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7 10:28: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篇1

身体保健发展的能力是整个能力的关键所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把健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可见身体保健对幼儿的至关重要性。现实表明,小班幼儿的身体保健的发展能力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造成以上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家长过于溺爱幼儿和包办代替等这些现象。

(二)小班幼儿观察、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幼儿的有效学习方法是通过观察外界的事物从而进行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认知能力对幼儿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实表明,小班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还需要加强培养。因此,家长的教育应该对幼儿不足之处着重进行教育指导。

(三)小班幼儿情绪情感、交往能力有待发展

现实表明情绪情感和交往技能相对于其他能力情况而言是发展的十分不好的。但是我们又无法忽视他们的重要性。绝大多数的幼儿都无法做到不争夺或独占玩具,他们不知道玩具要大家玩以及经常会提无理要求、发脾气。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对幼儿的性格的长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交往能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也至关重要。小班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就意味着自己将要独自面对同伴和教师,但是看到以上的现状,幼儿今后的发展还是十分让人担忧的。

二、建议与对策

为了更好帮助家长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小班幼儿的能力,促进小班幼儿的全面发展,从而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入园生活乃至进入社会生活,建议如下:

(一)要重视对小班幼儿身体保健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身体保健的能力下降是当今幼儿领域的群体现象,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培养小班幼儿身体保健能力应该做到:

1、教育幼儿要制定具体详尽的学习步骤。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最先学会的东西往往是最简单的动作,然后才会开始学比较复杂的动作。就拿洗手这个提问来说,幼儿除了有自己洗手的意识之外,掌握方法更是十分重要。洗手步骤应该是:幼儿第一阶段的重点需要是学习如何拧开水龙头和搓肥皂的方法。第二个阶段是擦手的方法。到了差不多10 月中旬的时候,幼儿衣服穿的多了的时候,洗手前的卷、拉袖子自然就成了第三阶段的重点要求了。这样就避免了幼儿将水开太大或者不卷袖子将衣服弄湿等问题。

2、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调动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培养小班幼儿身体保健方面采用这种方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许多小班幼儿独自睡觉能力很差,大部分都需要成人陪伴才愿意独立入睡。所以,针对这点,幼儿平日在家中睡觉时家长可以为他准备些毛绒玩具或者放些轻音乐陪伴幼儿入睡。

(二)要重视对小班幼儿脑力能力的培养

脑力发展能力上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有许多幼儿无法做到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体大小和数量差别,不会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或排序,针对思维能力这个内容,家长应该用具体物品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要求幼儿通过思考掌握一些不能直接感觉的东西。如:家长和教师可以在平日外出游玩时候让幼儿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一些物体大小比较和认识图形形状可以在平日家中多去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比较,从而更好的把概念与实物联系起来。在幼儿平日生活和游戏中,要利用孩子接触的各种事物,练习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在认识小动物的时候,教师和家长不是罗列一大堆动物的名字,让孩子知道动物的名称就可以了,而是通过图形或者实物去分析,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比如当孩子看到小鸡时,会对小鸡的外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毛茸茸的,然后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小鸡的身体特征:如尖尖的嘴巴、圆圆的眼睛以及细长的腿脚,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小鸡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再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小鸡和小鸭等其他动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并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分类、抽象和概括,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能逐步认识动物的一些本质特征,头脑中不再是杂乱的、无序的动物名称,孩子的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篇2

创新思维是较为难以捉摸的心理过程,它能让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奇迹。现在的家长和教师都把幼儿学习知识为重点,而忽略了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幼儿上小学以后,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幼儿没有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和模式。其实,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远比教给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重要得多。当然,学前期幼儿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能力受生理和心理年龄的限制,但是对于3岁的幼儿来讲是很重要的,如果教师在生活和教学中能运用多种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不断地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使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好的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一些方法总结以下:

一、创新思维能力从小抓起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应从小开始。因为幼儿的思维是智力的核心。3岁幼儿的思维是很直接的,整个幼儿期,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性刚刚萌芽。据此,培养学前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既要考虑到幼儿思维的行动性、形象性,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幼儿从小养成了一种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后在不知不觉中会表现出来。

二、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引导幼儿的思维活动

幼儿一日的生活都是在幼儿园里进行的,如果教师你可利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状况来问幼儿,幼儿就能在你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幼儿的思维能力就会有所提高。例如:看见救护车时,教师就可问幼儿:“如果你的家人生病了,你有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可能会说:“我请多拉A梦来帮我,因为它有很多法宝。”“如果多拉A梦有事不能来,怎么办?”教师能一步一步地引导幼儿想问题,幼儿的答案一定有很多。

三、多提问

我们在课堂上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教给幼儿思路和方法为主。当然,我们并不是说知识就不重要,知识是作为培养能力的载体,能力的培养也是离不开知识的。我们的教学里面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知识,知识的积累对于幼儿的理解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给幼儿相应的知识之后,教师一定要总结升华,变成一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把这种思路和方法反复强化,通过幼儿动脑、动口、动手,使这些方法和思路逐渐内化成为幼儿的思维模式。比如:在《聪明的小鸡叽叽叽》里,幼儿了解小鸡是怎样不断提出问题的句子,如:我是怎么生下来的呢?让幼儿了解胎生跟卵生的概念。小蜜蜂是怎么把花蜜酿成蜂蜜的?让幼儿认识蜜蜂如何酿造蜂蜜的整个过程。南瓜为什么长这么大?让幼儿了解南瓜的生长过程,从而了解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的植物生长过程等等。幼儿在教学中通过学习小鸡那种勇于发现问题的精神,不断地提出问题,学习各种知识,从而变得越来越聪明,来引导和鼓励幼儿象聪明的小鸡叽叽叽一样,让我们的幼儿都养成一种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同时,让幼儿跟着小鸡叽叽叽的问题去寻求答案,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理解能力。

四、运用游戏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童年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因为发展是成功的基础;而童年更应该是游戏的,因为只有游戏才能使幼儿健康、快乐、发展!教师利用每个游戏把幼儿带入到一个有趣的情境中,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掌握学习的方法、观察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的方法等等。如《山羊的南瓜》的游戏中,让小朋友帮助小山羊把南瓜送给它的好朋友,它的好朋友们住在不同的地方,从路口出发,自己去送,那么送南瓜的路线就有很多种。有的走的路不重复,节省时间,节省力气。有的走来走去重重复复,既浪费时间又走得累。这个游戏我们教授给幼儿的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做事情的方法是很多种的,有的方法好,有的方法不好,我们应该选择最好的方法,进而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决策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让幼儿比较怎么送南瓜走的路少,怎么送走的路多。

五、提供更多可操作材料

幼儿思维发展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前提,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授课时,能结合相应的教学挂图或可操作的材料来上课,幼儿是很容易接受的。如果教师只是说幼儿听,我想幼儿一定会坐不住也学不到知识,这样怎样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呢?因此,我在教学中会准备好上课的教具,同时提供给每一个幼儿能自己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自身操作过程中用语言来进行表达,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达进行小结。课后把操作的材料放在活动区角里,让幼儿在课后能进行表演。如:《图形小精灵》中,我让幼儿学习一些图形的名称,同时提供一些相应的图形宝宝让幼儿自己操作,幼儿能拼出很多不同的物体,有的是汽车、有的是毛毛虫、有的是青蛙等等。因此,教师能够提供给幼儿操作的材料,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篇3

一、数学教学中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也是思维的工具。数学教学中应提供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只有让孩子关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下面从三个方面说说培养幼儿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

(一)良好的语言表达有助于同伴间的交流和讨论。数学活动的很多环节都需要幼儿用语言表达,如:教师讲解后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孩子倾听教师讲解后需要反馈对数学操作规则的理解或对操作程序的记忆。

(二)促进口语能力的提高。任何思想只有通过交流,才知道是否正确。在进行数学思维交流时,只有良好的数学口语能力,才能表达自己对数学问题正确的见解。

(三)幼儿的“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衡量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对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重要意义。

二、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氛围、激发语言表达兴趣

语言表达是数学课堂不可缺少的要素,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幼儿就能在环境的熏陶下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进而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给幼儿搭建自由交流的平台,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所在。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让幼儿把自己“溶入”课堂活动中,首先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幼儿想“说”,敢“说”。为此,教师应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有效的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

(二)准确示范、培养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注重言传身教,教师自身语言要规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而不准确的,但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语言要规范,给孩子做出榜样,通过自身的语言示范来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数学概念的表述要准确、简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交给幼儿正确的数学概念,数学语言规范的教师,其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较强。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对幼儿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各类形状和立体图形的名称,“加数”、“被减数”等。这些数学名词在使用时都要求非常准确,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教师就必须准确的告诉幼儿这些数学名词的名称,并要求幼儿准确的复述,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准确使用,给孩子起一个示范作用。

(三)有效提问 培养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课堂上多用启发式提问,使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来组织语言,并表达出来,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我出示一个红色灯笼一个黄色灯笼后,问学生:“图上都有哪些图形?这些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请学生观察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在幼儿“说”的过程中,当出现不够顺利时,我帮他们进行梳理,把零散的知识连贯成完整的知识。又如:在教学大大班复习“5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加法”时让幼儿观察放风筝图,复习2的组成问:图中有几个孩子?几只风筝?1人放一只风筝,2分成了几和几?让幼儿尽量回答完整,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此外,还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像小朋友喜欢吗?今天你们高不高兴?我们一起来学习好不好这类问题没必要多提。只有通过有效的提问才能引导他们学说完整的话,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锻炼说话的能力。

(四)有效操作 培养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要求用词精确、简练,具有逻辑性强的特征,也是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操作是幼儿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幼儿思维的有效手段,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由于幼儿语言区域狭窄,他们的思维活动对语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借助学具的操作来提供语言的内容,在操作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如:在教学“拼一拼”时,每个幼儿一套七巧板和若干三角形图卡,教师出示几何图形,让幼儿说出名称,再观察书上图:这幅图上有什么?由哪些图形组成?幼儿自由拼图并说出拼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拼的?又如:在教学“平均分”时老师演示讲解,拿出4支笔,请出2个小朋友,问:1人可以分几只?(把笔分给2人),4支笔平均分给2人,1人几支?每人分到的笔是不是一样多?让幼儿实际操作分一分,然后用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的提问,就这样通过直观的操作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4

对处于幼儿教育阶段的幼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其语言能力。其一,人与人相互间进行沟通交流的工具就是人类特有的语言,它是人间真情表露的最有利的手段。所以,对处于幼儿教育阶段的幼儿,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对其全面实施语言能力培养的教育,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作用非常大。其二,伴随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语言能力也随之增强。通过幼儿教师对幼儿语言结构的有效培养,对幼儿性格的塑造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极其有效。其三,处于幼儿教育阶段的幼儿接受语言教育的效果最为明显。此阶段的幼儿脑部发育非常迅速,听力及语言能力伴随脑部的发育逐步走向成熟,为此,幼儿教师对幼儿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效果会极为理想。

二、努力挖掘幼儿教育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篇5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14-02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普及程度,教育质量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时期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形成的关键期。但幼儿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尽人意。本文以游戏活动为契机谈谈如何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幼儿园学前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民间游戏是在民间广为流传,源于表现人民群众劳动、生活的缩影,不但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而且易懂、易会,能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有着极端重要性。

1.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现在的健康成长,还会对他们一生的健康产生持续的影响。

1.1民间游戏多种多样,对幼儿身体的发展也是多样性的。奔跑、跳跃类游戏活动强度较大,活动中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幼儿心血管的发育,增强幼儿各器官的机能。例如:"三个字""跳皮筋"、"跳房"、"翻绳"、"抓石子儿"等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育和手眼协调能力。

1.2幼儿的身体得到了和谐健康的发展,体质也就随之增强。任何活动都会消耗体能,同样,游戏的开展,也消耗了幼儿的体能,活动后,幼儿的食欲会大大增加,吃起饭来甭提有多香了。俗话说:"吃得香、睡得着,长得壮。

1.3民间游戏活动大多是在室外进行,这样就增加了幼儿感受阳光、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的作用,新鲜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幼儿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力。

2.利用民间游戏的角色、规则、动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合作能力的发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是社会中一种新型人际关系的体现。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是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3.利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往让他们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丑恶的。这就发展了幼儿辨别是非,正确评价自我及他人的能力。

3.1教师辅助幼儿学会分配角色。由于幼儿个性有差异,有的孩子会表现出任性、霸道等行为。教师要及时辅助幼儿合理协商分配角色,让他们逐渐克服不良习惯及脾气。

3.2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游戏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例如:游戏"猫捉老鼠",它的规则是,幼儿一边念儿歌"老鼠"一边一个一个从"老鼠洞"下钻过,一直念到"腊月初一"时,"猫"才可以捉"老鼠"。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

4.利用民间游戏,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幼儿期的孩子已经蕴藏着一定的创造潜力,但这种创造潜力具有不稳定性,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利用他们的可塑性,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到发展,这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过程中是尤为重要的。

4.1根据场地、活动区角,按照幼儿的年龄,依据游戏内容,布置有趣的场地。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区域中,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都是不同的,在游戏和情节的不断完善丰富中,孩子的机体得到了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4.2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促进幼儿思维进一步提高。例如:在游戏"过家家"中,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一些纸箱、布头、毛线等废旧材料,让幼儿进行选择利用,从而孩子们会在不断的创造活动中,大大增加了想象性、合作性、装扮性,提高了游戏的层次。

4.3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利用民间游戏,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在玩儿中学,寓教于乐。由此,在上述一系列的综合活动中,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其创造力、想象力及交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不断尝试并获得成功的同时,其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篇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最大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教育必须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更新和创造,能培养出善于学习、善于质疑,具有批判精神,并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才。据此,人们将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作为当今幼教改革的重要目标,所以在目前探讨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较行之有效呢?作为从事多年幼儿教育工作的一线幼儿教师,我认为应该选择一个与幼儿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作为突破口。比如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就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一定的可能性。

理论和实践依据:

1.幼儿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具有重要性、可能性。幼儿自身是具有潜在创造力的,三至六岁的幼儿精神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往往不受习惯的约束,能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一种新的、非同寻常的方法去寻求答案。另外,据心理学研究测试,四至四岁半是发散能力的一个飞跃变化时期,这个时期对发展幼儿能力和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抓紧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要让他们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

2.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同为智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人们为什么能通过交谈、通信等语言活动来交流思想呢?就是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语言活动离不开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或字形集合,而是有确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不是别的,正是思维的内容或结果,思维的水平,往往影响着语言的水平。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之所以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念存在于词当中,抽象逻辑思维的进行或最后的结果都必须以词作为它的工具、它的承担者。所以有人把语言称为思维的最合适的“物质外壳”。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的发展,能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教师在向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叶圣陶所说:“语言是思维的定型,思维是语言的基础”。由此可见,发展语言能力就是发展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正是发展智力的核心。

3.幼儿语言教育现状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传统教学中,有不少好的经验,其中也不乏创造性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实际上注入式多,定向思维多。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讲,幼儿听,然后提几个问题,在老师指点的范围内学习词句、记忆情节。在诗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让小朋友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能背诵为止。有些本来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如续编故事、生活经验讲述等,也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里,因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产生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特点。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幼儿思维活动的定向性,转变为多向性、变通性,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一、实施过程

营造幼儿语言活动中的宽松氛围,鼓励幼儿敢说,在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首先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有了宽松、愉快的气氛,孩子才想说、敢说,并且感受说的快乐。当然,宽松并不就是让幼儿随意自由发言,而是让孩子感到没有压力、不强调对错与好坏,教师要坚持“理解接纳,支持鼓励”。

1.允许并接受孩子的语言特点。在进行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支持、少反对;多欣赏、少讽刺;多启发引导、少消极灌输。受生活经验、词汇量和思维特点的限制,以成人的标准来说,有时幼儿的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准确或恰当,在讲述时小班幼儿往往有些词还不会用,有的孩子就会用方言来表达。尽管这样,这时我除了引导幼儿准确地表达,还极力地鼓励与表扬幼儿,因为他们能使用语言解决问题比正确地造句更为重要。

2.耐心满足孩子语言交往的需要。以前在集体语言教育活动时,当有个别孩子把问题答的与教师设想的大致符合时,教师马上就此小结了,迅速进展下一个问题,这样往往容易在幼儿之间形成一个思维定势。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幼儿突破定势,激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

3.减轻孩子语言发展的压力。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竞争来刺激孩子发展,比如在语言活动中,也有比比谁想得快、说得多之类的内容,结果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语言发展好的孩子,语言水平稍弱的孩子就干脆不举手了,以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老师总是表扬他们说得好”。其实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优势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承认差异,并重视差异,不要总是一概以“说得完整”“用词丰富”这些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孩子,而可以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来对待语言水平不一的孩子。对稍滞的孩子,可用“你能勇敢地说了,真好!”来鼓励、强调个体间的纵向比较,而淡化群体间的横向比较,让那些滞后的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而减轻语言发展的压力,从而让所有的孩子在真正宽松的语言氛围中敢说。

4.掌握提问技巧,开阔幼儿思路。在集体语言活动中,常通过提问来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通过提问来完成我们的教育目标。

因此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始终坚持问题要提得“活”,要尽量开阔幼儿思路,具体体现在:(1)变单一性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2)变回忆式的问题为启发式的问题;(3)变封闭式提问为开放式提问;(4)由教师提问到幼儿提问;(5)多让幼儿仿编或创编,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等。

二、讨论与建议

1.上述的语言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其效果也是很明显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要防止幼儿的思维在模糊状态中就发散开去,以致思路不清。扩散思维是多向的,但必须符合逻辑,必须立足于一个发散点,而不是随便胡思乱想。

2.通过语言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我们的目标,但这个目标一定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从自己的脚下出发,有所进步。

3.教师要提高本身的素质,要思维活跃,语言敏感性强。

在与幼儿的语言交往中,能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才能启迪幼儿的创造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尝出了艰辛和幸福。艰辛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长期的、不懈的探索过程,需要教师能和孩子一起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我深感高兴的是,实践证明:在语言教育中确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只要教师坚持不懈,为幼儿创造各种发展的机会与条件,就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篇7

1.1 幼儿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具有重要性、可能性幼儿自身是具潜在创造力的,三至六岁的幼儿精神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往往不受习惯的约束,能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一种新的、非同寻常的方法去寻求答案。另外,据心理学研究测试,四至四岁半是发散能力的一个飞跃变化时期,这个时期对发展幼儿能力和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抓紧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要让他们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

1.2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同为智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人们为什么能通过交谈、通信等语言活动来交流思想呢?就是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语言活动离不开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或字形集合,而是有确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不是别的,正是思维的内容或结果,思维的水平,往往影响着语言的水平。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之所以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念存在于词当中,抽象逻辑思维的进行或最后的结果都必须以词作为它的工具、它的承担者。所以有人把语言称为思维的最合适的“物质外壳”。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的发展,能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教师在向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叶圣陶所说:“语言是思维的定型,思维是语言的基础”。由此可见,发展语言能力就是发展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正是发展智力的核心。

1.3 幼儿语言教育现状与培养

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传统教学中,有不少好的经验,其中也不乏创造性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实际上注入式多,定向思维多。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讲,幼儿听,然后提几个问题,在老师指点的范围内学习词句、记忆情节。在诗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让小朋友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能背诵为止。有些本来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如续编故事、生活经验讲述等,也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里,因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产生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特点。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幼儿思维活动的定向性,转变为多向性、变通性,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2.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有了宽松、愉快的气氛,孩子才想说、敢说,并且感受说的快乐。当然,宽松并不就是让幼儿随意自由发言,而是让孩子感到没有压力、不强调对错与好坏,教师要坚持"理解接纳,支持鼓励"。

2.1 允许并接受孩子的语言特点

在进行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支持、少反对;多欣赏、少讽刺;多启发引导、少消极灌输。受生活经验、词汇量和思维特点的限制,以成人的标准来说,有时幼儿的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准确或恰当,在讲述时小班幼儿往往有些词还不会用,有的孩子就会用方言来表达。尽管这样,这时我除了引导幼儿准确地表达,还极力地鼓励与表扬幼儿,因为他们能使用语言解决问题比正确地造句更为重要。

2.2 耐心满足孩子语言交往的需要

以前在集体语言教育活动时,当有个别孩子把问题答的与教师设想的大致符合时,教师马上就此小结了,迅速进展下一个问题,这样往往容易在幼儿之间形成一个思维定势。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幼儿突破定势,激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

2.3 减轻孩子语言发展的压力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竞争来刺激孩子发展,比如在语言活动中,也有比比谁想得快、说得多之类的内容,结果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语言发展好的孩子,语言水平稍弱的孩子就干脆不举手了,以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老师总是表扬他们说得好”。其实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优势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承认差异,并重视差异,不要总是一概以“说得完整”、“用词丰富”这些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孩子,而可以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来对待语言水平不一的孩子。例对稍滞的孩子,可用“你能勇敢地说了,真好!”来鼓励、强调个体间的纵向比较,而淡化群体间的横向比较,让那些滞后的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而减轻语言发展的压力,从而让所有的孩子在真正宽松的语言氛围中敢说。

2.4掌握提问技巧,开阔幼儿思路

篇8

游戏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源泉,孩子在游戏中能获得经验知识,促进认识、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游戏更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本文通过对幼儿教师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分析,具体阐述了游戏对孩子的思维养成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性。

一、思维游戏的重要性

游戏一直作为幼儿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方式,而游戏也一直被孩子所喜爱。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如果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更能让孩子接受,并让孩子很快地融入游戏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受到影响。思维游戏带来的不仅有快乐,同时也有让孩子在游戏中激发自己的潜能,思维游戏更多的是让孩子学会去观察、去思考、去实施。同时游戏中的规则也会对孩子有一个约束的作用,让孩子在游戏中,根据规则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动作或者心态,当孩子面对困难或者其他的一些情况时要怎么办,这对考验孩子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思维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让孩子能够在游戏中锻炼自己,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让孩子学会自己进行自主的思考和行动。游戏化教学不仅需要幼儿的配合,同时也需要教师在中间进行调节,当孩子间出现矛盾,教师要进行调节。思维游戏的应用,更多的是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让孩子不仅对事物有自己的分辨能力,还要有自己的思维模式,使孩子在不断的学习中越来越成熟。

二、思维游戏的特点

思维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思维游戏在幼儿教学中会考虑到孩子之间的智力差异和思想的多元化,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比较擅长的地方和相对薄弱的地方,孩子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思维方面的锻炼时,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思维变通能力以及每个孩子的进步空间,注意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等。这样才能达到思维游戏教学的目的。

在游戏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综合考虑,要想到孩子提高的方面,比如对孩子对图形的认知,对事物的反应能力,对一些突发的情况等等都要考虑到,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对孩子来说是无压力、自由的,所以教师在游戏中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计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三、思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创新

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也要进行创新,使游戏更符合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同时也要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对思维游戏进行创新,使游戏能与孩子的思维进行有效的结合,课堂气氛的把握对游戏的进行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在组织游戏时也要注意将课堂气氛烘托得轻松活泼一些,有效的思维游戏创新对孩子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

1.交互式游戏

幼儿刚开展游戏的时候,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对于一些事物的分类还不能够很好地反映,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地分辨事物类别,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进行,教师在活动前准备一些关于不同性质的物品的卡片,例如水果类、蔬菜类、家电类、交通工具等等。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将这些卡片分给小朋友,当教师说“我现在想吃水果”,然后就要让拿着水果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回答错的小朋友就要表演一个小节目,然后教师再让所有小朋友将自己的卡片和别的小朋友的进行交换,这样,在不断的游戏中,会让幼儿对不同种类的事物有一个更为清晰的分类和认知。从简单的小游戏中帮助孩子对事物进行分类总结,会让孩子对这些事物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记忆。

2.观察式游戏

随着孩子观察分辨能力的提高,不同的游戏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也是不一样的,教师要考虑到游戏之间的不同以及对孩子的影响。思维游戏的应用,更多的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将游戏与思维训练联系起来,是为了让孩子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教师可以将一些静态事物,放在生活中出现的场景中,以动态的形式让学生去观察,例如以动画片的形式,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段一两分钟的动画视频,让孩子仔细认真地进行观察,结束后,问孩子里面出现了几个小动物,然后孩子就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然后教师再让孩子看一次视频,孩子就会知道答案,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效的。

3.合作式游戏

孩子不仅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要让自己的思维反应得更快更准确才行,教师在活动中,也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让孩子的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教师不仅要锻炼孩子的个人反应能力,同时也要考验孩子集体的合作能力,这对孩子的锻炼会更加全面。例如,教师可以将孩子两两分组,教师在前面喊口号,当教师说出“四只脚一只手”时,孩子就要按照教师规定的标准完成地上有四只脚和一只高举的小手,游戏过程中孩子就要快速地思考并进行设想和实践,这个游戏能够有效地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孩子们之间相互合作,也能够增进孩子之间的感情,如果发生一些矛盾,也会锻炼孩子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对提高幼儿的智商和情商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孩子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的能力得到提高,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会使教师的教学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也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符合这个阶段孩子的特性。

参考文献:

篇9

1、幼儿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具有重要性、可能性。幼儿自身是具有潜在创造力的,三至六岁的幼儿精神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往往不受习惯的约束,能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一种新的、非同寻常的方法去寻求答案。另外,据心理学研究测试,四至四岁半是发散能力的一个飞跃变化时期,这个时期对发展幼儿能力和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抓紧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要让他们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

2、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首先,语言活动离不开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或字形集合,而是有确定意义的心理现象。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的发展能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正如叶圣陶所说:“语言是思维的定型,思维是语言的基础。”由此可见,发展语言能力就是发展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正是发展智力的核心。

3、幼儿语言教育现状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传统教学中,有不少好的经验,其中也不乏创造性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实际上注入式多,定向思维多。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讲、幼儿听,然后提几个问题,在老师指点的范围内学习词句、记忆情节。在诗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让小朋友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能背诵为止。有些本来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如续编故事、生活经验讲述等,也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里,因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产生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特点。

二、实施过程

在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首先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有了宽松、愉快的气氛,孩子才想说、敢说,并且感受说的快乐。当然,宽松并非就是让幼儿随意自由发言,而是让孩子感到没有压力、不强调对错与好坏,教师要坚持“理解接纳,支持鼓励”。

1、允许并接受孩子的语言特点。在进行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支持,少反对;多欣赏,少讽刺;多启发引导,少消极灌输。受生活经验、词汇量和思维特点的限制,以成人的标准来说,有时幼儿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准确或恰当,在讲述时小班幼儿往往有些词还不会用,有的孩子就会用方言来表达。尽管这样,这时我除了引导幼儿准确地表达,还极力地鼓励与表扬幼儿,因为他们能使用语言解决问题比正确地造句更为重要。

2、耐心满足孩子语言交往的需要。以前在集体语言教育活动时,当有个别孩子把问题答得与教师设想的大致符合时,教师马上就此小结了,迅速进入下一个问题,这样往往容易在幼儿之间形成一个思维定势。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幼儿突破定势,激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

3、减轻孩子语言发展的压力。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竞争来刺激孩子发展,其实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优势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承认差异并重视差异,不要总是一概以“说得完整”、“用词丰富”这些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孩子,而可以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来对待语言水平不一的孩子。例如对稍差的孩子,可用“你能勇敢地说了,真好”来鼓励、强调个体间的纵向比较,而淡化群体间的横向比较,让那些滞后的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减轻语言发展的压力,从而让所有的孩子在真正宽松的语言氛围中敢说。

4、掌握提问技巧,开阔幼儿思路。在集体语言活动中,常通过提问来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通过提问来完成我们的教育目标,因此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始终坚持问题要提得“活”,要尽量开阔幼儿思路。

三、讨论与建议

篇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创设本身更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形的课程”,在幼儿的生活与游戏活动中时刻起着教育性的作用。

铜仁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是一所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学校,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师必学的一门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需要每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知识内容及具体的实践操作。因此,学生具备相应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能力非常重要,这需要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在幼儿师范学校中的重要性

铜仁幼儿师范学校开设了一系列关于幼儿园方面的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课是其中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幼儿的教育日益重视。随着观念的更新,幼儿园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还要促进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培养幼师的学校,当学生毕业后进入幼儿园工作,要为幼儿园创设环境。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定义

开设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幼儿园环境的构成形式:园区、大厅、教室、区角、走廊、楼梯间、墙面、睡眠室、盥洗室、卫生间等物质环境和幼儿园人际关系、园风、教风等精神环境。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理、实用技法、规划与运用策略等,从而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创设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关爱幼儿、一切以幼儿为主的工作热情,增强学生创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幼儿园的环境处处体现出教育的意义,洋溢着艺术的气息,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W习环境。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的现状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生通过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达到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得心应手的效果。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建立在手工课程基础之上的。曾问过很多学生学习手工的目的,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不上来,单纯地认为只要学会、美观,却忽略了实用性。教师在注重技法的传授时,更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的需要。当老师不断在传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得不到实践操作,无非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学到的手工,很多学生做出来都非常熟练,也有很多学生明白环境创设的意义,但说出来都是大话,到了幼儿园仍是千头万绪。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也有“走园”活动,但很多学生都只是注重环境的表面,没有具体深入,也没有老师在这方面具体引导。还有学生说:“幼儿园的环境就是五颜六色。”听听教学课,参与幼儿游戏,却不明白环境真正的意义。有的学校也有幼儿园,但是更多的时候为了幼儿的安全考虑,学生也没法进园参观学习。这无疑为学生今后胜任幼儿园工作制造了难题。

二、建设幼儿园环境创设室内实训室的重要性

(一)对建设实训室的思考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毕业后要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这就使得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外,还应当注重对自身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建设实训室有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建设室内实训室,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升华。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场地、设施设备的限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了束缚。实训室里场地宽敞,丰富材料,学生在专业实训训练中,能够不断挖掘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在操作演练的过程中,也能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加强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

篇11

要实现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有效性的提高,应该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合适的材料,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动手实践,探索数学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一定的数学感性认识与逻辑知识,提高思维能力,优化学习效果。

1.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概述

数学是具有较强逻辑性与抽象性的学科,可以反映出自我中心与直观形象。幼儿园孩子的抽象思维处于萌芽时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多次实践才可以真正实现知识内化,从而获得数学经验。在数学教学中,操作活动是教育的有效手段,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对数学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与思考,可以获得初步数学知识与技能。

2.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现状分析

数学操作活动包括验证性操作与探索性操作,目的在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其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偏重验证性操作,忽略了探索性操作,使得孩子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思维培养训练不足。教师没有认识到孩子操作活动中的感知过程的重要性,偏重操作结果,没有为孩子提供操作过程的表述机会。孩子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紧密联系,教师不重视学生的操作语言表述,就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之间一定会存在差异,教师并没有重视孩子差异,而按照同一要求开展数学操作活动教学,无法满足水平存在差异的学生的认知需要。虽然幼儿时期的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教师的数学操作活动比较单一,没有注重与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孩子们很容易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3.提高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3.1调动学生对数学操作活动的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乏味的教学方法授课,难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开展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轴对称图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长方形纸来对折,折叠出具有轴对称的图形,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孩子们觉得惊奇的时候,开口问孩子们是否想要参与。这个时候,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幼儿自然会想要参与到教师为他们示范的有趣数学操作活动中。教师通过操作活动的示范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操作活动,可以使得孩子在操作过程中对轴对称图形的数学特征进行良好的感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交流

数学操作活动是实践的过程,可以对理论课程中的难点进行验证与探索。教师应该为数学教学难点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比如桌上有15个苹果,小明拿走5个,那么桌上还有几个苹果?孩子可以通过自己对题目的了解列出数学式:15-5,这一数学式的结果是多少,其算理该如何理解,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这一课题的操作活动。教师可以让孩子们用苹果形状的小纸张代替苹果,放在课桌上,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互相交流,探索创设情境的答案。教师在孩子的操作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孩子对小纸张的摆法,了解孩子各自的独特思维,以便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指导。

3.3对数学操作活动的过程进行优化

针对教师重视操作活动结果而忽视操作活动过程的现状,必须对数学操作活动的过程进行优化。教师应该根据数学操作活动的相关要求对这一活动进行合理安排,让孩子参与有序的数学活动操作。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采取不一样的操作形式,比如个人操作与小组操作等。教师应该确保数学操作活动的过程符合要求,有分工、活动与交流,实现操作活动的全面优化。教师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要及时给予他们指导,纠正孩子在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关注操作活动反映的孩子的思维动态,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操作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不但要为孩子们展示结果,加深他们的理解,还需要为他们提供操作过程的表述机会,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一种物质形式,教师应该将操作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有机结合,将动手操作、思考问题与语言表述等有机结合,丰富孩子们的感知,帮助他们将知识内化,提高学习质量,优化学习效果。

3.4通过操作活动巩固知识与内化新知识

数学操作活动的真正目的是将动手操作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智力。在操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对操作结果进行认真总结与归纳,使得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教师在操作活动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对孩子的思维进行启迪,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比如教师可以问孩子们:我们刚刚已经认识了二分之一,还想不想认识其他分数呢?在孩子们积极参与进来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孩子们用纸片将自己想要知道的分数表达出来,有利于他们自主对新知识进行内化。

4.结语

通过操作活动,幼儿园孩子可以慢慢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优化学习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同时将生活经验数学化,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以真正达到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篇12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很多家长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接触知识的第一站,并千方百计地要求掌握各种本不应该掌握的知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于幼儿思维的开发以及相关知识的启蒙。本文就幼儿园教育对智力的开发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

二、幼儿园智力开发分析

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在当前,考察幼儿智力成长的考量标准主要在于四个方面: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记忆力以及观察力。

1.形象思维的开发

考察幼儿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共同组成了我们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而在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自然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逻辑思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但是形象思维的开发却不能令人满意,这就是我们当前世界不缺乏人才,但是缺乏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原因。

幼儿园的课堂上,老师在让幼儿认识各种符号、学习发音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很多道具,而这些道具往往在形象上十分卡通,很容易引起幼儿思维上的发散以及联想。比如说,老师在教学字母“a”的过程中,会使用一个a的符号形象,并进行相应的发音练习,学生在进行反复练习后能够学会字母a,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散,并基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对这个形象进行充分的联想。在传统教育体系中,这个形象或者字母只能是a,但是幼儿的思维并不认为如此,所以有了现在的蒙氏教育。不断的联想就促进了幼儿形象思维的开发。

2.逻辑思维的开发

严谨的数学家、天才的计算机工程师以及威严的法官都拥有令人羡慕的逻辑思维。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管理我们逻辑思维的是我们的左脑。从思维深度的角度出发,形象思维的广度很高,但是深度较浅;逻辑思维的广度不够,但是深度很深,需要很强的专注力。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合理开发逻辑思维不仅重要,而且必要。简单的数学练习以及逻辑性较强的游戏能够很好的促进幼儿在逻辑思维方面的成长。

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老师十分重视各种游戏的开展,其中很多游戏对逻辑思维的依赖度很大,需要参与者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幼儿在参与这些游戏的过程中,会不断练习自身的逻辑思维。

3 .记忆力的锻炼

记忆力永远是人们考察智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英国小说《福尔摩斯》中的主角神探的记忆力就是很强,能够记住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幼儿阶段对幼儿记忆力的锻炼十分重要,我们在进行数学课时,1+1=2、1+2=3,这样的简单的算术运算都是幼儿不断的练习和记忆,反复的练习,幼儿在掌握基本运算结果的同时,渐渐掌握记忆的诀窍,从而培养他们的记忆力。

4 .观察力的培养

天才的科学家达尔文就拥有令世人羡慕的观察能力,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也十分重要。幼儿对图画十分感兴趣,幼儿的课本上有很多的图画,就能够让幼儿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不断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

三、加强智力启蒙的措施

1 .培养幼儿独立思维的习惯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使用疑问环节以及提问环节,不要过早地将答案公布出来,疑问的设置,会加强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促进他们对问题的不断思考,从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独立思维能力,这对于幼儿记忆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好处。

2 .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习惯

幼儿园在课堂的安排上,适当安排一些观察的环节,让幼儿形成自己的观察习惯,而且在环节的设置上要安排一些只有通过认真观察才能够发现的小成果,这些小成果要充分趣味性,从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 .鼓励幼儿对事物发表自我的看法

幼教老师要估计幼儿发表对事物的自我看法,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思维对一个事物进行充分的思考,我们接触的事物需要我们多种思维的共同合作,才能够有所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锻炼他们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记忆力以及观察力。

4 .完善幼儿家庭教育环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