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主要途径范文

时间:2023-12-22 15:19: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德育的主要途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德育的主要途径

篇1

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以人为本”即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以完美学生的生活为终极目标。“德育优先”即德育是一切课程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为了做好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校领导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工作中,使德育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切切实实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不仅把“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口号和要求,更要落实在学校的管理当中、各项教学活动中。

二、优化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整洁、优美富于教育性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而且可以对学生思想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优化校园环境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保证环境卫生的整洁。整洁的校园环境不仅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阻绝疾病传染源,也是一个学校良好风貌的展现,因此要做到卫生清扫常规化、责任化,卫生监督经常化。在环境卫生工作不留死角,定期进行卫生大清扫;学校卫生分担区责任到班,班级卫生责任到人,做到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坚持卫生检查评比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加强校园的绿化,营造绿色育人环境。校园绿化不仅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更能净化人的心灵。校园绿化不是单纯的栽花种草,更应该的使校园绿化规划化、景观化,做到一步一景,移步易景。同时走廊和教室内也进行个性化绿化,使不同时令都有花在开放,让学生时时感受生命的美。

(3)突显个性的美化,营造德育氛围。德育走廊张贴名人名言、温馨提示语;教室内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布置;宣传栏、板报要进行艺术化设计并及时更换。

三、课堂教学,德育教育主要阵营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主体活动,把德育融于各科教学活动之中,使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德育的形成。在各科的教学中都有优质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如在音乐课程中有歌唱革命的歌曲,有歌唱祖国的歌曲,可以据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语文课程中一些英雄人物、先进事迹以及作者爱国、爱家乡的思想都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在数学课程中,可结合数学情境和应用题进行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的教育;美术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判断的培养;体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勇敢、自信教育……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发挥课程媒介的作用,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

四、重大节日,德育教育的突破口

重大节日,承载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要与重大节日相结合。如:充分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利用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利用世界水日、世界森林是、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利用全国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消防宣传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充分发挥节日民族性、周期性、群众性的特点,让节日教育深深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滋养学生健康向上思想的形成,推动学生德育发展。

五、德育基地,德育培养的沃土

德育基地是学生进行德育实践的场所,在那里学生不仅可以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还可以在活动中得到深刻体验,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对成人后走向社会,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德育基地可以就近设立,建立在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社区乡村、孤老院等的基础上,开展参观、访问、劳动实践、慰问、义务劳动等活动,在活动中走进自然、接触社会,受到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感恩等教育。

六、德育活动,德育潜移默化的媒介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要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发展自我、丰富自我。各种安全演练,培养学生的自救能力;跳绳、踢毽、拔河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讲故事、演讲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手抄报、绘画比赛展示学生的个性;各种班队会、六一汇演,培养学生地艺术天赋和合作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成长,思想品德逐渐成熟。

七、夯实行为,德育形成的重要手段

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将学生思想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的最终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学生行为训练,把德育行为的养成教育与德育常规教育相结合。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按照《小学生一日常规》来进行每日活动;用校园广播、校园板报来树立德育榜样,抑恶扬善;发挥值周检查对学生德育行为的监督作用。

篇2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及学生个体共同参与的非常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高校作为责任意识培育的主阵地,要把责任意识的培养写在育人的旗帜上,要着力营造以责任为标志的校园文化;家长是责任意识培育的中坚力量,要充分激活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深沉思考和固有热情;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归宿,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对大学生应当在肯定的同时不忘鞭策:大学生的每一个体应当在思想上自我肯定的同时在生活中努力践行自己的责任意识,力争在个体的知行统一中,达到提高大学生群体责任意识的效果。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学校和家庭可以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意识教育。

一、学校教育是责任意识培育的主阵地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他们成长的最好摇篮,所以说高校教育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最佳途径与场所。大学应把培养责任意识作为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需要高校发扬优良传统,激发民族的潜能与素质,体现大学的责任,找出应对当前社会的正确科学的价值取向。

1.将责任意识教育放在德育的核心位置

高校教育应把培养有责任意识与创造精神的人才摆在突出的位置,高校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教学生会做人做事,首先要教会学生负责。重视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养成,实际上就是塑造人的心灵秩序。高校道德责任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塑造科学的责任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并外化为保护环境、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大学生只有首先学会负责,全面发展自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才会想到按社会要求做点什么从而逐渐表现出责任意识。

2.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和自由

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要围绕以学生、情境、实践为中心,区别于传统德育活动的以教师、以教材、课堂为中心,尊重学生自为性、自主性与能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学校开展责任教育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应避免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须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规范操作性经验的积累获得与规范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真实地感受,使其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责任意识的形成正是责任主体在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的交替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应特别强调学生参与自我教育的意义。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体育人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应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潜移默化作用。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强化人文氛围,打造高质量、高品位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因为只有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的感染下和浸润中,才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同时积极组织以道德责任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讲座或座谈会等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并有效利用网络、广播、宣传栏等阵地营造责任文化,使他们的视野更辽阔,思路更开阔,知识面更宽阔,灵魂的触动空间更加广阔,并最终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进而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和责任行为的实现。

4.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社会的人,是文化传递的使者。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无及其强弱与高校教师有着正向的关系,如果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率先垂范,就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必须着眼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因此,教师的责任意识也应不断强化。高校需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心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以严谨细致、文明的教态,高尚、忠实、敬业的师德,以有意、有机、有序、有效的教学来教育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5.完善责任意识培育的评价体系

高校需要确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确定奖惩标准。制度规范是进行责任意识培育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保证,制定、学习和贯彻制度规范的过程,就是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的生动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是非观、善恶观,还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通过对学生责任行为的反馈,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利用责任意识培育的评价体系对责任教育进行评估,必须坚持相对性原则。当代大学生对责任的认识程度和实践程度,都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评价,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标准,也就是说,只要当代大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和实践都是在向前发展的,那么就应当对责任意识培育的方法和效果做出积极正面的评价。

二、家庭教育是责任意识培育的基础环节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责任意识培育的第一场所,家庭要充分激活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深沉思考和热情。

1.家庭成员责任素质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影响

家庭成员的责任素质对大学生责任行为的养成往往有着巨大的影响,家长的言行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家长责任行为的示范意义是巨大的,家长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如关心国家大事,尊敬长辈、关心老人和小孩等,这些都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作用。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积极充实完善,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家庭中平等、民主、尊重的责任意识

家长应注意教育方式,善于与子女交流。通过一定的思想沟通,平等地学习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而不是总利用自己的“家长权威”,要求大学生“应该怎样”“必须怎样”。大多数大学生都比较重视家庭环境,在家庭中形成家庭互动学习氛围,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与成长的环境,家庭民主、平等,父母应对子女赏罚分明,择机而教,尊重子女意见,对子女的错误要有效引导。

3.家庭和谐生活决策的责任意识

家长应更多地关心孩子的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对人、对事负责任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要有一个科学限定,使之切合双方实际,还要让子女适当参与家庭生活决策,实实在在地体验当家长的难处,进而促进家庭和谐生活。

三、培养大学生的主动实践精神是关键

社会实践对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具有无可比拟的效果,个人的责任意识是认识过程、意志行为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统一,这个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产生和深化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认识,才

能形成履行责任的行为和提高履行责任行为的意志水平,才能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培养责任能力。没有责任能力的支撑,责任意识培育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要培养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使他们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假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活动中,通过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来认识大学生实现我国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历史使命,使他们对社会责任意识的认识发生从“实践一认识一实践”来达到质的飞跃,从而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情感,进而促进大学生负责任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承担责任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营造社会良好氛围是保障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同社会环境的优化息息相关,必须努力营造一个以负责任为荣、不负责任为耻的社会舆论氛围,使人的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得到释放。从根本上说,必须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利益相挂钩。利益因素对于履行道德责任的态度至关重要,在个人正当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大学生是会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责任的。因此,在社会层面,要净化学生成长的道德责任环境,只有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教育环境成为养成良好道德风尚的积极因素,道德责任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吸取西方责任教育精髓是有效渠道

尽管各国的经济文化基础有较大差异,但西方主要国家在德育责任教育方面探索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教育方法与途径,吸取西方责任教育精髓是有效渠道。在具体方法上,除了实践性活动是世界各国学校德育的主要选择外,各国普遍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最有影响的是美国“隐蔽课程”概念的提出与实践,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教学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地和非特定的心理反映,使他们获得道德情感方面的经验的教育。美国波士顿大学瑞恩提出6E法:在学生的理智作用下,与学生进行有关的对话,向学生解释(Explanation)某些规则,给予某种启示;教师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Evaluation)各种价值观,并且提供各种评价机会;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亲身体验(Experience);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发挥环境期待(Environment Expectation)的作用。这些方法强调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并建立起了制度化和立体化的联系网络。此外,日本善于吸取外来文化,它借鉴法国和美国的德育教育方法,并借鉴了中国儒家的思想,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制。这都是培养责任意识方面值得借鉴的有效途径。

六、建立高校、家庭、社会及学生协作培育体系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不是简单的单一层面,它渗透在教育的点滴之中,既包括校内,也包括校外;既包括学习工作中,也包括家庭生活中。责任意识的培育应从小处着眼,大外着手,不能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而要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实践中完善强化责任意识。

学校作为责任意识培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要把责任意识教育引入教材、带进课堂,将责任意识培育融入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教师责任形象,完善评价机制;家庭要与学校建立联系,发挥相互影响的作用,父母在家庭中应扮演好负责任的角色,用正面行动影响学生;社会要与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并践行责任行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学生自身则需积极主动投身现实生活实践,使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在实实在在的体验中增强责任情感,提升责任行为。

参考文献:

[1]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高毅,丛莉,刘玉俐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杜苓,董瑞芝,周婕,大学生责任教育亟待强化[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3]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67.

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竞争的世界,科技的根本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高等院校的教育是重中之重,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根本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许多因素都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这其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的受教者,其能否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自己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有一个实质性的提高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成败。然而高校大学生对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与选择的权利。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使其自觉地接受教育影响并通过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对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理解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四有”新人,为国家培育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素质、高道德的综合性人才。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正确的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也是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

(一)对受教育者的理解 对于“什么是教育对象”这一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念,总结起来就是以下四种:一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二是认为是人的思想;三是认为是人的思想和行为;四是认为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以上观点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认为直接指人,一是认为是以人为载体的某种特定成分。在这里,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它所作用的范围是人的思想品德。

(二)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理解 由前面我们对受教育者的定义和范围的了解,我们可以将教育对象看作是一个整体。那么作为人这个整体,在社会活动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思想。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主w的选择性等等许多方面都有着差异,那么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也具有一定的选择与自主性。这种选择性与自主性,就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它是一种自觉能动性,是受教育者自觉认同教育目标,主动地接受教育要求,独立地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行为。其具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性 自主性是人类活动的特点,人类不仅能够自主的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还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自主地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正是因为人能够自主地改造主观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实施才具有可能性。受教育者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他们能够认识自身思想政治道德水平与社会的差距,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能在接受教育后自主的选择接受思想信息,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活动,把教育的内容由外化转为内化,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

2.能动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不会满足于某种现成的东西,而是具有能动的创造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会自主的选择、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内容,不断的调节自身的行为,同时也发挥主观能动性,反作用于教育者,与教育者达到互助互利的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教育者外在教育的影响,受教育者发挥主体性,对外在的教育信息进行选择,结合自身的预定目标,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高素质、高道德的综合性人才。

二、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对受教育者与其主体性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对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充分的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取得成功。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作为关键要素的受教育者,仅对其在活动中不可缺失的地位来说,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没有受教育者就没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主要保障。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决定因素在于是否培养了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高道德综合人才,是否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然而这都取决于受教育者是否在思想政治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需求,自主地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自主地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由外化到内化,再由内化到外化,将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外化为实践活动;其次,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能够能动的反映自身与教育者的矛盾,帮助教育者不断的改进教育方法,从而不断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效果更加的显著,更加与时俱进。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在如今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良现象: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对学习思政课毫无兴趣等等,这些问题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无法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无法从这份工作中寻找到教学的快乐,这也就导致了现今许多老师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死气沉沉的现象。这些不良的现象的产生,使得许多教育者的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人才的人生价值无法实现。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让受教者自主的去接受、去学习这些课程,通过比较自身的现实情况与社会所要求的实际情况的差异,主动的去学习,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这样所带的结果就是受教育者发自内在的提高,其对这些课程的学习的兴趣也就会大大的提高,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就会大大改善,教育者也会积极的投身于教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途径

(一)提高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认识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受教育者仅仅是充当着被教育的角色,常常处于被忽视的一方。只有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让他们学会自主的选择,才能真正的在教育中做到民主,做到以人为本。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价值给予正确的认识,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就是要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价值有足够的认识,对教育对象坚持开放、互助、尊重的积极态度,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受教育者的选择,在教育过程中,充分的认识到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对绝对权威。

(二)充分认识受教育者主体性实现的阻碍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实现往往离不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正确理解。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一部分教育者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首先,中国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传统观念,对老师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去遵从,这样就导致了一些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片面的理解了其与学生的关系,导致了一些老师的威权性,这严重制约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其次,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一直都是提倡“大同”,少数服从多数,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样的一些思想的阻碍,导致教育者忽了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差异;最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是服从的交流而不是平等的互助,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对于这些严重阻碍受教育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都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清除,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和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

(三)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对于教育者本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挑战。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要做到“管而不僵、统而不死、活而不乱”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树立新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观,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理念,多做引导性、辅导性和疏导性的工作,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从枯燥乏味的课本文件中跳出来,从一板一眼的批评训斥中变过来,转变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

结 语: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会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些传统思想所带来的阻碍也会随之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也会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共同进步。在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将会使思政课的诸多难题得以解决,共同迎来崭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 李亚文,崔智文.浅谈当代青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能动性[J].文山日报,2009.1.12

[2] 黄莉,史勤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09(17)

[3] 陈琳.打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J].陕西教育,2005年07期:22-23.

篇4

语文新课标要求提高阅读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提高阅读能力中,我们的老师已不能只局限于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而是要使学生的整体能力全面提高――既要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还应提高其鉴赏作品的能力,于是,我尝试了以鉴赏为目的的开放性阅读教学。

所谓鉴赏阅读是指以语文审美鉴赏为目的和特征的阅读,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它包含着理解程度和鉴赏程度,又伴随着语文审美活动。开放性阅读对学生感性和理性的全面塑造,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以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一、鉴赏阅读能再造出作者言语表达的主动性

朱自清说过:“吟诵时对于那些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言。”由此可见,通过朗读能够把作者的言语生动地“复现”为听得到的动人话语。

在学习《天净沙・秋思》的时候,我一改以往古诗文教学的默读、背诵的模式,而是让学生大声地把诗文读出来,用听觉来欣赏。我提醒学生要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在理解诗文的语言时,我都不能不感动。学生的精美语言如下:

学生甲:我仿佛看到了在一座孤零零的小桥旁,一棵枯黄了的藤树,一只孤独的乌鸦,找不到飞行的方向。

学生乙:当我走在桥上时,看着人家屋顶上的缕缕炊烟,闻着人家屋里飘出的饭菜的香气,心中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丙:面对缓缓流去的小溪,多么希望小溪能带去思念,将我的期盼捎回亲人的身边。

开放性阅读除了具有以上的功用之外,能更深刻、更真切地体现语言工具性这一特点,把学生课下准备和课上的精彩论断完美结合,就在无形中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情感体验这一目标。

二、鉴赏阅读不但能复活语言表达的语气,而且能“得其意味”,驱动审象,从而复活课文内容的生动性,即能够清楚地指出阅读包含的深沉含义

语言的描摹性和表情性会有力地推动学生的审美想象和情境的构建,追随作者表达情感和描写形象的过程,逐步进入作者的心灵中与之共鸣,或逐步地沉浸在客观交融的意想世界进行深切的情感体验。

同样还是《天净沙・秋思》,在学生朗读后,我又让学生将自己假想成作者,置身其中,进入作者的心中与其产生共鸣,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结果是令人震惊的,让我又一次对学生刮目相看。

“许多的景物存在,可作者偏偏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等事物,是因为作者的心理在起着一定的作用。”

“我觉得诗人就像遇到困难的我一样,一个人走在无人的小路上,心情是沉重的、压抑的。”

“看了这首元曲,我就想唱一首《最近比较烦》。”

这些稚气而可爱的语言就来自我们的孩子们。

看来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在于你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它,你的立足点又在哪儿?不妨尝试让枯燥的语文教学也变得生机勃勃并有人情味,也许会是“别有一番滋味呢”!

三、鉴赏阅读解决了学生普遍存在的无话可说,净说假话、空话等诸类现象

读与写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丝毫不能放松对“写”的要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何学生要将多彩的生活拒之门外呢?追根溯源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学生枯竭的笔端,写作材料的枯竭,阅读资源的匮乏,必将导致思维的凝滞,以至衍生出孩子们的作文本上套话成灾,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教师“屠夫式”的课堂肢解与“一心只教圣贤书”的课堂封闭、家长视课外书为“洪水猛兽”、看电视为“不务正业”,于是学生放弃了“眼睛”与“耳朵”。解决此类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让身边俯拾即是的素材进入学生的眼睛。因此我特制订了“植根生活、解读社会”的练习计划。

我们开展了“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活动。让学生利用节假日的时间走出家门,进入自然,他们先是去附近的公园观察景物并写了观察日记,慢慢地由一个小片段到几百字的文章,在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又组织了集体性的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感受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然后再写成文。至此学生才发现原来我们的包头也有别处所没有的好地方,不仅练习了写作水平,而且增加了对家乡的感情,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在这些景物描写中,的确有上乘之作,现摘录一二,以作参考:

“劳动公园的冬天也有它特有的魅力,虽然树叶早已枯萎,只能在地上隐约看到零星的残痕,但看到此情此景,你的脑海中又不得不涌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佳句来。走到湖边放眼望去,结了冰的湖面多像一面空灵的蓝水晶,再走近些,你的影子仿佛在和你打招呼,你正惊疑,旁边一群滑冰的孩子嬉笑着走来,他们优美的动作让每个人都会有加入的冲动……”

为了让学生的视角更开阔一些,我让他们分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的能力。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形式各异,“新闻观察”“毛毛记者团”“家庭一角”等社团风风火火地成立并开始运营,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每天就盼望每周一次的汇报课,以展示他们的成果。在学生的作品中还真有触及社会实质问题的,比如以下几篇:

《麻将的魅力何在》

《善良哪儿去了》

《街头的小乞儿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