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范文

时间:2024-01-02 10:17: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素质教育能力培养

篇1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然而,我们却没有看到与这口号一样响亮的成效。学生仍然是应试教育流水线上一个个劣多优少的产品。每天的时间,或埋头于学校课堂,或奔波于校外的各种补课,让原本天真的一张张小脸,被倦怠黯淡了双眸。很显然,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毫无趣致的课堂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之间,缺乏互相理解,独守自己的小方圆,自私自利,想法单一而偏激。很显然,教条的“死”的知识点的累积,并不能使一个人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那么,如何暂时解开枯燥乏味的单纯性知识传授的绳子,真正把“素质”和“能力培养放到更前位,已经成为一个崭新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做了深入的思考,并尝试性地做了很多实践,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下面我就把这些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大家。在这里,我暂且将思想教育放在一边,主要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谈。

无论是一个社会,还是一个小集体,甚至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交流,都离不开一个人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强的人,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融洽于环境,令自己与他人都产生愉快的感觉。所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针对很多小学生羞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这一现象,我们做了很多尝试。羞于表达,一是能够表达好,只是不够自信,所以很纠结地放弃或错失了表达机会;二是心里很空,没有什么可表达两种情况。那么,首先,要突破学生的心理界碑,让阳光照射进来,就是第一步。我们利用音乐课开展了一堂特别的课,就叫做“你会模仿么?”模仿,是人类的天性,亦是学生喜欢去做的事情,所以,我们以此做突破口,让无论多么内向的孩子,也跃跃欲试了。这一堂课,学生从最简单的模仿身边的老师和同学说话、动作、走路姿势,来了个“我来模仿你来猜”,挑起了整个欢快的气氛,因为掌声和笑声,大家的情绪完全被鼓动起来了,争先恐后的局面开始出现了,又跨越到了“明星模仿秀”,虽然有的模仿只是有那么一点点“像”,但这一点点成功就是一个分量十足的鼓励了。通过这样的一堂课,我们发现,学生活跃起来了,课间的气氛也融洽了,他们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是可爱的。只是平时他没有在你面前打开自己。很多学生因此不再总觉得自己是被人嫌弃的,开始有了与人沟通的欲望。

敢于表达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表达得好与坏的能力问题了。这就需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想深度。而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倚仗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平时,有的学生有阅读的好习惯,有的没有,有阅读习惯的同学也有阅读内容不适当的弊端。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阅读,并主动阅读优秀的书籍呢?我们还是从学生的天性入手,因为,每个人生来都具有或多或少的表演欲,只是有的被压制了而已。于是,我们又在语文第二课堂设计了这样的内容,“名篇佳作表演”。也就是学生可以独自进行表演,让其他学生猜自己表演的人物和台词是出自哪篇名作。我记得有个学生仅做了三分钟的表演,居然令自己流了眼泪,而台下的学生,也红了眼圈。他表演的是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的一段对白。表演时,他化身为三个角色,简・爱、罗切斯特和画外音。若想表演得顺畅和入戏,必须要极度熟悉表演内容。这就需要他们对作品充分理解和熟悉,甚至整段的内容都背诵了下来,再加上反复揣摩,记忆也变得非常深刻了。还有的学生,三个两个组成了一个小组,表演了一出小话剧,把老舍的《茶馆》表演得惟妙惟肖。他们为了表演成功一个小角色,主动而认真地阅读了很多资料,最后敲定了一个。借此,学生发现了好的作品恒久迷人的美丽,更启发了自己的创作思维。他们发现,对生活的观察入微就是一种了不起的素材的积累。

创造性思维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甚大。一个人具有多少潜力,取决于他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低。从一幅画入手,一个简单的人物造型,让学生去添加背景,每个学生几乎都不一样,大家放到一起,就成了别开生面的创造性思维启发课。在一堂美术课里,每个学生手里都分到了一个小小的纸巾包,上面是一个仰头向天的小女孩形象,通过老师的启发后,学生最后完成了一批令他们自己都欣喜若狂的优秀创意的作品。有的画的是在够树上的苹果,有的画的是在接空中飘着的一百分试卷,有的画的是脚踩书籍的阶梯,上面展开给她的是一片旖旎的风光,有的画的是被巨大的书本环绕透不过气来而将手伸向了天空……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27-01

当前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工程,语文这门学科又是进行素质教育最有效的一门学科。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立足素质教育,牢固树立“育人”观念,把“教书”纳入“育人”的大目标中来,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的审美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思考力、想像力、观察力、创造力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最重大的课题和责任。

一、 授课文道并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的语文,正是实际和交流思想的艺术。能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文情并茂,既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哲理,又呈现出字句优美、文采斐然的文学底蕴。所以,我们在给学生分析文章、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道德、情操的渗透,真正做到文道统一,教书育人。

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朴实的语言,更要让学生懂得体会亲情,珍惜亲情,思考生活与做人的道理。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收集平日里与父母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进而挖掘出平凡生活中被我们忽视了的挚爱深情,作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发现同学们在思想上有了深深地触动,需要一个交流内心感受的平台,因此我适时的开展了题为《感悟挚爱深情 发现生活之美》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乐观快乐的看待生活,从而发现生活之美并享受生活之美。此课受到了听课领导及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我想只要我们利用好语文课堂,授课时能文道并蓄,一定能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和洞察事物的能力,让语文教学推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二、 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的重要性已在法国画家莫奈将伦敦之雾画成紫色中证明过了,然而在有限的语言课堂里,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我想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可以运用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等手段引人注目展示有关的图片或播放录像片段,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如:在讲《范进中举》一文时,教师必然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范进为何会发疯?对他的发疯应如何理解?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也能回答一二,但理解并不深刻。而如果改用电脑课件,让学生一起看一下“范进进学直到发疯”这一片段的录像,让学生细致、深入直观地观察一下范进在中举之前凄苦无奈的神情,胡屠户全然不顾女婿已是须发花白的老者,而将其骂个狗血喷头的理直气壮,直到中举后众人又如众星捧月一般对他的百般献媚……学生通过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自然而然地悟出了正是封建科举制度使世人颠狂,人性扭曲,以至于考了35年的范进在中了秀才又连中举人后,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一时悲喜交加竟受了极大刺激而疯了。科举制度的腐朽,文章的主题思想,此时已是不言而喻,昭然若揭了。

篇3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面临21世纪各国愈演愈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时代在呼唤中国自己的创新人才,也在呼唤着培养创新人才的中国现代教育。

我们的教育缺乏对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视,这一问题,在中小学教育完成后并为显露出来,考试作为教学效果的检验器,有句话叫: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生一味的去学习,死读书,读死书。老师本文由收集整理一味的讲课,认为学生只要会做就可以了,当到了研究生阶段,思维已经定势了,要想改变这种定势思维,即开发创造性的研究的能力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只能在别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而不能独立工作,不能领导一个实验室,开创自己的研究领域。可见,我国要在世界激烈的竞争中求得较快的发展,在全球高科技领域争的一席之地,中小学教育光注重培养“好学生”而忽视求异、求新、求变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绝对不行的。有些教师把喜欢独立思考的学生视为“不定因素”,并千方百计的把他们的新颖思想纳入“正统”的框架。长久如此,我们只能培养出放弃理性判断,放弃独立思考的“好学生”。这是违背现代教育的精神的。很难设想,一个有缺乏自信心的人组成的社会,与一个信心十足的人组成的社会竞争,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中国要腾飞,必须改革教育,要改革教育,就必须创新,惟有创新者才有未来。

二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我们知道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会牵扯到教育的许多方面,所以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必将有力的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更好的促进素质教育的实践。

迪斯尼乐园科技馆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这也许是西方教育中创新教育的最直接的体现,而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创新意识就比较少,要改变这些,有赖于教育改革,屏气应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中,迫于升学的压力,学生成为了考试的机器,尤其是初高中,我们都感觉到学习的压力特别的大,疲惫。这样的教育压制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和求知欲,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思,因此向素质教育转变势在必行。素质教育要做好创新的启蒙教育,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教育基础。

三 、创新能力的培养

“3+x”高考科目设置中出现了综合科目的考试,它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科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原则体现: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加大应用型和能力型土模的份量;以能力立意替代以知识礼仪,大破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诸能力培养中之重。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阵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 发学生的活动空间

充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对全体学生而言: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活动空间。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的讲究师道尊严,认为老师是绝对的权威。严重禁锢学生的活动空间,学生带着非常紧张的情绪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要大胆的转变教学观念,以朋友的身份实施教育,寓教娱乐,在生动活泼,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要允许有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传统的教学,总是用一把尺子去度量不同品质的学生,课堂上用一个进度施教,一个难易程度知识传授,结果“好”的吃不包。“差”的吃不消,其实实质就是限制了一部分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对学生学习的热情也造成了伤害。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问题,从多个侧面要求学生任选一个方面求解。这是就可以由成绩相对差的学生推倒比较容易的。在动手推倒后,好学生觉的我行,差生也觉得自己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思维积极性就能更好的挖掘出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

篇4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文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摘要:本文把博弈论基础课程中介绍的策略式思维方法和能力纳入到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之中,论述了博弈意识和策略思维能力是现代竞争社会中成功人士的必备素质。通过分析博弈论课程中的经典案例,探讨了如何处理博弈中的策略问题,并由此引出了博弈意识的两个核心要点:一是换位思考、改变观点;二是向前展望、倒后推理。通过分析案例探讨了成功素质教育的策略观。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博弈论;策略思维

一、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与博弈论和策略思维

成功素质教育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率先提出的一种以促进人的成功为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研究成果表明:成功素质的外延包括五大体系,即:观念体系,主要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等;品格体系,主要包括人格、道德、诚信、毅力、性格、风度、气质、修养、心态等;方法体系,主要包括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等;能力体系,主要包括领导、组织、管理、观察、分析、表达、协调、沟通、应变、公关、体能等;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在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中,观念体系是核心体系。能力体系和方法体系是五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已经实施了市场经济,国际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竞争态势,正逐步形成越来越严峻的竞争格局。如何在政治经济、军事体育乃至于日常生活中看清楚竞争对手的策略、并战而胜之或取得双赢,是国家或组织或个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策略思维是关于了解对手打算如何战胜你,然后战而胜之的艺术。是在竞争环境下必须具备的能力或者方法。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工作和日常学习、生活中用到策略思维。学习需要策略,就业需要策略,生意人和企业必须借助有效的竞争策略才能生存发展,政治家必须设计竞选或施政策略等等。总之,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离不开策略思维的能力和方法。关于策略思维的科学称为博弈论,博弈论原本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虽然其历史尚不足50年,但由于它较好地解决了对竞争等问题的可操作性分析,已经成为经济学中激荡人心的一个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我们身边的许多行为、现象都可用博弈来概括。当代“最后一个经济学全才”保罗•萨缪尔森教授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成功素质教育的作用对象是在校的大学生,他们是将要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把握先进文化方向的即将走进社会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理应对博弈论知识和策略思维的方法有一定的理解,并能应用到实践中去。

二、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及其对成功素质教育的启示

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塑造大学生的成功素质,必须围绕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大领域展开。专业素质是指人们实现成功所必备的具有专业特性的素质;非专业素质是指虽不具有专业特性但同样是人们实现成功所必备的且对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挥起“倍增器”作用的素质。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共同构成成功素质,两者缺一不可。博弈意识和策略式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各界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成功素质。分析和研究博弈论中一些经典案例,可从中体会到策略式思维的基本方法,感受到策略式思维的巨大魅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

(一)囚徒困境

假设警察局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嫌疑犯,但获得的证据并不十分确切,对于两者的量刑就可能取决于两者对于犯罪事实的供认。警察局将这两名嫌疑犯分别关押以防他们串供。两名囚徒明白,如果他们都交代犯罪事实,则可能将各被判刑5年;如果他们都不交代,则有可能只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1年;如果一人交代,另一人不交代,交代者有可能会被立即释放,不交代者则将可能被重判8年。

两个囚徒该如何选择呢?

对于两个囚徒总体而言,他们设想的最好的策略可能是都不交代。但任何一个囚徒在选择不交代的策略时,都要冒很大的风险。换句话说,一旦自己不交代而另一囚徒交代了,自己就将可能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因此,囚徒在考虑自己策略选择的时候,必须站在对手的角度来考虑策略。对于囚徒A而言,不管囚徒B采取何种策略,他的最佳策略都是交代。对于囚徒B而言也是如此。最后两人都会选择交代。这就是该博弈问题的解,是一个纳什均衡。该问题反映了个体理与集体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叫做囚徒困境。

我们可以利用囚徒困境模型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不合作现象。例如出售同类产品的商家之间本来可以通过共同将价格维持在高位而获利,但实际上却是相互杀价,结果都赚不到钱。当一些商家共谋将价格抬高,消费者实际上不用着急,因为商家联合维持高价的垄断行为一般不会持久,可以等待垄断的自身崩溃,价格就会掉下来。又如住户在公共楼道里堆满了杂物,结果大家都极不方便。但你如果不占用公共楼道,别人也会占用。每一居住面积狭小的住户从自我利益最大化出发,都会选择占用。但占用的结果却最终损害了大家的利益。

在博弈论分析中,一定场合中的每个局中人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都策略地、有目的的行事,他考虑到他的决策行为对其他人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行为对他的可能影响,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该案例启示我们换位思考、改变观点。我们希望你可以站在竞争对手的位置来进行策略思考,进而从别人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正确做到这一点对于找到你自己的最佳策略是必不可少的。不过,从别人的角度思考和观察这个世界做起来并不容易。人们习惯于把别人看做和我们一样的人,而不是完全不同的类型。博弈论的思维方式则要求你哪怕完全不能同意他们的见解,也要设身处地,仔细分析自己若处于对方的境地,思路会有什么变化。

(二)海盗分金

有5个海盗抢得了窖藏的100块金币,并打算瓜分这些战利品。他们的习惯是按下面的方式进行分配:在5张纸条上分别写了1、2、3、4、5这五个数字,然后抓阄,抓到1的海盗就先提出分金币的方案,然后所有的海盗(包括提出方案者本人)就此方案进行表决。如果有超过一半的海盗同意,就按照1号提出的方案分配,否则,1号海盗被扔进大海,再由2号海盗提出分配方案,规则同上...请问1号海盗应提出什么样的分配方案?

所有的海盗都乐于看到他们的一位同伙被扔进海里,不过,如果让他们选择的话,他们还是宁可得一笔现金。他们当然也不愿意自己被扔到海里。所有的海盗都是有理性的,而且知道其他的海盗也是有理性的。这些金块不能再分,也不允许几名海盗共有金块,因为任何海盗都不相信他的同伙会遵守关于共享金块的安排。这是一伙每人都只为自己打算的海盗。

分析这个策略游戏的奥妙就在于应当从结尾出发倒推回去。当游戏快要结束时,你很容易看出应如何分配这些金币。如果从游戏的开头出发进行分析,那是走不了多远的。其原因在于,所有后续人员的决策方案都是要确定:“如果我这样做,那么下一个人会怎样做?”

记住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我们的出发点应当是游戏进行到只剩两名海盗(假设前面3个海盗都被仍进大海了)――即4号和5号――的时候。这时提出分配方案的海盗是4号,而他的最佳分配方案是不存在的,因为不论他提出什么方案,5号海盗都是反对。5号海盗独自得100枚金币。

倒退回到上一步,现在加上3号海盗。4号海盗知道,如果3号的方案被否决,那么最后将只剩2个海盗,而4号将肯定一无所获――此外,3号也明白4号了解这一形势。因此,只要3号的分配方案给4号一点甜头使他不至于空手而归,那么不论3号提出什么样的分配方案,4号都将投赞成票。因此3号需要分出尽可能少的一点金子来贿赂4号海盗,这样就有了下面的分配方案:3号海盗分得99块金子,4号海盗得1块金子,5号海盗一无所获。简写为(99,1,0)。

2号海盗的策略也差不多。他需要有50%以上的支持票,因此需再找二人做同党。他可以给同党的最低贿赂是1块金子,而他可以用两块金子来收买4号和5号海盗。因此,4号的分配方案应是:(98,0,1,1)。

1号海盗的策略稍有不同。他需要收买另两名海盗,因此至少得用2块金子来贿赂,还要比2号的方案多拿出一块才能使自己的方案得到采纳。他的分配方案应该是:(97,0,1,0,2)或(97,0,1,2,0)。

该案例启示我们向前展望、倒后推理。这里说的是做出一系列行动和反行动,预计沿着你现在前进的道路走下去,最后你会到达哪里。“向前展望、倒后推理”法则告诉你,应该首先确定自己最后希望达到什么目标,然后从这个结果倒后研究,直到找出自己现在应该选择哪条道路,这样才能保证以后可以达到那个目标。

在企业管理中人们经常谈到学习邯钢经验,邯钢成本控制经验的核心其实就是“向前展望、倒后推理”方法的典型应用。“海盗分钻石”据说是美国著名软件公司招收员工时的考题,20分钟内给出正确答案的人,年薪可以达到8万美元。从中可以看出,世界最成功企业之一的软件公司对员工素质提出的要求或标准;而成功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中提出的超前发展、创新教育和实用教学等理念,要求把最新的最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这与世界一流公司的用人理念有着相同的地方。

三、成功素质的策略观

成功者离不开拼搏,博就是博弈,博弈是离不开策略的。构成一个博弈最基本的三个要素就是局中人、策略空间与得益函数。成功素质教育的策略观,即要求人们具备博弈意识,也要求人们在各种博弈中必须把握和采用几种共性的策略。其中威胁和反威胁、合作与不合作、先动与后动等策略是最重要的几种。

在博弈中,人们经常采用威胁策略,但其他博弈方也会采取对威胁的辨别和反威胁策略。介绍一个前面提到过的托马斯•谢林教授的小故事。若干年前,哈佛大学一帮学生来到谢林的课堂,他开始对学生讲学这门课有多难,有些学生便离开了教室。之后,他详细讲述了他就这门课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极端严格和极其刻苦,更多的学生溜掉了。最后,只剩下几个人在座位上惴惴不安,直冒冷汗,他却告诉这几个人放松。刚才那番强硬的说词是他的一个计策,为的是让上这门课的人数降到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保证只有最刻苦的学生上他的课。后来,他的确让这些学生很刻苦地学习。他们顺利完成这门课之后,都觉得这个理论真的至关重要,教授也棒极了。在这场师生博弈中,托马斯•谢林采用了一种比较温和的“威胁”策略。对博弈论不够坚定的学生相信了威胁,失去了机会;而对博弈论坚定不移的学生终于得到了世界一流大师的教诲,终生受益。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罗伯特爱克斯罗德经过计算机模拟“囚徒困境”发现,在重复博弈中,如果博弈的次数是无限的,博弈方会选择相互合作的策略。但如果重复博弈的次数较少,则合作就不可能实现。这就是重复“囚徒困境”的结论。在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中。

1983年美洲杯帆船赛前4轮结束后,丹尼斯康纳的“自由号”在这项共有7轮比赛的重要赛事中暂时以3胜1负的成绩排在首位。在第5轮比赛开始时,由于对手“澳大利亚二号”抢在发令枪之前起步,不得不退回到起点线后再次起步,这使“自由号”获得了37秒的优势。澳大利亚队的船长约翰伯特兰打算转到赛道左边,满心希望风向发生变化,可以帮助他们赶上去。丹尼斯康纳则决定将“自由号”留在赛道右边。这一回,伯特兰大胆押宝押对了,因为风向果然按照澳大利亚人的心愿偏转了5度,“澳大利亚二号”以1分47秒的巨大优势赢得这轮比赛。人们纷纷批评康纳,说他策略失败,没能跟随澳大利亚队调整航向。再赛两轮之后,“澳大利亚二号”赢得了决赛桂冠

一般来讲,成绩领先的帆船,通常都会照搬尾随船只的策略。一旦遇到尾随的船只改变方向,那么成绩领先的船只也只会照做不误。这就是博弈论中的后动优势,如果双方的技术实力相当,帆船比赛的输赢在很大程度上是赌风向的比赛。在1983年的那场比赛中,当以3∶1的场数领先的美国人又以37秒领先时候,他们就获得了后动优势:澳大利亚人押什么风向,他们就跟随押什么风向。这样,他们就可以做到万无一失,因为如果澳大利亚人押对了,他们也跟着押对,尽管可能因为决策晚一点而输掉几秒,却很难把37秒输光,同样,如果澳大利亚人押错了,那么大家都错,那37秒的优势仍然管用。

总之,成功素质教育的策略观至少应该包括识别威胁或许诺是否可信,更加善于思考,具备深邃的洞察力;学会和竞争对手合作,共同获得双赢;学会掌握竞争中的主动权等。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友情链接