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英语启蒙教育范文

时间:2023-12-27 10:28: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儿童英语启蒙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儿童英语启蒙教育

篇1

2010年末的一项市民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家庭投资的最大热点为教育。这项调查还显示,年龄在4—23岁孩子的家长中,约64.4%都在为孩子的教育做储备。这些孩子的年龄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而这种现象其实在我们周围早已出现。常听说某些家长在为自己的孩子找幼儿艺术班或英语学习班,各种学习班的招生简章也常见诸于各报、各电台、电视台,甚至大街小巷,楼道车筐,尤其是针对儿童。种种现象足以说明,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儿童的教育问题,人们对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充分应证了伟大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随着接受教育群体年龄的下降,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教育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教学工作该如何应对呢?说“应对”其实并不确切,因为这么说显得很被动。我们应该主动地去研究、去探索这种低年龄段的教学问题,即所谓的启蒙教育。我们通常把“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叫做启蒙,那么启蒙教育就是使初学者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对象包含的范围很大。凡是初学的人,不计年龄,都可以视为在接受启蒙教育。另外启蒙教育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有艺术类的,有文史类的等等,而我在这里仅对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略抒拙见。

先入为主是人的天性,因而儿童英语的启蒙教育就尤为重要。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来讲,这种英语启蒙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他们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不懂得如何去理性思考,所以学习起来主观性极强,换句话说就是学习随性。往往他们喜欢学英语是因为喜欢英语老师或喜欢老师的讲课方式,并不是意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才来学。因此,启蒙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今后对这门课的学习态度。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大部分升入初中的男同学不喜欢学英语,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这种无兴趣,甚至是厌恶的学习情绪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效果。所以这些同学在上初中时就被甩掉了。这种现实值得我们深思。从语言的角度来说,英语本身是一种语言,它对中国的孩子们来说是一门外语,且与我们的母语有很大差别,因此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大家都知道人的大脑分为两个半球,分管语言的半球是左半球。它对语言的控制很特殊,仅有一种语言通道是打开的,也就是说孩子们的语言环境决定了这条开着的通道是英语、法语、汉语或是其它语言。总之,只有一种语言形成通道,其他的无法开通。这就是说任何人学习外语所达到的程度都不会超过本身以这门外语为母语的人。所以启蒙英语教师不要一味地定下一个目标,从小教授英语就能使学生可以像说母语一样说外语。这是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一种误区。英语启蒙教师应设立的目标是,尽可能的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多学、多用;会学、会用;爱学、爱用。尽力使他们的英语越来越像母语,即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达到这种状态的关键因素就是成功的英语启蒙教育。

既然儿童英语启蒙教育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启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成功之门呢?首先,我们要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记忆规律及学习取向,然后根据这些特点来进行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心理特征:儿童对新事物都有强烈的新鲜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儿童有好动的特点,这样,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地好动便成了课堂游戏。而游戏中便会产生竞争,儿童就会产生好胜的心理。胜利后希望得到认同,受到表扬,产生成功感。这样一来,教师便很自然地诱发了儿童学习的直接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积极、自发地去学习的动机)。(二)生理特征:理论上说,人脑的发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儿童大脑发育尚不完善,在其某个区域内细胞活动太多就会引起大脑局部缺氧而产生大脑疲劳,于是大脑就会形成保护性抑制,这时儿童的注意力开始不集中。所以,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很短暂,大约在15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动静结合,规划课堂活动的时间,安排好授课程序。(三)记忆规律。儿童的记忆方式以机械记忆为主,然后逐步递加理解记忆的比重,发展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利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只有当儿童把获取的有效信息意义化了,才能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因此儿童对语言有较强的记忆力。(四)学习取向:基于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及记忆规律,儿童对于形象性强的学习内容更感兴趣,易于学习、掌握。目标教育对儿童来说很难奏效。教师要不断培养、巩固并发展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说儿童学习英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与儿童兴趣淡化做斗争的过程。

其次,教师要具备一定素质才能成功地完成启蒙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儿童无疑是教学围绕的中心,但教师是引导这个中心的关键所在。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从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极强的创造性、良好的示范性、出色的专业性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性。在启蒙教育中,要激发并巩固儿童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不断地在教育方法上有创新,而这里指的示范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学术方面的示范性。儿童学英语方言的干扰很小,母语的保护系统也不成熟,这样,儿童学英语时极易受启蒙教师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影响。所以,英语启蒙教师一定要有准确的示范性及用英语思维的方式。其二是文化习惯方面的示范性,教师要通过教授语言本身来传递西方国家优秀的文化、特有的习俗和个人品质。如处世方式、各种体态语、守时观念等。出色的专业性是每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无论在语音、语法、口语、听力、写作等哪一方面,启蒙教师都应做到时时强、样样强。这就是说启蒙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刻苦钻研,并具备教学预见能力、指导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此外,对教育工作的忠诚与热爱也极为重要。试想一位不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怎能全情投入教育工作?尤其是从事儿童英语启蒙教育事业的教师,一定要时刻牢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让一位孩子从你这里掉队。面对孩子要充满爱心和童心,影响他们走进英语的世界,主动探询英语知识。

最后我们来谈谈具体的教学方法。儿童英语启蒙教育应选活泼有趣的内容为教材,例如童话故事、生活故事等,引起儿童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四个为主”。(1)以语言练习为主;(2)以使用英语授课为主;(3)以学生之间练习为主;(4)以口头练习为主。这样教师就要精心研究适合儿童学习的一套教学方法。现在很多儿童英语学校都在试行课堂游戏教学。儿童学习英语时心理障碍小,害羞意识淡薄,进行游戏教学既可以学到知识,又给了他们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如果这种方法运用得当,必定会取得突出的成绩。那么,如何把课堂教学游戏化呢?这就涉及到游戏设计的原则问题。其实原则就是在满足儿童好模仿、自制力差,自我表现欲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因此所投计的游戏应具备:(1)猜测性。如:在教了几个单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猜,老师心里想的是这几个单词中的哪一个。这样就巩固了他们所学的内容,教师还可进行纠音。(2)对抗性。儿童的好胜心极强,关注游戏结果,希望自己获胜。如:可以把学生分组,看哪组同学能快速补充老师所说的句子。(3)趣味性。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有时一个简单的动作孩子们就能重复很多遍。因此把教学内容动作化,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4)可控性。教师要随时掌握课堂的教学进程和课堂纪律,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5)授课时要注意每个游戏均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为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服务,为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知识服务,并且应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另外,版书要活泼多变,多用简笔画来吸引孩子们的视线。在游戏教学前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上的(卡片、头饰等)、知识上的(所应掌握的知识)、还有心理上的(对游戏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对)。教育还应注意游戏教学中应遵循顺序性、公平性、把握让学生多说,多练的原则。

儿童英语启蒙教学是英语教学基础的基础,理应引起我们大家的重视。据有关资料表明,在美国,幼儿学外语的有关杂志就有二千多种。而在日本,高中学生就可以流利地掌握一门外语。这就是日本能够从二战的废墟中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重视启蒙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关键环节”。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不断加强,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英语已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一条纽带,学好英语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迫在眉睫。英语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也在于此。尽管目前我们的教学研究,教学条件、对启蒙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但我们仍然看到这种状况在迅速发生着改变。相信不久之后会有更多的人来参与研究启蒙教学,更多的孩子可以自由快乐地在这个地球村中生活、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词典》,1989年

2、赵霞:《中学外语教与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桂诗春:《心理语言学》,2004

篇2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196-02

近几年,绘本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儿童的喜爱与家长的关注,发展的速度极为迅速。绘本对于儿童人格的养成和基础教育也有相当的影响。儿童绘本不仅能提高儿童的审美意识,还能够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拓展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对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绘本多以儿童为最主要的阅读对象,其中占多数的为学龄前后阶段的幼儿;纸质绘本通常在结构上,是以图画的方式表现故事情节;在形式上,采用传统图文并茂的纸质形式来传达和诠释故事的主题与内容;纸质儿童绘本一直都深受儿童教育专家、儿童心理学专家、儿童阅读推广人及家长们的推崇,因为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好的绘本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儿童的心智发展,对儿童的思维、语言、审美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很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多媒体元素的交互绘本渐渐取代传统绘本成为儿童阅读领域的主要读物。儿童交互绘本作为纸质绘本的新的发展阶段,研究人员在经过对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注意力的持续性及儿童阅读行为特点的调研后发现,这种移动的电子书更容易吸引儿童去主动阅读,并且电子绘本中交互体验的呈现,通过对界面的触碰,让儿童有了真实的感受,加强了儿童视觉触觉的认知感受,对他们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主动性、判断能力、注意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故事带入――交互绘本通过动态画面、立体音效等将儿童带入故事情境

丰富的故事内容、新颖的表现方式和参与其中的交互体验感是交互绘本具备的鲜明特点。交互绘本通过唯美的画面效果、丰富的交互体验、趣味的故事进程,给儿童带来了更大的阅读兴趣。交互绘本本身的动画、音效、音乐、特效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同时交互绘本具有很强代入感的画面。例如儿童倾斜屏幕,画面也随着屏幕的倾斜而产生镜头的层次感,使平面的图画具有空间的变化,让人眼前一亮。角色带入感的增强,加上不同风格的专业配音,完美地烘托故事中的各种情境。本人创作的交互绘本中,场景大多都是以动态的方式呈现的,每个场景会配上恰当的音效,如海边,会有海浪、海鸥的声音,倾斜屏幕,海浪也会随之倾斜。通过这些使儿童觉得来到“真实的海洋世界”,大大提升了儿童的阅读兴趣。

感官刺激――交互绘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帮助儿童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

儿童交互绘本考虑的是绘本的趣味性,而如何让儿童体会到绘本中的趣味,便显得尤为重要。交互绘本则利用故事情景交互的手段,从儿童视觉、听觉、触觉三方面入手,刺激感官,并让儿童自己操作使儿童参与到故事情节和内容之中,从而体会其中趣味。据调查,儿童在信息接受的认知过程中,“影像识别”比“图文识别”更具优势。因为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市场上大多为影像的信息传播。而交互绘本便是顺应发展的成果,儿童通过感官上的识别,会比传统的认知方式更易被接受。交互绘本与纸制绘本图片和文字的表达方式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在于交互绘本给儿童保留了想象的空间,使之发现乐趣,主动参与其中,让孩子能够专注投入地阅读,形象直观地理解绘本故事内容,从而帮助儿童主动学习、激发潜能。

交互绘本能帮助儿童在阅读兴趣和自学能力方面上不断提高,儿童以愉悦轻松的心态去体验阅读便能大大增加阅读兴趣。而主动参与其中,成为参与者,便是锻炼自学能力。不靠被动阅读,主动地去探索,来寻找自己想象与创造的翅膀,靠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智慧的天际里飞翔。

在我创作的交互绘本中,正是利用了这种交互手段;在阅读过程中,儿童化身为读者的朋友,帮助他解决各种困难,来收集颜色,在阅读过程中,儿童可以通过故事的不断深入,来获得更多的奖励,例如画笔、画纸,可以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出儿童世界的艺术品,以此来鼓励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交互体验――通过触感来感知世界

交互绘本不同于传统绘本的主要手段就是交互体验。儿童感知世界的方式除了视觉和听觉,还有触觉。传统的儿童绘本通过纸张达不到交互触感的效果。交互绘本的触感体验是通过触摸屏幕,会反应给你震动、反作用力等效果,例如:交互绘本中,儿童通过点击触摸人物的身体各个部位,而产生不同的反应,摸手可能跟你摆摆手,也可点击按钮与它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滑动手势让他们完成跳跃或者蹲下的动作,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更为重要的是,儿童在交互体验中,对绘本阅读形成了更深刻的参与感与成就感,这些都是纸制绘本所不具备的交互体验。

为了减少儿童的接受时间,降低接受难度。交互绘本中交互点设置必须是儿童常见的,要根据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例如:把绘本在翻页功能上设置成书本右上角页面微微卷起或将当前页面轻触挪动一旁的效果,即可给予儿童充分的真实感与亲密感。这样,更易使儿童快速识别和使用,这是将现实生活模拟和虚拟的数字世界的有机结合。儿童通过这些简单的操作来了解日常生活中事物发生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越简常,儿童就越容易记住它的操作方法,也就有更好的阅读体验感。

交互体验是交互绘本最突出的特点,交互绘本《神奇飞书》便非常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绘本将画面多以动画的形式表现,以及融入推进情节的点击、滑动等交互行为,体现了交互绘本的效果多样性。例如,滑动屏幕上的书籍刮起飓风;涂抹屏幕将灰色画面变成彩色的;通过手指滑动可以将在龙卷风中的房子旋转移动。再加入音效配合、重力感应、陀螺仪、麦克风等其他传感器,为儿童提供多种方式的交互体验,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故事之中。

互动游戏――快乐愉悦地参与游戏

篇3

一、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儿童阶段的孩子,性格是活泼好动的,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做任何的事情都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热度”的情况。因此,在钢琴启蒙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法吸引孩子学习钢琴的兴趣。

二、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随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家长十分的关注孩子的成长。通过大量数据表明,钢琴启蒙教育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和体力的训练有着重要意义。钢琴的学习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是需要用手指去弹奏,也可以用心用耳朵去聆听和感受,有时候唱歌也是表达音乐的一种方式。钢琴不仅仅简单的是一种乐器,更大的作用是人类心灵表露的窗口。通过钢琴演奏能够很好的和心灵进行沟通,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和陶冶情操的效果。

三、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的几种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和研究

儿童的钢琴启蒙教学方法可以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个人条件等方面为出发点,设计出适合儿童启蒙教育的音乐教学方法。可以对下面几种教学方法进行借鉴。

(一)儿童钢琴启蒙教育要注重培养儿童的乐感

对音乐的乐感也是需要进行学习的,虽然音乐感觉本身是比较抽象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通过教学培养孩子的乐感还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培养乐感主要从声音和节奏开始,具体的方法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对学习过的每一首音乐,都要详细的介绍作者创作的背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等因素,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的融入到音乐中,加深印象。

(2)教导孩子通过掌握触键的力度和快慢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不同的方法,以及手腕的力度和手指对触键的掌控等,让孩子反复的练习,用心去感受音乐,用心去想象。

(3)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多听音乐和唱歌,类型可以是校园青春,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等。但必须有歌词,这样便于对音乐的内容理解。认真的练习唱歌,唱出音乐的旋律和情感。与此同时想象用手指在琴键上面弹奏歌曲,更加的有感染力。

(二)培养兴趣,提高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质量

培养儿童的钢琴学习的兴趣可以从教师和家长或者其它的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内容:

1.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儿童的特点以及学习的心理制定教学方案,儿童正好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学习东西很容易三分钟热度,而且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样对孩子能够有一个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2.家长在课后对孩子进行督促和辅导,对学习钢琴也是有很大作用的。家长要根据孩子和自己的时间安排好练琴的时间和内容,并不是要每天都安排新的内容,要注重弹好,让孩子养成两哈的练琴习惯和毅力。家长还可以为孩子请专门的钢琴教师,由专业的教师上课能够学的更扎实。

(三)通过游戏的形式学习音乐的识谱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079-02

英国政府于2009年10月26日推出了一项职业指导计划,将向英国的小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并让他们体验大学校园生活和企业工作环境。这项计划旨在使小学生及早找到各自兴趣所在,扩大他们的视野,激发家境普通的孩子的上进心。英国儿童、中小学与家庭事务大臣埃德·鲍尔斯认为需要将职业教育时间提前,从上小学的娃娃抓起。然而,也有教师对这项计划表示担忧,他们认为不可以过早地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或划定他们的选择范围。但是,适当合理的职业指导和教育不仅不会限制儿童的想象力和选择范围,而且还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人生规划产生有益的影响,关键是如何把握实施的深度和广度。笔者拟从可能性、必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探讨儿童职业启蒙教育。

实施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可能性

(一)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提供了可能

首先,从儿童的生理特点来看,进行适当的职业教育和适量的锻炼,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动手能力。

由于儿童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发展不平衡,兴奋占优势,并易扩散,因此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优势,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表现出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动作准确性差等特点。进行简单适量的职业训练和工具操作,可以有效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

此外,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躯干和四肢都在生长发育阶段中,进行一些适度的职业锻炼和操作,不仅有益于儿童身体的协调性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儿童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其次,从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看,合理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锻炼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心理认同。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7~12岁儿童的心理正处于由较低的心理活动过程向高级心理活动过程迅速发展的过渡阶段,该时期儿童的心理具有三个主要特征:(1)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模式向抽象思维过渡;(2)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迅速发展;(3)集体意识和个性逐渐形成。因此,这个时期对于个体的品质和意识而言,不仅是有利期,也是关键期。

在这一时期可以利用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第一,可以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使其提升对自己的认同和归属感;第二,可以培养儿童的发散思维,提高抽象思维水平;第三,可以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和与人协作的精神;第四,有助于塑造儿童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职业教育的规律为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提供了可能

从职业教育本身来看,其发展规律也呼唤对儿童的职业启蒙教育。

职业发展理论的先驱弗兰克·帕森斯认为,职业发展是个体的“职业自我概念”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过程。职业发展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职业选择不是个人生活中面临择业时的单一事件,而是一个过程,人的职业态度和要求也不是面临就业时才有的,而是在童年时期就开始孕育职业选择的萌芽。

我国教育家刘占恩在《择业自审表》首项内容“择业须知”中曾明确指出:“对于所择的职业,若要成功,必须有充分的预备与相当的学识”。职业选择是不断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增补有益的信息,持续吸收相关学识,这一过程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从小开始积累和学习。

此外,要使人们永远具有既为个人谋生,又为社会服务的职业意识,有赖于职业指导。这种指导是一种长期持续不断的过程,开始于职业选择之前,继续于已得职业之后。因此,儿童时期的职业指导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

实施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必要性

(一)顺应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英国儿童、中小学与家庭事务大臣埃德·鲍尔斯说:“我们知道,相比于在7岁至9岁就接受相关教育的孩子而言,14岁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已太晚。”英国的这项职业指导计划将率先在曼彻斯特、普利茅斯、约克等7个地区的38所试点小学实施。届时,试点小学里7~11岁的小学生将有机会进入大学和企业,切身感受成年人如何学习和工作。同时,教师也会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为学生的职业选择出谋划策,并提醒家长做好相关准备,以便指导孩子做出正确选择。另外,在诸如“脸谱”等社交网站上,儿童也能获得职业指导信息。

在德国,学校的设置不仅是逐渐递进的,而且在接受完基础教育之后,还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学校进行专门学习。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校就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天赋和特长进行分流,一部分孩子从10岁就已经开始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了。德国人认为,儿童修完基础学校后,应当进入最适合他们学习能力的学校就读,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和高度工业化与小学分流不无关系。

美国在1971年就开始在全美范围内推行实施的终身化的职业教育——生计教育也涵括了对儿童的职业教育和指导,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从幼儿园到成年获得全部生涯的谋生技能,并形成个人生活方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通过的《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中提出:“初步了解技术和职业生活应是普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形成对现代文化的技术本质的理解,并使他们尊重那些需要实际技能的工作。”

(二)弥补国内儿童职业教育的空白

虽然我国正在逐步提高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投入,但是由于职业教育起步晚,还有一些观念认识没有转变,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仍处于劣势,专门针对儿童的职业启蒙教育和指导更是一片空白。

由于职业教育不到位,很多学生只有在所谓“学有所成”之后才考虑定位问题,只有在面临毕业时才考虑职业问题。这就造成对于“职业意识”的无意识,导致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新失业群体”等就业难题。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当下应当做的,就是要利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扶持这一契机,从娃娃抓起,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发展。

(三)塑造个体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步晚,职业教育不完善,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观念存在问题。家长、教师、学生普遍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职业指导,使得专门的职业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低下。虽然人们最终都会在某一时段面临就业,开始职业生涯,但却对这之前的职业教育不屑一顾。从娃娃抓起,对儿童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和职业指导,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逐渐扭转职业教育的劣势地位,逐渐转变社会对职业学校的偏见。不仅不会限制儿童的选择,还会为儿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深化其对职业选择的认识,为以后职业生涯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做好准备,使得个体在重视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拥有一定的能力,并且担负起社会所赋予的重任。

实施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强制教育和过度教育

早在18世纪,被誉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赫尔巴特就曾警告教育者:“不要进行过度的教育,要避免运用一切不必要的强制,这样的强制可能使儿童无所适从,可能抑制他们的情绪,毁灭他们的乐趣;同时这还可能毁灭他们今后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探讨职业教育是否应从娃娃抓起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好实施职业教育的度,适度的教育和指导有益无害,不恰当的教育就会适得其反。

因此,以儿童职业启蒙教育这一概念定义儿童职业教育,就是要强调对儿童的非职业定向的启蒙教育,避免过早地给儿童带来心理枷锁和社会负担。职业启蒙教育旨在激发儿童对职业的好奇和兴趣,为儿童提供初步的职业认识,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完整的人格品质。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强制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其兴趣出发,给儿童自由选择的空间,以免儿童产生逆反心理。

(二)注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在对儿童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和指导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和对待职业教育的态度显得至关重要。儿童的职业意识正处于懵懂阶段,接受性和可塑性极强,对他们进行正确的职业教育,有助于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长久的错误观念和偏见。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提升自己对职业教育和指导的认识,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扭转错误的文化传统偏见,以使职业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注重儿童人生关怀及品质和意识的培养

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模式建构是重点,也是难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地点选择、教学内容筛选等都需要经过严谨的研究和科学的安排,都亟待大量相关研究和理论的支持。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要始终围绕启蒙二字,把握合适的度。

对儿童的职业教育,重点不是训练儿童掌握某种技艺或产生某种社会责任感,而是要给予儿童丰富的人生关怀,塑造其健全的品质和完整的人格。因此,没有必要安排过于专业的过程和紧凑的课时,可以选择类似于手工劳动等简单的课程,并通过选择合适的户外地点将职业教育和指导融入教学内容中,给儿童以职业代入感,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叶亚玲.职业教育应从儿童起步——由“新失业群体”引发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5).

[2]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新华网.英国职业规划从娃娃抓起 让小学生体验企业环境[OL].[2009-10-27].http:///edu/2009-

10/27/content_12337161.htm.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07-02

一、问题的提出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已成为了目前学前教育领域的新兴课题,也是幼教领域发展最迅速、最流行的教育实践之一。然而,在轰轰烈烈的儿童英语教育的热潮中,师资的问题是制约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发展的瓶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虽然具有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但是自身英语水平有限,不能创设真正意义上的英语环境;毕业于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师虽具备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缺乏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

我校从2003年始,依托自身成熟的幼教专业优势,开设了五年制学前教育(英语方向)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近十二年的实践证明,通过专业教育,有目的、有计划、针对性地培育专门的学前英语教育师资,是一条有效解决学前英语教育师资问题的根本途径。2009年我校升格成为高等学校以后,我校是迄今广西唯一开设有英语教育(学前方向)专业的高等学校,该专业从2009年首次招收三年制大专生以来,培养的600多名毕业生已经奔赴工作岗位。

学前英语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怎样设定、课程怎样设计等虽然已经有初步的研究,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重英语语言知识灌输,忽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忽略学生作为双语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忽略英语能力和学前教学相结合的能力;忽略学生学前教学技能培养。本文旨在重新审视学前英语教育的目标、挖掘学前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分析幼儿英语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探讨英语学前师资的有效培养模式。

二、学前英语教育的目标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是一种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通过创设环境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英语启蒙教育。其目标定位在培养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语感;感受英美国家文化、获得不同的文化体验。

基于以上对学前英语教育目标的认识,笔者认为在有条件的园所,开展学前英语教学活动可以成为幼儿教育语言领域的一个有效的补充,为孩子将来英语学习做积极的准备。

三、学前英语教师的培养规格分析

(一)学前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

1.职业素养。学前教育专业是向幼儿园培养基础性的、应用性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有特殊的职业素养。正如陶行知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爱心、有童心、有奉献精神是对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幼儿教师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协调与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

2.专业素养。学前英语教师首先要是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因此必须具备扎实的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和卫生保健学知识能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分析实践,把握好幼儿教育的契机和方法;另外,幼儿教师的技能素养,弹、唱、跳、画、说和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素养条件。

在成为合格幼儿教师的基础之上,突出教师的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首先,作为启蒙教师的幼儿英语教师需要具备标准的语音语调和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只有向幼儿输入正确的语音信息,创设条件让幼儿乐于模仿,才能为形成良好的语感做好铺垫。其次,幼儿英语教师必须掌握儿童英语教学技能,如英语儿歌弹唱和排演英语童话剧等,创设出真实的语言环境,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让孩子乐于参与英语活动,达到儿童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最后,教师还需要有基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因为儿童对不同文化的感悟,是通过同伴和成人的感悟来实现的,作为启蒙老师的英语教师,这一点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学前英语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学前英语教师的工作场所是幼儿园,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环节的基础之上,笔者梳理出了学前英语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

1.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将双语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帮助引导幼儿日常生活环节中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有效保护幼儿,处理常见事故。

2.开展各项幼儿教育双语活动。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实施双语教育教学活动、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评价等。

3.创设幼儿园双语环境。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幼幼关系;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与规则;创设有助于幼儿成长的户内外双语教育环境;为幼儿园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

4.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组织家访、家长座谈会、节日亲子活动,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指导家长进行科学养育和家庭英语教育活动。

5.主动收集分析相关资料,不断反思,改进工作;针对保教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职业和双语素质。

篇6

《儿童英语》目标是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三年级开始正式的英语课程之前进行英语的启蒙教育,通过《儿童英语》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步了解英语的语言特点和语言性质,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英语语言听、说技能。它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正式的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区别,首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儿童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如果学生通过《儿童英语》的教学不但没有产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反而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负担的话,那就是我们《儿童英语》教学工作的最大的失败。这就要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多动动脑筋。下面是我对此的一点看法:

一、摸“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

(一)低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上一年级,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同学在幼儿园就已开始上英语听说课,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基础,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善于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具有针对性的备课。

(二)低年级小朋友天真活泼,爱唱爱跳,情绪化明显,有道是“孩儿面,时时变”。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情感目标和知识目标的有机结合,要考虑一些可行性强,又能给孩子们带来愉悦感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也就是说,制定教学目标要考虑孩子们的心理感受,所定目标能否给他们带来愉悦感。

(三)低年级小朋友的英语知识面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学目标要求要低,要以培养孩子们学习英语兴趣为主。

二、找“点”,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为教学内容设计的,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紧扣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提炼出本课要达到的要求,同时要注意此目标的可行性。教学目标定得太低,学生们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教学目标定得过高,又会让教师和学生都产生失败感,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最妙是做到:让孩子们有“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成功感,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从而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连“点”,制定教学目标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每一节常规课都不是孤立的,既要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又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又要考虑它对下一节课的承接作用。把“旧”、“新”、“未来”三点连成一线,做到小范围的点线结合,从而教给孩子们的知识是整体性的,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片断。

四、靠“点”,制定教学目标要以新课标为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的基础上。”因此,所有课时的教学目标制定都要以此为指导。只有把握了总体方向,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新课标是对整个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总要求,是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总指挥棒。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要符合新课标的精神,这样才能做到整个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体化,让孩子们从小就系统的、有步骤的学习英语,从而体现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五、露“点”,注意教学目标的细化

每节常规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万万不可太大,让人摸不着边,毕竟一节常规课只有40分钟,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朋友,他们一节课所能掌握的语言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制定教学目标一定要小,并且把每一点都写出来,既便于操作又具备可行性。

我觉得在英语学习中,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我们应当把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儿童英语》的教学使学生在三年级顺利地开始正式的英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和语言基础。

篇7

儿童时期学习英语有诸多有利条件,儿童的大脑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塑性,好奇心强、好动、爱模仿、好表现等。从心理因素看,儿童记忆较成人有明显优势,儿童在语音语调和口语能力的发展方面比成人更具优势,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发音器官适应新语言的能力逐渐下降。因此在儿童语言学习关键期,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其语言潜能,良机不容错过。然而,儿童英语教学一直沿用和成人学习外语相同模式的传统教法,外语课堂上80%的时间都是老师教授,学生则被动接受,这极不符合此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和注意力发展规律。大部分儿童上外语课无法像成人一样集中注意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外语学习已成为孩子的沉重负担,儿童英语教学的方法更是儿童英语教师们的共同烦恼,成为制约儿童英语教学及学习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一切心理过程得以产生和进行必不可少的心理属性。在儿童阶段,其注意力发展非常迅速。注意力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以有意注意为主;(2)对抽象材料的注意逐步发展,但具体直观事物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注意;(3)注意带有较多的情绪色彩。另外对学习的生理和心理测验表明,即使在50分钟内人的大脑兴奋中心也会呈现一个小小的疲劳波谷,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其大脑优势兴奋中心是随时间的一维演进成曲线变化的,而且这种兴奋不是长时间固定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而是随着刺激物的变化而不断转换的。语言学习就是“刺激—反应”再加上“强化”和“复习”的习惯养成过程。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其无法在课堂上长期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二、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是把游戏的形式融于教学之中的一种教学活动类型。游戏作为一种学习形式远远早于课堂教学。学习语言通过游戏手段要比学校教育学习语言的历史早得多。通过游戏学英语,学生在娱乐中学会语言、掌握语言,从而开发智力和发展智力,在游戏中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真可谓寓教于乐。英语启蒙教育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须拔苗助长,培养兴趣是启蒙教育的动力。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才能吸引孩子。胡叔异认为用游戏法教英语,是最有趣、也是最经济的英语学习法,并且指出用游戏法教英语有三大优点:有兴趣能够聚精会神、多练习机会、不厌倦。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强调寓教于乐,让小学生在唱唱玩玩、听听说说中学会一些英语。游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教学方法吸收了国内外外语教学的合理成分,并结合目前儿童英语课程教学实际,因此,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是可以广泛应用到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

三、游戏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西方许多语言学家都认为游戏在外语教学中不只是填补时间空缺的边际活动,而是举足轻重的。里查德·阿迈托(Richard-Amato)说过,游戏不仅可使常规课堂更加活跃、打破沉默,还可以用来引出新观点。泽第比尔斯卡(Zdybiewska)认为:“游戏是练习语言的好办法,给学生提供了将来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语言的一些模式。大多数语言游戏能真正使语言学习者使用语言而不是考虑学习语言的正确形式。”斯里尔斯(Silvers)指出,许多老师都还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学习就是在这样一种游戏创造的轻松氛围中发生的,实际上游戏活动本身在督促学生使用学过或练过的语言。可见,游戏是能够应用于英语教学各个环节的。

纵观国内外游戏教学理论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把游戏引入课堂也早已有之,并为教育学家及历代的心理学家所推崇,多年以来在国内有关的理论研究也一直成为我国一代又一代教育学家及心理学家的研究热点,就以往游戏教学理论和游戏教学的研究成果来看,游戏教学不仅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还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我国尤其是近年来在游戏教学方面除了有上述大量的理论研究之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在实践方面也有所尝试。

四、游戏教学法与儿童注意力

课堂中采取游戏教学的方式,在儿童注意力分散阶段,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游戏进行教学,游戏对于沉闷的课堂来说是一个新异刺激,新异刺激可使大脑的脑细胞再次处于兴奋状态,这就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现象,代之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注意力状态。

从注意的稳定性来看,它是和意识积极活动状态及意志相联系的,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特点有关。如果注意对象是单调的、静止的、内容贫乏的,注意就难以稳定。反之,则注意容易稳定。注意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与人的主观状态有关。如果一个人对所从事的活动目的明确,具有浓厚的兴趣且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注意就容易稳定持久。在英语课堂中应用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的趣味性很强,使枯燥的语言知识灌输变为喜闻乐见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学生未做任何努力的情况下,其注意力始终被游戏牢牢吸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发言空前踊跃,因而注意力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都保持着较好的稳定状态。

传统教学方式容易使大部分儿童感觉学习英语枯燥无味,儿童在英语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儿童感到英语学习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儿童英语教学的方法更是儿童英语教师们的共同困扰。然而在儿童英语课堂实施游戏教学比传统教学方式带有明显的优点,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发展学生的智能、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等等,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方式较传统教学更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和注意力发展规律,课堂注意力相对于传统课堂更集中,能很好地保持其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学生学习状态比较主动,学习效果也比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好。

参考文献:

[1]王耘,叶根忠,等.小学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33-138.

[2]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张灵聪.小学生注意稳定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6,16(4):248-249.

[4]胡伊青加.游戏者(成穷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38-146.

[5]唐艳文.英语课堂的游戏教学[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2):79-80.

篇8

幼儿英语教育是一种启蒙、一种熏陶、一种素质教育。学英语要用愉快的心情去学。用“愉快”领进门。学英语需要下苦工夫,更要愉快教育,英语启蒙教育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寓教于乐,游戏是幼儿学习英语的最佳方式。寓教于乐,让幼儿在高高兴兴的气氛中习得英语。

一、幼儿英语教学的目标

幼儿园英语教学应着重于幼儿内部学习品质的形成上,比如幼儿对英语的兴趣以及通过英语学习而获得思维与学习的方法等。而对于词汇量、听说、认读能力等一些学习的外部品质,则应作为次要目标,为达到内在学习品质的养成而服务。对于孩子来说,尽早地进入英语环境很重要。而孩子的天性和可塑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英语中只能用轻松愉快的方法才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英语教学的实施

(一)幼儿英语教学实施的环境创设

幼儿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相应的语言环境,幼儿学习语言是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的。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之所以能很快掌握,是因为我们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而英语之所以不易被人们所掌握,与缺少英语的语言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1.利用墙面布置。根据不同的地方设置不同的画面并贴上相应的英文句子。如:杯子架旁写上“Please drink the water.”;电视机旁贴着“watch TV.”等等。幼儿虽然不认识上面的字,却知道是英语,看到时就会引起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教师对墙面进行这样的设计,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习得相应的英语知识。

2.创设英语角。英语角是通过对各种物品的摆弄和操作,在游戏中运用英语的区域活动。如:“给小动物喂食”的区角活动,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争着来给小动物喂吃的,嘴里大声说着“Here you are.It’s fish...”等,幼儿特别喜欢玩,寓教于乐就是这样吧。

3.设置游戏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例如,设置的“过生日”游戏活动。在幼儿学习了一些物品的英语单词后,教师设计一个送礼物的游戏情境,准备许多玩具,请幼儿选好以后,一边送一边说出所送物品的名称。

4.孩子学习英语,重要的是家庭要为幼儿学习英语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家里可以观看英语视频,听听英文歌曲……这样可以起到辅助幼儿英语教学的作用,同时可以使幼儿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英语融入生活,这样更容易被幼儿接受。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要发展幼儿的英语能力,教师也应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交流的机会。

在幼儿园,早晨来园或是准备离园的时间里,可以在教室播放一些欢快简单的儿童英语歌曲、对话,让幼儿边玩边听,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学习了语音语调,建立了语感。还可以利用VCD适合幼儿的材料内容放给幼儿看,在画面与音乐、情景与对话的共同作用下,提供给幼儿一种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

(二)幼儿英语教学的组织形式

由于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是孩子,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所以幼儿英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这样既符合儿童“好玩”的年龄特点,满足儿童玩的愿望,又能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然有效地习得英语。

主要的游戏种类可以分为:音乐游戏、反应性游戏、角色游戏等三类。结合儿歌游戏来组织英语教学活动,教授生动有趣的英文儿歌,这样不仅增加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使幼儿轻轻松松就掌握了单词;还可以结合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来组织英语教学活动,使英语学习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施。

总之,幼儿园中的英语教育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创造一种良好的语言环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能够在欢乐和兴趣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春旭.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与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43.

篇9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日益增加,外语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发文,要求在城市和有条件的农村从小学三年级起全部开设英语课,上海则要求自2003 年所有小学从一年级开设英语课。各地的少儿英语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许多幼儿园一夜之间变成双语幼儿园。这种现象使人们认为,外语教学越早越好。然而,是不是真的越早越好?外语学习是否有关键期?在我国外语学习者日趋低龄化的今天,有必要理性、客观地分析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设对第二语言习得和儿童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1.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概况

早在20世纪50年代,外语学习最佳起始年龄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出现的争论越来越多。Penfield根据生物学的关键期理论提出儿童习得能力与大脑的发育有关。60年代,Lenneberg在Penfield研究基础上首先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他认为,语言是大脑的产物,语言能力的发展要受到人生理基础的严格制约。儿童从两岁开始至青春期到来之前,大脑具有可塑性,语言习得能够自然而轻松地进行。这时语言的理解和产生涉及到大脑的两个半球,整个大脑都参与语言学习活动,所以吸收新的语言信息就又快又容易。而在青春期到来之后,多数人的大脑已发生了侧化,大脑已经充分发育成熟,神经系统不再有这样的弹性,语言学习也就越来越难。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是针对母语提出的,但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却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趣,引发了语言学家对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新一轮的研究并使得争论越来越激烈,形成了观点相对的支持派和反对派。外语学习的关键期是否存在?在外语学习方面儿童是否比成人更有优势?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否定了关键期的存在。

2.中国儿童英语教学的现状

2.1误解外语学习的关键期

目前社会上带有商业气息的幼儿英语班层出不穷,有的英语培训机构甚至推出“0至6岁幼儿学习英语工程系列”,提出能确保孩子3岁脱盲,4岁广泛阅读,5岁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事实上,母语学习与外语学习不是平行的关系,外语学习应在母语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设”的存在与否尚无定论,“外语学习越早越好”这一说法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还只是一个未经证实的假设,不能作为理论依据。广大家长对子女的培养心切,容易轻信此类不实广告,认为“英语学习越早越好”,于是家长一哄而上。刚开始,孩子会觉得新鲜,家长也会为孩子的几个英语单词或几句对话感到欢欣鼓舞,但实际上,孩子越早学习英语,会越早让他们有挫折感,反而提早排斥英语。

2.2缺乏外语学习环境

儿童在语言习得上有明显优势,前提是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充足的语言输入。但目前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英语学习都是在课堂中进行,并且教师教授的方法单一,不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内外都缺乏自然的语言使用环境。另外,目前我国学校并不像一些发达国家一样实行小班授课,使学生更好地与教师参与讨论,增加语言利用的机会;相反,我国一般情况下每班人数在50人左右,这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不能面面俱到,关注所有学生的语言表达。

2.3师资状况参差不齐

根据傅海燕对浙江省小学英语教师队伍质量的调查显示,在师资方面,情况不容乐观,一些学校缺少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优秀的英语教师更是严重短缺。大部分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小学任教,这成为制约小学英语教学师资的“瓶颈”。现在许多小学英语教师是非英语专业毕业,部分小学英语教师由担任其他学科教学的教师转行而来,甚至有的教师“身兼数职”。

3.关键期假说对中国儿童英语教学的启示

3.1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观

Malmberg认为:儿童启蒙教育不用母语是荒唐可笑的。杨雄里曾这样说过:人脑的可塑性年龄越小越强,年龄越大,学习外语时发生的词法、语法错误就越多,但绝对不能因此推论学外语越早越好。因此,过早学习外语,极可能造成干扰,导致逻辑思维能力缺陷。学校的早期教育必须首先确保儿童母语习得的完成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过早学习一门外语,学习者不但会混淆两种语言来表达思想,混乱母语文化与外来文化,而且容易产生一定的挫折感,这样会对智力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2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英语学习,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就显得特别重要。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教学内容要体现真实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儿童偏向于直观的、隐性的学习方式,具有模仿能力强、敢于开口说英语等方面的优势。教师应恰当地运用儿童感兴趣的游戏、故事、唱歌等多种教学形式组织儿童的英语学习活动,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儿童英语教学应以口语教学为主,运用角色扮演,通过趣味活动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3.3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

在我国目前这种特殊的学习环境中,要想使儿童在小学阶段学习外语取得一定的效果,小学英语教师除了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英语语言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知识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基本功,有标准、流畅的语言语调,口语流利、地道,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儿童学外语一定要开好头,否则,很可能导致学习者过早厌学,对以后的外语学习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我国只有大力加强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的情况下,才能使我国英语教学取的良好的效果。

4.结语

总之,二语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儿童时期学英语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和家长都要有清醒的认识,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设”只是一个假设,并未最终得到证明,不能简单地夸大其作用,外语学习低龄化还需谨慎行事。

参考文献:

篇10

我们的前总理李岚清说过,“中国学生掌握英语的程度将决定中国未来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英语是世界语言,哪个民族先掌握了英语,哪个民族就能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正是基于此,掌握英语对我们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每名英语教育工作者也要积极努力,把打破聋哑英语,让学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当作是天职己任。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成绩,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呢?我想,我们应当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基本训练的途径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按照英语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各项基本训练和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的内容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要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著名的英语教育家李阳老师所创办的“疯狂英语”宣扬积极向上的人生奋斗精神和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思想,教导学生刻苦学习,把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当作是最好的爱国,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在树立正确思想和培养良好品德方面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突出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护和发展求知欲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初始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形式活泼多样,方法灵活、简便。尽量利用实物、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创造情景和语境。通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英语感性知识,并且对继续学习怀有浓厚的兴趣。

三、加强基本训练,注意打好语音和书写的基础

初始阶段的英语教学,要加强基本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过程中,要多做语言形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练习,使语言技能发展成语言能力。

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学习语音是一种习惯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大量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多说,鼓励学生大胆开口。

学会书写英语的字母、单词和短语也是初始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了扎实的书写基础,进入初中以后再加以巩固,对以后的英语学习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创造温馨和谐的语言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课堂上必须创造温馨和谐的语言教学气氛,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正确对待儿童的好动性,爱护他们的积极性。不要一出问题,就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训斥,应该正面引导,多表扬、多鼓励、使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各种训练活动。对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出现的小错,可以暂时放过,待以后慢慢纠正,切忌在朗读或其他活动的中途打断,给学生造成心理的压力,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要满腔热情,帮助学生排除心理上的障碍,使他们去掉羞怯感。对于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耐心帮助,同时,也要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使人人都能积极投入学习活动。

五、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课堂英语气氛,教学中要尽量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对于用学过的英语不能解释清楚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地利用母语,也可以采用英语和母语对比的教学方式,以节省教学时间。

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与电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篇11

学前英语教育是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同样也是幼儿学习发展的需要。但如何在当下幼小衔接不当等突出问题的现状下发展学前英语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的学前英语教学正逐步走向生活化和生动化,并且趋向灵活性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在教师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由此可见,教师在学前英语教育中选择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要让小孩能够主动思考那么一定要让其对课程感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让其自身束缚在教室中上课,最好让他们有兴趣的教学方式就是做游戏。这种在游戏中要幼儿获得游戏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她们对英语知识的求知欲。因此,游戏兴趣法是近些年来的学前英语教学中最长使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可行的方法。并且不少教育工作者在其中不断创新探究新的形式,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了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的综合质量。

教育工作者为学前儿童创造适宜的环境,并根据其身心发展特性和语言学习规律进行英语启蒙教育。这种早期启蒙的特性也是学前教育不同于小学英语教育的地方,与主要灌输知识不同,学前英语教育重点是培养幼儿对于英语的音感,并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主要讨论学前英语教学中基于游戏兴趣法而发展出的几种创新类型,并提出进一步加强该方法正确使用的措施。

一、学前英语教学的创新种类

(一)昂立“0”式英语

零起点英语学习、零距离课堂学习和学生进步是昂立“0”式英语的主要教学原则和理念。主要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全英文,加强一对一语言交流,并让学前儿童成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主角。

(二)汇点TPR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美国的James博士于上世纪七十年明的,主要特点是营造出英语学习的自然、纯粹的语言环境。表现为通过模仿母语学习时的声音和画面的联想,而完成记忆的自然身体反应,这种方法被证实很容易被学习者接受和掌握。

(三)卓越双语教学法

在这样的课堂中,中国教师和外教会共同进行教学工作,中国教师主要负责知识点的总结、答疑解惑,而外教则主要进行英语口语的课堂教学。这样的方法既能在课堂学习中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又能让其更深层次的理解所学知识。

二、正确使用游戏兴趣法的方式

(一)注重学前英语教师的培训

正如上述教学方式的介绍,教学方法效果的实现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都过硬的教学老师。因此,相关教育机构要加强对幼儿英语教师的培训,管理部门应对学前英语教师的上岗资格严格把关。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持续学习和继续深造,另一方面要针对学前英语教育的特点对上岗前的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另外,要加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灵活性的培养,使其能够结合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进行学前英语教学工作。

(二)创建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

良好的语言环境来源于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幼儿园或是学前英语培训机构要注重孩子生活经验及视野的扩展,这样不仅能促进他们的思维发散,并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有目的性的培养孩子观察角度的拓宽,并形成愿意表达和倾听的习惯。此外,为了构建连续的英语学习氛围,在课后或是课外活动的时间里,要尽量与孩子进行英语的沟通交流,并要鼓励他们不要害怕说错,让这种日常交流形成自然而然的习惯。

(三)设计适宜有效的课堂游戏

篇12

顾名思义,TPR教学法是一种使用动作来辅助教学,建立在言语和行动和谐一致基础之上的语言教学法。Asher认为,“人脑中有习得世界中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的生理机制”,外语学习可以效仿母语学习过程。儿童完全可以像学习母语那样通过“内化”和“解码”去学习外语,而且这样的学习效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儿童也更容易对带有肢体动作的教学活动做出反应。与沉闷死板的课堂语法、词汇教学相比,TPR教学法能够营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轻松课堂氛围,也更容易激发儿童的课堂参与热情。TPR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涉及二语习得理论、左右脑分工理论、心理学中“记忆痕迹”理论和人文主义心理学理论。

二、TPR教学法的三种课堂教学应用误区

笔者从2012年3月开始,每周末参与澳方英语的儿童英语教学活动,观摩了多名中教、外教的授课方式与流程,记录了各种采用TPR教学方法的课堂活动,从中发现有些教师,特别是中国教师在TPR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误区。

(一)误区一:过度单一重复

第一个误区在于过度单一重复。例如在一堂教授面部器官nose, mouth, ear, eye等单词的课堂上,授课对象为6-9岁的中国小学生,所有授课对象为第一次接触以上词汇,授课教师为一名来自美国的外教。互相打招呼引入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开始结合PPT图片展示教学nose, mouth, ear, eye等单词,并结合“point to your nose”, “pull your ears”, “touch your mouth”等指令,教师配合表情进行动作示范,并鼓励学生跟着做。在教授完核心单词之后,教师通过发出指令“point to your nose/mouth/ear/eye”,引导学生用手指向正确的面部器官进行复习。最后全班玩Simon says(我说你做)游戏,同样是引导学生用手指向对应的面部器官。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持续半小时,而整个课堂基本从头至尾在重复相同的“指令”性活动:用手碰鼻子/嘴巴/眼镜/耳朵,教学方法较单一。

(二)误区二:游戏性大于教育性

第二个误区在于游戏性大于教育性。孩子喜欢游戏,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应的TPR游戏并适当地引入竞争意识,不仅可以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还可以密切师生间的关系。然而据笔者观察,玩游戏中的误区在于游戏性大于教育性,课堂可能会走向失控。例如中国TPR教学中常用的“锤卡片”游戏,即学生每人手拿一只充气小锤,地上摆放着英语单词以及相应的图片,教师发出某一个单词的指令(例如Egg),学生就要找到地上摆放的Egg卡片,用小锤敲打一下该卡片。这个游戏能锻炼学生将学到的单词与脑海中的意象进行对应,巩固对单词的记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儿童好动的天性和小男孩争强好胜的个性,学生争抢着要第一个敲打到卡片。于是过程中出现推搡、追赶、争执、喊叫等行为,扰乱了正常教学秩序,同时当学生完全进入了游戏情绪,英语课仿佛成了体育课,那么这堂课的教育性也大打折扣了。

(三)误区三:忽视学习者性格与教学法的关系

第三个误区在于忽视了儿童性格与对TPR教学法接受度的关系。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儿童英语教学中使用TPR教学最严重的一个误区,即默认所有儿童适合TPR教学模式。通过笔者的观察,性格内向害羞的小孩在TPR教学模式下容易感到紧张、尴尬,这与TPR教学法追求“放松”的学习过程理念相悖。同时在一群活泼的小孩中间,内向害羞的小孩会明显感觉到同辈压力。例如当其他小孩均在积极地跟老师一起做动作的时候,内向害羞的小孩便显得局促不安,但又不敢跟着一起做动作。此时如果教师继续催促甚至批评,可能会导致其情绪崩溃甚至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心理阴影。曾有学者做过关于性格与语言学习策略关系的研究。Ehrman和Oxford曾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性格影响语言学习策略。外向者喜欢社交策略,与他者合作或者问问题,喜欢功能实践策略,积极寻找语言训练的机会。另一方面,内向者喜欢独自一人,避免社会接触和频繁的交流。(张芸,10)

三、TPR教学法使用不当导致的教学结果与反思

以上总结的三个误区在中国儿童英语教学实践中真实存在,而这些误区可能造成的不良教学结果值得教育从业者引起注意并深刻反思。

过分单一重复导致的直接结果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对肢体动作的模仿不经大脑。笔者通过观察课堂发现,重复机械的肢体动作使学生的积极性显著降低,跟读和做动作只是敷衍了事,年龄小的学生甚至完全走神。因此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在同一堂课内进行单一重复的教学,应当适时搭配讲故事、简单拼写或阅读等其他教学内容。重复的另一个弊端是教师取代了学生进行逻辑思考。例如教师一边指着鼻子一边说,“This is my nose”,那么学生通常也会模仿这一动作和语言。类似地教法贯穿始终。这种教法往往会导致学生(通常是初学英语的儿童)认为只要模仿便是对的,对所说的话语本身似懂非懂,没有自己的逻辑思考。笔者曾与一名习惯于这种教学方式的学生交流,指着自己的鼻子问“What’s this”,而学生的回答同样是指着自己的鼻子重复笔者所说的话语“What’s this”,而非回答“This is my nose”。过分单一重复的弊端可见一斑。因此,在TPR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重复的艺术性,有技巧地进行知识巩固而非死板地重复;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以弄懂话语的意义为先,模仿话语和动作次之。

游戏性大于教育性的弊端在于教学效果的大打折扣。孩子天玩耍,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课堂的纪律性和教育性必须保证,这样才能让教学活动合理有序地进行。因此规避这一误区的首要对策是对学生进行规范、规则教育,教导学生在课堂要使用“室内音量”,不能追打、奔跑、推搡等等。其次在游戏的设计上要考虑到活动的幅度和范围,要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预期,并做好相应准备。

忽视儿童性格与对TPR教学法的接受度对特定儿童群体的影响不可估量。如果忽视不同性格的年轻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风格,一味将同一种教学方法推而广之,对内向型儿童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笔者亲眼观察到有教师在课堂上给予积极参与动作的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嘉奖,而忽略了往往为数不多的内向型小孩,与其互动较少甚至敷衍。而这种情况下内向型的小孩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逐渐失去信心乃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针对内向型儿童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对TPR教学方法做适当调整,例如可以从一些简单的小幅度动作开始,多使用言语鼓励,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敞开心扉。

四、总结

TPR教学法作为一种已经盛行了几十年的教学方法,有其科学性亦有其局限性。它所提倡的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语言,强调在真正的情景里面来进行教学是有理论根基和实践成果的。然而肢体动作表达的意象有局限性,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和水平的学习者。同样,值得注意的是,TPR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误区,而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基层教育工作者对TPR理论的理解不透彻,职业责任感不强。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儿童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素养,严格把关,让孩子接受到专业科学的英语启蒙教育。

参考文献

[1] Asher,James J..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M].California:Sky Oaks Production Inc.,2009.

[2] 龚晓丽.全身反应法(TPR)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2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