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4 15:28: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智力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其中以思维力为核心。思维能力作为人的智力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学生实现发展的核心。思维发展是发展的重点,因为思维发展必定牵动其他发展,其他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人的思维得到发展,所以在发展中,思维是一个中心问题。思维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研究表明,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在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从一定意义上讲,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催化剂,它不但可以诱发思维活动,而且直接影响着思维活动的速度和深度。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独立提出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其次,指导评论思维。从根本上讲,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接收信息的过程。由于传统的接受学习模式只注重教给学生真理,而忽视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通常也就毋需辨别真伪。
现代数学教学把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到了相当高的地位,形象地把数学喻为“思维的体操”。苏联著名数学教学家B.A.奥加涅相认为:“区别于传统的教学,现代教学的特点在于力求控制数学过程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周学海教授曾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四点建议措施
(一)教会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授之鱼,不如授之渔。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加大思维密度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但这并不等于单纯增加几道例题和习题。倘若教者贪多求全,学生会因为在课堂上无法展开思维,只能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这样必然会阻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即使遇到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也会由于教师的自行揭秘和暗示结论面失去思考的吸引力,这样的教学只能导致思维密度的下降。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设计一些必要的停顿,关键时刻创设一些悬念,以此来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的展开。
(三)多方设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4cm和3cm,求将该三角形绕其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几何体的体积?在作这道题时,全班46人中竟然有35个学生只回答出了一个结果,这不禁令我十分诧异,这也让我意识到学生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在我分析这道题目时,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着重强调了一下:“注意4cm和3cm这两条直角边,到底是围绕哪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的?是其中之一还是兼而有之?”随即在黑板上画下了这两幅图形。顿时,这36名的同学便领悟了老师考察此题的真正用意。类似的题目在数学课上时常出现,对学生一题多解思想的反复训练,对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反复的锻炼,使得学生们每每见到一个新的题目后立刻就能正确地辨别出哪些是一题多解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解题技巧的掌握,也有助于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当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应不断攫取生活中的新鲜素材来充实数学课堂,使数学教学变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教育者要善于沟通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找准每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切入点”,创设两者结合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小数乘法”时,可创设“水果店”场景,提供一些水果及价格:苹果每千克3.20元,梨子每千克2.50元,橘子每千克2.40元,香蕉每千克4.60元。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水果,购买2千克以上,算一算,要用多少元钱?怎么算的?从现实生活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教学现实有机结合”,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学了“利息”知识后,让学生算一算:“把自己的压岁钱存3年定期储蓄与连续三次存一年定期储蓄,哪种存法合算?”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后,让学生算一算自己家实际居住面积,若用边长80cm的正方形地砖铺地要多少块等等。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116-01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求异思维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所具备的流畅性、通达性以及创造性等特点,在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为学生展现了数学思维过程中的独特魅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多引导学生展开创新联想,从而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思考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多样化途径,努力克服学生思维的机械化和定势化。
一、求新――用“好奇心”开启求异思维的大门
对新奇的事物感到好奇并由此产生一窥究竟的强烈愿望,是每一个小学生的天性,也是学生求异思维产生的心理基础,是求异思维行进路上的开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新奇的教学形式和新鲜的教学内容,使得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为他们的“突发奇想”和“异想天开”做好心理蕴伏,推动学生主动地开启求异思维的大门。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稍复杂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时,教师首先出示了近期学校组织秋游的部分照片,上面那些熟悉的面孔和欢乐的场景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有效地汇聚了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用神秘的语气告诉学生:“咱们学校这一次参加春游活动的一共有250名师生,在租车出行时有两种车可供选择。一种是48座大巴车,每辆租费是480元;另一种是20座的中巴车,每辆租费是220元。请你帮老师研究和计算,选择出最省钱、最安全的租车方案。”这种类型的实际问题通常需要设计若干种不同方案,再通过比较选择出最优方案。比较的标准,一是尽量使空座少,二是尽量租单座费用低的车。这样的求异思维较为繁琐,但是当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后,就会驱动着学生主动展开探究思考,去解决与他们切身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求趣――用“兴奋点”摸准求异思维的脉搏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兴趣更是他们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感兴趣时,学生的注意力才会更加集中、思维更为敏锐。因此,教师要认真体察学生的兴奋点,了解他们关注什么、喜欢什么,将学生的兴奋点恰到好处地融入到数学学习中来,拉近学生与数学学习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他们充满了主动求异的愿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来。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迅速地进入到兴奋状态,教师精心设计了问题的背景情境:先播报了本地区普降大雨的天气预报录音,又出示了部分地势较为低洼的积水照片,让学生产生较为急切的解决问题的愿望。接着教师出示问题:“为了缓解本地区的排水状况,城建部计划修缮一条长120米的下水道,前5天修了这条下水道的20%,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下水道还需要多少天?”在兴奋、迫切的心态驱动下,学生积极地展开思考,从最普遍的“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先求出工作效率,到学生主动地寻求多样化的解题思路,运用“分数的意义”直接进行解答,如1÷(20%÷5)-5或5÷20%-5。
三、求整――用“正迁移”插上求异思维的翅膀
求异思维并非是盲目的、无序的任由学生的思维发散,而是围绕着明确的问题指向,进行思维活动的跳跃和突破,在变通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独有魅力。因此在求异思维培养过程中,运用“迁移”理论指导学生进行合理求异,才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积极的正向迁移是学生求异思维发展的翅膀,教师在指引学生展开分析和思考时,要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解题方法、途径中择优选用,感受到数学思考的整体性,从而将学生的求异思维推向深入。
如何在音乐创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利用旋律、节奏创编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音乐课上的创作活动不同于艺术家的音乐创作,这就要求学生打破音乐创作中的神秘感,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如创作旋律时引导学生通过旋律填空、旋律连接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创作欲。在一开始时,教师出示两小节的乐音“13535鼓励学生大胆地连接下去,再创造几个小节来构成一个完整乐句。开始学生可能会有些害怕,把创作看得很神秘,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示“1 2 3 5 7”这几个音,接着再用这几个音即兴给学生弹一段音乐,弹完后学生都觉得好听,这样通过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活跃起来,他们接着使用“13535”就可以创作出许多变化多端又具有创意的音乐旋律。又如在节奏创编时,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教师先击出节奏“×××××”,请学生一个一个来接,当学生用不同音色的乐器分别击出自己创作的不同节奏时,他们会非常兴奋,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构思喷涌而出人意料。通过这种旋律、节奏创作教学方法,学生在以后的创作中内容会不断扩展,音乐发展的可能性也会变得更多,由此就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树立起他们的创作信心,培养了求异的思维。
二、利用音乐鉴赏激发学生创作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常常处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伴随审美的愉悦,学生的思维笼罩在美感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处于思想最活跃的状态,极力想超越经验的世界。此时,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尤其具有创意。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很好地启发学生进行欣赏创作。如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应多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出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学生听到国歌时可以想到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如何为祖国争光,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亿万人自豪激动的心情是怎样;有的学生会随着音乐表现人民战士在战场上打仗的情景,而产生一种自豪感;有的学生会用水彩笔画出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上的美丽情景等。通过这种欣赏创作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创意的想象,他们用语言、表演、绘画、讲故事、朗诵等形式创作,寻求不同的结果,使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三、利用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也是创作欲极强、最能大显身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某种游戏的形式去讲解,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发挥创新潜能,发展创新求异思维。如在学习《火车开了》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这一课设置成音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扮成山洞,扮演火车司机、小动物等,学生们因此会充满兴致,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边创作边沉醉在自己创作的游戏中。通过这种游戏式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四、利用表演诱发学生创作欲望,培养创新思维
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表演中进行创作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并能诱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新欲望,为学
生提供一个广阔的、任由其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创作中体现自我创新的个性,培养异想天开、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生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教师要多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尝试用肢体语言表演出这三个不同时值的音符。实践中,学生很有创造性和丰富想象力地用乌龟慢慢爬的动作,或用大象慢慢走的动作去表现二分音符,有的用企鹅或是鸭子走路的动作表现四分音符,有的用马或钟表摆动的动作去表现八分音符。通过这种表演创作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联想出各种生动的形象,培养了他们的求异思维及创作能力。
五、利用自制乐器提高学生创作兴趣,培养创造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