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8 11:40: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看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国缺少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度
奚志农是云南大理人,从小环绕着他的青山绿水,养成了他对于自然与生俱来的感情。这种对于自然的爱不仅是他的喜好,更变成了他的理想。他爱鸟、爱动物、爱自然,这一切使他成为了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
奚志农把拍摄野生动物作为表达喜爱的手段,但生活在一个从来就没有自然、野生动物摄影师的国度,使他发现自己的责任更加沉重。只有将手里的相机变成武器,才能捍卫这些生灵。1992年至1996年,他六进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鲜为人知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展现在大众面前,并由此保住了它们所栖息的一片原始森林;1997年,首次报道了藏羚羊被大肆猎杀的危机状况以及“野牦牛队”为保护藏羚羊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极大促进了国内外公众对长江源头生态及藏羚羊保护的关注。
今年,奚志农踏上了北冰洋之旅,继续探索野生动物的世界。20年的奋斗努力中,10年在黑暗中摸索,经历了痛苦、愤怒、无奈和悲伤,奚志农仍旧坚决地决定纯粹做一个摄影师。“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社会,把本来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看作是多么的另类、多么的独特。”在国外有许多的自然和野生动物摄影师,并不像国内―无人问津的行业。所有面对环保、野生物种保护的人都是悲观主义,因为他们看不见未来,只是做自己的本分。就像他曾经说过的,“我的拍摄跟不上野生动物灭绝的速度。”
用个人力量扭转变态现状
有人曾说过,“保护野生动物最好的方式,就是排除人类的干扰。”在奚志农拍摄期间,有不少人为了看金丝猴拿食物去引诱。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很不好的,影响了动物本来的生存状态。奚志农的办公室就在北京动物园内,北京动物园是中国动物园中做的最好的,这些年变化很多,虽然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但就在近几年,还有人在打北京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的念头,那些建造野生动物园的实质目的就是为了房地产开发。甚至有些企业还与政府勾结,导致对野生动物的迫害。
相比之下国外的动物园环境好很多,并且各个学校从小就开设野生动物保护的课程,带学生们进行野外考察,增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如今,奚志农也致力于青少年的培养。在采访的当天下午,他就要去学校去为孩子们进行野生动物保护的讲解。2002年,奚志农创立了野性中国工作室,开始全心全意实践"用影像保护自然"的理念。计划从明年开始每年举办三次训练营,一个高级班,一个普通班,还有一个青少年班。希望能够通过年轻的一代来扭转对于野生动物错误的看法。
只有认识,才会引起关注
Q:《旅游世界》A=李华奇
Q: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野生动物摄影的?这类摄影题材对你来说是否有着独特的魅力?
A:开始摄影的几年,我和很多影友一样,什么都拍。风光、民俗、纪实无一例外。恨不得跑遍各种名山大川,寻找最美的风光。什么梯田、霞浦、雪山等尽皆收入镜头。听到什么地方搞民俗活动,不远千里也要去拍。跳的、唱的、摆好姿势的,唯恐遗漏!拍来拍去,不分主次,不成系列。直到2011年,我才思考,应该选择一个题材作为重点拍摄。我就选择了野生动物题材。我的家乡有一种濒危物种――黑叶猴,于是,我就开始了黑叶猴的拍摄。起初只是尝试,后来是越拍越想拍,甚至拍上了“瘾”。
现在我很喜欢这类题材。除了黑叶猴,我还拍黑颈鹤。因此,被影友们戏称为“打黑英雄”。野生动物也是大自然里的生命,很有灵性。我在拍摄中能感受到很多乐趣;它们和人类共处在一个地球,需要人类的保护。我可以通过野生动物摄影,唤起人们提高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也能尽一份力。所以,这类题材对我来说有着独特的魅力。
Q:野生动物拍摄十分辛苦,甚至很危险,你碰到过最大的困难(危险)是什么?如何化解的?
A:既然是野生动物,其生存环境必然是深山野岭。要拍好这类题材,它的难度和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我拍摄多年,也不止一次遇到困难和危险。常常要背着设备,下到大峡谷谷底,又没有路可走,山势陡峭。只能拉着树干一步步往下移,到了谷底,要找到一个扎隐蔽帐篷的地方也不容易。上下一次都要很付出很大的艰辛。尤其是春夏季节,河谷里是毒蛇出没的地方,随时都要提防毒蛇的攻击。最危险的一次,我从悬崖下通过,悬崖上有黑叶猴在活动,不断有碎石掉下。一块碗口大小的石头砸在我刚通过的地方,吓出一身冷汗。总之,对我来说,辛苦已经不算问题,而毒蛇和落石才是最大的威胁。说到底,这个题材的拍摄是一个玩命的活儿。
O:黑叶猴是濒危物种,拍摄黑叶猴的困难在哪!7黑叶猴的魅力又在哪里?
A:既然是濒危物种,说明数量极少。要找到它并且能拍摄的机会也极少,这是困难之一。我拍摄的黑叶猴还保持着原始的野性。我曾经将水果放在它出没的地方,用望远镜观察,它都不敢吃。想靠近它们很不容易,这是困难之二。黑叶猴体型小,怕攻击。其生存环境多是悬崖峭壁,谷深林茂。要拍摄它与环境、与大自然的关系,这是困难之三。
黑叶猴对于野生动物摄影来说,它的魅力主要有几方面。其一,体型很有特点。全身乌黑;冠毛呈锥形;两颊白须;尾长是身体的两倍。其二,幼猴呈金黄色;渐长渐黑。其三,黑叶猴的感情很丰富,公猴和母猴常常拥抱,且表情丰富。
Q:依照你对黑叶猴的研究。你认为黑叶猴成为濒危物种的原因是什么?
A:研究谈不上,但经多年的观察,也有一些看法。黑叶猴之所以成为濒危物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黑叶猴分布的这些地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力度是近年来才逐渐加大的。而以前一些不法分子的捕杀是一个重要原因。其次,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黑叶猴的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食物逐渐减少。第三,黑叶猴体型小,种群规模也小,抵抗攻击以及抢领地、争夺食物的能力不如猕猴。第四,黑叶猴有杀子习性。在猴王争霸中产生的新猴王,为让母猴早,会将前猴王的幼猴弄死。依我拙见,以上几个方面是黑叶猴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
Q: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你对读者有什么要说的?
A:野生动物也是大自然中的生灵,应该有它们自己的生存空间,它们的生命也应该受到尊重。尊重它们就是尊重大自然。作为人类,应该和它们和谐共存。我们没有理由去伤害野生动物。相反,我们有义务去保护它们。有的人为了谋取不法利益或满足自己一丝欲望,不惜残杀野生动物,是在破坏大自然。这些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之所以不辞劳苦地拍摄野生动物,目的就在于揭示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增强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对伍中来。我坚信,这一美好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Q:野生动物摄影对器材有什么要求?对于入门级的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您有什么建议?
A:经常听到一种说法,野生动物摄影必须要买最好的器材。这是唯器材论,我不赞成。相机对于摄影家来说,就是一个工具。不是拍出好作品的唯一条件。至于要用什么器材,要看拍摄环境以及拍那一类野生动物。就我而言,用的最多的相机是佳能5d3,镜头是200mm-400mm。拍大的生存环境时,24mm-70mm的也用。对于刚入门的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来说,有两台中档相机,其中,一台像素高一点,一台高感降噪好一点。一支400mm左右的普通镜头,一支70mm-200mm即可。
不管用什么器材去拍,首先要爱护野生动物。切记不要为了拍摄去惊扰它们的生活,甚至驱赶它们。这是一个野生动物摄影家必须遵守的准则。黑叶猴是珍贵稀有灵长类动物之一,分布区域狭窄,数量很少。成年全身乌黑色,体毛长而厚密,有光泽。刚出生的小黑叶猴,全身乳黄色,头部刚为金黄色,尾为黑色,30天左右全身变黑,但头部还是金黄色。
六月,是个节目有些拥挤的月份,儿童节、端午节、父亲节即将接踵而来。你是否需要计划一下,要陪着老爸、带着孩子来个祖孙三代的亲子游呢?扶老携幼出门,尽享天伦之乐,是人生一大幸事,但旅途中的舟车劳顿也让人苦不堪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当然是找神州专车来帮忙啦。
李女士一家周末郊游,出行方式选择的就是神州专车。之所以选择专车出行,是更青睐神州专车的“五星”安全保障和贴心服务,同时优惠让其性价比更优于其他专车。专业的司机,可以更好的避开拥堵路段,专业的车辆,让出行更安全,出游也因此更尽兴。
喜马拉雅旱獭在这里生活得很好,它们是啮齿目松鼠科的动物,身高有50厘米。旱獭的身躯肥胖,有着厚厚的脂肪,因此能适应青藏高原寒冷的气候。它们的样子很像加菲猫拖着一条粗壮的尾巴。大多时候,它们聚集在水源附近的洞口旁边,懒洋洋地趴着晒太阳。小旱獭总是耐不住寂寞,站立起来咧着嘴跟伙伴打闹嬉戏。遇到人类经过,旱獭倏地停下动作,僵在那里,嘴里上下两颗门牙和蜷在胸口下垂的两只爪子就像是毕恭毕敬的仆人。在好奇又略带警惕地注视观察之后,旱獭的身影一闪,爬行奔至洞口跟前,稍微停顿,然后,它高高竖起了尾巴,“不、不、⋯⋯”的叫几声,就进去了。这是旱獭的标志胜利动作,好像它们要表明“现在我安全了,你没戏了。”一瞬间,旱獭的身影消失不见了。
对旱獭来说,洞穴是它们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重要场所,因此洞穴的修建格外用心。旱獭是挖洞的高手,它们在山坡上挖洞,前爪挖土,后爪把土蹬到洞外,几天 工夫,一个四五米长的通道就建好了。通道的方向向上,这样可以躲避风雨的袭击。为了安全和方便逃生,旱獭还会多挖几个洞口。
在青藏高原短暂的夏季,蒿草、苔草、禾草和其他杂类草都从薄弱的地层里钻出来,享受一年中难得的热烈阳光。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旱獭都在拼命的吃着养分丰富且美味的草。从青海、尼泊尔迁徙来的鸟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寻找洞穴,给自己的繁殖季节做好准备。这是高原上所有生命的盛宴,所有生活在这里的动物都明白,现在是一年中食物最丰盛的时刻,夏天转瞬即逝,季节性的草都会干枯死去,在食物匮乏的冬季,夏季储存的能量多少往往决定它们在冬季能不能多捱一刻,事关生死。
在高原上,旱獭是深得牧民好感的一种动物,“它们吃草的尖尖,这样能促进畜草的生长。”白玛说。白玛是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曲地区的侦察员,从小在高原长大,对高原上的动植物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旱獭的这种习惯让夏季草的生长更加茂盛,相比之下,藏野驴就不那么受欢迎了。藏野驴是近年来野生动物保护中数量增长最快的动物,它们的嘴巴很大,个头也高,愿意吃较高的草,但是有一个缺点,“它把草根刨出来吃。”白玛说。在青藏高原非常薄弱的地层上,藏野驴的这种习惯对脆弱的生态带来的伤害是致命的―“藏野驴啃过草的地方,草就长得不好,我们牧民不喜欢它。”
尽管如此,没有人会伤害藏野驴,“这是因为近年来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非常大,而且每个地方都有野保员巡查,牧民本来就有很强的,不杀生,过去偶尔有打猎的,现在也都不碰它们了。”白玛说。不止是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各种动物都受到了同样的保护,但藏野驴仍然是胆子最大的一种动物,它们敢在离公路非常近的地方吃草,当飞驰的车辆经过,它们远远地看一眼,并不惊慌,摇摇尾巴,低头继续吃草。“它们现在已经不怕人了。”
但真正不怕人的动物似乎是棕熊,虽然棕熊现在对人类的情感近乎于愤怒。人类的生活习惯已经大大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环境,比如,气候变暖。过去,11月开始棕熊冬眠在山洞里,10天半月出来一次喝点水,回去继续睡,4个半月后才正式出来开斋。现在,气候变暖改变了它们的生物钟节奏,不到3个月,棕熊完全苏醒了。
“过去棕熊不祸害老百姓。”白玛说,“现在不一样了,棕熊苏醒过来,困惑地钻出巢穴,爬下山,发现山下没有其他动物。现在的草场实行承包制,老百姓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设置了围栏,这样可以让草长得好一点,家畜的食物多一些,但是这样野生动物也无法进入栖息地,只能迁走他方。”棕熊食物减少了,它开始袭击人类的家畜了。
白玛出生于羌塘保护区境内尼玛县与改则县交界处的地方,那里以前熊非常多,夏天熊在山顶,春秋在山腰,白玛7岁就开始在高原放牧,经常遇到棕熊。那时他一个人负责放牧700多只羊和120头牛。要保证家畜的安全。“我很害怕遇到棕熊,放牧的时候特别注意周围,远远看见棕熊就赶紧赶着家畜跑。”白玛回忆。12岁那年,是他一生中距离棕熊最近的一次,只有100米,棕熊忽然冒了出来,显然,双方都没有防备,不期而遇。熊愣了一下,很快追了上来。白玛用尽全力,跟着牛群撒腿跑,他听得见自己的心跳。追逐战中,白玛跑到了牛群中间,骑上了一头大牛。“熊虽然力气大,但它怕牛。”白玛解释说,“骑上牛背我就不怕了。”
白玛对棕熊有自己的看法:“一般情况下,熊是躲着人的,远远看到人或者闻到人的气味,它就会绕道悄悄离开,它也不愿意惹人。只是忽然面对面的时候,大家都没注意,碰上了,棕熊感到了危险,它会很快扑过来,扒掉人的脸。”
老百姓尽管生活上有时候受到棕熊的困扰,也不愿意伤害棕熊。但是近年来,棕熊袭击人的事情的确增多了,在牧区,老百姓新修了固定的住所,棕熊会从墙上挖个洞,把屋里所有的粮食翻出来,箱子、柜子全部撬开,整个屋里一片狼藉,在粮食上撒尿泄愤,临走再挖一个洞出去。
“这个熊吧,它特别淘气。”在保护区境内的几个县,我们不止一次听人这样说。
根据我们国家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如果棕熊损害了牧民的利益,国家会进行肇事补偿。比例是:国家60%,地区30%,县里10%。“开始向老百姓宣传这些的时候,老百姓是不信的。”那曲地区林业局的怒琼局长说,“但是当隔年补偿款下来的时候,老百姓的积极性就高了。他们知道国家会给补偿,也就不和野生动物计较了。”“而且什么事都有个先来后到,这里本来就是人家野生动物的地盘,是咱们占了人家的地方嘛。”萨嘎县县长说。
棕熊是领域性很强的动物,整个自治区大概只有1000来只,它们散布在高原的各个角落,密度很小。一般情况下,牧民认为棕熊和人的习惯是一样的,既吃草,也吃肉,还实行一夫一妻制。
棕熊喜欢吃老鼠。傍晚,棕熊悄悄爬到山脚下,抓地洞里的老鼠和鼠兔吃。棕熊的力量很大,嗅觉也很灵敏。尽管老鼠的地洞很长并且通道复杂,但棕熊总能嗅到它们藏在哪儿。它一拳下去砸开洞,抓住里面尖叫不已的猎物。运气好的时候,1个晚上棕熊就能捉到20多只老鼠。但是有时候,情况会变得尴尬。棕熊虽然擅长打洞,但是它们的心思单纯,野心又大,“它们会抓住一个,放在屁股底下,再抓住一个,又放屁股底下,结果老鼠全跑了,最后它只能吃到一个。”白玛说。
清晨,棕熊又爬回山上。它经过一片碎砂石流滩,发现那里长出了一些荨麻科的植物,绿油油的,大约有15厘米高。棕熊走过去,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些草,往嘴里送去,这情景令人目瞪口呆。荨麻科植物以毒辣出名,这从它们的另一个名字“蝎子草”就可窥见一斑。在野外,如果身体的地方,比如手指,不小心碰到荨麻科植物,手指就会像针扎火烧一样疼上好几天,但是现在,棕熊轻松地吃下了这些植物。这也许是植物还很弱小,尚未长出毒刺的原因。
在自然界里,棕熊最喜欢吃的植物是人参果,这是一种植物的根系,嚼起来有着甜甜的滋味。藏区的牧民也很喜欢吃。但是人参果的根系在地下,挖起来很费劲。草原上只有勤快的老鼠才会在秋天收集很多人参果,作为过冬的食物。棕熊常常去挖老鼠洞,收获一些人参果。
老鼠真是高原上命运最惨的鼠科动物了,它们的体型小,有一条长尾巴。它们也吃草尖,对草场威胁并不大。但是它们的邻居鼠兔可是一个梦魇,鼠兔没尾巴,体型也比老鼠大,藏民说:“经常说假话的人就跟鼠兔一样会暴露。”可见它们在高原上的曝光率还是挺高的。仗着自己有力气,鼠兔常常欺负老鼠,它们抢走老鼠在秋天辛辛苦苦储存的食物,还把老鼠的洞口封死,老鼠几乎无法反抗这些大个头的坏蛋。
“自然界就是这样,大的吃小的,小的欺负更小的。”白玛说。
4月,母棕熊带着小熊出洞觅食了。小熊崽们清一色的棕黑色,毛茸茸的,特别可爱。它们还意识不到外面世界的威胁,爬得漫不经心,你快它慢,你慢它快,随时抱着打起架来。母棕熊走出一程,又回身来催促它们。
母棕熊必须带着小熊尽快找到食物。虽然棕熊在羌塘高原上力量巨大,没有天敌,但是一个年轻母亲带着3个孩子可就难说了。母棕熊最紧张的对象是狼,因为狼很聪明,而且它们总是有组织地活动,一旦碰上它们,母棕熊无法肯定自己能护全小熊。“棕熊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会站起来,站直身子。”白玛学着棕熊的样子给我们比划,“两臂微张,两耳竖起,观察周围的情况。”“一旦它们的两耳向后,就是它们要发动袭击的信号。”白玛说,他亲眼见过棕熊用石头袭击一只狗。“它背对着狗,拿着石头从胸前往背后撸。”白玛比划着说,“砸得非常准。”但年轻的母亲总有不周全的时候,白玛描述说:“有一年,看见一头母熊坐在山坡上,狗一样‘呜呜’地哭。小熊被狼叼走了。”狼跑得快,母熊追不上,而且狼聪明,母熊根本没有报复它们的机会。“母熊就在那哭啊哭,哭了有一两个小时。”
在藏区,棕熊算是危害最大的动物了,但野牦牛也毫不逊色。藏区老百姓申请赔偿的一个说法是“母牦牛被拐骗了”。在季节,山上的野牦牛公然下山来,寻找对象。尽管这些野牦牛已经是山上的牦牛群中求偶的失败者,但在山下,它们仍然拥有最强的实力,家养的野牦牛根本无法和它们相比。期的野牦牛脾气暴躁,人类也不敢靠近,牧民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母牦牛跟着走掉。大部分母牦牛上山后就不再回到家养的圈里来了。
棕熊虽然擅长打洞,但是它们的心思单纯,野心又大,“它们会抓住一个,放在屁股底下,再抓住一个,又放屁股底下,结果老鼠全跑了,最后它只能吃到一个。”
棕熊是陆地上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体重超过7个成年男子的总和。棕熊嗅觉极佳,视力也很好,通常都比较胆小,但受到惊吓时往往会发动疯狂的攻击()。考察队员在尼玛县一片湿润的原野上发现了熊的掌迹()。由于气候变暖,熊的生物钟被影响,它们开始暴躁,袭击人类的房屋,将箱柜撬开乱翻()。墙上的一张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画记录了当地保护区在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努力()。摄影/ 嘎玛次珠
一、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意义重大。
上学期,我校申报了自治区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课题,我作为课题组的一名成员,在平常的教学及班级管理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法制渗透教育。我觉得作为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学科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二、教师多渠道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
我喜欢看电视,最喜欢看一些贴近老百姓生活的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法治在线》《大家看法》喜爱的原因不仅是由于它们在选题贴近百姓生活,普及法律常识, 而且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我每次看完后都会感觉到自己又增长了一些见识,在课堂上我会利用自己看到的这些案例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通过一个个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规范孩子的行为。
三、通过课堂进行法制渗透。
这学期我执教了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九课《自然之道》,这篇课文通过叙事说理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因人们不遵循自然之道,而导致许多幼龟受到伤害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深深的自责。在上课过程中,借总结课文得到启发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浅显适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内容的讲解,并且通过案例《两村民非法捕杀运输野生麋鹿被判刑》向学生渗透法制知识,利用这个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刑法》第341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128条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通过案例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不少动物濒临灭绝,大自然已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希望更多人能对野生动物手下留情,非法捕杀、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破坏自然界生态平衡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让学生初步知道,很多法律其实就体现了对自然之道的尊重。通过一张张血淋淋的人类残害动物的图片,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重要性。
记得去年三年级时,在上《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一课时,大家看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极大地消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同学们都为之叹息,惋惜。大家都说小山村的人们呀,你们真的不该这样做,多么美丽的村庄就这样毁于一旦。使学生深深地知道了不爱护自然,就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从而知道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讲课文的过程中也讲到了毁坏森林就是违反了《森林保护法》,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责任重大。前段时间,我们通过对学生及家长发放法制教育调查问卷,从问卷回收上发现很多家长都感受到了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很有必要,但就是作为家长他们认为自己的法制知识有限,所以对孩子的这方面教育大部分要靠老师的教育指导!而我们作为老师,既然家长把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的任务加在我们身上,我们就更要提高自己,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多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一点不假,小学生所处环境对他们有着重要影响。父母作为小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应当通过自己的良好的言行来影响教育孩子。同时,对小学生看电视、上网等进行控制,少儿不宜观看的节目不允许他们观看,对他们看到的不好的社会现象则进行正确引导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家长的法律意识淡漠,这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孩子在学校表现出来的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我们老师虽然在学校会对学生各方面提出要求,教育他从进校起就做个文明守纪的孩子,然而对于少数孩子来说,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我们会通过家长会或者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相关法制知识以及家庭教育理念方面的培训。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教子观念,从而提高孩子的守纪意识。
斯蒂夫是野生救援(Wildaid)中国掌门人,田原是媒体代表。就在我们的摄影记者低头调整相机的间隙,镜头前一本正经的斯蒂夫抓紧时间转头向田原做了个鬼脸。田原无奈,问我们能否把拍摄的照片拷贝一份给她。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才放心地取下相机,不再想方设法抓拍斯蒂夫的“正经脸”。
田原说,野生救援的氛围就是这样,没有上下级之分,大家彼此爱开玩笑,开会聊创意的时候也会“互损”。
也许只有在这样轻松的环境里,才能做出有趣好玩的创意来吧。
这很“野生救援”
让鲨鱼出现在你的商务晚宴里有几种可能?演员李光洁告诉你,答案只有一个:把晚宴的地点设在深海区。
李光洁身着西装,和生意伙伴对面而坐举着酒杯。他们的周身被海水环绕,几条鲨鱼在不远处悠闲地游来游去。
这是野生救援11月刚刚的公益广告,探讨人和鲨鱼的关系―鲨鱼应该在你的身边,而不是碗里,“请拒绝食用鱼翅”。它用另一种思维告诉你,“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野生救援1999年在美国注册成立,2004年进入中国开展工作,发起了包括鲨鱼、犀牛、大象、穿山甲等多项野生动物保护项目,姚明、成龙、李冰冰、angelababy数十位明星成为它的公益大使。如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在中国成为耳熟能详的广告词。
今年7月,作为保护鲨鱼项目的公益大使,李光洁跟随野生救援工作组辗转美国、巴哈马、墨西哥等几个国家,进行历时10天的公益广告和纪录片的拍摄。“这组视频完全在海里实拍,没有什么特效,所有的鲨鱼都是真的。”斯蒂夫回忆。
李光洁热爱潜水,在海底活动熟练,全程也有专业的鲨鱼训练师提供指导、保证安全,但拍摄过程依然艰难。
在巴哈马的平静海域,海下十多米的地方布好餐桌、餐具、椅子,为了呈现晚宴最真实自然的效果,李光洁和搭档没有穿戴任何潜水设备,每一个镜头都憋着气完成。桌子底下放着氧气罐和面罩,实在憋不住了就吸一阵氧,再继续拍。水下眼压大,回到岸上时,李光洁的眼睛已严重充血。
不出所料,“好玩儿”是公众对这个广告的普遍看法。有人评价说,“这很野生救援。”效果正如那部让人大呼过瘾的《鼻毛传》。
“瞧,这就是雾霾纪元的胜利者了。”楼梯间,孩子们在嬉戏打闹,他们把鼻毛扎成辫子;天桥上,年轻的父母推着婴儿车,出生不久的小宝宝鼻毛比头发还长;街边的墙体挂着广告,模特的鼻毛乌黑飘逸;地铁上,年轻人把鼻毛做成各种造型。“他们适应得如此成功,甚至已经爱上了这个世界。”
在这个《鼻毛传》的世界,鼻毛是最抢眼的标志,人和动物都挂着一串浓密的鼻毛,他们像对待头发和胡子一样,定期为鼻毛做护理、修剪和造型,心安理得地生活在乌烟瘴气的环境里和没完没了的雾霾中。
这是野生救援旗下气候变化项目“GOblue向蓝”做的一则公益广告,一度被网友称为史上最奇葩的公益广告,大家调侃、戏谑、津津乐道,然后记住了广告的口号:如果你不改变雾霾,雾霾就会改变你。
这是斯蒂夫颇为得意的作品,他曾将其作为案例在创意公益论坛上进行展示,以此把“好玩儿”作为创意的重要标识。
“你去看美国的广告,你会发现他们都特别喜欢好玩儿的,如果不好玩,说明这个广告是失败的。”近几年,斯蒂夫在中国也看到了这个趋势,“我曾经在地铁上观察乘客,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拿着手机,看的、聊的、转发的,几乎都是一些好玩儿的东西。”
斯蒂夫说,公益广告也需要好玩儿,这样大家才愿意看、愿意转,才能达到好的传播效果。
我们是媒体机构
2010年,姚明代言的公益广告“拒绝鱼翅”,为野生救援积攒了受众基础,用斯蒂夫的话说,它就相当于是野生救援的招牌。“当别人问我在哪里工作,我如果说在野生救援,他们可能会一脸茫然,但是当我进一步说,就是姚明把一碗鱼翅推开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那个广告,大家就恍然大悟。”
广告中,服务员把一碗鱼翅端到姚明面前,镜头的另一边,是一只被割掉鱼鳍的鲨鱼尸体,血从伤口往外冒,染红了视线。“如果你可以看到鱼翅汤是怎样做成的,鲨鱼的鱼鳍是如何被割下的,以及每年有700多万头鲨鱼最终是因为鱼翅汤而送命,你还会购买它吗?”姚明把面前的鱼翅推开,告诉大家,“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野生救援保护鲨鱼鳍行动始于2006年。根据当时的调研,在中国,75%的人并不知道餐桌上的鱼翅与鲨鱼有关,还有19%的人甚至认为鱼鳍是可以再生的。野生救援希望通过这个广告让中国的消费者明白鱼翅的来历,改变吃鱼翅的爱好和消费习惯。
2014年8月,野生救援《中国鱼翅消费趋势最新报告》,报告显示,在过去两年间,中国鱼翅消费量价齐跌:广州的鱼翅销量下降82%,价格也随之下跌(零售价下跌47%、批发价下跌57%);香港鱼翅进口量下降了近一半(48%)。24家航空公司、3家航运公司以及5家酒店集团正式在经营活动中禁止使用鱼翅。
野生救援对消费者作过在线调查,85%的人表示过去3年已不再消费鱼翅,其中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宣传活动是促使他们不再消费鱼翅的原因之一, “希望保护鲨鱼”,“屠杀鲨鱼的方式很残忍”―而这正是野生救援一直以来传播的关键信息。
此外,在野生救援对20名北京餐饮业代表进行的访谈中,19人称鱼翅的消费量显著下降,他们一致认为,姚明拍摄的公益广告“显然强化了客人的保护意识”。
鱼翅消费量价齐跌让野生救援相信,只有不断去除商用价值,才有希望终止疯狂的盗猎行为。这个思路也用在了犀牛保护项目上。
在中国的传统认识中,犀牛角有退烧、提高性能力和驱邪的功效,事实却是,犀牛角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与人类指甲的成分并无差异。尽管卫生部早已明令禁止使用犀牛角制药,国务院也了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但是市场上犀牛角的入药需求仍然居高不下。
2015年,野生救援和奥美广告合作拍摄了一组“啃指甲救犀牛”的公益海报,演员李冰冰、陈坤、井柏然做出啃指甲的姿势,广告词简单直白:“犀牛角的成分,等同于你的指甲。”“犀牛角由角蛋白构成,你的指甲也是。”
此后,网友纷纷在微博上上传自己啃指甲的照片参与#啃指甲救犀牛#这一话题。这组公益广告在上个月为奥美夺得第九届金投赏国际创意节平面组金奖。
用适合的形式为不同的项目做创意传播,是野生救援一直在探索的事情。相较于把野生救援定义为公益组织,斯蒂夫更愿意称野生救援为媒体机构,“我们一直在做这样一个事情,通过媒体传播的影响力去影响受众的行为,让他们不再购买和消费野生动物,从而达到保护的效果。”
田原介绍,如今野生救援中国办公室13个工作人员中,没有一个是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科班出身,比起动保和环保专业知识,野生救援更看重媒体或传播方面的背景和能力。而她本人在加入野生救援之前,正是在奥美广告工作。
和政府一起“玩儿”
除了自己要玩得漂亮,野生救援亦深知和政府合作的意义。
2015年5月28日,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出境关口出现一面“不把象牙带回家”的签名承诺墙。刚刚下飞机的朗朗身着野生救援的文化衫走到墙前,在展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朗朗在那边!”不一会儿工夫,机场的旅客很快聚集过来,在白色的展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他们争相和朗朗合影,举起“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不消费,即保护”“我对象牙说不”的蓝色标语牌拍照并发到微博和朋友圈。
这是野生救援和北京海关合作举办的“保护濒危物种,海关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田原见过以往海关宣传的做法,把法律知识印成小册子,在出入关口向旅客分发,“很多人直接就不要,有的人就算接到手上也不会看,走两步就顺手扔掉。”费钱费力,实效甚微。
“但是这一次海关的工作人员特别高兴,因为活动关注和参与的人很多,媒体曝光也大,效果非常好。”
2015年12月30日,野生救援和北京海关再次合作,在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举行主题为“给野生动物寄一张明信片”的政策法规宣传活动。每个参与者写下的明信片会被野生救援的公益大使带到非洲、印尼等野生动物栖息地,转送给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机构。
短短几个小时里,现场便收到1600余张字迹各异的明信片,首都机场官方微博同步开展互动访谈,有人评价,“会玩儿!”
另一边,首都机场海关旅检现场摆放着整根象牙、象牙项链、象牙手镯等物品,海关工作人员向旅客介绍这些查获的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以及海关出入境相关管理规定和要求。
2015年,首都机场海关累计查获濒危动植物案件149起,仅象牙制品就查获了1895件,200余公斤,查获了犀牛角、豹皮、穿山甲片、玳瑁壳等各类濒危动植物制品712件。
政府在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方面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国务院修订《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将鱼翅列为公务员接待的禁止菜肴,成为中国鱼翅市场消费量整体下滑的重要原因。在野生救援2014年的《中国鱼翅消费趋势最新报告》中,28.2%的受访者认为,不吃鱼翅是因为政府公务接待禁止鱼翅。
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充分挖掘教材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适度渗透,从而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法制教育。语文教学在法制教育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学科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 开展语文活动,创设法制教育氛围
老师不仅要将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的理念贯穿在所教的课程中,而且应该经常带孩子参加实践活动。采用接触式、对比式、实验式等新型教育方法,加大学生的参与和渗透力度。要自然融入,有机渗透。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景交融,非常感人,能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法律渗透教育作为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一种方式,对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能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不间断的、生动的渗透教育方式更能增强学生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由此增强学生的依法维权意识。例如《万年牢》这篇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父亲自己经营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工艺,手艺高超,保证质量,合法经营。再将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及时教育学生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像这样人文教育事例很多,把这些内容定位在学生生活之中,紧密联系在法制教育上,合理分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的效果。教师要有针对性把法制教育的内容贯穿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法制教育。
二 挖掘教材,自然渗透法律意识
语文教学中法制渗透教育有别于"填鸭式"的法律条文的灌输,它是将法制常识有机地融入主课堂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既注重情感的熏陶,又进行法制方面的引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开展法制渗透教育就是要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在备课时要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查找可以渗透的法律法规,主动渗透到教学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法制教育意识,善于发现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如: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中《槐乡的孩子》一课中,可由课文中孩子拾槐米换学费跟现在的孩子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作比较,适时穿插《九年义务教育法》,让孩子通过比较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只要深入挖掘、刻意引领,我们便可以随时抓住课文中的点滴细节向学生灌输法律意识。在《惊弓之鸟》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更羸敏锐的观察能力、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胸有成竹的大将风范所折服。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这些内容之后,我引领学生关注造成大雁悲剧的"罪魁祸首"---狩猎队。古代帝王用狩猎的方式来取乐消遣,现代人却用狩猎来满足自己对美味的猎奇和对金钱的贪欲。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学生立即意识到这种捕杀国家保护动物的狩猎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我趁机为同学们介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组织学生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全班讨论,特别是对世界稀有物种的捕杀,谴责他们的违法行为,控诉他们的累累罪行。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老师应多给学生一些思辩的空间,那样,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语文习作中,有很多内容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调查,搜集相关资料,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如在收集震惊全国的"阜阳假奶粉"事件材料时,同学们不敢相信黑心的商家为牟取暴力,在奶粉中加入了有毒物质三聚氰氨,致使"大头娃娃"的出现。他们会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投机者的滔天罪行,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呼吁全社会都来关爱祖国的花朵。我们是消费者,就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商家对于售出的商品应该保证质量,诸如此类伪劣商品完全可以通过"3.15"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甚至可以到法院他。通过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对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材中蕴含的法制因素,而要恰当地把握分寸,适时渗透,潜移默化。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的课文《斑羚飞渡》时,除了理解作品中蕴涵的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激发同学们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明白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斑羚飞渡》中,一群斑羚被猎人拿着枪追到了伤心崖,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老斑羚、中年斑羚做出了令人震撼的抉择。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反思人类的行为,人类扮演了什么角色?问题一提出,就有学生回答出要保护动物,人类不应猎杀动物。此时,我顺着这一回答水到渠成地引入《野生动物保护法》,既解决了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又让学生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与猎捕杀害野生动物的人作斗争,再由课文内容拓展到现实,号召学生做到不吃野生动物,主动制止自己的父母和周围的人不吃野生动物,对于经营、捕杀野生动物的不法分子,要向有关部门告发,让法律来制裁他们。
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也应适时渗透法制教育,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道德评判,使他们成为知荣鄙耻的人。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二单元的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中,引导学生感受黄河文明,体会内心深处的黄河情,但当谈到今天的黄河面貌,涉及到污染这个话题时,学生展示了自己收集到的黄河被污染的图片、资料,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适时地把《环境保护法》、《水法》、《水资源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贯穿其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并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开展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从而加强了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同时,还可以联系实际,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白色污染、沙尘暴肆虐、酸雨等现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知理明情,懂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让“母亲河”被严重污染的悲剧不再重演,激发学生自觉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习作是学生个体对生活现象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语文习作中,很多内容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调查,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思考、分析和总结。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热门话题的思考、讨论,会涉及社会风气、人伦道德、是非善恶的评判,于是,我推荐学生在构思这方面的作文时多关注《焦点访谈》、《今日说法》、《道德与观察》等栏目,利用媒体资源向学生传授拟题的技巧,抓住特殊典型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善于用法律的标准来明辨是非,规范自己的行为。例如,在练习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作文时,不少的学生提到了父母偷看自己日记的事例,对父母侵犯自己隐私权的行为很反感。我在讲评作文时,先站在学生的角度表扬了他们善于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推荐他们多去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就在学生们正为老师站在自己的立场而洋洋得意时,我让他们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解读第二章第八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第十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当孩子读到这里,我语重心长地为父母抱起不平来:父母偷看你们的日记固然不妥,但他们也是在履行自己的义务,对你们进行监护和教育,如果能与父母心平气和地沟通,这种烦恼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我们用法律的标准来看待双方的立场,你也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了。这样的作文训练和讲评,既巧妙地让学生学习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又教会他们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的行为,在寓情于理中感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母爱、父爱的伟大,从而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下面,让我们来分享五位知名科学家对发展与保护,以及在进行生态保护的同时如何帮助或解决一些困难人群的生存问题的看法――编者按
科学家为什么应关注扶贫
雷舍尔(大自然保护协会):这是个核心问题。有人认为“应当让扶贫专家去解决贫困问题。”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们不能把需要保护的森林和当地居民分割开来。陆地生物多样性的摇篮恰恰是全球最贫困的地区,在巴西、刚果、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等国家都有这样的情况。亚马逊地区的自然保护工作已经有50年的历史。但在印尼,刚果、东南亚和南非的部分地区,20年前只有少数从事自然保护的科学家。
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已经意识到了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向人们证明对森林的保护确实能为人们造福。如果我们一味要求本身已经处在贫困状态的人们为保护工作继续做出牺牲,那便违背了我们的原则。这不是方向调整而是方向跳跃。稍微有点远见的人都不难想到,我们的保护工作是可以顺带起到扶贫作用的。我们许多项目都是以“赋予社会参与管理自然资源的权利”的简单理论来帮助贫困人口的。
卡瑞瓦(大自然保护协会):想绕开贫困区域去做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最高的保护项目是不可能的。我想表达的是,贫困人们的需求可能会对当地保护项目的实施带来困扰。TNc不会对项目地周边的贫困问题视而不见。要知道,人到危急的时候会不顾一切风险来获取资源以养活家人。我相信在有些地区提倡自然保护是可以直接让贫困人口受益的,比如在一些地方,人们的生活来源依靠当地水产、灌木植物,肉类或木材资源,以致这些地方贫困人口的生存都仰仗这些自然资源。在这些地方,将自然资源更好地管理起来,使资源变得可持续利用,对当地人来说十分有意义,而且和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一致。
雷德福德(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假设你在相当辽阔的地区工作,那地方总人口不多,但大多都很穷,即那里贫困率很高。在我做保护工作的地方有许多穷人。从道义上来说,环境保护工作者有责任考虑贫困问题,并应该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去减少贫困。话虽如此,我们和我们的支持者最根本的任务还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所以致力减少贫困只能以提供更好的生态服务功能为行动前提。已经有一些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被用于扶贫。有些环保组织还调整了定位,应对这种说法。TNC虽然也是受此影响的一个,但他们从未为此改变定位。要知道环保组织的使命并不是“努力生存下去”或“追随资金走向”,否则环保组织就和商业公司没有区别了。
迪克森(国际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当前搞经济开发的人大多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不是很感兴趣,也没有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视为减少贫困的一种方法。问题还在于,很多自然保护专家也经常将事情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总之,各个国家有不同的保护目标,森林、湿地、草原、河流、湖泊等,居住在当地的居民会有各种不一样的诉求和生活情况,需要区别对待,制定适合的规划和行动方案。我做自然保护的同时与靠获取自然资源生存的贫困人们打交道的实例太多了。你得告诉他们最终会从保护项目中获得哪些收益,那么项目的进展就会顺利很多。不过不是所有的项目都会那么美好。环保组织的主要任务不能脱离保护工作这一核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们对环境保护工作可能会影响到的贫困人口是负有责任的。环保组织必须要做的是确保自己的工作不会让已经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们生活更加糟糕,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改善他们的生活。
卡卡巴泽(拉丁美洲未来基金会):我有不同的看法和表达方式。首先我认为将“减少贫困”作为从事自然保护项目的口号是不恰当的。我们工作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以及物种。这些保护对象的重要性源于它们的存在对社会和人类的服务价值。因此我们就需要格外关注自然资源使用的正确性和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环境保护组织应对生态系统的健康负责,并在致力于关注环境保护的同时解决贫困问题。2002年在约翰内斯堡举办的“地球峰会2002”,是全球发展策略的转折点。当时各国政府都带着谈论贫困问题的工作日程来到约翰内斯堡。这种以环境为主题的全球峰会每10年才举行一次。会议内容主要是回顾各国10年前制定并接受的工作目标进展状况,制定下一个10年的工作目标。在约翰内斯堡,各国政府似乎都没兴趣去回顾10年前的承诺是否兑现。他们说:“忘掉10年前的事吧,那都过时了。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减少贫困”。
生态保护学家推崇的方法应该是能够满足当地人需求的同时,不破坏环境。这样做的核心思路是让人们采取其他方法取代砍伐树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至今还未能从经济角度找到足够的替代方法。在不少地方,生态旅游带来的收入目前还无法和砍树相比。
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迪克森:保护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确实曾经发生过。很早以前,当世界发展方向不是扶贫而是经济发展的时候,就有环境保护学家关注怎样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但我相信,他们这么做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拉到资金。
卡卡巴泽:能拉到资金绝对是环保组织要考虑的一个要素。通过把环保工作贴上扶贫标签来获取扶贫资金确实是个相当大的诱惑。但我认为环保组织都知道,真正的挑战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源。就减少贫困来说,贫困可以是任何方面。但是,环境保护工作需要考虑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也就是生态健康与社会健康的直接关系。
雷舍尔:这确实与我们的工作不可分割,而不是单纯向政府索要资金这么简单。人们都会想去按捐赠人喜欢的模式制定游戏规则,因为他们知道捐赠人有钱。不过我们的事情比这个要深层得多。对于靠公众捐赠为公众做环境保护的人来说,从道义角度都有义务不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糟,并让人们受益于环保工作的成果。在大多数国家定义贫困都不难。他们都有自己的贫困线标准。
雷德福德:如果我们真的打算把自己的车挂在扶贫这匹马上,那我们就要做好和这匹马一起跌落悬崖的准备。
卡瑞瓦:我们环境保护工作者必须去关注贫困问题。因为我们不可能告诉保护地周边的人们“呃,我们要在这里建国家公园了,顺便说一下,为此你将挨饿”。贫困问题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如果环保人士不去关注贫困问题,只会让自己处在不仁不义的位置上,使全世界所有大额捐赠对自己避而远之,更会失去最优秀的人才。
直面贫困,环保才有出路
迪克森:我完全同意。尽管自然保护项目结果是
好或坏的评定很难,但我们不会干脆撒手不管或选择打包回家,而是选择不断尝试。尽管我们不是纯粹的扶贫人士,但我们应该直面贫困问题,并在有限的条件下勇于承担责任,尽到自己的努力。如果期望环保组织能在扶贫领域做出惊人贡献,实在太夸张了。从传统的保护生物学角度来说,我不认为环境保护工作能帮大量人口脱贫。既然我们做不到就不要去承诺。
卡瑞瓦:如果世界银行愿意深入贫困人群做一次调研,他们关注的肯定是贫困人口的数量。TNC的做法是,直接去问问与我们合作、并参与环保项目的贫困人口:你们现在的生活境况如何?TNC不是专门的扶贫机构,但从我们的工作成果上看,20%-30%的工作是收到了这方面效果的。环境保护组织从事的事业就是环保。我们不可能去加尔各答人口最多最密最穷的大街上去搞扶贫。我们的目标是拯救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整的生态系统和自然之美,但我们做环保的同时不可能无视当地居民的诉求。我们绝对不去制造贫困,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让人们的生活更好。我们建立保护区的时候,不仅去收集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信息,更会去关注收集项目对保护区和周围居民生活状况带来的影响。两件事都要做,而且都要做好,这样才会使我们的项目更加成功。
雷舍尔:确实,你只需去问问当地人,自然保护项目是否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我们要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地人是否从保护项目中获益。事情并不复杂。科学家卡在这个问题上,是因为项目的结果还没有明确体现出来,不是所有项目模式都是可复制的。当人们仍处在挨饿状态的时候,他不可能说出“最近生活改善了”这样的话。环境保护是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项目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为人们造福,何乐而不为?全球人口和世界贸易不断增长,如果只做传统的环境保护,而忽略人类发展的脚步,那就天理不容了。因为我们的未来是建立在两者并存的基础之上的。
雷德福德:这不单单是生活有无改善的问题,而是是否有人勇于承担责任,做出努力的问题。我们不是为了让所有人的生活都一样富有,我们只是要让他们摆脱贫困状态。真正的问题是改善了多少?
环境保护组织整体动向正在由自然保护转向扶贫,这是个危险的趋势。在过去的60年中,数以千万亿美元砸在了扶贫上,但这并没能解决迄今为止贫困仍在增加的问题。试想,如果我们将有限的环保资金全砸进扶贫大业。很可能是泥牛入海。我们应该恪守本分,确保用于自然保护的资金不再流失。
卡卡巴泽:如果我们只是减少贫困人数,而不去直面造成贫困的根源,那一切努力和换一套衣服没什么差别。我们确信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根本。因此我们的目标十分明确:一定要确保不同生态系统的存续。
站在保护与发展的十字路口
一、自然资源耗费严重与早期的自然保护活动
美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有广袤肥沃的可耕地;地下矿产蕴藏量之大、种类之多,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可以与之匹敌;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水系的许多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既可灌溉农田,又可用于水力发电;在平原、山区和森林中,还有大量野生动物栖息繁衍。但到了19世纪后期,随着工业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达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
首先遭到破坏的是森林。在西进运动中,移民焚烧森林开荒、修建房屋消耗了大量木料。进入19世纪后半期,汽轮和铁路的发展加大了对木材的需耗,对森林的破坏更加严重。到20世纪初,美国的原始森林面积剩下不足2亿英亩[1]。
美国的矿产丰富,但是矿产不同于其他资源,一旦浪费就不能再生。在工业化初期,石油、煤、金属和天然气等都以极为浪费的方式开采挖掘着。西部“无烟煤的开采浪费率达到50%―100%”[2],开采金属矿和石油时的浪费同样十分惊人[3]。
美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破坏也令人吃惊。19世纪中叶,铁路线向西延伸,铁路公司专门雇猎手屠杀野牛;军队为了断绝印第安人的食物来源,也大量屠杀野牛。进入70年代后,用野牛皮制造皮鞋和马鞍回报丰厚,这也使野牛的种群数锐减。由于无节制的滥杀,1883年美国国家博物馆考察队在西部找到的野牛不足200头,1903年只找到34头野牛[4]。
空气与水的污染是19世纪后期日趋严重的问题之一。内战结束后,美国城市兴建工厂,工业的废水废物大量排入江河,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危害人类健康;有害气体的排放也是严重的公害,使城市生活条件恶化。
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的一些科学家和有识之士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与破坏深感忧虑。他们提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看法,有些还付诸行动。乔治・伯金斯・马什是一位对19世纪后期有关资源保护运动影响较为深远的学者。他于1864年出版了《人与自然》一书,提出对某一种资源的过分使用必然会对其他的自然资源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必须保持生态平衡,重视森林的作用。他通过努力,唤起了美国人民对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后果的关注。约翰・韦斯利・鲍威尔是另一位在资源保护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从1867年起,他率领一批科学家去美国西南部考察,弄清了当地的土地和水资源情况。通过调查资料,他提出了建立灌溉系统和进行资源保护等极有价值的意见,启发人们对西部予以科学认识。博物学家约翰・米尔大力提倡保持自然景观。在他的努力下,1890年时任美国总统哈里逊签署立法,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红山和约塞米蒂两个国家公园。这是继1872年建立的黄石公园之后两个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此外,还有其他学者和政府官员就环境保护问题提出见解、采取措施,这些都推动了西奥多・罗斯福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开展和实施。
二、西奥多・罗斯福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
西奥多・罗斯福在就任总统期间,实行积极的资源保护政策,明确提出以发展、持续、公平、效率为指导原则,以森林保护为中心环节,对水、土、森林、牧场、矿产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甚至包括文明古迹进行全面保护;大力制止劫掠、浪费、破坏自然资源;提倡节制使用资源,为美国日后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开创了美国和世界环境保护史的先河。
1.保护森林资源。
罗斯福认为保护森林是整个资源保护的中心环节和关键所在。因此,他在就任总统后,开展的首要工作就是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他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第一,1905年在农业部下设立森林局,由著名的森林学教授吉福德・平肖担任局长,主要负责管理国家的森林及林地,宣传森林采伐和植树造林知识,提供森林管理、保护的建议。第二,为防止森林火灾和盗贼,政府修建各种交通设施通往林区,建立各项防火措施;在许多州建立森林委员会等[5]。第三,1908年5月,成立了全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下设水利、森林、土地和矿产资源四个局,由平肖负责兼管,负责就水源、森林、土壤和矿藏提出报告,成为罗斯福的重要智囊团。第四,1907年,政府成立了内陆水道委员会,此后又成立了全国水道委员会,委员会的任务就是研究森林、河流及其他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以备综合治理;制定改善和管理国内河流的计划。委员会通过对内陆水道的调研和修正,减少了水灾,使得内陆水道交通量大为增加[6]。第五,为保护森林中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建立了55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创建了4个国家公园,确立了51个国家鸟禽保护地,分布于17个州及领地[7]。
2.开发、灌溉西部土地。
西部地区土壤破坏比较严重。早年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大量往西部移民,不少移民在半干旱地带和沙漠地带筑起了小型灌溉工程,发展农牧产业。1878年国会颁布《木材石料法》,将西部不宜农业而宜植树的土地低价出售。结果把大量国有土地卖给私人以后,造成土地投机,反而不利于植树造林。罗斯福就任总统之后,大力开发西部贫瘠土地。1902年,《纽兰兹法》经罗斯福签署生效。该法规定从1902年7月1日起,联邦政府把西部16个州和领地出售公有土地所得用来修建水库和水坝等灌溉工程。到1906年已修建了28项水利工程。比较著名的是桑利亚纳州在罗斯福大坝、华盛顿州的科罗拉多河上修建的布尔德拦水大坝及哥伦比亚河上的大古力工程。
3.将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收归国家。
工业化的推进依赖于技术的改进和矿产资源的利用。在西部,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采掘方法,矿工们一般“采用最旧最浪费的办法获取地下宝藏”[8],对矿产资源的使用进行科学规划势在必行,这也意味着国家对其进行统一管理。罗斯福指出:“我们喜欢说我们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情况并非如此。国家的矿藏如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等是不能自行再生的,因此最后必将枯竭。目前我们浪费矿物资源,将使我们的后裔比在正常情形下提前一两代就感到资源枯竭。”[9]为此,当时的政府规定联邦政府“应当保留所有贮藏磷矿、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的土地,并且保留政府可能出售的其他土地上的一切矿藏的所有权”,付诸实施后,将大约7000万英亩的土地划为矿产保留地。
4.发起第一次全国性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
为了调动全社会关心与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热情,罗斯福于1908年5月在白宫召开了一次保护自然资源的会议,邀请各州州长、各部部长、国会议员、法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目的是制定一个全国性的自然资源保护计划,强调联邦政府来保护和开发利用国家的自然资源,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以此为契机,兴起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36个州相继成立了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10]。次年,罗斯福又发起召开了北美自然资源保护会议,将保护自然资源的问题放到了一个更为宽泛的视角进行协商合作。
西奥多・罗斯福实行的以上措施卓有成效。首先,在他任内,美国的森林保护及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绩。在美国的21个州建立了138块林地,成功地保留了约6000万公顷的林地[11],这样就使森林面积从4300万英亩增加到了19400万英亩[12]。其次,西部灌溉工程的实施,使许多沙漠地区变成了农业区,数百万英亩的土地恢复了耕种力,增加了粮食的产量,为配合工业及第三产业的需要奠定了基础。最后,保护了地下资源,包括地下水和金属矿藏。在1906年封闭了6400万英亩的公有土地,在1908年又封闭了14000万英亩的公有土地[13],有效地保护了这些土地上的林地、水利设施和矿藏。总之,罗斯福进行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缓解了开发自然资源的无政府状态和浪费现象,“它标志着从开拓时期的开发理论过渡到一个成熟的人民的保护理论的时期,此刻,他们对于原有的继承下来的物产是否足以应付现在及未来时代的需要表示关切了”。[14]如今,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最为热议的问题之一,各个国家从全人类的共同福祉出发就环境保护和治理进行有关的商讨和研究的活动越来越多,普通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日益增强,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对地球的长远发展负责就是为人类自己负责,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埃里奥特・莫里森著.南开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译.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401.
[2]黄安年著.美国的崛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80.
[3]李剑鸣著.伟大的历险――西奥多・罗斯福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177.
[4]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丁则民卷主编.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861―19世纪末.(美国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2002:124-125.
[5]董继民著.美国近代史述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91-293.
[6]董继民著.美国近代史述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98.
[7]董继民著.美国近代史述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01.
[8]亚瑟・贝宁著.美国经济生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355.
[9]赵一凡编.美国的历史文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236.
一、民事主体理论
(一)民事主体含义
民事主体的概念是从罗马法中的“人格”和1804年《拿破仑法典》中的“能力”、“缔约能力”逐渐发展和抽象而来的,并在 19世纪初叶,由德国普通法最终完成了从权利能力、意思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等方面对民事主体资格的演绎和归纳。一般认为,民事主体有四项构成要件:名义独立;意志独立;财产独立和责任独立。有学者从民事主体构成要件的实践矛盾和内在冲突入手,对上述四项要件进行修正,认为民事主体的构成要件应是:1.有自己独立的名称,并以此名义对外参与民事法律关系;2.有自己独立的意志,独立于其他成员;3.有自己独立的财产;4.以自己的全部独立财产对外承担责任。
(二)法律史上的动物法律人格化
在漫长的法律史上,动物并不是一直都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的,在古代的一些国家,如猫在古埃及,象在古印度都曾经被当做法律的主体参与法律关系,依法承担法律义务,享有法律权利。而在中世纪的古希腊和古犹太,动物作为法律主体的最明显的例子是动物犯罪,依法被传唤,逮捕甚至是关进监狱。此外,在近代也有相关法例,英国议会通过的“动物权利法案”,里面对动物的饮食起居都有相关规定。
二、关于动物民事主体资格的理论
考察法学领域时至今日的关于动物法律地位的理论,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种:一为动物法律人格论,包括动物完全法律人格论以及动物限制法律人格论(亦称动物有限法律人格论),二为动物无法律人格论。
动物完全法律人格论,即指动物具有完全的民事主体资格,享有与人相同的民事权利,“扩大法律主体人格范畴,动物和自然物也有生命权、健康权,也有生存和存在的权利,这是动物的具体人格权。在一般人格权中,动物和自然物也应有自由、人格平等、人格尊严的权利。”
动物限制法律人格论,即动物作为民事法律主体,但能成为权利主体的动物种类范围是有限的,只有野生动物和宠物才能成为主体,而其他的诸如家畜不能。此种理论是对动物完全法律人格论的实践不能而做出的妥协。“若为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一下子给予他们完全的法律人格,那也无益于束手自杀。这意味着,虽然赋予生态、环境、自然以法律人格,也只能是准主体资格或限制的法律人格。”
动物无法律人格论,即主张动物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人,反对动物成为民事主体,应当通过其他法律方式来对动物进行保护。这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民法学者所持有的观点。
三、驳动物法律人格化理论
(一)动物主体论者对德国民法典90条的误解
修正后的《德国民法典》第90条a款的规定,是动物主体论者最经常引用的立法实例,但该条规定的立法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否真的如动物主体论者所主张的是为了承认动物的有限主体地位?这里,我们将描述该条款的立法背景,并结合法典本身以及德国学者对其评述,对该条款进一番简要考究。
众所周知,现行《德国民法典》制定于1896年,施行于1900年。在1990年法典的修改前,《德国民法典》90条规定的“物”是非常确定的,即“本法所称的物是指有体物”。按照德国民法学理论的解释,“有体物指除活着的人体之外,一切为人能够把握的东西。”它既包括可交易物,也包括不可交易物。按照该理论,动物作为有体物,当然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充当“物”的角色。《德国民法典》颁布后近半个世纪,并没有人对该条款表示异议,法律实践中也未出现实质上的问题。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动物权利论”开始盛行。该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里根进一步提出“动物是具有与人类相同的、重视自己生命能力的生物,具有其固有价值和对生命平等的自然权,保护动物权利运动是人权运动的一部分。”“动物权利论”在德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德国国内一些动物保护主义者开始以《德国民法典》忽视动物的权利为由,对相关条款进行攻击。面对整个社会的舆论压力,德国立法者便在第90条下增加了a款,即“动物不是物。动物应受特别法的保护,除另有规定外,准用关于物的规定。”但注意,在妥协的同时,立法者在民法典第903条关于“所有人的权限”的条款中添加了“所有人在对其所有物行使其权利时,应注意有关动物保护的特别规定”的语句。此举显然是立法者为了强调新增条款并不颠覆原有法律对动物的法律地位的定位,并不赋予动物权利主体的地位。立法者将动物从“物”中分离,不过是为了满足人们保护动物的呼声,其立法原意是将动物作为“特殊的物”看待,对所有人对动物的随意处分如捕杀、买卖等进行必要的限制。
《德国民法典》上述的修改,虽满足了动物保护主义者的要求,但整个德国民法学界对其却不以为意。因为德国早在1989年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就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进行了详细规定,而其后生效的《动物保护法》中,更扩大了保护种类及内容的范围。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法学原理,动物保护应当使用动物保护特别法的规定,民法中的相关规定根本就没有任何法律实践上的意义。因此,不少德国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民法上动物保护的规定的无用性。德国著名民法学家科拉就曾直言不讳道:“德国动物保护法已设有保护动物的规定,民法此项规定乃‘概念美容’。”德国学者迪特尔·梅迪库斯也认为:“虽然动物不再是普通物,但在缺乏特殊规定的情况下,仍应将它们当作物来看待。否则的话, (人)就不可能对动物享有所有权了!……有人认为,应将动物当作权利主体来看待,这种看法是荒谬的。”
从民法解释学的原理来说,德国立法者也无改变动物法律客体地位的意思。因为从《德国民法典》的体系上看,总则篇第一章规定的是“人”,其中第一节为“自然人”,第二节为“法人”,而第二章为“物、法人”。该编排方式很明显是根据对权力主体与客体的分类,若立法者有意将动物列入权利主体的范围,就应把于动物编入第一章“权利的主体”“人”中,而不会把动物放在第二章“权利的客体”中。此举显然是否定了动物的权力主体地位,也说明了第903条的关于“动物的所有人”的规定。
综上所述,《德国民法典》修订后的第90条a款以及第903条的规定是立法者为了满足动物保护主义者的需求以及对社会舆论的妥协,从而对原有法律中“物”的规定进行的“概念美容”。无论从法典本身,立法目的,还是德国学者所做的法律解释都无法得出《德国民法典》将动物法律人格化的结论,更不能将其作为动物主体论的立法实例。
(二)动物法律人格化理论不符合人类道德形成的规律
社会学的研究表明,“道德作为一种调整人行为的规则,是与特定主体、特定时空乃至特定文化相联系的,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道德。”而且“道德是建立在冲突之上的规则体系。”动物法律人格化理论要求动物成为人类道德关系的主体,那么动物就应该参与到这种规则体系的建立之中。倘若动物与动物或动物与人之间存在类似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则体系,那样动物便能参与到人类道德的建立之中,而成为道德关系的主体。但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存在这种行为规则吗?
人和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具有相似的生理特点且都具有自然属性,但在这种相似性之中,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即人是有理性的。人的所有活动,吃穿住行、生育繁殖等无一不体现着理性。马克思对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理性,曾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使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指甲和牙齿来撕咬生肉所解除的饥饿。”人类是地球上已知的最高等的生物,拥有最复杂、最完备的道德体系,但是要将这些人类自己创造的道德体系强加于动物,动物能适应吗?显然,在现阶段,动物与人的本质差异,不会因动物主体论者的美好愿望或坚定信仰而消除,人与动物还难以成为道德的共同体。。
退一步讲,若要建立人与动物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按程序正义的原则,人与动物应一起参与到制定该“道德”的程序中。然而,现阶段动物根本就没有进化到能与人沟通的程度,从而也不可能对该“道德”的制定发表意见或建议。所以,最终该人与动物共同的“道德”也只能靠人类自己来制定。请问这样做就保障了动物的权利吗?这跟直接把人类自身的道德强加于动物有什么本质区别。
抛开程序正义,再退一步讲,人类能制定动物与动物之间的“道德”吗?人类能禁止肉食动物捕食动物吗?主体吃主体恐怕是人类道德最无法接受的,但对于大部分野生动物来说,这就是其生存之道。如此即是,“狮子有狮子的‘道德’,羚羊有羚羊的‘道德’,人有人的‘道德’。但是在每个地方都存在道德的同时,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存在相同的道德。”在处理动物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应用谁的“道德”,是狮子的,羚羊的,或是人的?恐怕都不行吧。所以,动物之间也并不存在共同的道德。
(三)驳动物限制法律人格论
动物限制法律人格论依前所述,即权利主体范围的有限性,只有宠物和野生动物才能享有民事主体的资格而家畜是不享有的。这显然是对动物完全人格论的实践不能而做出的妥协。因为现阶段人类不可能停止肉食,且畜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若确定动物法律限制人格,必然造成动物种群之间的不平等,凭什么一部分动物就可以享有与人类相当的法律地位,而另一部分就要成为受人支配的客体?这显然与动物权利论者所坚持的平等观念是矛盾的。退一步说,就算赋予动物限制法律人格,动物应该如何行使其权利呢?针对动物行为能力的欠缺问题,有些学者提出应该建立动物的监护制度,为动物设定监护人,人或保护人,由监护人来行使动物的权力。此方案对于家庭宠物还可以施行,但对于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该如何设定监护人呢?是为每一个动物都设定监护人,还是为一个种类的动物设定监护人?由谁来承担如此大的社会成本?如何确定一名动物监护人的资格?动物监护人的行为是否一定有利于动物本身?
此外,根据法理学理论,纯粹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存在的。主体在享有了权利的同时,必然要承担相应的义务。然而,动物权利主体主义者一直强调的是动物的权利,而避开动物的法律义务。动物缺乏自我意识,更欠缺主观能动性,本身的无社会性决定了动物无法承担积极义务,它们只能被动的承担一部分消极义务。这必然造成权利义务的不平衡,不符合法理,更不可能适用于实践。
(四)法律是人的法律
动物论者持有的种种主张,虽是出于对动物的爱护,但却不能产生任何法律实践上的意义。毕竟法律是人制定的,也是为人制定的。动物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则要求法律不仅仅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还要调整动物之间的关系。但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若要其产生作用,则要求具体的法律规则是能够被法律关系的主体所理解的。或者按照法治的基本精神,法律应该是要对权利主体所公开的。但动物能理解法律规范吗?人类应该如何向动物公开法律呢?答案不得而知。
诚然,从法制史的发展来看,权利主体的范围是不断扩张的。从最先的部分自然人到全部自然人,再从全部自然人发展到社会组织(如法人、合伙企业、国家等)。但所有的权利主体有一个共通点是都具有理性。理性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类放弃被动地遵守自然规律,而积极地挑战大自然的先决条件,“迄今为止,只有人打破了自然地进程,将自己的意志加在了自然之上;他在自然界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让自然朝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但现代科学的研究已证实,由于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人类的进化道路,动物将无法进化到拥有人类一样的理性及意志水平。动物无法理解作为人类高度文明成果的法律,而且还要接受自己不知道的法律的统治,这对于动物应该不是幸运吧。动物无法参与到法律的制定,也不可能知道法律的内容,这样将动物列为权利主体的地位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法律是为人制定的,是为了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纳入到国家的统治之下。这是法律制定的目的与宗旨。人的法律无法调整以动物作为主体的关系,而以动物为主体的关系也最好不要用人的法律进行调整。
(五)“动物法律人格化”将颠覆现有的法律体系
在一个法律体系中,法律规则的稳定是该法律体系的内在要求。而动物一旦法定为权利主体,这必然引起一场大陆法系民事理论及立法的大改革。按通说: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若动物成为民事主体,则必然要求民法还要调节动物与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但众所周知的是,动物根本就不能作为主体参与到商品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中,当然不能和人产生财产关系。而动物更不可能与人类发生除所属以外的任何人身关系。由此可见,若要将动物确定为民事主体,需要完全颠覆大陆法系民法的根本原理,进而是大规模地法律修改活动,由此产生的社会成本无法计算。法律制度的不稳定更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
四、民法应将动物的法律地位定为特殊的物
反对动物人格化理论、动物主体理论,并不表示不支持对动物的特殊保护。相反,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生态保护迫在眉睫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通过立法加强对动物保护的力度。然而通过法律手段对动物实施保护,需遵循法律自身的规律,并以相关法理作为行动的理论基础,这样才能保证采取的措施能应用于法律实践,达到保护动物的实际效果。
动物非物?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白马非马”。按照通常的理解,白马非马,并非否认白马作为马的本质属性,而是强调白马不同于其他颜色的马的特殊性。白马非马,白马亦马,两个命题似乎水火不容,但是在哲学上两个命题都是真的。前者强调事物的特殊性,后者强调事物的普遍性。对白马非马的解释,也可以用来理解动物非物的表述。动物非物,主要强调的是动物是一种特殊的物。
在民法传统上,自罗马法开始,便对物有以下的两种分类:特殊物和普通物,可交易物和不可交易物。当立法者想对一种物实施特殊保护时,完全可以通过立法将该物确定为特殊物或不可交易物,而不必将该物升格为法律主体的地位。如现行《德国民法典》中关于“尸体”的规定:“有关物的规定一般不适用与尸体,除非尸体已经变成‘非人格化’了的木乃伊或骨骼。”通说认为,“尸体是物,构成遗产,属于被继承人共同所有。但尸体与其他物不同,应限以埋葬、管理、祭祀为目的,不能自由使用、收益和处分。”可见对尸体的特殊性保护,体现在法律对于其的特殊性规定,但其并没有改变尸体为“物”的性质,而是将其作为法律关系中“特殊的物”看待。同样,动物作为“物”的一种,具有不同于普通物的特殊性质,理应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通过立法确定动物“特殊的物”的法律地位,从而对人随意支配动物的行为进行限制,并制定特别的法规(如《动物保护法》)规定其他更为细节的保护措施。这样就能完全达到保护动物特殊性的目的,且不用违背法理将动物设立为权利主体。
我国目前尚未颁布《民法典》,而现行民法条文中也未对动物的法律地位作出明确规定。但从《民法通则》第127条关于动物致人损害,由动物所有者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可以看出动物在我国民法法律关系中处于客体的地位。为加强对动物的保护以及避免学界对于动物法律地位的诸多争论,建议在今后出台的《民法典》中以法条的形式对动物“特殊的物”的地位予以明确规定:“动物是特殊的物,对于动物的支配,其它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的,优先适用其它法律、行政法规。”
参考文献:
[1]严春友.主体性批判\[J\].社会科学集刊,2000,(3).
[2]江山.关于动物主体性的论述:从传统到超现代——兼谈环境资源法的法理问题\[J\].比较法研究, 2000,(1).
[3]杨立新,朱呈义.论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J\].法学研究,2004,(5):86-102 .
[4]迪特尔·梅迪库斯著.邵建东译.德国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9.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157
21世纪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人类的发展和生存。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家园是地球,保护地球环境刻不容缓。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作为一名生物教师,通过生物教学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已经责无旁贷了。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学,笔者谈如下几点看法:
1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1 生物课堂作为实施环境教育的平台,充分挖掘教材,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苏科版生物教材,是以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为核心构建教材体系的。它一方面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另一方面又从“人――生物――环境”角度突出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和谐发展的密切关系。这套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较多,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让同学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又接受着环保教育,慢慢形成爱护动物、不乱捕滥杀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保护好动物生存的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最终就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2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材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极好的课程资源,但如果只局限于从理论上讲,学生容易产生烦琐的感觉,所以,教师教学中要适当地插入当前的环境状况,理论联系实际,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产生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设计多种多样的生态瓶,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理解维持生态系统,特别是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深刻理解生物圈是目前生物的唯一家园,从而抵制任何破坏生物圈的行为,成为自觉的环境保护者。增强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增强学生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的意识,正确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3 培养学生对环保知识兴趣,结合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首先要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能产生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了解我们个人的生活也正受着环境污染的影响,从生活中让学生体味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既解决了学生心中的困惑,又让他们认识到环境对自己健康的影响,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关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每一个人自身以及子孙后代的健康,从而增强学生对环保迫切性的认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明显。
2 在课外活动中强化环境意识
生物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由学校组织领导学生进行的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提高和能力发展的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方面的教育活动。它是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和提高学生素质,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课外活动中渗入环境教育,效果极佳,既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又强化了环境意识,还能向周围人群辐射环境教育。
2.1 利用环境教育日,强化环境意识
利用环境教育日,通过组织举行各种活动,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人口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每逢这些节日,教师可以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通过学生的辐射作用,不仅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还要提高家长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风尚。
2.2 利用节假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工厂、农村、大自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适时的环境教育。每当春暖花开,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植物园、动物园。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升华为热爱大自然,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的尘埃、汽车和摩托车排放的尾气。注重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环境问题,特别指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可能性,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自然就会明白环保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总而言之,当代中学生是将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我们教师有责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寓环境教育于生物教学中,让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我国的环境状况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也引发其对环境保护产生忧患意识,帮他们树立“人与生物共存”的现代观念,以期构建一个鸟语花香、生物与人类共荣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推进新课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孙正川.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3]李耀新.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M].暨南大学出版社.
[4]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DB/OL].http://.
河南农业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9年,至今已走过14年的风风雨雨。14年来,农大环协集传播环保知识与服务于一体,共有数千名环保志愿者参加过河南农业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工作,全体志愿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在这里,他们共同点燃自己绿色的梦想,把环保事业的火炬传承。
多年以来,他们坚持开展“环保考察绿色行”活动,以自行车集体出行的方式,调研环保现状,针对性地开展环保活动。1999年暑期,考察了以花园口为基点、西至三门峡水库、东至山东省界的黄河两岸环保状况;2003年,行程1000余公里,从信阳出发,途经罗山、息县最终抵达安徽阜南县的淮河部分干流,掌握了淮河的水质、水量、植被、污染治理等第一手资料,并走访了金伦纸业集团污水处理站、息县水文站、信阳市环保局、安徽王家坝泄洪闸等单位……在环保理念的支撑下,他们身体力行地走出了别样的青春轨迹。
一心一意传播环保知识,全心全意为绿色奉献。自2003年至今,农大环协负责人多次被选派为河南高校环保社团的代表参加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办的“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培训营”。2005年4月,协会被授予“全国爱鸟护鸟先进单位”奖牌。2006年12月,农大环协引起了一些社会媒体的关注:河南广播电台、《河南日报》、《郑州晚报》等媒体先后对协会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进行了采访和报道。2007年10月,协会被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授予“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8年11月,协会被授予第七届全国“百优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2009年被授予“省级优秀社团”称号;2010年5月,参加五四青年节活动荣获“最佳风采奖”;2010年10月,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授予“优秀绿色社团”称号;2011年11月,协会前任办公室主任李光宇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志愿者”……这些荣誉便是对协会一直在为环保而努力的最有力的证明。
面对如此多的荣誉,农大环协的志愿者们处之淡然。“这些荣誉体现了大家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和肯定,给我们很大的鼓舞。但我们不是为了做给谁看,而是早已把环保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形成了习惯。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即使大家都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打造人人环保的氛围仍然任重道远,所以我们一直在路上。”农大环协现任会长荣晨光坚定地说。
虽然环保路走得并不轻松,但是志愿者们始终执著地践行着自己的梦想:做环境文化的传播者,做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做环保理念的守望者。
为了美丽校园,让大家都行动起来
在河南农大餐厅的筷子存取处,一双“亲姐妹”筷子的卡通形象正睁着可爱的大眼睛,一脸无辜地说着“请不要把我们分开”,这让每个过往的学生拿筷子的同时不禁会心一笑。同时,餐厅的墙上、开水房、宿舍楼、自习室等处都有诸如此类的提醒,或庄重,或温馨,“农大环协提醒您:请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请节约用水”……这些贴心的标语仅是河南农业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所有环保努力中的一个细节。
在河南农大宿舍楼的楼道里,志愿者们设置的“废旧电池回收箱”格外醒目。自2000年起,他们坚持长期开展“废旧电池回收行动”,向广大同学宣传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作用。由协会会员自己动手,收集纸箱、盒子,做成“废旧电池回收箱”,放在学校每个宿舍楼的楼道里,集中起来的废旧电池由协会集中处理。荣晨光颇为自豪地说:“活动让大家深刻意识到丢弃废旧电池的危害,增强了大家的环保意识。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很支持我们,我们也感觉很欣慰。”
2008年,当我们还在对“限塑令”心生疑虑的时候,农大环协早已将“少用塑料袋、多次利用手提袋”的口号付诸行动。在环保上,他们似乎总在“赶时髦”,积极地走在环保知识宣传和普及的前沿。他们还是自然之友“河南古树保护”小组项目的成员,为保护河南各个地区的名贵古树贡献力量。同时,又在不停地探索着可行性强的环保行动,如借助“地球一小时”“义务支教下乡进行环保教育”“暑期绿色营”“苹果代贺卡”“世界清洁日”等活动来宣传环保理念。
环保需要长久坚持,是一项在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成绩的工程。协会副会长万国印吐露心声:“做环保是一件长久的事情,我们只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身边的人。当然这条路上有很多困难。记得去年的暑期绿色营活动,是在驻马店汝南做调研。我们自带帐篷和睡袋住在一个小学的教室里,条件真的很艰苦。每当想放弃时,就感觉这是自己的责任,咬咬牙就继续坚持了下去。”农大环协志愿者焦林森坦率地说出自己了看法:“平时虽然很多人也会嘴上说着环保,但实际行动的人很少。相较于言行不一者,言行如一者更可贵。如我们平常喝的杯装粥外的塑料袋实在没有必要,但是能对这个塑料袋果断说‘不’的人又有几个呢。环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只有人人行动起来,才能有我们美丽的校园。”
为了美丽中原,让环保力量联合起来
环保,不只是哪一个人或者哪一群人的事,需要团结更多的人一起努力并付诸行动。2004年起,农大环协联合郑州其他十几所高校的环保协会成立了“河南绿色青年合作与交流平台”(绿意中原),定期与其他学校和社会上的环保组织联系,共同交流开展环保工作的经验,探讨开展环保工作的新方法。2007年4月22日,第38个“世界地球日”,河南农大环协及其他郑州高校环保社团在紫荆山广场参加了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以“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为主题的大型环保活动。2008年7月,协会接到了第四届“情系一片天”交流会的邀请,于暑假期间到中山大学进行交流……
志愿者张亚蕊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的世界环保日,当时是在绿城广场有个宣传环保的活动,不少高校的环协都前去参加。6月初的天气特别热,我们一队人是骑自行车去的,好多人的车胎都爆了,但最后还是坚持分批次到达目的地。活动的广场上没有一棵树,几个女同学都晕倒了。回来后,同宿舍的人都说我傻,为了一些毫无利益的事情去晒大太阳,不值得。但我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我们生活的家园会变成什么样,宣传环保、践行环保是我的梦想,所以,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大环协的不断发展源自于他们的敢于创新、机制灵活、采取项目负责制的特点,与兄弟院校展开合作后,农大环协博采众长,吐故纳新,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激发协会会员的潜力,更利于大家实现自己环保的想法。
环保理念团结人,社团文化丰富人。一个协会或组织,除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好的机构体系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这样它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所发展。志愿者们谈到农大环协的特色,都表示“我们不是企业,追求的不是效率或者利润结果,我们要的是过程”。正如荣晨光所说,“我们个人的努力也许微不足道,但是大家联合起来一起努力,通过潜移默化地方式来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就会呈现巨大的正能量。因为只有让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才能拥有美丽校园,才能拥有美丽中原和美丽中国”。
为了美丽中国,让环保成为我们的“style”
大自然蕴涵了比人类文明所能产生的更大的影响力,绿色是我们共同的渴望,美丽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向往。河南农业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一直将这一主题作为他们宣传环保知识和传承环保理念的文化载体。实际上,河南农大环保志愿者协会只是无数个高校环协的缩影,他们身体力行地亲近自然,用实际行动保护绿色校园,用不懈的努力唤醒人们心中对美丽家园的爱,用他们的坚持去鼓舞和激励更多的人善待我们的环境——这就是环保志愿者们的“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