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4-01-02 10:17: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心理学基本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心理学基本知识

篇1

一、 绩效薪酬的基本结构

根据与工作是内在相关还是外在相关,薪酬经常被分为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内在薪酬是涉及工作内在品质的雇员从工作本身所获得的东西,包括参与决策程序、增加工作自、增加职责、分配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提供个人成长机会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外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直接薪酬通常包括基本工资、超时工资和假期工资,以及绩效工资,间接薪酬经常被叫作边缘福利(Fringe Benefit),通常包括劳动保护项目、进修假、带薪休假和其他服务项目。它们的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二、 维持绩效薪酬有效的基本要素

在美国中小学,确保教师的绩效薪酬有效要注意如下11个方面的因素[4]:1、有效的教师评价程序;2、对实施绩效薪酬方案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3、学区董事会和管理部门承诺对方案的制订和实施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财力支持;4、制订方案时吸收雇员参与;5、教师接受并满意于方案;6、充足的资金;7、对所有达到标准的人给予奖励;8、绩效标准合理、公正、公平;9、对工作绩效的测量是有效的、可证实的;10、评价测量手段的运用具有客观性和持续性;11、促进学生学习。

三、 建立公平的工资政策的基本步骤

在美国中小学,建立公平的工资政策的基本步骤有如下五个:1、确认岗位的重要性,即根据各岗位所要求的技能来确认其重要性,并根据各岗位的重要性的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最高价值和职责的岗位放在最顶端;2、学区之间的比较,将本学区的工资制度与其他学区的工资制度相比较,使其具有竞争优势,并尽可能与其他公立机构和私营工商业部门相当;3、岗位评价,由雇员和管理者组成的工资委员会合作确定每个岗位的相对价值;4、绩效激励,使用统一而公正的个人绩效评价方法和适当的个人记录系统以利于持续开展绩效评价;5、工资审查,每年审查工资方案,以确定雇员工资与其他学区相比具有竞争优势,与其他公立机构和私营工商业部门中的雇员工资保持同步增长。

四、 设置工资类别与等级的一般步骤

在美国中小学,设置工资类别与等级的一般步骤有如下三个:1、设置管理人员的工资类别与等级,管理人员的工资类别与等级主要包括中心办公室主管(例如联邦项目主管)工资、中学校长工资、中学校长助理工资、小学校长工资以及小学校长助理工资等;2、设置教学人员的工资类别与等级,教学人员的工资类别与等级主要包括:学士学位工资、学士学位外加30小时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工资、硕士学位工资、硕士学位外加30小时的博士研究生学习工资、博士学位工资、博士学位外加3年工作经验工资;3、设置服务支持人员的工资类别与等级,服务支持人员的工资类别与等级主要包括:保管员工资、保管员主管工资、维修员工资以及维修员主管工资等。表1举例说明设置工资类别与等级的具体数目[5](单位:美元)。

五、 使用基准岗位确立岗位群中其他岗位工资的一般步骤

在美国的中小学里,使用基准岗位(Benchmark Position)确立岗位群中其他岗位工资的一般步骤有如下四个[6]:1、通过工作说明书和工作分析程序,可以确定非教学岗位的种类,这些种类被组合进更宽泛的岗位群,常见岗位群有如下两类:第一类是办事员,如职员、打字员、高级职员、会计、学校秘书、行政秘书、学监秘书等;第二类是维修工和操作工,如保管员、园丁、保管员主管、维修工、维修工主管等。2、选择基准岗位的标准是基准岗位的工资可以与当地企业或其他公共机构里类似工作的普遍工资等级进行信度较高的比较。3、将工资调查的数据应用于基准岗位,运用调查统计中的集中量(平均数和中数)以及差异量(四分位数)选择主要工资表中最合适的类别作为基准岗位。4、将预先确定的基准岗位作为参照点,运用于每个岗位,根据它们的技能关系,决定它们的工资序列。

六、 工资扣除的常见情形和相关程序

在美国的中小学里,工资扣除的常见种类和相关程序如下:1、所得税扣除:美国政府所得税要求每个雇员签署一份免税证书,用作所得税扣除数的基础,通常考虑的免税情形:单身、已婚、年龄超过65岁、残障等。一般情况下,这个证书必须提供以下六个信息:第一、全名,用以识别;第二、雇员社会保障号,这是识别工资税收返还和雇员记录卡(卡上需要雇员亲笔签名)所需要的;第三、具体地址,包括城市、州或行政区以及其他确切的邮政信息;第四、减免申请,根据免税证书,学区必须减免每个雇员的所得税;第五、新雇员申请的免税证书在第一次发工资时就有效,而且一旦向学区申请之后就一直有效,除非有新的修订;第六、雇员可以随时申请对减免证书进行修正(即增减项目),修正情况通常反应在下个月的工资单上。2、退休扣除的常见情形和相关程序如下:第一、退休扣除的常见情形有以下三种情况:政府针对所有雇员所作的项目、专门限于持证人员或无证人员的项目以及商业保险项目;第二、一些学区允许持证人员参加上述三种项目,一些学区则根据学区董事会、某个管理委员会或者法律决定只允许教师参加其中的一种;第三、扣除通常基于总收入的固定比例。3、法院命令的扣除:第一、鼓励雇员保持良好的个人财务状况,以免发生法院命令扣押、留置或破产等其他扣除雇员工资的问题,如果这类事情的发生是由于雇员的疏忽或者善意错误,那么就应该给雇员纠正的机会;第二、在法院决定扣除雇员工资时,必须审核如下六个信息:原告或债务人的名字、扣押令发出的日期和学区收到的日期、扣押债务的数目、法院的开支,建议与法院共同商定、扣押令上要求到期应付的款额、所允许的将债务偿还到法院的天数;第三、学区接到法院的扣押令后,应该给雇员一份扣押令副本,这样,雇员有可能得到一份“减免表”,从而减少扣除工资的总数;第四、当要求扣除高额债务时,学区不会接受原告或被告的律师或债务人的要求,除非法院提供书面文件,说明其愿意为最初的扣押令负责;4、其他扣除:这里只介绍五种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通常被认为是边缘福利的工资扣除情况:第一、健康、事故和医疗保险费用的扣除;第二、人身保险费用的扣除;第三、会员费用的扣除;第四、信用合作社的扣除;第五、社区基金捐赠的扣除。

七、 学监向学区董事会提出工资建议的基本程序

在美国的中小学里,学监向学区董事会提出工资建议有如下八个基本程序:1、确保获得雇员的满意和支持;2、证明建议的合理性,常用的数据有两个:一个是其他学区教育系统和私营机构的工资表,另一个是上次工资增长的信息,并说明与专业人员得到的工资相比该建议能否保证非教学人员所期望的工资增长率;3、尝试将建议作为对所有雇员一揽子方案的一部分;4、通过咨询公司来处理有关社区通行工资增长率的数据;5、强调非教学人员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6、说明需要有能力的人去管理董事会的财产,保护学区的投资,吸引董事会成员关注事务管理;7、使董事会认识到非教学雇员对社区生活的价值以及他们将影响到社区是如何看待学校的;8、强调学区教育系统在商业和经济层面对社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罗纳德.W.瑞布.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一种管理的趋向.褚宏启,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11).

[2] Paul S. Goodman , An Examination of referents Used in the Evaluation of Pay,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12 No. 2, October 1974,170~195.

[3] Charles W.Foster,ed.Wage and Salary Administration:A Handbook for School Business Officials. Chicago,Research Corpor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School Business Officials,1969,P39-40、45、59.

篇2

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作出了全新的阐释和规定。在课程性质上,强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在课程目标上,规定“知识维度”要“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规定“能力维度”要“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定更为丰富。

如果细数《课程标准》的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占初中思想品德课总体知识结构的近三分之一,这就说明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素养是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必要条件。如果欠缺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教师就根本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顺利实施课堂教学,中学政治课教师必须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二、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属性的内在要求

教育学理论认为,“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按照“课程”的这个功能型定义,我们对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属性的认识便变得清晰了。思想政治课不是一门纯粹的知识性或工具性课程,它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还担负着道德教化、思想训练和人格培养的重任,是帮助中学生完成基本社会化过程的“助力器”。所以,对思想政治课课程属性的认识要全面深刻,不能抱有实用化或短期效益化的目的。

有研究者认为:“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个体人格的完善过程。思想品德的内容要求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动机、信念、能力水平等一些人格要素上。因此,无论是人格的发展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是各种心理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笔者认同这一分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包含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思想政治课课程属性的内在要求。

在评价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时,不能单纯地以考试分数论高低。考试分数不能用来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和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教师帮助学生解除困惑,形成健康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才是比分数重要百倍的教学成果。基于此,中学政治课教师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素养是圆满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关键条件。

三、这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早期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一个自然人要成长为社会人,要经历不间断的社会化过程。中学阶段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个体完成早期社会化的途径有很多种,比如家庭教化、学校教化、社会教化、同辈群体的感染等,这些途径基本上是融合在一起的,其中学校教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学校教化这个途径中,教师的作用相当关键,这里面思想政治课教师扮演的角色又是重中之重。思想政治课教师由于所教学科的特殊性,担负起“育人”的很大一部分责任,帮助学生消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地适应社会,科学地认识社会现象,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篇3

企业经营环境已经进入新经济时代,即一种以智力资源占有、配置和利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在由物质化转向信息化,宏观层面上的经济态势转变必然带来微观上的企业管理内涵的深刻变革,从人本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视角来分析组织管理的新变化,对于企业取得经营成功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组织管理的经济目标阐释

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这一目的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迄今为止,各派管理学家对组织个体行为作出了几种不同的假设。这些假设依次是:一是经济人假设。这是一种最单纯的假设。经济人是指以完全追求私人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这种假设认为,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且为此可以不择手段。二是社会人假设。社会人是指以追求满足社会需要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这种假设认为,个人不是单纯地追求金钱收入的,他们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心理欲望和社会需要。三是管理人假设。管理人是遵循令人满意准则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不可能作出最优的决策,而只是在可能的范围作出令人满意的决策。四是复杂人假设。人不仅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单纯的“社会人”、“管理人”,而应该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

人本经济学认为,快乐满足最大化是无所不包的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经济行为也在其中,也就是说人类行为皆在一定的精神快乐需要支配下产生,皆为实现一定的快乐满足而展开,而物质需要是满足精神需要的载体。因此,趋乐厌苦是人类的首要本性,幸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

组织管理以员工幸福最大化为终极目标,其要义就是把人视为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把作为知识主体的人视为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管理者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使员工形成一定的理想和目标,并帮助员工满足其需要和追求,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为此,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关心所在企业员工的生活和工作,还必须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为员工创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管理者通过创设一定的环境,让员工充分感受到群体的照顾和组织的关怀,使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工作所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要为员工设计更加人性化的激励方法,通过按资分配、技术入股、股权激励、年薪制等激励手段,为员工提供一种自我实现的机会。 转贴于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路径阐释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导致信息加工和传输的成本降低、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减少、发生信息扭曲的概率降低,这些都可归结为管理信息成本降低。信息技术的运用导致的管理信息成本的降低是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在信息革命爆发、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出现之前,信息的加工和传递过程比较复杂。于是,在管理信息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为了使企业顺利运营,减少雇员数量和组织层次是行不通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规模必然过大,从而造成效率损失。尤其是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和满足顾客新的需求,企业的经营状况便会恶化。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成本上。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信息在市场中的分布更加均匀,由此降低了管理信息成本,使较低层级的内部组织更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使分散化的组织得以发展,因为这种组织的资源配置效率更高。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正是由于管理信息成本的降低才引发了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管理信息成本的降低使企业边界扩大和组织结构变革成为可能。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产品开发周期缩短等导致了市场规模扩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前提下,新供应商、新客户、新竞争者的介入及产品产量的增加,形成了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内在压力,而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又不适应降低管理信息成本、提高管理信息使用效率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有必要通过组织结构变革建立起适应信息革命要求的全新的组织结构,以此来实现外部收益的内部化。

篇4

(一)心理原因

1.虚荣心理。基于学校教育中的竞争机制,“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成绩好的同学能上光荣榜、受嘉奖,而不少学生“面子问题大于天”,部分思想觉悟不高的学生会担心成绩不好影响“面子”,就会产生考试时作弊的念头。

2.怕吃亏心理。“别人都在作弊,我不作弊就显得不公平”,这也是产生作弊行为重要原因。于是,一些学生为了“不吃亏”、“公平”,也错误地加入作弊者的行列。

3.逆反心理。有的学生认为作弊不是错误而是一种英雄行为,能在四只眼睛的“警察”的监视之下自由自在地作弊,又不被发现不被抓获,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可他们恰恰忘了这样做害人更害己。

4.江湖心理。在校园内,存在着一些消极的非正式群体,平时称兄道弟,为了帮助其圈子内的“哥儿们”顺利闯过考试关,常常协同作弊,否则将成为“不够哥儿们义气”的典型。

5.好逸恶劳心理。有些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愿认真完成,课后又不巩固,他们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不愿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成绩的进步,考试时只有靠作弊来应付。

6.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团体中,因受到团体的影响和压力,使其在知觉、判断行为上倾向于与团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模仿和心理感染的社会心理机制在青少年团体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中学生为了使自己成为作弊团体中一个彻底的“自己人”,使同学们相信自己时刻站在他们一边,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在别人作弊时自己也赶快作弊,积极和同学保持一致;或为义气关心同学,关键时刻“拉”一把;或主动帮助同学作弊,以求博得好感。

(二)环境原因

1.压力过大,是导致中学生作弊心理产生的催化剂。做家长的,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的,而问题在于许多家长希望孩子成材的唯一途径就是上大学。当家长因种种原因无法真正了解孩子是否在向这个目标努力时,就只能依据名次、成绩来了解自己的孩子。这样,很多中学生一到考试就紧张,他们往往为了向家长有个好的交待而去作弊。此外一些家长平时又不注意对孩子进行理想、道德、成材等方面的教育,也在无形中促使了学生作弊心理的形成。这是导致中学生作弊心理形成的家庭因素。

2.教师评价学生的错误导向。现在学校、教师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对尖子生或学习进步明显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对后进生不予重视,甚至讽刺、歧视,这也就导致学生对分数、名次的追求,从而使一些学生走上了作弊的道路。另外,有的教师监考不严,也从客观上给作弊者提供了机会。

为了更有效地让学生减少舞弊,甚至主动放去舞弊,应该把它当做系统工程来抓,要从源头上抓,要标本兼治。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学生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正面教育、诚信教育,使学生明确考试舞弊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分辨是非,树立诚信为荣的观念。

2.营造一个诚实守信、旗帜鲜明反舞弊的文化氛围。教室里可张贴些倾向鲜明的宣传标语,如“即使不及格,也不输掉人格”、“考试成绩固然重要,诚信做人更为重要”等。

3.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给予热情的帮助。教师考前应对他们进行补差,找学生谈心,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调节情绪,平衡心态,提高信心,促使其人格健康正常地发展。

4.在教学中应注重对试卷科学性的探讨。可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分层制卷,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通过考试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5.老师应加强检查与监管力度。平时的作业特别是周练,引导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良好习惯。

篇5

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学籍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门,是对正常的生活和教学质量进行维护,对党的教育方针进行全面贯彻和执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障。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实施了学分制度和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制度,给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带了的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籍学历信息管理的质量,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一、要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学籍学历信息管理

应对广大学生的正当权益进行维护,坚持服务广大学生的原则。统一领导,切实做好学籍管理工作。高职院校应成立“学籍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和人员组成,负责全面领导和组织学籍管理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二、对工作程序进行规范,保证学籍学历工作的严肃性

高校院校应根据相关规定,进一步细化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对学生在校期间学籍变动的办理程序,如转专业、复学和休学等进行明确。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严格审查各类毕业生的毕业资格,规范证书的发放工作,监督学历证书的办理工作,规避毕业证书管理工作中出现各种纰漏。同时,对学籍注册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进行明确,对相关的新生电子注册工作流程进行制定。根据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对学分制管理方法进行实施,并科学的规范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免考、选修、免修和修读课程。为了更好的执行以上规定,学籍管理人员应在醒目之处挂出流程图,对那些有较强手续性的学籍管理工作,如退学、复学、休学、转学和转专业等,条理清晰的列出每一个步骤。同时对于学籍管理工作有较强时间性要求的,应以学期为主线,对每周和每日的工作流程进行制定,并进行张榜公布。这样对规范运行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作出保证,更好的服务于广大高职学生。

三、提高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工作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学籍学历信息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努力提升自身职业道德建设,做到服务周到和满意。实施微笑服务,并设立意见簿,供学生和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应选取稳重成熟的员工做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并要求他们的学历和职称达到一定的级别。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特别是要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学校应派遣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甚至要求他们具备办公软件高级证书,对相关数据库系统的软件、Excel熟悉和掌握。另外,高职院校学籍学历管理人员应进一步研究和学习职业教育理论知识,使学籍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教学活动。

四、对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提高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效率

学籍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和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密切相关。为了使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高职院校应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并组织技术人员,对学籍管理相关软件进行开发。例如,为了方便毕业生对个人信息进行核对,通过对注册信息软件的开发,以预防漏注毕业生信息,并对信息的准确性做出保障。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以更好的管理学籍。为了对学籍学历注册信息的安全做出保障,应依据使用年限,实施分级管理。在和家长与学生的沟通时,可利用现代即时通讯工具,如微信、QQ等,对相关资料进行传递。利用QQ群,对相关学籍学历的电子注册的紧急信息进行。为了不被别人随意查询毕业证号码,可从数据库中全部转出毕业生数据,并制作这些数据的Excel文档,在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文档里的身份证号码,在重新进行编号后,在数据库中转入编写完后的数据,保证有相对完整的电子注册编号。

五、科学分工,对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职责进行强化

在学籍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高职院校各个单位和部门应协同合作、科学分工,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学籍管理工作。作为主要职责部门,教务处应统筹做好汇总、登记和办理学生学籍异动工作,保证没有漏注和错注新生学籍注册信息。学生处应及时向教务处移送学生处分情况统计造册,并积极做好发放毕业生学历证书的工作。各个系统应对在校学生人数定期进行清理,并对自动退学等学籍异动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通过教务处的审核后,在登记学籍异动情况。成教部应主动做好在校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并定期做好汇报工作。

六、总结

随着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为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应放到工作日程上来抓。高职院校的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教学工作的重点就是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学籍管理工作的水平是对学生服务水平的最直接的体现。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提供细致而周到的服务,将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做精做好。

参考文献:

[1]王立杰.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1)

[2]别红桂.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探索. 2011(01)

[3]肖毅,刘敏,宗莲松,郭莉.对完全学分制下高等教育学籍管理改革创新的思考[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02)

[4]郑坤.浅论高校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 2011(16)

篇6

一、五个基本环节

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的模型包含的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反思教学问题”“群体阅读”“课堂实践”“总结与提炼”“教学实践与反思”。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这五个环节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从反思教学问题出发,分析并明确教师对教学知识的需求。然后通过群体阅读方式,获取教学知识。再通过课堂实践中应用及领悟教学知识的内涵与实质,并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反思和总结其中的有利于解决教学问题的经验、诀窍等,提炼并生成新观点,进而产生新的教学知识;最后再迁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转变教学行为,内化教学知识,并成为教师知识系统的一部分。上一轮探求结束后,将促进下一轮的教学知识探求,不断螺旋上升,促使教学知识不断的共享与创新。

(一)反思教学问题

从教学实际出发,寻找并确定现阶段教师最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教师教学问题所在就是教师教学知识缺失的地方。找到阅读教学问题的根源后,便找到了研讨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寻求与分享老师所需的教学知识。

(二)群体阅读

当教师遇到教学问题时,最重要的解决途径就是阅读。我们通过教师群体阅读的方式来补充教师的教学知识的缺失。群体阅读指的是组织者从问题出发,根据教师的需求而开展的知识获取和知识分享的互动阅读交流活动。教师把群体阅读与个人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分享与传递个人的理解与思考。这种“理解与思考”实现了教师价值观念、个人实践知识的转化与更新。

(三)课堂实践

群体阅读在于获取需要的教学知识。如何应用及发挥教学知识的价值,需要课堂实践,教师们通过群体阅读,获取了新的阅读教学知识后,便尝试应用在课堂上引导教师应用教学知识。通过课堂实践,老师们才会有如此多的体会与感受。这个过程就是理解和领悟教学知识的过程,也是逐渐转化成个人的教学知识的过程。这是实现教师教学知识创新的关键环节。

(四)总结与提炼

经过课堂实践后所产生出来的教学知识,是零碎的,杂乱的,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化统整,才便于教师对这些教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精品教学资源管理不应只停留在获取和应用所获得的教学知识上,而应更深入去思考和总结,进而产生新的想法,或形成新的教学思路,或提炼出新的有效教学策略等课程建设成果,这是精品资源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其价值体现。

(五)教学实践与反思

通过老师应用和团队所产生的教学知识,进一步领悟和内化,进而转化为个人知识。同时,团队成员间需要不断地反思与批判。因为只有进行深入的反思、批判与重构,教师才能创生出对教育问题深刻而富有个性的见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教W问题,以及促进教学知识的持续创新。

二、四项促动因素

精品教学资源创新四项主要促动因素包括群体对话、信息技术、互动场和学习型组织。

要实现对精品教学资源的创新,需要教师在一定的活动空间中,通过对话交流产生知识,然后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让教师与知识之间产生联结,再利用分享的组织文化加速教师专业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并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促进教师持续地学习,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价值增值,提升教师素质和组织的竞争力。

(一)群体对话

教师是教学知识的载体,是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的主体。教师优质的隐性知识能否有效提取,教学知识能否得到共享与创造,实现隐形知识向显性知识均的转移,依赖于教师间的对话与互动。因此,教师进行高质量的群体对话,才能有效地推动知识共享到知识创新的迈进。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高职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的基本模型探析

(二)互动场

著名的知识管理学家野中郁次郎提出了“场”的概念。“场”就是一个进行知识动态转换和产生相互影响的场所。他强调任何组织都不能忽略“场”的建设。

互动场是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的“场所”,是教师教学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空间。教学精品资源创新中,组织者给教师创造各种各样、有利于教学知识传递的“知识场”,并达到知识的共享与创造。组织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或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场”,才能为教师提供适宜的知识共享和创造的平台。可以说,没有“互动场”,教学精品资源创新无法进行。给教师创设了各种教研的“场”,如实地集体备课、网络集备、课堂教学观摩、网上论坛等,逐步形成“实践――反思――再实践――智慧生成”的教研活动机制。由此可见,教研活动,就是给教师创造各种各样对话互动的“场”,使教师知识流动起来,并达到知识的共享与创造。

(三)信息技术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在精品教学资源创新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层面:其一是教师个人层面,其二就是组织层面。我们从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管理系统平台架构与教师知识管理的工具两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1.精品教学资源知识创新的管理系统平台结构

篇7

辽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着力点在于为地方经济服务,应做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协同创新为手段,打破传统壁垒,加强多方联合,促进资源共享,提升科技水平。通过校所协同、所所协同、校校协同、校企协同等多种模式,培养高校人才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科创造能力,提升科研成果的创新水平,最终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和质量全面提高开拓空间。

一、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基本途径

(一)搭建多种协同创新平台。

协同创新要求多主体、多因素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主要形式是通过多种渠道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可以依托现有研究所,建立协同创新研究规划处,面向区域热点问题,针对行业、企业实际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持续性、系列化实用专题研究;可以协同各高校、企业联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搭建人才需求预测信息平台;还可以通过凝练现有科研力量组建创新团队,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产学研用高度一体化的充分互动的协同创新平台。

(二)创建多种协同创新模式。

1.部门协同,建立校内各部门协同创新模式。

就业部门积极对外联络,提供“订单式”培养机会,争取在特色专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基础部门研究基于区分专业的就业指导路线,提供用人单位各专业就业技能分项指标体系,用以指导专业建设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譬如台湾地区现在有许多学校已经把原来的管理制度打破了,教务处、科研处打破了,建立一个研究规划处,专门与企业合作。在教学方面更好地贴近实际,需要更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2.构建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三方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校就能感受到职业文化,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其次,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进一步加强对行业和企业的调研,真正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及岗位对能力的要求,建立与岗位需求相吻合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再次,以行业企业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探索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国际通用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标准。

最后,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引导建立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按照企业需要对企业员工的进行职业培训,与企业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

(一)着力强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有效协同,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将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科研院所五方紧密联系,发挥各自在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落实教师承担企业技术研发、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责任,实现政府、行业、企业、学院、科研院所的和谐发展,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院校主体、科研院所联动”五位一体的办学体制机制,真正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二)着力强化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与专业培养目标建设的有效协同,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第一,充分发挥本校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订专业发展规划,突出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优势与特色,找准定位,把握发展方向。

第二,制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本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本校总体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三,加强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走专业内涵发展的道路,认真调研并参考国家级示范院校相近专业的教学计划,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重新修订,同时积极开展制定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及教材建设等工作。

第四,加强探究式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改革,为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要积极构造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能力培养为主导目标的教学方式,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为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第五,坚持把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形成新专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格局,把本校新专业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使新专业在高起点上建设。

第六,对重点和特色专业给予重点扶持,形成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制定重点和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管理办法,建设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的重点和特色专业,对已经建设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进行检查评估,及时总结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加强专业间的经验交流。

(三)着力强化学校培养和行业实践的有效协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从转变教师职业教育理念入手,统一思想认识,教育全体教师严格自律,塑造良好形象,认真对待学生,爱岗敬业,赢得学生尊重;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逐个过关,以此作为教师执教的第一道门槛;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充分发挥老教授、老专家的作用,搞好传、帮、带,使中青年教师在业务上快速成熟。

第二,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机制,安排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农村进行技术指导和科研开发,全面提高“双师”素质。实施“聘用人才”计划,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为实践指导教师,建成兼职教师人才库,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内涵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体系,增加教师培训学习机会,坚持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专业建设到校内外实训基地培训锻炼的制度,强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到企业培训,指导或研发,让教师走出去,了解社会,了解市场,顶岗实习,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考核,确保培训质量。

第四,加强对教师的业务考核。制定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考核标准,通过督导、同行、学生、企业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表现和工作绩效的考核,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把考核工作体现在师资管理各个环节,做到把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实际利益挂钩。

(四)着力强化学校实训与企业生产的有效协同,不断完善实验实训条件。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职院校要围绕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训、实习条件。

第一,遵循“生产性”原则,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设置以生产产品为主的校内实践基地,尽可能和生产实际相一致,如仿真、模拟、生产工艺型等。

第二,加大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第三,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舍得投入,聘请专家和企业人员做实训指导教师,学院给予一定的报酬,让企业聘用人员得到应有的利益,使学院和企业形成稳定的互惠互利机制。扩大实训基地的生产、经营规模,使其在教学与服务中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辽宁的职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全面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化高职教育的整体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保证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守盛.以调整经济结构为抓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发展,2010(4):5-6.

[2]张文思.开放式创新的实现途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9):32-33.

篇8

【关键词】罗杰斯;人本主义;共情;倾听;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20-01

1 罗杰斯的咨询风格和传统精神分析式治疗的区别

罗杰斯并不是第一个倡导人本主义取向心理治疗的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兰克提出了意志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强调创造性、个体的独特性、自我指导性和个人成长。但是,罗杰斯却是第一个找到了不同于传统精神分析的理念和治疗方法,并提出一套新的概念和术语的人。可以说,罗杰斯的思想也是在已有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罗杰斯的创新之处在于他提出了一种新的人生观,即人是有可能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然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心理是有“生”和“死”两种本能驱动的。罗杰斯则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的、有责任感的和有现实感的,他认为人有“自我成长”的本性,使得他们朝着特定的方向发展,并创造性地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很显然,这就是“以来访者为中心”治疗与“精神分析”治疗的根本差别。

在以传统精神分析的理论为支撑的治疗中,治疗师始终以一个专家的身份出现,他们模仿名医的样子,让患者视他们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救星。他们极力展现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让患者感到自己对于生活知识的匮乏。实际上,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就是要求患者听从他们的意见,而不是自作主张,甚至连结婚生子都不可擅自决定。罗杰斯的心理治疗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与来访者所建立的关系,还有他令人羡慕的建立信任和理解关系的能力。他的风格与经典精神分析式的面询风格是迥然不同的。在经典精神分析式的面询中,治疗师应该是置身其外的观察者,倾听时要排除个人情感。然而在罗杰斯的风格中,他是一位全神贯注并倾情投入的倾听者。无论带有何种层次心理问题的来访者,抑或是精神分裂患者,他都给予积极的关注,全神贯注地倾听,了解他们的情感、思想、恐惧和心理冲突,理解他们的心理世界。他的共情反应更是打动了来访者,因为在罗杰斯这里得到了治疗师对其智力、情感和精神方面的理解。罗杰斯的话语反应看似简单,仔细品味后会发现这些都是经过他的选择的。

2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三个主要观点

2.1 自我完善的人。罗杰斯和其他的人本主义理论家一样都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要保持一种乐观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满足。但是,美好的生活不是静止的状态,要成为一个自我完善的人,就要不断的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考验。完善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特征。首先,他能够坦诚的面对自己的经历,会用心的体会生活的全部内容,愿意去发现最有价值的生活,能够珍视这些经历。其次,他们能够关注放眼当下,关注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最后,他们相信自己的感觉,他们能够勇敢的去做认为值得的事情,不会被其他的准则或他人的想法而阻挡住。

2.2 有条件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在罗杰斯的心理治疗风格中,他给予每个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而不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因为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中,我们知道我们做的事情是可以被接受、被爱和被引以为荣的。父母应该和孩子去交流那些不被父母赞成的行为,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们的接受和爱。这样孩子就不会去隐藏那些会引起爱的抽离的自我的部分,这样利于他们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都纳入到自我概念中,而不是选择逃避。

2.3 焦虑和防御机制。如果每个人都有潜能成为完善的人,那么世界上诸多不幸的原因为何呢?为什么每个人不能最大程度的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呢?罗杰斯认识到,人经常是不快乐的,而且也不能成为完善的人。当我们感到焦虑并以各种防御机制作出反应时,我们就会远离欢乐。在他看来,当我们接触到的信息与我们的自我知觉不一致时,焦虑就会产生。比如在你的自我概念中,你可能认为自己唱歌很好听,但是你偶然听到和你的自我概念不一致的评价,即有人说你唱歌跑调,你的反应会如何呢?完善的人会愿意接受这样的信息,对其进行分析,然后把它纳入到自我概念中。然而,事实上,很多人并不能做到这样的适应性调节。大部分人会对这样的不一致评价感到焦虑和苦恼。如果我们接受的信息对自我概念的中心部分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那么这种焦虑是难以克服的。罗杰斯提出人们在意识之下的某一水平接受与其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信息。因为这种不一致的信息实在阈下的,所以他称之为“潜知觉”。不具备威胁性的信息会顺利地进入意识层面。但是,因其与自我概念相抵触,依然会产生焦虑。人们会使用各种防御机制来阻止这个信息进入意识层面。

3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3.1 相信每个孩子的能力——自我完善: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乃至社会上,如果我们能够抱有“完善的人”的观点,以个体具有发展自己和实现自我的态度来对待他们,那么对个体而言是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的。我们都知道罗森塔尔效应,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我们要学会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去理解他们内心的矛盾和冲突,让他们感受到支持、理解和关怀。这样他们就会更加自由地去体验生活,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世界,积极的发展自我。

3.2 无条件的关注和支持——自由体验自我:我们通常只会关注孩子身上积极的一面,当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满意时,便会收回他们的爱。这让孩子逐渐懂得只有顺从了父母的心意,才会得到父母的爱。最后,孩子们学会了抛弃自己本真的情感和心愿,而只是接受父母心中赞许的那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他们越来越不了解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其实他们不知道每个人身上都有被赞许、爱和支持的东西和不被赞许的东西,然而他们否认或扭曲了后者,形成了不完整的自我概念。失去了与自己真实情感的联系。因此我们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接受人格中的所有方面。让孩子不需要去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愿望。通过交流,让孩子能够积极接受自己的所有方面,以获取内心的完善和达到自由地体验生活。

3.3 营造良好轻松的氛围——防止焦虑:在传统的教育机制下,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是知识和权力的拥有者,学生是服从者。知识传授中,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为主,教师是相对的主动者,而学生却完全是被动者。罗杰斯的观点无疑给我们以新的启示。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要俯视孩子,蹲下来平视孩子,用温和的眼睛与孩子交流,用善意的话语与孩子平等地对话;与孩子交流,把社会需要的特定文化知识教给孩子的同时,也从孩子那里学习。让孩子感受到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安全的,是和谐而舒适的。

参考文献

[1] 施江玉&李辉.对罗杰斯教育理念的再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

篇9

基金项目:天津农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全员育人的应用型本科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建设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B-05);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天津地方高校全员育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视角”(项目编号:2013FDY50)。

职业核心能力是高素质人才从事某种职业必备的最基本能力。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称为“八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一项重要工作。从全员育人的视角出发,设计应用型本科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

一、积极借鉴国外高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先进经验

主要借鉴英国的BTEC模式、美国的CBE模式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英国的BTEC是“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的英文首字母组合,这个机构提出了人才的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目标问题,“通用”主要是指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想要去的成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这种技能是可持续发展的,适应终身学习的。BTEC所设置的课程要求适用于各个国家。美国的CBE模式是以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培养的是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是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强调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是在德国“双元制”的基础上提出的,将学校、培训中心和企业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教学工厂”, 以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支撑,在教学时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分级教学模式。

二、构建全员育人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秉承全员育人的培养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理论课程的讲授与实践实习的锻炼结合、共性培养教育与个性特殊训练结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的“五个结合”,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打破单一教育途径和单纯注入式教育的壁垒,让高校教师、社会用人单位人员、管理人员等各个层面的人员都能参与到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中。

根据职业核心能力的内部结构,开设模块式课程教学。第一大模块是职业基础性素质模块,包括思政类课程和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等;第二大模块是职业能力素质模块,包括外语应用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革新等;第三大模块式职业行为养成模块,包括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人际沟通合作、自我学习等。

在开设课程模块的同时,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构建。实践环节主要有教学实验、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等环节内容,将教学实验作为基础环节、综合实训作为关键环节、顶岗实习作为提升环节。同时,支持学生社团发展,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

三、打造全员育人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平台。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主要包括校企合作模式、引企进校模式、集团办学模式、校办企业模式、企业办学模式等。

篇10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c)-0010-0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统称为凝血四项,是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和观察血栓形成、抗凝治疗的常用检测项目,可作为反映机体内外凝血机制功能异常的筛选实验,在出血性/血栓性疾病诊断、手术前准备、抗凝治疗监测等有重要作用,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但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多,该研究从标本的离心时间和放置时间对凝血筛选检测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仪器与试剂 STA-R Evolution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法国Stago)、109 mmol/L枸橼酸钠真空抗凝管(武汉致远)、TDZ4A-WS低速台式离心机(长沙湘仪)。

1.1.2 标本 来自本院住院的无凝血功能异常史的普通患者50例。

1.2 方法

1.2.1 标本离心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用一次性枸橼酸钠1∶9真空抗凝管平行采集3组各50例血液标本,以定量3 mL至指定刻度,立即颠倒混匀,于3 000 r/min速度下经5 min、8 min、10 min 3种不同时间离心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定APTT、PT、TT、Fib结果。离心10 min组为对照组。所有标本抗凝比例准确、无溶血、无采血不畅及凝固标本。

1.2.2 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 用一次性枸橼酸钠1∶9真空抗凝管平行采集4组各50例血液标本,其中一组立即测定即为对照组,另外3组分别于室温条件下放置2 h、4 h及6 h后测定。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实验结果,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离心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2 标本放置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讨论

在凝血筛选检测过程中,实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受血者状态、标本采集量及采集过程是否顺畅、抗凝比例、采集后放置时间与处理、仪器设备、检测方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因此有学者建议将凝血筛选检测标准化,包括标本采集、保存及处理、试剂、报告方法的方面[2]。

APTT是反应内源性凝血系统Ⅷ、Ⅸ、Ⅺ因子水平比较敏感的指标及常用的筛选实验,是检测普通肝素的首选指标,对其实施准确的测定一方面能获得最佳抗凝疗效,且无严重的出血风险[3]。APTT测定原理为在37 ℃的温度条件下,以白陶土或鞣花酸激活Ⅻ和Ⅺ因子,以脑磷脂代替血小板第三因子(PF3),在Ca2+的参与下,观察缺乏血小板的前提下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PT是反应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是否异常的较为敏感及常用的筛选实验,是反应血浆中凝血酶原及因子Ⅴ、Ⅶ、Ⅹ水平的首选指标,亦为口服抗凝剂检测的首选指标。PT测定原理为: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及Ca2+,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能使Fib转变为纤维蛋白,此时血浆凝固。所检测到的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即为PT,可用于外源凝血系统检测。该实验需制备乏血小板血浆,因采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进行实验将导致PT假性缩短,影响检测结果[4]。TT主要是对血中循环抗凝物质如肝素进行筛查,TT的检测原理是加入“标准化”凝血酶后血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至凝块形成所需的时间。Fib常用于纤溶的筛查[5]。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6]对凝血四项标本前处理的要求为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浆标本。因此本实验以标本离心10 min作为对照组。枸橼酸钠是钙离子的快速螯合剂,对凝血因子Ⅴ、Ⅷ有保护作用,因此使用109 mmol/L的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但是抗凝剂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必须保证血液标本与109 mmol/L枸橼酸钠的比例为9∶1抗凝。

血小板在机体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活化的血小板提供的PF3是机体凝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凝血的催化表面。体外检测APTT即是用脑磷脂代替血小板提供催化表面。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检测时,其凝血的磷脂催化表面增加,血小板表面吸附多种凝血因子,包括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FⅦ、FⅨ、FⅩ。此外,血小板还有内源性凝血因子。如FⅤ、FⅧ/VWF、FⅪ、FⅫ。这些凝血因子在某些情况下被释放,故血浆中相应凝血因子浓度升高,进而出现APTT、 PT检测时间缩短,尤其是APTT的缩短比PT更为明显。APTT的检测是反应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而PT是检测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血小板提供的PF3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形成复合FⅨ- FⅧa-Ca-PF3,并且具有对FⅩ活化、使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活化因子Ⅹ在血小板膜上结合能够使凝血反应加速,其催化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的能力比未结合活化因子Ⅹ快300 000倍。此外血小板还对FⅧ具有浓缩作用,能够促进FⅨ的活化。

采集后的标本必须经过离心处理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乏血小板血浆。因此离心速度和时间的不同将会导致凝血结果改变。如果离心时间较短,就不可能使标本达到乏血小板血浆的水平,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如果能在保障检测质量的同时缩短离心时间,工作速度将得到很大的提高。检测结果显示: 以3 0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作为对照,标本离心5 min时APTT、PT缩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离心时间为8 min时,四项检测结果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建议将凝血检测标准中标本前处理要求改为3 000 r/min离心8 min以提高检测效率。

血液离体后即开始发生变化,并随着存放时间和方式的不同,凝血因子会逐渐消耗而使检验结果改变。从表2中可以看出,2 h标本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PT测定结果在4 h、6 h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T和Fib测定结果均无差异。所以,经离心分离后的凝血标本在室温条件下保存时,APTT、PT测定应在2 h内完成,否则会因凝血因子失活而造成测定结果延长。由于Ⅱ、Ⅹ因子活性在室温下几乎无变化,故TT在标本放置后变化很小[7]。

凝血筛选检测的影响因素很多,人员素质、仪器设备都不可忽视。尽可能选用配套试剂,作好标本前处理,所有标本都须要在室内质控在控的前提下进行[8]。有学者发现溶血时PT、APTT均会显著降低,TT会显著升高,而Fib却无明显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红细胞表面磷脂具有凝血活酶的活性,从而改变了血浆的凝血时间[9]。

因此,凝血四项标本的规范操作和正确采集是凝血检测结果准确的保证。样本的正确采集是分析前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为避免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的情况出现,造成不必要的抽血复查,增加患者的负担及医疗资源的浪费,建议在进行标本采集时,采集者需加强责任心,以严谨的态度采集、处理标本,最大限度减少误差。操作人员的水平决定检测系统能否输出准确结果,故加强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及专业操作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刘志锋,张耀辉,李雯丽.标本离心时间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47-1545.

[2] 白,程大林,刘劲松.重视凝血检测中的影响因素[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1(3):411-413.

[3] 陈国,梁荣伟.对比实验分析凝血四项检测的影响因素[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9):5-7.

[4] 李立青,史蓉华,李柄桦,等.离心时间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1,23(2):366.

[5] 孔建新,姚丽娟,李洁.CA-7000血凝分析仪性能评估与临床参考范围建立[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13(3):204.

[6]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10-232.

[7] 郑菊芬.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初筛实验结果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7(6):540-541.

篇11

(一)人才培养具有盲目性,管理体制缺乏系统性

新建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突起的同时,其弊端也是不言而喻的。首先,由于缺乏丰富的办学经验,其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并不成熟,这直接导致了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一定盲目性。换言之,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下培养的毕业生与市场所需是脱轨的,那意味着大部分毕业生无法依托这一体制的培养顺利就业。其次,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仍处于雏形阶段,并不具备系统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例如,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不思考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课程的教授上也将重心置于理论,大多忽略实践。而这对其教学的发展无疑是致命的,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进而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新建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投入不够

相较于具有多年办学经验的老高校、名牌院校,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名声地位不够,资金来源匮乏,大部分都存在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所以,新建本科院对教学实验楼、实践仪器、设施等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舒适、完备的教学实践环境,直接影响的就是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再者,新建本科院校对实践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投入也是不足的。比如,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鲜少配备专业的实践型教师,多是一名教师身兼多职,即理论课教师同时肩负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而一个人的精力和擅长的东西都是有限的,因此,许多教师就只灌输理论知识,根本无暇顾及学生实践课的实施,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力量过于薄弱直接引发的后果。

(三)闭门造车,缺乏经验交流和学习,无法顺应时代需求创新

新建的本科院校本身就经验不足却乐于闭门造车,纵观各地高校,学校间的经验交流和学习是十分罕见的。此外,新建本科院校又不愿意针对自身进行革新,不能针对本校学生提出创新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无交流、无创新,自然无发展。

二、应对的策略

(一)树立实践教学意识,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为了带领新建本科院校走出当前困境,首先应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理论教学是底层基础,实践教学是上层建筑。实践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许多著名高校都注重设立校级科学创新基金项目,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在利用学科理论知识完成项目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实践经验,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化学习,可谓一举多得。显然,只有使实践的意识深入师生心里,让每一个人从精神上重视并在行动上保持一致,才可使理论与实践更完美地结合。

(二)加大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动力,为了加快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的科学化建设,有关部门需要切实加大经费投入。首先,最基本的就是建设更科学完善的实践平台。好的平台是教学的基础,只有建立多样的实验室以及创新平台,配以完善的实验设施,才能使学生在科学的环境中感受实践的快乐和魅力,利用实践激发创新,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其次,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为了增强学生实践的能力,教师必须率先成为楷模。如此,新建本科院校不仅应对教师的理论知识有要求,也要重视教师本身所具备的实践经验。可设立一定的考核制度,对教师及其所带学生的实践水平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表彰。相信在大投入的助推下,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会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篇12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4-0016-03

当前,针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了充分关注,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拟从协同培养机制构建的角度,试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初步探讨。

一、以加强专任教师、辅导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协同为手段,形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

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全员育人的理念业已为各高校所认同并不同程度地付诸实践中。一般来看,所谓全员育人即是“教育主体的全员化,是指高校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负有育人职责,高校要致力于和谐育人氛围的营造,促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化育人模式的形成”[1]。在@其中,专任教师、辅导员和教学管理人员无疑是实现全员育人理念的核心力量,在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肩负着主要职责。其中,专任教师主要是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教书育人的主要任务;辅导员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奖勤助贷等工作,肩负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双重使命;教学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教务、考务和教学实践安排等工作,是服务育人的主要实施者。三者虽然工作对象和工作目标相同,即都是围绕学生开展工作,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但由于三者的工作方式和着眼点不同,又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有着不同的考核和评价体系,致使三者关注的工作重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专任教师更多关注课堂教学和学生成绩,忽视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辅导员更看重学生各项活动开展的效果与日常事务管理的成效,没有结合学生的理论学习有针对性地培养其实践创新态度与能力。而教学管理人员更多关注教学秩序的稳定与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忽视了教学实践环节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影响,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三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各行其是,造成了目前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两张皮”现象,给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大学的精魂在于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主要途径是教学工作及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的全面素质教育活动[2]。因而,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努力加强专任教师、辅导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本是题中应有之义。通过实行专任教师兼职辅导员、担任班主任及本科生导师制,能为专任教师了解和掌握课堂以外的大学生实际表现提供有利时机,适时调整和改进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更契合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实施教学和行政人员听课制度,推动辅导员和教学管理人员走入课堂,切身体会学生所学内容与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活动和安排实践环节,保障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效衔接,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定期组织召开教学与学生管理联席工作会议,及时针对不同部门、不同教育主体发现的新情况、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磋商,以有效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畅推进。

总之,不断加强专任教师、辅导员和教学管理人员三者之间的密切配合与通力合作,促使教书与育人、管理和服务有机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协同平台,这是构建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协同机制的重要前提。

二、以第一课堂为基础,以第二、三课堂为依托,创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活动平台

当下,第一课堂仍是绝大多数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的继续和拓展,业已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以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第三课堂也已悄然形成。概括地讲,课堂学习称为“第一课堂”,课外文体、科技与社会实践活动称为“第二课堂”,计算机网络课程与各种资源获取学习平台则称为“第三课堂”。暂不论学界是否认同这种划分,但这几个主要环节却直接关系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而,建构起三个课堂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对于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立足于第一课堂,夯实基础。无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到怎样的程度,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第一课堂对于人才培养仍将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形式主要是以书本教学和理论讲授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大学生确立知识体系,掌握理论框架,了解实践技能,为其参加第二课堂和有效利用第三课堂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储备和方向指导。第一课堂上不好,将导致学生知识体系不完整,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育,无疑将会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因而,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堂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课外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精心于第二课堂,注重提升。第二课堂要立足和围绕第一课堂精心组织、合理设计、巧妙安排,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通过第一、二两大课堂之间的融合与合作,形成课堂内外的有效合力,助推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获得成长,在实践中培育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第三,利用好第三课堂,延伸拓展。以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手段,以网络资源作为学习内容,采用浏览、筛选、网络辅导、在线提问、在线交流讨论、网络合作研究学习等方式为典型特征的“网络教育”[3],已经越来越成为在校大学生的“新宠”。“网络教育”是课堂学习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是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辅助和拓展,既可以满足学生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又是实践创新能力培育和运用的良好空间。因而,高校教育者要充分重视“网络教育”这一第三课堂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作用。

三、以科研带动教学为方向,以学科竞赛为契机,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提升平台

对于国内的任何一所高等学校而言,教学和科研均是支撑其不断向前发展的两大重要支柱。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研究在高校各项工作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研究的创造性决定了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可以使学生养成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个性,并在实践中提高其创新能力[4]。因而,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融合科研,将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要介绍学术动态,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研究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并通过教师本人科研经历与成果的渗透,帮助大学生端正科研态度,激发其探究新知识的意识,协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为其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必要条件。

学科知识竞赛是考查、检验学生学科理论知识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比赛,在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促进大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方式,以及培育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学科竞赛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学习科技知识、增强科技意识、锻炼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5]。为了能够发挥学科知识竞赛的巨大优势,切实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各高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辅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师资队伍,陆续从各个年级中选拔优秀参赛者,形成在各级各类赛事中的可持续发展态势。二是结合各学校的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和学生特长,组织参加学校、省、国家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为学生搭建多学科、多类别的学科竞赛平台。三是协同教务、学生管理等各职能部门,采取学分置换、量化考核等方式,形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学科竞赛体系。四是通过评奖评优、对获奖学生与指导教师树立典型等办法,建立健全学科竞赛奖励制度。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教师与学生参与到学科竞赛中来,发挥学科竞赛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以校企合作为路径,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根本,搭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平台

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无疑是既有理论素养又具备实践技能的人。真正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从而掌握实践技能,还需要社会的参与。校企合作是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帮助高校培养社会所需要合格人才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不但能扩大学生视野、增强其感性认识,还会使学生意识到课堂学习的重要性,自觉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组织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能为学生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迅速提高实践技能的平台,这也是激发他们创新意识的大好时机。高校通过斥资建设配套的实验教学环境和做好校企合作模式中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切实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和社会有效协同的良好选择。

参 考 文 献

[1]朱凌云,薄西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42-43.

[2]蒋琦玮,凌春雨.对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有效融合C制的探讨[A].李健.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创新型大学[C].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7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