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信息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2 15:20: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审计信息理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审计信息理论

篇1

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都应在总结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信息系统审计也是如此,它需要建立一个由各审计概念构建而成的、足以支撑并指导审计实践的理论框架。在研究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框架时,首先明确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一、信息系统审计的概念

(一)与信息系统审计有关的几个概念

信息系统审计是一种新兴的审计类型。尤其近年来,国外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增长颇多,国内的研究和应用也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广泛开展对信息系统审计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采用和借鉴国外关于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成果。因此,不同的翻译和认知所导致的一个现象是,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名词大量出现,在学术方面有着不同的涵义和理解。

本文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借鉴前人的学术成果,并加之自己的理解,对现有名词进行甄别,对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概念的理解提出新的看法。涉及到的概念包括:EDP审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信息系统审计,IT审计,计算机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在明确这些概念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信息系统审计从萌芽、发展、成熟到普及的发展历程。

1.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审计,即电子数据处理审计。EDP审计可以看作是信息系统审计的雏形。美国学者F・坎夫曼在1961出版了第一本有关EDP审计的著作――《电子数据处理和审计》,此书被看做是信息系统审计的萌芽,但此时还未出现“信息系统审计”这个名词。而当时的EDP审计,也就是指针对电子数据及其处理过程的审计,审计的对象不是进行电子数据处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而是被审计机构的电子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及相关的控制。1987年美国EDP审计师协会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准则》(General Standards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ing),正式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这个名词;1994年,EDP审计师协会正式更名为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nformation System Audit and Control Association, ISACA),标志着EDP审计这个名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由信息系统审计全面取代。

2.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他活动进行的审计,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发表审计意见。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依然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活动和会计资料是否真实、正确、合法和有效所进行的审计。这不仅表现在审计的具体内容上,而且还表现在审计的对象、目标、依据、时间、执行者等方面”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即为我们日常工作中,口头上一般所指的“计算机审计”,但是显然,“计算机审计”这个名词的涵义要大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这不能不承认是使用者对于计算机审计理解的误区。另外,与传统审计相比较,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的区别在于,后者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会计活动中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并且是现在以及未来审计的发展方向。

3.信息系统审计,也称为IS审计(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ISA),简单来说,是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所进行的审计。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下文将进行具体阐述,在此只讨论信息系统审计这个名词的产生原因及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的产生,与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的重视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内部控制发生了变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有效性已经直接影响被审单位的财务信息质量。因此,信息系统审计的产生是顺应时展需要的。

4. IT审计,也叫信息技术审计(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dit ,ITA)。有观点认为,“IT 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是不完全相同的,信息技术审计虽然也是针对系统的审计但更加强调对信息技术的审计以及审计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本文的观点认为,信息技术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从审计方法到审计对象、目的、内容和准则都没有区别,不需要将二者作为不同的概念加以区分。此外,到2009年3月为止,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出台的全球信息系统审计指南(GTAG)中,对于信息技术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也未加以区分,并且明确指出,“本书中IIA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审计,其实质就是信息系统审计。 ”

5.计算机审计(Computer Audit ,CA),在我国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肖泽忠教授的《计算机审计》一书(1990),是与传统手工审计相对应的概念。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虽然对于计算机审计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一般认为,计算机审计基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二是指对被审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资产的安全性、数据完整性及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行审查、评价并发表审计意见 。

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来,计算机审计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定义,涵义范围较广,其中第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第二部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信息系统审计。因此,本文认为,计算机审计实质包括两个方面,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

6.计算机辅助审计(Computer Assisted Audit,CAA),有关其定义,国家审计署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的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由这个定义不难看出,计算机辅助审计与计算机审计并无实质区别,既包括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又包括信息系统审计。在过去的一些理解中,有观点将计算机辅助审计和计算机审计加以区分,认为计算机审计包括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本文认为,这种区分混淆了计算机辅助审计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两个概念。而之所以选择后者,是因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这个名词更能清晰的传达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因此,本文的观点是,计算机辅助审计与计算机审计实际上是同一概念。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虽然有关概念数量繁杂,难以理解,但有实际意义的概念只有以下三个,其他均为概念混淆或者重复命名:计算机审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三者的关系为,计算机审计是这门学科的总称,后两者为计算机审计之下的两项具体内容和研究方向。

(二)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概念

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1.“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高效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与有效,由独立于审计对象的 IT 审计师,以第三方的客观立场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检查与评价,向IT审计对象的最高领导,提出问题与建议的一连串的活动。”

3.“信息技术(IT)审计侧重于企业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应用方面,它包括对适当的实施、操作过程和计算机资源控制的评估。”

以上所说的IT审计或信息技术审计,严格意义上与信息系统审计有所不同,但从其定义来说有可借鉴的地方。Ron Weber、日本通产省对信息系统审计定义有共同之处,都认为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并且都明确了信息系统审计的目的,不同的是Ron Weber认为信息系统审计的目的是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有效率的利用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日本通产省则把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定位在审查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可靠、有效等方面。詹姆斯・A・霍尔则侧重于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进行分析,认为信息系统审计是对适当的实施、操作过程和计算机资源控制的评估。

通过对相关方面信息系统审计概念的分析,本文认为,所谓信息系统审计,是指通过对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规划、研发、实施、运行、维护等过程进行审查,就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以及信息系统能否有效的使用组织资源并帮助实现组织目标发表意见和建议。

二、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研究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一个首要的问题便是从何入手,即以什么作为逻辑的出发点。选择一个正确的逻辑起点有利于建立一个逻辑体系严密、完整、前后一致的理论体系,并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结构框架,首先需要合理确立它的逻辑起点。

(一) 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几种观点

目前,因为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研究在我国基本还没有开展过,所以缺乏可以对比的理论依据,但是,我国学术界对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本文借鉴了目前理论界对于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一些看法,从中引申和提炼出对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观点。

对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目前我国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审计本质起点论

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决定一物区别于他物的根本属性。1984年,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在《公司审计学》中,以审计的本质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我国的蔡春教授在他所著的《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中指出,“只有准确地揭示并把握了审计的本质,才能把握住审计理论发展的方向”,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构建了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本质,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为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而形成的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审计本质是一个高度抽象的理论范畴,具有作为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的一般特征。我国过去的审计理论研究,大多选择“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进而阐述审计属性、审计对象、审计职能、审计作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但是,审计本质作为审计固有的属性,无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映审计环境的变化,以及由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审计目标和职能的变化,易造成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

2.审计目标起点论

这种观点认为审计目标是整个审计监督系统的定向机制,从审计目标出发,根据审计目标规定审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然后研究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审计报告的构成要素等问题。“目标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1977年,安德森在《外部审计》(The External Auditing)一书中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六个要素,构建了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在 1986 年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中,也是将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将其它审计要素串联起来,建立审计理论结构。

实现审计目标,是从事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中,审计目标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它引导着审计系统的运行,还制约着审计准则、审计假设等要素。但是,审计目标同时也是由审计本质,以及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所决定的。即审计目标的提出,是顺应审计环境的要求,同时受限于审计本质,因此,在理论结构框架中应列在第二个层次。因此,将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在逻辑上不够严密,倾向于实用主义,使由此建立的审计理论结构框架难以揭示更深层次的审计理论。

3.审计环境起点论

按照系统论观点,审计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包括统计和数学等相关知识以及政治、哲学、经济、文化、法律、会计、计算机技术等的影响。审计环境包括社会需求和职业的自身条件两个方面,审计理论中的各要素均受审计环境的影响。近些年,各门学科的研究都对环境尤为重视。会计理论界也掀起了一阵以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会计理论的热潮,同样,审计环境也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的人认为,审计理论结构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与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审计环境要求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随环境的变革而变革。

的确,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脱离审计环境的审计理论结构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但是,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把审计放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中来研究,并不表明审计环境就是研究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逻辑起点。因为从环境的涵义来看,环境是存在于系统之外的,对研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外部系统的总和。研究审计理论离不开审计环境,然而,审计与审计环境的关系,是本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是忽略了审计理论结构的内在要求的。

4.审计假设起点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对那些未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的合乎情理的推断,是演绎的先决条件,是建立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理论研究的基本要素。1978 年,C・W・尚德尔教授发表《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一书,提出了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包括审计假设、定理、结构、原则和标准的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假设是构造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础,也是审计科学发展的前提。但是,审计假设是被决定的,是审计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前提条件不能等同于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应该是不以该体系中任何其他范畴为中介和前提的范畴。此外,因为审计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才导致了审计假设的出现,但审计环境却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审计假设一旦确定,就无法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审计环境对审计的要求,因此,审计假设不能成为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和基石。

(二)确定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标准

从哲学的角度看,逻辑起点是指研究对象(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学说、流派)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即构成研究对象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逻辑起点是构造一门学科的理论结构框架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最基本的一个理论范畴,对该学科中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结构框架的构建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应该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逻辑起点应该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最简单、最抽象、最基本的本质规定。

第二,逻辑起点应该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紧密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实务,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实务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贯穿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发展全过程。

第三,逻辑起点应该能够揭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诸要素之间的内在矛盾,以及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的一切矛盾,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四,逻辑起点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同整个系统发生着多方面的联系,应该能够推导论证其他抽象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范畴。

(三)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观

纵观以上几种关于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代表性观点,以及确定逻辑起点的标准,单纯以某一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要素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不完善的。本文的观点是,应以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共同作为逻辑起点,构造二元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理由如下:

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是审计理论结构中最一般、最简单的规定,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具备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先天条件;然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作为信息系统审计固有的属性,无法反映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职能的变化,不能推导论证其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不符合逻辑起点的内在要求。针对信息系统审计本质的这一缺陷,只有信息系统审计环境能够弥补:信息系统审计理论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且必须随环境的变革而变革。

从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信息系统审计国际化,信息系统审计国际化的前提是充分认识不同审计环境下的国家审计差异,只有包含了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各国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体系才有利于对上述差异的理解。此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审计环境的变化对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影响,较之对于传统审计的影响要深刻的多,使得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实务具有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任何一种未包括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仅以一个要素为起点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都是不完善的。然而,信息系统审计环境不是唯一的起点,因为人们从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并不能直接推导出其他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范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不变的、内在的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来与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相互作用,即信息系统审计环境是通过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来影响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使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克服了先天上的缺陷,能够紧密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与实务,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

综上所述,以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和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共同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充分体现了逻辑起点的内在要求,符合辩证法中动静结合的观点,不变当中体现着变化,变化中又蕴含着不变,完全符合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本身的要求。

三、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及其逻辑关系

(一)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原则

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揭示的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体系要素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一个完善的理论结构框架,必须是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在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应具备与实践紧密相连且不断发展的特点。对实践的经验总结便形成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而形成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指导信息系统审计实践,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不可分离开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起到正确指导审计实践的作用。

2.理论结构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

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中各要素虽然有主次之分,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有内在的严密性和整体功能,是一个有机的体系结构。只有先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在确定了逻辑起点的基础上,再确定应包括哪些理论要素,以及如何划分层次,才能对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要素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的归类,透过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机性,从整体上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

3.理论结构内在逻辑一致性原则

在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时,要按照各信息系统审计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而首要因素当然就是逻辑起点。此外,还应该充分使用系统论观点去考察各个信息系统审计要素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构建前后一致、逻辑合理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以免因逻辑不清、杂乱无序而导致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前后矛盾,更造成实践的混乱。

(二)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根据以上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原则,本文认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应如图1所示:

(三)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关系

从整体上看,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即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与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是研究信息系统审计的一般规律,探索能揭示信息系统审计实践的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在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是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具体反映,是与信息系统审计实践工作直接相关的,可以直接用来指导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理论。

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包括六个信息系统审计要素,分为五个层次:

1. 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共同作为逻辑起点,处于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起着统驭整个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作用。有关逻辑起点的选择的内容,前文已做过详细阐述,此处不再重复,但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之所以将信息系统审计环境放在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前面,是因为从选择逻辑起点的标准来看,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无疑构成了逻辑起点的核心,但是不同的信息系统审计环境是一切信息系统审计要素的前提,它通过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影响着信息系统审计目标、信息系统审计假设和信息系统审计职能,进而影响了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离开了信息系统审计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假设等都成为空中楼阁。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息系统审计目标、信息系统审计假设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指导实践,从而进一步改造信息系统审计环境。

2.信息系统审计目标是对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有效和效率以及能否有效地使用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等发表审计意见并提出改进建议。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是信息系统审计本质与特定的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即,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的提出是应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要求而产生的,同时受制于信息系统审计本质。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的确立必须紧扣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同时又要反映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变化。当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发生变化时,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应适应环境的要求作相应的改变,但无论这些目标如何变化均未偏离信息系统审计本质这一本源。

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又是一切审计实践活动的中心,是制定信息系统审计程序、解释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方法的依据,目标的实现结果也是评估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最有力的依据,所以,将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置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第二层,有助于排列其他组成要素。

3. 信息系统审计假设是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在面对复杂的审计环境时,对某些无法正面论证的事项和现象所作出的合理推断。本文认为,信息系统假设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系统审计标准假设。该假设是指存在用来衡量、评价信息系统审计对象的公认的信息系统审计标准。

(2)信息系统审计可验证假设。该假设是指,与信息系统审计目标有关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获取相关的信息系统审计证据,利用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加以确认。

(3)信息系统审计风险可控性假设。该假设是指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能够被识别和评价,而且在此基础上,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能够被合理的控制。

信息系统审计假设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其他审计要素的桥梁。信息系统审计假设为信息系统审计运行的前提条件做出限定,而这种限定取决于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因而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制约着信息系统审计假设。

4.信息系统审计职能,即信息系统审计在客观上所固有的功能。为了确保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的实现,信息系统审计的两大基本职能应为保证和咨询。保证,即通过对信息系统运行过程、维护状况等进行评价,合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和有效。它是信息系统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就是指信息系统审计人员能够为信息系统的服务对象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和改善经营的目的。因此,信息系统审计职能是以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假设为前提而产生的,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结构框架的逻辑关系上来说,应该位于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假设之后。

5.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是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时所必须遵循的标准,一般由行业内专业的职业团体所制定和,是职业团体的全体会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是在特定的信息系统审计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本质的拓展,又是信息系统审计假设的具体化和制度化。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作为联系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纽带,是根据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职能而制定具体的规范准则,同时又对信息系统审计流程、信息系统审计技术、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等方面的内容作了相应的规定,对审计人员执业行为进行规范。因此,它既是审计基本理论的终点又是审计应用理论的起点。先有准则而后施行,符合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与程序。

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是建立在信息系统基础理论之上的,包含四个信息系统审计要素,分为两个层次:

1. 信息系统审计流程、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和信息系统审计风险,是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的主体部分,是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在应用理论中的具体反映,也是由具体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所规范和影响的。

信息系统审计流程,是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信息系统审计流程,实质上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研判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有效以及提供真实、完整的系统信息的动态循环流程。科学的信息系统审计流程是建立在信息系统审计基础理论和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之上的,是保证信息系统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是信息系统审计的核心内容,是信息系统审计得以实现的必要手段。信息系统审计技术与方法的运用必须符合具体的规范准则,因为这将影响信息系统审计风险。先进的、与审计环境相适应的有效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是信息系统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信息系统审计风险,是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存在重大隐患,而信息系统审计师验证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信息系统审计风险很显然在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规定之上,受信息系统审计流程和技术的影响,科学的审计流程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可以降低风险,反之,则会使审计风险加大。

2.信息系统审计报告,是在审计工作完成之后由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对于审计事项有关的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归纳和评价,形成的对信息系统的书面审计意见。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受到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规范,但实务工作中也可以根据环境变化的客观条件调整审计报告的具体内容。信息系统审计报告是信息系统审计行为的最终成果,是信息系统审计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最终体现的结果,也是信息系统理论结构框架的终点。

研究和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笔者认为还应明确的一点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理论框架中各要素的内容及层次关系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也会有发展和变化,需要学术界进行不懈地研究、思考,使之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信息系统审计实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卢红柱.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的探索之路[J].审计研究,2006(12).

[2] 胡克瑾.IT 审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 时现,李庭燎等.全球信息系统审计指南[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4] 吴沁红.信息系统审计内容分析[J].财会月刊,2008(10).

[5] 吴沁红.信息技术环境下财务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的比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10).

[6] 唐飞兵.关于构建我国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

[7] 姚靠华,周岳亭.构建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审计环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4).

[8] 王振武.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4).

[9] 王振武.会计信息系统[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0] 杨周南,赵纳晖.信息技术在会计和审计实务中的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1] 张茂燕.论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2] 庄明来,吴沁红,李俊.信息系统审计内容与方法[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13] 庄明来.计算机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之比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5).

篇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审计理论的基础在不断的扩展范围,主要涵盖了信息经济学、博弈论、信息技术学、以及纳米科技、基因技术等多种理论。这些理论都要渗透到审计理论的基础中去。在实际的工作中,审计的内容不仅包括企业中的财务数据和会计凭证,还包括很多的非财务上的信息,这些非财务信息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关于审计的法律法规、被审计企业的基本资料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关联企业的信息等等。

(二)必须要保障审计质量

审计基本理论是审计理论的根本,在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基本理论对审计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来说,审计基本理论的质量性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品质性方面。就稳定性来说,审计基本理论在整个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动态的,但是对某个时间段来说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安全性主要是说审计基本理论必须是经过实践的检验的,其理论必须是正确的,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正确性;品质性主要表现为审计结果的水平,高水准的审计结果其品质性就高。

(三)审计环境与审计基本理论的互动性

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审计基本理论要与审计环境之间进行互动,审计环境的变化是审计理论以及审计基本理论发生变革的外在原因。审计环境一旦变化,审计理论和审计基本理论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的发生变化。审计环境刺激审计基本理论的变革,审计基本理论的变化又影响审计环境,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

(四)审计数据的虚拟性

新信息经济环境下,审计基本理论是一种通过多个相互联系的学科彼此结合而形成的客观存在,它超出了空间的范围,依靠网络技术把这些数据联系起来,它自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因此审计的数据具有很强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首先是审计基本理论的理论都是虚拟的,它来源于现实,却是以虚拟化的形式存在的。其次是审计学科和企业的其他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的,这种渗透是虚拟存在的,没有实际的物质让我们看得到。

(五)审计具有高度的融合性

在新的信息经济环境下,审计基本理论为审计理论和其他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平台,这个平台上面,各个学科之间相互的交叉融合,彼此影响,相互的发展。审计基本理论是审计理论整个科学体系中主要研究的内容,但它自身并不是一种审计理论,它只是一种把审计理论和其他学科体系有效连接在一起的桥梁,是审计理论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平台。

二、新信息经济环境下审计基本理论方法的创新

(一)互联网审计

这个时代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审计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互联网在审计系统中的应用,也被称之为网络审计。网络审计主要是说审计人员通过互联网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各种经济活动中的会计信息进行的审核,在整个审计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审计软件的方式进行审核。首先,这种审计基本理论方法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和动态性。利用互联网审计能够有效保证会计信息审计的实时性,把静态监督转变为一种动态监督,从而有效提高审计的及时性。其次,利用互联网审计还能够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互联网是一个百科全书,审计中很多的资料都能够从中获得,包括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进行审计经验方面的交流,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和学习。再次,利用互联网审计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让注册会计师能够进行远距离实时审计,利用互联网的传输功能,对于审计中需要的信息进行快速传输,让注册会计师免于奔波去各个地方寻找证据,不仅节省时间,还节约了成本。互联网审计是新信息经济环境下对审计基本理论方法的创新。

(二)详细审计

新信息经济环境下,审计基本理论方法需要运用详细审计,详细审计的审计对象主要是企业业务事件中的所有的数据仓库,它不仅包括财务上的数据和信息,还包括非财务以及非货币性的数据和信息。详细审计不能只是锁定于以货币为基础的会计系统中,这样会让详细审计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未来详细审计不但要面对会计系统,同时还要面对企业的管理系统,作为审计机构不仅要审计企业的财务事项进行审计,还要审计企业的非财务事项进行审计,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企业的各项事项实现全面的审计,审计的结果才能够具有更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该熟练的运用数据分析理论对审计的财务信息进行详细审计,详细审计分为两部分,首先,注册会计师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资料的采集,保证审计数据的完整性;其次,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分析的需要不断的调整数据的采集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工作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从而保证详细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从另一方面分析,利用详细审计的方法,还能有效地缓解高端审计人员缺乏,低端审计人员过多的现象,让低端审计人员进行数据采集,高端人员进行数据分析,高端审计人员还可以在分析的同时指导低端审计人员,让他们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从而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持续审计

持续审计要求审计工作是随时随地的进行,因此,注册会计师出具财务报告的时间间隔是非常短暂的。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客户进行交易或者事项发生的过程中就要不断的收集与评价证据,并及时的出具审计报告。和传统的审计相比较来说,持续审计能够更好的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性。持续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还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它需要审计所有与该事项相关的信息,不仅包括财务信息也包括非财务信息。另外,持续审计同时具有认证、鉴证与审计的职能。它是审计行业不断发展的产物,通过持续审计,注册会计师能够利用经营风险审计的方法对客户进行全面的审计,对客户的业务流程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使得审计结果具有更强的可靠性和可信度。审计部门在进行持续审计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新型的审计技术,引进嵌入式审计模块技术,更好的保证审计的持续性,提高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在新信息经济环境下,审计机构在进行持续审计的过程中可以更多的利用电子审计证据,利用电子审计证据进行审计,可以有效保证审计的持续性,对审计对象进行实时监控,这是对审计基本理论方法的又一创新。

篇3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监督制度,已成为加强干部监督管理、预防和惩治腐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当前,学术界大多采用委托理论来解释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委托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公营企业事业单位,只要存在受托经营管理的公共财产,就必须要承担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就应该由政府审计机关对其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以保证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合规、适当、有效履行。在这一委托关系中,涉及三个基本主体:审计部门(受托人)、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单位(人)、政府管理者(委托人),如果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去分析审计参与三方关系的构成,就会发现在每个具体环节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始终存在的。

首先经济责任审计由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在审计未实施前,管理者和领导干部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领导干部具有信息优势,管理者因为不具备完全信息,无法对其委任的领导干部的经济管理和资源配置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因此,便急需具有专业水平的独立第三方,对其经济管理行为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便由此产生。其次,在经济责任审计出现后,管理者与领导干部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的风险,便被转化为两部分:一是领导干部和审计部门之间,二是审计部门与管理者之间。在审计过程中,领导干部具备完全信息,拥有信息优势,审计部门作为代表管理者行使监督和评价职能的一方,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使审计具备的信息绝对完全化,由此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做出不恰当的审计评价,得出不准确的审计结论,或者造成其他不良后果,引发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二、经济责任审计中信息不对称的类型

一是审计信息源的不对称。被审计领导干部层级较高,处于信息管理者的中心地位,比审计人员更了解本业务系统财经收支信息、管理信息、效益信息,更了解审计信息所处的法律环境、会计环境、业务环境和内部控制制度环境等经济管理环境,对审计信息的掌控处于优势地位,审计人员要获得该信息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和时间。

二是审计信息知悉数量的不对称。审计对象由于处于审计信息的中心地位,对于各种层级相关的审计信息都了如指掌。审计所需的各种相关的、充分的审计信息都依赖于审计对象的及时、完整的提供,要做到查深查透、评价客观公正,建议切实可行,必须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三是审计信息质量的不对称。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决定审计的合规、合法、效益目标的实现,决定着审计的成败,影响着审计风险的大小。经济责任审计能否获得真实可靠的审计信息,不但取决于审计对象的诚信水准,而且也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能力和审计成本投入的大小。

三、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策略

由于审计双方信息不对称,领导干部可以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对审计人员进行欺骗,这就是“隐藏信息”和“隐藏行为”,将导致“逆向选择”问题,一是增加审计风险,二是影响对领导干部的评价,扭曲干部监督、评价和选拔机制。依据信息不对称的基本原理,可以采取强化市场机制、落实承诺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完善监督体系等措施来有效约束信息优势方的行为。借鉴这一理论,笔者就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一是改革现行审计管理体制。对审计机关人财物和业务统一垂直管理,在一定范围内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分级同步审计和交叉审计等,都是增强审计独立性的有益探索。二是优化审计力量组成。打破条块管理,统一组织协调人力物力,有机整合审计资源。通过审计资源的统一调配,使审计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具体审计项目上形成力量和技术优势。

2.健全法规制度,??强信息提供的约束性

一是完善承诺制度。审计承诺制度是针对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而制定的,要有效发挥审计承诺制度的作用,首先细化审计承诺内容,突出审计承诺的针对性,对承诺的内容和责任加以细化,明确提供虚假承诺的法律后果及后续审计验证的措施方案,防止走过场,同时对领导承诺和具体工作责任人承诺责任加以区分,防止推诿责任;另外,审计人员要将验证领导干部及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信息是否真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从制度上约束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干部的行为,保证审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二是完善奖惩制度。对违规问题划分不同类型,让抗拒者一旦查实问题后面临严重处罚,提高违法成本,让其自行判断是否如实提供信息。三是明确部门职责,完善协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其他职能部门提供有关信息以及抓好成果运用反馈的职责义务,减少信息截留或流失,拓宽信息来源渠道。

3.改进方法手段,增强信息选取的有效性

篇4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审计对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审计署以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即AO系统)与审计管理系统(即OA系统)为平台,积极部署和推进计算机审计工作。目前,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基本完成了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的转型,部分先进地区还实现了项目全覆盖,这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一、审计质量控制概述

(一)审计质量控制的一般涵义

在传统的手工审计环境下,对审计质量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审计质量最终反映在审计报告的质量上,因而审计质量就是审计报告的质量。第二种观点认为,审计是包括了审计计划、取证、判断和报告的一个系统过程,因而审计质量是整个审计活动过程的优劣程度。综合以上两种观点,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机关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的总称。

(二)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犹如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样。审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利益,影响着社会公众的利益,更事关审计部门的切身利益。控制审计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审计机关的一项核心工作。

二、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的新内涵

(一)信息化条件为在审计质量控制中引入风险管理理论提供了技术基础。

1.风险管理理论。所谓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对风险进行管理的理论即风险管理理论。

2.风险控制理论改变审计质量控制的内涵。

目前风险控制理论已在各个经济领域得到广泛而有效的应用。根据风险控制理论,审计质量事实上是对各类审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结果,审计质量控制就是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的政策和程序的总称。

(二)在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风险呈现出新的特征。

1.存在转型风险。传统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手段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瓶颈”。比如在信息化条件下,被审计单位的手工明细账、日记账不存在了,记账凭证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财务处理过程由软件自动完成,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大大减少,这无疑给审计人员带来了转型风险。

2.存在系统风险。比如电子化会计数据可能被滥用、篡改和丢失,电子化的审计线索易于减少或消失,原始数据的录入可能存在错漏以及不可预计的突发灾害、软硬件故障等都会给系统的可靠性造成严重危害。

3.存在控制风险。比如权限设置或职责分工导致约束机制失效、网络传输和数据存贮故障会使审计数据出现异常错误、审计软件对业务缺乏实时有效的控制手段等。

4.存在检查风险。比如会计软件的更新换代,增加了历史数据难以采集汇总的可能性;内部控制主要依赖软件本身,难以全面检查测试等。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强化“五环节”审计风险的控制

(一)加强审计立项环节的风险控制

在审计项目立项时,要以审计对象信息资源库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等情况作深入调查,获取充分的信息。以防止到现场实施审计阶段,因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软件与审计软件不兼容,数据采集第一关就无法实现,致使后续审计计划的指导、规范和控制作用无法发挥。

(二)加强审前调查环节的风险控制

在信息化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在审计软件中预设评估模型、评估方法、评估标准等,来指导规范审计人员在审前调查阶段的工作。首先要按照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中规定的范围和内容进行审前调查;其次执行初步分析性复核,运用计算机的自动筛选、汇总、分析等功能,对审计对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迅速发现审计重点,并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审计策略和步骤;第三要运用审计软件科学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三)加强审计现场实施环节的风险控制

1.数据采集环节。审计人员应在被审计单位的配合下,自主地获取被审计单位财务和业务等方面的完整数据。为排除被审计单位有意识隐瞒、修改部分数据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应检查数据是否发生遗漏、是否为审计时间范围的电子数据、是否是“结账”后的数据、并从核对总金额、借贷是否平衡、凭证是否断、重号、钩稽关系等方面检查其是否与相配套的纸质账册和报表一致。

2.数据预处理环节。由于被审计单位数据来源复杂、数据格式不统一、信息表示代码化等诸多影响,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必须进行预处理。这个环节要求计算机审计人员在处理过程中确保数据不失真。

3.数据分析环节。在审计数据的分析阶段,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首先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从总体上把握情况,找准薄弱环节,选择审计重点,深化实施审计方案,避免审计的片面性、盲目性。

四、加强审计报告环节的风险控制

做好审计发现问题的综合分析工作,强化精品意识,提升审计报告的层次和水平是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关键。

可以利用AO系统的报告模板功能,做好以下四方面质量控制:一是对审计发现进行深加工,防止问题定性表面化;二是审计报告立意要高,防止内容庸俗化;三是审计结论要客观准确,防止言而无据;四是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要有可操作性,防止纯理论化。

五、加强审计后续环节的风险控制

在审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审计记录载体的转变,对审计证据、审计档案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实行电子数据(含电子审计证据)保存使用责任制度。二是加快审计档案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鲁泉.论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商场现代化》,2008

篇5

二、“真实会计信息”与审计机制的关系

审计机制是有关审计主体权利和义务有机组成的系统,以及审计工作系统的有机结构及其固有功能和效能。它与“真实会计信息”的关系表现为:

1.“真实会计信息”与审计目标的协同关系。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就是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以及会计方法选用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可以说,审计就是针对“真实会计信息”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是“真实会计信息”的鉴证者。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该合理保证已审计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或者说,应该合理鉴证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序和可靠程度。

3.审计机制是保证“真实会计信息”的关键环境要素。会计信息失真有其产生机理,概括地说,主要是内在利益驱动和外在环境软化。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方法是硬化外部环境,如健全法制、强化职业道德约束、强化会计工作管理、强化监督会计工作、强化会计信息的鉴证等等。在一系列的环境要素中,审计机制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监督会计工作,更能有效鉴证会计信息。,我国对上市公司监管所依据的信息,主要来自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和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对上市公司监管的第一道防线。可见,审计监督能有效制约财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但要实现其效能,有赖于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因为审计机制不完善,同样会出现违背审计职业规则,甚至与被审计单位共同造假的行为。

三、审计机制的建立

如前所述,审计机制是一个由审计主体权利和义务有机组成的系统,但在整个审计工作中,这种权利和义务的组合有很多方面,所以,审计机制本身由以下几个子系统所组成。

1.审计主体独立机制。一般而言,判断审计主体的基本标准是独立性。因其独立程序上的差别便存在鉴证效能的不同,这已经达成国际共识。主体独立机制不仅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个独立市场主体依法独立经营,而且也包括注册会计师在组织、和人格上的独立,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干涉或阻挠他们依法独立审计,同时还包括他们可以独立地向法院起诉和应诉。

从权利和义务的构成要素,审计主体独立机制的权利要素包括独立的审计职权、独立的审计费用等。审计主体独立机制的义务要素包括遵守独立审计职业规范;实质上的独立指保持独立的精神意志,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和干扰,要求计划环节、实施环节和报告环节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是指财务利益关系方面的独立、近亲属关系方面的独立及不相容职务方面的独立。

2.职业资格准入和退出机制。职业资格包括多个层次的资格,具体包括助理执业资格、CPA执业资格、执业领域特许资格、合伙人资格等等。各层次资格都应该规定一定的准入条件,严格按照标准条件获取资格证书,持证执业。同样,对不再具备资格的人员也要规定退出条件和程序。

从权利和义务的构成要素,职业资格准入机制的权利要素包括依法获得各层次职业资格的权利;行使相应的审计职能的权利;取得合理回报的权利等。职业资格准入机制的义务要素包括遵守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准则等行为规范;维护审计职业的声誉;维护审计市场的秩序等。

3.风险防范机制。这里所指风险立足于广义的审计职业风险,即审计主体受到损失或指责的可能性。同时也包括狭义的具体项目审计风险,即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职业是高风险职业,必须建立风险规避和防范的机制。

从权利和义务的构成要素分析,风险防范机制的权利要素主要是风险的防范和规避,使审计主体获得减少损失的机会和持续的机会。风险防范机制的义务要素是,一方面进行执业时的风险防范,如保持应有的执业谨慎、严格遵守审计准则等;另一方面完善事务所的风险管理制度。

4.公平竞争机制。公平竞争意味着师事务所不受行政干扰,可以跨行业跨地区自由执业,由执业者和执业对象之间在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里“双向自愿选择”。公平竞争还意味着不能以不正当的手段招揽业务。

篇6

人的一生由于不同的因素可以分为很多个阶段。根据一个人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接受的教育形式不同,可以大致分为3个阶段:幼儿时期启蒙教育阶段、青少年时期在学校接受系统教育阶段、中老年时期对社会和人际的感悟阶段。

1.1 启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启蒙教育在幼儿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父母在孩子启蒙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从孩子呱呱落地之时,给父母带来喜悦的同时也有着做父母的责任与义务。接受教育是每个人必经的经历,尚不能靠自己自如行走的幼儿每时每刻不在接受父母以及周围环境带给他的知识、信息,无论是认识爸爸妈妈的面庞还是认识色彩、数字、汉字等,幼儿时期所接受的教育都给这个人的一生奠定了基础。

当然,父母的言传身教同样是给幼儿做好的教育。幼儿时刻都在学习父母的德行,这就使得父母在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启迪孩子明白在对人对事时应有怎样的态度。父母们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人生开端需谨记自己的言行,给他们一个好榜样。可见,慎独思想应当从娃娃抓起。

1.2 学

古人云:十年寒窗。青少年时期在学校接受系统教育占尽了人生一半的青葱岁月。16年的校园生活让莘莘学子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重在“学”字,我们一直都在学习知识补充自己,然则学生旨在学习课本上白纸黑字能看到的知识,对于德行、品质一类的高贵品德却越来越背道而驰。我们常听到一些新闻报道说,中学生偷盗、高考作弊、剽窃等。这样,就使传统道德中的“慎独”精神尤为缺乏。

青少年在脱离既有的现实社会生活秩序的轨道的同时更强调慎独思想的重要。慎独思想本质精神在于:内心专一[2]。青少年应常以“慎独”约束己身,做到内心专一、表里如一,不为外物所动摇。因此加强青少年的信息伦理教育是非常必要而且紧迫的。

1.3 习

结束了十几年的校园生活,步入社会是必然的结果,而人一旦进入社会来自老师、父母、同学们的压力逐渐减小,同时当今社会是信息发达的社会,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当一个人处于独处状态下,没有来自周围人与物的压力时,如果其不能完成自我约束的思想,那么其行为可能就会只受人的主观的控制,以致不能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伦理道德。此时,“慎独”的重要性就提现出来了。

通常我们能听到父母、老师、同学们告诉自己要有“自觉性”,笔者认为这里的“自觉性”就等同于慎独思想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自律的姿态。在学校里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人来时时提醒我们要有自觉性,然而进入社会,在每个人都最大程度表现出自我的环境下,我们想要保持自律是有困难的。所以,保持自己行为不背离道德标准的最佳手段无疑就是“慎独”。慎独通过对个体提出较高的道德标准,使个体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和坚定的道德信念,最终推动个体实践道德行为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个体只有具备了高度的道德觉悟和自觉精神,真正做到了“慎独”,高度自律才能得以实现。[3]

2.社会信息伦理中的慎独思想

慎独思想自古以来便有之,追溯到“慎独”一词的由来,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学说。第一次出现慎独一词是在《大学》的《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叫做让自己对自己满意。所以君子(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满意)就一定会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4]之后,《中庸》、《荀子・不苟》、《刘子全书》等对“慎独”都有过自己的见解。笔者只对近代社会中的慎独思想进行分析,通过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分成3个阶段:面对面交流时代、电子通讯时代、网络时代。

2.1 面对面交流时代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的即时交流方式还在局限于面对面这种最原始的交流方式,在这种方式的局限下,“慎独”中的“独”所描述的独处的环境下约束自身并没有突显出来。所以,那个时代民风淳朴,夜不闭户的情况也是经常存在的。

2.2 通讯时代

最早出现的通讯工具是电报,这种通讯的手段比较落后,且传播时间也较长,不能把消息及时传达。80年代手机开始普及,人们的交流距离越来越远。第一部进入中国市场的手机是1987年型号为摩托罗拉3200,也就是俗称“大哥大”。自此,电子通讯时代来临。

人们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使用手机都可能会泄露自己的信息,这样就给罪犯带来了便利,他们可以利用手机这种不用对方确定身份就可以交流的工具进行诈骗或给对方不准确的信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信息伦理问题就变的日益严重。

2.3 网络时代

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群众。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网络时代正式来了。[5]

从互联网的兴起发展至今才过去十几年,但是互联网犯罪却在成比例上升。网民作为互联网的应用主体在网络信息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出台的许多法规都是限制网民的行为。然而,网络信息伦理的基本原则只是向网络信息活动主体提出了抽象的要求,并不等于现实,要想将上述原则化为主体的实际网络信息行为,离不开网络信息伦理的培育。

付立宏在《论网络信息伦理的培育》中提到一种新的道德教育系统即三位一体[6],是将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新闻出版部门、企事业单位、学生家庭以及所属村委会、居委会与学校紧密联系起来,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形成校内外目标、方向一致,这种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其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和“三观”教育,其终极目标是塑造青少年的健全人格。“慎独”无论是在提高网民的道德修养方面还是指导网民道德实践使整个网络成为有序、理性、道德的社会都起着调节、调配的作用。要是网民做到“自律”、“慎独”,就必须先认识网络在生活中的必要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数字化、隐蔽性等都给网民一种无人监视的感觉,这样就会使网民控制自己的行为十分困难,在这种环境下,网民就必须做到自省、自律、自我约束。

3.总结

近代德国伦理学家包尔生认为:“全部道德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塑造和培养理性意志使之成为全部行动的调节原则。我们把这种德性或美德称为自我控制。……离开了自我控制,就没有自由和个性。”无论是面对面的交流时代还是手机通讯时代,抑或是引领潮流的网络时代,我们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一份子都要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自律,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一个文明的道德社会。(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篇7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主题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的助人技能,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实践意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态度、行为容易受到同辈的影响,只要根据特定的实施过程,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与干预策略,就能帮助大学生预防与解决一般心理问题。近年以来,团体心理辅导因为其贴近实际、方式灵活、涉及面广,能为大学生搭建更多的体验式学习与成长平台,已成为高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模块之一。

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是团体心理辅导的灵魂。根据现状,高校团体心理辅导涉及的主题主要包括人际交往、恋爱与性、情绪管理、自我意识、生涯发展、新生适应等等。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应遵循不同的心理学原理,并与大学生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通过各类活动,巧妙转化为相应的设计与过程,从而实现教育目的,而一个合格的的高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不能肤浅解读而随意设计,它所包含的场景、形式、玄机、冲突都要需要统筹规划、有的放矢,让参与进来的大学生通过一定的真实或虚拟的情境经历,获得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意义建构与价值形成。

一、团体心理辅导可借鉴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团体动力学理论

在团体中,整体比部分重要,团体作为一种内在的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孤立的个体。个体在团体中生活,不仅取决于个体的个人生活空间,而且也受团体心理场的制约。

(二)社会学习理论

人的行为和环境相互作用,观察学习与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具有重大作用,依靠直接经验的学习和依靠间接经验的观察学习综合起来可以解释人类的学习过程。

(三)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

人的自我状态分为父母、成人和儿童状态。三种状态存在于所有的人身上,与年龄、角色无关,只是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团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使成员可以观察到他人的示范与变化,逐渐了解自我,并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

(四)个人中心治疗理论

人在本质上是可以信赖的,只要投入相应的辅导关系,人就能朝向自我引导的方向成长。在辅导过程中,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共情是团体领导者的三种重要个人特质或基本态度,是构成尊重、平等、协调的团体关系的核心。

二、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主题解析

(一)新生适应类

新生适应类团体辅导的目的在于帮助消除新生陌生感、孤独感,增强归属感,促进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增强人际沟通能力,让新生感受集体温暖。新生适应类团体心理辅导属于成长性、同质性、高结构式的团体。

具体来分析,在一定的新团体情境中,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赏,成员越是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认知与情感交流深入,凝聚力就越高,对个人的环境适应行为也就越有帮助。团体具有改变个体行为的力量,能促进团体成员的成长,增强其环境适应能力。新生入学后,远离家庭和朋友,走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心中的孤独和失落,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让他们心理缺失,容易引发焦虑和放任行为,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正确引导和排解,有助于新生尽快建立新环境下的爱与归属感,增强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二)自我意识类

自我意R类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协助成员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各方面的特质、能力,接纳与欣赏自己,实现自我成长,学习如何与集体成员增进相互了解,从而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独特性。

具体来讲,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的特长、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结构系统,其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受到扮演的社会角色、在长期生活经验中形成的社会同一性、与别人的比较、获得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其他人的评价以及周围的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组织他们如何感知、回忆和评价他人和自己,并回忆过去,评估现在,计划未来,以此为依据做出适应性的行为。

而事实上,人们普遍对自我的认识一般存在缺陷或盲点。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对自我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和固着,并在以此为基础来选择学习模式和生活方向。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积极的团体情境中,让学生体验接纳与欣赏自己,了解个体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并认识到个人的特质与发展潜能,这有助于大学生调整自我认识,以积极的态度重新评估自己,勇敢面对发展中的困难,从而为成长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实现个人成长成才。

(三)情绪管理类

情绪管理类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帮助成员理解情绪对个体社会生活和身心健康所具有的意义,检省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主导情绪特点,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管理情绪,构建愉悦心情。

情绪主宰人的身心健康,左右人的认知和行为,并影响人格的健全和发展。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对调控人际关系和增强学习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大学生群体广泛存在自卑、冷漠、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简单压制或粗暴释放是他们惯有的模式,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情绪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在一定的情境中,使人产生情绪困扰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消极信念和评价,因此要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从改变认知,形成对事件的合理认识入手,从体验积极情绪与体验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入手。

(四)恋爱问题类

恋爱问题类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提供成员分享与交流两往困惑的情境,帮助成员理解两往差异性、主观性;协助成员分析个体两往动机,调整个人预期,形成积极健康的择偶观,并提高认识,提升两往挫折应对能力。

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成分,亲密是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是爱情中的理性成分。要帮学生提升认识,理解到达成这三个基本成分的平衡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真诚的爱情不是一条平坦的路。大学生恋爱心理大致要经历理想对象构建、初恋、热恋、心理相撞调适、感情平静几个阶段。帮助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恋爱的普通规律和特点,深入解读爱情的内涵,树立正确的择偶观,积极面对恋爱挫折,是帮助大学生获得两性成长的必备珍品,也是两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与起点。

(五)人际关系类

人际关系类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协助成员体验初级人际良性互动,观察与学习人际吸引与沟通技巧,协助成员体验积极沟通,强化语言与应变练习,增强成员人际沟通自我掌控感,在参与角色互换中体验沟通差异性,从而把握沟通主动性,进一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关系是以人的社会交往实践为基础的,显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联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任何一种关系的本质特点是两个人的相互影响,在团体情境中,人际关系才可以变成真实的人际交往训练场。人际吸引可以因接近性、熟悉性、相似性、个性品质而增强。人际关系是人生经验的核心部分。大学生渴望人际交往,但人际交往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交往技巧,并对人际交往存在较大的认知误区,阻碍了其社会化成长。人际关系团体让学生在互助的团体情境中体验积极的人际的交往经验,培养主动学习与参与意识,习得人际交往技能,从而帮助大学生调整认知,增强人际交往自信,积极主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生涯发展类

人际关系类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协助成员增强自我肯定,落实“生涯”、“工作”、“职业”等概念,澄清生涯目标与职业价值观,在分享生涯选择疑惑中增强信心,规划自己未来蓝图,理清自我抉择的盲点,重新评估生涯视野,并付诸实践。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职业生涯可归纳为一系列的生命阶段,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每个阶段的转换受到环境和个人因素影响,并以此带来新的成长与探索机遇。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可以通过培养个人能力和兴趣、指导个人实践,形成自我概念方面着手。事实上,职业选择的历程是自我概念实践的历程,而自我概念在青少年晚期后逐渐稳定与成熟,将在职业生涯选择与适应上持续发挥影响力。在当代大学,学校教育除了提供学生学习必备的谋生技能和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辅导学生培养“生涯发展”的理念,帮助他们澄清职业价值观,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限制,并能结合可用资源,发挥个人潜能,规划个人近程和远程的人生蓝图,以实现自我理想,经营美好的人生。

三、团体心理辅导主题设计的必要条件

(一)内容符合心理年龄特征

活动设计要符合大学生年龄特点,并且形式新颖,轻松活泼,忌用说教,重在感悟,内容喜闻乐见,成员能在轻松参与中接受到心理品质教育,并感觉参与活动是自主参与行为,使事先设计的活动收到最佳效果。

(二)主题明确,操作性强

活动设计主题明确,各项内容操作性强,确保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参与。在具体设计中,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个体差异,活动要难易适中,使每个参与者都能进入角色,解除心理防卫,自然接受团体辅导。

(三)领导者匹配性高

在确认领导者之前,要充分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性质、主题、参与对象等具体内容,不同的年龄、文化、专业及经济状况的成员,参与同一团体的需求可能不同,对领导者的要求也存在差异。一个设计得再好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如果没有一个相匹配的领导者,就不能投入使用。

四、团体心理辅导的局限与展望

(一)影响广泛与个体差异性的矛盾

团体心理辅导是运用团体情境促进个人成长,团体氛围对所有成员的影响方法都是一样的,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人可能不适合参加团体,或可能不适应相应的团体氛围,甚至有的成员因此受到伤害。

(二)对领导者技术要求较高

团体心理辅导对领导者的人格、专业训练、技术方法、伦理道德等方面要求较高。但由于众多的原因,很多领导者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与技能就仓促上阵,有的非专业人员甚至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就是团体心理游戏,整个过程以娱乐为主,完全失去了其根本的教育意义。

(三)不能解决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不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适合在团体情境中解决,如涉及个人深层次隐私的问题在表现上看来在团体情境中能获得心理支持与释放,但由于成员众多,实质上可能带来更大的问题隐患,对成员非常不利。

(四)可\用于其他领域

在大学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不仅限于严格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只要具备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技术与方法,就能将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广泛运用到班级会议、干部培训、晚会策划等各类教育活动上,从而发挥心理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富珉著.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德]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积极心理治疗――一种新方法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徐西森.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4][美]雅各布斯.团体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樊富珉著.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7]吴武典.团体辅导手册[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5.

[8]潘正德.团体动力学[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5.

[9]吴武典.辅导团体手册[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4.

篇8

【正文】

成都市郫都区围绕基层体制机制改革,以优化顶层设计为牵引,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在镇(街道)职能转变、优化完善机构设置、创新编制管理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构建与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相适应的简约高效的基层机构职能体系。

突出职能转变,重构镇(街道)职能体系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科学配置镇(街道)职能。强化镇(街道)抓统筹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区平安“五大职责”,推进镇(街道)工作重心向为群众和企业提供精细化的公共服务转变,全面推动镇(街道)承担的产业发展职能向产业功能区转移,解决镇(街道)职能错位越位问题;二是应对治理难点,统筹推进权限下放。着眼理顺条块关系,赋予镇(街道)对职能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的考核权和任免建议权、对派驻执法力量的统一指挥调度权、对辖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验收的参与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的建议权、对涉及多部门协同解决事项的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权,解决基层治理“权力有限,责任无限”的难题;三是坚持权责匹配,合理制定“三张清单”。探索建立镇(街道)职责任务、公共服务、属地管理三张清单,确保依清单履职、按清单问效、照清单追责。

统筹优化镇(街道)机构设置,促进基层高效顺畅运转

篇9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的思维与学习。传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属于高阶思维活动,更注重自主参与学习和知识理解应用的“深度学习”模式,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人们积极探索深度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场景和途径。

一、图式与深度学习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也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原本是康德提出的哲学概念,后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改良后变成心理学概念,并由此提出著名的“发生认识论”。如果头脑中没有图式,即使理解了字面意思,也无法理解其内在含义。

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的概念源于1976年,美国学者FerenceMarton和RogerSaljo联名发表《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浅层学习对应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中知道、领会的认知水平,通过外动力促使学习知识的重复记忆、简单描述、强化训练,属于低阶思维活动;深度学习对应认知领域目标分类中应用、分析、綜合、评价的认知水平,主动参与学习和知识的理解、应用,属于高阶思维活动。

图式实际上是关于知识的认知结构,它与学习的关系极为密切。深度学习的过程是在旧图式的基础上不断地修正,构建新图式的过程,深度学习相关理论经过多年的研究已进入了稳定发展的实践应用阶段,各学科都努力探索在教学中使用深度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学案与深度学习的联系

学案是中国教育教学实践中智慧的结晶。学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探究”的精神,真正发挥自主学习的巨大潜力。但是学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率并不高。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教师以传授的方式展开教学工作,教师不会耗费精力系统性地,结构性地设计学案,学案知识呈现碎片化,最终沦为练习题。

学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材料,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结构,这与深度学习的运作机制是一致的,深度学习的重点并不是知识内容本身难度,而是在于学习的过程,关注学习者对知识内在逻辑的理解和构建。

从教学目标来看,学案中学习目标的制定离不开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而深度学习直指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系统的最高层次,高级认知技能水平。二者本质上是相通的。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案教学合一的特性,一份合格的学案可以是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课后的“练案”。以深度学习理论为背景设计的学案,将会有助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养成。

三、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案设计策略——以“考试焦虑的自我调适”为例

(一)关注生活经验,导向深度学习

教育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在设计学案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和环境入手,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唤醒学生脑海中已有的直接经验,在此图式的基础上修正,从而形成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的图式,将新知识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通过间接经验为支点进行深度学习,间接经验为学生提供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知识结构,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例:在《考试焦虑的自我调适》课程的引入环节,通过音乐放松的方式引导学生再体验重大考试的情境,完成学案内容“你曾经在重大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体验过下面哪些感受?”小组内分享个人经验,完成学案内容“你的朋友们体验到哪些不一样感受?请将你们的感受分类,哪些是属于生理反应?哪些是心理反应?哪些是行为反应?”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了解到考试焦虑的表现。

(二)优化问题设计,推动思维发展

以问题设计为载体,深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把知识融入问题设计中,把核心知识(重点、关键点、易错点)转化为核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已有图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修正旧图式,形成新的图式的构建,再将新图式运用到新的问题解决中。

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学生的知识经验、学习能力和学习要求存在着差异性,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到整体学生的认识水平,也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同类问题解决的变式学习,表现为同一类问题在情境条件、解题方法方面的变化或者是对同一事物(问题)的多侧面思考,多视角形成各侧面的子问题。

例:在理解考试焦虑水平和考试成绩直接的关系时,通过层层设问,引出倒U曲线。学案内容:

“1.刚刚你们描述,都是考试焦虑带来的消极表现,请思考一下,在即将面临考试的压力下,人们会做出哪些积极的行为?

2.为什么有时候考试焦虑让人们体验到如此强烈的负性情绪并表现出消极行为?有时却可以引发积极的行为?

3.请绘制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图。”通过绘制倒U曲线,让学生了解适当的焦虑可以提高考试成绩,过度焦虑才会影响焦虑。此时,学生自然会希望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焦虑程度如何,是不是属于过度焦虑。学案中提供考试焦虑自评量表,计算方法,结果说明,学生可以完成自我测评。

(三)构建知识结构,形成认知网络

学生认知结构生成和发展以知识结构的掌握与理解为前提和基础。知识结构,是将学习材料概括化或结构化整理,帮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快速而清晰理解后续所学新知识的逻辑,并将新的知识融入个人知识结构。用连贯的知识链条有助于的学生理解和记忆。具体包括知识组合、知识呈现形式及知识学习路径等要素,是根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或某一问题(概念、原理、规则)等知识要点形成的“主题式”或“问题式”知识结构。学生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会加速新知识的迁移和理解。

教师是构建知识结构主体,负责整合各种知识内容。首先要对知识识别和判断,将知识的难易分类,由简单知识入手,分层递进到难的知识;辨别哪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预留开放性空间提供给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设小组合作的协同学习形式;深度学习内容要与已有经验,已有知识相联系;知识结构要匹配学生已有认知结构,遵循学生认知结构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

例:考试焦虑的自我调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不同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不同,即使有些同学焦虑表现相同或者相似,但应对方法也可能大相径庭。心理调适既有共性方法,个体间又存在巨大的差异。此时配有学案的小组讨论和分享,可以达到心理调适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学案内容:“1.针对小组内部出现的各种考试焦虑表现,请小组成员讨论分享并提供两种以上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处理方法(小组成员经过实践,亲测有效)。2.结合学案第一部分考试焦虑表现和考试焦虑测评结果,判断自己考试焦虑状态是否需要调适。3.如果你的考试焦虑状态需要调适,参考小组成员的经验,你会选择哪种方式进行调整和改善?”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巡视各小组的讨论进度和内容,及时给予调适方法的补充和引导。

(四)发展高阶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类信息触手可及,思维能力才是核心。高阶思维能力更适应现代社会对需求,学习者要能够具有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和覺察事物的内在逻辑的能力,在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反思,具有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多元创新的思维。

篇10

根据对教学策略理论进展的启示,及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来看,改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因此在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以实际问题出发,认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行之有效的。

1 教师要提出适合探究的主题

若要提出适合探究的主题,教师首先就得关注“学生的问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否则,探究学习就无从谈起。探究主题应该是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生活、自然或社会中的问题。探究主题必须是可以促进学生愿意探究、能够探究,并在探究中可以获得情感升华的。学生稳定的、持久的探究意愿是建立在某种兴趣与心愿基础上,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而学生初始的兴趣与心愿并不稳定,关注的内容也相对狭窄,这就需要教师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活动世界。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促使学生从生活的诱发中产生探究主题。其次,注意选题范围与学生的能力。探究问题题目设计太大,似乎很有雄心壮志,但实际上可能自己也不清楚想做什么。这类问题往往大大超出学生的能力所能驾驭的范围,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根本无法胜任的。题目太宽泛,没有任何时间、地点、范围、内容的限制,探究问题的触角可以很大很多,学生的时间、精力都不允许他完成这样的任务。如果进行这样的探究问题,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大头小身体”。题目也不能太小,题目太小,像在回答一道练习题,那肯定也是不行的。教师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要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探究问题取得的那些收获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新异独特的思路要表示极大的赞赏,并加以鼓励。对优秀作品要进行成果展示,成果展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教学评估,形成教育再生的形式之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成果展示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掌握的操作技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如:一个很有创意Flas,一幅精美的图形图像设计,一个非常适用并能进行推广的程序设计。教师对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表示肯定,对创新进行激励,对不足提出改进意见,都能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成果展示作为终端评价的方式,更有利于推动计算机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从而进入探究学习的一个良性循环当中,使探究学习不断健康地发展下去。因此我根据学生对上网的喜爱,使用问卷调查的结果创设情境,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上网”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又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对于学生来说“上网”的基础操作知识早已不是问题,所以这一探究内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2 教师要合理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

长时间以来,我们习惯于将教学控制与封闭和保守联系在一起,认为教学控制就是传统讲授式教学和接受学习的产物,而探究学习是自由和开放的,与接受学习相对立的。这种认识导致了教师在探究学习中不敢有所作为,使学习偏离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质量反而下降。要让学生充分地探究与思考,必要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非指导性的探究。同时,探究学习并非忽视教学控制,它需要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探究能力的不断提升。在教学控制中,我们要重点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这些要点都需要在意,教师应尽可能使指导做到必要而充分。为此,首先要避免教师介入过早的情况,因为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长时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其次也要避免介入过晚,以致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陷入学习困境之中。而这一点,在实际的操作中是比较难把握的。因为每一课内容每一个班级都是不一样,所以只能根据学生的反应作一个大致的判断,随时准备调整教学控制。其实,就是一个“度”的掌握,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让教师掌握好这个“度”,一直是教师们在实践中想要找到的答案。学生在探究式活动中出其不意,难以保证他们按原定的“轨迹”前行,更加不能担保其活动的全过程都保持浓厚兴趣,因此教师不能只是听学生说说而已就放手不管,而是要见证活动的全过程,时刻提高指导意识,对学生活动进行即时性指导,以保障其活动有实效。不管是创设情境而产生的问题,还是教师直接提出的课题,或是学生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还是学生在活动中生成的课题……不管课题是预设还是生成,都需要老师和学生要有很强的问题意识,特别是当学生所提问题的简单化、浅显化时,老师要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挖掘出更有实践价值的课题;如果学生提出想研究的课题过多过杂时,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判断和选择,选择有特色的课题来探究。

3 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每个学生提供探究平台

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的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时,我们要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行为,防止一部分优秀的探究者控制和把持着局面,力求每一个人都对探究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因而要特别强调合作分工的必要性,给予能力较差的学生表现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此活动中来,有机会体验获得研究成果的快乐,同时也要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明白:作为同一活动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完成任务是关键,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位同学一起在活动中成长。因此,他们在活动的同时得关注小组成员的表现,并学会用赞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进步,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没有流离于活动之外。因此,在对待学生时,教师不能将学生简单地看作整齐划一的标准零件,而是要尊重学生差异,客观对待。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创造平台,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基于自身基础获得不同的发展,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表达、学会协作,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总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让人瞠目结舌,各种硬件、软件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人们刚刚学会的软件,没过几个月就被新的、功能更强大的软件所代替,导致要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这给传统的“知识教育”的教育思想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县委书记叶美峰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暨全县大行动动员大会上作了题为《提振精神 转变作风 奔跑起来》的重要讲话,从深学细照,融会贯通,以最坚决的态度开展大行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最有力的举措推进大行动,落实责任,强化担当,以最严格的要求保障大行动三个层面深刻剖析和阐明了大背景下,常山该如何开展好大行动,如何让大行动变成提振干部精气神、驱动常山提速发展的助推器。

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开展大行动势在必行、意义深远,这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更是锤炼作风、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深知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我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切实把自己摆进去,以大行动为契机,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出重拳、动真格,在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上,要敢向自己“开刀”,敢于揭短亮丑,敢于动真碰硬,真正触及矛盾查摆问题,寻找短板发现不足,承认差距研究对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为民服务水平。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075-03

在21世纪激烈竞争的国际教育领域,以MOOCs引领的开放教育运动成为高等教育乃至于整个教育领域内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使传统大学的课程教学面临着生存危机。基于MOOCs浪潮的冲击,高校已经开启了对校本教学信息化的问题和推进策略的讨论,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创新推广(又被译为“创新扩散”)等理论的吸收和借鉴,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在建设机制、资金机制、组织体系、管理与应用等方面存在“最后一公里”的现象和问题。[1,2]基于创新推广理论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正在成为改变“最后一公里”现象的一种研究和实践的新视角。[3,4]

一、基于信息技术创新推广实施过程影响组织采纳的研究脉络

创新推广理论是用来解释新想法、新实践如何在组织内和组织间进行传播的理论,是最早被应用于组织层面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理论之一。1994年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开始介绍创新扩散基础理论、典型代表人物、扩散模式、模型、推广因素及条件等方面的理论成果及其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启示。[5]

一般来说,研究教育创新在教育系统中传播的过程和规律,其目的是为了确定可采用的干预手段,通过一些系统化策略,使变革过程变得更加有效,并维持变革的持续性。从创新推广的角度究其阻滞因素的靶向归属和根源,将变革带入某个组织的人或机构就是变革的职能,他们所承担的角色是变革实施的催化剂、变革方案的提供者、变革过程的帮助者以及变革所需资源的链接者。笔者从主要承担实施教学信息化创新推广的变革角度,即在我国高校主要以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主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新趋势,重点梳理了基于信息技术实施过程的影响高校教学信息化组织策略的关键因素。

1.组织因素。研究者们发现组织的专业化、职业化、规模、柔性程度、功能的差异均对创新采纳的内容和类型产生积极的影响,组织自治、去中心化、教师专业发展以及组织文化也与创新的行为有关,学校的组织特性、创新气氛、组织结构、教师间信息传播渠道以及人员组成等环境都影响着教师的创新采纳。此外,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动机与行为,受到社会、大众对创新教学的认可与学校文化等因素影响。

2.环境因素。Mer&Harris(1993)很早就提出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环境分析模型,具体包括:四大主要因素(设施因素、材料因素、装备因素、学习者/教师因素)。Havelock& Zotolow(1995)在罗杰斯的创新感知属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因素,提出了影响人们采纳创新的六个因素,强调了支持因素的重要性,即采用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如时间、能源、资金、政策等。王春蕾等(2007)研究提出了影响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有效性的四个宏观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技术和支持因素。

3.技术与任务因素。罗杰斯(1962)和Feder(1982)等先后提出了创新产品本身的特征和属性是决定创新采纳的重要因素的观点。Goodhue的任务技术匹配理论(TTF)、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TAM模型),都已是成为研究信息技术采纳的经典理论,目前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应用。TTF模型强调技术(特点)与其所支持的任务(特点)之间有较好的匹配,从而产生绩效。TAM模型指出使用者使用行为的表现取决于使用者的使用行为意图和态度影响,最终受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

二、MOOCs浪潮下基于创新推广理论的高校教学信息化深度推进策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