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服务。整个集团在网上共设置12个网站,相互链接,用户可以为一项信息迅速跳转至相关内容所在网站,整个系统传播新闻迅速有效,形成了合力的组织优势。
参照CNN的组织构架与相关资料,可以了解CNN在管理及运作方式上的特色,这就是:细密的专业分工和整体协调是CNN高效管理的两个方面,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是24小时滚动播出新闻的重要保证。CNN派出的报道组,要为CNN的所有频道提供报道,而不仅仅是为某一个特定节目作报道,以避免同一组织内部不同部分在同一事件中冲撞。
此外,在集团下的CNN从业人员,和国内按权力层级划分体系不同的是,CNN的组织结构呈现出扁平的网状,记者按区域分工,负责其所在区域所有新闻事件从发生到传播的完整过程,其余工作人员(如电视制片等)按照职能划分工作,并分化出针对互联网进行工作的工种,各种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员相互连结,发挥团队效用,形成组织合力。除其网状结构之外,CNN总部设置了一个国际国内任务台,一端连接新闻采集,一端连接各种需求,相当于是这个职能部门而非个人成为整个组织的运转核心。
通过透视这个现代社会最大的新闻组织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可以看出,建立在融合的媒介技术上的专业分工和整体协调保障了4000人运转一个庞大组织的可能性。不同于传统媒介时代,媒介从业人员的工作相对独立,新技术推动了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协同合作(包括营销、销售、运作节奏、人员及管理等层面);在组织而非个人成为管理者后,制定预算、战略和时间进程也开始逐步统一;而组织微观层面的其他方面,包括为保障竞争力所提供的培训和人员配置(包括雇佣和解雇),都开始由于个体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的转变带动了整个组织工作方式的转变而开始一系列变革。
四、媒介融合的制度逻辑
如果说技术逻辑源于技术形式特有的规定性,那么,制度逻辑则充分体现着人类作为技术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对工具的支配态度。
反映到媒介自身的变化,融合的多媒体新闻组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在此期间,全球的媒介公司都开始在原本独立的雇员、编辑部及其他部门中选择至少某种形式的跨媒介合作或协同作业。在2001年的一项对200名媒介总监的调查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公司在当时正计划或已实施整体合作战略。因此,这段时期的媒介多处于物理上的联合状态,例如使用不同技术或内容提供方式的媒介组织面对新形势尝试联合经营,形成大的媒介集团。因此,基于对现实社会中媒介实践的观察,各种理论都倾向于认为世界各地的媒介组织都越来越多地选择使用超过一种渠道来提供他们的核心新闻产品。
而对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记者缓慢但逐步习惯于他们的“媒介母本(mother-medium)”以在线的形式存在,而这一现象和在线记者的独立角色意识增长紧密相关(Deuze and Paulussen,2002;Singer,2003)。同时,也有专家学者研究给出了20世纪90年代中叶融合的最优模式(optimal model),即线下的媒介母本通常在线上伴随有网络的副本。
这些业界呈现的变化表明,技术所带来的媒介行业操作上的变化使得Manuel Castells所说的“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合能效果”得以发挥,而在这种效果发挥的基础上,技术发展的影响由使早期简单的操作发生变化开始渗透到媒介企业的各个层面。在技术和组织形态产生变迁的基础上,媒介的利益群体、利益认同、组织构成等各方面都相应发生了变化。美国南加州大学的Jonathan D。Aroson教授在其论文《因特网革命的原因与结果》中用一个图例展示了电信/信息技术全球化的动力模式。在其模式中,不同领域(包括技术、营销、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带来了包括政治、经济、化及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这些社会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其他结构彼此勾连,共同维持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可持续运行,面临挑战时又进行适度调整。由此可见,在技术和组织变迁的基础上,媒介融合在社会的整体层面上又上升到了新的维度。
五、媒介融合的文化逻辑
1.书写和视听的整合:“超文本”和“元语言”
自古以来,人类文明的载体便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字。这种载体也造就了人类沟通中的书写系统和视听系统。在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中,各种沟通模式通过“超文本(hypertext)”和“元语言(meta-language)”的形成而整合到了一个系统中。这种变化将文本、意象和声音整合进入同一个系统,在公众可以轻易获得读取路径且开放的条件下,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可以在全球网络上互动。这种改变确实改变了以往社会技术条件下沟通的特性。
2.媒介融合的文化逻辑
“融合文化” 一词最初由美国学者Henry Jenkins(2004)提出,随后Mark Deuze(2007)的研究呼应了这种新提法,但是,他们当时并未清晰地界定融合文化。纪莉(2009)认为,融合文化的概念须从融合文化的文本、传播主体以及结构三个方面切入探讨。在此,由受众参与和互动生产而带来的新兴社会文化形态的意义上讨论融合文化。在融合文化概念提出后,有关媒介融合的文化逻辑探讨大致围绕着三个方面展开:1)新型媒介形态中,传播过程中的个体,与传统媒介时代相比,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已不再明显;2)媒介活动与商业媒介权力;3)媒介融合前景:融合文化范式与集体智慧管理。
媒介融合中的融合文化以受众参与和互动生产为特征,本质上是一种参与式文化和互动式文化。受众的参与和互动是融合文化的生产方式。受众参与和互动的媒介文本生产,打破了印刷出版、电影、广播、音乐、电视和电脑之间的分际,是一种综合文字、图像、声讯和视讯的丰富的多媒体形式的网络出版,从而生产和创造了融合文化。由于受众的参与和互动具有广泛性, 融合文化还是一种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或曰“草根文化”。维基百科、百度知道、博客、播客、社交网、威客等,都是融合文化的表征。受众参与和互动以生产融合文化是由传播新技术驱动的,传播新技术为受众的参与和互动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在对数字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研究中,美国学者Henry Jenkins 被认为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学者。他针对媒介融合的著作《融合文化:新旧媒体碰撞之地》、《粉丝、博客主和游戏玩家:探索参与式文化》,以及个人博客“一个学者粉丝的告白”等,在学界和普通读者中都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作为最早研究数字化时代受众身份转变的媒介学者之一,Henry Jenkins在理解参与式媒体活动对社会、政治和文化影响方面处于最活跃的前沿领域。而在Henry Jenkins的理论中,根据新媒体所带来的不同的媒介接触和解读媒介内容方式的新特点,媒介融合的文化逻辑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媒介融合中出现的新的消费者和传统的内容生产者;2)媒介消费者的行为及其权力的构建;3)新型的全球媒介活动及商业媒体权利的消失;4)集体智慧的管理和融合文化范式。
中图分类号:G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129-03
媒体融合在新闻传播领域是个热门话题,参与者大多注重在此背景下新闻报道的广阔前景,极少有人去关注它将带来的巨大挑战。最先感受到这一挑战的莫过于网络媒体的编辑们。他们发现,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网络编辑必须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
什么是媒介素养呢?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指出,媒介素养就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上述定义是从信息的接受者角度给出的,现在是大众传播时代,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论坛、博客、视频等产品发表自己的言论,也已经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更何况专门从事媒介传播的媒体工作者呢?所以,这个定义在目前的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显得有些片面了。
相比之下,美国学者巴兰给出的定义更符合时代对媒体工作者的要求。他从媒介的角度,把媒介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分成三个层面:一是语言、语义、美学和价值观层面,即获取、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二是技术和应用层面,即能从事媒介部门工作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三是结构层面,即了解媒介部门的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理解文化、经济、政治和科技对讯息的创造、生产和传播的制约”等知识[2]。任何媒体工作者都可以按照这个定义来检视自己是否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下文将按照这三个层面逐一探讨网络编辑如何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
以往的网络编辑给人的印象就是个信息搬运工,日常的工作就是从合作媒体的网站上拷贝新闻,然后粘贴在系统中,唯一做的有点儿创造性的工作就是根据字数要求做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就行了。这样的工作还谈不上具备媒介素养,因为合作网站上的重要新闻都会放在突出位置,只要粘贴过来就变成了自己网站的“要闻”,其他的新闻也大多可以“对号入座”,合作网站都会放在固定的栏目中,网络编辑只要把它们搬运到自己网站上的对应栏目中即可。后来网络专题出现了,编辑们的工作的技术含量开始增加,要求懂基本的html代码,能够按照专题的策划思路把汇总加工出来的信息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时就要求网络编辑具备选择新闻的能力,即根据专题的要求选择符合专题立意的新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论坛、视频、音频、博客、微博等新产品不断涌现,网络编辑获得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广,与此同时,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也变得不再确定。因为,有些消息的出处不再是传统媒体,而是一些普通公众,他们很难承担信息“把关人”的角色。这时,网络编辑就要具有获取、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即选择信息的能力。
在获取信息方面,以往的做法是大型网站都依靠互联网技术抓取新闻,网站编辑只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按照自己网站的要求进行筛选,然后归入相应的栏目即可。网络编辑还可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寻找新闻。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信息的数量,但是却不再能保证信息的质量。一些假消息或者无价值的消息会大量混入其中。
因此,网络编辑一定还要具备分析和鉴别信息的能力。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主任杨溟认为,“现在分析能力往往还不被提及,但我认为以后它会受到重视。将来现场采访已经不够了,用新媒体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包括数据库的使用将会变得很重要[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分析系统和工具的研发会慢慢受到重视。但是对于大多数从事信息服务的网站来说,信息的分析和鉴别还是主要依靠网络编辑人工完成。这就要求网络编辑具备必须的职业素质。在专业知识方面,要真正做到学无止境,紧随技术的发展时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特别是针对网络新闻编辑而言,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作,不仅要学习新闻传播的相关知识,还要学习基于互联网的各项传播技术,并不断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同时,还要广泛涉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此外,还需要时刻学习与新闻传播有关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互联网新闻管理的有关规定,思想上不能放松,这样在遴选新闻时,才会做到遵循新闻规律,不会因为盲目追求点击率而丧失新闻原则。
对于传播能力的定义,业内还没有达成共识。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见西方学者的一些定义。传播学者拉森(Larson):“传播能力是指,在给定的际遇里,交际性地适当地表现传播行为的知识的能力[4]”。
传播学者斯皮伯格(Spitzberg)和库帕克(Cupach)则认为,“传播能力”是指:“个人有效地适应不受时间影响的周围环境的能力 [5]。传播学者萨斯运用社会哲学家米德和布鲁默(Blumer)的观点,建立了理解“传播能力”的“符号互动模式”,以增强人们对传播能力的理解。萨斯认为,“传播能力”为 “‘关系的参与者’对于使用互动来满足他们的关系和个人需求程度的理解,以保持他们关系的可靠性 [6]”。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传播能力的核心在于交互性以及满足个人需求。所以,网络编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产品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并提供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加强传播者和受众的交互性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无论是早期的论坛、留言板,还是后来的博客、微博,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力。网络编辑不仅能利用这些渠道吸引大量受众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去,而且也能够及时地从这些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用于网站内容的建设。
网络编辑只有较好地运用这些互联网新产品才能做到与受众的有效交流,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新闻(信息)传播者的义务。与此同时,网络编辑作为“把关人”也要更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谨防虚假信息、不健康内容流入网站,从而造成恶劣影响。此外,网络编辑还要加强职业修养,做到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同步发展。否则,就会造成恶劣影响。
2011年11月12日,搜狐视频一则“曝赵子琪陪睡换角色”的新闻,赵子琪得知后连发几篇微博表示抗议,搜狐随后删除了那条视频新闻,可是第二天却重新剪辑再次。这一行径彻底激怒了赵子琪。11月15日,她在自己的腾讯微博上发表的《一个女演员致张朝阳先生的信》里表示:“‘隔着电脑,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互联网诞生时期的一句名言―但我想请问所有的网站编辑和CEO们,电脑后面真的可能是狗吗?难道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隔着网络―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人们就可以暴力、、为所欲为,而不受任何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搜狐公司总裁张朝阳数小时后公开向赵子琪道歉,他在微博中说:“刚刚看到,对昨天到今天发生的事情我向您深表歉意。”并诚恳地表示,“昨天删除了搜狐娱乐上的那段视频,暴露出了我们管理上的漏洞,我们的编辑没有意识到新闻真实性的重要以及任何报道对当事人可能造成的巨大的伤害。”
这样的假新闻屡见不鲜,屡屡出现在网站的首页、首屏和推荐位置。那么,为什么网站对一些一经核实就能认定是假新闻的“新闻”却依然登载呢?为什么网站会将论坛、社区等未经求证的内容作为新闻呢?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点击率和访问量在作祟。在以点击率和访问量作为考核编辑业绩的现实情况下,一些网络编辑就丧失了新闻立场、违背了新闻原则,这是绝不能允许的。
针对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强烈需求,网络编辑迫切需要加强新闻整合能力及信息的二次加工创作能力。单纯的转载造成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抵制,因此,网络编辑必须加强新闻策划及整合能力,把纷繁复杂的信息以专题或深度报道等方式呈现给受众。网络编辑还需要向传统编辑记者学习,加强新闻采访、写作能力。除此之外,还要会利用工具进行图片、视频、音频信息的编辑,以及制作专题。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网站都有新闻采访权,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在线聊天、专栏、专题等方式汇聚业内的专家的言论,从而提升网站的专业水平,满足用户对高端信息的需求。
网络编辑还要具备经营能力吗?是的,这是不言而喻的。单从现在各网站对每个频道的考核标准就能看得出来。现在,通常的两大考核办法是以频道的pageviews(一定时间内用户浏览的页面数量)和广告上版额来作为衡量频道业绩的标准。前者是看频道内容的受众“粘度”,即给网站带来多少“人气”,后者看这些“人气”能转换成多大的广告效益。虽然这种考核方法有失偏颇,无法衡量真正的新闻质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频道内容的价值。虽然具体到每个编辑身上,可能你创造的价值无法全部量化(单篇文章的浏览量可以量化),但是做为一个频道/栏目建设的参与者,你的工作直接影响着整个频道/栏目的发展。所以,网络编辑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能力。
网络编辑的经营能力具体体现在做好频道/栏目内容,加强与网友的互动、推介公司产品及与媒体、专业机构等外部资源的合作等。如何做好频道/栏目内容?我认为应当朝“多、快、好、省”的方向发展。“多“是指提供的信息丰富、全面;“快”是指信息速度快,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强;“好”是指内容能够吸引受众,有独到的地方,能在差异化竞争中领先;“省”是指为用户节省时间,网站结构合理、界面友好、浏览速度快。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是网站的生命和发展的动力。
在媒体融合时代,连传统媒体也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开始通过各种方式与读者互动,更何况是互联网媒体呢?网络编辑应当在页面设计和栏目规划、专题制作时为网友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平台,无论是调查、论坛、博客、微博、留言板,都要尽可能地配合内容提供入口,这样受众在浏览信息后可随时发表自己的言论。此外,网络编辑还可以策划一些线上或线下的活动,增强频道的“粘性”。
作为网络编辑,应当主动推介公司产品及自己所在的频道。这一方面可以为公司树立良好形象,另一方面也为受众提供了多方位的服务。许多网络编辑在公司新产品推出后都会想方设法地把它应用到自己的频道中去。比如博客、微博等产品为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发展迅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负责此项产品推广的网络编辑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大力推广的结果。一些网站会规定每个网络编辑每月需要发展的普通博客用户以及“核心用户”的数量。一个“核心用户”可以抵扣大量的普通用户。随着网络媒体竞争日益加剧,发展“核心用户”已经成为网站考核网络编辑的重要指标。
此外,网络编辑还可通过搜索引擎优化(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对自己的网站或频道进行网络营销, SEO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了解各类搜索引擎如何抓取互联网页面、如何进行索引以及如何确定其对某一特定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排名等技术,来对网页进行相关的优化,使其提高搜索引擎排名,从而提高网站访问量,最终提升网站的销售能力或宣传能力的技术。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增加网站的浏览量,那就是与访问量高的网站交换友情链接。凡此种种方式都可以增加网站或频道的知名度,从而提升访问量,吸引广告客户,从而创造经济价值。
目前,除了新浪、搜狐等少许商业网站获得了采访权以外,大多数网站还停留在从合作媒体上转载新闻,然后进行二次加工,通过“再创作”以专栏、专题等形式信息,因而网站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在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不能全面放开网站采访权的情况下,网站要想做好内容必须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此外,还要加强与行业内的机构、专业人士合作,利用外部资源来加强内容建设。网络编辑要注意拓展人脉资源,学会谈判技巧,利用网站自身的优势去吸引外部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在谈合作时一定要本着双赢的态度去打动对方,并以谋求长远合作为目标,千万不能过河拆桥,或损人利己,最终断送了自己的发展。
四、结 语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主任杨溟认为,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新媒体人才要具有复合型的媒体能力和素养,只有传统的采写、编评技能是不够的,还要有设计、整合营销、全媒体报道等能力[7]。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桢宁建议,一个优秀的新媒体人才首先要培养强烈的服务意识,强化“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其次要培养高超的编辑能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进行有效甄别、选择和组织,为受众提供最优质的信息资讯。
此外,还要训练对新媒体的操作技能,如3G技术,对其不仅要了解,还要会操作[8]。因此,无论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说,网络编辑必须同时具备选择能力、传播能力与经营能力,这已经不是一种奢望,而是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每一个网络编辑都应当抱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学习态度,不断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成为社会急需的合格人才。否则,终究会被社会和媒体行业所淘汰。
参考文献:
[1] 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2] (美)斯坦利·巴兰.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缪晨霞,孔悦.人才公社特别报道:编辑/技术/服务全要掌握[N].新京报,201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