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常识知识竞赛范文

时间:2023-12-28 11:40: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地理常识知识竞赛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理常识知识竞赛

篇1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指出:“教育是减轻自然灾害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尽管灾害教育还没有正式纳入学校的学科教育体系中,但是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正确的逃生方式、自救以及互救的手段迫在眉睫。地理课堂作为灾害教育的主阵地,在灾害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笔者在授课中发现中学生灾害知识薄弱,灾害应急避险能力比较缺乏。中学地理实施灾害教育的方法如下: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灾害教育素材

以现行的人教版初中教材为例,教材中含有丰富的灾害教育素材。如板块构造中讲到板块交接地带是地震频发地区,就可以就此展开教学而非一笔带过。观看地震到来前生物的异常变化,做好防震准备,模拟演练地震到来时的自救与互救以及震后的处理工作。

二、广泛收集防灾教辅资料及音像资料

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其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要想真正提升中学生的防灾能力,教师必须收集大量的防灾资料,尤其是图文并茂的资料,快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加深学生的印象,音像资料能够加深学生的感官印象,使学生历历在目、铭记在心。

三、选择有针对性的灾害进行实际演习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但各个地区的灾害有很大差异,所以灾害演习注意要有一定选择性,要根据地区实际,选择其中一两种本地易发或频发的灾种,组织师生进行灾害中逃生、自救、互救的实际演练,使学生基本掌握紧急状态下的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普及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常识,增强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技能。同时,灾害教育尤其需要实践,就是模拟训练。模拟灾害发生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果接受过模拟训练,有了风险的感受,人就会有相关的知识,减少情境的不确定性,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四、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及小组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知识竞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寓教于乐。小组活动完成某个灾害中各环节的内容搜索。学生分组后再主动学习找寻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小组知识的整合。可以通过课堂小组知识展示,墙报、知识角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这样学生被带入主动学习的过程,对知识收集提取的能力会大大提高,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会增进。还可以请灾害的亲身经历者讲述在灾害中的感受,进一步加强灾害意识的渗透。

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

地理学习的评价应注重多途径收集,准确反映地理学习的结果和过程,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灾害教育中,平时的实际演习、知识竞赛、小组活动的完成情况都应该以一定的比例计入学生的总成绩中,而并非唯一的笔试考试成绩。

中学是普及灾害教育的有利时机,中学地理学科是灾害教育的良好载体,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该负起责任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为灾害教育尽绵薄之力。

篇2

(一)区分层次,继续上好法制课。要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并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学法、用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实践中,一是注意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由浅入深地分阶段、分层次施教。小学阶段侧重法律常识的启蒙教育,使其初步了解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法律常识,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行为;初中阶段重点学习与日常行为有关的重要法律法规,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高中阶段主要学习法律基本理论和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宪法权威的意识和依法享有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观念。同时,要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要把法制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要指导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意识地渗透法律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法制教育。在小学,结合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和语文等学科教学,渗透《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知识;在中学,结合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渗透《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知识。

篇3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

(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123-02

如今的音乐欣赏课出现了这些现状:有很多学生不喜欢上欣赏课,学生也很难“走进”音乐欣赏课中,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教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模式单一,缺乏音乐教学特色。其次,学生成绩的评定随意性太大,标准不一,往往由任课教师个人喜好而定。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与音乐课过分偏重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训练,缺少人文关怀有一定关系。当然,并不是说音乐课就不需要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问题是懂得音乐知识和技能并不就能听懂音乐。众所周知,我们读小说时,并不是被小说表面的字词所感动,感动的是因为作家在故事中融入了他的情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而音乐何尝不是如此呢?应该说音乐中任何的音符只是音乐外在的媒介形式,而重要的是通过外在的媒介形式领悟其创作者的精神世界。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的内心深处所蕴含的观念意识、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

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载体、一种人文艺术,无论是创作者用音乐表达,或是欣赏着获得情感体验以及对音乐意义的理解,都免不了人的色彩,不能脱离开人与音乐的关系。那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音乐欣赏中获得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真正发自内心地去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内心的感受,学会间接地与创作者在思想情感上交流,从而学会认识自身,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呢?

(一)从不同历史,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入手

歌剧大师瓦格纳说:“艺术永远是社会制度的一面镜子”。音乐这门艺术,它不仅是作者精神理念的表达,也是社会存在的表达。创作者要表达的内容、风格、形式,他的心和生命都在感受时代的脉搏,都会受到当时社会的制约。可以说,审美观念和标准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任何抽象的、超历史、超过度、绝对不变的审美标准是不存在的。

(二)从音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入手

十九世纪中后叶的法国文艺评论家丹纳,他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提出:“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在《英国文学史》序言里,丹纳进一步把“环境”归纳为决定艺术、文化的性质和发展的三个要素之一。

环境是客观的外部原因,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由于地理、气候的各种形式的差异,就会形成不同的地域各种相异的文化形态和精神世界。不是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吗?为什么江南的民歌大多结构规整,音调平稳、舒缓,风格柔美委婉、清丽优雅?那是与南方碧绿的良田、充沛的雨水、幽曲的弄堂、鱼鳞似的瓦顶、弯弓般得石桥、吴侬软语的水乡风情分不开的。又为什么陕北的《信天游》高亢、粗矿,无论是表达喜、怒、哀、乐的哪一种感情,在音乐的表现中大都讲求音域宽广、音调高亢、旋律跌宕,给人一种勇敢、坚韧、绝不折腰、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那是因为陕北那一道道山、一道道梁、一道道沟,还有那无边无际广漠荒凉的黄土地所造就。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其从音乐中听出人生的真谛,听出世界的善美,听出时代的意蕴。

二、注重课前五分钟的巧妙运用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一般情况下,很多教师会在课上伊始五分钟组织教学、复习巩固、导入新课等。作为音乐教师该如何艺术、巧妙的运用这五分钟呢?

(一)五分钟主题听辨

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进行音乐主题的听辨练习。中学音乐欣赏教材内含丰富的经典欣赏曲目,但由于每周只有一课时,每学期平均约十六课时,要完成整整一册的欣赏曲目尚有一定难度,又如何让学生对课堂上欣赏过的曲目有持久性清晰的记忆呢?

我们把学生欣赏过的乐曲主题旋律节选下来,重新录制在一盒磁带上,于课前五分钟播放,伴随一段段不同主题旋律的一次演奏或演唱,一个个小问题不断地抛给学生: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曲作者是谁?演奏乐器是什么?演唱形式是什么?……随着欣赏曲目的增加,这盒主题听辨的磁带也就越录越长,五分钟时间已远远不够用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记忆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曲目,生疏的乐曲多听,熟练的乐曲间隔几周再听,这样循环往复、日积月累,学生定能做到耳熟能详、记忆犹新,积累相当数量的音乐曲目。

(二)五分钟知识竞赛

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进行音乐常识的问答与竞赛。中学(尤其是高中)音乐欣赏教材上有很多需要记忆的音乐知识,如曲作者及其国籍、代表作品;乐曲的体裁形式等。那么应该怎样让学生对这些必须掌握的知识了如指掌呢?我们不定期地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采取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音乐常识的问答与竞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和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知识竞赛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主要是让学生能自觉主动地记忆知识、积累知识,达到终生受益的目的。

(三)五分钟艺术实践

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表演节目。中学生的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究心理,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于是利用音乐课的前五分钟设计“艺术实践”栏目,有学生自由组合,自由表演,能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空间。

三、充分利用 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

篇5

1.1.1学校对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据了解,目前高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重点放在防火、防电、防化学危险品、防止交通事故、防溺水以及防震减灾、管制刀具等方面,而对学生在食品安全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少在食品安全教育方面见有真章,校园内几乎听不到也看不到关于食品安全教育的宣传。学生对食品的安全意识有多高,对食品的安全理念是否正确,在生活中是否能自觉有效地预防不必要的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发生,是我们应该去关注的问题,更应该落到实处。

1.1.2校内外摊贩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令人堪忧。

据调查,高校学生在校外街边小摊就餐的人数数不胜数。比如大学新校区校门口经常有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以烧烤类和油炸类食品为主,学生及社会人士对其是否使用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是否使用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的食品一无所知。对于烧烤类食品,尤其是肉类在烧烤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人们如果经常食用被苯并芘污染的烧烤类食品,致癌物质会在体内蓄积,有诱发胃癌、肠癌的危险。美国一家研究中心的报告说,吃一个烤鸡腿就等同于吸60支烟的毒性。常吃烧烤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不爱吃烧烤食品的女性高出2倍。因此,为了让学生远离此类食品的危害,我们需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1.1.3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性差、杜绝“危险食品”的自觉性不高。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设计了“食品安全知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以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大学新老校区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在大学新校区校内外就餐的个别学生做了现场采访。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食品安全理念、食品安全常识、食品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等方面。问卷调查及现场采访结果表明:大学绝大多数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性差、杜绝“危险食品”的自觉性不高。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关心食品安全问题,在日常饮食生活当中,几乎很少考虑过某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已知某些食品如烧烤类含有苯并芘、腌制类食品含有亚硝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下,依然经不起该类食品特有的“色、香、味”的诱惑,忍不住要去吃。采访中,居然有学生透露,每天一到吃饭时间就想到校外吃油炸类或烧烤类食品。比如,问卷调查中问题之一:当学生在已知烧烤类食品往往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苯并芘的情况下,选择偶尔吃的人数达到68%,选择不吃的人数仅占到28%,还有4%的学生竟然选择常吃。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性差、杜绝“危险食品”的自觉性不高。

1.2高校学生开展食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高校缺乏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及宣传工作,未能使食品安全知识在校园内得到广泛的普及,致使学生在饮食安全问题上成为“盲人”和“瞎子”。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及认知性以及杜绝“危险食品”的自觉性,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护学生切身利益,促进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开展,在校园内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高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的对策

2.1在校园内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各校可根据校园内现有的宣传设施如:LED显示屏、校园内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对食品安全知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宣传。内容可涉及以下方面:①食品安全的定义以及食品质量主要有哪几项基本要求;②什么是食源性疾病,如何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③如何预防食品中毒,突发性食品中毒应如何进行急救;④常见的饮食误区有哪些;⑤如何鉴别食品的真假及品质的优劣;⑥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有哪些;⑦食品安全烹饪;⑧保健(功能)食品与药品的区别;⑨常用食品安全选购、食用与保存方法;⑩食品安全的消费保护措施等。另外,可有效利用早、中、晚校园之声广播将每日发生在国内外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在校园内进行选择性宣传。通过上述途径可有效加强师生对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学生杜绝“危险食品”的自觉性。

2.2开展食品安全教育专题讲座

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邀请校内外熟悉或精通食品安全常识的专业老师或专家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专题讲座。就2.1中提到的食品安全知识做深入浅出的讲解。为了使讲解的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穿插一些跟食品安全相关的动画或动漫或播放近年来发生在国内外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等视频。通过开展诸如此类的食品安全常识系列讲座,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学生对自己生活当中的饮食安全意识,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2.3开设食品安全教育交叉课

为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建议各高校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跟食品安全有关的通识课或公共选修课,如:《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等课程。这样,一方面学生可根据个人学习兴趣或爱好自主选课,使得学生自主选课的空间及知识面有所扩大。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对跟食品安全及营养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进而保护自身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4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竞赛

结合上述食品安全知识讲座、通识课或公共选修课等的开设,建议各高校以“学生社团活动”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组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对在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取得好成绩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彰及奖励。这样,一方面可突出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起到宣传的作用;另一方面,可有效了解学生对食品安全常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2.5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无论是校园外还是校园内,食品安全隐患将始终威胁着学生的健康及生命。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对校园内的学生食堂及校园周边的餐饮店的食品、饭菜、食用油的来源、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在使用前是否经过消毒、清洗干净以及炊具、用具用后是否做到洗净、保持清洁等方面进行不定期地抽查,以保证其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卫生、无毒无害。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食品及餐饮店在校园内进行通告,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面临的饮食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

篇6

孩子是家庭和社会发展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安全的生活,关系到每个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近些年来一些地方不断地发生交通、火灾、溺水、触电、煤气中毒、踩踏、儿童侵害等重大安全事故,显现出部分重大安全事故人力不可抗外,大多数安全事故也由于是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所造成。就学校教育来说,学校注重的是进行的德、智、体、美的教育。对安全教育只是随时性的,而常识性的、习惯性的,形成制度性教育的做法在一些学校却很少,即使做了也不到位。比如交通安全,农村教师除了考驾照的教师懂得专业知识外,大多数教师对交通知识知之甚少。给学生讲不要乘坐“三无”车辆,一些教师也不知“三无”指什么,学生就更无法判断哪些车属于“三无”车辆。教师对驾驶员的违法行为又无权制止,更不能查验相关证件。造成学生交通安全知识不全面,安全意识不强。又由于利益的驱使,非法营运的车辆在农村得不到彻底取缔。学生乘坐证件不全、超载、机件性能不好、司机技术不佳等车辆的现象时有发生。交通安全隐患重重。农村多数学校设在公路边,学生往返学校路途遥远,这种安全隐患又不能避免。学校周边设摊摆点,出售便宜零食的现象也较为普遍,食品安全隐患较为突出。为减少安全事故,排除安全隐患。在抓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同时,进行全民安全教育同样重要。牢固树立“安全不保,何谈教育;生命不保,何谈发展”的思想,使学生安全教育得到社会的关注,使学校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怎样才能做好农村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教师、学生家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必要时对学校周边群众也可进行培训

教师是学校实施安全教育的主体,教师对安全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学校安全教育开展的成效。学校或上级部门要有针对性地、有前瞻性地对教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形成科学的安全观;要引导教师充分了解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特别要认识到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地点和激发因素;对学生家长,学校周边群众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认识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和技能,在家中也进行安全教育和影响。使周边群众了解哪些做法有害于学生健康,存在着安全隐患。正确掌握了安全技能,在关键时刻才能够自救和救人。

二、安全教育工作要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学校是开展安全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职责。多鼓励所有教师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老师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如在化学、物理实验课中讲授有关防火防爆防中毒方面的内容,在地理、生物教学中讲授地震逃生、野外生存等方面的内容。甚至在数学的活动课中都可渗透相关的安全教育的内容。重视提高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多渠道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才是治本之策。开设好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针对青少年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以安全健康知识竞赛、讲座、防灾自救演习等教育方式向学生普及安全防护和法律等知识,帮助其掌握自救、自护知识,锻炼应对危险的技能,使中学生基本做到:懂得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危险性,懂得各种危险危害的形成原因,懂得预防各种危险危害的方法;学会报警方法,学会预防危险,学会自护自救方法等。

三、重视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与学生安全密切相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威胁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高度重视。有条件的学校要配备心理教师,开设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学生心理维护、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和心理潜能及创造力的开发;家长要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以言传身教,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政府各部门、各社会团体要特别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多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弘扬社会正气,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篇7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1―0078―01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精辟地说明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结合实际开展教学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挖掘和利用日常生活中能引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素材,引导他们探究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以有效地发挥地理课程的功能。如,在学习中国地理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内容时,可引用学生熟知的 “南稻北麦”、 “南甜北咸”等常识,引导学生对这些地理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使其明确我国南北方的差异主要是由自然差异引起的。这样,学生通过对具体地理现象的分析,觉得所学地理知识非常实用,自然乐于接受,从而培养了他们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引入社会时政热点问题

当代中学生求知欲强,对社会时政热点问题非常关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适度地引入一些社会时政热点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日本”一节时,教师可引入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政府高层参拜靖国神社及强占我国固有领土等时政热点问题,向学生阐明我国政府的立场,帮助他们认清日本政治的本质。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日本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如,在学习“中国的民族”一节时,我通过组织学生高唱《爱我中华》来创设教学情境。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其懂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地理知识竞赛、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进行,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四、巧妙设置问题

“多疑善问,增长才智。”作为教师,既要在备课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又要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目的。如,在教学“季风气候”一节时,笔者在导入环节设置了如下问题:明代航海家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每次去的时候都选择在冬季,而返航时却选择在夏季,这是为什么?我抓住学生急于知道正确答案这一契机,及时地讲解了季风形成的特点。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采用直观教学方式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最大的优势是直观性强。地理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采用直观教学方式,合理地选择直观材料,将实物、模型及图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有关“等高线”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出示等高线模型。这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又如,在讲有关“中国政区”的内容时,可引导学生根据中国政区图中各省区的轮廓,联系生活中的实物图像进行联想。

六、充分利用“活动”板块

篇8

地理教材中的有关自然灾害的内容很多,尤其是新教材,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单独做为一节的内容讲述,其中就包括我们为防灾减灾的所做的措施,以及泥石流和地震的防护措施。地理课堂作为防灾减灾的主阵地,怎样在教学中渗透防灾减灾的内容,怎样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及在灾害中生存的能力,下面我们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深刻认识地理教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地震、洪涝等灾害频发发生,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我们国家有成千上万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也有上千人因自然灾害而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可以说自然灾害猛于虎。面对灾害有效措施就是防灾减灾,学校中的防灾减灾工作是我们过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防灾减灾就应该在一直渗透于教学中。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我们平时就把防灾减灾的工作做实了,到了灾害时就能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的生命。

二、利用学科优势培养防灾减灾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就会找学生谈话,告诉他这些不良的习惯,但是效果很一般。为什么呢?我总结出来就是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不良的习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对于防灾减灾的工作,就必须让学生先有防灾减灾的意识,才能顺利的完成防灾减灾的工作。所以首先培养学生的意识。

马克思说过,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认识灾害这种物质。认识物质就是在教学中认识自然灾害的种类及会产生的危害。例如在《海陆变迁》中,我们讲到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我们正处于地震带上,所以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这是就给学生加入地震的相关概念让学生从学术角度认识地震。弥补在生活中对地震不完全认识。然后在举例地震的危害,例如汶川地震,日本地震等,。在讲述《地形图的阅读》中,我们认识了山谷、山脊、陡崖等地形。在这些地形中易于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在《季风气候显著》中讲解我国水旱灾害。在教学中,充分的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种类及产生的危害,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自然灾害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灾害的可怕,自己会想很多的抗灾办法。

三、掌握方法,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当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可怕,他们自己会想很多的抗灾办法,但是这些抗灾的办法行不行,到底实用吗?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规律。可以根据灾害的规律检验我们的办法有用吗?例如,在讲地震时,结合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因横波传播的快些,纵波传播得慢些但其破坏程度大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当地震发生时,如能在横波传来后(左右摇摆)纵波还没有到达的几分钟内迅速逃到空旷的地方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人身损害;而且地震发生后往往有几次余震,那么第一次地震后他们就不会掉以轻心,保持警惕从而有效地减少余震带来的损害。另外,还要重视防范地震和地震求生的一些相关常识的了解。如常备地震应急包;就近躲避伏地待定;不要跳楼、乘电梯求生;尽快关闭电源、燃气;避离山坡海边不急回家;保存体力伺机求救等,以提高学生防震减灾的能力。

实践证明,掌握一些防震减灾措施能够提高社会的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的能力,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的意识和技能。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震后1分36秒成功疏散,无一伤亡。

四、组织课外活动,拓宽教育渠道

篇9

二、开展灾难教育的必要性

1.灾难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人们每天都在面临突况,灾难发生时人们的逃生避难技能显得尤为重要。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各方面发展尚未完善,在遇到灾难时出现的问题较多,因而更要加强灾难教育。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开展灾难教育,使学生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2.灾难教育是学生危机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当前的社会环境对学生来说过于安逸,造成学生群体危机意识匮乏,片面地认为灾难、危机等只发生在新闻报道或者电影小说里,从未想过灾难降临到自己身上时应该如何处理,因而缺乏对于灾难相应的准备。灾难教育有利于学生对生活产生危机意识,并在灾难来临时冷静面对、沉着处理,更好地保障生命安全。

3.灾难教育适合我国基本国情

我国从地理位置上说,灾难发生的几率较大。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都对我国有一定影响,地震灾害频发是我国的一大特点。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给我国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我国幅员辽阔,涉及灾害种类多,发生次数非常频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校开展灾难教育十分必要。

三、开展灾难教育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

学校要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让学生正视灾难,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端正灾难教育的态度,强化灾难教育的意识。如,可以举办展览,将近几年的重大灾难进行公示,提醒学生加强戒备;也可以发放防灾知识手册,使灾难常识得以普及。

2.丰富教育形式

农村学校对灾难教育的形式往往比较单一,即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认识灾难。这样的教育形式容易引起学生反感,进而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长期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学校应丰富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切实学到知识。如,在课堂上讲授过灾难中逃生避难的技能之后,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灾难演习,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逃生避难的技能;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进行灾难教育,可以组织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观看灾难电影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丰富关于灾难的知识,提高逃生避难技能。

篇10

为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我们为学生创造了读书环境,不觉得阅读是一种负担,给他们提供了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开展了以读书读报为背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

1.创建班级图书角,让学生走进图书。

2.利用阅读课,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集体读书读报活动。

3.举行佳句美文的交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了解我国灿烂文化,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开展阅读手抄报制作比赛,把个人的读书心得反映在自办的报纸上,从版面设计到稿件组织都亲力亲为,这样就能把学生的阅读、写作、画画、书写等各种能力融于一体,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5.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有趣的读书活动,如举行故事会、演讲会、经验交流会、主题班队会、读书征文等活动,评选出最佳读书征文。

二、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训练基本鉴赏能力

1.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

(1)读物推荐。我主要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还采用了教师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的方法。

(2)读书方法指导。我指导学生运用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方法进行阅读,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的能力。

(3)辅导写读书笔记,如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写法,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积累课外阅读材料的方法。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让学生养成了积累的好习惯,学生的知识才会不断“积沙成塔”。

(1)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如语文常识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等,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精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尽量做到“百花齐放”。

(2)剪贴有价值的阅读资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阅读过程中,学生可把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限于自有书报),然后贴在课外阅读本上,贴的方法形式不求统一。就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也是一种享受。

(3)读书要做到边读边思考。学生在阅读时要准备一支铅笔,养成边读边思考、边圈点勾划的习惯(限于自己的书籍),将重点的词句、精彩的段落标示做记号,进而理解内容,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知能力。

三、课外阅读指导中的评价

1.记录评价。

即对“读书笔记”等进行评价,每两周评价一次,对优秀的读书笔记进行表扬。

2.活动评价。

即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并进行评价。如知识竞赛,检查阅读的广度;读书征文,了解阅读的深度;优秀习作,了解阅读的精度。每次活动都让学生自我评价。

3.背诵评价。

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名言警句、古诗文等都得一一背诵,除教师抽查外,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学生互查背诵。同时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督促背诵。

4.运用评价。

即以习作和口头表达中引用的课外知识是否丰富为依据给予评价。我发现学生的习作和口头表达中引用了课外知识,就给予表扬。

四、实践的成效

1.阅读兴趣、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尝到了阅读的乐趣,明白了读书的意义。

2.阅读习惯逐步养成。

我明显地发现学生已初步形成了每天读书、读整本的书、边阅读边思考等良好习惯,许多学生每学期的读书笔记能达到一万字左右。

3.阅读的面逐步扩大,阅读的量不断增加,阅读的质大幅度提高,独立阅读能力日益增强,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整体提升。

篇11

未成年人犯罪者可以说是社会大环境的“牺牲品”,是社会的消极方面在孩子们身上的体现。说是“牺牲品”,就是指未成年人犯罪的根在社会,毁在孩子。这也是让家长、让社会、各级党政痛心、焦虑的关键所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往往交错在一起,互相影响,要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关键做好以下几点:

一、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观念。我们每位教师都要认真的上好法制课。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材,并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学法、用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实践中,一是注意根据我们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由浅入深地分阶段、分层次施教。小学阶段侧重法律常识的启蒙教育,使其初步了解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法律常识,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要把法制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要指导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意识地渗透法律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法制教育。在小学,结合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和语文等学科教学,渗透《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知识;在中学,结合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渗透《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知识。

篇12

一、导语巧备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是调动学生心理状态、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的重要手段。精彩的导语,是开启新课的钥匙,引导学生登堂入室;是承前启后的桥梁,使学生“温故知新”;是乐章的序曲,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主旋律;是感情的起搏器,激发学生心海的波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设计出新颖的导语,以求在教学过程中重重地敲响“第一锤”。

二、兴趣巧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方法很多:丰富多彩的地理游戏;简便易记的歌谣;学生易猜的地理谜语;各式各样的地理活动;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精彩的课堂教学等都能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语言巧说

课堂语言是一门集科学性、趣味性、逻辑性为一体的艺术。地理教师的语言一是要规范,使用普通话,让同学们听得明白;二是要简洁,不能里嗦,让学生听得心烦;三是说话要幽默风趣,深受学生的喜欢;四是要多使用激励的语言,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情感巧引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设置情感目标,并巧妙地进行引导,如在学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列举中国航天业的辉煌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问题巧提

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每节地理课前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能在课堂中真正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问题。可在知识的重点处、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问题的卡壳处、练习错误的疑难处等选择启发点,开启学生心智,由“山重水复疑无路”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维境界。课堂提问要具有针对性:提问要针对教学目标,不能远离目标提问。提问要面对全体学生,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把握难易程度,尽量做到因人提问。课堂提问要具有趣味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中学生头脑中,生动形象的东西仍占激起其大脑兴奋的主导地位,这种学习的心理特点决定在地理提问中必须具有趣味性。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性:当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时,教师给学生的思维之路人为铺设障碍,有意识地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于适当的时机提问。

六、教具巧制

“物”的准备不容忽视,地理教师要利用和自制教具,教具不能粗制乱造,而应精巧。象地理图表、投影片、光盘、课件以及实物模型等都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认真准备好,以便在课堂上应用,让学生直观感受。

七、地图巧读

读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景观图、阅读连环图、牢记符号图、绘制实用图、看懂各类图,做到胸中有图,读图解意,学好学活。

八、难点巧破

地理教学中的每一节内容,都有其难点,教师要能化解难点,巧破难点。如在学习“地球仪、经纬线”时,因为是难点,在上课前,让学生自制地球仪,结合自制的地球仪,讨论经纬线;又如在学习“地图”时,要达到会制作一张易懂的地图的目标,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观察学校,按自己的想法和常识绘制一张简单的学校地图等。

九、活动巧排

“活动”是地理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加大了活动的比例。教师对各类活动的安排要灵活,对游戏活动、填图填表活动、讨论学习活动、资料收集活动、参观采访活动、野外观测活动、动手实验活动、练写心得活动、各种探究活动、问题辩论活动、课堂演讲活动等要周密计划、科学组织。

十、成语巧用

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成语,会顿时使课堂生辉添彩。如在讲南极洲冰雪覆盖的大陆时,可引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说明南极洲厚厚冰层形成的原因;在学习东亚时,形容与我国的位置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与朝鲜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邻邦;北欧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众多,可形容是“星罗棋布”;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杀鸡取卵”的做法是不可行的;南极洲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冰川,但冰川的利用对人类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等。

十一、“布白”巧留

“布白”原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中的一个术语,是指画家有意在画面的某些部位不着笔墨,制造高深幽深、朦胧虚空的视觉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法。课堂教学作为独特的艺术活动,巧用“布白”的手法,同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板书时故意省去关键字词,留下空白让学生补充完整;只绘出地图的大体轮廓和主要地理事物,让学生完成并标注名称;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等。

十二、收尾巧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