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的现状与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28 11:40: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预防医学的现状与趋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预防医学的现状与趋势

篇1

1 引言

预防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群,并划分为多个分支学科。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人类组成,医学应用理论包括社会医学、环境医学以及生物医学,

并结合微观以及宏观的方法,研究疾病分布规律、发生规律以及有害健康的多项因素,从而决策预防措施及对策,实现提高生命质量、有利健康以及预防疾病的一门学科。根据预防医学的相关学科资料显示,其学科群有环境卫生学、少年与儿童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病与劳动卫生学、社会医学、毒理学、医学统计与卫生学、地方病学、性传播疾病学、媒介生物学、卫生检验学、流行病学、消毒学、寄生虫学、传染病学等学科。

2 预防医学的研究现状分析

2.1 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前,新的健康观以及新的医学模式都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预防医学在理论研究上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对医学的研究意义重大,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慢慢暴露出了该模式的消极影响以及局限性,因为比如社会心理因素引发的疾病或艾滋病不能应用该模式来解决的。因此,出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这个新的医学模式,积极的影响了预防医学在理论研究上的不断发展,使得预防医学从社会心理因素这个新的角度来研究影响健康的因素,让预防医学的理论研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WTO指到“健康是社会适应能力上精神上、以及身体上的良好状态,而不单单是没有虚弱或者疾病”,这个新的钙奶,让“没有病就是健康”这个就观念消失不见,同时也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层次更高一级。临床前期预防、病因预防以及临床预防等提前预防的工作早已在实践中逐渐成为预防医学的重要举措。

2.2 新的生物学方法让毒理学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目前对于致癌作用机理的关键研究方法就是分析癌基因问题。细胞学方法中的传代和原代细胞培养法现在还被污染物代谢致癌或者致突变的研究广泛应用。近些年,利用生物学方法来研究毒性试验的方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一些传统的毒性慢性试验可以用生物标志物来代替。生物学毒性量效、活性与污染物化学结构关系通过数学方程式来表示的研究是近些年毒理学的研究前沿。上述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概念的不断深入的应用和发展为环境污染物作用机理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膜毒理学领域,污染物对生物膜及细胞膜功能结构的影响研究是目前来看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科。在皮肤以及粘膜的研究领域,掌握了大气污染物在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借助呼吸道侵蚀机体。以上的器官组织水平以及细胞组织相关的毒理学研究也渐入佳境。由于环境因素而导致的癌细胞或者突变的研究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上述这些都使得预防医学的基础研究不断进步。

2.3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让预防医学研究进入了一个疾病控制的新阶段

目前比较先进的基因研究技术,比如核酸杂交、DNA测序、基因克隆技术、DNA重组等已经逐渐运用到预防医学的实际应用上,疾病控制在研究的道路上又有了新途径。比如目前来说,我国已经广泛应用的乙肝重组亚单位疫苗。生物传感器、PCR技术、抗HBsAg单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监测技术以及诊断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工程菌比如含抗DDT基因菌、“超级菌”等的开始运用在净化环境上,显著的提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意义重大。上述先进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让预防医学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4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

当代社会信息业高速发展,以因特网为标志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在或者早已改变了人民的工作、生活方式和先进的科学研究。信息网应用在医学上,让我们没一个人同国际的先进研究机构取得畅通的连接变成现实,让全球范围内的远程专题讨论和会诊、信息交流与文献检索及疫情通报查询等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有力的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

3 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预防医学会向着一个全新的道路前进。第一,预防医学正在进入一个社会预防为主的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慢慢的代替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我们大众也开始认识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依赖于社会。要想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理想,就必须让医学彻底的社会化。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人们合理消费,广泛的宣传健康教育是完成医学社会化道路上的一项关键任务。第二,其次,预防医学朝着促进健康、防治结合、提高人口素质以及生活质量的道路前进。随着我国文化水平以及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不仅在得病的时候得到及时治疗,并且还应该了解并掌握保健和预防常识,丰富自我保健知识,保障身体健康。因此,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临床医学以及预防医学的相互结合。第三,健康和环境问题会成为预防医学研究发展的新动向。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四大问题:能源匮乏、控制疾病、人炸、环境污染。其中得到全球关注的是环境污染问题,预防医学需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积极解决参与到健康和环境问题上来。最后,预防医学也很有可能朝着注重行为、精神以及心理原因对健康的影响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工业化程度加深,也从另一个层面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精神和心理问题,都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卫生心理教育、国家政策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预防医学会为我们人类控制疾病做出巨大贡献,让我们健康的生活在美丽的大地上。

参考文献:

[1]杨德富.我国预防医学研究浅析[J].中外医疗,2009(09).

[2]林琳,叶冬青.定性研究方法在预防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03).

[3]孙士杰.预防医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

[4]朱惠莲,洪微,张作文.我国预防医学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生命科学,2006(02).

篇2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预防医学逐渐向各学科加速渗透,从而进一步促进了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目前,卫生职业类学校所开设的预防医学课程建设不够,教学效率不高,已难于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基于此,通过加强医学教育中预防医学的课程建设,提出了适时地调整中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实践,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考核方式,引导非预防专业学生将来成为防治结合的医学复合型人才。

1提升对预防医学的定位认识

人类医学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卫生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国内外有数据显示,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80%以上归属于预防工作和公共卫生所作出的贡献。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原本建立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的医疗服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但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医疗体制问题,使得“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根深蒂固。为了使这门学科真正让学生掌握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可以通过增强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保健能力,弥合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裂痕”,这是预防医学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发展的需要。当前中等卫生职业类学校生源质量普遍大幅度下滑,教材和教师配置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因素使教学达不到教学目的。

2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

通过对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显示,一些临床专业学生并不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转变临床医专业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对预防医学专业的重视程度,激起他们主动学习预防的兴趣,是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不重视预防医学学习的原因之一,是预防医学教材内容与临床脱节。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和体系,对临床各专业学生来说专业联系较疏远,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而不得不学习该课程。这充分说明预防医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亟需改革,进而改变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相互分裂和脱节的现状。目前,我国正在大力进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并十分重视全科医生培训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调查资料显示,普洱市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素质偏低,预防保健专业人员尤为突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办学宗旨是为基层医疗单位输送符合农村工作要求的复合型卫生人才。因此必须引导他们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把学习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和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从未来角度和实用角度重视对预防医学的学习。

3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改革

3.1对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目前的医学教育尚不能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而预防战略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各课程渗透,将会极大地影响或促进医学模式的应用。要树立新的预防医学教育理念,突破传统预防医学的思维定势,拓展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形式。3.2在教学中突出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特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是当今医学发展趋势。在预防医学教学中,需加大临床预防医学的内容,将开展预防医学实践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现有的卫生职业学校预防医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医学实践相脱离,实验教学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将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3在教学中突出预防医学的重要性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可以通过不断引导临床学生重视预防医学,积极培养他们成为防治结合的医学复合型人才。如在教学中,高度重视第一次“绪论”课的教学,教学中通过一些例子强调预防医学在现代卫生事业发展中所产生的巨大贡献,从而引起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3.4将素质教育贯穿到预防医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预防医学能很好的融入素质教育的开展。比如,预防医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环境与健康,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另外,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相关理论内容又恰恰在预防医学中有所涉及,这是预防医学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切入点。3.5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任何一项课程的改革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对不同专业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学习目标。而且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不同,对初中起点与高中起点入学的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了调整。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4.1选择合适教材教材,突出临床预防医学内容建议选择适合农村医学专业的教材,选择由卫生职业学校预防医学教师编写的教材。教师的授课应从教材出发,有机地补充调整教学内容。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实施以临床预防医学教学模式为主体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在教学中突出与学生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实用性。4.2开展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教师在每次授课前先设计一些与本次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将问题交由学生讨论并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各种各样,然后教师以回答问题的形式讲授,在讲授中师生还可以随时互动,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预防医学的许多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每个人,教师可以就某个题目进行讨论式教学。如教师在营养与健康中增加小案例的课堂讨论,既结合生活又活跃气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4.3开展社区教学实习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实习,这对于学生掌握预防知识和技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安排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教师能从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认识水平,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在实践性教学中认识了预防的重要性,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提高。4.4组织申报各级科研课题,结合科研促进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一些科研项目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比如教师积极参与市政府、市教育局、市科协、市社科联、省卫生科技教育等部门组织申报的课题,在申报和实施课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论与实践认知,也增加了教学的素材,丰富了教学内容。4.5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可从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栏目截屏剪辑做成课件,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4.6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预防医学的结业应从单一的书面考试转向多形式的考试方法,建议以模拟案例来考核评分,以此提升学生的解决现实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心理需求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4:46-47.

[2]王玉荣.新形势下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12:(1).

[3]徐向平.校企合作职场学习加工有效实践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8).

篇3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1(a)-106-02

预防医学内容广泛,涉及领域众多。在空间上,由宇宙之大到细胞和分子之小;在时间上,涉及对历史的追溯和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探讨;在服务对象上,由对单个人的服务到对家庭、社区乃至社会整个人群的服务;在生命的历程上,从生前到死后都涉及到预防医学的问题。这一基础性的,关乎全社会和全体人群稳定、健康及安全的学科,其教学的现状及趋势是每一个预防医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飨读者。

1 预防医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适应法制化社会进程的能力不足

在渴望康复、敬医如神及自我权益认知缺陷的年代,患者“献身医学”,成为临床实践教学的活“供体”的事例常见不鲜,患者出于礼貌或健康需求,主动配合接受师生实践。不过,随着法制逐步健全,社会不断进步,人们自我权益认知的增强和不断完善,患者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提高,甘愿成为师生临床实践教学活“供体”的患者越来越少,使预防医学教学的实践环节面临考验。新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又进一步加大了对患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其“举证倒置”条款,使医疗纠纷大增,许多医院为减少纠纷,不愿接纳学生实习,且对学生接触患者的限制也越来越多,这是预防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保障的现实情况,学生所学的预防医学基础知识,及其最基本的诊疗技能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人才培养质量必然下滑。寻求一种既能适应预防医学专门人才培养要求、又能避免医疗纠纷的预防医学教育教学办法,迫在眉睫。

1.2 缺乏创新机制,不利于预防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虽然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其成果颇为丰富,但由于过去我国基础教育一直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至今其“应试教育”的影子仍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过程成了被动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仍为常形,多数教师的教学只是向学生提供外界刺激即灌输知识,学生始终被动地理解和消化、吸收、应用教师传授的知识。在高等教育阶段,由于学生在基础教育期间所受的影响,致使学生的发散思维仍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其培养结果是知识型人才多于创造型人才。预防医学教学也如此之,不落俗套。

1.3 预防医学教学与人文社科教学相互脱节,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根据预防医学学科的特点,其服务社会的核心功能之一是促进政策开发与制度建设,为公众营造良好的卫生秩序和社会环境,为预防医学工作者营造和拓展工作空间,强化卫生监督及管理,确保卫生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这就要求预防医学从业人员懂得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历史、心理、管理学等的基本知识,具有全局观念、服务观念、预防观念、群体观念、环境观念,扎实开展预防医学相关工作。

1.4 实验基地缺乏,试验课开展不正常

就教材而言,目前使用的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其试验内容多以验证性试验为主,综合性试验和设计性试验较少,一般试验涉及的知识面较窄。由于缺乏实验基地,这些试验多是以教师示范为主,学生被动模仿,照葫芦画瓢,其主动参与设计实验少。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预防医学教学发展趋势的问题。

2 预防医学教学趋势及展望

2.1 强化课程建设,构建新的预防医学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边缘学科的兴起,尤其是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变革,加上政治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地质灾害问题、新的不可预知的流行病毒传染问题等,均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构成威胁和挑战。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在当代公共卫生事业领域,必将要重组和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预防资源、手段、途径、环境、硬件、观念、机制等均需要整合及创新,预防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三大主干学科之一,其内容必须适应发展的需要,创新课程体系,更好地研究环境因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此,构建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时,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互补的原则、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举的原则,改革课程设置,在强化医学基础和预防医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形成,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重复、过时的内容。

2.2 打造实践、教研型师资队伍,优化师生关系

以提高教师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打造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和预防医学教学的实践、教研型师资队伍,改善教师结构,优化师生关系。预防医学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高科研水平和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能力,树立创新观念,变革传统教育和学生工作思维,增强自身适应能力。能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学及科研能力。

2.3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教学为主,拓展课本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善学、好学的品质及能力,健全学生人格,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在预防医学具体教学环节中,可以将相关章节打乱、巅倒、重组,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自身实际组织教学。积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参与课堂建设和教学讨论,在启发中,在抛砖引玉中、在学生的广泛参与中完成预防医学课堂教学。

2.4 搭建预防医学实习实训基地,构建走出书本,回归生活,增进技能的现实平台

这是突破预防医学教学瓶颈,实现预防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多开展现场教学,将案例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预防医学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学习的好奇心、自觉性和主动性。现实中与预防医学相关的案例很多,比如国外的“反应停”事件,利用其可帮助学生从流行病学、毒理学甚至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学等方面分析问题,增进业务素养;国内的“SARS”、禽流感、毒奶粉等事件,利用其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詹平.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与改革[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5):593-595.

[2]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1):12-18,63.

[3]孟凡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医学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7-8,61.

[4]黄照权.民族边远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4):669-671.

篇4

1·1现代医学所需要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规格: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人力开发教育处Boelen博士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已经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接受。“五星级医生”应具备的能力为:卫生保健提供者,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领导者和服务管理者[2]。未来的临床医生,不仅仅要精于医术,同时应胜任服务于个体和群体,并能承担包括临床治疗在内的集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综合服务的职责。

1·2在职医生、专家咨询座谈会就我国当前预防医学知识的现实需求对该领域专家及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一线的医生(共计22人)进行访谈的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最需要和最缺乏的业务力量是既精通临床又熟悉预防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在“环境与健康”方面,52%社区临床医生对居室内空气污染感兴趣;“营养与健康”方面,65%的调查对象对特殊人群的营养、营养与疾病感兴趣;其他感兴趣的内容70%的被调查者集中在:老年保健,尤其是老年人的居家安全、慢性病的三级预防等方面。

2我国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既往的改革探索

2·1我国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的现状:《预防医学》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临床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预防医学教学,使医学生建立起现代医学观,树立预防为主及为人群健康服务的观念,掌握有关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健康危险因素与促进因素、人与环境的关系等基本知识,具备保护、促进人群健康等基本技能。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模式。一是以所谓“三大卫生”(即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卫生)和统计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其使用的教材为卫生部组织编写的《卫生学》规划教材,它实际上是预防医学专业课“三大卫生”的压缩版[3]。二是以“三大卫生”和流行病学、统计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其对应的教材为《预防医学》规划教材[4]。

2·2存在的问题:综观国内临床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现状,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相脱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材和课程设置主要针对群体预防,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习内容均与临床医学相脱节,即使是诸如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医学方法学亦与医疗实践相去甚远,不能学以致用,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因而教学效果不理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