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的艺术性范文

时间:2023-12-31 10:48: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文学语言的艺术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

篇1

首先,文学语言具有的形象性,也是文学语言最基础的,更是文学语言写作的基本要求。这和理论上的语言相对比有很明确的区别。

1.理论语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文学语言却是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它以形象的描写为主,与人们的感知比较亲近。所以,利用文学语言写作出的艺术,都具有很强的表象性,能非常形象地刻画出所有人物事物,惟妙惟肖。

2.我们所说的文学,其实是在用感性的手段反映理性的概念。所以说,我们的文学创作都是要非常形象的,多运用我们的形象思维,这对于一个好的文学作品的形成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形象思维也文学问题,也是语言问题”。形象思维其实就是让我们少用抽象的词语,多利用实际存在的,人们容易感知的词语,少出现让人们费解的抽象词,这就是巧妙之处,它为我们很好地感知文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其次,文学语言具有优美的音乐性,这是文学语言的又一个特点。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是有着极大的联系的,像作曲家一样,他们在创作歌曲时,也能像文学家写书一样,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表达情意的体系,这就叫做音乐语言。而文学语言,虽不直接感触人们的感官,也不直接应对人们的情感,但文学语言它始终依靠的是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大脑的感知,正是这样,文学语言才给了人们更大的空间,与音乐语言一样,让人们遨游在这个空间内,体会文学语言给大家带来的无限精彩。

再次,强大的“情感性”又是文学语言的一大审美特点。文学也是艺术,艺术本身是这样,文学也是这样,我们的文学作者也是时刻在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刻画内心,以此以文学语言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让作者和读者产生共鸣。我国著名的当代文学家梁实秋说过“文学是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也是止于人性的”。其实我们所看到的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语言所包含的情感,才是人类最真实的情感,最基本的情感。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感知人类数千年以来的精神成长过程,在这些知识的不断感化下,我们可以努力培养自己的良好品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也是文学语言情感性的生命力所在,文学语言正是通过自己富有的强大的情感性来感知人类,呼唤人们散发出人性的真善美。

第四,与理论语言不相同的是文学语言具有鲜明性、生动性和准确性。文学语言与理论语言不同,理论语言只在于用标准的普通话语将事实说清楚,弄明白,不需要太多的修饰,华丽的修饰反而会让理论语言失去它原本的意义。而文学语言不同,它一定要具备一定的鲜明性,生动性和准确性,这三者相结合,才能让文学语言发挥其作用,文学艺术不只是可以让人们明白道理,它更重要的还要照顾到人们的情感,人们的接受能力,于此同时,它还要很好地“娱乐大众”!

第五,“阻拒性”又是文学语言的一大特点。文学语言的“阻拒性”其实就是特殊的修辞手法,只是不想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出这句话的意思,而找到类似的语言来表达。特别是针对现代的人们,一些比较常见的普通文学语言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现在需要有“趣味”的文学语言,例如:一些车标语“我怕羞!”实际上表示的是“我怕修”!这样的语言比比皆是,这只是人们不想现在的话语都那么的普通化,所以带点儿“游戏”的形式表达出相应的意思。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具有文学性的作品相对于普通话语比较特殊化,文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普通语言。在他们看来,我们已经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早已经习以为常,早就感觉不到它们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所以,这样的习惯也让人们早就已经以熟悉的眼光看待一切,对身边的事物几乎没有了任何感知能力,而文学艺术的作用就在于,让人们对已经司空见惯的东西产生新奇感,这就是“陌生化”技巧所产生的文学效果。其实,文学语言的阻拒性和其陌生化还有常规性都是相对的。开始陌生的文学语言,在人们不知不觉接受后,也会由原来的阻拒性逐渐的变为自动化,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常规的,普通的了。

篇2

2.课堂提问要面对全体,又要因人而异。教师的提问在实际操作时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盯住几个活跃生,提高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只让活跃生答问,时间久了,其他学生就会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把自己看作学习的局外人、旁观者,这样是有悖于启发性原则的。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辐射面既抓住点又顾及面,既要让成绩好的同学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的学生发言,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时,真诚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全面的、充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分层要求。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获取成功的可能,让每个主体的作用都得以发挥。针对表达能力差一点的学生,换个角度设计这些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使学生也能够完整的回答出来。同时,也达到了同样的教学效果。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我预想设计问题时,难度稍微调高。比如“你读了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等等”

3.课堂提问要切中要害,启迪思维。 所提的问题,要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分析《斑羚飞渡》一文时,我抓住这篇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鲜明准确的特点,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故事的发展中,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由此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这个问题学生是感兴趣的。于是,我抓核心内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懂得再次体会作者塑造斑羚形象的意义。并且把课堂教学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可见,联系实际的启迪性提问,能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心灵的门户。

篇3

一 言之有物

教师讲课应有意识地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每学期的第一堂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兴趣的绝好时机。在这堂课上,我会充分利用生活中与“语文”相关的有趣的例子,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2008年新学期的课堂上,我带学生重温了奥运开幕式上那一幕幕精彩的片段,在气势磅礴的倒计时中我们熟悉的汉字“五四三二一”;文艺演出中专门设置的“文字”板块,通过书简、活字印刷等表现形式,揭开汉字以往的传播过程;在各国代表团入场仪式上,各代表团的入场先后由其汉字笔画来确定,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这些都让我们为方块的汉字感到骄傲而自豪,也吸引着学生为更好地使用、研究语言文字而努力!

为了让学生少写、不写错别字,我给学生讲述了发生在我国现代战争史上的一件真实的事情。1930年5月,与冯玉祥、阎锡山大战中原,双方共投入100多万兵力,冯玉祥、阎锡山为了更好地联合讨蒋,曾商定双方军队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以集中兵力一举歼灭驻守在河南的蒋军。但是,冯玉祥的一名参谋在拟定作战命令时,把“沁阳”写成了“泌阳”,碰巧河南南部有个泌阳,该地与沁阳却相距千里。这样一来,就使冯军误入泌阳,从而贻误了围歼蒋军的有利战机,让蒋军获得了主动权,只因随手多写一撇,导致了冯阎联军的战败,进而影响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通过真实的事件,使学生认识到写错别字的危害。

二 言之有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在教学张洁的《我的四季》时,我用“人”字写法有何寓意导入,让学生讨论应该怎样做,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有志气的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引发了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又如,处理课堂上的一些偶发事件,严厉的批评或许有效,但会影响课堂氛围,如果运用幽默的处理方式,既制止了事态的发展,又活跃了课堂氛围。有位语文老师板书时听见有学生用笔敲打桌子,他没有回头,只是很轻松地说了一句“老师的字写得有节奏吧?都有人伴奏了”。学生都笑了,敲击声也停止了。这位老师仍没有回头,只是又很轻松地说了句“嗯,这就叫‘戛然而止’,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用行动将其诠释给大家”。就这样,这位老师既含蓄地批评了违纪同学,还不失时机地教了一个成语。

篇4

1.前言

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任务,除了教给学生语文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美,教会学生感受课文的艺术美、领略作者的思想美,以及体会生活中形形的美。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向学生传递这种种的美呢?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语言美,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2.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语言艺术性的措施

2.1讲究课堂上身势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课堂语言不仅仅包括老师的有生语言,还包括课堂上老师的身势语。所谓躬身为师,身正为范,就是指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随时为学生做好榜样。老师之所以能够得到学生的爱戴,除了学识的渊博之外就是言行举止令人敬佩。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老师优美的身势语。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同样应该注意自己的举止,避免“张牙舞爪”式的指手画脚。讲课过程中,老师的眼神要是鼓励的,不要给学生一种凌厉的感觉,否则会加重学生的紧张情绪,尤其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神情应该是放松的、微笑的,要随着课文感情的流动而流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投入,然后才能投入到老师的讲解之中。另外,在讲课过程中,注意手臂不能随便摇晃那样会给学生一种自然散漫的状态,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降低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因此,老师课堂教学中身势语的艺术性高低对于成功上好一堂课非常重要。

2.2讲究课堂上有声语言的艺术性

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不仅表现在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重难点是否突出、学生反应是否积极上,还表现在教师的教学用语是否富有美感、是否引人入胜上。同样一堂语文课,有的老师讲的声情并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有的老师却讲得单调乏味,令人昏昏欲睡,说到底,就是因为在讲课过程中没有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仔细研读教材,做好充分准备。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老师要想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首先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课前,仔细研读教材,深刻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特色、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络以及重难点等等,充分预设可能遇到的问题,仔细推敲语言,以便在课堂上做到准确表达。例如,笔者在准备教学《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时,笔者发现课文的笔调是随着主人公——盲童安静的一举一动来展开的。因此,笔者决定从讲解安静的行动举止来进行课文的讲解,其中课文有一段话是描写安静放飞蝴蝶的,笔者此时就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安静放飞蝴蝶这一段文字,然后在头脑中想象安静放飞蝴蝶时的动作以及脸上的神情,最后要求一位同学尝试模仿安静放飞蝴蝶的动作和神情,让同学深刻把握安静对生命的热爱与向往。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和课前准备,这篇课文的课堂效果非常不错。

其次,用抒情性的语言体现文章思想感情。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被感动,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多用优美的、抒情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抓住学生感情的线,让学生融入其中。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和时间赛跑》一课,作者林清玄用饱含淡淡哀愁的笔调写出了自己在时间匆匆溜走时自己无可奈何的忧伤以及和时间赛跑后的激动,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能够用饱含忧伤感情的语气给学生范读,然后再用散文化的语言给学生们进行讲解,学生定能很快就进入学习状态,达到教师用语言教学而学生学用语言的目的。另外,使用抒情性语言将可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感受,使学生心理变得灵敏,从而提高学生的什么感受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篇5

由于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对于语言是否规范的辨别能力比较低,对于课堂中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现象取法较为准确的辨识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自身语言使用的规范性,逐步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表述中减少和杜绝课堂进教学的语言不规范现象。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规范的第一要素就是首先要说普通话。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其通用性,广泛性,规范性成为教师乃至每个人都所必须掌握的语言。可想而知,假如一个语文教师操着一口方言土话,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将是可想而知的。在规范教师讲普通话的过程中,首先规范的是教师发音要规范,吐字要清楚,用词要准确,语句要符合语法规范,不能出现病句、错句。例如,有的小学老师在上课中,将“shi”发音成“si”,将“rou”发音成“you”,闹出了“诗”“丝”不分,“肉”“油”不辨的笑话。

还有的老师上课,说话嗦,一句话要重复很多遍。或者说话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本来一句话能说明的问题,往往要缀上一大堆没用的废话。这个问题不仅严重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同时也给学生的语言规范,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造成了终生难以弥补的影响。

因此,科学规范地讲话,用普通话科学规范地授课是教师授课的第一要务,应当引起每一位老师的高度重视。

篇6

Abstract: the language is part of the cultur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ay equal attention to language and culture, which involves language, and involving culture, language and culture around each other, hard to divor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in English teaching culture input the importance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cultural input the content and method.

Keywords: English teaching; Language; Culture; Culture input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构造总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它的使用总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约,它深深地扎根于文化之中。吕叔湘先生说过:“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如今新课程也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目标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是工具,文化是核心。每一个从事英语教学的工作者,在语言教学中系统地进行文化输入和渗透,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融合,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他们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一、文化输入的必要性

文化输入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否正确应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我们将详细从以下三点分析其重要性。

1.1、语言与文化关系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生活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人的一切行为受到社会文化模式的约束,语言交际行为也不例外。各国各民族文化都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积淀,它们的形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可见,在教学中也不能脱离锁钥语言国家的文化及历史。如果只讲语言,不了解语言文化,就很难将语言和文化相结合,从而使用得体的语言。在外语教学中,如果只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而忽视了语言的载体功能即是忽视了语言是存在于文化之中的,就势必造成学生不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习俗,从而达不到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学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必须要了解使用该语言的那个名族的社会文化。如果忽视了语言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统一,不仅影响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交际过程中常常造成语言的误用。

1.2、中西方文化差异看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伦理观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内涵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例如,“狗”这个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义都是一样的,但是中国人常用“狗眼看人”、“狼心狗肺”之类贬义词语,而英语中那个“a lucky dog”(幸运儿)习语表明在英语国家的身价百倍。透过同一个词的不同联想意义。另外,以《圣经》中的Garden of Eden来指代汉语的“世外桃源”以Shylock(夏洛克)来比喻“狡诈者,守财奴”,以strong as a horse来表示“气壮如牛”,after tea的意思是“喝过午时茶”等诸如此类的成语、典故和短语,都是英语民族生产、生活、文艺的反映,在日常的外语学习中,经常会有学生因为不能正确了解中西方文化的这些差异而出现望文生义甚至混淆文化习俗的现象,所以只有将它们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教学,学生才易于理解和掌握。

1.3、外语教学现状看

首先,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外语教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理论语言学发展的制约,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把教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另外,教师在教学中缺少文化意识。虽然近年来引进了不少国外的教材,但教师仍以老的教学方式去授课,注重语法和语言点教学,课文的理解,而忽视了文化的输入。此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老师,习惯接受“填鸭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单词、做练习上。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把中西文化等同,忽视了文化差异,不熟悉外国文化,在理解方面造成许多误区,致使他们不能顺利将英语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造成了“哑巴”英语的现象,不能理解文章内容,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以上都是教室在外语教学中所具有的这种普遍现象,也要求我们必要将文化适时地导入到外语教学中来。

二、文化输入的方法

2.1、多渠道,多手段

利用多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可通过英语国家的电影、录像、电视新闻、纪录片或展示一些关于承载西方文化的图片、物品等让学生感受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这对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培养语言能力很有益处。

2.2、文化背景介绍

重视并加强课文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能折射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现象,如英语中的Thanksgiving,如果你不了解其文化背景是无法正确体会其含义的,所以只有了解文化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

2.3、词汇讲解

在词汇中学习文化。英语单词是交流、写作的基础,故词义准确把握很重要,它分为指称意义和隐含意义,指称意义为基本含义,而隐含意义则往往带有文化内涵,如fox意思是狐狸,隐含意义是狡猾。由于各民族的特性,有些词汇的指称意义相同而隐含意义不同,这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所以在讲授词汇时,不能让学生对词义的掌握停留在表面,要让学生领会词义的隐含意义的同时了解这个词所反映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文化渊源等等。

2.4、中西方差异对比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差异融进教学,把二者在称呼、问候、感谢、赞美、关心、价值观、信仰等等各方面加以比较,渗透到教学中。

2.5、课外学习方式

课外阅读中学习文化。教师课堂上的文化引入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去看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报刊、书籍,推荐一些高质量的课外读物给学生,这样既能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西方的文化,一举多得。总之,语言和文化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文化导入对学生正确使用英语有重要意义,所以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并加强文化的导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合体的使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

三、结束语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文化创造力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一种主动从外国文化源泉中摄取新东西的潜能,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和补充;有利于知己知彼,不会使年轻一代对外国文化盲目;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机械的死记硬背,符合与时俱进的时展要求,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活的英语。

参考文献

1、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2、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56—57.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 [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9,76.

4、霍尔. 侯勇译.无声的语言[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5、胡文仲, 高一虹. 外语教学与文化[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篇7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宫千门万户的钥匙。它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尤为重要。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而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

一、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用眼神、表情姿态、手势、动作等教学中。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带着鲜明的感彩,学生置身于情感氛围中,不自觉地就会受到熏陶和感染。如讲“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时,教师加以手臂舒缓起伏动作和远视的眼神,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中,使之意会到草原的无边无垠。

二、言之有理,领悟其中

“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俗话说,有物讲理,理清楚;无物讲理,理难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言之成理,论之有据,以理服人,注意从已知到未知、感性到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让言语的科学力量征服学生,使学生从中领悟道理,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指导。要有科学性,教师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要完整、严密,对所教内容要准确无误,切忌含糊其辞。

三、言之有物,生动形象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含糊不清、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与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等,能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做到言之有物,每举中的。李燕杰教授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用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

四、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及其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哪些应该先讲,哪些应该后讲,哪些应该贯穿课程始终,怎样结尾。这样在“序”上多下点功夫,思路井然有序,讲解就会条理清晰,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五、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而只有语文教师自己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阔的求知兴趣,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俗语、当地方言、群众口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语、术语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六、言之有韵,抑扬顿挫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本身虽无意义,但它是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物质形式,不但本身具有独立的音响美因素,而且还可以靠此提高语言的感染力、鼓动力,也有助于传情达意。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其优势兴奋中心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提高教学效果。

篇8

高职高专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实行工作室制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特长,分析学生的兴趣、特点、社会需求等综合因素,对学生进行长期、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和技能训练。这样,学生在工作室环境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到知识,逐步学习到实用性设计技能,为就业做好准备。

导师制的教学艺术

高职高专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导师制教学艺术,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朋友关系,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导师在进行专业辅导时,可充当学生学习的推动者,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技能训练,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情境教学艺术

高职高专教育者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接触到实用性设计技能,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设计实践活动中体验实用性技能,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实用性技能,可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使其成为公司需要的完美人才。

“信息化式”教学艺术

高职高专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电话等现代通信工具,实现“信息化”教学。通过“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很便捷地帮助学生答疑、讨论、解惑,对学生进行实用性技能的进一步引导。这样,教学会变得非常方便、有效。

“手拉手”教学艺术

高职高专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实行“手拉手”式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设计课题,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创作,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由抗拒接受转变成主动求知。

良好的教学评价艺术

高职高专教育者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评价机制,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承受能力、专业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设计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准确合理的评价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篇9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会有很大的影响。就目前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来看,课堂教学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途径,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教学评价来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语言的运用,如果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够适当地使用语言,不仅不会促进教学活动的进步,还很有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使教学评价活动发挥其强大的效果。下面本文就围绕教学评价语言艺术性的提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评价性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程度都不是很成熟,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行动以及语言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想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习惯等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评价性语言就是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的一种语言。合适的评价性语言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找到自信,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尤其是一些夸奖性的语言,对于学生的鼓励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使用评价性语言应该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注意的事情。

2.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一般来说还没定性,比较容易对一件事情产生新鲜感,同样的这种新鲜感降低的速度也会很快,因此,一成不变的语文课堂很容易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失去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善于运用评价性语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一些表现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给学生一定的鼓励,对学生犯的错误要怀着理解的心态去看待,耐心地进行指导,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恐惧以及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长时间地维持下去,这样一来就可以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有利于提高有语文教学水平。

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经过前面分析不难得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运用评价性语言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现阶段有很多教师致力于在教学活动中提升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下面就围绕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评价性语言的作用

在前文中对评价性语言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对于教师来说,正确地认识到这些重要作用是提升评价性语言艺术性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师应该将评价语言的正确运用当成是与教学模式改革同等重要的一项工作,要认识到提升评价性语言的重要性可以给学生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对评价性语言进行改进。

2.提高评价性语言的使用技巧

正确认识了评价性语言的重要性之后,掌握良好的运用技巧就是接下来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对评价性语言进行正确的选择,这一点主要以当前阶段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鼓励性的、积极性的语言为主,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其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3.构建合理的评价性语言词汇系统

就像每一个人的语言习惯不同,每一个教师习惯使用的评价性语言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情况下,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有自己评价性语言词汇系统,但是由于教师面对的学生的个性以及领悟能力都不尽相同,如果教师想要提高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就应该根据对象的不同,建立一个自己的评价性语言词汇系统,并且不断对其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评价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影响都是十分显著的,因此,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评价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教学评价来说,提高评价语言的艺术性是保证评价效果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应该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促进教学评价工作的进步。

篇10

我国戏剧文化非常丰富,由很多剧种汇集而成。京剧、豫剧、昆剧、越剧、黄梅戏等地域特色鲜明的剧种,极大的展现出戏剧艺术浓郁的艺术特色。这些艺术性的延续和深入,和文学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语言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戏剧的唱词念白,更加深了戏剧艺术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使得戏剧艺术的发展蒸蒸日上。

一、文学语言的概念

文学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它经过不断的加工和完善、形成了规范的语言特色。文学语言不仅在书面上,同时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文学语言的基本性质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的意象性;一个是语言的超越性。而其层次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现实语言层次,它是所有的基础;另一个是文学语言层次,它处于主导地位。在戏剧艺术中,主要用到的是文学语言层次,它克服了现实语言中的抽象性和现实性,实现戏剧表达的意向性和超越性。

二、文学语言对戏剧艺术的影响

戏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它以演员对话和动作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演员对话即人物语言,它是戏剧艺术的主体。文化语言对戏剧艺术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文学语言丰富了戏剧艺术的唱词念白

任何一部戏剧的表演,都和其本身的故事背景密不可分,而其中故事情节的展开,需要文学语言来实现。在大多数戏剧中,故事情节的由浅及深,由平缓到跌宕,人物形象的不断完善和丰满,都和文学语言离不开。

文学语言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完善和丰富的过程。它自身是一个体系的建设。在应用到戏剧艺术中时,文学语言发挥它诗性化的台词,散文式的道白,促进了戏剧艺术的发展。观众在观赏戏剧时,可能记不住整台戏剧的内容,但是会对其中精辟的台词或者优美的唱词及念白记忆尤深。文学中注重的是对情感的表达,通过人物语言的特点,塑造人物不同的性格色彩。例如观众在欣赏《窦娥冤》的时候,会对窦娥的一段念白“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印象深刻。文学语言的优美性通过戏剧的独特唱腔表现出来,更增加了人们的认同感,让人们在欣赏中更加明白了窦娥的人物性格。而在《天仙配》中,唱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此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更是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由此可见,文学语言通过丰富唱词念白,促进了戏剧艺术的大众接受性,给戏剧艺术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二)文学语言增加了戏剧艺术的思想文化性

戏剧的创作,首先是文学的创作,文学的艺术性,体现在戏剧里,造就了戏剧的思想性、文化性。由于文学语言有其特定的语境氛围,在应用带戏剧中,就会给戏剧带来同样的气氛。观众在欣赏戏剧的时候,在听到熟悉的文学语言时,甚至不用听清楚具体讲的是什么,就能明白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例如在戏剧中表现离别的时候,“长亭”“折柳”“古道”这些词的出现,都能让观众体会到依依不舍,离愁不断的情绪。一些词念白中用到“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将戏剧中春意盎然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观众可以在欣赏之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描绘出百花争春的情景。文学语言的这些视觉形象实体,让观众在欣赏戏剧的时候不断进行思考,这样就更加容易的接受戏剧艺术。

文学语言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文化性。文学语言本身即是提炼的经典,是长久实践和思考得出的艺术升华,代表着很高的艺术造诣。而将文学语言应用到戏剧艺术中,同样可以增加戏剧的文化性。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如果出现在唱词念白中,人们立刻被“直”和“圆”吸引,戏剧本身将被带入到一种孤独、忧伤的情调中,观众自然可以体会到戏剧的唯美。如果在戏剧表演中少了文学语言的雕琢,那么戏剧的表现形式就会缩减很多,很多以唱词念白著称的名曲就可能陨落,同时戏剧的传播也会得到很大的影响,不可能出现现在百家争鸣的局面。正是借助了文学语言为中介,才最终将观众和表演者,作者三者联系起来,让戏剧艺术历经千年传承而不衰败。

三、结语

文学语言和戏剧艺术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文学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戏剧艺术的发展,从外在的语言表述到内在的意义拓展,都深化了戏剧艺术。而戏剧艺术的不断完美,同样丰富了文学语言的发展,将文化语言的框架拓展的更宽。因此,我们应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两者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玉勤. 中国古代戏曲插图的图像功能与戏曲语汇. 广西社会科学,2011.

篇11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提问技巧 艺术性

英语具有一定的应用性,这要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问作为基本教学环节,它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巧妙合理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帮助教师检测学生的吸收情况,还能优化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独立探究能力。因此,本文对于提问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提问技巧

(一)目的明确

课堂教学通常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也应具有目的性,渗透教学重难点。因此,课堂提问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所提问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还应具有目的性,指导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升教学效果【1】。

(二)贴近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客观存在,提问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应贴近课堂教学,不允许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答案非常明显的问题,更不允许提出经过努力探索也不能解决的问题,规避极端问题的出现,所提问题应难度适中,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探索可得到答案。

(三)问题具有层次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不明确学习重难点的现象,因此,在课堂提问环节,应确保所提问题具有层次性,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合理设计,并逐步增加问题难度,让学生跟紧教师步伐,有效适应课堂教学。课堂提问若平铺直叙,这将会大大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性,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单调,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层次分明的问题情境,并使其切身体会成功,不断增强自信心。同时,教师应及时指导,最终将问题解决。

(四)均等提问

因每一个初中生均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班级学生性格迥异,有些内敛,有些则外向,通常教师比较心仪思维活跃、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对于英语基础薄弱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提问较少,长此以往, 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只会变得更差,其英语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外加提问机会较少,语言表达能力缺少锻炼,在与别人交流过程中羞于开口,导致课堂教学整体水平不高。由此可知,初中英语教师应均等提问,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所提问题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要针对局部学生,对于内敛、课堂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应加强引导,全面提高英语课堂参与度。

(五)启发思维

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逐步探索,进而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

二、提问艺术性

(一)注重心理教育

初中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他们的叛逆心理较强,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注重心理教育。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表达内心想法,与教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合理提问,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巧妙、合理的课堂提问不仅能让学生获取较多的知识点,还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成效明显。

(二)刺激学习欲望

课堂提问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这是因为初中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为得到教师以及同学的肯定会积极思考,努力做答,进而高度集中。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会加强与别人的交流,这在无形之间缩短了师生以及生生的距离感,可刺激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Films这篇文章时,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应让学生提前观看教材中的景点电影,并在课堂教学中选取经典片段进行赏析,然后发表个人看法,以此来刺激学生深入学习电影知识的欲望,进而构建有效课堂教学[2]。提问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它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重要途径,且带有艺术性的提问可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学习动机。

(三)锻炼听说能力

掌握英语知识、开拓思维、锻炼独立探究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不仅是交流沟通的基本形式,也是开拓思维的有效手段。借助情境教学,通过引导与课堂提问来刺激学习欲望。合理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引出新知识点,还能锻炼自主探究能力,指导学生深入挖掘总结语言内部规律,最终真正掌握英语语言。课堂作为基本活动场所,合理的提问有利于听说能力的培养。

(四)准确把握重难点

合理的课堂提问中渗透着新知识点,通过引导挖掘,可让学生准确把握学习重难点,以此来增强逻辑思维,凸显主体地位。在英语课堂教学备课阶段,教师应从参照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积累和接受能力,科学设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妥善安排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应紧紧围绕班级学生,因材施教,且课堂训练、任务布置等应合理,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Going Shopping这篇文章时,教师应结合本节内容要求学生编写一个与购物相关的对话,首先,学生应认真阅读文章,从网络、电视以及报刊中搜集资料,积累购物用语,然后精心编写,最后进行课堂表演,教师与同学进行评价。通过对话的编写,既可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还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英语思维的形成。

【结 语】

伴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愈发凸显,学生视野更加开阔,信息获取手段较多,这要求课堂提问不仅要合理,且应具有艺术性。初中英语教师作为课堂提问的设计者,应掌握提问技巧,明确提问艺术性,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课堂提问,进而切实改善英语教学质量。

篇12

一、引言

模糊语言(vagueness)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必然属性,它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模糊性缘于对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但正是自然语言的这种模糊性,使它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表现力。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这种模糊语言艺术用得很广。作者往往在作品中故设模糊性语言,通过双关、委婉、暗示等手法,以创造某种意境,表达某种情感,从而达到文学作品的语言模糊美和情节表达美。

二、模糊语言的基本特征

关于模糊语言有这样的解释:第一,认为模糊语言,作为一种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即:语义的表达不分明、不清晰的语言便是模糊语言。第二,模糊语言是建立在“清晰”和模糊的相对基础上的,是一种有“亦此亦彼性”语言,有不精确性。形式逻辑排中律认为:两个矛盾的概念,不能同时都是假的,必须一真一假,没有第三种可能。而模糊语言则恰好是恰巧是对排中律的突破。它表达的概念是亦甲亦乙。以上两种解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模糊语言的语义不明确,内涵丰富,有较大的概括性。而英语是一种自然语言,它毫无例外的带有人类语言的共同特性,即模糊性。

在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也得到巧妙大量的运用。从语言学的观点看,语言是用于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人们相互之间交往的一种符号体系,一种信息的载体。文学自身的特点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传达出文学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体验,所以,文学注定要用人们通用语言来表达那种不可言传的东西,而这种语言既要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审美体验,又要沟通作家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的语言才是真正的文学语言,它完全不同于普通语言,内涵远比普通语言丰富,有暗示性、心理蕴包性、妥帖性、独创性、音乐性等。而且,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形象性,形象性是靠形象思维来完成的,而形象思维的主要思维活动则是模糊思维。作家的构思过程基本上是一种模糊思维的过程,而读者的理解过程又是一种对作家模糊思维的接受和延续。因此,我们又可以说,文学作品是一种模糊信息的载体。同时,文学作品的另一面是含蓄,含蓄本身就有模糊的饿性质。因此,模糊语言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艺术性的模糊语言。换言之,艺术性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中带有模糊特征的艺术语言,而模糊语言运用更好的实现了语言文学的表现功能。

三、文学语言普通语言和文学的模糊性表达

首先,文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审美,塑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字形象。因此,文学作品中的真不同于自然的真。在作品中,作家并不对事件或人物进行真实的叙述和描写,只是把现实中、真实的事件、人物作为叙述和描写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典型化的规律创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以,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和人物饱含了作家的主观感情和体验,和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出入,甚至很多时候不合生活逻辑。关于这一点苏珊・朗格曾说过:“这种创造物指艺术品)从科学的立场和生活实践的立场上看,完全是一种幻觉。这种创造出来的幻想可以令人联想到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地方,就像历史性小说或是描写某一地区风貌的小说可以令人回忆往事一样。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创造出来的幻想却是一种不受真实事件、地区、行为和人物的约束的自由创造物”。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不同于普通生活中的客观世界。文学作品只求艺术世界的真,而不是客观的真,这样的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世界有时是不合逻辑的,甚至是离奇怪诞的。因此,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就具有明显的不同:普通语言要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经的住客观生活的检验,不能有半点模糊;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符号世界,指向作品本身的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符合艺术世界,合乎作家的情感逻辑就可以了。因此,在文学创作的传达阶段,作家为了使情感更储蓄、深刻,常常使用模糊性的文学语言,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更好地发挥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

文学语言,尤其是诗歌、散文,它不同与科技文章,不是对具体事物的科学说明,而是要创造一种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使诗超越的存在,以取得意在意外,情在辞外之效。这种意象,这种美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糊修饰语的作用来表达,模糊修饰语可创造一种意境,产生一种凝练、生动、形象的语言魅力。

Soft is the strain when Zephyr gently blows.

And the smooth stream in smoother Numbers flows.

But when loud Surges lash the sounding shore.

The hoarse, rough verse should like the torrent roar.

Pope :Essay on criticism

这首四行诗前两句用了模糊修饰词soft形容strain,gently修饰blows, smooth 修饰stream,smoother修饰Numbers, 描绘出一副微风轻拂,溪水潺潺的柔和景色。后两句话锋一转,用了另两个修饰词loud对Surges, sounding对shore,hoarse和rough对 verse,torrent 对 roar,展现出了一个惊涛拍岸,激流咆哮的激烈画面。如果去掉这些模糊修饰语,诗就失去了诗的意境和诗的美感。

从语言功能看,普通语言也区别与文学语言。语言都具有指称和表现两大功能。实际运用中语言的指称和表现功能总是重合在一起,“指称”使语言同现实联系起来,“表现”使语言具有了更多的心理内涵和感彩。对此,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论述过:“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的名称,而是概念的音响形象。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的东西 ,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的感觉给 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索绪尔强调的正是语言的指称和表象。语言的指称和表现功能在实际生活中和文学作品中,侧重点不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语言侧重运用语言的指称功能。当文学语言用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抒感时文学语言就不那么明确了。因为,情、情感体验是不可言传的,但又要把它传达出来,所以,作家就用一些看似不确定的模糊语言进行描写,在模糊中求得诗意的妥贴,这时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就显得重要了。意识流小说语句模糊段落在作品中往往既有既能生动灵活又能相对准确的表达人们复杂的情感和潜在意识的作用。美国意识流大师威廉・福克纳就不时的在他的作品中运用模糊段落,表意“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这喧哗和驿动,却没有任何意义的主思考。(Lee,1993,59-63) 我们看乔依斯《死者》中运用模糊的妙笔之处。

…other forms were near. His soul had approached that region where dwell the vest hosts of the dead. He was conscious of, but couldn't apprehend, their wayward and flickering existence. His own identity was fading out into a gray impalpable world: the solid word itself. While these dead had one time reared and lived in, was dissowing dwindling (Pickering, 1974:564)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主人公在妒忌他人之余,感到他的爱情生活实际上是肤浅的、苍白的、模糊的。他联想到“他的灵魂已接近那个住着大批死者的领域,他的自身正消逝到一个灰色的无法捉摸的世界去”。这种对模糊联想的描写段落,既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又可以进一步展开下面的故事情节。如若把模糊的,耐人寻味的东西说破,作家的风格不仅表失殆尽,作品也骤然变得毫无韵味。

其次,从作家的创作看。在作为创作语言最重要的现实生活中,无不充满着模糊的现象,并在极大程度上与模糊思维密切相关。生活的模糊和创作思维的模糊使作家创造的形象并非绝对的清晰,结果导致语言运用上的模糊性。创作过程一般分为心理表象的感知阶段、审美意象的孕育阶段和艺术形象定性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作家创造性的思维,从而感知阶段到孕育阶段始终伴随着鲜明的形象性。

艺术形象的模糊性和生活的模糊、创作思维的模糊性有密切的关系。作家的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情感,情感本身也是复杂的,有时连作家自己也不能主宰,不能确定自己的情感导向,所以,形象思维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创造客体的模糊性和创造主体情感的模糊性,直接影响创作思维的精确性。这样,艺术传达阶段的语言运用必然带有模糊性特征,模糊语言的运用使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生活画面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给读者以朦胧含蓄、扑朔迷离、不可穷尽的想象空间。

It was a typical summer evening in June, the atmosphere being in such delicate equilibrium and so transmissive that inanimate objects seemed endowed with two or three senses, if not five. There wa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near and the far, and a auditor felt close to everything within the horizon. The soundlessness impressed her as a positive entity rather than as the mere negation of noise. It was broken by the strumming of string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Chapter 19)

这段文章中把“没有生命的东西”描写成“仿佛有了两种或者三种感官,即便不能说有五种。远处和近处,并没有分别,凡是地平线以内的东西,听的人都觉得,好像近在眼前。”(《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9章,第185页)这种通感手法的应用,就是通过语言表面的模糊实现特殊的艺术效果,使读者去意会那美丽的“典型的夏季黄昏”。

最后,从文学欣赏的性质看,作为一种审美认识活动的文学欣赏,它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优秀的作品是为了让读者在形象之外有所发现和补充。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往往是在读者利用想象进行再创造时潜移默化的实现的。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读者面对作品,首先接触到的是作品的语言外壳,读者通过对语言的阅读,理解语言的隐喻义和内涵,而语言的隐喻义和内涵的实现又是离不开文学语言中、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语言的。所以,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为读者欣赏作品时的想象、审美、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于江龙、胡 鹏:《英语歧义的语用价值分析》,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6。

[2]廖立方:《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