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绿色植物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5 14:37: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保护绿色植物的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保护绿色植物的建议

篇1

我们从化有着美丽的山与水,青山、绿水、蓝天是我们的骄傲,许多游人都慕名迩来。可是却因为开发房地产而让我们没有了绿色植物,河堤两岸因为要盖楼房,附近的土地都被征去盖房子了。虽然房地产这一行业能带动从化的经济的发展,但我们的绿化覆盖率又降低了。

篇2

夏季晨练越早越好

研究表明。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最不易扩散,此时常是污染的高峰期。人们普遍喜欢在草坪、树林、花丛等有绿色植物生长的地方进行晨练,而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多少新鲜的氧气,相反倒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对人体健康显然是不利的。所以夏季展练的时间不宜早于6点。

空调应保持恒温或准恒温状态

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急剧变化,提高人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至于经常感冒或患其他居室病症。因此,刚开始利用空调进行这种调节时,整个居室的温度变化幅度应控制在3℃至5℃;半个月后,幅度可逐渐提高到6℃至10℃。温度变化也不要太突然,而是要平稳地提高或降低(每次调节以1℃至2℃为宜)。

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

如果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而容易受到损伤,不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专家建议。夏季选择太阳镜的标准是:镜片应能穿过15%-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和绿色为最佳,这样,不但可抵御紫外线,而且视物清晰度最佳,透视外界物体颜色变化也最小。

夏季“冲凉”最舒服

篇3

目前,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破坏等重大生态问题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空前的重视,人们希望能与自然和平相处,协调发展,从我国的教育状况看,对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传播和传授尚未纳入教学主渠道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尚未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渗透保护生态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措施之一。因此,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更是当代人应该具有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养。特别是增强青少年的生态思想教育,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一、关注自然,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

中职《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材,虽然没有那么多的阐述生态学方面的知识,但是它研究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那么生命的发生发展都与其所处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这一主导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教材。因此,中职生在享受物资文明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清楚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思想,一种波及到社会各方面的思想。现在我们人类所遭受到的大自然无情的惩罚,如沙尘暴、干旱、水涝、高温等,是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严重破坏所造成的。所以,我们要自觉地意识到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在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保护和整治自然时要抱以对自然充分尊重的态度,并时时刻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认识到人类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命运的负责,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是自己应该有的道德品质。

二、挖掘教材,渗透保护生态环境教育。

在课堂上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教育,紧紧抓住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与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指导思想,挖掘教材,找出典型知识点,并结合实际灌输生态思想。如在讲授绿色植物“水分代谢”这一节时,除告诉学生绿色植物吸收水分为主要靠吸胀作用这一基础知识外,更重要是通过讲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一重要意义,对教材进行思想拓展,使学生知道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可以调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改善大气环境,水不但是绿色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也是地球上生命发展的先决条件,水域污染是当今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刻理解“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一滴眼泪。”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迫使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保护绿色植物,保护淡水资源。又如在讲到“生物与环境”这一章时,要以生态平衡这一战略思想统帅教材,使学生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三大概念的演化规律中,清楚的认识到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么生态平衡要遭到破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退耕还林政策,以及各种环保法规等一系列恢复生态平衡的措施和手段。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道德观念。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环保教育素材。例如,在讲述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时,讲述了为了保持水土,应当在山坡、沙地上造林、种草;在讲述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时,讲述了苔藓植物可以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又进一步明确了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生态平衡等基础知识。

三、补充课外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

篇4

中图分类号:S141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有机肥是指农家肥,通常是含有大量的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及其排泄物、生物废物等。有机肥的运用在现代农业中不但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比较全面的营养,而且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地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使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得到很好的改善。适当的在绿色食品上施用有机肥可以保证食品质量,使食品更加安全健康,有机肥已经成为绿色产品生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笔者根据在云南省玉溪市农村能源环保工作的经验,对有机肥在绿色产品生产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总结了关于有机肥合理高效施用的几点措施和建议,相信对于提高产量和食品质量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2 有机肥的分类

2.1 按应用种类划分

有机肥按照所应用的种类可以大致分为以下5种:

2.1.1 厩肥

它是指家禽粪尿和各种垫圈材料混合积制的肥料,新鲜的重要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指有机态,但其对于植物的生长没有好处,它不能被植物所利用和吸收,需要腐熟方可。一般情况下厩肥含有N、P20、K20,他们的含量要根据植物所需进行合理的调节,还要考虑土壤的需求。

2.1.2 堆肥

堆肥是生产和生活中的动植物的废弃物,近年刚经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形成的,通常来讲是一种人造的厩肥,只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腐蚀。由于堆肥中含有各种残叶可能会带有病菌,这对于绿色植物的生产很不利,因此必须在施用中充分腐熟后再施加,可有效预防各重病灾。

2.1.3 粪肥

粪肥的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人类粪、、家畜粪尿、家禽粪等,由于人类粪中N较多,P、K较少,在使用过程中常作为氮肥,家禽粪中P、K的含量较高,因此可以作为速效肥料,不同的粪料P、K含量是不同的,应该合理使用,优势互补,综合利用。

2.1.4 饼肥

它是各类肥料中含有有机质和氮料较为丰富的肥料,而且还含有适量的P、K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很有必要。

2.1.5 秸秆肥

农村中含有大量的秸秆,这种肥料可用于还田,秸秆中的C/N比较大,因此在使用初期要配制一定量的N肥。

2.2 按制造工艺划分

农村利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生物废弃物作肥料,宏观上可以分为传统有机肥和现代有机肥。其中传统有机肥是对生物废弃物直接施用或者通过传统的方法积造而成的,而现代有机肥是利用现代科技,结合生物科学、植物科学的思想生产加工制造的符合植物生长所需的肥料。

2.2.1 传统有机肥

直接作为肥料施用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饼肥、绿肥、秸秆肥、泥肥等,而通过其他的方式施用的例如堆、沤等肥料,主要有:堆肥、沤肥、沼气肥等。上述所说的肥料一般直接添加在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中作为基础肥料,农村常说的粪尿、沼气肥可以作为植物生长后追加施用,这样就可以充分的调高肥料的利用率。

施用传统肥料能为植物提供更加全面、种类更加丰富的营养,还能增加和更新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的性能,肥效时间比较长,能够为植物综合利用,节省了其他肥料的施用,因此是绿色植物食品生产的重要来源。此外,生活垃圾及废弃物也含有十分丰富的养料,但是要充分掌握是否含有能传染的病菌,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通过植物传给人类。

2.2.2 现代有机肥料

现代有机肥料只要包括微生物肥料(通常我们称之为菌肥,生物有机肥料)、腐殖类肥料以及合成有机肥。它们虽然均为现代肥料,但各自特点不同。微生物肥料是通过菌种培养的,其特点是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作为辅佐肥料,利用微生物的生命体分解的有机物和矿物质,增加植物的营养,而且还能减少植物的病害,效果比较好,是现代肥料比较好的一种。腐殖质类肥料是从碳泥、风化煤等加工而成。其特点是和土壤的结构相似,能够有效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合成有机肥是通过化学的方法,将大部分植物不能吸收的气体,有时也通过将一些不含植物所需矿物质元素的有机物和某些植物所需的矿质元素通过一定的化学方法化合而成的,这样显然可以提高植物所需矿物质的利用率,有效地节省了成本,但是合成的营养成分比较单一,元素含量不多,只能提供部分植物所需的矿物质元素,难以满足植物整个生长过程。

3 有机肥料的应用

3.1 在绿色蔬菜生产的应用

杨平华等人对吴邦生物有机肥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料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对土壤的肥力有很大的提高,这样对于植物增产非常有利。郑培土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对芥菜等蔬菜施用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后,经过对产量的对比,可以得出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为5.26%~16.40%,施用有机肥增产、增效效果比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化肥更加明显。而且在此试验中有机肥料的施用能够有效地改变土壤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长期使用有机肥料的土壤来讲还能显著的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肥力。

3.2 在绿色水果生产的应用

通常用土壤有机质作为评定土壤结构、土壤肥沃程度的重要依据。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表明,增施有机肥是改善土壤的重要举措。比如美国这的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3%,然而我国含量仅在1%左右,还有陈国华等专家对有机肥在大白菜中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试验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施用高温堆积生物发酵的鸡粪合成的有机肥对于白菜的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其增产作用相比复合肥、有机无机肥料提高5.0%~9.5%,同时也研究了不同控制对于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肥和有机肥的使用都能在一定的的程度上提高土壤pH值(酸碱性),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程度最显著;各处理对土壤肥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使用商品有机肥的效果最佳。对于长期使用化肥的蔬菜来说,使用有机肥料对于改善土壤结构,pH值,肥力生物效果更加明显。

3.3 在其他绿色产品生产中的应用

有专家对茶园施加EM有机肥进行了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肥可以促进茶树的芽头提前发育,这样就会使新茶上市早,价格自然也比较高,通过对春茶的第四道测试,产量增加了8.99%,而秋茶第一道,第二道测试,其产量增加了43.6%~44.9%,明显改善了茶叶的质量,毛峰大,干茶的形状较好,口感好,可以浸泡的次数多,而且味道依然很好,茶叶的耐湿性、耐寒性、对于病虫的抵抗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对稻田施用生物肥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但增加了产量,而且嗨还提高了稻米的品质。

4 绿色食品生产有效施用有机肥的建议

4.1 严格控制有机肥施用量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对于有机肥的施用,必须综合考虑到有机肥的种类。来源,还要充分的注意到基地土壤状况、作物种类、气候状况、植物生长对季节的要求,这样才能够充分、合理、高效的利用好有机肥料。

一些发达国家在有机肥的施用上做了比较完善的规定,就比如德国还制定了相应的条例用于规定有机肥的施用量不得超过170kg/hm2,同时对于有机肥的使用时间做了相关的规定和建议。当然我国在《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中规定,限制了城市垃圾每年每公顷农田的使用量,对于粘性土壤要低于45t,沙性土壤不得大于30t,但也有一些规定没有涉及到,比如对于有机肥料的来源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利用废弃物转化有机肥料的过程中,任何一项或多项指标含量超标都会引起一定的麻烦,它们对于土壤的影响十分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一块地上的使用年眼。当接近或超过土壤表面金属的最大承载量时或污染值时,就应该避免使用该元素含量高的有机肥料。

4.2 最好使用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的有机肥

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对于有机肥的施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对于国外进口或新来该基地的有机肥料必须要经过国家部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检验,只有质量等相关数据达到国家要求才能使用。

商品有机肥是利用微生物的繁殖技术,有机肥发酵菌种系一种高科技生物技术研制开发的复合菌种,能快速分解有机质,具有添加量少、强力降解蛋白质、发酵时间短、成本低、发酵温度不受限等优点,能有效杀死发酵物中的有害菌、虫、虫卵、草籽,并降解抗生素残留等。繁殖快速、生命力强、安全无毒等特点。只有通过绿色认证的有机肥才是符合标准的,才是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最佳选择。

4.3 有机、无机肥相结合施用

有机无机肥相结合施用对于土壤能起到很好的调节和缓冲作用,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这也是我国农业生产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绿色食品生产应该使用无机肥料,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不能简单的认为当下有机肥料的优势而忽略无机肥料的补充作用,有机肥料是有无污染、优质、高效、营养全面等优点,但这仍然掩盖不了它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必须要正确的看待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对于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施用关系,要根据绿色食品生产要求,选用符合质量要求的矿物质肥料,用适当的化学肥料协调施肥中的不足,可以作为追肥施用,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

4.4 要对土壤、水源、农产品监控

绿色生产过程始终符合“环境洁净度”和“资源持续利用”的要求和标准,将追求的目的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紧密结合起来。要及时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土壤、水源、农产品监控,记录生产过程的有害物质在土壤、水源、农产品中的变化规律、污染程度。积累情况为控制有害物质的蔓延,保护土壤和农产品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监控,一方面既有效地防止生产者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又很好的阻止了有毒害的物质向绿色生产基地的转移,从而保护了生态安全,促进了绿色产品的生长。

5 结束语

有机化肥对于绿色植物的生长愈加重要,是绿色产品生产的主要养分来源,当前使用化肥已经导致的环境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机肥料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农产品品质,不但含氮、磷、钾等养分外,还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等物质,不仅可为作物提供营养,而且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讲,生物有机肥绿色、环保、清洁的特点使得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角色,但是还得注意要合理施肥,达到高效利用的目的,相信它会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培智,陈建生,李洪波.绿色食品专用有机肥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5).

[2] 张广臣,叶景学,张晓明.有机肥对茄子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1).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