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常识知识竞赛范文

时间:2023-12-28 11:40: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地理常识知识竞赛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理常识知识竞赛

篇1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指出:“教育是减轻自然灾害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尽管灾害教育还没有正式纳入学校的学科教育体系中,但是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正确的逃生方式、自救以及互救的手段迫在眉睫。地理课堂作为灾害教育的主阵地,在灾害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笔者在授课中发现中学生灾害知识薄弱,灾害应急避险能力比较缺乏。中学地理实施灾害教育的方法如下: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灾害教育素材

以现行的人教版初中教材为例,教材中含有丰富的灾害教育素材。如板块构造中讲到板块交接地带是地震频发地区,就可以就此展开教学而非一笔带过。观看地震到来前生物的异常变化,做好防震准备,模拟演练地震到来时的自救与互救以及震后的处理工作。

二、广泛收集防灾教辅资料及音像资料

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其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要想真正提升中学生的防灾能力,教师必须收集大量的防灾资料,尤其是图文并茂的资料,快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加深学生的印象,音像资料能够加深学生的感官印象,使学生历历在目、铭记在心。

三、选择有针对性的灾害进行实际演习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但各个地区的灾害有很大差异,所以灾害演习注意要有一定选择性,要根据地区实际,选择其中一两种本地易发或频发的灾种,组织师生进行灾害中逃生、自救、互救的实际演练,使学生基本掌握紧急状态下的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普及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常识,增强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技能。同时,灾害教育尤其需要实践,就是模拟训练。模拟灾害发生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果接受过模拟训练,有了风险的感受,人就会有相关的知识,减少情境的不确定性,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四、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及小组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知识竞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寓教于乐。小组活动完成某个灾害中各环节的内容搜索。学生分组后再主动学习找寻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小组知识的整合。可以通过课堂小组知识展示,墙报、知识角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这样学生被带入主动学习的过程,对知识收集提取的能力会大大提高,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会增进。还可以请灾害的亲身经历者讲述在灾害中的感受,进一步加强灾害意识的渗透。

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

地理学习的评价应注重多途径收集,准确反映地理学习的结果和过程,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灾害教育中,平时的实际演习、知识竞赛、小组活动的完成情况都应该以一定的比例计入学生的总成绩中,而并非唯一的笔试考试成绩。

中学是普及灾害教育的有利时机,中学地理学科是灾害教育的良好载体,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该负起责任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为灾害教育尽绵薄之力。

篇2

(一)区分层次,继续上好法制课。要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并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学法、用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实践中,一是注意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由浅入深地分阶段、分层次施教。小学阶段侧重法律常识的启蒙教育,使其初步了解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法律常识,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行为;初中阶段重点学习与日常行为有关的重要法律法规,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高中阶段主要学习法律基本理论和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宪法权威的意识和依法享有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观念。同时,要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要把法制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要指导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意识地渗透法律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法制教育。在小学,结合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和语文等学科教学,渗透《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知识;在中学,结合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渗透《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知识。

篇3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

(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123-02

如今的音乐欣赏课出现了这些现状:有很多学生不喜欢上欣赏课,学生也很难“走进”音乐欣赏课中,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教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模式单一,缺乏音乐教学特色。其次,学生成绩的评定随意性太大,标准不一,往往由任课教师个人喜好而定。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与音乐课过分偏重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训练,缺少人文关怀有一定关系。当然,并不是说音乐课就不需要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问题是懂得音乐知识和技能并不就能听懂音乐。众所周知,我们读小说时,并不是被小说表面的字词所感动,感动的是因为作家在故事中融入了他的情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而音乐何尝不是如此呢?应该说音乐中任何的音符只是音乐外在的媒介形式,而重要的是通过外在的媒介形式领悟其创作者的精神世界。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的内心深处所蕴含的观念意识、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

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载体、一种人文艺术,无论是创作者用音乐表达,或是欣赏着获得情感体验以及对音乐意义的理解,都免不了人的色彩,不能脱离开人与音乐的关系。那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音乐欣赏中获得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真正发自内心地去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内心的感受,学会间接地与创作者在思想情感上交流,从而学会认识自身,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呢?

(一)从不同历史,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入手

歌剧大师瓦格纳说:“艺术永远是社会制度的一面镜子”。音乐这门艺术,它不仅是作者精神理念的表达,也是社会存在的表达。创作者要表达的内容、风格、形式,他的心和生命都在感受时代的脉搏,都会受到当时社会的制约。可以说,审美观念和标准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任何抽象的、超历史、超过度、绝对不变的审美标准是不存在的。

(二)从音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入手

十九世纪中后叶的法国文艺评论家丹纳,他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提出:“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在《英国文学史》序言里,丹纳进一步把“环境”归纳为决定艺术、文化的性质和发展的三个要素之一。

环境是客观的外部原因,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由于地理、气候的各种形式的差异,就会形成不同的地域各种相异的文化形态和精神世界。不是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吗?为什么江南的民歌大多结构规整,音调平稳、舒缓,风格柔美委婉、清丽优雅?那是与南方碧绿的良田、充沛的雨水、幽曲的弄堂、鱼鳞似的瓦顶、弯弓般得石桥、吴侬软语的水乡风情分不开的。又为什么陕北的《信天游》高亢、粗矿,无论是表达喜、怒、哀、乐的哪一种感情,在音乐的表现中大都讲求音域宽广、音调高亢、旋律跌宕,给人一种勇敢、坚韧、绝不折腰、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那是因为陕北那一道道山、一道道梁、一道道沟,还有那无边无际广漠荒凉的黄土地所造就。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其从音乐中听出人生的真谛,听出世界的善美,听出时代的意蕴。

二、注重课前五分钟的巧妙运用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一般情况下,很多教师会在课上伊始五分钟组织教学、复习巩固、导入新课等。作为音乐教师该如何艺术、巧妙的运用这五分钟呢?

(一)五分钟主题听辨

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进行音乐主题的听辨练习。中学音乐欣赏教材内含丰富的经典欣赏曲目,但由于每周只有一课时,每学期平均约十六课时,要完成整整一册的欣赏曲目尚有一定难度,又如何让学生对课堂上欣赏过的曲目有持久性清晰的记忆呢?

我们把学生欣赏过的乐曲主题旋律节选下来,重新录制在一盒磁带上,于课前五分钟播放,伴随一段段不同主题旋律的一次演奏或演唱,一个个小问题不断地抛给学生: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曲作者是谁?演奏乐器是什么?演唱形式是什么?……随着欣赏曲目的增加,这盒主题听辨的磁带也就越录越长,五分钟时间已远远不够用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记忆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曲目,生疏的乐曲多听,熟练的乐曲间隔几周再听,这样循环往复、日积月累,学生定能做到耳熟能详、记忆犹新,积累相当数量的音乐曲目。

(二)五分钟知识竞赛

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进行音乐常识的问答与竞赛。中学(尤其是高中)音乐欣赏教材上有很多需要记忆的音乐知识,如曲作者及其国籍、代表作品;乐曲的体裁形式等。那么应该怎样让学生对这些必须掌握的知识了如指掌呢?我们不定期地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采取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音乐常识的问答与竞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和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知识竞赛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主要是让学生能自觉主动地记忆知识、积累知识,达到终生受益的目的。

(三)五分钟艺术实践

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表演节目。中学生的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究心理,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于是利用音乐课的前五分钟设计“艺术实践”栏目,有学生自由组合,自由表演,能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空间。

三、充分利用 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