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分层阅读范文

时间:2023-12-23 08:13: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语文分层阅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语文分层阅读

篇1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特点

在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之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成长环境、智力水平,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表现各不相同。一是阅读能力不同。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阅读速度、质量都比较高。而有些学生却比较吃力,很难正确理解课文内容,阅读速度较慢,阅读质量较差。二是阅读兴趣不同。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点各不相同。比如,有些学生喜欢寓言故事类,而有些学生却比较喜欢逻辑推理类。因而,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质量极其低下。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策略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横向分层教学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应对学生展现出的阅读差异,能够有差别地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质量,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的保障。

1.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扩展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迁移所学的知识,不断开拓他们的视野,不断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语言理解与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比如,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安徒生写的其他作品,比如,《丑小鸭》《幸运的贝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安徒生的个人经历,创作背景、创造的不同人物形象,以此来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注重读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让学生逐渐喜欢上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草船借箭》为例,这篇文章选自《三国演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课文背景,要以《三国演义》为蓝本,全方位分析课文中人物性格、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查找一些和课文相关的资料,比如,《空城计》《煮酒论英雄》,并贴在教室中。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阅读,定期进行检查。

篇2

一、牧区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发表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从而感受语言的优美,培养语感。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不同用法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充实自己大脑。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牧区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思想动态等方面的发展。培养牧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对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牧区小班化的实行,班级学生人数减少,教师可以精心的照顾到每位学生,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每位学生状况,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心理发展状态,阅读爱好,特长等,这样教学设计方面就能设计出针对性较强的方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人状况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对于语文阅读方面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二、牧区分层施教

牧区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全班同学的共同特点和个体差异,综合性的进行考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避免好学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不消化”的现象。可把学生进行分层,大致分为三类:优等生、中等生、基础生(泛指后进生)。

优等生一般具有较强的语文学习能力,识字能力强,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已学知识理解部分词句,理解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这类学生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较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发言积极性。在阅读方面,可以主张他们进行拓展性训练,开阔视野,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素质。

中等生能够较准确、流利的阅读读课文,但理解能力不够强,不能自己体会文本所表现的主要思想,需要反复阅读和教师点拨提示来领会课文的精髓。此类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较差,在完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逐步自己独立理解文章表达内容,提高阅读水平。

三、培养牧区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主动学习,因此,调动牧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牧区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一步。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字、词、句、段落要进行标记,自行查阅工具书,实在难以理解消化的要及时的和同学讨论或者请教老师。

牧区教师应组织班级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让牧区学生和大家分享自己通过阅读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思想,把自己看的好的书籍介绍给更多的同学,登台向大家介绍本周所读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并评选出上台讲演最好的一位为下次“阅读交流”的会长,主持下周活动并且实行“奖励”机制,对于牧区学生分享的价值高的进行全班同学投票,的票最高者可以奖励学生一个红花或者一个作业本,以此激励学生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交流读书经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力及胆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四、牧区激励竞争

有激励才会有动力,有竞争才能有进步。牧区教师要活跃课堂氛围,激励牧区学生学习,学生之间也要进行竞争,要学生在竞争中不断的提高

牧区教师要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定学习的目标,并要优等生作为榜样,要学生间比、学、赶、帮、超,实行“分数计算”,考试达到90分以上加3分,80分以上2分,70分以上加1分,不到70不加分,60分以下扣一分,有进步的学生根据进步情况可加分1-2分,一个月已结算分数,长期扣分学生需要受到惩罚,比如打扫卫生,抄写课文等,以此来刺激牧区学生学习的兴奋度。

学生都有虚荣心,都希望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这样的制度,就无形中给牧区学生压力,使牧区学生有奋斗的目标和动力,能够积极的学习。牧区教师这时需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免有些分数过高者骄傲自满,一些成绩差的牧区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教师要适时的进行鼓励,并找学生谈心,站在朋友的角度提出诚恳的意见和建议,帮助牧区学生树立信心,使之不会在竞争中轻易的掉队。

语文阅读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弥补了牧区教师众多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杜绝了“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现象,为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打开了一扇探索钻研的大门,为程度差的学生也开拓了一个积极参与的世界,达到人人都有进步,人人都有提高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益。

篇3

一、农村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优势

关注全体学生,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全面发展,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1],对思维发展速度和学习能力差距比较大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教师将学生分类、将教学目标分层、将提问和作业练习分层,能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对农村相对落后的教育来说,分层教学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以下是农村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具体优势。

(一)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传统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考试的发挥及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忽略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性,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想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总觉得语文作为语言类的学科,除了背,还是背,缺乏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探究的兴趣。但在分层教学模式中,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想法,希望学生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主动学习,激发其对课堂互动的兴趣。

(二)促进教育公平如今,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条件也存在很大差距,出现了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不公平的现象[2]。农村学生学习的条件和环境相对艰苦,老师的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教学质量低下。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农村语文教师应更注重运用分层教学法,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三)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农村小学语文分层次教学要求老师对学生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并举一反三。这样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来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有效发挥学生的长处,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农村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策略探究

新的时代,新的教学对象,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小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明确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集合有效的策略,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以下是农村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有效分层教学农村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最缺乏的是先进的教学设备。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利用多媒体了解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精简的课件,节省了以往写板书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村居》《咏柳》时,因为是文言文,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时可能会思路混乱,老师就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划分古诗的结构层次,剖析故事意境,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的美。

(二)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分层教学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不能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通过分层次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增强创新能力。例如,《纸的发明》这篇文章讲述了纸的由来和发展过程,涉及纸是如何逐步适应社会发展,变得更加实用的等内容,篇幅较长。为免学生思路混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划分段落层次,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分析文章,搜集资料,开拓阅读思维,加深学生对纸的了解,培养其创新能力。

篇4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要以学生作为研究素材,将学生的特点作为教学研究的首要对象,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和家庭环境等多个角度入手,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引起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高年级学习特点

小学教学中,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情况受到学生年龄和心理状况的影响。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渐熟悉了教学环境,并对语文教学特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得到提高。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都慢慢趋向完善,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中高年级的学生能够适应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并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另外,中高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主观意识能力得到锻炼,抽象思维能力也有所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科学认识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现实世界的表面现象,而更加注重对事物本质和事物特性的总结。因此,对于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更应当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适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技巧,能够注重提升自身的自学能力,注重在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更加综合、全面地看待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挖掘语文的乐趣,发掘语文的功能,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小学语文课堂因材施教策略分析

1.分析学生层次,科学设置课程

学生基础各有不同,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如果能充分进行摸底调查,对学生分类别编组,进行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次授课,其效果对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分层次授课主要分为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授课。在分层次教学前,需参考对学生的摸底调查,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分组之后,在了解学生的共同点后还需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要对后进生多辅导、多提问、多启发以及多练习,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兴趣;可以让学有余力、思维灵敏的学生试着解决部分有较高难度,富有思考性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较高的题目,以使其能力更上一层楼。在教学形式上要将分组讨论、个别指导以及集体教学相结合,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2.尊重学生的差异,引导共同参与

学生的兴趣所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动力,如果出现学生不喜欢读教材或者学生不愿意学习的状况,要避免使用强制手段甚至是压制手段,避免动不动就让学生找家长,避免对学生实施惩罚行为。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尊重,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要让学生在学好功课的基础上可以兼顾自身的爱好。例如,对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这项任务时,给予学生自由活动时间的奖励,让学生能够实现双向满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区别设置课程,合理进行考查

当前,考试仍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其在检验学习水平的同时,也能给教师今后的授课方向给予一定的指导。教师可以运用分层次考试的方法,将语文考试试卷按照难易程度分出A、B等不同层次,A卷正常水平,B卷多设置一些基础知识题。立足于学生实际,因材施考,使每个学生语文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争取做到以考促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和能力层次,注重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状况,注重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篇5

课文的阅读量是指课本中文章的阅读数量。教育部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量作出了明确规定,这种硬性的规定是为了给小学生的语言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活跃,记忆力强,喜欢用语言表达自己,大量的阅读和背诵是掌握语言的不二途径。但是语文课标只提到了课外阅读量与背诵量的标准,对小学生课本阅读量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不仅使语文教材的编写者无章可循,而且造成了我国目前不同版本的课文阅读量的参差不齐,非常不利于小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文阅读量的现状。

一、现阶段我国课本阅读量的现状

1.阅读量参差不齐

虽然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的教材有很多版本,但从它们发展的各个阶段来看,课本中的课文数量都在不断增加。新课标课本编入这么多阅读文章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帮助他们掌握阅读的技巧和基本的写作能力,另外还可以起到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一般来说,学生的阅读量越大,对其学习语文知识的帮助也就越大,但这并不是说阅读量越大越好,还需要看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2.阅读量安排的不合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所以阅读量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阶段逐步增大,但是我们现在只是在文章内容的深度上增加了,篇幅加长了,并没有较大幅度地提高阅读量。没有体现在阅读量安排上的循序渐进性。

3.阅读量只是书本数字

无论是课文阅读量还是课文阅读量甚至是背诵量,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数据,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是达不到的,并不是说,规定的标准有些过高,而是我们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在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技巧上下功夫。

二、对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量现状的思考

1.加大对小学生课本阅读量的研究

现阶段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同一年段的课本阅读量上都不相同,有时还相差很大,像统编教材和新课标课本阅读数量相差就非常大,那么究竟安排多少课文数量是科学合理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就需要我们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制定出一个标准来,这样才能规范目前的教材课本数量。

2.教师灵活把握课文的阅读量

在目前还没有制定明确的课本阅读量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灵活把握课文的阅读量。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学习方法各有千秋,所以教师千万不能一刀切,要跟据学生的特点,合理把握课文的阅读量。教师要掌控好教学进度,在正常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灵活地有层次地给学生设定课文的阅读量,阅读量的大小要分层次,要科学合理,既不能让学生只局限于少量的篇幅,视野狭窄,也不能过多地增加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惧怕和厌烦的心理。

3.保证学生阅读量的具体措施

要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关键在于教师要采用好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

(1)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具体到阅读上,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比如快速阅读,带着问题阅读,抓关键词、关键句等等,不一而足。学生掌握方法后,还需要在阅读实践中进行巩固后,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影响阅读量的重要因素。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期培养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背诵一些典范文章,学生背得东西多了,在阅读时对熟悉的内容就会很快跳过去,阅读速度自然会提高;其次要让学生多练习对文章梗概的写作,这不仅会使学生熟悉文章的间架结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接触到类似的文章时能很快抓住文章的整体。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很快提高。

小学生阅读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更进一步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所以一定要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切不可以儿戏置之。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地设定学生的阅读量。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把理论上的阅读量落到实处。本文对现阶段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其目的就是让小学生能从小就打下坚实的语言基本功,为他们更进一步的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储备知识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平.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探究.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6)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046-01

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素质教育,各个学校都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小学语文阅读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下文将阐述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探讨合作学习应用的对策。

一、应用合作学习在小学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带着学生先对文章进行分层,然后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对文章进行分层分析,对整个文章分析之后,教师再给学生阐明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而在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有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学习讨论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分析,不仅可以使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更能使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常迅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激烈的竞争社会中,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引入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课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合作,共同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在合作学习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另一方面也树立了学生竞争意识。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心理特征,利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效率。兴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学习质量也将会得到提高。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合作学习一般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的,所以,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对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在足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分组学习,学生可以小组学习,能够可以阐述自己的想法,不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教师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及时的纠正,并在学生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教师要给予他们一定的肯定与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喜爱语文阅读。

(二)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没有形成较好的理解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他们的理解程度是有限的,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适时的为学生进行目标的明确,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讨论、研究、分析。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分配相关的任务,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能够保证学生都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做,每个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后,在进行总结。最后,在进行全班的观点表达时,教师可以随机进行挑选,而不是让每组派出代表,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保证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自己的想法,不是依赖其他学生的观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培养。

篇7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小学生的阅读材料网络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因此,在发挥网络资源的视听效果,挖掘小学生阅读兴趣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重点就不再是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是设计优化后的教学内容,充实教学阅读材料。笔者认为,在设计不同的阅读教学内容时,应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信息资源优势,结合小学不同年级段的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特征,丰富小学生阅读内容的知识性和思想性等特点,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基于此,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不仅可以感知语文阅读优秀语言,还能够深刻体会语文阅读文字中的美、妙、奇、实,开阔阅读学习视野,深刻理解阅读思想,形成语文阅读学习中“课内阅读中心辐射点+课外丰富阅读材料”的大格局。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其优势,为小学生设计多、细、优的阅读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的阅读学习材料,积累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知识,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利用网络资源的互动功能,传授小学生有效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传授小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对阅读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小学生传统的朗读、默读、速读、精读和背诵等语文阅读学习方法,还应指导小学生学会对优美、精彩的词句进行摘录,对阅读材料编写提纲,在阅读学习后写读后感等。笔者认为传授小学生阅读方法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将搜集整理后的网络阅读材料、读书笔记、阅读批注、片段赏析和读后感等上传至网络平台,让小学生直观感知阅读材料,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我学习,开展阅读沟通互动。这样,小学生就可以利于网络平台直接获取阅读材料,真正掌握阅读学习方法,在互动沟通中深化阅读学习体验。教师只有传授小学生阅读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充实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才能推动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教学效果。

凭借网络资源的交互功能,拓展小学生的阅读空间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中,由于小学生在个性心理、知识技能以及生活规律等方面的差异,使得阅读学习存在较大的差别。网络资源的丰富信息资源等优势,可以轻松将优秀的阅读材料展现给小学生,为小学生提供直观可感知的大量阅读材料,让小学生在广阔的阅读平台下最大化地挖掘阅读资源,切实感受网络资源的教学优势。在传统教学中,小学生阅读教学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要阅读学习,必须携带阅读材料。但是,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使得小学生可以轻松便捷地实现随时随地的阅读学习。网络资源的阅读学习应用为小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探究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另外,凭借网络资源的交互功能,还可以促进小学生阅读学习的协作和对话。教师可以利于网络资源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的小学生不同内容的阅读材料,实现异地阅读辅导学习和分层次教学设计。小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利用网络发表阅读学习的心得体会,结合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另外,小学生还可以利于电子公告板、电子邮箱等途径开展网络互动学习,向其他学生展现自己的网络主页,推荐好的阅读材料,对于阅读问题进行交流学习,实现交互协作学习。

篇8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习语言知识基础的重要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种隐形的综合能力,但对文本的阅读和表达还处于分散的状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首先,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表达观点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打造开放化的课堂氛围。其次,班级中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通过介绍自己最近读的书,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阅读书籍,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再次,可以在课堂中开展演讲比赛、读书比赛、讲故事比赛、辩论赛等,让学生积极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励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得到有效地培养。例如,经过了长期的训练,笔者班级中出现了口齿伶俐的王枭同学和善辩的张祖雨同学。

二、培养学生的初步习作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写作中的“米”就是丰富的知识基础,因为很多小学生没有宽广的知识,再加上生活经验比较缺乏,因此很难提高写作水平,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写作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好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知识积累能力。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教学中和课外阅读中积累习作素材,丰富知识视野,为写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其次,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的生活体验,因人而异地设置写作练习的目标,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步,防止操之过急打击学生自信心。再次,教师要丰富写作模式,从写周记、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口头作文、片段作文等出发,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再害怕写作教学。例如,笔者所教班级中经过长期的写作训练,出现了知识面极广的何正祥同学和习作水平较高的李凤婷同学。

总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得以体现,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在之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篇9

小学生在进入小学生涯时,其分班的根据通常取决于成绩的好坏。也就是说,差不多成绩的学生是分在一起的,从心理学上讲,就是所谓的同质分班。这种分班模式的核心意义就是让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比较小,有助于教学任务和进度的统一安排计划。而这样的分班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之间的差距,但是其根据中考成绩评定,可能出现总成绩相差不多,但是语文成绩的差距较为明显这种情况,其实质上就是同班级的学生语文成绩还是差距较大。同时,在进入小学学习生活之后,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可能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于学习语文的智力和情绪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分化也就越发明显起来。

分层教学法,其实质就是依照《教学大纲》及教材,在同一班级中针对不同实际学习情况的学生,设计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和教育辅导力度,同时进行不同层次针对性的测试考核。以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相对应的语文学习起点上选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以最合理、最大化形式收获知识。

分层教学法不但适合不同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不均衡这个客观需求,同时更体现出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理念。在教育中展示出真正的教育公平性,实施了人性化教育,并且激发出每个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1.学生分类

要合理应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的分类就不能马虎了事,不能单单依据总成绩进行分类,而是要重视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及基础能力等。

例如,当一年级新生进入分班以后,学校可以组织全体语文教师一起设计一份问卷调查,也就是综合测试调查,其中包含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掌握,运用表达的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点在哪里等。通过这样的调查,清楚了解到各班级的每个学生实际语文基础能力和学习状态,从而才可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学生分类工作。此外,在往后的两到三周时间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分析,并且做好记录,还可以跟个别学生展开积极有效对话,从而实际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状态。最终争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结合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将学生合理分为三个等级层次,再按照三个层次进行分组,让学生可以互相帮助进步。

2.教学目标分层

所谓的教学目标分层,就是参照不同层次分组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如果按照学生的优、中、差来分层的话,那么教学目标也应该针对三个层次进行不同目标的制定。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面对语文水平较差的学生,就可以尽量引导其掌握教材当中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其学习文言文的初步技能,使之能基本完成语文课堂教学任务。对待中等水平的学生,介于其已能较好掌握基础学习技能与知识,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可以针对这种情况培养其词句辨析与文章思想剖析的能力,促进其主动求学的积极性。面对优等学生,针对其已经完全具备语文基础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其开阔视野、创新思维以及提高自身语文综合能力,引入其他相关散文对其进行拓展,争取最优化地完善教学任务。

3.教学过程分层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按照《教学大纲》,提前掌握教材内容,同时宏观考虑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例如,优等生学习状态一直较好且平稳,所以教学时可不必过于照顾。而中等生具备一定基础能力,所以可以重在课堂培养其积极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差生,就要多花心思,时刻关注,针对其学习的实际状况予以及时帮助和指导。

三、教师应建立分层教学的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逐步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学习评价体系,这样的评价体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的成绩分数,因为局限分数的评价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而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是一个多方面带有激励性的评价体系。正确的评价体系能够让学生收获学习的自信心和满足感,注重过程的评价体系还能够使得学生更为关注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更加愿意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和进行动手参与。这样的教学评价体系无疑会让教师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意义,提高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的合理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巨大的正面意义,采取正确有效的手段将其落实执行,可以实现语文教学事业大幅提升。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发展和进步起到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一、工作室基本情况介绍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现有成员8人。这其中包括平山第一小学副校长林静,德育处副主任周特瞻;白花第二小学副校长李敏妮;实验小学林佛珊;平山中心小学语文科科长戴巧英、宋芳芳;黄埠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温月云;大岭中心小学谢静雅。8名成员都是所在区域的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最为重要的是,每位成员都非常勤奋上进,对于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和任务,都能做到积极参与,勇于承担,热情高涨。

二、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6月5日举行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郭党组作了重要讲话,要求我们要自主工作,打造名副其实、效果显著的名师工作室。教研室张伟元老师和曹燕玲老师对我们提出了期望,期望我们专心钻研教学,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素养,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6月28日,工作室成员受邀担任“惠东县第六届小学生艺术展演”诗歌朗诵组别评委工作,工作室主持人李妮老师负责赛后点评。

10月16日,惠东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2018-2019学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语文学科中心教研组教研员培训,在惠州市一中双语国际学校举行。本次活动,张伟元老师和曹燕玲老师分别作了题为“试题研究及分析的指导意见”及“关于分层培训工作思路和指导意见”的重要讲话,并布置了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学科工作要点。工作室主持人李妮老师就本学期工作室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

10月24-26日,工作室成员分成三组,配合教研室的工作,圆满组织了山区片、沿海片、沿江片的语文科优质课评比活动。

三、工作成效与收获

1.开展教学专著阅读,扎实推进教学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理论素养。

工作室要求成员每学期至少阅读两本教学专著。在专著阅读中,以研究教学名师为主。通过研究性阅读,深刻了解名师教育教学思想,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教学艺术。特别是通过微信流,老师们对于永正、贾志敏、王崧舟、窦桂梅等许多名师的教学思想及风格,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从研究学起,从模仿学起,这已经成为加速专业成长的一个捷径。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教而不研则浅”,研究是名师工作室的第一要务。本学期我们工作室每位成员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县级课题《指向语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开展了小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目前,这些课题研究工作正稳步推进。

3.以专题报告及案例评析为引导,积极引领学科教学新发展。

2018年10月16日,惠州一中双语国际学校李燕娜老师执教了观摩课《鲸》,工作室成员带领中心教研员分组评课议课,并由工作室主持人李妮老师总结点评。同时工作室主持人李妮老师及成员林静校长分别作了题为《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及《“领”你进入书的海洋》主题讲座。这次活动收到了中心教研组教研员的一致好评。

4.以课堂教学研磨为平台,不断提升成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与艺术水平

2018年5月28日举行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同课异构、评课磨课活动。本次活动首先由平山第一小学语文科科长严伟霞老师和平山中心小学刘文芳老师进行同课异构,然后由工作室全体成员进行议课、磨课。精品课例的研磨,让成员们在理解与处理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方法、驾驭课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启发。而由工作室指导的这两节课分别获得了2018年惠州市录像课评比活动的一、二等奖。

四、努力的方向

根据《惠东县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接下来我工作室计划开展如下工作:

(一)“提升自己,影响他人”,打造“名优群体”。

1.聚焦课堂教学,塑造个性特质。

工作室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进一步提升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打造每一位成员的“精品课”。通过工作室成员内部开课、开设讲座等形式,相互学习,在教学风格和特色上下功夫,力争形成鲜明的教学个性和特色,确保在同行中有一定的影响。

2.继续开展教学研究,提升科研水平。

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开展小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

3.做好帮扶引领,追求辐射效应。

工作室成员一方面在导师的引领下,实现各方面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还要成为学科教学的示范者和青年教师成长的帮扶者。本学期,要求各工作室成员结对1~2名青年教师,经常听课、评课、案例分析,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11月底和12月初,工作室将到大岭中心小学及增光小学“送课下乡”并开设学术专题讲座,展示工作室实践成果,追求辐射效应。

4.搭建交流平台,共享教育智慧。

完善名师工作室博客建设,让工作室博客成为工作室成员与外界同行进行交流的窗口,实现教育智慧共享。

5.用读书丰盈自我。

通过专业阅读,正确把握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努力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品质。本学期推荐阅读的书籍是《李吉林于情境教学》、《窦桂梅于主题教学》。

6.以“观课、听课、评课”来提升自己。

学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积极探索教学工作新思路,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勤于思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动想办法解决,坚持写教学反思,积极撰写论文。

(二)分层培训,整合、盘活资源。

篇11

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教育外部的,社会的原因,也有教育内部的,自身的原因。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我们不能总是怨天尤人,要多从自身找找原因。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多种思潮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铆足了劲对阅读教学进行探索,也许是为了出“新”,为此出现了许多本末倒置的现象,导致阅读教学出现种种问题。

一、课件滥用充场面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错又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时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尤其是公开课,许多教师都认为不用课件就不是一堂好课,有些地方赛课,不用课件就评不上奖。在课件热闹的氛围下,无论哪一级别的公开课,只要有条件的就一定会用课件,而许多课件无非起到了小黑板和挂图的作用;有些课件做得花里胡哨,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复习课文中的词语,一位教师利用课件将其做成各种各样的鱼,教师点击之后就出现一个词语,然后请学生读词语。请问教师如此兴师动众有必要吗?不就是读词语吗?直接读不就行了吗?简单问题又何必如此复杂化?在平常阅读教学中,不用课件或少用课件就能达到同样效果的,还是应该不用或少用课件。毕竟制作课件成本较高,既费时又费力。

另外,小学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重视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学生的阅读、品味、理解、感悟产生独特体验。课件使用不当,反而有碍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课件只能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应成为充场面、讲排场的手段。课件只有有利于解决阅读教学的重难点,实实在在为学生服务才能显出它的价值。

二、活动花俏迷人眼

由于语文新课程对跨学科的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画、唱、跳、演等等,可谓是十八般武艺全用上,煞费苦心,弄得人眼花缭乱。好好的语文课变成了表演课,课堂是变得热热闹闹、学生也学得“不亦乐乎”了,可这样的语文课还姓“语”吗?学生的语文素养能提高吗?

如理解“高耸、低陷”“山峰、山谷”这几个词时,让学生拿出笔在纸上画一画,再在图上标一标,无需多言,学生便能一目了然,像这样省时又高效的学科间的整合才是必要的。学科间的整合也应注意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开展和语文无关的活动,阅读教学将失去自我,成为表演的舞台。语文教学是要开展一些活动,但是花架子、和语文学习无关的活动不应充斥我们的课堂。

三、不甘冷场放声读

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朗读之风盛行。教师采用自由读、分组读、齐读、对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为了表现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教师花大力气引导学生放声读。尤其是公开课,教师生怕课堂静下来出现冷场,于是读大多采用出声读的形式,“书声琅琅”成了他们课堂值得炫耀的亮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理解。”默读有助于学生用心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学习课文,放声朗读一般来说放声朗读应出现在刚接触课文或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后。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后再放声朗读是为了通过有胜于言体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要想真正进入文本、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默读,对高年级学生尤其如此。让学生学会静思默想、让课堂暂时“冷场”吧!

可以说,默读能力对于生活在信息量与日俱增的现代社会中的学生来说比朗读更重要。现代人必须善于默读,善于在默读中思考、比较、鉴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呼唤默读教学的回归,让学生学会静思默想,让学生成为富有文化底气的读书人。

四、作业被挤出课堂

虽然上级三令五申要为学生减负,但小学生仍普遍感到课业负担过重,这与我们的阅读教学有一定关系。有的教师唯恐学生这里不懂那儿不能理解,于是一些自认为是精华的句子左分析右讲解,放弃了让学生背诵积累的时间,低年级的孩子写字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导致一些孩子的字间架结构不正确,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教师开始布置作业。这作业便成了孩子可见娱乐的“死对头”,它占去了孩子玩耍放松的大好时光。虽然孩子人在教室写作业,可心早已飞到了教室外。学生的作业由此造成了字迹潦草、正确率低下等后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穿插几分钟做作业的时间,或在课堂上留几分钟写作业的时间,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写字作业一定要在课堂上完成,在教师的行间巡视下完成,让每一个孩子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课后就留给孩子们多看看自己想看的书吧!

五、教师无视学生阅读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要牢记小学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我们肩负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亮丽的底色,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回归本质吧!

参考文献:

[1]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秘书处编著.《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第4页

篇1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阅读欣赏,是指学生对一切文学知识的习得和从中获得的美好情感的体验,从而真正激发起学生热爱语文,喜欢文学的兴趣,汲取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神精髓,提高为人处事的人生修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欣赏教学。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阅读欣赏兴趣

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我采用了电教手段――用课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的基础,以课件情景为补充将孩子们喜爱的情感,为后面进一步体会感情打下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辩。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讨论、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见解,使小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我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最后,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提升学生阅读欣赏能力

1.组织“读、思、议、导”阅读活动。阅读教学以增进学生欣赏能力为主线,强调“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导一导”的阅读教学活动组织,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读一读”是让学生在阅读作品中去发现问题,做到整体感知课文所要表达的一个大概意思;“想一想”是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写作这些内容的目的和指向所在;“议一议”是合作学习、自主思考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而问题重点在文中的哪个句段、有何人物表现等上;“导一导”是教师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不仅能解决课文中的问题,而且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思路。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语文《灰雀》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预习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明喜欢的原因。然后,再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再用“惹人喜爱”一词进行点拨、引导,就会让学生对灰雀歌唱动作想象得到升华。

2.提高阅读教学生活化与丰富化水平。阅读教学内容生活化十分重要,贴近学生生活是阅读教学内容生活化的主要做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第一学段的儿童在内容选择上,可选一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让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去读懂相关内容并有收获,从中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同样,形式多样化的阅读对于小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也是很有作用的,事实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优化阅读的每一个环节。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形式,以及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妙的声音,欣赏美丽的画面,感受优美的形象,都可以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达到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让阅读成为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一个人自我展示的平台。

3.强化学生在诵读中提升欣赏能力。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写景类的散文教学,因其语言具有形象、情感、节奏之美,很适合朗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熟读和朗读中,将文章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情感渐渐被学生领悟和感受。由此,自然而然地可以起到陶冶思想情感,提升其审美能力的作用。如在执教《泉城》这篇写景散文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精读来感悟文章的语言之美,并用课件为学生出示句子:“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听起来如秋雨潇潇”,在学生朗读之后提问:这些句子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泉水之美呢?为什么令人喜欢呢?你见过“白浪翻滚”的景色吗?文中描写“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一种气势呢?……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随着散文优美的文字领略了神奇的珍珠泉,大、清、美又活力四射的趵突泉等,形象地感受到了泉城之美,散文语言的美与神奇,使学生陶醉在了这片文字所构建的人间仙境之中。

4.不断引导学生在创新写作中提升欣赏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学生的写作需要在欣赏过程中学习,需要用美的外物激发写作的灵感。近些年来,在作文写作方面,关于创新写作的教学的研究成果较多,许多小语教师已开始关注创新写作这个话题。实际上,不仅作文写作需要创新,语文教学同样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小学生阅读《大灰狼》、《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故事基础上,让学生借鉴模仿进行写作,以此参照完全能让学生懂得欣赏中完成写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