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现代化范文

时间:2023-12-26 10:29: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等教育现代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等教育现代化

篇1

1.1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错位

高等教育的任务应该是科研活动、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然而,受现代化科技理性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过度强调高校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而忽略了高等教育的其他任务。高校盲目适应市场形势,过度迎合社会和学生需求,造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从而忽视了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很多高校出于功利角度考虑,在学科建设中,往往重理科轻文科,重应用性学科轻人文社会学科,工程技术学科、管理学科及应用学科等具有实效性的学科在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文史哲学科却相应被边缘化。我们不否认,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工程类、经济信息类、管理类等学科毕业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生命力,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如果高校对人才培养片面的理解为技能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将会走向技能主义。正如前文所说,大学的使命不仅要服务社会,还有科研活动与人才培养。没有科学研究,创新性的知识也就不复存在,科技的服务社会功能也不能共生;人才培养是要培养出具有专业的科学和技术人才,同时他们在走出校门时应该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1.2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文化”特征被“工具化”特点遮蔽

受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学人才培养越来越迎合市场需求,投学生之所好,在某种程度上大学似乎已经成了名利场。科学知识与市场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学知识的工具性特征一旦被市场绑架,高等教育本身就容易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它就简化为对科学知识的简单获取,寻求短期利益,从而割裂了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很多大学生进入学校忙着考各种技能资格证或职业资格证,他们热衷于经济类的学科学习,只是把知识学习当做致富手段,期寄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利益。接受高等教育成了大学生改变自己命运的平台,是大学生借由实现自己理想生活的工具,他们往往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学习,把知识功利化。马克思说,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但是改造世界的前提是正确的认识世界,都站在功利主义的角度去改造世界,那谁去搞科学研究呢,“一切伟大的进步起初都是纯理论的,知识后来才发现能够实际应用。即使有些辉煌的理论永无实用的可能,它们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因为认识世界就是最大的用处”。

1.3中国高等教育价值观教育被边缘化

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人,在任何社会发展阶段都应是高等教育的主旨,而合理的课程设置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有力保证。很多高校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和学生需求,把大量的应用类课程排满了教学计划中。按照国家规定,高校必须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等涉及价值观教育的人文社科教育课程,但很多高校领导不重视,在他们的推动下不断开设“实效性”强的专业,一味的迎合市场,不重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陷入了现代化教育危机,沦落至边缘化可有可无的境地。受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影响,获得应用性知识、获得文凭似乎成为学生上大学的目的,他们不关心,也不关注国家大事,崇拜商业精英,对如何获取财富的书籍感兴趣,他们只关心他人获得财富的手段,不关心获得财富的人的道德,价值观扭曲,这样的理念下教育出来的学生走入社会,如何才能让社会更加进步,如何让生活更加幸福呢。带着冠以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色彩价值观进入社会,给社会带来的不是精神引导,他们只是社会的行尸走肉,缺少激情,缺少社会责任,缺少承受能力,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工具化存在。

1.4中国大学生创新意识弱化

世俗化的现代化特征容易导致功利主义,功利主义使得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工具化的特征,他们如同被生产出来的商品,缺少个性,缺少创新精神。高校急功近利的为社会输送“应用性”人才,导致的结果就是培养“工具人”,这样培养出来的不是人才,而是缺少超越维度和批判维度的工具性存在,他们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却缺乏创新精神。

2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向反思

时至今日,大学已经很难在自己与社会之间划一条清晰的界限,受现代化发展影响,大学已经不再是远离社会的封闭的象牙塔和上层建筑,而是现代社会得以健康运行,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确产生了负面影响,引起了教育者的焦虑与不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代化教育理念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应该肯定现代化教育理念仍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当然我们也要防止教育走向片面化,从而遗忘了教育的最终目的。

2.1中国高等教育应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如果一所大学只重视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遗忘了人文精神,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这就是‘半个人的世界’。”固然,科学技术对于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巨大的贡献,生于忧患的中国大学出于急于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考虑,重视理科工科的发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我们中国已经进入大国行列,并为走向强国做努力。我们不仅仅应该培养出能造出机器的人,还应该培养有人文素养的人才。我们需要的不是只遵守“客观规律”的工具,我们需要的是有“文化”的人,唯有如此,中国才能不断壮大,才能迈入世界强国的行列。科学与人文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相融合的,在大学的教育设计中,应该将技能性知识与引导学生价值理念的知识相结合,不偏颇于工具理性,不萎靡于价值理性,正确把握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物质与意识等基础性关系的问题,多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社会、生存等问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学生的视野。

2.2中国高等教育要培养健全人格的人

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教育,还是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都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有境界的人作为教育的核心理念,这一传统应该说到今日也不过时,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仅包括外在的技能和技艺,还包括内在的向真、向善、向美。大学不仅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理想信念,文化修养的人,他们能对周遭有自己的理性判断,能够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能够理解人生存的意义,能够用所学到的知识为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繁荣做出有益的贡献。培养健全人格的人需要高校对大学生加强价值观教育,从学校的层面切实提高人文学科的影响力,做到学校重视,教师负责的态度,不要盲目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具有自我意识、独立意志、公平竞争、社会责任的人,他们能够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能够理解国家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能够正确看待自己遭遇的困难和挫折;懂得理解他人的疾苦;成为时代精神的引领者,这样中国的复兴之路才有希望。

2.3中国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

创新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民族难以走向富强,高等教育缺乏创新精神,将会走向衰落,而高等教育的兴衰则关乎国家的兴衰,关乎我们的大国梦,关乎我们的强国梦。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他们不仅能用自己所学创造财富,为社会做贡献,使自己具有向真、向善、向美的品格,他们还应该是具有独立见解、独立思考的能力,并用这种能力进行知识再创造,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

2.4中国高等教育应着眼于国家利益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我的课堂上总能听到很多同学表达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羡慕,对中国制度的厌恶。现代化带来的物质享乐主义思想是大学生羡慕国外生活的根源。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国家利益,防止崇洋,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形成为国家前途所奋进的氛围。大学生应该清醒的知道安全而稳定的国家,是个人理想实现的基础,而这样的环境需要每个人作出努力,尤其是未来社会栋梁的高校学生。

2.5高校应该成为社会精神的引领者

高校对社会的发展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工具理,高等教育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提供人才支持和原创科技成果,另一方面是价值理,高校应该是社会精神的引领者,它们引导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承担着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疏导功能,是社会的道德榜样和先进文化的推行者,是社会文化的风向标。

篇2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最大的继承国,同时在教育领域、科技实力方面最强的加盟共和国,从宏观上看,俄罗斯的教育基础保留了苏联的基本格局。

1992年以后,俄罗斯开始实行国立与私立大专院校并举的教育体制,各类私立高校蓬勃发展。十年中,俄罗斯高校数量增加了近三倍,达一千三百多所,其中私立院校七百余所,在校生五百五十多万。俄罗斯的一些高等院校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如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普希金俄语学院等。

随着经济的全面复苏,俄罗斯政府在稳步加快经济管理体制调整步伐的同时,把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作为振兴经济的关键,提出一系列的提高科技竞争能力,发展教育的改革计划和举措,特别是对教育的投入逐年递增,2001年、2002年分别比上一年增加了46%、43%。这在国家各项预算中是增长最快的。不仅如此,俄罗斯联邦政府还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2002年,俄联邦政府决定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改革教师的退休金制度,使教师退休后的生活更具有保证;选择教师职业的男性公民,大学毕业后可免服兵役;增加教师住房建设拨款;银行向师范院校学生发放贷款,毕业后如从事教师职业,贷款由国家支付,如不从事教育职业则由本人偿还。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俄罗斯各高校对所设专业进行一些调整,取消了一些不适应形势的学科,增加了有关法律、通信、财经、经营等方面的专业,同时,在火箭、航空、航天、地质、矿业、核能、船舶制造、生物医学新工艺、分子物理、计算机软件、光学和电子仪器加工等领域的教学、科研都具有较高水平。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举措

1.俄罗斯建立新的高等教育学制

俄罗斯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现为俄罗斯联邦普通和职业教育部)为推进高教改革,顺应国际潮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定了培养各级专业人才的原则,根据俄罗斯国家高等专业教育标准确定了多级高等教育学制结构,具体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不完全高等教育;第二级为学士学位教育;第三级为硕士学位教育和专家资格教育。对于新的教育学制结构,不作硬性规定必须执行,允许高等院校自主决定,在新旧两种高等教育学制间作出选择,即新旧两种高等教育学制结构同时并行。

俄罗斯的大学教育原来只有本科一个学历,俄称之为“专家”学历,学制为5~6年。大学后教育即研究生教育,分为副博士和博士学位,学制都是3年。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后,俄罗斯需要在大学教育阶段设立学士和硕士两个层次。目前,除医学专业和音乐、美术等几个专业外,俄罗斯已经建立了包括两年制的只授予毕业证书的不完全高等教育、4年制的授予学士学位的基础高等教育和2~3年制的授予硕士学位的专业化高等教育以及大学后教育阶段的授予副博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的多层次的高教体系。2003~2004学年度开始,以鲍曼技术大学、托木斯克技术大学等几所重点技术大学为基地,围绕一些技术学科开始试验与欧洲一致的多级结构的高等教育。同时起草法律文本保证实现多级结构的高等教育。据统计,已有60%以上的俄罗斯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所属高等院校和一大批部属高等院校已经按新的多级高等教育学制结构运作,到2004年底,进行试验的学科范围扩展到八十多个技术性学科。2004年第四季度,起草法律文本保证实现多级结构的高等教育。

2.实现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俄罗斯政府努力激发社会各方面的活力。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即“所有与教育质量利益有关的个人、组织、企业、社会和国家都要分担教育资金的投入”。

国家财政预算仍然是高校经费的最主要来源。对高校日常支出、为国家预定人才的培养和高校通过竞争得到的其他项目提供经费,根据2003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决议规定,2006年前教育投入不低于总预算的4%。2001年教育经费在国家各项社会性开支中增长最快,2002年教育预算超过了国防预算。2003和2004年的联邦财政拨款均比上年增长了19.5%和20.6%。并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每年从年度财政预算中,按不低于联邦预算3%的比例对高等教育进行财政拨款。同时改变过去国家对高校的拨款制度,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拨款依据的激励拨款制。从2004~2005年度起,联邦政府和联邦主体对职业教育机构拨款按其提供教育服务的规模和质量进行拨款。

鼓励地方政府分担部分高教经费;建立培养经费个人分担机制;实行“实名制国家财政券”制度(гифо),通过购买教育债券的方式,购买价格由学生在统一的国家考试中取得的分数来定;改革学生奖学金办法,将大学生的奖学金分为学术奖学金和社会性助学金两类;吸引社会预算外资金的投入,即积极吸引企业、组织、团体和个人对教育的投入。实施这些措施,保证高教经费的来源,才能更好的推动高教改革的发展。

3.构建现代化信息网络,实施远程高等教育,大力发展高校科研

由于俄罗斯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使得俄罗斯教育对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开发、利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适应社会要求,推动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和知识的产业化,加强与世界各高校的广泛联系和网络化远程教育,俄联邦教育部近几年狠抓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引进工作,加强电信网络建设,同时,组建俄罗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创新综合体。它们使各层次教育机构、科研、设计、生产和创新组织成为一个整体,在大学里可以实施从基础研究到成型高科技产品的批量生产――完整的创新过程,建立大学科技园区和技术创新中心。在科学领域和科学服务领域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建立创新性科技中心,开发大学的科学潜力,创造大型综合性大学的商业环境,即形成企业型大学。

俄罗斯拟定实施“高校高级信息技术工程”,此工程目标有二:一是高等学校传统教学手段的信息技术化,构建以电信为基础的现代教学网络体系,补偿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二是开辟以网络为核心的远程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的实施途径,并为边远地区获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提供新的基础,以保证国家教育统一空间的实现。

搞好现代化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科研的潜力,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实施远程高等教育,加快现代教育改革步伐,提高综合国力。

4.实行全国统一考试(E гэ)制度

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是俄罗斯在整个教育领域改革力度较大的一项改革举措。全国统考的首次试点是在2001年,在学生中学毕业后实行统一的国家毕业考试,学生可凭此考试成绩申报志愿,升入大学。2002年共有30万人,2003年共有64万毕业生,2004年全国有2/3的中学毕业生参加了这次考试。自愿参加试点的中学也大幅度攀升。考试包括所有的核心科目,如俄语、文学、外语、数学、科学、历史等。根据原计划,定于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全国统一考试。

在实行这一新制度的过程中,俄政府充分结合了本国国情。首先,由于以前没有类似的经验,试点之初强调统考委员会和监考队伍的建设。统考委员会吸收当地的大学和中学教师、政府教育部门的官员组成,保证考试的相对客观公正。其次,在2005年俄政府在全国推行大学升学全国统考制度之后,仍允许部分大专院校自主招收少量学生,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和部分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做法。最后,作为全国统一考试的补充,将实行各种科目的奥林匹克竞赛和其他考试形式来选拔优秀人才。这种制度将扩展有才华青年不需经过考试和竞争就能入学的机会。

俄罗斯实行此政策,可以解决出现的一些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不完善问题,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出现的一些营私舞弊、的现象,同时使许多家庭出身贫寒的优秀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还解决了很多边远地区的优秀学生因为负担不起到莫斯科的往返交通费用,不能到莫斯科大学接受教育的情况。政策的实施有助于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更好地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的计划。

篇3

学而优则仕是支持中国传统教育延续发展的实质性动力。书院改制之前,政府对广散民间的各类教育机构管束甚少,但依然能够控制教育方向和教育内容,原因就在于民间教育的最后通道,需要通过科举制度的检验,经费资助和行政管理只是政府控制书院及其他民间教育机构的辅手段。后,政府所面临日益严重的政治与社会危机,使得政治改革家们和清朝统治者越来越将教育改革视为解救政治与社会危机的最后手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开启了政府直接领导和参与教育改革的先河,而书院及相关知识分子只是被动的参与者。

宋元以降,书院较为繁盛的同时,也不乏若干的个人和书院进行某些改革,因此每个朝代中,都有不同学派和政治倾向性的书院之存在。进入清朝后期,依然有部分学者和书院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尝试。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些改革不足以支撑统治者对教育的期望,解救政府和民族所面临的严重危机。书院改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即朝野上下对书院内部已有的改革不满意,教育的发展模式和轨道需要被重塑。

书院改制诏令的颁布,反映出政府对本次改革的期望:“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其教法当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务必心术纯正,文行交修,博通时务,讲求实学,庶几植基立本,成德达材,用副朕图治作人之意。”①由此改制诏令可以看出,政府对此次教育改革有多重想法:一是通过书院改制,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体系;二是在更名改制的过程中要完成对教育内容的改革;三是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本次改革的意义,不像从前由个别书院或个人主导的改革的小打小闹,国家意图和意志在此有更重要的意义。为此,政府对本次书院改制倾注了很大的气力,包括为所有改制书院设定层次、划分内部管理人员的岗位级别、奖励学员出身以及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等;特别是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对书院改制的效果还有很大影响,统治者最终选择了终结其命运,以确保由书院改制而形成的新式高等教育制度之延续和改革之效果。

书院改制诏令颁布后,在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督促下,1901~1908年多数书院完成了改制,在上面提到的700多所改制书院中,除了部分具体改制时间不详者外,接近90%的书院在这7年间完成了改制,从传统教育机构演变为近代学制体系中的一员。这次改革之所以可以在如此快的时间内完成,主要取决于中央政府的严令督促,可谓效率很高。但这次高效率的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近现代化留下了很大的制度性影响,即国家意志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强化,改变了中国传统上以个人为起点的教育发展模式。在其后的发展中,虽然国家意志的强弱表现不一,但在高等教育内部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即大学在办学方向、获取办学经费以及内部的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对国家和政府有较高的依赖;同时,西方近现代大学中最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探究知识和真理,即便在大学内部,也一直都被有意或无意地置于国家的核心需要之后。至此,学在民间的历史结束,教育成为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二、政治论成为支持中国近现代高等教 育发展的基本逻辑

书院改制之前,教育的责任在民间,科举制度是政府掌控教育发展方向的基本手段。从书院改制的政策议案之提出到政策的正式出台及最后的执行管理,政府接管了书院改制之后教育事务的全部管理,大到学制制定,小到对学校选址、定位、层次类型划分、管理者任命和教员筛选、经费筹措与拨付,甚至课程设置与教材的选择等。通过参与这些具体工作,政府完成了对民间学校的教育建设权和管理权的接管,学在民间的历史从此宣告结束。

美国学者布鲁贝克说过,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存在着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不同的发展逻辑。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多是基于认识论的逻辑发展起来的,“学术”二字在其发展过程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代表了大学这种组织机构之所以存在的最大合理性,因此围绕“学术”而起的对真理的渴求与追逐以及对学者从事学术研究所需要的自由、自主和自治,便成为这些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但对于中国近代大学来说,自其产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很深的政治烙印――建立新式高等教育的最大动力不是来自于学者的自发需求,而是为了挽救政治和民族危机;建立新式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和保护知识分子对真理和未知的追求,而是能够立即服务于国家的需求――高等教育背负起西方高等教育所不曾承担过的社会责任――大学不是因为学术而产生,学术只是大学得以实现其根本使命的手段而不是目标,“学术”完全被“政治”所代替,政治需要是促成大学产生、也是未来政府持续关心和“投资”的动力。相对于书院改制所带来的中国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而言,教育目的的政治化和大学建设目标的功利化是书院改制留给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更大遗产,而这遗产既促成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体系在中国的快速建立,同时也成为妨碍后世中国高等教育真正走向现代的最大障碍。

三、急功近利的发展思路贻误后世

由于书院改制自身所带有的政治性和功利性目的过强,书院改制政策的落实及后来新式高等教育的建设,由急功近利而带来的不顾基础、躐等而上的发展模式为后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影响。

书院时代,由于科举制度是检验教育成果的最主要尺度,因此在书院体系中,虽然有不同教育层次的书院(如以面对举人为主要对象的高级书院和面对秀才、童生的中初级书院),但这种层次不管对书院还是对学生,都不是严格执行的。但经书院改制之后所要形成的新体系,则以建立等级明确的初、中、高等教育体系为目标,且书院改制诏令也很明确地传达了这一目的。书院改制诏令颁布之后,改得最快的是处于各省省城以改为大学堂为目标的大书院,基本上在4年之内完成;其次是改为中学堂的州府书院,参与改制的书院数在诏令颁布后的第四年达到峰值;改制改革进程最慢的是改为小学堂的州县小书院,完成改制书院的数量在第六年达到峰值。这也就是说,书院改制和新式学堂教育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一个自上而下、高等向中初等延伸的过程,近代中国最先建立起来的现代学堂是大学堂或高等学堂,其次是中学堂,最慢的是小学堂。

这与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历史显然有差别。清末国人积极推动书院改制的原因之一,就是部分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和官僚,已经认识到西方近代教育体系具有一些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不具备的优点,诸如根据学生年龄实施分段教育、学有专门和“无事无学”等,因此他们也希望在书院改制建立新体系时能够学习模仿这些具有优越性的制度特征。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缺少适当的人员准备、前期充分的舆论准备和教育准备,以及制度设计上的不完备等,改革推行得很慢。在改制诏令颁布两个月后,除山东巡抚将开办山东学堂章程奏报朝廷外,“其余各省均尚未奏覆”。①为此,次年二月(1902年3月),光绪皇帝再次颁布上谕,严令各省“妥速筹画,实力奉行”。②在朝廷多次严令督促之下,清朝结束之前的书院改制从形式上基本得以完成。

相对于名称的改变来说,教育机构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转变是更为本质的。但从清末书院改制的实际进程来看,首先是不同层级的学堂建设之间有差异,且这种差异会对新式教育的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其表现就是大学堂和高等学堂先于中等和初等学堂的建设。这就为新式大学和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在新式基础教育尚未形成之际,高等学堂和大学的合格生源在哪里?并且,在全国的思想准备、舆论准备和人员准备等尚不充分之际,书院改制多是做了形式上的换牌,但实质性改革很难看出成效。比如在书院改制之初,朝廷除了要求书院的名称改变外,对如何保障新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的正常、合理运转并没有给出实质性的指导意见,也正因为这一点,书院改制诏令后,遇到了多数地方官员的消极抵制。新式教员和管理者到底新在何处?从哪里获得这种新式教员和管理者?应该说,书院改制成为后世我国教育发展中经常出现的“边改革、边学习”模式的先驱。

纵观这次书院改制,无论是改制的动机、过程,还是最后得到结果,实质上都反映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具有非常明显的急功近利的色彩:在改革目标、程序、保障等都还没有考虑成熟时,诏令已经颁布且督促执行;在思想发动和人员配备尚无进展之时,书院的名称已经更换成学堂;在初中等学堂尚未建立之时,高等学堂和大学堂已经率先建立。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在改制诏令颁布后的不长时间内,新式教育体系在中国建立起来,但其中的不少学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依然延续书院时的旧制;对于若干高等学堂来说,由于建立之初没有合适的生源,有些高等学堂直接从中等学堂办起,以后再伺机提升到大学层次,如山东高等学堂属于最早改制的高等学堂之一,但直到1907年还没建立起真正具有近代高等教育意义的专斋。而山东高等学堂的案例绝对不是个案,到清朝政府结束时,名义上国内已有3所国立大学,但实际上,连成立最早、地位最高的京师大学堂也还没有培养出真正的大学毕业生,而只是通过仕学馆与师范馆向各省输送师资,各分科大学1909年始设,1910年开学;北洋大学堂和山西大学堂在1910年开始有大学毕业生;至少有6所高等学堂“未开高等正科”或“无正科毕业生”,其余各省高等学堂多于1908年前后开始举办高等正科[2]。应该说,这种不顾社会现实状况而仓促出台重大改革举措,以迎合政治或其他社会需要的做法,对后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即它充分体现了在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上,政府、社会都有比教育界更强大的力量,他们会将教育化作一种实现自己目标的手段,完全不顾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条件与需要。而这种不成熟状态下完成的改革,往往会给教育带来发展隐患,需要教育界花费数倍于改革的精力来完成正常发展所需要的修补工作。书院改制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应该不亚于科举制度废除所带给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震撼。但由于主导本次改革的是政府和统治者,不是教育者和知识分子,不仅使本次改革有了明显的缺憾,更重要的是为后世的发展遗留了很多的认识方面和制度方面的障碍,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由此走上了一条与其模仿母体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在21世纪的今天,即便我们已经走上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但这些障碍并没有被完全清除,如何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世界性辉煌,可能依然是一个很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琢磨探索的问题。

篇4

摘要: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多数指标上,中国西部地区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中、东部地区普遍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中、东部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正逐渐缩小;西部与中、东部,尤其是与东部差距悬殊,且差距仍呈逐步扩大趋势;东中西部的这种梯度差异有碍于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整体进程的推进。基于此,中国今后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应在“差异”的背景下,尊重我国高等教育业已形成的雁阵发展模式,寻求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单项突破”,充分发挥次动优势,推进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一、研究背景

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现代化是转型发展之要厄。只有教育现代化才能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才能推动国家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在推进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处于临门控扼的位置,其责任和使命不言而喻。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近年来,不论在高等教育实践中还是在高等教育理论探索中,高等教育现代化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到2020年,我国各地区能否同步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自然引发人们的质疑和探索。但关于区域高等教育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对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地区研究较多,而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人们对我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缺乏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比较清晰的宏观把握,基于此,有必要对存在发展差距的我国东、中、西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为整体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顺利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提供决策参考和进一步研究的论据。

二、研究设计

(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国家统计局2010―2013年有关高等教育的统计数据,2010―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甘肃年鉴》、《甘肃发展年鉴》、《甘肃城市年鉴》、《江苏教育年鉴》、《江苏教育发展报告》、《江苏年鉴》、《湖北年鉴》、《湖北教育年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为主要资料来源,资料和数据有较高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文献分析、归纳分析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SPSS19.0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再对江苏省、湖北省、甘肃省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以及全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平均水平进行定性比较,探究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东、中、西部之间的差异,并明晰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二)分析框架

1.分析框架

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评估采用美国著名教育评估专家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D.L.)提出的CIPP评估模式,它是一种置于一定背景下的“输入―过程―输出”系统分析框架,长久以来具有普遍影响力。CIPP评估模式涉及四个方面: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和结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评估中,CIPP评估模式具体可包括高等教育的人口、经济、社会等背景评估,高等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评估,高等教育参与、组织、环境等过程评估,高等教育学业、服务、就业等成就评估。在本研究中,不对背景评估进行单列研究,因为它贯穿于投入、过程和输出评估之中,例如,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统计就涉及到总人口这一社会人口背景。

2.指标遴选

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可通过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来体现,合理的指标体系有助于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全面认识和科学操作。[1]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因其遴选角度和标准不同而繁杂凌乱。本研究指标的确定充分考虑两方面因素:其一,指标的核心性和可比较性,指标按照亲密度可分为核心指标和扩展指标,由于本研究涉及东中西三个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比较,指标必须具备普遍性、核心性和可比较性;其二,指标数据的可搜集性,由于条件限制,指标选择上还须考虑数据查找的可能性和有限性。

・教育管理・事实与前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综合上述两方面因素,最终将指标确定如下:(1)输入评估,包括保障度和统筹度两个一级指标,其中,保障度含教育经费、基础设施、信息化三个二级指标,统筹度含办学层次、办学体制、师生结构三个二级指标;(2)过程评估,包括普及度、开放度、质量度、公平度四个一级指标,其中,普及度含高等教育规模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两个二级指标,开放度含境外留学生一个二级指标,质量度含高校排名一个二级指标,公平度含学生资助一个二级指标;(3)输出评估,包括贡献度一个一级指标,其中,贡献度含教育成就和就业率两个二级指标。高等教育现代化比较指标体系详见表1。

三、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事实

(一)高等教育输入评估

充足稳定的经费投入对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扩大规模的背景下,保障性的投入更显重要。而经费投入是否会产生较好的效益,常常取决于高等教育结构是否比较合理。因此,高等教育输入评估主要关注保障度评估和统筹度评估两个问题。

1.保障度

(1)教育经费

教育经费指标主要通过生均教育经费来监测。整体而言,我国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总体水平较低。OECD国家2007年生均教育经费平均为12907美元[2],2011年达到13958美元[3]。从我国2008―2012年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来看,全国平均生均教育经费为18978.4元,甘肃省仅为13876.2元,湖北省为18192.8元,江苏省达到了21888元。可见甘肃省和湖北省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均低于国家平均水平,江苏省、湖北省和甘肃省的生均教育经费虽呈逐年增长趋势,但三省的增长幅度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甘肃省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与其他二省及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呈波动上升趋势,五年内与湖北省的差距依次为3365、3337、4391、6002、4488元,差距拉大33%,与江苏省的差距依次为4488、7775、7442、9593、8961元,差距拉大近一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依次为4761、4342、4533、6111、5764元,差距拉大了21%。就中、东部差距而言,湖北省生均经费也低于江苏省和国家平均水平,但差距并不悬殊,五年内与全国的差距依次为1396、1005、142、109、1276元,差距缩小了9%,与江苏省的差距依次为2923、4438、3051、3591、4473元,呈波动上升趋势,其间差距拉大了52%。可见,在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指标上,我国东中西部三省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详见表2。

(2)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监测指标包括高等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图书量。就生均占地面积而言,如表3显示,从2010年至2012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生均占地面积出现减少趋势;江苏省高等学校生均占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生均占地面积呈增长趋势;湖北省高等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均占地面积在三年内基本保持不变。从以上趋势中可发现,甘肃省高等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与其他二省的差距正在逐步扩大;湖北省与江苏省的差距较小,三年内维持在3平方米左右。

就生均图书量而言,表3显示,三省中仅有甘肃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生均图书量逐渐减少,而湖北省和江苏省的生均图书量却呈稳步增长趋势,这一相反的趋势导致甘肃省与其他二省的差距不断增大;就其他二省而言,湖北省生均图书量超过江苏省,但差距不大,保持在3本左右。可见,在基础设施上,东、中部差距较小,且差距逐步缩小,西部与中、东部差距较大,且差距逐步扩大。详见表3。

(3) 信息化

信息化的监测指标为高等学校生均信息化设备资产值。从2011年和201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高等学校生均信息化设备资产值普遍增长,甘肃、湖北、江苏以及全国整体水平依次增长12元、83元、214元和136元。其中,江苏省增幅最大,为6.8%,高于全国增长幅度6.6%,湖北省次之,为3.8%,甘肃省增幅最小,为0.8%。不难发现,甘肃省高校生均信息化设备资产值与其他二省和全国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渐扩大,2011年甘肃省与湖北省的差距为717元,2012年扩大到788元,2011年甘肃省与江苏省的差距为1670元,2012年扩大到1872元,2011年甘肃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为581元,2012年则扩大到705元。此外,湖北省与江苏省的差距也由2011年的953元扩大到2012年的1084元,但扩幅较小。可见,在信息化程度上,东中西部三省的差距正在逐步扩大。详见表4。

2.统筹度

(1) 办学层次

办学层次通过本、专科在校生比和本科生与研究生在校生比来监测。就本、专科在校生比而言,2010―2012年我国高校本科在校生数量多于专科在校生数量,且本科在校生比例缓慢增长。由图1可知,三省及全国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比例差距不大。甘肃省本、专科在校生比值均维持在1.4∶1左右,湖北省次之,大约为1.34∶1,全国平均水平大约为1.29∶1,江苏省最低,大约为1.24∶1。

就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生比例而言,由图2可知,甘肃省比值最高,2012年增至11.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11∶1。湖北省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生比值逐年降低,其中,2010、2011年最高,为9.00∶1,江苏省本科生与研究生在校生的比值保持不变,为8.09∶1。可见,在办学层次上,东中西三省间存在一定的梯度差异。

(2)办学体制

办学体制以民办高等学校比例作为监测点。本研究统计的民办高校包括普通民办高校以及公有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从图3看,我国整体民办高校比例不高。其中,甘肃省民办高校比例最低,三年内维持在15%左右,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并远低于其他二省。湖北省和江苏省民办高等学校比例三年内均维持在35%左右。可见,在办学体制上,西部与中、东部的差距较大,中、东部差距不明显。

(3)生师结构

生师结构通过高等学校生师比来监测。从图4可知,2010―2012年,在高等学校生师比上,湖北省和江苏省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甘肃省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甘肃省高等学校生师比明显高于其他二省水平,足见甘肃省高等学校存在师资数量短缺的问题。湖北省与江苏省的差距则不明显。可见,在生师结构上,西部省份劣于东、中部省份,东、中部省份差距不明显。

(二)高等教育过程评估

良好的高等教育过程是优质高等教育输出的保证。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逐步扩大,“量”的增长也带来“质”的思考,高等教育过程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对高等教育过程的评估包括普及度、质量度、开放度和公平度四个指标。

1.普及度

(1)毛入学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适龄人口按18岁―22岁年龄段计入。由图5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稳步上升,但各省之间仍然存在不小差距。从2010―201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甘肃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最低,四年内均未超过30%,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毛入学率最高年份(2012年)也仅有26%,而全国2010年的平均水平就已达到27%。再看甘肃省与其他两省的差距,与江苏省的差距最大,四年内的差距依次为20%、22%、23%、23%,与湖北省四年内的差距依次为11%、11%、13%、16%,可见,甘肃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其他二省的差距仍呈逐年扩大趋势。湖北省与江苏省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四年年内差距依次为9%、11%、10%、7%,差距呈逐步缩小的趋势。可见,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西部省份与东、中部省份差距逐步扩大,但东、中部省份之间差距逐步缩小。

(2)高等教育规模

高等教育规模以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作为监测点。从图6来看,三省及全国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甘肃省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最低,尚未达到国家平均水平,2013年勉强达到全国2010年的平均水平,甘肃省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有待提高。湖北省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最高,2012年已突破3000人,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江苏略逊于湖北省,2013年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也几近达到3000人。四年内,甘肃省与湖北省和江苏省差距逐步减少,其中,与湖北省的差距由2010年的1024人减少到2012年的951人,与江苏省的差距由2010年的937人减少到2012年的621人。同时,湖北省与江苏省之间的差距却逐步拉大,由2010年的87人扩大到2012年330人。可见,在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上,西部与东、中部差距悬殊,但差距逐步减少,东、中部也存在一定差距,且差距逐步扩大。

2.质量度

质量度通过大学排名来监测,具体监测点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世界前500名高校比例和进入ESI顶尖学科排行榜高校比例。

首先就世界前500名高校比例来看,总体而言,我国世界前500名高校比例很小,2011―2013年维持在1.6%左右。甘肃省世界前500名高校比例最高,三年内保持为2.4%,入选高校均为兰州大学1所高校,高校总数基数小也是其比例高的原因之一。其次为湖北省,三年内维持在1.6%左右,入选高校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2所高校。最后为江苏省,2011和2013年比例低于1%,入选高校仅有南京大学1所,2012年比例为1.3%,入选高校包括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2所高校。

其次就2015年入选ESI顶尖学科排行榜来看,江苏省有21所高校上榜,占江苏省高校的比例为13.5%,湖北省共有7所高校上榜,占湖北省高校的比例为5.7%,甘肃省共有2所高校上榜,占甘肃省高校的比例为4.8%。可见,江苏省高校入围ESI顶尖学科排行榜的比例最高,湖北省次之,甘肃省最低,东部与中部、西部的差距显著。

3.开放度

开放度的评估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核心指标,以高等学校(机构)总在校生与境外留学生在校生比值作为主要监测点。比值越低说明开放度越高,反之,比值越高说明开放度越低。由图8可知,甘肃省高等学校(机构)在校生与留学生在校生比值最高,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之多,超出江苏和湖北4倍之多,此外,甘肃省高等学校(机构)在校生与留学生在校生比值还出现波动上升趋势,总体而言,甘肃省高等学校开放度较低。湖北、江苏二省在校生与留学生比值均小于国家平均水平,并呈逐年逐步下降趋势,且两省之间差距不明显。可见,在开放度上,西部省份与东、中部省份差距较为悬殊,东、中部省份之间不存在明显差距。

4.公平度

公平度评估以学生资助作为核心指标,并以学生资助经费占事业费比例以及学生资助经费占总资助经费比例作为监测点。由图9可见,甘肃省的学生资助力度较大,已超过其他二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在学生资助经费占事业费比例上,甘肃省最高,2010―2012年比例依次为7.6%、8.2%和7.2%,全国水平依次为6.2%、6.4%和6.3%,湖北省次之,其比例依次为5.6%、7.7%和6.3%,江苏省最低,其比例依次为4.6%、5.5%和4.7%。在学生资助经费占总资助经费比例上,甘肃省依然最高,三年内比例依次为44%、47%和49%,高于全国水平,其比例依次为37%、37%和39%,湖北次之,其比例依次为29%、39%和37%,江苏省最低,其比例依次为31%、34%和32%。可见,在学生资助上,西部省份优于东、中部省份。

(三)高等教育输出评估

高等教育输出评估相当于一种结果评估。本研究对高等教育的输出评估包括贡献度一个维度,含教育成就和就业率2个指标。

(1)教育成就

教育成就是衡量人力资本存量的常用指标,反映了人口和劳动力市场所需技能之间的关系,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社会组织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综合。总体而言,与OECD成员国相比,我国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较低。以2010年为例,江苏省在三省中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最高,但与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最小的土耳其所差无几,与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最大的加拿大相差约37%,与OECD成员国的平均值相差13%。

就各省份而言,从图10来看,2011―2013年,甘肃省6岁以上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三年内徘徊在8.9%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左右),湖北省次之,保持在11%左右,江苏省最高,达到13%左右。此外,除湖北省外,其他二省和全国6岁以上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基本都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江苏增幅最大,全国平均水平次之,甘肃增幅最小。可发现,在高等教育成就上,西部与东、中部差异显著,东、中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2)就业率

就业率以高等学校初次就业率为监测点。由图11可知,三省高等学校初次就业率均超过8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省间差距并不悬殊。各省的就业率均逐年上升,其中甘肃省就业率上升最快,江苏省次之,湖北省最慢。可见,在初次就业率上,东中西部三省间不存在明显差距。

四、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前景

从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事实来看,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不平衡性将持续存在。从东中西部三个省份的差距来看,东部与中部在基础设施等指标上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在生均教育经费、信息化程度、高等教育规模等指标上的差距却在不断扩大。西部省份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教育经费、基础设施、信息化程度、国际化程度、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上,与中部省份,特别是与东部省份的差距越来越大。

与我国现代化进程一样,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点与难点同样在于东、中、西部发展的梯度差异,在于不同省市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究竟该如何制定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针政策?如何保持适宜的高等教育现代化节奏?如何真正有效地落实现代化进程中“质量”与“改革”两大关键词?本研究认为,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须以“差异”为基础,以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已有成就和未来需求为前提,以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整体走向为目标,因地制宜地规划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控制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节奏,制定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策略,寻求高等教育现代化质量突破。概言之,即在“差异”的背景下,促进发展。

首先,要尊重我国高等教育业已形成的雁阵发展模式,继续寻求帕累托改进空间的大大增加。雁阵理论来自于对大雁分型队形的观察。根据动力学的分析,这种V字型飞行队形结构比单飞形式将增加近70%效率,这种既能利用领头者的强大抗阻力特质,又能体现出雁阵成员差异性的运动模式非常适用于全球、区域和国家内部的经济发展。由于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内部成员的资源禀赋优势差异造成了区域发展水平层次不齐,这和共同提高的宗旨相违背,会造成帕累托改进空间的大大增加。这一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同样可以解释全球、区域和国家内部的高等教育发展。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资源禀赋优势存在较大差距,这势必导致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从区域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东部地区和内陆若干中心城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绝大部分地区相对落后的发展格局;从校际发展来看,“985工程”大学发展水平较高,“211工程”大学次之,其余高等学校相对落后。这种发展格局非常符合雁阵模型,也确实大大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仍须尊重雁阵发展模型,让东部地区尽快进入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985工程”大学尽快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不仅可以从东部地区和“985工程”大学的成功模式中汲取制度经验,而且可以利用我国高等教育集中管理的特点,在教育部支持下,寻求东、中、西地区高校之间的战略合作,带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早日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

其次,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要寻求“单项突破”,带动整体。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在办学诸要素方面与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全面比肩的可能性很小,差异将是长期的。在这种情况下,西部高等教育应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相关政策,寻求“单项突破”,带动整体的战略。在“单项突破”方面,要借船出海,借东部地区的资源发展自己的高等教育。目前来看,高等教育普及度的提高是最容易实现“单项突破”的领域,也是最能促进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选项。因为高等教育现代化不是为高等教育现代化而现代化,而是为了促进人的现代化,只要一个地区的绝大部分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能够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就能大大促进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最好例证。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和内陆一些地区高等

学校每年完不成招生计划,一方面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大批中等学校毕业生要求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东部地区一些高校却无法招到足额的学生,这一现象正好给西部地区提供了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机会。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发挥统筹作用,协调东部地区高校扩大西部招生数量,西部地区也要改变观念,放开高职高专的分数线限制,鼓励本地区中等学校毕业生到东部地区接受高等教育。

再次,充分发挥次动优势,推进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次动优势也称后发优势,也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是指后动者具有“免费搭乘”效应,可能会在产品和工艺研究与开发、顾客教育、员工培训、政府审批、基础投资等很多方面比先动者节省大量的投资。从高等教育角度来看,高等学校的次动优势主要体现在节约制度探索的成本,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获取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固然受经费、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制约,但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教育教学模式和制度规范可以大大降低因硬件设施差而造成的不利因素。当年西南联合大学的硬件设施差到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程度,却培养出大批大师级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史诗般的记忆。我国东部地区大学和“985工程”大学在最近十多年来与国外发达国家高等学校建立了密切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从世界高水平大学借鉴了一些先进的制度规范,结合我国实际进行了改进,已经在我国落地扎根,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西部地区应该借鉴这些制度规范,改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教育教学模式。另外,目前高等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较快,数字化、智能化不受地区限制,能够让受教育者享受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西部地区可以利用信息化引进先进、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一旦校园引进了先进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就能大大减少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空间、地区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篇5

20世纪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未来发展,形成新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和学会学习”的五大教育支柱观念已经深入到职业教育机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对世界职业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应以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积极主动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对教育现代化及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解

教育现代化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对传统教育全新的超越和诠释,是教育的一种整体转换运动,标志着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包括教育全民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开放化、教育科学化、教育法制化、教育多样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必须塑造人的现代素质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在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既要按照教育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运作,但更要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具体地说,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提高就业者素质为目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合格的、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因此,要改变高等职业教育与现代化要求不相符的原有教育观念、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实现由传统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变,使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成为提高众多劳动者素质、加速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人力资源发展的保障。

2.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树立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观念,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经济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担负着技术应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众多的科学技术专家、研究人员,而且还需要更多的受过良好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3.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是现代化建设中提升大量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提高产品质量、提供高服务效益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职技术培训、实现技术人才现代化的基本保证,直接影响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影响着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是确保高技术含量产品质量的保障。

二、教师队伍现代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最终落实,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富有开拓性的教育实践。教育中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要培养出现代化的人才,教师必须先实现现代化。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展开,不可避免要反思并重构教师角色,即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国际教育所倡导的与学生合作、对话的转化。教师角色现代化转变的基本特征为:

1.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念。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要了解和掌握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并能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建构主义学习”“情境教学”等学习理论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尝试和发现,不断构建新的知识。高职院校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活动及与学生的关系,要有新的思考,使自己的工作和思维方式与时代相符。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手段、教学设备为提高教学效率创造条件,虚拟、仿真的实验或多媒体教学演示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2.具有现代的职业教育精神。现代职业教育精神是指教师的时代职业意识、思维活动和基本的职业心态,同时还要表现出对现代技术的关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彰显教育个性。教育个性是教师在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较稳定的教育精神和心理特征,体现在教师对职业技术教育形成独特的感悟和独立的见解,并能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二是重视人的人格魅力及修养。教师的人格魅力,更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能将先进的职业思想、科学技术,成功地传达给学生。三是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创设出适合学生发展职业能力的职业情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

3.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现代化,要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知识不断得到优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重视人文素质的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是教师基本能力的表现,也是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为人师表的基础;教师专业技术知识应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了解和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创立、构建,以及与其他专业技术的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要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现代化的策略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重任。教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高等职业技术职校教师的人文素养、专业素养、现代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及高尚的情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1.重塑灵魂工程师,打造培养现代化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典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了解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挥自身的示范和感召作用。一是重师德修养,塑教师风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应该是彰显人性美德的表率,为人师表,与人为善,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要用人类科学技术文明充实和培育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素养,要具备高尚的技术职业道德,即尊重科学技术,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职业技术教育及教育事业,在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对业务精益求精,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二是铸时代形象,塑灵魂之师。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与各行各业教师一样,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人类的形象大师。现代化教师应有时代特征,形成内在修养与外在风范的和谐统一,追求人类科技进步,做科学技术的捍卫者,做学生走向科技道路的导航者。

篇6

步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逐步的进入了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呈现出了信息化的特点,教育领域也是这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教育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当前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瞒住信息化时代的人的实际需求,所以,必须采取措施来改革教育,培养更多符合时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资源非常有效,小班授课制度存在压力较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一直呼吁实行小班授课制度,提高教学的质量。但是由于高校本身的教学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较大,小班授课实现需要大量的资源来作为支撑。首先,需要的师资人数比较多。其次,教室的数量较少。最后,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小班授课非常重视学生的作用,将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因材施教,采取个性化教学的手段。所以,若是没有进行先进教学理念的树立,即便是采取了小班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其效果也没有保证。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制约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的发展。

(二)教学的主体是教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被制约

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是不可能没有属于自己的才能和天赋的,都可以在生活的过程中更好的进行自我展示。这个观点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每一个独立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也就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才能,每个人都有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领域。其次,既然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潜力,若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找到和自己天分相适应的环境,那么每个人都可能在自己的那个独特领域中获得成功。但是传统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强调每一个学生本身的个体特征,学生个性化方面的发展需求也很难得到满足,教师教学的时候也对教材内容过分的重视,这也直接导致了课堂成为了知识传递的场所,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的被动,学习积极性没有真正的被激发出来,教学质量也很难真正的提高。

(三)教学模式存在问题,优质教学资源很难应用到教学中来

在以往高等教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往往过分的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知识接受起来比较的被动,考试前教师也会给学生画重点,学生的学习本质便是死记硬背相关的知识。在高校改革的过程中,世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学习资源供给、完善学校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等一系列的任务都是信息时代,高校改革必须面对的。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高校的管理者以及全体的师生共同的努力,希望能够早日成功的改革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信息化时代做好高等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进行高校教学体系建设的规范

在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通过网络等手段便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教师的作用已经无法完全的发挥出来。线上课程以及互联网信息的信息传递功能更加强大。现在,可汗学院已经进行了优秀教师群体的组织,免费的开发了大批的质量优秀的教学资源。这便要求在信息时代,高校想要更好的发展,便必须改革教学体系,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突出出来。首先,高校应该学会合作.资源共享不但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教学内容,还能够帮助学校节约管理以及运行的成本,帮助高校更好的进步和发展。其次,需要进行完备课程体系的建立。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会给其将来能否顺利的适应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起到决定的作用。

(二)将资源作为基础,全面的改革高校教育教学

以资源为基础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包含了资源的整合和重组,教学资源也包含了教学规划设计以及技术手段支持两个方面。

1.教学规划设计

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学规划是其首要环节,这也是教学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专业设置方面。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需要确保专业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地区不同,特色也不同,高校应该在专业设置时也应该考虑到地区的需要,培养更多的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专业和市场越契合,那么气发展空间也会越大,生命周期也会更长。其次,教材建设方面。选择教材时应该全面考虑到专业的实际需要,并且兼顾世界上这个专业发展的情况,在编写教材时需要考虑到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材编写中来,这样能够增加教材的实用性,将其作用发挥出来。最后,师资遴选和培养方面。在进行教师队伍的招聘和培训时,需要重视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专业水平,确保教师教学的时候,能够将自身的主动性发挥出来,教师应该具有使命感以及教学责任感,只有教师真正教得好,学生才可能学得好,教师的素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的素质。

2.技术手段支持

在现代教学中,信息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在实施的时候,必须重视重视人性化特征的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才有保障。

(三)通过制度来对高校教育运行机制进行优化

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理论范式便是教育制度,制度的存在也给教育的正常进行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证。在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想要获得成功,完善的运行机制以及保障制度是其基础。首先,应该进行教育制度的优化。教育制度是不是真正的合理和有效,衡量的标准便是制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是不是起到了证明的作用。改革教育制度并不意味着否定以往所有的教学制度,而是改变以往那些和现代教育发展不适应的制度,比如教师评价机制等

三、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特征的分析与思考

1.在接触媒介的行为上,时时接触各种繁杂的媒介信息已成为现今多数大学生的生活状态。经调查,多数大学生在接触媒介信息的时候是有明确兴趣和目的。兴趣多已影视和娱乐内容为主;而上网目的,除了占据少部分的学习资料下载,其余大部分都被聊天、游戏以及网购所占据。大学生能够理性地看待媒体的报道,但对于所接触的网络信息容易被标题党、地域党迷惑,同时对新闻的内容断章取义,不假思索的评论而跟风起哄。

2.在接触媒介的动机上,大学生接触媒介的目的性比较明确,而且能够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网络媒介。但更多的是偏向娱乐性,在媒介资源的接触还比较被动。

3.在媒介资源的利用效率上,大学生使用最多的还是通过百度文库、中国知网搜索和下载期刊论文等。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具备利用基本的媒介工具,即掌握了检索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工具,他们懂得主动选择媒介信息来进行学习并能顺利找到资源解决问题,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但是对于资源利用上,借用别人观点的多,自己创新的少,过于急功近利,存在急躁情绪。

4.大学生能够自发地对媒介内容进行思考,一部分大学生意识到了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区别,但仍有一半的大学生误将媒介传播内容当作客观现实。这样不假思索的在自媒体网站发表主观言论,对网络环境不能自觉抵制。大学生对媒介的表述和建构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此外,大学生对媒介道德没有明确的认知,对媒介传播的低俗信息没有较高的自我抵御能力。由于大学生缺乏较强的自律意识,虽然他们对滥用媒介信息有一个大概的认知,但是在学习中滥用媒介信息的现象在大学校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综上所述,盐城地区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还存在诸多不足。可见对现在大学生提高媒介素养,同时实施系统的媒介教育已到紧要关头。在我国推广媒介素养教育以及提高和培养大众的媒介素养的大好环境下,我国高校必须要切实推进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以及扩大发展网络媒介素养师资水平和力量。另外,媒介素养需要社会多方力量协调,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网络信息的法律法规,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志安,沈国麟.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与简评[J].新闻记者,2004(5).

[2]陈龙.媒介批评论[M].苏州:苏州出版社,2005(6).

[4]鲍海波,杨洁,王喜严.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J].新闻记者,2004(5).

篇7

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在大胆探索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上,以机制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发展之魂:改革创新,增强活力,推动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创新办学机制,能为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一)改革办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着力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着力强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建立明晰的利益驱动和沟通协调机制,能有效推进校企共同体建设,着力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比如,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外设立驻企工作站,在校内设立企业项目工作站,以科研课题、企业项目为载体,促进教学基层组织与企业研发平台的项目开发,促进研发成果的转化。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运转模式,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组建紧密型的产学研联合体。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专业课程、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与就业、技术研发等方面深度融合,形成“双主体、六合一”(产学合一、做学合一、车间课室合一、老师师傅合一、校企文化合一、校企育人发展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建立“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机制。

每年新生入学,学校应组织新生及家长座谈,了解学生的专长和兴趣,量身定做、因材施教,确定学生的学习发展方向,开展个性化教学服务,鼓励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按“两大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专业大类课平台)、“六大模块”(公共选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职业基础课、综合实践课)的结构体系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学生个性特征为学生聘请技能导师,进行区别化辅导和个性化培训。

(三)探索法定机构改革试点,谋划办学机制新突破。

高职院校应结合办学机制的新突破,探索法定机构在法制建设、机构类型、权责关系、治理模式、监督机制等方面的试点工作。比如,2011年,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省唯一一家法定机构改革试点高校,在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攻坚改革过程中获得了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为学校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束缚、谋求科学长远发展提供了可供探索的新路子。

二、发展之力:教育、科技、产业、金融四融合,助推学院与区域社会协同发展

一方面,组建职教集团,协同各方合力,开展集约化办学。高职院校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金融杠杆,以牵头单位身份联合一批与专业对接的行业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组建教育集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根源投资控股公司、迅达电梯、广日物流等企业联合组建了股份制广东工程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成员各方根据《广东工程职业教育集团章程》履行义务、分享成果并承担责任,达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教育、科技、产业、金融四融合。

另一方面,多方合作共建社区学院,外拓培训渠道,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比如,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市越秀区合作,在登峰街创办广州市首个社区学院,为社区居民搭建终身教育平台,满足新增劳动力、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外籍人士旅穗知识培训、城中村改造居民素质提升等多样化教育需求,树立了区域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

三、发展之本:改革人事制度,加强队伍建设,不拘一格用人才

高职院校的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队伍始终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不懈追求。高职院校要大力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广纳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比如,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是以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改革工作为契机,改革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规范人事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二是引培并举,为各类人才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学院大胆创新,任用(瑞士)迅达电梯集团中国区高管担任学院电梯技术学院院长; 2012年7月从国家示范性院校引入知名教授级专家4名,补充了学院高端学术性人才。另外,学院在师资培训方面不遗余力,常年组织教师与管理人员参加国内外的各类学术交流、业务进修和专业培训,或派出干部到教育厅、团省委、省科协等上级部门挂职锻炼。三是推进强师优教工程,着力打造一支教育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学校积极扩大师资来源,从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团体吸引各类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担任学校客座教授、研究学者、管理专家、兼职教师;从杰出校友和优秀毕业生中挑选兼职教师。

·前沿理念·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转型升级之路

四、发展之效:毕业生素质高、技能强、就业好,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

职业教育办学是否取得成效,就业、创业质量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尺。高职院校可联动学校、企业、政府、家长、社区、学生六方齐发力,建立完善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要引导学生合理定位,从容择业,或者以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推出十项措施服务学生就业:领导重视推就业、校企合作推就业、创业推就业、打造创业就业式校园推就业、“双证书”推就业、企业长期招聘推就业、“2+1”就业顶岗实习推就业、“三支一扶”推就业、入伍预征推就业、毕业生“召回”机制推就业;建立家长互通机制,协助学生就业创业;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政府部门指导下,立项建设国家级示范性的创业就业式校园。

五、几点启示

近十年来广东高职教育实现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跨越,培养了近百万高端技能型人才,新增专业与产业对接覆盖率超过90%,毕业生就业率居全国前列。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必将量变到质变、全面提升内涵质量的发展新阶段。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无疑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一)应当加大高职教育政策扶持力度。

当前,在我省整个教育链条中,高职教育仍然是薄弱环节,应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政府积极扶持并引领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尽快建立集约化高职教育基地,加快职教园区建设,解决高职院校校园建设发展用地等突出问题。二是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和支持公办职业院校采取多种形式,与企业、社会力量合作办学,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高职教育办学体制。鼓励依托企业集团、大型企业和职业院校组建高职教育集团,促进校企合作。三是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投入,完善专项经费制度,建立专项资金激励机制,特别加大对发展潜力好、特色鲜明的工科高职院校支持力度。

(二)应当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导向。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高职教育,对于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意义重大。目前,我省高职教育总体上已实现外延的大发展,接下来要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导向,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努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尤其要重视示范性、骨干型高职院校建设,以此带动全省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大提升。

(三)加强政府统筹协调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篇8

高等教育的发展根据其毛入学率被分为三个阶段:当毛入学率低于15%时,是“精英化”阶段;超过15%以上时,步入“大众化”阶段;超过50%后,进入“普及化”阶段。但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处于大众化与普及化的过渡阶段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一定时期呈现出长期停滞不前的状况,高等教育有转向终身化而非普及化的趋向,这一过渡阶段被称为“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1998年后进行了多次扩招,毛入学率到2002年达到15%,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2012年毛入学率超过30%,到2015年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0%,步入后大众化时代。

1.2 高等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高等教育公平则是人们能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育公平与每一个社会家庭息息相关,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其教育公平问题也固然影响社会公平。有研究表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民族差距、性别差距和阶层差距是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

1.3 后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进入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在起点、过程和结果公平上都会由于毛入学率处于某一拐点而受到影响,原本就存在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可能会在这个阶段格外凸显。因此后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这一时期社会却更多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转型以及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的程度等,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却很难加大,这一矛盾使得后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公平实现变得尤为重要。

2 后大众化时代我国高校贫困生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现状

2.1 我国高校贫困生在后大众化时代存在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距,使得社会家庭间的经济收人存在悬殊,高校贫困生这一群体也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高校贫困生在后大众化时代存在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起点公平看,主要表现在贫困生在入学机会上的不公。一是高校贫困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所受的基础教育跟不上城市基础教育的步伐,各种资助政策即使能够缓解他们的经济困难,也很难弥补他们由于基础教育欠缺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二是多数高校贫困生家庭的社会阶层较低,家庭自身所掌握的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成本更高,在学校选择和专业选择问题上更多考虑经济问题,或多或少会影响他们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三是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存在地区差异,对贫困生不利,高考招生名额和高考分数线都明显偏向发达省份,整体上影响了贫困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从过程公平看,主要表现在贫困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方面。一是部分贫困生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缺乏对自身素质的锻炼,使得他们更容易在高等教育中出现学业困难问题,影响学习效果。比如,有些贫困生在中学时英语听说教育不足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大学学习过程等。二是贫困生受家庭观念影响更多关注高等教育文凭的取得,而对高等教育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培养会有偏颇。比如,目前我国贫困生的父母大多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容易延续基础教育阶段只重视考试分数忽略综合能力培养的误区等。三是贫困生过分关注自身经济压力容易忽视应用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相关的应用能力培养不够。比如,多数贫困生把大量精力花在勤工俭学提高经济收入上,对学业的完成质量不高,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职业素养、就业能力的培养被忽视。

从结果公平看,目前主要表现在贫困生的就业走向上。一是,贫困生的社会资源、社会阶层及视野受限,就业机会少于非贫困生,职业选择上处于劣势,贫困生的就业难问题更容易凸显。二是,贫困生对自身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足,在适应社会工作方面处于弱势,职业发展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三是,贫困生刚踏入社会经济压力依然存在,心理适应能力不足,信心不足,也会影响其职业发展。

2.2 高校贫困生在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分析

造成高校贫困生在后大众化时代存在的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从如下方面来分析:

第一,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累积到高等教育阶段,加剧高校贫困生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其一,我国的高考制度使得社会普遍强化“一考定终身”的观念,导致素质教育效果欠佳,即使发达地区已经开始重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但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仍然偏向应试教育,到了高等教育阶段,贫困生容易跟不上,这种不公平会无形中增加贫困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其二,我国高等教育存教育资源地区分配及教育投入不均等问题,加之高校学费是一项主要收入来源、高考招生制度对发达地区的倾斜,这使得贫困生在进入好大学的机会上存在不公平现象,进而在享有的高等教育质量上存在不公平现象。

第二,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城乡和区域的经济差距,到后大众化时代,使得贫困生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凸显。一方面,虽然我国关于贫困生的助学政策和就业政策力度不小,同时也鼓励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就业为欠发达地区发展贡献力量,但不少非贫困学生或因难以适应欠发达地区生活条件、或因城乡和区域差异难以真正贡献力量,甚至不少贫困生也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就业,使得这种差异的源头短期内难以消除。另一方面,这种经济的差距使得贫困生的资源、视野相对落后,在发达地区求学、就业及生活的成本和压力大于非贫困生,他们在分享改革的福利的同时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实现自己的小康,这种不公平会使得他们容易产生“寒门再难出贵子”的阶级烙印。

第三,终身学习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阶段后还没有被社会普遍认同,使得高校贫困生在观念上相对滞后,没有意识到终身化学习对于弥补高等教育不公平的作用。高等教育有大众化顺利过渡到普及化阶段后,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教育终身化,这也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较高的社会经济水平显然对人才的要求更高,这源于知识的更新越来越迅速。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普遍还不够强,贫困生受自身家庭环境、社会阶层、视野见识的限制,加之更加关注眼前经济压力而使得其终身学习的意识相对较弱,如果仅仅依靠被动的政策扶贫助学,贫困生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所带来的不公平际遇将会缺少一个主动弥补的机会。

3 后大众化时代我国贫困生高等教育公平实现路径分析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时代实现高校贫困生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不仅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有意义,也对社会公平的实现有意义。后大众化时代,我国贫困生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下转第31页)(上接第181页)路径可从基础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理念转变三个方面入手。

篇9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教育现代化指的是,目前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进入到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时代,随之而来的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和发展方向。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在大的国际环境和我国建设背景下的教育现代化,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信息化、科学化和个性化。

我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教育本身的终身性和时空性、教育的社会性和生产性、教育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教育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教育的多样性和变革性、教育的国际性和科学性、教育的开放性和法制性。高校管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实现。

一、高等管理科学化的背景

高校的管理科学化,应建立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基本特征的把握上。高校的管理的科学化需要在思路、机制、职能、制度、理念、队伍建设等方面改革。

高等教育大众化根本是人的现代化,以高等教育的广泛型和平等性为原则。这要求高校管理本身要重服务,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建立健全学生民主参与机制和学生自我管理的途径和办法。

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生产性,这要求高校管理思路的社会化,高校管理者和高校发展必须跟随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引导和培育学生在思想、德育与个人业务素质方面满足社会要求和时代需求。

高等教育的个性化,学习国外高等教育的模式,在共性与个性教育中寻求平衡,体现在教育的多样性上。高校管理要把握学生特点,根据个性需要,提供有关学生个体成才的指导和辅导工作,充分和总是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随着国与国的竞争和经济、政治全球化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其体现在教育的国际性上。高等教育必须与世界经济、社会、教育接轨。高校管理需积极融入国际教育发展进程,融入国际教育变革进程,吸收国外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适应国际发展要求。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时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引起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的变革。实现学生、教师在教学、科研、日常管理的信息化,采用教育制度,教育手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和水平。

高等教育科学化,是与教育信息化相呼应,跟随科技发展,在符合我国教育科学规律和教育法治建设的要求下,应用科学技术手段,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增强高等教育管理规范化,尊重教育规律、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建立完整科学的高校管理规范和程序。

高校管理科学化已经是当前信息时代下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把握好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求和教育根本规律的前提下,建设符合时代进程和我国发展要求的科学的高校管理规范和手段。

二、高校管理科学化新要求

高校管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管理,其放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下,根本的目的还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培养过程管理,即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在与我国高校和国外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比较重发现,我国的高校管理党政合一,功能相互结合,行政导向较强,校院两级制度,条块结合。我国高校管理行政层级过于分明,使得我国高校管理形式单一,过于僵化效率较低,所有事物均要经过校领导、行政职能部门、院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的层层通知,导致信息还原度大打折扣。此外,学生在高校生活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均需要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后,找到管理人员或服务机构,各部门条块分割,手续繁琐,协调困难,导致高校管理部门的功能弱化,适应能力差。我国高校学生在校级层面对应党政两条线,院级二级层面就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使得工作权责不清。因此,高校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中,首先要明确高校学生工作的职能定位,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强化组织结构的功能设置,实现高校管理各部门组织机构的优化。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成人高等教育,是通过各大学校的中的成人教育部等部门来对其进行管理。随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办学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成千上万的成人学员使得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繁重。由于学员之间的素质高低不一、且地域分布较广,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因此,在组织生源、做学员的思想工作等对招生院校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就使得很多管理工作难以做到整齐划一。再加上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点分布的比较广,这就间接的加大了管理的难度。为了解决学生的生源问题,扩大教学的规模,高校通常会在生源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办学校。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长途奔波的困难,但是也直接的增加了学校教学的成本,师资紧张、教学设施简陋导致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大大降低,给管理者也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尽管我国各大高校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采取了计算机教学,但是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现今,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且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主。传统的手工操作由于各部门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重复劳动的现象经常发生,浪费大量的劳动力,进而降低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效率,不能满足社会对成人教育的发展需要。虽然有时使用一些现代手段,却大都以学校自己编织的小软件,在管理运行中仍然存在的一定的问题。比如:不能进行评价与系统分析,不能与电子注册和网上录取系统相结合,不能与银行的收费相衔接等等。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体系进行完善,才能够促进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科学发展。

2网络环境下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策略

2.1转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观念,加大投入

网络系统给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带来了强大的物质基础,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要越来越多的引入信息化技术,构建以信息化为主体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严重的制约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实现成人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是当今时展的需要。成人高等教育如果跟不上网络时代的发展,那么就必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高校管理层一定要重视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视,积极的转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观念,加大对管理模式的投入,不仅是人力和物力还有财力。同时,要认清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要舍得投入,要敢于创新,进而确保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模式从理想向现实迈进。

2.2开发、维护以及完善成人高等教育的网络管理系统

一个好的网络管理系统,是保证教育管理模式的基础。高校要做好入学注册系统、网上录取系统以及课程表管理系统、规章制度管理以及考勤制度系统等,形成一整套的相互协调、统筹兼顾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与各个招生办的网上录入系统,以及各个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做好电子档案系统、电子信息系统以及对各大银行的收费系统相连接,实现资源更加广泛的共享。同时,还要加强对学校综合信息的数据库的建立,充分发挥网络的教学管理、信息传递与现代化办公等方面的优势,进而实现对学校网络化管理模式的发展。而且,还要加强对网络系统的维护工作,确保网络管理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科学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管理新模式。

2.3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官人队伍

随着我国科技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对教育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育工作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成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在网络化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与计算机专业的技术人员一起来开发和设计出既要符合当今成人教育的实际状况,同时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成人学员现有的知识的水平为主要线索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再先进的管理体系,如果没有人能够真正的运用,那么也不能真正的发挥出管理模式的作用。因此,成人教育工作者也要学会掌握和运用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真正的发挥信心技术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模式中的作用,提高管理者的整体素质,创建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3结语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大潮推向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我国的现代化教育管理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管理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中加入信息化,能够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水平,节约办学的成本,同时有利于学校资源的整合,做到更广泛的资源共享,及时的对信息进行反馈,更好的对成人高等教育进行管理,提高教学的质量,满足广大学员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11

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分析

我们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切入点来分析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毛入学率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高等教育全口径的在校生占18~22岁人口的比例。从1898年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大学堂——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到1992年近百年的时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直维持在2%这样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育报告》我对我国198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统计数据是1.2%,到1990年,经过10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从1.2%变成1.7%,10年间毛入学率仅增长了0.5%。

从国内来看,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统计数字,199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3.4%,到2003年上升到17%,10年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200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能会达到19%,甚至更高。

从国际上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提高到 15%,美国、英国等国分别用了23~30年不等,其平均年限是26年。而我国仅用了10年时间就成功地将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5%提高到了15%(15%是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分水岭)。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是跨越式的。1898~1992年近100年的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属于超精英化阶段。1980-1990年的10年间共增长0.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05个百分点。1993~2003年,共增长13.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31个百分点。1993~200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898~1992年的62.4~35.4倍,是 1980~1990年的26.2倍,相对于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来看,也是发展最快的一个历史时期,可以称得上是跨越式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在学人数情况

1998年本专科生招生108万人,高职43万人,占 39.73%;高职在校生占本专科生总数的34.44%。 2003年本专科生招生382万人,高职200万人,占 52.24%;高职在校生占本专科生总数的43.24%。这5年高职发展的百分比要比本专科多十几个百分点。 1998~2003年普通本专科生招生数年均增长速度为 28.74%,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为26.59%。1998~2003年普通本科生招生数年均增长速度为22.87%,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为22.28%。1998~2003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年均增长速度为35.99%,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为32.47%。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80万人,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147万人,占总数的 52.5%,本科毕业生占47.5%。

相对于普通本科生招生年均增长速度,高等职业教育要高13.12个百分点;相对于普通本科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高等职业教育要高10.21个百分点。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5年中,不论是从招生数还是在校生数,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了一半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几个问题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

从规模上看,2003年高职招生占普通本专科生的 52.24%,在校生占43.24%,2004年高职毕业生占普通本专科生的52.5%。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所要求的规模将无法实现。

从结构和类型上看,1998~2003年高等职业学校从432所增加到908所,净增476所,其中民办高职学校164所。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姿多彩,就没有高等教育大众化最为重要的结构类型多样化和办学主体多元化。高职发展弥补了原来学科性高等教育结构单一的不足。从高等教育的职能来看,没有高职发展,就不能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因此,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就不可能完整、全面地实现,现代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的建立也无从谈起。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是长期的战略性政策,而非临时性的过渡措施。对此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教育外部来看,高失业率已经成为引发恶性社会事件的火药桶。(中国就业白皮书)中提出,我国登记的失业率为4.3%,这其中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就业情况非常严峻。而2004年失业人口中70%是青年人,这意味着18~22岁这一年龄段的失业人员剧增,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现象。以往解决失业人口问题主要依靠经济的快速增长,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解决200万人的就业问题。而从2001年开始,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解决60万人的就业问题。每年的经济增长不足以解决当年失业者的就业问题,长此以往,高失业率就会演变成严峻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高等职业教育要快速发展,就必须重视就业导向。

从教育自身来看,当一个国家发展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就业问题就成为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就业问题是高职院校和其他类别、层次的学校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从高职发展本身来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存在三大瓶颈——办学难、育人难、就业难。高职每年培养数百万学生,如果不以就业为导向,而是以学科为导向,每年就可能给社会提供超过150万到200万青年失业人口,高职教育就会受到社会质疑。因此,就业导向应该是一个长期政策,而非临时的过渡性措施。

(三)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

社会各界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持两种不同观点。有人坚持把技术型人才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也有人提出把培养技术型人才转变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应该把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以下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应是“高级专门人才”或“精英人才”。而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5%以上时,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在学人数近2000万人,每年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涌入劳动力市场,就业层次重心下移是必然和合理的。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看待人才问题,人才概念要与时俱进。经济学家提出“稀缺资源”的概念,所谓人才就是社会人群中的稀缺资源。人人都可以成为人才,但不可能人人都是人才。

从概念上来分析,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都强调应用性,但技术型人才侧重于指导,技能型人才侧重于操作。技术型人才强调对一线工人的指导,技能型人才更强调一线操作。从目前情况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包括一线的指导人员,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线的组织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进行阶段性调整。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专科阶段,提培养技术型人才并不合适。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就可变成技术型人才。

(四)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问题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应该慎用“体系”这个概念。通常教育体系必须包含4个基本要素: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在规模上,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但从结构上看,其专业结构、类别结构、层次结构、体制结构远远没有形成。从质量和效益上看,50%的高职院校近5年刚刚建立起来,人才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质量、效益有待评价,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建立还未完成。

另外,过多强调建立独立的、完备的、闭合的体系并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教育体系本身是开放的,作为它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应是开放的。

(五)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问题。 最近提出的高职院校学制改革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学制两年还是三年不是问题的实质,构建课程体系、改变课程(广义)设置需要的学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单纯强调改变学制,不改变课程体系,为达到学制要求就会减少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时数,这会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

(六)高等职业教育中生涯教育与终身教育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阶段性教育,不是全程教育、终极教育,不能赋予其无限的责任。作为阶段性教育,高职教育应侧重技能培养,不能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过高,把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成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压缩饼干。如果把终身教育中其他阶段的培养目标全部加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势必造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偏离。

(七)高等职业教育的瓶颈与产学研结合、合作教育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目前面临三个瓶颈:办学条件难、育人模式尚未形成、就业水平比较低。这三大问题不是临时性的、阶段性的,而是长期问题。办学难是指高职院校办学场地不足,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不足;育人难主要体现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类型、水平、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高水平高职教师匮乏;就业难主要是指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目前高职教育就业问题主要取决于八个字:领导重视和政策倾斜。但这不是长久之策,只能解决一时一事的问题,只有培养技能型人才,才能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产学研结合可以在这个方面提供治本之策,它能从根本上解决实训基地的问题,解决产业界、学校合作办学的互动问题。产学研结合在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瓶颈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全面小康与高等职业教育

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的概念。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满足10项指标(不包括教育)。

GDP:比2000年1万亿美元翻两番,达到3.8~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7.2%。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大体相当于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280元增到 1884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253元增到800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有缩小。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46%(发达国家平均在20%以下)降到35%以下。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2000年的 19平方米增到30平方米以上。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从2000年的36.2%增到56%。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从2000年的4.2%(其中城镇9.7%)增到20%。每千人医生数:从2000年的2人增到3人以上 (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已达到3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从2000年的71.6%增到95%以上。

再来看一下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2000年全国15~64岁人口 8.5亿人;2010年达9.7亿人;2020年达9.97亿人。

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情况:全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将在2008年达到高峰,达到1.2亿人,从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需要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有一个量的扩张。

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国际比较:主要差距在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

我国总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201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亿人,2020年15亿人,2030~2035年16亿人。如果不解决适龄青年的就业问题,城镇化将不是一种进步而是一种灾难。

从上面分析不难发现,没有发达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国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政治制度可以超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可超越,没有高素质技能型劳动力的支撑,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成功赶上发达国家,英格尔斯领导的涉及6个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社会调查得出如下结论;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著标志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工业管理方法、政府机构形式……但物的现代化和制度的现代化都不是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自身的现代化。调查还进一步认为:人的现代化与教育水平有直接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人的现代化程度也就越高,但其前提条件是这种教育必须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只有现代教育才能培养出现代化的人,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教育不仅不能培养现代化的人,而且会使传统中的消极成分更加固有……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恰恰是其他国家证明的,也将被我国发展所证明的一种现代教育制度,这种现代教育制度应该引起研究者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篇12

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大系统中处于龙头地位,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运行与发展的“工作母机”,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整体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因此,江苏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首先要求高等教育必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高等教育已成为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实施了“科教优先”的发展战略。2005年,进一步做出了建设高教强省的战略举措,“全省上下要努力推进高教强省建设,争取到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江苏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全国领先于其他省市的发展规模和质量,在省内领先于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度”,这些无疑为我省的高等教育事业领跑全国,顺利实现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的新跨越提供了政策保障。

一、“高教强省”的内涵解析

“高教强省”一次次地被提到如此的战略高度,充分反映了人们教育理念的更新,反映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追求和企盼,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高教强省”的内涵昵?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理解。

1,相对静态的视角

一方面是从相对静态的视角,将“高教强省”的“强”理解为一个形容词,这样一来,“高教强省”,顾名思义,主要就是从比较的意义而言,即把江苏的高教水平置于横向的特定参照系之中加以比较,比如与全国范围内的其他省份进行比较,甚至比较对象扩大到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或地区的高教水平,从而比较出江苏高教居于先进水平。

(1)高等教育规模大。高校办学数量上的优势是“高教强省”建设的基础,“高教强省”建设呼唤高等教育大众化。江苏高教已逐步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从政府单一办学转向社会多元化办学,从小规模简陋型办学转向大规模高标准办学。2004年我省高校在校学生首次突破百万,达106.3万人,居于全国首位;2005年,在校生更是达到123.9万,比“十五”初期增加近80万人;2005年,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数达114所,也在全国居于首位,高校数和在校生数均为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比全国高了12个百分点,排在各省、区首位;江苏高等教育的全省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由1995年的9.9年提高到l1.7年,能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适龄人I:1越来越多;全省76所高校建设了新校区,高校校园占地面积16.2万亩,是l0年前的4.94倍。这些具体指标充分体现了江苏作为“高教大省”的强劲优势。

(2)高等教育质量精。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始终关注的话题。作为衡量高等学校水平重要指标的国家“211工程”,江苏拥有l1所,仅次于北京列全国第2位;2004年,我省高校生均校园面积达88m/人,教学和行政用房与学生宿舍为22m/人,教学仪器和设备值为7350元/人,图书拥有量为64册/人,计算机为21台/百人;全省高校师生比为1:20,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39%。另外,我省共有89个重点学科和9个重点实验室,约占9%,我省推荐的42门精品课程中有16门入选,占全国151门精品课程的15%。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是质量“精”的核心竞争力,2005年,在中国大学评价、网大以及中国校友会这三个国内大学排行榜中,江苏位于大学排行榜前100名的高校数量都稳居全国第2位。江苏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水平无疑是“高教强省建设的重要保证。

(3)高等教育结构合理。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合理的教育结构布局,有利于最大最优地发挥高等教育的整体效益。然而,这种调整与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变化,教育结构必须主动适应,与时俱进。江苏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合理,学科专业覆盖面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办学的格局。全省l3个省辖市都建立了本科层次的院校,这种高校分布的全面性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其次,各层次、类型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除了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单科性大学,还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校、网络大学等。另外,研究性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性大学等各层次的高校呈现倒三角形的合理结构。

2.相对动态的视角

另一方面是从相对动态的视角,将“高教强省”的“强”理解为一个使动词,即高教“使”省“强”,力求通过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和资源等高教内部要素的相互协调,使高等教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

(1)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增强高等教育的拉动作用。江苏省大力实施“教育富民”工程,努力实现教育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把沉重的人口压力变成人力资源。2002年,全省依托职业学校和成人教育中心等办学机构,累计培养、培训178万农村新增和富余劳动力,直接转移132万人。良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江苏经济的腾飞,2002年江苏国内生产总值为10631175亿元,成为继广东之后又一个超过万亿的省份,教育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

(2)发展高校科技产业,提高高等教育的辐射能力。实行产、学、研的紧密合作,既是社会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等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而且是为社会服务的场所。要大力推进我省高校的科技产业,充分发挥出“孵化器”和“发动机”的作用,提高高等教育的社会辐射能力,进一步强化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功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江苏的经济建设。江苏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成果令人瞩目。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国矿业大学、扬州大学的科技园都通过了省级大学科技园的论证。仅以东南大学科技园为例,自成立以来,以科技成果作价人股组建l9家科技型公司,转化国家“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等重大技术成果近20项,转让价值近亿元,吸引社会资金近10亿元,有效形成了一批相关产业聚集在大学科技园。到2005年,全省高校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已成为高新科技成果的重要发源地。

(3)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效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教强省”建设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我省的高等教育在与实际省情相结合、走特色发展道路的同时,还必须要努力融入到国际大环境之中,达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可以说,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社会具有广泛的示范效应,是社会观念变革的主要倡导者和引导者,有利于江苏省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对提高全省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能力、乃至全省的社会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国际化水平,都显得至关重要。到2005年,全省11所高校先后与127个国家的418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共接纳了2万多名外国留学生。此外,我省积极开展尖端科学的国际合作研究,推动学科建设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性课程的建设,努力解决许多国际性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邀请国外知名学者前来作学术讲座,为学校开展国内外的校际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些不仅提高了高校的国际化建设水平,加速了高校师生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而且扩大了高校的国际影响,提升了高校在社会的国际化示范效应,效果极为显著。

二“高教强省”战略推行中的热点问题初探

1.教育数量与教育质量的关系

进入2l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化程度明显提升。但是规模扩张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堆积,还应包括质量、结构、效益等多种因素的协调发展,这其中,尤以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发展的关键与核心。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发展是无意义的发展。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表明我国对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作为阔步前进在高教强省建设之路上的江苏高教,更应将高教质量的建设工作提升到重中之重的战略高度。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有数量的要求,更有质量及专业结构的要求。州高校要研究全省的人才需求,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办学能力,所有的高等学校,在扩大招生、增设专业、建立学科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要充分考虑未来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教育质量的情况。其中,在影响教学质量的众多因素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坚持政治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并重的方针,通过深化校内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高校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努力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要积极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和教育视野,加强教师队伍的进修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另外,高校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要结合起来,特别要采取措施,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尤其注重引进那些有造诣的突出人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我省教育数量与教育质量的充分协调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