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5 14:37: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双减政策对社会的意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这13亿人口中,有8亿多是农村人口。现在农村人口呈现老龄化状态,针对这一情况,实施有效的养老保险机制,有利于快速实现现代化建设。保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运行,对于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保体系以及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而言之,就是新农保,基本目的是保障农村居民年老者在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能够维持其基本的生活。建立个人缴纳费用法、集体资助、补助、政府进行补贴等相结合的多种筹资模式,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规定同时与个人的账号相结合,与土地的保障、社会的补助和家庭方面的养老这些社会保障的政策措施进行结合配套。养老保险是由社会统筹组织运行实施的一项社会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社会的保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之前的老社保相比,新社保所具有优势特点是:
第一,筹资的模式不同。之前存在的老社保主要是农民自己进行缴费,也就相当于通过自我储蓄的模式获得保障。而现在的新社保则是通过个人缴纳费用、集体进行补助和政府适当的津贴多种模式相结合,筹资渠道多样化。在其中,中央财政的补贴是直接可以补贴给农民的。在取消农民的农业税、农业进行直接补贴、新型农村的合作医疗等一系列的惠农利农政策之后,实施的又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惠农利农政策。
第二,老农保是农民自己建立自己的账户,自己享受自己储存的优惠。相比较新农保的支付结构是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的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所储存的养老金。这其中基础的养老金是是由国家的财政进行支付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农民在60岁之后都将可以享受到国家的普遍实施的惠民养老金。
二、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及建立的意义
针对当前的农村社会的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有必要的。
应对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客观需要。近些年,我国的城镇化加剧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涌入到城市打工发展,这直接导致了一大批年老者在城乡的滞留。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模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性,这一客观严峻的形势,让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入到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险问题上。
之前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上存在着缺陷。1992年,我国实施了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险,当时的资金筹集是以“主要是个人的缴费,集体的补助作为辅助,国家的政策给予支持”等原则。这实际上就是农民的通过储蓄的方式获得养老保险,缺乏共济性。第一,保障的水平不足以满足农村养老的基本生活;第二,覆盖面狭窄,社会保险缺乏社会性;第三,政府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财政投入不够;第四,基金的渠道过于单一,保值增值难度大,存在极大程度上的贬值风险。
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目前我国的农村养老依然着重于家庭养老,但是劳动力流动大,农村家庭出现空巢现象,这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家庭的养老功能。一方面,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加快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中发展,家庭凝聚力削弱,成员之间的互助能力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增长相当缓慢,家庭养老难以有效的满足养老的需求,这就导致了农民的养老问题既缺乏家庭的保障,又没有可靠的经济方面支持的“双困难”。
基于这些问题,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加快建立可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实现农民的基本权利,有效实现农民的减贫和缩小城乡的差距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加快健全具有我国的特色的养老保险体系,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强制性
当前在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的保险制度,是采取政府引导支持,农民自愿的原则,但自愿选择的保险制度存在着“保富不保贫”的倾向。个人自愿缴纳的费用受当前农民的收入水平的制约。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保险制度覆盖率较广,参加者多是一些较富裕的居民;不发达的地区居民尤其是那些贫困居民缺乏投保意识或没有能力投保,这就不能享受到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险,而这些人恰恰是最需要进行保障的人。普遍的一些年长者的投保意识淡薄,不能清楚理解社保的意义,不能让社会养老保险产生真正的保障意义。
针对这一问题,要加大对新农保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对新农保有清晰的认识,积极参与。在当前的经济情况下,年老者很少有自愿参保的,进行强制性要求,让他们参保,对个人自愿费用的水平适当降低,能够让更多应该享受参保的居民享受到这一政策所带来的实惠。通过现阶段的强制措施,逐步引导农民参保,让居民能够主动参保,真正享受到国家保障政策的意义。
四、结语
新型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惠民政策,保证其规范有效实施,让我们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实惠,促进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社会稳定发展,快速实现奔小康。
参考文献:
[1] 钱文亮.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一、引言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河北在经历了过去若干年的长期经济高速增长后,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任务。近年来,中央强调“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之路,建设和谐社会和两型社会,其实是在中国强劲增长动力之上增加一个平衡器。对于过分依赖煤炭、工业偏重、环境容量有限、环绕京津的河北而言,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变唯gdp论的驱动模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来抓。发展低碳经济,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和必然选择。
二、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实践
(一)英国。低碳经济的先驱英国早在2003年就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5年英国建立了3,500万英镑的小型示范基金。2008年英国颁布了《气候变化法案》,承诺到2050年将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60%的长期目标。2009年4月布朗政府宣布将“碳预算”纳入政府预算框架,使之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在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追加了104亿英镑的投资,英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布“碳预算”的国家。2009年7月15日,英国政府公布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
(二)欧盟。欧盟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整体水平较高。欧盟碳市场(eu ets)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交易体系,该市场目前不同类别的碳价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参考价值的碳交易市场价格。欧盟通过碳交易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促进私营经济参与低碳转型;二是借由交易盈利为欧盟发展世界领先的碳技术筹措资金。欧盟还实施经济与技术援助在内的项目目标式战略,如积极支持清洁能源项目建设。2010年11月10日欧盟委员会出台一份新的能源战略——《能源2020》,拟在重点能源领域实施更加细化的行动计划。
(三)美国。美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也一直在暗自发力。美国政府的举措可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新能源是核心。2009年《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2009年美国绿色能源与安全保障法案》和《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的均旨在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美国在新能源、低碳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投入,世人有目共睹。
(四)日本。日本作为亚洲低碳经济的倡导者,也在不断坚定着低碳发展的步伐。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制定《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确定了综合推进低碳社会、循环型社会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建设目标。2008年5月,日本环境省全球环境研究基金项目组了《面向低碳社会的12大行动》,其中对住宅、工业、交通、能源转换等都提出了预期减排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和制度支持。同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政策,即著名的“福田蓝图”,这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2009年4月,《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出台,旨在通过实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强化日本的低碳经济。
(五)韩国。韩国2008年9月制定了《低碳绿色增长的国家战略》,明确了2009~2050年的低碳绿色增长总目标。以此为主轴,立法机构负责描绘法律框架,2010年4月14日公布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行政部门制定了阶段计划,韩国环境部新设“温室气体综合信息中心”,推行一项旨在到2012年前达到年均能耗下降1%~6%的计划;科研部门发展绿色技术及其产业,外汇部门发展“旅游”等货币资产项目。
(六)印度。印度是cdm项目大国。印度在《京都议定书》还未生效的时候,就看好并着手cdm项目,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管理cdm项目开发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发展cdm项目的政策。目前,印度在利用cdm机制方面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此外,印度还通过各种途径致力于国内的减排行动,包括对煤炭征收碳税为清洁能源提供资金支持。
(七)巴西。巴西政府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热带雨林为出发点,结合农业和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替代产业。如,成立了一个跨部门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总统府牵头、14个政府部门参加,负责研究和制定有关生物柴油生产与推广的政策与措施。目前,全巴西境内27个州,有23个州建立了研发生物柴油的技术网络。金融支持政策是巴西政府出
手的另一项拳头措施。国家银行推出各种信贷优惠政策,为生物柴油企业提供融资;央行设立专项信贷资金,鼓励农户种植甘蔗、大豆等作物,满足原料需求。除此之外,巴西政府还大力号召和推动国民的低碳生活方式。
三、河北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河北发展低碳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地理位置优越。河北省处于我国第三经济增长极“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腹地,同北京、天津构成了闻名遐迩的“金三角”。借势京津辐射优势,构建河北低碳经济区,具有获得国家战略支持的良好前景。
(二)资源禀赋良好。河北省蕴藏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资源基础。
(三)前期基础坚实。为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河北自2007年开始实施“双三十”工程以来,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发展新能源方面,河北已经投产的风电装机规模居内蒙古和吉林之后,排名全国第三;在光伏发电领域,河北省也走在了全国前列;保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构成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良好基础,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确定保定市为首批开展低碳工作的城市试点之一;以“生态科技”、“创新”为理念的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作为当今世界四种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之一,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的建设同样有助于低碳经济在全省范围内的崛起;河北在建筑节能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全省大部分城市新建建筑80%达标,唐山市新建建筑100%达到节能标准;在“节能减排”方面,河北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2009年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建设唐山新能源汽车、张承千万千瓦级风电、保定中国电谷、宁晋晶龙等新能源产业基地作为2010年重要经济工作之一,为河北省的经济低碳化发展确定了方向。
但是,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动态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仍面临许多现实挑战。一是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政策支持体系还不完善,尚未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和金融系统支持机制;二是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能源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碳增长是刚性的,短期内跨越资源、能源瓶颈约束是主要难题;三是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将是长期制约因素;四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低碳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是最大制约;五是河北工业特别是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比重偏高,“高碳”产业特征明显,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比重偏低;六是低效企业众多,单位能耗偏高,要彻底淘汰这些落后产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日;七是高耗能的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在河北占有大比重,短期内改造很难,从而导致高碳排放锁定,构成潜在风险;八是人们低碳消费意识尚未普遍形成。
四、发展河北低碳经济的设想
借鉴与参照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实践,立足河北现状,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对河北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明确低碳发展战略。战略是行动的指南,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行动的总体安排。将低碳经济发展作为重点纳入全省总体发展规划,制定低碳经济的全面方案和行动路线,形成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低碳经济发展蓝图。同时,将二氧化碳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十二五”规划中,以制度形式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努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低碳转型。
第二,细化低碳支持政策。细化政策支持是落实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需要省人大专门委员会、省有关经济、环境保护和税务等部门密切协作,探索建立适应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制度支撑。
第三,开发低碳居住空间。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和标准的推广,开发低碳住宅已势在必行。建议引入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大标准的检查、执行力度;鼓励能源服务公司对既有高耗能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推进建筑节能材料的产业化发展。
第四,构建低碳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镇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控制私人轿车无节制增长;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形成立体化交通体系;不断提高强制性的汽车燃油效率标准,促进汽车改善燃油效率;同时,大力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
第五,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培养居民“碳中和”理念。通过对“碳中和”这一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分解和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大力提倡,可以使人们深刻了解到生活中习惯和细节的改变可以起到减少碳排放、促进碳中和的作用,拥有越来越
重要的环保意义。每一件生活用品,大至家电小到玩具、书籍和摆设,都有无穷的改进空间,投入智慧就意味着减少每一个环节的碳排放。个人的积极行动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可汇聚为行为减碳的威力,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意义重大。
第六,先行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低碳转型的方向下,为了改革过程不可逆转,同时使改革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风险是可承担的,应当坚持渐进式改革的路径,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路径。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的地区或行业来先期试点,先在局部取得经验,再逐步扩大,最后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五、结语
没有人会反对增长,因为这是繁荣和福祉的基石,需要调整的是增长方式。置身在一个有限的世界,告别“竭泽而渔”的野蛮增长,倡导低碳转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对我们过往所保持的唯经济发展单一维度评价体系的深刻反思,也是为了迈向更为人道和可持续的增长轨道,必将成为影响未来若干年河北增长后劲的重要因素。
主要参考文献:
近年来,社会和企业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呈有增无减之势,但另一方面每年涌入社会的大量高职商务日语的毕业生却找不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我针对这一现象展开研究,对其中141名商务日语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与日本贸易相关的某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从调查结果中发现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岗位操作能力和商务日语应用能力较弱是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在高职商务日语实训教学中进行了总结、反思,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达到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职商务日语人才这一目标。
一、高职商务日语实训教学面临的现状和问题
1.实训教学目标不明确。
虽然实训教学在高职院校受到广泛重视,使教师和学生都共同认识到实训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日语教师身处教学一线,没有接触外贸行业的机会,从而忽视了培养商务日语人才职业技能的要求,导致在实训教学中较盲目,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2.实训教学中课程缺乏体系性。
从调查中可看出,目前外贸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较高综合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以我院日语专业为例,由于各实训项目开发的随意性较强,相互之间没有有机联系,整个实训教学缺乏体系性、完整性,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的各项技能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偏弱,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致使该专业毕业生陷入就业难的困境。
3.校内外实训基地不完善。
以往的实训教学虽然也大多使用了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校内实训基地,但往往只是利用这些基地看日剧、听录音,还有就是翻译资料、编写会话等,实训流于形式。显然这样的实训过程和结果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际相去甚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许多学生感觉收获不大,对这类实训学习也没有浓厚的兴趣,更不要提充实感了。当然,与强调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工科专业相比,展开外语专业的实训教学活动本身的确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要想使日语实训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日语专业实训指导老师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一种新的、可行的实训教学模式。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高职商务日语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从调查中毕业生所提出的建议中,总结出优化高职商务日语实训教学的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商务日语人才。
1.采取模拟工作现场实训,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在这方面,我院为了改善日语实训教学,建立了日语专业的具有日式风格的实训室,里面的布局有公司办公室、同声传译室、日文输入练习室、日式榻榻米房间等,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日本社会的人文风情并且体验公司文化。这样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利用学院已建成的共享网络资源与现有的实训教室,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模拟实际商务活动。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模拟日本公司的若干部门,给每个学生以职位和虚拟业务,让学生练习发送日文电子邮件,作工作报告,商谈并制订活动企划,等等,这样的实训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当然,这必须有指导老师的精心策划和有效引导,并且每次实训实施前都要有一份详尽周密的实施案。
2.组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调研过程中,毕业生们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建议。比如,除了日常的校内实训教学以外,可以利用长三角的地理资源,组织学生参观有规模的日资企业或外贸企业,亲身感受日企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或者安排学生利用假期去日企实习,通过现场训练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提高交际能力。又如,日文录入课部分可以让学生到外包企业去实习,进行实际操作;谈判日语方面的课程可以尝试请企业中的专业人士直接参与训练、授课,也可以请一些日企的一线校外专家到我院来开设讲座和座谈,使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书本以外的日本企业文化、思维方式和最新信息。
3.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为了提高实训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实训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继续教育,不失时机地推出政策,培养一些本身基础较好,且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另外,可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础之上,进一步培养日语专业带头人,这是高职院校日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对学院日语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还可以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政策,对于“双师型”教师进行必要的奖励,促进教师的成长,从而提高学院的办学能力。
三、结语
实训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教学环节。要达到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职商务日语人才这一目标,高职日语教师必须深入探索符合行业特点的实践教学规律和方法。只有在教学中通过不断摸索,逐步将实训教学体系化,才能够确保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锦秀.辽东学院高职商务日语实训教学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4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对校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和引导作用,虽不同于社会工作者对受助对象的帮助、治疗和预防,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对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开展有许多启发意义,其目标是在充分利用好国家各项关于高校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将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与贫困生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经济问题,保障学业的顺利完成,也帮助贫困生做好心理建设,从而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
然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国家不断加大高职院校资助政策的力度,大学生贫困人群也越来越多地受益于国家资助政策,但是国家资助政策的扶持对象范围、资助周期有限,不能顾及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工作的范畴也应包括贫困生资助教育工作。因其本质都是为了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促进人与环境、社会的和谐。
1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现状
1.1 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落差大
高校资助体系涵盖了奖、助、贷、勤、减、免、补等资助政策。由于各高校对政策的解读不一致,体系理论落实不统一,导致资助体系出现各高校自成一家,相对不完善,资助效果也不明显。一方面,国家资助体系中的奖、助学金的资助面相对比较窄;另一方面,高校自身能够提供的奖、助学金十分有限,这样就造成了,体系看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却“空无一物”,无法落实,因此,“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诉求在高职院校资助中显得异常强烈。高职院校资助体系的设计与实际操作之间有很大的落差,这些都需要克服。
1.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体系:不科学
全国省、市和高校相继出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办法。一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一份贫困证明、一份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表,三份材料齐全,基本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再通过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分为特别困难和一般困难。其中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家庭经济困难证明都需要盖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村委、街道或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公章。但是大多数家庭情况调查表格或证明的填写都是学生自己填写,相关负责部门盖章,而具体内容相关负责部门是否进行了核查,高职院校无从得知。因此,对这样一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的真实性,笔者持怀疑的态度。
1.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忽视
经济层面的差距,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带来了心理层面的负担。其要么是一定程度的自卑,要么是一定程度的自傲,要么是一定程度的自尊感极强,要么是一定程度的神经敏感,带来的后果就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极度伪装自我,不敢流露心迹,交际圈窄,不愿意“抛头露面”,情绪化严重等。而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往往忽视了这类心理问题,大张旗鼓地进行资助,伤害部分贫困生的敏感心理,挫伤了一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导致有些学生即便得到了资助,仍然不懂得感恩学校和国家,反倒有一定的仇视心理,仇视周围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学生矛盾问题。
2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双贫”
2.1 经济贫困
高职院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大学生总人数不断增加,贫困生人数也不断上涨,导致贫困问题日益突出。且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占据其中的大部分。究其原因,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几点。
(1)低收入。造成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劳动力少,经济来源单一,家庭总收入低,导致无法承担学生基本的生活费、学费。这部分学生的家庭构成基本分为:单亲家庭、多子女家庭、无谋生特长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同时失去工作家庭、主要靠耕种为收入的农村家庭、突遭天灾人祸或家长失去劳动能力的家庭、文化水平低的家庭、以打工为主的家庭等。总结来看,这些学生家庭的经济来源单一、途径十分有限;要么很不稳定;要么是收入来源脆弱。带来的问题就是尽管已节衣缩食,但仍难以缴付高昂的学费。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经济困难。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带来了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有些学生生活在西部地区、革命老区等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他们来到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上学,导致无法承担所在学校高昂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这也是在校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
2.2 心理贫困
高职院校大学生经济困难是表象,深层次进行追究,发现心理贫瘠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2.2.1 失信现象
完善的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缓解了资金的压力,也扩大了受助大学生的覆盖面;另一方面,无形中也造成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按时还款、不守信、欺骗等失信现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尤其是新生入校后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2.2.2 依赖心理
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是奖、贷、助、勤、补、减、缓等资助政策,但是其中却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有偿的,另一种是无偿的,这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不劳而获,倾向于无偿的资助体系,对申请助学金、学费减免、医疗补助等政策热情高涨,而对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望而却步,甚至表现出排斥的心理。因为他们习惯了“搭免费便车”的依赖心理,不愿意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经济的改善,更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贫困,靠自我的能力去度^经济的难关,这种依赖外界直接物质帮助的心理,对大学生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2.2.3 自卑心理
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心理方面承受着比正常学生更大的压力,一方面有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还有生活的经济压力,更有甚者,还承受着人际交往的压力。这就造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卑心理。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的人际交往,都表现出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不敢积极主动发言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仅仅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问题,更重要的心理问题并未涉及,需要更多的心理疏导来完善高校资助体系。
3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双扶贫”
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有完整的资助体系,对贫困学生的“双扶贫”要从以下几点进行。
3.1 经济扶贫
3.1.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体系要科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资助工作的开端,没有一个好的开始,就无法达到最终资助的完善。而认定体系既需要一个基本的指标,作为判断的依据,同时要根据各地区、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不可直接死搬硬套。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体系,既要有科学的标准,又要具备可操作性,这样认定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并得到完善。
3.1.2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要完善
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内容丰富,但国家助学贷款与一般资助形式却不相同。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有偿的资助,它能提高大学生自力更生和独立的经济意识,也能强化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增强其信用度。国外越来越多的成功经验体现出,国家助学贷款对大学生的整体成长和成才有很多的督促作用。因此,我国应提高高职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的比例和额度,让更多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并依靠自己的能力成功还款。
3.2 心理扶贫
3.2.1 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非常有必要。目前,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其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但是由于大学生诚信意识较低,社会的信用监督体系也并不完善,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延迟还款、拖欠贷款等恶意行为,大大降低了银行给大学生贷款的热情与积极性。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3.2.2 心理疏导,势在必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好解决,但是产生的心理问题急需高职院校进行心理疏导。高职院校应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跟踪调查,一方面,了解其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了解其心理状况,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缓解其心理压力,提供更多的帮扶措施,做到真正的全面育人。
4 结 语
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其应利用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更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扶贫和心理扶贫,让更多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用之才。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