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8 17:03: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双减政策的必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双减政策的必要性

篇1

   11名工作室各位成员走进校园,现场参观建国小学师生的“双减”成果展示。教师教案既有个人备课的细致过程又有集体智慧的凝结,从备课的科学严谨便可见教师对课堂“提质增效”的用心精心。学生们培养思维能力的全学科思维导图,注重文学积累的读书记录卡和主题丰富的手抄报绘画彰显了学生动手实践和思维创新能力。工作室成员忍不住翻阅欣赏,拿起手机记录精彩。

   参观过后,工作室主持人石绍莉做《课堂教学如何轻松“减负提质”》的专题讲座。讲座从解读“双减”政策大背景入手明晰政策落实的必要性;从精准锚定学习目标、必要练习不可缺少、正确开展学练模式以减少不必要的耗损来分析如何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每名学生要在12年的学习生活中上1.6万节课,一位从教35年的教师要上1.3万节课”,一个个具体的数字有力地说明了课堂承载着师生的痛苦与快乐,课堂教学必须提质增效的呼唤震撼每一个教育人的心。

   随后,外国语学校于荣提出学校应该做好四个“加法”,给教师加点研、给课堂加点趣、给家长加点料、给学生加点餐的观点引得与会人员会心一笑;建国小学董淑馨把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是作为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的观点得到各位教学校长高度认同;大栗子学校谢黎黎找痛点、破难点、促亮点,敢于直面问题、大胆探索创新的勇气和决心令人折服;花山中心校庄倩男从打造高效课堂和做好作业管理两方面结合学校实际,为与会者提供宝贵经验。

篇2

在世界上,恐怕没有第二个政府能够做到这点。中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在成功地度过“最困难一年”后,2010年中国经济前景如何?中国将会面临何种挑战?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新年伊始,我们必须认真考虑这些问题。经济学家不是算命先生,但全面系统地分析各种可能性,给出相应预案和对策,是经济学家不可推诿的责任。

2009年中国经济处于有效需要不足状态。由于需求不足(而非供给不足)是经济增长的制约方,分析有效需求中各个主要构成部分的此消彼长及变化趋势,是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2009年中国经济历程、外推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各种可能性的出发点。

由于统计资料不完全,不同机构对于总需求各构成部分贡献估算有相当的差异。根据我同事的估算,2009年最终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4.2个百分点、7.5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贡献为-3.3个百分点,进口贡献为-0.4个百分点)。

2008年底我们就坚信,2009年中国“保八”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这种信心主要是建立在中国财政状况良好的认识基础上。但我们低估了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出口、从而对中国经济增长冲击的严重程度。据我同事估算,如把出口增速下降对投资需求的影响考虑进去,2009年中国出口增长速度下降对GDP增长的综合贡献高达-6.5个百分点。既然低估了出口增速下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自然就会低估固定投资增长速度急剧上升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2009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超出了多数经济学家预料。净出口增速的逆转程度被低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对于出口,进口增速下降程度被高估。因为加工贸易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中国进口增长速度同出口增长速度具有很高的同步性。

一旦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中国的进口增长速度也会相应下降。但2009年进口下降速度明显低于出口下降速度,从而导致净出口下降速度高于预期。其原因很可能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急剧增加导致一般贸易品进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间产品进口的减少。

全球经济陷入危机,中国逆势而上,实现了8.7%的增长难能可贵。但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实现“保八”的目标应该是意想之中的事情。理由非常简单:中国有着良好的财政状况,2008年中国国债余额占GDP比重仅仅为18%。经过冲销不良债权、注资等大手术,中国银行体系处于从未有过的健康状态。

不难想象,中国政府能够采取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刺激内需,用内需增加弥补外需减少,使经济增长保持在8%的水平上。

但是,2010年中国经济确实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原因有三。首先,在保增长的同时,中国还必须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其次,中国仍将面对一个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最后,中国政府需要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抑制资产泡沫。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有两个重要特征:投资驱动和出口导向。多年以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超过GDP增速。中国投资率自2001年持续上升,投资同其他总需求的构成部分(消费、投资)不同,其他需求构成部分(如消费需求)仅仅代表本期需求。

但是投资具有双重作用:在当前代表需求,在接续期代表供给。从均衡状态出发,投资需求增速的提高和投资率的上升,在当期会造成经济过热,经过一定时期后就会造成产能过剩。中国政府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致力于防止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导致经济过热。

其实,抑制投资增速过快造成的经济过热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过剩产能。而直到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之前,中国之所以未出现严重产能过剩,是因为强劲出口需求吸收了中国过剩产能。具体表现是,出口与投资同步高速增长,在一段时间内,出口增速甚至超过投资增速。结果是,在潜在过剩产能迅速积累的同时,中国经济过热现象日益严重。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则突然暴露了中国严重产能过剩问题。

财政刺激计划遏制经济增长的下滑,但却导致中国投资率进一步上升。2009年,中国的投资率可能接近或超过50%。中国政府主导的投资主要用于基础建设投资――铁路、公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能过剩,但却又产生了投资周期长、投资效率低下、银行不良债券增加和财政状况恶化的可能性。产能过剩必将增加企业出口的压力,而中国早已因大量贸易顺差而受到巨大国际压力。

由于长期执行出口导向战略,中国贸易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分别高于60% 和30%,超过所谓“贸易立国”的日本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2009年中国经济之所以受到严重冲击,最直接原因可归之于中国的出口依存度过高。

中国出口导向战略的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双顺差”。自2005年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问题则变得越来越突出。中国长期维持的双顺差,反映了中国资源配置的极大不合理性。

这种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100位之后的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最大提供资本(保持经常项目顺差,并把由此获得的外汇用于购买美国国库券)提供国,而未能把表现为经常项目顺差这部分来自于本国储蓄的资金用于改善本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内投资。

第二,大量引入外资,却未能利用引入的外资购买外国设备和技术(这并不排除作为个体的企业把引入外资而获得的资金用于进口机器设备、技术和管理和原材料),而将这些资金用来购买美国国库券(这部分外汇储备实际上是用从外国借来的钱购买的)。

第三,由于金融危机、美国内外债急剧增加、美元贬值趋势和未来美国通货膨胀风险,中国的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特别是我们所持美国国债、政府机构债面临资本损失的危险。

在中国目前对外投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双顺差的增加意味着外汇储备的增加。增加贸易顺差固然有助于增加就业。但是中国通过消耗真实资源所换回的仅仅是“借据”,而这些“借据”的价值正在逐渐消失。

2009年由于外部冲击,中国的贸易顺差明显减少,但是,中国依赖外需、通过出口吸收过剩产能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变化。2010年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既要保持8%至9%的经济增长速度为数百万新增劳动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又要减少对外依存度和贸易顺差。

从理论上,我们必须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但在实践上,要实现这种转变必须付出痛苦的代价。如果别无选择,宁可选择继续增加国内投资。

全球经济在2010年将全面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9%,发达国家经济增长3.9%,其中美国增速为2.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6%(其中中国增速达10%)。许多企业依然把希望寄托在全球经济回暖所导致的外需增长上面。

但我们不能排除几种可能性。首先,由于存在某种潜藏的问题突然暴露,美国刚刚恢复的金融稳定再次遭到破坏。其次,由于“退出战略”实施过早,美国经济“二次探底”。再次,美元贬值加速。最后,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美国经济的复苏是超常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结果。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达1.42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0%,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高纪录。目前美国国债占其GDP比重已达84%。为了保证经济增加和降低失业率,美国政府在2010年可能会继续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有一个较好的出口环境。

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已经引起公众严重不安。美国还一直保持经常项目逆差,而财政赤字的增加将导致经常项目逆差的进一步恶化,并将使美元贬值的压力进一步增加。2010年美国政府面临两难选择:继续执行超常规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则美国的财政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将会进一步严重恶化。

实行“退出战略”,美国经济可能再次探底,失业率再次回升。如果美国政府既不希望经济二次探底、失业率回升,又不希望财政赤字增加过快、国际收支平衡进一步恶化,惟一可用的经济政策工具就是贸易政策。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减少经常项目逆差)将成为美国2010年经济政策的一大着力点。

增加净出口可以同时实现保增长、保就业和减财政赤字、减经常项目逆差,从而稳定美元的双重目标。除非出现革命性的新技术、新产品,美国政府只能依靠有限的政策手段增加出口、减少进口。美国政府可能继续对美元贬值采取“善意忽视”的政策。由于中期选举将在年内进行,2010年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肯定会大大增强。

总之,2010年中国外部环境可能出现变数,我们不能、亦不应把2010年及以后的增长寄希望于出口的持续增长。

篇3

美国消费者长期以来透支其未来的收入,一直被认为是美国经济贸易和财政“双赤字”模式乃至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根源。关于这一课题的讨论已有时日,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失衡的经济会以次贷为导火索,引发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风暴。

美国消费的透支,在房地产领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透支,在前几年的低利率松货币环境中,催生了房地产市场的超级繁荣,并由华尔街的精英们利用各种复杂得让人难以理解的金融衍生工具,将泡沫营造得登峰造极。随着银根收紧,民众贫乏的支付能力有如皇帝的新衣,根本无从掩饰房地产市场的极度透支。支柱既去,泡沫大厦随即坍塌。

次贷危机的爆发,意味着东亚过度储蓄、美国透支性消费的模式已难以维持。然而,在未来国际经济和货币体系如何调整仍未有明确答案的情况下,美联储和各国央行如何共同应对这一危机,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全球共震

在《财经》特约经济学家谢国忠看来,虽然美国政府已针对金融市场出台一系列援助措施,但美国现在仍亟需大量资金注入,以弥补其处理不良资产过程中的损失。事实上,无论救市成功与否,美国的“双赤字”形势还将进一步恶化,而美元独霸全球货币体系的局面已然松动。

在此之前,美国的财政、贸易双赤字局面已使全球经济处于失衡状态。一方面,美国消费透支,政府财政赤字也因减税和军备开支积重难返;另一方面,东亚等新兴市场国家通过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所获得外汇储备增量却又不得不流回美国。

这一局面正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被迫调整。在前香港证监会主席沈联涛看来,目前全球货币体系因此可能面临一次“大洗牌”,美国经济形势的恶化和欧元的崛起暗示了未来货币格局的趋势。

“金价和油价的上涨实际上已经说明了市场这个信心的变化,当市场参与者对于美国的‘庄家’地位丧失信心,自然会出现这种转移,欧元的出现给投资者提供了另一个选择的机会。”沈联涛说。

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认为,虽然美国政府连续释放坚持强美元政策的信号,但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因素决定了所谓的强美元政策只能是空中楼阁;无论是高速的经济增长还是资产市场繁荣,目前看来都是可望而不可及。依靠不断增加外部资本输入而支持的增长模式是无法持续的。随着美国经济的增长,每年需要输入的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而其他国家提供更多美元资本的意愿却在不断下降。

一方面,中国和许多其他东亚国家已经开始追求更加均衡的增长模式,刺激国内需求,减少外部账户盈余;另一方面,最近几年美元贬值,各国持有美元资产的意愿也开始下降,并转向持有更多的欧元、英镑等资产。

不过,即使各国已经认识到投资美元资产,特别是国债资产可能存在的缩水风险,他们的选择余地也并不大。

谢国忠称,解决金融危机之道,需要全球的共同参与。这种全球协力的必要性在于,如果听任美国一家独撑困局,鉴于美国经济令投资者疑虑的现状,一旦美国国内各种债务之间的辗转腾挪已再无回旋余地时,印发货币便成惟一的出路。而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其他国家持有的美元资产将遭受重大损失,并导致全球范围内不可预测的衰退。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7月,全球其他国家持有美国国债总量已经达到26764亿美元,较2007年7月的22010亿美元上涨21.6%。这也是各国不得不配合美国步伐的重要原因,在一个密切联系的世界金融市场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是,受《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约束的欧洲国家,很难以财政刺激的方式来协助美国。在欧盟成立之初,就已经对各国的赤字率做出了严格的限制――政府年度财政赤字总额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国债总额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60%。

各国目前的配合政策,可能仍然仅限于央行通过常规工具向市场中注入流动性。

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可能比之前任何一个时刻都更加重要,一旦以公允价值计价的金融资产减计压力降低,将给欧洲和美国脆弱的金融业争取到消化“坏账”的宝贵时间。美国7000亿美元援救计划由此显得非常关键。

衰退之忧

金融市场的危机尚未见底,实体经济的衰退却已近在眼前。

二季度美国GDP一改颓势,环比上涨3.3%,本来很令投资者鼓舞;但很多经济学家却仍悲观地认为,这一数字不过是由净出口和个人消费支出支撑起的“假象”。

个人消费支出增长,原因是返税计划的刺激;净出口增长,则因为美元在二季度中出现相对弱势。在消费项目中,近期无论是消费者未偿信贷、个人消费支出,还是与消费具有较大关联的耐用品和零售数据,均不见好转迹象。随着退税计划影响消失,经济能否维持坚挺,前景不容乐观。

与此同时,就业市场持续疲软,失业率节节攀升,美国7月和8月两个月的失业率分别上升至5.7%和6.1%。

摩根大通亚洲研究部门负责人大卫费尔南德斯(David Fernandez)认为,和前几次经济萧条期相比,目前美国失业率的恶化程度虽然尚有不及,但失业率的不断上行,将可能意味着更广泛意义的负面打击。

另一大不确定性在于,如果美国庞大的刺激计划得以实施,美国必然再度面临庞大的赤字困扰,美元下跌继而油价再度飙升的一幕也许会再度重演。9月22日,在美元下跌和合约到期,空头头寸补回的影响下,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交易的10月交割原油期货合约价格巨幅上扬25美元,创下近年以来的单日涨幅之最。

而在前期,原油价格最低探到接近90美元每桶的低位。正如黄金、原油一贯表现出来的趋势一样,相关因素的变动往往会出现联动影响。财政刺激计划可能要以通胀的风险作为代价。

渣打银行美国经济分析师大卫赛蒙斯(David Semmens)称,近期美国经济数据包括失业率,工业产出和零售数据均表现疲软,夏季的大规模退税计划使得消费者支出没有过于衰退;不过该退税计划的刺激已经逐渐弱化,下一轮的财政刺激计划有可能推出,但其效果可能要等到2009年才能见分晓。

现在美国实体经济各方面的指标都无法让人乐观:失业率高涨,工资增速回落,房价和资本市场萎靡不振,信贷进一步收紧。金融市场的动荡必然令个人消费或企业支出更趋于谨慎。与此同时,经济增长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出口,无论是对欧洲还是世界其他部分,在最近几个月均有所回落。

谢国忠对美国经济前景非常悲观,认为2009年美国经济增长将下滑大约2个百分点。

“财政刺激计划可能有助于金融市场信心的恢复,但无法阻止实体经济的衰退。”赛蒙斯认为,美联储仍可能在2009年初降息,而至6月可能会将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

不过,目前降息的可能性很小。美联储对通胀时刻保持警惕。经历次贷危机中的紧急降息后,联储委员们似乎已开始对放松利率出现抵制情绪――哪怕是很小的让步。

篇4

援助容易使受援国对援助国形成依赖,最终造成恶性循环。丹比萨莫约的《援助的死亡》(2010 版)把对非洲的详细援助分为几个阶段,最后得出援助不起作用的结论,对非洲而言是有害的。研究了援助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援助造成的恶性循环,形成援助依赖,援助不是永恒的,提出应该制定系统的终结援助计划,渐渐地减少系统援助,以其他金融方案替代援助,最后实现没有援助的世界。

国外学者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三方面研究了援助理论,经济学方面的援助理论主要由补充论、减贫论、结构调整论。美国援助政策的设计者罗斯托,是补充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的理论在西方影响甚大,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的方式是提供援助,这是补充论的核心内容;1966 年钱纳里(Hollis B.Chenery)和斯特劳特(Alan M.Strout)提出了双缺口模型,该模型论证了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和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必要性,成为传统的外援理论的基础,最初的对外援助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给予资金援助;减贫论主要代表理论是“增长中再分配”理论和“基本需求论”,前者是由世界银行和—英国色赛克斯大学提出的,后者是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结构调整论者认为受援国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政府的政策问题,如体制不健全等;二是政府的能力问题。

政治学援助理论有研究两个重点,即援助国的援助动机和政治作用,政治学援助理论主要有三个,即剥削论、关怀论和国家利益论。激进主义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依附理论,其兴起于发展中国家,并在发达国家获得一定的认同,代表人物主要有劳尔·普雷维什(Paul Prebisch)、萨米尔·阿明(Samir Amin)和安德烈·冈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等人。激进主义者认为,剥削和掠夺成为援助国的最主要的援助动机,援助行为使受援国对支援国形成一种长期依赖,在经济和政治上长期受到援助国的控制。自由主义学派主要从人道义务论和正义论两个角度来解释援助国的援助动机,道义原则要比政治经济利益更能解释对外援助动机,从道德责任的角度解释援助理论。现实主义理论认为一切形式的对外援助行为都是为了促进和维护国家利益,其代表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认为这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的援助行为。

20 世纪 50 年代末,社会交换理论创立,社会学援助理论开始兴起,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乔治·C.霍曼斯(George C.Homans),从交换论视角看,援助的实质是援助国与受援国都希望在交换过程中获得最大利益,但通常在实际行动中以人道主义作为旗帜来掩饰自己真实的目的与动机。

2  对人才培训理论的研究

首次提出培训理论的是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泰勒系统的论述了科学培训对企业和员工个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员工而言,培训能够提升其专业素质,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对员工进行培训能够提高企业效益。泰勒认为企业要进行科学管理,就要遵守科学管理的普遍原则,即培训。

贝克尔在研究在职培训时分析了分析了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贝克尔认为一般培训不仅对提供培训的企业有用,而且能够提高受训员工的边际生产力,同时对其他企业也有用处;完全一般培训培训对提供培训的企业有益,其他企业边际产品也会同幅度增加,但在实际分析时,贝克尔只对完全一般培训进行了分析。特殊培训能够更高提高提供培训企业的效益,完全特殊培训对其他企业的效益完全没有影响。

二、国内研究综述

1  “智力援疆”的研究综述

(1) 对“智力援疆”机制的研究

海外引智对发展经济、促进人才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韩成、李引安在《新疆引智发展现状与引智机制创新研究》(2013 年)中对从国外引进人才对口支援新疆做了深刻的研究,指出了引智过程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解决方案,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把海外智力援疆作为工作重心,经过多年的努力,海外引智工作实现了建设新疆人才队伍的援助目标,对口支援新疆取得丰硕成果。

(2) 对“智力援疆”政策的研究

援疆政策执行存在偏差,通过完善立法,保障援疆政策依法执行。罗斌在《当前智力援疆政策实施现状研究》(2011)一文中分析解读智力援疆政策在哈密地区的实施情况,提出智力援疆政策在执行上缺少法律制约,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并提出通过完善立法,保障政策依法执行、实现多元化的政策实施路径等措施进一步改进援疆政策。

2  援外人才培训的研究综述

援外人才培训是一种加强与受援国政治经济合作的行为,通常采用多种培训模式。安阳在《中国援外培训历史及问题浅析》中认为“援外培训即以主权国家为主体,以实现及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通过多、双边的渠道,采用培训、派遣专家或接收留学生等多种形式与受援国展开人力资源合作开发,向受援国传授知识及经验,以加强两国合作的方式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的政治行为”。提出并运用实例分析援外培训通常采取的几种模式的实施效果及优缺点,普遍采取的模式包括开办官员研修班 、技术培训班 等,此外还启动了如短期人员交流项目、援外青年志愿者项目等多种援外培训项目 。

篇5

一、碳金融交易理论基础追溯

理论是对规律的总结与归纳。吉林财经大学宋冬林教授提出不能架空碳金融交易,需要密切关注碳金融对传统理论的传承与扩展。南开大学逄锦聚教授指出,适应实践发展和时代需求,开展碳金融研究是理论研究的重大责任。吉林大学杜莉教授认为,碳金融交易机制既承接了产权理论、功能金融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的现有内涵,又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上述理论的外延。

结合传统的价值理论,逄锦聚教授对碳排放交易标的的商品属性进行了认定。价值理论将商品定义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逄锦聚教授认为,碳排放额的减少来源于技术改进,而技术进步离不开劳动,故碳排放额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劳动产品,一旦用于交换,便具有商品属性。碳交易表面上交易的是碳排放额度,实质上交换的是碳减排的技术以及协同的一系列复杂的人类劳动,故碳排放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使用价值体现在可用于碳减排活动,其价值体现为凝结在碳排放额度中的人类一般劳动。

北京环境交易所周丞认为,碳是政府授信并在特定市场具有流转功能的商品,可以视为一种广义的货币。碳市场以产权理论作为依托,是科斯定理与现代金融的完美结合,产权的正确界定对于减少环境问题,避免公地悲剧具有重要意义。西南财经大学蒋南平教授将碳金融与低碳经济的理论根源追溯到的绿色发展观和以生态危机理论、双重危机理论为代表的西方生态主义,从指导实践的角度,强调准确界定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内涵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碳金融的实践进展

1.碳市场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源于系统工程学,意旨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碳市场的顶层设计涵盖了基本制度设计、发展路径及评价体系等各个环节,顶层设计的合理程度决定了碳市场的运行效率甚至成败。

中央党校郭兆晖将碳市场的构建路径划分为三个基本模式:以欧盟为代表的自上而下的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混合的模式。周丞与郭兆晖均认为中国比较适合以日本为蓝本,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混合的构建模式,积极发挥“干中学”的作用,推动中国碳市场的建设和完善。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的攻坚阶段,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即刻构建全国范围的碳减排体系的条件尚不成熟。郭兆晖建议以三年作为一个区间,逐步由区域性碳市场向全国性碳市场过渡。关于碳市场的基本制度设计,郭兆晖认为,不仅要考虑环境有效性与成本有效性,也要关注产业接受性、行政可行性以及政策的公平性。建议由国务院确定履约期长度、排放上限、交易对象、管制行业,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配额分配、管理与抽查等供给机制的设计,构建一个囊括政府部门、常规金融机构、经纪商、交易所、法律服务机构、研究咨询机构、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制度体系,并建立本土化的新型经济评价体系。

关于碳交易的机制设计,周丞认为应采用总量交易模式。首先,应创新总量设置模式,选择某年为基准年,将基准年之前已经运营的设施排放的温室气体设为存量,基准年之后的为增量。以存量作为总量控制的目标(Cap),效仿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期初采用历史排放法对排放总量进行分配,随后逐步转向拍卖方式。增量采用高基准线,规定若干年后,将部分增量转化为存量,进入控制和交易;其次,设计碳市场的柔性机制,包括允许配额无条件储备,允许低效机制、履约期以三年作为基准、建立碳价格“安全阀”机制、建立配额储备库、不允许配额借贷等;再次,设计碳泄漏规避机制,即通过扩大管制区域范围、细化机制设计、输入产品纳入管制、降低境外产品需求等措施,减少碳泄漏;最后,设计碳市场的测量、报告、核查(MRV)机制。

2.碳市场及碳金融交易的实践

中国碳市场交易已初步试水。周丞先生以北京环境交易所为例,介绍了中国碳交易平台建设的实践活动。目前,北京环境交易所主要有三大业务线:一是由CDM、VER与“双特(特定行业特定区域)试点”所构成的多层次碳交易业务;二是节能量与排污权交易业务;三是由节能环保技术投融资、低碳转型服务组成的低碳发展业务。

当前,国际市场较为活跃的碳金融活动主要包括碳信贷、碳基金、碳保险、碳期货、碳期权、与碳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等等。中国受制于碳市场起步晚、金融体系相对薄弱等因素,碳金融活动以绿色信贷为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曾刚副研究员归纳总结了国外绿色信贷抗拒、规避、积极、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介绍了赤道原则、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口信贷与环保指南、德国与日本先行国家的经验,梳理了中国.自1995年至今绿色信贷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开展过程中暴露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缺位、技术标准与风险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从制度完善、产品创新等角度为绿色信贷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郑州大学武魏巍副教授从期货等衍生产品的角度切入,总结了国际现行碳交易平台期货、期权运作的经验,通过对比瑞典城市马尔默与中国大庆,深刻剖析了中国推出碳期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中国碳期货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吉林财经大学刘吉舫教授介绍了绿色保险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从理念培养、标准确立、产品创新等层面,对中国绿色保险的开展提供了建议。

为推进碳交易及碳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西南财经大学蒋南平教授、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陈柳钦教授均提出要建立珍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理念,即推动思想环保、理念环保。此外,蒋南平教授建议尽快制定中国乃至全球的自然资源、能源消耗及补偿标准,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社会束缚,避免资本对自然资源统治力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应该将科技作为重要手段,加速生态修复和清洁发展。陈柳钦教授建议在产业布局过程中,要从网络、空间的视角着眼,避免思维和落脚点的单一性和局限性。

3.碳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助推

结合会议主题,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碳金融对碳市场发展乃至绿色经济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陈柳钦教授认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提出“给金融一个支点,金融一定能撬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论断。蒋南平教授认为借助碳交易体系与发达国家争夺国际碳市场份额,通过广泛意义的碳排放权全球营销,来捍卫国家利益具有必要性。周丞指出碳金融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实现低碳经济、推动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工具和抓手,能够为政府提供税费体系之外的转移支付手段,促进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引导GDP高质量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转移等政策意图的实现。武魏巍副教授重点从碳期货的视角,归纳了碳金融对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碳经济效益、增强碳交易话语权、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重要意义。

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论点,逄锦聚教授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金融确实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宜夸大金融的功能,应更多关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匹配,避免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繁荣。杜莉教授认为应充分发挥金融对低碳经济的助推,而风险防控机制亦是碳金融交易机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4.关于碳金融交易机制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碳金融交易作为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其进一步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关于研究队伍的搭建与合作模式,逢锦聚教授提出了“反木桶原理”,即研究团队中,首席专家的科研与管理水平,决定了该科研团队研究成果的层次和质量。杜莉教授指出,宜采用合理分工,责、权、利相匹配的模式,真正做到任务到人、经费到卡,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协同作用,挖掘科研协作的潜力。

篇6

低碳旅游,顾名思义,即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

一、辽宁省发展低碳旅游的现状

(一)政府层面。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和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很早就有了“无烟工业”的美称,本身属于服务行业,占用资源少,卖的又是环境和文化,而这恰恰与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吻合。辽宁省应借此时机紧紧把握大力发展低碳旅游事业。例如,随着辽宁省辽阳龙峰寺知名度的提升,其所在地下达河村成为“旅游专业村”,下达河乡成为“特色旅游乡镇”,旅游者逐年增多,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这里又处于汤河水源生态保护区,环保更时刻不能疏忽。为此,该乡政府仅2009年一年,就投入520万元用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尽到了政府责任。

(二)企业层面。旅游景区是最早倡导低碳旅游的。自从多年前一些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后,辽宁省的大部分景区也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推进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以减少污染,提高景区环境质量。目前旅行社服务机构也在积极推进低碳旅游的新型旅游模式,旅游产品设计上将收获阳光、隐身大自然、徒步、拼车、自行车旅游等内容加入旅游行程中;饭店在创办绿色饭店的理念下,逐渐改善设备设施,节能减排,倡导新的住店消费模式等。

(三)旅游者层面。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自觉地把低碳作为旅游的新内涵,出行时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自驾外出时,尽可能地多采取拼车的方式;在旅游目的地,多采取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游玩方式;在旅途中,自带必备生活物品,选择最简约的低碳旅游方式,住的时候选择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等。作为旅游主体的广大旅游者,要为低碳旅游出把力,则相对容易得多。假日去郊外的旅游者,只要稍稍改变一下习惯,在汽车后备箱中放上一辆折叠自行车,开车至郊外,改骑自行车,去体验野外的自然风光,便能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切实为低碳作出贡献。骑单车或是徒步,这两种以人工为动力的旅游,是每个人都能采取的最简约的低碳旅游方式。2010年农历七月初七到来之前,锦州市民举行了低碳婚礼。“让我们依靠双脚,骑向幸福!”他们骑行在锦州街头时,市民们不仅驻足观看,更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婚礼当天,新郎新娘的身后有许多穿骑行服、戴头盔的自行车车友前来祝福,他们不仅加入了“少用车队,减少浪费”的行列,更倡导“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不过,对于正在摸索低碳旅游可行性措施的旅游业界来说,要将现有的整体上比较粗放的旅游发展方式,彻底扭转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可以做的文章还有很多。

二、辽宁省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2006年,节能减排指标首次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9年12月2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落下帷幕。在此前的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指标将与节能减排指标一道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我国将正式进入节能减排和碳总量双约束指标控制时代。《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5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为顺应潮流发展,辽宁省必须实施低碳旅游,其必要性已经提上日程。

篇7

从国家的宏观政策看,加强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土地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从2003年初开始,中央加大了耕地保护和土地调控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进行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我国应长期坚持的一贯方针。

2.节约集约用地中存在的问题

2.1用地空间组织形式相对落后,结构不合理 许多地方的工业项目用地基本上以传统独立式院落为主,且面积较大。工业规划区块内标准厂房及多层厂房等先进的空间组织形式所占的比例很低,土地空间未得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2.2土地闲置现象时有发生,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过低 造成这些问题既有思想上缺乏对节约集约用地重要性、紧迫性认识的原因,也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各类专项规划不能有效衔接,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不能有效执行,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的原因。当前,许多地方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和建设必然要用地,包括要占用一部分耕地,而我们的土地尤其耕地又极为稀缺。根本的出路就在于节约集约用地,使有限的土地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绝不能大手大脚、乱占滥用土地,特别是不能盲目圈占、破坏浪费耕地。

3.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措施

3.1强化土地规划管理,引导节约集约用地 超前预测,充分认证,科学划定土地功能区域,使用地空间布局更为合理,引导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搞好各项规划衔接。要协调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并通过规划引导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努力提高区域性社会资源共享程度,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3.2强化用地预审管理,确保节约集约用地 把住用地预审关,可以有效防止用地单位粗放用地,也可以有效遏制部分用地单位存在的圈地倾向。加强用地预审,要设好和把好下面三道关:提高建设项目用地准入“门槛”。对引进的项目,要设好准入关,合理设置用地“门槛”,有选择地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污染程度低的项目。要提高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密度标准,优先发展单位用地产出率高的产业;严格用地审批。对要求新增建设用地的用地单位,必须已经充分消化使用了现有批准的土地,才能安排新的用地指标。对存在闲置土地倾向的用地单位,不报批新的建设用地项目;严格审查用地规模。按照“建设用地双控指标”的要求,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对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非生产用地比例达不到要求的,要相应核减用地面积,并由项目单位重新进行总平图设计。计划、规划和国土部门在项目审批、总平图审查、用地计划安排、具体建设项目供地各个环节中,都要对建设项目的用地规模进行严格的审核。

3.3强化土地市场管理,激励节约集约用地 强化土地市场管理,重点是要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增强市场主体用地成本意识,提高全社会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自觉性。

篇8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018-02

减税政策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效需求的不足,凯恩斯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在财政政策方面提出以减税和扩大政府财政支出为主体的财政政策。凯恩斯主张:国家一方面干预收入分配、促进收入均等化以提高消费倾向;另一方面加强投资控制,以保证足够的投资需求。国家干预投资的结果是,提高社会的有效需求水平,从而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并增加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然而传统的凯恩斯理论面对后来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西方国家的“滞胀”束手无策,而以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提出了以减税来增加社会储蓄、投资和劳动,从而增加社会总供给,最终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主张。从西方国家近80年的税制改革经验来看,由于实行“低税率、宽税基、少减免、严征管”,其结果是刺激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税收总额不一定减少,甚至有可能增加。正因减税政策取得的巨大成功,面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很多学者把希望寄托于减税政策上。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12月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列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随后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009年1月5日在全国财政会议上指出2009年财政工作的重点是: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实行结构性减税以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其中,可归入税收政策系列并成为2009年中国税收政策主基调的举措,就是实行结构性减税。

一、结构性减税的内涵

所谓减税,是指税负水平的削减,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于结构性减税,在学术界则存在一定的争议。从税负、税种和政府税收收入三个方面进行划分,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结构性减税,是指主要税种实行政策性减税,但不排除个别税种,辅税种进行增税,但算总账是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刺激投资和消费。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高培勇教授(2009)认为,结构性减税有别于全面的减税,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税负水平的削减;有别于大规模的减税,实行的是小幅度、小剂量的税负水平的削减;有别于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是纳税人实质税负水平的下降和政府税收收入的减少;第二种观点认为结构性减税是指税收政策应实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以减为主,但税收收入总体上应保持上升趋势。如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2009)认为结构性减税应有增有减,以减为主,减税的结果不仅不能减少原有税收收入规模,而且必须确保税收收入总量不变,甚至有所增加;第三种观点认为所谓的结构性减税,是指有增有减的税收政策,总体上具有减税效应,但政府税收收入不一定减少。如李敏(2006)认为由于税收收入的多少取决于税率的高低外,还要受经济结构、税基宽窄、纳税遵从度、征管强弱等因素影响,因此减税并不意味着财政收入减少。

鉴于以上分析,结构性减税关于税负和税种方面的问题,即税种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和税负的减轻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否意味着财政收入是否减少,还有待探讨。众所周知,税收收入受税负水平、经济结构、税收征收率、税基宽窄等因素影响。由于宏观税负的计算口径有多种,为了方便,在考虑宏观税负的时候,这里采用最小的口径,即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政府所取得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另外,考虑到政府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所占比重的问题,暂且把税收收入当做政府财政收入。同时可以假定经济规模为GDP,税收征收率λ为外生变量,政府理想税收收入为T,政府实际税收收入为I=λT,则宏观税负为t=λT/GDP。通过上述假设,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I=λ・T・GDP(1)

由于税负和税制结构对经济规模产生影响,是经济规模的内生变量,在税制结构不发生变化时,税负的加重,会对经济规模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税负是经济规模GDP的递减函数;而在税负不变化的条件下,税制结构变量γ的优化,会对经济规模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税制结构是经济规模GDP的递增函数,即GDP=F(t,γ)。于是上式(1)可以变化为:

I=λ・t・F(t,γ)(2)

(2)式分别对t和γ一阶求导,我们可以得出:

It'=λ・F(t,γ)+λ・t・Ft'(t,γ)(3)

Iγ'=λ・t・Fγ'(t,γ)(4)

从式(3)和式(4)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在税收征收率和税负等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税制结构的优化,税收收入会增加。但是在税收征收率和税制结构等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税负的降低,税收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并不能确定,这还取决于其二阶导数。

上述实证分析中,实际上隐含了一个条件,即把政府税收收入的变化,是当作各内生变量变化导致的一种结果来分析的,如果把政府税收收入的变化当作政策的意图分析,即外生变量,则政府税收收入的变化自然就非常清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结构性减税是一种有别于全面的减税,是一种有增有减的税种结构性调整,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税负水平的削减,是纳税人实质税负水平的下降。而针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笔者认为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必须确保税收收入总量不变,甚至有所增加。在下文,笔者将做出详细分析,并提出面对当前经济危机所应实施的减税政策建议。

二、当前结构性减税的必要性

1.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的需要。我国经济已持续增长近30年,经济实力及自主创新能力都有明显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也取得了较大进步。然而,我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也呈现出加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协调、投资消费结构不合理、国际收支顺差压力不断增加、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能耗严重和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等。从税收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来看,税收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可通过对产业结构、收入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等的调整,使经济实现协调发展。例如,差别税负可影响资源在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配置;合理的税负分配原则有助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合理的税制结构与税负水平有助于收入结构的改善等等。

2.优化税制结构的需要。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我国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确定了“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但在实际运行中,流转税收入在税收收入总额中所占比重高达约70%,所得税的比重却仅为20%左右,“双主体”税制实际上是“跛足税制”。一个兼顾了税收效率与税收公平的良好税制结构,是我们优化税制的目的所在。根据税收原理,出现这种相违背的结果,与以累退性质为表现的强调效率的增值税为主要税种和以累进性质为表现的强调公平的所得税为辅助税种有关,这也正好与我国强调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针有较大关系。另外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还存在一些真正意义上的税种的缺失问题。例如,迄今为止,在中国现行税制体系中,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产税。既有的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尽管在名义上可以归为财产税,但其设定的纳税人并非着眼于个人。以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作为基本纳税人的这两个税种,自然不是直接税。在现代税制体系中,直接税则是财产税的一个重要属性。

3.维护社会公平的需要。根据美国统计署的数据,1993年―1998年,美国家庭的收入分配情况始终在0.45~0.46之间,并且美国基尼系数从1967年―1998年变化幅度也不大,但是税后却为0.42~0.43之间。{1}可见在基尼系数的变动中,与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密切相关的税收无疑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重要层面。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税收在调节社会公平的再分配功能上存在着弱化和缺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税制结构不合理限制了税收公平调节功能的发挥,并存在强化收入不均等的趋向。而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宏观税负、税制结构、税种设置和各税种的税基、税率调整来实现;二是税收调节体系不健全,各税种之间缺乏整合力,影响了税收公平调节功能的发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不能仅靠个人所得税,必须建立一个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体系;三是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不规范,制约了税收公平调节功能的发挥。

三、结构性减税的具体设计

1.进一步完善增值税。作为目前我国的第一大税种,2009年国内增值税收入占到了全部税收收入的29.8%。{2}因此,可以说2009年增值税的转型,不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极大地鼓励投资、促进技术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现行税制,以及对于整个税收收入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接下来增值税进一步完善主要是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要最大限度地把商品及劳务服务纳入增值税增税范围。如将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能源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以及与工业生产联系紧密的服务行业纳入增值税范围,将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费附加,改为统一的增值税,从而彻底改变目前商品劳务税税制多税种病例的现状,实现税制简化;其次是进一步降低商业行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提高增值税(包括营业税)的起征点。

2.改革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既是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又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也是对经济起稳定作用的自动稳定器,在我国税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客观情况变化,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按所得项目分项、按次征税,与综合各项所得按年征税相比,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力度有一定局限,不能充分体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原则;二是对不同的所得项目采取不同税率和扣除办法,容易造成纳税人分解收入、多次扣除费用,存在较多的逃税避税漏洞;三是工薪所得边际税率偏高,税率档次繁琐,这样不仅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也不利于刺激个人工作、投资和储蓄的积极性。因此,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减少累进税率级次,降低边际税率,进一步加大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十分必要。

3.改革资源税。现行资源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征收资源税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使各资源开发企业在较为合理的盈利水平的基础上开展公平竞争,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但这种单一的政策目标限制其应有作用的发挥,现行资源税没有表达政府对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因而无法通过征收资源税表达保护资源、限制资源开采的意图。单纯的级差性质的资源价值和不同资源在经济中的不同作用,而且不能将资源开采的社会成本内在化,无助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不能将资源开采的可持续成本内在化,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使用,也就无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对资源税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扩大征税范围、提高税率和优化税率结构、改定额税率为比例税率与定额税率相结合、细化税目设置、调整计税依据等。通过改革对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对转变增长方式等有重要意义。

4.改革消费税。在国际上,消费税与其他税种相比,一直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在税收收入的比重中持续下降。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在西方国家开始盛行,人们才发现消费税在其中的独特作用,西方各国的消费税课征范围又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根据目前我国消费税的现状,结合当前形势,消费税改革要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抑制生态环境恶化与环境资源的保护作用。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减征或停征一些已成为或正成为生活必需品的征税,如工业酒精、医用酒精、汽车轮胎等;二是适当调整消费税税率。对一般性生活用品以及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的产品实行低税率;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费以及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行为等实行高税率;三是适当扩大征税范围,将高档消费品、奢侈品,资源供给缺乏、不宜大规模消费的产品,某些高消费行为和对环境污染的行为及用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5.改革房地产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地产税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逐步建立起来的,缺乏系统、科学的设计,现行税制已陈旧老化,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问题是城乡之间、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扩大趋势;各级政府之间的收入格局也出现严重不平衡现象;各产业之间的发展和资源配置的结构也不平衡,财政调节的效果较弱,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推进税制改革、完善财产税体系、加强税收调节的作用;而房地产税处在个人收入分配和房地产业发展的交叉点上,从它着手改革显然是有利的。主要包括:(1)将现行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相关收费(包括由土地开发商所缴纳的税费、土地出让金等)合并开征统一的物业税,以减化税制、优化结构(减少转让、出租环节的税收,加强持有和使用环节的税收);(2)新的房地产税应按市场价值和统一标准评估物业的实际价值、从价计征,采用差别税率,同时考虑我国现行房地产税的税率、结合各年度各地方财政收入需要和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等因素选取较低的税率;(3)清理房地产行业收费,取缔不合理、不合法性质的收费项目,以减轻纳税人的税收外收费。

四、小结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这次结构性减税的直接诱因。而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税制结构以及维护社会公平则是根本原因。从目前的经济境况来看,最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据统计,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为61330.3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300669.97亿元的20.40%,比上年增加10008.57亿元,增长19.50%。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54223.7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03%,比上年增长18.85%;非税收收入7106.56亿元,比上年增长24.68%。{3}这种财政总收入的基数和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为这次结构性减税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税收总收入的基数和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则说明了结构性减税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必须要抓住这次时机做好结构性减税,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注释:

{1}数据来源于Athur F Jones Jr & Daniel Heinberg The Changing Shape of the Nation’s Income Distribution Current Popilation Reports U.S. Census Bureau.

{2}数据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并经计算得出。

{3}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并经计算得出。219.235.129.58/welcome.do。

参考文献:

1.安体富.结构性减税: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9(3)

2.高培勇.结构性减税:2009年税收政策的主基调[J].涉外税务,2009(1)

3.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关于当前实施结构性减税的若干政策建议[J].涉外税务,2009(4)

4.李敏.新一轮税制改革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分析[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5.肖太寿.浅析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结构性减税政策[J].税务研究,2009(7)

篇9

中图分类号X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66-02

Abstract Necessity mainly on industrial promot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 Main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analysis of clean production of enterpris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promoting cleaner production,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Enabling organizations to achieve win-win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Keywords cleaner production; sustained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plenty of shortcomings in our work;hinder

清洁生产自80年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以后,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响应,成为一种环保潮流,被认作是环境战略由被动反应转向主动行动的转折点。清洁生产是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实施综合污染预防的一项战略措施。它从生产发展自身中解决环境问题,是转变我国长期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粗放经营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实现工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1 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1.1 清洁生产是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清洁生产是降低排放强度,减少工业污染,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由末端控制转向全过程控制的必由之路。一方面由于长期沿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投入多、产出少、消耗高、浪费大,也使资源供给不足和环境压力问题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问题是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用于环境治理的投入大大增加,然而就治理模式看,末端治理投入多,治理难度大,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实现统一,企业积极性不大,清洁生产是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产生量为目标,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的统一起来,是目前最佳的模式。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从改造产品设计、替代有毒有害原材料,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物料循环和废物综合利用多个环节入手,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1.2 清洁生产审核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上,环保部就提出了工业污染防治必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实行清洁生产。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的同时,在企业内、外发展优势互补,相互影响,形成社会化运行网络,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清洁生产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实现环境、经济效益双赢。

1.3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是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现有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的比例很大,相当一部分企业超标运行,不能达到国家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有的老污染源中有许多是“双超”企业,技术工艺落后,生产设备陈旧,资源能源浪费严重。强制性清洁生产正是对现有环境管理制度的有效补充,对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起到明显的作用。

2 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及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中存在主要问题

盘锦市实施清洁生产已12年,全市大中型企业85%以上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但是在审核过成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2.1 企业思想观念守旧

企业环境管理不够重视,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粗放生产经营的传统观念没有扭转,观念尚未更新。没有把清洁生产理念应用在产品和生产过程中,企业普遍存在追求贷款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和片面认为技改就是清洁生产的狭隘思想。

多数企业从设备工艺上思考的多,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考虑的少,对新兴的清洁生产理念拒不接纳,并简单的把清洁生产看做清洁文明生产及技术改造,认识不到清洁生产是一种管理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但可以大幅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可以使企业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双赢。

2.2 企业资金短缺,技改投资严重不足

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的资金难以筹措,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又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国家没有投入,企业自有资金缺乏,单靠企业内部资金积累实施清洁生产的难度很大,贷款困难,在没有优惠政策,虽然辽宁省可以申请清洁生产周转金贷款,但是企业还是难于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

2.3 企业计量设施不完善

在审核过程中,由于需要实测输入、输出物流,建立物料平衡,而实测必须在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进行,一般我们都按连续生产72小时的生产数据作为依据,但往往我们会发现企业没有或者缺乏中间的计量手段,大多数企业一级计量比较完善,二级计量有所缺乏,三级计量更有大量企业没有。致使一部分数据需要理论估算,不能真实有效的将清洁生产前后变化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核算。企业正常生产是在动态条件下进行的,变化的因素较多如生产条件、价格、原材料、产品种类等,致使企业对清洁生产的效益分析困难。方案实施后实际效益是多少,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企业难以确认从而行成一笔糊涂账,这是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问题,也成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一个重要瓶颈。

2.4 企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

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是能耗高、资源消耗、污染严重的又一重要问题,通过审核我们发现,大部分国有企业设备陈旧,有的甚至处于报废边缘,即使有些水平较高的企业,也面临不断技术改造的需要,这也是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遇到的一个重要技术障碍和困扰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辣手问题,也是企业出现片面注重技改的技术根源,制约了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作。

3 企业实施好清洁生产审核措施和建议

清洁生产不单是一种防治污染的手段,更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只要把这种理念在企业深深扎根,企业才能持续开展好清洁生产工作。

3.1 用清洁生产审核的实例,有效的开展宣贯工作

清洁生产审核的宣贯工作是实施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要步骤,也是提高审核企业领导及广大员工的重要手段,更是企业能否实施好清洁生产审核的前提条件。宣贯工作是否搞的透彻,直接关系到全过程审核的成效和质量。在宣贯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投影设备直观、清晰的效果,采用了之前清洁生产审核的化工、石油炼制等行业的实例,结合审核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效果比较好,一改过去就审核谈审核,泛泛的讲解目的、意义、方法步骤的宣贯的方式,使大家听得懂,看得明白。加深了对清洁生产审核目的、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并且直观的学习了如何编制好物料平衡,如何分析原因,找到物料流失部位,如何制定好、实施好无/低费、中/高费方案。为保证企业审核质量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及技术基础。

3.2 注重调研、执行程序、实施好审核工作

清洁生产审核是通过一套系统而科学的程序来实现的,工作实践体会到,要实现全过程的控制,真正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编制好“物料平衡”及“物料流程图”,从中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是审核的关键。

首先,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将节能、降耗作为切入点,进行实测,再确定物料平衡评估方法,解决企业单耗不清的具体问题。其次在物料平衡及“物料流程”的基础上,围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查找问题,制定方案。再次、根据审核企业确定的无/低费和中/高费方案。督促企业实施好无/低费方案和中/高费方案。中/高费方案本轮不能实施的进行可行性分析,列入项目库,作为今后持续发展清洁生产的内容,使企业形成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控制,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减少物耗、污染总量,实现了企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3建立和完善审核企业管理及档案制度,巩固审核成果

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在分析物料损耗的原因后,制定了方案,通过无/低费、中/高费方案的实施,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这些成果,如果没有制度保证,很可能流于形式,因此,把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作为重要内容,企业用文件的形式将制度固定下来,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清洁生产。

4 结论

资源不断减少,污染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致使“高能耗、低产出、低附加值”的粗放型企业必须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清洁生产是一项全社会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工业企业应把清洁生产作为主体,自觉行动起来,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支持清洁生产工作,来引导和约束企业实施好清洁生产工作。用清洁生产理念促进工业发展和深化工业企业污染防治,使企业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篇10

引言

我们知道机动车尾气中含有种类繁多的化合物,其中含量最多、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化合物一共有六种,其中铅属于有毒重金属,如果人们吸入的机动车尾气铅含量过高,就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进而影响到人体的器官如肝和肾等。虽然现在碳氧化合物对人体的直接危害还不明确,但是碳氧化合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产生刺激性的烟雾,会损害人类的眼睛和呼吸道的粘膜,造成眼睛红肿和咽炎。由此可见,这些化合物从各个方面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采取必要有效的措施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检测势在必行。

1 机动汽车尾气检测的措施

1.1 双怠速法检测

首先,可以采取双怠速法对尾气进行检测,在机动车处于空档的情况下使用,在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检测之前将转速传感器和油温仪安装在发动机上,这是起到测量发动机转速的作用,然后按照该发动机规定的怠速转速提升到高怠速(即规定的额定转速的50%±10%)维持10s,接着降到怠速,在这两种空转的转速重3次后,由仪器读取其平均值,平均值仅为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平均值[1]。还可以采取稳态工况法,虽然这种稳态工况法属于有负荷检测,但是其优点是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准确真实的将机动车的污染状况反映出来,测试的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的排放。而且由于稳态工况法是在机动车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测试的,因而相比较双怠速法效果要更好一些,对于氮氢化合物的排放情况能够更准确的反应出来,而且采用稳态工况法检测机动车尾气的设备成本比较适中,测量比较稳定而且技术城市操作简单,还能够科学客观的反映机动车尾气排放状况和各自的等级,比较容易推广普及。

1.2 瞬态工况法检测

瞬态工况法也是一种不错的尾气检测方法,在对氮氧化合物的检测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而且瞬态工况法可以准确的模拟车辆的运行状态,技术含量高,相关性好并且错误率低,但是瞬态工况法的弊端在于设备成本比较高,维修起来比较复杂,因而普及性较低;另外,主要针对柴油车辆尾气排放检测的方法叫做加载减速法,按照规定的加载减速检测程序,对于柴油机输出功率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出来,而且方法严谨,防作弊性强,测量的工况贴近车辆实际行驶的工况,测量的排烟值能比较好;此外,检测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还有一种技术叫自由加速法,这种技术同样是专门针对柴油车的环保监测方法。使用自由加速法检测汽车尾气,优势在于设备简单、容易操作和反应准确等,目前是我国对柴油机的主要检测方法。但是与其优势相对应的劣势在于自由加速法不能反映功率的大小,而车主可以通过限油的方式进行作弊,因而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控制。对在用车进行检测的方法是简易瞬态工况法,采用的是“气流分析仪”对机动车的排气量进行检测,计算出每公里污染物的排放质量,虽然能够真实检测出车辆的排放状况,但是设备成本高,技术不成熟,难以大范围的进行示范推广。

2 国家、社会及个人应采取的措施

2.1 国家应该进行制度干预

针对汽车尾气的特点及危害,我们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尾气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从国家角度来说,首先,可以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如建立高污染的车型目录,机动车到达报废年限后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不能继续使用下去,而且主要应当以尾气作为报废标准,若尾气不达标便应当执行报废,而不以行驶年限作为报废的期限,此外还应当注意对尾气排放标准不达标的新车不予以进行登记。其次,国家应当加快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和产业发展活动,在政策和财政方面予以支持,在机动车数量庞大的城市推广运行,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或是尾气排放标准更严格的汽车进入人们的消费市场,建立一个由政府引导、市场指导共同操作运行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共同推广的机制,通过政策和市场的共同干预,加快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与此同时,国家可以加快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维修和更新,将尾气排放量严重超标的老旧的公交车、出租车、邮政车和环卫车等专用车辆更新为节能车或是新能源车,对那些尾气排放符合标准的专用车辆可以暂时予以保留,建设电动公交车示范线路,保证充电站的规划建设与公交车场相结合[2]。再次,国家应当严格控制油品的质量,完善检查制度,提高清洁燃油的标准,制定并实行更严格的地方油品标准。同时加强路检、抽检和跟踪处理机制的完善,进一步强化行政约束措施,建设起遥控检测系统,对高污染的车辆实施实时的监控。

2.2 加强社会宣传

对社会来说,首先便是应当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社会可以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如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尾气危害知识的教育,促使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机动车尾气的治理过程中来[3]。利用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大众传媒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大众传媒上宣传一些减排小技能可以无形中便从小方面对机动车尾气进行了治理;另外,可以在社区设立专门的宣传小组,为居民讲解关于机动车尾气如何检测及治理的小知识宣传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控的必要性,引导民众进行减排治理;最后,可以将机动车节能减排的小常识印发成小册子发放给司机,进行普及宣传。

2.3 提高个人素质

对于个人来说,对机动车尾气的治理措施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在上下班的堵车高峰期阶段,如果工作的地方离家较近,可以不开私家车,骑自行车或是电动车上下班,这样既能缓解高峰期的堵车现象又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减少了尾气的污染;其次,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如果旧的私家车尾气排放量超标的话,可以将旧的私家车换成节能或新能源汽车,支持国家的政策,为节能减排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此外,在平日里可以适当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次数,如非紧急事务可以搭乘公交车去目的地,路途较近的话可以采取步行的方式或是几个人一同拼车,从各个方面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最后,向自己的亲人朋友宣传汽车尾气的危害及治理的小措施,推动身边的人一同加入节能减排大军。

3 结束语

总之,机动车尾气的检测及治理措施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不管是国家、社会还是我们个人而言,都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每个人抓住现在,献身到尾气的检测和治理中去,总有一天我们能够把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重新交还给大自然和我们的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篇11

摘要: 发展低碳物流,是促进天津地区物流产业的长远目标。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物流业作为我国重点产业之一,需要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论述了低碳物流对美丽天津建设发展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天津发展低碳物流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快低碳物流在天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 低碳物流;绿色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032-02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重点课题“天津开放大学学科专业体系规划与建设研究”(课题号:13XZ101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忻(1978-),女,天津人,助教,研究方向为供应链物流管理、开放教育。

0 引言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保证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随着低碳理念与低碳技术的推动,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将彻底被以“低碳”为标志的各种绿色行动彻底颠覆。在供应链领域,从运输、仓储、配送到采购、制造、营销、交付和回收的一整条业务链中,每个环节都涉及到能源的消耗并排放出二氧化碳。F.Straube&S.Doch(2011)分析了运输成本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揭示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将推动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物流要求企业在兼顾其经济利益外,还必须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维融入所有的物流和供应链环节中,并形成完整的绿色供应链体系。

1 天津发展低碳物流的必要性

1.1 低碳物流的发展符合天津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

全球气温变暖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为了防止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发展低碳经济已悄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话题。世界从此进入一个以低能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时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会逐渐转变。物流产业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由于物流活动的一个主要功能要素就是运输,而运输过程则主要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据中国统计信息网数据2014年3月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2万亿元,运输费用为5.4万亿元,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2.9%,体现了运输在物流活动中占据的高能耗地位。因此,对物流产业结构适当调整并升级以达到低碳的目,走低碳物流之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减少碳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必由之路。

1.2 低碳物流的发展展现天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观点不但强调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目的,而且要以提升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能力为考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物流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降低整个物流活动中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战略与管理中,将低碳物流与绿色供应链中的绿色采购、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环节结合,共同构成一个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绿色低碳经济循环系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由此可见,低碳物流不仅仅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而且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物流活动效率和环境保护利益的协调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3 低碳物流的发展增强天津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环境与能源也是有价值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淡化关税壁垒的限制,而非关税壁垒范畴内的绿色贸易壁垒(亦是环境贸易壁垒)应运而生。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强调节能降耗、增强企业竞争力与赢得客户,从之日起便得到众多企业的积极响应。因此,面对物流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着力发展低碳物流模式是提升天津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优势的唯一出路。

2 天津市目前发展低碳物流面临的问题

2.1 供应链领域内,低碳物流人才缺乏,尚未开启低碳物流理念的人才队伍建设 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着物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虽然天津市目前物流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大,但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学历程度都参差不齐,城市物流的低碳化发展,需要既懂管理又懂技术与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更需要众多企业组建一支“低碳型”人才队伍。培养低碳型物流人才可以减少物流操作环节的碳排放量,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物流经济的合理化,是建设美丽天津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基本要求。该市大型物流企业多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仍然有计划经济的遗留,在低碳物流经济体制下,低碳型物流人才储备尚存在很大的欠缺,人才培养方案不完整。

2.2 物流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造成物流能力的浪费 据天津市物流协会统计数字显示,天津市物流及相关企业总数近万家,而其中有规模的仅有几百家,大多数当地企业业务以单一的仓储和运输为主,物流企业发展参差不齐,无标准、不规范、监管不健全,服务范围有限,这些都会造成物流服务成本较高,能源消耗浪费,难以实现供应链规模效益。

2.3 物流设施落后,社会化程度低,缺乏提供低碳物流服务的保证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已超逾传统单一的运输服务功能,只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跟得上,物流业才能有继续长足发展的动力和基础。该市港口、公路及铁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对落后,缺乏统一规划的物流仓储设施,缺少高效的物流数据平台,致使信息渠道不规范,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低碳物流服务基础设施相对短缺。

2.4 绿色供应链技术与管理手段尚未健全,企业缺乏对低碳物流的认识 天津市目前对低碳物流的研究有限,对低碳物流的操作仍处于呼吁阶段,大部分企业认识不足,在相关政策与实施措施正式之前,仍处于观望等待的状态。2010年,天津打造全国首个“低碳”研发基地,力争发展为天津乃至华北地区低碳技术产品研发基地。2011年,交通部在天津等十个城市开展首批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但截至当前,符合“绿色货运企业标准”、“绿色货运车辆标准”的企业数量较少,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未开始转型,专业化程度较低。

3 促进天津低碳物流发展问题的对策

3.1 培养低碳物流专业人才 低碳物流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培养低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普通高校,尤其是成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在教学资源准备过程中,将低碳环保以及绿色供应链体系的相关知识融入到目前的教学资源中,坚持长期专业基础知识教育与短期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在学习传统物流与供应链知识的同时,学习物流二氧化碳排放测算、核查、报告以及审核等技能,以及物流低碳经济、物流低碳金融和物流代碳资产等知识。其次,推进低碳物流人才培养职业资格认证的工作,帮助物流管理专业人员全面熟悉低碳物流相关管理知识与技能,系统掌握现代企业低碳物流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能做到胜任低碳物流相关职业岗位,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应提高目前高校物流教师的师资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或者选派优秀教师学习发达国家低碳物流的知识与技能,深入国外企业或者政府相关部门了解法规政策,学习实践操作经验,提升教师职业素质,为培养优秀的低碳物流专业人才做好储备工作。

3.2 发展多式联运,完善绿色供应链体系,加强产业链条建设 多式联运通过各个运输环节和各种运输工具之间的密切配合,大大减少了货物在路途中的等待时间,从而降低了货物的库存成本,减少运输中碳的排放,同时,由于货物是在集装箱内进行运输,从而也节省了货物的包装,降低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发挥运输工具等物流设备的作用,通过能够实现公路、铁路、海运、空运等一体化并用,通过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选择最佳运输路径,尽量避免了企业间各自为政的现象,通过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完善绿色供应链体系,有利于加强政府部门对整个产业链的监督与管理,通过宏观调控,实现使用对环境破坏最小的运输方式达到该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赢。

3.3 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发展,采用低碳环保设备,发展第三方物流 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是需要在满足各种物流组织需要的同时,又能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分配方式达到各类设施共同发展的目的。合理发展运输设施与作业流程,整合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设备利用率,采用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铁路运输、运输网络等综合运输环境和运输效率,鼓励跨行业、跨企业的整合,增进物流设备的综合利用是物流组织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和优质服务的基本条件。政府及相关物流企业采购低碳环保型物流设备时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进行:在车方面,目前该市主要物流运输工具主要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为燃料,碳排放量相当高,可以考虑利用传统汽车和内燃机减排技术、推广柴电混合动力汽车,推进甩挂运输,更长远的减排措施是研制可替代燃料;在航运方面,开发系统管理海运中碳排放足迹,开发系统识别碳减排能力和贯穿供应链的碳减排监测机制;在港口方面,应大力推广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和船舶使用的岸电建设。

3.4 尽快制定低碳物流发展策略,推出相应政策措施 供应链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制定相应的绿色采购制度,规范绿色制造流程,合理设计产品绿色交付及绿色回收过程,合理选用供应链分析软件,从企业内部系统流程中贯彻低碳、绿色,用精益化管理达到高效运转,进而降低碳排放;通过加强物流企业的合作,共享物流基础设施与运输渠道,共同配送,减少重复建设物流网点,可以有效提高运输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能源消耗。因此,政府合理发展低碳物流,不一定意味着成本的增加,相反,低碳物流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对客户服务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3-0081-05

一、引言

冗余信息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交际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冗余成分在语内交际中通常是适度的,可以帮助信息接收者准确理解所接受的信息。然而在语际交际中,如果把一种语言中的冗余成分原封不动地搬到另一种语言中,会与另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难以吻合,从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翻译是一种语际交际活动,因此,译者的任务之一便是调整变换源语和目的语中的冗余成分,实现两者的适度平衡,提高译文质量。本文尝试研究英汉文本的冗余现象及对英文本的翻译策略,以期通过对冗余信息的适度增删提高译文的质量。

二、语言冗余信息的必要性及其分类

(一) 语言冗余信息的必要性

信息论指出,信息在信道传递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噪声干扰。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无误,信息发送者在编码时需要对信息重复或累加,使信息接受者收到比实际需要多一些的信息,以帮助破解信息发送者所要传递的真正信息,从而顺利完成信息传递任务。这些多出来的信息便是冗余。因此,冗余信息不增加信息内容,而是“信息系统中一个信号所载有的信息可以从该系统其他信号中再次获得”[1]。这里的冗余信息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多余信息,冗余是随着信息理论的引进而译介的新词,在特定的语境和学科中,它是在传达信息中起重要作用的术语。

语言冗余性是冗余信息与有效信息并存的现象。冗余是语言的重要属性,具有可预测性的功能,在保证信息的有效传输、提高信息传输率、精确性诸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一般认为,各种发达语言的 冗余度显著地超过50%。[2]在语言学研究中,学者们认为若语言中没有冗余信息, 则传输的信息就会因外界干扰或传输的损耗而不可全部复得。[3]

(二) 语言冗余信息的分类

语言中的冗余在句法、语义、修辞和文化等四个层面的表现较为明显,因此,英汉冗余信息可分为语法性冗余信息、语义性冗余信息和语用性冗余信息。

1.语法性冗余信息

所谓语法性冗余信息,是指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产生的句法结构性冗余。结构性冗余是指一个表现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另一个表达单位所负载的信息,主要起结构强制手段作用。如:

例(1) Many people like to spend their spare time in the country.

例(2)把工厂关闭。

例(1)中many,people,like 三个成分的复数形式同时出现,其中任何一个成分的复数概念的出现决定了另外两个复数概念的出现,这是句法规则制约形成的。在这种关系中,一个成分负载信息的丢失可由其他任一成分重新获得,因而也造成信息上的冗余。例(2)中 “闭”属于汉语句法韵律性冗余,主要表现为配合韵律使用。冯胜利认为,汉语中韵律离不开句法,句法也离不开韵律:和则双美,离则两伤。[4]例(2)是在韵律冲突时添加了冗余信息,对韵律进行了整饬。“把工厂关”变单为双,添加冗余信息“闭”字,句子就自然上口了。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月第29卷 第3期 杨翠芬:英汉冗余性与英文本翻译策略2.语义性冗余信息

语义性冗余是由语义分析而产生的冗余信息,主要是由词的使用频率及词与词之间各种语义关系造成的,如同义、近义、代词项复指、对比、从属、上下义等。语义性冗余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

(1)显性语义性冗余信息

显性语义性冗余信息是指句子的同一语言单位、同义单位、近义单位、共指单位的出现。

1)同一词项复现

同一词项复现是指同一个词或短语在第一次出现后的再次或多次出现。如:

例(3)Most of us have formed an unrealistic picture of life on a desert island. We sometimes imagine a desert island to be a sort of paradise where the sun always shines.

例(4) 孤独的时间也是珍贵的,孤独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体会孤独也是因人而异的……

以上两例中“a desert island”的两次重复、“孤独”的三次重复,都属同一词项复现。

2)同义词项复现

同义词项复现是指意义相同的词或短语的再次或多次出现。如:

例(5)…Just as the cause of any Russian fighting for his hearth and home.

例(6) 玻璃杯,优雅地下落,然后,碎成一地。痛楚从指缝间传来,鲜红的液体证明了一些事实,却比不上一颗早已破碎的心让人心疼。血与泪把厚厚的日记本绝美地勾勒。

其中“home”是“hearth”的同义词项复现,“血”是“鲜红的液体”的同义词项复现。

3)近义词项复现

近义词项复现是指意义相近的词或短语的再次或多次出现。如:

例(7)He looked gloomy and troubled.

例(8) 答题要仔细,检查要细心。

这里的“troubled”是“gloomy”的近义词项,“细心”是“仔细”的近义词项。

4)指代词项复现

指代词项复现是指一个词项由代词或指示代词一次或多次重复。

例(9) I can t find my hat. I don t know where I put it.

例(10) 看着那乳白色的小白花,你就想起它的单纯,想起它的圣洁。

“it” 指代 “hat”, 是指代词项复现。“它”是“花” 的指代词项复现。

(2)隐性语义冗余信息

隐性语义冗余信息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1)词义的不可共存性

例(11)a). The ball I saw last night was wonderful.

b). The ball I attended last night was wonderful.

a) 句中的“ball” 可以理解成”球“或 “舞会”,两种意思都符合逻辑;但在b)句中“参加球”的不合逻辑导致“我昨晚参加的球很精彩”成为隐性冗余信息。这条隐性冗余信息有助于消除歧义,提高理解的准确率。

2)文化载词冗余信息

文化载词是指有一定文化背景和深刻文化意蕴的词语,包括在一定历史阶段沉淀下来的谚语、典故、特殊的人物名称以及现行的俗语、习语。如:

例(12)fiveo clock shadow

例(13)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例(12)并不是“傍晚5点钟左右的暮色”的意思,而是指西方男子胡子长得快,早上刚刮过,晚上又长出来。例(13)除了字面意义,还有“没见过世面的人到了大场合洋相百出”的含义。这样的文化含义构成了文化载词的冗余信息。

3. 语用性冗余信息

语用层面的冗余信息表现比较复杂,它往往与特定的语境相结合,用以表达特定的含义。语境产生于交际过程,要充分理解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就要与其出现的语境联系起来。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上下文、情景、话题等各种言辞外语境和言辞语境,如:

例(14)Teachers should be properly rewarded.

例(15)The nation needs a proper integreted transport system…

这两个句子选自英国首相Tony Blair 1995年在工党会议上的讲话。[5]Blair通过模糊词proper 或properly,暗示了保守党在他所提到的举措方面政策不当,言外之意是工党在这方面的政策会好得多。因此,只有把proper或properly与具体的的语境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它们的言外之意。这言外之意属于言辞外语境冗余信息。

又如在关于动物园里所见所闻的讨论中,看到 “we went to the zoo and saw several tigers and liars.” 这一句子时,读者根据上文“we went to the zoo”能把 “liars” 理解成 “lions”。可见,话题有助于推测和判断,这话题属于言辞语境冗余信息。

三、英汉冗余信息的差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冗余信息。冗余信息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这是语言的共性。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上存在差别,所以两种语言在冗余度、冗余信息的分布上也存在差别。以下将对两种语言句法结构进行对比,以期为英译汉冗余信息的翻译实践提供对策。

英汉句子的基本结构都是“主语+谓语+宾语”,但是在形式结构上有较多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句子结构方面,即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指出:“西洋语的结构好像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中国语的结构好像无缝天衣,只是一块一块的硬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 美国翻译家奈达也曾指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6]

英语注重“形合”,比较推崇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强调形式上的严整,句法要求严格,整个句子可以“主语+谓语”为基础,通过从句、不定式短语、介词短语和独立主格等语法结构使句子不断扩展延伸。汉语的特点是“意合”,不太重视句法结构的连贯性和严密性,追求的是文本的整体表达效果,讲究行文流畅,重在表意,节奏感强,如:

例(16) There she sat——her hands folded in front of her, and a smile upon her face, as she gazed at her old husband and he smiled back at her in return.

译文:她坐在那儿,双手交叉抱在胸前,面带微笑,凝视着年迈的丈夫,丈夫也以微笑回报。

例(16) 中的划线部分,是英语形合手段之一,在句中不可缺少。而在相应的汉语中,所指隐含、成分省略,整个结构很简约。

四、英译汉冗余平衡策略

英译汉时如果不考虑英语与汉语的差别,把英语原文逐字转换为汉语,常常会产生两种情况:一是冗余过多,有价值的信息量减少,汉语读者会觉得译文重复累赘。二是冗余不足,有价值的信息量过多,汉语读者将无法理解原文。因此在英译汉翻译实践中,不能仅仅拘泥于英文的形合句法,生搬硬套,必须适当地用意合句法代替形合,即按照汉语的表达方式进行必要的重新组合。有时还需要增减冗余信息,重新调整译文冗余度,方能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消除翻译腔。

(一)重复英文本冗余信息

冗余信息在语言上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就是词语的重复。英语修辞格“repetition”与汉语的“反复”都是有意识地重复某些词语来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修辞格。这些冗余信息在表达形式、运用范围及表达效果等方面都是基本相同的。因此,在英译汉中,应尽量保留这种冗余信息,如:

例(17)If you think you are beaten, you are;

If you think you dare not, you don t;

译文:如果你认为你败了,那你就一败涂地;

如果你认为你不敢,那你就会退缩畏葸;

……

英诗中重复的“If you” 是明显的冗余,但这种冗余是修辞的需要,创造了诗歌的独特意境。因此,翻译过来的汉语也重复了原文的冗余格式,以达到相同的表达效果。

(二)减译英文本冗余信息

在翻译实践中减译英文本冗余信息往往采取省译法来处理,“省译“就是根据汉语的特点将英文本的一些冗余信息词省略不译。

1.省略代词

英语完整的句子(祈使句除外)都有主语。当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时,往往带有自己的宾语,因此代词会反复出现,成为冗余信息;而汉语句子中,前后若指的是同一人或事物,后面的主语就不再重复,宾语也常常会因前面已提到而省略。所以在汉语的译文中,重复出现的代词大多可以省略。如:

例(18)Jack liked to go to dances and parties, where he could have a good time just sitting and watching.

译文:杰克喜欢参加舞会和聚会,就是坐在一旁观看,也很开心。

例(19)When a local basketball team found itself without a manager, he kept it going.

译文:当本地的一只棒球队发现缺经理时,他使它维持下去了。

2.省略冠词

英语里当冠词固定地用在某些名词前或用来表示类别时,属于结构性冗余信息。因此,翻译时往往可以省略。如:

例(20)The sky is blue and the sun is shining.

译文:天空是蓝色的,太阳正照耀着。

例(21) Water changes from a liquid to a solid when it freezes.

译文: 水结冰时由液体变成固体。

3.省略连词

由于英语重形合,注重词与词、句与句的关系,并列句、复合句都得靠连接词来表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汉语重意合,彼此的逻辑关系不是通过连词来表示,而是通过暗含的逻辑关系来表达,所以连词使用较少。在英译汉中需要把某些英语连词加以省略,如:

例(22)When I said nothing was wrong, my mother answered, “You are my daughter, when something is bothering you, I feel it too.”

译文:我跟她说一切正常,母亲回答说:“你是我女儿,你有烦心事,我也能感到。”

例(23)He got on a bus and headed straight for the restroom. He thought that if he hid in the restroom, he could ride to New York without paying.

译文: 他跳上一辆巴士,直奔厕所而去。他以为躲进厕所就能免费乘车去纽约了。

4.省略系动词

在英语中,系动词常用来表示主语的特征、特点等,因此在翻译中经常被省略,只留下形容词等词,如:

例(24)The dog has run mad.

译文:那狗发疯了。

例(25) The new invention will prove useful to all humanity.

译文:这个新发明会对全人类有用。

5.省略介词

英语较为频繁地使用介词,而汉语使用介词频率低,所以英译汉时有许多介词用不上,这种情况下可省略介词,如:

例(26)I have learned French for 10 years.

译文:我法语学了十年了。

例(27)Smoking is not allowed in the storehouse.

译文:仓库重地,不准吸烟

(三)增加汉译文本冗余信息

汉语中某些习惯表达法含有适度的冗余成分,因此,在英译汉时要在译文中增加必要的单词、词组、分句甚至整句,以使译文在语义表达上与原文更趋一致,并且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行文习惯和读者的审美情趣。

1.增加音韵词

为产生音韵美,汉字善用四字结构,这往往增加冗余信息,如:

例(28)His mother is old and weak.

译文:他的母亲年老体弱。

例(29)This television set is really cheap and fine.

译文:这台电视真是价廉物美。

例(30)heavilypainted 浓妆艳抹

perfect 完美无缺

inexhaustible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增加平衡结构的词

汉语的另一个特色是平衡结构,因此,在英译汉时往往要增加平衡结构的词语,如:

例(31) We don’t retreat, we never have and never will。

译文:我们不后退,我们从没有后退过,将来也决不后退。

例(32)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writing an exact man.

译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准确。

3.增加范畴词

英语中常常用一些名词来代替该名词所具有的某些特征或范畴,译成汉语时常常要给这些名词增加范畴词,以使语意完整,如:

例(33)I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译文:我想更多地了解美国的情况。

例(34)This is a passage quoted from Lenin.

译文:这是从列宁著作中引用的一段话。

例(35)They bought a newAudi last week.

译文:他们上周买了辆新奥迪汽车。

例(36)The backwardness of the Chinese football must be changed.

译文:中国足球的落后状态必须改变。

例(37)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译文: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中心

例(38)IBM Global Services

译文:IBM全球服务中心

以上各例句中的汉语划线部分是各自例句中英语划线部分增加的范畴词。

4.文内补偿,文外加注

英汉民族文化有很大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词汇系统。英语中某些文化词语在汉语中没有对应词,形成了词义上的空缺。为此,英译汉时可采取文内补偿、文外加注的方式,因而译文变得冗长。如:

例(39)You look like ALCapone in that suit.

译文:你穿上那套衣服,看上去就像流氓阿尔·卡彭了。

例(40)“It’s true that the enemy won the battle, but theirs is but a Pyrrhic victory,” said the General.

译文:将军说:“敌人确实赢得了战斗,但他们的胜利只是皮洛士的胜利,得不偿失。

以上两例分别加上“流氓”和“得不偿失”,达到了源语文化信息移植的目的,便于文化理解。

例(41)A dead leaf fell in Soapy’s lap. That was Jack Frost’s card.

译文:一片枯叶落到苏贝的膝头。那是杰克弗·罗斯特的名片。

(注:Jack Frost是英文对“寒霜”的拟人称号。)

例(42)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

译文:星期五发薪日到了,他们马上就要上街去喝得酩酊大醉。

(注:Friday为英国的发薪日。)

例(41)、(42)译文采取文外加注方式,让文化背景知识一目了然,对例句的理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五、结语

冗余信息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冗余信息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对正确理解英语、顺利实现翻译目的、完成翻译任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使英语学习者既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也提高了他们表达本国文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星. 冗余信息与语言理解[J]. 外语研究, 2004(4):30.

[2] 钱冠连. 汉语文化语用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216.

[3] 郑冰寒. 冗余信息与英文汉译[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