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共管理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23 15:49: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对公共管理学的认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对公共管理学的认识

篇1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4-0029-02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比较小,尚未形成自我管理能力,需要依靠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全面发展。然而一场公共卫生事件,扰乱了班主任正常工作,尤其是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对班主任开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班主任更新学生管理理念和利用现代化手段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一、公共卫生事件下小学班主任学生管理内容分析

公共卫生防控背景下,班主任开展小学生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有:(1)学生健康。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具有人传人的特点,也导致班主任对学生身心健康密切关注,关心学生是否遵照国家要求自觉在家进行隔离,班主任也利用微信、QQ等软件时刻了解学生的健康动态,引导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和注意个人防护;(2)学习进度。由于公共卫生防控时间比较长,无法避免地会对学生的正常学习产生影响,随之开展的“停课不停学”工作中,需要班主任肩负起学校、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作用,引导学生跟随学校制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对学生实际学习进度加以把握,并将获得的信息及时告知学校和教师,以对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和优化;(3)教学任务。公共卫生防控期间各学科教师开展教学主要通过网上授课实现,加大了学生学习管理难度,需要班主任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学习上线率、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管理和监督,以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学习和自我管理意识,各学科学习效率和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提高;(4)学生能力。对学生进行管理仅仰赖班主任开展工作还不够,需要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也加入班级管理当中。尤其是在公共卫生防控背景下,班主任需要紧紧把握好这一次机会,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并利用科学制度和多样化班级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班级主人公意识,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公共卫生事件下小学班主任学生管理有效策略

(一)摸底排查、普及公共卫生防控知识

班主任要按照教育局和学校统一要求,构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学生管理微信群、QQ群,以及时掌握学生每日健康情况,将公共卫生防控下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及时传达给学生,以提示学生在公共卫生防控期间尽可能不走亲访友,到人群较密集区域。同时班主任也要将上级传达的公共卫生学习知识及时转发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做到不造谣、不传谣和不信谣,团结一心共同战胜公共卫生事件。

(二)线上指导,组织学生学习

公共卫生防控下开展学生停课不停学工作,也提高了学生管理难度,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比较小,学习自主性比较弱,需要班主任从旁进行引导和监督,以推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公共卫生防控期间班主任与学生相互分隔,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使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安排,认真完成每一学科学习任务。班主任通过学生线上学习平台,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还能对各学科教师开展教学实际完成情况加以把握,将获得的信息及时告知各科教师,引导其进行学科教学完善和优化。

(三)举办活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公共衛生防控期间增加了班主任对学生管理的难度,并且仅仰赖班主任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不能够全面发挥出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和生活的作用,还需要融入新课程标准理念,将学生引入班主任管理当中,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具体实践过程中,班主任通过举办多样化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当中,有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班干部选拔、班级班会等。在这些活动开展中学生也会积极开动脑筋,将所思所想详细表述出来,并在与教师、同学沟通交流中,对班级制度、班干部等加以确定,既能够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使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

(四)强化家长沟通,形成学生管理合力

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239-01

一、 学生管理方面

(一)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自卑心理倾向明显

一方面,由于到我校读书的学生群体都是因没有考上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受传统观念、社会观念影响自卑心理倾向明显。自卑心理有的来自学生本身,有的来自家长、社会施加的负面影响,这些自卑心理使得学生缺乏全心读书的动力;另外一方面,部分学生家境贫困,来到班级群体中,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对比感,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因贫富差距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此外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父母离异家庭,家庭环境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产生自卑感。

2、浮躁心理普遍

有很多学生心理浮躁,感觉读书就为了“走个过场”,混个文凭,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无法安心专心学习。

3、盲目攀比心理之风盛行

现在的学生群体绝大部分是90后,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观念前卫,但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盲目攀比吃、穿、玩等方面,导致攀比之风盛行。

(二)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部分任课老师与学生缺少有效的沟通

很多任课老师只顾着讲课和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与学生的沟通,很多老师教完一个学期的课班上很多学生都不认识。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需求。

2、部分任课老师没有明确教师的职责

在教室里和学习上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是任课老师,但部分任课老师没有明确教师的职责,很多任课老师仅仅把老师的职责局限于“教书”而忽视“育人”,导致学生暴漏的很多问题没有及时制止与纠正。

3、辅导员与任课老师缺少有效的沟通

一方面由于辅导员担任了大量的行政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与任课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另外一方面缺少一个有效沟通的体制或平台,辅导员与任课老师沟通不及时,导致很多辅导员第一时间不了解班上的动态,往往等到班级管理发生问题时才知晓。

二、 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针对学生心理方面

1、组织班主任、辅导员进行专业性、针对性的有效心理知识方面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

2、班主任、辅导员多与学生接触,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3、加强学生心理咨询和减压工作,重视学生价值观方面教育,使学生们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针对学生学习方面

1、加强专业老师教师职责方面教育,树立学生管理工作与全院每个教师都息息相关的观念。

2、建立一个任课老师与班主任、辅导员有效沟通的机制或平台,及时、全面、客观的了解学生动态。

三、 今后的工作安排

要想干好辅导员的工作,需要花心思、肯学习、动真情,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应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加强自身水平提高,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

(一)增强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二)重视自身理论学习尤其是人文与心理方面学习,希望以后能对同学们的个别问题和困惑给以更加满意的答复与交流。

(三)加强辅导员间的交流与学习,扬长避短,全面提升自身学生管理水平。

篇3

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有它的组织机构,每个学生在所归属的一定班级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工作和角色。在班级集体中,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责任分工,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权利和义务。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实现学生自治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教学的成功体现。一个班级班级干部能力强,有威信,班主任工作也会得心应手。对于班级干部的组织工作,个人觉得应做好如下几点:

一、竞争建立班级管理队伍。

新接一个班时,班主任可先根据学生的一些档案材料,结合平常的仔细观察与来任命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等几个作为临时班干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在这段时间里,班主任要注意观察这些临时助手的言行,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为物色人才而打下基础。但正式竞选班干部时要给班上每位同学均等的机会。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想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都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积极评价,很多人都渴望当选班干部。在组建班委时,班主任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学生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竞争上岗,同时让他们自己唤起自己的责任意识:从而愿意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对集体有所奉献的一员。特别是班长人选的确定,需要慎重。必须是能够代表班主任的合适人选。全班同学公开竞选过程,要公开选举程序和选人标准,不能让学生觉得班主任一人作为,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吸引力去参与班级管理。

二、民主确定班级管理目标

班主任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学习,统一认识。只有认识一致,才有工作目标和步调的一致。班委会会议注重于班主任管理思想的体现。由于班干部们对问题的观察、判断和理解不尽相同,容易形成不同的见解和态度,加上个人情感因素的渗入,偏见常常变成成见,造成心理障碍,因而扩大了班干部之间的距离。因此,班主任要教育班干部们力求全面地认识事物,尽量克服“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和“固执己见”等偏向。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人应充分尊重与肯定班级干部的工作,对工作适当地建议与指导,让班级干部在工作时间中,得到充分的锻炼。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推动集体的不断发展。班主任应当为班集体寻找发展的目标,由班委会讨论并适当修改,得到班级干部的支持和认可,充分体现民主管理,这也是学生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一种体现。

三、工作实践中培养班级干部的工作能力

班级干部的有些才能并不是天生就有,需要在班主任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获取一定经验并逐步形成一种能力。班主任要帮助班干部不断提高独立工作能力,要对班委会充分信任,尊重他们的意见。当学校有各种活动或安排时,要让相应的班干部去部署和完成,创造让他们去主动创造机会为班级和同学多做一些事。这样,每个班干部都积极工作,为班集体付出辛勤的劳动,每次集体活动后,班委们又注意收集同学们的意见,总结经验教训,让以后的活动开展得更好些。班委们的努力工作,既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又锻炼了各自的各种能力,增长了才干。当班级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之后,班主任应给与充分的肯定,并让他们能有对班级管理创新的机会。

四、耐心指导,教会班干部工作的方法

班干部既是班级的骨干力量,也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但在人格上与普通学生却是平等的。班干部在开展工作时不能像班主任那样用自己的威信来影响学生,也不能居高临下地指挥,而应该在工作中采取恰当的方法。班干部不恰当的工作方法往往是造成班干部与同学产生对立情绪的主要原因。在工作中班干部应多采用与同学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例如:有同学违犯班规,班干部不能像班主任那样直接批评同学,而应该从帮助同学的角度出发,采用朋友式、同学式的方式与同学平心静气地商谈,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如果班干部像班主任那样直接指出同学的错误,或者抬出班主任来压服学生,学生是不会接受的,效果反而会更差。这必将使班干部最终在同学中失去威信。作为班主任班主任不能包办班级事情,但也不能对班干部放任,开始是扶着他们干,不包办,也不放任,再引着他们干,最后,让他们独立开展工作。班主任从直接管理,到指导学生开展工作,从幕前到幕后,要以培养有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有交际能力的人才为出发点,绝不应该产生仅仅是利用他们协助自己管理班级的偶然心态,要为他们成为跨世纪的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班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公正客观地处理事情。这是当班干部最基本的准则。如果在工作中因为与某个同学关系好点就,而对另一同学有点小意见就苛刻要求,这必将会导致班干部失去大多数同学的信任与支持,没有了同学的支持,班干部的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五、加强管理,增强班干部的凝聚力

班主任对班干部要加强管理与指导,班干部的权力不宜过分集中,要采取分权制。每个人分管一部分班集体内的工作,实行分工合作,互相协调。如果班干部的权力过于集中,容易造成独断专行,从而使得班干部缺乏良好的合作意识。对班干部要严格要求,要求同学做到的,班干部首先要做到、做好。班干部与同学一同违纪的,要加大对班干部的教育力度。另外,要实行民主监督,班集体中任何一名同学都有权对班干部的工作进得监督。班干部中有不负责任、的,可直接在班会课上提出来,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向班主任反映。这就使得班干部的工作既有管理又有监督,既有组织也有领导。从而使班干部在班集体中最终能够起到名副其实的带头作用。

篇4

首先,高校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有些高校管理者任人唯亲,严重。工作时浮在表面,漫不经心,敷衍塞责,对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及时处理,而是上推下放,今天“研究研究”、明天“考虑考虑”,办事拖拉,作风疲沓;工作时从个人感情出发,在决定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奖励、职称评定、评优、课题申报等问题上偏听偏信、爱憎亲疏,重用会搞“关系学”者,埋没老实能干的人;工作时作风不民主,爱搞“一言堂”,喜欢“一锤定音”,听不得反面意见。这些官僚作风,极易引起教职工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严重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和高校健康的发展。

其次,评奖、评优中存在的不平等。高校组织评奖、评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奖励优秀、督促后者。但是,由于评奖、评优和教职工的职称评定、工资涨幅等切身利益挂钩,在评奖过程中存在着“论资排辈”、“风水轮流转”的现象比较严重。在评选过程中有些高校还存在程序不严格的问题,不能完全做到民主推选,或者说民主推选完后还要到领导那边“集中”,也有一些领导喜欢指定几个候选人,然后搞一个“差额”。这些做法都使得学校的各项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竞争氛围难以真正形成,严重抑制了中青年优秀人才的积极性,造成教师强烈的心理落差和不公平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和人之间的隔阂,影响了学校良好学术氛围的建立。

最后,某些领导的“特权”。第一,人才引进时的“特权”。现在,每个高校都制定了一套严格的人才引进办法,在招聘公告中虽然有招聘程序、招聘岗位及对招聘人员详细的要求,但在实际招聘中存在着“走过场、打招呼”的现象。高校有领导职务的导师的研究生往往留校任教的机会特别高,使得学科“近亲繁殖”的现象严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2006年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学“近亲繁殖”程度比海外高5倍。高校在人才招聘的时候有时也受到主管单位干涉,有些时候不是因岗招人,而是因人设岗,这使得一些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人才引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欠缺公平性和公正性。第二,资源“特权”。现在很多高校评价教师以及教师职称评定时,还是用论文、科研课题、奖励等指标来衡量。

但是,有些高校、高校主管部门以及科研课题的主管部门在课题申报时往往向“领导干部”倾斜;外面单位和高校联合项目中也是倾向和领导教授合作。这样就使得普通教师丧失很多申报和获得科研课题、奖励等机会。正因为领导具有某些“特权”,才出现了40个教授争一个处长的现象。

应用霍曼斯公平理论,加强高校人事管理

(一)提高高校管理者素质,更新人事管理理念

众所周知,高校教职员工素质普遍较高,思维比较活跃,民主意识比较强烈,更渴望得到社会、组织的肯定和认同,在工作中更希望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因此,管理者必须更新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改进工作作风,充分利用公平的激励机制,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高校的和谐健康发展。首先,管理者与教职工之间建立平等的同事或朋友关系,切忌高高在上,在教职员工面前摆领导架子,应尊重关心每位教师,不给教师造成不平等感。其次,要能从集体利益出发,公开透明、以身作则,不掺杂个人情感,不滥用权力,不凭个人喜好决定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晋升、奖励、职称评定、科研课题申报等,以免挫伤部分教职工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二)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和薪酬制度

霍曼斯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积极性与他所获分配上的公平程度感受影响很大,这种公平感受取决于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所谓社会比较,是指职工对他所获得的报酬与自己工作的投入的比值与他人的报酬和投入的比值进行比较。如果比较发现得失比相当,他们就会认为合理、公平,会更加认真工作,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如果比较发现得失比失衡,自己得到的比别人过低时就会工作懈怠、不努力。因此,在高校人事管理改革中,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和薪酬制度,做到人事分配上的公平、公正。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公平公正原则,即使给教职工大幅度的增加福利待遇,最终也不能调动多数人的工作积极性。

首先,考核评价制度应打破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教师的问题,根据教学科研岗、教学为主岗、科研为主岗等不同岗位,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等不同研究领域的特点,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树立符合教学科研规律的教师考核评价导向,指标的制定应尊重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其次,考核由重视过程管理向更加重视目标管理转变,评价方法、程序和结果对外公开,从而增强学术评价的科学性和透明性;最后,考核评价的结果要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薪酬、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相联系,对工作能力强,思想态度端正,考核优秀的教职工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展,同样对不能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未能完成目标任务的教职工,根据考核结果下浮或减发其津贴、奖金,坚决杜绝产生新的、高水平的大锅饭。

薪酬制度是否科学合理也是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根本原因之一,只有让每一位教职工都感到自己得到的报酬适当,才会产生和维系高涨的工作积极性。薪酬制度首先要具有内部公平性。为了使薪酬产生必要的激励作用,必须打破平均主义,破除论资排辈的陋习,建立以绩效考核为依据的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提高教职工的公平感。同时又要坚持“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防比挫伤青年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患寡而患不均,薪酬制度内部公平性可以保证教职工的凝聚力,提升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助于减少本校优秀人才的流失。其次,薪酬制度要具有外部竟争性。要尽量保持薪酬在外部市场的竟争力,努力使本校教师的薪酬水平在同行中保持相对的优势,不低于其他高校教师,特别是同类型的高校。在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薪酬制度的外部竟争性有利于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加入到本校的师资队伍中。

篇5

我国相关的教育法规定:“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作用,班主任的首要职责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这个大的前提下,技校的教育又有所不同,它既不是义务教育,又不同于成人的高职教育,多数学生是由初中升高中筛选下来的,素质条件相对于同龄的其他人来说要差很多。所以,作为技校的班主任,除了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外,更多地要教授这些才十几岁的学生怎样做人,怎样适应社会,怎样去适应所选专业、职业等。

技校的学生文化功底普遍不好,纪律性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贪玩等。但是他们往往聪明,好动,精力旺盛,对待他们要有耐心,善于引导,指导他们去如何做人,为了自己的将来掌握一技之长。因此,作为技校的班主任,其工作就要更为务实,付出更多一些。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谈一谈技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一、要有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

班主任工作不是谁都愿意承担的,也不是谁都可以承担的,尤其是职业学校。技校学生来源复杂,学习基础普遍较差。他们具有品德发展不够健全,责任心缺乏,自身心理素质普遍较差,个性心理、自制力不稳定,意志力薄弱,自信心不足,成就感低等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素质的特殊性。因而,把一盘散沙的学生凝聚成一个团体将有很大的难度。班主任工作要比任课教师多付出几倍的努力。笔者接手的这个班级是学校的“题问班级”,全班男生心特别齐,在第一学期时曾四处打架,所有男生一起上,而女生也是异口同声地支持男生。但越是这样的班级,越能锻炼一个人,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只有带过这样的班级,并将这个班级带好,才能算是一名好的教师。

在接下这个班后,笔者做好了管理计划。首先,去掉惯常的“有色眼镜”,以发展的眼光,满腔热情地对待班级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位学生都看成独特的个人、发展的个人,都是可塑之材;把全班40多名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并与每个学生至少详谈一次,了解每一个人的思想动态;建立问题学生的心理档案,追踪调查,关注进展,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和帮助。其次,既不以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好生”还是“差生”,也不绝对地以过去的档案记录来看待每个学生。帮助学生正面评价自己,正视现实和压力,乐观向上地面对困难,学会自我接纳、自我欣赏。在自己没课的时候尽可能地多在班级随堂听课,监督管理每一个学生。然后利用班会时间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设心理讲座,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心理保健方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

二、班主任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因为生源复杂,班主任要面临的情况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笔者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技校学生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考不上高中,感觉低人一等,在家人朋友面前抬不起头,表现极为消沉。

2.家人对学生的失望,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

3.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而无法继续上高中,所以既不满现状又无处发泄。

4.学生成长于单亲家庭、离异后结合家庭,性格孤僻。

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睡觉、说话、不看书、不听讲,严重的甚至顶撞教师。作为班主任,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难免就会与学生出现冲突。但笔者注意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多与他们沟通谈心,生活上给予帮助,从根本上转变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毕业时这些学生都成为了合格的好学生。

三、技校班主任的最主要工作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只有先学会做人,知识才会有用,所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尤其重要。为此,班主任工作要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身心健康教育。“言传身教”不是一句空话,用自己的知识、感情、人生观、道德观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笔者把自己工作以来的经验和社会上常见的成功或失败的例子讲给他们,为他们在踏上社会的第一步上把握好方向。

篇6

关键词: 技工院校;班主任;学生;有效管理

Key words: technical colleges;headteacher;student;effectiv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201-03

0 引言

技工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大力扶持,技工类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招生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技工院校大多自主招生,学生入学门槛低,因此学生之间个性差异较大、素质参差不齐,总体素质偏低,这也为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是摆在各位班主任面前的一大难题。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技工类院校班主任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1 抓住技工类院校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技工类院校的学生成分复杂,性格多样,心理方面的最大特点是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既存在强烈的自尊心又缺乏自信心,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会言语失控或采取偏激行为。班主任应当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平时细心观察,勤于和学生谈心,教会学生化解情绪的方法。如果学生已经情绪失控,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想办法先抚平学生的情绪,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矛盾。班主任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排忧解难,把学生往正确方向上引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老师的教诲,自觉约束今后的言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才算实现了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另一方面,技工类院校的学生本性淳朴善良,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斥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但是对事物的分辨力不足,有时会因一时糊涂而犯下错误。所以及时调查、了解学生们所关心的事物并采取新型教学方法把他们所关心的融入到所要教授的知识中去更容易让学生接纳。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学生们的孤独感较其他时代的人们更强,他们强烈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重视、被关怀,也渴望取得进步、获得肯定和赞誉,也希望体验自我成就感。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从内心深处认同学生们都是向美、向善的,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

作为班主任,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庭教育状况、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特点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2 依据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学生管理是一个涵盖面很宽的概念,它包括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学习管理、体育卫生管理、美育管理、劳动技术管理等。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的是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教育方法要因材施教、潜移默化,重点要抓德育教育。

学生管理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首先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其次要遵循各种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再次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最后还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实践证明,遵循科学性原则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发展;相反,主观、片面、无科学方法指导的教育不但达不到教育效果,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把学生推向教育期望的反面。

2.2 示范性原则

班主任是学生言行的楷模,学习的榜样,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犹如无字之书,所以班主任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还要做到言行一致、以身示范。例如,班主任如果要求学生不能吸烟,自己就首先不能吸烟。还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在学生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比如制定了班规就要严格执行,不能让班规成为摆设。班主任还要不断加强学习和自我提升,在自我提升的同时要求学生不断学习和进步。班主任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内心深处要把自己看成学生人生之路上的导师,知道自己的教育将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也要培养起一批有强烈责任感的好班委。

另外,班主任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还应做到事事留心,处处动脑,遇到事情不要冲动,一定考虑周全,寻求最优解决途径,也教会学生遇到事情时的处理方法。

2.3 有效性原则

要想做到有效管理,我们需要“理思路、强要求、多付出、善发现、抓落实”。要理顺班级内部关系和管理思路,遵循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班规并严格执行,对学生严格要求,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平时对学生多观察、多找学生谈话,记录下他们每天的突出表现;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布置安排了任务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一定把工作做到实处,抓好对工作的落实,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真正实现有效管理。

3 建立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班规并严格执行

班规的制定要具有切实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切忌假、大、空,可以通过制定班级操行成绩量化考核办法的方式来体现。考核办法的制定要设计合理、具体、详细,结合班情和实施情况不断进行完善。

考核可以分为出勤、早操、纪律、教室和卫生区卫生、宿舍内务、学习等几大项,各项制定出详细的加减分规则,学生好人好事和参加各种活动有额外加分,每名班委负责记录一项考核内容,考核结果由班长组织班委一起分工合作完成,统计完每项内容需要相关班委签字确认。操行成绩每周公布一次考核结果,每月再汇总一次。对于操行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要进行课外单独谈话,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法。对于操行成绩好的同学也不要吝啬表扬,还可以配合物质奖励的方式。

学生操行成绩量化考核办法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的考核,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班主任还要给与学生人性化的关怀,并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技工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学历教育院校,学生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专注性方面都有所欠缺。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制定学习目标、传授学习方法。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尤其是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引导。

3.2 组建班委,培养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

首先要选择能担起大任的好班委,要求班委品学兼优、乐于助人、责任心强。班主任要重视对班委的培养,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执行能力。还要合理授权,明确班委分工,可以把班委分工和班委联系方式等信息打印出来张贴在班级公示栏里。对班委工作要加强指导,并建立合理的监督、考核机制。

3.3 充分利用早课时间进行教育、管理

每天早课时间班主任先向全班同学通报本班操行成绩前一天各项指标在全系的排名和总排名,然后让分管各项工作的班委汇报全班同学前一天的加减分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接着班主任对各项工作进行点评。余下的时间针对学生突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教育,传达院系通知和各种要求等。

4 辅以人性化的感化教育

德育教育不能只讲道理或者单纯依靠制度的制约,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贴近他们的思想,对他们进行引导教育,实行人性化的感化教育。比如告诫学生不准抽烟,如果单纯强调这是学院明令禁止的行为和违反学生守则的行为,即使辅以一定的惩罚措施,仍然有学生听不进去或者不在乎,照样我行我素。这时,班主任要想办法对学生加强教育,并能让他们感同身受。

比如,在网上搜索大量有关吸烟的危害的各种资料,整理并打印出来,单独把吸烟的学生叫到办公室让他们学习,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吸烟的危害并且写下来,然后再让他们口述吸烟的危害,以强化他们对吸烟的危害的认识。还可以播放一些禁烟教育视频让他们观看,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吸烟的危害。总之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对香烟产生畏惧,让远离香烟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而不再仅仅是靠纪律的约束。此时,学生心里也会明白,老师让戒烟并不仅仅是为了执行学校的硬性规定,而是真心为了他们的健康着想,这时,学生才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并有所感动。

再比如有的学生旷操,如果只用操行成绩进行约束,学生们或许并不在乎,即使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也起不到太大效果。这时,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跑早操,跑早操的诸多好处和不跑操的坏处,形成鲜明对比,还要告诉他们跑操是一种集体行为,要有集体荣誉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想跑操。

另外成立跑操委员会,每天早晨专门负责到各个宿舍把学生们都叫去跑操,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以此类推,教育学生要想办法对其感化,让他们明白老师是为了他们好,然后强化纪律约束,最后把纪律约束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5 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

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好以下事情。首先要让学生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知道怎样发扬长处、弥补短处,学会制定长短期计划。然后让学生自觉遵守学院和班级各种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各种良好的品质、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还要重视训练专业技能,学会动脑,主动创新,在技能发展方面争取有所突破,在各项技能大赛中争取获奖,从而更好地体验自我成就感,赢得自信心。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从而成为一个自得的人”。学生管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坚持不懈。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也不是即刻可见的,有时候需要五年、十年才能体现出来。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有时候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高瞻远瞩,考虑学生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嵌入式学习的类型

 

嵌入式一词来源于IT行业的嵌入式系统概念,根据IEEE画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在教育领域引入嵌入式一词的意义在于解决学生的一个困惑,每天有很多学生都在进行无意义的学习,有的学生每天都在用功学习,却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对学习的动机和目的不甚明了,无法做到学以致用或者是动手能力差,不能将知识转化为真正可用的管理技能。

 

嵌入式学习(Embeddedlearning)指的是学习者在其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通过手持嵌入式系统和无线网络,以人机互动方式或网络主体虚拟交往方式进行的数字化学习。嵌入式学习中的"嵌入式"有两层含义:(1)嵌入式学习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数字化学习;fe)嵌入式学习是〃嵌入"在学习者的生活世界的数字化学习。嵌入式学习的核心思想强调为学生提供即时的学习支持、强调合作性、引入非学习技术和将学习与学生自我的知识管理相结合的四大特点。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嵌入式学习的类型主要有四种:

 

1.合作性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合作性嵌入式学习模式强调网络支持平台的专家教授之间的合作性和员工或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性,共同为解决相应的学习或者是工作中的问题出谋划策。这种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获取组织知识的渠道,使得组织知识能够通过合作性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在组织内部沉淀相传。这种嵌入式学习模式特别强调学习的合作性。

 

2.即时性的嵌入式学习模式。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即时性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强调学习与工作无须分离,企业建设一个永久可持续的即时网络支持平台,员工如果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可以采取在网络支持平台上即时向企业组织内部的相关专家求助的方式来学习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由于基于组织内部网络支持平台的特点,使得学习非常敏捷。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即时性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强调学习与生活或者是活动无须分离,高校依托于教育网络平台,学生如果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可以采取在网络支持平台上即时向高校组织内部的相关教授求助的方式来学习解决问题,因此嵌入式学习相较于正式课题及E-learning等学习方式更节省时间,学习的便捷性和效率效果大大增强。这种嵌入式学习模式特别强调学习的即时性。

 

3.多渠道数字技术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嵌入式系统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渠道技术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强调要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技术设备,例如手持信息设备、无线互联网灯,利用即时消息、智能搜索、互动平台等,通过多渠道、多空间、全天候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实现人才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这种嵌入式学习模式特别强调学习的多渠道性。

 

二、嵌入式学习提出的理论背景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根据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以皮亚杰为代表,学习是个体自身进行探索、发现和建构的过程,学习者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即"学习者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嵌入式学习可以超越书本式静态的、线性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交互的、非线性的学习环境,为自身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撑。根据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以维果斯基为代表,"学习者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这种社会性的建构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从事持续的谈话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在与其他人讨论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学到新东西,扩大其认知结构,更清楚地表达他们已有的概念,并检验那些与别人相左的概念,加以重新建构"。数字化学习有助于学习者通过国际互联网、校园网等形成虚拟学习共同体,并通过网络主体的虚拟交往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

 

2.终身教育思想。现代科技革命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PaulLengrand)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他认为:"我们通常把一生划分为几个不同时期腹受学校教育的儿童和青年时期,成年职业活动时期和退休时期)的做法不再符合现代生活的实际情况,更不符合未来的要求。〃传统的非嵌入式学习方式将学习者固定在学校教室及公司办公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习的自由多样性。嵌入式学习则强调学习的终身性和学习随时随地的可获取性,即学即用,这种学习模式将会给学习者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3.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极速发展着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s)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有两个主要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正在影响嵌入式学习环境。一是包括掌上电脑、手持电脑、智能手机等在内的手持嵌入式系统(EmbeddedSystems)的发展。这类手持嵌入式系统体积小巧,有较强的运算、存储、扩展、网络通信能力,其软件系统一般存储在ROM芯片或电子存储设备中,可即开即用。二是无限网络技术,借助于无线网络技术,各种高度灵活、连接简便的短程、中程、远程等各种教学网络可便捷地组建起来。

 

   

三、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现状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内高校通行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把工商管理分割为若千相互独立的课程,以课堂讲授理论为主,即使增加了案例教学,也仅仅限于介绍文字材料,无法给予学生感性认识;同时教师也因为一门课程的局限,很难把公司管理的全流程、全过程控制告诉学生,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和系统的公司操作实务。从学生学的方面分析,由于缺乏相应理解,学生对工商管理的专业课程往往注重理论学习,无法真正了解企业运作实际,缺乏对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训练,也不知道理论知识如何同企业实际结合,因此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毕业生的系统性知识应用差,进入企业后适应期太长。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性有待完善。目前,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第二、三课堂特色教学;二是ERP实验教学;三是实习基地教学。主要做法有:其一,与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随时接纳学生参观和实习;其二,组织学生参观由一些教师担任独立董事和顾问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三,组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有关创业大赛、挑战杯活动和各种学术研究等;其四,借助ERP实验教学,例如,企业沙盘推演与企业行为模拟,这些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其问题缺乏相应的系统性,在整个大学四年里,每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缺乏关联性,无法在知识的引导、活动的参与、知识运用的主体及更高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上呈现一个阶梯状的上升状态。

 

2.忽视职业能力为主导的培养。现有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内容仅局限在理论知识的运用层面,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系统的职业能力提升,未在调查和分析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管理岗位群主要职能的基础上,没有按其要求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学科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导致学生不太知道自己学了什么,企业需要的又是什么。

 

四、基于嵌入式学习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设计

 

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上,嵌入式学习应该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在本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二是嵌入式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想是将现实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连续嵌入到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中,保证每学期学生接触到的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少于五家。

 

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体现在:(1)大一期间,组织学生参观团队教师担任独立董事和顾问的大型企业集团并与其高层管理者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2)大二期间,利用教师的横向项目吸收学生参与研究,提高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能力。(3)大三期间,与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实践教学基地,吸收学生实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参加有关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和各种学术研究等。(4)大四期间,借助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更高层次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综合解决方案,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嵌入式实践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随时随地借助计算机或者是手持终端设备登录网站查找资料、进行自身管理能力的测试、提出学习困惑等,教师团队、企业家甚至其他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给出相应的回答,通过这一平台真正将实践教学嵌入到学生整个大学期间,能够给予学生系统性、即时性的指导。

 

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企事业单位管理问题咨询课程,以合作培养单位的实际管理难题为出发点,师生共同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解决方案设计,并提交合作培养单位参考,最后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方案对比,找出成绩与不足点,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五、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改革和创新为导向,全面探索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科学路径和前进方向。为了解决教育观念和教学体制中的弊端和问题,适时加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本文提出了嵌入式学习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希望能抛砖引玉,对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注释]

 

①何立民.嵌入式系统定义和发展历史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4

 

②马德四.嵌入式学习:后PC时代的数字化学习J.现代教育技术,2004(4):22.

 

③汪千里.嵌入式学习:嵌入式学习一让学习与工作完美结合J.企业管理,2008(11):72.

 

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62.

 

篇8

关键词:加强;技术工人;措施

一、科学人才观的内涵

人才存在于人民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科学的人才观,就是对于什么是人才、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如何用好人才等一系列问题的科学认识。科学人才观是指导人才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工作上的深化和拓展。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深化对科学人才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科学人才观内涵十分丰富,准确把握、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必须深刻理解、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观念。

技术工人,是指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工人。技术工人是产业工人进步、产品升级的主体,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必须有一大批技术熟练、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自觉进行工艺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技术工人作保证。

二、运城市技术工人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以来,运城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南风、制版、关铝、丰喜、亚宝、海鑫、振兴等一批跨省、跨国、跨行业的大企业、大集团迅速扩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19家,5家企业进入全省工业企业30强,9家企业跨入全国大型企业行列,全市工业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三强”。近年来运城市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还缺乏应有的重视,重专业人才、轻技能工人的社会偏见依然存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激励、评价、使用等机制还没有建立,数量严重不足,断档现象严重。运城市技术工人整体素质与时代赋予他们的光荣使命不相适应,有岗位却少技术,有订单却不敢接,一些企业出现技工断层不得不返聘退休工人的现象。据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运城市从业人员100万人,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考核鉴定颁发国家职业资格(含技术等级)证书人数为112580人,其中获得高级工和技师中级工证书的人数为4400人,中级工为98360人,初级工为9820人,持证率仅为11.26%。持证比例偏低,人员素质低下已成为制约运城市工业发展的瓶颈。而运城市的工业结构“十一五规划”中,高技能人才需求30万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企业对技能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为我市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劲动力。

面对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新机遇,随着山西大运牌重型卡车的正式投产,围绕五大产业群发展规划和全面建设山西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我们运城市人才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要把运城建设成为全省的农业大市、工业大市、教育大市、旅游大市和经济强市以及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就必须把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摆上十分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快培育一支数量充足、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

三、加强运城市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措施

1.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高级技工教育,不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基础。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以来设有矿山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印刷工程系、有机食品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基础部、体育部、中专部等11个教学系部。专业设置以工为主,涵盖经管。开设了煤炭开采技术、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技术、印刷技术、电气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市场营销、有机食品等35个专业。矿山类专业符合山西省产业结构特点,有机食品符合运城市产业结构特点,印刷专业填补了全省高校专业设置空白。学院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和“以学生未来为本,以教育品质为根”的办学理念,秉承“做学合一,厚实融通”的校训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人格塑造作为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学院强调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情怀,实行“双证书”毕业制度,将职业需求和技术技能标准引入实践教学,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渐形成了“一专一企、 一系一范、一人三型”的办学特色。学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受到社会高度认可。学生在省级以上科技文化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3%。

2.采取短期培训方式培养技术工人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培训工作是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用大人才的思路来看待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的培养和使用。举办技能培训班,大力推进技术工人继续教育制度,实施技术工人素质提升工程,缺什么补什么,把新技术、新工艺等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传授给技术工人。这样,可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大批的技术工人掌握较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可以较快地提高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

3.切实加强技术工人岗位考核

严明的考试纪律,严格的考核程序是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工作的生命线,严格按标化准化置考场,抽调责任心强、素质高的老师监考,为广大技术工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考试氛围。

4.举办技术比武和职业技能竞赛

篇9

长期以来,受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我国高等学校不少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长期不变,离社会的需求越来越远。特别是入世之后,与社会经济联系十分紧密的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反映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陈旧,不适应入世发展的需求,弊端日显突出。

一、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快速变革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就业结构和就业模式已经发生改变,管理类人才供求错位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对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需求与大学对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输出还存在很大差距。

1.现行的课程体系明显体现出专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仅将目标定位于满足某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过专、过窄,对必修课的重视大大超过选修课。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在教育模式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既不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无法满足学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综合能力的需要。事实上,很多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比较广泛的领域就业,因而专才教育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全面的就业能力。

2.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注重引进一些国外经济管理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新课程,或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比较典型的课程有组织行为学、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使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比较突出的是教材缺乏。目前,大部分教材是舶来品,即使是国内编写,从理论到案例分析都与西方教科书如出一辙。中国与外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差距,用传统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已很难解释中国当前的经济现象和企业发展现状,用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更难套用中国的客观实际。

3.轻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开发和教育。在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未来还会转向“普及教育”。在这种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大。无论是一流的大学还是一般的高等职业学校,也无论是全日制本专科教育还是成人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是设置最普遍的专业之一,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要培养能在各种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必须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并非如此,程度不同地存在“关门办学”的倾向。在课程设置上,专业理论课的开设越来越多,而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受到轻视和排挤。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也仅仅留于形式。其结果是,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二、构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1.优化课程体系

(1)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应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核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管理能力为核心去优化课程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应根据与自身相适应的能力来选择课程,尤其是教学内容要突出企业管理基础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必要的理论教学外,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可由课程实训、各种模拟实训、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各个环节相互联系、递进的系统构成。具体而言,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拓展训练、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训练、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

(2)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衔接(“即双证沟通”)。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结合“双证沟通”的要求,设置的课程要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和技能,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技能融入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对于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可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人力资源师系列、营销师系列、秘书系列等。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独立学院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即在业务能力素质中注重与岗位相关的技术技能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注重对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在文化素质中注重技术与社会、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扩宽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管理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掌握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技能。相应地,工商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该着眼于建设一支多学科、多门类相结合的综合性师资队伍。在专业教师队伍组合上,具备经济、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等多元化的专业背景,这种师资结构比较适应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性。一方面在引进教师时,要注意与现有教 师的专业互补性;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进修,建立其终身学习的观念。可以通过派出教师参加各类教师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通过学习交流和参观、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相应的专业技能。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现有专职教师的培养。首先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专业教师充分利用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基本技术的训练,为专业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关系,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生产管理一线,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作流程、新技术、新技能以及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促使教师通过项目开发等活动,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转变,要积极鼓励专业带头人主动加入相关行业协会,努力成为本行业域内的专家。二是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商管理专业应积极主动地从企业引进一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的基层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也可考虑从科研院所聘请一些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授本专业最前沿知识,这样也可以对校内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3.进行校企合作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可建立由校内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成员参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内容的确定等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规格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必须与各类企业展开合作,将企业作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到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实习期间,可聘请现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老师,使学生有机会进入生产、管理的实际领域,获得真正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

参考文献

[1]普林林.应用型本科教育解构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9(9)

篇10

作者简介:张伟(1978-),男,甘肃静宁人,华能碌曲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馆员,工程师。(甘肃?碌曲?747200)王景龙(1972-),男,甘肃永靖人,华能文县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师。(甘肃?文县?746400)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122-02

我国水电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水电开发迅猛,2010年8月,全国投产装机容量超过了2亿kW。随着水电项目投资的加快,对水电项目工程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也需要及时跟进。水电工程档案作为基本建设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是企业档案的工作主要内容,是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完整、准确、系统[1]做好水电工程档案,实现档案能够对水电项目真实有效记载,不仅是档案服务于整个项目建设周期、规避诸多风险的要求,也是工程投产后安全经济运行、维护各方权益的需要,更是积累社会发展成果财富的需要。

一、工程档案的概念及水电项目工程档案的特点

工程档案是指建设项目从酝酿、决策到建成投产及项目后评价整个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真实历史记录,又称基建工程档案或项目档案。

水电项目工程档案是基建工程档案的重要构成和分支,除具有工程档案的一般特性外,因其工程建设的长周期性、严格的建设程序性、多学科跨专业性,决定了水电工程档案内容丰富、数量庞大等特性,具有综合性强、形成周期差异大、形成时机性强、文书与科技档案相互渗透等特点。[2]水电工程档案在档案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水电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水电项目竣工验收前必须完成的单项验收工作之一。

二、水电工程档案的九大板块及其基本内容

水电项目工程档案基本上分为项目专项评价档案、设计成果档案、招标投标及合同档案、移民征地档案、建安工程档案、设备仪器档案、工程财务档案、往来文件以及其他档案九大板块。熟悉各板块构成内容是管好水电工程档案的前提。

1.项目专项评价档案

按照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管理规定,项目前期和后期主要进行环保、水保、工业卫生、消防、地质灾害、占压矿藏、并网审查、取水、地震、安全评估及部分项目竣工单项验收,按照项目属地原则逐级上报和下批文件。上述专项报告和审批文件是项目合法性资料,须完整归档。

2.设计成果档案

项目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报告及按项目规模审批权限的报批文件;施工图、设计变更、专业模型试验、地质、地形和地貌测绘报告等设计基础成果资料。

3.招投标、合同档案

招投标档案是对从招标公告开始到中标通知发出整个招标活动过程的反映,主要由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招评标组织机构、评标办法、会议制度、会议记录、澄清函、评标报告等组成。按照规定,投标文件一般只归档已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对于未中标者的投标文件在项目竣工三年后自行销毁。为全面反映招投标过程,应将未中标单位的投标报价附于开标记录后进行永久归档。

合同档案包括合同会签单、谈判纪要,补充协议及合同变更文件。非法人代表签署的,必须出具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权书。

4.移民征地档案

移民征地档案主要有移民规划、勘测、勘验报告、报批文件、土地丈量、公告、合同协议、补偿费发放表、土地使用证等。土地丈量表、合同协议、补偿费发放表需写明土地自然地理位置、土地“四至”,并按省、县、乡、村、社行政机构分别造册,三者应相互对应,形成有效闭环,便于档案检索利用。

移民档案记录了移民工作的全过程,是移民工作验收的基础和凭据[3],是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的难点。

5.建筑安装工程档案

建筑安装工程是水电工程档案的重点,直接反映工程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监理、阶段验收、竣工图等内容。

(1)质量管理文件。工程质量文件是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的主体,案卷数量约占项目档案的80%左右,归档需经施工、质量监督、监理三方对文件齐全、完整、准确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会审。主要有三部分:

基础部分——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包括技术负责人、三检人员名单及资质的质量控制机构;测量成果;施工技术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其监理人批复等资料。

原材料、建筑成果检测检验——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报验(包括出厂试验报告、合格证,工地复检材料并报监理人审批后使用)、成品(半成品)现场检测检验及其横向检验;取芯试验报告。

过程控制部分——分项质量验收、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质量评定,单位(单项)工程移交申请及鉴定书。分项验收是质量控制最底层环节,以土建砼工程为例,主要由基础面或施工缝处理、模板、钢筋、止水(伸缩缝、埋件)、混凝土浇筑等工序组成。过程控制资料按照从高到低的层次顺序关系依次为:过程控制资料—单项工程评定资料—单位工程评定资料—分部工程评定资料—分项工程评定资料。

篇11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让教育方式方法有新的改变,通过不断的深化给学生带去新的教育氛围。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小学生的进步,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查找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且积极的进行调整,以此促进教育的多向性发展,促进教育的改革和深化。

一、信息时代背景下影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主要困境

(一)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难度的提升,和班主任的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很多班主任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接触太多的信息技术,因此对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并不能很好的了解。在当前情况下,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并且家庭生活条件日益富足,学生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能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对信息也有多方面的了解。但是网络上的内容鱼龙混杂,包括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也有对学生身心健康不利的,因此面对这种情形,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学生的管理难度也日渐加大[1]。

(二)家长方面的影响因素

很多家长对于小学教育的认识不够,根据相关的资料调查可以看到,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就读真正的目的是减少自己看管孩子的负担,并没有认真的考虑过孩子要学习哪些知识,学习什么。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很多家长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情况并不是非常了解,即使将学生送往公立学校也不够关心,对于教师的管理工作缺少配合,这样让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

(三)社会意识形态对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因为社会上对于教育有很多的不同看法,并且社会上很多人或者企业对于学生的多向性发展以及学历都比较重视,即使在小学阶段,也认为小学生应该多才多艺,这样就给小学生无形中增添了一些压力。学生在社会这种意识的引领下,开始学习各种特长班等等,缺少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因此在学校中也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给教师的管理增添了负担[2]。

二、信息时代下改善小学班主任管理的主要措施研究

(一)教师对学生要有充分的尊重

从事班主任工作就需要和形形的学生相处好,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那么最为基础的就是给学生一定的尊重,放低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个位置上,与学生做朋友。小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学习,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有时可能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大,也对教师有一种崇拜感,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有耐心,不能产生片面的看法,对学生有偏见,要一视同仁。在同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建立起交流沟通的微信平台,即使在课后也可以跟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例如,某校小学班主任就在全班建立起自己的微信群,学生在放学以后如果对于作业,或者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疑问,都可以在群里展开讨论。这样不仅仅能够融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减少距离感,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自己问题。

(二)班主任要和认可教师以及学生之间展开互动

班主任要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展开交流,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加详细的掌握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弥补。班主任在科任教师处所得到的信息可以转述给学生,例如,科任教师对哪些学生的上课表现比较满意,对于哪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了表扬等等,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网络上获取更多的教学管理资源,学生也是同样,但是网络资源对于正在成长期的学生来讲是一把双刃剑,需要加以区分,因此班主任要引领学生养成比较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正确的上网方式获得更多的信息,提升学生对信息真伪的辨别,同时也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3]。

(三)教师和家长展开沟通,对学生要双管齐下

学生教育分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部分,在这两部分中缺一不可,因此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补充,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教育的促进。小学班主任要在固定日期中开展家长座谈会,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重视,并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展开讨论。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会更加方便,可以通过微信、QQ等等,还能通过电话和其他网络平台。那么教师可以像上文提过的例子一样,和家长展开有效的沟通,建立起彼此的交流平台,在其中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展开讨论。班主任教师除了要和学生以及家长进行交流以外,还要同自己进行对话,在困境中不断的寻找生机,充实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素质,让自己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信息技术时代下的小学生管理,让自己能够走进学生的心中,进而为以后的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作为班主任还要坚持与时俱进,摒弃陈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给学生创建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改变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当中,借鉴一些先进学校的先进管理方式,了解小学生的基本思想动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解决困难的有效办法[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班主任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提出了班主任困境的影响因素和问题的解决办法。希望因为本文的论述能够给小学班主任一定的工作启示,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准确的了解小学生,为小学生创建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婷丽.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13):119.

篇12

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开展,小学课程体系已有了质的改变。不同于以往的教学理念,面对全新的教育方法,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然而,就改革的实行方法而言,尽管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的变动,但是,在小学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它的主要形式仍然没有什么创新。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在以后的教育改革方向中,应着手根据新课改要求,依据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在改革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一套全新的实行方案,建立一种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同时,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依据自身的教育特点,在新课改这一大的体系中,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努力提高教育水平能力,提升教育素养,为良好的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一、当前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思想太狭隘,工作能力缺保障

对于学生教育成果的判定,更多的是依赖于应试考试,而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却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如今的教育指导方向,普遍通过升学率的大小判定学校教育成功与否。因此,面对这样的一种教育风气,学校之间将重心转移到教育结果上进行比拼。学生的时间都被充分应用在书本教学上,考试成绩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大小的唯一标准。成绩好的学生被冠以好学生的称号,而不良学生就成为了成绩平常或较差学生的代名词。“听话”、“老实”这样的好学生定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如同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这样的行为方式才是大家真正值得学习与参照地。以至于这种不成文的教育思想使得学生日后在社会生活上遇到问题不能随机应变,思想模式固定化,没有自己的思考意识,达不到社会对新型人才设定的标准。

(二)教育方法形式固定,学生素质能力被限制

教师只是单纯地将书本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而缺乏生活实际例子引用,让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对应试考试,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书本上的深层意义学生无法领悟,教育的真谛没有得到传承。固定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成为被动的受教育者,教师一味地传授知识,学生只能无条件的接受。班级的一切工作由班主任全权负责,学生在学校的身份就是一个学习者,一切其他事项似乎都与自己无关。学生同老师之间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得不到有效沟通,逐渐加大了教师同学生间的隔阂。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思想行为长期受到抑制,无法得到提升与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没有交流的课堂,学生间也缺少联系,合作、团结意识不能得到锻炼,学生的自身素质也得不到提升。

二、班主任对提升学生能力发展的对策问题研究

在全新的教育体系下,新课改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应适时改变已有的教育方式,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建立良好的教育制度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建立全面、完整、合适的班级管理理念

如何判定一个班级管理制度是否具有合理性,可以通过其重要作用加以体现,正确的制度可以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完善人的内心品行;同时它将科学的教育思想作为其指导方向。因此,班主任作为中小学生的班级负责人,应当将以下管理制度作为其指导方向:第一、应具有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理论,将管理思想和科学发展规范作为教育指导意义,第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日趋严格。班级在管理上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改革,加大学生能力发展;第三、在正确的科学管理制度指导下,应建立全面、完整、合适的制度模式,从根本上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在以上合理的制度管理模式下,配合着科学发展观,对构建良好的班级体有着重要意义。

(二)提出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创造性人才构建

学生在班级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单单是一个受教育者,从另一方而言,班级建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学生而创。教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一个“管放结合”的教育体系模式。学生是班级的核心力量,班级的长期发展应当在学生的协调配合下完成,而班主任起着辅助的作用;在班级治理中,教师指导学生制定一个长期而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同时,应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增加学生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当这些工作都步入正轨后,班主任可以达到完全放手的时刻,一切由学生操作,完成班级工作的正常运行,公物维修、书刊保管、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等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在班级工作的运行中,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锻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相信他们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三、结语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课改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不以读书而读书,更多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社会要求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班主任的存在不是为了约束学生去学习,而是带领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实现自身价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