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2 15:19: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德育的主要途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以人为本”即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以完美学生的生活为终极目标。“德育优先”即德育是一切课程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为了做好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校领导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工作中,使德育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切切实实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不仅把“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口号和要求,更要落实在学校的管理当中、各项教学活动中。
二、优化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整洁、优美富于教育性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而且可以对学生思想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优化校园环境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保证环境卫生的整洁。整洁的校园环境不仅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阻绝疾病传染源,也是一个学校良好风貌的展现,因此要做到卫生清扫常规化、责任化,卫生监督经常化。在环境卫生工作不留死角,定期进行卫生大清扫;学校卫生分担区责任到班,班级卫生责任到人,做到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坚持卫生检查评比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加强校园的绿化,营造绿色育人环境。校园绿化不仅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更能净化人的心灵。校园绿化不是单纯的栽花种草,更应该的使校园绿化规划化、景观化,做到一步一景,移步易景。同时走廊和教室内也进行个性化绿化,使不同时令都有花在开放,让学生时时感受生命的美。
(3)突显个性的美化,营造德育氛围。德育走廊张贴名人名言、温馨提示语;教室内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布置;宣传栏、板报要进行艺术化设计并及时更换。
三、课堂教学,德育教育主要阵营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主体活动,把德育融于各科教学活动之中,使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德育的形成。在各科的教学中都有优质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如在音乐课程中有歌唱革命的歌曲,有歌唱祖国的歌曲,可以据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语文课程中一些英雄人物、先进事迹以及作者爱国、爱家乡的思想都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在数学课程中,可结合数学情境和应用题进行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的教育;美术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判断的培养;体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勇敢、自信教育……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发挥课程媒介的作用,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
四、重大节日,德育教育的突破口
重大节日,承载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要与重大节日相结合。如:充分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利用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利用世界水日、世界森林是、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利用全国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消防宣传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充分发挥节日民族性、周期性、群众性的特点,让节日教育深深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滋养学生健康向上思想的形成,推动学生德育发展。
五、德育基地,德育培养的沃土
德育基地是学生进行德育实践的场所,在那里学生不仅可以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还可以在活动中得到深刻体验,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对成人后走向社会,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德育基地可以就近设立,建立在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社区乡村、孤老院等的基础上,开展参观、访问、劳动实践、慰问、义务劳动等活动,在活动中走进自然、接触社会,受到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感恩等教育。
六、德育活动,德育潜移默化的媒介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要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发展自我、丰富自我。各种安全演练,培养学生的自救能力;跳绳、踢毽、拔河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讲故事、演讲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手抄报、绘画比赛展示学生的个性;各种班队会、六一汇演,培养学生地艺术天赋和合作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成长,思想品德逐渐成熟。
七、夯实行为,德育形成的重要手段
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将学生思想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的最终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学生行为训练,把德育行为的养成教育与德育常规教育相结合。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按照《小学生一日常规》来进行每日活动;用校园广播、校园板报来树立德育榜样,抑恶扬善;发挥值周检查对学生德育行为的监督作用。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及学生个体共同参与的非常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高校作为责任意识培育的主阵地,要把责任意识的培养写在育人的旗帜上,要着力营造以责任为标志的校园文化;家长是责任意识培育的中坚力量,要充分激活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深沉思考和固有热情;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归宿,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对大学生应当在肯定的同时不忘鞭策:大学生的每一个体应当在思想上自我肯定的同时在生活中努力践行自己的责任意识,力争在个体的知行统一中,达到提高大学生群体责任意识的效果。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学校和家庭可以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意识教育。
一、学校教育是责任意识培育的主阵地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他们成长的最好摇篮,所以说高校教育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最佳途径与场所。大学应把培养责任意识作为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需要高校发扬优良传统,激发民族的潜能与素质,体现大学的责任,找出应对当前社会的正确科学的价值取向。
1.将责任意识教育放在德育的核心位置
高校教育应把培养有责任意识与创造精神的人才摆在突出的位置,高校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教学生会做人做事,首先要教会学生负责。重视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养成,实际上就是塑造人的心灵秩序。高校道德责任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塑造科学的责任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并外化为保护环境、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大学生只有首先学会负责,全面发展自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才会想到按社会要求做点什么从而逐渐表现出责任意识。
2.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和自由
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要围绕以学生、情境、实践为中心,区别于传统德育活动的以教师、以教材、课堂为中心,尊重学生自为性、自主性与能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学校开展责任教育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应避免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须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规范操作性经验的积累获得与规范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真实地感受,使其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责任意识的形成正是责任主体在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的交替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应特别强调学生参与自我教育的意义。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体育人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应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潜移默化作用。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强化人文氛围,打造高质量、高品位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因为只有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的感染下和浸润中,才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同时积极组织以道德责任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讲座或座谈会等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并有效利用网络、广播、宣传栏等阵地营造责任文化,使他们的视野更辽阔,思路更开阔,知识面更宽阔,灵魂的触动空间更加广阔,并最终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进而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和责任行为的实现。
4.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社会的人,是文化传递的使者。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无及其强弱与高校教师有着正向的关系,如果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率先垂范,就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必须着眼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因此,教师的责任意识也应不断强化。高校需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心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以严谨细致、文明的教态,高尚、忠实、敬业的师德,以有意、有机、有序、有效的教学来教育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5.完善责任意识培育的评价体系
高校需要确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确定奖惩标准。制度规范是进行责任意识培育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保证,制定、学习和贯彻制度规范的过程,就是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的生动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是非观、善恶观,还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通过对学生责任行为的反馈,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利用责任意识培育的评价体系对责任教育进行评估,必须坚持相对性原则。当代大学生对责任的认识程度和实践程度,都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评价,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标准,也就是说,只要当代大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和实践都是在向前发展的,那么就应当对责任意识培育的方法和效果做出积极正面的评价。
二、家庭教育是责任意识培育的基础环节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责任意识培育的第一场所,家庭要充分激活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深沉思考和热情。
1.家庭成员责任素质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影响
家庭成员的责任素质对大学生责任行为的养成往往有着巨大的影响,家长的言行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家长责任行为的示范意义是巨大的,家长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如关心国家大事,尊敬长辈、关心老人和小孩等,这些都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作用。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积极充实完善,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家庭中平等、民主、尊重的责任意识
家长应注意教育方式,善于与子女交流。通过一定的思想沟通,平等地学习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而不是总利用自己的“家长权威”,要求大学生“应该怎样”“必须怎样”。大多数大学生都比较重视家庭环境,在家庭中形成家庭互动学习氛围,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与成长的环境,家庭民主、平等,父母应对子女赏罚分明,择机而教,尊重子女意见,对子女的错误要有效引导。
3.家庭和谐生活决策的责任意识
家长应更多地关心孩子的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对人、对事负责任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要有一个科学限定,使之切合双方实际,还要让子女适当参与家庭生活决策,实实在在地体验当家长的难处,进而促进家庭和谐生活。
三、培养大学生的主动实践精神是关键
社会实践对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具有无可比拟的效果,个人的责任意识是认识过程、意志行为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统一,这个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产生和深化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认识,才
能形成履行责任的行为和提高履行责任行为的意志水平,才能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培养责任能力。没有责任能力的支撑,责任意识培育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要培养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使他们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假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活动中,通过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来认识大学生实现我国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历史使命,使他们对社会责任意识的认识发生从“实践一认识一实践”来达到质的飞跃,从而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情感,进而促进大学生负责任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承担责任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营造社会良好氛围是保障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同社会环境的优化息息相关,必须努力营造一个以负责任为荣、不负责任为耻的社会舆论氛围,使人的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得到释放。从根本上说,必须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利益相挂钩。利益因素对于履行道德责任的态度至关重要,在个人正当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大学生是会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责任的。因此,在社会层面,要净化学生成长的道德责任环境,只有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教育环境成为养成良好道德风尚的积极因素,道德责任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吸取西方责任教育精髓是有效渠道
尽管各国的经济文化基础有较大差异,但西方主要国家在德育责任教育方面探索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教育方法与途径,吸取西方责任教育精髓是有效渠道。在具体方法上,除了实践性活动是世界各国学校德育的主要选择外,各国普遍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最有影响的是美国“隐蔽课程”概念的提出与实践,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教学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地和非特定的心理反映,使他们获得道德情感方面的经验的教育。美国波士顿大学瑞恩提出6E法:在学生的理智作用下,与学生进行有关的对话,向学生解释(Explanation)某些规则,给予某种启示;教师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Evaluation)各种价值观,并且提供各种评价机会;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亲身体验(Experience);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发挥环境期待(Environment Expectation)的作用。这些方法强调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并建立起了制度化和立体化的联系网络。此外,日本善于吸取外来文化,它借鉴法国和美国的德育教育方法,并借鉴了中国儒家的思想,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制。这都是培养责任意识方面值得借鉴的有效途径。
六、建立高校、家庭、社会及学生协作培育体系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不是简单的单一层面,它渗透在教育的点滴之中,既包括校内,也包括校外;既包括学习工作中,也包括家庭生活中。责任意识的培育应从小处着眼,大外着手,不能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而要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实践中完善强化责任意识。
学校作为责任意识培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要把责任意识教育引入教材、带进课堂,将责任意识培育融入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教师责任形象,完善评价机制;家庭要与学校建立联系,发挥相互影响的作用,父母在家庭中应扮演好负责任的角色,用正面行动影响学生;社会要与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并践行责任行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学生自身则需积极主动投身现实生活实践,使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在实实在在的体验中增强责任情感,提升责任行为。
参考文献:
[1]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高毅,丛莉,刘玉俐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杜苓,董瑞芝,周婕,大学生责任教育亟待强化[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3]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67.
【中图分类号】G641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竞争的世界,科技的根本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高等院校的教育是重中之重,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根本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许多因素都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这其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的受教者,其能否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自己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有一个实质性的提高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成败。然而高校大学生对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与选择的权利。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使其自觉地接受教育影响并通过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对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理解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四有”新人,为国家培育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素质、高道德的综合性人才。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正确的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也是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
(一)对受教育者的理解 对于“什么是教育对象”这一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念,总结起来就是以下四种:一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二是认为是人的思想;三是认为是人的思想和行为;四是认为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以上观点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认为直接指人,一是认为是以人为载体的某种特定成分。在这里,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它所作用的范围是人的思想品德。
(二)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理解 由前面我们对受教育者的定义和范围的了解,我们可以将教育对象看作是一个整体。那么作为人这个整体,在社会活动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思想。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主w的选择性等等许多方面都有着差异,那么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也具有一定的选择与自主性。这种选择性与自主性,就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它是一种自觉能动性,是受教育者自觉认同教育目标,主动地接受教育要求,独立地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行为。其具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性 自主性是人类活动的特点,人类不仅能够自主的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还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自主地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正是因为人能够自主地改造主观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实施才具有可能性。受教育者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他们能够认识自身思想政治道德水平与社会的差距,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能在接受教育后自主的选择接受思想信息,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活动,把教育的内容由外化转为内化,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
2.能动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不会满足于某种现成的东西,而是具有能动的创造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会自主的选择、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内容,不断的调节自身的行为,同时也发挥主观能动性,反作用于教育者,与教育者达到互助互利的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教育者外在教育的影响,受教育者发挥主体性,对外在的教育信息进行选择,结合自身的预定目标,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高素质、高道德的综合性人才。
二、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对受教育者与其主体性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对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充分的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取得成功。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作为关键要素的受教育者,仅对其在活动中不可缺失的地位来说,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没有受教育者就没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主要保障。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决定因素在于是否培养了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高道德综合人才,是否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然而这都取决于受教育者是否在思想政治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需求,自主地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自主地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由外化到内化,再由内化到外化,将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外化为实践活动;其次,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能够能动的反映自身与教育者的矛盾,帮助教育者不断的改进教育方法,从而不断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效果更加的显著,更加与时俱进。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在如今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良现象: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对学习思政课毫无兴趣等等,这些问题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无法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无法从这份工作中寻找到教学的快乐,这也就导致了现今许多老师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死气沉沉的现象。这些不良的现象的产生,使得许多教育者的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人才的人生价值无法实现。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让受教者自主的去接受、去学习这些课程,通过比较自身的现实情况与社会所要求的实际情况的差异,主动的去学习,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这样所带的结果就是受教育者发自内在的提高,其对这些课程的学习的兴趣也就会大大的提高,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就会大大改善,教育者也会积极的投身于教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途径
(一)提高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认识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受教育者仅仅是充当着被教育的角色,常常处于被忽视的一方。只有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让他们学会自主的选择,才能真正的在教育中做到民主,做到以人为本。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价值给予正确的认识,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就是要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价值有足够的认识,对教育对象坚持开放、互助、尊重的积极态度,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受教育者的选择,在教育过程中,充分的认识到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对绝对权威。
(二)充分认识受教育者主体性实现的阻碍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实现往往离不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正确理解。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一部分教育者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首先,中国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传统观念,对老师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去遵从,这样就导致了一些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片面的理解了其与学生的关系,导致了一些老师的威权性,这严重制约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其次,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一直都是提倡“大同”,少数服从多数,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样的一些思想的阻碍,导致教育者忽了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差异;最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是服从的交流而不是平等的互助,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对于这些严重阻碍受教育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都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清除,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和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
(三)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对于教育者本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挑战。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要做到“管而不僵、统而不死、活而不乱”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树立新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观,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理念,多做引导性、辅导性和疏导性的工作,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从枯燥乏味的课本文件中跳出来,从一板一眼的批评训斥中变过来,转变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
结 语: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会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些传统思想所带来的阻碍也会随之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也会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共同进步。在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将会使思政课的诸多难题得以解决,共同迎来崭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 李亚文,崔智文.浅谈当代青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能动性[J].文山日报,2009.1.12
[2] 黄莉,史勤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09(17)
[3] 陈琳.打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J].陕西教育,2005年07期:22-23.
语文新课标要求提高阅读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提高阅读能力中,我们的老师已不能只局限于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而是要使学生的整体能力全面提高――既要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还应提高其鉴赏作品的能力,于是,我尝试了以鉴赏为目的的开放性阅读教学。
所谓鉴赏阅读是指以语文审美鉴赏为目的和特征的阅读,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它包含着理解程度和鉴赏程度,又伴随着语文审美活动。开放性阅读对学生感性和理性的全面塑造,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以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一、鉴赏阅读能再造出作者言语表达的主动性
朱自清说过:“吟诵时对于那些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言。”由此可见,通过朗读能够把作者的言语生动地“复现”为听得到的动人话语。
在学习《天净沙・秋思》的时候,我一改以往古诗文教学的默读、背诵的模式,而是让学生大声地把诗文读出来,用听觉来欣赏。我提醒学生要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在理解诗文的语言时,我都不能不感动。学生的精美语言如下:
学生甲:我仿佛看到了在一座孤零零的小桥旁,一棵枯黄了的藤树,一只孤独的乌鸦,找不到飞行的方向。
学生乙:当我走在桥上时,看着人家屋顶上的缕缕炊烟,闻着人家屋里飘出的饭菜的香气,心中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丙:面对缓缓流去的小溪,多么希望小溪能带去思念,将我的期盼捎回亲人的身边。
开放性阅读除了具有以上的功用之外,能更深刻、更真切地体现语言工具性这一特点,把学生课下准备和课上的精彩论断完美结合,就在无形中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情感体验这一目标。
二、鉴赏阅读不但能复活语言表达的语气,而且能“得其意味”,驱动审象,从而复活课文内容的生动性,即能够清楚地指出阅读包含的深沉含义
语言的描摹性和表情性会有力地推动学生的审美想象和情境的构建,追随作者表达情感和描写形象的过程,逐步进入作者的心灵中与之共鸣,或逐步地沉浸在客观交融的意想世界进行深切的情感体验。
同样还是《天净沙・秋思》,在学生朗读后,我又让学生将自己假想成作者,置身其中,进入作者的心中与其产生共鸣,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结果是令人震惊的,让我又一次对学生刮目相看。
“许多的景物存在,可作者偏偏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等事物,是因为作者的心理在起着一定的作用。”
“我觉得诗人就像遇到困难的我一样,一个人走在无人的小路上,心情是沉重的、压抑的。”
“看了这首元曲,我就想唱一首《最近比较烦》。”
这些稚气而可爱的语言就来自我们的孩子们。
看来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在于你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它,你的立足点又在哪儿?不妨尝试让枯燥的语文教学也变得生机勃勃并有人情味,也许会是“别有一番滋味呢”!
三、鉴赏阅读解决了学生普遍存在的无话可说,净说假话、空话等诸类现象
读与写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丝毫不能放松对“写”的要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何学生要将多彩的生活拒之门外呢?追根溯源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学生枯竭的笔端,写作材料的枯竭,阅读资源的匮乏,必将导致思维的凝滞,以至衍生出孩子们的作文本上套话成灾,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教师“屠夫式”的课堂肢解与“一心只教圣贤书”的课堂封闭、家长视课外书为“洪水猛兽”、看电视为“不务正业”,于是学生放弃了“眼睛”与“耳朵”。解决此类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让身边俯拾即是的素材进入学生的眼睛。因此我特制订了“植根生活、解读社会”的练习计划。
我们开展了“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活动。让学生利用节假日的时间走出家门,进入自然,他们先是去附近的公园观察景物并写了观察日记,慢慢地由一个小片段到几百字的文章,在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又组织了集体性的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感受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然后再写成文。至此学生才发现原来我们的包头也有别处所没有的好地方,不仅练习了写作水平,而且增加了对家乡的感情,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在这些景物描写中,的确有上乘之作,现摘录一二,以作参考:
“劳动公园的冬天也有它特有的魅力,虽然树叶早已枯萎,只能在地上隐约看到零星的残痕,但看到此情此景,你的脑海中又不得不涌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佳句来。走到湖边放眼望去,结了冰的湖面多像一面空灵的蓝水晶,再走近些,你的影子仿佛在和你打招呼,你正惊疑,旁边一群滑冰的孩子嬉笑着走来,他们优美的动作让每个人都会有加入的冲动……”
为了让学生的视角更开阔一些,我让他们分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的能力。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形式各异,“新闻观察”“毛毛记者团”“家庭一角”等社团风风火火地成立并开始运营,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每天就盼望每周一次的汇报课,以展示他们的成果。在学生的作品中还真有触及社会实质问题的,比如以下几篇:
《麻将的魅力何在》
《善良哪儿去了》
《街头的小乞儿们》
一、创设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情境
一是鼓励学生“三敢”,即:敢于向老师发问、敢于向老师提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是教师主动“降位”,与学生平等相处,做到“三不”:讲课时不恶声恶气:学生出现错误时不随意批评、训斥:对待学困生不挖苦、讽刺、不偏心。营造了这样一种环境后,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鸿沟,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我抓住这一契机,在每节《品德与社会》课中,专门安排“说句心理话”的教学环节,从而培育了学生自主意识,教育学生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情境
教学活动中凡属于在教师科学组织下,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特别是动脑而独立完成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给予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诱导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学习是一种艰辛的劳动,教师更应该创设一种激励、愉悦的情境,让学生迎难而上,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可以生活展现情境,借助科学实验演示情境,以图画、电视录像、幻灯画面、多媒体画面再现情境,音乐烘托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问题渲染情境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探究新知欲望,激励自主学习动机。如:在上《品德与社会》课《从保护古城墙说起》一课时,在引入部分巧妙地播放了一段“几个少先队员在长城上乱刻乱画”的画面,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中——长城,闻名世界的古迹,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能在上面乱刻乱画吗?为什么?然后提示本课的主题“从保护古城墙说起”。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生为了解答以上问题,开始认真自读课文,渴求获取新知。而这一切都归功与好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画面语言所创设的情境。
三、创设学生合作、互动、交流学习的情境
合作、互动、交流可以分三种形式进行,即:小组进行、大组进行、全班进行。其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山重水复。讨论中,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帮助,经过不断的否定、再发现,直至得出最终结论。他们常处于心潮起伏的状态之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伴随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有找不到出路,遭遇障碍时的迷茫、焦虑、困惑,甚而痛苦,有取得成功时的轻松、兴奋、快乐,乃至幸福。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意义,学会怎样和他人合作。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更多的相互交流机会。如教学《品德与社会》课《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一课时,学生阅读课文后,分组讨论:1、大家都说劳动是光荣的,可是有人总认为当科学家、工程师、作家和经理才是光荣的,才值得尊敬;当服务员、清洁工就不太光彩,就不值得尊敬。这种说法对吗?2、如果没有农民种田、工人织布、医生看病、售货员售货、清洁工清扫街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学生们在小组里各抒己见,“主角”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师的活动压低到最低限度,而且收剑了良好的效果。
四、创设拓展学生视野的情境
突出“自主”,除上述三点外,教师还应冲破“教材、教师、教室”盼有限天地,把学生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大自然,延伸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
第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本,引导他们到书店、图书室、荣誉室、大自然、工厂、农村去参观、学习、体验,参加文娱活动,进行知识竞赛,从而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强求知欲。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受教育权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是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体现,它要求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基础、不同籍贯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不偏心,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靠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的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出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为此,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启发式教学的思想灵魂,也是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和教师超越,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是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
课堂是学校中最平常、最常见、最细小的细胞。强调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意味着: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本次课程改革绝不是教科书和课程文本的简单替换,它是一场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变革,实质上是一场既广泛又深入的教育创新。课堂教学是这场变革和创新的根本落脚点,课堂变革和创新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内在组成和必然要求。
课堂教学是课程内容不断生发、课程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课堂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从课程层面上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知识的殿堂,而且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课堂教学要成为学生探究的过程。探究精神是课堂的灵魂,唯有探究才能培养思想者和批判者,没有探究的教学只能是训练。为此,要着力弘扬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课堂过有意义的探究生活,在批判性的阅读、观察、操作和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从不同维度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思想和意义,产生和形成自己的观念。当然,强调探究,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个人人性人格自由、健全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要积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要成为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的过程。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没有无教育性的教学”,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可凭借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得到正确的树立。小学生智力发育尚不成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较困难,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识字,也能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在小组间进行讨论、交流与合作,凭此提高学习成效,也使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二、充分利用规律引导学生识字
(一)学习汉语的拼音
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加强合作学习。例如,识字教学中,首先是组内合作学习,教师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并具体提出比赛要求,看哪些小组可以将所有的任务完成。小组长带领组内学生,仔细严格地执行各项步骤。学生先采用不同的形式,完成简单的“勾生字读准音”任务,例如边读边勾生字,然后齐拼几遍,之后由小组长进行考察,确保组员过关,对不能过关的学生应给予帮助。组员完成字音的掌握后,就开始学习字形,组长将生字分别分给各个组员,组员就该字的字形在小组间进行分析和交流,组间成员可提出各自的意见。如此一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生字,提高效率,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在上述基础上展开组间合作学习,教师对组内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查,例如可分别采用分组读、比赛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字音的掌握,由小组代表给出小组内最佳方法在班上进行交流,凭此检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二)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识字与认字
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较多生动有趣的插图,并且多数图片都和课文故事情节有关,因此,教师可对教材图片进行利用,设计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学习问题,可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积极参与到问题解答的过程中,使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逐渐得到形成和培养。例如,在学习有关动物的汉字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将之前课文提及的动物画出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由其他学生说出动物的汉字名称。当学生将自己画的各种小动物图片展示给其他同学时,学生将看到蝌蚪、小狗、小鸟等各种动物,其学习方面的兴趣也将明显提高。并且,教师可设计一些竞赛型小活动,促使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更加深刻,在汉字学习中也将更加积极主动。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教师带领学生展开各种有趣的游戏,学生必将在识字教学中更加投入。
(三)搭建特殊的情境来识字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在现代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多媒体设备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促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记忆力的强化。多媒体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具有各种各样的呈现形式,例如图片以及视频等,也使知识的呈现更加形象生动,能使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激发,使学生在学习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对生字的记忆更加深刻。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形形的图片以及简单的动漫,凭此帮助学生进行识字。例如,把“女”和“也、子、口、古、未”等通过动态形式分别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识字练习,并且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高职技术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既具有职业技术的属性,又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其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步伐,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
自2000年以来,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产学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的高职院校主要依靠政府力量支撑,不仅给国家财政增加了经济压力,还使得不少有发展前景的院校因缺少资金而纷纷倒闭。除资金问题外,课程设置、就业、教育理念等不足给高职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一)结构性失业。
当今社会,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如下:一方面社会上缺乏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很多高职生却有业难就。这一问题的出现,引发我们对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教学模式单一,与当地、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脱节。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过于狭隘,形式较为单一,两者的沟通渠道不够通顺,并未形成真正的产学合作教育机制。此外,高职院校目前所培养的人才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不相符,没有地方特色。
第二,教学内容滞后,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现在的高职院校所设课程与本科的课程体系相差不大,是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行三段式安排,但所安排的课程明显落后社会实际需求,企业界人士很少参与,致使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当地人才市场的要求。
第三,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教学目标。高职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现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往往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自身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不足。这种现状严重制约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学生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很多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除了专业知识落后于社会实际外,更直接的原因是缺乏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是产学合作不充分。
产学合作是指用人单位与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当今大学生多数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缺乏实践锻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及个人品质、综合素质等能力的培养仅依靠课堂理论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必须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工厂,充分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教育改革的途径
针对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从学校自身办学质量、学生实践能力、师资力量三方面探究改革的主要途径,通过加强多元化办学、产学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种途径,全方位地提高教育质量,深化高职教育改革。
(一)加强多元化办学,提高办学质量。
为保证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减轻我国财政压力,进行多元化办学,改变政府一家办教育的局面,可引进社会资金。这样既可以扩大教学规模,又可以高效整合资源。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参与办学,不过只是赞助某个专业或某个项目,对于提高整所院校的综合能力,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应该强化办学多元化,通过企业独资或合作办学,立足企业自身需要,立足当地经济需要,订单式地培养学生。微观上看,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当前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对于提高企业自身软实力、提高技术生产力很有帮助;宏观上看,一方面有助于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二)产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已经成为所有高职院校的共识,而产学结合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高等职业教育只有通过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通过学习与用人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教学方案、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培育出能符合企业需求、社会需求的学生。从根本上打破普通高校以学科体系为特征的本科教学人才培养体制,从而发挥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建立明确的实践教学计划;其次,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管理;再次,注重学生每一阶段的总结,实现“理论—实践—理论”。
(三)“双师型”建设,增强师资力量。
一所院校的师资力量直接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教学实力,高职教师大多是从普教和成教中转化而来的,其原有的知识传授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理论知识结构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术,使其更了解市场需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使本校教师有机会到基层接受实地训练,另一方面邀请著名企业家或一些经历丰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课,全面提高专业课的授课质量。
三、结语
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不仅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能解决高职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针对高职教育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高职教育改革非常重要。
中图分类号:s514 文献标识码:a
高粱根系发达,可利用较深土层中的水分和养分,既抗旱,又耐瘠薄,肥料利用率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高粱能获得稳定的较高产量,高粱还有抗涝和耐盐碱的特性,能在ph值5.5~8.5的各类土壤上正常生长。所以,高粱也是盐碱涝洼地区广泛栽培的高产作物。
1 高粱的主要用途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粱作为主要食粮的用量逐年减少,而将大量的高粱用于饲料、酿酒及其他工业原料。在我国,用高粱籽粒酿制白酒或酒精,历史悠久,工艺水平高。如驰名中外的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及其他高档酒均系以高粱为原料酿成。高粱酒醇厚浓郁,芳香甘冽,品质极佳。
高粱是家畜家禽极好的精饲料,其饲用价值与玉米相近。从畜禽对营养物质需要来看,高粱籽粒可消化营养总量和粗淀粉等均较高,适于畜禽育肥,适当的单宁有利于防治畜禽,特别是仔畜、雏禽肠道疾病,有利于肠胃拔干、蠕动。在国外,把高粱配合饲料与其他配合饲料喂,能促进家畜的食欲与营养的吸收。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高粱将是畜禽、鱼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茎叶饲料高粱中,甜高粱的含糖量在18%左右。生物产量6~8万kg/hm2。据实验,用甜高粱作青贮饲料喂奶牛,可增加奶牛的食欲,使日产奶量提高0.5kg以上。在北方,近年来鹿场也开始用甜高粱喂鹿,取得较好的效果。茎叶高粱可用于发展高粱牧场和草场,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高粱除酿酒、制糖以外,剩余废渣可制作纤维板。高粱秸秆在农村也大有用途,可做蔬菜生产中的支架、防风篱笆,高粱秆外皮可编织席茓等。总之,高粱在我国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高粱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高粱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秦岭黄河以北,长城以北是主产区。在栽培目的和用途上,用做含糖的比率明显减少,用于饲料酿酒的比例显著增加。高粱已成为集粮食、饲料,经济作物于一身的多元作物。近年来,随着高粱高产技术的不断推广,在栽培上初步总结出一套“高、矮、密”的高产栽培方法。
纵观全国高粱生产现状,我国高粱生产将会有一定回升,总的趋势看,高粱栽培区域将会继续由南向北,由平原地区向旱涝、盐碱、沙瘠地转移,由农区向牧区推进。从栽培目的和用途上考虑,高粱将由食用转变为饲用和酿造等工业原料。栽培的粒用高粱将由高秆大穗型向中矮秆密植型转变。在质量上,根据市场需求向专用型发展。以高粱作为高产饲料作物极富有发展前景。预计北方高粱面积将会有一定的发展。以高粱为原料酿造白酒,我国在世界上独占优势,且久负盛名,特别是吉、黑2省所产红高粱,在各名酒倍受欢迎。一个北方高粱市场的雏形正在形成。应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高粱生产,迅速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建立产、供、销为一体的高粱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使吉林成为我国高粱主要生产基地。
3 吉林省发展高粱生产的有利条件
3.1 地理环境适合发展高粱生产
吉林省地处北方干旱地区,常年降水量都在500mm左右,干旱经常威胁着农业生产。特别是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只有400mm,加之风沙大,地表蒸发量大且土壤贫瘠。在诸多的作物中,唯有高粱抗旱,耐瘠、耐盐碱。在此地区发展高粱生产,既经济又能获得高产稳产。此外,吉林省还有大面积贫水型洼地,这本是一些富含有机质和其他养分的肥沃土壤,虽然地势低洼易涝,但水源又不足,而高粱具有耐涝的特点,即使在遭受洪涝灾害的情况下,高粱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这些地块、地段在20世纪5、60年代就盛产高粱,只是近些年来不适当地扩种了玉米,今后应遵循自然法则,改种高粱。
3.2 农民具有丰富的栽培经验
高粱历来是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广大农民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比如:西部地区如何抗旱抓全苗;中部地区做到浆打垅,适时播种,浅播重压,做到一次抓全苗;尤其是近年来大面积种植耐密型中矮秆品种,做
到以肥保密,以密求高产等。
3.3 良好的科研条件
在农业生产中,优良品种是夺取高产的内因,但是只有良种和良法相结合,才能获得预期的增产效益。为适应商品市场的需要,近年来吉林省科研单位,选育出一批耐密型中矮秆酿造高粱新杂交种,如早熟耐密的酿造型高粱吉杂52号。1992年种植面积近2万hm2,已成为吉林、黑龙江、内蒙东部的主栽品种之一。
4 发展高粱生产的重要环节
关心和爱护是建立师生情感的桥梁。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和苦心,在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中确认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二、注重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树立更高的追求目标
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促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应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并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尽量既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冀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更注重对后进生进行辅导。练习应分层设计,作业应分层要求。后进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
三、注重培养他们的方法意识和简化意识
评述数学思想,提供数学方法,是提高数学教学质的关键。使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首先应将问题表达清楚,排除去干扰因素,突出概念的核心,着重发掘概念的深层含义,从语言上体现数学的特点,精简恰当,准确有据,逻辑性强。二是对教材进行适当加工,化繁为简,对课本中较复杂的问题进行提炼,使其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三是在教学中要逐渐渗透方法意识与简化意识,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找到学习数学的方向,克服对数学的恐惧感,找到成功感,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让他们在积极的感悟中求知
在教学中,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他们暂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新事物,新观点,新材料,展现得越多,学生的好奇强度越大,求知欲望就越浓。数学教学应当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构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场;提供有启发意义的材料,为学生琢磨数学思想提供必要的时间;重视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切磋交流。如,为了引入“对数”的概念,应设计这样的情境:“我手中的这张纸厚0.083毫米,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对折30次,厚度大约是多少?”学生们纷纷估计,我说:“经过计算,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们感到惊讶,甚至怀疑。于是列式计算:0.083×230。这时,我说:“计算230要费很长时间,很容易出错,如果学会使用计算器,很快便能算出结果。”学生们急切地倾听。这样,就成功的造成了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情境。
五、注重利用“数学美”,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中单纯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高校必须转向培养大学生获取、选择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如何使信息素养教育取得实效,使大学生真正符合时代要求是当前高校图书馆亟须深入研究的课题。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
1.1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其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随着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不断深入,关于信息素养的含义也一直在发展之中。尽管各种表述有所不同,但是具体来讲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即信息道德、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其中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内涵中最具体的内容,最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是衡量信息素养高低的直接标准。
1.2信息素养教育
我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始于20世纪80代,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先后颁发一系列文件,体现了国家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形式主要为在高校教育中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形式比较单一,相对于国外对于信息素养教育的高度重视,国内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处于相对滞后状态,且尚未形成教育观。
满足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即满足培养人的寻找、组织、评价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基本条件有三个:1、信息素养理论知识的教育;2、信息素养技能实践教育;3、信息素养研究环境。
二、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素质教育的基地,不仅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而且具备先进的检索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最主要的是具备一批具有高素质信息素养,熟悉信息语言的信息管理人员。高校图书馆满足了信息素养教育在理论、实践和环境方面的需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主要是读者入馆教育、纸质图书资源的借还、馆藏文献介绍等,工作内容仅限于本馆的纸质文献资源。在新环境下,针对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不仅有传统的图书用户教育、还包括信息检索技术的教育以及信息观念等各方面的教育。在网络环境和数字资源日益丰富的情况下,图书馆工作除了传统工作内容外,还要引入现代化信息素养教育手段,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文献检索与利用》列为公共必修课,由高校图书馆检索人员进行专业授课,奠定理论基础。高校图书馆应与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积极讨论,密切协作,共同探讨设置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将文献检索课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使学生能够对文献检索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此外高校图书馆还不定期进行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竞答;或者开展查书寻址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检索技术对馆藏资源进行查找。
第二,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开展网上信息导航,满足自主性的信息素养提升所需的实践条件。在图书馆网站上进行好书和新书推荐,使得读者能够快速便捷获知最新的图书资源。将图书馆资源以OPAC方式向读者进行推荐,图书馆每个楼层配置OPAC检索机并附带操作说明。读者只要输入文献的题名、分类及标准编码中的任一项就可以快速的检索所需要的文献。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图书馆这一全新的图书馆创新服务技术也悄无声息运用到了信息素养教育之中,读者通过手机、iPad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自主性的对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搜索和阅读、借阅情况查询以及图书续借等多项内容。
第三,依托图书馆网站,线上线下联合向读者推荐数字资源,满足引导性的信息素养提升所需的实践条件。在图书馆网站首页设置专门的数字资源链接,将数字资源的使用方法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读者,使读者对于数字资源的使用能够顺利上手。此外高校为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检索数字资源的技巧与方法、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能力,邀请专门的数字资源公司的培训师对数字资源的信息种类,特色和使用方法进行现场培训和答疑,调动了广大读者对于获取数字资源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是高校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做好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在方便读者使用资源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图书馆的作用。在数字化文献资源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图书馆对于读者的信息素养教育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在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上都要推陈出新,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Necessity and main way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Teachers
Yang Xue
Chuxiong Pharmceutical College 675005
AbstractIn today's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the new challenges and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put forward.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talents, we must first have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teachers.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s the key to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Quality:To improve;Teachers'code of morality;Innovation
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具有某一方面的知识能力的人,而是培养“全人”。[1]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影响素质教育的因素众多,其中,教师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他的主导作用不仅影响到教育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教育方针是否能贯彻、还影响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要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绝不是依靠某一个教师努力的结果,而是所有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先提高教师群体的素质,才能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提高教师素质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讨论不断地深入,人们开始关注教育的过程和教育结果。并产生“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在对“素质教育”的阐述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为什么要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对教育培养人才的需求。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指出:“大学教育的核心事务是‘教育目标’与‘教育方法’。”[2] 促使教育目标的达成,并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教育方法的主体正是教师。因此,社会发展对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其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要培养出基础扎实、思想个性健康、具有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符合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就要先培养出一支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学识丰富、道德品质高尚、心理健康、富于创造的教师队伍。
二、高素质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要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要明确成为高素质的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①良好的师德修养②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③具有较强的现代化教育观念及创新能力。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核心,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具有较强的现代化教育观念及创新能力是传递知识的方法。
三、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明确高素质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后,接下来就从这些应具备的条件入手,对教师的素质进行培养和逐步的提高。
(一)培养良好的师德修养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可见,一直以来人们都非常注重“德”的培养。学生到学校的目的不仅是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所以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的同时,也是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授者和示范者。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在与教师的长期接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应首先提高师德修养。然而,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那么如何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
1.以科学理论为导向,实践为检验标准,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既然良好的师德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那么要培养良好的师德修养就需要有道德修养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教师就要不断学习道德修养的科学理论,并将理论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只有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教师才能不断更新道德修养的科学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2.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形成自身的道德修养
3.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不但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学校这个平台来交流学习过程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21世纪——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电子信息平台,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教师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去了解不同的教师道德修养的途径,加以借鉴、吸收,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的理论及方法。
4.以学生作为教师行为的监督人,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作为教师工作中,与教师接触时间最长的群体——学生,他们会把教师言行举止加以对照比较,观察教师的言行、表里是否如一。因此,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不仅要与其他教师交流,还要多与学生交流,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不断地检查自己、审视自己、正视自己,寻找自己在思想、行为上的不足,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自己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所任的学科要专、要深,对其它知识要广、要博,要努力提高知识的广度和综合性,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1.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明学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教师本身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有系统透彻的理解,善于发现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和启迪学生,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学习教育的科学理论,掌握教育的规律,促使教师终身学习的养成。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善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而且还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钻研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等相关科学理论知识,并指导教学实践。以课堂作为天然的“实验室”,开展教学,在课堂里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观察和研究。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完善教学技能,以提高“教学育人”的科学性,减少教育教学的盲目性。
另外,学校应对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条件,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培养、激励教师,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具有较强的现代化教育观念及创新能力
要想使丰富而又价值的科学知识成为学生的意识和行为,需要教师具有现代教学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设计并实施教学过程的能力。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形成了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而不习惯选用主动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尽管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在传授系统知识方面有较高效率的优势,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不足,需要具有较强现代教育观念及创新能力的教师来完成这个培养目标。
1.改变教育观念
教师须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发挥接受式与探究式学习的优势,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把线性的接受式学习与点状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教育的功能。
2.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学习。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统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怎样做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应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那么教师要重视课堂设计的创新,突破“教参—教材—学生”这一固定的程序和模式。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凸显学的地位和作用,赋予学生权利和责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更好地发展学生个性,使他们能够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3.成为实践的研究者和研究的实践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兴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引导每一个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素质,迫切呼吁教师于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地研究与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造。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挖掘教材,力求用趣味性强,易引起兴奋情绪的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他们兴趣的形成和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高素质教师所具备的条件及各条件的培养途径中,没有哪个因素或条件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为基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在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教学的双方—-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互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学生在认知、技能、态度方面的收益是衡量高等教育的质量的核心标准。[3]提高大学教师素质的刻不容缓,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师素质,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宝存 《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210-211页
[2]胡俊生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须打“组合拳”[J]中国高等教育,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