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治文化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27 14:42: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对政治文化的理解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对政治文化的理解

篇1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选择原则与方法

政治性原则与思想性原则的统一。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开展过程中,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直接服务着党的事业,保障党的事业的顺利完成。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四大内容结构。道德教育是重点,心理教育是基础,政治教育是核心,思想教育是先导。政治教育决定着其他内容结构的方向、性质、效果和内容。同时还具有思想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根本途径是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方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关键问题是加强政治理论课程的思想性。科学原则与人文性原则的统一。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观念、意识进行传递最后达到内化的目的,其中科学文化内容是整个过程中是根本要素,是信息枢纽,是主体,使其科学性和人文性得以充分的体现。时代性原则与民族性原则的统一。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的,它可以作为一种基本精神推动力促进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选择必须与时代文化相结合,才能保证我国的良性发展。只有对文化进行鉴别、理性以及正确的判断,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推动并促进社会的发展。保障主流文化的核心地位。主流文化在特殊时期和形势下受到冲击和影响,要强化主流文化,必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正确的引导,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使主流文化的内存和外在价值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来。教育者本身文化选择能力的培养。要想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提高,必须使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对文化的接受、理解或传承的决定性因素在于自身意识需求或价值观。为了更好的发挥教育者主体作用,需要充实教育者的文化底蕴。教育者的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以及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传授要受其本身文化修养、底蕴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教育者必须在文化修养和文化选择能力方面不断提高,就要求教育者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利用有效的大众的教育方式,依据主流文化为中心,选择科学的、符合民族社会发展的文化内容,去寻找和确定其文化选择的有效途径。(1)流文化必须要跟上或超越其他文化,才能使社会文化健康的发展;(2)力开发利用文化整合功能。在各国家、民族间各自文化互通并存的时代,新的文化格局也随之产生,它是由文化间整合并统一而形成的;(3)充分把握多元文化的互补功能。这种多元文化相互之间存在冲突,而不是单纯的互补,是受历史、地域、种族等方面的和而产生的。要想促进文化间的积极作用,使文化间能很好的进行交流,就要认识并利用文化的互补性。

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选择结构

1以为指导。确保的指导思想地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之一。对社会主义思想意识、政治文化、道德伦理进行传播和教育是它的根本任务。工作实施中,必须以为基本依据对文化内容进行选择。2以现代化为主题。在目前的时代环境中,要开阔受教者的视野,因地制宜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要以现代化为主题,培养受教者的各种能力,为建设国家的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3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想。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其在科学、正确的教育下,以受教育者本身的发展和需求为本,使本身的主体、社会和自然的性质得以重视,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富有辨别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对意识和文化形态进行有目的影响、传承和发展,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文化和思想的传递性,它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是意识形态的实际特征。

篇2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1]3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造就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始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他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借鉴意义,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具体方面及应用环节的关注点,对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获得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应用的有益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原则与价值

中华文明渊远流长,传承的传统文化不胜枚举。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应用,应用的方式也层出不穷。学术界针对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在教育教学中,将传统文化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及良好的人文素养。明确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政教学中的交叉点,将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作为新课的导入点,运用多媒体平台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使中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课程内涵都有深刻的理解。[2]167同时,传统文化在教育方式上的应用也值得深思。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灌输的方式,但单一的灌输系统知识使得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厌烦的情绪,[3]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古诗词和传统文学等内容,如:孔孟的伦理思想、老庄的辩证法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等,对中学生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教育中插入这些传统文化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的参与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4]校园活动加入传统文化的主题,注重知行合一,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助于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更好地建设文化强国。[2]167

(二)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原则

一是主体性原则。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传统文化的应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教师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服务于学生。[5]二是针对性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传统文化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思政教育的内容分析选取最适合的且有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传统文化作为思政教育的理论素材。对于已经摒弃的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舍弃的过程要对其进行理性的批判,而不是人云亦云地加以否定。[6]三是简要性原则。由于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尚未成熟,对冗长内容的理解力较弱,教师在选取传统文化素材时,应该简明扼要,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分析。[2]167

(三)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从普通理论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大到国家层面的民族复兴,小至教育层面的传道授业,它都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教育者展开教学工作始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为主要的教学内容。[7]9教育教学内容以古诗文词句作为导入,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学中以《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仁”;以《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育学生尊老爱幼;以《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前出塞》中的名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抓住主要矛盾的作用。[8]应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间接提高了教师的修养,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古代先贤的智慧进行反思并以之来改进教学方法,传统文化中,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说明了学习与启发思考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问答法时可以适当加入追问或诘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调动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导其自主学习。[9]110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矛盾具有普遍性,将传统文化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势必会出现对立统一的两面,即:其应用的价值及应用中所体现的问题。学术界对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应用在实践教学中所体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总体来看,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应用中的困境

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缺乏正确性与科学性,只是单纯地运用传统文化内容对某一现象做出解释或说明,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学生心理活动的现实性要求。如没有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应用传统文化将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学校教育方面来说,虽然现在的中学教材中已经多次出现传统文化的身影,但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然只关注考试涉及的重点知识,对传统文化部分一笔带过或置之不理,忽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10]从社会教育的层面分析,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各国文化得以在我国大放异彩,同时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一定冲击。中学生群体中崇尚欧美文化的思潮开始出现,家庭、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忽视,使得学生变相理解为“传统文化无用论”。一味否定传统文化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1]

(二)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教学方法的保守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正确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的教育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以及教学评价法。[12]目前,以讲授法作为主要的教育方法,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内在的思想教育。同时,单一的教育方法趋于刻板,不能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优化组合,选择最适合的教育方法,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13]但是并不能全盘否定讲授法,相比其它的教育方法来说,讲授法更简单易操作,更方便教师控制以及掌握教学状况,具有方便、直接的优点。[9]112传统文化的应用,根据所选取的素材内容以及通过平等对话所掌握的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可以选择更多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做到知行合一,能够更好地体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14]

(三)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教育手段的传统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15]现在所说的教育手段主要指的是物质手段,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所能利用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传统的教学手段如:黑板、粉笔、教材、模型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PPT课件、投影仪、电视机、多媒体教学素材等。二者都各有其优缺点,凭借各自的优势为教学活动添砖加瓦。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既有丰富多彩的特点,又有内涵深刻的特点,适合借助更为直观的、生动的现代化手段让教师去呈现,更有助于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形象性、生动性,将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知识性与思想性直观地展现出来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7]16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传统文化在应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运用时有的问题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部分因素带来的影响。从学术界的研究来看,值得重视的注意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引入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精选

首先,引入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大胆吸收西方文明中优秀的东西,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时代在进步,西方文明中的“糟粕”部分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发展,不要用前人的眼光去看待外来文化。[16]其次,选择适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年龄和思维发展阶段)的素材,中学生处于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大多数学生喜欢那些形象生动的内容作为教学素材,所以,我们在选择时,所选取的内容要能一针见血地说明和揭示教材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且具有启发性。这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教材基本原理的内涵及其延伸内容,否则很难选择合适的素材,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7]84

(二)引入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适时

积极引入传统文化进课堂有利有弊。首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是一种双赢的举措,既面向中学生传播了传统文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改变了思想政治课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深化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更便于学生记忆课程内容。其次,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引入传统文化,盲目地添加传统文化进课堂,增加课堂内容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负担,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注意应用传统文化的时机。适时应用,让传统文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课程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住教育的适当时机,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17]84

(三)引入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适度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往往容易造成舍本逐末的现象,由于教师在备课环节关注的重点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相融合,重点的备课内容在教学实践环节就会演变成重点的教学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不等同于借助课堂教学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材外的拓展内容,点到即止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1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能主动掌握课程的进度,需要在备课时对学生的心理及课堂会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预判,做出相应的心理预设。应用传统文化可以在不影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适度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18]

篇3

传统文化中的图画在政治教学中得到了应用,教材中有许多以漫画形式展现出来的政治知识。教学中的漫画以社会各种事态为素材,与时事联系密切,通过夸张的寓意,讽刺、批判某些人和事。政治课堂中巧用漫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例如,在经济生活“市场配置资源”中,运用漫画“谁也别想发财”设计探究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的观察,体会漫画意图,探究漫画表现的经济原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发现了漫画背后不易察觉的意蕴。

(二)利用文学作品引入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最引人注目、经久传扬的当属文学作品。众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其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统一。其中不乏与思想政治课知识点相结合的作品。在政治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引入文学作品,营造课堂氛围,弘扬民族精神。例如,在学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时,教师适时地引入学生十分熟悉的梁启超的名作《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学生朗朗的吟诵中,整个课堂气氛达到,实现心灵的撞击,同时激发起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

(三)利用名言名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在政治课教学中,引用名言名句,发挥它的释疑解惑功能,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用“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分析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明发展的实质和普遍性;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来分析正确价值观和价值观的实现等道理。

(四)利用小品、相声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内容

相声、小品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种容易被人接受的形式。在政治课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地运用小品、相声,让学生参与其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会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记忆。例如,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学生设计表演了相声《假如我中了500万》、小品《看谁比我阔》。表演作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展示了学生中存在的部分不正确消费行为。这种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中产生了共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一些传统文化,可使某些深奥的理论简单化,使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些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真正掌握了所揭示的政治观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传统文化的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率,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

二、政治课在运用传统文化资源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引用的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精选

所谓精选,是指注意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思维发展的素材。所引用的资源能恰如其分地说明和揭示教材中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并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准确把握教材基本原理的内涵和外延,而且必须使所引用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与教材保持一致,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引用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适时

适时引用,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时引用,可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促成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性思维。适时引用,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可收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引用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适度,防止喧宾夺主

在政治课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始终注意它仅仅是教学的素材,哲理剖析的一种载体。教学中引用传统文化,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处理不当,占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所引用的内容,尽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表面上听得津津有味,但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势必会干扰和冲淡正常的教学活动。

篇4

“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③围绕人、为了人、解放人和发展人是的终极目标。长期以来,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我们把社会(集体)抽象为实体的概念而“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化物”(鲁洁)。这种对群己关系的理解与整体主义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得教育愈发关注被抽象了的社会需要而漠视了活生生的人本身。这种教育只聚光于人的有工具属性,培养的是一种没有独立的人格的人。我们要高扬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是对解蔽式的理解,又是对启蒙以来“单向度的人”的超越:首先,这种新人是指具有类本质、“世界历史性的人”。他(她)不是“单子式”的孤独存在,而是以“个体的独立的存在、个体多样的发展为前提”,“内在的包涵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统一”;④其次,这里的“本”是指这种教育始终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既教人如何生存又导人为何而生;再次,以人为本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的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个性。”⑤只有在这样的教育之中,才能真正实现手段与目的、个人与社会以及人本质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完满结合。

1.2“主体能动”的张扬与效应

主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从认识论角度理解,它所指向的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而人在与客体的关系中表现出的能动的、积极的、区别于物的主动态势,最鲜明的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从这个意义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等同于主客体间的纯粹的认知过程,也不同于主体对客体单向度的改造过程,而应该是发生在(师生)主体间的理解和体悟的活动:以教学或其他教育活动为媒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对教育资料进行共同诠释的活动中,二者间不断出现认识的双向建构,最终双方不断生成对意义新的理解与体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与品德结构处于失衡-重构的往复运动中,从而实现层次的不断提升。理解和体悟是地位平等的主体之间的一种对话,所以,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而受教育者发挥其能动性不仅仅是依靠教育者的尊重,其本身构成了新的理解和体悟生成的前提。从这个角度而言,个体的能动性发挥程度决定其自身境界提高的关键因素,而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追求。

1.3培养目标的大众化转型

求保持适切性的前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自身的转型才能在新的时代取得存在的“合法性”地位。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培养精英,还要观照大众的需求。所以,在培养模式上,必须从一元化走向多样化,以满足“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高素质劳动者”、“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思想政治素质的多样化需求。其次,在教育内容上,不仅要关注人的自觉的、系统的、深刻的、理性的意识层面的培养,以锻造其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再次,在教与学形式上,单纯的知识授受的认知方式(“知道”)必须走向多元、走入生活。受教育者还将在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情境中体验所学(“体道”),完成知识、素质、能力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1.4民族本位的全球化视野

全球化与信息社会的双重效应,决定了异质文化间的碰撞日益频繁和不可回避。只有保持优良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遗传图式,才能在文化的交融中始终以主体性的地位有选择地同化和顺应异质文化,同时实现对文化传统的更新与超越。否则,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者将会被强势文化所吞噬,成为种族概念上的民族。作为教育系统中关涉价值观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民族传统文化扬弃的继承;二是对外来文化批判的吸收这两个时代命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备全球视野、保持开放意识,从提升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来予以应对:一是加快和加强对传统文化整理和提炼,系统地将其纳入所有层级的教育内容之中,同时在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场域中始终维护和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地位。二是摒弃保守思想,以主动适应的态度,加强对异质文化的了解与研究,将其本质中(非形式)的精华纳入通识课程,使受教育者系统地了解他者文化,成为融通各种文化精髓、具备全球化视野的新人。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创新

2.1理解体悟的教育方法

“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狄尔泰)。说明只限于对物的认知;而理解既包括认知也包括对“意义”的觉解,它是“认识借助概念、通过分析、比较、概括以及联想、直觉等逻辑或非逻辑的思维方式,领会和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过程。”⑥个体精神世界的生成既有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有对人的世界的理解。在这个认识过程中,逻辑、归纳、推理是人们理性的认识方法,情感、直觉、领悟是人们非理性的一种认识方法。只有理性方法与非理性方法的结合,才能构成人类认识在方法上的圆融统一。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是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知与行构成了过程始与终的两端。认知过程是理性的,而情感和意志的形成却依赖理解和体悟,是理性与非理性相交织的。这个过程又分为内化和外化两个阶段。在内化阶段,认知的结果要同化或顺应到主体的思想品德结构中,理解和体悟是前提;在外化阶段,理解和体悟的积聚,推动着人的情感向意志的转化,最终从知走向行。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人的理性与非理性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理解和体悟对知与行起到了双向建构的作用,这种能力是人类独有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理解和体悟为主要方法的教育。理解和体悟必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行,它不能仅把外部规则作为习得过程,也不能将知或行作为终点。需要指出的是,任何外部规则、价值只有符合“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康德),才有可能真正为个体所接受。

2.2平等对话的教学方法

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呼应,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系统知识讲授的赫尔巴特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国的教育实践影响深远。在这种模式下,师与生的地位是单向依附的,体现着一种宰制与被宰制的主-客体的关系,使填鸭式知识灌输成为了一种教学范式,塑造了没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知识容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大学的教学活动更应该是师生间共同探求高深学问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首先是地位上的平等。将对话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受教育者预设为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哲学意义上的对话,并不仅仅是指狭义的言语应答,而是指主体间在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一种开放式的双向互动,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共同创生新的“意义”。对话模式的教学范式是对片面追求效率的科学教育学的一种调适,是对“产婆术”、“习明纳”、“教学相长”这些人类教育思想精粹的理性回归。它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平等探究学问的大学精神。

2.3以哲学思辨作为方法论基础

因袭战争年代政治工作传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带有浓厚的军事化色彩。以迅速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追求效果、功用的实用主义成为指导实践的方法论基础,这从侧面折光了思政学科建设的孱弱。作为一门关涉价值的学科,它不能止于感性活动的囿限而陷入对现实的崇拜。它应当插上思辨的翅膀,向至善的方向飞翔。首先,应当加强学科建设,建立成熟的学科建制,按照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来构建科学的理论框架,哲学的思辨能够观照实然现状,从而在理性层次上确定“应是”的路径,以此保持理论的真理方向;其次,哲学思辨还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革命性和批判性,能够从理性的高度不断审视自身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从而实现对自身和现实的超越;再次,面临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观紊乱,对于诸如人与社会、理智与行为、他律与自律等等现实问题的思考,只有哲学的思辨才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革新思考

3.1知行合一的制度设计

“要使一件事情成为善的,只是合乎道德规律还不够,而必须同时也是为了道德而作出的。”⑦臻于善,是知善与行善的复合体。作为观念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最终目标也是使受教育者做到知与行的圆融统一。没有行为的认知,是伪善的表现;非认知的行为仅是偶然巧合。这就要求在教育制度设计上必须对知行合一作充分考量,致力于培养“行焉而有得于心”的受教育者。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设计在客观上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一是基于加强工作的初衷,不断强化其作为一种封闭性的独立系统。这种专门化的做法,是对教育目标的自我窄化和系统内部的自我切割,使思想政治教育孤立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孤立于其他管理和训育子系统,导致了教书与育人、教学与教育的割裂。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理论教学和训育、管理是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这两个异质、不关联的群体分别实施的,最终造成教育过程中知行环节的脱节。作为“育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以知为止,它还必须观照个体情、意、行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这一过程应该贯穿与所有学科的教学之中、体现在一切训育及管理活动之内。为强调而孤立的做法既损害了学科本身的建设,也破坏了教育的系统性。同时,“两张皮”的教育队伍只有实现同质化,才能保证教育过程是知行合一的。

篇5

结合“专家点评”理解教材是思想政治课教材中“专家点评”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理解正文中名词、概念、理论的内涵及外延,最终使思想政治课本的知识进入头脑,牢牢地掌握在心里。如,在学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时,有学生就会误认为:文化与经济政治同步,只要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就随之而好起来。或许会认为物质条件差了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对这点,在教材第10页“专家点评”就给学生说得很清楚,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会与经济亦步亦趋。这样学生对知识点巩固了,在做诸如文化与经济政治同步这样的选择题时错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又如,在讲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时,教材正文上只说了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相关链接”与“专家点评”不一样的是,“相关链接”不如“专家点评”那样有较强的知识点,也不需要学生去记忆、去理解。“相关链接”大都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与教材紧密结合。教学中重视发挥它的作用,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本内容。

篇6

一、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的理论基础

新理论,对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对政治性课程话语的影响尤为深刻,新理论开启了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的政治视角,使课程话语的言谈融入到广泛的社会政治场景中,成为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的理论基础。

1.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18世纪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托拉西首先建立了“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它的原创性意义是指“观念的学说以及关于人的心灵、意识和认识的全部科学,到l9、20世纪,它被限定为否定性的概念,即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与科学格格不入”。西方杰出的新者阿尔都塞,沿用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在其论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提出了“人生来就是意识形态的动物”这一独到的见解,创立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综合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的内涵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意识形态是普遍客观存在的一种无意识结构,在社会中作用于人时是隐蔽的,对人来说是必须接受的一种存在,具有强制性的特征;其次,在意识形态中,人们是用一种想象的形式来再现自己的实际生存状况,因而人们在意识形态中所再现出来的状态具有失真性;再次,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对主体的塑造来实现的。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的理论基础之一,有其重要的原因。(1)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这一术语,直接成为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的重要主题之一,这是有助于政治取向的课程学者提出论据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2)一般来说,与统治阶级有关的意识形态都被认为是学校教育的思想和内容,在当今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中,课程本身也被概念化为一个意识形态方面的、使人困惑不解的事物;(3)意识形态作为~种表象体系会传递构成学生无意识结构的知识和观念。

2.葛兰西的“霸权”理论。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出的关于“霸权”的理论,在西方引起巨大的反响,而“霸权”是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借用来的术语,这一理论为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葛兰西的“霸权”概念有两个含义:首先,和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霸权”含义一致,即指一个统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统治阶级凭借其智力和道德的领导权,对诸同盟阶级进行政治的控制;其次,霸权也指在再生产阶级关系时运用暴力和意识形态。葛兰西指出:“霸权的实质就是要为某个统治阶级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合法性的因素。其主要手段就是对全社会实行文化、精神、政治的领导;其方式就是采取长期渗透和潜移默化,从而广泛地播撒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角落。”可以看出葛兰西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意识形态上,他提出的霸权的概念具有独创性,在西方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这也促使“霸权”这一概念在政治研究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当人们在提出课程中的某一带有政治性的观点时,“霸权”无疑成了比较合适的论证工具,这对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的研究和政治性课程话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世界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新”流派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希望能形成一种富于批判性的社会意识,这种社会意识能渗透到现有的意识形态中去支持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够维护展望不同的自由。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旨趣在于理论上极力弘扬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本性,强调实践对于人的存在的基础地位,深刻地批判一切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的异化力量,希望彻底地解放人性,尤其是强调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和交往理性的重建。

在当代,美国的课程论学者在创作课程文本和确定课程话语的主题或对课程话语的主题进行审视时,把“批判性”这个词作为削弱意识形态的再生产时一个必不可少的话语来运用。因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成为了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使政治性课程话语带有了非常浓厚的批判气息。

二、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的主题及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前,“课程在政治上是中立的”,但是美国的课程领域在历经10年的概念重建活动之后,政治性课程话语以其独有的特色首先活跃在课程领域。政治性课程话语的研究者深入社会,把课程置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场景中,从主题、特征等综合的意义上理解、建构课程。

1.政治性课程话语的主题

(1)“再生产”和“抵制”。“再生产”这一概念来源于新的“经济再生产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鲍尔斯和金蒂斯在1976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再生产”的理论,他们继承了关于“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把学校看做是上层建筑的阶层,即由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阶层中起作用的东西,并且认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对应的关系,学校为学生进入当前的经济制度做好了准备。“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为代表,他认为,学校及学校的课程是传播统治阶级文化资本的阵地和工具,学生在“合法化”外衣的掩盖下接受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而忽视了自己的文化资本,“进入学校的工人阶级的学生的文化资本就处于不利地位,在中立和公正的幌子下,学生又以同上面类似的方式被分成不同的阶层,这里决定性的因素就是文化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美国,阿普尔和吉鲁是“抵制”理论的主要代表。阿普尔指出,学生和教师在学校文化中,在阶级、国家和意识形态的“霸权”面前,具有能动作用。因此,学生和教师具有创造课程的能力,是自己课程的主体。学校课程不仅是统治阶级文化、意识形态和阶级关系的再生产装置,也是实行抵抗的实践、进行反霸权的斗争、实现民主的文化实践的能动过程。吉鲁是美国“抵制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将“抵制理论”这一概念投射到学校教育,使其成为解放的理念,包含了对统治的批判,以及为社会和自我的解放而进行自我反思和斗争。吉鲁还呼吁建立一门新的“激进教育学”,把学校与更广泛的社会联系起来,并致力于理解“权力、抵制和人的能动作用怎样才能成为批判性思维和学习而斗争的核心因素”。

(2)“意识形态”和“霸权”。美国课程学家阿普尔直接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中借用了“意识形态”这一术语,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容易歪曲人们对现实的看法,是为社会中统治集团的利益服务的。”由于意识形态具有为统治阶级服务,虚假的合法性以及对人进行控制的特点,所以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的持有者深入分析了传统课程的特点,认为传统课程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于是“意识形态”这一术语隐喻性地被运用到课程中,认为传统课程是控制性的,课程即意识形态。。。阿普尔在《意识形态与课程》一书中,对学校保存着的文化、正在传授的文化和被拒绝了的文化进行深入的考察,对隐藏在课程背后的价值观进行了分析,对课程、学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教学了探讨,阿普尔在有意识形态与课程》一书中还借用了葛兰西的“霸权”这一术语,揭发了意识形态对社会、教育和课程的统治机制。在阿普尔看来,“霸权”是指一个中心的、有效的、起支配作用的价值和行为系统,也就是说,学校课程对知识的选择和分配,实际上是社会中有权力者所做的意识形态的抉择,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法定文化,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与控制的工具。

(3)“文化资本”’布迪厄在《教育、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一书中具体阐述“文化再生产理论”时,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文化资本”。他借用了马克思的“资本”概念,认为社会现象中存在着“文化资本”,这种“文化资本”是针对学校教育的不公平性来实现的,他认为学校教育表面上是维持教育平等,实际上却是再生产不平等社会结构的阵地。学校的课程是文化传递的主要工具,在传递、再生产文化的同时,也再生产了不平等的阶级结构和社会关系。课程作为文化资本,从内容上看是指那些具有强迫性的社会主流文化,就是这种主流文化却与个人的前途、命运、社会地位息息相关。美国课程学家阿普尔则认为“文化资本”是指高雅的兴趣,某些重要的知识、能力和语言形式J。文化资本是与社会的分工和权力的分配密切相关的,学校在社会的分工与权力分配的过程中起到了教化的作用,潜在地再造了经济和文化的不平等。学校中的控制不仅仅以学校的学科形式或者学校的教学形式出现,如维持秩序的日常行为规范、工作规范、顺从、准时等潜在课程,控制也通过学校分配价值的形式发生作用。

2.政治性课程话语的特征。通过对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再生产”、“抵制”、“意识形态”、“霸权”、“文化资本”等主题的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把握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的特征,即批判性、人文性和建构性。

(1)批判性。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具有浓烈的批判性,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课程范式、资本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的批判。首先,政治性课程话语认为,传统课程范式中的理论被彻底工具化了,过分强调技术性,对传统课程范式批判最有力的当属吉鲁。他认为传统课程范式中主要是对效率和控制感兴趣,预先设计好行为的目标,并以此作为评估的标准,从而使人们忽视课程的复杂性,忽视了课程中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其次,认为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表面上看是平等的、民主的、大众化的,但是实质上其课程知识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价值标准、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权力分配和社会控制的一些原则。第三,认为结构功能主义长期以来一直在社会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强调秩序、稳定、和谐、一致、共识、平衡等核心概念。但它往往把学生学业成绩的失败,归结于个人的智力问题,掩盖了阶级、种族、性别的不平等造成的影响,也掩盖了不同阶级获得不同文化资本的事实。

(2)人文性。政治性课程话语的代言人非常重视人的价值的平等和实现问题,使课程领域充满了人文性。阿普尔认为,意识形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课程是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活动的产物,是不同阶级、种族、性别和宗教群体之间权力斗争和妥协的结果]。因而课程问题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已经成为阶级和权力斗争的产物,是文化传播的工具,直接影响人的价值观。于是,课程工作者在进行课程研究和实践时,从关系的角度,把课程与大的社会不平等联系起来,揭示课程中的种种意识形态,反对意识形态对学习者过分地渗透和影响。吉鲁的“抵制”理论也呼吁解放个人的知识、价值和社会关系,尤其是在学校教育这个框架中,抵制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充分解放自我。

(3)建构性。当代美国的政治性课程话语是从政治的角度来谈论课程的,主张用新的方式建构课程理论,要对传统的课程理论进行反思与批判,目的是要重建教育中的权力关系,即建构学校和课堂公共领域中的实践关系。政治性课程话语的持有者把教育看做是一种政治性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建构意义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认识与表达,这样课堂的权威与权力的关系摆脱了传授与接受的关系,从而过渡到证明自我的存在,并寻求伙伴友谊的新型关系。构建这种课堂,将成为师生彼此展现自我思想和个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应该听到各种需求的声音,当然课程也需要跟随课堂的建构而发生变化,也就是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观,从而反映学生、教师及家长的声音。

三、对我国当今课程建设的启示

篇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影响,帮助青少年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道德标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传达有着决定性意义。针对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研究是针对高校新课程改革出现的不同思路,是基于民族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关系衍生出的内容,研究内容更加具体,拥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本文主要从论域、论域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与现代教学实践结合,确保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了解传统茶文化,使我国传统茶文化焕发全新活力。在思想政治课中不断加入新的文化元素,在优化课程结构的同时增加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量,有助于学生形成符合核心四项要求的“三观”。

1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

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史、传统茶文化传承与两者内在联系三大论域。

1.1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史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品茶作为文人雅士娱乐、社交的重要内容被赋予了丰富文化内涵,其中茶道提倡的君子之道(例如:礼仪、谦让)等优秀品质,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着大量交叉的。传统茶文化中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古代名人的哲理小故事可以被引申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生活化场景阐释理论内涵,使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血有肉。我国作为古老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对个体的道德修养有着很高要求,全面学习掌握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发掘我国传统文化精华有着重要实践意义。

1.2传统茶文化的传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挑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过分教条和完全排斥都是片面的。在充分了解传统茶文化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传统茶文化中强调的和谐有礼,茶艺文化中对生活的热爱和美的追求是与时代精神相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针对地从中汲取养分。

1.3两者内在联系

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是以传统茶文化思想内涵为基础,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交叉。茶叶的冲泡、饮用过程有的礼仪环节和操作技艺,蕴含着我国传统君子对生活的态度和与人相处模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与教育,这和传统的中华文化中的君子之道是相通的,先贤故事的引导侧面激励学生自发严格要求自己,知行合一、谦谦君子等传统观念对当代道德观念的塑造有着重要导向作用。因此,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都是教人向上。

2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域存在的问题

2.1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没有明确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网络信息,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独立包装的快销饮品受到校园欢迎,品种多样的饮料选择使学生忽视茶叶,由于缺乏充分了解特色传统文化的环境,大学生对传统茶文化认识普遍不足。青少年是发扬传承传统茶文化的重要预备力量,但目前大部分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还停留在影视作品,即使少数喜欢茶饮品学生也更愿意选择简便快捷的茶包。对传统饮茶风俗不够了解,是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工作开展的最大障碍,一些人认为两者结合就是单纯地把茶文化学习列入思想政治教育课本。这种错误的理解使一线教师不相信茶文化理论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作用,面对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问题大多老师持怀疑态度。

2.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传统茶文化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提高群众思想道德水准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长期以来采取相对刻板的理论教学和单一的应试考核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固化,学生大多通过背诵方式记忆知识点获得好成绩,对测试之外的知识缺乏学习动力。授课教师对常规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工作主要依靠课本“照本宣科”,没有了解过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接受能力,片面采取“老师划重点,学生背重点”学生对教学新元素的引入比较排斥。授课教师需要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茶文化的积极作用,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关注的焦点不再集中如何应付考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2.3研究方法存在误区

由于研究时间较短,我国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过程存在着一些方法误区。首先,传统茶文化涉及范围广阔,单纯以学科建设角度分析会存在偏差,一些学者将传统茶文化割裂对应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断章取义的理解无法触及传统茶文化的真正内涵。其次,文化的创新和融合应当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充分了解上,单纯强调理论的逻辑性忽视传统茶文化所处时代背景,无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传统茶文化传达出的时代精神。受错误研究方法的影响,我国传统茶文化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口径不一的研究结果无法很好融入常规教学中,为研究理论的实践造成很大难度。

3解决论域研究存在问题的对策

3.1明确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方法

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目的:是希望可以通过文化的碰撞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两者结合需要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的不断内化,使两者达到有机统一。现阶段,针对高校对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关注度不够,应当在具有可操作性基础上,通过教研活动、主流媒体宣传等方式确保工作的顺利展开。考虑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不能急于求成,要立足于高校教学实践稳步展开,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充分参与到学科改革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传统意义上比较“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发挥出最大效果,教学相长,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3.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传统茶文化

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增加传统茶文化元素,以课后课题活动、著名典故分享等形式使学生具备基本茶文化常识,逐渐对茶文化产生兴趣,避免生硬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添加传统茶文化理论知识。教师应当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再学习,定期组织茶艺工作者在校展开讲座及实践教学,帮助在校师生对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和蕴含的思想政治内容有所了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需要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确保实施开展教学实践必须的经费和活动场所,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传统茶文化的理解。

3.3针对研究方法误区不断修正

意识到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就要带着问题不断纠正调整方法,开拓学术事业全面看待传统茶文化。传统茶文化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对已有理论的支持和解释,其本身依然具有学习价值,需要我们不断通过研究发掘出有价值的部分。在研究中引入实证,避免单一逻辑推断可能带来的谬误,从实证入手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在传统茶文化中更广泛的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4结束语

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问题及对策,可以在帮助高校进行特色学科建设的同时对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丰富。这种结合利用传统茶文化涉及的多种知识,寓教于乐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加深大学生对传统茶文化了解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为弘扬传统茶文化和现代教育结合提供全面的帮助和可行性平台。

参考文献

[1]康韻,刘毅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1):80-82.

[2]白莹,李永勤,喜超等.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7-81.

[3]刘晓乾,任淑红.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09(1):683.

[4]董盈盈,都晓琴.价值认同视阈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9-12.

[5]王红.现状、不足与未来展望———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1-4+8.

[6]王红.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3):88-91+97.

[7]胡万年,伍小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归与融合[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1):46-51.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07-02 收稿日期:2016-06-23

作者简介:田 野(1989―),男,陕西延川人,助理编辑,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宣传和危机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其已成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既能够从教育层面上帮助教师实施教育,也会因为错误的互联网信息,导致学生出现价值观趋向的偏差。现代社会发展中,学生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在社会、经济、教育等诸多背景下谋求发展。因此,本文就大学生价值观问题,提出思想政治的全新教育思路。即以互联网为基础,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借助文化传导能力,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影响。

一、网络育人及其实践路径

网络教育无疑是较为高效、简洁的一种手段。然而,引用互联网机制,必然会触及网络社会的阴暗面,如不对此有所规避或加以引导,将会对学生教育成果造成冲击。因此,笔者对网络育人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如下实践路径:

1网络育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为年轻群体开辟了全新的“生活”空间。这也导致当代大学生更多以网络生活为主体,借助虚拟化信息形式,开拓一切精神需求层面的满足途径。所以,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沉迷不言而喻。而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改善大学生网络使用功能,为其提供健康的信息指导,无疑是高等教育所必须进行的工作。网络发展为信息交流渠道带来了便利性,多媒体资源也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因此,借助网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将具有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依托网络进行思想引导

网络对教育的客观意义,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从信息技术特性来看,网络教育具备以下优势:第一,不受空间限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地点展开交流。第二,不受时间限制。教育者可以将内容提前放于互联网,以便学生随时学习相关知识。第三,多媒体资源的支持。多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所具有的效率,无疑在于接受者是否能够有效理解传播内容。所以,在多媒体工具的引入下,学生将能更有效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此可以发现,网络在教育层面上有着较大的促进意义。不过,教育过程中仍会受到一些限制,迫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发生转变。其原因在于网络传播的特性完全有别于课堂教育模式。同时,原有的课堂教育已被学生排斥。因此,必须转变教育手段,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有效引导,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3依托校园文化建设

从上文可以发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再使用课堂教育形式,所以,应当适当转变手段。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无疑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较为容易实现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本文认为应采取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的教育。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以促进学生建立健康“三观”,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意识为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却与之完全契合。因此,可借助对校园文化内容的传播,在校园网络体系的建设中,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导。同时,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借助各类活动手段,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从行为、思想等诸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构建完善的、生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阐释

1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明确底线边界促进了交流

所谓的明确底线,是指校园文化建设中,在话题上所达成的共识底线。这也意味着任何个体不能够逾越底线来实现交流。此前对于网络教育模式的担忧,便是因为可能存在的阴暗性话题,即价值溃败和道德虚无,对学生思想意识造成的影响。而校园内的文化建设却能够对此话题有所抑制。这可以简单理解为,网络校园文化多需要依托几种形式,分别为BBS、百度贴吧等社区,虽然一些学校主张以官网形式构建文化,但是高校的官网在新闻性和信息主导上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借助社区类网络渠道,可以有效控制内容,并对无底线交流及时制止。同时,社区的权限机制,也能够对话题进行引导,进而构建明确底线且健康的交流环境。

2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营造环境氛围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校园网络文化平台是人与人所构建的交流环境。而人所依据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话题和交流深度产生影响。因此,应当在试图构建网络文化时,充分考虑环境的主导因素。而在构建环境的同时,不能忽略它对学生产生的客观作用。具体为:第一,环境的塑造在于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应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实现方法,并在效率和深度层面上作出考量,让大学生得以有效接受思想政治内容。第二,考虑到大学生现有思想政治基础,环境必须与学生基础认知相契合。即在学生不具备认知的情况下,不能够盲目提升思想政治的思想高度,以免造成学生无法理解所传播内容。第三,结合社会化因素,从网络文化层面为学生构建第二课堂。可以理解为,在构建环境的同时,应当引入社会信息宣导,由此帮助学生提前以社会认知反馈价值观建立,进而更加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推进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具体措施

1夯实一个基础阵地

网络虽然是虚拟化社会,但仍旧有着社会性基础。所以,在建立校园网络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够对网络社会有所轻视,必须充分考量各类客观因素,从而建立适合大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平台。对此,笔者认为应对平台采取统一化,且平台必须在学生的可控范围之内。例如,以固定BBS对学生思想政治进行引导。不过,其可能发生无法实现引导的问题。即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学生不愿在平台中展开交流,故此难以实现文化引导。学校可就此问题,以多层面引导的方式消除不良影响。例如,将成绩和学生的学习知识注入平台,使学生不得不关注BBS,并在其中展开交流。

2稳妥处理两重关系

第一,处理育人环境的关系。不同教育环境的教学手段有所差异。课堂教学主要在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深刻理解并记忆知识,再结合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具备知识的应用能力。而网络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则坚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发现,在实现教育的过程中,一旦两者发生混淆,便会在网络文化中产生课堂教育手段,而学生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感,将直接导致教育的失败。

第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环境下所实现内容的关系。根据教学环境的差异,可以发现不同环境的手段必然有所不同,对于教育内容而言同样如此。事实上,无论采用何种教育环境或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无疑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过网络教育的特性在于引导,而并非课堂教育的传导。所以在知识的选择以及传播方式对知识进行内容层面的转化方面,必然会产生不同之处。所以,不同内容的关系处理,将是分别实现各自效率的关键。

3尽力避免三点误区

第一,避免形式教条。网络育人虽然可同样产出教育成果,但是,其本质在于实现影响。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于长年累月的不断宣导,而教育的结果,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反馈。所以,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时,应当基于教育方法而做出客观考量。

第二,避免缺乏互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立需要大量话题作为引导。一些院校在实践过程中,采取相对简单的互动形式,即希望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可是,由于实践者能力不足以及对互联网交流方式的不理解,往往使得教育功能难以达成。同时,缺乏有效的互动,管理者难以接受学生的信息反馈,其下一步工作将无依据可言。对此,可采用现行提出问题的方式,在形成互动后再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第三,避免粗暴监管舆情。一些话题相对阴暗的舆情,无疑会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舆情一味抹杀。在管理时,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以更新颖的话题促使学生转换视野,并对过往舆情有效规避。同时,平台建立之初便需要实现规则化,先行告知学生平台的管理规则,并以相对灵活和友善的方式对舆情进行监管,进而避免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弹。

4积极探索四条途径

第一,内容管理。积极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工作的影响深度。在具体执行上,可寻求青年群体的交流特性,借助适合的题材对其引导。以正面的内容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

第二,综合服务。平台必须体现服务功能,这也是学生进入平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此,应为学生开通服务通路,让其可以及时提出问题,并将问题反馈到相关责任人,由此构建良性发展的校园服务平台。

第三,文化环境。建立内容客观、正面、积极的文化传播体系,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社会认知构成积极影响。并在积极文化促进下,树立健康的校园风气,提升学生文明上网的意识。

第四,舆情引导。网络中必然会出现负面的信息传播,学生对此类信息也有一定的兴趣。但是,扩大化传播此类信息内容,无疑将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所以,应当在信息内容上对学生有所引导,并避免负面信息在平台中出现。若负面信息在平台中不断传播,可采取推进方式,加速信息消亡,并在此后对学生加以引导。

四、结束语

本文所研究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旨在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果关系到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教育者必须对其有客观的认识,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本文所提的方法,仅是实现教育的手段之一,希望能对实践者有所帮助。

篇9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其已成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既能够从教育层面上帮助教师实施教育,也会因为错误的互联网信息,导致学生出现价值观趋向的偏差。现代社会发展中,学生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在社会、经济、教育等诸多背景下谋求发展。因此,本文就大学生价值观问题,提出思想政治的全新教育思路。即以互联网为基础,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借助文化传导能力,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影响。

一、网络育人及其实践路径

网络教育无疑是较为高效、简洁的一种手段。然而,引用互联网机制,必然会触及网络社会的阴暗面,如不对此有所规避或加以引导,将会对学生教育成果造成冲击。因此,笔者对网络育人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如下实践路径:1.网络育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为年轻群体开辟了全新的“生活”空间。这也导致当代大学生更多以网络生活为主体,借助虚拟化信息形式,开拓一切精神需求层面的满足途径。所以,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沉迷不言而喻。而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改善大学生网络使用功能,为其提供健康的信息指导,无疑是高等教育所必须进行的工作。网络发展为信息交流渠道带来了便利性,多媒体资源也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因此,借助网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将具有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2.依托网络进行思想引导网络对教育的客观意义,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从信息技术特性来看,网络教育具备以下优势:第一,不受空间限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地点展开交流。第二,不受时间限制。教育者可以将内容提前放于互联网,以便学生随时学习相关知识。第三,多媒体资源的支持。多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所具有的效率,无疑在于接受者是否能够有效理解传播内容。所以,在多媒体工具的引入下,学生将能更有效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此可以发现,网络在教育层面上有着较大的促进意义。不过,教育过程中仍会受到一些限制,迫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发生转变。其原因在于网络传播的特性完全有别于课堂教育模式。同时,原有的课堂教育已被学生排斥。因此,必须转变教育手段,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有效引导,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3.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从上文可以发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再使用课堂教育形式,所以,应当适当转变手段。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无疑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较为容易实现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本文认为应采取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的教育。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以促进学生建立健康“三观”,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意识为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却与之完全契合。因此,可借助对校园文化内容的传播,在校园网络体系的建设中,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导。同时,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借助各类活动手段,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从行为、思想等诸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构建完善的、生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阐释

1.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明确底线边界促进了交流所谓的明确底线,是指校园文化建设中,在话题上所达成的共识底线。这也意味着任何个体不能够逾越底线来实现交流。此前对于网络教育模式的担忧,便是因为可能存在的阴暗性话题,即价值溃败和道德虚无,对学生思想意识造成的影响。而校园内的文化建设却能够对此话题有所抑制。这可以简单理解为,网络校园文化多需要依托几种形式,分别为BBS、百度贴吧等社区,虽然一些学校主张以官网形式构建文化,但是高校的官网在新闻性和信息主导上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借助社区类网络渠道,可以有效控制内容,并对无底线交流及时制止。同时,社区的权限机制,也能够对话题进行引导,进而构建明确底线且健康的交流环境。2.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营造环境氛围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校园网络文化平台是人与人所构建的交流环境。而人所依据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话题和交流深度产生影响。因此,应当在试图构建网络文化时,充分考虑环境的主导因素。而在构建环境的同时,不能忽略它对学生产生的客观作用。具体为:第一,环境的塑造在于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应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实现方法,并在效率和深度层面上作出考量,让大学生得以有效接受思想政治内容。第二,考虑到大学生现有思想政治基础,环境必须与学生基础认知相契合。即在学生不具备认知的情况下,不能够盲目提升思想政治的思想高度,以免造成学生无法理解所传播内容。第三,结合社会化因素,从网络文化层面为学生构建第二课堂。可以理解为,在构建环境的同时,应当引入社会信息宣导,由此帮助学生提前以社会认知反馈价值观建立,进而更加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推进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具体措施

1.夯实一个基础阵地网络虽然是虚拟化社会,但仍旧有着社会性基础。所以,在建立校园网络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够对网络社会有所轻视,必须充分考量各类客观因素,从而建立适合大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平台。对此,笔者认为应对平台采取统一化,且平台必须在学生的可控范围之内。例如,以固定BBS对学生思想政治进行引导。不过,其可能发生无法实现引导的问题。即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学生不愿在平台中展开交流,故此难以实现文化引导。学校可就此问题,以多层面引导的方式消除不良影响。例如,将成绩和学生的学习知识注入平台,使学生不得不关注BBS,并在其中展开交流。2.稳妥处理两重关系第一,处理育人环境的关系。不同教育环境的教学手段有所差异。课堂教学主要在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深刻理解并记忆知识,再结合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具备知识的应用能力。而网络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则坚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发现,在实现教育的过程中,一旦两者发生混淆,便会在网络文化中产生课堂教育手段,而学生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感,将直接导致教育的失败。第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环境下所实现内容的关系。根据教学环境的差异,可以发现不同环境的手段必然有所不同,对于教育内容而言同样如此。事实上,无论采用何种教育环境或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无疑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过网络教育的特性在于引导,而并非课堂教育的传导。所以在知识的选择以及传播方式对知识进行内容层面的转化方面,必然会产生不同之处。所以,不同内容的关系处理,将是分别实现各自效率的关键。3.尽力避免三点误区第一,避免形式教条。网络育人虽然可同样产出教育成果,但是,其本质在于实现影响。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于长年累月的不断宣导,而教育的结果,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反馈。所以,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时,应当基于教育方法而做出客观考量。第二,避免缺乏互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立需要大量话题作为引导。一些院校在实践过程中,采取相对简单的互动形式,即希望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可是,由于实践者能力不足以及对互联网交流方式的不理解,往往使得教育功能难以达成。同时,缺乏有效的互动,管理者难以接受学生的信息反馈,其下一步工作将无依据可言。对此,可采用现行提出问题的方式,在形成互动后再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第三,避免粗暴监管舆情。一些话题相对阴暗的舆情,无疑会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舆情一味抹杀。在管理时,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以更新颖的话题促使学生转换视野,并对过往舆情有效规避。同时,平台建立之初便需要实现规则化,先行告知学生平台的管理规则,并以相对灵活和友善的方式对舆情进行监管,进而避免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弹。4.积极探索四条途径第一,内容管理。积极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工作的影响深度。在具体执行上,可寻求青年群体的交流特性,借助适合的题材对其引导。以正面的内容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第二,综合服务。平台必须体现服务功能,这也是学生进入平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此,应为学生开通服务通路,让其可以及时提出问题,并将问题反馈到相关责任人,由此构建良性发展的校园服务平台。第三,文化环境。建立内容客观、正面、积极的文化传播体系,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社会认知构成积极影响。并在积极文化促进下,树立健康的校园风气,提升学生文明上网的意识。第四,舆情引导。网络中必然会出现负面的信息传播,学生对此类信息也有一定的兴趣。但是,扩大化传播此类信息内容,无疑将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所以,应当在信息内容上对学生有所引导,并避免负面信息在平台中出现。若负面信息在平台中不断传播,可采取推进方式,加速信息消亡,并在此后对学生加以引导。

四、结束语

本文所研究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旨在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果关系到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教育者必须对其有客观的认识,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本文所提的方法,仅是实现教育的手段之一,希望能对实践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篇10

2.生活化思维教学的时效性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而初中生的人生价值观还不够稳定,和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入社会相关事件到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来,并对这些事件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剖析社会现象的根源,是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生活化思维教学的实效性,进而运用生活化的思维模式去认识和理解生活和初中政治的紧密联系。例如,在当前老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利用初中政治知识,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怎样的措施,鼓励人们见义勇为的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生活化的思维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思维教学的实效性。

3.生活化思维教学的乡土性

通常初中生基本上是本地的学生,学生对社会信息的了解大多数都是源自于本地的生活情况。对于本地的风土人情认识更加深刻,对本地的生活有着别样的情感。因此,在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紧密联系当地的人文、地理以及风俗习惯,设计富有乡土气息的初中政治课堂。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初中政治的课堂上感受到生活化思维教学的乡土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章节时,江苏的学生可以切身体验到苏州园林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河北的学生可以感受到评剧、皮影戏的风采;东北的学生可以感受到东北二人转和扭秧歌的文化……。学生通过切实的生活体验,并结合政治课本的内容,能够更加深入地对家乡的传统文化做出了解和继承,是初中政治教学具有乡土性的特征。

4.生活化思维教学的情趣性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1

一、把思想政治课与日常行为相结合

要解决困扰多年的思政课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的问题,消除“两张皮”现象,就必须将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的日常行为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结合机制。建立学生成长素质档案,考核学生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并把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学分挂钩,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通过各种活动载体,如开展“几个一工程”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读一本好书、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工活动、锻炼一小时身体、学好一门外语、掌握一门技能等,将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优秀品德。通过学院“礼仪之星”“优雅女生”“绅士男生”“文明宿舍”等评选等活动,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通过表彰先进,发挥学生榜样的引领作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学科的实践性

思想课的教学,本身实践性很强,气息浓。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存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的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组织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事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平时组织学生参加时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矿、机关参观,进行社会调查,请企业家、人大代表、模范人物讲课等。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可以感觉到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既深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还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敏感能力,使政治学科的知识、教育功能得到有机地结合。当然,联系实际要恰当,不能生拉硬扯,机械对号,而且练习实际时,要做好理论方面的分析、论述和归纳。

三、采用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为教师主导精讲、综合分析,学生围绕所学内容提问、讨论,甚至辩论的形式。之后,教师予以回答,引导和分析,让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并学会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和思考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每次研讨结束时,教师进行理论总结,使学生在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上都有提高。例如,在讲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等观点,分析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国两制”的政治策略和“武力解决”的手段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政府统一祖国信念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科学性,进而批驳“论”“不统不独论”等分裂主义理论的荒谬性和险恶性。在参与式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使以后的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面对学生的提问、质询、争辩,教师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理论修养、论辩水平和知识背景的机会,使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威信和理论的威信大大提高;另外,课堂中由于学生有了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也就消除了对该课程的逆反心理,并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较好地训练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和系统准确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当然,这种教学形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四、从闭关保守到开放包容的创新

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来袭,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应把握时代脉搏,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做好东西方文化思想的转换,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向融合转化,将闭关保守的思维向文化生态良性发展转变。

首先,面对东西方文化的碰撞,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者应采取开放积极的态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价值加以重新审视和挖掘,一方面从西方文化中吸收其合理成分为我所用,将融会贯通的科学思想政治理论传授给高职学生,使东西方文化碰撞转化为科学的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开放包容性,不仅做到古今结合,也要做好中西结合,洋为中用,让高职学生能够接受并乐于接受和自觉接受。其次,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系统需要与世界文化接轨,在保证自身系统的独立性同时,也要注重与世界文化思想系统的生态互动。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悠久的传统文化有其自身内在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需要与世界文化交流,交换新鲜的养分,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只有这样,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会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引导和修正学生主体的社会认知取向,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篇12

1引言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逐渐演变成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但是本质上相差不多,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社会更加注重道德教化和对行为的约束,所以,从古至今都延续着中国古代礼仪教育理念和具体内容,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建立也是基于古代礼仪的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这就要求教育者需要根据古代礼仪文化进行对受教者的德育工作。古代礼仪注重“礼”的培养和教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按照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进行活动,只有在懂规矩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够有秩序地生产和发展,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前提条件。从目前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来看,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这说明对于人们的德育工作并不到位,即使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了道德底线,但这并不是基本的伦理伦常和行为准则,通过对古代礼仪内容的宣传和教育,能够使人们重新全面地认识礼仪文化和树立行为的标尺,进而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这也是目前教育事业最重要的工作。

2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内在联系

2.1内容统一性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中的“礼”是人类社会、天地、自然的基本法则,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规范,同时也是国家各项制度的基础,为人们规定了合理的行为准则,这也是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一致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具有在内容方面的统一性联系。所谓统一性,是指二者表达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一致,并且能够相互融合和促进,共同传达同一个目标或者同一个理念,古代礼仪教育通过一定的社会规范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对社会进行控制,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使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层面的关系以及义务和权利等都能够拥有统一的准则和规范,这也是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内容,同样提倡受教的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这一系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从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实践的内容以及方向,所以,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是统一的,并且共同塑造在人类社会中统一的伦理道德规范,使社会能够更加秩序化和可控化。

2.2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为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制定了标准的体系,同时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德育目标的树立有一定的根据和基础,证明思想政治课德育内容具有科学的内涵,并不是

凭空想象出来的空谈理论,而是根据古代礼仪进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德育资源,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德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同时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学目标能够进一步展现我国礼仪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促进中国古代礼仪之邦的美誉能够广泛地宣传和感染更多的人们,使古代礼仪能够不断地传承和发扬,将我国的文化发扬广大。因此,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之间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相互之间融合了道德规范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目标,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这不仅仅代表了古代文化的长久传承,也体现了道德规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基本内容。

3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意义

3.1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提供了借鉴

中国古代礼仪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过程特别重视礼仪文化,学习礼仪不仅仅是提高自身的素养,同时也是对礼仪文化的发扬和保护,古代礼仪的内涵也逐渐成为了现代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实现的可借鉴的重点内容。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树立学习了古代礼仪的基本价值取向,将大部分礼仪文化也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不仅仅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古代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可取之处,同时也将古代的文化传承下去,成为现代教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古代礼仪文化的剖析和研究,使学生能够结合现实和个人来理解礼仪建立的好处和必要性。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需要知礼仪懂廉耻,这也是学生通过德育逐渐养成的规律和习惯,所以,现代的德育目标是基于古代礼仪教育之上的,通过古代文化的借鉴,实现古为今用的效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质教育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和效果。

3.2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为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提供了保障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能够长期稳定地传承和发扬,并且在教育事业中一直以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这说明古代礼仪文化具有科学性和可利用性,能够切实地使人们学习到良好的文化,提高整体的素质水平和道德修养,正是由于古代礼仪教育的重要价值,也为现代的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树立提供了保证,通过礼仪文化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不断感染和修正,同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使现代思想政治课德育工作也能够顺利地实施,并且在此基础上添加时代因素和现实需求因素,更加符合人们的素质教育目标。如果没有古代礼仪文化的存在,那么思想政治课德育资源的形成就会失去支持和保证,不仅仅不能够使人们产生信任和依赖,同时从内容本身就缺少科学的依据和参照,这对于教育来说毫无可信度可言,所以,中国古代礼仪教育的显著效果和传承性为现代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推进目标的快速实现和广泛地应用。

4运用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践行策略

4.1宣传和弘扬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促进德育目标的实施

中国古代礼仪已经扎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无形中已经受到了影响和引导,这就是文化的巨大魅力和作用,但是,人们对于古代礼仪的全面了解和学习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都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所以,现代社会为了进一步将我国的古代文化发扬光大,需要大力地宣传古代礼仪文化的内涵和作用,使人们能够充分地理解文化,并且受到全面的启发和督促,这样对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就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因此,宣传古代礼仪文化是为了使更多的人们理解和认可思想道德规范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性,也能够激发人们对文化的学习兴趣和支持,从而更加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只有人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响应德育工作,这样所建立的德育目标就会比较容易实现。

4.2提高教师对古代礼仪文化的理解能力和与现实结合的能力

古代礼仪文化虽然长期以来都在不断地传承和发扬,但是对于礼仪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界定并不是每个人都熟记于心的,对于教师也是如此,还拥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礼仪文化的复杂和繁多也为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各种礼仪的概念和分类,同时需要重点研究礼仪存在的价值以及如何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所以,老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都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培养,知识是无穷的,礼仪文化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主要工作者,其个人的能力也决定了学生的普遍学习水平,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和实际能力的培训和提升,这样才能够更快地实现德育目标,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将我国的礼仪文化和道德不断地发扬和传承。因此,教师的培养工作也是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可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能力进行定期地测评,形成奖罚分明的政策体系,对教师也能够形成一种激励和促进,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增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礼仪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我国礼仪文化的广泛应用,也能够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4.3创建情境教学,形成礼仪文化的实际应用教学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可以模拟相关的礼仪内容进行现场演练教学,可以是行为表演,也可以是语言表达的演练,这些都是对固定的礼仪文化的动态表现,能够充分发挥礼仪文化的实际应用效果,使学生体会到道德规范和高素质的重要性,这样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现代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和变化,增加了情境教学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探索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同样进行古代礼仪文化的真实模拟,尤其注重学生的言行举止的表现,教师根据实际的效果进行评价,并且纠正演练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给出合理的建议,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体会礼仪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实际的应用,将理论切实地与实际相联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德育目标能够快速地实现,为现代学生创建了道德规范标准和行为约束,使人们能够逐渐按照规矩和伦理道德进行活动。

5结论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是最主要的文化内容之一,它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和整体的人民素质高度,是其他国家对其评价的标准,中国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这说明从古代就开始注重礼仪的学习和使用,这也是我国能够屹立于国际舞台的重要原因,只有懂得礼仪道德和规矩的国家才值得尊重和信赖。现阶段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于德育方面,通过充分发挥礼仪文化的巨大作用,也能够进一步实现德育目标,所以,本文对于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在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建立和实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也是现代社会长期坚持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主要内容,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也为未来的更多学者的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方向和条件,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能够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

参考文献

[1]曲祖江.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迷失及其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2]张丽.高中政治课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探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3]张晓丽.新时期思想政治课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教育的创新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