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培养的提案范文

时间:2024-01-01 15:30: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关于人才培养的提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于人才培养的提案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30-02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工作的依据,培养方案体现了高校办学的教育理念,是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办学的自,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本科教学活动中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意义深远,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高校应以此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十二五”规划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建设。

一、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几个问题

1.从修订的理念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来看,培养方案的修订容易被理解成对原培养方案的否定,导致在修订过程中,对原有培养方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忽视人才培养方案的稳定性,过大的改动影响年级间的衔接,不仅不利于人才培养,反而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正常教学。

2.从修订的过程、修订的方式以及修订者来看,培养方案的修订在修订前缺乏广泛调研,指导性意见论证不充分,在修订过程中缺乏规范审核,修订过于频繁,在修订后缺乏健全的评价机制。每一轮的计划修订只是表现在个别课程的调整上,对于调整的必要性以及调整后对计划实施的意义存在主观判断,缺乏说服力。培养方案的修订者在很多情况下是教务员或者不熟悉本专业的其他工作人员,而不是专业负责人。

3.从修订的内容来看,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实践教学的安排缺乏整体架构,为了突出培养方案,经过修订,修订者会破坏原有的课程结构,添加或者删除课程,尤其是实践教学的安排,往往没有经过系统论证,随意安排。

4.从修订后的执行情况来看,对修订后的方案执行坚持度不够,常因人因事改动培养方案。

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相关依据

1.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与其培养目标有关,高校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的,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前都会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一切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工作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因此,在计划制定过程中每一门课程的设立,每一个知识结构体系都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其培养对象有关,许多教师反映学生学风较差,上课不专心,考试不理想。一方面可能与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有关,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学风差和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与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因材施教有关,修订要充分考虑学生对课程的可接受程度,学习积极性以及课程的难易度。

3.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其各项教学资源有关,许多本科院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得非常合理,课程设置接近当前社会需求,学生也喜欢学习,但是无法开设。究其原因是没有充分考虑学校的相关教学资源。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时要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师、教学场地(包括实验室)等各项教学资源。缺乏任何一种资源,再完美的计划也是一纸空文。因此,方案修订者必须以本校实际情况为基础,实实在在地制定可行的方案。

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建议

1.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者要加强理论修养,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开展。学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修订要体现一定的教育理念。修订者和管理者要不断地学习和深入探讨,切忌实用主义和浮夸主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者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完善计划,让学生在大学四年有所学,而不是充斥一些眼花缭乱的课程。

2.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充分调研,突出专业特色。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培养有特色的人才成为吸引高考生的重要指标,做为教育管理者和方案制定者应该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全面掌握目前的人才培养动态,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结构。既能给学生架构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又能让学生学得满意,在工作岗位上学有所用。照抄照搬其他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或是进行略微改动,最终的结果是教与学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培养出现问题。

3.调整课程结构,突出实践课程的比重。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和学习期望,调整课程结构,在专业课程中相对压缩理论课时时间,强化实验和实践课时。

4.规范审核机制,加强执行力度。方案的修订者对修订意图有自己的理解,为了避免一言堂现象,必须建立规范的审核机制,让各种力量加入到计划的修订中来。学生(包括毕业生)、任课教师、学校专家、行业专家甚至家长在修订计划时都可以积极参与。也正由于多方面的参与,计划的执行力度才会加强,不会出现只有一两个人能了解计划修订的意图和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者和修订者应该担负起传经解道的责任。

5.规范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拥有一支合理的专职队伍,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师资力量强大与否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本科院校要想办出特色,培养优秀的人才,必须要解决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通过各种招聘引进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6.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在制定计划的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所修订培养方案的评价和论证。包括实施前的评价和实施后的效果评价。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比较热衷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而比较忽视对源头的评价和效果的评价。方案的修订者和管理者要深入学生、深入课堂、深入社会,切身体验,更要与相关的单位部门沟通交流,多听听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甚至是毕业生的意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改动都要有所依据,并按照规范的审核流程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一方面注重计划要紧随社会需求而改变,另一方面尊重方案的稳定性,因为只有在规范的审核流程中才能对方案修订进行科学的评价,才能避免因方案修订而对教学管理的其他方面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71.

[2]王伟廉.高等学校本科课程编制的层次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3]翁妮尔.高校教学计划的运行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4]苏柏山,王秀清,崔晓华.关于开设公共选修课几个问题的量化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5]罗刚淮.高效热的冷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0,(1).

[6]王帅.论校本知识创造与校本能力建构[J].教育学术月刊,2010,(1).

篇2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利于加强中高职衔接,提升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有利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多样化的成长,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一、中高职贯通专业的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个层次,和规格上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中高职人才培养最终目标都是要立足于区域、行业的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需求,人才培养目标、规格都必须贴近企业生产、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但中高职处在不同的教育目标体系和层次上,具有不同特点,因此,围绕中高职不同的培养目标,中高职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做到高职以中职为基础,注意相互的衔接;另一方面,中职要以高职为导向,根据高职更高层次的要求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二、国际商务专业中高贯通专业建设目标

积极探索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与上海电机学院高职学院联合办学,中高职教育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职业能力为纲,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加快专业与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努力构建结构合理、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中高职教育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为具有鲜明上海机电产品贸易特色,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五年制复合技能型专业。

中高贯通专业将引领学校同类专业的发展、推进学校其它中高贯通试点专业实施,促进学校中本贯通专业的发展、为推进本市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三、国际商务专业中高贯通人才培方案设计

跨校培养贯通:重点解决当前中高职贯通培养普遍存在的教学管理各自为政、师资隔离、中高知识技能层接不畅、教学资源割裂、实训资源割裂问题。

跨领域知识能力融通:着力通过教学体系设置、课程改革实现学生跨专业领域知识学习融会贯通问题,根据学生知识接受能力螺旋上升规律,按照技能--理论--综合的递进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跨专业师资、划分专业知识结构比例、建设融合课程、整合跨专业实训资源等方式,解决学生跨专业学习问题。

双证融通:通过巩固扩大国际商务、机电课程双证融通课程,缩短学生就业距离。

创新培养理念:

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原则。从学生成长规律出发,在学生文化基础扎实的前提下,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心理品质、艺术与审美能力、职业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兴趣爱好与个人特长等几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评价。

凸现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以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加强技能培养,抓住技能训练一条线,技能训练由低到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螺旋上升、提高。

四、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监督

师资融通:中高职所有教师授课不再以学校为授课单位,实现中高职教师联合授课、交叉授课,中高职教师课时互认和高职教学提前介入,加强中高职教师之间课程互听互评与企业评课机制。

教学资源一体化:中高职在专业课程大纲、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材、习题库、案例库实现资源统合、标准统一,做到中高职教学资源的规范化、一体化;建立核心课程高低年级学生互助平台,由授课教师参与管理;

考核标准统一化:中高职同时强化课程项目化、过程化考核,增大过程考核在总体考核比例中的比重。设立课程多阶段考核制度,形成理论课程过程考核50%、期末考核50%;实训课程过程考核80%、期末考核20%的统一考核体系;

授课流程贯通:核心贯通课程高职教师提前介入授课、答疑、考核过程;针对部分课程跨时较长,要求教师学期授课伊始,至少安排4个学时进行前导课程知识串讲,引导学生巩固前导课程知识;学期期末,教师至少安排一个学时,进行后续课程前瞻介绍。

跨专业课程建设:强化机电贸易、机电产品报关实务、机电产品单证实务、跨境电商业务等课程建设。

篇3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粤法民字〔1989〕138号“关于监护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请示报告收悉。

关于梁剑文等4未成年人盗窃财物被劳动教养,受害人翁舞慧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能否作为民事赔偿案件受理的问题,经研究认为,鉴于此案情况比较复杂,现行法律对此类问题又无明确规定,如何适用法律,需要在审判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研究。因此,此案不宜采用提起民事诉讼的办法解决。

篇4

社区康复是一种基层康复,它的优势在于低成本、覆盖面广[1]。笔者就广东省内社区康复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情况提出见解:

1.社区康复行业发展前景

(1)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医学作为一支医学新力军,正蓬勃发展,它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寿命的延长、环境污染的发生,残疾人、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等康复对象在社会人群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人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康复和健康的愿望、要求和需求都会越来越大[2]。功夫熊、点妙手、点到等上门推拿服务的兴起也提示人们对家庭康复、社区康复的行业需求。

(2)社区医疗的发展:按照卫生部等四部门联合颁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中央编办发〔2006〕96号):3-10万居民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康复医疗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配比还达不到国家要求。国家目前正对医疗资源进行分级改革,将充分发挥社区医院、基层医院的分流作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比三甲医院的医保报销比例更高,这必定使社区医院或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有所发展,由此带来对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大。

(3)我国社区康复行业现状:供需严重矛盾。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94亿[2],约占总人口14%,远超于老龄化社会的10%标准。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接近5000万。到2015年,中国至少需要35万康复技术人才,目前各类康复技术人员不到3万人,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达不到实际需求。

尽管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增设专门的康复机构,要求二级和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康复医学科,但目前康复的主要工作以三甲医院康复科为核心,康复机构的数量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康复需求。

我系2015年开展了社区康复从业人员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省的社区康复或基层康复部分从业人员是由其他专业医务人员兼职,普遍存在康复概念模糊,专业水平有限,且人才短缺的情况。

(4)广东省对社区康复的重视: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粤府〔2015〕25号),要求“各地要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设置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或培训项目,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培训,开展养老护理员远程培训试点,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根据广州市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有多位委员的提案涉及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如5083号(附件2)提案建议:职业学院定向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在学期间考取养老护理资格证等。5090号(附件3)提案建议:依托职业学院做好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这些无不说明了广东省内社区康复、养老服务人员目前处于人才缺口,加速发展的状态。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提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工作情况的通知》(穗教高教〔2015〕15号)文件,市教育局更对此提出了人才培养摸底调查。

二、广东省社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现况

目前,广东省内设置有康复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康复人才培养的院校有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医科大学、广东药学院、中山大学等。其毕业生多数在机构康复就业,较少流入社区医院或养老行业。省内高职高专水平院校暂时没有开设社区康复专业。有部分体育院校开设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其就业方向主要针对运动对队医、保健按摩师等职位。省内河源卫校、东莞卫校等中专院校开设的康复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基层康复和保健企业。因此,目前广东省内还缺乏社区康复高职高专学历培养。

由于广东省内开设社区康复专业的高职院校暂时没有,因此没有招生就业的参考数据。通过我系对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调研,社区康复专业招生情况较好,社会对社区康复专业人才,特别是养老服务机构对该专业需求巨大,企业都愿意签订“订单式”培养合同。职业技术院校开设专业都是要以就业为导向,社区康复专业毕业生多到民政部门下属机构如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就业率较高,但毕业生对养老服务机构青睐度较低,但只要愿意,就业就基本不成问题。总体上,社区康复专业学生就业前景乐观,但需要在培养过程中改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到基层。

综上所述,广东省经济发展较快,社区康复服务需求较大,要求较高,目前高职高专社区康复学历培养仍存在严重缺口,有基础的高职院校可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以满足社区康复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篇5

资华筠从80年代起率先在全国普通高校进行舞蹈美育讲座,她边讲边舞,身体力行地把舞蹈美育灌输给莘莘学子。普及中遇到的最大困惑是什么?资华筠认为是人们头脑中,甚至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美育功能理解上的差距。

当然现在情况好多了,虽然舞蹈美育与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目相比仍是弱项,但它毕竟有了发展。尤其当前艺术教育、美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被日益看重,舞蹈美育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时机,舞蹈教育工作者无不欢欣鼓舞。高兴之余也不乏忧虑,因为大好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偏差,资华筠谓之为:大干快上,一哄而起,滥编教材,影响了舞蹈美育事业发展的质量。她在本次政协会议上的提案便是就此有感而发的。她说,最近一段时间舞蹈教材编写之风盛行,由于看好市场,往往突击出版舞蹈美育教材,有人甚至不到一个月就编出一本。她本人也接到不少要她担任美育丛书主编的邀请,要求完稿的期限极短,她觉得短时间内赶出来的教材质量难保,便一一谢绝了。

我们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美育教学体系,要制定艺术教育标准,进行舞蹈美育基础理论攻关,使之逐步完善。资华筠认为,美育不同于一般美学课程,也并非只是传授某种技艺,它是人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无论是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专业人才培养,还是普通学校的舞蹈普及教育,都应该站在一个高起点上,要明确舞蹈美育的宗旨、作用和科学化标准,才能使其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多的潜在功效,在提高人的情商、智商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资华筠介绍说,美国曾制订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规定舞蹈是所有学校规定性课目,同时提出了实施方法和具体标准。目前,西方国家的高等院校也普遍将舞蹈作为必修或选修课,这显示出当今世界艺术教育的发展潮流。在我国,艺术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普及发展方兴未艾,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科学化的统一评估标准。其实,美国搞的这个艺术教育标准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完全可以制定出比它更好的。

篇6

通讯作者: 柯 茜(1977―),女,海南海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管理。

摘 要: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针对当前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提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对策,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良好素质的体育人才提供指导作用。

关键词: 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专业教育;人文教育

专业教育以传授科学知识、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为目的,人文教育则注重精神的启发、人格的塑造和人性的培养。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人生存与发展本身的需要,是现代教育自身的要求,是大学教育培养人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双翼”,不可偏废。《教育学》中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还必须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教学必须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教学要指导、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教学是教育性教学,教学内容应有丰富的价值内涵,教学过程应有激情的价值追寻与叩问,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深受启示、熏陶和教益。

一、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愈发明显,大学生逾越道德底线做出骇人听闻的杀人、自杀事件,如令人震惊的“马加爵事件”、灭绝人性的“药家鑫杀人案”和“留学生刺母案”,清华大学朱令被投毒致残、复旦大学黄洋遭投毒身亡。高等院校体育院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人文教育边缘化、弱化的现象十分严重,尚未形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整体运行体系,致使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过强的功利主义”和“过弱的文化底蕴”,无法面对时代的严峻考验。主要表现在:

1 人文知识匮乏,文化素养较差

体育院系相当一部分学生入学成绩差,文化底子相对薄弱。入学后,由于思想认识偏差,片面强调体育专业教育的实用性,认为高超的运动技术才是将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唯一资本;忽视文化基础课,加之人文课程的开设普遍较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文化素质低下。

2 理想观念淡漠,价值方向迷失

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仅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学一套技术,找一碗饭吃”,并把“赚钱”作为上大学的唯一目的,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进取之心和成才大志。由于忽视了人文学科的学习和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导致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建构和价值观方面的欠缺,面对现实社会中的阴暗面,部分学生常常抓不住其主流和本质,表现出情绪化、主观化、偏激化和极端化。

3 责任意识不强,辨别是非能力差

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得过且过混日子,必修课选逃、公选课必逃,考试作弊,诚信缺失非常严重。信仰缺失,个人功利主义强烈,集体荣誉感差。更有甚者,精神空虚,行为举止粗俗,道德行为失范,不辨是非,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如,打架斗殴、赛场上弄虚作假、忘恩负义等,根本没有报效党和国家培育之恩的意识。

4 视野狭窄,自身工具化现象严重

爱因斯坦说过,“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并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鲜明的辨别力”。当前,体育院系仍以运动成绩立命,将“提高运动成绩”作为办学成功的标准,运动专业技术的地位远远高于人文学科,进行的仍是以“专才培养模式”为主的教育。部分学生虽然掌握了扎实的运动技能,却无法填补精神的空虚,成为技术娴熟的“工具人”或“机器人”。部分学生受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影响,处理不好就业与创业的关系,经常逃课,用自己尚不娴熟的技术去做兼职赚钱,出现了专业课认真对待、文化课敷衍了事的现象。

二、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途径

人文素质应该是由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构成,而如何实现人文素质的提升就要在这三个方面下工夫,总体说来就是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养知识、彰显人文精神、外化人文行为。人文素质教育构成了提升人文素质的基本方式。

1 明确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大学教育理念、目标与模式

树立现代的大学教育理念,以提高体育院系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专业发展”本科教育模式,弥补专才教育模式的缺陷,纠正以往唯技术倾向,大力加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使学生既有高超的技术,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 构建并完善新型人文教育评价体系

人文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形成相对完善的现代人文教育制度,并非易事。因此,高等院校体育院系应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构建并完善新型人文教育评价体系,这样,可以检测本校各项人文教育管理工作,明确人文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了解人文教育师资力量,从而为人文教育管理工作改革、课程建设、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社会活动的开展等提供正确指导和科学决策的依据,以保证人文教育的持久深入开展。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以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取得的成绩和表现等作为评价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依据。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教师人文知识的多少、人文精神境界的高低、人文能力的强弱等都直接决定整个学校人文教育水平的高低,但专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体育教师队伍,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缺乏高尚的人生境界与高雅的人格修养,存在着追求现实功利、盲目追逐时髦和行为举止庸俗的行为,论文抄袭,治学不严……象牙塔的高洁不再,进而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很难达到为人师表的教师标准。二是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知识结构残缺。为此,2012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918号提案提出,在教师教育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课程,以便在自己的教学中为其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并主动传授这些知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国民素质,为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作为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和监督,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实施人文教育的水平,使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做有热情、现代意识和公共关怀的主体,使学生体会到文明修养和人文关怀,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念和高尚的品行,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栋梁之才。

4 加强课程建设

加强人文课程建设是传授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质的核心。建立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要载体,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确保大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提高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德育课程应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建设。应注意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新时代的道德规范要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能更好处理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与时俱进,用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报告或展播等形式代替空洞乏味的理论,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对内容进行充实。

在实践层面,需要将人文教育有机融入体育院系的专业教育。每位教师都应通过教学改革,构建体育与人文、健康相融合的专业课程新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其个性发展,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专业课程不再是单纯的专业技能训练,而是成为学生德、智、体、美等多种素质培养和提高的主战场。开设专业与人文的交叉课程是人文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实行前两年不分专业,后两年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进行分流,如此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合。

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重视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创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是实现高校人文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培育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使人文知识潜移默化为受教育者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学校校风、校训、教风和学风的外在表现。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大学精神和理念,在视力所及之处,以人文思想为内涵的名言警句、师生摄影、书画等使校园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活力。定期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如中南民族大学的南湖大讲堂,于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其人文修养;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全国道德模范宣讲活动、各种艺术节、科技节、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陶冶学生情操。

总之,既抓专业教育又抓人文教育,将是体育院系大学生之幸、教育之幸、国家之幸。构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整体运行体系,完善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走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院系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 杨叔子.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谈正确认识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 J ] .高 等教育研究,2000(1):39―42.

[2 ]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 [ M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篇7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积极探索的改革成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致力于服务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高校向极具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支持独立学院发展的相关政策。然而,独立学院的发展历史较短,在办学条件、生源质量、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其人才培养效果、办学定位与预期存在差距。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独立学院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方式改革创新的重要切入点。鉴于此,笔者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初步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以期揭示独立学院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统“授受式”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受外界干扰,自主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学习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素质教育相对欠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鉴于此,教育部有针对性地出台了有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改革发展基础教育的举措。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的基本手段。教育部2001年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另外,我国教育工作者也就学生“自主学习”问题从不同角度、领域、专业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中,庞维国所著的《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2003年)是国内较早对自主学习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该研究把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建立在科学的学习心理学基础上,通过实例来诠释自主学习的实质,为自主学习的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1]。这些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探索完善自主学习模式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2016年8月,教育部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年)等文件,在函复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关于以学生为中心完善高教人才培养机制的提案”中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学生开放。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要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总而言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习惯的调研与分析

(一)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习惯的内在因素

不同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教育工作者应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生源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调研分析。2016年3月,笔者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电气类专业学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计划的制定与调整、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调研分别向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各100份,参与调研的人数占学院电气类专业学生总人数的56%,问卷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95%。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

本次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收入、家长受教育程度、家长职业,同时还结合访谈法初步调研了学生“为什么上大学?”的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其中,男生占72%、女生占28%。来自省会城市的学生占6%、地级市的占26%、县级市或县的占27%、乡镇的占11%、农村的占30%;来自中等收入及以上的家庭的学生占6%、一般收入的占77%、低收入的占17%;家长未受过正规教育的占5.5%,小学学历的占27.5%,初中或中专学历的占42%,高中学历的占17.5%,大专学历的占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2.5%;家长职业为农民的占21.5%,工人(包含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占38%,个体户的占22.5%,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占5.5%,自由职业的占6%,无业的占6.5%。结合访谈得知,想通过上大学来改变自己,以取得更好发展的同学的91%,对“为什么上大学?”没有明确目的占9%;调研对象认为自己学习积极性高的占22%、一般的占62%、不积极的占16%;他们较多参与校内外各种活动的占38.5%,参与度一般的占38%,较少参与和不参与的占23.5%;经常主动与任课教师互动交流的学生的占6%,偶尔交流的占36%,几乎不交流的占58%。

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家境普通,受自身、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对通过大学学习这一方式来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期望较高。分析表明,学生虽然渴望改变自己,但在大学生活、学习中的主动性却不够。

(二)调研对象的学习习惯现状与分析

1.学习计划的制定与调整。调研对象认为有必要制定生涯规划的占66%,无所谓的占31%,没必要的占3%;在学习目标制定方面,目标高于预期的占10%,与预期相当的占67%,低于预期的占20%,不清楚的占3%;在影响学习目标实现的关键内在因素方面,认为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个人潜质的占17%,心理情感因素的占48%,生理因素的占12%,其它因素的占23%;在影响学习目标实现的关键外在因素方面,认为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环境因素的占40%,家庭因素的占23%,经济因素的占17%,其他因素的占20%。如果学习预期目标没有达到,进行理性分析并及时调整的占40%,有所气馁但继续坚持的占46%,放弃的占8%,无所谓的占6%。在制定学习计划时间间隔方面,学习计划周期为一年的占14%,一学期的占31%,一个月的占33%,一周以内的占22%。另,对奖学金感兴趣的占53%,无所谓的占40%,不感兴趣的占7%。

分析表明,调研对象普遍具有规划意识,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对预期目标定位偏低或者缺乏挑战性,他们对影响学习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方面,表现为归因于自身与环境各类因素,在预期目标没有实现的情况下进行理性分析并及时调整的仅占40%,一个月内随时调整学习计划的仅占55%,部分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表现为追求奖学金和各类荣誉,而忽略了大学学习生涯应该与自身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这与笔者在实际学生工作中所观察到的情况一致,即多数学生习惯为自己的失败或者不上进找寻理由,各类计划与目标往往流于形式,严格按照生涯规划步骤自我调整的学生更是少见,最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我发展。

2.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课外自主学习时间达3小时以上的占25%,1-3小时的占60%,少于1小时的占15%;在课前预习行为方面,经常预习的占21%,较少预习的占65%,不预习的占14%。结合访谈得知,学生课外学习时间主要用于完成课程作业、预习、复习、英语等级考试和专业考证。

在调研对象对网络学习资源的认可度方面,非常认可的占50%,比较认可的占44%,不感兴趣的占6%;对网络期刊资源利用较为熟练的占16%,生疏的占69%,完全不会的占15%。由表1可知,调研对象对网络资源、教科书和图书馆等学习资源利用均达到了一定比例。访谈得知,调研对象对学习资源的利用,目的多在于应付课程作业和考试,注重完成学习任务、修满学分,目的是应付 “学习任务”,解决“题目答案”,而非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主动锻炼自己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客观因素分析

独立学院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但是,部分独立学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课堂教学等同于人才培养”,所培养的人才中“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比例不高,与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笔者认为,影响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客观因素,可以从办学基础条件和生源群体特征的视角来进行初步探讨。

(一)独立学院办学母体是办学条件成熟的公立普通本科院校,为推动独立学院的正常运行,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共享办学基础条件。但是,母体院校与独立学院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母体优秀的办学资源,如实验室、科研基地、实践基地、科研项目、科研团队、师资力量等核心资源并不能很好地为其服务。

(二)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包括办学母体的代课教师、独立学院自主招聘的教师(如人事)、外聘教师等。一方面,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办学母体的代课教师因自身工作侧重点在于办学母体,难以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预期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发展历史较短,独立的师资队伍正在逐步完善,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繁重,实践环节欠缺,外聘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实习实践环节的临时管理者,学业导师制度不健全,影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独立院校的招生多放在本科第三批次,录取分数较低,生源质量不同于一本生、二本生。国内学者研究认为,相较于“一本生、二本生”而言,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相对较差,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但是,他们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2]。针对这些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是独立学院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应该说,独立学院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尚缺乏系统的方法和理论指导。

三、提升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初探

(一)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模式,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针对当前形势,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支持独立学院发展的政策,坚持独立学院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方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实现独立学院的特色化发展。深化独立学院管理体制改革,实行规范化管理,促进独立学院独立发展、可持续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独立学院办学,不断增强独立学院活力。二是从长远来看,要统筹推进部分独立学院向一流应用型高校发展,独立学院也可以涌现出一批一流的学科,独立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其单一的“三本”生源格局也许将会发生改变。总而言之,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突破局限,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模式,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重视生涯教育,立足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特征,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侧重于考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因素,以及自主学习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3]。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将生涯的过程视为从出生到死亡,大学生的生涯发展属于探索期(15-24岁),探索期的主要任务是从多方位探索自我,为职业生涯打下基础[4]。独立学院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强化生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培养职业兴趣,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克服影响生涯目标实现的内在障碍和外在障碍,激发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受“自我意识、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意志控制”等内部条件的影响,生涯探索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自我意识和内在动机,引导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合适的学习策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1998年,对于汤敏来说是毕生难忘的一年,这位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却在为高等教育的问题颇费思量。在经过详尽的考察分析之后,汤敏上书国务院总理,建言“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并坚信“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非常重要,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汤敏的建议与国家当时的人才战略不谋而合。站在今天的时点上回望,10年前高校扩招实属势在必行。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高中毕业生千军万马挤上高考独木桥;竞争激烈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人们从批评片面追求升学率到进而抨击应试教育。

更为重要的是,在经过了20年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而高校扩招增加了人才的供给,使中国人力资源的结构趋于合理,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扩招亦将调动高校办学的积极性,大大增加高校教育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所以说,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高校扩招已成必行之举。

在此背景之下,大学扩招被看成剂良方,中国教育新的一页被打开了。

数据显示,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因为“扩招”而有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到2005年,招生人数已高达530万,短短6年就跃居为世界第二。根据刚刚公布的2010年招生计划,全国高校共计招收657万人,其中本科339万人,高职(专科)318万人,全国高校将再次扩招,扩招总人数为27万人。招生规模与10年前相比可谓飞跃式发展。

山东历来是生源大省,2010年国家下达给山东省属高校普通本专科的招生计划总量为47.66万人,比20口9年增加1.86万人,增长4.1%。2010年山东高校招生计划总量列全国各省区市首位,增长幅度也高于全国平均增幅。预计省属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将达到1 55万人,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将接近170万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进步加大和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减少,预计2010年山东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仍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有专家指出,从精英化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西方国家一般都需要用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中国却从5%的入学率,一下子超过了15%,尔后又迅速超过20%,达至24%。如此飞跃式发展总共才用了6年时间,步子是否迈得太快了?

“扩招热”下的冷思考

其实,在高校扩招还不到10年的时候,种种后遗症就已经显现出来,包括高校财务状况恶化、教育质量普遍下降、学生就业压力年年加大等等,社会对于扩招之举非议不断。其中,高校贷款办学引出的财务问题就格外引人瞩目。

扩招人数上来了,学生的吃、住、学都需要高校提供更加完善的设施和更强大的师资力量来保障。从1999年开始,迈开扩招步伐的高校向银行伸出了融资的橄榄枝,而银行也格外喜欢与高校这类有着财政资金后盾的优质客户进行合作。于是,高校的贷款与扩招几乎是同时迈进了快速发展的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早在2007年,全国高校贷款额就已经超过2000亿元。许多高校资金捉襟见肘的局面得以大大改观,学校基本建设与师资投入都在短短几年间取得飞速发展。

“我们的学校太漂亮啦!映雪湖、三叶草,夏天成片的石榴花还有全国一流的结构实验室,报到前真的是没有想到。”山东建筑大学的一年级新生杨斌对学校赞不绝口。的确,今天的大学校园已经与1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越来越多的校园已达到园林式校区的标准,冷暖学生公寓、投影电教室、现代化图书馆成为高校标准配备设施。山东省大部分高校积极利用银行贷款。努力扩充优质资源,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跃式发展。

然而,并非所有的高校都能高效地运用银行贷款,有些却在盲目扩建风潮之后背负起沉重的财务负担。以一所隶属中央部委的工业大学为例,虽有中央财政支持,但也同样面临负债问题。其新校区累计建设投入已达到20亿元,尚有七八万平方米的面积正在建设。在巨额投入中,有13亿元来自商业贷款,每年还贷利息已近1亿元,学校三分之一以上的学费收入要用于支付贷款利息。

另一方面,拿高校最重要的功能――人才培养来说,扩招实际上是通过降低分数、放低要求来实现的,扩招后高校学生的素质比从前低,这已是公认的事实。在扩招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却下来了,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也越来越远。包括北京大学等中国高校的排名近几年来在世界上一降再降。

不仅如此,扩招的危害在其停止后仍然会存在甚至发酵,需要几代人来承担后果。原因很简单,因为师资也以同样速度过快增长,而导致整体师资水平下降,同样影响教学质量。这些年培养的研究生当中的不少人也将从事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这就会造成人才在低层次上的恶性循环。

扩招并未急刹车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质疑声中,从2006年开始,国家开始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教育部也曾经在新闻会上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教学质量的滑坡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今后高校扩招步伐将放缓,未来几年扩招幅度将稳定在4%左右。

作为山东省高等教育的“老大”,山东大学2010年校本部本科招生计划首次跌破7000人,这是山大自2009年专科停招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招生变革。目前的山东大学经过多年扩招,在校生已达6万人左右,成为全国之最。山东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规模最大并不是山大的目标,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山大要做的就是全面提高生源质量,尤其是尖子生培养。

对于高校贷款办学,国家也是科学引导、合理利用,并未一棍子打死。不久前山东省财政厅、教育厅发文,要求高校积极利用银行贷款的同时,充分考虑财务风险,不可盲目扩大贷款规模。高校贷款资金必须用于最紧迫、最急需的项目,严禁利用贷款对外投资,防止因投资活动或项目开发失败而形成呆坏账损失。同时两厅建议,高校今后应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走多元化办学的路子。

想象中的扩招“急刹车”并未如期而至,国家目前“控制扩招”而非“停止扩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者们关于扩招的舆论并非是一边倒。对于曾经的扩招政策至今仍有其拥护者。

篇9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 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 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是难以实现的,课程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手段,也是决定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导向进行项目化课程开发和实施对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项目化的内涵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艺术设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将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艺术设计项目,目标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艺术设计知识,充分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项目化的教学目标是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的综合培养。课程项目化教学方式是紧密结合企业生产项目进行的,是一种模拟生产现场的教学模式。课程项目化的教学内容是把现实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任务和过程转换而来。因此,课程项目化需要企业和学校的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实施课程项目化改革对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发展的作用

(一)拓展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涵

项目化教学模式将教学环境、专业课程与工作情境融合为一体,将封闭式教学模式变为面向实际工作任务的开放式教学,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具体岗位应用为核心、以承接相关项目为主要任务,将专业教学与工作任务紧密结合,面向市场、面对行业,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直接参与实际项目的生产与操作,将以往的封闭式课堂教学转化为面向行业与市场需求的开放式教学。在项目化工作室环境中,其教学模式和教学课堂得以无限延展,学生得到了更多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解决问题的时间,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因此,课程项目化改革可以有效地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拓展内涵。

(二)有利于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未来职业定位

项目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未来职业定位。艺术设计专业可以根据专业方向以及项目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分别设立工作室。由项目化教学工作室为学生设计详细的课程体系、授课内容、学习目标,学生将学习融合在工作项目中,完成“工作项目”即学习目标,简单、明确。同时,该模式有利于学生对未来职业方向进行定位。在工作项目中,学生对工作岗位及职位有了直接的接触和清醒的认识,职业方向更加明确,课程体系设置更加切合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

(三)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优化校内外教学资源

学校推动生产性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学校通过自身的力量突破“工作项目”的瓶颈,促使工作项目贯穿教学过程。项目化教学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即项目化工作室能架起专业教学与行业的桥梁,起到促进校企合作的纽带作用,为“企业资源学校化、学校资源企业化”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通过项目化工作室教学模式,校外资源与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合作进步。

(四)提高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建设能力

项目化教学改革需要打破固有的专业育人体制,可以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根本性变化,提高生产性教学实训基地(工作室)的教学有效性和专业发展互动性,使教学内容和专业实践能力更为紧密衔接,使教师、学生、工作室、设计行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具体而言,学校可以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业界专家担任教学顾问和学生的专业指导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及学生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指导;学校还可以通过与行业人才交流,加强对校外指导教师的聘任与管理工作,理顺与校内教师的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完善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三大教学体系的转变;另外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建设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也有利于加强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建设能力。

三、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项目化存在的问题

当前,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的项目基本上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模拟项目,即由教师模拟企业真实工作过程,结合课程所学专业知识设计项目选题。二是企业合作项目,包括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企业实际项目和企业通过媒介平台征集的项目。三是设计竞赛项目,竞赛项目具有“真题真做”的实践性、学科前沿的创新性、有偿奖励制等特征,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总体上看,当前国内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项目化存在以下问题:

(一)项目设计多流于形式

在笔者针对实施项目化教学重要条件的实地调研显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们将项目设计排在首位,说明项目设计水平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真实项目是由教师和企业共同研制与开发的,项目设计贴近生产与生活实际,往往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但目前国内企业参与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并不充分,使得模拟项目在众多高校的项目化教学中占有极大比重。对于模拟项目而言,教师成为项目设计的主体,很多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不足使得项目设计形式大于内容,使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项目化教学重“授之以渔”,轻“授之以鱼”

项目化教学对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确实很有帮助,但是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必须思考项目化教学法是否具有普适性,并不是全部课程都适应于项目化教学模式;二是项目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关系问题。现在有的教师在课程项目化改革中形成了一种思想误区,认为项目化教学旨在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对传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不予重视。笔者认为理论虽源于实践,但理论也指导实践,理论知识的欠缺势必会造成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足。

(三)科学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建立

如何建立科学的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很多教师采用了“过程评价+效果评价”的评价方法,但这种评价方式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有的考核细则设计的过于琐碎,考核过程较为繁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多样性和不同项目类型的特征差异,使得单一化的项目教学考核评价方法难以同步满足课程项目化改革的要求。

四、推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课程性质合理确定项目类型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三大模块构成。面向新生开设的基础课程解决的是设计学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不适合采用具有实际工作性质的项目化教学。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既有理论知识的讲授也有技能的进阶训练,而企业实际项目往往是要求较高的生产性综合项目,很难在课程开设之初就导入。因此,对于低年级新生的项目化教学应当侧重于系列化的模拟项目,辅以竞赛项目和企业征集项目,以保证理论课时的讲授和技能的全面训练,打好专业基础。进入高年级,随着课程设计和快题训练之类的实践课程增多,课时安排自由度加大,可以依托工作室或校企合作基地逐步将更多的企业实际项目纳入教学,提高学生的实战经验。

(二)课程项目化教学应“渔”、“鱼”兼顾

任何形式的学习都应该是反思性的,鼓励回顾和批评以前的学习以及新近构建的观点。因此,项目化教学应当遵循设计教育“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的基本认知规律,既要授之以渔,也要授之以鱼,只是授之以鱼中“授”的方式必须改革:一是由“主导式”转向“引导式”。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初始理论教学仍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导入设计项目后则转向引导式,实践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则以引导式为主,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二是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互动化”。教师不再完全以自己的意愿进行授课,而是根据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传授知识与观念,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文献阅读,既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在项目结束后要求学生进行设计提案,并以提交总结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口述表达能力、逻辑思考与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实现高素质、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系统开发适合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教材

适用于教学模式的系列教材开发和建设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更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和依据。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教材具有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教材的特点。一是在教材内容上,项目化的课程教材不再是相关学科体系中概念、理论等的系统归纳,而应当是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背景资料、操作规范说明和进程指导方案。二是在教材形式上,教材不仅是传统纸质的书本,更应是包括纸质教材、PPT课件、教学软件、多媒体影音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材。三是教材必须是动态的,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

(四)加快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建设

艺术设计学科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将现实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引入教学过程。因此,必须配套建设符合具体职业工作各种客观条件的教学环境,如全仿真的艺术设计工作室、操作间等,即建设“校内仿真职场”的教学环境,在空间结构、生产功能、教学功能、设备陈列方式、装修布局等方面都要尽量模拟企业情境,要给学习者真实的感觉,利用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促进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工作环境的体验。

项目来源:本文系湖北艺术职业学院2015年院级重点教科研课题《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童江涛.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3:60-62.

[2]王辉.高职教育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实践探索――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J].职教论坛,2010,36:16-19.

[3]曹洋,冯琦琳.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及实施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4,07:37-41.

[4]宫成伟.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学科推行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11:156-158.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060-04

2014年3月,北京、江苏等省市相继出炉了2016年高考“英语减分,语文加分”的改革方案,之后又有将“英语退出高考,实行社会化考试”的设想,使得高考改革的话题又一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尤其是对高考“当事人”――高中生来说,更是反响强烈而却又迥然不同:立志攻读英语者,不知所措;英语学习特长者,迷茫失望;英语成绩不佳者,如释重负等,诸种表现不一而论。一项改革的措施,却导致了我们不愿也不忍看到的“优者痛劣者快”的反常回应而带来的“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尴尬境况。对此,笔者似乎感觉到,这样的改革实际上也是利弊并存,甚至还可能是弊大于利的。因为仅就对学生而言,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对于那些英语学习感兴趣且成绩极佳的学生来说,无疑则是当头一棒,特长得不到尊重和发挥,严重地挫伤了他们学习英语乃至相关学科的积极性。而对于英语成绩不佳的学生表现出的如释重负,无异于给“不佳”以正名―― “不佳”顺应了改革和发展的潮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高考改革的换位思考:难道学有所长是错吗?有何足够的理由要去打击和泯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应当看到,此项改革方案,是针对社会上反应比较强烈、众多家长深受其害、专业人士批评比较多的问题而制定的。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中,英语学科笔试过重过难过频,能够传授优质英语的教学人才过少,导致英语教学严重走偏,表现在几乎所有学生都背起过重的英语学习负担。因此,近年来不断有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就英语教育发表言论或提出提案认为: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花的时间太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减负”,甚至影响整个教育的质量。所以就寄希望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分值以实现“减负”的目的,给英语 “降温”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语文学科自然应该是奠定人一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传承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必不可少的思想文化宝库。进一步加强语文学习,并加大对其考查的力度似乎已经形成共识,具有无可辩驳的理由。而把英语作为我们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放到与语文同等的地位,在整个人才选拔和升学当中占如此大的比重,似乎是很不合适的,降低其在考试中的分数又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甚至有人举例佐证:日本有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懂得外语,却并未影响其科学研究获得成功。

但是,“语文分数的增加,使得语文在招生考试中分数一家独大,真的能使语文回归到她应有的位置,使学生重新喜欢语文吗?重视语文课等同于重视语文本身吗?”――华东师范大学周宏教授在文中得到的结论是:“加分救不了语文”!究其原因,一方面会不会使师生只重视语文如何应试,而使语文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兼而有之的学科,考试只有兼具了对两者的考核,才是语文。语文中确有可以科学化考核的内容,但更有无法科学化考核的内容,而且这部分内容指向的是更高层次的语文能力,所以语文不是一门科学。全部以科学化的思路来考核,必将是语文的灾难。”也必将会导致语文学科的严重异化。显然,这与改革的初衷大相径庭。再者,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的区分度最小,通过“语文加分”恐难担当起振兴语文学科的“历史重任”。反过来再看英语学科,改革开放以来,英语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对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对中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看,英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局限于“掌握一种交流的工具”,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认识到其他民族是如何认识世界的,是如何思考的,如何生活的。更何况英语是互联网语言,现代社会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这个纽带语言掌握不好,从个人角度还是从国家角度都损失巨大。因此,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认为:“中国的英语教育不仅不应该削弱,反而应该进一步加强。”

高考改革由于直接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具有与其他改革不同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因而备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毋庸置疑,除专业研究者外,大多数人的观点和认识,自然有其言之有理的一面,但也不乏含有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功利追求的暧昧相互掺杂各司其能的成分,无形之中给高考改革添设了种种的羁绊。不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科学的论证,单凭直观和感觉进行改革,只能是随意的甚至是盲目的,改之不慎将会给考生及国家带来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因此,将不同观点中的正确成分加以全面、综合地科学研究和论证,实施既有利于人才的有效选拔,又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的高考改革,是摆在当今我国教育的最重要、最紧迫的大事。

高考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课程设计、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科目权重、试题编制以及录取方式等一系列的改革。比如,仅就对现行高中所设计的课程在高考中所占比例的角度来说,考试大纲中的科目(含成绩用于高考录取的会考科目)及各科目所占分值的比例大小,应与国家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科目和课时保持基本一致,两者应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不应该相互割裂分离,更不能随意取舍。而考试的科目及试题的命制,则应遵循“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即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说“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高屋建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对课程改革及育人选人途径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因为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普通高中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与其各科课程修业的学时学分要求,是保证落实国家育人意志的具体体现。高考的考试范围应该全方位地对课标的精神加以体现,积极发挥其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随意变更考试内容和分数权重,就会导致学校教育与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严重背离,使国家的育人意志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势必导致教育的严重缺失。追寻课改后近十年来的高考,其考试的内容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及要求的严重背离早已有之,而不仅仅是刚刚出炉的“语文加分,英语减分”的新失衡。比如新课标中“综合实践活动”是一大学习领域,也是此次课改的“亮点”之一,自然承载着不可或缺的育人功能。但这些课程并未进入高考(或成绩用于高考),而致使该课程名存实亡。令人不解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反倒觉得很正常而很少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却偏偏对“英语减分,语文加分”改革方案的反应却又如此的强烈?这是否反映了我国公民长期以来意识形态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颇的价值观念,漠视或冷淡了实践操作类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乃至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从目前我国高考考试科目的设计来看,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排斥在高考(会考或校考成绩用于高考)之外的做法,至少是不利于课程改革方案中所要求开设课程的全部落实,也不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甚至于起着干扰和阻碍的作用。因此,高考改革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而不是只对于英语和语些类似于中医方剂汤头加减式的微调,就能够彻底解决问题的。况且,做这样的调整抑或是对课程标准的不尊重甚至是否定。即使需要调整,也是应该先调整课标再调整高考考试的分值。同时,还需要做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和论证才能做出决策――加多少分减多少分是最佳的、科学的?如此调整有科学依据吗?

如上所述,即使高考考试科目(或不参加高考而成绩用于高考的科目)是完全按照课程标准制定了,这也仅仅只是高考改革的一部分,并不是改革的全部内容。改革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好考什么,如何考的问题。尽管论者众说纷纭、各据其理、结论不一,但透过现象,观其本质,我们应该本着以人的发展为着眼点,进行以下三项改革,乃是高考改革不变之坚守和理据。

1. 高考改革不能打击和挫伤学有所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泯灭和遏制学生金子般的好奇心。我国教育史上一直存在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青少年普遍缺少对科学的真正兴趣和好奇心。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缺失则与“应试教育”不无干系。长期以来,在过于狭小的考试范围和“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下,孩子的个性被扼杀,兴趣被漠视。好奇心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被几近分化涤荡,学生只是对考试感兴趣,对考试以外的问题丧失了兴趣和好奇心。这确实是一种教育的悲哀。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我国青少年从来也不缺少功利性指使下的“好胜心”,但普遍严重缺少追求超脱精神的“好奇心”。“‘好胜’与‘好奇’一字之差却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与追求。好胜,只能胜在一时,而好奇,则惠及终身。”因此,高考应该首先在考试的内容上进行改革,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把能体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与好奇心的内容(如对英语的爱好及答案不唯一的创造性问题等)合理地融进去,且适当延伸,使之具备对于特殊人才选拔和甄别的功能。以激励学有所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金子般的好奇心得到进一步的呵护与发扬光大。

首先,融个性特长的考查于高考内容之中是可能的。由于高考是在合格的高中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公民当中,为各级各类高校选拔进一步深造的优秀学生。因此,高考考试的范围就应当是在高中各学科中重点主干内容及相应的学科中重要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再有所侧重,以有利于各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的发展和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而不应该是会考的重复和叠加。应该在核心学科、核心课程上下功夫,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

其次,融个性特长的考查于高考内容之中是必要的。不能体现考查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高考,就不可能彻底改变以输灌式为主的教学,就不可能改变教学中给学生以现成的结论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就不可避免地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一是学生厌学,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往往只剩下对某些功利的追求,而失去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对问题探究的好奇心。二是学生的后劲不足,赢在起点而输在终点是我国学生表现出的致命性的共性特征。

综上所述,高考应该在发挥其对课程改革和中学教学不可替代的“指挥棒”作用中再立新功!而不应当刻意地去掩饰和回避其在中学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做“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回避,是一种变态的思维,只能导致教育的不断缺失。学生各怀“绝技”去“应试”,站出来让祖国挑选,何错之有?错的是搞“应试教育”,将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及百般珍贵的好奇心统统泯灭掉,把各具个性并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放入“应试教育” 的“模具”中加力“挤压”,生产出整齐划一的毫无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的“复制品”,这才是教育的最大错误!我们呼唤高考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能够尊重所有学生的智力优势和兴趣特长,多把尺度衡量人才,不再出现类似于连中国的一般大学也上不了的学生,反而上了国外著名大学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怪现象出现。应该不拘一格发现人才,打破陋规培养人才。

2. 高考改革不能忽略或降低对学生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素养的考查。如前所述,把能够体现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科目排挤在高考考试内容(或这些科目的会考或校考成绩用于高考)之外,是极其不合理的。虽然在限定时间、限定地点的考试中,将这些科目纳入考试内容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一艰难的破冰之旅终究是要起步的。因为它毕竟是人才选拔和培养之大势所趋。唯有此举,才能引导我国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目标得以进一步落实。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部署的指导下,我们应该着重探求以下改革途径:一是探索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的具体实施措施;二是改革考试内容,进一步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不再局限于课堂和课本所学的简单识记与再现,而强调知识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素养的考查;三是完善会考制度,增加其可信度和真实性,使高考与会考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和选拔的任务;四是探索多元化评价制度,达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如增加中小学的办学自,增加大学的招生自等。在综合素质考查的同时,要进一步对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文明修养的考查力度。对见义勇为、勇于奉献、道德高尚的学生要优先录取,以树立道德楷模,弘扬社会正气。例如,受到广泛关注的2014年因见义勇为而身负重伤的“夺刀少年”――江西考生柳艳兵和易政勇,未能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江西省专门为他们设计了考题,待他们身体恢复后进行了单独考试,最后他们均以优秀的成绩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的事例,就是弘扬社会正能量,注重道德品质考查的典范,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3. 高考改革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课业负担的增加。对英语“瘦身”、“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改革的措施,无疑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有利的,也是改革的初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问题的另一方面: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以后,势必导致考试与学校课程学习脱节的问题发生。学生为了取得最佳成绩,肯定要参加各种考试培训。因此,可以想见针对英语的各类补习班会应运而生林立于大街小巷,以满足追求“最大利益化”学生的多次培训和考试,直到获得满分或接近于满分为止。学生既要完成学校课程任务,又要参加考试培训。这种“无序”的“应试”竞争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愈演愈烈,既破坏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又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初衷背道而驰。与其出现这样的负面结果,倒不如改革前的好。其实对于英语学科,大可不必在小学一年级起即开设。一是不利于学生对语文(母语)的学习,二是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无论是对于“英语减分,语文加分”的改革,还是“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的相应改革,一定要把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切忌做些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式的蠢事来。

参考文献:

[1] 周宏.加分救不了语文[N].学习报(教育周刊),2014-1-17.

篇11

然而,在中国,趋势却是相反的。

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38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中,只有7个选择了初中科学课程,其中大连金州、山东高密迫于压力,很快退出。后来的省级实验区,选择这一课程者也是寥寥无几。根据全国《科学(7~9年级)》课程专业支持项目组的统计,直到2006年7月,成规模地开设初中科学课程的实验区只有6个,涉及学生200余万人,仅占当时全国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1%左右,其中还包括了先行开设初中科学课程的浙江省150余万学生。时至今日,除上海市外,实施科学课程的实际上只有浙江一省。

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中国式撤退”与先行者的坚持

美国启动“2061”计划3年以后的1988年,浙江省接受原国家教委委托,开始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其中的一项重大改革,就是在初中阶段尝试以综合的“自然科学”课程取代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

1991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自然科学教学指导纲要(试用)》颁布。从当年9月到1993年秋,浙江省将初中科学课程的开设范围从3个实验区(慈溪市观城、绍兴市柯桥、诸暨市三都)推广到全省,涉及学生人数从5000人增至60万人。1997年秋季,修订后的《自然科学》教材开始在全省初一年级试用。直到2002年秋季,浙江的初中科学课程改革“汇入到了国家课程改革的大潮中”。

然而,大潮涌过,水落石出,人们惊讶地发现,20多年前的先行者仍是在踽踽独行,仍然没有第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跟进。无论是当年与浙江省桴鼓相应的少数学校、地区,还是后起的新实验区,很多已成了初中科学课程改革的旁观者,有的甚至已转身离去。

有的溃退者,连一年的教育实践周期都没有等到。2003年,辽宁省锦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接到了百余名政协委员的联名提案,要求恢复物理、化学、生物分科课程。于是,锦州的初中科学课程在开设半年后即告夭折。

有的撤退者,在非议中苦苦支撑,最终放弃。2004年秋,武汉在全市初一年级启动了初中科学课程。半年不到,就有众多政协委员在武汉市政协第十届三次会议上呼吁立即停开科学课程。经历了4年的非议,2009年1月4日,武汉市正式下发文件,回归分科教学。

更多的旁观者,在“中考瓶颈”的限制中,慢慢蚕食着当年的雄心与勇气。北京市海淀区曾经有11所学校选择了科学课程,如今除了极少数学校的实验部外,它们的课表上早已不见了“科学”的身影。北京市的中考并无“科学”一科是根本原因。2004年长沙开福区、宁夏灵武市、山西曲沃县和内蒙乌海市海勃湾区跨省合作,邀请全国范围内众多高水平专家命制中考“科学”试卷的壮举,虽然只过去了8年,在很多地方看来,却仿佛已是遥远的历史。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在“中国式撤退”的背景下,为什么浙江能坚持这么久?

细数起来,原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用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方红峰的话来说,就是浙江初中科学课程指向的是“为所有人的科学”。

这个简洁的概括,道出了科学课程的真正价值——它是适应当前和未来科学、社会和教育本身的发展需求的课程。

20世纪中叶兴起的科学课程,与当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大量兴起相呼应,更与西方社会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基本科学素养以及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关注密切相关。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课程专家埃肯海德教授(G.S.Aikenhead)对STS课程的目标有这样的描述:“增加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特别是那些聪明而富有创造性的学生,传统的科学教育使他们感到气馁,因为对他们来说,科学是一种令人头痛的、彼此毫不相关的课程。”

浙江科学课程改革的关键人物,《自然科学》教材主编余自强的观点与此相似。在改革开始之前,他就意识到,“我们遇到的问题不是科学知识问题而是国民情感态度的问题、科学精神、科学意识这些问题。基础教育有的时候有一种很失落的东西,就是你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一段时间以后实际上他就忘掉了……重要的是教给他们科学方法。”

在教育本身的发展方面,分科课程从课程逻辑上讲是要培养学科专家,至少是学科方面的内行。因此,它特别强调严密的体系、螺旋上升的知识结构。但这容易导致课程内容过深过难,也容易导致课程内容脱离实际。因此,以综合为主要特征的STS课程致力于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满足两种学生群体发展的需要:(1)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少数尖子学生);(2)具有理智能力、富有思想地参与社会事务的公民(“具有科学素养的大众”)。

浙江省教委原主任、当年科学课程的力推者邵宗杰也认为:“提倡综合课程并不是要否定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各有其优点,分科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综合课程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动态性,后者在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社会实践联系方面有其优势,比较容易找到结合点,而这恰恰是分科课程的难点。”

从现实层面来看,浙江开展科学课程改革与原有分科课程偏难、脱离实际,学校课程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但从更本质的层面来看,浙江省的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不仅在时间上基本跟上了国际科学课程改革的步伐,其理念也与国际同行高度契合。可以说,浙江的改革从一开始就具备了较高的起点。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说:“人们对一项课程改革的需要认识得越高,其实施的程度也就越高。”浙江的课程改革先行者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这种“需要”局限在“现实需要”的范围内,而是看到了更加深远的“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需要”与“课程改革的需要”。这才是浙江的初中科学课程改革能坚持到现在,并已经日趋常态化的根本原因。

有关权威调查显示,2003年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仅为1.98%,2006年全国县处级公务员科学素养水平也仅为12.2%。在这个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科学发展势在必行的时代,浙江“为所有人”的初中科学课程改革的巨大价值,需要所有关注初中科学课程的人继续关注、继续开掘。

科学课程“向后转”的几个追问

几乎每个拒绝或放弃初中科学课程的地区,都会强调自己面临(或预见到)众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说,这些问题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存在的;而同为事实的则是,这些问题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在课程改革中颇具代表性的“向后转”症候群。

浙江师范大学蔡铁权教授曾用“在艰难中跋涉,在曲折中前进”一语来描述浙江省20多年的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也许只有真正经历过这一过程的人,才能真正体会这句话的分量。“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浙江的科学课程改革历程,几乎可以回答推进过程中的所有问题。

追问1: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人才?

初中科学课程不可能像分科课程那样在有限范围内“精益求精”,因此,相对于具体学科来说,其知识容量和课程难度都有所降低。于是,“担心教育质量下降”,“防止学生科学水平下滑”就成了一些地方拒绝初中科学课程的重要理由。

浙江开始初中科学课程实验不久,就有很多学科专家,包括一些在杭的中科院院士对其“降低课程难度”提出异议,担心初中科学课程的实施将导致各学科的知识要求降低,影响科学家和专门人才的培养。甚至有人认为,坚持开设这一课程必将使浙江在未来失去一流的科技人才。因此,才有了1996年1月在浙江省政府的那场一直持续到天黑的激烈争论,才有了1997年的“院士上书省政府”,才有了近乎全民公决的“各地教委投票”。如果不是在“投票”中浙江的100多个县只有4个选择退出初中科学课程(后来这4个县也改变了决定),浙江的科学课程改革就将中途夭折。

与一些人的担心相反,综合课程对科技人才的成长有着特殊的促进作用。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部分师生曾对长沙市开福区第一批学习初中科学课程的毕业生进入高中分科学习的情况做了为期一年半的跟踪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在发散性思维和实验技能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有更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欲望,但在计算和规则运用方面有着明显的劣势。这些学生的优势与劣势中哪一方面更接近科技人才的核心素质,恐怕是个不难回答的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进而言之,任何创造都是复杂的精神劳动,它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正确的方法。综合课程能让学生知识面广,思想活跃,更好地发挥其创造潜能。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兰曾这样写道:“我们的教育体系……从小学起它就教我们孤立对象(于其环境)、划分学科(而不是发现它们的联系)、分别问题(而不是把它们加以连接和整合)。它训导我们把复杂化归为简单性,也就是说分解联系起来的东西,进行解析而不是进行合成,消除任何给我们的知性带来无序或矛盾的东西。在这种形势下,年轻的头脑会失去他们把知识加以背景化和在它们的总体中把它们加以整合的自然的禀赋。”莫兰的观察是精辟的,而面对这样的现实,谁又能否认综合课程对未来创新者成长的重要价值呢?

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到底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追问2:是阶段性问题还是终结性问题?

科学课程“不够综合”,科学教材更像“大拼盘”,这是横亘在初中科学课程前进道路上的又一难题。

确实,浙江1版《自然科学》教材,无论从理论框架还是内容安排来看,确实都存在“拼盘”的弊端。学科体系很强,只是对“人与自然”这个核心做了综合。从1992年11月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编委会汇编的《综合理科资料汇编》中可以看出,浙江省当时所做的研究相当充分。选择“拼盘”式教材,在相当程度上是考虑教学的实际。教材的主编余自强坦言:“很多专家说我们这个是个拼盘,好像不太理想,但我自己觉得比较实用,太理想了,倒会弄不下去了。”这样的教材,多数教师可以适应,学生学了也不容易出现与高中分科课程难以衔接的问题,作为“第一代”综合科学教材,其使用效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放眼世界,发达国家最初的综合科学教材,也大多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余自强甚至认为,这样一种并不理想的综合科学理论和教材体系是发展的必经阶段:“从我国现实出发,现实条件决定我国不能逾越学科知识这一难关,初中实施初中科学课程改革的正确策略应该分步到位,即在开始时课程结构只可能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关照科学探究的过程。”

随着1995年以后的多次教材调整、改版,目前浙江的初中科学教材已经具备了“第二代”教材的典型特征,即偏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知识面广而不深,不拘泥于学科知识的严密性和学科体系的逻辑性,计算的要求较低。目前,浙江的初中科学教材以统一的科学概念与原理来构建知识体系,以科学探究为教材的主要呈现方式。在综合程度上已经比原有的“拼盘式”教材前进了一大步。其中有些章节以跨学科的课题或论题来表明统一的原则(如“物质的构成和特性”、“对环境的察觉”、“生活中的水”等),已经接近与发达国家完全意义上的综合性科学教材。更可喜的是,现在的科学课教师和学生,已经完全能驾驭、接受这样的教材了。

如此看来,充分考虑教师、学生和整个教育体系的适应能力和容纳可能,渐进式提高科学教材的综合程度,是比较可行的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改革遇到的另一个大难题是“教师适应”问题。我们来看一下浙江当年是怎么解决的。

在浙江初中科学课程改革开始前,邵宗杰就了解到,当时浙江的理科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新毕业教师,他们并没有习惯分科课程的老教师的既得地位,很想通过初中科学课程崭露头角。同时,他们年轻,接受能力强,具有很好的可塑性。这是改革的有利条件。但“教师反对”的问题在改革启动时同样存在。在分科课程中成长起来,早已习惯分科教学的教师,很难一下子适应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因此,不满、厌烦的言论一时甚嚣尘上。在漫天的反对声中,邵宗杰清醒地认识到:“这个事情(初中科学课程),学历和权位越高的越反对,学生很高兴,教师不赞成;教过的教师赞成,没教过的教师不赞成;初中教师容易接受,高中教师不赞成,大学教师更反对。”后来浙江省教委的调查也基本印证了邵宗杰的判断,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困难退回分科。相反,他们开始着手在师资方面进行长远准备。

一方面,从1995年开始,浙江在师范院校建立主辅修制,如物理专业,需用一年时间辅修化学、生物学和地理学内容。从1998年起,师专有关专业的毕业生就已经能独立承担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了。

另一方面,从1993年到1998年,浙江花了5年时间,完成了全省科学教师的轮训。新课程开始后,又用3年时间进行了新一轮的全员轮训,建立了省、市、县、校的四级教研网络。

1993年,浙江省教委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自然科学)课程的若干意见》,提出:学校要建立自然科学教研组,原来分别担任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的教师共同备课;教师数较少的农村初中,分片建立中心教研组;各级教研室在1993年年底前确定专职的自然科学教研员。文件要求35岁以下的教师独立承担自然科学的教学任务,45岁以上的教师可以只教某一年段。文件还确定自然科学教师工作量为12节/周,单独设立自然科学教师职称评审组,自然科学教师和实验教师与专任化学教师一样享受营养保健补贴,配备专职的实验教师。其细致程度和明确程度,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中是罕见的。

与这些举措相应的是,1998年,全省17583名自然科学教师中,能独立胜任教学任务的教师占50.1%,能承担部分年级教学的占23.3%,还不能承担教学的占26.6%。2003年,全省能独立承担自然科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已达自然科学教师总数的90%以上。

浙江的经验提醒我们,只要认准了改革的方向,坚定了改革的决心,高度重视课程实施的整体配套与细节安排,阶段性问题都不会成为改革的障碍。

追问3:学生负担加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各种反对意见中,关于初中科学课程“增加学生负担”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种。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浙江省当年坚决开展初中科学课程改革,其出发点之一就是借此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邵宗杰认为:“分科教育强调学科各自的系统性,学生负担过重,而且过多地考虑了中考的需要,往往造成一些学科教学内容过难过深,而另一些学科被挤占。在当时理科分科教学中,知识面比较狭窄,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而且反映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以及科学发展历史方面的内容极少,涉及人口、能量、环境等这些与人类生存、发展紧密相关的问题又很难在分科教学中系统反映。如果分科课程也考虑这些问题,其体系就会日益膨胀又显得不痛不痒,不能解决问题。采用综合课程,在处理这类问题上就显得比较方便。”他还认为:“我们主张基础教育应当准确及时地反映社会需求和变革的观点,并不等于主张把更多、更难和更深的内容纳入基础教育。”浙江的科学课程在涉及的科目方面并没有大幅超越现有分科课程的科目,涉及的知识在面上有所拓宽,但在深度和计算要求等方面则有所控制,只要实施时不走样、不“超纲”,并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考虑到“负担”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心理感受,在教学中重视探究的科学课程只会让学生感到负担减轻。

在本轮国家课改的顶层设计中,综合理科课程与原有的分科课程是选择关系而非并行关系。即在初中要么开设科学这一门课程,要么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课程。但如果有某些地区既开设分科课程,又用地方或校本课程开设初中科学课程,那么增加学生负担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例如,深圳市教育局2011年7月提出:在原有的科学课之外,再配发物理、化学教科书,并增加物理、化学知识的教学课时,以加强科学课程中物理、化学内容。2013年的中考,也要加强物理、化学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叠床架屋起来,很难说学生的负担不会增加。

追问4:这些问题真的是解决不了的吗?

初中科学课程难以推进的关键原因其实有两个:第一,综合的科学课程难以和分科的高中课程衔接;第二,科学课程缺少评价机制,缺少考试特别是高考的支持。

应该说,这两大问题都是实际存在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夸大这些可以解决的问题,把它们当成无法解开的“死结”。

关于初高中的衔接,我们首先必须明确:即使一直学习分科课程的学生也会有衔接过渡问题。同时,衔接过渡的本质在于谁走得好,不在于谁出发早。浙江萧山市1997年对首届学习自然科学毕业升入高中的学生会考成绩进行跟踪(不包括免考的萧山中学),结果表明,初中阶段学习综合理科课程,根本没有影响高中阶段的学习。前述长沙市开福区的调查显示,学习科学课程的初中生在刚进入高中分科课程学习阶段时适应程度不如分科学习者,但在经过2到3个月的适应之后就能很快赶上分科学习者,适应情况良好,而且学习兴趣更浓,课堂氛围更活跃。

这样看来,只要我们认清“衔接”的本质,容忍学生有一定时间的适应期,采取一些措施(如在高中起始阶段从分科角度适当“复习”初中内容),从综合到分科的过渡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相较于衔接过渡的时间长短,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好坏和教学质量高低才是更关键的。

关于评价制度,它确实是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甚至整个课程改革的最大短板。几乎是唯一评价维度的中高考成绩压力巨大,很容易让选择初中科学课程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心存疑虑,也让本来有意选择这一课程的地方、学校裹足不前。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地区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都按照以往分科教学进行,初中科学课程实际上实施程度并不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