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统计学范文

时间:2023-12-28 16:15: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体育统计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体育统计学

篇1

2体育统计学教学的内容改革

在体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体育统计学的使用并不局限在体育教育工作与体育训练研究工作当中。因此,在体育统计教学的内容改革,要对其授课的作出相应的改变和革新。首先,体育教材在的原理与知识介绍上比较简单,且不具备系统性,学生难以对该课程进行透彻的了解。以课本中的样本自由度与总体自由度的关系为例子。如果知识的讲解不具体,学生难以理解总体标准差与样本标准差的关系,从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安排,在对参数估计与统计推断的例题讲解中,适当的插入一章关于抽样分布的统计学基础知识课,结合此基础,再讲授有关参数估计与统计推断的知识。学生对抽样分布知识与原理得到了较好的理解,也为参数估计与统计推断的具体应用打好了基础。其次,在知识、内容及其结构的编排上并不合理,一些陈旧的知识还在继续应用。虽然,近年来版本不断的更新,但是教学的内容并未发生过大的改变。其知识的教授主要还是集中在体育教育领域,而忽略了统计学知识的系统性。再则传统教学模式下忽视了学科知识的应用,在应用型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上也并为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在统计学内引入新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延伸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技术能力。如引入数据的图表制作教学,Excel软件中相关统计函数命令的操作性知识;如何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转换、审查等知识等。最后,该教材在内容难度的把握上偏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该书的第十章类聚分析为例,这一片篇章的内容已经超过了该阶段学生能接受的难度。此外,相关数据也表明,该阶段教授这些知识的学校少之又少。且该教材在很多的高等院校中作为必修课程的教材。但其内容已经完全超过了本科生能接受的难度范围,因此,在教材的改革方面应该重新编写适宜本科阶段体育统计学,进行基础性知识的教育教学。

3体育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当前,大多数的本科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典型的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课堂下边听讲,课后进行练习巩固。而该教学模式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对该课程的真实认识,且在练习巩固的过程中也不需要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也就决定了其无法胜任科研活动的研究。尤其是当前大学生的对挂科与不挂科的态度,决定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态度。因此,教育者在本科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思考并进行相关教学的改革实践,其当前改革的成效大多集中在:通过毕业论文检验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程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笔者看来,实现体育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将传统教学方法与一次性嵌入教学相结合,一人一台电脑进行EXCEL软件的操作,进行数据的输入、编辑、修饰以及数据图表的输出,并使用Excel内常用的统计命令使用、根据相关原始数据进行t统计学知识运用的基本操作,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上机操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

篇2

1、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体育科技资料的能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Achievement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of Public PE Courses in Colleges

ZHANG Mingqiang, HUANG Yong, JIA Xiaoxuan, FAN Ruqing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1)

AbstractStudents choose kinds of cours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cement classes for men and women, determined tha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ust break the old classes, not like other disciplines, as by the students directly in the online course, can not share the "integrated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to bring fast, efficient and precise. Research and Develoment needs to adapt to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 achievement management system that meets the school "integrated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on the physic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but also meet the faculty requirement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report card format, to meet the sports department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port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promote physical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achievement management; syste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成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属必修课。研发一个既能满足学生选择体育教学课种需求,又能够满足《集成化教务管理系统》平台需求的体育课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要求,各高校体育正逐步实现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教师和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目标,大都采取打破院系界限,统筹安排和设置各单元的任课教师及体育课种的做法,最大限度地使用好现有的场地、器材和师资。学生“三自主”以及男女分班上课的体育课特点,决定了体育课必须打破原有的学生班级。同时又由于学校的体育师资、场地、器材、设施必然是相对稳定的,而学生选择体育课种的动因除了兴趣以外,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避难就易、避累就轻,甚至是盲目跟风的现象,因此,体育课选课是采用每个学期开始学生现场选同时还得需要体育教学管理人员根据情况调整保持平衡的基础上完成的,因为实际情况的限制不能采用网上选课。因此,最后期末考试的成绩也不能采用自动化处理,仍然是半手工状态。

2 普通高校体育成绩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随着体育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研发一个满足体育课需求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势在必须。该系统既要满足学校《集成化教务管理系统》对体育课成绩管理的要求,也要满足各院系对体育课成绩单格式的要求,同时,须满足体育部教学管理对体育成绩管理的各项要求。

2.1 需求分析

体育成绩管理系统要与学校集成化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格式一致,使学生信息及体育成绩能在两个系统内相互转换。为保证学生成绩的准确性,在成绩各处理阶段程序将对数据进行严格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数据进行提示。实现分级管理制度,对数据的操作权限进行严格管理,不同级别的用户具有不同权限,在教师提交学生成绩电子表格后,只有管理员有学生成绩修改权限,其它用户只能做查询、统计操作。教师按专项班进行管理,教师在学期初可以打印考勤表,在学期末可以打印考试单,成绩计算完成打印专项班成绩单。多项分数按百分比求和,单个专项班成绩统计、查询、修改、录入,按学制、院系、专业进行自动分类汇总及统计,各分数段统计、平均分计算、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筛选。管理员能够生成学校《集成化教务管理系统》要求的导入文件,能够打印符合各院系及体育部要求的成绩单,能够生成所有上课学生的成绩统计表,能够打印未上体育课学生名单,能够查询、修改学生成绩。

2.2 功能设计

本系统包括教师用模板和网络应用模块。教师用模板使教师可以按专项班对学生进行管理,完成教师对自己所教授学生的信息录入,成绩计算、修改、统计,学生考勤表、考试单、专项班成绩单打印。网络应用模块完成全体教师对学生体育成绩导入、查询、统计、并可实现符合各院系要求的班级学生体育成绩报表的输出打印功能、多项成绩按百分比求和,以及各分数段统计、平均分计算、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筛选,实现成绩分析工作操作需求,达到可分项目、分院系、分专业、分教师等多种方式进行成绩分析、查询。

2.3 选择开发工具

EXCEL操作介面美观,各种统计功能齐全,操作简便,普及率高,其VBA功能强大,主要用于设计体育教师的学生信息及成绩统一模板,使之既能满足教师对学生信息及成绩处理的需求,又能满足《体育成绩管理系统》对数据的需要。Access、ASP(Active Server Pages)与ADO(Active Database Object)充分结合,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访问功能,是小型数据库开发的重要工具,使用它们用于web模块的设计和开发。

2.4 《学生体育成绩管理系统》功能简介

系统包括教师用模板和网络应用模块,教师用模板完成教师对自己所授学生的信息、成绩的登统,学生成绩统计,学生考勤表、成绩单打印。网络应用模块完成体育部对全体学生成绩查询、统计、并可实现符合各院系要求的班级学生体育成绩报表的输出打印功能、学生体育成绩的平时分数、期末分数、总评分的计算求和,以及各分数段统计、平均分计算、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筛选,实现成绩分析工作的操作需求,达到可分项目,分院系、分专业、分教师等多种方式进行成绩分析、查询;输出《集成化教务管理系统》需求的学生成绩数据。

2.5 《学生体育成绩管理系统》工作流程

在选课时由教师统计学生基本信息,期末考试结束后,由教师把学生信息及成绩输入到模板中。再由管理员把数据导入到管理系统中,进行统计分析、打印、及转换为学校《集成化教学管理系统》所需数据递交学校教务处。

2.6 体育课成绩管理系统的建立

(1)学生信息及成绩数据库格式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总分、任课教师、学期、上课时间、专项课种。教师使用模板及web数据库用同一种格式就能满足要求。数据库管理权限表包括ID、用户名、密码、权限。

(2)教师用模板功能设计。在EXCEL新建工作表中建立与学生信息及成绩的关联,利用EXCEL自带函数及VBA实现学生体育成绩各分数段人数及百分比统计、平均分计算、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筛选,实现教师对授课学生成绩分析工作的操作需求。利用格式设置实现教师对授课学生考勤表、考试单、专项班成绩单的打印功能。

(3)网络应用模块功能设计。网络应用模块整个系统以 Web 数据库为中心,通过扩展名为asp 的网页来调用数据库中储存的信息。通过登陆页面实现用户分权限登陆,各教师仅能导入、查询授课学生的成绩,管理员可使用所有权限。通过查询页面,可以通过学号、姓名等关键字进行单个学生的成绩查询,也可通过选择学院、专业、班级进行自然班学生的成绩查询。通过打印页面可以打印符合各院系要求学生体育成绩单。通过统计页面可以进行全校上体育课学生的成绩分类汇总及统计。通过修改页面可以对学生成绩进行修改。

3 总结

根据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逐步实现“三自主”的目标,以专项班形式及男女分班教学的特点,结合学校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分析水平、提高教学管理规范性的要求,本课题组研发的《体育课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以软件的形式完成,符合学校对体育课的管理要求,减少了教师工作量、减化了工作环节、提高了学生成绩的准确性、降低了学生成绩管理过程中的漏登机率,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促进了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可供我省乃至全国高校相关工作借鉴。

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非生命学科和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fsy200886)

参考文献

[1]王国荣.ActiveServerPage &WEB数据库开发[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篇4

中图分类号:G8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3-0098-03

An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the Teaching of the Case Study in S port Statistics Course

HUANG Liuqi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 in 537000, Guangxi China)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e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ase study in s port statistics course for promoting a proper design of education and cases in t he course of sport statistics. It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 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analyze the data. It finds that the compa 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n this co urse has been greatly promoted(P

Key words: sport statistics; the teaching of case study; effect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和手段,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景中,通过 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积极参与,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对话与研讨,对案例进行分析 、评价,并寻找对策,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批判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 力创造有利环境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教学方法[1]。郑金洲教授认为: 案例教学 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案例所提 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2]。孙军业教授认为:案例教学是叙述发生在一个真实教育情境中的 、蕴涵一 定的教育道理、能启发人思考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教育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包含有一个或 多个教育疑难问题或矛盾冲突,并且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的教学[3]。由于体育统计 学科具有 运动性特征、综合性特征和客观性特征,因此,体育统计案例教学是按照该学科的随机性特 点所设计和组织的具体教学、训练、锻炼和管理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对计算过程和结 果进行评价,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实践性的、探究性的教学活动过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体育系2006级体育教育专 业本科学生136人,其中01教学班(对照班)有68人,02教学班(实验班)有68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以及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期刊等,获取相关的文献资料,为科学研究 该文奠定了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均在玉林师范学院教务系统网上进行,时间是在大部分课程结束或期 末考试之前两周进行,以教学班为单位,由教师所在的系部(院)组织,在网上评价表对任 课教师进行评价打分。其中对照班参评学生人数为67人,有效参评学生人数为61人;实验班 参评学生人数为60人,有效参评学生人数54人。问卷的具体指标内容与结果见表1。该文主 要选取一级评价指标中教学

投稿日期:2009-12-14

基金项目:玉林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07YJJG023)。

作者简介:黄柳倩,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论和体育统计学。 效果指标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基础理论知识水平的评价分析基础理论知识是学习其他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可以明显 减缓学习新知识的曲线。也就是说,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储备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新知识 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越好,越能灵活运用知识,则 对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就越小,反之亦然。因此,该文研究对照班与实验班的基础理论知识( 表2)的差异性是极其必要与关键的。这表明,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方差 齐性检验(表3),是检验实施案例教学后对照班与实验班的体育统计课程考核成绩差异性 的前提,是进一步检验实施体育统计案例教学是否有效的方法。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高考文化成绩统计

序号对照班实验班135730222953163301315………663263106730331068343322注:学生的高考文化成绩来源于玉林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表3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高考成绩F-检验:双样本方差分析

对照班实验班 均值329.9 558 824326.1 911 765方差1 272.042 801958.6 643 986观测值6868df6767F1.326 890 623P(F0.05),认为两样本的的总体方差齐性,其均值的差异是由于随机误差引起的。因 此, 可以通过高考文化成绩,检验学生经过一学期学习体育统计后期考成绩是否有差异,从而检 验实施案例教学是否有效。

2.2 实验后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教学过程的理论表明,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 学的主体,教学效果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教师的教学是否已经使学生满意或是否获得了预 期的学习效果,这是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内容,因而学生对教学评价最具有发言权[4 ]。从 而可见,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效 果的重要指标。

2.2.1 体育统计期考成绩效果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受到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思 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5]。从表4和表5可知,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统计期考成绩有 非常显著 的提高(P

表4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统计期考成绩统计

序号对照班实验班178702765536853………668191675678687788表5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统计期考成绩t-检验

对照班实验班 均值65.27 941 17672.95 588 235方差156.7 715 101254.3 711 589观测值6868合并方差205.5 713 345假设平均差0df134t Stat-3.121 905 632P(T

图1是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图,其指标来源于表1的一级评价指标中的教学效 果指标(其中对照班、实验班的有效参评学生人数分别61人、54人)。

从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图1可知,实验班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知识掌 握程度、学习收获程度、学生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班的,这表明,通过案例教学,全面提高 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的满意度较高,教学效果良好。

图1 课堂教学效果效果满意度评价图2.2.2.1 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普遍满意 体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其原理 和计算公式较多,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掌握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不但具有 提供理论知识的功能,赋予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和实践性,还具有对同一问题尝试多种策 略的思维,以及对实际问题进行交互式探索的功能。通过案例教学的剖析,不但能加深学生 对书本理论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还能让学生领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统计思想与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自我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案例教学 的情境是可以相互讨论且丰富多彩的,学生的讨论与交流是在轻松氛围中进行,符合学生的 心理取向,因此学生普遍满意。

2.2.2.2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收获很大 案例教学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分析与互相讨 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一种教学方法[ 8]。 案例教学实质上可归为一种研究性学习,即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案例 的分析,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 运用案例 教学方法授课,学生在统计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上收获很大,不但能把握统计指标的应用, 能结合专业知识,去寻找分析资料、处理数据等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还能进一步对自己 所关心和所学习专业的实际问题,做出具有一定效度、精确度的描述、预测和判断,并达到 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案例教学能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整合,提高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与掌握。

2) 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深入细致分析和评价问题,促进对难点和 重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从更高层次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案例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领悟能力,有效启发并拓展了学生解决 问题的思维,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认知能力,提高应用能力。

4) 案例教学有效促进了教与学的密切配合,提升了师生的智慧,实现了教学相长。 并且促进了教师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2 建议

1) 实施体育统计案例教学应遵循实用性原则:体育统计案例教学内容应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体育实践中的具体 例子为原则,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的需要而编制。通过实用性案例教学的分析、讲解 、研究等模拟性的教学活动,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能解决体育 教学、科研、训练以及管理等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应用能力,获得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

2) 实施体育统计案例教学应遵循实践性原则: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践教学, 而案例教学是立足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撰 写于调查统计之后的实践教学[10]。通过实践性案例分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事 件的真实 情景中,为学生创造一个防真环境,通过互动交流,讨论、分析与评价,能提高学生的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点,并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培养学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实施体育统计案例教学应遵循典型性原则:典型性案例教学不仅教会学生初步分析和评价一般的案例,还教会学生获得一种分析问 题的规律。通过典型案例的教学,学生能分析、归纳与整理相关的资料,能从多视角、多方 向地观察问题,能提炼与掌握具体的统计方法,能有效领悟、获取解决问题的规律,并提升 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拓展学习的思路,从而能进行一些实地调研,提高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能力 。

4) 实施体育统计案例教学应遵循互动性原则:互动教学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导向开展人际合作的 教学过程[11]。通过互动案例教学不但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活动中师生与生生之间的 互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原理、要点与难点,引 导学生注重理解;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体育统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应 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瑞林.论体育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方法[J].体育科学,2003,23(6):4 4-48.

[2]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

[3] 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18-19.

[4] 宋彩萍,王江红.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改革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2:8,39转11 .

[5] 王孝玲.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36-237.

[6] 宋彩萍,王江红.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2):28- 31.

[7] 魏红.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 13)3,68-72.

[8] 谢安.浅析概率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J].统计教育,2005,4:9-1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