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5 10:30: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纺织服装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现象分析
关于纺织专业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思考
工科学生毕业实习中的综合能力培养
创新型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新形势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纺织品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讨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优化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的思考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互动知识来源探究
我国高校的学生评教现状及反思
纺织院校开展环保教育的思考
对服装设计高等教育问题的探讨
基于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师资队伍建设
论工程技术人员成才意识的修养
东华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思路
浙江理工大学新增2个本科专业
服装工程技术类精品教程系列教材
应用型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
软实力:高职院校发展的另一维度
高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身份定位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
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讨
新《劳动合同法》与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对招生考试的要求
实验教学建设三个核心指标的理论解析
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优化专业教学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于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问题
论通识教育与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民办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及测算
关于加快柳州市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
略论我校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凝练
构建高校跟随教育体系的意义和途径
文化视域下的我国院校研究发展分析
领会精髓夯实基础强化内涵彰显特色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建成
略论稷下学宫对今日高校教育改革的启示
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生培养目标的多样化
大学—企业知识联盟的内涵、特征与构建策略
关于加快发展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的思考
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发展及其内涵
对纺织高等教育工作的五点建议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大学责任
纺织服装院校总体发展战略的研究
纺织服装院校总体发展战略的研究
服装设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集政治、文学、自然、数学、历史、地理、美学、心理学、人文学、商品学、市场营销学、美术史和服装史、材料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为一体。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只有根据学校师资、生源素质、设备现状加强学生的文化和艺术素养教育,正确定位,深入了解企业生产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服装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服装设计专业技术人才。
一、借鉴国外经验,正视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师资、生源现状。
我国的服装设计教育由于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起步,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服装教育,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相比之下,我们起步晚了近二百年,因为起步晚,所以我们的服装专业师资非常短缺,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从相关的学科转型而来的,如由美术教师转成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或由其他学科的教师经过短期培训转型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师等。老师缺乏全面的专业训练与学习,势必导致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不全面,动手实践能力不突出等弊端,同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服装设计教育相比,我们缺乏一套完整成熟的办学经验和教学体系,老师缺乏直接与一线生产接触的机会,无从了解当前企业和市场的真正需求,造成教学与实践脱节,服装设计教学往往变成了“纸上谈兵”,片面的讲究画面效果,而不注重服装款式造型的合理性,以及服装的商品性和市场运作性。
中职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在我省乃至全国,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文化基础薄弱、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厌学思想较重,有特长特别是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很少,综合素质明显低于普通高中(中专)的学生,中职服装设计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这样一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人由零开始,导入学习服装设计的正途。
二、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方向.
中职毕业生的毕业就业定位历来是众多职业教育者关注的焦点,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定位上出现了一些矛盾的局面,陷入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学生学习时就是冲着“设计”两个字来的,学生就业定位往往好高骛远,不愿从小事做起,轻视企业相对较基础的初级劳动,比如车位、熨烫等工种,有相当一部分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认为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自己已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基本技能,完全能胜任企业或厂家的设计、管理等技术工作,在一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理作用下,由于缺少工厂实践经验从而造成‘‘眼高手低”的现象,不能完全胜任企业或厂家的工作,进而导致理想与现实的极大落差,形成就业障碍。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方向,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的培养,使得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万丈高楼平地起,做服装设计师也是从最基本的岗位做起的,妄想刚走出校门就能做一个风风光光的设计师,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写写画画就能拿高薪是不太可能的。
另一方面,中职学生与教师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中职服装设计教育是培养具有中等技能的技术人才,办学与教学应更注重与企业的衔接,着眼于服务企业,加强中职人才的培养,走实用型路线,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任务和目标,中等职业服装设计教学就要以服装企业的需求来定位。服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供应什么样的人才,很多大型服装企业,并不特别看重设计人员的艺术思维与绘画功底,更看重服装从业人员的了解市场和快速捕捉商业信息的能力,他们看重的并不是服装的纯艺术价值,而是商品的市场流通性能,说到底就是要商品化、大众化,因而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要做一个“实践派”而不是只会动嘴巴和笔头的空谈理论的实践经验少得可怜的所谓“学院派”。
三、以能力为本位,改进中职服装设计教学方法
(一)根据能力培养需求,合理设置服装设计专业课程
通过本人市场调查和亲历服装企业学习,总结近l 0年的服装设计、教学经验,我认为中职服装设计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般以素描、色彩、基础图案、速写、服装画技能等作为设计教学的基础课程。当然,必要的结构造型与缝制工艺课程的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充分了解服装本身的内在品质与构成原理,才能做到艺术与商品的有机统一,才能跳出学生只能在服装设计大奖赛上获奖、只能搞一些艺术性、文化特征鲜明的表演装,而不能很好的设计出实用的、商品化的生活装的“怪圈”,突出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
(二)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资源现状,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职业教育教学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就服装设计专业课教学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体现以绘画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方式。
设计的美感与独创性思维的表现,往往要借助绘画特别是服装画的形式来体现,而绘画技能的提高来源于刻苦勤奋的绘画训练。只有注重艺术素养的培养,才能借助纸与笔快速、形象、具体、经济地体现出服装的整体效果。当然,在传统设计教学一味追求纯艺术和带有幻想主义思想的所谓“高雅教育”的基础上,现代中职服装设计教学应把工艺技能与艺术素养并举,才能使设计与工艺两方面协调统一、和谐发展。
第二、强调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
富有激情的创造力不是偶然的,正如蔚为壮观的火山喷发一样,需要长期能量的积蓄,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牢记自己的使命:美化自己、美化他人、美化社会。从点滴实事做起,在学习生活、体闲、工作当中,时刻做有心人,积极收集设计素材,碰到好的服装式样、流行包袋、鞋帽等服饰品,及时用款式图或其他方法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速写本上,在设计专业课学习之余,多涉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如美术欣赏、建筑、音乐、戏曲作品等,融会贯通,促进思维的横向发展。
第三、注重实效,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应在课堂内外灌输重实践的思想教育,设计不只是画画服装款式图与效果这么简单,应强调学生对服装本质的认识,立足于学习服装结构、工艺技术,多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与设计专业大赛,实现服装设计由抽象的纯艺术理念转变为畅销的商品,彻底解决有些学生款式设计和效果图在画面上时很美观,但真正变为成品时却与纸面效果相去甚远的难题。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去中小企业实习,进行实地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
第四、利用校本资源,为学生提供“练兵”场所和机会。
我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有一个良好的传统,值得向广大中职学校推荐:一方面定期开展服装设计大赛,学生在第五学期期末必须完成中专阶段的毕业设计,利用所学设计专业知识,学生自己画设计稿—老师定稿—打样板—采购面料—剪裁—缝制—试穿—修正—老师、学生集体评价,基本把工厂的设计流程运用到了课堂教学,加强了与服装实际生产的联系;另一方面,为充分培养学生对服装的领悟力与表达力,学校有专门机构的服装设计形体老师,组织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形体训练与时装表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服装设计的热情。
针织时装是服装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也是极具潜力的类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国际流行趋势中,针织时装设计潮流就逐渐上扬。愈来愈多的时装设计师致力于针织时装,针织品牌日益增多,一些著名时装品牌也在不断推出针织系列。多年来,我国的针织时装默默无声的沉淀在行业的大潮中,几乎将“低端”和“附件”的形象一演到底。然而近十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针织时装的日益重视,我国针织行业转唱高调,向设计创新与品牌化发展进军。中国的时尚界愈来愈注重针织这一品类,针织时装这瓶酒在这个时代里换上了新的佳酿。
随着时代的进步,针织时装的发展瓶颈也日益凸显。针织设计老旧、缺乏新兴创意;高校教育与针织企业接轨困难、针织产品品牌化渐现坎坷。我国的针织产业正在进入新的拐点时期,针织时装想要整体升级、摆脱瓶颈,运用设计创新扶植品牌化发展是必由之路。在创新发展之路上,首先是教育力量需要接轨时尚发展,在高校的时装设计专业中,增添针织设计方向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工作,在教学中将针织设计的传统理念结合设计方法创新、针织品牌化进程这两个要点则是现阶段针织教育改革的第一步。
一、设计手法创新
如果说设计思维是时装的灵魂,那么设计工艺就是骨骼血肉。想要实现设计创新,首要就是“左手艺术、右手技术”掌控设计。针织的整个工作流程包含相当大的工艺技术含量,仅仅使用艺术审美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设计师需要做的包括选择流行纱线、确定工艺种类、熟悉艺术风格、把握时尚趋势。一个成熟的针织时装设计师必须是能够游刃有余的掌控整个生产流程。尤其是近年来的针织时装流行工艺日益丰富多样,与时尚变迁可说是息息相关,作为一个设计师更是不能置身于潮流之外。国内服装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一直存在着水油分离的现象,即艺术设计与工艺技术分开。这就使得培养的人才难以向国际设计水准和设计能力靠拢。近几年我国在教学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开始相互融合,未来的针织时装设计师必须是游刃有余的在艺术与技术之间翻飞。
风格至上是设计教育需要考虑的重点之二。风格是时装设计的灵魂所在,尤其当一个品牌想在纷繁芜杂的消费市场中脱颖而出并且创造出产品附加值,首要的就是表达其独到的风格。设计师需要依靠设计独特、风格统一的作品不断地诠释与深化品牌形象,而这些日益深入人心的固有风格会不断强化你的品牌附加值,从而最终形成产品附加值,实现品牌价值。世界的进步日新月异,传统的美学规范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人的眼光。新美学主义早已悄悄地渗入现代人的意识形态并大行其道。人们在经营生活的同时,越来越渴望找寻被时代生活进化掉的天然人性――感动与温情中的简单和本原,针织时装的风格恰恰迎合了人们的这些需求与品位,成为矜贵、温雅与好品位的代名词。
第三是要将创新设计切合时尚潮流。纵观国际知名设计师对针织时装的诠释,针织时装的设计方法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但是从总体上而言都是紧密地与流行趋势结合在一起的,并不断与各种风格元素交互融合创造各种大胆灵动的时尚造型。目前国内的针织设计在这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推进空间。需要注意的是针织本身拥有独立的风格特征;针织品类也有自己的流行引导品牌,因此针织设计在追寻时尚大方向的同时,拥有自己的流行色彩、流行工艺与时尚款式风格。设计师需要在透彻理解流行趋势的同时,演绎针织时装特有的时尚气息。
第四,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概念”,更应该借其精髓来进行时尚创新。民族服饰和民间装饰的内涵与体验常常能够给设计师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冲击。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还为国内外许多设计大师带来了设计灵感,尤其在东方风潮以及2008北京奥运的冲击下,新一轮的以东方情怀为重心的时尚珍馐让国内外的时尚人士交耳称颂。对于中国的时装设计学生而言,在继承与发扬中国概念之外,尤其应该找到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平衡。我们一方面学习西方品牌的理念与模式、时装设计的方法与技术,紧密贴合国际时尚,另一方面也要将东方的风格取向融入设计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时尚新颖的针织时装教学,才能构建中国魅力的设计风格,才能以中国市场为依托向世界进军。
二、将针织设计教学转化为针织品牌发展教学
针织企业想要拥有长久的生命线必须“品牌化”经营,研究目标市场和时尚需求,逐步发展产品文化,形成核心竞争力品牌。同时,利用多种媒体、名人效应等手段提高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尤其是需要运用设计创新思维,提高产品文化艺术含量,以增加品牌附加值。此时的针织设计教学并不是抽身其外的,讲述分散的针织设计手法,而应该将“针织产品品牌化经营”作为教学核心,围绕这一概念进行人才培养。
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将品牌形象、视觉传达、目标消费者、品牌战略、品牌延伸等等一系列战略品牌工作作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以此为依托各个击破。这样就要求学生在未来的设计中能够融入其中并随时作出调整应变,未来的产品设计决不是孤立于品牌运营之外的,而是整体之中的一个重要关节。
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就需要单品设计与品牌创新并驾齐驱。当一个针织时装设计师整日只是挖空心思的考虑如何设计卖座的单品,便是在向失败招手示意。宏观的考虑是当今设计必不可少的,品牌风格是由无数的设计单品堆砌而成,单品价值又离不开品牌形象的渲染添加。优秀的针织时装设计师不仅仅要在纱线与款式间翻云覆雨,还要能够设计品牌形象、品牌风格、品牌定位。今天的时装设计师贩卖的不能仅仅是温暖、舒适、合体与优质,还包括品牌附加值与品牌代言的时尚品位,针织时装设计只是设计师的狭义代名词,在真正意义上,单品设计与品牌创意是无法剥离的。
总之,国内针织时装行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针织时装产业整体实力还不够强大,尤其是针织时装品牌和时装品牌针织产品线的成熟度方面与国外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在针织品牌设计方面更上一层楼。我国的经济环境以及国际时尚氛围已经为我国针织时装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针织教育要时刻关注时尚动态、最新工艺和风格走向,同时不断充盈自身的艺术积淀;发挥中国本色、深入体会中国传承的东方精神,并以此作为中国本土针织设计的文化底蕴。设计教育如此潜移默化、长期实践,立足于创意与变革促进自身的发展完善,持续设计教育文化附加值的提升,才能以全新的面貌紧接挑战,融入国际针织流行的浪潮中。
【参考文献】
[1]庄利辛. 成衣品牌与商品企划.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李津. 针织服装设计与生产工艺.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宋晓霞. 针织服装设计.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4]刘丁,余国兴. 针织服装外衣化发展趋势分析. 2006年全国服装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2006 .
搪玻璃设备是将二氧化硅、二氧化锰、氧化钴等无机物经高温灼烧而牢固地密着于金属表面上成为复合材料制品。其同时具有玻璃的稳定性和金属强度的双重优点,是一种优良的耐腐蚀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等工业。由于搪玻璃与玻璃、陶玻璃类似,因此在继承其优异耐腐性能的同时也具备了不抗磕碰、敲打和耐冲击性能差等弱点。特别是搪玻璃设备的附件如搅拌,温度计等更是归结为易耗品范围内。
1、聚丙烯装置中搪玻璃搅拌的工作环境
聚丙烯催化剂生产装置搪玻璃釜主要负责水解高沸物及中和酸性物料的工作。工作温度最高时超过130摄氏度,釜内液体的PH值1~14之间变化。由于高沸物在水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热且含有大量固渣,加之酸碱中和过程中释放出的反应热加剧了釜内液体温度上升的速度,从而对搪玻璃产生较大的热冲击,极易出现搅拌损坏现象,损坏位置集中在搅拌叶中部或搅拌叶与轴连接处,在聚丙烯催化剂生产装置后处理单元搪玻璃搅拌平均使用寿命仅为3~4个月,属于装置易耗品。如(图1)所示,搅拌叶局部表面防腐釉面爆瓷,物料直接接触腐蚀搅拌的碳钢本体,严重时在巨大扭矩作用下桨叶甚至断裂跌入釜底,进而损坏釜底搪玻璃层,造成釜体腐蚀穿孔,造成更大的损失。由于搪玻璃釜的结构,更换搅拌费时费力,经常性的搅拌损坏对聚丙烯催化剂生产装置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2、搪玻璃搅拌腐蚀原因分析
(1)搅拌基材制作过程中采用的卷筒、焊接等工艺均产生大量的内应力,部分厂家根本就未进行消除应力工作或进行的不彻底,搅拌R角、焊缝部位极易产生爆瓷损坏。
(2)制造搪玻璃附件时忽略材料问题。搅拌用碳钢管材易出现含碳、硫、锰、硅的含量超标的情况,在制造的过程中很容易在搪玻璃设备表面釉层中产生有许多的气泡,使得其耐冷热冲击能力急剧下降,极易发生局部性的爆瓷。
(3)聚丙烯催化剂搪玻璃釜应用在后处理,在水解过程中由于物料的积累放慢作用导致反应速度的降低,进而使得物料未完全水解完就下降至釜底。随着设备的搅拌转动对于液体的湍流作用会引起搅拌桨局部压力下降形成气泡,高温的反应大量的空泡在破灭的同时又形成新的空泡,并迅速破灭,这个过程在搅拌反复进行,从而破坏搅拌桨玻璃面造成爆玻璃损坏。
3、搪玻璃搅拌腐蚀的防护
根据损坏部位和原因的分析,利用缠绕法成型技术将聚四氟乙烯(以下简称F4)复合于成品的搪玻璃搅拌外侧,形成耐腐蚀的F4搪玻璃复合搅拌器(图2)。利用外裹的F4层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的同时作为搪玻璃的外保护层,弥补了搪玻璃的弱点的同时,复合防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4、搪玻璃搅拌外衬F4防腐缠绕工艺简介
(1)将搪玻璃搅拌器进行表面处理。
(2)利用F4薄带缠绕搪玻璃搅拌表面6层,且注意应以每圈搭边50%并沿一个方向绕扎。
(3)将坯料放入电炉内350摄氏度左右恒温24~40小时。
(4)烧结完毕外观表面应平整、光滑、洁白,用2万伏电火花检测不导电。
5、结论
通过对搪玻璃搅拌进行外缠绕F4烧结成型处理后的搅拌寿命较原搪玻璃搅拌延长近10倍,解决了长期困挠聚丙烯催化剂生产装置后处理单元的一个难题,实现了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F4搪玻璃复合搅拌器已在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建中,左禹.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腐蚀数据.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0
[2]金国淼.搪玻璃容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0
学科特点决定了服装市场营销学课程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而应将其作为一门实训主导型的课程。通过教学,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分析服装市场经济现象、解决服装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教学应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让学生愿意学、有兴趣学,从而学好它。
据此,笔者所在学校结合行业实际需求,通过教学实践,对服装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从中看到,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自然地应用到实践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服装营销人才。
一、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法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它从以往的讲授式转变为体验探究式,其过程大致如下:在对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服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一定课时的讲授后,使学生对服装市场营销形成一种初步的理论体系,但这个初步的“体系”对学生而言是抽象且模糊的,此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带着这个初步的“体系”投身到真实或模拟的营销环境中,体验服装营销的过程和实际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将抽象的理论消化吸收后,转变为具象的营销技能。体验式教学法是通过参加实践、不断经历的过程,呈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产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授受”关系,教师将书本知识讲授、传递给学生,对此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教师传递过来的知识,但这种知识的传递关系很难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探索外部世界,在亲身经历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增强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法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服装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学理论在服装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理论的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为了让学生学好并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且能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该帮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变成实践的经验,还要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见解,拓宽自身拥有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三、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充当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角色,还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能力。特别是服装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都要参加一定的服装营销实践,通过实践才能充分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以深化。而体验式教学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可通过体验教学使营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此外,服装市场又是一个结构很复杂的体系,服装的季节性、流行性、层次性、地域性等特点,使得不同服装、不同目标市场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是不同的。体验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服装市场营销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环境和问题前,可以试着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解决企业现实的问题,并通过对众多资料的分析、推导及深入探讨,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最终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
教师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可以精心设计营销场景,将学生置身于动态的营销实战中,从而强化学生的营销体验,提高学生的营销感觉、营销视野、营销情绪、营销思维、营销经验等相关能力,产生较好的专业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并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里办一个跳蚤市场,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能力,把他们分成采购部、销售部、售后服务部,依据各部门的不同职能,各负其责。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由此形成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的互动过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五、体验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体验式教学方法的重点环节是分析、交流、总结。教师通过适当的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交流。交流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使学生认识到分析过程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二,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现场引导控制能力。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服装企业的管理和生产过程、服装市场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都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现场引导控制能力。
第三,体验式教学方法改变了考核的内容,但不能排斥理论。体验式教学方法要考核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验式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实践应用,并不是营销理论学习,体验是为了提高理解、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因此,营销理论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是难以前进的,所以,体验式教学法中的“体验”,不能完全代替课堂理论
教学。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是有所差异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创造出一批具有专业型、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其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高职教育的职业化倾向是非常明显的,不同于高等教育的理论化和科研化。因此,逐步实现高职教育的社会化服务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发展前景继续得以开拓。但是,由于扩招导致的高职毕业生人数大量递增的现实也增加了学生们的就业压力,因而高职院校首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灵活的实现高职教育的社会化,进一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这首先必须在分析湖南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现状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开展。
一、湖南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基本实现协同
这些年来,湖南省的高职教育在发展深度、发展规模以及发展质量等方面都明显的得到了进步,湖南全省一共有70多所高职院校,全省的14个州市基本上实现了每个地方都有一所高职院校,而根据产业集群的分布情况来看,湖南省在“十二五”期间将会重点和优先发展的产业集群达到了50多个,遍布全省的14个市州。当前,大约50%的高职院校都是集中在长株潭地区的,因此,长株潭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占据了整个湖南省的大半江山。按照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关联关系看来,基本上实现的正态分布,高职院校集中地程度基本上可以与产业集群的分部等同。
(二)高职院校与地方区域重点产业对接较为齐全
目前,高职院校在相关专业设置上基本囊括了湖南省“十二五”计划期间的主要产业,有30多所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与电子信息工程、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等相关的专业,因此,在专业设置上湖南省的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还是比较齐全的。这能够很好地实现高职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
(三)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产业的合作
在当下,高职院校的发展策略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与地方经济产业相互合作,实现一体化办学,湖南高职院校也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在湖南省的诸多高职院校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都与地方区域经济产业的相关部门签订了协议,院校依据企业对于特定人才的要求,开展了广泛的“订单式培养”;有些高职院校按照地方产业的需求更加细致地划分了自己了专业,以便更加有侧重点地对人才进行培养;而有些高职院校则是直接由地方区域经济产业所创办,按照企业的相关要求和需要去调整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进一步实现了高职教育与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服务的对接之深度和广度。
二、湖南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树立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大多是地方、行业或者地方与行业共建,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和行业的发展,有着明确的服务地区的定位。伴随着高职院校在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方面的突出优势,高职院校已经越来越得到当地政府以及社会的认可,其发展潜力较大。所以,高职院校应该不但革新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培养社会化服务的办学理念,按照社会的发展需求来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目标,并切实根据社会的岗位需求来设置相关的专业,积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院校只有树立了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才能够切实按照这一理念标准办学,其培养的人才才能够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同时也实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价值。
(二)加强高职院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体制与制度管理是有效实现高职教育社会化服务转型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要有效的实现其社会化服务就必须加强教育体制上的改革,使其符合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使得教育体制的改革带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适应社会化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宗旨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就业以致于进一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虽然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能够采取各式各样的灵活措施去加强教育的社会化服务,但是很少有从体制方面来开展相关工作的。然而,适应社会化服务的教育体制,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及文化体制是实现社会化的基本前提,因此,广大高校应该积极加强教育体制的改革。首先,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与社会相互衔接的,以社会发展为导向来制定自己的教育和培养模式;其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从新生入学伊始,学校就应该不定期对学生进行相应系统、全面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职业爱好、性格特点以及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对人生有一个全面和清晰的了解。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注意结合当前以及未来的社会发展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社会、联系人生规划,使得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发展情形相互衔接,做到联系实际、目标明确,进一步实现终身发展。
(三)构建社会化服务的教学载体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服务社会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它必须在最大范围内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以带动其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与社会各行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利用各种载体来实现社会化人才的培养。首先,高职院校要积极争取政府的帮助,促使政府给予高职院校更多的优惠政策,对高职院校的社会化服务加强必要的指导,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协调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高职院校的宣传力度;其次,高职院校要根据当前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层次和要求来加强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办学,搭建一些实训平台,让学生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加强学习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进一步实现教学、生产、科研和服务相互融合,这一方面能够实现教师教学的实践性,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加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更好推动高职院校社会化服务的进程。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湖南省高职院校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想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还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关于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还有更多的方式和途径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如此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左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N].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05).
[2]谢英姿.湖南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发展推进策略研究[J].职教通讯,2013(19).
[3]陈华嵩.新办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产业对接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08).
[4]阚大学,吕连菊.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4(01).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进一步加速,作为与经济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也必然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本文通过对金华市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当前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一、中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金华市中职教育在规模、质量上已达到了一定水平,但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方式和效率方面还有待研究。本文从就业、人才效益和培训机制方面作了调查,对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了评估与分析。
(一)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
1.凸显“低端就业”特点。当前全市产业集中度偏低,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分布相对分散,区域内产业合作步伐缓慢,缺乏产业集中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中职毕业生的非正规低端就业特点较为明显。调查表明,大部分中职学生就业于中小规模民营企业,其中80.1%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44.7%的毕业生就业于100人以下的小规模企业;大部分中职学生就业岗位层级不高,主要以一线操作工为主,技术要求不高,其中就业于企业最低层级——操作层的占65.7%;多数中职学生的技术层次还不高,已成为技术带头人或技术骨干的比例较低,仅占10.1%;多数中职学生的薪资处于较低水平,63.9%的在岗中职生月薪在2000元以下。
2.初显“多元就业”格局。从就业渠道上,金华市中职学生已突破了单一的就业格局。调查表明,从就业途径上,有通过招聘、学校安排、家族企业工作、社会关系等多种途径,其中以学生自谋工作为主,占67.1%。从就业形态上,呈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向上走,即升入高职深造。在就业导向的政策调控下,近年来升学比例较低,2008年毕业生的高职升学比例为15.1%,但由于发达地区职教高移的趋势及就业升学“立交桥”的构建,该比例正在攀升。二是向外走,即本区域以外就业或本专业以外就业(非对口就业)。调查表明,本地就业率仅为54.6%,对口就业率也不高,仅为51.1%,其中财经、服装等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最低,不到35%。三是自主走,即自主创业。但选择创业的学生较少,比例仅为4.5%。
3.不再坚守“从一而终”。中职学生就业的灵活性与变动性日渐显现,就业稳定性总体较低。针对2008年毕业生的调查表明,两年内没有换单位的学生只占37.7%。同时,在就业时间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变通性,不再走“毕业后再就业”的固定程式,许多学生毕业前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这类学生占到71.9%。
(二)人才效益状况的调查分析
1.中职学生的“数量效益”。当前全市产业结构的层次还不高,中低端技能型就业岗位数量居多,中职学生理应是企业中的技能主力军。但从调查情况看,被调查的96家企业中,员工总人数为43401人,其中本地中职(中专)学生人数为9028人,仅占20.8%;而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外地员工(金华地市以外)占54.0%。欠发达地区流向本市的务工人员成为本区域企业一线操作工的主体,而本区域中职学生呈现向大城市大企业外流的倾向。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区域间技能人才的大批流动,中职学生服务区域经济的“数量效益”不高,且存在不确定性。
2.中职学生的“质量效益”。本次调查选择了道德修养、工作态度、业务水平等9项指标,围绕“企业对中职生的素质评价”和“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进行调查。调查表明,企业对在岗中职学生素质的总体评价一般,满意度总体不高,大多集中在“基本满意”与“一般”选项,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满意度分别为25.0%和21.1%,不满意度最高的是心理素质,比例为6.3%(见图1)。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素最看重的是工作态度和道德修养,把这两项确定为第一重要员工素质的企业比例分别为45.7%和40.0%(见16页图2)。
但从“企业对中职生的素质评价”和“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对比来看,两者一致性不够好。取前者的“满意”项和后者的“第一重要”项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工作态度、道德修养的认可度与实际需求之间相差较大,业务水平等素质的认可水平已超出了企业实际需求水平(见图3)。
调查还发现,对于一线劳动者,企业最喜欢录用的群体是中职生,但目前企业一线劳动者学历层次多数是初中或以下学历,占58.2%,企业技术骨干的学历层次多数是职高或相当学历以上,占86.1%。
可见,企业对中职学生认可的素质要素与企业所期望的素质要素之间还不够一致,并且,企业所期望的中职学历层次在企业在岗人员中所占的比例也不高,中职学生的“质量效益”难以显现。
二、主要问题及困境
当前,中职学校与企业的本位主义让他们习惯于站在自身的立场来决策,尽管他们的共同利益是明确的,但缺乏一个超越他们的机构来协调,难以实质打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壁垒,由此造成的问题与困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中职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难以匹配
1.规模不对等。受传统文化与就业观念的惯性影响,短期内还无法改变普职招生冷热不均的问题,而且今年浙江省对普职招生比1∶1的要求从政策层面出现了松动,金华市中职规模面临前所未有的萎缩,中职教育从规模上达不到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由于金华市属浙江中部较发达地区,多数学生不满足就业于企业岗位的最低层级,有自主创业、到一线城市就业或向中高层级岗位流动的倾向,本地一线操作工人中外来务工人员比例反而较高,出现区域人才交叉流动的现象,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2.结构不对接。当前,中职学校由于招生困难只能强力迎合学生或家长对专业的需求,忽略对地方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从全市单位就业人员结构与中职教育专业规模结构对比情况看,制造业、建筑业的就业与专业规模虽然较大,但存在明显的结构性负偏离,预期会凸显“供不应求”的人才供需矛盾;而金融业、计算机服务业等行业存在较大的结构性正偏离,中职毕业生“供过于求”已在所难免。(如表所示)
3.能级不对应。中职学校专业结构的能级向上提升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升入高职深造,提高学历层次;二是转入技工学校或技师学院,取得更高级别的技能工种。金华市技工类学校相对较少,具备培养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的只有2所,每年能输送高级工以上技能素质的学生约为900人。同时,中职学校专业结构的能级也可以向下延伸,面向失业青年、农村劳动力和其他失业人员开展短期职业培训,而这一方面起步较晚,每年的培训人数非常有限。中职学校专业结构的能级向下延伸,面向弱势群体的培训规模还远远不够;而向上延伸的着重于学历提升的高职教育规模相对较大,但针对技能层次提升的技工类教育规模还可扩大。 (二)毕业生素质结构与所需人才素质结构难以吻合
1.要素不一致。由于中职学校还基本沿用“三段式”课程模式,培养的学生素质以单项技能、专业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要素,企业化实践能力、行业规范、职业操守等相对较弱,尤其是耐劳、耐挫等意志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从调查情况看,企业对员工素质要素按重要性排序,前三位依次是工作态度、道德品质、业务水平。可见,企业所要求的素质要素与中职学生具有的素质要素存在较大差异。
2.层级不对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加工、机电控制等许多传统技术逐渐被智能机器所取代,动作型技能含量越来越低,而智力成分越来越高,加之部分企业以出口贸易、金融商业为主,对管理人员需求较大,并未形成足够的需要技术的就业岗位。但是,当前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仍然较大,很多技术又被细化为单个操作环节,技能要求不高的一线操作岗位需求又较大。这种技术层次的两极分化现象,使就业岗位呈现“哑铃型”缺口。因此,适合中职学生就业的中层级岗位并不多,一方面是“高不成”,在当前的选拔模式下,中职学生的智力技能相对薄弱,无法应对技术含量高的智力型技能;另一方面是“低不就”,作为主要就业群的一般操作工,技能要求很低,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拥有一定职业技能与职业抱负的中职学生又心有不甘。
(三)传统就业观念与市场化就业体系难以调和
1.价值取向单一加剧人才供需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功名利禄”“出人头地”思想又被逐渐强化,读中职仍然是无奈的选择。中职教育的规模不足,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受到制约。即便选择了中职教育,在专业选择上也存在较严重的“轻传统重时新”倾向。这种单一的价值观势必造成专业冷热过度,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2.社会关系影响就业公平。毕业生参与就业竞争,靠两种资本,一是人力资本,主要是自身的先天禀赋加上学校教育而得到;二是社会资本,通过家庭、家族和朋友等社会关系,调动、支配和掌控社会资源尤其是公共资源而形成。由于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而且就业市场尚未发育成熟,社会关系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力资本的替代物,决定着一部分求职者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可能。用人单位雇用人员的决定仍属于非制度化或半制度化,缺乏一定的公开性、规范性。调查表明,全市通过社会关系就业的人数占到65.8%。复杂的社会关系扭曲了人才供需匹配的自然选择关系,人才资源得不到最大限度发挥,影响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三、主要对策与建议
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要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应从观念、制度和方法等层面多管齐下。针对全市中职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行政协调,建立区域性职业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
1.政府主导,建立校企合作管理体系。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紧密度。为此,必须得到政府的宏观协调与政策支持,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第一,制定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健全职业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具备刚性制约机制的法律框架,确保校企合作的法律地位。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确定校企合作中政府的责任和职能,明确校企双方的法律责任和应尽义务,并使所有相关机构都能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第二,建立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校企合作管理体系的运行需要成本,在资金保障上,必须建立公共财政对校企合作管理体系的投入机制,做到合理分配;在功能匹配上,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和预警机制,对区域性技能人才资源的状况和需求动态进行科学统计和预测,使政府在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与技能型人才发展的匹配度,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在利益分配上,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给予相关企业以税费的减免和媒体的正面宣传,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第三,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体系。应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设置严格的评价程序,对校企合作进行定期而全面的评估与总结。同时,以评价结果为基础,建立积极的激励机制,激发校企双方尤其是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2.依托社会组织,构建职业教育监管服务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在功能上逐渐淡化了对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的控制,转向监管与服务,这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管理力量——社会组织,协同政府从整体上把握社会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协调地方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发展。(1)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角色功能,让行业协会成为职业教育监管服务体系的核心力量。一方面,政府应赋予行业协会一定的权力,提升职业教育的监管水平;另一方面,要强化行业协会的中介服务功能,构建职业教育的服务体系。一是信息服务,开展本行业的调研与数据统计,对区域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实施信息收集与制度,搭建集受理投诉、综合监督、协调指挥和系统评价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公共信息管理平台;二是政策服务,参与制定本行业所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参与国家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三是培训服务,制定职业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2)要建立职业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可由学校、企业和行业联合发起,吸收职业教育和行业里的专家、优秀技能人才和一线教师参加,制定具体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课程方案、教学计划等,指导校企合作的实施,协调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科学规划,加快推进区域性专业布局调整
1.统筹规划,形成区域性错位发展的格局。当前中职生源趋向萎缩,相对薄弱的中职学校还难以从“规模经营”的漩涡中走出来,专业设置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但从区域性专业协同发展的思路来看,必须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发展思路,实行错位发展,在特色领域以及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上进行重点培育。(1)大力扶持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相关的专业。根据本市产业结构特点,重点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调整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2)强化主体专业建设。主体专业一般应符合省级示范专业的基本条件。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培育1~2个主体专业;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应培育设立2~3个主体专业;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应培育设立3~4个主体专业,并逐步培育形成1~2个专业集群。同一县(市、区)域内职业学校新设主体专业一般不能重复设置。
2.合理布点,着力打造区域性专业集群。区域职业教育必须科学规划与产业集群基本匹配的专业设置,使主干专业与辐射专业贯通,构建专业链、专业群,以利于主干专业做大做强,其他专业灵活应变,增强专业集群的辐射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1)按照“主导产业—核心产品—相关产品”的“产品关联”思路,形成主干专业和相关专业互为联系的专业链或专业纽带。区域性中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应着力推进机电类、数控类等专业集群化发展,保障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2)按照“关键岗位—相关岗位—边缘岗位”的“岗位群”的思路,形成与岗位群对应的主次分明、相互结合的专业群。针对某一个行业岗位或一组相关职业岗位来设置专业,对于就业相对稳定、需求量大的岗位,可以每个行业岗位设置一个专业,体现专业性和层次性。对于变动性较大、具体岗位需求量不大,但相近岗位比较密集的岗位群,可以依托岗位群的整合设置专业。这样不仅有利于毕业生在该岗位群内不同岗位之间选择或变更岗位,更有利于扩大就业面。①
(三)产学合作,培养素质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
从产业结构看,各就业岗位所要求的人才素质要素不尽相同,要让企业的人才效益最大化,需要理清不同岗位的人才素质要素,重点关注人才素质结构是否合理。尤其针对当前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分化倾向,必须重新审视“技能”的内涵和意义。一方面,要防止技能训练过于集中而造成的技术浪费;另一方面,应该调整技能的目标定位,把关键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增强中职学生由低端就业向上流动的能力。
1.避免“重技轻能”,强化关键能力的培养。中职学校在教学目标上应强化对关键能力的培养,关注适应多种职业和现代技术升级的综合素质。(1)树立“授人以渔不如授以渔场”的理念。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是关键能力发展的“渔场”,关键能力重在“渔场”中培育与积淀,而不是游离于“渔场”的技能教授。中职学校要强化“渔场理念”,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或社会环境,将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融合,建立全真顶岗和仿真学习机制,在真实的工作体验中提升关键能力。(2)树立“行动是为了学会行动,更是为了能力”的意识。行动导向是中职学校实施工学结合的核心理念,强调学生在围绕任务的自主行动中学会行动,但也必须看到技能本身以外更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2.避免“重智轻德”,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传统教育中存在重智轻德、重知识传输轻人文关怀的弊病,应试教育体制又是对“重智轻德”的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要跳出“智力崇拜”的怪圈,强化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根据当前企业的生产模式对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要着重从三个层次来培养:第一层次是理想和信念。主要培养中职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工作充满热情。第二层次是道德水平。主要培养中职学生的忠诚守信。中职学校要进行德育教化,使他们具备“本分”“诚实”“守信”的品质。第三层次是心理品质。主要培养中职学生的意志品质,特别是耐挫能力。意志品质必须重视实践性锻炼,可挖掘一些典型的以高强度重复训练为主的项目,让学生在重复训练中锻炼意志,增长技能。
四、结语
中职教育只有实现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才能凸显中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要提升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必须构建基于学校与社会沟通机制的“大职教”框架,特别是政府要充分发挥管理与协调的功能,在校企合作、公共监管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立法力度,尽快打破校企之间的沟通壁垒,有效提高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
[注释]
①黎琳.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战略[J].广西大学学报,2009(12):147.
[参考文献]
0.引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由于关贸总协定在“乌拉圭回合”以后形成一个复杂的多边的经济体系和规章制度,它们不仅涉及到缔约国之间的经贸关系,而且延伸到国际贸易实务、法律、投资、知识产权、服务贸易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对熟知关贸总协定的条款、协定、判例、谈判技巧的外贸人员的需求紧缺[1]。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经贸人才只懂得基本的贸易知识并不能较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对贴补与反贴补、倾销与反倾销、技术贸易壁垒、纺织品与服务贸易、农产品贸易、知识产权、投资、进口许可制度、海关估价、多边贸易组织、名义关税与有效关税等知识的掌握显得更为急需[2]。基于此,中原工学院依据自身专业优势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开设《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作为专业任选课,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现总结如下。
1.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特点
本课程虽然是“国际贸易”专业方向的一门辅助课程,但是该专业理论是从事纺织品贸易方面学生必备的知识,特别是关于纤维、纱线、织物评价采用的标准体系,了解所经营的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经贸人才更好的交易。因此,《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它与国际贸易专业基础课共同支撑经贸人才实现能力的培养。
《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内容覆盖面广。该课程既有关于纺织纤维方面的标准,如棉纤维及化学短纤维标准、毛纤维及毛条标准、丝织物原料标准;又有关于纱线方面的标准,如棉型纱线标准、毛型纱线标准、麻及麻混纺纱线标准;还有关于织物方面的标准,如棉型织物标准、毛型织物标准、丝织物标准、麻织物标准、针织服装标准、非织造布及产业用布的标准;生态纺织品标准;另外,涵盖了基础标准及试验方法标准,如棉纺织实验方法标准、毛纺织实验方法标准、丝织物实验方法标准、麻纺织实验方法标准以及其他植物实验方法标准。[3,4,5]。
《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虽然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意在了解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的基础知识,但是根据历届学生反馈的信息发现他们对课堂有些内容的应用及消化存在问题,特别在工作过程中应用存在困难,这主要由于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较少。因此,实践对该课程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地位。
《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知识更新速度快。纺织品与服装质量相关标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依据现有相关方面的教材并不能满足该课程要求,及时学习国内外最新标准是《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的特点之一。
2.依据国际贸易专业特点,合理整合课程内容
《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树立以标准化、规范化为中心的理念,掌握纺织品质量检测及其标准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根据纺织品质量标准进行纺织品检测的基本技能,熟知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差异,为他们以后工作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提供基础。由于《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内容覆盖面广,在授课内容的取舍以及知识的深浅上必须考虑到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要求以及日后学生面临的实际工作情况。鉴于此,对《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教学内容进行如下整改。
第一,纺织基础知识的介绍。包括天然纤维的初加工与化学纤维的制造、纱线的纺制、织物的织造以及服装的加工,重点介绍影响纤维、纱线、织物以及服装质量的加工工艺。
第二,结合国际贸易学科的特点,将《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的教学重点放在纤维、纱线、织物、服装以及相关实验方法标准的诠释上。包括国标、ISO标准、美标、欧标、日标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
第三,《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应用介绍。结合贸易以及生产实际,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或者实际生产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专业知识的力量。
3.丰富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教学以专业知识的诠释为主,当然这些讲解和阐述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单纯使用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教师在注重知识的传授外,还应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讲授法外,在《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教学过程中还应组合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3.1试验教学法与研讨教学法结合
采用试验教学法与研讨教学法结合在国际贸易专业《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教学过程中算是一种尝试。该课程中,一些产品质量标准都可以采用试验教学法,每位学生依次进行实践操作是不现实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试验内容显得至关重要。例如,在纺织品色牢度方面的标准教学中,可以将4-6名学生组成一个试验小组,不同小组分别选取一个相关试验内容(如:纺织品耐水洗牢度国标、美标、日标和欧标检测方法比较、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国标、美标、日标和欧标检测方法比较、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国标、美标、日标和欧标检测方法比较、纺织品耐氯漂色牢度国标、美标、日标和欧标检测方法比较、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国标、美标、日标和欧标检测方法比较、纺织品耐日晒色牢度国标、美标、日标和欧标检测方法比较、纺织品耐唾液牢度国标、美标、日标和欧标检测方法比较),试验完成后,以一组为单位在教学课堂中汇报所进行试验的结果并分析其原因。通过试验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该知识的掌握,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的兴趣。
3.2情感投入法
情感投入法是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投入,尽量做到微笑教学,声情并茂,是教学带有感彩,使教学过程充满艺术性,从而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受教育[6]。在《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教学过程中,建立一个QQ群作为课后的交流平台,课后与学生交流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疑问以及他们对该课的建议,及时改进教学。通过历届学生的情况发现,该交流平台在学生工作后发挥的作用更大,多数学生是咨询纺织品交易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另外,课堂与课间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流,对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明显的效果。
3.3案例教学法
运用情感投入法后,在QQ群平台中发现多数学生渴望学习更多的《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应用方面的知识。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结合理论与是现实的教学方法[7]。本课程采用纺织品与服装交易过程实际出现的案例,如一些服装在出口过程中涉及采用禁用染料、一些纺织品与服装存在标识不规范、一些服装质量合格而服装中的配件(纽扣和拉链)不符合相关要求等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描述,学生参与了对案例的思考、分析、研究与讨论,就问题做出了判断和决策,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国际贸易专业《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教学改革仍处于初期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不断吸收新知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实现教学改革的最优化,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姜延书,石伟.关于国际贸易学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7.1:84-85.
[2]原玲玲.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127-129.
[3]曾林泉.纺织品贸易检测精讲[D].化学工艺出版社,2012.4.
[4]吴卫刚,周蓉.纺织品标准应用[D].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1.
(一)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基本实现协同
这些年来,湖南省的高职教育在发展深度、发展规模以及发展质量等方面都明显的得到了进步,湖南全省一共有70多所高职院校,全省的14个州市基本上实现了每个地方都有一所高职院校,而根据产业集群的分布情况来看,湖南省在“十二五”期间将会重点和优先发展的产业集群达到了50多个,遍布全省的14个市州。当前,大约50%的高职院校都是集中在长株潭地区的,因此,长株潭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占据了整个湖南省的大半江山。按照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关联关系看来,基本上实现的正态分布,高职院校集中地程度基本上可以与产业集群的分部等同。
(二)高职院校与地方区域重点产业对接较为齐全
目前,高职院校在相关专业设置上基本囊括了湖南省“十二五”计划期间的主要产业,有30多所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与电子信息工程、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等相关的专业,因此,在专业设置上湖南省的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还是比较齐全的。这能够很好地实现高职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
(三)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产业的合作
在当下,高职院校的发展策略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与地方经济产业相互合作,实现一体化办学,湖南高职院校也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在湖南省的诸多高职院校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都与地方区域经济产业的相关部门签订了协议,院校依据企业对于特定人才的要求,开展了广泛的“订单式培养”;有些高职院校按照地方产业的需求更加细致地划分了自己了专业,以便更加有侧重点地对人才进行培养;而有些高职院校则是直接由地方区域经济产业所创办,按照企业的相关要求和需要去调整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进一步实现了高职教育与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服务的对接之深度和广度。
二、湖南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树立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大多是地方、行业或者地方与行业共建,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和行业的发展,有着明确的服务地区的定位。伴随着高职院校在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方面的突出优势,高职院校已经越来越得到当地政府以及社会的认可,其发展潜力较大。所以,高职院校应该不但革新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培养社会化服务的办学理念,按照社会的发展需求来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目标,并切实根据社会的岗位需求来设置相关的专业,积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院校只有树立了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才能够切实按照这一理念标准办学,其培养的人才才能够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同时也实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价值。
(二)加强高职院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体制与制度管理是有效实现高职教育社会化服务转型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要有效的实现其社会化服务就必须加强教育体制上的改革,使其符合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使得教育体制的改革带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适应社会化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宗旨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就业以致于进一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虽然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能够采取各式各样的灵活措施去加强教育的社会化服务,但是很少有从体制方面来开展相关工作的。然而,适应社会化服务的教育体制,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及文化体制是实现社会化的基本前提,因此,广大高校应该积极加强教育体制的改革。首先,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与社会相互衔接的,以社会发展为导向来制定自己的教育和培养模式;其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男律?入学伊始,学校就应该不定期对学生进行相应系统、全面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职业爱好、性格特点以及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对人生有一个全面和清晰的了解。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注意结合当前以及未来的社会发展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社会、联系人生规划,使得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发展情形相互衔接,做到联系实际、目标明确,进一步实现终身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63例201眼,分为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80例101眼,单眼者79例,双眼者11例,年龄39~61岁,平均54.7岁;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83例100眼,其中单眼者66例,双眼者17例,年龄41~67岁,平均56.1岁,均为原发性静止期翼状胬肉,且翼状胬肉头部均浸入角膜≥2 mm。
1.2 手术方法:所有病例均在术前用氯霉素滴眼液点眼1~3天。
1.2.1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爱尔凯因眼液表面麻醉,在翼状胬肉部位用2%利多卡因约0.1 ml局部浸润麻醉,手术显微镜下从翼状胬肉颈部剪开球结膜,球结膜与翼状胬肉体之间作锐性分离,直至泪阜前缘,用11#小圆刀从胬肉头部开始将胬肉头部从角膜基质层彻底切除,胬肉体与巩膜间做钝性分离,巩膜面不残留胬肉组织,同样分离至泪阜前缘,于泪阜前缘彻底剪除翼状胬肉组织,注意勿伤及内直肌。
1.2.2 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在翼状胬肉切除后,于同眼颞下方近角巩膜缘处注入适量2%利多卡因(至球结膜微隆起即可)。距角膜缘2~3 mm处剪开球结膜,沿角膜方向分离至角膜缘,用角膜隧道刀由角膜缘向角膜基质层板层分离约1.5 mm左右,长度与切除胬肉头部角膜缘相近,然后将分离的角膜缘板层连同球结膜一起切下,将上皮面向上,切下移植片角膜缘侧与胬肉切除处角膜缘对合,用10~0号尼龙铲针缝合线将移植片角膜两端缝合固定于角膜缘浅层巩膜,结膜侧与原残留球结膜间断缝合,整复取材处球结膜(可以不必处理)。两组术毕均在下穹窿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1万U加地塞米松1 mg,结膜囊内涂典必殊眼膏,加压包扎。
1.3 术后观察:术后第二天开始每日用荧光条染色观察角膜创面修复情况,并结予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点眼,继续加压包封术眼3天,于10~12天表麻下拆除缝线。当确定角膜创面完全愈合后给予典必舒眼液点眼3~4周,随诊观察翼状胬肉复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术区结膜无充血,光滑平整,角膜创面透明光滑或仅残留云翳;复发:术区结膜充血,肥厚,角膜创面新生血管及增生组织侵入。
2 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球结膜充血,水肿及流泪,异物感,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平均10~12天症状逐渐减轻,干细胞移植术后平均3~5天症状逐渐减轻。术后每日用荧光条染色观察角膜创面愈合情况。见表1。术后随访观察8~12个月,平均9.7个月,两组术后复况比较见表2。
5 讨论
翼状胬肉是变异性结膜病,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紫外线照射损害角膜缘干细胞、气候干燥、接触风尘等有一定关系[1]。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但传统手术后多易复发,复发率24%~89%[2]。我们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为58.42%,与此符合。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角膜缘干细胞理论也逐渐被运用于眼科临床中。有研究表明:角膜缘上皮及浅层基质中存在着角膜上皮来源的干细胞,角膜缘上皮及浅层基质中存在着角膜缘干细胞,而且角膜缘干细胞有遏止结膜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向角膜缘内生长的屏障功能。翼状胬肉的发展与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程度呈正相关,角膜缘上皮与翼状胬肉颈部上皮移行过程中缺乏角膜缘干细胞,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破坏导致角膜缘干细胞的屏障功能受损[3]。手术治疗进一步加重了这一损害,使结膜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向角膜创面生长,导致翼状胬肉复发。
爱岗敬业,关心员工,乐于奉献
陈桂林同志长期在科研一线工作,踏实认真,兢兢业业。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2至16个小时,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使得自己的身体患有颈椎病、痛风等多种疾病,但他没有任何抱怨,依然忘我地开展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陈桂林廉洁自律,从不利用岗位权力和科研工作的便利为自己谋利益。陈桂林作为院长,时刻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帮助员工是他十来年来的一贯作风。同时,陈桂林不忘帮助别人,助人为乐,他每年将二十多万的稿费全部无偿资助贫困大学生,已向东华大学捐赠价值11.9万的教材、个人出资支持西安工程大学办毕业生作品展演等等。他凭借着一颗爱心,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回报社会。
陈桂林自参加工作以来,立足本职,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工作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自己,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始终具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促进行业发展和技术转型升级
陈桂林积极投身于纺织服装行业的科研工作中,以其自身特有的敬业与创新精神忘我工作,在三维人体扫描、3D可视缝合设计、3D试衣技术、3D打印、纺织服装新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显著地促进了行业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
透现散斑三维人体扫描技术填补了我国高科技领域的一项空白,使我国在国际三维人体扫描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该技术应用在服装行业,每年可以为服装企业节省成本千万以上的成本。
精准的立裁人台是我国提高设计开发高级成衣和高级时装立裁技术的瓶颈,更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一个重要原因。研究院成立研发小组,在研发精准立裁人台的过程中,经过团队成员反复探讨,研发人员以国内立裁人台的应用状况为着眼点,对人台制作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系统地分析了国内人台在造型、制作、材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经过反复尝试和不懈努力,第一套具有独立自主产权的中国精准立裁人台数据系统终于宣告研制成功。显著提升了我国纺织服装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无纸创画也称无纸化进行绘画创作,是指在不需要纸张进行绘画绘图创作的一种工作和学习方式,无纸创画需要借助磁感应触控技术和矢量压力传感绘画技术来实现。在陈桂林的带领下,广东省时尚服装研究院成功研发磁感应触控技术和矢量压力传感绘画技术、原迹绘图显真技术等。该项目的成功研发,打破了日本垄断的格局。
克服困难,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科研成果的转化长期以来是一个难题,原因包括缺少资金、周期长、风险大、责任大等,许多成果、专利鉴定后就没有了下文。陈桂林面对多方的不理解、怀疑、反对,坚定地走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没有中试平台,想方设法建设一个中试平台;不懂生产设备和制备流程工艺,向合作单位技术工人不耻下问;不懂营销和管理,自己一边学习探索,一边挖掘经营人才。面对转化工作的挑战、艰苦和困难,他勇于担当,不怕失败。经过努力,终于成功走出一条产学研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之路。
传统纺织服装教育的信息化变革
随着网络技术的更为普及,教育信息化为推动纺织服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陈桂林认为:“信息化教学将是未来教育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纺织教育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变革才能得到创新发展”。陈桂林和他带领的团队,正在牵头多项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国际、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这标志着我国的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已经走在国际前列,这其中浸透着陈桂林和他带领团队的心血。陈桂林认为信息化对传统纺织教育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化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随着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教材早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为了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于教育的新要求,“双向教材”应运而生。
2.信息化营造教育发展新模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施及校园网络在纺织服装院校中得到普及,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
3.智慧校园成为发展趋势。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成为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智慧校园是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了融合。
4.创新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为了适应培养现代化纺织服装人才的需要,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陈桂林带领6个科研小组,31名技术人员,历时近3年时间成功研发。拥有远程遥控技术、自动传动技术、扩展传输技术、即时教学评价等多项专利技术……理实一体服装专业教学实训机的设计更符合服装实训室立体空间,更适宜师生活动环境,更吻合现代校园审美需求。
陈桂林认为,纺织服装教育的信息化是谋求纺织服装教育跨越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支撑,应“大力推进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与新型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在他的推动下,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进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050-03
高职教育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高职教育应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上围绕地方经济需求展开。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传统支柱行业和民生行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纺织服装生产是常州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常州市大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主动出击、科学规划及前瞻布局,重新思考人才培养工作,全力为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和社会服务。
1 常州纺织服装产业概况
常州纺织服装业一直是常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2010年常州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有1000 余家,工业总产值 6673 亿元,销售收入 658 亿元,实现利税总额 43.5 亿元,利润总额达 2564 亿元,对常州市的经济贡献率达 14% 左右。纺织服装产品中,常州的牛仔布产量约占全国的 20%; 灯芯绒产量约占全国的 28%; 呢绒产量约占全国 5%; 服装年产量2.5 亿件,其中 80% 出口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产业形成了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如黑牡丹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牛仔布生产与出口企业; 晨风集团成为国内最大的真丝服装出口生产基地,年出口额居江苏省自营出口生产企业首位。2008―2010 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 500 强中,常州市共有 10 家企业榜上有名。2008 年,湖塘纺织、金坛服装分别作为江苏省重点产业集群之一,集群内企业数量分别达到482个和794 个,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74.30 亿元和1160亿元,分别排名常州市重点产业集群第五、第六名。
2 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制约因素与人才需求结构分析
一般来说,企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从转型和升级两个层面来理解。转型,就是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即企业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转变。 前者表现为转行,后者表现为转轨。升级,就是企业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即企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位置的提升,一般通过创新和整合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就是制造商成功地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低价值产品向生产更高价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经济角色转移过程(Poon,2004)。 但无论从哪个层面看,企业转型升级都包括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
为了解常州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现状,我们对辖内100户纺织服装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样本企业中,31.4%为中型企业,686%为小型企业。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企业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核心内容是常州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与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查时既注重填写问卷取得的一些结构数据,又总结了现场访谈的主要内容,调研形成的主要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2.1 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制约因素分析
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在推进常州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如市场风险过大、融资能力不足、缺乏高端人才、没有掌握关键技术等。常州纺织服装业实现转型升级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表1所示:
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不佳或企业自身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不会选择转型升级。 在是否进行转型升级的考量中, 市场风险过大是企业考虑最多的因素(63.2%),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使多数企业采取观望态度,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投资欲望,对转型升级更为审慎。 制约企业转型升级的第二大因素是企业家精神缺乏(558%),其潜在的不确定性极大增加了企业风险, 使企业难以承受。第三大因素是缺乏高端人才(504%),尽管有些企业有较为强烈的转型升级愿望, 但高端人才的缺乏,使转型升级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支撑。 此外,企业也普遍认为缺乏进入新产业的资金 (46.7%)、没有掌握关键技术 (22.1%)、 企业员工素质偏低(206%)、 产业政策限制 (98%)、 技术门槛过高(90%)、市场准入限制 (72%)、绿色环保壁垒(5.3%),以及跨国公司在技术、资本、市场方面的垄断地位(57%)等都是制约其推动转型升级的制约性因素。
2.2 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专业人才需求的结构分析
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势必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就业方向,带来对人才数量、梯次、规格和素质上的新要求,从而相应地改变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面临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和产业及其产品结构升级的压力, 常州纺织服装企业越来越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储备和人力资本投资。以被调查的100 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为例分析纺织服装行业专业人才需求结构及其特征(见图1)。另外,从被调查的100家(中、小型)企业专业人才的学历现状及需求结构(见表2),可以看出,在现有专业人才中,中等专业学历人员(中专 / 技校)比重较大,高学历人员比重较小,相比同类型需求人才比例,对高级人才的需求程度较大;多数纺织服装产业不属于高新技术行业(但是纺织行业技术含量要高于服装产业,甚至部分纺织行业已被列为高技术行业),企业对中等学历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最大,表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大,但对高级人才的需求程度却最大。同时,企业专业人才需求结构还与企业规模相关,大企业注重与企业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端人才培养与投资,规模偏小的企业较为需求一线生产与管理及开拓市场的专业人才。
从调研结果来看,常州纺织服装转型升级后的产业特征表现为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开始从“技能时代”向“高技能时代”转变,对初、中、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表现为金字塔形,需要大量能将知识创新成果应用于工程、生产第一线,并能进行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从企业的角度看高职教育, 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而目前与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和要求相比,高职院校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
3.1 人才培养定位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产业升级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依赖于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劳动者素质。在当前经济与产业结构迅速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中,显然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走向多元化。而在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把人才培养还定位在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背离了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对人才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时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对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方向不了解,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缺乏区域经济的导向性。
3.2 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背离
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往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期人才的实际需求分析不够,不能根据岗位的需求状况及走向与企业共同探讨来确定专业,专业结构存在着专业大类发展规模不平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基础产业类专业设置比例较低、专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等问题。尤其是对传统的专业布局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和方向做出及时的调整,专业设置趋同,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高职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致使产销不对口,有的专业毕业生出现过剩,而有的领域急需人才又缺乏相应的专业来培养,以致出现“用工荒”。
3.3 课程体系与教学设计缺乏升级换代
由于办学基础及历史原因,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按照传统的缺乏市场导向的课程体系,采用的是相对陈旧的固化教学模式。课程体系陈旧并缺乏弹性,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做出及时调整,缺乏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升级计划,缺乏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仍旧沿袭中职和技术学校的基本模式,或机械地仿效普通高校的教学体例,没有形成一套独特的同高新产业相结合的教学和实训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从客观上造成人才培养的随意性,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人才。
4 基于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产业转型升级改变着劳动力的需求结构,而且也对劳动力的类型、规格和层次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应深入探讨怎样才能培养出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
4.1 适应区域产业需求,培养目标上引领
高职院校应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与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由于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者的素质结构要求发生变化,因此,高职院校应定位好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层次。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人才规格呈现出以下特征:
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还需要具有较强的适应产业升级变化的现场服务与管理能力。面对常州纺织服装产业以地域、产业集群为特点,强调其专业和岗位的专业性,需要在目标定位上明确培养适应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技术不断提升的,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4.2 紧贴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是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需求情况来设置,而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必将使很多原有技术领域、职业、岗位消失了,许多新技术领域、新职业、新岗位涌现了,这就造成常州纺织服装企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作为向社会输送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院校的专业就必须适时进行相应调整。所培养人才的学科及专业所属要与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结构相吻合。要做好高职专业结构调整,首先必须熟悉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科学地预测人才需求情况。为此,高职院校要定期研究地方发展规划,尤其是产业集群规划,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去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调研发展趋势,加强与政府、人才市场、企业的联系,通过一定的机制及时、灵敏地觉察到人才市场的变化情况,这样才能及时妥善地调整好高职专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上,必须坚持三新原则,即新产业、新领域、新技术,随着经济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为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行业、企业所需的技术型应用人才。
4.3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课程体系上引领
高职院校根据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形成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及教材创新上要发挥引领作用。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安排,要分析高技术岗位群和一般技术岗位群的不同要求,明确胜任这些职业岗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并对能力进行分解和重新整合,然后研究每一能力模块中应培养的职业技能和具有的知识结构。构建学习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的安排。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在相关专业的课程开发中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着重加强与纺织服装产业链、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等相关行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使课程开发体现高新技术发展的主流。
44 营造多元化、高层次的发展空间
高职院校完善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推广注册入学方式,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拓宽学生继续学习的渠道。完善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鼓励多元发展,明确办学定位,强化协调发展。推进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的衔接,做好培养目标、专业内涵、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不同职业对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特定要求,研究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修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相关专业继续学习的渠道,对于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技能型人才,研究制定直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办法,做好招生工作的衔接。
45 与区域产业界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
高职院校应密切与区域产业界合作,积极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一方面,通过承担企业的科研和技术改造等横向项目,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还能将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第一手资料用于课堂教学,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能进一步增强“双师型”教师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这些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可消化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在进行应用性技术开发和研究时,能随时整合自己的师资力量,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革新提供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游文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适应性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2) :41-45.
[2]付春生.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西社会科学,2010(1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