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3 08:13: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

篇1

假如有一天,我做了某个班级的班主任,我该如何与任课老师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呢?因为我们都知道,任课老师不仅是这个班的“教书先生”,给学生们传授各个课程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们进行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知识,他们也是班集体重要的管理者,是协助班主任完成各项班级活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要学会如何与任课老师交流,处理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首先就是良好的交流,交流才能互通,才能加深了解,才能有共同完成班级事务的可能性。作为班主任应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比如课后问问任课教师学生的课堂反应与听课效果,互相提出提出意见,以使班级更好发展。

其次要协助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对于他们提出的意见要采纳,不能置若罔闻,置之不理。班主任还要教会学生尊重、感激任课教师,不能因为某门课程的不重要就忽视这门课的任课老师,也不能因为不是班主任就觉得任课教师没权利管理班级,教导学生。(班主任 banzhuren.cn)这样,任课教师在班上和课堂上受到学生的尊重,就便于更好的沟通,任课教师就能够积极主动的管理好班级。

篇2

沟通是一门艺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沟通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双方进行平等对话,拉近师生关系的重要方式。但是如果沟通中出现问题,那么不仅不能改善师生关系,反而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解决好沟通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沟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沟通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通过良好的沟通更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并通过掌握学生心理进行思想教育,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接受,并理解老师的用意,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建立,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沟通有利于师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老师传达的思想能够被学生理解并接纳才是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这个过程需要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等,在这一过程中双方能够做到相互理解,拉近彼此的距离。

(二)沟通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总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命令感,老师和学生的地位不对等,而现在大学生更加具有个性,这种命令性的教育方式,学生并不买账。沟通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在双方地位平等的前提下,学生没有压迫感,老师没有身为长者的架子,双方能够坐下来愉悦交流,交换意见,采纳意见,并通过沟通消除双方思想上的隔阂和分歧,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沟通有利于师生感情的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师和学生通过沟通能够更加进一步了解彼此,在了解的基础上建立信任,这有利于学生与老师分享一些苦恼和困惑,进一步增进师生感情,达到情感上的认同,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的沟通问题

(一)沟通不够及时。由于老师的工作性质,需要给学生上课和为课程做准备工作,学生有问题时无法及时与老师沟通,不能获得老师的帮助,这就导致学生的反馈不及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师生之间存在语言障碍。老师和学生之间在沟通过程中可能存在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双方在年龄上存在差距,这就导致师生之间沟通需要跨过一个代际的障碍。学历和人生经验方面也存在差距,这些差距就使得学生不容易理解老师的意思,老师很苦恼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导致理解上出现矛盾和偏差,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排斥和抵触心理。这样,学生的思想问题不能解决,还会影响师生感情的培养。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当前在应用型教育背景下,很多高校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为重点,忽视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过于表面化,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很多学校虽然有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实效性不强,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自然不会很重视,一些老师在工作中缺乏沟通技巧,不但没能达到教学目的,反而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影响师生情感的建立,甚至还会引起彼此之间的矛盾。

三、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沟通问题的途径

(一)改进沟通方式。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除了非正式的沟通模式之外还应该多运用一些其他沟通方式,多种方法综合利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理好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出现。同时,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还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优化升级,教学内容和方法要不断根据新形势、新情况进行更新补充,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采取多样化的沟通。沟通就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并从中达到老师和学生的思想认同。因此,在沟通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学生理解和接受为目标,避免使用一些专业性的词汇,造成学生的困扰甚至排斥。应该尽量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联系其学习情况和整个大的环境背景,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和沟通方法进行交流和疏导。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利用网络媒介和学生建立沟通渠道,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并通过学生经常用的社交软件等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前一些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匮乏,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很好,很多教师在沟通中总爱摆架子,以长者的口吻采取命令式的教学,这样学生和老师很难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甚至会排斥与老师的交流,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因此,为了改变现状,高校应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定期派年轻骨干教师参加研讨会和讲座,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教师要提高沟通能力,掌握更多的沟通技巧,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地位的平等,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情绪,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沟通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运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消除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校之间的隔阂和障碍,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找出沟通中遇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篇3

幼儿园的教育是富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各个环节之中的,重在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培养,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园常规的制度也是依据幼儿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所制定的,让家长知道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保教人员实施保育和教学工作时,按时让幼儿遵守作息时间起居,指导幼儿逐渐学会生活自理。自己的事自己做,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保教人员的指导和幼儿的相互影响下逐步学会讲卫生、有礼貌、守纪律、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良好品质的同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做到生活有规律,活动有秩序,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另外,要让家长知道按时送幼儿到园学习遵守作息时间,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人从呱呱坠地,就开始对大千世界积累探索,可以说,每个孩子生来就对各种事物充满了热情。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也是按幼儿的原有水平逐步加深,逐步提高的。如果幼儿不能按时人园,坚持出勤,他所学习的内容就失去了连续性。也就会造成他与其他幼儿的差距,导致幼儿形成自卑心理。

二、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和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篇4

1 前言

从目前小学教育来看,小学教育是学生性格形成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只有重视学生的性格培养,才能为日后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素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小学教师除了要重点提高教学成绩之外,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应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紧密的联系,实现心与心的碰撞,使老师能够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进而了解学生的现实需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提供有力帮助。所以,小学阶段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广西小学教学现状来看,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尤为必要。

2 小学教育中,老师应用童心与学生交流

考虑到广西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小学生的心理比较封闭,要想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老师就要拥有一颗童心。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时代,童年的印象对于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很珍贵的财富。小学的思维发展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师不能总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这样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是幼稚的,那些新颖、奇特的东西都会被否认,就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在课余时间要多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玩在一起,主动接近他们,设身处地,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同与共感。

基于这一认识,在小学阶段老师要想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2.1 老师应用童心与学生交流

考虑到小学学生年级较小的特点,老师只有用童心与学生交流,才能做到了解学生思维特点,提高与学生心理沟通能力的目的。

2.2 老师应与学生换位思考

为了做到正确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老师应学会与学生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和思考问题。

2.3 老师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认真分析学生心理特征

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老师只有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达到提升师生沟通质量的目的。

3 小学老师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应与学生真诚分享自己

考虑到广西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轻易不要否认孩子的想法。一旦学生被否认,就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在课余时间要多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玩在一起,主动接近他们,设身处地,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同与共感。结合小学教育特点,老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应与学生真诚分享自己,做到加深彼此的了解,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老师应在学生面前深度剖析自己,增加与学生的沟通

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为了赢得学生的信任,老师应在学生面前深度剖析自己,实现多角度多层面的剖析,以此与学生间建立良好的信任,让学生愿意与老师交心。

3.2 老师应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老师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应将自己的心路历程、成长经历和心理思考都与学生分享,并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保证师生间的沟通取得积极效果。

3.3 老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实现真诚交流

老师在与学生沟通之前,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实现与学生之间的真诚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沟通效果。

4 小学老师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应善于捕捉沟通时机

通过对广西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发掘后发现,广西小学生对情感体验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良好的情感体验会给小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为此,在小学老师与学生沟通过程中,老师要认识到情感体验的重要性,要善于把握沟通时机。

儿童的情感体验与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的关系。需要得到满足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得不到满足,便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当学生最需要爱护、理解和引导的时候,也就是师生感情沟通的最佳时机。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师生间的沟通质量:

4.1老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需要

为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老师只有认真分析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并做到有针对性的交流,才能保证师生间沟通的整体效果,满足师生沟通需要。

4.2老师应把握沟通时机

在沟通时机的把握上,老师应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合理利用沟通方法在适当的时机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保证师生间的沟通取得积极效果。

4.3老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考虑到情感体验的重要性,老师应在与学生的沟通中给予学生正面的影响,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愿意与老师沟通。

5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教育阶段,只有加强师生沟通,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学习习惯的目的。为此,老师应用童心与学生交流、应与学生真诚分享自己、并应善于捕捉沟通时机,从根本上提高师生沟通效果,满足小学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丹丹;对窦桂梅主题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邓先惠;小学三年级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艳;小学低年级语文学困生的个案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篇5

一、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当前幼儿园与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正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家园共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方面。

1.幼儿发展的需要。家园共育是幼儿发展的需要。家庭、幼儿园、社区都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影响,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幼儿园只是幼儿教育的一种较为普遍的专门的教育机构,除此之外,家庭也是重要的教育机构,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应建立一种合作、和谐、互补的关系,对幼儿的成长起到同步、同育、同构的作用。

2.家教指导的需要。家园共育是家教指导的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互动和观察之后,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不仅要明确家教指导的目标,更要注重参与的过程,使指导更加有效。

3.保教工作的需要。家园共育是保教工作的需要。在学前教育不断更新发展的新时代,保教工作是我们的工作重心。而保教工作需要倡导教师建立家园关系,帮助家长建立全新的育儿观,明确相对一致的育儿思路等作为前提。

二、我园中班级部家园共育的困惑

家园合作已成为新时代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园积极通过各种形式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而家长们也是积极合作,可是家长和教师在家园共育中仍有一些困惑:

1.家长的困惑。部分家长认为多数家园合作是以幼儿园为主导的,家长只是参与者和配合者。有的家长说:“老师布置的任务家长尽可能地去完成,可是不能没完没了啊!我们也很忙,也很累!孩子交给幼儿园就应该是老师去教育。”

2.老师的困惑。老师们则认为家长应该更积极地配合幼儿园工作,教育孩子不能光指望老师啊!在幼儿园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好习惯一回家就没有了,老师辛辛苦苦地教育,最后落不到家长的一句好。家长们对于教师提出的一些关于孩子的消极信息,更是敷衍了事。殊不知老师都是全心全意地为了孩子们,更是为了家长们。

三、我园中班级部家园共育现有的优势和途径

近年来,我园在家长工作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仅帮助家长提高了育儿水平,而且还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自我成长。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工作,树立了新型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观念,育儿水平和教育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们中班级部家园共育的现有途径有:(1)家访、面谈、电联;(2)家长问卷;(3)家长园地;(4)家长会;(5)家委会;(6)家园联系手册;(7)亲子活动;(8)家长进课堂;(9)幼儿园班级网站;(10)亲子作业;(11)为活动提供材料;(12)幼儿成长档案;(13)特邀教师;(14)半日活动开放;(15)早晚接送接待;(16)班级短信平台等。

四、我园中班级部家园共育的现状及问题

我们中班级部在家园共育上有众多的途径,可是细细分析它只是一种简单的互相联系、互相交流的方法,这种联系和交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但其方式比较单一。单方面的布置、告之、通报多一些,少了一些家长参与的主动性,而幼儿园的主体地位又过于明显。我认为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家长资源仍需再度挖掘。家园沟通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地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在幼儿园我们常利用的家长资源是“家长进课堂”、“亲子活动”、“特邀教师”等等,家长资源没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作为教师可以作一些深度的考虑。这种深层次的“互动合作”不仅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瑞吉欧教育趋向的一个重要理念。

2.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时间有限。在中班级部开家委会时,家长委员们纷纷表示与老师的交流机会太少了。家长们特别希望和老师多多交流孩子在园的情况,可是没有时间交流。家长与老师见面的机会只有两次,一次是早晨入园的晨间接待;一次是下午离园。家长们想找老师谈可是看见老师又要接待又要护导还要做其他的事情就不好意思了,长此下去不利于家长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就成了我们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3.与家长沟通缺乏艺术性与方法。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大多是在孩子们出现一些问题之后,教师想把问题告诉家长,共同引导孩子。可是往往因为沟通上过于直白和不得要领而“好心办了坏事”。本来不多大的事儿,经老师一番渲染,家长反应颇多:要么觉得没面子,立即训斥孩子;要么一脸怒气地走人;要么对老师心生排斥,与老师沟通次数骤减。老师采取什么样的引导语言,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而这一点,有些老师没有意识到,也没有用换位思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家长们的心。

篇6

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是光靠学校才能够做到的,对学生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组成。但说真心话,目前我们的社会教育状况令人担忧。有专家曾撰文说:“五加二等于零。”什么意思呢?即学校家庭花了五天进行正面教育,但是孩子们一到双休日,回到社会,除了学习什么都学会了

虽然在平时我们有些家长也常常主动与我们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但不管怎样,今天,在你们的孩子即将完成小学学业的今天。我想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配合是非常必要的。

一、介绍毕业考试的重要性:

首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清醒认识这次毕业考试对你的孩子的重要性。

第一、孩子们辛苦了六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多少风风雨雨,严寒酷暑。现在到了最后收获的季节。这一个句号是否能够划得圆满,关系着他这六年定论问题。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带着遗憾走出小学校门。可能这并不能定论什么,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毕业考试关系着你的孩子将来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兴趣。如果你的孩子以一个较好的成绩步入初中,我想他一定会充满信心,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势必也会报着乐观的、向上的态度;有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可见这对他的学习影响是十分大的;

第三、毕业考试成绩是你孩子走入初中给初中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也可谓是展现给老师们的第二张脸。多多少少会影响初中老师对你的孩子的判断,以及将采取的一些策略。所以也可以这么说,小学毕业既是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也是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毕业考试的成败也意味新的开始的成败了;

第四、有一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升入一个比较好的初中。能够在将来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那毕业考试就是必经的一道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考试也可能是你的孩子在这个社会对将来人生第一次抉择,一次可能并不是自觉的、不是自知抉择。但的确是隐含着,真实存在的社会现实。

我上面只是简单地列举了一些毕业考试的重要性,其实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庭,毕业考试的意义会不同。一句话,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是与孩子有关系的人,我们都应该重视这一次考试,把他当作自己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来看待。在最后不要让任何一个人留下遗憾。

二、介绍最后一段时间的重要性:

我们现在可以算一下,毕业考试还有多少天呢?六月二十二日,还有四十天,去掉休息日,还有三十天的在校学习时间。时间已经很紧。更重要的是这一段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实在是太重要了。

(一)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知识系统化的过程。可能前面学了很多知识,装在脑袋里还没有整理。下面这段时间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知识整合的过程。使原来松散的结构变成一个有着内在互相联系的结构。同时我们会根据考试出题的要求增加一些课外的知识,所以对于优秀学生,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放松了,想要在最后考到一个顶尖的成绩是不容易的。

(二)对于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来说,这一段时间是提高成绩的一个很好的契机。要知道,不论语文还是数学、英语,我们老师都会把考试范围以类的知识来一次系统的复习。这一过程,只要学生能够认真听讲,做练习。以前的不足是完全可以得到弥补的。特别是一些难点问题,我们都会挑出来重新讲、练。

所以,下面的这短短的四十天里,学生如何来学习,我们家长如何来管理,将直接影响着你孩子的成绩;直接影响着你的孩子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

三、家长如何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那么,作为家长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呢?

1、加强对孩子有关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最后这一段时间,由于学习任务的增加,孩子肯定会觉得比平时更辛苦。但是从人的一生来看这种辛苦,是孩子的一笔最好的精神财富。我们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在孩子有怨言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为他们讲道理,使他们懂得,不努力、不吃苦就不会有大的收获。同时对他们通过努力、勤奋得到的进步要表扬、鼓励。使他们苦中有乐、苦中有希望。

2、加强对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方面关心。学习任务的加重,孩子的体力消耗变大,适时增加平时的用餐营养。白天变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点干粮,让他们在学校可以充饥。在睡觉、穿衣等一些细节上要更加重视,以防孩子生病。要知道,现在一感冒就会落下课。由于时间紧,节奏变快,一旦落下,就很难有时间补上。另外,在休息方面也要加以监督。不要让孩子的睡眠不足,到一定的时间提醒孩子休息,控制好电视的收看,电脑的使用时间。(这一点要突出讲一下,有时家长一直被蒙在鼓里)(相反:在用钱上要加以严格控制;区别零食与干粮,对孩子吃零食的现象要制止)

3、加强对孩子的课外时间管理。平时看到孩子晚回家,一定要问清原因,有必要打电话与老师联系。千万不能留下管理上的空白。因为现在压力变大,有的人会自我逃避,去网吧、商店,去放松一下,有时应该叫放纵一下。这样就很容易出问题。另外一旦发现该到家时没有回家要及时与老师联系。查明原因,进行相关的教育。在星期六或星期天的休息时间,也要对孩子的活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现在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一到星期天,学生的作业质量就特别的差。一个星期辛辛苦苦养成一点好的习惯,一下子全放汤了。可以看出星期天,孩子在家缺少管理,把学习放到了一边去了。

4、加强安全意识。因为学习到了紧张的关键时刻。有些学生因为不够自觉有时要留校补课,在此我辛苦我们的家长朋友来学校去接一下,以保障路上的安全。如果有特殊的原因,不希望教师留他补课的可以提前与老师联络。

5、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孩子的学习。

a平时多了解孩子的作业和测验情况,重要的是要把作业和测验打开亲自看一看,不能一问了之。

b平时有空多陪陪你的孩子,在旁边看一看你的孩子是如何做作业的。特别是一些作业速度比较慢了孩子,更应该要多观察,帮助他找到根本原因。

c参与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帮助。英语背诵,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抽背,语文也是一样,还可以对一些基础知识进行抽背,以及监督一些默写作业。我们有许多家长都很有耐心,孩子默好以后,签一个字,作为证明。

d多鼓励,少批评。多正面引导,少横向比较打击。

e多谈心,减轻学习的精神压力。

6、加强对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对待自己孩子的学习,要从严要求,严不是打,不是骂。是高标准严要求。现在许多学生在考试时不是不会做题,而是不够细心。要知道,细心正是一种很重要良好的学习品质。所以平时做作业时,作为家长一旦发现作业的质量不高一定要让他重新做好。在家这么一抓,学校再来一抓,他没有任何可以放松的机会,良好的品质就容易养成。

还有学习的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有的学生安他的能力他是能做好的,但因为某种不经意的态度,从不尽心做,尽力做,一味地以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对待学习也是有害无益的。同时发现有厌倦的情绪,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也可以及时与任课老师联系。

7、加强家长与任课老师的联系。因为教师工作很烦琐,不一定每一天都能和每个家长联系。这需要各位能主动通过电话和亲自来校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以及和老师及时沟通自己的想法。

在这里我要表扬一下几位家长,首先是高家晶的妈妈,还有庞莹的妈妈都非常的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能及时地经常地打电话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在他们的关心下,我们明显地可以看到她们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在这里,我想说一句,各位家长,当你在关心你自己孩子的时候,不必过虑和老师联系的尴尬和担心,一个电话,一次会面,一封书信等等都是很好的与老师沟通的方式,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一定会放下手头的工作,耐心地和你讲述你孩子的情况,这一点请家长们放心,同时了也希望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能有更多的家长朋友来与老师沟通,共同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为教师,我们也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最后我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这最后的一段时间里能有一个让人惊喜的进步。以一个让大家满意的成绩自豪地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

几点说明:

1、学生情况分析,上个学期期末班级语文成绩列全校第一,这个学期语文数学期中考试,也列全校第一(但这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一直在鼓励同学们“要和自己的过去比,要不断的超越自我”所以在最后的两个月中,我们应该更努力地让更多的孩子跨入优秀的行列。)语文方面的要求。(积累要广,更要动笔写一写,会背,但字不会写。家庭作业,写作文时候,可能多一点,但尽量减轻负担。教师的出发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家长的理解,六月份开始的8张模拟试卷,家长密切关注,及时了解并签字。)

篇7

0 前言

中学的德育大纲也指出,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实现学生德育和政治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思想的教育帮助学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道德观念。可见初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它既是传授知识,培养大家能力的知识课,也是对学生思想进行教育的的德育课。思想品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一个标准,可见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而思想政治课程是目前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的重要手段,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有效进行就显得至关重要。

1 如何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课中德育渗透

1.1 深入研究教材

初中的思想品的教材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其中含很容易的让人理解的德育思想,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的内容和思想。如课本中提到的认识自我,做自尊自信的人等很多主题内容,这些道理虽简单但也是生活中我们都要用到的,对以后接触社会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要求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前要有很充分的准备,挖掘课本中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并结合当时的社会信息积极整合与教学相关的资料,观看相应的新闻,收集信息,或是图片资料,精心教学,最好开办一些培养学生道德或是爱国的情操的课程,这样让大家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案例】某校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课中的内容,将5.12地震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引入教学,学生们感受到了白衣天使、战士、志愿者们的在拯救生命时的那份执着,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同样的内容若是仅是靠单纯的教学将不会起到这样的效果。此外老师根据当时课堂上的内容适当地引入相应的故事,这样既起到了很好的教学作用,也很好地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1.2 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现在的课堂教学是以一种老师讲课为主,学生参与为辅。学生很少参与老师的教学,一般老师在讲课学生不停地抄笔记或是对课上讲的内容在课本上圈点,在课后对所讲的内容进行机械的背诵记忆,这样其实把对思想政治的教学带入了一个误区,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题的讨论分析,这样才能对所讲的观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对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有了很高的要求,在进行政治思想的教学中首先要做的是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位置,针对教学重点多启发学生,引入实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才能培养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案例】某老师在进行思想政治中“诚信做人到永远”时,老师通过商鞅变法的故事的引入来进行这个课题的讲解,并让学生对此故事进行了表演,这中让学生身临其中感受其中诚信的重要作用,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诚信的课本知识,而且这种方式也是学生对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了很好的了解。这种通过简短的情景表演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1.3 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老师授课学生接受的过程,更是学生与老师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很好地与学生沟通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因此充分运用情感教学是在进行政治思想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要做好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需要做到: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这是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前提,因为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对思想政治课程有了探究的动力,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并理解这门课程的真谛;其次,需要老师与学生多沟通,关心学生,促使老师学生之间建立真正的朋友一样的友谊,这样老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去设计课堂,这样才会有高效率的课堂;再次,适当地在课堂上加入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参与课堂的动力。积极发挥好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若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因素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将不利于教学很好地进行,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带到教学中,这种靠学生自主地投入到思想政治中进行学习的效果将更好,因此要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某校老师在进行第二时,老师通过和学生们共同观看《》这部电影,开始学生无不为圆明园原有的豪华所震撼,为八国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感到愤恨,这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观看完电影后老师和同学对这部电影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共同感受由激动到愤恨再到反思的心情起落,这样很好地促进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1.4 加强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指引学生很好地进行学习的作用,只有老师的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一项调查表示老师的语言表达在教学中的最有说服力,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有很好的模范作用,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尊重学生,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很好地尊重老师,学生才会积极地学习课堂上的内容。

1.5 应该尊重学生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内心里发出的心声,才能真正的打动学生的心灵,这是教育学家的一句话。这句话真正表示了真诚的沟通才能实现好的教育,这就要请求老师对学生尊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仅是老师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也是实现进行良好教育的前提。老师应该以诚相待,真正地去关心去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重视学生的实践方面和他们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实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

2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如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高技术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德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这就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时,注意传授学生这方面知识时的方式,并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 李一文.论德育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1(19).

篇8

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的家长会,说明大家对自己的孩子都十分关心。既然家长、老师、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教育好他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协力,把你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教育好。

一、介绍毕业考试的重要性:

我们的孩子们辛苦了六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到了最后收获的季节。这一个句号是否能够划得圆满,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毕业考试关系着你的孩子将来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兴趣。小学毕业既是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也是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毕业考试的成败也意味新的开始的成败了。

二、介绍最后一段时间的重要性:

(一)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知识系统化的过程。可能前面学了很多知识,装在脑袋里还没有整理。下面这段时间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知识整合的过程。使原来松散的结构变成一个有着内在互相联系的结构。同时我们会根据考试出题的要求增加一些课外的知识,所以对于优秀学生,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放松了,想要在最后考到一个顶尖的成绩是不容易的。

(二)对于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来说,这一段时间是提高成绩的一个很好的契机。要知道,不论语文还是数学、英语,我们老师都会把考试范围以类的知识来一次系统的复习。这一过程,只要学生能够认真听讲,做练习。以前的不足是完全可以得到弥补的。特别是一些难点问题,我们都会挑出来重新讲、练。所以,下面的这些时间里学生如何来学习,我们家长如何来管理,将直接影响着你孩子的成绩;直接影响着你的孩子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

三、家长如 何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那么,作为家长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呢?

1、最后这一段时间,由于学习任务的增加,孩子肯定会觉得比平时更辛苦。我们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在孩子有怨言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为他们讲道理,使他们懂得,不努力、不吃苦就不会有大的收获。并且要多表扬多鼓励。

2、学习任务的加重,孩子的体力消耗变大,适时增加平时的用餐营养。要知道,现在一感冒就会落下课。由于时间紧,节奏变快,一旦落下,就很难有时间补上。另外,在休息方面也要加以监督。不要让孩子的睡眠不足,到一定的时间提醒孩子休息,控制好电视的收看,电脑的使用时间。(这一点要突出讲一下-有时家长一直被蒙在鼓里)

3、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孩子的学习。

平时有空多陪陪你的孩子,在旁边看一看你的孩子是如何做作业的。特别是一些作业速度比较慢了孩子,更应该要多观察,帮助他找到根本原因。参与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帮助。对于语文的作业来说我们也是家长可以对一些基础知识进行抽背,以及监督一些默写作业。我们有许多家长都很有耐心,孩子默好以后,签一个字,作为证明。还有学习的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有的学生按他的能力他是能做好的,但因为某种不经意的态度,从不尽心做,尽力做,一味地以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对待学习也是有害无益的。同时发现有厌倦的情绪,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也可以及时与任课老师联系。

4、加强家长与任课老师的联系。因为教师工作很烦琐,不一定每一天都能和每个家长联系。这需要各位能主动通过电话和亲自来校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以及和老师及时沟通自己的想法。

篇9

关键词 :高校 管理 有效沟通

学校管理过程是一种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运动过程。沟通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包括与上级的沟通,与社会各部门的沟通,与教师的沟通。特别是在高校内我们更应认识到有效沟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良好的沟通理念,运用恰当的沟通方式,取得相关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否则,会事倍功半,甚至限于僵局,无法开展工作。

一、沟通在高校中的重要性

沟通是我们生活的主要部分。尤其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不论是与同事、与领导、与学生面谈还是在网上聊天,都要有好的口才;不论是语言或文字、符号、非语言、故意或偶然、积极或消极,沟通是我们所做的事情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样,够通在高校管理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高校管理应着眼于促进问题解决,通过与相关人员及部门进行沟通来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可见,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每个人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而沟通则是实现有效管理过程中重要的工作方式。

二、高校管理工作沟通中存在的现象

当高校的运作或管理出现了新问题,领导与教职工以及领导之间必须通过良好有效的沟通,才能找准症结,通过分析、讨论、决策,及时将管理问题解决。我们都知道,在高校工作的同事都是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地方习俗,语言和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不同。然而语言则是沟通的最基本渠道,但往往因为各个地方的语言表达都有所差异,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语言上出现问题的话,想再加深交流是无法完成的,严重时还会产生分歧,最终还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等。所以说,人与人之间不好好进行交流沟通就会直接导致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产生分歧,最终影响到整个高校的和谐稳定。语言沟通是高校传递信息的最直接方法,其他的沟通也是同为重要的,忽略了任何一点都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所以,在高校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不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管理工作就难以被接受,更难以被采纳,有时候甚至因此而失去了朋友与工作。

三、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沟通

1.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尊重与信任

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作为知识分子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往往把得到他人的信任视为人格的尊重。我们教师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班级、自己执教的学科比其它班级、其它学科教得更好。他们更多地渴望得到领导、同行、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尊重。因此,作为学校的领导就应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不要事必躬亲,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放手让教师大胆地干,只在教师需要我们出面帮助时,我们才过问。这样,被委以任务的老师会感受到来自学校领导的信任,感到自身价值的实现,积极性得以充分地调动。

在工作中,老师有不同的意见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怎样让他感受到学校对他的尊重与信任。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一个把组织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善于与人沟通的管理者,能用诚意换取下属的支持与信任,即使管理十分严格,下属也会谅解而认真地执行;不善于与人沟通的管理者,即使命令再三,下属也不愿意接受,其结果必然怠慢工作。因此,只有善于与教师沟通的校长才能让教师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高度和谐。

2.有效沟通的前提要真正学会倾听

在平常沟通过程中,我们一般会过分注重于表达,往往忽视了倾听的重要意义。同样,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与教师的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亦是如此。因此相对于表达而言,校长和教师要更加关注倾听的有效性。特别是当发生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误解,从而双方都产生了不满和对立情绪。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通过学会去倾听双方的想法和看法,对于学生,我们要学会聆听学生的声音后再通过谈话和教育,让学生们明白老师的苦心,应该共同解决问题,不能为反对而反对。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真倾听老师的想法和看法,然后再先肯定老师的出发点是正确的,接着再指出老师的做法欠妥,会导致与学生对立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才造成师生对立,这样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这样一来,双方的问题通过有效沟通后就化解了。

总之,教师当与学生发生矛盾时,就要学会去倾听学生的意见,用坦诚的态度去化解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应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善用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老师应学会积极地倾听,倾听常常比说话更能够影响对方。其实,在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尤其需要我们老师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办法。我们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个有心人,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受,用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3.有效沟通应该从改变自身做起

有的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低,有的领导就肯定说是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行,于是在管理当中,表达出很不满老师的态度。其实这样一来往往更会导致老师们在背后充满抱怨,让老师与领导之间彼此都互不信任。久而久之不但不利于双方之间的默契配合,更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其实,我们更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答案,要进行有效沟通,比如对老师们的劳动和成绩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再做一些适当的激励和沟通。也可以通过不同场合与老师沟通,传达学校对老师和工作的期望,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唯有此,我们才可能看到许多别样的风景,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奇迹。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也许我们面前是一番新的天地。

4.有效沟通就要让我们换位思考

常常听说换位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换位思考呢?管理学告诉我们,在管理中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校长和教师突破固有的思考习惯,学会变通,解决常规性思维下难以解决的事情;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校长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感受到教师的情绪。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欣赏到教师的优点,并给予对方真诚的鼓励,使团队和谐高效;通过换位思考,校长才有可能真正走进教师的心灵,得到其支持和拥护。如果真正能换位思考,定能架起有效沟通、营造和谐的有效途径和桥梁。每学期开初,学校的工作都是很繁琐,尤其是班主任,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有怨言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这学期不但怨言严重,甚至发生个别老师与学校对抗的情绪,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了解,是学校几个部门的工作没有协调好,班主任既要忙于收费,要填写很多的表册,又要应付评比,老师们都说忙不过来,导致怨言多,甚至出现对着干的个别现象。这就要求我们部门之间要多沟通,要多站在老师的位置上思考问题。经过与老师的沟通,老师们都理解学校,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总之,有效的沟通是一种可以不断发展的技巧。它需要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实践,并在实践中勤思考。有效沟通更需要管理者充分的听,充分的看,充分的说。管理者要了解积极沟通的理念,掌握良好的沟通方式,在交流中既要坦诚、直率,又不要使问题简单化。校长与老师间的有效沟通意义是深远的,它更有助于帮助使教师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积极地去面对教学工作,从而提高学校的各种管理水平。

7.5小时+入睡时间=起床时间

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感觉睡不够。美国疾控中心一项新调查发现,4 8%的成年人表示睡眠不足(每晚少于7.5小时),严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美国睡眠专家迈克尔·布鲁斯博士列出了一个操作简单且近乎完美的公式:入睡时间+7.5小时=起床时间。

篇10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71-03

很多事情的成败都在于沟通的环节,沟通环节做得好,做起事来就会事半功倍;沟通做得不好,做起事来就会事倍功半。沟通不仅在商场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也起到主要的作用,师生之间如何更好地沟通,如何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对此,本文提出了在“导・学・评”教学模式中搭建师生沟通平台,分析了该模式的特色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搭建沟通平台的一些建议。

一 “导・学・评”教学模式的特色

1.一课两案

所谓一课两案,是指导学案是由师生共同设计的,老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想法,把学生的想法更好地应用在教学中,将学生的想法应用到教学方案中,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与老师更好地沟通,更好地学习。

2.一课两评

所谓一课两评,是指师生共同对彼此做出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评价,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成果做出评价。老师将知识延伸到课外,学生在做课外题时就会联想到老师的教导,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3.一课两本

所谓一课两本,是指学生和老师手中各有一本对知识的评价记录,老师每天思考自己在讲课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学生记录自己所学的知识,受到了哪些启发,遇到了什么难题都能反映在自己的本子中。

二 “导・学・评”教学模式的优势

1.“导・学・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转变

第一,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师实行“导・学・评”教学模式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学生不再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而是自己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且付诸行动,把学习落到实处。

第二,学习方式的转变。“导・学・评”教学模式的实施,促使学生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学生在课堂上也更加愿意回答问题,生生之间探讨问题的氛围更加浓烈,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都在逐步地加强。

第三,学习观念的转变。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知道应该学些什么、怎么学,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第四,学习行为的转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愿意与人沟通,更愿意向老师提出自己不会的问题,更愿意与同学共同研究问题,学习氛围非常融洽,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不爱学习、不爱与同学沟通的问题。

2.“导・学・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转变

“导・学・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也让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无论是在备课还是在讲课中,工作热情都很高,课上愿意与学生充分交流,愿意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教起课来,劲头十足,学生也爱听。

3.“导・学・评”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的转变

“导・学・评”教学模式大大地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师生关系一直处于尊重与被尊重的模式,学生充分地尊重老师,但不敢与老师更好地交流,而“导・学・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与老师更好地相处。

三 “导・学・评”教学模式的不足

1.从学生角度看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导・学・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顾及每一个同学,每个同学所接触的环境不同,之前所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同,有的同学基础知识非常牢固,而有的同学基础知识就相对匮乏。实施“导・学・评”教学模式是从整个班级入手,所讲的课程也是面向所有的学生,一些基础知识匮乏的学生自然不能与基础知识丰富的学生相比,课堂中常出现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跟不上老师讲课速度的情形。

2.从导学案设计角度看

从导学案设计的角度来看,导学案的设计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不能很好地增长学生的见识,因为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有一些不了解,不知道每个学生接受新知识所用的时间是多少。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很好地学习课堂知识,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学习课堂上所讲的知识。

3.从教师角度看

从教师的角度看,每个老师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教学的年龄、教学的经验也有很大的不同,教龄较长的老师教学经验非常充足,但是对于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往往找不到门路。教龄较短的老师教学经验不足,虽然接受新教学方法的速度较快,但缺乏很好的授课方式,运用“导・学・评”教学模式来讲课往往力不从心。

4.从课堂评价角度看

从课堂评价上看,有的学生对“导・学・评”教学模式下的课程非常感兴趣,而且愿意去学习新知识,这使学生对“导・学・评”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评价相对较高。而有些学生对“导・学・评”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并不能很好地吸收,对这种新教学模式的课堂评价就会相对较低。这样的课堂评价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整体的教学效果。

四 “导・学・评”教学模式中师生沟通平台的搭建

1.多样化的沟通,取得学生信任

为了更好地实现“导・学・评”教学模式中师生沟通平台的搭建,首要的就是取得学生的信任,与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沟通。对于一些接受“导・学・评”教学模式较好的学生,可以与他们多进行新的教学方式的沟通,而对于一些不能很好地接受和学习“导・学・评”教学模式中所讲知识的学生,就应该注重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面对这样的学生不能强硬地把“导・学・评”教学模式输入到他们的思想当中,而是应该循循善诱,以其他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对学生加以引导,取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

2.寻找与学生沟通的对话窗口

教师要想更好地在“导・学・评”教学模式中搭建师生沟通的平台,就一定要寻找与学生对话的窗口,与热爱学习的孩子聊学习,与热爱运动的学生聊体育。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对“导・学・评”教学模式的看法,积极地搜集学生的意见。老师可以与学生多讨论一些新鲜事物,把自己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趣事与学生分享。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要伸出援助之手。

3.因人而异,改变沟通策略

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所接触的人也不同,会导致每个学生的性格有很大的不同。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学生,教师要想更好地实行“导・学・评”教学模式,就应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适当地改变沟通策略。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有的学生性格较内向,有的学生性格较外向;有的学生喜静,有的学生喜动,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制订不同的沟通方案,更好地搭建师生沟通的平台。

4.用心关爱学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只要用心地去沟通,就能取得别人的信任。教师要想更好地搭建“导・学・评”教学模式中师生沟通的平台,就要用心地去关爱学生。关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哪些难题,及时地去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与老师关系友好,才会相信老师所说的话,老师在实行“导・学・评”教学模式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5.与学生平等交流

与学生平等交流也是搭建“导・学・评”教学模式中师生沟通平台的重要方面,老师应该在课下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学生平等相处,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讲课时多听取学生的意见,课下与学生如朋友般相处,用心地去与学生进行沟通。

五 总结

“导・学・评”教学模式是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适合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导・学・评”教学模式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新的尝试,教师要想更好地把“导・学・评”教学模式落实到学生中,首要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怎样搭建良好的师生沟通平台是一门大学问,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去探讨,共同去努力。

参考文献

[1]代晶晶.当代高校师生沟通平台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4):233

[2]徐玲玲.平等沟通,搭建师生对话平台[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9):61~62

篇1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44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对小学生的教育就是在为我们祖国的未来积蓄更多的力量。数学作为学生求学路程上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是令莘莘学子头疼,但又不得不学习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小学数学在启发小学生思维、锻炼小学生逻辑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尚不成熟,数学对他们来说就是很难的科目,不管是课堂上亲眼所见还是课下家长的反应,都时常能接收到学生被数学“逼哭”的信息。但是基础教育从来不会因为个人爱好而增减科目,更何况是重中之重的数学,相比较来说感性化较强的语文等科目会更能讨学生的“喜欢”,相比较其他科目老师来说数学老师在小学生心中也常常是较为严厉的形象。因此,怎样让小学生改变对数学的认识,学好数学甚至爱上数学就需要教师下一番工夫了。

学好小学数学的方法有很多,本文将主要从家长与老师的合作方面来浅谈小学数学的教与学。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期望,因此两者的密切配合是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与家长合作的实践成绩告诉我,这一方法值得我们细细考量。

一、老师与家长合作的必要性

以前旧有的观点认为学生的学习就是要靠老师,至今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按时送到学校就可以了,自己不必与老师有任何联系,甚至对孩子的学习也是不闻不问,只单方面地把责任推给老师,这样的做法是逃避责任的表现。对于孩子的教育各位家长应该与各任课老师老师密切配合,这样双方用力才能真正把孩子教育好。

(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条件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不在小学生能学到多少数学知识,关键在于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其对于数学的兴趣。小学生自理能力差,对家长的依赖性强,每天除了在校学习,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与父母在一起,不管是生活起居还是家庭作业都需要家长监督并帮助孩子一起完成,可以说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所占据的分量一点不比老师少。在课后家庭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家长的监督是孩子独立自主完成作业的最有效手段,除了家庭作业,学生课后的自主学学尤其是数学的自主学习(数学的学习若仅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更加需要家长的帮助,这样才能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双方压力双方动力

古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都是有惰性的,小学生尤甚,一不注意就有被“惰性”控制。在学校中老师会注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动向,但是课下时间就鞭长莫及了,因此只能靠家长的监督,适当地给其施加压力,这样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督下才能时刻提醒小学生努力学习,不被旁事所误。另外,很多小学生还不能理解学习是为自己,在他们心里是“为父母而学”。如果自己学习不好就会造成父母不高兴等等后果,因此,来自父母的压力也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当然我们不提倡给小学生过多的压力,但是适当的压力是必需的,在老师和家长双方的密切配合下适当施压让孩子时刻保有前进的动力。

(三)现代小学生的特点

现代小学生已经不同于我们那个年代的小学了,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的飞速传播,小学生接受的信息也是鱼龙混杂,这对于辨别能力差的小学生来说是存在一定危险的。而且现代小学生自我意识极强,他们急于表现在自己,急于知道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在多数孩子的身上都能看出一种“匹夫之勇”,所以很是令人担忧。对于小学生这些特点,老师的教育也是防不胜防,只有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

二、老师与家长合作的重要性

老师与家长合作有其必要性,更有其重要性,现在已经有更多的家长认识到了这一点。老师与家长之间应该多一些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更有助于教师教学的开展。

(一)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重点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点,而在于启发其对于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就更是难上加难。目前我国的小学班级划分还不能完全做到小班制,普遍情况就是每个班大约50人左右,这么多的学生,老师即使在课堂上尽量照顾,也难免百密一疏。因此,要想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完全依靠课堂是不现实的,只有家长与老师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二)有助于减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

篇12

现今很多小学生之所以数学成绩不好,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密切联系。数学所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要求老师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现今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未落实这方面的工作,在授课过程中,只是自顾自地将课堂知识讲完,完全不与学生互动,不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想法。这种教学方式是极其不合理的,不仅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对数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强调老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沟通,帮助老师完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互动的必要性。

一、数学课堂教学要求必须进行互动式教学

就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而言,这是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过程,是老师与学生合作的过程。如果在课堂上,老师不与学生互动,那么课堂教学也就失去其应有的意义,更不会产生相应的效果。师生互动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老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数学知识,二者的目的相同,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互动,才能将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统一起来,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而目前部分老师之所以未充分落实课堂互动,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老师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学习目的不一致,可能有些老师只是抱着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而不是真正从内心出发想帮助学生学习好数学,故不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而是被动地等待学生来求教;其二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与老师的教学目的不一致,小学生尚处于活泼好动、不识愁滋味的阶段,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不知道学习的作用,仅仅把学习当做父母布置的任务,因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只是混个时间,不跟着老师的教学步骤走,遇到困难时不主动与老师交流,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无法有效地开展起来。针对这些现象,必须强化老师和学生对师生互动的认识,提高其重视度,保证双方有效的合作。

二、课堂互动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而一旦失去这个动力,很多小学生就会放弃数学。为了保证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必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其成为老师与学生互动的动力。比如在“认识圆”这节数学课中,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圆、圆的画法。在教学生认识圆的时候,老师可以举一些学生都知道而且都感兴趣的例子,比如问学生太阳是什么形状、篮球是什么形状、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等,这些物体都是学生所熟知的,而且很多小学生都热爱篮球、乒乓球这些活动,学生在听到这些字眼时就会很感兴趣,从而配合老师的提问,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在做完引导之后,还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例子,让他们举例说明哪些物体是圆形,这样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小学生对圆的认识。

三、进行独立思考,学生内心新旧知识参与互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不仅仅要掌握公式、定理、法则及概念等,最重要的是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要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这一系列的活动都离不开思维,离不开人的独立思考。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产生个人见解,才能主动地参与交流,才能激起新的思考;只有善于独立思考,才能深入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才能掌握数学知识结构内在的联系与规律,才能形成各种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如《小数大小比较》教学片段。先教学例5,由于学生接触货币比较多,要比较6.35元和6.41元,学生马上就能想到6.35元是6元3角5分,6.41元是6元4角1分,3角5分小于4角1分,所以6.35元小于6.41元。再教学例6,比较两个纯小数的大小,让学生从米尺上看出0.08米大于0.069米,并说明道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教师只是稍加引导,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学生独立思考、自求解答的过程中完成的

四、课堂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